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预算管理困难问题有哪些【会计实务经验之谈】(1)

预算管理困难问题有哪些【会计实务经验之谈】(1)

预算管理困难问题有哪些【会计实务经验之谈】(1)
预算管理困难问题有哪些【会计实务经验之谈】(1)

预算管理困难问题有哪些?【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预算不是一场数字游戏,而是围绕战略目标的设立而进行思考的一个过程。—彼得?德鲁克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较新的管理模式在中国普及开来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随着全面预算管理的逐步开展和实施,多数企业已经对其作用和意义已经了然于胸了。然而,在全面预算管理真正实践的过程中,许多企业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困惑和误区,感到预算无论在编制上和执行上并没有为企业带来明显的价值提升,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战略“失传”

许多企业的管理者对全面预算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认为预算是将企业有限资源重新配置的一个过程,有的认为预算是用来描述各个部门要达到的既定目标的过程,有的认为预算是公司将经营计划数字化和货币化的过程,一旦设立了目标就应该“矢志不渝”的遵循执行……上述理解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对错,但笔者更欣赏彼得?德鲁克老先生早在50年前对预算的评述:“预算不是一场数字游戏,而是围绕战略目标的设立而进行思考的一个过程。”

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始于战略,一个好的战略应清晰地描述出公司的未来方向及实现的成功要素。遗憾的是,许多国企和内资企业的老总要么自己就对未来的发展不清晰,要么不愿意与下属分享,认为这是涉及到公司机密的问题。曾经有一家著名的空调企业,当笔者进行全面预算项目实施时问及该公司明年的战略目标及关键成功要素时,在座的公司执行层面的经理们一派茫然,表示从来都没有参加过战略制订的过程,而从某国际知名咨询公司花重金得来的战略又根本没有推行。而另外一家著名的家电类企业则将企业战略描述为“在未来3年成为该行业的龙头老大”,但如何定义“龙头老大”,就似乎意见不太统一,有的将其定义为出货量第一,有的认为是销售收入第一,有的则认为是生产产能第一,有的认为应该是利润第一,当被问及成为龙头老大的关键成功要素时,有人认为研发是关键,有人认为渠道整合是当务之急,有人则认为解决资金链紧张是重中之重,一时间众说纷纭。

这一点外资企业的做法较为成熟,有的外资企业将公司未来3年的战略及关键成功要素或贴在墙上,或做成胸卡,或做成小的魔方送给员工,希望每一位员工都能清晰的了解共同实现公司战略

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

战略制订的过程也是考验企业战略能否得以贯彻执行的一个过程。在制订战略目标的同时,应详细描述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尤其是通过SWOT(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反复分析公司的现状及执行力情况,同时让企业中高级经理参与战略制订的全过程,使大家深刻理解预算与战略之间的关系,避免预算的编制成为一场年年躲不过的数字游戏。

2.战略分解“失控”

即便是公司有了一个明确的战略目标,可是如何将战略目标有效的分解给各执行层,也是困扰企业管理者的一个突出问题。执行层的经营计划是实现公司战略目标的具体表述(具体的战术目标),而各项战术目标的实施结果对完成公司战略目标的监控作用须以具体可量化的指标来实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PI关键绩效指标。如果说公司的战略目标可以被董事会量化的话,那么作为执行层面的战术目标更应该被“指标化”。

通过KPI将战术目标指标化的作用有两点:

1)了解各业务单元完成其任务后对实现公司总体战略目标的影响。既然战术服务于战略,那么完成业务单元的KPI也就意味着完成了公司的战略目标。换句话说,要学会将公司的战略目标首先量化形成公司级KPI,然后根据战术目标与战略的因果关系,将战术目标再量化形成部门级KPI。2)有利于进行业绩考评。以某一家电类企业为例,每年在做预算的时候各个业务部门争先恐后地在老总面前主动增加销售数字,可每到年终都完不成任务,各业务部门最后都互相推诿,由于公司只设置了一个简单的利润指标而没有对各业务部门的战术目标设立部门级KPI指标,因此管理层也就无法找到打谁大板的依据?最后总是不了了之。由此可见?业绩考评的前提是各部门的KPI?各部门KPI的设置前提是战略目标按因果关系分解到各部门。

在制订KPI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许多企业往往过于注重结果指标,尤其是财务结果指标而忽略了过程指标。举例说?如果你希望孩子下个学期由班上的第20名上升到前3名?并许以奖励?这实际只是结果指标及业绩考评措施。假设最后孩子的期末成绩排在第6名?而你在分析原因时会因为事先没有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过程指标,比如每周末参加课外辅导班?定期检查作业?每晚多花十分钟背英语单词等而束手无策。没有过程指标?就意味着静观事后结果而不是进行事中指导?无法起到纠错的作用。

