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张啸林全传

张啸林全传

前言

清朝末年,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求民族之独立,国家之富强,进行了锲而不舍的斗争。但由于孙中山等人没能根据中国革命的特点,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革命,只是将其局限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之内,导致了革命的失败。辛亥革命之后,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了。一时间,中国陷入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之下,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然而,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却为帮会组织的迅速壮大提供了温床。所谓的上海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便是在这种环境下迅速发迹的。张啸林能以杭州拱宸桥镇上一个无赖的身份闯进十里洋场,迅速成为上海滩最有势力的人物之一,除了他个人的禀赋之外,主要还是当时复杂的社会因素使然。

张啸林在风起云涌的旧上海被称为“张大帅”、“三色大亨”。他出身社会最底层,却叱咤上海滩数十年,成为民国帮会的“天字号人物”。他出没于“黄、黑、白”三道,开妓院、贩烟土,设赌场,无所不能,为所欲为;他拉拢北洋军阀和国民党要员,与军政界高层称兄道弟,俨然“白衣卿相”;他数典忘祖,卖国求荣,充当日本人的走狗,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他复杂的性格与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不啻为十里洋场,乃至民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缩影。

近年来,研究上海滩三大亨、渴望了解那段历史的人越来越多,但所依靠的资料多是20世纪出版的书籍。由于历史条件和著述角度的原因,其中难免存在某种局限性,如偏重于政治上的揭露和批判,对人物的个性和复杂性注意较少等。

为弥补这些不足,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张啸林全传》。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将张啸林发迹的历程置于历史大环境之下,详细考证了细节的真实性,力求比较真实地再现张啸林其人。但张啸林是一个以帮会为依托进行活动的人物,他的许多言行,很少见之于正史记载,他的经历大多只能依据民间传闻,因而要准确反映他的一生,实属不易。再加上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谬误与不足之处定然不少,恳请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第一章虎啸山林,初霸杭州

一、举家迁居杭州拱宸桥\ 003

二、无行少年入私塾读书\ 006

三、成为游手好闲的流氓\ 009

四、考入浙江武备学堂\ 012

五、开家茶馆,收拢流氓\ 016

六、娄丽琴进了张家的门\ 021

七、西湖酒楼,双雄争霸\ 024

八、尼姑庵里的风流尼姑\ 029

九、设计整垮嘉兴田家\ 033

十、击败钱彪,初霸杭州\ 037

第二章闹出人命,逃亡上海

一、灵隐寺偶识“马浪荡”\ 045

001

二、租界里拳打日本人\ 050

三、真朋友仗义顶“罪”\ 054

四、在赌局上栽了跟头\ 058

五、借势洪门,重振雄风\ 062

六、闹出人命,逃亡上海\ 066七、永祥赌场里吃份俸禄\ 071八、长三堂子里赚笔钱\ 074九、偶遇上海富商黄楚九\ 078十、走上飞黄腾达之路\ 082

第三章把握时机,跻身黄门

一、码头上结识“水果月笙”\ 091二、十六铺码头上搭救杜月笙\ 094三、“水果月笙”进入黄公馆\ 098四、“老虎”斗倒“金狮狗”\ 102五、小东门里的“张大帅”\ 107六、杜张联手整垮大八股党\ 111七、昔日把兄弟飞黄腾达\ 115八、抢夺鸦片贩运保护权\ 119九、把握时机,跻身黄门\ 123

第四章结交权贵,风生水起

一、杜月笙组建三鑫公司\ 131二、黄老板吃瘪大八股党\ 134三、流氓与租界相互勾结\ 138四、傍上浙江督军卢永祥\ 141五、爪牙来沪,羽翼丰满\ 145六、当上了小花园的老板\ 148

