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与方剂习题集及答案

中药与方剂习题集及答案

中药与方剂习题集及答案
中药与方剂习题集及答案

中药与方剂学》习题集

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填空题

1.东汉____ 著《 _________ 》,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全书共收载方

剂 ___ 首,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

2.南北朝时期,____ 著《_______ 》,将药物按功效归类成宣、通、补、泄、轻、重、

滑、涩、燥、湿十种,其后引伸为“十剂”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专书是《黄帝内经》

B.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C.金·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

D.《圣济总录》广搜博采,载方 61739 首,是明以前方书的总集

E.《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本

2.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 )

A.《太平圣惠方》

B. 《普济方》

C. 《圣济总录》

D. 《外台秘要》

E. 《五十二病方》

三、简答题举出五部方论方面的著作,指明其成书朝代、作者。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填空题

____是组方的依据,方___的体现,

2. 温法主要可以分为____

_、_____、__

__

_三种。

3. 清代___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 ,他

在《____》中

说:

“论治病之方

又以

___八法尽之。

二、单项选择题

1. 清代提出“八法“的医家是

( )

A. 汪昂

B. 程钟龄

C. 罗美

D. 吴鞠通

E. 王孟英

2. 提出中医“八法”的医书是

( )

A. 《医学心悟》

B. 《医方考》

C. 《医方集

解》

D. 《古今名医方论》

E. 《医林改错》

第三章方剂与治法

一、填空题

1.金代成无己在《伤寒明理 ?药方论》中说:“制方之用,_、__、__、七方是也。”

2.《本草纲目·序列》中说:“徐之才曰,药有__、____、__、__、__十种。”

3.明代张景岳将诸多方剂“类为八阵,曰_ 、__ 、、_

第四章方剂的组成

一、填空题

1.组方原则最早见于《___ 》,其谓:“ _ 之谓君,___ 之谓臣,___ 之谓使”。

2.金代张元素明言“____为君” 。

3.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____,二是____,三是____。

4.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____,二是____。

5. 方剂的组成变化包括三方面: ____ 、_____ __和__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 在一个方剂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为( )

A. 君药

B. 臣药

C. 佐药

D. 使药

E. 引经药

2. 有关君药的认识,不确切的是

( )

A. 药力居方中之首

B. 用量较作为

臣、佐药应用时大

C. 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

D. 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

E. 君药在方中是首要的

3. 下列哪项不属于佐药的意义 ( )

A.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B.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

C.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和烈性

D.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E.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

4.下列哪项不属于方剂组成变化中的药味增减 ( )

A.由麻黄汤到三拗汤

B. 麻黄汤加白术即麻黄加术汤

C.由小承气汤到厚朴三物汤

D. 桂枝汤加芍药,即桂枝加芍药汤

E. 抵当汤与抵当丸

三、简答题

1.方剂中君药的意义?

2.方剂的组成变化有哪些?

第五章中药与方剂的用法

一、填空题

1.李杲曾云:“汤者___也,___用之;散者__也,__用之;丸者__也,舒缓而治之。

2.膏剂包括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___、___、___三种,外用膏剂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两种。

3.煎药火候前人有“____” ,“_ ”之分,急火煎之谓“____” ,慢火煎之谓

“ ___ ”。

4.通常治疗热证可以寒药____服,治疗寒证可以热药____服,这样可以辅助药力。但若病情严重时,又应寒药____服,热药服,以防邪药格拒。。

二、单项选择题

1 汤剂的特点是 ( )

A. 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

B.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

C.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

D.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

E.易于发散,助长药效

2. 下列药物一般要求先煎的是: A. 介壳、矿物类药物 D. 胶质、粘性大的药物

3.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一般服药时间是 ( )

A. 食后

B. 食前

C. 空腹

D. 临卧 下篇 中药与方剂 第一章 解表药与解表剂 一、填空题

3.桑菊饮的功用是 ___ ,主治 ____ 。

5.被称为“四时发散之通剂”的方剂是 _ ;被称为“辛凉轻剂”的方剂是 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麻黄汤的证治要点是( )

A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B 风寒湿痹,身体烦疼,无汗

C 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燥,身疼痛,脉浮紧

D 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E 恶寒发热,腹痛吐泻,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舌苔白腻,脉浮

2.对于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后,而咳仍不止者,应首选何方治疗( ) A 金沸草散 B 止嗽散 C 华盖散 D 三拗汤 E 射干麻黄汤 7. 麻杏甘石汤的功用是( )

A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B 辛凉宣肺, 清热平喘 C 辛凉透表,表热解毒 D

宣肺解表, 祛痰止咳 E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四、简答题

1.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为什么要等量?其配伍意义何在。 第三章 泻下剂

一、填空题

1.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 ______ 作用,治疗里实的方剂,统称泻下剂。

2. 大黄牡丹汤中大黄的作用是 ______ 。

3. 温脾汤及三物备急丸中共同的药物为 _______ 。 8. 麻子仁丸的功用是 __ , 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 泻下剂不具有以下哪种作用)

A. 通导大便

B. 排除胃肠积滞

C. 荡涤实热

D. 攻逐水饮

E. 清热解

毒 2. 大承气汤用治热厥,体现的治法是( )

A. 通因通用

B. 塞因塞用

C. 寒因寒用

D. 泄可去闭

E. 以泻代清 3. 麻子仁丸含有哪首方剂的全部药物( )

A. 大承气汤

B. 小承气汤

C. 调胃承气汤

D. 增液承气汤

E. 增液汤 5. 大黄牡丹汤的君药是( )

A. 大黄、牡丹皮

B. 大黄、芒硝

C. 大黄、桃仁

D. 大黄、冬瓜子

E. 牡丹皮、 桃仁

9. 麻子仁丸中君药麻子仁的用药意义是( )

A. 利肺润肠

B. 滋脾润肠

C. 降气润肠

D. 柔肝润肠

E. 益肾润肠

B. 气味芳香的药物

E. 易于粘锅的药物 C. 贵重药物

E. 不拘时

四、简答题 1、试从组成配伍,功用、主治及用法诸方面比较三承气汤的异同点。 第二章 清热剂 一、填空题 1. 白虎汤主治 ___ 证。

9. 被前人称之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的方剂是 。 10. 导赤散由 __ 组成,其功用是 ___ 。 11. 左金丸由 __ 组成,其用量比例为 ___ 。 13. 六一散由 _ 组成,是治疗 ___ 证的基础方。 14. 当归六黄汤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其作用是 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 主治阳阴气分热盛证的代表方是( )

