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外耳门通路的探究7

内外耳门通路的探究7

内外耳门通路的探究7
内外耳门通路的探究7

对内、外耳门通路的探究

外耳门(图1)为外耳道的开口,位于颞骨鳞部的后下方;内耳门(图2)则位于颞骨岩部后面的中央部。在活体上,二者之间有复杂的神经、肌肉、血管等结构,因此,它们并不不直接通;而在骨标本中,他们之间的各软组织消失,此时,它们可以通过某些特定途径相通。

一、 耳的结构

耳(前庭蜗器)是听觉和位置觉的感受器,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图3):

(一)外耳 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三部分。

1、耳廓 借软骨、韧带、肌和皮肤连于头部的两侧,耳廓的软骨向内续为外耳道软骨。耳廓的功能为收集声波。

2、外耳道 是从外耳门至鼓膜的管道。外耳道外侧1/3为软骨部,与耳廓的软骨相延续;内侧2/3为骨性部分,是由颞骨的鳞部和鼓部围成的椭圆形管道。

3、鼓膜 位于外耳道与中耳鼓室之间,将在中耳鼓室的外侧壁中叙述。

(二)中耳 为一含气的不规则小腔,由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组成。中耳向外借鼓膜与外耳道相隔,向内与内耳相毗邻,向前内侧借咽鼓管通鼻咽部。

⒈鼓室

是位于颞骨岩部内含气的不规则小腔,由六个壁围成,内

有听小骨、韧带、肌肉、神经、血管等。

⑴鼓室的壁

1)外侧壁大部分由鼓膜构成,骨膜附着的骨环也参与构成外侧壁的一部分(图4)。

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镶嵌于鼓膜沟内,为一椭圆形的半透明薄膜,直径约1cm,与外耳道底形成约45°~50°的倾斜角。其周缘较厚,中间向内凹陷,称鼓膜脐,为锤骨柄末端附着处。

2)上壁又称盖壁,由颞骨岩部前外侧面的鼓室盖构成,分隔鼓室与颅中窝。盖壁向后延伸形成乳突窦的上壁。

3)下壁亦称颈静脉壁,为一薄层骨板,将鼓室与颈静脉窝内的颈静脉球分隔。

4)前壁也称颈动脉壁,即颈动脉管的后壁,颈内动脉经颈动脉管进入颅腔。此壁上部有两个小管的开口,上方是鼓膜张肌半管口,

有鼓膜张肌的肌腱通过,肌腱至鼓室;下方的为咽鼓管鼓室口。

5)后壁 也称乳突壁。上部有乳突窦的入口,鼓室借乳突窦向后通乳突小房。乳突窦入口的下方有一骨性突起,称锥隆起,内藏镫骨肌(图5)

6)内侧壁 又称迷路壁,与内耳相隔。其中部有圆形的隆起,称岬,由耳蜗的第一圈隆凸形成。岬的后上方有一卵圆形小孔,通向前庭,称前庭窗,由镫骨底及其周缘的韧带封闭。岬的后下方有一圆形小孔,称蜗窗,由第二鼓膜封闭。在前庭窗的后上方有面神经管形成的弓形隆起,称面神经管凸,内藏面神经(图6)。

(2)鼓室的结构

1)听小骨 有三块,分别为锤骨、砧骨和镫骨(图7)

2)听小骨链鼓室锤骨柄末端连于鼓膜,镫骨底封闭前庭窗,听小骨在鼓膜与前庭窗之间以关节和韧带连接成听小骨链。当声波冲击鼓膜时,听小骨链相继运动,将声波振动传入内耳(图8)。

3)运动听小骨的肌有两条,分别是鼓膜张肌和镫骨肌(图9)。

①鼓膜张肌肌腹位于鼓膜张肌半管内,肌腱至鼓室内,止于锤骨柄的上端。肌肉收缩时,牵拉锤骨柄向内,使鼓膜内陷以紧张鼓膜,受下颌神经支配。

②镫骨肌位于锥隆起内,肌腱经锥隆起尖端进入鼓室,止于镫骨颈。肌肉收缩时,牵拉镫骨头向后,使镫骨底的前部离开前庭,是鼓膜张肌的拮抗肌,受面神经支配。

4)鼓室的神经有鼓索、镫骨肌神经、岩大神经和鼓室神经

①鼓索是面神经出茎乳孔前发出的分支,经鼓索后小管进入鼓

室。鼓索神经进入鼓室后穿岩鼓裂至颞下窝,并入舌神经,并随其分支分布,支配舌前2/3的味蕾,并支配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

②镫骨肌神经是面神经的分支,经锥隆起支配鼓室的镫骨肌。

③岩大神经为面神经的管内分支,经颞骨岩部的岩大神经裂孔穿出后至颅底。

④鼓室神经是舌咽神经的分支,发出后经颅底外的鼓室小管下口进入鼓室,分布于鼓室乳突小房和咽鼓管的粘膜,其终支为岩小神经,出鼓室经卵圆孔达腮腺,支配其分泌。

5)鼓室的血管

①动脉供应鼓室的动脉共有6条。其中最大的2条为发自上颌动脉的鼓室前支和枕动脉的分支茎乳动脉,分别供应鼓膜和鼓室后部、乳突小房。

②静脉鼓室的静脉注入翼静脉丛和岩上窦。

2、咽鼓管为连通鼻咽部与鼓室的通道,分为软骨部和骨部。咽鼓管软骨部向前内侧开口于鼻咽部侧壁的咽鼓管咽口。咽鼓管骨部以颞骨的咽鼓管半管为基础,向后外侧开口于鼓室前壁的咽鼓管鼓室口。咽鼓管的功能为保持鼓膜内、外两侧压力平衡。