002

七、亮出手中的“王牌”\ 153八、打通淞沪镇守使衙门\ 157九、打开浙江的烟土市场\ 162十、暗战鲍一斋,决胜杭州\ 165

第五章黑白两道,称王称霸

一、张、杜的纳妾“大赛”\ 173

二、黄金荣老共舞台跌霸\ 177

三、张、杜奔走,营救老板\ 182

四、黄金荣娶露兰春进门\ 187

五、绑架了露兰春的情夫\ 191

六、张大帅睡了洋婆子\ 194

七、大发其财和大破其财\ 200

八、禁烟官中了美人计\ 205

九、烟土断档,大帅跳脚\ 209

十、结交新贵,起死回生\ 214

十一、兴办慈善,装装门面\ 218

第六章江山易主,投靠老蒋

一、长三堂子里迎真大帅\ 227

二、张大帅的“小聪明”\ 231

三、蒋介石密谋镇压革命\ 235

四、国共合作进逼上海\ 238

五、巧用“美人计”盗情报\ 241

六、虎狼聚首秘密“清党”\ 244

七、蒋介石加快“清党”步伐\ 248

003

八、活埋共产党人汪寿华\ 251

九、围攻上海工人纠察队\ 255

十、蒋介石嫁祸青洪帮\ 260

十一、三大亨官拜少将参议\ 264

第七章三位大亨,分道扬镳

一、福煦路上的豪华赌场\ 269二、暴虐成性,打死下人\ 274三、靠流氓手段扳回一局\ 278四、衣锦还乡,无限荣光\ 283五、杜祠落成典礼上的尴尬\ 287六、法租界换了新领事\ 292七、张大帅出走东北\ 295八、博士儿子,一官难求\ 299九、想方设法,广开财路\ 303十、出尽风头的60大寿\ 307

第八章充当汉奸,不得善终

一、参与组建抗日救国会\ 315二、支持十九路军抗战\ 319三、淞沪会战全面爆发\ 324四、张大帅落水做了汉奸\ 328五、助纣为虐,声名狼藉\ 334六、张公馆里再出命案\ 338七、组建“新亚和平促进会”\ 342八、戴杜联手,铲除汉奸\ 345九、俞叶封当了替死鬼\ 349

004

十、保镖开枪,命丧黄泉\ 353

虎啸山林,初霸杭州

huxiaoshanlinchubahangzhou

一、举家迁居杭州拱宸桥二、无行少年入私塾读书三、成为游手好闲的流氓四、考入浙江武备学堂五、开家茶馆,收拢流氓六、娄丽琴进了张家的门……

ZHANGXIAOLINQUANZHUAN

一、举家迁居杭州拱宸桥

光绪三年农历五月初四(1877年6月14日),虽是初夏,但地处江南的杭州湾一带己是一派盛夏的景象。骄阳炙烤着大地,鸣蝉在树梢上聒噪着。

第一章●虎啸山林,被霸杭州

当地的农民都在紧张地准备着做花糕和粽子的原料,准备过冬红节。

冬红节是杭州湾一带对端午节的称呼,慈溪县山里的农民们对这个节日非常重视,讲究也颇多。民间还流传着“冬红花糕夏至面”的谚语。因此,在前一天,家家户户便忙活开了,都在准备过节的东西。村民们一边忙活,一边闲扯说:“这才刚入夏,就这么热。看来,今年夏天又要热死人了!”

就在大家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掩映在一片树木之中的几间茅草屋却显得异常安静。没有人声,也没有鸡鸣狗叫,只有几名村妇不时从逼仄的茅草屋中进进出出。突然,茅屋里传来一声女人的惨叫,之后,便是新生儿“呱呱”的啼哭。

孩子降生了,几名前来帮忙的村妇也陆续离开,各自回家去了。村民们003

在路上碰到她们,大都好奇地问:“生了?男孩?女孩?”村妇们七嘴八舌地回答说:“张家媳妇可真有福分,又生了个男孩。”国人向来有“多子多福”的观念,在穷乡僻壤,这种观

念就更加牢固了。

张家的男主人张全海是一个木匠,手艺尚可,但在慈溪县的乡间,确实没有多

少活计可供木匠发挥才能。因此,张家的日子过得异常艰苦。尽管他知道妻子

临产在即,但仍无法在家陪伴,因为一天不干活,全家第二天就要挨饿了。

张全海一大早便背着木工工具箱出去找活了。山区人口稀少,他走了几十里路也没能找到东家,便沿着乡间小路,迈着疲乏的步子回家了。张全海走近自家的破茅屋,听到里面传来新生儿的啼哭声,他脸上的愁云立即散去。张全海加快脚步,气喘吁吁地向家门口奔去。

