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科学创新试题命题比赛试卷

初中科学创新试题命题比赛试卷

初中科学创新试题命题比赛试卷
初中科学创新试题命题比赛试卷

初中科学创新试题命题比赛试卷

说明:本卷除第6题利用作图软件作图外其它图片来自网络并进行了处理。

一、 选择题

1.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为h .此时甲、乙的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如果把h 看成刚好是甲物体的高,则容易比较出甲、乙原先对地面的压力F 甲<F 乙和压强p 甲<p 乙的关系。这种处理方法可称为“极端法”,以下不是利用这一“思维模型”

的是( ▲ )

A. 甲图a 、b 两实心金属球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示数相等,浸没在酒精中则a 球示数大于b 球示数,则a 球的重力大于b 球的重力

B. 乙图把两斜面移开后观察到a 球静止,b 球运动,从而判断a 球原来受到斜面的支持力,b 球不受支持力

C. 丙图杠杆水平平衡.两球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O 点滚动,因a 球先到达支点,所以杠杆向右边下降

D.丁图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因C 先抽完,其次是 B ,因此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p A >p B >p C

参考答案:B

命题意图:通过对“极端法”的这一“思维模型”方法的学习,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题目依据2015年上海中考题改编,各选项也是分别从四个选择题中改编过来。

2.如图,滴瓶是实验室常用来盛装药品的玻璃仪器,下列关于滴瓶的说法正确是( ▲ ) A .更换胶头前,玻璃滴管套胶头一端先用水湿润 B .滴瓶可以用来装固体药品

C .每次使用后,都应清洗胶头滴管后才能插回试剂瓶

D .滴瓶可以用来装氢氧化钠溶液

参考答案:A

命题意图:实验是学习科学最基本的方法,滴瓶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平时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本题原创。

3.下列4种结构中,结构层次由低到高排列正确是( ▲ )

a

第2题图

第1题图

a

b

b

a

A .①-②-③-④

B .④-②-③-①

C .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

参考答案:B

命题意图:近几年的中考中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考查没有出现过。原题为选择其中某一结构。

4.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艰辛的寻找地外生命。 2016年1月11日,中国正式批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并将在2020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下列太阳系示意图中,表示为火星位置是图中的( ▲ )

参考答案:C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进展的关注和八大行星的位置。本题原创,资料来自网络。

二、填空题

5.如图所示,一根轻质直杆可绕O 点转动,杆的末端悬挂一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的力F 作用于杠杆的中点,并使直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到水平位置,杠杆在开始被拉动时是属于 ▲ ,(选填: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或“等臂杠杆”),如图方向把杠杆从

A 转到

B 位置的过程中,当转到 ▲ 度角时成为一个等臂杠杆。

参考答案:省力杠杆、30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能否利用科学规律、原理等进行分析和解题,养

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第2空格学生往往会不加思考而答45度。本题原创。

6.实验室要制备Fe(OH)2,Fe(OH)2的还原性强,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Fe(OH)3,所以制取时要特别注意,用以下方法:

①Fe 2+盐要新制; ②把NaOH 溶液加热煮沸;

③试管内的液面上加油层,其目的是 ▲ ;

④先使滴管吸满NaOH 溶液,然后把NaOH 溶液滴入Fe 2+盐溶液中,胶头滴管的使用应选下图中的 ▲ 。

第4题

A

B

第5题图

参考答案: 防止空气(或氧气)进入溶液,作为保护层, A

命题意图:滴管的使用学生已经很熟悉,由于思维定势,第2空格学生很容易错选D. 本题原创。

7.在做“验证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将叶片上的黑纸去掉,用镊子将叶片摘下,放入小烧杯中,浸没在酒精里。再把该小烧杯放在水浴中加热五分钟左右。酒精由无色变成____▲___色,叶片由绿色变成黄白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摊平在培养皿上,为了证明是否制造了淀粉,接下来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参考答案:绿色, 在黄白色叶片上滴加碘液

命题意图:实验的操作在平时教学中很容易被忽视,使师生对操作的教学引起重视。本题改编。

三、实验探究题

8.某同学去金华双龙洞游玩时,捡回了一块岩石样品,他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称取这种岩石样品36克,等分成三份,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先测得CO 2的体积,然后用密度来计算出CO 2的质量。所得数据见下表(巳知岩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重复实验三次)。

A B C D

第6题图 酒精

第7题图

C

D

(1)上图中发生装置和测量CO 2的体积装置分别应选择 ▲

(2)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该同学用大试管用来做反应容器,在加入岩石样品和稀盐酸两项操作时的试管的朝向分别应选 ▲

(3)重复实验三次,然后求平均值的目的是 ▲ .