A. 大承气汤

B. 清营汤

C. 白虎汤

D. 大青龙汤

E. 黄连解毒汤 2. 证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治宜选用( ) A. 大承气汤 B. 清暑益气汤 C. 麻杏甘石汤 D. 凉膈散 E. 白虎汤

3. 被《医宗金鉴》称为“清补之方”的方剂是( )

7. 热毒壅盛三焦,充斥表里内外,宜选用( )

A. 凉膈散

B. 泻白散

C. 清胃散

D. 大承气汤

E. 黄连解毒汤 2. 左金丸主治肝火犯胃证,为何配伍辛热之吴茱萸,意义何在? 第五章 温里剂 一、填空题

1. 理中丸作汤剂,在《金匮要略》中称 ___

2. 小建中汤中桂枝、芍药之比是 ___ 。

3. 吴茱萸汤是由 _ 组成,其功用是 ____ 。

4. 当归四逆汤主治 __ ,其功用是 __ 。

5. 黄芪桂枝五物汤与桂枝汤共有的药物是

A. 白虎汤

B. 黄连解毒汤

C. 清暑益气汤

D. 竹叶石膏汤

E. 以上都不是 4. 竹叶石膏汤主治( )

A.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 D.胃热阴虚,烦热口渴 5. 清营汤的功用是( A. 清热生津

B. D.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6. 犀角地黄汤中芍药的作

用是( B. 三焦火毒热盛 C. E. 阳阴气分热盛

) 清热泻火,益气生津 E. 泻火解毒 )

热病之后,余热未清,气

津两伤 C.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8. 黄连解毒汤中黄芩的作用是( A. 清少阳邪热 B. 燥湿止痢 9. 仙方活命饮的功用是( )

A.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C.清热解毒,利水养阴,消肿溃坚

E.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四、简答题

) C. 清上焦邪热 D. 清热凉血 E. 清热安胎 B. 清热燥湿,凉血止痢,柔肝缓急

D.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化痈

6. 阳和汤主治 ____ ,其功用是 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 理中丸的功用是( )

A. 温中散寒,补气健脾

B.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C.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D. 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E. 温中补虚,涩肠止泻 2. 理中丸证的病机是( )

A. 中阳不足,肝脾失调

B. 中阳不足,阴寒内盛

C. 中阳不足,气机不畅

D. 中阳不足,运化失权

E. 中阳不足,水寒阻遏 3. 小建中汤的君药是( )

A. 芍药

B. 桂枝

C. 饴糖

D. 炙甘草

E. 生姜 4. 小建中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

A. 发散风寒

B. 温阳散寒

C. 温阳化气

D. 温通血脉

E. 温肺化饮 5. 吴茱萸汤中生姜、大枣的作用是( )

A. 调和营卫

B. 调和表里

C. 调和气血

D. 调和阴阳

E. 调和脾胃 6. 吴茱萸汤所治呕吐的病机是)

A. 中焦虚寒,浊阴上

B. 胃虚有热,胃气不和

C. 肝气犯胃,胃气不

D. 中虚停饮,胃气上逆

E. 胃气虚弱, 痰浊内阻

7. 功用为回阳救逆的方剂是(

)

A. 四逆散

B. 四逆汤

C. 当归四逆汤

D. 理中丸

E. 回阳救急汤

8. 当归四逆汤的组成是)

A. 当归、附子、干姜

B. 当归、附子、干姜、甘草

C. 当归、桂枝、芍药、干姜、大 枣

D. 当归、通草、大枣

E. 当归、柴胡、芍药、甘草、枳实 9. 当归四逆汤的君药是( )

A. 当归

B. 当归、芍药

C. 桂枝

D. 当归、桂枝

E. 以上都不是 四、简答题 1. 小建中汤的君药是什么?其作用是为何? 第八章 补益剂

一、填空题

1. 四君子汤由___组成,其功用是___。

2. 参苓白术散的组成是___方加____而成。

3. 参苓白术散中桔梗的作用是一可____,又可____

4. 补中益气汤的君药是___,其作用是___。

5. 玉屏风散由___组成,其功用是____。

6. 四物汤的君药是___,其作用是___。 、单选选择题 3.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血虚发热的临床表现 ( ) 4. 当归补血汤用黄芪意在 ( )

A. 补中益气

B. 益气固表

C. 补气生血1. 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 (

A. 补气健脾,燥湿化痰 D.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

B. 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E. 益气健脾,升阳举2. 补中益气汤中升麻、柴胡的作用是 ( ) A. 升举中气 B. 疏散风邪 C. 载药上行 D.

C. 益气健脾,固表止汗 A. 身热 B. 口渴 C. 喜热饮

D. 面红

E. 脉洪大有力 D. 补气升阳 E. 固表止汗

5. 大补阴丸的组成 ( )

A.熟地、山药、山茱萸、黄柏、知母

B.熟地、龟版、黄柏、知母

C.熟地、龟角胶、鹿角胶、兔丝子、枸杞子

D.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丹皮、泽泻、黄柏、知母

E. 鹿角、龟版、人参、枸杞子

6. 炙甘草汤的功用是 ( )

A. 滋阴养血,生津润燥,息风

止痉

B. 滋阴养血,益气安神

C. 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

止悸

D. 益气温阳,安神定悸

E. 益气温阳,养血安神,镇惊

止悸

7. 百合固金汤组成中包含有的方( )

A. 六味地黄丸

B. 四君子汤C增液汤 D. 四物汤 E. 小半夏汤

8. 百合固金汤中当归的作用是 ( )

A. 养血调经

B. 止咳逆上气C

. 养血活

血D. 养血润肠 E. 以上都不

9. 体现了“培土生金”法的方剂

是()

A. 参苓白术散

B. 补中益气汤

C. 六君子汤

D. 玉屏风散

E. 八珍汤

10. 六味地黄丸与肾气丸主治病证中相同的是( )

A. 痰饮

B. 水肿

C. 消渴D

. 脚气 E. 转胞

11. 体现了“少火生气”之义的

方剂是( )

A. 六味地黄丸

B. 右归丸

C. 大补阴丸

D. 左归丸

E. 肾气丸

12. 右归丸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 )

A. 附子

B. 肉桂

C. 熟地黄

D. 鹿角胶

E. 枸杞子

四、简答题

1. 六味地黄丸既为补肾之剂,为何配伍三泻(泽泻、丹皮、茯苓)?第十五章固涩剂

一、填空题

1. 缩泉丸是用乌药、益智仁等分为末,以____末为糊制丸。

2.固冲汤中具有酸敛、收涩作用的药物有_____。二、单项选择题

1. 具有益气固表,敛阴止汗功用的方剂是 ( )