妻子产后虚弱,但仍然一脸的幸福。她有气无力地对张全海说:“是个男孩。”

张全海捧着自己的第二个儿子,满心欢喜地看了又看。但这种喜悦很快便被忧虑所代替。这个家本已一贫如洗,今天出去了大半天又没有找到活计,以后又要多养一个孩子,这日子恐怕要更加艰苦了。

张全海的大儿子名叫大林。因此,他顺理成章地给二儿子取名为小林。刚刚出生的小林肉嘟嘟的,颇有几分虎相,生肖又属虎,张全海又给他取了个乳名,叫阿虎。张小林,乳名阿虎者便是日后叱咤风云的上海滩三大亨之一——张啸林。

张啸林出生后,张全海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了。为了一家四口的口粮,他拼命地赚钱养家,白天四处找活计,打些零工,晚上回家后还要干些箍桶的活。清朝末年,民生凋敝,百姓的生活异常困苦。杭州湾一带在19世纪60年代还一度成为清军与太平军拉锯的战场,农民、手工业者时时都面临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凄惨生活。当时,木匠的收入十分微薄,箍三个桶才能赚一文钱。张家的生活过得比普通农民更加艰苦。

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里的开销日渐增多。张全海意识到,如果长期在慈溪县的乡下呆下去,全家迟早会饿死。张全海无可奈何,只得另寻生路。光绪十三年(1887年),在张啸林十岁这年,张全海便和妻子一起,将

004家当拾掇拾掇,拉着孩子,举家迁到杭州拱宸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十分富庶。传说,夏禹南巡之时,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市),曾乘舟航行经过杭州,并舍其余杭(余杭即方舟)于此,故名“余杭”。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朝廷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

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开皇十一年(592年),隋王朝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

隋大业六年(610年),大都督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江南运河的起讫点。运河的开通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到南宋定都杭州之时,杭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人口40余万,百业兴旺的国际大都市了。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大运河全线开通,杭州水运可直达大都(今北京),成为全国水运交通要津。这便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通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对外贸易起了很大作用。杭州,尤其是拱宸桥一带发展更加迅速。一时间,杭州城四方客商云集,游人纷至沓来,“人间天堂”的美名驰誉中外。至清光绪年间,杭州城的人口规模已达60余万,成为中国最为富庶的城市之一。

张啸林在慈溪的老家离杭州拱宸桥约140余公里,交通也相对方便。因此,一向安土重迁的张全海一旦打定主意,决定外出谋生之时,便将目光锁定在了商贾云集,作坊林立的拱宸桥。张家在拱宸桥的西端赁屋住下。张全海在屋子临街的一面开了一家“张记箍桶铺”,仍操旧

业。由于他勤劳本分,而且杭州人口众多,张记箍桶铺的生意逐渐好了起来。一家人的生活也逐渐安定了下来。

第一章●虎啸山林,被霸杭州

拱宸桥是京杭大运河南端著名的桥梁。桥梁总长98米,宽5.9米。桥身用条石错缝砌筑,上贯穿长锁石,桥面呈柔和弧形,为三孔石拱桥。拱宸桥中的“宸”,意为帝王宫殿,高大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桥由此而得名。

二、无行少年入私塾读书

生活安定下来之后,张全海夫妇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两个儿子身上。张全海希望儿子们能够出人头地,以后再也不用像自己一样背井离乡地谋生活了。张大林已经十六七岁了,他便将其送到了一家织造绸缎的纺织机房当学徒。旧时民间有不成文的规矩,学徒不发薪水,只供吃住,再发给一些剃头钱。虽然没有薪水,但张大林的一应开销都省了下来,张全海对此颇为满意。