3、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乳突窦位于鼓室上隐窝的后方,向前开口于鼓室后壁的上部,向后下与乳突小房相通连,为鼓室和乳突小房之间的交通要道。乳突小房为颞骨乳突部内的许多含气不规则小腔,大小不一,互相连通。

(三)内耳又称迷路,位于颞骨岩部的骨质内,在鼓室的内侧

壁和内耳道底之间,由骨迷路和膜迷路两部分组成。骨迷路是颞骨岩部骨密质所围成的不规则腔隙,膜迷路套于骨迷路内,内含内淋巴。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内、外淋巴互不相通。

⒈骨迷路分为耳蜗、前庭和骨半规管,它们互相通连。

(1)前庭(见图10)是骨迷路中间的部分,是一不规则、扩大的腔隙。其下方有孔与耳蜗相通,后上方以五个小孔接骨半规管。前庭外侧壁构成鼓室的内侧壁,有前庭窗,与镫骨底相连接;内侧壁邻接内耳道底,有前庭蜗神经通过。

(2)骨半规管(见图10)位于颞骨岩部的后外上方,是三个“c”字形的骨性管道,分别为:前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和外骨半规管。前骨半规管凸向上,与颞骨岩部的长轴垂直;后骨半规管凸向后外,与颞骨岩部的后段接近平行;外骨半规管凸向外侧,

呈水平位,又称为水平骨半规管。每个骨半规管有两个骨脚,较细的一端为单骨脚,粗的为壶腹骨脚。其中前、后骨半规管的单骨脚合为总骨脚,故三个骨半规管以五个孔开口于前庭。

(3)耳蜗(见图10)位于前庭前方,尖朝向前外侧,称为蜗顶,底朝向后内侧,称为蜗底。耳蜗由蜗轴和蜗螺旋管构成。

蜗轴为耳蜗的中央骨质,由蜗顶至蜗底呈圆锥形由蜗轴伸出骨螺旋板。螺旋板的基部有蜗轴螺旋管,内藏蜗神经节,蜗轴骨松质内有蜗神经穿过。

蜗螺旋管是由骨密质围成的骨管,围绕蜗轴盘曲约两圈半,管腔底部较大,通向前庭,行向蜗顶,管腔变小,以盲端终于蜗顶。蜗螺旋管的管腔可以分成三部分,即起自前庭的前庭阶,中间的膜性蜗管,近蜗底的鼓阶。前庭阶和鼓室阶内的外淋巴液可经蜗孔互相交通。前庭阶起自前庭,与中耳间隔以前庭窗;鼓阶则以蜗窗的第二鼓膜与中耳鼓室相隔。

⒉膜迷路借纤维束固定于骨迷路的壁上,由椭圆囊和球囊、膜半规管和蜗管三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相通连,其内充满着内淋巴。

⑴椭圆囊和球囊位于骨迷路的前庭部。在椭圆囊后壁上有五个开口,与三个膜半规管相通连。前壁借椭圆球囊管连接球囊和内淋巴管。球囊位于椭圆囊前下方的球囊隐窝处,向下借连合管与蜗管相连。内淋巴管自椭圆球囊管的中段发出,穿前庭水管至颞骨岩部后面的前庭水管外口处。

⑵膜半规管位于同名骨半规管内,靠近骨半规管的外侧壁。在各骨壶腹内,膜半规管内有相应膨大的膜壶腹。膜壶腹壁上有隆起的壶腹脊,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头部变速旋转运动的刺激。

⑶蜗管位于蜗螺旋管内,蜗管盘绕蜗轴两圈半,其前庭端借连合管与球囊相连通,顶端细小,终于蜗顶,为盲端,故蜗管为盲管。在蜗管的水平断面上,呈三角形,有上壁外侧壁和下壁。其中,上壁为蜗管前庭壁,将前庭阶和蜗管分开;外侧壁为蜗螺旋管内表面骨膜的增厚部分,有丰富的血管和结缔组织,该处上皮的深面富有血管,称血管纹;下壁有骨螺旋板和蜗管鼓壁组成,与鼓阶相隔。在螺旋膜上有螺旋器,又称corti器,是听觉感受器,与声音的传导有关。

3、内耳的血管、神经和淋巴

⑴内耳的血管内耳的动脉来自迷路动脉,进入内耳门后分为前庭支和蜗支。前庭支分布于椭圆囊、球囊和半规管;蜗支经蜗轴内的小管分布于蜗螺旋管。此外,由颈外动脉的分支耳后动脉发出的茎乳动脉分布到部分半规管。

前庭蜗器的静脉血汇成迷路静脉汇入岩上、下窦或横窦。

⑵内耳的神经有前庭神经和蜗神经。

①前庭神经位于内耳道底的前庭神经节,其周围突穿内耳道底,分布于椭圆囊斑、球囊斑和壶腹嵴等,中枢突穿内耳门。传导平衡觉。

②蜗神经位于耳蜗的蜗轴内的蜗神经节,其周围突分布于内耳螺旋器,中枢突形成蜗神经,经内耳门入颅,传导听觉。

⑶内耳的淋巴前庭内的外淋巴向后与半规管内的外淋巴相通,

向前与耳蜗前庭阶内的外淋巴相连,即经蜗孔进入鼓阶。前庭内的外淋巴通过蜗水管向蛛网膜下隙引流。蜗水管位于颞骨岩部内,其外口位于颈静脉窝的内侧,内耳道的下方,蜗水管的内口位于蜗窗膜的内侧。

