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滑轮》教案

《滑轮》教案

《滑轮》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每组滑轮二个、铁梁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老师听说咱们五年级1班的同学们非常的聪明,而且还乐于助人。最近我在生活中遇到点麻烦。

2.老师居住的宿舍楼的房顶漏雨了,打算用点建筑材料维修一下,可是如何将沉重的建筑材料运到楼顶上去的呢?同学们你们能帮老师想想办法,出出主意吗?

3.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的好办法!老师的两个好朋友,也帮老师想了两个好办法,我们一起去看一

看!

教师出示视频

4.在这两种方法中,用到了什么

装置?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种轮子有什么显著地特点?

5.教师出示定义:像这种边缘有槽,可以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滑轮!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滑轮的作用

1.在刚才的这两种方法中,滑轮有什么不同?

2.你能根据这个特点,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3.教师出示定义。

4.老师的朋友们之所以选择使用滑轮,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你认为滑轮起到了什么作用?生猜测,教师板书有研究意义的猜想。如:省力、方便;

5.究竟使用滑轮能不能省力,仅靠猜想可以吗?5、实验之前,老师提醒大家注意两点,请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

6.下面请开始实验。教师分发测力计和实验记录表。

7.下面请第一小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记录。

8.教师总结:

定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不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三)、生活应用

1.滑轮的这些作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

便,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在生活中滑轮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

2.同学们找一找,下列这些物体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它们属于哪一种滑轮?

(四)、拓展

1.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各的优点,我们能不能把二者的优点合二为一,让我们在使用滑轮时既能够省力,又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

2.多个滑轮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滑轮组。想不想自己动手组装一个滑轮组?教师分发滑轮。

3.总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找到了组装滑轮组的方法,但是,滑轮组还有很多的组装方法等待着我们课下去研究,相信只要大家,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也一定会收获更多的科学知识!

教学反思

滑轮这节课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的操作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涉及到对比试验,而且还把难度提升到滑轮组的组装,所以对学生要求比较大。但讲授后,发现学生对着节课的掌握还是比较好的,能够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但还有几个地方暴露出教学的不足:

1.在用测力计测量两种滑轮提升物体所用力的大小的时候,少数同学不会操作或者是操作错误。因此测力计的

初中物理滑轮优秀教案设计

初中物理滑轮优秀教案设计 黑龙口中学吴里明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使用滑轮的好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会根据滑轮组的挂线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二)教具:学生分组实验。单个定滑轮和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的滑轮组、钩码、弹簧秤、细线绳、剪铁用剪刀、镊子、铁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2.剪铁用的剪刀和镊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教师出示实物并进行演示。出示画有这两个杠杆的示意图的黑板。要求学生正确画出它们的力臂,讲清道理,说明结论。 剪铁用剪刀和镊子两杠杆示意图如图4所示。 二、进行新课

引言:看课本图13-12。提问,我们用力向下拉绳子,国旗上升,你知道旗杆的顶部有什么装置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的轮子。观看实物,引出本节内容并板书:“三、滑轮”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 (1)观察定滑轮,指出旗杆顶端装有一个定滑轮。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看课本图13#0;9,分辨哪个是定滑轮。教师边讲边演示。 (2)提问: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 (3)组织学生实验:按课本本节实验1要求进行。参照课本图13-10装置进行。 说明:重物用2个钩码表示,用弹簧秤测得的数值有两个,一是钩码重,另一个是通过定滑轮拉钩码时弹簧秤的示数。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数值,得出并板书:“1.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解释动力方向的改变。 2.动滑轮:

(1)看课本图13-9,分析乙图提起重物使用的滑轮与甲图中的定滑轮有何不同点?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乙图中提起重物的滑轮是动滑轮。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甲图中人的拉力方向是向下的,使用乙图中的动滑轮提升重物人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教师边讲边演示动滑轮提升重物。 (2)提问: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 (3)组织学生实验,按课本课文实验2参照图13-11进行实验。 说明:重物用3个钩码表示。用弹簧秤测出钩码重。用弹簧秤通过动滑轮来拉钩码,读取弹簧秤的示数时,跨过动滑轮的两条绳要竖直、平行。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由学生根据实验测得的数值分析得出,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秤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教师指出: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板书:“2.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说明此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 3.滑轮组 (1)提问:看课本图13-15,小女孩为什么能吊起一头牛犊?