家里逐渐有了些闲钱,张全海便合计着要把小儿子送进私塾去念书。他发现,张啸林自从从慈溪县乡间搬到拱宸桥后,便经常与街面上的野孩子们混到了一起,染上了一身的游气,开始学坏,经常动手与别人打架。他知道,张啸林在乡间之时虽然也比较调皮,但本质不坏,只要读读书,接受先生的教诲,肯定会变好的。

在小儿子念私塾这个问题上,妻子却与张全海唱起了反调。她的理由很简单,家里的情况刚刚好转,在这个时候花费一笔钱,让张啸林进入私塾读书,似乎很不合适。但张全海却格外地固执,他一味坚持,要让两个儿子“一文一武”,将来都出人头地。大儿子学习纺织,应该算“武”,小儿子自然该去读书。

就这样,张啸林进入了私塾,开始了学生生涯。刚开始几天,张啸林每天早晨背着母亲缝制的书包,赶赴私塾,跟着先生读经、写字,有模有样。

006跟街面上的野孩子也逐渐断绝了来往。张全海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好景不长,一段时间过后,张啸林和私塾中的少年们混熟之后,很快成为了他们的头头。当时,能进私塾的大部分是有钱人家子弟,像张啸林这样出身小手工业者之家的孩子并不多。

清朝末年,读圣贤书,跻身仕途的传统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大部分

有钱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点书,提高一下自身修养,将来投身商场。因

此,私塾先生对学生们的管教也并不严格。

在这种背景之下,私塾里出了一个被称为“私塾少年”的特殊组织。这些私塾少年大多都是十几岁的半大小子,他们不爱学习,不守规矩,喜欢小偷、小摸,并以此为嗜好,追求刺激。私塾先生拿他们没有办法,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什么也不知道。更有甚者,一些私塾少年拿点小钱贿赂一下先生,便能换个自由,想去干什么便干什么。

张啸林跟“私塾少年”组织的成员们很快厮混到了一起,并将他们的全部手段都学到了手,甚至有过之而不无不及。张啸林偷的东西大部分是自家的,所以他对别人总是说“拿”而不说“偷”字。从家里“拿”了一些小钱,他便学着别人赌博。

有一天早上,他按时来到私塾,但先生却不在。几个少年便拿出赌具,抛开书包,押起宝来。张啸林看得出了神,便很快掌握了其中的技巧。中午回家的路上,他暗自盘算,这赚钱也太容易了,我也要去赚钱,赚大钱,把所有同窗的钱都赢过来。

下午,张啸林在家里偷了一捆现成的木桶料,在当铺当了八枚铜板。他悄悄地将铜板揣在怀里,来到了私塾,跟一帮少年赌了起来。那次,他的手气特别好,几把下来,他竟赢了15枚铜板。张啸林望着手中赢来的铜板,欣喜若狂。从此,张啸林便爱上了赌,而且越赌越大。在他发迹之后,一场赌下来,动辄便是几万大洋。

与其他“私塾少年”的成员比起来,张啸林虽然出身贫困之家,但却有一身的力气。他在乡间的生活经历给了他强健的体魄,因而打起架来,在整个私塾里竟然找不到对手。张啸林理所当然地当起了他们的头头。同窗们每天都要向他交纳从几到十几文不等的保护费。

第一章●虎啸山林,被霸杭州

一天晚上,张全海想找支笔记帐,一时找不到,便去翻儿子的书包。此007时,张啸林已睡熟。张全海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从儿子的书包里翻出了一张西洋春画。张全海顿时气得七窍冒烟、浑身发抖,一把将张啸林从床上抓起来,狠狠地扇了他一个耳光。

张全海怒吼道:“说,妈的,你在私塾里到底学到了什么?”

张啸林被打得懵了,好半天才缓过神来。他以为自己在学校里赌博的

事被父亲知道了,便在父母的责骂下吞吞吐吐地将所有事情一股脑地都道了出来。张全海气得脸都变了形,他伸手又是几记耳光。他原以为,儿子不懂事,弄张春画只是好玩。打一顿,吓唬吓唬也就罢了。没想到,他小小年纪,竟然有这么多劣迹。

打完之后,张全海又是一声怒吼:“你书包里的那东西是从哪来的?”