3.结构“失衡”

为什么ERP实施或引进6个西格玛能引起企业“一把手”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预算一直被看作是财务部门的事情?预算这项工作没有引起某些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每逢预算季节?都是轻描淡写

预算管理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内容与重要组成部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企业中同样适用。《预算管理》是一门系统的阐述企业预算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主要介绍预算组织体系的设计、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及典型行业、典型企业预算管理案例等方面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及其基本方法,灵活运用预算管理方法,具备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能力,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本课程在讲授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置了理论学时和实训学时,并聘请企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在预算管理基本方法的指导下,通过小组案例研究、课堂讨论等环节的实训强化培养其良好运用预算管理方法、学以致用的能力。 Budget management is the core content and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Everything in advance will be established, if not, it will be abandoned", which is also applicable in enterprises. Budget management is a discipline that systematically expounds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nterprise budget management. It mainly introduces the - 1 -

管理方案计划会计应用指引第200号预算管理方案规范标准答案

一、单选题 1、预算编制环节的控制,不正确的是()。 A、各分区对于重大(金额大)的项目要首先编制预算并形成预算报告 B、对于预算报告,要求各分区公司采用公司全球通用的格式,内容要求详细,并且要有数据分析作为支撑,并且要体现项目中各个环节的关联性 C、对于每个项目,要求各分区公司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存在的变动因素,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在预算中进行体现 D、以上均不对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正确] 【答案解析】选项A、B、C表述正确。 2、关于预算执行,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企业应建立预算执行的监督、分析制度,提高预算管理对业务的控制能力 B、企业应将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至各预算责任中心 C、预算分解应按各责任中心权、责、利相匹配的原则进行 D、预算分解不利于实现企业预算目标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正确] 【答案解析】预算分解应按各责任中心权、责、利相匹配的原则进行,既公平合理,又有利于企业实现预算目标。

3、责任中心可分为()。 A、利润中心和计划中心 B、财务中心和计划中心 C、利润中心和费用中心 D、财务中心和费用中心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C[正确] 【答案解析】责任中心可分为以下几类:利润中心(内部利润中心)、费用中心。 4、以下不属于企业监督、分析预算情况的途径及形式的是()。 A、会议 B、宣传 C、报告 D、调研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B[正确] 【答案解析】企业应通过信息系统展示、会议、报告、调研等多种途径及形式,及时监督、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分析预算执行差异的原因,提出对策建议。 5、以下不属于企业实施预算考核原则的是()。 A、公开 B、公平

试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及其实践

试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及其实践 杨秋裕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包括企业决策预算、财务预算及业务预算等全部经营活动,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现阶段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分析预算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机制 一、全面预算管理理论概述 (一)全面预算管理含义 美国著名会计学教授Hansen 认为,预算是企业制定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属于一种面向未来的财务规划。通过预算管理能够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并制定具体实施准则。我国财务部在《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将全面预算管理定义为: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对企业相关经济活动进行预算,并对各部门财务资源进行控制、分配及考核,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和协调。为进一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科学有效的预算、决策,反映出企业现阶段或未来一段时间内财务成果及经营状况,对企业经营状况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是一种现代化、标准化、科

学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业务、人力、信息等方面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实力。 (二)全面预算管理特征 1.全方位与全程性。全面预算管理可对企业所有财务经营活动进行预算,涉及范围较广,能够反映出财务资金流动情况;全面预算全程性特点体现在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主要针对企业财务控制、财务分配以及财务考核。 2.全员性与指令性。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财务的预算,也包含企业内部权力、责任和利益之间的对等关系。预算管理并不是某个部门的专职工作,而是需要所有部门和人员的配合,具有全员性。预算管理作为重要考核依据,具有一定指令性。若没有特殊情况,预算管理一旦确立相关执行制度,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3.战略性与发展性。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应与企业发展规划和发展需求相适应。因此不仅具有战略性,同样具有发展性。 二、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实践应用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全面预算管理缺乏重视。目前,很多企业虽然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深上。长期以来,全面预算管理被人为

