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隧道工程技术之发展与应用

隧道工程技术之发展与应用

隧道工程技术之发展与应用
隧道工程技术之发展与应用

第30卷增刊1 2010年8月

隧道建设

Tunnel Construction

Vol.30Sup.1

Aug.2010隧道工程技术之发展与应用

侯秉承,黄崇仁,李民政,李怡德,张博翔

(中兴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摘要:针对台湾近10年来之重大山岳隧道工程进行概述,并分析近期隧道工程所面临之挑战,继而就所衍生之相关课题及相关隧道技术发展进行探讨,最后展望台湾未来隧道工程之发展趋势。

关键词:隧道工程;岩体分类;衬砌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41X(2010)增刊1-0015-09

Development of Tunneling Techniques in Taiwan

HOU Pingcheng,HUANG Chungren,LEE Minchen,LEE Yithe,CHANG Pohsiang

(Sinotech Engineering Consultants,Ltd.,Taipei)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major tunneling works implemented in Taiwan in the last10years are generally described and the challenges recently faced by the tunneling are also analyzed.Then,the derivative topics and related tunneling technology are studied and discussed.In the end,the future trend and the vision of tunneling development in Taiwan are given.

Key words:tunnel engineering;rock mass classification;lining

0引言

台湾人口稠密,土地资源有限,为有效利用地下空间,故公路、铁路、水利与水力发电等工程建设多包含有相当比例的隧道工程。回顾台湾之隧道工程发展,从1891年完成之狮球岭隧道开始,到新近贯通的国道五号高速公路雪山隧道工程为止,已有逾百年之历史,完成的隧道总长超过800km,在面积狭小的台湾,隧道密度达世界之冠。

自20世纪80年代新奥工法(NATM)引进台湾以来,隧道工程即朝向更为经济且安全的方式进行设计与施工。近年来,随着政府致力于各项基础建设开发,加以平原区开发渐趋饱和以及施工用地取得日渐困难等因素,隧道工程建设乃如雨后春笋般于台湾各地积极展开。

1隧道工程案例

台湾过往40年主要之隧道工程案例见图1,近10年(1999—2009)已完工或施工中的山岳(硬岩)隧道(即不含都会区的软土隧道)则大致可分为下列4大类型(参阅表1)。

1.1铁路隧道

近10年完成之铁路隧道,以高速铁路隧道群为代表。台湾高速铁路北起台北车站,南迄高雄左营,全长约345km。其中隧道群共计46.7km(约占14%),

图1台湾主要隧道工程案例分布图

Fig.1Major tunnels in Taiwan since the late1970’s

收稿日期:2010-06-12;修回日期:2010-07-22

作者简介:侯秉承(1950—),男,197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地质系,学士,现任副总经理。E-mail:pchou@mail.sinotech.com.tw。

表1台湾过去10年山岳隧道代表案例Table1Major tunnels in Taiwan in the past10years 隧道类型代表案例

公路隧道1)国道5号公路隧道群;2)国道6号公路隧道群;3)东西向快速道路隧道群

铁路隧道1)高速铁路隧道群;2)新北回铁路隧道群

水利隧道1)员山子分洪隧道;2)曾文越域引水隧道

水力发电隧道1)龙门核四循环冷却水出水道工程;2)碧海头水隧道;

3)新武界引水隧道

计共48座山岳隧道。采明挖覆盖工法施工者6座,总长4.3km;钻掘工法施工者42座,总长42.4km。

其中长隧道(超过2km)共有5座,由北而南分别为回龙隧道2.2km、林口(龟山)隧道6.5km、湖口隧道4.3km、苗栗隧道3.1km及八卦山隧道7.4km,合计长23.3km,上述隧道均为该建设计画之要径工程。1.2公路隧道

1)国道5号公路隧道群。国道5号公路,又称北宜高速公路,或蒋渭水高速公路,主线已于2006年6月16日通车。国道5号起自台北市南港地区,终点在宜兰县苏澳镇,主要分为南港头城段及头城苏澳段;前者经过山岳丘岭区,后者则通过平原路段,故隧道群均集中在南港头城段。沿线共包含5个隧道群(总长20.1km,占全线长度36.55%),除雪山隧道另设有导坑,为2主坑、1导坑之隧道群,以及乌涂隧道东行线为3车道之外,其余均为双孔(各)双车道之隧道。相关统计资料详见表2。

表2国道5号隧道群统计资料

Table2Tunnels of No.5National Expressway

隧道名称长度/m 断面尺寸/

(m?m)形状施工法

南港隧道

东行线45510.80?8.75马蹄形钻炸法棚架式明

挖隧道

89

西行线45510.80?8.75马蹄形钻炸法

石碇隧道东行线269710.80?8.75马蹄形钻炸法西行线272010.80?8.75马蹄形钻炸法

乌涂隧道东行线21614.40?9.63马蹄形钻炸法西行线24810.80?8.75马蹄形钻炸法

彭山隧道东行线386110.80?8.75马蹄形钻炸法西行线380610.80?8.75马蹄形钻炸法

雪山隧道东行线12900TBM: 11.80圆形

全断面

钻掘机西行线12900

D&B:

12.50?12.64马蹄形钻炸法

注:隧道断面尺寸系指隧道宽度及高度,均含内衬砌厚度。

2)国道6号公路隧道群。国道6号公路,又称中横高速公路,横跨台湾中部地区,主线已于2009年3月21日通车。路线起点在台中雾峰,终点位于南投埔里。埔里端尚预留未来延伸至花莲的可能性。目前已成为台湾东西向相当重要的一条运输廊道。全线共包含3座隧道(总长4.2km,占全线长度11%),自西而东分别为国姓1号与2号隧道及埔里隧道,均为双孔(各)双车道之隧道群。各隧道之相关统计资料详见表3。

3)东西向快速道路八里新店线五股八里段观音山隧道。东西向快速道路八里新店线五股八里段,自八里乡台北港直通国道1号五股交流道,全长13.7km,于2009年1月16日通车。

其中观音山隧道为一双孔(各)双车道之隧道,相关数据详见表4。由于沿线遭遇自立性不佳之砾石层、软岩或砂、砾岩交互出现之复合地层(图2);因此,施工上有别于一般之钻炸法,主要采机械工法进行开挖。此外,其岩体分类方式,亦选用由工程会推广、中兴公司负责统筹开发的“台湾岩体分类系统”(PCCR-system),如表5。

表3国道6号隧道群统计资料

Table3Tunnels of No.6National Expressway

隧道名称长度/m

断面尺寸/

(m?m)形状施工法国姓

1号隧道

东行线246411.84?9.2马蹄形钻炸法

西行线244711.84?9.2马蹄形钻炸法国姓

2号隧道

东行线53511.84?9.2马蹄形钻炸法

西行线48011.84?9.2马蹄形钻炸法

埔里隧道

东行线130911.84?9.2马蹄形钻炸法

西行线126611.84?9.2马蹄形钻炸法

表4观音山隧道相关数据

Table4Basic data of Kuanying Mountain Tunnel

隧道名称长度/m

最大坡

度/%

平均开挖断

面积/m2

最大覆

盖厚度/m 观音山

隧道

东行线2590+1.900

西行线2365.5+1.462

100150

表5观音山隧道岩体分类系统

Table5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Kuanying Mountain Tunnel

岩体级别

分级标准

胶结程度地质材料组成

C岩类CⅡ(S)胶结程度不佳或疏松

(大拇指可压出凹痕)砂含量>50% D岩类

DⅡ(G)