张啸林被打了之后,反倒平静了许多。他明白了父亲说的是什么,也知道了挨打的根源。既然挨打了,不如一次挨个够。他坦然地回答道:“是我花了七枚铜板从世兄那里买来的。”张啸林口中的世兄是指私塾先生的孙子。当时,为套交情,私塾里的学生大多将先生的儿子或孙子称为世兄。张啸林也不例外。张全海听了儿子的叙述,心中颇为愤懑。先生为人师表,对家人应该严加管教才对,怎么能让孙子拿这种东西害人呢!张全海无力地挥挥手,示意张啸林回屋去睡觉。

张啸林进入房间之后,一会儿便打起呼噜来,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张全海却没有如此坦然,他开始为儿子的前途担忧起来。于是,在接下来的

日子,张全海便加紧了对张啸林的看管,规定他一放学必须立即回家,不准再和“私塾少年”们厮混了。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张啸林明显收敛了很多。私塾先生年过六旬,学问一般,但字却写得苍劲有力。张啸林对写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铺开纸笔练字。日复一日,长进不小,字写得很像样了。父母见他如此,这才感到一丝欣慰。多年之后,当张啸林已经成为上海滩大亨之时,他常以自己能写一手好字而自豪。他每到一处风景名胜之地,便兴致勃勃地挥毫泼墨。灵隐寺、莫干山等地都留有他的题额。

008

三、成为游手好闲的流氓

自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帝国主义便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受到了外国势力的极大冲击。小商人、手工业者在沉重的压力下苟延残喘,傍徨失措,宣告破产倒闭者时有所闻。“张记箍桶铺”也没能逃脱厄运。由于洋铁桶逐渐在民间普及,箍桶铺地生意逐渐清淡,几乎到了要关门停业的境

地。

光绪十六年(1890年),江浙一带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素被誉为“天下粮仓”的江南失收。一时间,老百姓衣食无靠,饿殍遍野,疫病纷起。难民们投亲靠友,纷纷涌入杭州、宁波、上海等大城市。生活无着者便铤而走险,干起了打家劫舍,剪径劫道的勾当。老百姓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下,生活日益困苦。

张家靠着平日的积蓄,总算勉强撑了一阵子。但不幸还是降临了,张全海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很快便丢下孤儿寡母,撒手归西了。张家的顶梁柱塌了,一切都乱了套。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年甫20的张大林带着母亲和弟弟扶柩归乡,将张全海葬在了慈溪老家。

办完丧事之后,母子三人重新回到拱宸桥。张大林结束了纺织机房学徒的生涯,和母亲一起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继续经营箍桶铺。张家的生活日益艰难,年甫13岁地张啸林也明白家庭的变故带给这个家的将是什么样

第一章●虎啸山林,被霸杭州

的后果。009有一天,张啸林突然对母亲说:“姆妈(吴方言区旧时对母亲的称呼),我想离开私塾去找一份事做。”母亲听了张啸林的这番话,潸然泪下,她发现平日里调皮捣蛋的小儿子似乎在一夜之间长大了。母亲考虑了一番,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艰难地点了

点头,同意了儿子的请求。就这样,13岁的张啸林,在哥哥的安排下进入了

纺织机房,当了一名学徒。

随着时间的消逝,父亲的死在张啸林心中留下的伤痛逐渐痊愈。张啸林很快和机房里的其他学徒厮混在了一起,赌博、喝酒,玩得不亦乐乎。但学徒工没有工资,每个月只有几块钱的剃头钱,张啸林很快便穷得“叮当响”了。于是,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开始从机房里偷纱锭,偷来之后低价卖出去,再拉着一帮狐朋狗友去酒店喝酒。

时间一长,机房老板便发现了张啸林的偷盗行为。但是,张啸林能打在拱宸桥一带是出了名地。他怕挨揍,不敢直接去找张啸林,便去威吓张大林。张大林身为一家之主,尽量息事宁人。他赔尽了理,赔足了钱,总算把这桩事了结了。

