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运动康复 踝关节

运动康复 踝关节

运动康复  踝关节
运动康复  踝关节

踝关节

崴脚-关节活动度受限习惯性崴脚足跟痛跟腱炎

1,胫骨近端的错位:(关节问题)

症状:小腿麻木,疼痛

解决:松动腓骨头:向下向内45度

距上关节(距胫关节)-关节运动

只有一个自由度:背屈跖屈

正常背屈:0-20度正常跖屈:0-50度

距上关节-关节松动术

一.:主要解决被动背屈受限(伴随疼痛)

1.距骨后滑:(背屈)

方法:a一手固定胫腓骨一手的掌指关节

把距骨往下按(站在治疗脚踝的外侧)

提示:在患者治疗侧跟腱与固定平面之间垫上毛巾,

减少摩擦,治疗师用一只手固定胫骨,另一只手

食指,拇指形成V型,对距骨施力,使之后移。

b解决背屈受限,距骨复位-踝关节牵引:

踝关节露出床面,卡住距骨

2,跖屈受限-距骨前滑:(跖屈)

提示:治疗师用一只手稳定治疗侧胫骨,

将手指当作一个软垫放在踝关节与治疗床之间

在受伤踝关节的一侧,通过转移身体的重心,使跟骨前移,当然

也包括距骨。

距下关节的运动:

内翻:将足背的跖面上任何一点往靠近中心线移动

外翻:将足背的跖面上任何一点往远离中心线移动

解决胫腓远端关节附属运动受限(伴随内翻疼痛)-动态松动

1,提示:使腓骨相对于胫骨后移,腓骨移动的同时,命令患者主动内翻踝关节

原则:在无痛范围内进行调整治疗手法的方向和强度

重复上述手法治疗动作数次(每组十次)

在无痛范围内进行主动活动

胫腓远端关节松动(内翻痛)松动手法:

2,提示:患者俯卧,脚踝下方悬空,胫骨远端保持在固定平面上一只手稳定胫骨,使其轻微内旋另一只手使腓骨前移

3,上顶下踝(崴脚后腓骨下滑)

提示:抵住腓骨,固定腿部,向上推动腓骨(复位)

4,跟骨-骰骨附属运动检查--骰骨附近痛:

提示:检查者一只手放在检查床上,以稳定检查侧的跟骨,外侧的另一只手抓住骰骨,拇指放在足底,食指和中指放在骰骨上面。使骰骨在“外上-内下”方向滑动-在一个平面内施加对其施加平移的力(在治疗平面内)

注意观察受试者在检查中的症状反映,运动程度,运动终末感。

踝关节扭伤-习惯性崴脚解决方案:

原因:踝关节损伤后:

1活动度,2周围肌肉力量,3本体感觉会下降

康复方案-增加踝关节活动度:

背屈跖屈活动度:a松解拉伸腓肠肌比目鱼肌

b关节松动,c增强踝关节力量

二.增强踝关节本体感觉:

静态:

1.单腿站

2.单腿闭眼站

3.摆手摆脚

4.小工具Y字

动态:

1.单腿跳

跟腱炎

原因:一段时间不活动(比如睡觉,长时间卧床)之后跟腱出现局部疼痛并感觉僵硬,轻微活动后症状减轻,但活动之后症状可能加重。

干预手段及疗效:

1.软组织松动术与拉伸:松解并拉伸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跟腱(可用来减轻跟腱病患者的疼痛,改善起灵活性和功能)

3.改善患者足背屈外翻的活动度

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快速康复方法分析

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快速康复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22T12:18:37.883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作者:刘小平刘进炼(通讯作者)周耀东张叶松周青[导读] 踝关节运动损伤采用手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方式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骨科上海 215000 [摘要]目的:探究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快速康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骨外科2015年9月~2016年4月份收治的50例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采用手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方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采用MBI评分,其临床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踝关节运动损伤采用手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方式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踝关节;运动损伤;快速康复 【中图分类号】R58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110-01 踝关节运动损伤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其外在表现为踝关节肿胀、淤血以及行走不便等现象,若是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未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很可能加重病情,给患者留下后遗症。但是传统的康复训练对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本文研究50例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手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方式,取得良好的进展,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外科2015年9月~2016年4月份收治的50例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9岁~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 2.73)岁,病程为4个月~10个月,平均病程为(6.2±1.7)个月,该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1岁~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3±1.96)岁,病程为4个月~9个月,平均病程为(6.1±1.3)个月,本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应用手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的临床治疗模式。以上50例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现象。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以上50例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无任何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采用单纯的康复训练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方式为:站立训练,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需要每天单腿闭眼站立20min;慢跑锻炼,每天患者需进行一次1000m的匀速慢跑,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能;负重提跟训练,患者每天两手各提一个10kg左右的沙袋,绷紧双脚,以前脚掌为支点。保持动作为1min后,进行下一组动作,每组20个,每天三组。观察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手法配合训练,一天一次,连续坚持五天。具体为采用患者的仰卧位,将圆枕垫放置到患者的跟腱部位,将患者膝盖以下的肢体完全展露出来,并在踝关节四周用自制的药膏进行涂抹润滑,大约五分钟后,采用揉法沿着患者踝关节筋络走向进行理筋、松膜。 1.3疗效判断标准痊愈: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全部消失,患者的踝关节能自由活动;显效: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踝关节的疼痛、肿胀症状基本消失或者具有显著的改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踝关节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效: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疼痛、肿胀等症状较之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对患者的正常行走、活动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无效: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接受推拿治疗后,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有病情加重趋向[2]。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该组总例数*100%。 2结果 两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治疗后,对照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其中痊愈6例。观察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总有效率为96%,痊愈患者有例12,两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踝关节主要是指胫骨下关节面与内外踝关节面之间形成的关节窝。由于关节囊的前后比较容易松弛,加之胫骨落在了距骨隆起突出的位置,内踝关节以及外踝关节包裹在距骨的两侧,这样才能使人足可以进行背屈和跖屈运动,但是其活动能力在各个侧方运动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3]。此外人的距骨上关节面是前宽后窄的关系,在做背屈运动时,踝关节的稳定性较强,但是做跖屈运动的话,踝关节的稳定性相比而言就会差一些,因此非常容易造成踝关节运动损伤。 踝关节运动损伤位置大部分都是在外侧的副韧带,腱鞘等一些软组织处。因为从踝关节解剖构造方面来看,外侧副韧带容易损伤的原因是它比其他部位更加的脆弱。从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来看,人的足部在进行跖屈运动时,若是用力不当会造成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牵拉,一旦该力度超出踝关节的最大承受力,就会出现踝关节运动损伤。其次,人的足部于外翻位也容易造成踝关节运动损伤。此外,外力因素也是造成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外部的旋转拧力造成踝关节的损伤。相关研究表明,造成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本身对踝关节的健康运动知识了解不足,加之踝关节的运动量过大,进而造成了踝关节运动损伤[4]。比如,从未涉及体育运动方面的人员没有进行踝关节的活动训练,直接进行篮球、跳高、长跑等运动,造成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康复治疗方法

