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1-04集合与逻辑

01-04集合与逻辑

1、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1)

【知识网络】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全集、子集、空集、集合的包含与相等

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法 【典型例题】

例1.(1)下列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 )

A .2{|33}x x +=

B .2{(,)|,,}x y y x x y R =-∈

C .2{|0}x x -≥

D .},01|{2R x x x x ∈=+-

(2)若集合{},,M a b c =中的元素是A B C ?的三边长,则△ABC 一定不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3)若全集{}{}0,1,2,3,42,3U U C A ==且,则集合A 的真子集共有 ( ) A .3个 B .5个 C .7个 D .8个

(4)方程组?

??=-=+91

2

2y x y x 的解集是 . (5)设{}{}34|,|,<>=≤≤==x x x A C b x a x A R U U 或,则a = ,b = . 例2.已知集合???

???

∈-∈=N x N x A 68

|

,试求集合A 的所有子集.

例3.已知{25}A x x =-≤≤,{121}B x m x m =+≤≤-,B φ≠,且B A ?,求m 的取值范围.

例 4.全集{}321,3,32S x x x =++,{}1,21A x =-,如果{},0=A C S 则这样的实数x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课内练习】

1.设集合{|1}X x x =>-,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为 ( )

A .0X ?

B .{}0X ∈

C .X φ∈

D .{}0X ?

2.设集合{

|A y y ==

,{

|B x y ==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A

B = B .A B ?

C .B A ?

D .[1,)A B ?=+∞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子集

B.若,A B φ= 则,A B 中至少有一个为φ

C.任何集合必有一个真子集

D.若S 为全集,且,A B S = 则A B S == 4.已知集合{|8}M x N x N =∈-∈,则M 中元素的个数是 ( )

A .10

B .9

C .8

D .7

5.集合111

{1,

,,,}234

???可用描述法表示为 . 6.设集合3

{|(3)(2)0},{|

0}3

x A x x x B x x -=-+===+,则,A B 之间的关系是 A B .(填,??或=)

7.设集合{32}A x x =-≤≤,{2121}B x k x k =-≤≤+,且A B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8. 已知集合,,A B C ,且,A B A C ??,若{0,1,2,3,4}B =,{0,2,4,8}C =,集合A 中最多含有几个元素?

9.设U Z =,{|2,},{|21,}A x x k k N B x x k k N ==∈==+∈,求,U U C A C B .

10.已知集合2

{|210,}A x R ax x a R =∈++=∈中只有一个元素(A 也可叫作单元素集合),求a 的值,并求出这个元素.

1、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1)(作业)

1.(3,2)A =-,且,x A x Z ∈∈,则x 组成的集合为 ( )

A.{1}

B.{0,1}

C.{2,1,0,1}--

D.{3,2,1,0,1,2}--- 2.设全集U R =,2{|1},{|22}U C A y y B y y x x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A B =

B.A B

C. B

A D.

B A ?

3.设集合},4

12|{Z k k x x M

∈+=

=,},2

14|{Z k k x x N ∈+==,则

( )

A .N M =

B .M N

C .N M

D .M N φ=

4.用列举法表示集合:M m m Z m Z =+∈∈{|

,}101

= .

5. 若{}|1,I x x x Z =≥-∈,则N C I = .

6.已知集合2{|310,}A a m a a a R =++=∈只含有一个元素,求m 的值.

7.当,a b 满足什么条件时,集合{|0}A x ax b =+=是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8. 设S 为满足下列条件的实数构成的非空集合:①1S ∈;②若a S ∈,则

11S a

∈-.

(1)0是否为集合S 中的元素?为什么?(2)若2S ∈,试确定一个符合条件的集合S ; (3)集合S 中至少有多少个元素?试证明你的结论.

B 组

1.下列各选项中的M 与P 表示同一集合的是 ( )

A.{0},M P ==?

B.{(3,7)},{(7,3)}M P =-=-

C.2{(,)|3,}M x y y x x R ==+∈, 2{|3,}P y y x x R ==+∈

D. 22{|1,},{|(1)1,}M y y t t R P t t y y R ==+∈==-+∈

2.集合2{|6,}y N y x x N ∈=-+∈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 A. 9 B. 8 C. 7 D. 6

3.集合{|2,}A x x k k Z ==∈,{|21,}B x x k k Z ==+∈,{|41,}C x x k k Z ==+∈, 又,a A b B ∈∈,则有 ( ) A.a b A +∈ B. a b B +∈

C. a b C +∈

D. a b +不属于A 、B 、C 中任一集合 4.设全集{1,2,3,4,5}U =,集合2{1,1,4},{2,3}U A a C A a =-=+,则a 的值为 . 5. 已知集合}023|{2=+-=x ax x A .(1)若A 中至多有一个元素,则a 的取值范围是 ;(2)若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6.设{}{}(){}2

,|,,,y x ax b A x y x a M a b M =++====求.

7.已知:{|3},{|}A x x B x x a =<=<.(1)若B A ?,求a 的取值范围;(2)若R C A

R C B ,

求a 的取值范围.

8. 对于集合,A B ,我们把{(,)|,}a b a A b B ∈∈记为A B ?,若{1,0},{1,2}A B =-=,求,A B A A ??.

2、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2)

【知识网络】

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典型例题】

例1.(1)设22{|0},{|0}A x x x B x x x =-==+=,则集合A B = ( )

A .0

B .{}0

C .φ

D .{}1,0,1- (2)全集{,,,,}U a b c d e =,集合{,,},{,,}M c d e N a b e ==,则集合{,}a b 可表示为 A .M N ? B .()U C M N ? C .()U M C N ? D .()()U U C M C N ? (3)下列表示图形中的阴影部分的是 ( )

A .()()A C

B C

B .()()A B A C

C .()()A B B C

D .()A B C (4)已知集合{}{}22,1,3,3,21,1A a a B a a a =+-=--+,若{}3A B =- ,则实数a

的值为 .

(5)给出下列六个等式:①A A A ?=;②()U A C A U ?=;③()U A C A ?=?; ④()A A B A B ??=?;⑤()()A B A B A B ???=?;⑥()A B A A ??=(其中 ,A B 为全集U 的子集).其中正确的有 个.

例 2.设全集U R =,{|M m =方程210mx x --=有实数根},{|N n =方程

2

0x x n -+=有实数根},求()U C M N ?.

例 3.已知{|3}A x a x a =≤≤+,{|1B x x =<-或5}x >.(1)若A B =? ,求a 的取值范围;(2) 若A B B = ,求a 的取值范围.