不偷东西便没有钱,张啸林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有一天,他看见许多工友放工后神秘兮兮地走进了一间极为简陋的棚子,里面立刻传来吆五喝六的声音。此时已是赌场老手的张啸林马上明白了其中的玄机。他眼睛一亮,找到了一条“生财之道”。每天放工之后,张啸林便一头扎进了赌棚,有时

甚至旷工去参加赌博,一赌就是一天。张啸林的赌运似乎特别好,总是赢的时候多,输的时候少。很快,张啸林便成了赌棚里的一颗明星。很多工友纷纷慕名前来,和这位年仅十几岁的少年在赌桌上厮杀一番。

渐渐地,张啸林聚众赌博的事情被机房的老板知道了。老板不敢开除他,便警告他说:“你要是继续旷工,除了扣钱之外,还得另外罚钱。”张啸林嬉皮笑脸地满口答应,但也提出了严厉的警告:“不准把这件事情告诉我姆妈,否则让你好看。”从此,张啸林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天和一帮地痞流氓混在一起,不时纠众闹事,寻衅打架。不但机房的老板对他厌恶万分,就连拱宸桥的街坊邻居

010对这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也十分头疼。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军在甲午海战中一败涂地。日本帝国主义趁机强迫清廷签订《马关条约》,其中一条便是将杭州开辟为作为通商口岸。同年11月,日本驻上海总领事珍田舍己来到杭州,欲在西湖边开辟租界。清廷拒绝了珍田舍己的无理要求,但马上又卑躬屈膝地将杭州城北的拱

宸桥以北、京杭大运河东岸划为外国人公共居留地,清廷保留行政管理权。

次年9月,中日签订《杭州塞德尔门原议日本租界章程》,划定了面积1809亩的福连塞德尔门,属于由清廷管理的外国人居留区,其中北部约900亩为日本人居留区。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春,清廷杭嘉湖道道台王祖光与日本驻杭州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在杭州签订了《杭州日本租界续议章程》,规定日本人居留区改为日本专管租界。从此,杭州便多了一个国中之国,日租界。

日本帝国主义在杭州开辟租界这一年,张啸林已经年满20岁,长得五大三粗、膀阔腰圆,膂力过人。从小养成的恶习逐渐膨胀,张啸林依靠发达的肌肉,几乎打遍拱宸桥一带,而未遇一个对手。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靠自己的拳脚功夫在杭州地面上混口饭吃,根本不必到机房去做工了。决心一定,张啸林便急匆匆地跑到老板面前,要辞职。机房老板早对这个混混头疼不已了,如今见他主动辞职,心里喜得直念“阿弥陀佛”。

张啸林聚拢了三五个小流氓,在拱宸桥一带欺行霸市,收保护费,以偷梁换柱的手法骗前来卖农副产品的农民几个小钱,过得十分惬意。渐渐地,他又开始不满这种生活了,他对逐渐聚拢在自己身边的小流氓们说:“要

第一章●虎啸山林,被霸杭州

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

赚,就要赚大钱。”

于是,在张啸林的策划下,他们开始打起了码头上过往商旅的主意。有一次,一个宁波商人来拱宸桥买黄豆,当过磅装运的时候,张啸林突然出现,他热情地邀请卖主与买主一起饮酒叙谈,还假称自己是提供豆源的。宁波商人觉得难却盛情,就叫暂停过磅,跟着喝酒去了。不想,张啸林把他们带到了一家妓院。商人想退,却又经不住妓女的万种风情。嘴里说有事,脚却直往里跨。

酒过三巡,几个男人便各自拥着一名妓女进了客房。商人对“春宵一刻”恋恋不舍,但对黄豆过磅的事情也记挂在心。于是,他便让一个掮客替他监督黄豆过磅,自己则稳度春宵。商人春梦睡醒,掮客说一切事情已经办妥,商人十分高兴,连连称谢。商人把把黄豆运回宁波,过磅出售的时候,才发现短少了数千斤,损失巨大。

其实,这一切都是张啸林伙同卖主和掮客设计好的骗局。就这样,数千斤黄豆便落入了张啸林的囊中。他将黄豆低价卖给客商之后,便拿着钱,带着自己的一帮兄弟花天酒地、吆五喝六去了。