八年级下册物理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

第2节滑轮 第1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并能识别它们. 2.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与实质,并能用它们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定滑轮、动滑轮的实际使用. 2.对实践中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有好奇心. 3.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教学重点】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难点】会按要求组装滑轮,并画出它的绕线,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定滑轮、动滑轮、钩码、细绳.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杠杆,知道了杠杆的分类和特点.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应用了其他简单机械.如我们每周一升国旗,升旗手用力向下拉绳子,我们会看到国旗缓缓上升;工人在动滑轮的帮助下,居然用50N的力提起重95N

的物体,你知道这些是应用了什么吗? 生思考、讨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先不急于解答. 师你们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呢?我们学习了本课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 【进行新课】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师好,请大家先看教材P81页图12.2-1漫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大人能将重物吊到二楼,孩子却被重物吊了起来? 生思考、发表看法. 教师展示一架定滑轮、动滑轮装置,并利用它们分别提起钩码,对滑轮的构造简单介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它们在工作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生:定滑轮工作时,轴不动,轮转动;动滑轮工作时,轴随着物体一起上或下运动.师回答正确.好,下面请大家分组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可参照教材P82页《实验》).教师参与实验指导,这样便于降低学生实验难度. 设计表格(供参考) 学生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并讲解.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和实质(多媒体课件) (1)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图甲中所示定滑轮两边的力轮相切,中心轴为杠杆的支点,轮的直径可以看做是一根硬棒,动力和阻力作用在直径的两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注意: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动力移动的 距离等于重物升高的高度. (2)动滑轮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如图乙

让孩子学习滑轮很有好处

爱运动爱生活,轮滑是近年来流行的时尚运动,当看到孩子们穿着轮滑鞋自由自在,你追我赶轻盈的从身边滑过,洋溢着快乐的运动气氛,你会感叹这真是一项好帅气的运动哦。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项能培养宝宝帅气的运动才艺——轮滑吧。 轮滑有趣简单,除能健身、娱乐外,还体现出竞技、技巧和刺激,相信每个爱运动的孩子都会很快喜欢上。轮滑运动可以增强体质,塑造体形,锻炼勇气,培养快速反应和平衡的能力。学习轮滑的体验对孩子成长大有益处,当然前提是要得到正确地引导。刚学时,在简单地掌握一些方法和平衡的技巧后,孩子就能体会到这项运动带来的乐趣。 轮滑培训一般从站立、安全跌倒、踏步开始练习,然后教授正确的滑行姿势以及转弯、刹停等技巧。 孩子学轮滑几岁合适? 轮滑讲究身体平衡感及下肢协调控制能力,还需要敏捷的肢体反应,如果肢体控制能力尚未发展健全的幼儿,就会有发生危险的可能。同时轮滑运动对场地要求也较高。宝宝刚开始学习轮滑时,建议3岁内的孩子可以尝试先由滑板或滑板车开始练习,熟悉肢体平衡感然后再学习直排轮滑。 学习轮滑的准备工作 关于轮滑鞋:儿童休闲轮滑鞋是专门针对孩子的,一般可以伸缩,尺寸分几档,鞋帮比较高(脚踝力量小易扭伤,能起到保护作用)适合孩子初学轮滑使用。学习轮滑要注意安全,做好外露关节的保护工作,需要准备的保护装备有:护腕、护肘、护膝和头盔。 按以下方法让孩子很快爱上轮滑: 1、伙伴式你追我赶滑轮滑的英姿最能挑起孩子对轮滑的兴趣。 有时间带孩子看看小伙伴全副武装穿着轮滑鞋、英姿飒爽,飞一般的从身边滑过,孩子肯定心动想学想玩。既能增加与小伙伴交流玩耍的机会,又对孩子的性格培养也大有好处。父母这时可以跟他制定一个学习轮滑的小计划。 2、多关注轮滑的学习诀窍。 大多数父母认为买了鞋和护具让孩子自己玩就行了。其实,要想滑好轮滑,有很多技术窍门。掌握了这些窍门,孩子就能真正从中体会轮滑的无穷乐趣。通过轮滑掌握的平衡感、速度感,很可能帮助他触类旁通地领悟到其他运动需要的技巧。掌握每个窍门都像过一个小关口,过关的过程中,父母的正面鼓励和支持非常重要。 3、学轮滑,要孩子学会从摔倒、站立开始。 首先让孩子明白了怎么摔是安全的,明白了如何通过身上的护具来分散跌倒的撞击力以保证身体的关键部位不致于受伤,有了安全感,不再产生恐惧真正放松下来。如果不经过这方面的训练,摔倒时只靠本能反应,就会出现臀部、背部甚至头部等关键部位受伤的情况。课上时间孩子未能完全掌握,父母可以配合课程进展,协助做好防摔的基础练习。 4、如果轮滑课每周才一次,若想完全领会动作的要领,父母可以抽时间陪孩子练习,以实践、巩固学到的动作要领。物色好平整安全的场地后,让孩子带好护具,针对孩子学习的进展和兴趣,和孩子一起做一些轻松、快乐的游戏,例如让孩子抓着父母背后的衣服玩开火车游戏、或玩追人游戏等。 总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给人带来健康快乐,轮滑增强心肺功能、协调肢体平衡能力、灵敏性和爆发力,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让孩子在你追我赶的快乐气氛中运动,增加与小伙伴交流玩耍的机会,身心健康,爱运动爱生活!