A. 玉屏风散

B. 牡蛎散

C. 知柏地黄

D. 补中益气汤

E. 生脉散

2. 九仙散主治的病

证是( )

A. 久咳肺虚证

B. 肺肾阴虚咳嗽证

C. 肝火犯肺证

D. 风邪犯肺咳嗽

E. 肺胃阴虚之肺痿

3. 脾肾虚寒、久泻久痢者,治宜选用

( )

A. 四神丸

B. 白头翁汤

C. 真人养脏

汤D. 芍药汤 E. 参苓白

4. 真人养脏汤中的肉桂作用是

( )

A. 温经散寒

B. 温补脾

肾C. 温阳化

D. 温肾纳气 E . 温通血

5. 四神丸的组成是

( )

A. 吴茱萸、骨碎

补、肉豆蔻、五味子 B. 肉豆

蔻、

五倍子、补骨

脂、

吴茱萸

C. 补骨脂、白豆吴茱萸、五味子

D. 肉豆补骨脂、五味山茱萸

《中药学与方剂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炮制:是指中药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而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 2.配伍: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 3.归经:是指药物对于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 4.中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 5.道地药材: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6.水飞: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 7.解表药: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 8.清热药: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 9.泻下药: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以泻下通便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10.祛风湿药:凡以祛除风湿之邪为主,常用于治疗风湿痹证的药物。 11.化湿药: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12.利水渗湿药: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物。 简答 1、炮制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1)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材,区分等级; (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3)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5)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6)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7)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8)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 2、小青龙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定喘汤、苏子降气汤各用于治疗何种原因引起的咳喘证? 答: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风寒,内停痰饮之咳喘;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治表邪未解,肺热壅盛之咳喘; 定喘汤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之咳喘; 苏子降气汤痰壅于肺,下元虚衰,上实下虚之咳喘。 3.石膏与知母的性味、功效与应用有何异同? 同:性味甘,寒;功效清热泻火生津;应用温病热在气分。 异:性味石膏尚辛,知母还苦;功效:煅石膏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知母滋阴润燥;应用石膏用于肺、胃有热,溃疡不敛等;知母用于虚热亦可。 4.黄芪在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防己黄芪汤中的配伍意义有何不同? 答:补中益气汤:A、补中益气,升阳固表;B、+ 柴胡、升麻→补气升阳。 当归补血汤:A、补气生血。芪:归 5:1;B、固表以挽回阳气。 玉屏风散:A、益气固表止汗;B、+ 防风→相辅相成,相制相成。 防己黄芪汤:A、益气固表,利水消肿;B、+ 防己→相辅相成,相制相成。 5.简述瓜蒌的功效、应用以及瓜蒌皮、瓜蒌仁和全瓜蒌的区别使用。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应用:用于治疗痰热咳喘,痰涎壅盛所致胸痹,肠燥便秘等证。 瓜蒌皮偏化痰利气,宽胸;瓜蒌仁偏润肠通便;全瓜蒌则兼有以上三个功能。6.柴胡在龙胆泻肝汤和普济消毒饮中各有何意义? 答:柴胡在龙胆泻肝汤中舒畅肝胆以防肝气被郁,并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2分)在普济消毒饮中合升麻疏散风热,并协助诸药上达头面,使之有“火郁发之”之义。 论述 1、论述附子的性味、功效、应用及用法。 答:附子性味辛、甘,热,主归心、脾、肾三经。

中药方剂学复习题

中药方剂学考试范围 一、掌握各章节的第一味药的功效与应用第七章 第一节,发散风寒类 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风寒感冒; 咳嗽气喘; 风水水肿。 第二节,发散风热类 薄荷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应用: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头痛眩晕、目赤多泪,咽喉肿痛;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第八章 第一节,清热泻火类 石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涩止血 应用: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肺热喘咳证; 胃火、牙痛、消咳证; 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第二节,清热燥湿类 黄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湿温、暑湿、胸闷呕吐、湿热痞满、黄疸、泻痢; 肺热痈遏所致咳嗽痰稠; 血热吐衄; 痈肿疮毒; 胎动不安。 第三节,清热解毒类 金银花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痈肿疔疮; 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热毒血痢。 注意:疏散散风热、清泄里热以生品为佳;炒炭宜用于热毒血痢; 露剂多用于暑热烦渴。 第四节,清热凉血类 生地黄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 阴虚内热、骨蒸劳热; 津伤口渴之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第九章

第一节,攻下类 大黄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 应用:大便秘结、肠胃积滞; 火热内盛证; 瘀血证。 注意:攻下者宜生用,且入汤剂应后下,或开水泡服; 缓下者可用酒制大黄或大黄久煎; 活血祛瘀者应用酒制大黄; 止血者应用大黄炭。 第二节,润下类 火麻仁功效:润肠通便 应用:老人、产妇或久病体虚之津枯血少所致肠燥便秘。 第三节,峻下逐水类 甘遂功效:泄水逐饮,消肿散结 应用:身面浮肿、胸腹肿满; 治疗湿热肿毒,常单味研末,水调外涂。 第十章 第一节,祛风湿散寒类 独活功效:祛风湿、解痹痛、散寒解表 应用:风湿痹痛; 外感风寒兼湿证。 第二节,祛风湿清热类 秦艽功效:舒筋络、祛风湿、退虚热、清湿热 应用:风湿痹症; 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湿热黄疸。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类 五加皮功效:祛风湿、强筋骨、利水 应用:风湿痹症; 腰膝软弱、小儿行迟; 水肿。 第十一章 第一节,化湿类 藿香功效:化湿、止呕、解暑 应用:湿阻中焦证; 呕吐;(本品山化湿和中止呕,为治湿浊中阻呕吐之佳品) 暑湿证及湿温证初起。 第十二章 第一节,利水消肿类 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应用:水肿; 脾虚诸症; 失眠、心悸。 第二节,利水通淋类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复习资料答案

