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于GIS的电子政务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基于GIS的电子政务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基于GIS的电子政务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基于GIS的电子政务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基于GIS的电子政务研究———以徐州市为例3

苏红军1,薛延延2,张 斌1,陈小伟1

(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地理信息与遥感科学系,江苏徐州221008;

2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江苏徐州221008)

摘 要 随着中国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信息化的突破口,而基于GIS的电子政务建设也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本文以徐州市电子政务的建设为例,探讨了电子政务的技术基础、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等问题;并提出徐州市电子政务的框架体系结构,分析了建设徐州市电子政务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及主要对策,为建设徐州市电子政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体系结构

1 引 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信息化的突破口,而GIS与电子政务的结合也成为一个热点。在我国由于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和应用者,电子政务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中心环节;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电子政务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尚无确切的说法。但总的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将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这种新型的管理体系就是电子政务[1]。而狭义的电子政务就是指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通讯与计算机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精简、优化、整合、重组在互联网上实现,以打破时间、空间以及条块分割的制约,从而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管,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2]。

GIS技术作为最近几十年新兴的边缘学科,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分析与处理、数据显示与输出等四大功能[3],并且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模拟表达的能力。数据资源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电子政务的建设更是离不开地理空间数据的支持。GIS与电子政务的融合,不仅能够完成一般的事务处理、综合业务管理和非空间分析决策,而且可以实现对数据(包括非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的空间定位、空间分析、空间模拟表达和空间辅助决策等众多功能。从而有助于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极大地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形象。

2 基于GIS的电子政务的核心技术

电子政务的核心支撑技术是建设徐州市电子政务的关键所在,电子政务的建设要以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政务科学、空间信息科学和通信网络技术为基础[4];而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则需要研究和开发与电子政务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以保障电子政务的健康持续发展和高效应用。根据徐州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和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设徐州市电子政务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如表1所示。

211 空间数据获取技术

空间数据的获取是建立数字城市的前提,也是电子政务重要的数据源。没有数据来源,电子政务只能是一句空话。空间数据获取技术主要有遥感、遥测、GPS等技术。其中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尤为重要,它能够提供多时相、非均质、多尺度的空间地理数据。

212 基于网络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技术

数据共享与交换技术包括:OpenGIS、Web GIS 标准,基于Web GIS、Com GIS的互操作互运算技术,空间数据交换技术等[5]。信息共享的关键是信息的

3本文受中国矿业大学科研训练计划基金资助(5—5),指导教师闫志刚。特此感谢!

2000719:

标准化问题。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里的各行各业及各个部门,所以必须要保证建成后各部门的信息能够共享,否则整个电子政务便会变成“信息孤岛”。

表1 基于GIS的电子政务的关键技术及主要内容

关 键 技 术主 要 内 容

空间数据获取与卫星图像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RS、TM、GPS技术,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获取宽带网络技术高速宽带网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网络数据库,分布式计算技术

科学计算基于W e bGIS、ComGIS的互操作与互运算技术,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多种数据融合于立体表达技术

基于网络的数据共享与交换技术Open GIS、Web G IS标准,数据标准

Metadata技术Metadata标准体系的建立

基于GIS的虚拟仿真技术VR2GIS,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可视化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访问控制技术

213 Meta data技术

Metadat a即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或“关于信息的信息”,它在地理信息中用于描述地理数据集的内容、质量、表达方式、空间参考系、管理方式以及数据集的其它特征,是实现地理空间数据共享的核心技术内容之一。元数据技术可以解决不同部门的重复性建设问题,并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

214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政务促进了信息的共享,但也带来了一些数据安全问题,如涉及到国家机密的数据及黑客非法入侵等等。徐州市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政务内网基于保密通信网构建,主要运行各类涉密办公业务;它又分为核心政务内网(与国家、省直接相关的涉密政府部门业务)和地方政务内网(地级市、各县区政府部门)。政务外网是基于专用通信网构建,主要承担非涉密业务及与公众相关的业务处理。政务外网与互联网要实施逻辑隔离,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互联网实施物理隔离。

3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数据是任何一个信息系统不可缺少的东西,因为数据就是系统的血液。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作为一个战略措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被列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6]。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核心在于建立四个基础数据库,即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至关重要,它是关系到电子政务能否真正运行起来的一个最基础的基础;它的建设将为构建起电子政务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为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一个权威的、统一的地理空间公共平台。

311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总体框架

根据国际上电子政务的发展思路,结合徐州市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了徐州市电子政务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总体框架

基础数据体系是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地级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县区综合地理信息数据库、政府各部门专门数据库、空间定位基准等几个方面[7]。其中地级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包含有四个基本数据库、各种大中比例尺的地形图及重点城区城市的4D(DR G、DEM、DOM、DL G)产品地图。空间定位基准主要包括国家统一平面坐标控制网、高程坐标控制网等各种控制网。

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是基础数据体系能够被社会经济各部门共享和广泛应用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投入政策、服务政策、建设标准、产品标准、交换标准与应用标准等。政府机构是电子政务的具体操作运行者,它决定了电子政务的具体运行方式和效果。