(4)该同在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发现整套装置都没有漏气,在装入药品进行实验时收集不到气体,实验过程中仪器也没有发现有破损,则可能原因是 ▲

参考答案:8.(1)B 、C (2)B 、A (3)减小实验误差 (4)装入药品后橡皮塞没有塞紧而导致漏气(合理即可)

命题意图:CO 2的制取考试水平要求等级为c ,实验操作,实验问题的解决以及多次测量取平均值都是中考的热点。本题改编。

9.小明做“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时,发现小灯泡上标有“0.2A ,×V ”字样,额定电压模糊不清。所用两节电池总电压3V 恒定不变。

(1) 小明在检查仪器时发现滑动变阻器是新的,还没有使用过。在接入电路前,小明对滑动变阻器应进行的处理是 ▲ 。

(2) 如图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电路,小明闭合开关后,发现电路正常,为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在调节滑动变阻器过程中,眼睛应始终观察 ▲ .

(3) 连接时不小心将电压表当成电流表接入了电路,并且灯泡处造成断路,这样电路中就串联了两只规格一样的电压表,则每只电压表的示数是 ▲ V 。 (4) 更正电路后,小灯光正常工作时,电压表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W 。

参考答案: (1)来回多次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划掉与滑片接触的绝缘漆; (2) 电流表; (3) 1.5 ; (4) 0.52

命题意图: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教学中的重点,本题主要考查能否对“测小灯泡电功率移动滑片眼睛先观察电压表”和“小灯泡断路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这两个思维定势的突破。本题原创。

第9题图

A B C D

四、解答题

10. 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成功下潜至7020米深度,在这个世界最深海沟写下了目前中国载人深潜的最深纪录。 海面1000米之下就属于深海,阳光无法到达那里,光合作用无法在深海海底进行。然而科学家早已发现,深海海底并非一片死寂。 在黑暗的海底,有蠕虫、贝类、蟹类、虾类、蔓足类、鱼类等各类生物,这些生物体内也都充满了微生物。依靠地球内源能量即地热支,在深海黑暗和高温高压的环境下,微生物通过化学作用制造有机质来回报宿主,这样就形成了海底的“黑暗食物链”。 根据这一材料试回答以下问题: (1)黑暗海底的所有生物构成一个 ▲ .

(2)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黑暗的海底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 (3)黑暗的海底生态系统能量最终来源于 ▲ .

参考答案:1.(1)群落(或生物群落) (2)微生物 (3)地热(或地球内源能量) 命题意图:生态系统是教学中的重点,学生容易死背知识和概念,这样的学习是没意义的。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真正理解,突破生产者是“绿色植物”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的思维定势。本题原创,资料来自网络。

11.某校新购进了一批滑动变阻器,这批滑动变阻器用于 “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小组实验中,各小组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没有示数,小灯泡不亮。没有一个小组的电路是通的。小华在检查电路故障过程,反复来回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时,突然小灯泡发光,电路接通。其他组也效仿小华组,最后电路都接通了。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对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结合有关科学知识,作出合理的解释。

参考答案:

“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没有示数,小灯泡也不亮”,这种情况可能因为电路发生了断路,电路中任何一处发生断路都会发生这种现象;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从而达到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的作用。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外包裹着绝缘漆,然后电阻丝缠绕在绝缘性能良好的瓷筒外。只有滑片与电阻丝接触的地方没有绝缘漆,这样电流从A 或B 的某个接线柱与滑片之间进出。滑动变阻器在没有使用之前滑片与电阻丝接触的地方也有绝缘漆,电路在滑片和绝缘漆之间就形成了断路,造成电路不通。小华在检查电路时来回移动滑片,因滑片与电阻丝之间存在摩擦,接触的地方绝缘漆就被磨掉,使滑片与电阻丝金属接触,把电路接通。

所有的小组都使用了新的滑动变阻器,因此都发生了断路的现象。

命题意图:滑动变阻器使用的考试水平要求等级为c ,是电学实验中一个重要的器材。本题为原创。

12.一种有冷风和热风两个档位的电吹风,其电路如图所示,铭牌上的主要参数如下表。

第11题图

(1)电热丝是利用 ▲ 原理工作的。 (2)电热丝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多大?