滑轮》教案

第二节《滑轮》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能够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2、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数据信息处理的方法,有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分析数据,感受收集数 据信息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滑轮的实质 四、教学分析 1、学生分析: (1)学生已经知道了三种杠杆即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的特点。 (2)学生基本掌握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2、内容分析: “滑轮”是继杠杆之后的又一种简单机械。多数学生虽然见过滑轮,但平时并未仔细观察过,更没有研究过它。因此,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实物,通过创设情境,找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 “滑轮的作用特点”是本节课中的重点内容,虽然演示实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但对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不够,学生只能对所学知识进行死记硬背,不理解真正内涵。在教学中让学生独立探索,发现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识思考,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滑轮的实质”是变形的杠杆。由于初中学生想象能力和对动态知识理解能力有限,对学生接受这个知识点有一定困难。为此,通过教师演示,使学生很直观地辨认出滑轮就是连续旋转的杠杆,是杠杆的变形。从而利用杠杆平衡条件知识,顺利地解释滑轮的实质问题。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学生对杠杆的理解得到了升华,实现质的飞跃。 教学用具:滑轮、铁架台、钩码、细线、(学生实验8组、演示实验)弹簧秤、刻度尺。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教学法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

1.按上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 F 2 /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1 /N 1 2 3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学生 通过 比较 F1和 F2的 数值 (可 以有 误差) 生积 极地 参与, 有助 于学 生的 理解。 让学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 F 2 /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1 /N 1 2 3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补充实验: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可以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时,拉力的示数会变大。 四、滑轮组 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五、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组装口诀:单从动,双从定,从里向外绕。 例: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动滑轮自重不计) ⑴用G/2的力提起重物; ⑵用G/3的力提起重物。学生 归纳 学生 讨论 总结 生积 极地 参与, 有助 于学 生的 理解。 学生 归纳

滑轮教案设计

滑轮 【教学目标】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它们的实质,能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它们的作用。 2.认识滑轮组,会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使用滑轮组和组装滑轮组。 【教学重点】 根据滑轮组的挂线方法判断它的省力情况。 【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设计组装滑轮组 【教学准备】 弹簧秤、砝码、铁架台、单个滑轮、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如何把木料运上楼?学生讨论、交流。 (二)讲授新课 出示滑轮实物(大些)并拨动它转动。 指出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可以绕着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小轮子。 滑轮根据它的不同使用方法可分为三种类型。 1.定滑轮 (1)出示实物并操作演示定滑轮的使用。 像这样在工作的时候,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使用时,小轮在不停地转动,但位置不变。 问:这种定滑轮我们日常见过吗? 答:升国旗时见过。 (2)演示实验:研究定滑轮的特点,(事先在欣架台的竖杆上缠上白纸条,纸上等距离的画上四、五条红线,这样砝码升高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可以直接从中找出倍数关系,演示滑轮和滑轮组时也同样自理)。

