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文版九下三单元教案

语文版九下三单元教案

语文版九下三单元教案
语文版九下三单元教案

9 《家》的序和跋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序和跋的文体特点,领会它的导读作用。

(二)体会自写序、跋和为别人写序、跋的不同特点。

(三)了解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轨迹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二、重点难点:体会自写序、跋和为别人写序、跋的不同特点。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引

1.了解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和他早年写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的有关情况。

2.请读过《家》的同学,介绍故事梗概,教师适当补充。

3.了解关于“序”和“跋”的一般知识。

(二)活动过程

1、认识作者:巴金(1904--2005)现、当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以及随笔集《随想录》五集。

2、文学体式简介:

序:放在书的正文之前,说明书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请别人写的称“代序”,作者自己写的称“自序”。本序写于1931年4月,是作为“激流三部曲”总序发表的,表达作者生活态度,反映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

3.小组合作探究

(1)课文中列出几个文学家?作者列出这些文学家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托尔斯泰,罗曼·罗兰,鲁迅,巴金。

因为他们对生活有不同的看法——

托尔斯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罗曼·罗兰:“为的是来征服它”。

鲁迅:“是一条道路。”.

(2) .《家》的“序”是作为〈激流三部曲〉的总序发表的,联系文中有关“激流”的语句,说说作者是怎样理解和对待生活的。

【明确】此题旨在让同学们了解,作者把生活比做激流是鉴于他对生活的深刻认识,是他写作《家》乃至《激流三部曲》的目的。当然,这也是理解“序”和《家》的一把钥匙。

作者认为,生活是勇往直前、永不停止的;是充满力量、无可阻挡的;是有爱,有恨,有欢乐,也有痛苦的。对待生活的态度应该是“搏斗”,是“征服”。

3.总结概括

以上讨论中,你可以看出早年的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他是一个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的战士。

(三)拓宽延伸

1.小组讨论

既然巴金是一个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的战士,那么我们可以从他的这篇序文中看到他用什么去同黑暗搏斗的吗?

提示:他走上了一条当年许多进步青年们走的道路——用文学来展示生活,激励人们前

进,这就是他写作《家》乃至《激流三部曲》的动机。

2.小组探究

你从作者早年的这篇序文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巴金?你对这个时期的巴金又如何去评价?

提示:巴金是一个激流中的战士。但由于当时思想的局限,作者在文中也表现了对前途的朦胧和迷惘。

(四)总结概括

1.序文不长,但充满激情,想一口气把所有的话说出来,滔滔不绝,热情洋溢,使读者深受感染。

2.在巴金的心中,生活就是像激流那样一往无前,充满力量;生活中有爱,有恨,有欢乐,有痛苦;生活中有激流,有泥沙,也有沉滓。我们“要有这生命”,就“为的是来征服它”。

(五)布置作业

1.预习“跋”。,

2.完成“思考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跋的介绍:重点介绍自序、自跋和他序、他跋的不同点。

跋:放在书的正文后面,叙述书的内容或作补充说明,一般由作者自己撰写。本跋写于1953年3月,比序晚22年,交代创作《家》的意图和不足之处。

2.《家》的“跋”是1953年3月4日写的,是写在解放以后,《家》的“序”是1931年4月写的,其间有20多年的跨度。作者从20多岁到年近半百,其间的风风雨雨使他的思想更为成熟。

(二)活动流程

1.请一个同学朗读《跋》,其他同学从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思想轨迹的句子,思考作者22年以后补写的“跋”与22年前写的“序”在思想认识上有什么不同。

要点:(1)“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但是读者可以在里面去找它。”

(2)“我当时还年轻、幼稚,而且我太重视个人的爱憎了。”

(3)“事实上,我本可以更明确地给年轻的读者指出一条路来,我也有责任这样做。”

(4)“我没法掩饰二十二年前自己的缺点。而且我还想用我以后的精力来写新的东西。”

2.对《跋》中第一段的诠释

在《跋》的第一段中,作者讲到了自己的创作动机“我很早就说过,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也讲到了作者的创作体验:“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块儿受苦,跟一些人一块儿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正是由于巴金目睹了生活中那些悲惨的结局,目睹了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才使得巴金的《家》是那样的感人,那样的富有生活气息。

3.小组讨论:作者在课文的最后两次点到“青春是美丽的”,你该如何去理解巴金先生的这句话。

提示:年轻的巴金敢爱敢恨,他对不合理的制度发出“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

‘我控诉’”,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激愤”之情,是他在青年时期进发出的最美丽的情感火焰。

(三)综合探究

怎样评价作者青年和中年时期的思想境界?