(3)求该电吹风机正常工作1分钟电热丝处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12. (1)电流热效应 (2)40Ω (3)72600J 命题意图:用电器铭牌的阅读和有关电功的计算是考查的热点,但近几年对焦耳定律考查没有涉及。第(3)小题从能量守恒角度,从表中数据先算出电热丝的功率,学生容易出错,然后得出W 热=Q. 也可能直接用焦耳定律求解。原题求电吹风机1分钟消耗的电能。本题改编。

选择开关

电热丝

电动机

第12题图

浙江科学竞赛试卷

浙江省第12届初中生科学竞赛永嘉县预选赛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4大题,33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8页)和答题卷(共4页)。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学校、考号、指导师。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l- Ca-40 Cu-64 Ba—137 S—32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将选出的答案选项字母填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内) 如图所示,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离实现“嫦娥登月”的梦想又近了一步。据此回答 ....1.-.8.题.: (第1-8题图) 1.“嫦娥一号”升空时,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区时是(▲): A、10月23日10时05分 B、10月24日10点05分 C、10月23日2时05分 D、10月25日2点05分 2.“嫦娥一号”升空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3.下列有关地月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地月平均距离为万千米②月球绕地球公转的方向与月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③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④月球是地球唯一的一颗卫星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4.卫星绕月成功后,向地面传回了经过公众投票选出的31首歌曲,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些歌曲通过什 么形式传回地球(▲) A.声波 B.电磁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5.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6.“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地球同步椭圆轨道, 这一轨道近地点为200公里,远地点为51000公里。下列关于近地点和远地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近地点位于平流层,天气稳定 B、远地点位于高层大气,空气稀薄 C、与远地点相比,近地点重力势能大、动能小 D、远地点位于宇宙空间,强辐射、高真空、失重环境 7.若在宇宙飞船的太空实验室(失重条件下)进行以下实验,其中 最难完成的是(▲): A.将金粉和铜粉混合 B.将牛奶加入水中混合 C.蒸发食盐水制取食盐晶体 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8.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他发现没有空 气和水。有一天我国宇航员也将登上月球,那么请你设想,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在月球地面可做到的是(已知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1/6) (▲): A.点燃蜡烛 B.放风筝 C.跳远 D. 大范围种植太空蔬菜 科学家通过打钻井,从某处地表和地下不同深度取得了一些砂岩和粉砂岩的岩石样本,在实验室进行这两类岩石样本的孔隙率实验与分析,如图为这两类岩石的孔隙率随地底深度变化的关系图。岩石的孔隙率为岩石中的孔隙(空隙)体积除以岩石的总体积所得到的一个比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所以理论上当孔隙率愈大时,岩石能提供油气的储存空间愈大。试.根据此 ... 图回答问题 .....9.-.11..题.。 9. 下列有关这两类岩石在相同深度的孔隙率大小的比较,那项是正确 的(▲) A. 当深度为公里,砂岩孔隙率大于粉砂岩孔隙率 B. 当深度为公里,砂岩孔隙率小于粉砂岩孔隙率 C. 当深度小于公里,砂岩孔隙率大于粉砂岩孔隙率 D. 当深度小于公里,砂岩孔隙率小于粉砂岩孔隙率 10. 在深度小于4公里,下列有关这两类岩石孔隙率随着深度的变化率 (也就是单位深度的孔隙率变化量)的比较,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砂岩的孔隙率变化率较大 B. 粉砂岩的孔隙率变化率较大 C. 当深度小于公里,砂岩的孔隙率变化率较大,而深度大于公里时,粉砂岩的孔隙率变化率较大 D. 当深度小于0.5公里,砂岩的孔隙率变化率较小,而深度大于0 .5公里时,粉砂岩的孔隙率变化率较小 11. 不考虑其它因素,仅就岩石孔隙率大小和深度的关系来推论,在地下深度2公里处,若这两类岩石的孔隙 (第6题图) (第9-11题图)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 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200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第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附加题供选用)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32 Cl: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a:137 3.考试时间:2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 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 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007年10月24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原子)资源。下列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奥运场馆周围的路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B.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 C.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 D.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 4.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3和O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 B.O2比O3稳定 C.等质量的O3和O2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2︰3 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得分评卷 人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相比于《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版)而言,更准确、全面地阐述课程性质、理念和目标。课程内容总量与实验稿基本持平,但部分内容降低了难度或缩小了范围,具体内容的表述更清晰、准确,便于教师的理解和实施。实施建议表述更为明确,具有可操作性。下面简述主要的修改内容。 一、课程性质与理念的修改 对课程性质的表述突出了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和综合性三个基本方面。明确界定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即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在课程基本理念上,将“(三)体现科学本质”修改为“(三)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将“(四)突出科学探究”修改为“(四)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在具体表述上细化了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更加关注科学探究的实质。 二、课程目标的的修改 在总目标上增加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在分目标上,将“科学探究”的6条目标整合为4条,分别对应认知目标(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过程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科学知识与技能”中增加了两条技能目标,即:5.具有观察、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初步技能,以及用科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初步技能;6.具有应用科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周围世界的初步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将“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4条目标整合为3条,第1条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态度,第2条是对科学的态度,第3条是学习科学、处理事务与人际关系的态度。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目标的标题改为“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并由原来的4条目标调整为5条,即增加:5.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的教育目标。 三、内容标准的修改 1、调整、合并了部分内容,使之更科学、准确。例如,将“生命科学”的原主题2“生物的新陈代谢”修改为“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其中原专