膜迷路内的内淋巴经内淋巴管引流至内淋巴囊,再经内淋巴囊进入周围的静脉丛内。前庭水管起于前庭的内侧壁,向后下走行,开口于前庭水管外口。内淋巴管和部分内淋巴囊位于前庭水管内,前庭水管外口位于颞骨岩部的后面,距内耳门的后外约11mm,呈裂缝状,常被一骨嵴遮盖。

4、内耳道从内耳门至内耳道底,内耳道底邻接骨迷路的内侧壁。内耳道底有一横位的骨嵴称横嵴,将内耳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的前份有一圆形的孔,有面神经穿过。下部的前份为蜗区,可见螺旋孔,有蜗神经通过。上、下部的后份有前庭上区和前庭下区、单孔,分别有前庭神经的三个分支通过,且分支连于三个半规管(见图11)。

二、连接通路

(一)在活体中,外耳与中耳间有鼓膜存在,中耳与内耳的前庭窗、蜗窗分别被镫骨底及周缘的韧带和第二鼓膜封闭,以及血管、神

经等软组织的存在,因此,内、外耳门并不直接通。

(二)在骨标本中,各软组织消失,故内、外耳门可以借由以下通路相通连:

⒈外耳门向内经过外耳道至鼓室

⑴鼓室向内

1)穿前庭窗或蜗窗至内耳,然后沿前庭神经、蜗神经和迷路动脉的穿行部位穿经内耳道底经内耳道至内耳门;

2)经蜗窗进入蜗水管,沿蜗水管直接至内耳道下方,然后再至内耳门;

3)经前庭窗或蜗窗进入前庭,在前庭内侧壁经前庭水管内口入前庭水管,沿前庭水管至前庭水管外口,然后再至内耳门。

⑵鼓室向后

1)经鼓索后小管或镫骨肌神经的穿行部位进入面神经管,然后经面神经管穿内耳道底再至内耳门或面神经的分支岩大神经的穿行部位沿岩大神经裂至颅中窝,再至内耳门;

2)鼓室丛经鼓室的鼓室小管下口进入鼓室神经,然后进入舌咽神经,经舌咽神经的穿行部位经颈静脉孔至颅后窝,最后到达内耳门。

⑶鼓室向前

经咽鼓管和鼓膜张肌半管出鼓室至颞骨鼓部和鳞部的交角处,即已至颅底外面,其颅外通路将在下文叙述。

⒉颅外通路:外耳门向外

⑴经枕骨大孔、颈静脉孔和舌下神经管至颅后窝,再至位于颅后

窝的内耳门;

⑵经棘孔、卵圆孔、颈动脉管和破裂孔至颅中窝,再至位于颅后窝的内耳门;

⑶经翼管或颞下窝的翼上颌裂通翼腭窝,

1)翼腭窝向前借眶下裂通眶,然后经视神经管或眶上裂至颅中窝,再至位于颅后窝的内耳门;

2)翼腭窝向后借圆孔通颅中窝,再至内耳门。

⑷经梨状孔或鼻后孔至鼻腔,

1)向上经筛孔至颅前窝,然后再至位于颅后窝的内耳门;

2)向前经鼻泪管至眶腔,然后经眶上裂、眶下裂和视神经管至颅中窝,再至内耳门;

3)向外经蝶腭孔至翼腭窝,之后通路同上。

⑸先至口腔,

1)经腭大孔至翼腭窝,之后通路同上;

2)经切牙孔至鼻腔,之后通路同上。

⑹先至眶腔,之后通路同上。

初中物理_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质量与密度 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教学设计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课程标准 科学内容 1.2.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关的物理现象。 科学探究 1、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学习任务分析 : 本节是力学的基础部分,与前几章的“简单现象”相比,知识的讲述深入了一层,本节可以看成是质量的深化和延续,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一种探索,同时也是学习液体压强,阿基米德原理,以及浮沉条件的重要基础。 学生现状分析: 初二学生现阶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高,学生已有“物体体积越大, 质量越大”生活经验,已初步掌握了测量液体、固体质量和体积的方法, 同时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欠缺,为此,在本节课密度概念教学时,我将难度分解,逐层递进,分段探究,各个击破的方式方法,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密度概

念。 学习目标 1、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要素; 2、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的公式、单位; 3、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4、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学习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 要素。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建立密度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2、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法和学法: 教法:科学探究,小组合作。 学法:指导学生会利用比较、类比以及“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正确建立密度的概念。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一个 演示实验器材:纯水、盐水、酒精各一杯、托盘天平,相同体积的铝块2个,铜块1个,塑料泡沫1块。 分组实验器材:天平(9架),砝码(9盒),量筒(9个),刻度尺,烧杯;

2019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专题七类比探究题训练

专题七 类比探究题 类型一 线段数量关系问题 (2018·河南)(1)问题发现 如图①,在△OAB 和△OCD 中,OA =OB ,OC =OD ,∠AOB=∠COD=40°,连接AC ,BD 交于点M.填空: ① AC BD 的值为________; ②∠AMB 的度数为________; (2)类比探究 如图②,在△OAB 和△OCD 中,∠AOB=∠COD=90°,∠OAB=∠OCD=30°,连接AC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M.请判断AC BD 的值及∠AMB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在(2)的条件下,将△OCD 绕点O 在平面内旋转,AC ,BD 所在直线交于点M ,若OD =1,OB =7,请直接写 出当点C 与点M 重合时AC 的长. 【分析】 (1)①证明△COA≌△DOB(SAS),得AC =BD ,比值为1; ②由△COA≌△DOB,得∠CAO=∠DBO,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AMB=180°-(∠DBO+∠OAB+∠ABD)=180°-140°=40°; (2)根据两边的比相等且夹角相等可得△AOC∽△BOD,则AC BD =OC OD =3,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MB 的度 数; (3)正确画出图形,当点C 与点M 重合时,有两种情况:如解图①和②,同理可得△AOC∽△BOD,则∠AMB =90°,AC BD =3,可得AC 的长. 【自主解答】