DⅡ(M)

胶结程度良好或尚

可(需以地质锤方能

将块石或砾石敲落)

块石、粗颗粒(大

于4号筛)之含量>

75%或相互接触

块石、粗颗粒(大

于4号筛)之含量

50% 75%或相互

不接触

61隧道建设第30卷

图2观音山隧道复合地层照片

Fig.2Composite layer of Kuanying Mountain Tunnel 1.3水力发电隧道

日月潭为一离槽水库,其水源主要仰赖原有之武界隧道引取武界坝上游浊水溪溪水,负责供应明湖、明潭等5座抽蓄与传统发电厂之发电,以及周边乡镇所需民生与灌溉用水。惟原有武界隧道已不堪使用,故新建隧道将浊水溪上游支流栗栖溪之溪水一并引入日月潭统合运用。

新武界引水计画系连结原有武界坝、新建栗栖坝及日月潭之越域引水工程(图3),隧道总长约16.5km,由4段隧道组成。其中C横坑至木屐栏溪段采用TBM开挖,余采用D&B开挖。本工程TBM采用美国Robbins公司制造之开放型TBM,顺利钻掘6523m之长度,于2002年6月7日贯通,为台湾首次TBM贯通案例。

1.4水利隧道

员山子分洪隧道[1](图4)位于基隆河上游瑞芳镇境内,主要功能为洪峰时将基隆河上游多余洪水量排放入东海,以降低河道下游水位1 3m。本工程分洪路线全长约2.8km,其中隧道部份约占2.5km,隧道为12m内径之圆形断面,以200年洪水重现率为目标,设计分洪量达1310m3/s,为世界少见之分洪规模。

该工程采统包方式执行,运用丰富之经验及优异之技术克服水理(无人操作自动分洪)、地质及环境因素,以12个月快速贯通2483.5长170m2大断面隧道,并于贯通后一年完成衬砌,达成原定2005年10月分洪目标。兹汇整该工程重点课题如下:

1)隧道沿线地质条件差,遭遇断层、扰动带、煤层与废煤坑,为预先了解隧道前方地质状况,施工期间钻设前进探查孔,并进行隧道内震波探测(TSP)、反射断层摄影等相关地质探查作业。

2)本工程200年频率洪水时之隧道内流速为17m/s以上,含砂质量浓度高达6.978?10-3kg/m3。为防止分洪期间所夹大量泥砂之高速水流对隧道衬砌产生过度摩耗,所采衬砌混凝土之强度提高至450kg/ cm2,并以200年使用年限之总磨耗推估量为基础,于隧道衬砌流水面设置磨耗层,衬砌厚度70 100cm,藉以保护主体结构不受损害

3)本工程为避免所采高强度混凝土因配比中水泥含量过高,大量水化热产生温度裂缝,故采用高炉石混凝土。而针对炉石粉置换率,本工程以置换率25%、45%及55%之混凝土配比进行试拌,并决定采用45%炉石粉置换率之配比,其可符合衬砌混凝土28d龄期强度之要求,并可满足隧道衬砌16h拆模所需之强度。

2隧道面临课题

台湾地区之隧道工程虽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惟由于

71

增刊1侯秉承,等:隧道工程技术之发展与应用

台湾特殊的地质地理环境、人口稠密与交通量成长的趋势,以及环保意识崛起等因素,未来隧道施工势必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加以讨论。2.1隧道长度的挑战

综观世界各地的隧道发展现况,长隧道已势不可挡,台湾亦复如此。然而,其所衍生之困难与挑战,却值得隧道工程界特别留意。

长隧道因为长度较长,因此施工中不论开挖、出碴、通风、排水等均具有相当之难度。而由于长度增加之故,地质变异性大,遭遇特殊困难地质之机率亦随之提升,因此势必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以处理。此外,工法的研选亦成为影响工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而言,长隧道除洞口外,经常难以增辟工作面,因此采用高效率的机械开挖工法,已成为现今的国际隧道开挖趋势。面对施工速度要求更快,施工机具能力要求更强之未来,台湾应加速提升隧道施工技术之研发与施工机械化之推动。

除此之外,长隧道对于区域环境水文的影响,已逐渐受到各界关注。雪山隧道即是一明显的例子,

为此,雪山隧道还特别设置了流量量测设备(图5)监测沿线出水量之情形,

俾便及时因应

。图5

雪山隧道流量量测设备

Fig.5

Water outflow measuring equipment of Hsuehshan Tunnel

至于长隧道完工后的运营防灾与管理,更是社会

大众关心的焦点。随着隧道长度增加,其营运管理技术的难度几呈级数成长。此外,长隧道发生事故之比

例不但相对较高,

且紧急救援亦较为困难。国际上曾发生多起严重程度不一的交通事故,其相关救灾经验

及灾后检讨补救措施,值得借鉴。2.2隧道覆盖厚度的挑战

自NATM 理念广泛地为国际隧道工程界采用以来,

对于围岩与支撑系统互制行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展望未来,隧道工程遭遇深、浅覆盖的案例,将随可开发区域日渐用尽而渐趋频繁,相关课题亦应及早因应。

深覆盖隧道,意谓着岩爆、挤压、地热乃至涌水等

问题较易发生,特别是在地势起伏较大、地质状况较为复杂的台湾;因此,规划、设计阶段即因妥善思考相关配套方案,俾利于降低施工风险。浅覆盖隧道,意谓着隧道上方地盘通常多为未固结或胶结不良的地质状况。随着区域开发渐向山区发展,台湾西部麓山带的案例也与日俱增。然由于拱作

用无法有效发挥,

益发增添了隧道设计与施工的困难度。地盘改良、先撑工法等相关辅助措施,都应于施工

前详加考量其应用时机。部分邻近住宅区的隧道,更应留意邻房保护的问题,方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2.3隧道断面积的挑战

随着交通量日渐增加,为提供足够的行车断面以纾解车流,或是提供多元用途的复合式隧道,都使得隧道断面有与日俱增的态势。新店隧道为穿越浅覆盖高边坡,且考量坡趾下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完成的4车道断面(宽15.71m )即是一例(图6)。另外,员山

子分洪进口段开挖面积达350m 2

(图7),

创台湾首例

。然而,由于断面积加大所造成设计与施工上的挑

战,则是不容忽视的。断面加大意谓着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差、

所需支撑系统较强、开挖量与出碴量亦相对提8

1隧道建设

第30卷

高。因此关于施工方式选用、出碴机具、施工规划、支撑设计等,均需多方面地综合考量,以确保施工顺利及安全。

2.4地质风险的挑战

台湾位处于板块构造冲撞带上,密集的断层带增加涌水与挤压行为发生之潜势;因此,台湾隧道工程无可避免地必须正视可能面临的地质风险[2]。除规设阶段的地质钻探作业外,施工中补充地调、临机应变的处理能力、适当而及时的辅助工法,都是在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下,能否克服困难之关键。

此外,面对高风险的隧道施工,台湾普遍存在地质风险分摊与责任归属问题。例如保险公司的承保意愿、保费金额的合理估算与否,在在影响着隧道整体施工的风险、利润与整个产业的未来走向[3]。这不仅是隧道工程从业人员所关心的焦点,更是保险公司、主管机关等多面向、跨接口的整合性课题。特别是在GPA (政府采购协议)签署后,如何尽快将台湾相关法令、规范、制度等与国际接轨,提高国外厂商参与的意愿、引进国际一流的施工技术与管理等,更是台湾隧道工程界的当务之急[4]。