A.向下拉绳子,砝码上升,拽出若不使用定滑轮要使砝码上升,手须用力竖直向上提拉,而使用定滑轮可向下用力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即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这在许多情形下,对我们工作很方便。比如,旗杆顶上装一个定滑轮,人站在地上就能把旗子升到高处。 B.用弹簧秤测拉力的大小分别作竖直向下拉、水平横拉、斜拉)。指出使用定滑轮与不使用定滑轮而直接用手去提拉,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C.根据铁架台竖杆上的等距离红线格,测定出动力(绳子自由端)下移的距离S等于砝码升高的距离H。指出使用定滑轮不省也不费距离。 (3)画出定滑轮的杠杆示意图。指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都等于滑轮的半径r,即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1等于阻力F2,即不省力,因此不省也不费距离。画出横拉、斜拉时的动力臂,可看出这时的动力臂也等于滑 轮半径。因此,还是F1=F2,s=h,所以使用定滑轮时,动力的大小与动力在,不 一定要竖直向下拉。 2.动滑轮 (1)出示实物并操作演示动滑轮的使用。 像这样在工作的时候,滑轮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演示实验:研究动滑轮的特点。 A.指出使用动滑轮时须向上用力提拉,与不用动滑轮而直接用手来达到同样的目的时用力的方向相同,即使用动滑轮不能力的方向。 B.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测出拉力的大小,指出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C.根据铁架台竖杆上的等距离红线格,测定出动力移动的距离S是砝码升高的距离H的二倍提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3)画出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指出动力臂l1等于滑轮的直径,阻力臂l2等于滑轮的半径,即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是阻力F的一半。因为省一半力,所以要多移动距离,即动力移动的距离是力移动的距离的二倍(可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告诉他们动滑轮的支点在使用过程中是随时变化的)。 提出定滑轮虽然能发迹变力的方向,使我们工作方便,但不能省力;而动滑轮虽然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方便。于是人们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把它们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这样就组成了滑轮组。 3.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滑轮组。 它既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方便。

“滑轮”教学设计

《滑轮》教学设计 授课地点:物理实验室 授课时间:1课时 【仪器材料】定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 分组实验器具:动滑轮、绳子、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刻度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理解滑轮的原理 , 知道滑轮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由问题的提出、猜测、经过实验探究 , 使学生亲身经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 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 培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 , 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讨论归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习提问 什么叫做功的原理? 新课教学 板书课题后让学生看书、并边看边对照课本图进行实验(同桌的二人一组。此期间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 1.什么叫做滑轮? 2.什么叫做定滑轮? 使用定滑轮能否省力?能否省距离?能否省功?使用它有何好处?同时教师按照图1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相等,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并能从功的原理方面认识使用定滑轮为什么不省力。 3.什么叫做动滑轮? 教师按图2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h的2倍。”能根据功的原理说明:“使用动滑轮虽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可以省一半力。” 4.什么叫做滑轮组?使用它有什么好处?教师出示绕好的滑轮组和自制的滑轮组挂图如图。 5.接着让学生讨论各滑轮组分别由几股绳承担总重力(G)。然后,教师演示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上升高度h间的关系(图4)。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此图为4股绳承重,s=4h。再把绳子从滑轮组上解脱2股,使之成为2股绳承重(如图5),进行演示s与h的关系。演示表明:2股绳承重时,s=2h。告诉学生:同一根绳上各处受力都相等,所以滑轮组中各股绳受力都相等。然后问学生:拉力F与承重绳子股数n有何关系?绳子股数越多,拉力越小(当然这里要说明不能无限制的增多动滑轮的个数……),而且是:几股绳承重,力就是总重力的几分之一。

五年级下册科学同步练习-第5单元 第20课 滑轮青岛版(六年制)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 20.滑轮 一、填空 1、边缘有(),可绕()转动的轮子,叫做()。它一般分为()和()两种;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移动的滑轮叫();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 2、定滑轮能()的方向,但不(),动滑轮能()但不能()的方向。 3、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做()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二.判断 1.定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2.滑轮组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而成,滑轮组既能省力也能改变用力方向。() 3.旗杆顶部的定滑轮是用来省力的。() 4.滑轮就是一个变形的杠杆。() 6.能够转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边缘有槽能够围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8.动滑轮和定滑轮可以多个组合在一起使用。() 9.吊车上的滑轮装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所以能提起数吨重物。()

三、选择 1.旗杆顶端的滑轮的作用是()。 A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B既不能省力,又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C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2.旗杆顶端使用的是()。 A定滑轮. B动滑轮 3.拉窗帘用的是()。 A定滑轮. B动滑轮 4.吊车上使用的是()。 A定滑轮. B动滑轮C滑轮组 5.下列装置中,不是利用滑轮的是()。 A.旗杆 B.窗帘 C.推土机 D.吊车 6.将一袋重50千克的水泥搬运到六楼楼顶,下列哪种方式最省力?() A.通过人工搬到楼顶 B.使用绳子直接将水泥拉上楼顶 C.使用定滑轮将水泥吊到楼顶 D.使用滑轮组将水泥吊到楼顶 7.修房子时要把很多瓦片从地面运到房顶,应使用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 B.斜面 C.滑轮 D.齿轮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