诸如此类的骗人害人之事,张啸林在拱宸桥一带不知做了多少,但他却从不欺骗、敲诈本地人。是故,拱宸桥一带的人虽然对他深恶痛绝,但为避免引火上身,也都懒得去管。

四、考入浙江武备学堂

012张啸林带着一帮地痞流氓在拱宸桥一带混得风生水起,十分惬意。光阴荏苒,转眼到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啸林已经26岁了。早年跟在着他在街面上混的小流氓们大多已经娶妻成家,安分守己地过起了日子。张啸林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了。

张啸林也想娶妻生子,可谁愿意把女儿嫁给他呢?俗语常用“一朵鲜花

插在牛粪上”来比喻不般配的婚姻。在拱宸桥一带,张啸林的名声比牛粪都

要臭。喜欢呼风唤雨的张啸林第一次有了孤独感。

有一天,张啸林独自在街上遛达,看见许多人正围在一处看告示。张啸林读过几年私塾,虽然识字不多,但看告示是绰绰有余了。他挤过身去,认真看了看告示。原来是浙江武备学堂招考。以前,武备学堂也常在拱宸桥贴告示招考,但张啸林从未认真看过,这一回,他竟仔仔细细地读了两遍。

甲午海战之后,清廷痛定思痛,决心效仿西法改革军队,开始编练新

军,下诏各地筹办新式军校。光绪二十三年,浙江省开始改革军制。时任浙江巡抚的廖寿丰创办了浙江武备学堂,聘用日本教习,仿照日本士官学校的制度,为编练新军培养人才。张啸林自知父亲希望他读书中举的愿望无法完成了,便有了成为武将的想法。他决心报考浙江武备学堂,将来成为一名前呼后拥的大将军。第二天,天刚亮,他便一口气走了几个小时,登上了吴山顶。因为他听说吴山顶

第一章●虎啸山林,被霸杭州

上一个姓许的测字先生,测得很灵验,他要为自己前程算上一挂,最好能取

个吉利的官名。

找到许姓测字先生,张啸林把自己的来意说明,并报了姓名和生辰八字。测字先生听了他的生辰八字,又仔细地查看了张啸林的面相。嘴里念念有词,思索了半天。张啸林蹲在他的面前,不知所措,瞪着眼睛焦急地看着他。突然,测字先生眼睛一亮,兴奋地说:“有了,你属虎,乳名又称阿虎,那官名应该叫‘寅’,寅即虎也!”

“张寅”,张啸林念了一遍,非常满意。

测字先生又说:“你小名唤作小林,可取‘啸林’为号。啸林,乃虎啸山林之意。想一想,虎啸山林,谁个不怕?”

张啸林喜上眉梢,他要的就是别人害怕他。测字先生见状,便奉承他说,将来他一定会大富大贵。张啸林愈发得意了。张啸林发迹之后,便将自己发迹的原因归结在了“虎啸山林”和命运之上。其实,这是毫无根据的,测字先生只是投其所好,说些吉利话罢了。

张啸林从怀里摸出一枚龙洋,递给测字先生,恭敬地说:“今日未多带

银两,只此一枚龙洋,让先生吃碗茶,他日有成,必当厚报。”

张啸林没有食言。1930年,一身光鲜的张啸林从上海滩重返杭州之时,便千方百计地找到了这位许姓测字先生,将其奉为上宾。测字先生十分惶恐,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当年的几句奉承话竟会换来一个富贵的晚年。

取名啸林之后,张啸林便打起行囊,辞别老母,投考武备学堂去了。凭借聪明机智和孔武有力的身体,张啸林顺利成为武备学堂第四期正科学员,学期三年。武备学堂管理很严,学员都要吃苦耐劳才行。在课程设置上,每天三操两讲堂,三操即早、午、晚三操,两讲堂是指上午军事知识讲堂,下