312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任务

航天航空遥感资料的获取。根据徐州市各地的实际情况,将各地划分为不同类别的区域,分别采用不同的覆盖周期有步骤地定期进行航空摄影。例如徐州市城区和重点河流防范区覆盖周期要短,而其他地区则可以适当放宽。全市航天遥感资料的获取要与国家航空航天摄影计划相互衔接,定期订购全市范围内的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影象数据,用于全市资源、环境、灾害等方面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建设和及时更新。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加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建设,作为苏北地区唯一的一个特大城市,徐州市更要走在全省的前列,积极推进全市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完成全市4D数据库建设;同时有条件的县区要积极开展1∶2000、1∶1000、1∶500等比例尺城市综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各地要将1∶1万及更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的的更新和数据库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纳入到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保障电子政务的正常运行。

4 基于GIS的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

电子政务的建设必须搞好规划,构建一个具有现代信息社会特征,高效、协调、规范和科学的政务运作,政府服务和社会管理的新体系[8]。基于此,提出了电子政务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

411 系统运行支撑平台

该体系结构以运行支撑平台,地理信息基础平台为依托,以政府数据中心、功能服务系统、政府决策与支持系统为主体工程,以电子政务标准与规范、安全解决方案及安服中心为保障体系,构建了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

系统运行支撑平台是整个电子政务的基础,它包括计算机软件、硬件配置,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人员培训。其中计算机软硬件的配置是基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相关人员的培训是重点。电子政务的运行应当在网络上运行,以达到信息共享,服务社会的目的,否则就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徐州市实际,当前应重点建设新一代高速通信网络,在城区及各县区实现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和互联网的互联,实现“三网合一”,建成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图2 基于GIS的电子政务的体系结构

412 地理信息基础平台

地理信息基础平台是电子政务建设中最核心的地方,因为这是电子政务的血液———数据所在的一层,它决定了整个电子政务系统的内涵和功能实现。包括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中的所有数据库,各种政府办公数据库及相关辅助数据库,而政府数据中心也是它的一个子系统。地理信息基础平台中的数据主要是指电子形式的数据资源,其表现形式可各种各样,如文本、图像、地图、音频、视频、报表等等。同时实现数据及时地传输,采集、存储、检查和分析,实现快速数据挖掘,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

413 功能服务系统

功能服务系统是电子政务建设中最高层的面向大众服务的一个子系统,而面向大众服务的各项功能正是建设电子政务的一个目的所在。当前应重点建设以下项目:政府决策支持系统没,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办公业务资源系统、中国徐州用户平台、地市网上行政服务中心,徐州口岸物流平台,交通信息系统,金农信息系统,金盾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教育信息系统,金锐信息系统,金融监督信息系统等等。

414 电子政务标准和规范

电子政务的标准和规范是整个系统建设的保障,也是实现资源信息共享的先决条件。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政务GIS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参照国际标准,贯彻国家标准,同时可根据徐州市电子政务的实际情况需要,制定适合本市实际的电子

政务技术标准。

5 徐州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

511 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原则

徐州市电子政务的建设应该遵循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200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根据中办和国办的要求,徐州市电子政务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统一规范,加强领导,需求主导,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拉动产业,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512 徐州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五“期间,江苏省提出了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率先实现工业化(即“两个率先”)的响亮口号;笔者认为,徐州市电子政务的建设也应紧紧抓住这个机遇,以电子政务的建设为契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全市信息化和工业化同时并举和跨越式发展,带动全市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为: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四个基础数据库和几个重点业务系统;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与考核;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等[9]。其中重点建设和完善与政府管理、经济发展、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13项重点工程。

513 徐州市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对策

5.3.1 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的组织保障工作 由于电子政务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的各个部门。因此,电子政务的建设应该由市政府直接领导,负责做好电子政务的规划和建设。

5.3.2 认真落实、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 应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政策和法规,结合徐州市实际,提出具体的执行办法和意见;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消除“信息孤岛”。

5.3.3 加强宣传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 要在公众中加大电子政务的宣传力度;要大胆引进人才,并留住人才以促进电子政务的建设。在公务员中加强电子政务的知识培训,提高其对电子政务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升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

6 结束语

由于GIS独特的功能和特点,它赋予了电子政务全新的视角和功能。比如GIS强大的数据(包括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它弥补了一般信息系统只能对属性数据进行管理的缺点;再者,GIS具有的空间分析和模拟表达的能力,令电子政务在决策与支持方面更科学,从而大大提高了政府机构的决策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带动了GI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GI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又大大加速了电子政务的应用普及程度。有理由相信,基于GIS的电子政务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而徐州市电子政务的建设必将进一步促进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其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吴 芳.电子政府离我们有多远[N].网络报,

1998,10—12.

[2]陈 刚,阎国庆,主编.数字城市:理论与实践[M].杭

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1.

[3]郭达志,盛业华,杜培军,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

[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10.