3隧道技术进展

为克服前述挑战,台湾隧道工程界近年来积极应用过去逾30年所累积之经验,进行隧道工程之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并获致下列丰硕成果。

3.1岩体分类系统之研发[5-7]

台湾地区近年来山岳隧道之设计与施工以半刚性支撑系统为主,而岩体分类系统为经验法设计隧道之主要元素之一。南非RMR系统与挪威Q系统为以往台湾隧道工程最常用之岩体分类系统,引入多年,且已经大量应用在台湾隧道工程中;惟台湾地质年代轻,且位处板块冲撞带,无论就岩石种类及强度、隧道覆盖深度及跨度、或地下水等方面均迥异于目前应用之岩体分类系统起源地区。此外,西部麓山带卵砾石层及砂泥岩等地层,更超出目前岩体分类系统之适用范围,故实有必要建立适用于台湾之岩体分类系统。

鉴于上述,公共工程委员会乃于1999年推出4年期之“台湾地区隧道岩体分类系统暨隧道工程数据库之建立”计画,建置适用于台湾地质状况之“台湾地区岩体分类与隧道支撑系统(PCCR-System)”,并于2003年完成现地验证与推广工作。该岩体分类系统将台湾地层划分为A、B、C、D4种岩类,各地层岩类归属及分布范围如图8,其岩体分类标准如表6,7所示。

3.2开挖工法之演进

隧道工程之施工环境,无论是通风、照明亦或温湿度等条件,均较其它土建工程来得恶劣,且施工危险程度亦较高,此大幅影响技术工人进入隧道进行开挖作业之意愿。然近年隧道工程长度日益增长,故为适应劳力缺乏之环境,并配合通车时程,对于长大隧道而言,已有采用全断面隧道钻掘机(TBM)进行挖掘之趋势。

TBM之引进,始于1992年国道五号高速公路雪山隧道之导坑工程(图9),其东段之断层密布且含水量丰富,致使施工进度不甚理想,惟本案却累积不少宝贵经验,为后续雪山隧道主坑工程(图10)、台湾电力公司之士林发电头水隧道、新武界引水隧道(图11)、和平溪碧海头水隧道与曾文水库越域引水东引水隧道(泥水型单盾TBM)奠定良好基础。前述隧道皆由中兴公司设计监造,其中新武界引水隧道曾经创下台湾最快钻掘进度659.3m/月及平均进度315m/月之纪录

图8台湾地区A、B、C、D岩类分布示意图Fig.8Distribution of Rock Type A、B、C&D in Taiwan

表6A、B岩类之岩体分类标准表

Table6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of Rock Type A&B

岩体级别A岩类RMR值范围B岩类RMR值范围岩体级别A

RMR≧81

A

RMR80 61RMR≧81BⅡ

A

RMR60 41RMR80 61BⅢ

A

RMR40 21RMR60 41BⅣ

A

RMR20 11RMR40 21BⅤ

A

RMR≦10RMR≦20BⅥ注:RMR(Rock Mass Rating)值为南非Bieniawski所发展之岩体分类值。

91

增刊1侯秉承,等:隧道工程技术之发展与应用

表7C、D岩类之岩体分类标准表

Table7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of Rock Type C&D

岩体级别

分类标准

胶结程度地质材料组成

C岩类C

Ⅰ(C)

C

Ⅰ(MIX)

C

Ⅰ(S)

胶结程度良好

或尚可(大拇指

无法压出凹痕)

沉泥、黏土含量>50%

砂、沉泥、粘土、砾石交杂

个别含量均未超过50%

砂含量>50%

C

Ⅱ(C)

C

Ⅱ(MIX)

C

Ⅱ(S)

胶结程度不佳

或疏松(大拇指

可压出凹痕)

沉泥、黏土含量>50%

砂、沉泥、粘土、砾石交杂

个别含量均未超过50%

砂含量>50%

D岩类D

Ⅰ(G)

D

Ⅰ(M)

胶结程度极佳

(需以地质锤用

力敲方能将块

石或砾石敲落)

块石、粗颗粒(大于4号

筛)之含量>75%或相互

接触块石、粗颗粒(大于

4号筛)之含量50%

75%或相互不接触

D

Ⅱ(G)

D

Ⅱ(M)

胶结程度良好

或尚可(需以地

质锤方能将块

石或砾石敲落)

块石、粗颗粒(大于4号

筛)之含量>75%或相互

接触块石、粗颗粒(大于

4号筛)之含量50%

75%或相互不接触

D

Ⅲ(G)

D

Ⅲ(M)

胶结程度不佳

或疏松(以手即

可将块石或砾

石剥落)

块石、粗颗粒(大于4号

筛)之含量>75%或相互

接触块石、粗颗粒(大于

4号筛)之含量50%

75%或相互不接触

注:鉴于含水多寡影响C、D岩类施工甚钜,故本表需在地下水已预先排除至可施工之前提下方能使用

图11新武界引水隧道TBM(直径6.26m)

Fig.11TBM of New Wuchieh Diversion Tunnel(D=6.26m)3.3初期支撑构件之改良

1)以桁型钢支保取代H型钢支保。相较于H型钢支保,桁型钢支保之重量较轻、组装容易且有利于喷凝土之粘着等,可发挥复合构材之良好支撑力。基于上述优点,近年台湾隧道已大量采用桁型钢支保,如兰潭隧道、观音山隧道及员山子分洪隧道,皆采用此类钢支保并获致良好成效。

2)以钢纤维喷凝土取代钢线网喷凝土。钢纤维喷凝土之抗压强度与钢线网喷凝土相异不大,然在抗弯强度、韧性及耐久性方面则表现较佳,另可省去耗时之挂网工作,且易附着于隧道周围岩盘及其它支撑构件,不需填补钢线网后方所可能造成之孔隙。

钢纤维喷凝土早期应用于明潭与新天轮等地下厂房,近年来已陆续应用于一般隧道工程,如兰潭隧道、观音山隧道皆采用此等喷凝土。此外,基于环保考量,喷凝土之速凝剂已改用无碱速凝剂,以解决传统「碱性」速凝剂之弊病。

3.4隧道衬砌之演进

1)衬砌混凝土强度及厚度之增加。最近兴建之交通隧道工程,因考虑环保及居民用水等因素,部份隧道已改采不排水隧道设计,如高铁林口隧道与湖口隧道部分区段。此外,近年排洪隧道之断面明显增大,如员山子分洪隧道之直径即达12m。缘此,为因应衬砌荷重及隧道尺度之加大,近年隧道衬砌混凝土之强度及厚度已逐渐增加,其中员山子分洪隧道衬砌厚度达70cm,混凝土强度亦达450kg/cm2。

2)衬砌混凝土添加料。目前台湾许多重大工程如高雄捷运及基隆河员山子等均已改采高炉石混凝土设计,其系采用高炉石粉掺料取代部分水泥用量,应用上不论是浇置工作性、混凝土温升控制、构造物之水密性及耐久性等均较传统混凝土为佳,且可节省混凝土成本。

