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毛概新版复习题

毛概新版复习题

1、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最核心的内容是“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

一、八个明确

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二、十四个坚持

1、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4、坚持新发展理念。

5、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6、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7、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8、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9、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0、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11、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12、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13、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4、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看,回答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办,回答的是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的精神旗帜,这一思想必将以强大的解释力创造力凝聚力,激励全党各族人民朝着共同的目标团结奋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使我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主要表现在:1、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2、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3、民主法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4、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5、人民生活不断改善;6、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7、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8、港澳台

工作取得新进展;9、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开展;10、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我们需要明确新时代的内涵。1、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这个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这个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缪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3、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是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依据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三是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4、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包括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历史过程,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根本性的区别。二者的联系在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总目标总方向。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制约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条件,是关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兴衰成败的决定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总目标总方向的应有之义、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浑然一体,密不可分的。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不会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没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失去了本意。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两者的实质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结合”是它们的灵魂和精髓。当然,其前提和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原因,那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结果。在这个意义上,两者之间有着因果联系和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种伟大事业和实际运动,是需

要不断推动、推进和实现的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理论成果,是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问题。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实践过程,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说的马克思主义是特指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泛指代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思想观点;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党的七大才首次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强调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并使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要突出它的中国属性,强调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要的理论准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了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6、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社会各个方面。一种价值观要真正的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强化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将其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培养文明新风尚。要利用各种实际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在全社会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人民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要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发展要求继承创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新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恒魅力和时代风采,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必须发扬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