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管理

本文档如对你有帮助,请帮忙下载支持! 末存货。 根据生产预算来确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是有关预算的 汇总。 (二)专门决策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的、 一次性的重要决策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直接反映 相关决策的结果,是实际中选方案的进一步规划。 管理会计一一全面预算管理 主讲老师 佟志强 第一节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的含义与作用 (一)预算的含义 预算是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 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做的详细安排。 预算是一种可据以执行和控制经济活动的、 最为具体的计划,是对目标的具体化,是将企业 活动导向预定目标的有力工具。 (二)预算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预算通过引导和控制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 2.预算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 3.预算可以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 二、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 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是指以本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出发点, 通过市场需求的研究和预测, 以销售预算为起点,进而延伸到生产、成本费用及资金收支等各方面的预算, 最后编制预计 财务报表的一种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的基本内容主要由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财务预算三部分组成。 其基本体系的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一)业务预算 业务预算是基础,主要包括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的销售预算、 生产 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 销售费用预算和管理 费用预算等。 其中销售预算又是业务预算的编制起点, 根据“以销定产” 所需要的销售费用。编制生产预算时,除要考虑计划销售量以外, 的原则确定生产预算并考虑 还需要考虑现有存货和期

管理会计考试模拟试卷二

模拟试卷二 1.最佳生产安排方案选择的依据是(D )。 A.各方案的单位贡献毛益 B.各方案的毛利额 C.各方案的毛利率 D.各方案的贡献毛益总额 2.将预算、考核、财务报告这个循环梳理清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A )。 A.建立起让预算发挥作用的环境 B.成本最低化 C.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基本素养 D.利润最大化 3.与传统成本会计相比,现代成本会计的重点已转移到(D)。 A.事中控制 B.事后计算 C.事后分析

D.事前规划 4.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是成本按(B)的分类。 A.成本与特定对象关系 B.成本与业务量关系 C.企业经营目标不同 D.成本在经济工作中的作用 5.区分各种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A)。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日期 C.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 D.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 6.产品标准成本是一种( C)。 A.机会成本 B.历史成本 C.单位成本 D.实际成本

7.(B )是预算管理循环的终点。 A.预算分解 B.预算考核 C.预算平衡 D.预算签发 8.组织结构图不能作为费用预算的(C )依据。 A.范围 B.责任人 C.具体金额 D.详细程度 9.以下描述正确的是(B )。 A.定期的预算分析属于预算控制作用中的事中控制 B.定期的预算分析属于预算控制作用中的事后控制 C.在业务发生的过程中,以预算作为基本判断基础进行业务控制,属于预算控制作用中的事后控制

D.在业务发生的过程中,以预算作为基本判断基础进行业务控制,属于预算控制作用中的事前控制 10.用制订和执行部门预算的方式来控制,用预算来事前框定部门管理费用额度,再用预算费用与实际费用的对比来检查控制费用支出,这种销售费用控制方法是(A)。 A.预算控制 B.目标控制 C.制度控制 D.提高效率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从企业获取资金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企业自身积累,一种是从金融和资本市场获得 B.如果企业财务风险较大,负债资本成本较高,企业通常选择增发股票等权益融资 C.一般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优先选择负债融资 D.一般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优先选择权益融资

管理会计文献综述

全面预算管理文献综述 1组:

全面预算管理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预算管理论最早起源于英国,之后在美国得到发展与完善。与我国相比,预算管理在国外起步较早,因此它的理论体系也相对较为完善。在本文中,将西方预算管理理论发展的历程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这三个阶段,分别论述国外的研究状况。 (一)预算管理理论的萌芽期 预算管理这一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英国,在英皇签署的《大宪章》中第15、16条规定未经过议会的同意,英皇不得随意征税。也就是说国家的收入来源必须经过议会的审核评估,这也是早期的国家预算。1911 年,Frederick Winslow Taylor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该理论基于管理实践提出将管理人员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希望将管理人员从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并形成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该理论为预算管理提供了科学的经验基础,因此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可以看做是预算管理的雏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工业得到飞速的发展,企业规模迅速扩张。这一时期在如何实现分权管理的同时保持对企业经营的有效控制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难题,杜邦公司和通用公司率先引入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以销售为起点的预算管理制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预算管理作为协调和控制企业内部生产的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1921年6月美国颁布了《会计与预算条例》,该条例的颁布标志着预算管理在实务中的应用。1922 年James O.McKinsey出版了《预算控制》一书,详细的论述了企业预算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而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企业预算管理理论的形成。 (二)预算管理理论的发展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快速提高,跨国公司大量涌现。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使企业竞争加剧,内部管理难度加大。这一时期各种新的管理学派和新的管理学科不断出现,预算受到行为科学的影响,参与预算和零基预算初步形成和推广。预算管理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后趋于成熟,这个阶段被称为“传统预算管理”的标准模式。