康复治疗遵循循序渐进的治疗原则,采取早期被动活动为主主动活动为辅,后期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的治疗方法。其过程如下 2.1 早期阶段(术后1~3周) 术后置踝关节于跖屈小于10度,接近垂直位。术后3~7d做患足足趾的主动活动,既能促进消肿又能为以后的锻炼做准备。一般在术后7d,创伤炎症开始消退, 局部疼痛缓解。这时让患者在做足趾活动的同时,做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方法:一手扶住踝关节,另一手握住足前部,做踝关节屈伸活动,同时嘱患者做相应肌肉收缩运动。每日早晚各锻炼50~100次。 2.2 中期阶段(术后4~6周) 此期骨折已基本稳定,骨折处已有纤维组织粘连原始骨痂形成。 踝关节从以被动活动为主逐渐过度到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鼓励患者做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同时辅以外力来增加踝关节活动范围。每日早、中、晚各锻炼100次左右。同时鼓励患者做髋及膝关节的功能活动。此期踝关节活动已基本达到正常。 2.3 后期阶段(术后6~12周)此期骨折已处于临床愈合期,嘱患者扶拐下床做患肢部分负重功能活动,并逐渐增加负重量,至术后12周离拐完全负重行走。 踝关节骨折术后因开始康复过迟,导致关节周围关节囊及韧带粘连挛缩,严重影响踝关节的伸屈功能恢复。由于大多患者术后将踝关节置于跖屈位,所以踝关节的背伸功能障碍优为突出。作者对本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循序渐进与被动、主动相结合的原则,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体会如下: 4.1 早期阶段,术后置踝关节于跖屈小于10度,接近垂直位,有效避免了关节囊及韧带在踝关节跖屈位粘连挛缩,为以后的背伸

功能康复打下基础。术后3~7d做患足足趾的主动活动,逐步进行适量的肌肉收缩,恢复其唧筒作用,有利于血液循环,利于渗出的吸收,促进肿涨的消退。7d后,创伤炎症开始消退,局部疼痛缓解。采取以被动活动为主主动活动为辅的康复方法。被动活动及能有效恢复踝关节活动范围,又尽量减小了踝关节在活动时对踝穴产生的挤压应力,保持了骨折固定后的稳定性。被动活动踝关节其作用类似于CPM的作用机制。从而增强了患者的康复信心。 4.2 中期阶段,强调踝关节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的原则。只有主动功能锻炼才能有效防止肌肉的萎缩,恢复肌肉的张力,协调肌肉间平衡支配能力,为患肢负重做好充分准备。辅以被动活动能保证踝关节活动范围。 4.3 后期阶段,骨痂已基本形成,骨折已稳定。此阶段在加强踝关节主动功能锻炼的同时,使踝关节部分负重。这增加了踝穴应力,有利于骨折愈合,防止骨质疏松,也有利于肌力恢复。患肢逐渐加大负重力度,至术后12周完全负重。本组踝关节术后康复治疗遵循从被动到主动再逐渐负重的原则,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防止了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 踝关节骨折手术后康复计划 1期(0~2周) 1.术后1~3天,开始主动和被动屈伸活动足趾。每次5分钟,每天4~5次。 2.术后1~3天,开始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每组20次,休息1分钟后,开始第二组,持续2~4组,直到感觉疲劳为止。每天2~3次。还可行直

踝关节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练习方法

踝关节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练习方法 在各种踝关节手术术后早期,最重要的两个康复内容就是关节活动度练习与肌肉力量练习。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训练方法。 一.关节活动度 正常的踝关节可以进行各个方向的活动,本文我们主要讨论的是背伸(同背屈)和跖屈、内翻和外翻的动作。 由于在踝关节手术术后,很多患者都会被石膏固定一段时间,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踝关节活动度受限的情况。那么在拆掉石膏之后的早期,就要进行关节活动度的练习。下面介绍一些关节角度练习的方法。 1.背伸(背屈) 背伸即踝关节向上的活动,由于后方有跟腱的存在,所以这个角度是术后最容易出现活动受限的角度,也是比较难练的角度。术后早期可以利用毛巾或任何长条带子进行向上的牵拉。 也可以让家属帮助练习,练习的过程中,可在膝关节下垫一个小枕头,这样有利于使小腿三头肌处于放松的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踝关节所能耐受的强度的增加,今后就可以利用自己体重来进行角度的练习了,比如下面几个方法: “弓箭步” 患肢在后,脚尖自然向前,膝关节伸直,下压脚踝。这样可以充分牵拉小腿三头肌和跟腱。解决因小腿三头肌和跟腱造成的踝关节活动度受限。 “蹲” 蹲的时候注意脚尖自然向前,膝关节和臀部不要歪斜,即使脚后跟没落地也没关系。主要解决因踝关节内部原因造成的关节活动度受限。 现在市面上还有一种训练踝关节角度的利器,某宝搜索“踝关节角度训练板”即可搜到。患肢可以直接踩在板子上进行角度练习,效果非常好,而且十分方便。 2.跖屈