《方剂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1. 我国最早论述方剂组成原则的著作是: D.《黄帝内经》 2.被柯琴赞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的方剂是;B.桂枝汤 3. 当归四逆汤的君药是: E. 当归桂枝 4.逍遥散的组成药物除柴胡外,其余是:C.芍药白术当归煨生姜薄荷茯苓 5.再造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B.熟附子煨生姜 6. 平胃散的功用是: A.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7.黄连解毒汤的功用是:C.泻火解毒 8.竹叶石膏汤的功用是: D.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9.大柴胡汤的功用是: B.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10. 血府逐瘀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桔梗枳壳 11.败毒散中配伍少量人参的意义在于:A.扶正祛邪 12.三仁汤的功用是: C.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13. 左金丸主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 E.肝火犯胃 14. 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A. 当归 15.健脾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D.半夏生姜竹茹 16. 生地、熟地同用的方剂是: B.百合固金汤 17.凡寒邪在里,浊阴上逆者,无论阳明寒呕,厥阴头痛,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治疗均可选用: C.吴茱萸汤 18.脾胃气虚,症见身热有汗,少气懒言,面色晃白,或气虚下陷而见内脏下垂,舌质淡,脉虚大无力者,治宜选用: B.补中益气汤 19. 具有化瘀生新、温经止痛作用的方剂是:C.生化汤 20.证见偏正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治宜选用:D.川芎茶调散 2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丸剂的特点:A.不易变质 22. 桂枝汤与小建中汤共有的药物是: E. 桂枝生姜炙甘草 23.左金丸中的黄连是:A.君药 24. 泻白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D. 桑白皮 25.由桑叶,杏仁、人参、石膏、甘草、胡麻仁、阿胶、麦冬,枇杷叶组成的方剂是:E.清燥救肺汤 26.定喘汤的功用是: B.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27. 紫雪丹的功效是: D.清热开窍,熄风止痉 28.温胆汤的功用是: E.清胆和胃,理气化痰 29.归脾汤的功用是: D.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30.苇茎汤的功用是; B.清热化痰,逐瘀排脓 31.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配伍比例为;A. 6g:30g 32.配入汤剂时,须后下的药物是: D.砂仁 33.温邪初入营分,临床最常见的神志症状是: B.时有谵语 34. 炙甘草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B. 生地 35.逍遥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C.干姜大枣 36.下列各方中除B外,组成药物中均含有当归: B 参苓白术散 37.方中黄芩,黄连同用的方剂是: B.半夏泻心汤 38.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清稀,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治宜选用:A.小青龙汤 39.症见饮食不化,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舌苔白腻,脉象虚缓者,治宜选用; B.参苓白术散 40.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者,治宜选用: B.青蒿鳖甲汤 41.配入汤剂时,需后下的药物是: A. 豆蔻 42.银翘散与桑菊饮功用的主要区别是: A.一偏于解表, 一偏于宣肺 43. 五苓散的组成药物除猪苓外,其余是: B.泽泻茯苓白术桂枝 44. 保和丸组成药物中含有: D. 神曲 45.败毒散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B.荆芥豆豉 4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是:D.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47. 安宫牛黄丸功用是: A.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48.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 DD.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中药与方剂试题库

中药与方剂试题库 周四班级适用题库: 单项选择题: 总论 1.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是( ) (A)《五十二病方》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2.《神农本草经》载药( ) (A)365种 (B)844种 (C)1892种 (D)921种 3. 中国最早的一部药典是( )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4 .《新修本草》载药( ) (A)126种 (B)365种 (C)12807种 (D)844种 5.《本草纲目》载药( ) (A)240种 (B)365种 (C)921种 (D)1892种 6.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是( ) (A)《难经》 (B)《五十二病方》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7. 被后人尊为“方书之祖”的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太平圣惠方》 8. 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 )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9. 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属于( )的配伍关系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10. 大黄配芒硝属于( )的配伍关系 (A)相使 (B)相恶 (C)相须 (D)相反 11. 黄芩配大黄属于( )的配伍关系 (A)相使 (B)相恶 (C)相须 (D)相反 12. 人参配莱菔子属于( )的配伍关系 (A)相使 (B)相恶 (C)相须 (D)相反 13.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 (A)《神农本草经》 (B)《神农本草经集注》 (C)《雷公炮炙论》 (D)《本草纲目》 14. 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的是( ) (A)辛味 (B)甘味 (C)苦味 (D)咸味 15. 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是( ) (A)辛味 (B)酸味 (C)苦味 (D)咸味 16. 具有渗湿利水作用的是( ) (A)辛味 (B)涩味 (C)淡味 (D)咸味 17. 下列哪一组不属十九畏的内容( ) (A)官桂畏石脂 (B)水银畏砒霜 (C)芫花畏甘草 (D)丁香畏郁金 18. 除下列哪一项外,均为十八反的内容( ) (A)乌头反白蔹 (B)海藻反甘草 (C)甘草反甘遂 (D)人参反五灵脂 19. 宜文火久煎的药应除以下外哪一类( ) (A)解表药 (B)补益药 (C)贝壳类药 (D)矿物类药 20. 反映药物对机体脏腑选择性作用的性能是( ) (A)四气 (B)五味 (C)毒性 (D)归经

《中药与方剂学》题库

精心整理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着是()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2.下列不属于水火共制法的是() A、 B、 C、 D、 E、 3. A、 B、 C、 D、 E、 4. A、 B、 C、 D、 E、 5. A、 B、温性 C、平性 D、寒、凉之性 E、温、热之性 6.中药四气是如何确定的() A、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 B、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

D、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 E、是从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推导出来的 7.五味中属于阳的是哪一组() A、辛、甘、酸 B、辛、甘、淡 C、甘、淡、苦 D、辛、苦、酸 E、酸、苦、咸 8.辛味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A、 B、 C、 D、 E、 9. A、 B、 C、 D、 E、 10. A、 B、 C、 D、 E、 11. A、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B、药物寒热温凉四性 C、药物的五种滋味 D、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E、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 12.以下说法中错误者是() A、临床应用有毒药时要特别慎重