2020初中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命题人:张俊杰龙涤新世纪学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S-32 Ca-40 Fe-56 Na-23 Cl-35.5 C-12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0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大量烧煤,已解决能源问题 B.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公共交通或步行方式出行 2.下列图标与文字不相符的是( ) A 禁止燃放鞭炮 B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 禁止放易燃物 D当心可燃物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4.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用适量的稀盐酸除铁锈 Fe2O3+ 6HCl =2FeCl2+ 3H2O B.用一氧化碳作燃料 C0+02点燃 C02 C.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aC03高温 CaO+C02↑ D.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S + O2点燃 SO2 5.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6.今年4月,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开始了全球传递。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 C.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D.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26个质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热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氧 C.将石油分馏可以得到多种产品 D.合金的各种性能都比纯金属好 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9.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用厨房清洁剂(洗涤剂)去除水垢 B.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C.为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减少“白色污染”,超市实行有偿提供塑料袋 D.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10.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钠原子的是…………………………………( ) 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 A硬水和软水①观察颜色②煮沸 B碳酸氢铵和磷矿粉①加氢氧化钙研磨②加适量水溶解 C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①滴加酚酞溶液②测定pH D黄铜与黄金①观察颜色②在空气中加热 12.下列图示所表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13.有关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最新推荐初二年级科学竞赛试题(附答案)

初二年级科学竞赛试题(附答案) (选自浙江省各届自然竞赛试题,适合浙教版八年级学生) 一、选择题: 1、某同学测得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6.34厘米。从这个数据分析,他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 度是()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 2.引起太阳光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被厚厚的大气所包围 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围 D、地球斜着身子不停地公转 3.人的视觉形成的部位是() A、视网膜 B、视神经 C、眼球的折光系统 D、大脑皮层 4.关于下列结构是否属于器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口腔、咽②食道、胃③肠、肛门④肝脏、胰脏 A、①②③是器官 B、④是器官 C、都不是器官 D、都是器官 5.用一架镜头焦距不变的照相机先给某人照了一张全身象,如果再给此人照一张同样尺寸的半身象,则应该() A、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 B、后移相机(增大人机距离),增长暗箱长度 C、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缩短暗箱长度 D、前移相机(缩短人机距离),增大暗箱长度 6.科学实验设计,需要思考的问题程序有: ①从实际出发,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②查阅收集资料,了解与课题有关的知识和经验;③针对研究的课题,明确实验的目的;④了解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可能的实验条件。一般情况下,上述问题程序的合理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7.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这主要是因为() A、鱼的体形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B、鱼用鳃呼吸,用鳍运动 C、鱼繁殖时,在水中受精和发育 D、鱼有鳞片和侧线 8.把捕捉到的青蛙,放在干燥的环境中,青蛙会较快地死亡,原因是() A、缺少食物 B、不能进行运动 C、得不到水分,体内失水 D、皮肤干燥,不能进行辅助呼吸 9.人的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来自于() A、受精卵中的卵黄 B、胎盘和脐带 C、母体 D、A、B、C三项 10.下列关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创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实验验证的 B、用观察的方法直接得出的 C、是以实验为基础,经分析推理而得出的 D、是由更普通的原理演绎得出的 11.在棉花种子中,供给棉花种子萌发所需营养的结构是由下列哪一部分发育来的?()A、子房B、胚珠C、受精卵D、受精极核 12.藕、洋葱、芹菜,供给我们食用的部分分别是() A、根、茎、叶 B、茎、叶、茎 C、根、叶、茎 D、茎、叶、叶 13.有一位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一临时装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一黑点。当他移动装片时,黑点不动;当他换用高倍镜观察后,黑点还在原处,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装片上有一小黑点 B、物镜需要清洁 C、目镜需要清洁 D、反光镜上有黑点14.动物的重接近于15牛的是()