[4]张清蒲.电子政务与GIS[J].测绘科学,2003,28

(1):5—8.

[5]苏红军.建设数字徐州的理论分析与构想[J].测绘与

空间地理信息.2005(待刊).

[6]张家庆.空间信息支持下的电子政务及其展望[J].测

绘科学,2003,28(1):21—23.

[7]陈 军,邬 伦,主编.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

[8]范冰冰.电子政务框架体系结构[J].计算机应用,

2004,24(2):82—84.

[9]张清浦.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展望[J].测

绘科学,2005,30(1):6—8.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 考号:姓名: 【内容提要】 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技术来推行政务活动的一种方式。如何充分的利用电子政务的特征来组建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目标。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摆脱干扰,快速提升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内容电子政务的特征措施 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技术来推行政务活动的一种方式,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

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效能。 (4)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政务电子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领域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以制定正确的决策,作出理性的判断及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进而提升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 (5)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并最终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回应机制。政府信息化可以使政府机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基础,建立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广泛的沟通网络,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及行政管理部门与层级之间的限制,提高政府部门内外的沟通效率,及时传达政府的施政意图、方针政策。同时,借助网络上的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在线论坛等,与民众建立迅速、有效的沟通途径和意见反馈机制,从而实现和扩大公民对政府公

务管理的参与,提高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程度。 (6)促进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电子政务的实现,必将对实体政府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发生变革和 冲击,使传统的科层组织朝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了地域、层级、部门的限制,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的整合,促使政府的程序和办事流程更加简明、畅通,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 二、电子政务的内容: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必然结果,但决不仅仅像政府上互联网那么简单, 从资源建设方面看,包括: 政府的信息服务各级政府在 Internet网上建有自己的网站,公众可以查询其机构构成、政策条文、国务院公告,相当于 5

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庞祥云 来源:《电子商务》2019年第02期 摘要:电子政务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了新方法,并且对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都有着重要作用。分析电子政务应用于服务型政府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建议,最终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应用;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他早在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中就讲到:“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这就要求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和完善,也为我国网信事业和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服务型政府,就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电子政务可以通过对政府内外部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整合,实现对政府的有效管理,从而打破对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 1、现阶段电子政务应用于服务性政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府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共同的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认识存在偏差,政府职能转变来到位 目前,有很多人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认为电子政务就是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能上网办公,对电子政务的内容和实质认识不够。部分地方政府不能重视自身职能的转变,没有借助电子政务来科学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这导致了电子政务不能被高效运用,政府的行政效率得不到提升,使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1.2 观念滞后,公务人员运用信息工具的水平较低 通过近些年来的机制改革,政府机构中的公务员学历层次已有大幅提升,但很多公务员依然习惯于传统的办公模式,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大部分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专业技术欠缺,与电子政务的需要不相匹配。同时具备政府工作管理能力和掌握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录 一、电子政务地概念及特点2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地主要问题2 <一)电子政务管理体制没有理顺2 <二)存在重建设、轻应用地问题3 <三)缺乏统一规划,资源不能共享,出现“信息孤岛”3 <四)从事电子政务地专门人才匮乏4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主要问题地原因分析4 <一)机构不健全,改革不彻底4 <二)只重视部门利益,没有全局意识4 <三)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5 四、我国电子政务地发展对策5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制5 <二)加强电子政务地广泛应用6 <三)加强资源整合工作,消除“信息孤岛”6 <四)加强电子政务队伍建设,培育专业人才7 五、结论8 参考文献8 内容提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和电子政务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并且具有更加深远地发展前景和更为广泛地现实意义.作为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地电子政务,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地各个领域,与企业、居民和社会各界地联系十分密切,对信息化全局具有显著地主导和引领作用.推行电子政务是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发展地重大举措.加快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各国政府地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国对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工作高度重视,党地十六大明确提出“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发展电子政务,提高政府地服务和管理水平”.党地十七大又提出了“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在我国,推行电子政务是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强化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效能,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地重要途径. 电子政务作为当代信息化建设地引领工程,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地关注和重视.加之电子政务是一项纷繁复杂地、长期浩大地社会化系统工程,因此科学预测和把握电子政务地发展趋势,同时研究制定有效地发展策略,是十分必要地,也已成为电子政务工作者及研究人员必须重视和解决地重要课题.本文试着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地分析,结合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地客观实际,提出我国在发展电子政务方面应采取地策略,推动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使电子政务更好地为公众和社会提供政府服务. 关键词: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对策 我国电子政务地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近年来,电子政务在我国蓬勃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探讨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并从政府、公众和网络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众参与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1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目标提出来的。1993年底,为适应全球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潮流,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三金工程”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雏形。1999年1月,由我国40多家部委(局、办)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旨在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为社会服务的公众信息资源汇集和应用上网。在政府上网工程的推动下,我国政府站点迅速增加,网页内容日益丰富,在政策传递、网上服务等电子政务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展。如地方政府通过互联网发布政务通告,提供政府职能部门服务电话,提供各种办事程序以及问题解答;进行在线“一站式”服务;外经贸部门通过互联网办理进出口资格申请,申报出口退税,三资企业审批;人事部门进行网上公