(四)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家》的精彩片断,如“鸣凤之死”“觉慧出走”结合课文,写一篇读书笔记,字数不限。

10 读《堂吉诃德》

一、教学目标

(一)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

(二)品味独具风格,韵味十足的语言。

二、重点难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刚刚懂事并稍通文字后,读的第一部书或第一个故事是什么还记得吗?德国诗人亨利希·海涅,颇能识字以后,读的第一部书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作的《堂吉诃德》。今天,我们所要学的一篇文章,就是诗人写自己在不同时期读此书的感受。

(二)补充介绍

1.《堂吉诃德》与塞万提斯的介绍由学生进行,教师可有选择地投影出来。在学生准备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指导获得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

2.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作适当补充,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堂吉诃德》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教师要特别强调作者写作此书的主旨是为了批判和终结当时盛行的骑士文学,堂吉诃德是作为一个讽刺对象来描写的。

(三)整体感知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啜.泣(chuò) 长髯.(rán) 蹩.脚(biē) 阴霾.(mái)憔悴飘忽倾倒稚嫩攀附

2.画一画:找出难以理解的词语,设法解决。

3.想一想:课文每一段写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第一段:描述自己童年时期第一次读《堂吉诃德》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段:复述书中银月骑士打败了堂吉诃德的情节,书写同情之情。

第三段:补充指出银月骑士是个剃头匠(实则是一位大学生)。

第四段:对初次读《堂吉诃德》的回味,以及后来对堂吉诃德

4.说一说: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什么?(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同桌合作讨论,大组交流)

(四)研读课文

分小组学习,每一组派一个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1.在童年的海涅心目中,堂吉诃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您能中找出依据吗?

2.文章还提到了作者在哪些年龄阶段读此书的感受?那时的认识又有了怎样的变化?

3.比较一下,作者更珍视哪个时期的感受?

4.作为中学生的你,怎样看待作者对此书的态度?

5.结合自己不同时期读同一作品的经历,谈谈:是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我们就应该责备自己最初的认识?

(作者在童年时代读《堂吉诃德》,感受到堂吉诃德是一个勇士、英雄,为之钦佩、仰慕;“发育得是个青年的时候”“觉得《堂吉诃德》扫兴乏味”;“快成人,跟这位拥护杜尔辛妮亚的倒霉战士稍稍相安无事,而且嘲笑他起来了”。作者更珍视童年时期读书的感受。

从我们一般人的眼光来看,堂吉诃德是一个披着骑士外衣的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典型,是一个性格复杂而又矛盾的人物。他表面荒诞不经,滑稽可笑,满脑子充满骑士的幻想,脱离实际,不自量力。一味蛮干,干出了一系列荒唐可笑的蠢事。但这些荒唐可笑的举止都出自真诚善良的动机,掩盖着崇高伟大的精神,塑造堂吉诃德的形象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游侠世风。

要懂得尊重孩子们真实的感情,不要轻视自己初读作品的感受,而要珍惜它,作为美好的回忆。)

(五)布置作业

1.这篇文章的中文译者是我国著名学者、文学家钱钟书先生,所以文章的语言才是这般的俏丽而有韵味,熟读全文。

2.摘抄你所喜欢的句子,并想想喜欢的理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一堂课所讲内容。

2.通过朗读,我们感受到了课文的语言俏丽而有韵味的魅力,请大家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品读课文

1.请同学阐述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提示:可以从表达方式、内容、情感等方面进行。)

2.教师从学生交流的句子中找出描写当时读书环境的句子。(学生没找全面的,教师进行补充。)

示例:①“五月里一个明媚的日子……花木就都—片欢欣,颤动起来。”

②“花鸟林泉”“陪着我哭”“一株衰老不材的橡树微微啜泣……仿佛在呵斥人世:的险恶”。

③“那是个阴霾的日子……望出去是一片衰盛无常的景象。”

小组探讨:示例中的后两句与第一句有何区别?(前者明媚、欢欣;后者悲哀、憔悴和灰暗)

3.引导学生朗读,体会感情。

4.一部书,随着情节的发展,对景物的描写也有所不同。你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写写自己类似的体验吗?(学生习作,每一小组推举一个代表进行交流) 5.尽管《堂吉诃德》这本书作者以后读了数遍,但儿童时代此书留给自己的印象和影响是深刻的和不可动摇的!你能从文中找出依据吗?

示例:①“我在‘游记’第四部里写了上面一段,描摹多年以前……这位伟大骑士的所作所受,依然叫我震惊倾倒。”

②“可是,说也奇怪,……那瘦骑士和那胖侍从总追踪在我后面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上面两段话,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点评。

分析: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第二句话的含义的?

你的读书生活中有类似的形象在影响着你吗?