A B C

例4.已知222{|190},{|560}A x x ax a B x x x =-+-==-+=,是否存在实数a ,使A ,

B 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①A B ≠,②A B B ?=,③?

()A B ?.若存在,试求出a 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课内练习】

1.若集合{}{}

22

(,)0,(,)1,,M x y x y N x y x y x R y R =+==+=∈∈,则M N ?=

A .{(1,1),(1,1)}--

B . {(22-

C . 22-

D . {(2222

-

-

2.若集合}1,1{-=A ,}1|{==mx x B ,且A B A =?,则m 的值为 ( )

A .1

B .1-

C .1或1-

D .1或1-或0

3.50名同学参加跳远和铅球测验,测验成绩及格的分别为40人和31人,2项测验成绩均不及格的有4人,2项测验成绩都及格的人数是 ( )

A .35

B .25

C .28

D .15

4.{|24},{|}A x x B x x a =-<<=≥,若A B ?=?,且A B ?中不含元素6,则a 的一个可能值为 ( )

A. 4

B. 5

C. 6

D. 7 5.若{}{}21,4,,1,A x B x ==且A B B = ,则x = .

6. 已知{}

{}2

21,21A y y x x B y y x ==-+-==+,则A B = _________.

7.设集合{(,)|46}A x y x y =+=,{(,)|327}B x y x y =+=,则满足()C A B ??的集合C 为 .

8.设U R =,集合{}2|320A x x x =++=,{}2|(1)0B x x m x m =+++=; 若()U C A B =? ,求m 的值.

2、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2)(作业)

A 组

1.已知{||2|1},{|A x x B x y =->==

,那么有 ( )

A.A B =

B. A B B =

C.A B B =

D.()()R R C A C B R = 2.I 为全集,M 、N 、P 都是它的子集,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 ()M N P ??

B. ()

I M N P ??e

C. [()()]I I M N P ??痧

D. ()()M N N P ???

3.已知集合{

}

2

|10A x x =+

+=,若A R φ= ,则实数m 的

取值范围是( )

A .4

B .4>m

C .40<≤m

D .40≤≤m

4.某班有学生55人,其中体育爱好者43人,音乐爱好者34人,还有4人既不爱好体育也不爱好音乐,则该班既爱好体育又爱好音乐的人数为 人.

5.已知集合22{|230},{|0}A x x x B x x ax b =-->=++≤,若,A B R = A B

{|34}x x =<≤,则a b +的值等于 .

6. 设全集{1,2,3,4,5,6,7,8,9}S =,A 、B 是S 的子集且

(){1,9},{2}S C A B A B == ,()(){4,6,8}S S C A C B = .求A 、B .

7. 设222

{40},{2(1)10}A x x x B x x a x a =+==+++-=,其中x R ∈,如果

A B B =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8.已知{|24},{|A x x B x x a =-≤≤=<.(1)若A B =? ,求a 的取值范围;(2)若A B A ≠ ,求a 的取值范围;(3) 若A B ≠? 且A B A ≠ ,求a 的取值范围.

B 组

1.设全集}3,2,1,0,1,2,3{---=U ,集合},023|{2R x x x x E ∈=+-=,2

cos

|{x

x F π=

},0R x ∈=,则=?F E C U )( ( )

A.}3,0,1,3{--

B. }3,1,3{--

C. }3,1,1,3{--

D. }3,3{- 2.已知集合{(,)|(1)1,,}P x y y k x x R y R ==-+∈∈,22{(,)|20,Q x y x y y =+-= ,}x R y R ∈∈,那么集合P Q 中 ( ) A.没有一个元素 B.至多有一个元素

C.只有两个元素

D.有一个或两个元素

3.若不等式102≤+-≤a ax x 的解集是单元素集,则a 的值为 ( ) A. 0 B.2 C. 4 D. 6

4.集合},,22|{m n N m n x M m n >∈-=且,},20041912|{N x x x P ∈≤≤=,则P M ?中所有元素的和等于 .

5. 已知集合}02|),{(},1|),{(22≤--==+=y kx y x B y x y x A ,其中R y x ∈,.若 B A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6.已知非空集合S 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1,2,3,4,5}S ?,②若a S ∈,则6a S -∈.

试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集合S . 7.

{}

2

2

|190A x x ax a =-+-=,

{}

2

|560B x x x =-+=,

{}2

|280C x x x =+-=满足,A B φ≠ ,,A C φ= 求实数a 的值。

8.已知集合{}|2A x x a =-≤≤,{}|23,B y y x x A ==+∈,{}2|,C z z x x A ==∈, 且C B ?,求a 的取值范围。

3、命题及其关系

【知识网络】

1.四种命题及其相互关系

2.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典型例题】

例1.(1)下面有四个命题:①集合N 中最小的数是1;②若a -不属于N ,则a 属于N ;③若,,N b N a ∈∈则b a +的最小值为2;④x x 212=+的解可表示为{}1,1.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命题:“若220(,)a b a b R +=∈,则0a b ==”的逆否命题是 ( ) A.若0(,)a b a b R ≠≠∈,则220a b +≠ B.若0,0(,)a b a b R ≠≠∈且,则220a b +≠ C. 若0(,)a b a b R =≠∈,则220a b +≠ D.若0,0(,)a b a b R ≠≠∈或,则220a b +≠ (3)若:,1A a R a ∈<, :B x 的二次方程2(1)20x a x a +++-=的一个根大于零,另一根小于零,则A 是B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给出以下四个条件:①0ab >;②0a >或0b >;③2a b +>;④0a >且0b >.其中可以作为“若,a b R ∈,则0a b +>”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的是 . (5)设有两个命题::p 不等式|||1|x x a ++>的解集为R ,命题:q ()(73)x f x a =--在R 上为减函数.如果两个命题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真命题,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例2.写出命题“若b a ,都是偶数,则b a +是偶数”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例3. .

例4.已知方程2

2

(21)0x k x k +-+=,求使方程有两个大于1的实数根的充要条件。

【课内练习】

1. 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0x y += , 则,x y 互为相反数”的逆命题;②“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 ③“若1q ≤ ,则220x x q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不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逆命题. 其中真命题为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已知三个不等式:0,0,

0c d ab bc ad a b

>->->(其中,,,a b c d 均为实数).用其中两

个不等式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不等式作为结论组成一个命题,可组成真命题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3. “αβ≠”是“cos cos αβ≠”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不等式||1x m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1132

x <<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41{|}32

m m -

≤≤ B.1{|}2m m <

C. 14{|}2

3

m m -≤≤ 4{|}3

m m ≥

D.