务员考试录用,劳动人事政策公开;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公开征集公众对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等。地方政府建设数字城市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城市或数码港的概念。有些地方政府明确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时间表,如北京提出截止到2006年年底将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最终建成北京市政务系统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2 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政府自身的问题2.1.1 公务员素质有待提高从公务员的文化水平来看,经过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国务院近1.7万名公务员中,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的占65%。但地方政府500万公务员中,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的仅有10%,约有20%的公务员不会操作计算机。面对电子政务的潮流,许多公务员在心理上必然会恐惧害怕,产生抵触情绪,而不能从心理上积极学习,以适应政府信息化的历史潮流,结果使得很多昂贵的设置成为装点门面的饰物。2.1.2 电子政务的规划和标准缺乏统一性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

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论文

电子政务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电子政务的发展正在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电子政务的定义、发展历程入手来介绍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公众参与,网络技术 人类已进入信息社会,传统的政务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办公方式的历史性的跨越,它实现了政务信息在政府内部、政府部门间、政府与企业间、政府与大众间的自动交换和处理,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电子政务的出现构筑了政府与公众之间新型关系,并编造出前所未有的政务工作模式和政府工作形态。 一、电子政务的定义 目前,国际国内还没有形成具有高度权威性的电子政务的定义,但如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对我们比较充分地认识电子政务的基本属性具有较高的价值。 1.联合国定义 电子政务就是政府利用信息通讯技术(ICT)改造与提升其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 2.维基百科1提供的定义 电子政务(也称为电子政府、数字式政府、网上政府等)是政府运用互联网技术与公民、企业和其他社会成员交换信息,提供服务和办理业务的平台。 3.纽约州立大学的定义 电子政务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政府的运行,联结公民,提供政府服务。 不管电子政务的定义如何,其核心及最终目标可以归结为:为公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建立以公众为核心的高效的政府行政管理体系。 二、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电子政务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发展的,即沿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如‘金关工程’、‘金税工程’)――电子政务”这一条主线展开的,目前已进入电子政务工程的全面建设阶段。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初始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办公自动化工程,在国内引起办公自动化热,政府机构的一些部门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办公,而且建立了一些信息中心。 2.起步期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启动了一些工程,主要如1993年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关”、“金卡”和“金税”工程。它们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 1维基百科(英语:Wikipedia)是一个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网络百科全书,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班级:09审计2班学号:0901********姓名:胡晨恺 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90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等一些新的概念也很快产生。在我国,电子政务虽然起点比较低、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不平衡,但是可以预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未来几年将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信息中心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 关键字:电子政务;存在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 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对于我国来说,电子政务这个概念与电子商务一样是从国外泊来的。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的,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循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从总体上看,与其他国家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就具体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又与其他国家的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 (1)我国的电子政务的起点较低。这是由于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而西方国家的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 60-70年代就完成了,而我国则基本上从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 (2)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这些差别主要是表现在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上,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另外,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平衡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发展较快,与这些重点部门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其它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迟缓。 (3)我国的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出发点更具有多样性。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以及各级政府机构的精兵简政。这些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造成对政府政务活动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势必要满足或保障这些目标的实施。实际上,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提高效率和树立形象的问题,其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促进政务活动的改革。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2003年底,联合国发布了对成员国电子政务的测评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第74位。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作简要叙述: (一)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 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受到热切和广泛地关注。 2.旅游、经济开发区等重要城市网站点击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 3.东西差距明显,欠发达地区政府上网工程进展缓慢,群众关注率不高。

谈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谈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摘要: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其必要性、意义和发展前途毋庸置疑。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进展和趋势进行归纳和探讨,可以保证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健康持续往正方向发展,减少发展过程中的失误,提高进展速度。本文从人们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必要性、意义的认识过程,电子政务和绩效评估这两个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基础的发展状况以及它们对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影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制度和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在国内外的进展与趋势。关键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发展趋势一、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的进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开始向“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阶段转移,强调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通过“以人为本”的公共 服务手段,更为人性化地行使政府管理职能。目前,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规模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急需研究提出科学的绩效评估理论,以规范、指导和评价电子政务建设实践。研究已确定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建设的指导思想,即按照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以及政府的行政理念、价值追求和职能责任等来确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制度机制制约各级政府和部门对电子政务作宏观、中观以及微观层面的评估,通过对各地 区的政府和部门之间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环境、投资收益、发展状态和发展过程以及整体发展状况的对比,来了解差距和机会,激发变革勇气和发展信心,使政府在弥合“数字鸿沟” 和消除“信息孤岛”的变革努力中不断地完善电子政务需求的政府基础,引领电子政务建设 的正确方向,确保电子政务的有序发展,以保持电子政务的生命力并符合公众要求与期望,同时为今后的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建设指导。我国还制订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建设的总体目标,即通过有法律效力的制度安排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长期固定下来,帮助政府更好地控制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重视和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实效,以避免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和缺乏效益,保证国家信息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电子政务建设预期目标的达成。 目前,国内已经有广东、江苏、青岛等省市开始着手进行不同深度不同形式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启动了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纳入政府日常管理活动的破冰之举。有关学者也开始就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制度建设和体系建设进行研究。总的说来,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在我国已在学术和实践领域提上议事日程。二、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存在的 问题和发展趋势实际上,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工作还处于政府日常行政工作 之外的一种边缘性地位,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机构,也没有通过法律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作为制度安排固定下来。如何实质性地、有效地推进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成可专家学者们高度关注的问题。以前对电子政务绩效的研究主要从政府网站外部特征入手,进行外评估。电子政务绩效的外评估无需制度建设,但基于国内非政府的评价机构发展不成熟,政务公开程度不理想,公民参与度不足等原因,即便是外评估,在我国恐怕也还存在着一些制度障碍,使得评估方式只能局限于网站分析。如何使外评估提升到“公共满意 度测评”的阶段值得研究者们深入思考。同时,仅仅评估电子政务的外部绩效是不够的, 评估电子政务的建设绩效时,还应包括流程优化、制度建设、成本投入等内部绩效。