D、毒药一般要经过炮制后才使用 E、所有个体用药后的反应都是相同的 13.相须、相使配伍的共同点是什么() A、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 B、拮抗作用,使疗效降低 C、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 D、产生毒副作用 E、以上都不是 14.一味药的毒副效应会被另一味药降低或消除,这种配伍关系是() A、 B、 C、 D、 E、 15. A、 B、 C、 D、 E、 16. A、 B、 C、 D、 E、 17.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烊化 E、另煎 18.煎药不适于用的器具是() A、砂锅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1)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中成药药典是() A《太平圣惠方》 B《成方便读》 C《圣济总录》 D《普济方》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有关君药的含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治疗主病 B 治疗主证 C 在方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 D 用量居方中各药之首 E 在任何方剂中必不可少 3. 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应除外下列哪一项() A 防风、苍术 B 细辛、川芎 C 生地、黄芩 D 白芷、甘草 E 前胡、枳壳 4.桑菊饮与银翘散两方共有的药物是 A 桑叶、竹叶、连翘、薄荷、桔梗 B 连翘、薄荷、芦根、桔梗、甘草 C 银花、连翘、薄荷、桔梗、甘草 D 竹叶、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E 银花、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5.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在组成上共有的药物是 A 大黄 B 枳实 C 芒硝 D 厚朴 E 甘草 6.组成中含有肉苁蓉的方剂是() A麻子仁丸 B增液承气汤 C五仁丸 D济川煎 E黄龙汤 7.加味逍遥散由逍遥散加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黄芩、黄连 B丹皮、栀子 C黄芩、栀子 D黄芩、丹皮 E黄连、栀子8.防风通圣散的主治证是() A少阳阳明合病 B风热壅盛,表里俱实 C协热下利 D表邪未解,里热炽盛 E水湿壅盛,表里俱实 9.清胃散的组成是() A 当归、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B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C 黄连、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D 甘草、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E 当归、黄连、甘草、丹皮、生地 10.治疗口渴面赤,心胸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之证,宜首选() A 凉膈散 B 八正散 C 导赤散 D 小蓟饮子 E 六一散11.芍药汤的功用是() A 清热止利,和中缓急 B 清热燥湿,行气化滞 C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D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E 养阴清热,调和气血 12.青蒿鳖甲汤的主治证是() A阴虚火旺,发热盗汗 B虚劳发热,骨蒸潮热 C温病后期,余热未清,津气两伤 D温病后期,邪伏阴分 E温病后期,阴虚风动 13.理中丸的君药是() A人参 B干姜 C白术 D人参和干姜 E白术和干姜 14.当归四逆汤主治() A 血虚寒厥 B 阳郁厥逆 C阳虚寒厥 D亡阳肢厥 E热盛厥逆15.泄泻日久,饮食不化,胸脘痞闷,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

第1章 中药与方剂A型题 单项选择题

第1章中药与方剂A型题单项选择题 1.依据中药药性理论,清热燥湿药的性味多为()。 A.苦温 B.苦凉 C.苦寒 D.苦平 E.苦微温 A型题单项选择题 2.依据方剂的组成原则,关于佐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A.直接治疗兼病的药 B.减缓君臣药毒性的药 C.减缓君臣药烈性的药 D.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 E.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 A型题单项选择题 3.依据中药药性理论,寒凉性对人体的不良作用()。 A.伤阳 B.耗气 C.伤阴 D.敛邪 E.助火 A型题单项选择题 4.在中医的常用治法中,不属于和法的是()。 A.表里双解 B.透达膜原 C.消痞化癥 D.疏肝和胃 E.调和肝脾A型题单项选择题 5.表示药物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的味是()。 A.辛 B.苦 C.酸 D.咸 E.甘 A型题单项选择题 6.根据方剂组方原则,下列关于使药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 B.消除君臣药烈性

C.协助君臣要加强治疗作用 D.直接治疗次要兼证 E.与君药药性相反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A型题单项选择题 7. 按中医五味理论,具有苦能清泄的中药是()。 A. 芒硝 B. 大黄 C. 牛膝 D. 栀子 E. 苦杏仁A型题单项选择题 9. 中药品种对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一药多基原的情况普遍存在,来源于同属2 个种以上的中药是 ()。 A. 珍珠 B. 川贝母 C. 青黛 D. 葶苈子 E. 杜仲A型题单项选择题 8. 按升降学说理论,具有升浮和沉降二向性的中药是()。 A. 桔梗 B. 白前 C. 前胡 D. 紫苏 E. 黄连B型题配伍选择题 A.收敛固涩 B.发散行气 C.补虚缓急 D.坚阴和通泄 E.软坚散结泻下通便 1.辛味所示作用()。 2.苦味所示作用()。 3.咸味所示作用()。B型题配伍选择题 A.软、下 B.燥、泄 C.补、缓 D.收、涩 E.散、行 4.辛味的作用特点()。 5.甘味的作用特点()。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 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被尊称为“方书之祖”。() 2.运用败毒散治疗热毒痢,称为“逆流挽舟”法。() 3.十枣汤虽名曰“汤”,但实际剂型是散剂。() 4.龙胆泻肝汤配有滋阴养血的当归、生地,故可治疗肝火上炎兼阴血不足的虚实夹杂证。() 567 8910 二、 1.A D 2A D 3.A D 4A C E 5A 大黄6A 7.加味逍遥散由逍遥散加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 黄芩、黄连 B 丹皮、栀子 C 黄芩、栀子 D 黄芩、丹皮 E 黄连、栀子 8.防风通圣散的主治证是() A 少阳阳明合病 B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 C 协热下利 D 表邪未解,里热炽盛 E 水湿壅盛,表里俱实 9.清胃散的组成是( ) A 当归、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B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C 黄连、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D 甘草、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E 当归、黄连、甘草、丹皮、生地 10.治疗口渴面赤,心胸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之证,宜首选()

A凉膈散B八正散C导赤散D小蓟饮子E六一散 11.芍药汤的功用是() A清热止利,和中缓急B清热燥湿,行气化滞C清热燥湿,调气和血D清热解毒,凉血止痢E养阴清热,调和气血 12.青蒿鳖甲汤的主治证是() A阴虚火旺,发热盗汗B虚劳发热,骨蒸潮热 C温病后期,余热未清,津气两伤 D温病后期,邪伏阴分E温病后期,阴虚风动 13.理中丸的君药是() A人参B干姜C白术D人参和干姜E白术和干姜 14.当归四逆汤主治() A 15 A 16 是() A 17 A 18 A 19 A D 20 A D 21 A 22 A 23 A E 24.大秦艽汤的组成药物,除外() A川芎、独活、防风B白芷、细辛、甘草C人参、桂枝、荆芥 D熟地、黄芩、石膏E生地、当归、白芍 25.川芎茶调散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 A川芎B白芷C薄荷D羌活E清茶 26.麦门冬汤的功用是 A滋养肺胃,化痰散结B养阴润肺,和胃化痰C滋养肺胃,降逆和中D养阴生津,和胃降逆E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27.防己黄芪汤的组成药物是() A防己、黄芪、茯苓、白术B防己、黄芪、茯苓、甘草 C防己、黄芪、茯苓、生姜D防己、黄芪、白术、甘草 E防己、黄芪、白术、生姜

中药与方剂学题库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2.下列不属于水火共制法的是() A、蒸 B、煮 C、水飞 D、炖 E、淬 3.将药材与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材内部的方法,称为() 、蒸A 、煨B 润C、炙D、淬E、)4.中药性能的主要容包括( 升降浮沉和有毒无毒A、 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B、 C、功效与不良反应 D、药物的偏性、气味、归经E ) 5.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多属于(热性A、温性B、 、C平性、寒、凉之性D 温、热之性E、中药四气是如何确定的(6.)是从人体的感官感觉出来的A、是从机体的反应总结出来的、B. C、是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 D、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 E、是从药物的质地轻重、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推导出来的 7.五味中属于阳的是哪一组() A、辛、甘、酸 B、辛、甘、淡 C、甘、淡、苦 D、辛、苦、酸 E、酸、苦、咸 8.辛味药物的主要作用是() A、行气、活血 B、收敛、固涩 C、补益、缓急 D、软坚、散结 E、燥湿、通泄 9.下列哪项作用是苦味药的作用() A、行气、活血 B、软坚、泻下 C、和中、缓急 D、收敛、固涩 E、通泄、降泄 10.升降浮沉是指药物的()