科学竞赛试题卷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竞赛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4大题,36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8页)和答题卷(共4页)。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学校、考号、所在地。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将选出的答案选项字母填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内) 1、如图1所示,图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2、人类胚胎干细胞来自受精卵形成5~6天后的胚胎,在体外条件下能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有科学家描述: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以伦比。这里的“可塑性”是指() .细胞分裂能力B.细胞分化能力 C.细胞生长能力D.细胞变形能力 3、由于小军手指的碰触,含羞草的叶子合拢了,这种运动形式属于()、物理运动 B、机械运动 C、化学运动 D、生命运动 4、下列我们食用的部分不属于植物营养器官的是() 、番薯 B、甘蔗 C、黄瓜 D、白菜 5、枯草杆菌可以使水果腐烂,酵母菌能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这些微生物都 是靠吸收水果中的什么来维持生命的? () 、有机物 B、水分 C、维生素 D、无机物 6、分类是依据一定的特征进行的。右图中将生物分为 甲、乙两类的依据是() .是否多细胞 B.有无生命 C.是否胎生、哺乳 D.能否运动 7、“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 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诗中描述的月相() A.是新月 B.弓背向东 C.出现在西方天空 D.出现在农历初一 8下列各点属于东半球的是() A.东经162°北纬30°B.东经170°南纬50° C.西经15°北纬70°D.西经100°赤道0°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人教版)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基本理念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三、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如下图所示: 1.依据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据此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具体目标。 3.《标准》一方面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对各主题

最新初中-学生科学竞赛试题卷定

生长性状 日温28℃ 夜温12℃ 红光远红光 茎长度60.2cm 98.1cm 茎节数20.5节21节 茎长度 夜温15小时 7℃17℃26℃日温 9小 时 30℃75cm 52cm 29cm 23℃60cm 50cm 35cm 7℃43cm 38cm 35cm 最新初中-学生科学竞赛试题卷定 考生须知: 1.本卷共4大题,35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10页)和答题卷(共4页)。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学校、姓名、考号。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u-64 Zn-65 Mg-24 Ca-40 S-32 4.g=10N/kg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将选出的答案选项字母填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内) 1.假如家住绍兴的你在暑假某一天下午骑自行车去学校参加科学夏令营,为了防止自行车被曝晒,学校的四层教学楼边有如图的四个露天停车区,你认为 停车的最佳位置是() A.停车区① B.停车区② C.停车区③ D.停车区④ 2.建筑工地需要长l.0 m、宽0.5 m、高0.3 m的花岗岩 350块,现用一辆载重量为5 t的卡车去加工厂运(花岗岩的密度为2.7克/厘米3),则共需要运几次方可运完 ( ) A.28 B.29 C.30 D.31 3.生物学家为了研究北极的生态系统,需要探索冰层下海水的成分,他们在厚薄均匀的冰层打一个深达100 m的冰洞,为了取海水水样,系在取水筒上绳子的长度至少为(已知海水的密度为1.03×103 kg/m3,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 ( ) A.100 m B.13 m C.87 m D.50m 4.在t o C时,100g水中加入mgNa2CO3或加ngNa2CO3·10H2O,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m和n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5.向空玻璃杯杯中逐渐注水,至到满为止,则问杯子与水的整体重心将() A.先升高后降低 B.升高 C.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6.依据图①~④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化 B.图②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 C.图③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图④曲线表示某人的呼吸频率是20次/分钟 7. 睫状体内的平滑肌的舒缩能引起() A 瞳孔大小的变化 B 眼球前后径的变化 C 晶状体曲度的变化 D 视网膜感光能力的变化 8.下表为光与温度对某植物茎生长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茎的伸长与光质及温度有关 B.茎的生长与夜温有关,与日温无关 C.日温30℃夜温17℃处理比日温23℃夜温26℃处理有机物积累多 D.远红光条件下,日温30℃夜温7℃的环境有利于促进茎的伸长生长

(完整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化学模拟试题(五)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 1, O — 16, C — 12, Fe — 56, Cu — 64)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判断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有无形态变化 B 、有无发光发热现象 C 、有无新物质生成 D 、有无颜色变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天然气 B 、石油 C 、食醋 D 、胆矾 3、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 、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作致冷剂 D 、氧气用于炼钢 4、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离子 D 氧元素 5、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因为( ) A 、物质种类没有改变 B 、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 、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 、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核外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内质子数 D 、核外电子总数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C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8、 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 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 X 、 Y 元素化合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 YX B 、Y 2X C 、 YX 2 D 、 XY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B 、 Fe C 、 Al D Si 10、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N 2 B O 2 C CO 2 D 稀有气体 11、 5 月 21 日是“世界无烟日” ,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 A 、 CO 2 B 、 CO C 、 N 2 D 、 CH 4 12、氢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没有颜色和气味 B 、难溶于水 C 、具有可燃性 D 、密度最小 13、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与其名称不相符的是( ) A 、沼气( CH 4 ) B 、赤铁矿( Fe 3O 4) C 、酒精( C 2H 5 OH ) D 、石灰石( CaCO 3) 1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 He 和 H 2 B 、 O 和 N 2 C 、CO 和 CO 2 D 、 CH 和空气 2 4 15、在下列条件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 ) A 、曝露在干燥的空气中 B 、浸没在植物油中 C 、曝露在潮湿的空气中 D 、浸没在蒸镏水中 16、浓溶液用水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液浓度 17、25℃时, 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0%,则 25℃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