3)衬砌混凝土钢筋。基于新奥工法(NATM)理

02隧道建设第30卷

念,隧道衬砌系作为装修及增加安全系数之用,缘此,台湾以往隧道衬砌多采无筋方式设计。近年来,考量无筋混凝土容易造成混凝土龟裂而无预警掉落,且在地质不良区段,衬砌混凝土无可避免的承受岩盘长期潜变所引起之岩压,故为减少营运中安全顾虑及维修补强频率,隧道衬砌混凝土原则上多已配置钢筋。4)衬砌施工。水利隧道之规模较小,衬砌施工不

易,

近年来有采用伸缩钢模(telescopic form )以提升施工速率。士林水力发电头水隧道(内径3.5m )为台湾首度引进全圆钢模型式(full round type )伸缩钢模(图12)之工程,其可同时浇置仰拱、拱壁及顶拱衬砌,无纵向施工接缝,可避免接缝渗水;其衬砌施工之平均月进度为345m ,最大月进度为468m ,约为传统钢模之3 4倍。3.5

长隧道营运防灾之改善

1)火灾排烟规模之提升。雪山隧道设计之火灾

规模比照日本定为30MW 。近年来,

考量人身安全日益受到重视,

故所采隧道安全系统之设计需求亦随之提升,欧洲长隧道有的达到100MW 。缘此,长隧道势须考量采横流式或半横流式通风。

2)隧道通风系统。隧道通风系统基本形式有纵流式、

半横流式及横流式3种。横流式及半横流式之通风系统于效能上均较纵流式系统为佳,然由于此2种系统需设置送风或排风管道,隧道开挖断面大幅增加,

致使其初始投资成本较纵流式系统为高。单孔双向与双孔单向隧道之防灾理念极不相同,

影响通风系统之选择甚钜。一般而言,双孔单向隧道较单孔双向隧道为安全,因其可藉由人行或车行联络道之设置,供隧道内人员及车辆在发生火灾时逃生,故台湾高速公路或快速道路等级之隧道工程多为双孔单向,并配合纵流式通风系统进行设计,如台湾之八卦山公路隧道与北宜高雪山隧道(图13)皆采此种通风系统

图12

士林水力发电头水隧道伸缩钢模

Fig.12

Telescopic form of Shihlin Hydropower Headrace

Tunnel

图13雪山隧道通风系统示意图Fig.13

Ventilation system of Hsuehshan Tunnel

4

未来展望

4.1

环境生态与永续经营

随着社会大众对于环境永续发展之期待及生态环境之重视,近年来工程设计已不能仅以安全、经济为首要考量,需同时兼顾环境生态之保育与复旧。

1)不排水隧道。为减轻隧道开挖对区域环境水文之影响,台湾高铁之林口、湖口、苗栗、八卦山等长隧道,乃设计全周式防水膜,亦即不排水隧道之设计,藉以避免冲击当地居民生活及用水。此外,以防灾排洪为主要目的之员山子分洪隧道亦采不排水设计(图14)。惟前述隧道多半位处于覆盖较浅之地区,若遭遇中、

高覆盖厚度之情形,倘以不排水隧道进行设计,则水压力对隧道结构安全之影响,需审慎加以评估。2)隧道洞口景观维护。举凡近年来完成之隧道工程,在洞口生态景观方面,均投注相当之人力、物力进行绿美化,例如北宜高速公路之南港隧道与石碇隧道间之洞口景观,系有效利用剩余土石方进行景观绿美化处理(图15);另国道六号之埔里隧道西洞口(图16),系与洞外高架桥之桥台共构,俾减少大面积开挖,降低对周遭生态环境影响。

3)节能减碳之考量。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地对于自然资源有限之深切体认,节能减碳已成为世界各国

的新显学。相较于其它土木工程,

隧道不仅避免大规模路堤路堑开筑对生态环境之破坏,具有明显环保优

势外,并可减少交通时间、燃料消耗及废气排放,可谓节能减碳最佳范例。举雪山隧道为例,其每天平均约

节省12万升之燃油量,

1年至少节省油料费12亿台币,另每天可降低1.75t CO 2排放量,减量45%。此外,隧道主体结构与照明设备亦可考量选用新开发之环保材料(如炉石混凝土)及节能设备(如照明设备)。4.2

隧道安全与防灾

1)老旧隧道之安全检测。早期兴建之隧道工程,

如今服务年限已高,故老旧隧道之总体检、安全评估与

1

2增刊1侯秉承,等:隧道工程技术之发展与应用

维修补强等课题,逐渐引起社会大众的关切。隧道老(劣)化可能产生之问题可透过日常巡查、隧道检查、检测与监测等手段发现,进而采取必要之应急措施或维修补强。

2)隧道维护管理、防救灾及避难措施。自从欧洲隧道于1999年发生数起严重火灾并造成多人丧生后,隧道工程界对隧道安全之高度关注不曾间断。台湾隧道近年来就火灾排烟规模及隧道通风系统已有所着墨,至于隧道防火系统方面,则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外隧道工程主要系依据隧道温升曲线,进而决定适当之防火材,藉以避免衬砌混凝土爆裂(Spalling),并可对电气及通风管线予以保护

图16埔里隧道西洞口

Fig.16West portal of Puli Tunnel

5结论

台湾近10年之隧道工程,无论在数量、断面或长度方面都有相当显著成长,也为台湾隧道工程史留下辉煌纪录,例如雪山隧道(世界长度第2之双孔公路隧道)与员山子分洪隧道(分洪量达1310m3/s)等,皆属世界规模之隧道工程。

而随着隧道规模(长度、断面积与覆盖等)之成长及环保意识之崛起,隧道工程所面临之课题亦愈来愈多,包括长大隧道之开挖、出碴、通风与排水等,皆需多方面综合考量,而挤压、地热、涌水困难地质之处理,以及长隧道之营运防灾与管理等,亦是近年来之隧道重点课题。

过去10年来,台湾致力于应用过去逾30年所累积之隧道工程经验,就前述课题之挑战,进行一系列技术研发,包括建置适用于国内地质状况之“台湾地区岩体分类与隧道支撑系统(PCCR-System)”、引进TBM 等高效率机械开挖工法、改良隧道初期支撑构件与衬砌、改善长隧道营运防灾系统等。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台湾隧道工程仍呈稳定成长态势,而随着社会大众对于环境永续发展、生态及隧道安全防灾之重视,未来隧道工程界仍有相当多之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本文将台湾近年隧道工程技术之发展与应用予以集结并择要呈现,期能使海峡两岸隧道工程技术达到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刘骏明,张吉佐,李民政,等.员山子分洪隧道重点课题探讨[C]//第四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

讨会论文集.山东: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

2004.

[2]黄灿辉,曾景琮.隧道工程之特性与风险[C]//隧道工程技术机具与工法研讨会论文集第四册.公共工程委员

22隧道建设第30卷

会,1997.

[3]张吉佐,侯秉承,李民政,隧道工程之工程保险范畴暨执行方式研究[M].台湾区国道新建工程局,1998.

[4]黄灿辉,张吉佐,杜辰生,等.隧道工程合理契约订定注意事项[M].公共工程委员会,1999.

[5]张吉佐,李民政,李怡德,海峡两岸主要岩体分类系统之比较探讨[C]//第二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

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山北:隧道协会,2001.

[6]张吉佐,李民政,李怡德.台湾地区隧道工程案例数据库概述[C]//第三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

研讨会论文集.成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

会,2002.

[7]张吉佐,侯秉承,李民政,等.台湾岩体分类与隧道支撑系统(PCCR-System)之发展与应用[J].技师月刊,2003,29.