5. 命题“若,x y 是奇数,则x y +是偶数”的逆否命题是 ;它是 命题.

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是“若x y +不是偶数,则,x y 不都是奇数”, 它是真命题. 6. 若[]2,5x ∈和{}|14x x x x ∈<>或都是假命题,则x 的范围是___________. 7.(1)(2)0x x -+<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8.写出命题“若0m >,则方程20x x m +-=有实数根”的逆否命题,判断其真假,并加以证明.

9.已知下列三个方程:2

2

2

2

4430,(1)0,220x ax a x a x a x ax a +-+=+-+=+-= 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数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10.求“直线:10l ax by ++=经过两直线1:230l x y --=和2:230l x y --=的交点”的充要条件,并加以证明.

3、命题及其关系(作业)

A 组

1.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 1=,则1x =±;③命题“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否命题;④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其中真命题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设a R ∈,则1a >是

11a

< 的 (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设,a b R ∈,则不等式a b >与

1

1

a b

>都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

A.0ab >

B.0,0a b ><

C.0ab <

D.0ab ≠

4.在空间中①若四点不共面,则其中任何三点不共线;②若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以上两个命题中,逆命题为真的是 .

5.增加条件 ,可使命题“22bc ac >,则22b a >”为真命题.

6.求证:关于x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210ax ax -+>对于一切实数x 都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7.若222a b c +=,求证:,,a b c 不可能都是奇数.

8.已知命题:p 方程22

20a x ax +-=在[1,1]-上有解;命题:q 只有一个实数满足不等式

2

220x ax a ++≤.若,p q 都是假命题,求a 的取值范围.

B 组

1.给出下列命题:①0a b >>是22a b >的充要条件; ②0a b >>是

b

a

11<

的充要条件;

③0a b >>是3

3

a b >的充要条件.则其中为真命题的有 (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2.已知命题:p 函数212

log (2)y x x a =++的值域为R ;命题:q 函数(52)x y a =--是减

函数.若p 和q 一真一假,则实数的取 ( )

A.1a ≤

B.2a <

C.12a <<

D.1a ≤或2a ≥

3.已知命题:p 40k -<<;命题:q 函数21y kx kx =--的值恒为负.则命题p 是命题q 成立的 (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命题“若1=xy ,则x ,y 互为倒数”的逆命题;②命题“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全等”的否命题;③命题“若1m ≤,则022=+-m x x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④命题“若A B B = ,则A B ?”的逆否命题. 其中是真命题的是 (填上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的序号).

5.不等式(1||)(1)0x x -+>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6.命题:20,01p m n -<<<<;命题:q 关于x 的方程20x mx n ++=有两个小于1的正根,试分析p 是q 的什么条件.

7.证明:若22

2=+q p ,则2≤+q p .

8.设,,a b c 为A B C ?的三边,求方程2220x ax b ++=与22

20x cx b +-=有公共根的充 要条件.

4、逻辑连接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知识网络】

1.逻辑连接词及复合命题

2.含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命题及其否定 【典型例题】

例1.(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22x y x y ≠?≠或x y ≠-

B.命题“a 、b 都是偶数,则a b +是偶数” 的逆否命题是“若a b +不是偶数,则a 、b 都不是偶数”

C.若“p 或q ”为假命题,则“非p 且非q ”是真命题

D.已知,,a b c 是实数,关于x 的不等式20ax bx c ++≤的解集是空集,必有0a >且0?≤ (2)已知命题p 且q 为假命题,则可以肯定 ( ) A.p 为真命题 B.q 为假命题

C.,p q 中至少有一个是假命题

D.,p q 都是假命题

(3)已知条件:12p x +>,条件2:56q x x ->,则p ?是q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命题:0p 不是自然数;命题:q 是无理数,则在命题“p 或q ”、“p 且q ”、“非

p ”

、“非q ”中,真命题是 ;假命题是 . (5)命题“对一切非零实数x ,总有12x x

+

≥”的否定是 ,

它是 命题.(填“真”或“假”) 例2.写出下列命题的“ p ?”命题: (1)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2)平方和为0的两个实数都为0;

(3)若A B C ?是锐角三角形, 则A B C ?的任何一个内角是锐角; (4)若0abc =,则,,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为0; (5)若(1)(2)0,12x x x x --≠≠≠则且. 例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对任意的,x y 都有2

2

2x y xy +≥; (2)所有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都互相平分;

(3)?实数2a ≠且1b ≠-使22

425a b a b +-+≤-; (4)存在实数x 使函数4()(0)f x x x x

=+>取得最小值4.

例4.已知1:|1|23

x p --

≤;)0(012:2

2

>≤-+-m m

x x q 若p ?是q ?的必要非充分

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课内练习】

1.若命题“p 且q ”为假,且“p ?”为假,则 ( )

A .p 或q 为假

B .q 假

C .q 真

D .p 假

2.若条件B A x P ?∈:,则P ?是 ( ) A.x A ∈且x B ? B. x A ?或 x B ? C. x A ?且x B ? D. B A x ?∈

3.设集合{}{}|2,|3M x x P x x =>=<,那么“x M ∈,或x P ∈”是“x M P ∈ ” 的 (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如果命题“非p 或非q ”是假命题,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 ②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③命题“p 或q ”是真命题;④命题“p 或q ”是假命题.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5. 用“充分、必要、充要”填空:①p q ∨为真命题是p q ∧为真命题的_______条 件;②p ?为假命题是p q ∨为真命题的_________条件.

6.已知命题::p “若1a >,则32a a >”;命题:q “若0a >,则1a a

>”.则在①“p 或

q ”

、 ②“p 且q ”、③“非p ”、④“非q ”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是 .

7.命题p 的否定是“对所有正数1x x >+”,则命题p 是 . 8.若:{|1},:{0}p N x R x q ?∈>-=?.写出由其构成的“p 或q ”、“p 且q ”、“非p ” 形式的新命题,并指出其真假.

9.对于下述命题p ,写出“p ?”形式的命题,并判断“p ”与“p ?”的真假: (1):p 有一个素数是偶数; p : p ?: . (2):p 任意正整数都是质数或合数; p : p ?: . (3):p 三角形有且仅有一个外接圆. p : p ?: .

10.命题:p 方程2

10x mx ++=有两个不等的正实数根,命题:q 方程

2

44(2)10

x m x ++

+=无实数根.若“p 或q ”为真命题,求m 的取值范围.