跖屈即踝关节向下的活动,属于术后比较容易练习的角度,早期可以把踝关节伸出床外让家属协助下压即可。 后期随着角度加大,可以利用“跪”的方法,让臀部下压踝关节。 3.内翻 内翻其实就是常见的“崴脚”的动作,如果是外踝韧带损伤术后的患者,早期是不建议练内翻的,通常是在术后复查时,主刀大夫认为患者内翻活动受限的时候才进行内翻的练习。早期练习内翻角度,可以在跷二郎腿的姿势下,自己用手来进行内翻的牵拉。 如果在后期踝关节比较硬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文中提到的“足踝角度训练板”来辅助练习,但要注意安全。 4.外翻

脚踝的训练及康复

如何锻炼脚踝力量以及鞋子的选择 炼踝部力量有很多种, 其中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通过多训练滑行来提高 脚踝的力量, 但这种训练对于一般的初学者来说并不容易。 因初学者的动作不很规范, 错误的动作练出来的力量并不 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并不只是脚踝有力量就一定可以滑的很好,因为在 这当中还存着支撑时脚踝用力的方向问题。 如果在脚踝支撑及用力的方向上出了问题,将直接影响每一次 蹬地的效果,每一次的作功都将大打折扣。因此只加强力量是不够的, 这里面同样存在着一些技巧问题。 如果你脚踝本身就有一定的力量那你 在滑起来会容易一些。 所以建议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来练习脚踝的力量。 可以用跳绳来加强脚踝部的力量, 这是一种除滑行之外的很好的锻炼脚 踝力量的方法,许多速度滑冰运动员小时候都是这么练习的, 还是挺有效果的。 练习时需要注意的是每一跳脚跟都不可以落地,全部由脚的前 半部着地。还有就是不可以太急只放松身体只要轻松向上跳就可以。每次训练的量建议,每天跳1000次为每天5组左右,最初时可以减少一些。关于鞋子的选择,速滑鞋的鞋帮设计的低是因为这样比较灵活,这也是必须的。因速滑运动员在滑行时需要在较低的姿势下作功。如果鞋帮过高会影响蹲屈的角度,硬往下蹲会增加运动员蹲屈的难度,会加快运动员的疲劳。速滑运动是轮滑和滑冰运动当中,活动比较单一的,它没有花样和球类那么多的滑法。它虽然要求运动员有一定的脚踝力量。但这种和量更多的是用来起支撑作用的,其用力的方向是基本不变的,所以速滑运动员一般是不会在训练当中使脚踝受伤的。一般来说练习花样是应该选择鞋帮较高、及鞋帮较硬的鞋子。因为这样可以很好保护自己的脚踝,这是十分必要的。花样滑时需要做许多高难度的跳跃及旋转动作,脚踝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脚踝是需要很有力量的,正确的说应该比速滑运动员更加有力。因许多动作尤其是跳跃动作是需要脚踝的力量的。花样滑鞋子是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脚,最好是长短、肥瘦都刚刚好,如果有条件按照自己的脚形来制作就最好了。这样的话就象鞋子和脚是一体的,在控制冰刀或轱辘就容易了,才有利于作各种高难动作。切记不可以选择软鞋来练习花样动作。不仅对练习没有好处,而且很危险! 用热水做些热敷 先用药酒轻擦患处,让皮肤温度升高些,手法贴肤渐力加重。不能突用猛力。可单指循筋下压结痛之处意在推散之,掌根之揉意在松开肌肉。在药不断擦于患处手法、推、点、按、揉、震荡、拍打的运用中。此时患处皮肤有变化。旧伤痛处之结以瘀血黑痘样点高出皮肤,或以黑色之筋浮起。 复健治疗的方法: 冰敷:用碎冰或冰水装在塑胶袋里,醒着时每4小时敷盖在受伤部位20分钟. 抬高:不需活动它时,就把受伤的踝关节抬高,至少要比腰部更高才有效.

踝关节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踝关节术后早期康复训练 内固定术后早期锻炼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减少后期关节活动受限,减少并发症。内固定术后2-3天待疼痛缓解后, 采用部分美国西阿尔巴马大学运动医学中心踩关节康复方案并积极行踝关节屈伸活动。 美国西阿尔巴马大学运动医学中心踝关节康复方案: 踝泵:足趾先向下, 后向上, 增加踝关节的活动范围与循环, 持续而慢速活动。踝关节字母表:舒服坐位, 下肢伸直于身前, 拇趾”描绘”英文字母表, 注意踝关节的活动 踝关节环转运动:以拇趾作为指针, 包括踝关节在内的顺时针、逆时针运动。 内翻外翻活动范围:坐位, 足底与地板平行。转动足底使其朝向或远离面部 跟键牵拉:双手持毛巾末端并绕过足底, 慢慢牵拉毛巾至极限 跟键牵拉:膝关节屈曲位,坐位, 膝关节屈曲90度, 双手持毛巾末端并绕过足底, 慢慢牵拉毛巾至小腿后侧有牵张感, 维持5秒钟。 跟键牵拉胖肠肌:面墙直立, 一足位于另一足前。双手扶墙, 身体倾斜。前膝屈曲, 后腿伸直并维持双足后跟紧贴地面。维持此位置至小腿后侧有牵张感后再维持5秒钟。 跟键比目鱼肌牵拉:面墙站立, 一足位于另一足前。双手扶墙, 身体倾斜。双膝微曲, 保持双侧跟骨位于地面, 膝关节屈曲直至感觉小腿后侧有牵拉感。维持5分钟。 足弓牵拉:坐位, 足置于可乐瓶、高尔夫球或其他相似的物品, 轻中度下压, 由足跟滚至足趾并反复, 每足交替重复。 腘绳肌键:站立, 患肢置于床缘或桌缘, 支撑腿伸直。身体慢慢向前倾斜直至感觉膝关节或后背有牵拉感, 维持20秒, 休息。 早期的肿胀和疼痛以及后期的关节活动受限均是踝关节骨折术后易出现的问题, 而早期合理的康复锻炼治疗可以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通过肌肉的收缩来促进血液循环、消肿并促进骨折的愈合, 是局部的微环境向有利于关节软骨修复的方向发展, 同时减轻疼痛、消除肿胀、避免关节血肿肌化粘连。术后采用美国西阿尔巴马大学运动医学中心踩关节康复方案则更安全更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 对于促进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1

