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959年资料5 中医治疗痢疾的几个原则

1959年资料5 中医治疗痢疾的几个原则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中医治疗痢疾的几个原则


欧阳锜



痢疾的临床特征为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含有脓血及粘液,急性者多有发热症状;慢性者有的但大便稀软,或堕肛、轻度腹痛或腹部压痛。现代医学根据其致病的病原体不同,分为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性痢疾,细菌性痢疾多属急性,但亦有治疗不当或未加以适当调养转为慢性的;阿米巴性痢疾多属慢性,但亦有因严重传染而急性发作的。中医对细菌性痢疾与阿米巴性痢疾无明显区分,其治疗系按照痢疾的不同证候、脉象给以不同的方药。虽有些治痢的专药如黄连、鸦胆子等,通过实验证明可直接作用于病原体,而最主要的还是“辨证施治”。在辨证施治的思想指导下,对治疗痢疾已经找出几个带有原则性的方法。这些方法能正确的运用,都能够发挥令人满意的疗效。兹据个人临床经验,对治疗痢疾几个原则的运用,提出如下一些体会,供同道参考,并希指正。
一 解表 痢疾为肠道病变,多属里症,一般少用发汗解表之法。但有的患者在痢疾初起时,虽滞下里急后重,而恶寒发热、无汗体痛等表症严重存在,则是正气仍欲祛邪出表,未尽入里,故可发汗解表,宜伤寒论葛根汤(葛根、麻黄、桂枝、生姜、大枣、白芍、甘草)之类,后世对这种治疗方法,喻为“逆流挽舟”,并从葛根汤的经验基础上创仓廪汤(人参、羗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川芎、茯苓、甘草、薄荷、生姜、陈仓米)一方。这些方法在临床上运用,往往汗出表解,而痢疾症状亦随之缓解。如患痢先有里寒或里热见证,续因外感而现表证的,则不宜专于发汗解表,如滞下多白色粘液,或色紫而暗淡、腹冷、小便清长,外显恶寒微发热者,宜理中汤加桂枝(人参、白术、甘草、桂枝、姜炭);滞下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发热烦渴者,宜葛根苓连汤(葛根、黄芩、黄连、甘草)。这是因为里证已具,故以温寒、清热为主,但稍佐升散之品即可。最要注意的是:热积于里、热邪下迫、腹痛里急、滞下无度,或下血块,外证亦现恶寒发热身痛等假象者,急宜清热解毒,以斗门秘传方(黑大豆、白芍、甘草、粟壳、地榆、姜炭炒透心)为宜,切不可认为是表邪而误与升散,否则内热得率燥之助而其势益

甚,必致变生不测。
二 消导 凡患痢有饱暧恶心,腹部硬痛拒按,痢后痛减,得食更甚者,即为“宿食停滞”之候。其中有先因饮食生冷、油腻所伤或进不洁食物而成痢者,有因痢后肠部传导失常影响消化而致宿食停滞者,不管怎样,只要有宿食见证,在治疗上就当以消导为主,以保和丸(山查、神曲、茯苓、半夏、陈皮、莱菔子、连召)为主方,伤于油腻者宜着重用查肉,伤面食饭食者加麦芽、谷芽,伤于酒者加黄连、葛花、蔲仁,生冷所伤者加砂仁、丁香。民间流传一种消导方法:凡由何物所伤,即以其物烧灰存性加入当用剂中服之,名“对解”法。也很有效。痢疾在饮食调养方面,切忌油腻、生冷及坚硬难消化食物,就是痢疾后期,食欲已增,亦宜糜粥及清淡之味缓缓调养。因痢后肠胃机能多有损害,不堪再受硬物之克伐。痢后由于胃弱而致宿食停滞者,宜以消导之品参于健脾剂中,用枳实消痞丸去黄连(枳实、半夏、麦芽、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干姜、厚朴),不可单纯用消导药。
三 攻下 痢疾病变,由于肠粘膜发炎、溃疡、或坯死,所下多脓血粘液,宜消炎解毒和血,非泄下剂所能荡除,故痢疾一般忌用攻下。如果有燥屎阻于回肠曲折之处,有毒物质不能排出,肠道无法清理,对肠道局部病变也无法改善,因之凡痢疾有腹痛里急、脐腹两旁痛不可按、烦躁不宁等燥结证者,则必须用大承气汤(枳实、厚朴、大黄、芒硝)之类以推荡之。攻下之剂既具有清理肠胃作用,故凡痢疾初起,证实脉实,用调气和血的芍药汤(白芍、肉桂、甘草、木香、当归、黄芩、黄连、槟榔)不效者,亦可少加大黄。如患痢因生冷瓜果所伤,冷食结滞不去,证见舌润、腹痛绵绵不绝、脓血滞下不已,则单用攻下之剂,无法去其冷结,古人谓:“坚冰得阳则解”,宜以温脾汤(人参、甘草、当归、干姜、附子、大黄、芒硝)之类以温下之。总之无论寒下或温下,对于治痢,都是权宜之法,应当中病即止,以免耗损正气。
四 调气 凡患痢因肛门及肠壁痉急,肠中脓血粘液及粪便欲出而不能畅通,因多里急后重之症。古人对里急后重认为是“气滞”所致,并认为“调气则后重、自除”。通常所用调气之品,如木香、砂仁等即是,如无典型的寒热虚实见证,此类药物对气滞确具有疏利作用。如里急后重,因热邪下迫肛门而致者,则须用黄柏、秦皮等以清热;因寒邪阻遏、气滞不宣而致者,则须用吴萸、肉桂等以祛寒;虚坐努责者,宜黄芪,白术以补气;实邪结涩不通者,宜槟榔、枳实、厚朴以破气,凡此都非单纯用调气之品所能解决。由此