初中物理滑轮教案

课题滑轮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这两种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 教具铁架台、滑轮两个、长细绳、钩码四个、 滑轮组(由两个滑轮组成的)两个 教学过程互动与反馈 第一课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一、初步认识滑轮 1.提出问题:如何把木料运到楼上? 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器材做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 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 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 滑轮称为定滑轮; 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 4.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 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旗杆顶端的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动滑轮、电梯上的滑轮等。

三、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 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 1 2 3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补充实验: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 四、课堂练习和作业: 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2.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 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A.F1=F2=F3B.F1<F2<F3 C.F1<F3<F2D.F3<F1<F2可以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时,拉力的示数会变大。

学滑轮_600字【优秀作文】

学滑轮_600字 滴滴汗水终于有了今天的收获。瞧!运动场上的我滑得多轻快,如同一只蜻蜓在飞跃;滑得多优美,好似一只天鹅在曼舞。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学校操场上出现一项新型运动——滑轮。一群戴着头盔,戴着护膝,穿着滑轮鞋的小孩在操场上滑着。他们的动作是那么潇洒,是那么自在,那么优雅……我看着、看着,心里不觉痒痒的。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便替我报名参加了这个体育项目。 我怀着兴奋而又好奇的心情来到操场上第一堂课。在教练的帮助下我穿戴整齐了。谁知还没等我站稳,我就摔倒了。我顽强地爬了起来,可是没滑几步,“扑通”一声,我又摔了个手脚朝天。“唉,看来学滑轮并不简单呀!”我有点泄气了。教练似乎看出我的想法,走过来对我说:“刚学滑轮时,摔跤可是家常便饭。 不过只要你掌握了滑轮的技巧,你就不会在摔跤了……”听了教练的一番话,我身上仿佛有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我用手按住地面,艰难地站了起来。我按照老师的指导,先放松身体,然后弯下腰,双手随着步伐协调地摆动。一步、两步、三步……我终于能自由地滑动了。尽管这堂课上我还摔了很多次,可我没有气馁。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站起。我

知道这还仅仅是起步,与别的队员相比,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我暗下决心,我虽然学得晚,但我一定要尽快追上他们。 有了这种动力,我开始苦练滑轮。我除了坚持一周上好两堂课外,我还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五一长假期间,别的队员在休息、旅游时,我也照常坚持。我一边练习,一边琢磨。因为只有苦练加巧干,才能事半功倍。 滴滴汗水终于有了今天的收获。瞧!运动场上的我滑得多轻快,如同一只蜻蜓在飞跃;滑得多优美,好似一只天鹅在曼舞。 我不会就这样满足的,我要像许许多多国家级运动员一样,穿着漂亮的衣裙,在世界级的溜冰场上一展风姿。

滑轮优秀教案

2015年春《滑轮》优秀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对实践中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2.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动滑轮、定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及特点。 教学难点 1.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实质; 2.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滑轮、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杠杆这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杠杆的种类 以及各类杠杆的特点: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了距离。 费力杠杆:费力却省了距离。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另一种简单机械——滑轮。 漫画导入 让学生观察和欣赏下面的三幅漫画,“胖子”利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瘦子”想帮忙,却把自己吊了上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其中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 学生会带着“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情景导入 多媒体投影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使用滑轮的一些画面: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使用滑轮从井中提水、窗帘中的滑轮、升旗中的滑轮……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滑轮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使用滑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方便呢滑轮的特点有哪些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连接滑轮要想了解这些知识,需要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引出课题:滑轮。 推进新课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 教师活动: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滑轮来提升重物。请你观察桌上摆放的滑轮,说出它的结构特点,想一想滑轮的这些结构在提升重物时有什么功能吗 学生活动: 出示一个滑轮,让学生观察其结构,归纳:滑轮就是边缘有槽、能绕轴心转动的轮子。 情景创设: 工人要装修三楼的房子,他们需要把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工人甲在底楼地面,工人乙站在三楼。他们都想利用一根绳子和一只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工人甲,,你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如果你是工人乙,你又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模拟实验:下面我们用钩码代替货物,利用细线、滑轮在铁架台上分别模拟甲、乙工人提起重物。 【演示】分别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提起一个 重物,如图所示。 学生活动: ①(小组合作)探究滑轮的使用方法;(体 验实验、观察比较) ②个别学生上台演示交流滑轮的使用 方法。 教师活动:①用PPT再现滑轮的使用; 提问:仔细观察两种情况下滑轮的运动②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第20课《滑轮》