4、逻辑连接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作业)

A 组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对所有正实数t t <碍

B.不存在实数x ,使4x <,且25240x x +-=

C.存在实数x ,使|1|1x +≤且20x >

D.不存在实数x ,使310x x ++= 2.||||0x y +≠等价于 ( )

A.0x ≠或0y ≠

B. 0x ≠且0y ≠

C. 0x =或0y =

D. 0x =且0y =

3.命题:p 若,a b R ∈,则||||1a b +>是||1a b +>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命题:q 函数

y =

(,1][3,)-∞-+∞ ,则 ( )

A .“p 或q ”为假

B .“p 且q ”为真

C .p 真q 假

D .p 假q 真

4.用“或”、“且”、“非”填空:(1)若(1)(2)0x x --≠,则1x ≠ 2x ≠;(2)若 (1)(2)0x x --=,则1x = 2x =.

5. 命题p :函数1)6

2s in ()(+-

x x f 满足)3

(

)3(

x f x f -=+π

π

;命题q :函数

()g x =s i n (2)1

x θ++可能是奇函数.则复合命题“p 或q ”、“p 且q ”、“非q ”中正命题的个数为 .

6.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已知,,,,a b c d R ∈若,a c ≠或b d ≠,则.a b c d +≠+

(2)32,x N x x ?∈>

(3)若1,m >则方程220x x m -+=无实数根.

7.判断下列全称命题的真假:

(1)所有的质数是奇数;

(2)2

,11x R x ?∈+≥;

(3)对每一个无理数,2

x 也是无理数.

8.已知命题2

:||6,:p x x q x Z -≥∈且“p 且q ”与“非q ”同时为假命题,求x 的值。

B 组

1.命题:0p 是偶数;命题:2q 是3的约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

A. p 且q

B. p 或q

C.非p

D. 非p 且非q 2.给出下列命题:①若命题p 是真命题,则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②若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则命题p 是真命题;③若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则命题p 是假命题;④若命题p 或q 是假命题,则命题p 是假命题;⑤若命题p 是假命题,则命题p 或q 是假命题;⑥如果“若

p 则q ”是真命题,则“若非q 则非p ”是真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3.已知命题P :关于x 的方程042=+-ax x 有实根; 命题Q :关于x 的函数

422

++=ax x y 在),3[+∞上是增函数.若P 或Q 是真命题, P 且Q 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4[]4,12(+∞?--

B. ),4[]4,12[+∞?--

C. )4,4()12,(-?--∞

D. ),12[+∞-

4.命题“末位数字是0或5的整数能被5整除”的否定是 ;它的否命题是 .

5.0m n +>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可以是 ;不等式

2

210ax ax ++>的解集是R 的一个充要条件是 .

6.判断下列特称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1)有一个实数x ,使2230x x ++=; (2)存在两个相交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3)有一些整数只有两个正因数.

7.写出下列全称命题的否定,并判断其真假,并说明理由:

(1):p 所有能被3整除的整数都是奇数; (2):p 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3):p 对任意2

,x Z x ∈的个位数字不等于3.

8.已知条件2

:6;:p x x q x Z -≥∈,求x 取值组成的集合M ,使得当x M ∈时,“p 且q ”与“p ?”同时为假命题.

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归纳(1)

{}9B =,;B A =B B = )()(); U U B A B =? )()()U U B A B =? ()()card A B card A =+ ()()card B card A B - ()U A =e()U A =e13设全集,2,3,4A = {3,4,5} B = {4,7,8}, 求:(C U A )∩ B), (C U A)(A ∪B), C U B). 有两相)(,2121x x x x <有两相等a b x x 221- ==无实根 有意义的

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 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 题.)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 否命题一定为真.(原命题?逆 否命题.) 4.反证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方法。 会用反证法证明一些代数命题。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答案见下一页

数学基础知识与典型例题(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答案 例1选A; 例2填{(2,1)} 注: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3解:∵{}9A B =,∴9A ∈.⑴若219a -=,则5a =,此时{}{}4,9,25,9,0,4A B =-=-, {}9,4A B =-,与已知矛盾,舍去.⑵若29a =,则3a =±①当3 a =时,{}{}4,5,9,2,2,9A B =-=--.B 中有两个元素均为2-,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应舍去.②当3a =-时,{}{}4,7,9,9,8,4A B =--=-,符合题意.综上所述,3a =-. [点评]本题考查集合元素基本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切入点是分类讨论思想,由于集 合中元素用字母表示,检验必不可少。 例4C 例5C 例6①?,②ü,③ü,④ 例7填2 例8C 例9? 例10解:∵M={y|y =x 2+1,x ∈R}={y |y ≥1},N={y|y =x +1,x ∈R}={y|y ∈R}∴ M∩N=M={y|y ≥1} 注:在集合运算之前,首先要识别集合,即认清集合中元素的特征。M 、N 均为数集,不能误认为是点集,从而解方程组。其次要化简集合。实际上,从函数角度看,本题中的M ,N 分别是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值域。一般地,集合{y |y =f (x ),x ∈A}应看成是函数y =f (x )的值域,通过求函数值域化简集合。此集合与集合{(x ,y )|y=x 2+1,x ∈R}是有本质差异的,后者是点集,表示抛物线y =x 2+1上的所有点,属于图形范畴。集合中元素特征与代表元素的字母无关,例如{y|y ≥1}={x |x ≥1}。 例11填?注: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φ. 例12埴?,R 例13解:∵C U A = {1,2,6,7,8} ,C U B = {1,2,3,5,6}, ∴(C U A)∩(C U B) = {1,2,6} ,(C U A)∪(C U B) = {1,2,3,5,6,7,8}, A ∪ B = {3,4,5,7,8},A∩B = {4},∴ C U (A ∪B) = {1,2,6} ,C U (A∩B) = {1,2,3,5,6,7,8} 例145,6a b ==-; 例15原不等式的解集是{}37|<<-x x 例16 53|332 2x R x x ??∈-<-+-->+?? ≥或,即3344123x x x x ? 2或x <3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 x >2或x <31}.方法2:(整体换元转化法)分析:把右边看成常数c ,就同)0(>>+c c b ax 一样∵|4x -3|>2x +1?4x -3>2x +1或4x -3<-(2x +1) ? x >2 或x < 31,∴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 x >2或x <3 1}. 例18分析:关键是去掉绝对值. 方法1:零点分段讨论法(利用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①当1-x ,∴}32 1 |{<2 1}. 方法2:数形结合:从形的方面考虑,不等式|x -3|-|x +1|<1表示数轴上到3和-1两点的距离之差小于1的点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 2 1 }. 例19答:{x |x ≤0或1??????????-<>-<>≤≤--≠????? ? ? ???>+-<+-≤-+≠+13 21 0121 0)1(2230)1(24020 12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或或. 1 3 212<<-<<-?k k 或∴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k|-2?=+-R 的解集为函数在上恒大于 22,2, |2||2|2. 2,2,1|2|121.,,2 11 0.,, 1.(0,][1,). 22 x c x c x x c y x x c c c x c x x c R c c P c P c c -?+-=∴=+-??>?> <≥?+∞R ≥函数在上的最小值为不等式的解集为如果正确且Q 不正确则≤如果不正确且Q 正确则所以的取值范围为 例26答:552x x x >?><或. 例27答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解:∵“若 x + y =3,则x = 1或y = 2”是假命题,其逆命题也不成立. ∴逆否命题: “若12x y ≠≠或,则3x y +≠”是假命题, 否命题也不成立. 故3≠+y x 是12x y ≠≠或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例28选B 例29选A