6.小结并提出希望。

①写作特点(1)情景交融。

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这些景物不仅是儿童心目中的景物,也是诗化了和人格化了的环境描写,而且随着人物感受的变化,写景也有所不同,真正做到了情景相生、情景交融。

(2)语言独特,韵味十足。

文中经典性的句子比比皆是,大诗人海涅尔抒情浓郁的文笔和大学者钱钟书睿智隽永的译笔珠联璧合,构成了这篇可供反复玩味的精品。

(3)对比鲜明,主旨深刻。

文中抓住作者不同的年龄阶段,读《堂吉诃德》的不同感受,鲜明深刻地告诉人们:不要轻易地批评和放弃自己阅读作品的最初印象和感受,它也许是弥足珍贵的东西,会影响人的一生。做到深入浅出,给人很大的启发。

②结束语儿童时代阅读的文学作品,往往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甚至一生难以忘怀。所以,这个时期应该大量阅读中外名著,以此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陶冶我们的性情。

(三)布置作业

现在有一部书要再次出版,想请你写个序言,你能模仿这篇文章写一写吗?(出版的书由自己选择)

11 永远新生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文中所举的故事内容。

(二)掌握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来论证观点的方法。

(三)理解不断地反传统才能使传统永远新生的观点。

二、重点难点:掌握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来论证观点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梵高——这个名字让你想起了什么?金色的向日葵、燃烧般的丝柏、风吹过的麦田、夜幕中的咖啡厅,灿烂迷人的星光……,每一个细节都散发出温暖和动荡的激情,一幅幅狂嚣般的画面,都是梵高孤独内心底层最深的呐喊。在他成熟的十年创作活动中,他绘制了六百幅油画和八百余幅其他画种的画。他生前仅售出过一幅画,是卖给一个荷兰同行的姊妹,代价不过几个美元。可是,今天他的主要作品每幅价值五万至十万美元,他的全部作品价值二三千万美元。是什么原因让他的作品的价值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用本文作者吴冠中的话说是时间的考验和筛选。(投影展示梵高的几幅画。)

(二)活动引导

1.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吴冠中,当代油画家,国画家。他的油画多描绘风景,他画中江南水乡,清新、和谐、

宁静、淡美,有一种抒情般的感染力。他的中国画,力求在新颖的构图、新奇的用笔之中,表现现代精神。他的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等;中国画代表作有《春雪》、《鱼塘》、《狮子村》等。

3.简介本文创作背景

本文是吴冠中先生为《世界现代艺术图典》一书所作的序。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请学生通读全文,明确下列词语的意思。

筛选向隅糟粕猎奇孤陋寡闻

2.学生讨论后明确每一段的主要意思。

第一段:世界上众多的艺术珍品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筛选。

第二段:艺术传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是由于不断的反传统使之永远新生。

第三段:表达了对翟墨、王瑞廷主编的《世界现代艺术图典》的支持。

第四段:论断“浪子回头”是传统艺术的继承者和创新者。

3.分段分析

(1)分析第一段

①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共同指正错误。

②指名学生复述“和氏壁”的故事。

③老师简介莫奈、梵高其人其事。

明确:文中所举的事例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创流派的顶尖的艺术家及其作品,在当时并不为人们所认识。

④分析第一小节中的四句话。

第一句话明确指出时间是艺术珍品的试金石。第二句话从反面补充观点。第三、四句话举例证明观点,举莫奈、梵高两个典型事例证明观点。(点睛之笔)

思考:当时被看好的艺术珍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和筛选会不会被排斥在艺术珍品之外?

明确:可从时间是艺术品的试金石切人。

(2)分析第二段

①指名学生朗读本段。

②简介杨贵妃和刘姥姥

③明确第二段的层次结构

第一层,一、二、三句话列举了杨贵妃和刘姥姥的事例论述了审美观是通过人的传染和交流来接受和改变的;

第二层,四、五两句论述了中国艺术传统的生命力强劲的根本原因是反传统的结果。

第三层,六、七、八句论述了如何创新。

④明确作者的观点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风格只能说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某些传统,而不能说代表了中国的艺术传统。作者提倡引进外国艺术时要注意区分精华和糟粕。

(3)分析第三段

①指名学生朗读本段。

②明确段意:表达了对翟墨、王瑞廷主编的《世界现代艺术图典》的支持。

③本段课文分析:现代中国人和现代外国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感情交流也越来越迅速,这是世界的潮流。作者指出适时出版的《世界现代艺术图典》正是顺应了潮流,从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角度,肯定了“图典”的出版。

(4)分析第四段

①请学生齐读本段

②明确本段层次。

第一层,批评了艺术上的猎奇,因为这“决非艺术创造”;第二层,将三种人进行对比论证,论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人应是怎样的人。

保管传统的孝子只知继承,不求发展

盲目崇外的浪子只有崇外,没有继承发展

回头浪子扎根传统,学习西方精华对比论证的作用:既生动形象,有容易说透道理。一

③讨论: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使中国传统艺术永远新生?