第20课《滑轮》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通过探究,让学生能够利用滑轮、钩码、测力计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做好实验纪录,会分析实验数据。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 科学探究:使学生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并能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发现定滑轮方便不省力,动滑轮省力却不方便的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重证据,敢于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机械给人类带来的诸多方便。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验证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滑轮2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实验记录表。 演示材料:两个竹竿,多媒体课件 课前预习设计 1.同学们课下观察国旗是怎样升到旗杆顶端的? 2.给学生们两个滑轮、细绳和一个钩码,试一试有几种拉动方法?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新课 谈话:“平日里观察过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吗?”“为什么向下拉升旗了,旗帜却向上升? 生:滑轮。”“绳子”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 (1)指导构造及种类帮学生认识滑轮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定滑轮,出示课件(学生升旗的图片)教师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小结;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出示滑轮,讲解)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板书课题) 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指导学生动手活动

钩码作为重物,你用桌面上的器材将钩码提起来,试一试能找到几种方法? 学生动手制作定滑轮和动滑轮 2.探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 (1)谈话:定滑轮、动滑轮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学们举例说明(课件吊车,拉窗帘、钓鱼竿等图片)。 大家猜想:人们为什么要用滑轮提升重物呢? 生:省力?可能方便些? (教师把学生的猜想板书在黑板上)省力?方向? 你们认为这两种滑轮在使用中都方便吗?都省力吗? (2)讲述:要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得通过实验来验证。怎样设计实验? (3)交流各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 生:把测力计挂在钩码上测出钩码的力,再测钩码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上用的力,进行比较。 (4)出示实验方案 1.先用测力计测出直接提升重物的拉力的大小 2.再分别测出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时拉力的大小,作好记录。(先确定使用的是动滑轮还是定滑轮) 3.总结滑轮的作用 (5)实验过程注意哪些事项? 学生:注意安全,合作完成。 出示实验要求。 1.科学使用测力计,首先要注意将指针调零,匀速拉到重物的过程中平视指针读数,正确读数。 2.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实验数据。 3.实验结束后,共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整理好实验仪器。 (6)分组实验。(要求学生独立组装独立操作。)

(名师整理)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 第二节 滑轮》优秀教案

第二节滑轮 【教材分析】 《滑轮》作为第十二章的第二节内容,既是对杠杆知识的延伸,也是对简单机械学习的深化,它为后面学习机械效率奠定基础,因此 本节内容在第十二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其内容具 有三个特点:一是实用性,滑轮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源 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课程理念;二是基础性,这一节是学习机械效率的重要基础;三是 实践性,滑轮使用上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实验研究的过程,亲身体验并找出特点。 【学请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力和杠杆的学习,已经知道简单机械的一 些特点,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也会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这些都为 学习本节奠定一定基础,而且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滑轮,例如起重机 的吊钩、旗杆顶端的滑轮等有一定的接触,但是他们对滑轮的认识是 感性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经历实验研究过程,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设计思路】 本节的设计采用创设情境——知识迁移——实验探究——类比分析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上一节杠杆的知识,联系新旧知识,引入

滑轮的学习。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找出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优缺点引入滑轮组,并给学生提供练习组装滑轮组的机会,通过演示实验总结滑轮组的特点,帮助学生分 析判断物体由几段绳子吊着,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上升的高度的关系、绕线方式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能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滑轮的两种使用,体会类比的科学方法; 2.观察和操作滑轮,体会滑轮的工作特点; 3.经历使用滑轮,体会滑轮的优缺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产、生活和自然现象中的滑轮的应用;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滑轮,具有利用滑轮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研究定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组装滑轮组分析滑轮组的特点;

小学科学优质课教学设计 课 题:定滑轮和动滑轮

小学科学优质课教学设计课题:定滑 轮和动滑轮 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旗杆顶部的滑轮,做一个模拟升旗的装置,让学生观察、体验这种向下拉绳子而旗帜能够上升的现象。第二部分:会移动的轮子。人们在搬运货物时,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李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设计意图: 前面一课研究了轮轴机械,研究了轮轴省力的工作原理。在这一课中,学生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简单机械,并将分别通过观察钩码的数量和用测力计测量这两种方法研究滑轮的省力情况。