全面预算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区别在哪里

1.全面预算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区别在哪里? 全面复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制营目标。 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 2.全面预算的组织体制设置是指什么?对ABC公司来说应如何设置才算完善?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是由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工作机构和执行机构三个层面组成的,承担着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监督、核算、分析、考评及奖惩等一系列预算管理活动的主体。它是全面预算管理有序开展的基础环境,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能否正常运行并发挥作用,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将起到关键性的主导作用。 ABC公司在职能、形式、结构、组织等方面建立完善的预算组织体制时,需要进一步确保预算管理实行时各个职能单位的职能和权限。ABC公司的预算管理要高度专业化,根据工作的执行情况,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落实到每一个负责人员身上。 3.对ABC公司来说,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是什么?为什么先进? 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是: (1)按其出发点的特征不同,编制全面预算的方法可分为增量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 (2)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的不同,编制全面预算的方法可分为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 (3)按其预算期的时间特征不同,编制全面预算的方法可分为定期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 先进之处在于这些预算方法科学、规范,高效,全面,系统,而且适应新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2、你在实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克服? 实习的期间因为自己的知识不牢靠在做凭证等工作的时候比较慢,而且因为着急还出了错误,幸好在带我的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我逐渐的学会并掌握这项技能。 5、实习期间你的体会是什么? 在实习期间,我确实学习到了很多东西,通过实习,学到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 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

第一章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基础教案

第一章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目的是希望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预算管理观念,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概貌有所了解,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提要:国家预算是依据法律和制度规定编制,并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各级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国家预算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国家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是国家预算发展的决定性原因,财政分配的货币化是国家预算产生的必要条件。 国家预算区别于其他财政范畴的特征:预测性、法定性、集中性、完整性、循环性和公开性。 国家预算的组成:一是按政府级次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二是按收支管理范围分为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 国家预算的主要功能:一是国家集中和分配资金的主要手段;二是保障公共商品供给所需资源的重要工具;三是国家对经济社会实施计划管理的重要方式;四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五是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反映器。 国家预算管理是国家依法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的活动。预算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预算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依据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 国家预算管理的地位:一是财政管理的核心;二是国家综合财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预算管理的原则:一是预算体制原则,包括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权责统一原则;二是预算收支原则,包括依法理财、公平负担、量入为出和量出为入相结合、统筹兼顾与确保重点、综合平衡等原则。 国家预算管理程序由预算准备、预算编审、预算执行和决算等环节组成;预算编制实行“两上两下”方式;我国应实行标准预算周期制度,延长预算编审时间,细化预算内容。 国家预算编制的方法有:基数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分项排列预算法、绩效预算法、设计规划预算法。 国家预算管理的目的:一是确立并实施政府预算;二是提高预算资金运行效率。 本章关键词:国家预算,国家预算管理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国家预算管理的界定、地位和原则;国家预算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本章难点:国家预算管理的基本目标。 有关提示: 1、国家预算是依据法律和制度规定编制,并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各级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2、国家预算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国家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是国家预算发展的决定性原因,财政分配的货币化是国家预算产生的必要条件。 3、国家预算区别于其他财政范畴的特征:预测性、法定性、集中性、完整性、循环性和公开性。 4、国家预算的组成:一是按政府级次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二是按收支管理范围分为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 5、国家预算的主要功能:一是国家集中和分配资金的主要手段;二是保障公共商品供给所需资源的重要工具;三是国家对经济社会实施计划管理的重要方式;四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五是国民经济运行状态的反映。 6、国家预算管理是国家依法对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的活动。预算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对象是预算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依据是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 7、国家预算管理程序由预算准备、预算编审、预算执行和决算等环节组成;预算编制实行“两上两下”方式;我国应实行标准预算周期制度,延长预算编审时间,细化预算内容。 8、国家预算编制的方法有:基数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分项排列预算法、绩效预算法、设计规划预算法。 课堂设计: 1、在第一节开始学习时,提问:请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对国家预算管理的理解? 2、在第一节讲授国家预算的基本特征之前,提问:根据所学的知识,请简单论述国家预算具有那些基本