A、药物有无毒副作用 B、作用部位的选择性 C、作用趋向性 D、药物有无补泻作用 E、药物作用的峻猛与否 11.中药归经指的是() A、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B、药物寒热温凉四性 C、药物的五种滋味 D、药物具有的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 药物对于机体有无毒副作用、E. 12.以下说法中错误者是() A、临床应用有毒药时要特别慎重 B、要避免盲目使用有毒药物 C、无毒药用量过大或使用过久也可能产生中毒反应 D、毒药一般要经过炮制后才使用 E、所有个体用药后的反应都是相同的 13.相须、相使配伍的共同点是什么() A、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 B、拮抗作用,使疗效降低 C、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 D、产生毒副作用 E、以上都不是 14.一味药的毒副效应会被另一味药降低或消除,这种配伍关系是() 、相须A 、相使B 相畏C、相杀D、相恶E、)15.下列有关中药配伍时用药剂量的论述错误者是( 单味药应用时用量宜大A、 复方配伍应用时剂量宜小B、 C、同一病情、同一药物,入汤剂时用量宜大 D、同一病情、同一药物,入丸散剂时用量宜大、同一药物不同用药目的用量可不同E )16.下列有关不同患者情况用药剂量的论述错误者是(老年人用量宜大A、小儿用量宜小B、 、C体质健壮者用量宜大、病势急重者用量宜大D 青壮年用量宜大E、胶类药应当(17.)先煎A、后下、B. C、包煎 D、烊化 E、另煎 18.煎药不适于用的器具是() A、砂锅 B、搪瓷器皿 C、不锈钢锅 D、瓷器 E、铜、铁、铝锅 19.既能燥湿健脾又能祛风湿的药是() A、厚朴

(完整版)方剂学完整整理

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先秦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 《五十二病方》: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283首方,用药242种、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标志方剂临床应用已初具规模。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黄帝内经》载方13首、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配伍严密,药变方殊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剂型丰富,煎服有法;疗效卓著,流传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肘后备急方》(简、便、廉、效):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论述简要,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 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载方7500多首;病症类方,首列妇儿;专辑“食治”卷;收录保健、美容方。 《外台秘要》:载方6800多首;保存许多散失方;按科、病分类方剂。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用药辛温香燥 2.专科方书问世:《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最早的儿科专科方书 3.方论专着产生:《伤寒明理论》(成无已)--第一部专门用君臣佐使理论剖析方剂的专著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善用寒凉,为寒凉派,著《宣明论方》;张从正主张攻下,为攻下派,著《濡门事亲》;李东垣专补脾胃,为补土派,著《脾胃论》;朱震亨力倡滋阴,为滋阴派,著《丹溪心法》 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考》、《医方集解》 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 《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 《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 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 (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 《医学心悟》(程钟龄) 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主管中药师题-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

主管中药师题-中药处方与处方应付 1、不属于处方前记的内容有 A.就诊时间 B.患者住院号 C.医院全称 D.就诊科别 E.患者住址 2、下列有关处方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为指导患者用药提供依据 B.是患者已交药费的凭据 C.是调剂人员鉴别药品的依据 D.是统计医疗药品消耗,预算采购药品的依据 E.是调剂人员配发药品的依据 3、根据不同时期或条件分,《黄帝内经》中所记载的方剂属于 A.时方 B.法定处方 C.经方 D.秘方 E.验方

4、药力居处方之首的是 A.使药 B.君药 C.佐药 D.臣药 E.药引 5、下列属于药物类药引的是 A.茶叶 B.大枣 C.蜂蜜 D.醋 E.蛋黄 6、修治是为了 A.降低毒性 B.洁净药物,除去非药用部位和杂质 C.增强疗效 D.掩盖气味 E.除去异味

7、下列不是脚注术语的是 A.后下 B.另煎 C.先煎 D.服法 E.打碎 8、中药汤剂处方正文不包括的内容有 A.规格 B.剂量 C.药名 D.剂数 E.脚注 9、药物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应注明在 A.处方右上角 B.处方左上角 C.药名之前 D.药品之后上方 E.不需要注明 10、矿石类中药因质地坚硬煎煮时应

A.后下 B.先煎 C.包煎 D.冲服 E.烊化 11、开具哪类处方时,应有病历记录 A.精神药品 B.医疗用毒性药品 C.麻醉药品 D.放射性药品 E.超剂量药品 12、下列药物在临床使用时不属于冲服的是 A.鹿茸 B.羚羊角 C.三七 D.大黄 E.蕲蛇 13、医师开汤剂处方时,若对药物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应 A.在药名之前写出

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中药性能的理论知识 1、简介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包换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等。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病,是因其特性和效用,又称偏性。以药物的偏性,调理脏腑功能,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以达扶正袪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2、四气理论

3、五味理论 (一)定义: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等味。 (二)确定依据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药味既是药物的滋味,又超越了药物的滋味,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四)阴阳归属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气味配合 1.气与味配合的原则包括:a.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b.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多个。C.味越多,说明作用越广泛。 2.规律气味配合规律包括:a.气味均一。b.一气二味。C.一气多味。 升降浮沉理论 (一)定义:特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 1.这种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 2.这种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位相同 3.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 4.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袪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5.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 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二)确定依据 1.质地质轻主升浮,如花类、叶类 质量主沉降,如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类 2.气薄(寒、凉)者降 气厚(热、温)者浮 味薄(辛、甘、微苦)者升 味厚(酸、苦、咸)者沉 3.性味 四气:温升、凉降热浮、寒沉 五味:辛、甘、淡主升,酸、苦、咸主降 4.临床疗效 病势:向上、向下、向内、向外。 病位:在上,在下,在里,在外。 药物: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作用趋向。 (三)阴阳归属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归经理论 (一)含义归:药物作用的归属;经: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二)理论基础 1.脉象学说:论述人体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2.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 说。 毒性理论 (一)含义 “毒”,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1.狭义之毒:物之能害人即为毒 2.广义之毒:a.药物的总称,也就是说药是“毒”,“毒”即是药。b.药物的偏性, 也就是说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其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其对 人体具有两面性,即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毒害人体,关键在如何应用。 (二)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品种混乱。 2.误服毒药。 3.用量过大。 4.炮制失度。 5.剂型失宜。 6.疗程过长。 7.配伍 不当。8.管理不善。9.辨证不准。10.个体差异。11.离经悖法。 (三)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1.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切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 2.采制要严 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药各个环节,杜绝伪劣品。3.用药要合 理,杜绝乱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4.识别过敏者,及 早予以防治。 第三节中药功效与主治 功效的概念与分类功效是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键体的作用。又称功能、 功能、效能、效用。 分类 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1)针对八纲辩证的功效对应表里辩证:解表、发表、