小学生必备科学知识竞赛测试题集(含答案)

小学生必备科学知识竞赛测试题集(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是:(B)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氧气 2、美洲大陆的发现者是:(A) A、哥伦布B、牛顿C、郑和 3、地球的卫星是:(C) A、太阳B、土星C、月球 4、很多小朋友喜欢看电影,电影是用放映机将图像投影到屏幕上,你们知道是谁发明了第一台放映机吗?(A)A、奥托马尔B、爱迪生C、史蒂夫.乔布斯 5、从飞机上往下看,彩虹是什么形状的?(A) A、平面B、拱桥C、圆环 6、生活在南极的企鹅为什么会经常流鼻涕?(B) A、因为南极非常冷 B、因为它要排除身体里多余的盐分 C、因为它要用鼻涕来滋润羽毛 7、自行车的尾灯会发光是因为(B) A、尾灯内装有电池 B、尾灯的塑料片能反射任何角度射来的光

C、自行车行走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使尾灯发光 8、月亮有时看起来是一弯月牙,月牙外的月球仍有微微光亮,天文学家称这种“新月抱旧月”的现象为灰光,出现灰光的原因是:(B) A、月球反射太阳光 B、月球走到了地球背后的阴影中 C、地球把太阳光反射到月球上 9、下“鹅毛大雪”时的气温大概是多少度?(B) A、0摄氏度 B、-10摄氏度 C、-20摄氏度 10、冬天在冰湖上捕鱼,只要在冰上打个窟窿,鱼儿就会自动送上门来,这是为什么呢?(B) A、鱼儿都好奇 B、鱼儿都想呼吸新鲜空气 C、鱼儿想要暖暖身子 11、下雪后常常在路上撒盐,这是因为:(B) A、两者发生化学反应 B、混合后融点降低 C、混合后融点升高 12、经常牙龈出血,流鼻血是因为缺乏:(C)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

C 13、下面不能发光的是:(B) A、太阳B、月亮C、萤火虫 14、把开水和冷水同时放入冰箱,那个先结冰?(A)A、开水B、冰水C、一样快15、鸡在喝水的时候不断地抬头望天,这是为了(C)A、看云识天气B、注意空中猛禽C、让水流进胃里 16、冰川作用包括(A)。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作用、堆积 C.堆积、搬运、移动 17、新疆共有大小冰川1.86万多条,总面积2.4万多平方米,占中国冰川面积的(B)。 A.60% B.40% C. 80% D.90% 18、企鹅是南极的土著居民,生活在南极洲的企鹅有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 A B C )等7种。 A.帽带企鹅 B.巴布亚企鹅

初中生自然科学竞赛初赛试题卷六

初中生自然科学竞赛初赛试题卷六

————————————————————————————————作者:————————————————————————————————日期: ?

初中生自然科学竞赛初赛试题卷六 考生须知: 1.本卷共3大题,45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卷(共8页)和答题卷(共4页)。请在答题卷上写上考生姓名、学校、所在地。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S—32 Na-23Mg-24 Al-27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得零分。将选出的答案选项字母填在答题卷的相应空格内) 1.在鱼的身体两侧各有一条测线,侧线的作用是 A.分泌滑液,游泳时能减小水的阻力 B. 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 C.侧线实质上是一根神经,具有感觉作用D.测定水温和测定方向 2.从1981年到1998年,我省城区绿化覆盖率从6%提高到27.2%。以下说法中最确切的是 A.绿化覆盖率的提高,说明浙江的人口在减少 B.绿化覆盖率提高了,建筑物必然减少,因而是不经济的 C.绿化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城区的生态环境 D.提高绿化覆盖率,主要是为了防止城市受到酸雨污染 3.一辆汽车在水平的公路上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热气球正位于公路的正上方并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则热气球上的人以气球为参照物,看到汽车运动的轨迹为 4.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某同学发现遥控器不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对着房中某些物体,按一下按钮,有时竟然也可以控制电视。这是因为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版及解读