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分析与比较

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分析与比较 摘要: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两个重要分支,预算会计具有“公共性”、“非营利性”、“财政性”的特点,它以实现公共职能为目的,以公共资产为核算对象,以公共事务为核算依据,以公共业务成果为主要考核指标。而企业会计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本文通过对两者的分析与比较,不断加深理解,也使自己对于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内容掌握的更加深刻。 关键词:预算会计、企业会计、特点、区别、比较 一.简述 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漫长发展过程。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会计的体系及其分支也在这一过程中随之形成,其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管理日常的财务活动。传统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其中,财务会计包括两大门内,即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和非营利组合财务会计。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即企业财务会计,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即预算会计。企业会计主要适用的范围包括:农、工、商、交和金融等企业单位,并用以监督和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流通领域、生产领域的企业内部经营资金的活动情况。预算会计其具体适用范围包括:政府的财政机关、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用以监督和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福利领域、分配领域、精神生产领域等的政府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的情况。 二.预算会计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1)预算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货币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会计按其核算、监督的对象及适应范围划分,可分为企业会计(也叫营利性会计)和预算会计(也叫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两大体系。预算会计是现代会计中与企业会计相对应的另一分支,是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体系。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不以营利为目的,一般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而是通过各自的业务(服务)活动,为上层建筑、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预算会计是以预算(政府预算和单位预算)管理为中心,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为目的,以预算收支核算为重点,用于核算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领域中的各级政府部门、行政单位、非营利组织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和结果的会计体系。 (2)预算会计的特点 预算会计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组织目标不同:预算会计提供公共物品,具有非营利性。 ②核算内容不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监督一预算为基础,以预算收支

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管理

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管理 主讲老师佟志强 第一节预算管理概述 一、预算的含义与作用 (一)预算的含义 预算是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做的详细安排。预算是一种可据以执行和控制经济活动的、最为具体的计划,是对目标的具体化,是将企业活动导向预定目标的有力工具。 (二)预算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预算通过引导和控制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 2.预算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 3.预算可以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 二、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 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是指以本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市场需求的研究和预测,以销售预算为起点,进而延伸到生产、成本费用及资金收支等各方面的预算,最后编制预计财务报表的一种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的基本内容主要由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财务预算三部分组成。 其基本体系的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一)业务预算 业务预算是基础,主要包括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的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销售费用预算和管理费用预算等。 其中销售预算又是业务预算的编制起点,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确定生产预算并考虑所需要的销售费用。编制生产预算时,除要考虑计划销售量以外,还需要考虑现有存货和期末存货。 根据生产预算来确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是有关预算的汇总。 (二)专门决策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的重要决策预算。专门决策预算直接反映相关决策的结果,是实际中选方案的进一步规划。

预算管理与预算会计

预算管理、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改革 一、部门预算管理 1、中央部门预算的内容及编制规程 1、中央政府预算的内容(P135):讲了什么时候政府预算。 2、中央部门预算的编制规程(P135): 1、编制方式:自下而上的汇总方式。 2、编制流程:二上二下。一上提出预算建议数,一下下达控制数,二上形成预算草案,二下 以法律文件形式下达。 3、预算调整: 2、中央部门收入预算编制(P136) 1、收入预算的内容:讲了什么是收入预算。中央部门预算收入根据资金来源可分为财政拨款收入、政府性 基金收入、其他收入等。 1、财政拨款收入:介绍了财政拨款收入。 2、政府性基金收入:介绍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央部门先将基金收入形成国家财政收入。当政 府性基金核拨给部门后,形成部门收入。 3、其他收入:主要包括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和其他收入。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 2、收入预算的编制要求(P136):讲了编制收入预算时应注意的地方。 3、中央部门支出预算编制(P137):介绍了支出包括的内容。介绍了哪些支出属于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 1、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原则(P137): 1、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编制原则 2、基本支出预算的主要内容:讲了哪些方面的费用属于基本支出预算。 3、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P138):讲了双定额标准。 1、基本支出定额定员的含义 2、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的制定:讲了制定时应遵循或注意的地方。 4、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程序:从编制到下达的流程。 5、基本支出预算的调整(P139):讲了哪些情况不能调整,哪些情况能调整。 2、项目支出预算贬值及管理(P141) 1、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 2、项目类别:国务院已研究确定项目、经常性转向业务费项目、跨年度支出项目、其他项目。 3、项目申报、审核和批复(P140):讲了申报不同项目需具备的要强。对申报的项目要审核哪 些方面。 4、项目库管理:讲了项目库的分类及管理原则,管理方式,对哪些项目要清理。 5、项目实施与管理:财政部、中央部门以及项目单位应当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完成结果进行 监督、检查。 4、政府收支分类(P142):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包括:“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 1、收入分类:分设类、款、项、目四级科目。其中类级科目摆阔气:税收收入、社会保险 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债务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2、支出功能分类:支出功能分类下,设类、款、项三级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的类级科目包 括。。。。。。(P142) 3、支出经济分类:设类、款两级科目。类级科目包括。。。。。。(P142) 5、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P142) 1、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资金管理及其分类:讲了什么是结转和结余资金及如何处理这部分资 金。中央部门结转资金按形成时间分为当年结转资金和累计结转资金,