电子政务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与研究

电子政务中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与研究 【摘要】随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电子政务中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成为政府部门关注的重要内容。尤其在日常检查、统计决策等业务的开展方面,要求实现数字化与网络化,以满足信息融合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对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述、电子政务系统安全风险以及构建网络安全体系的措施进行探析。 【关键词】电子政务安全风险网络安全体系前言:在信息网络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政府部门也开始应用互联网技术以实现办公网络化、电子化以及自动化的目标。然而电子政务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导致其应有的效果无法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对电子政务中网络安全问题及其相应的完善策略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述 对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的概念目前仍未形成比较全面的定义。但从广义角度分析,其主要以网络信息安全为基础,将网络系统中涉及的数据信息及其自身的软件与硬件进行保护,避免因恶意侵入所造成的泄露、修改以及破坏情况的发生。在内容方面既存在管理问题,也包括技术问题。其中管理方面主要指通过内部使用人员的管理确保电子政务实现政

府要求的信息化与开放化,而技术问题侧重于对不法分子攻击的预防。因此针对现阶段电子政务中的网络安全问题,需从技术与管理方面进行完善。 二、电子政务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1、从网络层安全风险角度。电子政务的网络层安全风险主要体现在数据传输风险、网络边界风险以及网络设备安全风险等方面。在数据传输风险中,往往存在业务数据泄露以及数据被破坏的情况。利用上下级网络或同级局域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包含相关的敏感信息或其他登录通行字且缺乏专门控制数据的软件与硬件,不法分子会采用不同的攻击手段窃取或直接破坏数据信息。在网络边界风险方面,由于电子政务中的网络节点多为不可信任域,入侵者很可能利用Sniffe 等程序对系统中的安全漏洞进行探测,并在此基础上窃取内部网中的用户名或口令等信息,导致系统瘫痪的情况发生。同时内网与外网的互通也是产生网络边界风险的重要原因。在网络设备安全风险方面,主要体现在如路由器或交换机等设备方面,其安全性关乎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 2、从物理层、系统层与应用层角度。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物理层风险主要指周边环境对网络或线路所造成的影响,如设备的毁坏、设备被盗或线路老化等情况,也存在自然灾害等对设备造成的破坏。通常可利用物理隔离技术解决