集合与逻辑用语练习题

集合与逻辑用语练习题 1.设集合 集合 则 ( ) A . B . C . D . ? 2.已知命题 : , , ,则 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3.已知集合M ={x ∈Z|–1≤x ≤1},N ={x |x 2=x },则M ∪N = A . {–1} B . {–1,1} C . {0,1} D . {–1,0,1} 4.设集合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已知集合 , ,则 等于 A . B . C . ∞ D . ∞ 6.命题 的否定为( ) A . “ ” B . “ ” C . “ ” D . “ ” 7.已知全集 集合 ,则 用区间可表示为( ) A . , B . , C . , D . ∞ , 8.已A . B . C . D . 9.设集合 ,则 A . B . C . D . 10.已知全集{}0,1,2,3,4,5U =, {}2,4A =, {}0,1,2B =,则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 . {}0,2 B . {}0,1,3 C . {}0,1,4 D . {}0,2,4 11.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命题“若 ,则 ”的否命题为:“若 ,则 ” B . “ ” 是“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 . 命题“若 ,则 ”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 D . 命题“ 使得 ”的否定是:“ 均有 ” 二、解答题 12.已知全集 . (1)求 ; (2)求 . 13.设集合 ,集合 , . (1)求 ; (2)求 及 14.已知全集 ,其子集 , ,求: ( ) . ( ) . ( ) . ( ) . 15.写出命题“若2320x x -+≠,则1x ≠且2x ≠”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三、填空题 16.已知全集 , , ,则 _________知特称命题p : 则命题p 的否定是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节 集 合 一、基础知识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元素互异性,即集合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元素,此性质常用于求解含参数的集合问题中. (2)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3)元素与集合的两种关系:属于,记为∈;不属于,记为?. (4)五个特定的集合及其关系图: 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N 表示自然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A 是B 的子集,记作A ?B (或B ?A ). (2)真子集: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但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 A B ?????? A ? B ,A ≠B . 既要说明A 中任何一个元素都属于B ,也要说明B 中存在一个元素不 属于A . (3)集合相等:如果A ?B ,并且B ?A ,则A =B . 两集合相等:A =B ?? ???? A ? B , A ? B .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符合B 中元素的特性,B 中任意一 个元素也符合A 中元素的特性. (4)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A 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 ?∈{?},??{?},0??,0?{?},0∈{0},??{0}.

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1)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即A ∩B ={x |x ∈A ,且x ∈B }. (2)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即A ∪B ={x |x ∈A ,或x ∈B }. (3)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U A ,即?U A ={x |x ∈U ,且x ?A }. 求集合A 的补集的前提是“A 是全集U 的子集”,集合A 其实是给定的条件.从全集U 中取出集合A 的全部元素,剩下的元素构成的集合即为?U A . 二、常用结论 (1)子集的性质:A ?A ,??A ,A ∩B ?A ,A ∩B ?B . (2)交集的性质:A ∩A =A ,A ∩?=?,A ∩B =B ∩A . (3)并集的性质:A ∪B =B ∪A ,A ∪B ?A ,A ∪B ?B ,A ∪A =A ,A ∪?=?∪A =A . (4)补集的性质:A ∪?U A =U ,A ∩?U A =?,?U (?U A )=A ,?A A =?,?A ?=A . (5)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共有2n 个子集,其中有2n -1个真子集,2n -1个非空子集. (6)等价关系:A ∩B =A ?A ?B ;A ∪B =A ?A ?B . 考点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典例] (1)(2017·全国卷Ⅲ)已知集合A ={(x ,y )|x 2+y 2=1},B ={(x ,y )|y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3 B .2 C .1 D .0 (2)已知a ,b ∈R ,若? ?? ? ??a ,b a ,1={a 2,a +b,0},则a 2 019+b 2 019的值为( ) A .1 B .0 C .-1 D .±1 [解析] (1)因为A 表示圆x 2+y 2=1上的点的集合,B 表示直线y =x 上的点的集合,直线y =x 与圆x 2+y 2=1有两个交点,所以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2. (2)由已知得a ≠0,则b a =0,所以 b =0,于是a 2=1,即a =1或a =-1.又根据集合中 元素的互异性可知a =1应舍去,因此a =-1,故a 2 019+b 2 019=(-1)2 019+02 019=-1. [答案] (1)B (2)C [提醒] 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常容易忽略,求解问题时要特别注意.

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

集合、简易逻辑 知识梳理: 1、 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a ∈或A a ? 集合的常用表示法: 列举法 、 描述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 、 互异性 、 无序性 。 常用一些数集及其代号: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2、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3、真子集:如果A ?B ,并且B A ≠,那么集合A 成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如:}{}{b a a ,?。 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结论:设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个数为n 2个,真子集个数为12-n 个 4、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为A C s ,读作“A 在S 中的补集”,即A C s =}{A x S x x ?∈且,|。 5、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全集记作U 。 6、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即:B A ?=}{B x A x x ∈∈且,|。 7、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即:B A ?=}{B x A x x ∈∈或,|。 记住两个常见的结论:B A A B A ??=?;A B A B A ??=?;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重要知识点

集合与简易逻辑重要知识点 一、知识结构: 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集合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二、知识回顾: (一)集合 1.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 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B. 如果C A C B B A ,那么,. [注]:①Z ={整数}(√)Z ={全体整数}(×) ②已知集合S 中A 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 也是有限集.(×)(例: S=N ;A=N , 则C s A={0}) ③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 =集合B ,则C B A =,C A B =C S (C A B )=D (注:C A B =). 3.①{(x ,y )|xy =0,x ∈R ,y ∈R }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xy <0,x ∈R ,y ∈R 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 ,y )|xy >0,x ∈R ,y ∈R }一、三象限的点集. [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1323 y x y x 解的集合{(2,1)}.