管理会计习题

练习壹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管理会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A、 的主要目标之一 B、管理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C、管理会计是在公司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

D、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不包括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方面的内容【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D ????[正确] 3 A B C D 4 A、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B、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财务管理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C、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战略管理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D、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运用绩效管理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 【正确答案】A 5 A B C D 【您的答案】D ????[正确] 6、下列关于战略导向原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管理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

法,将财务和业务等有机融合 B、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以战略规划为导向,以持续创造价值为核心,促进单位可持续发展 C、管理会计的应用应与单位应用环境和自身特征相适应。单位自身特征包括单位性质、规模、发展阶段、管理模式、治理水平等 D 7 A B C D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B 8、下列关于管理会计应用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作用和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作用和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作用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企业管理者只有广泛采用现代管理观念,充分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不但懂得如何科学地编制全面预算,而且善于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才能使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真正成长为现代化企业。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与特点 全面预算是以货币或其他计量形式反映的,有关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投资决策活动、资本运作活动等各项指标的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全面预算管理则是针对企业预算实施,集计划、控制为一体的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预算管理不等于预测,预测是一种事先的估计,它可以是口头形式,也可以是书面形式,并且程序化不明显,而预算是根据预测所制定的几种方案,并从这几种方案中选择出一种最好的方案,必须是程序化的和书面形式的;预算是对预测的一种反映,是对预测的规划。因此,企业全面预算既是由销售、采购、生产、盈利、现金流量等单项预算组成的责任指标体系,又是公司的整体“作战方案”,还是到期(年终)奖惩的标准、激励和约束制度的核心,具有如下特点:

1、全面性:全面预算管理的预算体系包括企业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和财务预算,既能反映企业日常经济活动的预算,也能反映企业资本性财务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 2、全员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涉及企业内部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它不是某一部门的事,而需要上下配合、全员参与。 3、全程性:对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控制以及对企业经营活动结果的评价考核都在全面预算管理中得到体现。 4、目标性: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明确,除目标利润外,企业的资本结构、股东权益也得到体现。 5、指令性:全面预算管理由预算委员会负责,预算一经确定,一般不轻易调整。 二、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预算管理体系作为一种较为成熟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方法,实现了对公司业务流、信息流的整合,对企业规划战略目标、控制日常活动、分散经营风险以及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其目的就是公司利益最大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分散的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企业也出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企业投资者不仅关注企业当前的经营成果,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仅关注企业当前实现的利润,而且关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不仅关注利润的总额,而且关注利润的质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和规划,当然也要从经营结果(利润预算)扩大到经营过程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国家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以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内容为基础,系统地介绍国家预算的基本概念、主要框架和运行程序,阐述财政资金、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联系,并对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历史发展及其现状进行了讨论。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正确掌握国家预算、预算外资金与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充分认识公共财政下国家预算的基本特征和预算形式,深入理解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改革的意义,把握预算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13.1国家预算的含义与原则 §13.1.1国家预算的含义 国家预算是经法定程序审批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它是国家筹集和分配集中性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是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杠杆。自17世纪第一个国家预算诞生于英国,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陆续开始编制国家预算,到了20世纪几乎所有国家都建立了国家预算制度。我国从新中国成立起就开始编制国家预算。 1.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我国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包括预算内、预算外两部分。国家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预算收入反映国家支配的财力规模和来源,预算支出反映国家财力分配使用的方向和构成,预算收支的对比反映国家财力的平衡状况。通过编制国家预算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收入和合理地安排支出,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证各项任务的实现。 2.法定程序审批的法律文件。国家预算从形成的程序看,是由政府负责编制,经国家权力机关依据法定程序审批后而形成的法律文件。国家预算一旦经权力机关审批就具有法律效力,政府就必须贯彻执行,不能任意修改,如需调整必须经权力机关批准。因此,预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国家权力机关和全体公民对政府活动的制约与监督。现代预算制度改革的核心也就在于以法制约束,消除旧预算制度的封建性、专政性因素,推进民主化、法制化进程。 3.实现财政职能的重要工具。国家预算是财政为实现其职能,有计划地筹集和分配由国家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通过预算管理手段,把政府公共资源全部纳入政府宏观调控的范畴,从而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既可为政府履行行政职能提供财力保障,也可实现政府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可以通过预算收支总量的变动和预算收支结构的调整,来维护社会经济的稳定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13.1.2国家预算的组成 1.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国家预算按政府级次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按照国家的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来划分,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可以暂不设立预算。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根据本级政府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但不作为一级预算。 (1)中央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中央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中央预算是中央履行职能的基本财力保证,在国家预算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预算由中央主管部门的行政单位预算、事业单位预算、企业财务计划、基本建设财务计划、基本建设财务计划、国库和税收计划等汇总而成。 (2)地方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的统称,包括省级及省级以下的四级预算。地方预算是保证地方政府职能实施的财力保证,在国家预算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地方总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汇总组成,国家预算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总预算。 2.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国家预算按照收支管理范围分为财政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部门预算是财政总预算的基础,基层单位预算是部门预算的基础。