脚踝扭伤的康复性训练

脚踝扭伤的康复性训练 脚踝扭伤是最常见的体育伤病之一。当脚踝或者足部由于翻转,扭伤或者受到超乎平常的外力时,踝关节周围的韧带也会受到拉伸或被撕裂。在体育活动中,最常见的导致脚踝扭伤的原因是运动过程中脚下踏空或者是下落过程中着陆踏空。不同程度的脚踝扭伤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可按照其严重性分为下列 几个级别: 一级:韧带受到拉伸,或者小范围被撕裂,韧带未有松弛,弹性恢复能力良好 二级:韧带部分被撕裂,韧带部分松弛,弹性恢复能力收到一定损伤 三级:韧带完全被撕裂,韧带完全松弛,弹性恢复能力完全丧脚踝扭伤的紧急处理能够极大程度的缓解伤痛,处理方法应遵循R.I.C.E四步,即休息(rest),冰敷(ice),按压(compression)和抬腿(elevation)[注1],这也是对于软组织挫伤,肌肉拉伤最好的处理方法。 踝关节恢复第一步:回复关节原有的位置,在受到踝关节损伤之后,需要回复由损伤造成的关节移位和结构受损。医师会大致检查关节是否移位和对软组织受损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跟腱,韧带和软骨)。如果这些组织受到损伤,你很可能需要打绷带或者使用外部支架,情况严重的话,需要进行手术。如果出现任何疑似的裂痕或者脱位,就需要核磁共振检测或者X射线检测来进一步确定结果并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踝关节恢复第二步:恢复关节稳定,当关节已经复位,下一步就需要恢复关节的稳定。这就需要一些特殊的练习来帮助重建脚踝的稳定性和正常功能。练习的难度逐渐增加,大致分为: 1.小范围运动——灵活性练习 2.平衡——感知练习 3.加强力量练习 4.加强持久练习 5.灵活性——增强练习 踝关节恢复第三步,踝关节恢复训练可用于一级踝关节损伤的恢复。如果你受到更加严重的损伤,那么还是遵从你的医师和理疗师的建议和计划。你应该经常在你的理疗师指导下完胜康复训练,这样可以根据你自身的条件以及受伤程度来为你自己量身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最佳康复方案。 脚踝灵活性练习,当你的踝关节基本可以活动并且局部的肿胀也得到控制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灵活性训练了,轻轻的让你的踝关节做一些小范围运动。 毛巾拉伸

踝关节运动的方法

踝关节运动的方法 踝关节这个关节部位大部分人在做运动的时候都很少会运 动到这个部位的,这主要就是由于踝关节这个部位是比较脆弱的,如果一不小心在走路的时候崴到脚都会损伤到踝关节的,所以最好是不要做太过于剧烈的运动方式的,尤其是当自己已经扭伤脚以后就不能够再去运动,如果是想要去运动自己的踝关节的话可以做一些有氧运动,并且运动强度不算那么大的。 首先是要养成一个早晨提前40到60分钟起床的习惯; 二是早晨起来后,外出先跑跑步,将身体跑到微热就行,作为每天早晨锻炼活动前必须的准备事项; 三是做做广播体操,或者学习简单的武术套路或练武的一些基本动作,注意:初学练武时,先不要求神似,而必须追求形似。才能保证自己的举手投足符合练武人的出手不离方寸;

四是每天早晨锻炼时,进行一下深呼吸后,对天长啸(能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肺活量与底气),多进行原地起跳、原地起跳摸高、助跑起跳、助跑起跳摸高的锻炼(可以有效地促进自己身体长高)。如果有条件多吊吊单杠、双杠(能达到高中体育锻炼标准以上最好); 五是每天睡觉前准备一杯绿茶,清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给凉绿茶加点热开水后,空腹把它喝了(一是稀释体内因睡眠后的血液粘稠问题;二是有利于锻炼身体时不出现供血、供氧不足的不良状态;三是有清扫体内垃圾的作用,提高身体的消化功能,有利于多长肉,特别是多长腱子肉;四是清晨起床空腹喝绿茶水有消除脂肪肉(肥肉)的医疗效果),清晨起床空腹将饮绿茶水适应后,每天每次必须喝400ml以上 其实可以在早上起来的时候进行踝关节运动的,这个时候运动的效果会比任何时候运动的效果都要好很多的,如果是想要运动自己的踝关节部位的话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做广播体操的,这是很多中小学生们都会在清晨的时候做的一种操,这种操就可以让自己锻炼到自己全身的关节部位的。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广泛重视。对骨折或关节损伤后的患者应以恢复原有功能,降低致残率及残疾程度为根本目的。根据康复护理的原则,护理行为或护理程序,都是直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 一、功能锻炼的意义及原则 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最大范围地恢复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致残率。患肢是康复护理地重点,对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患者虽然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复位固定,但是如果只注意固定而忽视了功能锻炼,可能会使患者本应该恢复的功能得不到恢复,甚至造成残疾,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原发损伤。康复锻炼必须积极地科学地进行,讲清原理,动作轻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二、功能锻炼地临床作用 1、促进肿胀消失:肿胀是外伤后的炎症反应: (1)体液渗出→肌肉痉挛→静脉血液及淋巴淤滞→回流障碍→肿胀肢体。 (2)肌肉收缩→加速血液循环→肿胀消退→疼痛减轻。 2、减少肌肉萎缩程度:肢体废用必然导致肌肉萎缩,锻炼可避免肌肉萎缩,并使大脑始终保持对有关肌肉的支配。 3、防止关节僵硬粘连:肌肉不活动→静脉淋巴淤滞→水肿→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滑膜粘连。 4、促进骨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肌肉代谢产生乳酸→刺激血管→血管扩张→促进循环→新生血管较快成长→促进骨痂形成、强固骨痂→骨折愈合、早期活动关节面。 三、运动方案制定 针对每个患者的运动能力、损伤性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年龄及身体素质等制定运动方法及运动量。运动方案应做到个体化,对于运动的设计是按要达到目的来进行的。 (一)基本步骤 1、骨折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1-2周) 此期特点局部反应大,肿胀明显,骨痂尚未形成。骨折断端虽颈2整复,但不稳定,有时会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所以此期锻炼的方法是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以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练习为主,即静力练习。 (1)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五指,反复交替进行,增强手的握力。 (2)锻炼下肢肌肉的方法: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增强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用力做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 (3)被动活动:向心性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 2、骨折中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3-6周) 此期特点是,骨折肢体肿胀和疼痛已明显减轻,软组织损伤基本修复,骨痂已逐步形成,骨折断端初步连接,接近临床愈合。 (1)此期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进行肢体活动,继续做肌肉舒缩锻炼,逐