[最新]电大《电子政务》期末考试题

多选题 1.电子政务用户层次分为()。 A、核心层 B、受众层 C、连接层 D、网络层 2.政府信息化中建设中“三网一库”是指() A、政府信息内网 B、政府信息公众网 C、政府信息内联网 D、信息资源数据库 3.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包括()。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路工程 D、金卡工程 4.电子政务具有的作用包括()。 A、促进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 B、便于廉政建设 C、更好地为民服务 D、降低办公费用 5.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包含有()。 A、人员 B、系统 C、软件 D、维护与管理 6.电子政务系统的“三网一库”是指()。 A、政务内网 B、政务外网 C、政务专网 D、信息资源数据库 7.数据加密技术主要有()。 A、非对称加密 B、公开加密 C、非公开加密 D、对称密钥 8.电子政务系统的层次模型包括()。 A、网络系统层 B、信息资源管理层 C、应用服务支撑层 D、应用业务层 9.防火墙技术的核心有()。 A、包过滤技术 B、安全网关技术 C、数据维护技术 D、代理技术10.我国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在层次 上分为()三级。 A、中央级网络平台 B、省市级网络平台 C、地市级网络平台 D、部门级网络平台 11.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证体系包 括()。 A、技术保障体系 B、运行管理体系 C、安全基础服务体系 D、数据安全体系 12.在电子政务的影响下,政府决 策在以下哪些方面有了创新()。 A、决策主体多元化 B、决策手段更 科学。 C、决策机制得到创新 D、决策方法 更多样 13.电子政务技术安全框架由() 部分构成。 A、物理层 B、网络安全层 C、系统层 D、应用层 14.电子政务门户网站是建立并运 行在()上。 A、计算机系统 B、电子政务网络平台 C、计算机网络 D、互联网 15.在各级政府部门内部网络信息 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设立负责地 区政府电子政务的专业机构,其作 用()。 A、加强统一规划 B、统一协调与统一规范 C、替代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 D、给予各部门的政务信息化建设给 予专业指导和监督,避免浪费 16.计算机数据管理已经历了() 等多个阶段。 A、人工管理 B、文件系统管理 C、数据库管理 D、数据仓库管理 17.电子政府给政府管理职能的发 展带来的变化主要包括()。 A、促进了政府管理职能转变 B、改变着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主要 方式 C、降低了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成本 D、提高了政府管理职能实现的成本 18.电子政务网站建设的过程主要 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工作。 A、运行环境的搭建 B、政务网站的设计、 C、政务网站的制作 D、维护和运行 19.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 包含了()结构的计算模式。 A、客户机/服务器 B、浏览器/服务器 C、云计算 D、分布式 20.在政府部门间实行电子政务的 一个巨大变化是()。 A、打破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 间文件传递的繁琐性 B、打破了各级政府间以及政府部门 间职责权利的界限 C、可以用最快捷的电子方式在政府 以及部门之间传递信息 D、解决了部分共用信息的共享问题 21.电子政务网站的导航系统可以 使以()方式出现。 A、导航条 B、框架结构 C、菜单 D、其它方式 22.数据库模型主要有()。 A、关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分布模型 23.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形式主要 表现在()。 A、公布政府职能 B、机构设置 C、办事程序 D、新闻发布 24.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在办公手 段上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A、信息资源的数字化 B、信息交换的网络化 C、信息资源少 D、信息交换安全性好 25.我国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的利 用缺陷包括()。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从目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虽然自从“金”字工程和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开展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纵观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但是从十六大精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及国家计委颁布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等来看,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是我们国家“十五”期间一项重点工作,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就电子政务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因此,未来几年内我国将会奋力追赶世界主要国家政府信息化步伐,逐步缩小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信息差距。根据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历程以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将会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趋势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领头羊”的角色,政府先行,带动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的特殊地位,是由我国政府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角色所决定的。从国家一系列的指导精神和规划路线来看,未来数年内我国将继续延续一条“以政府信息化带动企业和社区家庭信息化,促进社会整体信息化发展,同时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人才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路线,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的“领头羊”的角色。趋势二:客户关心管理思想将逐步渗透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并将最终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引导理念。客户关系管理源于盈利性的企业组织,其应用初衷在于通过了解和深加工客户信息,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以挖掘、维护以及争夺客户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企业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非以盈利为其生存目标,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也将是决定政府命运的一个主要因素,于是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服务提供的高效性及主动性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未来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其次,政府另外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对社会的监管,对社会公众和企业信息的掌握和深加工,也将是决定政府监管高效的一个非常关键因素。因此,客户细分、把握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注重客户满意等等客户管理理念逐渐渗透到电子政务建设中,并随着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最终会成为引导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理念。趋势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从注重引入先进思想和理念的“务虚”阶段,走向注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阶段。电子政务是一个新鲜事务,全球都在探索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和新经济带来的变革,电子政务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涵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们认知程度的加深在不断拓展,因此电子政务概念在我国诞生之日起,首先被关注的是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涵义以及国外主要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的情况。在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和建设目标没有清晰的阶段,各级政府以及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引入其它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应用到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以探索我国电子政务的定位问题,于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公共管理的变革相结合的课题研究便应运而生。而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酝酿和摸索,对于电子政务如何在中国本土生殖和成长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也逐步明确了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近几年中国电子政务将朝着以应用促发展、注重提供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路线发展。趋势四: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在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政府公共服务也将从品质上和提供模式上得以巨大创新。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目标,但是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创新将逐步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下一个中心目标。公共服务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内容本身上,而且还表现在服务的供给模式上。电子政务将创新传统政府服务的供给形式和手段,使政府部门逐渐向以公众需求为中心转变,如图所示。首先,政府各部门之间不再孤立,而通过信息技术形成互动网络;其次,服务供给手段多样化,除了基于web的传统政府柜台服务以外,主要的服务都

电子政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文题目:电子政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姓名:杜晶莹 学号:09643501001 年级:09级 站点:朝晖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2 年2月22 日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浙江工业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学号:09643501001 作者签名:(手写有效) 年月日(手填时间)

电子政务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2 年2 月22 日

摘要 本文就我国电子政务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我国电子政务方面还存在观念落后,重视度不高、我国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建设落后、缺乏统一规划、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大量安全问题以及公务员的信息素养能力不高等等的问题;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文对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其提出个人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络;信息技术;政府