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比较

预算会计与政府会计比较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功能和局限,并将其与政府会计功能作出比较,指出政府会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预算会计政府会计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是以前苏联预算会计制度为蓝本建立起来的,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广大纳税人对政府财务收支行为进行监督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预算会计制度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改革,改革后的新制度于1998年开始实施至今。但遗憾的是,这次改革没有实质性突破,只是一次改良而已,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国政府部门的会计理论和实务长期以来没有取得进展。 笔者认为,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放弃传统的预算会计,重新选择新的方向——政府会计,才是改革的根本出路。会计功能是最能代表一种会计模式的本质特征的因素,因此,本文拟通过预算会计和政府会计的会计功能的分析和比较来论证政府会计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预算会计的会计功能 会计功能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问题,即会计信息为谁服务的问题。我国目前的预算会计规范主要是针对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没有专门针对预算会计的目标发布过任何会计规范。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61条规定:“总预算会计报表是各

级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定期书面报告,是各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预算的基础。”因此,可以认为各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是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的信息使用者。我国《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规定为行政单位的同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规定为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单位。因此,我国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也是本单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决定了会计制度的本质,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可以说是为政府自身服务的,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方便纳税人对政府资金运用情况的监督,而是方便政府自身对预算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可以说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仍然定位于一种政府对于预算资金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信息系统,其本质特征是政府的自律性财务约束,是古代官厅会计的一种沿袭。 政府会计的会计功能 政府会计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应用于政府及公立单位的一种会计制度,是与企业会计相对应的一个会计分支。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1987年5月发布的概念公告第1号《财务报告的目标》中,将政府的活动分成政府型活动和企业型活动两种类型,并对政府型活动和企业型活动分别阐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信息需求。《财务报告的目标》规定政府型活动的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有三类:一是那

全面预算管理-(参考文献)

全面预算管理 作者:王化成佟岩李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摘 书摘 通常,预算编制可以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的主动参与性编制方法。整个过程为:(1)先由高层管理者提出企业总目标和部门分目标;(2)各级责任单位和个人根据一级管理一级的原则据以制定本单位的预算方案,呈报分部门:(3)分部门再根据各下属单位的预算方案,制定本部门的预算草案,呈报预算委员会;(4)预算委员会审查各分部预算草案,进行沟通和综合平衡,拟定整个组织的预算方案;(5)预算方案再反馈回各部门征求意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形成最终预算,经企业最高决策层审批后,成为正式预算,逐级下达各部门执行。 (二)预算的执行与控制 预算虽然编制完成了,但在预算执行之前,还需要经过预算的分解、下达和具体讲解等准备步骤来保证预算的有序执行,保证预算体系运转良好。 预算开始执行之后,必须以预算为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支出性项目必须严格控制在预算之内,收入项目务必要完成预算,现金流动必须满足企业日常和长期发展的需要……预算控制的标准就是预算编制产生的各级各类预算指标,即经营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财务预算。预算的执行与控制是整个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需要企业上下各部门和全体人员的通力合作,具体内容我们将在本书后面内容中单列一章专门讲述。在预算执行与控制过程中和预算完成后,一个尤为重要的环节是实际与预算差异的分析。在分析实际和预算差异的时候,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对比实际业绩和预算标准找出差异;(2)寸析出现差异的原因;(3)提出恰当的处理措施。其中,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分析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和相关条件的变化帮助调控预算合理而顺利地执行;预算完成后的差异分析则可以总结预算完成情况,帮助评价预算期间工作的好坏,进而为企业评价激励制度的公平有效提供数据依据。因此,差异分析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全过程,既为预算的执行与控制明确了工作重点,也为下期编制预测、预算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经验。 (三)预算的考评与激励 西方有句谚语:“在管理活动中,如果没有监督与考核,再美丽的天使都会变成可怕的魔鬼。”以此来形容预算考评工作的重要性是十分恰当的。没有预算考评,企业预算就只能是停留在笔端的海市蜃楼,失去控制力而流于形式,预算管理将变得毫无意义。 预算考评是对企业内部各级责任单位和个人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与评价。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考评,监督预算的执行、落实,可以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预算考评起着检查、