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 版) 义务教育 科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1) 一、课程性质(2) 二、课程基本理念(5) 三、课程设计思路(7)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0)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3) 一、科学探究(13) 二、生命科学(15) 三、物质科学(26) 四、地球和宇宙(39) 五、科学、技术、社会、环境(45)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52) 一、教学建议(52) 二、评价建议(59) 三、教材编写建议(65) 四、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68) 附录(72) 附录 1 行为动词(72) 附录 2 教学案例(73) 第一部分前言 20 世纪以来,科学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创建和发展了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基因论等基础理论,提出了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大爆炸模型、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遗传物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信息智能处理的图灵计算模型和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等基本模型,形成了对自然界的全新认识。各学科领域之间呈现出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的发展趋势。科学在不断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规律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科学蕴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伦理已经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升华着人类的精神境界。与此同时,科学与技术之间出现了空前的全面而深刻的互动,诞生了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高技术领域,极大地提高

了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科学和技术一方面以不断分化的方式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综合的统一整体。面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深刻影响,人们迫切需要提高科学素养,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和获得自身的发展。与此同时,人类还面临着资源、环境等一系列新问题,这些都对科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有必要设置一门整合的科学课程,呈现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统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深化对科学的理解,促进科学素养的发展,为认识和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世界做好准备。 一、课程性质初中科学课程是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综合 课程。 (一)初中科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本课程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自然和科学的认识,提 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初中阶段是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合格 公民的必要条件,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必备基础。科学素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整体认识和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发展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用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态度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意识、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初中科学课程是体现科学本质的课程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 其根本任务就是对自然界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从而产生新知识。科学知识是人类经过科学探究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系统认识,其表现形式包含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科学模型和科学理论,对自然现象具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科学知识的形成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深入,以逐步逼近客观存在的过程。个体的创新知识只有充分接受集体的评议、判断、筛选后,才可能有选择地被接纳为共识而成为集体知识。只有充分认识到个体知识和集体知识的相互联系与转换,科学知识的形成才拥有坚实的社会基础。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成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

初二科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初二科学竞赛试卷 2006.6 说明:1、本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分卷I和卷II,将卷I答案答在卷II卷首相应位置上。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Mn—55 Fe—56 Cu—64 卷I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自然现象中,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植物的蒸腾B.木材变成木炭C.湿衣服晒干D.玻璃破碎2.实验表明:用碱性溶液浸泡新鲜的蔬菜,能有效除去蔬菜上的残留农药,从而降低对人体的损害。根据上述信息,对刚买回来的蔬菜,你认为应浸泡在哪种 溶液中 A.白酒B.食醋C.纯碱溶液D.食盐溶液3.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 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下列说法不可取 ...的是A.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煤 C.提高污水处理率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4.用水作试剂,不能 ..区分开来的一组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硝酸钾B.汽油、酒精 C.食盐、味精D.碳酸钙、氯化钾 5.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pH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是 A.偏低B.偏高C.相等D.无法比较 6.有四种飞行器:(l)直升飞机;(2)飞艇;(3)热气球;(4)滑翔机。其中利用空气浮力升空的是 A.(1)和(4) B.(2)和(3) C.(1)和(3) D.(2)和(4)

7.“天狗食月”(月食)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下列哪个传统节日? A.春节B.端午节C.重阳节D.中秋节 8.下列估计值中合理的是 A.长跑运动员的体温可达46℃。B.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可达72千米/时。 C.足球运动员的质量可达80千克。D.举重运动员的举力可达50000牛。9.火星探测器由于车轮极易陷入到细沙中而被困在火星表面的一个沙丘上,这与沙丘能够承受的压强较小有关。如果你是火星探测器的设计者,为了减小探测 器对地面的压强,可行的改进方法是 A.增大探测器的质量B.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C.减小车轮表面的粗糙程度D.减少车轮的个数 10.在一个街头的角落里,某同学看到有一个算命先生口中念念有词,然后让一只鸟从一推纸中用嘴叼出一张,算命先生就给人说:“你的运气……、命运……等。”这个同学看了觉得很奇怪,这只鸟在完成刚才的事是由于 A.这只鸟一定有神灵附体B.这是鸟的非条件反射C.鸟的这种反射没有大脑参与D.这是鸟的条件反射 11.显微镜观察切片时,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后,所观察到的物象与低倍镜相比是A.视野亮,细胞数目多B.视野暗,细胞数目多 C.视野亮,细胞数目少D.视野暗,细胞数目少 12.科研人员为了研究食物对蟑螂生长的影响,将刚孵出的蟑螂分甲、乙、丙、丁四组,分别喂含不同营养的食物,如表。 表中的数字代表所含成分的多少,“—”表示没有此成分。哪一组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 A.甲B.乙C.丙D.丁 13.制取合金常用的方法是将两种或多种金属(也可为金属和非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使其全部熔化,再冷却成为合金。试据下表数据判断(其他条件均满足),