脚踝康复训练方法

脚踝康复训练方法 脚部出现异常情况的时候,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尤其是出现崴脚后,要先进行热敷,这样对缓解脚部肿痛有很好帮助,有很多人在崴脚的时候,都是会进行冷敷和按摩,这些做法对崴脚改善没有任何帮助,而且对脚部有很大损害,那脚踝康复训练方法都有什么呢,也是很多人不了解的。 脚踝康复训练方法: 前脚掌着地的双脚依次轮换的纵跳练习。 练习目的:提高踝关节的耐力。 练习方法。 单脚前脚掌着地向上纵跳,4×8拍双脚轮换,依运动员的能力3-5min/组,可做一组或多组。练习时注意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两臂侧举、挺胸、抬头、膝盖脚尖绷直,膝关节不参与缓

冲。另外,跳起的高度要合理,不能破坏动作的速度及肌肉的用力特性,可配合音乐节奏进行。 赤脚加速跑与跳跃练习。 练习目的:提高踝关节的快速力量。 练习方法。 在沙滩或沙坑赤脚加速跑和跳跃练习,都有利于提高掌趾和踝关节肌肉的退让与超等长收缩能力。在长期的训练实践过程中发现赤足练习对发展踝关节尤其是脚趾关节的力量有较好的效果。在赤足练习时,由于无法借助于运动鞋的外力,运动员的脚踝特别是脚趾部位在运动时要比平时用力。赤足练习一般可分为赤足走、赤足跑和赤足跳跃等练习内容。运动员在沙坑中赤足做各种双腿跳跃练习,如跳皮筋、屈膝跳、分腿跳等,一方面对膝踝关节有缓冲作用,防止由于过多的跳跃练习而对关节所造成的损伤。另一方面由于增加了练习的负荷,从而获得了更佳的训练效果。此外,赤足做练习可以有效地发展踝、脚趾关节以及相关肌群的力量。 在对脚踝康复训练方法认识后,进行脚踝康复训练的时候,

都是可以按照以上方法进行,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脚踝康复训练的时候,饮食上也要注意,这个时候对一些油腻食物不能吃,油腻食物对脚裸恢复有一定阻碍。

常见运动损伤的恢复

常见运动损伤的恢复性练习 摘要:在运动过程中或多或少常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一旦受到严重的运动损伤,常要休息很长时间,并重新参加训练,方可达到以前的运动水平,所以可以根据发病的规律和特点,及时的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安排伤后的训练,以及用运一些辅助的恢复性练习方法加速功能的恢复,这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运动损伤功能恢复性练习 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运动损伤。在运动过程中或多或少常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一旦受到严重的运动损伤,常要用到压迫包扎,冷敷,垫高受伤部位等方法进行急救,以减轻疼痛感.有时以为不痛了,就好了,实际上并非如此.要想恢复到以前的运动水平,不休息几个礼拜,是不可能恢复的.但也在发生运动损伤后不能完全的“等待”其损伤部位的恢复,而应充分考虑到发病的特点和规律,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安排伤后的训练,以及运用一些辅助的恢复性的练习方法,加速功能的恢复。所以总结几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的恢复性练习,通过体育锻炼,做肌肉组织的练习,加速受伤部位的痊愈,以促进运动机能的恢复。 一踝及足部 踝及足部系指胫腓远端的整个足。踝关节由胫骨、腓骨的远端与距骨构成,胫腓骨远端由坚韧的韧带相连。踝关节囊前后松弛,两侧较紧张,有侧副韧带加固,内侧为一尖向上、呈扁形的三角韧带;外侧有距前、跟腓和距腓后韧带。由于外踝比内踝长,且靠后,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坚强,因而足内翻活动比外翻大;又因距前体宽后窄,当足跖屈时,较窄的距骨体后部进入踝穴,允许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的内翻运动,踝关节稳定性下降。此外,使足背伸外翻的肌肉较弱,使足跖屈内翻的胫前肌较强;当踝关节屈伸时,足似有沿纵轴15度到20度的旋转活动即背伸时旋前,跖屈时旋后。这些解剖生理特点,使踝关节易发生内翻而

踝关节骨折健康教育(借鉴资料)

踝部骨折健康教育 一、定义 踝部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内翻或外旋等。根据暴力作用的大小,方向和受伤时足的位置而产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骨折。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痛苦甚大。 二、临床表现 踝部受伤后,局部肿胀明显,淤斑、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形,活动障碍,检查可在骨折处扪多局限性压痛。外伤后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肿胀、瘀血、畸形,有些可听到骨擦感。 三、治疗 1、石膏或支局固定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

四、护理 (一)体位护理:观察踝关节固定后的摆放位置。因踝部骨折肿胀较甚,应抬高患侧小腿略高于心脏的位置,以利于肿胀消退。 (二)康复训练 1、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0-2周)。 手术后1~3天, 将患者骨折肢体吊起, 大概与肢体呈30度角, 可增加患处血液循环, 利于消肿, 同时静脉滴注消肿止疼类药物, 加速手术部位的恢复, 在此期间, 可指导患者进行跖趾关节与趾间关节的屈伸运动, 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幅度不可过大, 以避免对患处造成二次伤害。在手术后的4~7天, 可指导患者进行患处足趾的主动运动。 2、术后中期的康复训练(3-6周) 在患足不负重的情况下, 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 每日早中晚各锻炼100次左右, 也可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与髋关节的活动, 避免发生痉挛等症状。