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例:A={(x ,y )|y =x +1}B={y |y =x 2+1}则A ∩B =) 4.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2n 个.②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2n -1个.③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5.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原命题逆否命题. 例:①若325b a b a 或,则应是真命题. 解:逆否:a =2且b =3,则a+b =5,成立,所以此命题为真. ②,且21y x 3y x . 解:逆否:x+y =3x=1或y =2. 21y x 且3y x ,故3y x 是21y x 且的既不是充分,又不是必要条件. ⑵小范围推出大范围;大范围推不出小范围. 3.例:若255x x x 或,. 4.集合运算:交、并、补. 5.主要性质和运算律 (1)包含关系:,,,, ,;,;,. U A A A A U A U A B B C A C A B A A B B A B A A B B I I U U C (2)等价关系:U A B A B A A B B A B U I U U C (3)集合的运算律: 交换律:. ;A B B A A B B A 结合律:)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分配律:.) ()()();()()(C A B A C B A C A B A C B A 0-1律:,,,A A A U A A U A U I U I U 等幂律:. ,A A A A A A 求补律:A ∩C U A =φA ∪C U A=U?C U U =φ?C U φ=U 反演律:C U (A ∩B)=(C U A)∪(C U B)C U (A ∪B)=(C U A )∩(C U B) 6.有限集的元素个数 定义:有限集A 的元素的个数叫做集合A 的基数,记为card(A)规定card(φ)=0. 基本公式: (3)card (?U A )=card(U)-card(A) (二)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延伸 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 根轴法(零点分段法) ①将不等式化为a 0(x-x 1)(x-x 2)…(x-x m )>0(<0)形式,并将各因式x 的系数化“+”; (为了统一方便)

高中数学知识点集合与逻辑用语知识点

专题一集合与逻辑用语 环节一:集合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Venn图法. (4)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 (5)集合的分类:按集合中元素个数划分,集合可以分为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表示 关系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 相等集合A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都相 同 A=B

子集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B中的元素A?B或B?A 真子集 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B中的元素,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是 A 中的元素 A?B或B?A 空集 空集是任何集合A的子集,是任何 非空集合B的真子集 ??A, ??B(B≠?) 3.集合的基本运算 并集交集补集符号 表示 A∪B A∩B 若全集为U,则集合 A的补集为C U A 图形 表示 意义{x|x∈A,或x∈B}{x|x∈A,且x∈B}{x|x∈U,且x?A} 1.集合的运算性质 并集的性质: A∪?=A;A∪A=A;A∪B=B∪A;A∪B=A?B?A. 交集的性质: A∩?=?;A∩A=A;A∩B=B∩A;A∩B=A?A?B. 补集的性质: A∪(C U A)=U;A∩(C U A)=?;C U(C U A)=A. 2.判断集合关系的三种方法 (1)一一列举观察; (2)集合元素特征法:首先确定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弄清集合元素的特征,再利用集合元素的特征判断集合关系; (3)数形结合法:利用数轴或Venn图(封闭曲线). 3.数形结合思想

知识点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知识点——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梳理】 一、集合及其运算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两种,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 符号N N*(或N+)Z Q R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关系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图 子集集合A中所有元素都在集合B中(即若 x∈A,则x∈B) A?B (或B?A) 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中 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集合A中 A?B (或B?A) 集合相等集合A,B中的元素相同或集合A,B 互为子集 A=B 3.集合的基本运算 运算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图 交集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A∩B={x|x∈A且x∈B} 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 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A∪B={x|x∈A或x∈B} 补集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 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U A={x|x∈U且x?A} 【知识拓展】 1.若有限集A中有n个元素,则集合A的子集个数为2n,真子集的个数为2n-1. 2.A?B?A∩B=A?A∪B=B. 3.A∩(?U A)=?;A∪(?U A)=U;?U(?U A)=A. 二、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

2.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互为逆命题或互为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3.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如果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同时q 是p 的必要条件; (2)如果p ?q ,但q p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如果p ?q ,且q ?p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4)如果q ?p ,且p q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5)如果p q ,且q p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知识拓展】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具有相同的真假性. 2.若A ={x |p (x )},B ={x |q (x )},则 (1)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 (2)若A ?B ,则p 是q 的必要条件; (3)若A =B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 (4)若A ?B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5)若A ?B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6)若A B 且A ?B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易错提醒】 1.描述法表示集合时,一定要理解好集合的含义——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 |y =lg x }——函数的定义域;{y |y =lg x }——函数的值域;{(x ,y )|y =lg x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 2.易混淆0,?,{0}:0是一个实数;?是一个集合,它含有0个元素;{0}是以0为元素的单元素集合,但是0??,而??{0}. 3.集合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在解决有关集合的问题时,尤其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 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由条件A ?B ,A ∩B =A ,A ∪B =B 求解集合A 时,务必分析研究A =?的情况. 5.区分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已知命题为“若p ,则q ”,则该命题的否定为“若p ,则q ?”,其否命题为“若p ?,则q ?”. 6.对充分、必要条件问题,首先要弄清谁是条件,谁是结论.

00 集合与逻辑用语(教师用)

00 集合与逻辑 一、相关概念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①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②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③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 ④常用数集的表示 2 ①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B.②真子集:若A?B,但?x∈B,且x?A,则A B.③相等:若A?B,且B?A,则A=B.④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x|x∈A或x∈B}{x|x∈A且x∈B} ?U A={x|x∈U且x?A} 4.集合A元素的个数为n则①A的子集个数为2n.②A的真子集个数为2n-1. (二).逻辑 (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 (2)四种命题的形式: (3)四种命题的关系:

2.逻辑连接词 (1)命题中的“且”、“或”、“非”叫做逻辑连接词. (2)复合命题的真值表 ()() ()21:,2,3??全称量词“ 所有的”、“任意一个”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全称命题.“存在一个”“ 至少一个”用“”表示.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特称命题. 含有一个量词的的否定 1.定义法: 若A B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B 是A 的必要条件. 若B A ?,则A 是B 的必要条件,B 是A 的充分条件. 若B A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2.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 若A B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B 是A 的必要条件. 若A B ,则A 是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A 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二、相关题型(一)集合相关题型