中药方剂与合理应用的试题

解表、清热、泻下中成药 一、A型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麻黄汤的功效是(D ) A 发汗解表,调和营卫 B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 发汗解表,祛风止痛 D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2.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咳喘,痰清稀而多, 治宜首选(B ) A 九味羌活丸 B 小青龙颗粒 C 午时茶颗粒 D 银翘解毒片 3.常用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的 中成药是(B ) A 风寒感冒颗粒 B 九味羌活丸 C 午时茶颗粒 D 感冒清热颗粒 4.被誉为“辛凉轻剂”的方剂是(C ) A 银翘散 B 桂枝汤C桑菊饮 D 麻黄汤 5.证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呕逆,乏力气短,苔白脉弱”治当首选( D ) A 保济丸 B 小青龙颗粒 C 玉屏风散 D 参苏丸 6.具有解表退热作用,多用于外感发热的中成药是(C ) A板蓝根颗粒B双黄连颗粒 C 柴胡口服液 D 桑菊感冒片 7.预防病毒性流感首选的成药是(B )

A柴胡口服液 B 抗病毒口服液 C 羚翘解毒丸 D通宣理肺丸 8.主治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的成药是(A ) A 午时茶颗粒 B 双黄连颗粒C参苏丸 D 羚翘解毒丸 9.藿香正气水可治疗何种感冒(C )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暑湿感冒 D、流行感冒 10.白虎汤的功效是(B ) A 清热泻火 B 清热生津C清热凉血 D 清热祛暑 11.症见壮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者,治宜首选(C ) A柴胡口服液 B 败毒散 C 白虎汤 D 黄连解毒汤 12.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作用,多用于中上焦实火证的中成药是(D )A 六一散 B 龙胆泻肝丸 C 牛黄清心丸 D 牛黄上清丸 13.大承气汤的功效是(C ) A 清热泻火 B 润肠通便C峻下热结 D 攻下寒积 14.用于年老、产后血虚或肠燥津枯便秘的方药是(B ) A 当归龙荟丸 B 五仁润肠丸C三黄片 D 牛黄解毒片 15.大承气汤煎服方法正确的是(C ) A、先煮枳实、厚朴,再下芒硝,最后下大黄 B、先煮大黄、芒硝,最后下枳实、厚朴 C、先煮枳实、厚朴,再下大黄,芒硝溶服 D、所有药物一起煎 16.风寒外感症见属寒热往来,心烦喜呕之少阳证者,治当选用(A )

中药方剂学(一)

中药方剂学复习题一 总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中药方剂中药学方剂学 四性五味归经毒性 相须相使相杀相反 和法温法消法剂量二.填空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 经。 2.代编写的创用了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和药物用途分类的方法。 3.唐代苏敬等编写的著作新修本草是我国又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4.宋代唐慎微著的采用 的编写体例,较以前中药学进了一步。 5.中药性能是指和,其主要的内容包括、、、等方面。 6.寒凉药多具有、、的功效,温热药多具有、、的功效。 7.辛味药有发散、行气、活 血、等功效,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功效。 8.升降浮沉一般可分为和两种,其影响因素有、、、。9.中药常用的炮制方法 有、、、和其他制法。

10.前人将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分别为、、、、、、。 11.妊娠禁用药物大多是或的药物。12.药物的煎煮用具以为佳,用水为原则,如、 等。煎药火候多为。 特殊的煎药方法 有、、、、 等。 13.服药时,汤药一般宜服,安眠药宜在 服,滋补药宜在 服。一剂汤药,通常一天服次。三.判断题 1.中药是指产于中国,中医所用的药物。 () 2.古今医家对药物毒性的理解是一致的。 () 3.苦味具有泻的作用,具体直通泻,降泻,清泻三种。() 4.平性是指重要的寒热之性不慎显著的。 () 5.中药的五味均与口尝有关,与功能无关。 () 6.药物的归经仅以经络理论为基础,以不同的病证为依据。() 7.任何一种药物作用的趋向只有升浮或沉降中的一种,不可能兼而有之() 8.质轻的花类药物大多具有升浮性质,但芫花和旋覆花除外。() 9.质重的果实种子类药物大多具有沉降的性质,但蔓荆子。() 10.在使用毒性药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被尊称为“方书之祖”。()2.运用败毒散治疗热毒痢,称为“逆流挽舟”法。() 3.十枣汤虽名曰“汤”,但实际剂型是散剂。() 4.龙胆泻肝汤配有滋阴养血的当归、生地,故可治疗肝火上炎兼阴血不足的虚实夹杂证。() 5.普济消毒饮主治白喉。() 6.苇茎汤组成中的“三仁”是指桃仁、薏苡仁、冬瓜仁。() 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辛凉解表的代表方,故肺热壅盛而无表证之咳喘不宜使用。() 8.桃核承气汤由调胃承气汤加桃仁组成。() 9.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怀牛膝。() 10.阴疽,患处色白漫肿,酸痛不热,脓液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应选阳和汤治疗。()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中成药药典是() A《太平圣惠方》B《成方便读》C《圣济总录》 D《普济方》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有关君药的含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治疗主病B治疗主证C在方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

D用量居方中各药之首E在任何方剂中必不可少 3.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应除外下列哪一项() A防风、苍术B细辛、川芎C生地、黄芩 D白芷、甘草E前胡、枳壳 4.桑菊饮与银翘散两方共有的药物是 A桑叶、竹叶、连翘、薄荷、桔梗B连翘、薄荷、芦根、桔梗、甘草C银花、连翘、薄荷、桔梗、甘草D竹叶、连翘、薄荷、芦根、甘草E银花、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5.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在组成上共有的药物是 A大黄B枳实C芒硝D厚朴E甘草 6.组成中含有肉苁蓉的方剂是() A麻子仁丸B增液承气汤C五仁丸D济川煎E黄龙汤 7.加味逍遥散由逍遥散加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黄芩、黄连B丹皮、栀子C黄芩、栀子D黄芩、丹皮E黄连、栀子8.防风通圣散的主治证是() A少阳阳明合病B风热壅盛,表里俱实C协热下利 D表邪未解,里热炽盛E水湿壅盛,表里俱实 9.清胃散的组成是() A当归、石膏、生地、丹皮、升麻B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C黄连、石膏、生地、丹皮、升麻D甘草、黄连、生地、丹皮、升麻E当归、黄连、甘草、丹皮、生地