管理会计全面预算管理

管理会计一一全面预算管理 主讲老师佟志强 第一节预算管理概述 一、预算的含义与作用 (一)预算的含义 预算是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做的详细安排。预算是一种可 据以执行和控制经济活动的、最为具体的计划,是对目标的具体化,是将企业活动导向预定目标的有力工具。 (二)预算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预算通过引导和控制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 2?预算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 3?预算可以作为业绩考核的标准。 二、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 全面预算的基本体系,是指以本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市场需求的研究和预测,以销售预算为起点,进而延伸到生产、成本费用及资金收支等各方面的预算,最后编制预计财务报表的一种预算体系。 全面预算的基本内容主要由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财务预算三部分组成。 其基本体系的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一)业务预算 业务预算是基础,主要包括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营业务的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销售费用预算和管理费用预算等。 其中销售预算又是业务预算的编制起点,根据“以销定产”的原则确定生产预算并考虑所需要 的销售费用。编制生产预算时,除要考虑计划销售量以外,还需要考虑现有存货和期末存货。 根据生产预算来确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是有关预算的汇总。 (二)专门决策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的、一次性的重要决策预算。专门决策预算直接反映相关决 策的结果,是实际中选方案的进一步规划。 主要包括:根据长期投资决策结论编制的与购置、更新、改造、扩建固定资产决策有关的资本支出预算;与资源开发、产品改造和新产品试制有关的生产经营决策预算等。 (三)财务预算 现金预算和预计财务报表。财务预算是依赖于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而编制的,是整个预算体系

(完整版)管理会计概论----课后习题

管理会计概论>第一章练习 第1题 (单选题) 管理会计的目的是()。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B 股东价值最大化 C 利润最大化 D 资产规模最大化 正确答案C 第2题 (多选题) 管理会计的内容包括()。 A 预测 B 决策 C 控制 D 考核 E 分析 正确答案ABCDE 第3题 (多选题) 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手段有()。 A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B 采用有效的激励措施 C 做好核算工作 D 做好数量分析 E 做好业绩考核工作 正确答案ABDE 第4题 (单选题) 管理会计在内容上的主要特点是()。 A 重点在预测和决策 B 重点在事中控制 C 重点在事后考评 D 重点在预算 正确答案A 第5题 (单选题) 管理会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 A 潜在投资者 B 内部管理人员 C 债权人 D 政府部门 正确答案B 第6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管理会计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报告必须定期编制 B 核算要求不需要绝对精确 C 报告具备法律责任 D 报告编制不需要准守会计准则 E 报告的内容可以是销售部门的销售情况 正确答案BDE 第7题 (多选题) 管理会计规划未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 历史数据分析方法 B 统计学方法 C 会计方法 D 数学方法 E 评估方法 正确答案ABCD 第8题 (多选题) 控制的内容包括()。 A 落实计划 B 执行计划 C 实际的执行结果进行计量 D 实际的执行结果编制报告 E 信息反馈 正确答案ABCDE 第9题 (多选题) 成本管理中的计划一般包括()。 A 确定行动目标 B 收集各种行动方案所需的资料 C 通过分析确定最佳方案 D 对方案的执行结果计量 E 对方案的执行结果进行评价 正确答案ABC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成本管理是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 B 成本管理更重要的是服务于特定的决策目标 C 控制包含了对相关业绩的评价 D 控制就是要确定行动目标 E 成本管理的核心就是计划与控制 正确答案ABCE 第11题 (单选题) 在一定相关范围内,与业务量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是()。 A 固定成本 B 变动成本 C 半变动成本 D 半固定成本 正确答案A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半变动成本的是()。 A 销售佣金 B 管理人员工资 C 制造费用 D 折旧费用 正确答案C 第13题 (单选题) 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单位成本不随着业务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是()。 A 固定成本 B 变动成本 C 半变动成本 D 半固定成本 正确答案B 第14题 (单选题) 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的依据是()。 A 成本性态分析 B 成本的性质 C 成本的经济用途 D 成本的可控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