教学重点: 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交流法、讲述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滑轮组教案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复习: 1.概念:一根__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_______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①_______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②_____F1:使杠杆转动的力。 ③_____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④______l1(L1):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⑤______l2(L2):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力臂:从_____到力的作用____的距离叫做力臂。) (3)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________。思考: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是特殊的杠杆?若是,各为什么杠杆? 预习: (1)概念: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的小轮,它可以绕着轴转动。 ①滑轮组省力规律: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股(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体和动滑轮总重力的几分之一。公式F= 。 ②特点:滑轮组虽然省力,但是费了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和重物升高距离h的关系为:s=nh。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速度v G) 定滑轮在生产、生活中比较常见,比如每周一早上升旗时就要用到滑轮。目的就是要改变动力的方向,人站在地上就可以把国旗升到旗杆顶。 生活中的定滑轮:旗杆的顶端、起重机、打桩机等。 看上图: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因为定滑轮的实质是个等臂杠杆,动力=阻力。胖人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所以胖人可以安然地站在地上。而瘦人受到的重力小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所以物体安然地在地上,瘦人却被升到空中。 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

滑轮及其应用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 《滑轮及其应用》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八年级物理《9.2 滑轮及其应用》第一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基础上对滑轮的学习。本节既是旧知识的延伸又是第二课时学习“滑轮组”的基础。本节的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滑轮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可大大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总之本节课无论在知识的学习还是的能力的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并能识别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滑轮,以及掌握定滑轮、动滑轮的使用方法、工作特点及工作原理。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初二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对物理课的特点比较熟悉,对物理有一定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滑轮及其应用》是在学生有初步杠杆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滑轮的特点、实质较难理解,通过实验使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使初中学生易于掌握。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定、动滑轮的使用方法;(2) 定、动滑轮的工作特点(3)定、动滑轮的工作原理;(4)滑轮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本节课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方案、使用工具收集证据、处理数据、表达与交流、解释问题等过程,归纳得出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通过物理建模的方法从理论上将滑轮抽象为变形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滑轮的工作原理,然后再对已经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进一步理解滑轮的工作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协作的实验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交流、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能识别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滑轮。 2、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点。 3、通过了解滑轮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滑轮的使用方法及工作特点”过程,运用实验归纳法得出结论。 2、通过将定滑轮抽象成等臂杠杆、将动滑轮抽象成省力杠杆的过程,感受建模的科学方法。

五年级科学 《滑轮》

青岛版科学五下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 第20课《滑轮》 教学特点: 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把一切放给学生,大块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去进行探究。本课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验证——总结”的探究过程,自主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去发现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从而明白生活中人们用定滑轮、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道理。 学情分析: 从生活经验方面看,滑轮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简单机械,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又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学生并没有过多的去关注它。从知识储备来看,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两种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这为滑轮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本课时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通过探究,让学生能够利用滑轮、钩码、测力计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做好实验纪录,会分析实验数据。指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定滑轮、动滑轮是否省力。 科学探究:使学生能根据现象进行猜想,并能进行实验验证,从而发现定滑轮方便不省力,动滑轮省力却不方便的规律,亲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重证据,敢于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机械给人类带来的诸多方便。

教学重点: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验证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滑轮1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实验记录表。 演示材料:学生分组材料一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谈话:同学们每周一咱们都要进行升国旗,你知道升旗手是怎样将国旗升到国旗的顶端的呢 生1:一边拉绳子红旗就会升上去 生2:利用旗杆上面的滑轮(你的知识真丰富) 每一次升旗你有没有观察过国旗顶端的装置是什么样的呢?咱们一起去看个究竟(课件出示升国旗视频)师:国旗顶端的这个装置就是本单元继斜面杠杆之后我们要研究的另一种简单的机械滑轮(板书) 【教学意图:通过日常生活情况引入,激发学生的激情和学习兴趣,发现并思考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呢?为下面的游戏活动提供方法上的启示。】二认识动滑轮定滑轮 师谈话:观察滑轮滑轮是什么样子的 生观察课件上滑轮发现是圆的在观察老师准备的学具滑轮发现可以转动边缘有槽 师总结像这样边缘有槽可绕中心轴轴转动的轮子就是滑轮(课件)