考点1 集合元素的特征 例1:(2012 全国高考)已知集合{1A =,{1,}B m =,A B A = ,则m =( ) A .0 B .0或3 C .1 D .1或3 【答案】B 【解析】∵A B A = ,∴A B ?,∴3=m 或m m =. 若3=m ,则}3,1{},3,3,1{==B A ,满足A B A = . 若m m = ,解得0=m 或1=m . 若0=m ,则{1,3,0},{1,0}A B ==,满足A B A = . 若1=m ,}1,1{},1,3,1{==B A 显然不成立, 综上:0=m 或3=m . 练习:(2012厦门质检)设,a b R ∈,现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表示为{1,,}a b a +,也可以表示为{0,,}b b a ,则2012 2011b a -=( ) A .1 B .1- C .2 D .2- 【答案】C 【解析】∵{1,,}a b a +{0, ,}b b a =,可知0a ≠. ∴01a b b a a b +=???=??=??① , 或01a b b a b a +=???=??=??②,由①得11a b =-??=?,符合题意;②无解; ∴20122011201220111(1)2b a -=--=. 考点2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例2:已知集合{1,1}A =-,{10}B x ax =+=,若B A ?,则实数a 的所有可能取值的集合为( ) A .{1}- B .{1} C .{1,1}- D .{1,0,1}- 【答案】D 【解析】(1)若0a =时,得B =?,满足B A ?; (2)若0a ≠时,得1B a ?? =-??? ?.∵B A ?,∴11a - =-或1 1a -=, 解得1a =,或1a =-.故所求实数a 的值为0,或1,或1-. 练习:1.已知集合A ={|25}x x -<≤,}121|{-≤≤+=m x m x B 且A B A = ,则实数m 的取值范 围是( ) A .[2,3] B .(2,3] C .(,3]-∞ D .(2,)+∞

集合与常用逻辑语句

高考冲刺第1讲 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知识要点与基本方法: (一)集合的概念 1.集合元素的三大特征:无序、互异、确定 2.集合的表示方法:描述、区间、列举、Venn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元素,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 (二)集合的运算 1.交集 2.并集 3. 补集 4. 集合中所含元素个数及子集个数。 (三)逻辑联结词和四种命题 1. 量词 2. 基本逻辑连接词 3. 真值表 4. 四种命题 (四)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二、典型例题: 例1、设A 、B 是两个集合,对于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存在0x A ∈,使0x B ∈ B .B A ?一定不成立 C .B 不可能为空集 D .0x A ∈是0x B ∈的充分条件 例2.设集合{}{} 021x M x x m N y y x R =-≤==-∈,,,若 M N φ=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1 B .m >-1 C .m ≤-1 D .m <-1 例3.集合M ={x ││x │=1},N ={ x │ax =1},M ∪N =M ,则实数a 的所有可能值的集合为( ) A .{1,-1} B .{1} C .{0,1} D .{-1,0,1} 例4.设集合}|20{},|11{22N q q B N p p A ∈+=∈+=。若M B A = ,则M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至少3

例5.已知+∈∈R y R x ,,集合}1,2 ,{},1,,1{2+--=---++=y y y B x x x x A ,若A=B ,则2 2y x +的值是( ) (A )5 (B )4 (C )25 (D )10 例6.下列4个命题 111:(0,),()()23 x x p x ?∈+∞< 2:(0,1),p x ?∈㏒1/2x>㏒1/3x 31p :(0,),()2x x ?∈+∞>㏒1/2x 411:(0,),()32 x p x ?∈<㏒1/3x 其中的真命题是( ) A 13,p p B 14,p p C 23,p p D 24,p p 例7.设集合101 x A x x -=<+{|},B={x ||x -1|<a },若“a =1”是“A ∩B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例8.在整数集Z 中,被5除所得余数为k 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k],即[k]={5n +k|n ∈Z}, k =0,1,2,3,4。给出如下四个结论: ①2011∈[1]; ②-3∈[3]; ③Z =[0]∪[1]∪[2]∪[3]∪[4]; ④“整数a ,b 属于同一‘类’”的充要条件是“a -b ∈[0]。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

高考数学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技巧总结(一) 集合与简易逻辑 基本概念、公式及方法是数学解题的基础工具和基本技能,为此作为临考前的高三学生,务必首先要掌握高中数学中的概念、公式及基本解题方法,其次要熟悉一些基本题型,明确解题中的易误点,还应了解一些常用结论,最后还要掌握一些的应试技巧。本资料对高中数学所涉及到的概念、公式、常见题型、常用方法和结论及解题中的易误点,按章节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最后阐述了考试中的一些常用技巧,相信通过对本资料的认真研读,一定能大幅度地提升高考数学成绩。 1.集合元素具有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在求有关集合问题时,尤其要注意元素的互异性,如(1)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a b a P b Q +∈∈,若 {0,2,5}P =,}6,2,1{=Q ,则P+Q 中元素的有________个。 (答:8)(2)设{(,)|,}U x y x R y R =∈∈,{(,)|20}A x y x y m =-+>,{(,)|B x y x y n =+-0}≤,那么点)()3,2(B C A P u ∈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答:5,1<->n m );(3)非空集合 }5,4,3,2,1{?S ,且满足“若S a ∈,则S a ∈-6” ,这样的S 共有_____个(答:7) 2.遇到A B =?时,你是否注意到“极端”情况:A =?或B =?;同样当A B ?时,你是否忘记?=A 的情形?要注意到?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如集合{|10}A x ax =-=,{}2|320B x x x =-+=,且A B B =,则实数a =______.(答:10,1,2 a =) 3.对于含有n 个元素的有限集合M ,其子集、真子集、非空子集、非空真子集的个数 依次为,n 2,12-n ,12-n .22-n 如满足{1,2}{1,2,3,4,5}M ??≠集合M 有______个。 (答:7) 4.集合的运算性质: ⑴A B A B A =??; ⑵A B B B A =??;⑶A B ?? u u A B ?痧; ⑷u u A B A B =???痧; ⑸u A B U A B =??e; ⑹()U C A B U U C A C B =;⑺()U U U C A B C A C B =.如设全集}5,4,3,2,1{=U ,若}2{=B A ,}4{)(=B A C U ,}5,1{)()(=B C A C U U ,则A =_____,B =___.(答:{2,3}A =,{2,4}B =) 5. 研究集合问题,一定要理解集合的意义――抓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 y x lg |=—函数的定义域;{}x y y lg |=—函数的值域;{}x y y x lg |),(=—函数图象上的点集,如 (1)设集合{|M x y ==,集合N ={}2|,y y x x M =∈,则M N =___(答: [4,)+∞) ;(2)设集合{|(1,2)(3,4),}M a a R λλ==+∈,{|(2,3)(4,5)N a a λ==+, }R λ∈,则=N M _____(答:)}2,2{(--) 6. 数轴和韦恩图是进行交、并、补运算的有力工具,在具体计算时不要忘了集合本身和空集这两种特殊情况,补集思想常运用于解决否定型或正面较复杂的有关问题。如已知函 数12)2(24)(22+----=p p x p x x f 在区间]1,1[-上至少存在一个实数c ,使 0)(>c f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答:3(3,)2 -) 7.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或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真即真,要假全假”;“且命题”的真假特点是“一假即假,要真全真”;“非命题”的真假特点是“真假相反”。如在下列说法中:⑴“p 且q ”为真是“p 或q ”为真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⑵“p 且q ”为假是“p 或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高三复习、教案设计)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一、知识清单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对象汇总成的集体,这些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2)常用的集合表示法:①列举法;②描述法;③数轴或图像表示法;④venn 图法 2.集合的特性 3.常用的集合 特 性 理 解 应 用 确定性 要么属于该集合,要么不属于,二者必居其一; 判断涉及的总体是否构成集 合 互异性 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 1.判断集合表示是否正确; 2.求集合中的元素 无序性 集合的不同与元素的排列无关; 通常用该性质判断两个集合 的关系 集合 (){}0|=x f x (){}0|>x f x (){}x f y x =| (){}x f y y =| ()(){}x f y y x =|, (){}x f y =