明确: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有积极学习、引入西方艺术精华的人才能使中国传统艺术永远新生。

(5)全文总结

①指名学生讲述本文主旨,教师补充。

②指名学生口头表述学习本文之后的感想。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默写生字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学生讲述本文主旨。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这篇序文不长,四段文章,仅七八百字,但点化知识,陈述观点,言之凿凿,无可辩驳,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乃一派大家风范。作者在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论断:中国艺术传统之所以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不断地反传统,才使之永远新生,其间也包括异种的不断引入。作者同时用这个观点来支持《世界现代艺术图典》的出版。

2.深入研究

①如何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明确:两种论证方法的成功运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

第一、举例论证

观点:艺术珍品曾经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筛选。

材料:a.和氏璧的故事(书下的故事解释较详尽,不再赘述)

b.梵高的画在创作之初不被看好,经过时间的考验,作为一位艺术家,直到死前不久才以其震撼人心而富于想象力的绘画赢得评论界的赞扬。

c.莫奈被官方排斥终生,代表作《日出印象》被嘲笑成印象派,后来印象派成了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一个流派。

第二、对比论证

观点: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人应该是扎根传统,引入西方精华的人。

材料:将保管传统的孝子、盲目崇外的浪子、回头浪子之间进行对比。

论证了既继承中国艺术传统又积极学习、引入西方艺术精神的人是使中国传统艺术永远新生,不断创新的人。

3.探究重要语段

保管传统的孝子和盲目崇外的浪子都不是创造者,也许回头浪子倒居于优势,既跨越了孤陋寡闻,又立足于土生土长。

讨论:这段文字用形象的语言讲了怎样一个观点?学生讨论用实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明确:这段形象的文字讲了这样一个观点:那些扎根于中国的传统艺术,并学习、引入外国艺术精华的人有可能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创新者。

举例:①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生前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同时学习外国的建筑艺术,写了许多有关建筑的专著和论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的著述是我国建筑界的一份宝贵的遗产。

②著名画家徐悲鸿,扎根于中国绘画传统,又精通西洋画法,他的绘画经历了一个不断反传统,引入异种的过程,所以他有所创新。(此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可根据自己学识情况,谈及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可涉及绘画、音乐、文学等)

12 科学与艺术

一、教学目标

(一)认清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

(二)理解文中的一些句子的含义。

(三)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二、重点难点:理解文中例证法及其作用。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运用多媒体播放李可染的水墨画“晓阳辐射新学光”和“超弦生万象”。

(二)课前热身

(1)李政道其人及文章背景

(2)借助课文注释理解部分词语

潜意识婵娟共鸣依赖奠定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2.四边互动

互动1逐字逐句地读懂课文,最好能把一些概括抽象的话,通过理解,在头脑里形成具体的事物。

互动2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明确: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

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

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互动3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如何理解“真理的普遍性”?

明确: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的创造性的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

互动4再次速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的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第二部分(2—10)具休论证论点+

第三部分(11—12)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

(四)达标反馈

1.简要说说科学与艺术在哪些方面本质是一致的?

2.细读下面的句子,并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理解。

①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②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

(五)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仔细观察生活,从中找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事例。(例如: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杂技、魔术、戏法里有许许多多物理、化学、心理学的学问。)

2.实践探索

查找各种资料,收集古今中外的涉及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神话故事,准备在班上交流。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讲讲我国古代的人们面对冰清玉洁的月亮表面的蒙蒙黑影编出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实例。

(二)课前热身

请一个同学说出:《科学与艺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合作探究

四边互动

互动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组自选文中一部分,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问题1: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他们。

问题2:说说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如何来理解他们。

问题3: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它们的关系。

问题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感情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

互动2班级交流

明确1:强调艺术的创造力句子: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地情感。

理解:就是说,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

强调艺术“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理解:“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反响”是指艺术接受者欣赏者的共鸣反映。

明确2:科学的创造力的句子: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理解:这句话强调了人对科学的“创造力”。

科学的普遍性: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理解: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他的覆盖面是极广的,他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

明确3: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科学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植根于整个人类。

理解: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科学的普遍性根植的范围要大于艺术家所追求的。

明确4:“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发挥发展智慧有需要情感因素。

互动3议一议本文运用的例证法及其作用。

明确:例证法就是一个用个别、典型的具体事例实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本文2至4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

本文第5段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一理。

本文第10段举了“迈克尔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试验”和“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的事例来论证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回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互动4。播放歌曲《水调歌头》。

(四)延伸拓展

学习例证法的写法,先针对一件事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举例论证。(150—200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