目录 摘要 (1) 一引言 (1) 二相关理论概述 (1) (一)电子政务的含义 (1) (二)实现电子政务所需条件 (1) (三)电子政务的优势和作用 (2) 1有利于全面提升行政能力 (2) 2有利于政府快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要求 (2) 3 能够更高效的为人民服务 (2)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3) (一)我国电子政务历史发展情况 (3)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3) (三)对联合国发表的2010年全球电子政务调查报告的分析 (3) 四我国开展电子政务中存在的问题 (6) (一)观念落后,重视度不高 (6) 1.公务员的观念跟不上 (6) 2.电子政务过程中存在大量认识上的错误 (6) 3. 群众观念落后 (6) (二)我国电子政务基础信息建设落后 (7) (三)缺乏统一规划 (7) (四)公务员的信息素养能力不高 (7) 五解决我国电子政务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7) (一)更新观念 (7) (二)吸取先进经验,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8) (三)进行科学有效的统筹规划 (8) (四)提高公务员素质 (8)

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方案 前言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围绕“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展开,整合政务信息资源,统一平台,统一标准,最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资源的快速交换与全面共享。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作为“二网一站及业务系统”的基础与应用核心,为“二网一站及业务系统”提供海量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中之重。 各级政府部门,拥有大量的不同格式与不同载体的政务信息资源,如批示、文件、报告、电传、档案资料、法律法规等,资源分散、信息共享困难、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严重影响了各级政府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正常开展。因而构建一个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与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创建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为“二网一站”提供海量信息内容,进行内容的发布,并提供灵活多样的全文检索方式及个性化服务,为各级领导及网络用户提供完善的信息内容服务。 建设目标 政府机关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终消除信息孤岛。 建成后的应用系统平台,将达到以下应用目标: 全面整合与管理各种标准格式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提供统一格式的转换与规范化的文献转换与编辑工具,能够进行分类管理,创建各类海量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通过TB级海量内容管理平台,有效地管理各种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信息资源,实现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内容的关联管理。 实现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信息内容的实时动态地发布到指定的“二网一站”相关的栏目上,用户可以方便的编辑、修改发布模板。 提供与各类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方便与机关其他应用系统进行信息交换、迁移或同步访问。 提供独立于操作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用户操作审计、分析与统计等功能,能有效地保证各类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的安全。 系统功能概述 信息采集与整合 信息采集: 对于大量以纸介质存在的资源,如文件、批示、文电、督查专报、会议资料、档案资料等,通过数字化加工与处理,批量生成电子化文档,通过人工辅助标引,形成规范化的电子资源,上载到建成的相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对于互联网信息资源,通过智能采集工具,分类收集与内容自动过滤,批量加载入库; 对于上报与下发的文件资料,直接标引入库。 内容整合:机关内存在的大量分散的电子文档资料,可以通过文献编辑与格式转换工具,统一进行格式自动转换与人工辅助标引,形成统一规范、统一格式的信息资源,加载入库。政务信息内容管理 系统对采集与整合的各类政务信息资源,采用国内领先的全文数据库进行非结构化、结构化信息内容的统一管理,具体包括: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建设与维护、用户管理、系统管理、统计与反馈等功能。 政务信息发布与检索服务 动态信息发布:通过发布平台,将建成的法律法规、内参、互联网信息、文件及批示、督查专报等电子政务信息库里海量信息实时动态地发布到“二网一站”网站指定的栏目上,供机关内各级领导及内网用户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查询与浏览。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政务专业 毕业设计 (论文) 设计题目: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姓名王磊 准考证号 990410401539 指导教师 2011 年 03 月 15 日 毕业设计(论文)评议意见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学员完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学习后,全面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通过这一实践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任务是:通过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包括题目的选择、资料的查阅、外文资料的翻译、研究方案的制定、具体研究的过程、研究成果的总结、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中的语言表述等)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为进一步搞好本职工作和今后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毕业论文的组成:毕业论文由封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等十一部分组成。 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按要求填写。论文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二行书写; 三、重点研究的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四、主要技术指标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下达任务日期:2010 年 12 月 20日 要求完成日期:2011 年 03 月 15日 指导教师:

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在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5个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医疗、远程教育和电子娱乐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政府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电子政务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应从更新管理理念、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再造政务流程、优化行政决策机制等方面推动政府管理创新。通过电子政务实现政府管理改革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电子政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政府管理创新的真正实现。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整合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职能、组织结构、管理理念等,以达到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是电子政务下的政府管理创新方向。 二、研究的重点内容 本文阐述了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约束管理理论(TOC),提出将其运用于指导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具体实践,通过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实现政府公共管理信息化新境界。而且对政府管理创新面临的历史机遇、问题、创新方向以及电子政务下政府管理创新的方向进行了较充分的研究。并大胆设想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的创新模式。 三、进度计划 12月20日-01月13日 分析题目,查阅资料,学习与毕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作好前期准备工作。 01月13日-02月15日 确定研究方案,方案论证,编写论文。 02月16日-03月15日 撰写毕业论文并征求导师意见,修改毕业论文,进行毕业论文