解:(1)问题发现 ①1【解法提示】∵∠AOB=∠COD=40°, ∴∠COA=∠DOB. ∵OC=OD ,OA =OB , ∴△COA≌△DOB(SAS), ∴AC=BD , ∴AC BD =1. ②40°【解法提示】∵△COA≌△DOB, ∴∠CAO=∠DBO. ∵∠AOB=40°, ∴∠OAB+∠ABO=140°, 在△AMB 中,∠AMB=180°-(∠CAO+∠OAB+∠ABD)=180°-(∠DBO+∠OAB+∠ABD)=180°-140°=40°. (2)类比探究 AC BD =3,∠AMB=90°,理由如下: 在Rt△OCD 中,∠DCO=30°,∠DOC=90°, ∴ OD OC =tan 30°=33 , 同理,得OB OA =tan 30°=33, ∵∠AOB=∠COD=90°, ∴∠AOC=BOD , ∴△AOC∽△BOD, ∴ AC BD =OC OD =3,∠CAO=∠DBO. ∴∠AMB=180°-∠CAO-∠OAB-MBA =180°-(∠DAB+∠MBA+∠OBD)=180°-90°=90°. (3)拓展延伸 ①点C 与点M 重合时,如解图①, 同理得△AOC∽△BOD, ∴∠AMB=90°,AC BD =3, 设BD =x ,则AC =3x , 在Rt△COD 中,

《第7课 背影》导学案

《第7课背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情感朗读,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3、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的心灵。 4、培养学生珍爱亲情,善于理解,积极与父母交流与沟通。 【学习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 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学习方法】○1读书法○2自主学习法○3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知识博览 一.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朱自清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后定居扬州。1916年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写于1925年。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

久,接到父亲的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特别是七八年前父亲南京送行的情景,不禁泪如泉涌,便写下了这篇《背影》。他父亲的来信说了些什么呢?请看文章的最后一段。 “近几年来”,再次转入对家庭境况的回忆,接着自然地进入对父亲一生的回忆,字里行间充满淡淡的哀愁。家境的衰落并非是父亲的无能,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而是当时社会衰败、民不聊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境遇每况愈下的一个缩影。从父亲的老境中可以看见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千百万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然后写父亲老年性格的变化。 如果深究一下父亲的性格为什么会变得这样呢?这是家境和社会状况日益恶化在父亲身上的反映,这里所要说明的并非是父爱的减退,而是表现生活对父亲的压力和磨难。这里所写的对父亲的理解,比“我”在浦口车站时的感触又深化了一层。 行文至此,作者用“但”字一转,写父亲的心情由郁闷怒怨到“终于忘却”,“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这并非是父亲的心境已经变好,“只是”一词就深刻地表明,父亲对前途、对社会已经绝望,只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和孙子身上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再写接读父亲的来信。父亲来信中的这句话是作者写作本文的触发点。“我身体平安”是怕儿子不放心的安慰的话,“大去之期不远”才是真实的情况。按照常理,“膀子疼痛”与“大去”之间相去甚远,但父亲由膀子疼痛就想到了死,这是老境颓唐的表现,是对生活绝望的反映。“我”由父亲的这句话,想起了父亲坎坷的一生,想起了父亲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第7课《背影》教学课例新人教版

《背影》教学课例 《背影》是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爱”主题的一篇散文,也算是一篇传统的课文了,因为他的传统,所以教师在讲授此课时已经形成了一种固有的教学模式。虽然我只是一位只有三年教龄的教师,但是在这一方面上,我也不例外。面对着自己已经教授过一次的课文,当再一次接触时,我也毫不犹豫的采用了第一次备课时的教学设计,并熟练地撰写了这篇传统课文《背影》的教学设计。 ◆原《背影》教学设计(9月18日完成,9月19日于二零四班授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2、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会文章语言特色; 4、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二、作者介绍——朱自清及《背影》写作背景; 三、默读课文,质疑探究。 1、文中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请找出来并说说哪一次最感人? 2、作者在文章中流了几次泪?并说说他们流泪的原因。 四、教师小结并梳理文章内容 四次背影四次流泪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第一次流泪——悲伤 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二次流泪——感动 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第三次流泪——惜别 结尾思念——再见背影第四次流泪——思念 五、领会主旨,情感升华 你感受到了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什么情感? 疼爱 父亲儿子 思念 六、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并结合文章内容举例说明。 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是简练朴实。理论依据:文章中父亲的几句话语。 七、拓展延伸(写作练习)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当我自信地走进二年四班上课时,对课文内容及教学设计都很熟悉的我很快地都将学生引入到了课文中,一切都如我所愿,一步步地顺利地完成我教学设计中的每一项任务。就这样,一步步,一点点,自认为很详细、很具体,可看看学生的反映,一个个好像“无精打采”的样子,丝毫不为我的精彩设计与讲解所打动。下课的铃声响起,我卷起我的工具迈出了教室,但那个疑问却在我的脑海中徘徊——同学们为什么无精打采呢?我的课堂是不是少了些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又一次翻开自己的教案又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设计,此时,头脑中也不断回想刚才的课堂情况,我渐渐意识到课堂上同学们的发言不多,整堂课几乎都是在我的牵引下带着同学们的思路走,很多同学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而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上做倾听者。的确,问题就在这里。那导致这样情况发生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是我的教学设计还是我的教学功底?带着这个疑问我虚心地查阅了网上有关《背影》的教学设计,对比下来觉得和自己的设计也没有什么多大不同的,知识点就是那几个。那天,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策略 第二天,我参加县初中语文骨干班培训。在这天的培训中,我认真地听取了我县两位同仁的展示课以及来自江苏特级教师袁源的“努力探寻优化教学之‘道’”的讲座,收获很大。特别是是袁源老师在讲座中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她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要将语文课文像做阅读题一样教给学生”。做阅读题?!对,就是这样!我终于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了。回想自己《背影》教学设计中几个环节上的问题: 文中几次写背影?你认为哪一次最感人?文中几次写作者流泪,流泪的原因又是什么?文章所传达的情感是什么?文章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这几个问题不正像现代文阅读中的题目吗?正是这些问题的设计已经框住了学生的思路,所以同学们不得不追随在老师后面,倾听老师的讲解。问题找到了,那我应该怎样解决呢?当晚我又翻开了《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通过再一次细心阅读与学习新课标,我发现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有新观念——即教师要懂得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中的引导者与倾听者,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读书体验,努力地建设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学习到这里,我找到了解决《背影》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在自己的认真思考下,我对《背影》教学设计做了如下改进。 ◆改进后的《背影》教学设计(9月23日晚修改完,26日二零七班授课) 教学目标:

类比探究专题训练

(2012一测)21、如图1,直角∠EPF 的顶点和正方形ABCD 的顶点C 重合,两直角边PE ,PF 分别和AB ,AD 所在直线交于点E 和F ,易得△PBE ≌△PDF ,故结论“PE=PF ”成立; (1)如图2,若点P 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说明理由; (2)如图3,将(2)中的“正方形”改为“矩形”,其他条件不变,若AB=m,BC=n ,直接写出PF PE 的值。 (2013一测)22.(本题10分) (1)问题背景 如图1,Rt △ABC 中,∠BAC =90°,AB =AC ,∠ABC 的平分线交直线AC 于D ,过点C 作CE ⊥BD ,交直线BD 于E .请探究线段BD 与CE 的数量关系. (事实上,我们可以延长CE 与直线BA 相交,通过三角形的全等等知识解决问题.) 结论:线段BD 与CE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直接写出结论); (2)类比探索 在(1)中,如果把BD 改为∠ABC 的外角∠ABF 的平分线,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2),(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在(2)中,如果AB ≠AC ,且AB =nAC (0<n <1),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3),请你直接写出BD 与CE 的数量关系. 结论:BD =_____CE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D E C B A F A B C E D F B E C A D 图1 图2 图3

G F E D C B A A B C D E F G H K L I J G F E D C B A (2015一测)22.(本题10分)如图①,正方形AEFG 的边长为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且点F 在AD 上. (1)求 ; (2)把正方形AEFG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图②,求图②中的; (3)把正方形AEFG 绕点A 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请直接写出最大值,最小值. (2017二测)22.(10分)问题发现:如图1,在△ABC 中,∠C =90°,分别以AC ,BC 为边向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BCFG . (1)△ABC 和△DCF 面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请在横线上填写“相等”或“不等”) (2)拓展探究:若∠C ≠90°,(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结合图2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解决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C ⊥BD ,且AC 与BD 的和为10,分别以四边形ABCD 的四条边为边向外侧作正方形ABFE 、正方形BCHG 、正方形CDJI ,正方形DALK ,运用(2)的结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否有最大值?如果有,请求出最大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图3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东升中学小组合作教案主备人:刘晓艳小组成员:张生雷万忠新任胜利石生亮王来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②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③会用量筒和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数学 关系,初步体验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②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对密度知识的探究与测量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②通过密度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应用物理 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的良好品质。 ③通过对各种物质密度的了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乐于 探究日常现象中物理道理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密度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过程: ㈠引入新课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特性,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不同特性来区分、鉴别它们。比如: 教师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盐水,问:哪个同学知道这里哪一杯是清水哪一杯是盐水?你是根据什么来鉴别的? 学生回答:可以尝一尝,有咸味的是盐水,根据味道。 教师出示一颜色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问:同学们怎么分辨老师手上拿的哪是铁块哪是铝块? 学生回答:测质量,质量大的是铁块。 教师问:“铁比棉花重”这名话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如果不对,加上什么条件才对? 学生回答:不对,因为它们的体积不同。 这说明:物质除了上面的(颜色、味道、熔点等)这些特性以外,还存在其它的某种特性,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㈡新课教学 1:学生预习课本49页图2—17,问:同学们观察了图2—17后有什么发现?(生: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又不相同)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同物质,它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猜想与假设

类比探究专题训练

(2012一测)21、如图1,直角∠EPF的顶点和正方形ABCD的顶点C重合,两直角边PE,PF分别和AB,AD所在直线交于点E和F,易得△PBE≌△PDF,故结论“PE=PF”成立; (1)如图2,若点P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说明理由;(2)如图3,将(2)中的“正方形”改为“矩形”,其他条件不变,若AB=m,BC=n,直接写出 PF PE的值。 (2013一测)22.(本题10分) (1)问题背景 如图1,Rt△ABC中,∠BAC=90°,AB=AC,∠ABC的平分线交直线AC于D,过点C作CE⊥BD,交直线BD 于E.请探究线段BD与CE的数量关系. (事实上,我们可以延长CE与直线BA相交,通过三角形的全等等知识解决问题.) 结论:线段BD与CE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直接写出结论); (2)类比探索 在(1)中,如果把BD改为∠ABC的外角∠ABF的平分线,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2),(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 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在(2)中,如果AB≠AC,且AB=nAC(0<n<1),其他条件均不变(如图3),请你直接写出BD与CE的数量关系. 结论:BD=_____CE(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D E C B A F A B C E D F B E C A D 图1 图2 图3