32

增刊1侯秉承,等:隧道工程技术之发展与应用

隧道工程建设标准及施工技术

第四章隧道工程建设标准及施工技术 第一节隧道工程设计要求 客运专线铁路的隧道设计是由限界、构造尺寸、使用空间和缓解及消减高速列车进入隧道诱发的空气动力学效应两方面的要求确定的。研究表明,以上两方面要求中,后者起控制作用,但隧道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以隧道横断面的限界、构造尺寸、使用空间为控制要点。 一、隧道横断面有效净空尺寸的选择 在确定隧道横断面有效净空尺寸之前,首先要正确地选择隧道设计参数。高速列车进入隧道时产生的空气动力学效应,与人的生理反应和乘客的舒适度相联系。这就要制定压力波动程度的评估办法及确定相应的阈值,目前较通用的评估参数是相应于某一指定短时间内的压力变化值,如3s或4s内最大压力变化值。我国拟采用压力波动的临界值(控制标准)为3.0Kpa/3s。 根据ORE提出的压力波动与隧道阻塞比关系可以推算出满足舒适度要求时,阻塞比β宜取为:当V=250km/h时,β=0.14;当V=350 km/h时,β=0.11。 隧道横断面形式一般为园形(部分或全部)、具有或没有仰拱的马蹄形断面。而影响隧道横断面尺寸的因素有: (1)建筑限界; (2)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标准限界及接触网支承点和接触网链形悬挂的安装范围; (3)线路数量:是双线单洞还是单线双洞; (4)线间距; (5)线路轨道横断面; (6)需要保留的空间如安全空间,施工作业工作空间等; (7)空气动力学影响; (8)与线路设备的结构相适应。 二、客运专线隧道与普通铁路隧道的不同点 1.当高速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要遇到空气动力学问题,为了降低及缓解空气动力学效应,除了采用密封车辆及减小车辆横断面积外,必须采取有力的结构工程措施,增大隧道有效净空面积及在洞口增设缓冲结构;另外还有其它辅助措施,如在复线上双孔单线隧道设置一系列横通道;以及在隧道内适当位置修建通风竖井、斜井或横洞。 2.客运专线隧道的横断面较大,受力比较复杂,且列车运行速度较高,隧道维修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复合衬砌和整体式衬砌比喷锚衬砌安全,且永久性好,故一般不采用喷锚衬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修订)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修订) 一、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 二、专业代码:610119 三、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力者 四、学制与学历:3年专科 五、就业面向: 可在各类与物联网相关企业从事物理网设备设计和制造、物联网系统设计和开发、系统集成和实施、系统运行和维护、物联网产品售前和售后等岗位的工作。 ●物联网系统集成企业:工程技术部、技术支持部、销售支持部… ●应用物联网系统的企业:系统运维中心… ●物联网设备制造企业:生产部、质检部、销售部… ●IT企业(面向物联网应用):研发部、系统集成部、技术支持部… ●其他企业:信息中心、技术中心…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专业技能及外语综合运用能力,掌握计算机、通信、电子等物联网直接相关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无线传感器、射频RFID等相关知识,能适应未来物联网工程及相关产业发展需要、能较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物联网工程领域及相关应用产业、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技术研发与应用、网络设计与规划、信息安全防范等与物联网和传感器网络相关的工作;毕业生也可在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教学与培训工作,或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物联网本科专业。 2、培养规格: 1.素质教育 (1)具有拥护党的领导、对祖国忠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政治思想素质。 (2)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敬业与团队协作精神;

(3)具备好品德、好技能、好形象的职业素质; (4)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5)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情操;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人文精神。 2、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 (2)掌握数据库技术及基本应用软件的开发能力; (3)掌握射频、传感器、无线传输、信息处理等所必需的专业核心知识; (4)掌握物联网系统设备使用与维护、系统集成等所必需的专业核心知识; (5)掌握专业其他行动领域所必需的专业核心知识。 3、能力要求 (1)具有区域智能物联网系统组网能力; (2)具有无线传感网工程施工、安装、调试、维护等能力; (3)具有RFID系统安装与调试能力; (4)具有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能力; (5)具有利用物联网管理设备、监控生产过程的能力; (6)具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能力; (7)具有物联网、云计算应用软件的开发能力; (8)具有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七、职业证书。 物联网工程认证 八、主要专业能力 具有较强的嵌入式开发、物联网应用软件的开发、移动互联网开发、网站开发的能力、网络配置与管理的能力。同时具有射频识别与应用,智能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运用应用能力。 九、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的架构与说明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由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能力课、职业技能训练课四个层面构成。实施一条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一个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点(通用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点(通 用版)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点(通用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一般安全要求 1.1隧道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隧道长度大于1000m 时,应制订地质超前预报方案和实施细则,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合理安排施工。 1.2隧道施工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应将本班组的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本上,工地值班负责人、领工员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 1.3在软岩或不良地质的隧道中,施工前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如设计文件指明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应对指定范围进行超前探测,并遵守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等小循环的施工原则。 1.4施工中应加强对围岩及支护的检查和量测,掌握围岩及支护的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 第一条属于第三类的医疗技术首次应用于临床前,必须经过卫生部组织的安全性、有效性临床试验研究、论证及伦理审查。 第二条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实行第三方技术审核制度。 对医务人员开展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能力技术审核,由医疗机构自行组织实施,也可以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第三条卫生部指定或者组建的机构、组织(以下简称技术审核机构)负责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或者组建的技术审核机构负责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 卫生部可以委托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指定的第三类医疗技术进行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 第四条技术审核机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完善的管理体系; (二)在医学专业领域具有权威性; (三)学术作风科学、严谨、规范; (四)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五条技术审核机构应当建立审核工作制度,制定并公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程序,并根据工作需要建立专家库。

审核工作制度、程序和专家库名单报送指定其承担技术审核工作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六条技术审核机构专家库成员应当由医学、法学、伦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人员组成,并符合下列条件:(一)熟悉、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三)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者法律服务机构,并担任相应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年以上; (四)健康状况能够胜任评价工作; (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技术审核机构聘请上述人员进入专家库可以不受行政区域限制。 第七条专家库成员参加技术审核工作实行回避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八条医疗机构开展第二类医疗技术或者第三类医疗技术前,应当向相应的技术审核机构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符合下列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向技术审核机构提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申请: (一)该项医疗技术符合相应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划; (二)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相应诊疗科目; (三)有在本机构注册的、能够胜任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主要专业技术人员; (四)有与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相适应的设备、设施和其他辅助条件;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模板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工程共有分离式隧道两座, 其中: 兰头隧道左洞长 200m( 含明洞10m) , 右洞长235m( 含明洞10m) ; 塔石岭隧道左洞利用原53省道( 丽浦线) , 塔石岭隧道右洞长1105m( 含明洞 10m) 。 隧道设计均为左右分离式, 兰头隧道左、右线中心相距30~35m, 塔石岭隧道左、右线中心相距40m。 兰头隧道左洞围岩类别为: Ⅱ类围岩55m, Ⅲ类围岩42.5m, Ⅳ围岩102.5m; 右线隧道围岩类别为: Ⅱ类围岩79m, Ⅲ类围岩10m, Ⅳ类围岩146m。 塔石岭隧道右洞围岩类别为: Ⅱ类围岩154m, Ⅲ类围岩81m, Ⅳ围岩870m。 左右线隧道相距较近, 洞口施工时要采取弱爆破、设立防护网、临时限制左洞通行的方法, 保证行车安全和防止飞石破坏既有的道路、房屋等设施。 二、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本隧道情况, 采取”弱爆破、短进尺、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的技术措施, 用风钻及台车打眼, 装载机配合自