中药与方剂习题集各论04(医药卫生类)中药

第四章祛湿药及方剂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种,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祛风湿止痛又解表的药物是( ) A.威灵仙B.独活C.蕲蛇D.木瓜E.五加皮 2.祛风湿退虚热,又能利胆退黄的药是( ) A.木瓜B.五加皮C.秦艽D.防己E.狗脊 3.祛风湿,强筋骨又能安胎的药是( ) A.狗脊B.防已C.五加皮D.桑寄生E.独活 4.祛风湿止痛又能利尿消肿的药是( ) A.独活B.防已C.狗脊D.秦艽E.木瓜 5.燥湿健脾又能祛风湿的药是( ) A.厚朴B.苍术C.独活D.羌活E.防风 6.用治外有风寒表证内兼湿阻中焦证宜选( ) A.藿香B.白豆蔻C.五加皮D.砂仁E.茯苓 7.用治湿阻气滞之脘腹胀闷,腹痛及咳喘多痰宜选( ) A.佩兰B.砂仁C.厚朴D.藿香E.白豆蔻 8.用治风湿痹证兼夜盲宜选( ) A.苍术B.砂仁C.木瓜D.白豆蔻E.厚朴 9.功能利湿退黄,利尿通淋的药物是( ) A.茵陈蒿B.金钱草C.茯苓D.车前子E.滑石 10.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药是( ) A.猪苓B.泽泻C.茯苓D.薏苡仁E.香加皮 11.功能利湿祛浊,祛风除湿的药物是( ) A.独活B.萆薢C.虎杖D.猪苓E.泽泻 12.用治水肿、淋证、肝热目赤宜选( ) A.车前子B.泽泻C.滑石D.薏苡仁E.关木通 13.苓桂术甘汤的君药是( ) A.茯苓 B.白术 C.桂枝 D.甘草 E.茯苓、桂枝 14.苓桂术甘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 A.平冲降逆 B.发汗解表 C.温阳化饮 D.温经通络 E.温阳健脾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面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独活 B.川乌 C.五加皮 D.秦艽 E.木瓜 1.能祛风湿,散寒止痛的药是( ) 2.能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药是( ) A.桑寄生 B.威灵仙 C.蕲蛇 D.防己 L狗脊 3.用治诸骨哽咽宜选( ) 4.治小儿急慢惊风,或破伤风,可选( ) A.苍术 B.佩兰 C.砂仁 D.厚朴 E.白豆蔻 5.功能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又能安胎的药是( ) 6.功能化湿解暑的药物是( ) A.肺痈 B.湿热黄疸 C.水饮心悸 D.肠痈 E.肺热咳嗽 7.茵陈蒿的主治证是( ) 8.茯苓的主治证是( )

天津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试卷

04-05年度第二学期方剂学试卷 一、选择题 A1型题(30题,共30分) 从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答题纸上相应题号后的相应英文字母代码涂黑,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 小青龙汤的组成中含有: A.紫苑 B.杏仁 C.白前 D.白芍 E.生姜 2.原书服法要求“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的方剂是: A.桑菊饮 B.藿香正气散 C.香薷散 D.杏苏散 E.银翘散 3.具有峻下热结功用的方剂是: A.大黄牡丹汤 B.大承气汤 C.济川煎 D.温脾汤 E.大柴胡汤 4. 具有润肠泻热,行气通便功用的方剂是: A.黄龙汤 B.大黄牡丹汤 C.调胃承气汤 D.麻子仁丸 E.大承气汤 5.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 A.猪苓、枳实 B.青蒿、黄芩 C.陈皮、碧玉散 D.枳壳、赤茯苓 E.竹茹、半夏 6. 逍遥散的组成中有: A.当归、川芎 B.白芍、茯苓 C.香附、陈皮 D.薄荷、防风 E.白术、半夏 7. 白虎汤主治: A.气分热盛 B.暑病余热未清,气阴两伤 C.温热病热入营血 D.热毒充斥,气血两燔 E.三焦火热炽盛 8. 仙方活命饮与普济消毒饮两方共用的药物是: A.贝母 B.连翘 C.乳香 D.陈皮 E.金银花 9. 黄连解毒汤主治证病机: A.火毒充斥三焦 B.脏腑积热,聚于胸膈 C.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 D.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痰结而成 E.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下注 10. 理中丸的君药是: A.人参 B.干姜 C.人参与白术 D.人参与干姜

E.白术 11. 四逆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A.心肾阳虚,阴寒内盛 B.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C.肾阳不足,精亏血少 D.心阳不足,瘀血阻滞 E.心肾阳虚,水湿内停 12. 葛根芩连汤的药物组成不包括: A.葛根 B.黄芩 C.黄连 D.甘草 E.栀子 13. 四君子汤的功用是: A.益气键脾 B.气血双补 C.温中散寒 D.健脾和胃 E.补气升阳 14. 生脉散与炙甘草汤中共用的药物是: A.人参、甘草 B.人参、桂枝 C.人参、生姜 D.人参、五味子 E.人参、麦冬 15. 具有益气滋阴,通阳复脉功用的方剂是: A.生脉散 B.炙甘草汤 C.八珍汤 D.归脾汤 E.天王补心丹 16. 六味地黄丸是由何方衍化而来: A.济生肾气丸 B.右归饮 C.知柏地黄丸 D.右归丸 E.肾气丸 17. 属于固涩剂适应范围的病证是: A.湿热痢疾 B.久泻不止 C.热病多汗 D.伤食泄泻 E.火动遗精 18. 固冲汤与固经丸相同的药物是: A.黄芪 B.白芍 C.香附 D.牡蛎 E.白术 19. 朱砂安神丸主治证的病机是: A.阴血不足,肝阳上亢 B.心阴不足,虚火上亢 C.心肾阴虚,虚火上炎 D.肾阴不足,心肾不交 E.心火亢盛,阴血不足 20. 酸枣仁汤中配伍川芎的意义是: A.祛瘀血,止疼痛 B.调肝血,疏肝气 C.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D.行气滞,化瘀血 E.祛风邪,止头痛 21. 半夏厚朴汤的功用是: A.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B.行气散结,降逆止呕 C.行气散结,止咳平喘 D.行气散结,宽胸利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