《滑轮》教案

《滑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让学生能够利用滑轮、钩码、测力计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使用滑轮的原理,做好分析实验记录。并指导学生研究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游戏和实验,亲历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便当与省力的探究过程,并自行设计方案来验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重证据,敢于尝试的精神,使学生体会社会生活中的机械给人类带来的诸多便当。 二、教学重点 利用滑轮等简单机械研究滑轮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实验、操作验证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便当与省力过程。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粉笔、图片、旗杆模型。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么请看老师带来的是什么?(演示升旗教具)谁想来试一下呢?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升旗的时候是向下用力的,还是向上用力的?为什么向下用力,国旗却会向上走呢?那么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这个风趣的问题。 新课讲解: 一、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1、出示滑轮图片及实物。谈谈你对滑轮的认识有什么看法。教师引导:“这个是我们实验室里做实验用的滑轮,大家观察一下,这个滑轮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边缘有槽,圆形) 小结:“实际上滑轮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轮子” 那么在刚才的游戏中你都用了哪些滑轮呢? (设计意图:应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一些事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引导:滑轮有两种例外的使用方法:一种是把滑轮不变在一处不动,这样使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还有一种像这样能随重物一起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出示动画课件) 3、让学生利用实验材料,安装定滑轮和动滑轮。 (设计意图: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能力,为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原理做好准备) 二、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性质。 1、谈话:结合刚才的游戏及生活中滑轮的例子,大家想一想为什么要用滑轮提升重物呢? 学生回答(便当、省力) 2、“那你认为这两种用法在使用中都便当吗?”

初中物理滑轮及滑轮组教案

环球雅思学科教师辅导讲义讲义编号:组长签字:签字日期: 学员编号:年级:八年级课时数:3课时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物理学科教师:课题简单机械——滑轮 授课日期及时段 2013年8月7日 8:00-10:00 教学目标了解杠杆的定义和五要素,能够画出杠杆的力臂,能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计算,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和特点,会利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进行有关的计算 重点、难点杠杆力臂的画法;滑轮组的有关计算(功和机械效率) 教学内容 一、本周错题讲解 例1(镇江市中考试题)如图1(a)所示的杠杆重;不计,O为支点,AO=0.2m,当在A点悬吊一重6N 的物体,绳子的拉力F=3N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图中画出拉力矿的力臂l2,力臂l2为________m. 例2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左端且始终垂直的力F,将杠杆由水平位置OA缓慢拉至OB,则在这个过程中力F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4如图3(a),物体A重30N,挂在水平横杆C端,横杆可绕A点转动,绳子BD作用于A C,使AC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横杆AC长2m.BC长0.5m,若杆重不计,绳子BD作用在横杆上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N.若考虑杆重为20N,拉力大小又是________. 二、知识点梳理 1、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速度v F) =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速度v G) F1 l1 F2 l2 l1 l2 F2F 1

2、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 2G 只忽略轮轴 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2(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 3、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n (G 物+G 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 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 物+G 动) / 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滑轮组的组装方法:按照“奇动偶定”原则:当承重绳数n 为奇数时,绳子固定端应拴在动滑轮上(即“奇动”),若不改变力的方向,则需要的动滑轮数=定滑轮数=n-1/2,若要改变力的方向,则需要添加一个定滑轮;当承重绳数n 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应拴在定滑轮上(即“偶定”),如不改变力的方向则动滑轮数位n/2个,定滑轮比动滑轮少一个,若要改变力的方向,则定滑轮数应等于动滑轮数。 三、经典例题 例1 (长沙市中考试题)在图4(a )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绳子最省力的绕法. (a ) (b ) 图4 如图4(b ),绳子的绕法为最省力。 (1)使用滑轮组竖直提起重物 第一种情况,在忽略动滑轮重和摩擦及绳重等额外阻力时,绳子自由端拉力:F =n G 物.如图4 (b ),n =4,F = 4 G 第二种情况,不计摩擦和绳重,但考虑动滑轮重.拉力:F =n G G 动 物+如图4(b ),若物体重 500N ,动滑轮重100N ,则拉力:F = 4 100500N N +=150N . 第三种情况,又要考虑动滑轮重,又要计摩擦等额外阻力,则应从机械效率去考虑求出拉力. 公式推导:η=总有W W =Fs Gh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