卸汽车出碴。采用TZ系列子午加速式轴流通风机, φ1350mm软管压入式通风。砼集中拌和, 罐车运送, 泵送入模, 可调整体式模板台车进行二次砼的衬砌。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 针对不同围岩类别, 分别采取以下施工方案: 1、对于Ⅱ类围岩( 除过明洞段) 对于明洞段, 先按设计开挖, 开挖采用风钻打眼, 岩石开裂机松动岩石, 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碴。开挖后应及时进行明洞砼的浇灌、回填土的施工, 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对于洞中的Ⅱ类围岩, 临时加固措施为: 管棚注浆+Φ25中空锚杆( 长3.5m, 间距0.75m×1.0m) +Φ6.5钢筋网( 15cm×15cm) +喷射砼厚25cm+16#工字钢拱架( 间距0.75m) 作为初期支护。初期支护完成后, 进行监控量测, 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 及时进行防水层、仰拱及C30钢筋砼二次衬砌。 2、Ⅲ类围岩( 中风化岩层) 主要采取风钻打眼, 正台阶法开挖。拱部根据围岩情况采取用Φ22超前钢筋砂浆锚杆加固( 长3.0m, 间距1.2m×1.2m) +Φ25中空锚杆(长3.0m,间距1.2x1.2m)+Φ6.5钢筋网( 15cm×15cm) +喷射砼厚15cm作为初期支护, 初期支护完成后, 进行监控量测, 围岩变形基本稳定后, 及时进行防水层、仰拱及C30钢筋砼二次衬砌。

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定位与课程设置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控制设备和指示设备相互联接系统,其目的是能够实现远程感知和控制,形成物与物、物与人的互联互通,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以互联网为核心,但又更加智慧的,服务于生产及生活系统。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专家于1999年提出,在2005年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技术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物联网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物联网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应用越来普及。对物联网产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0年全省物联网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10亿元,同比增长63.3%。从产业规模上,至2015年,全省物联网产业业务收入将突破4000亿元,培育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的物联网企业5家以上,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物联网企业10家以上。从创新能力上,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为导向,建立和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专利与标准。有专家预计,在今后的数年内,全国物联网产业会大规模普及,会产生一个数万亿元规模的物联网技术市场。 二、物联网产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普及,急需大量的相关研究人才和技术人才,我国制订了物联网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计划,《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 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专专业设置备案结果的通知》(教职成函〔2011〕1 号)批准了11 个省市自治区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90129)。 物联网专业在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也越来越多的开设。全国700余所高校申报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并且已有100多所高校获批通过。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普及,急需大量的相关研究人才,高等学校争相开设的物联网专业,培养的大都是这一类型的人才,主要为企业培养物联网技术系统设计,系统及设备的硬件设计制造及软件代码编写等方面的人才。同时,在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推广等,还需要大量中低端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这类工程技术类人才。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普及,在工程技术领域,还需要大量的一线技术人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设备的规范和统一,为中职学生成为物联网工程技术一线技术人才创造了可能,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也成了当务之急的事。 实际上,已有中职学校开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或专业方向。具不完全统计,浙江省内就有6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办物联网专业或专业方向。 三、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办学定位 具初步调研,现在中职校开办的物联网专业,大都是在原有的电子技术类专业或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基础上开办的物联网专业方向,其培养方案中所设的培养目标存在差异较大性较大,层次和方向定位不准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也都是在原有的电子技术类专业或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一、两门物联网方面的相关课程,其培养的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都远远达不到行业企业的要求。 我们认为,中职物联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依据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要考虑中职学生的特点及中职的办学层次,应在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定位。具体的,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版)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第三条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第五条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第六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医疗技术分类分级管理

第七条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 (二)高风险; (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八条卫生部负责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由卫生部制定公布,并根据临床应用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第九条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二类医疗技术目录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辖区情况制定并公布,报卫生部备案。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不得将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列入本行政区医疗技术目录。 第十条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疗机构根据功能、任务、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霸州市第三医院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二、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守本制度。 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四、医院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五、医疗技术按照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程度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院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需要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 (二)高风险; (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

验证; (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六、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实行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与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两级管理。医务科负责监督各种医疗技术相关规章制度的落实。 七、医院依法对第一类、第二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力进行审核,并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需向卫生厅或卫生部提出申请,在卫生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我院目前未实行。 八、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或本院对相应类别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通过的基础上,由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对手术、介入、麻醉等高风险技术项目操作人员进行资格的许可授权、考评复评及再评估的动态管理。 (一)资格授权依照以下流程:首先医务人员向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申报个人的资质能力,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进行初步考评,考评结果提交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最终认定,必要时还应同时提交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定。 (二)两级组织根据医疗技术的类别及要求,定期对操作人员的资质能力进行复评,对不符合资质能力要求的人员,取消或降低其相应项目操作资格。 (三)对取消或降低操作资格的人员,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将责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对其进行为期1

隧道工程施工工艺

隧道工程施工工艺 一、总体方案 (一)施工原则 采用大型施工机械配套施工,开挖出渣机械配套作业线、初期支护砼机械配套作业线与二次衬砌砼施工作业线相配合一条龙作业。软弱围岩坚持“短进尺、弱(不)爆破、快封闭、强支护、紧衬砌”的原则,开挖后仰拱及时跟上封闭成环。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先进的量测探测技术对围岩提前做出判断,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施工布置 隧道根据施工现场场面状况,采用单向掘进,隧道进口布置一个隧道专业机械化施工队。洞内施工开挖、出渣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模筑砼平行作业。隧道路面待贯通后从洞口反向施工。根据地形地貌及工期要求,本隧道不设施工支洞。 (三)总体方案 根据磐南隧道围岩情况、及断面设计,结合本承包人现有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的隧道施工经验,确定Ⅲ类围岩采用正台阶开挖法施工,Ⅳ类采用全断面开挖法施工。隧道出渣采用侧翻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初期支护施作及时可靠,衬砌砼采用机械化作业,二次衬砌采用砼输送车、输送泵和全断面液压衬砌台车相配合的方案。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处理分析数据,高速支护参数。开挖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探测工作,根据围岩情况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隧道施工测量控制 为保证隧道贯通精度,拟定如下测量控制方案: 1、地表平面控制 (1)为保证洞口投点的相对精度,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布设精密控制网,并保证洞口附近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精密控制网点。(2)地表控制网经过多次复测,复测无误后方可引线进洞的测量工作。 2、洞口联系测量 为保证地面控制测量精度很好地传递到洞内,采用如下洞口控制测量方案:(1)在洞口仰坡完成及洞口施工至设计标高后,在洞口埋设二个稳固的导线控

3-《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可行性报告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可行性分析 一、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必要性 1.增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物联网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 1.1 物联网发展背景 物联网发展速度日益迅速,我们在密切关注其发展的时候,需要了解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技术背景,使其能够产生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1.1 历史背景 在过去的近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约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中国与前四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失去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一路下滑,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前夜,这将是中国复兴的一次关键历史性机遇,值得科技界和全社会重视思考,并为之努力奋斗。表1-1 列出世界现代化前言过程的两个阶段和六次浪潮,其中第五次和第六次浪潮是一种预测。 表1-1 世界现代化历程中的两个阶段和六次浪潮 2009年1月,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中指出:眼下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之时,?科学的沉寂?已达60余年,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日益显现。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的前夜。这一重要结论,主要基于以下分析: 1、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根据经济长波理论,每一次的经济低谷必定会催生出某些新的技术,而这种技术