G F E D C B A A B C D E F G H K L I J G F E D C B A (2015一测)22.(本题10分)如图①,正方形AEFG 的边长为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且点F 在AD 上. (1)求 ; (2)把正方形AEFG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得图②,求图②中的; (3)把正方形AEFG 绕点A 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存在最大值与最小值,请直接写出最大值,最小值. (2017二测)22.(10分)问题发现:如图1,在△ABC 中,∠C =90°,分别以AC ,BC 为边向外侧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BCFG . (1)△ABC 和△DCF 面积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请在横线上填写“相等”或“不等”) (2)拓展探究:若∠C ≠90°,(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结合图2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解决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AC ⊥BD ,且AC 与BD 的和为10,分别以四边形 ABCD 的四条边为边向外侧作正方形ABFE 、正方形BCHG 、正方形CDJI ,正方形DALK ,运用(2)的结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是否有最大值?如果有,请求出最大值,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图3

2019语文《第7课背影》学案语文

语文《第7课背影》学案 背影 课前检测 1、给加点的词语注音 差使狼藉簌簌蹒跚拭举箸 琐屑妥帖迂颓唐浦口奔丧 2、口头解释下列词语 差使狼藉簌簌典质惨淡赋闲蹒跚颓唐琐屑 触目伤怀情郁于中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会读、会写、会用。 2、整体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主旨。 基础知识 1、补充解释词语: 交卸:就是官吏卸职,向后任交代。谋生: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 光景:境况;状况;情景。琐屑:细小而繁多。 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2、资料卡片 ⑴、1947年,朱自清在文章中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

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背影》是一篇写实的文章,所写的是真人真事。⑵、《背影》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散文,在叙事的基础上,穿插运用了描写和抒情。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于变化的具体状态做精细的描绘、摹写,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神态描写;二是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⑶、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原籍浙江绍兴人,自称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背影》、《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温州的踪迹》等等。 自主学习 1、主要学习任务和课时目标 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章的主旨:文章围绕背影写了哪些事情?重点写了什么?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2、学习策略: ⑴、细读学习目标,弄清楚这一节课要解决哪些问题; ⑵、细致的阅读课文,注意找出有提示作用的词语或者句子; ⑶、尝试情感体念:假如你是文中的父亲,或者文中的“我”,在文章中描述的情景下,你的心里和情感会有什么

类比探究专题

类比探究专题 例1 如图1,在等腰直角△ABC 和等腰直角△CDE 中,CD>BC ,点C ,B ,D 在同一直线上,M 是AE 的中点,易证MD ⊥MB ,MD=MB . (1)如图2,将图1中的△CD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45°,使△CDE 的斜边CE 恰好与△ABC 的边BC 垂直,题干中的其他条件不变,则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2)将图2中的△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大于0°且小于45°的角,如图3所示,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 M E D C B A 图2 A B C D E M 图1 图3 A B C D E M 例2 如图1,在ABC △中,AC BC =,120C ∠=?,D 在BC 边上。BDE △为等边三角形,连接 AE ,F 为AE 中点,连CF DF ,。 ⑴请直接写出CF DF 、的关系,不必说明理由; ⑵若将图1中的DB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90?,其它条件不变,请作出相应图形,并直接给出结论,不必说明理由。 ⑶将图中的DBE △绕点B 顺时针旋转α(0°<α<60°),其它条件不变,如图2,试回答⑴中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图1 A B C D E F F D C B A E 图2 例3 (1)操作发现:如图1,在矩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将△ABE 沿AE 折叠后得到△AFE ,点F 在矩形ABCD 内部,延长AF 交CD 于点G .猜想线段GF 与GC 有何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类比探究: 如图2,将(1)中的矩形ABCD 改为平行四边形,其它条件不变,(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密度

班级组号姓名 科目物理课题探究——物质的密度授课时间 设计人王建国李鹏学案序号8 学习目标1、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 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与反思、合作与交流。 2、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建立密度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的由来。 重点密度的概念及应用 难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学习过程 一、体验与思考:完成实验,思考后积极发言。 1、观察实验桌上的两杯相同体积的盐水和纯水,你能分辨出哪杯是盐水、哪杯是纯水吗? 在小组内讨论各人的观点和分辨方法。 二、实验探究: 1、猜想与假设: (1)、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 (2)、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从上面的问题出发,取不同的物质作研究对象,并选用天平、量筒等测量工具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然后再取它们单位体积的质量作比较。所谓单位体积的质量,就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及若干个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以下证据: (1)测出若干杯体积不同的纯水的质量与体积; (2)测出若干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 (3)测出若干个体积不同的铜块的质量与体积; (4) 测出若干个体积不同的铝块的质量与体积; (5)分别算出纯水、铁、铜、铝四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 各小组把本组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教材127页的表格中: 4、分析与论证: 通过与同学们的交流与合作,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大小相同? (2)相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否大小相同或相近? (3)表中有一个栏目“单位”,你是怎样填写的?能说出它的意义吗? (4)现在你可知道两杯相同体积的纯水和盐水,哪个质量大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意见,整理在下面空白处。小组展示。 三、自学课本51页内容。看完后完成以下内容,小组讨论总结。 1、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背影》教案-新人教版