初中科学竞赛考试试题卷

初中科学竞赛试题卷 考生须知: l、本卷共三大题,42小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律填写在答题卷上。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H-1 C—12 O-16 S-32 Fe-56 Zn—65 Cu—64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不给分) 1、汽油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2、以下的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A、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1微米 B、人正常步行时,速度约为12米/秒 C、课桌的高度约为0.8米 D、一头大象的质量可达6.0×103克 3、下列生物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鱼和娃娃鱼 B、水稻和葱 C、松和玉米 D、白菜和小麦 4、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五花八门,使用的能源也各不相同。某品 牌电动自行车的铭牌如下: 根据此铭牌中的有关数据,可知该车的额定时速约为() A、15 km/h B、20 km/h C、18 km/h D、25 km/h 5、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实施了人工增雨,如图为增雨飞机“安—26”飞机在杭州笕桥机场准备 起飞。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CO2)使冷云中的过冷却小水滴经过一定的物态变化形成降雨,是其中一种人工增雨的方法。有同学对物态变化过程 进行描述: a)干冰迅速升华吸热; b)干冰吸热熔化; c)云层中小水滴遇冷凝固成小冰晶; d)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 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 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成雨滴。

在这种人工增雨过程中,你认为能正确解释该方法主要原理的是() A、 a、e B、b、d、e C.b、d D、a、c、f 6、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 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体 7、把带有叶子的枝条插在水中,在暗室里放置两天。用打孔器在取下的叶子上打圆片,把叶子圆 片分为两等份,背面朝液面,一份放入水中,另一份放入5% 的葡萄糖溶液中,并让叶片漂浮在液面上,继续在暗室放置两天。然后把这些叶片放入温水中几分钟取出,再放入70℃的90% 的酒精中浸泡l小时以上;取出叶片放入水中漂洗,再浸入稀碘液中几秒钟取出,用蒸馏水洗去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浮在水面上的叶片呈白色或浅黄色,而浮在葡萄糖溶液面上的叶片呈蓝色。原因是() A.实验前,叶子已储藏了淀粉 B.实验前,叶子已储藏了葡萄糖 C.实验后,叶片发生了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D.实验后,叶片吸收了葡萄糖,并使之转变为淀粉 8、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高倍镜下观察到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质实际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B、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用显微镜观察南瓜茎细胞质流动实验,可用平面反光镜适当降低视野亮度 D、正确的操作方式下降显微镜镜筒时,从左侧看粗准焦螺旋应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班氏试剂在加热情况下能使葡萄糖氧化,生成红色或黄色沉淀。现将甲、乙、丙、丁四人的尿 液各与班氏试剂以1:10比例制成混合液,加热至沸腾,出现现象如下表,则推论正确的是()Array A、只有乙是糖尿病患者 B、甲、丙、丁的尿液都可称为糖尿 C、只有甲和丁是糖尿病患者 D、丙是正常健康者 10、晚上在密闭的居室内放置大型绿色植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主要原因是其() A.光合作用吸收O2,放出CO2 B.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 C. 呼吸作用吸收CO2,放出O2 D. 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CO2 11、科学家们预言,到21世纪,其用途仅次于铁和铝的“第三金属”是() A、锡 B、铬 C、钛 D、钒 12、.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 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 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 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 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 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最新浙江省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

浙江省初中科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在以相对论、量子论、DNA双螺旋结构和板块学说的提出为标志的科学革命的推动下,科学理论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均得到迅猛的发展。信息技术、现代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等迅速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一系列负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都对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上述挑战,学生必须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必须初步养成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问题的习惯,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取向,树立社会责任感;必须更多地学习终身必备的科学知识,以顺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以解决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因此,7~9年级的科学课程必须进行整体设计,力求创建一门将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 一、课程性质和价值 (一)科学课程(7~9年级)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 科学课程(7~9年级)将在科学课程(3~6年级)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学习必要的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和后继学习打下基础。 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课程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科学课程为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地解决个人生活、工作和社会决策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科学课程建立在以下对科学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并将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科学是认识自然最有效的途径。科学知识反映了人类对自然本质的认识,对自然现象具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变成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是以多样统一的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探究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活动,同时还是一个充满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科学知识是全人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