3、术后后期的康复治疗。(术后6周以后)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前期与中期的康复情况, 调整并指导患者进行踝 关节进行负重训练。首先应在双拐的支撑保护下进行踩地轻量负重, 负重小于10公斤, 当双拐负重适应后可转变为单拐负重, 然后过渡到完全负重。 五、出院指导 1、遵医嘱继续合理用药;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2、功能的锻炼::要强调自主性的功能锻炼,要反复不间断的进行,锻炼中要循序渐进,耐心细致。其活动范围要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次数由少到多,切不可采取粗暴的被动性活动。在锻炼时以损伤部位如骨折、脱位、软组织断裂处不发生疼痛、肿胀为原则。 3、饮食指导: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多饮水,防止尿路感染,预防便秘。 4、复诊:1个月、3个月后X线片复查,检查骨折愈合情况。

踝关节骨折康复训练

1、术后0-2周 根据损伤和手术特点,为使踝关节可以愈合牢固,有一些患者需要石膏托或支具固定2-4周。 固定期间未经医生许可只能进行下述练习,盲目活动很可能造成损伤。 (1) 手术后1-3天: 活动足趾:用力、缓慢、尽可能大范围地活动足趾,但绝对不可引起踝关节的活动。5分钟/组,1组/小时。 开始直抬腿练习:包括侧抬腿和后抬腿,避免肌肉过度萎缩无力。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每次4-6组。一天训练2-3次。练习时有可能因石膏过重无法完成。 (2) 术后一周: 膝关节的弯曲和伸直练习:因组织制动,可能影响膝关节活动,要重视。15-20分钟/次,一天一次即可。 大腿肌肉练习:抗阻伸膝、抗阻屈膝。练习大腿的绝对力量,选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重量),20次/组,组间休息60秒,2-4组/天。 2、术后2周 如果患者踝关节没有石膏固定,即可以开始下述练习,如果佩戴石膏,要经医生检查,去石膏或支具后练习踝关节的活动,练习后继续佩戴石膏或支具。

(1)、主动活动踝关节:包括屈伸和内外翻。缓慢用力,最大限度。但必须无痛或略痛,防 止过度牵拉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钟/次,一天2 次。训练前热水泡脚20--30分钟或条件 允许的情况下,强度不超过6的水针灸,以提高组织的延展性,利于练习。 (2)逐步开始被动踝关节屈伸练习:逐渐加力,时间同上。2-3个月内和好脚踝一致即可。 (3)内外翻练习:必须在无痛或微痛的范围内,增加活动度和活动力度。因组织愈合尚未完 全愈合,不可过度牵拉。时间同上。训练前热水泡脚20-30分钟或水针灸20分钟,强度控 制在6以内,以提高组织的延展性,利于练习。 3、术后4-8周 根据X线检查结果,由专业医生决定是否开始与下肢负重有关的练习。此期可以拆除石膏 或支具固定。 (1) 开始踝关节及下肢负重练习:前跨步、后跨步、侧跨步,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 体不晃动。力量增加后,可双手提重物,增加负荷。20次/组,组间休息30秒,2-4组/次,一天2-3次。 (2) 强化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抗阻勾脚、抗阻绷脚、抗阻内外翻。30次/组,组间休息 30秒,4-6组,一日2-3次。 4、术后8周 (1)强化踝关节和下肢的各项肌力:静蹲。2分钟/次,休息5秒,共10分钟,一日2-3次。 提踵:训练量同上,从双腿过渡到单腿。台脚前向下练习:要求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20次/组,组间休息30秒,一天2-3次。

2021年踝关节骨折康复训练

1、术后02周 欧阳光明(2021.03.07) 根据损伤和手术特点,为使踝关节可以愈合牢固,有一些患者需要石膏托或支具固定24周。 固按期间未经医生许可只能进行下述练习,盲目活动很可能造成损伤。 (1) 手术后13天: 活动足趾:用力、缓慢、尽可能年夜规模地活动足趾,但绝对不成引起踝关节的活动。5分钟/组,1组/小时。 开始直抬腿练习:包含侧抬腿和后抬腿,避免肌肉过度萎缩无力。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每次46组。一天训练23次。练习时有可能因石膏过重无法完成。 (2) 术后一周: 膝关节的弯曲和伸直练习:因组织制动,可能影响膝关节活动,要重视。1520分钟/次,一天一次即可。

年夜腿肌肉练习:抗阻伸膝、抗阻屈膝。练习年夜腿的绝对力量,选中等负荷(完成20次举措即感疲劳的负重量),20次/组,组间休息60秒,24组/天。 2、术后2周 如果患者踝关节没有石膏固定,即可以开始下述练习,如果佩戴石膏,要经医生检查,去石膏或支具后练习踝关节的活动,练习后继续佩戴石膏或支具。 (1)、主动活动踝关节:包含屈伸和内外翻。缓慢用力,最年夜限度。但必须无痛或略痛,避免过度牵拉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钟/次,一天2 次。训练前热水泡脚2030分钟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强度不超出6的水针灸,以提高组织的延展性,利于练习。 (2)逐步开始主动踝关节屈伸练习:逐渐加力,时间同上。23个月内和好脚踝一致即可。 (3)内外翻练习:必须在无痛或微痛的规模内,增加活动度和活动力度。因组织愈合尚未完全愈合,不成过度牵拉。时间同上。训练前热水泡脚2030分钟或水针灸20分钟,强度控制在6以内,以提高组织的延展性,利于练习。

篮球运动踝关节损伤特点及分析开题报告

篮球运动踝关节损伤特点及分析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逐渐发展到高度与速度齐全;身体与技术相结合;进攻、防守、篮板球三者并重;智力、意志与技术相统一的高强度现代运动,运动员很容易受伤。不论是高水平的国家队、甲级队,还是各体校、大学生业余篮球队,都难免受伤病的困扰。据调查运动员中踝关节的损伤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训练,而且妨碍了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甚至缩短运动寿命。该文对篮球运动员的踝关节损伤特点进行探讨,阐述损伤的解剖学结构基础,研究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和训练提供有益的帮助。避免或降低踝关节损伤的发病率,确保学生、运动员身体健康。 二、文献综述(要归纳总结,把看的文章相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归纳总结出来,下面1-5是我能想到的大点,如果你还有其他的可以进行补充或者删减) 1.损伤的解剖学结构基础(研究目的里面既然写了要阐述结构基础,下面的行文就必须要体现)补充内容 2.损伤频率较高部位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与预防》中,牛振华分析:“在踝关节损伤部位调查中发现:外踝韧带损伤者占54.2%;其中踝关节软骨病者占27.7%;其它损伤者占8.4%;内踝韧带损伤者占6.0%;胫腓骨伤撕脱骨折者仅占 3.6%”。补充内容,如某某认为损伤的高发部