《第7课背影》教案 学情: 现在的学生是出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被疼爱,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让他们理解《背影》中父亲对儿子的爱比较有一定的困难。依据《新课程标准》第四学段“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为: 1、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初步学会欣赏叙事散文。 2、学习抓住人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依据教学目标1、2点制定教学重点为: 1. 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感受深切的父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依据学情制定教学难点为: 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沉的父爱。 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理解并积累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感受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从理清文章脉络入手,整体把我内容,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朴实却挚爱情深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流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想你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唱一歌唱母爱的歌,你们说是哪一首歌呀?(《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是最伟大的,可你们知道吗,父爱也是最了不起的。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父爱如山”,到底这句话是对还是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二、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课堂小练习:根据词义写出词语 (1)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蹒跚) (2)纷纷落下的样子。(簌簌) (3)乱七八糟的样子。(狼籍) (4)细小而繁多(的事)。(琐屑) (5)衰颓败落。(颓唐)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思考问题讨论问题: 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父子浦口送别) 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 第一次(在第1段):怀念父亲惦记背影 第二次(在第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第三次(在第6段):父子分手惜别背影 第四次(在第7段):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3.为什么要多次描父亲的背影呢?(为了突出父疼子)哪一次写背影最具体呢?(第二次) 让学生齐读课文第六段 4.本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父亲?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呢? 四、小结: 在你的生命过程中,父母的关爱一直陪伴在身旁,请你随时留意,一定会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片段。 五、作业的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一” 2.熟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觉得写得精彩的文段,并说说理由。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新课程基本理念是:注重学生发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学生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还应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了解科学·技术·社会(STS),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本节课应该重视实验探究,主要采用“边讨论、边探究、边实验”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施教。通过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地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实验探究,从参与中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形成实验探究方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和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渗透新课程教育理念。一方面在探究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教育;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规律出发,经历实际问题导入→理论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过程,体现物理学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物体质量跟体积关系的探究过程,从而理解密度概念的建立。 (2)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2.难点:密度概念与公式的理解。 【教学方法】 边讨论、边实验探究、边归纳总结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资源】 学生实验器材:体积和颜色相同的正方形木块、铁块、铝块(6组),体积相同的正方形铁块、铝块(3组),体积不同的正方形铝块(3组),天平和砝码各6组。 【学习过程】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类比探究类问题解析版

类比探究类问题解析版 1、如图,在矩形ABCD中,AD=4,M是AD的中点,点E是线段AB上一动 点,连结EM并延长交线段CD的延长线于点F. (1) 如图1,求证:AE=DF; (2) 如图2,若AB=2,过点M作 MG⊥EF交线段BC于点G,判断△GEF的形状,并说明 理由; 2,过点M作 MG⊥EF交线段BC的延长线于点G. (3) 如图3,若AB=3 ① 直接写出线段AE长度的取值范围; ② 判断△G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1)在矩形ABCD中,∠EAM=∠FDM=900,∠AME=∠FMD。 ∵AM=DM,∴△AEM≌△DFM(ASA)。∴AE=DF。 (2)△G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过点G作GH⊥AD于H, ∵∠A=∠B=∠AHG=90°, ∴四边形ABGH是矩形。∴GH=AB=2。 ∵MG⊥EF,∴∠GME=90°。 ∴∠AME+∠GMH=90°。 ∵∠AME+∠AEM=90°,∴∠AEM=∠GMH。 又∵AD=4,M是AD的中点,∴AM=2。∴AN=HG。 ∴△AEM≌△HMG(AAS)。∴ME=MG。∴∠EGM=45°。 由(1)得△AEM≌△DFM,∴ME=MF。 又∵MG⊥EF,∴GE=GF。∴∠EGF=2∠EGM =90°。 ∴△G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①23 3 <AE≤23。 ②△GEF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过点G作GH⊥AD交AD延长线于点H, ∵∠A=∠B=∠AHG=90°,∴四边形ABGH是矩形。 ∴GH=AB=23。 ∵MG⊥EF,∴∠GME=90°。∴∠AME+∠GMH=90°。∵∠AME+∠AEM=90°,∴∠AEM=∠GMH。 又∵∠A=∠GHM=90°,∴△AEM∽△HMG。∴MG GH EM AM =。 在Rt△GME中,∴tan∠MEG=MG GH23 3 EM AM2 ===。∴∠MEG=600。 由(1)得△AEM≌△DFM.∴ME=MF。 又∵MG⊥EF,∴GE=GF。∴△GEF是等边三角形。 2、(1)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F是AD延长线上一点,且DF=BE.求证:CE=CF; (2)如图2,在正方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G是AD上一点,如果∠GCE=45°,请你利用(1)的结论证明:GE=BE+GD. (3)运用(1)(2)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完成下题: 如图3,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C>AD),∠B=90°,AB=BC,E是AB上一点,且∠DCE=45°,BE=4,DE=10, 求直角梯形ABCD的面积. 【答案】解:(1)证明:在正方形ABCD中,∵BC=CD,∠B=∠CDF,BE=DF, ∴△CBE≌△CDF(SAS)。∴CE=CF。 (2)证明:如图,延长AD至F,使DF=BE.连接CF。 由(1)知△CBE≌△CDF,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二、 引入新课 1 ?让学生展示上节课中测量体积相等的铜、铁、铝柱体的质量, 引导学生得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相等” 。 2 ?在不同学生的测量数据中,发现“同种物质在体积相同时,质 量相等”。 3 ?展示手里的大铁块和小铁块,让学生思考质量的大小关系。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定性的关系。今天我们就要来探究物体的质量 与体积的定量关系。 三、 新授 (一)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 ?提出问题: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 2 ?猜想与假设: 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较充分的思考后,对该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猜 想,并通过老师的不断引导,形成假说: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或成 反比。 真实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呢?让同学们通过实验来验证,而要进行 实验,还要先对实验方案进行设计,下面就请学生先设计实验方案。 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通过老师的提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探究的一般程序自 己设计方案,并提供课本 P 119的表格供学生参考。 展示实物,前后 互应,引导启 发。 激起学生的兴 趣,把学生的好 奇心带进课堂。 利用学生的回 答引出课题。 培养学生提出 问题、进行猜想 与假设的能力。 教给学生围绕 问题进行实验 设计的方法;使 学生体 会到实 验设计在科学 探究中的作用。 探究物质的密度 知识与技能: 1、 能通过实验探究,建构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数据分析及处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经历科学探究活动收集数据,引导学生用比值法去分析两个变量之 间的正比关系,并学习用比值来定义新的物理量。 2、 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性)来定义 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刻度尺、天平的使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 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 难点 建构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 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 目的 要求 重点 探究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建构密度概念。 教法与学法 温故知新