一定是可以为绝大多数工业产业提供一种全新的使用价值,从而带动新一轮的消费增长和高额的产业投资,以触动新经济周期的形成。1857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战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依靠科技创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摆脱危机,创新经济增长的根本出路。过去的十几年间,互联网技术取得巨大成功。目前的经济危机让人们又不得不面临紧迫的选择,物联网技术成为推动下一个经济增长的特别重要推手。 2、前瞻全球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图景,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近三十亿人口追求小康生活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历史进程与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凸显和尖锐,按照传统的大量耗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沿袭少数国家以攫取世界资源为手段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人类生存发展的新需求强烈呼唤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 3、从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态势看,奠定现代科技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基本发生在20 世纪上半叶,?科学的沉寂?已达60 余年,而技术革命的周期也日渐缩短,同时科学技术知识体系积累的内在矛盾凸显,在物质能量的调控与转换、量子信息调控与传输、生命基因的遗传变异进化与人工合成、脑与认知、地球系统的演化等科学领域,在能源、资源、信息、先进材料、现代农业、人口健康等关系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领域中,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显现。 与此相应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对21 世纪上半叶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总体判断时表示:信息科技正在进入全民普及阶段,信息技术惠及大众将成为未来几十年的主旋律;21 世纪上半叶,将兴起一场新的信息科学革命,其结果可能导致21 世纪下半叶新的技术革命。李国杰表示:?目前的信息科学只相当于1905 年以前的理论物理研究,信息科学还处在伽利略时代。20 世纪下半叶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但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大部分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完成的,近40 年信息科学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同样,编写计算机程序的大量日常工作可能会导致产生新的数学。如同望远镜促进天文学、显微镜促进医学发展一样,数字计算机的发明,特别是近20 年微处理器和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隧道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合理安排施工。 2、隧道施工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应将本班组的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本上,工地值班负责人(施工员)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 3、在软岩或不良地质的隧道中,施工前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如设计文件指明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应对指定范围进行超前钻孔,探明情况,采取预防措施,不得盲目冒进。施工中应对围岩加强检查与量测。对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应采取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等小循环的施工方法。 4、对各类事故均应严格按照“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5、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好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 6、未刷好洞口仰坡或未做好洞顶防护和排水设施,不得开挖进洞。 7、隧道掌子面钻眼 7.1钻眼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

状态,如支护、顶板两及帮是否牢固,如有松动的岩石,应立即加以支护或处理。 7.2台车和凿岩机进行钻眼时,必须采用湿式凿岩。 7.3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7.4不在工作面拆卸修理凿岩设备。 8、爆破作业 8.1洞内爆破作业必须统一指挥。 8.2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必须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警戒区外,并设置安全警戒,其安全警戒的距离应遵守有关规定。 ●独头坑道内不小于50m; ●相邻的上下导坑不小于200m; 8.3洞内爆破不得使用TNT(三硝基甲苯)、苦味酸、黑色火药等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炸药。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15min后,并经过以下各项检查和妥善处理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 ●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 ●顶板两邦有无松动石块; ●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 8.4如发现瞎炮,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理。 8.5严禁在炸药加工房以外地点进行炸药加工工作,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及教学计划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及教学计划 一、专业概况: 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 专业编码:590129(高职) 招生对象:初高中毕业生 学制:5年(初中毕业生),3年(高中毕业生)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人格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自觉的法律意识观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具有物联网基本理念,物联网行业相对应岗位必备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物联网应用技能,能从事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及施工管理、物联网感知终端设备维修与技术服务、物联网系统集成及网关产品配置推广、物联网系统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系统开发能力,在专业领域内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知识目标:(1)掌握必需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电工电子技术; (2)掌握物联网技术、行业知识,了解物联网应用发展动态; (3)掌握基本标识、感知、传感等技术知识与应用技能; (4)熟悉国家有关物联网的标准; (5)掌握必需计算机网络知识与现代通信技术。 (6)掌握嵌入式程序设计语言及嵌入式系统设计相关技术。 (7)掌握电气绘图与电路CAD。 (8)掌握zigbee\WiFi\蓝牙等短距离通信技术以及无线传感网组网技术与物联网安全技术。 (9)了解现代通信网组网技术。 (10)掌握物联网工程布线技术。 (11)掌握信息采集、处理和融合

技术,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12)熟悉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网络协议、数据库等,掌握网站建设和管理技术。 能力目标:(1) 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准确传递物联网知识信息的能力。 (2) 具有熟练应用标识与感知技术以及嵌入式软硬件技术进行物联网终端设备基本开发能力。 (3) 具有利用短距离通信技术进行无线传感网组网与运行维护传感网的基本能力。 (4) 具有构建、运行维护物联网传输网的基本能力。 (5) 具有对海量信息处理与管理能力,并具有利用数据库技术进行物联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能力。 (6) 具有物联网网站规划、建设与管理能力。 (7) 具备物联网系统方案设计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应用系统综合开发和集成的能力。 (8) 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需求。 素养目标:(1)热爱物联网应用技术,对物联网的性质和发展具有正确的认知和责任感,初步形成专业价值观和献身精神; (2)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 (3)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的精神; (5)具有较强的遵纪守法意识; (6)具有敢于拼搏、勇于尝试、主动探索的创新精神; (7)具有善于沟通与协调、与人良好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 职业资格证书:要求首选并参加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组织的物联网应用工程师认证培训,并获取物联网应用工程师证书。 三、课程设置: 职业范围(工种):网络工程师、电子商务师、物流师、设备安

最新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最新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规范 篇一: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tz204—20xx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0xx—10—33发布20xx—12—01实施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发布 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4—20xx 主编单位: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 施行日期:20xx年12月01日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xx年·北京 前言 本技术指南是根据铁道部《关于编制20xx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计划的通知》(铁建设函[20xx]1026号)和铁道部

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确定部分20xx年新开标准项目主编 单位的通知》的要求,在《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xx)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技术指南共分18章,另有8个附录。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施工准备,洞口工程,施工方法,辅助施工方法与措施,钻爆开挖,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防排水,施工机械与设备,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辅助坑道,通风防尘、风水电供应与通信系统,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地段隧道施工,环境保护及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等。 本技术指南与《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xx) 相比,章节和内容的增减情况主要有: 1.增加了超前地质预报、环境保护、辅助施工方法与措施四章。 2.增加了施工工艺流程图。 3.增加了近年来修建隧道较成熟的施工技术,如黄土隧道、高原冻土隧道、斜切式洞口、混凝土耐久性等的内容。 4.施工机械与设备章按作业工序分节,并增加了机械配置参考表及施工实例。 5.删除了有关整体式衬砌、喷锚衬砌和隧道塌方等内容。 希望各单位在执行本技术指南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西安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实用版

YF-ED-J5345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隧道工程是铁路、公路、水利和矿山建设常见的施工项目。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工程建设穿越隧道的技术日趋成熟,大量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发展,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总体上看,随着科技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及意识的提高,隧道施工事故大幅度减少,但由于其属隐蔽工程,仍比其它工程事故相对频繁,所以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问题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从几方面论述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一点见解。 一、隧道施工特点 隧道建设不同于其他的生产形式,兼具施工