014午武术讲堂。一天时间排得满满的,没有闲暇的时候。每十天休息一次。张啸林对文化知识不感兴趣,但对武术和洋枪洋炮却情有独钟。是故,他在两门课程上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也正是由于有了两年在军校接受正规训练的经历,张啸林日后成为了上海滩最能打的大亨。上海滩黑道人物评价三大亨之时,得出的结论便是:“黄金荣贪钱,张啸林能打,杜月笙会

做人。”

张啸林颇有心计,在学堂,他专拣有脸面的、家庭有些势力的学员与军官交朋友。张载阳、周凤岐、夏超等人便在此时与张啸林结成了密友。张载阳,字春曦,号暄初,浙江新昌人,早年在乡务农,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春,考入浙江武备学堂,三年后以正科第二名毕业。张啸林在浙江武备学堂学习之时,张载阳任浙江常备军下级军官。周凤岐,原名清源,字恭先,浙江长兴人,识文断字,曾中秀才,与张啸林同时考入入浙江武备学堂。夏超,字定侯,乳名守珍,浙江青田人,与张啸林同时考入浙江武备学堂。

这三个人都是后来著名的新军将领,手握重兵,在沪宁杭一带颇有势力。张啸林在武备学堂与他们相交,也是日后与军阀勾结的开始。张啸林善于交际,拉拢关系的本领在此时逐渐露出了端倪。

在学堂之外,张啸林还与杭州的一些官差衙役勾搭上了。官差衙役们之所以愿意结交张啸林,一是因为他武功高强,身手敏捷,二是因为他能对经手之事守口如瓶。官差衙役们便利用张啸林帮他们走私鸦片。鸦片自道光年

第一章●虎啸山林,被霸杭州

间逐步泛滥以后,屡禁不绝,在清末民初之际的走私活动尤其严重。当时,不光洋人走私鸦片,一些不法商人和官差衙役也参与其中,干起了祸国殃民的勾当。

张啸林之所以为他们卖命,一方面是想以此为资本,抬高自己的身价,将来做个一方之霸,至少是拱宸桥之霸;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受不了武备学堂的“清规戒律”,想早点离开,去打拼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有了官差衙役的保护,张啸林更不把学堂的纪律当作一回事了。一到休息日,他便溜出学堂,狂嫖滥赌。不久,他违反纪律的事情便传到了武备学堂的教官那里。起先,张载阳还想替他遮掩,但张啸林却大大方方地承认

了。他自恃自己与杭州官府的关系,教官不会把他怎么样。果然,当张啸林015报出几个官府大人的名字后,教官的态度便缓和了许多。但不罚张啸林,对其他学员无法交代。教官左思右想之后,便罚他三天内背十篇课文。

这个处罚实在是轻得荒唐,张啸林却觉得比登天还难。他宁愿教官当众打他几十军棍,也不愿背诵那些看起来诘屈聱牙的文言文。张啸林一边在营

房里大骂教官,一边胡乱地翻着手中的课本。他真的火了,进学堂一年多来

所受的约束一下子全部变成怨气,爆发了出来。和他住一起的七个人没一个敢劝的,都在一旁瞪着眼睛看着他。晚上,张啸林找到了张载阳、周凤歧等人,对他们说:“妈的,这一关我是过不了了,我也他妈的不想过。干脆我们一起离开这儿,闯天下去。”张载阳、周凤岐听了张啸林的话,目瞪口呆,过了好一会才百般劝慰

他,让他看开点。武备学堂是为清廷培养军官的地方,张载阳已经是一名下级军官了,而周凤岐也需要一年便可以毕业了。张啸林一下子明白了他们的心思,便悻悻地说:“算了,你们留在这儿吧。将来出人头地了,兄弟我也有个立足的地方。我是走定了,明天就走!”

第二天,张啸林便把从家里带来的所有日用品分给了张载阳等人。张载阳从钱袋里掏出几枚银元,递到张啸林的手中。张啸林含着泪,与张载阳、周凤岐、夏超等人一一拥抱,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武备学堂。就这样,张啸林在武备学堂学习了近两年,终于熬不住苦,没毕业就离开了。

五、开家茶馆,收拢流氓

离开了武备学堂,张啸林屁颠屁颠地跑去找李休堂。李休堂是杭州知府衙门的领班。张啸林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