4.【课时训练】第二单元第七课《背影》

第七课背影 一.基础积累 1.从下列有多音字的五个组词中,选出对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两项() A、差.(chāi)使成绩差.(chā)差.(chà)异大 B、奔丧.(sāng)丧.(sāng)事丧.(sàng)失立场 C、铺.(pū)好座位铺.(pū)张浪费临时搭铺.(pù) D、他是一个胖.(pàng)子肥胖.(pàng)的背影心宽体胖.(pán) E、父亲还.(huán)了亏空你还.(huán)是那样他还.(hái)真行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家中光景 ..很是惨淡 A、我们俩初次见面的光景, ...我还记得很清楚。 B、昨日半夜光景 ..,风雨大作。 C、我班的同学,大都有十五六岁光景 ..。 D、我们不能辜负这大好的光景 ..。 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在下列句中应读重音的字下加“” A.他再三叮嘱茶房。(突出“他”的不放心,周到细密) B.它从雷声怒吼里,早就听出了困乏。(突出无产者的预见性) C.我知道你看书了。(你不要瞒我) D.我送给他一本书。(书是送给他的,不是卖给他的) 二..阅读理解: (一)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段中刻画父亲形象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 2.简要说明“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句中“似的”一词不能删除的理由。 。 3.选段中两次写到“我”的流泪,表现了“我”怎样的感情? 。 4.文中写父亲走路“蹒跚”,这是因。 5.简要阐述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复杂心态。

初中物理_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学情分析 1.认知水平 学生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对物质的属性──质量有了初步的 认识;从天平与量筒的使用过程中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测量知识与方法;

通过对前几章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测量的基础,已经掌握了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法,在生活中也具备了应用物质的颜色、气味等特征来区别不同物质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2.学龄特点 初中生的独立意识较强,情感因素对物理学习的影响较大;思维 特点已经开始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较低,将数学中浅显的比例知识应用到物理中来,理解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有些困难,所以本节课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引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环境下进行学习。 效果分析 本节课运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出密度的定义,通过讨论交流,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是一定值,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突出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设计的教学内容层次由浅入深,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基本完成了教学预设的各项问题,在提问时基本照顾到了80%左右 的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度超过90%。学生在小组交流合作中绝大多 数能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在随堂巩固环节,出错率在20%以内 因本节课实验操作较多,学生感悟知识的过程长所以在练习巩固方面安排时间有些少一些学生对密度的理解不是很透彻,这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提高。

这节课整体来讲比较顺利的达到了教学的目标。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让学生理解物质特性这一概念。通过和生活中学生已有的错误前概念相联系,引导学生加深概念的理解。通过所学的知识试着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实验,个别对操作技能没有掌握到位的同学,也得到了提高。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问题、疑虑、错误,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整个课堂让学生充分的交流,体会交流合作的重要性,在学习中重走科学家的探索之路,并让一定程度的提升民族自豪感 教材分析 本节是沪科版教材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是力学的基础部分,与前几章的知识点相比,知识的内容较为深入,对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节即是质量和体积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探索,也是以后学习压强、浮力的基础。 本节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渗透了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比值定义法。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许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理量来定义的新物理量。例如,速度、热值等,他们都是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物体或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又都是用“比”的形式来表达的。因此本节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一、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一)设计方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背影》同步练习2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 )( ) 差.使( )颓.唐( )狼藉.( )踌躇 .. 琐屑.( )妥帖.( )簌簌.( )蹒跚 ( )(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奔sānɡ( )举zhù( )yū( )腐 晶yínɡ( )shì( )擦fù( )闲 3.解释词语。 颓唐:_________踌躇:_________不能自已:_________ 蹒跚:_________惨淡:_________触目伤怀:_________ 4.填空。 (1)《背影》选自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家,诗人、学者、_________战士。江苏_________人。你能写出学过的他的其他作品吗?如_________。(2)我看见他戴着_________,穿着_________,深青布_________,_________地走到铁道边,慢慢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_________着上面,两脚再向上_________;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_________,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语段训练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5.文章主要写“父子车站离别,父子之情”,为什么要写“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北京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是否表明作者认为父亲完全没必要亲自送已长大成人的儿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说定”改为“说好”或“说过”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熟识”“再三”“甚是仔细”这几个词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再三”和“仔细”表达的意思是否重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这“不要紧”是指什么而言?“不好”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笼罩在《背影》一文中的哀愁凄凉的氛围,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种氛围是由课文中所描绘的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父子离别,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等一系列事情营造而成。 B.这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思想性。 C.这种氛围使父亲晚年心情不好,父子矛盾,削弱了对父子亲情关系的表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