位是什么.(一个大点下面要有3个以上作者的分析) 3.损伤程度的研究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与预防》中,牛振华分析::轻度损伤较为多见,占68.7%,中度损伤占22.9%,重度损伤较为少见,仅占8.4%”。 4.运动损伤发生原因的研究 5.篮球运动员踝关节运动损伤预防的研究 在《运动损伤康复学》中,张笃超和李湘奇指出:“在我国,篮球运动是一项开展较为普遍的体育项目。比赛中双方争夺激烈,局面瞬息万变,要求运动员发展全面,训练有素。互相冲撞,技术动作不当可能造成损伤。最常见的创伤是由于跌倒、跳起抢球落地不正确,如踩在别人脚上或脚被别人踩伤,运动中的急转、急停和冲撞、场地不平或过滑均可引起的急性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可演变成慢性疾患,经常疼痛而妨碍运动。” 孙涛和胡师在《论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治疗与预防》中指出:“由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滑步,防守进攻、急停、踏跳和上篮等,要求关节处于半蹲位时微屈伸和扭转运作,其负担量较大;踝关节是人体最远端的大关节,几乎支持着人体全部重量,其外踝比内踝长,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强,内翻比外翻容易,而且活动幅度大。距骨体前宽和后窄,当足跖屈时,踝关节较不稳定,在场地不平及起跳与落地身体失去平衡时,易使踝关节损伤”。在《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及处理》中,xx霞指出“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大多为急性损伤,受伤程

踝关节康复与力量训练

这个训练。。需要一根弹力带。。 1.脚踝翻训练 长坐式(腿部伸直,坐在床上,上身略向后倾,双手为身体提供支撑)踝部翻训练。使患者处于长坐式坐姿,将训练带缠在脚上。向翻转健肢一侧的脚(翻)。不要向外旋转膝部。

2.脚踝外翻训练 长坐式(腿部伸直,坐在床上,上身略向后倾,双手为身体提供支撑)踝部外翻训练。使患者处于长坐式坐姿,将训练带缠在脚部外侧,用另一只脚固定。向外翻转健肢一侧的脚(外翻)。不要向外旋转膝部。 3.脚踝斜角训练 踝部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D1斜角弯曲训练(开始姿势)。坐在床上,腿部伸直,使患者处于足底曲、外翻和旋前的开始姿势。 踝部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D1斜角弯曲训练。在承受弹性阻力的情况下,做(脚)背屈、翻和旋后(反掌)动作。不要让膝部向旋转。

踝部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D2斜角弯曲训练(开始姿势)。坐在床上,腿部伸直,,使患者处于足底曲、翻和旋后(反掌)的开始姿势 踝部PNF(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D2斜角弯曲训练。在承受弹性阻力的情况下,做(脚)背屈、翻和旋前动作。不要让膝部向外旋转。 4.脚踝足背屈训练 长坐式踝部背屈训练。让患者处于长坐式坐姿,将训练带套在脚背上。保持膝部伸展,脚部向上弯曲(脚背屈)。

坐式踝背屈训练。坐姿,将训练带套在脚背上。将训练带的另一端绑在另一只脚上。向上抬起患侧的脚(脚背屈)。 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收缩舒训练。将训练带套在一只脚上。先让脚部处于自然姿势,足底曲。弯曲膝部来隔离比目鱼肌;伸展膝部来隔离腓肠肌。 踝部背屈训练(结束姿势)。向头部拉动脚的前部,使脚尖向上。

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图文)

这是一篇很好的康复训练教程。值得精华。大家可以参学,学以致用 如何恢复踝关节的正常功能 关节扭伤后再次受伤的几率比原来提高40~70%。但受伤后恰当的治疗、康复锻炼和使用护具,可降低再受伤的风险。下面就介绍些有用的康复训练方法, 供大家参考。 一:活动度训练:有助于恢复踝关节的正常活动度。 背曲踝关节: 方法: ●直腿端坐,保持足垂直于支持面 ●向躯干方向屈曲踝关节。 ●受伤后最初3~10天经常练习。 二、柔韧性训练:有助于放松腿部肌肉,因为肌肉紧张妨碍上下楼梯、行走和跳跃。 方法:每项练习在轻度伸展位保持20~30秒。注意不要反弹。 频率:每周练习5~7天,每天每项练习重复6~10次。 腓肠肌伸展训练: 初阶动作: ●直腿端坐,对折毛巾套在脚掌拇趾根部。 ●缓慢拉毛巾背曲踝关节,直至腓肠肌上半部分伸展(绷紧)。 高阶动作:一旦能站立,可尝试手扶墙的伸展训练。 ●将受伤足放在正常足后方,足趾均朝向前。

●保持足跟不离地,保持受伤腿始终伸直。 ●缓慢屈曲正常腿的膝关节,直至受伤腿的腓肠肌伸展(绷紧)。 2 足跟的伸展训练: 初阶动作:●微屈膝端坐,对折毛巾套在脚掌拇趾根部。 ●缓慢拉毛巾,直至腓肠肌下半部分和足跟伸展(绷紧)。 足放在正常足后方,足趾朝前。 ●保持足跟不离地。 ●缓慢屈曲受伤腿的膝关节,直至足跟伸展(绷紧)。 三、力量训练:强壮的腿部肌肉可协助韧带共同保持踝关节稳定。 频率:每周练习5~7天 每天每项练习重复20遍。 1 胫外侧肌肌力训练: 初阶动作:向外侧推 ●足平放于地板,外侧倚住墙或书柜, ●足用力向外侧推。