常见数集的记法: 4.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2)有限集合中子集的个数

【提醒】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是任意非空集合的真子集。符号表示为:5.集合的运算 集),写作C S A。

二、高考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1.解决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 2.集合问题常见题型 (1)元素与集合间关系问题 (2)集合与集合间关系问题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有限集(数集)间集合的运算; ②无限集间集合的运算:数轴(坐标系)画图、定域、求解; ③用德·摩根公式法求解集合间的运算。 【针对训练】 例1.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B={x-y|x ∈A ,y ∈A}中元素的个数是( ) A.1 B.3 C.5 D.9 例2.设集合{} {}R x x x P R x x x y y M ∈≤≤-=∈--==,42|,,12|2 ,则集合M 与P 之间的关系式为( )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练习测试题.doc

精心整理 第一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一.强化题型考点对对练 1.(集合的基本运算)已知集合{|1A x x =≤-或1}x ≥,集合{|01}B x x =<<,则() A.{}1A B ?= B.A B R ?= C.()(]0,1R C A B ?= D.()R A C B A ?= 【答案】D 2.(集合的基本运算)若集合{}02A x x =<<,且A B B =I ,则集合B 可能是() A.{}0 2, B.{}0 1, C.{}0 1 2,, D.{}1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得,因为,所以选B. 3.(集合的基本运算)设集合{}|2M x x =<,{}1,1N =-,则集合M C N 中整数的个数为() A.3 B.2 C.1 D.0 【答案】C 【解析】{}(){}|22,2,1,1M x x N =<=-=-Q ,()()()2,11,11,2,M N ∴=--?-?∴e集合M N e中整数只有0,故个数为1,故选C. 4.(集合间的关系)已知集合 ,若,则() A.0或1 B.0或2 C.1或2 D.0或1或2 【答案】C 【解析】或.故选C. 5.(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设x R ∈,i 是虚数单位, 则“3x =-”是“复数()()2231z x x x i =+-+-为纯虚数”的 A.充分不必要条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由3x =-,得()()2 22332330x x +-=-+?--=,1314x -=--=-. 而由2230{ 10 x x x +-=-≠,得3x =-.所以“3x =-”是“复数()()2231z x x x i =+-+-为纯数”的充要条件.故选C.

必修一集合与简易逻辑知识点经典总结

集合、简易逻辑 集合知识梳理: 1、 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A a ∈或A a ? 集合的常用表示法: 列举法 、 描述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 、 互异性 、 无序性 。 常用一些数集及其代号: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2、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3、真子集:如果A ?B ,并且B A ≠,那么集合A 成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 A ? B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如:}{}{b a a ,?。 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结论:设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个数为n 2个,真子集个数为12-n 个 4、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为A C s ,读作“A 在S 中的补集”,即A C s =}{A x S x x ?∈且,|。 5、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全集记作U 。 6、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即:B A ?=}{B x A x x ∈∈且,|。 7、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即:B A ?=}{B x A x x ∈∈或,|。 记住两个常见的结论:B A A B A ??=?;A B A B A ??=?; 命题知识梳理: 1、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全称命题 特称命题) 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x p M x ∈?;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教案)

1 高中数学第一册(上)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教材分析 【知识结构】本章知识主要分为集合、简单不等式的解法(可看做集合的化简)、简易逻辑三部分: 【知识点与学习目标】 【高考评析】 集合知识作为整个数学知识的基础,在高考中重点考察的是集合的化简,以及利用集合与简易逻辑的知识来指导我们思维,寻求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 ◇学习指导 【学法指导】本章的基本概念较多,要力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数学思想】1.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2.求补集的思想; 3.分类思想;4.数形结合思想.

2 【解题规律】 1.如何解决与集合的运算有关的问题? 1)对所给的集合进行尽可能的化简; 2)有意识应用维恩图来寻找各集合之间的关系; 3)有意识运用数轴或其它方法来直观显示各集合的元素. 2.如何解决与简易逻辑有关的问题? 1)力求寻找构成此复合命题的简单命题; 2)利用子集与推出关系的联系将问题转化为集合问题. 引言 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目的是为了引出本章的内容。 1、分析这个问题,要用数学语言描述它,就是把它数学化,这就需要集合与逻辑的知识; 2、要解决问题,也需要集合与逻辑的知识. 在教学时,主要是把这个问题本身讲清楚,点出为什么“回答有20名同学参赛”不一定对.而要进一步认识、讨论这个问题,就需要运用本章所学的有关集合与逻辑的知识了. §1.1集合 〖教学目的〗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及其记法;(2)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小节的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难点是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教学过程〗 ☆本小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1、集合的概念: 在初中代数里学习数的分类时,就用到“正数的集合”,“负数的集合”等此外,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2x一1>3,所有大于2的实数都是它的解.我们也可以说,这些数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在初中几何里学习圆时,说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几何图形都可以看成点的集合. 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集合则是集合论中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例如,“我校篮球队的队员”组成一个集合;“太平洋、大西洋、印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