工程和矿山工程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是一个投资大、设备多及技术复杂的生产过程,且施工对象受地质因素和管理因素的影响,因而更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性。 由于新建交通所跨越地区的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修建隧道的长度越来越长,埋深也越来越大,洞径截面也越来越大,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长、大、深、难”的发展趋向与特点必然带来施工中的“风险大、受未知因素影响大、资金投入量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问题。“长”:隧道的长度几乎与地质灾害的多少成正比,隧道越长穿越的地质灾害越多,其施工风险也相应增大;“大”:随着在建隧道断面越来越大,施工风险也越来越大;“深”:新建隧道工程的埋深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最新)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本办法。(2009年5月1日起实施)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第三条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守本 办法。 第四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 第五条国家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和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第六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医疗技术分类分级管理 第七条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 (二)高风险; (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八条卫生部负责第三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三类医疗技术目录由卫生部制定公布,并根据临床应用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本项目全线共设置隧道2座,分离式长隧道1座长2200m,双联拱隧道1座长415m。 隧道设计标准 公路等级:高速;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 地震:设防烈度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 ; 设计速度:100km/h;车道数:双向六车道; 行车道净空:限界净高为5m。 隧道施工方法及工艺 4.4.1控制测量 ⑴施工前平面控制网复测 施工前根据设计院和建设单位技术部门现场进行的交接测量控制桩橛点及办理的相关手续,组织测量人员对交接的导线网点和水准基点进行闭合复核测量,复核导线点的坐标和水准基点高程的准确性,测量结果经过平差后与所交的控制点结果进行对比,完全无误后作为施工用控制点。隧道每掘进1km或雨季前后各进行洞内外导线控制点联测一次。 ⑵平面控制附合导线测设 洞内布置双导线,形成闭合导线,利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施工。 洞口导线点位使用不锈钢钢筋(顶上刻十字线)埋于洞口附近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点位布置完毕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导线网GPS点(已知)作基准点,以三维坐标法,使用全站仪引测附合导线上各点的精确坐标值(并经平差),使用精密水准仪从高等级的2个BM 点测定导线上各点的准确高程(并经平差)。水平角的观测正倒镜六个测回中误差≤±1.8″,每条附合导线长度必须往返观测各三次读数,在允许值内取均值,导线全长闭合差≤±1/80000。 ⑶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点的布设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作为高程控制点,如特殊需要时进行加密,加密的水准点精度不低于高程控制点的精度,其布置形式为附合水准线路。精密水准点的复测采用S1等级水准仪对所交精密水准点进行复测,往返测量。观测精度符合偶然误差±2mm,全中误差±4mm,往返闭合差≤±8mm(L 为往返测段路线段长,以km计)。两次观测误差超限时重测。当重测结果与原测成果比较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 4.4.2施工测量 根据本合同段隧道特点在各施工洞口各配备一个测量班,每个测量班均由1名测量工程师、4名测量技工组成,共同完成测量工作。测量班依据工作内容配置测量仪器。测量作业程序流程见图所示。 ⑴洞口测量 根据隧道洞口的设计结构和洞口地形标高,详细计算洞口边仰坡开挖边线的坐标和各桩中心坐标。利用附合导线与以上计算坐标的相对关系,使用全站仪在地面上放出洞口边仰坡开挖轮廓线,十米桩中心坐标点位,以放出的坐标点为中心放出开挖边线桩,控制洞口边仰坡的开挖。 测量作业程序流程图 ⑵洞身测量 隧道洞身施工测量根据隧道设计文件,精确计算出线路百米桩的坐标及结构的相关尺寸和标高,并按每10m编制出所有隧道标高表。测量工程师利用洞内测量控制点,及时向开挖面传递中线和高程;由测量班用断面测量仪测设隧道开挖轮廓线、支护钢架架立前后和二次衬砌立模前后轮廓尺寸,进行复核,确认准确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对混凝土净空断面应用激光隧道限界检测仪检查。 在洞内进行施工放样时随时配带气压标、温度计,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仪器进行气压、温度的修正。

隧道施工安全培训与安全技术交底

中铁五局怀邵衡铁路项目二分部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培训与安全 技术交底》 交底人:朝举 被交底人:各架子队、班组

中铁五局怀邵衡铁路项目二分部安全质量环保部通知 安质环通(2014)第01号 签发:朝举关于规隧道工程现场作业质量安全卡控的通知 项目所属各单位(部门、班组): 为规隧道现场作业行为,强化各工序安全质量卡控,现将隧道施工的一些关键工序规如下,各单位必须格遵照执行。 一、开挖 1、隧道开挖工法必须按设计图纸施工,如现场确实需要改变开挖工法必须先完善相关变更手续。 2、软弱围岩隧道Ⅳ、Ⅴ、Ⅵ级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应符合以下规定: (1)Ⅴ、Ⅵ级围岩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大于1榀钢架,Ⅳ级围岩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2)边墙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钢架间距。 (3)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 (4)隧道开挖后初期支护应及时施作并封闭成环,Ⅳ、Ⅴ、Ⅵ级

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35m,Ⅲ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掌子面不得大于90m。 (5)仰拱开挖深度格按设计图控制,仰拱底虚碴及积水必须清理干净可浇注混凝土。 3、双线Ⅳ、Ⅴ级围岩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必须设置锁脚锚杆(管)等控制拱(墙)脚位移的措施。双线Ⅴ级围岩地段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应设置横向临时支撑或临时仰拱,临时支撑按设计图纸施工。 二、初期支护 1、初期支护钢架间距格按设计图纸控制。 2、初期支护背后不得有空洞,厚度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3、软弱围岩、浅埋、偏压地段监控量测,必须符合以下规定: (1)隧道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断面间距:Ⅲ级围岩不得大于30m,Ⅳ级围岩不得大于1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5m。 (2)当拱顶下沉、水平收敛速率达5mm/d或位移累计达100mm 时,应暂停掘进,并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3)当采用接触量测时,测点挂钩应做成闭合三角形,保证牢固不变形。 三、防排水工程 1、防水板 (1)防水板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1~2个衬砌段长度,并与开挖工作面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防水板任情况下不得使用钉子固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完善新技术的准入、评估,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根据卫健委《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18])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提供的医疗技术服务必须符合《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规定,符合伦理学原则。 二、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一)第一类: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二)第二类: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验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三)第三类: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涉及重大伦理问题;高风险;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需要使用稀缺资源;卫健委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三、医疗技术分三级进行管理。第一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由我院医务科进行管理;第二类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第三类由卫健委管理。 四、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力审核:

(一)第三类医疗技术首次用于临床前,必须经过卫健委组织的安全性、有效性临床试验研究、论证及伦理审查。 (二)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必须向卫健委指定的机构申请第三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卫健委也可以委托我省卫生厅指定的机构对指定的第三类医疗技术进行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工作。 (三)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向我省卫生厅指定的机构申请第三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 (四)我院医务科组织院内专家负责对第一类医疗技术进行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 五、审批流程: (一)临床科室申请 在开展第三类或第二类医疗技术前,必须向医务科递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1)开展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2)该项医疗技术的基本情况,包括国内外应用情况、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疗效判定标准、评估方法,与其它医疗技术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等;(3)该项医疗技术的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二)医务科审核 1.申请的医疗技术是否为卫健委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未列入相应目录的、距上次同一医疗技术未通过审核的时间是否未满12个月,如果是,予以否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