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浅谈中国电子政务再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存在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发展的成果,但任何技术如果没有法律进行制度保障就将失于无序。本文对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的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重点解释了当前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适合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发展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法制化,问题,建议。 所谓电子政务,即指各种公务机构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活动方式的变革,提高行政效率,发展民主决策进程,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与结果。其实质为社会信息化大潮中政府服务的信息化,从而得以形成新的信息化的政府管理体制。我国电子政务这几年的发展,从技术层面而言,尤其是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与西方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差距不大。但是,由于诸多原因,电子政务的软条件建设十分欠缺后落后,尤其是电子政务法制化进程,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显滞后。电子政务发展所需的法制机制很不完善,在目前我国,法律不仅未能成为政务电子化开路的先锋,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都在阻碍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发展概况 我国电子政务法制化建设可以追溯到1994年2月18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步计算机安全法规。这一时期,电子政务法制建设以探索为基调。一方面,当时的电子政务、电子化

办公并未在国内得到普及和重视。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这可以算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雏形,但其仅仅在国家机关内部构建,远远未达到电子政务“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另一方面,当时的法制环境比其当前更为薄弱,人民的法制意识极为单薄,社会刚刚从文革的动荡中转过来,整个社会的立法工作才刚刚开始。因此,无论是从电子政务发展的角度而言,还是从在那一时期法制化发展的角度而言,90年代的电子政务法制化才刚刚是探索、起步的阶段。 1997年,是这一阶段的一个高潮,电子政务法制化建设迎来了一次丰收。5月20日,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出台,同日,《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颁布,后者有效遏制了当时国内域名被外国投机者大量抢注的现象。5月30日《中国互联网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出台。12月,出台有《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伴随着着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我国的电子政务法律体系开始得到初步的建立。但是,透过以上法律文本我们很容易发现,当时的法律制定更多的是在信息技术层面的支持,无论是域名抢注还是信息安全,更多的都是对电子信息技术的法律支持,可以说,在这一阶段,电子政务法制化关注的法律阶位较低。 2000年起,是电子政务法制化建设的又一阶段。这一阶段电子政务开始大规模的向各级政府普及,政府门户网站大量出现,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开始采用电子化服务的方式。这一时期,电子政务法制化建设突显出三个特征。 1、高阶法的出台。2004年颁布的《行政许可法》明确了电子政务的方向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问题研究

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问题研究 摘要: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已成为我国行政改革的行为诉求, 成为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对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开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路径选择, 力求塑造一个开放、透明的政务信息公开机制。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参与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到来,电子政务作为政府一种新的政务方式逐渐建 立起来。可以说,电子政务系统是公民与政府的联系中介,政府信息是电子政务活动的血液。 1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在促进政府工作中的优势 ①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内在需求。政务信息公开为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新的应用需求, 不但可以解决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信息来源和更新问题,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而且也将推动政府部门的观念变革、管理方式变革以及业务流程的变革。 ②是促进政府透明化的重要机制。政务信息公开是将政府的行为公开于社会监督之中,政 府由封闭型转变为透明型会明显抑制政府滥用职权的行为,提升官员的自我约束力,有效改 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从而极大地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③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条件。公民的政治参与是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前提的。意向集中的 公开信息是公众参与意愿能够达成的前提,由此才有进一步的公共事务参与双方实质性的贡 献能够实现的可能。 2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法律制度仍不完善。我国已于去年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但由于《条例》的相关规定比较笼统,导致政 府在具体执行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很难精确把握《条例》中指出的公开与保密的关系等 问题,政府部门往往会基于稳妥性的考虑,普遍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做法,即人为地扩大保 密的范围,这就使一些本应公开的信息也被列入保密的范围,从而给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②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质量存在问题。一方面,虚假信息过多。由于网络自由和匿名 的特点,导致虚假信息在政府对信息的接受、处理和发送中无处不在,直接影响了信息的真 实有效与准确度。另一方面,适用信息不多,针对性不强。当前,许多政府网站还处于介绍 政府部门、公布政府法规法令的水平上,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未有动态的反映,缺乏与公民 交流沟通,距离“为公民办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③人本服务型政务理念未得到全面深入的贯彻。电子政务建设的目的本就是通过信息公开 的方式,不断与公众就公共事务的管理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对话,在民主协商中逐渐形成 合作、共赢、和谐的公共精神,进而真正体现出人本服务型的政府施治理念。然而,由于政 府和公民所拥有的信息不对称,加之政府有关工作人员总是以“行政权力中心”的思想指导自 身行为,由此形成的特权观念和利益集团阻碍着电子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 3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路径选择 ①明确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原则,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首先,进一步细化《电子 政务信息公开条例》,突出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新的信息管理原则,正确处理、 把握电子政务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另一方面,完善《公务员法》,加强公务人员观念更新,树立服务行政的理念,为电子政务信息公开提供组织和人员保障。政府及工作人员应当 是政务信息公开的实际执行者,其与公民的接触是直接而频繁的,所以其执法水平高低与工 作业务能力强弱直接影响电子政务信息公开的效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