●坚持3秒。 高阶动作:使用带子 ●将带子系于书桌, ●坐位,保持受伤腿的膝和足在一直线上,将带子套在受伤足外侧。 ●受伤足向外侧拉带子。 胫内侧肌肌力训练 初阶动作:向内侧推 ●足平放于地板,两足相互倚住,用力向内侧推。 ●坚持3秒

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分析及康复措施

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分析及康复措施 发表时间:2019-10-31T17:10:20.7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6期作者:姚登车1 张虹1 鲁兴荣2 [导读] 提高预防意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运动康复措施,多方面入手,旨在更好的为一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1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阿克苏 843000) (2阿克苏市朝阳医院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及运动康复措施。方法:通过对100名跑步运动年限在半年以上、跑步频率在3次/周或累计15公里/周的跑步爱好者进行问卷调查、踝关节关节活动度测量、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测试、下肢稳定性测试等,对踝关节运动损伤机制及运动康复分析。结果:踝关节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及下肢稳定性直接决定了踝关节部位容易发生损伤,损伤急性期通过POLICE原则处理,后期对踝关节进行包括肌肉力量和稳定性训练在内的运动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踝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结论: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复杂,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踝关节康复。 【关键词】踝关节;运动损伤;机制;运动康复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6-0050-02 国内外针对跑步运动员的研究表明,下肢力量、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等功能特点和跑步损伤发生有关。国外研究显示,下肢本体感觉差,平衡能力差,运动控制障碍,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缺失能够预测跑步爱好者下肢损伤风险,并且通过平衡练习会对减少损伤风险和提高损伤后的运动能力有明显作用。这说明提高稳定性会减少损伤风险。为了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跑步爱好者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及运动康复,现对阿克苏市某夜跑团100余名跑步爱好者进行踝关节运动损伤机制及运动康复分析。 1.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100名跑步运动年限在半年以上、跑步频率在3次/周或累计15公里/周的跑步爱好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受试者进行下肢结构测试,与包括下肢各关节活动度、下肢肌力、下肢稳定性在内的下肢功能测试。获得跑步爱好者下肢损伤特征,并分析下肢结构和功能特征与下肢损伤的关系。 1.2 目标 获得跑步爱好者踝关节损伤特征,并分析得出跑步爱好者踝关节结构和功能特征与踝关节损伤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的跑步损伤康复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展跑步损伤防治提供研究基础。 1.3 方法 (1)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结合跑步项目特点设计跑步伤病调查表,包括跑步爱好者基本信息、当前跑步情况、受伤部位、受伤次数、受伤原因、受伤性质、受伤时间、伤病诊断情况、伤病处理方法、带伤跑步情况等方面。 (2)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测试:使用MMT徒手肌力检查。按照MMT肌力检查分级标准,对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等进行肌力评定,并记录。 (3)下肢稳定性测试:采用单腿闭眼站立评价下肢稳定性。令患者闭眼,双手交叉放于胸前,屈髋45°、屈膝90°,闭眼。记录所能保持的最长时间,并记录。 2.踝关节运动损伤机制分析 2.1 踝关节特殊的生理结构与运动损伤的关系 通过对100名跑步爱好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20人曾在跑步过程中发生过崴脚,且均为内翻,发生率高达20%,这与踝关节的生理结构密切相关,踝关节是由内外踝以及胫骨下段的距骨滑车和关节窝形成的关节头组成的,关节面前宽后窄,内踝短、外踝长。在踝关节运动过程中,处于背屈状态时,面宽的一端会直接进入关节窝,这时候踝关节不易发生扭伤,稳定性比较好;处在跖屈状态,窄关节面会直接进入关节窝,踝关节的稳定性减弱,易出现运动损伤[1]。另外,踝关节周围的韧带主要由外侧三条韧带以及内侧三角韧带组成,内侧的三角韧带韧性大,外侧的韧带韧性较小,加之外踝比较长、踝关节在内翻时幅度比较大[2][3],故而,在跑步过程中易发生内翻崴脚。 2.2 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与运动损伤的关系 在测试结果中发现跑步者在使用等长肌肉测力计进行等长力量测试得到的踝关节背屈肌肉力量上均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仅在健康男性跑者和健康女性跑者的比较中发现踝关节背屈动作中,男性跑者表现出更大的肌肉力量,且具有显著差异,这更多的与性别之间的差异相关。以上肌肉力量测试的结果说明这个测试动作反映的下肢肌肉力量与下肢跑步运动损伤之间没有明显关联。 2.3 下肢稳定性与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关系 从本次测试的结果来看,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均值在30秒以上,虽然标准差较大,但是该均值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跑步爱好者拥有较好的下肢静态平衡能力。但就时间差值进行对比时发现,男性和女性双侧下肢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差均大于一般人群,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经常跑步的双侧下肢静态平衡能力虽然整体较好,但是双侧差值相比一般人群具有较大差异,即双侧下肢的静态平衡能力差距越大,失衡越严重则跑步下肢损伤可能性越大[4]。 3.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康复措施 3.1 踝关节运动损伤早期用POLICE原则处理 对于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患者,应在第一时间用POLICE原则处理,即保护(P):以适当的工具及姿势进行防护,避免运动损伤后再度伤害;合适的负荷(OL):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向不同方向活动踝关节,以早期保护好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冰敷(I):冰敷可以控制受损组织的肿胀,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加压包扎(C):使用弹力绷带或护具或支具加压兼保护;抬高患者(E):抬高的高度至少超过心脏位置,以加速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轻下肢肿胀,达到消肿、止痛、防治肌肉短缩的目的。 3.2 运动康复训练 在常规处理12~24h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康复计划,主要通过活动练习、力量练习、功能练习及特殊练习来改善肌肉功能。从治疗第1天开始,用力缓慢活动脚趾,不要引起踝关节活动,5min/次;放松大腿肌肉并在不增加疼痛的情况下活动股四头肌,采用练习收缩方法进行400次/d。第2天在前一天基础上加上抬腿练习,30次/组,组间休息30s,4~6组/d。练习1周后根据患者情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