可见,里急后重之证虽由于气滞,而所以致气滞者其因不一,必求其所以 致气滞之因分别对待,才能够全部有效。因此调气亦不宜仅限于木香、砂仁,而应应该包括清热、祛寒、补气、破气等法在内。
五 和血 古人虽有“白痢属气,赤痢属血”之分,但痢疾一般的以脓血稠粘为多见,多与血份有关。古人并认为“和血则脓血自愈”,故治痢血份药用得其当,是可以加速对脓血症状的改善的,常用和血药如当归、白芍等即是。和血之法亦不一,如壮热烦渴,纯下鲜血或血块,肛门灼热者,宜黄连、生地、槐角、生地榆等凉血以和血;久痢脓血不已,舌淡、口中和者,宜肉桂、干姜、赤石脂等温经以和血;痢久伤阴,五心烦热作渴,里急欲便,坐久而仍不得便者,宜熟地炭、当归炭、阿胶珠等补血以和血。如不分别此中情况,通用当归、白芍以和血,则当归之温不适宜于热痢,芍药之酸泄不适宜于久痢、虚痢。因此想用一两味血份药对所有痢疾都能发生和血的作用,也是不可能的。
六 分利 分利小便为治泄利的无上妙法,但治痢疾不能运用这个方法,因患痢肠中多脓血稠粘,分利只有更促使肠中水份受伤,致脓血胶滞益甚而缠绵不已。如由于湿热内滞而成痢者,其证如身重胸痞、舌苔厚腻、小便短黄者,则利用分利之品以分利其湿,尚属必要,如菌陈、车前子、滑石等,可以权用,湿证已除,即中止。痢久由于脓血消耗过多,因津液受伤亦多小便短涩不利,亦不能用分利之剂,必待肠道病变消失、津液回复、分清别浊的功能亦恢复正常后,小便即自行清利。
七 固涩 患者素体虚弱,或攻下破气之剂用之不当,致直肠滑脱、肛门括约肌弛缓者,则肠中粪便脓血下行时,不能引起大脑反射作用,即自行遗失而去,痢后肛门空如竹筒。此为痢疾之险症。此时急宜与以固涩之剂,如桃花汤(赤石脂、粳米、干姜)或真人养脏汤(粟壳、木香、肉桂、人参、白术、诃子霜、豆蔲霜、当归、白芍炒黑、甘草)之类。用固涩之剂而肛门仍然不能恢复紧缩作用者,则属不治之死症。如患痢因固涩之剂用之不当或过早,虽暂收效于一时,由于肠中余秽未净。有转为“休息痢”之可能。既成为休息痢,又当适当的清解余邪,补虚导滞。最紧要的是:热痢初起,因热邪势盛,奔迫无度,而致滞下不禁者,治当清热解毒,或以泄下之剂通因通用,热势既衰,自可缓其下奔之势,切不可误用固涩,否则热势不得宣泄,必致变生不测。
八 升提 患者脾胃虚弱,或久痢不愈,或清解太过,以致气虚下陷,四肢困倦,少气懒言,脉弱无力,面

黄少食,失气则脓血粪便即随之而下,甚或失禁,此类痢疾,在治疗上不可着重于肠道局部病变,宜升阳益胃,如补中益气汤(升麻、柴胡、人参、黄芪、白术、陈皮、甘草、当归、生姜、大枣)之类。中气既固,自无下陷之虞,肠道病变亦自可改善。惟中气不固之失禁,与直肠滑脱之失禁,在证与治方面,都有中焦、下焦之不同,尚当注意区别。
九 逐秽 患痢因肠胃秽浊薰蒸,多舌苔厚浊,口中秽气,噤口不能食。凡见此证,应在治痢剂中加入芳香逐秽之品,如建菖、佩兰、藿梗之属,秽浊既除,自能开胃进食。外治法:以木鳖研成细末,置少许于脐中,用小膏药贴上,或再以锡壶装热水在外面熨之,使芳香气味透入腹部,也可开胃进食。患痢虽宜节制饮食,但绝不进食,亦将使病人抵抗力不断削弱,因此逐秽以开胃进食,亦为治痢不可缺少之法。但痢疾后期,苔退口淡,由于脾胃虚弱不能胜谷而不能食者,则宜健胃为主,如香砂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木香、砂仁)之类,切不可单纯用芳香之品,因肠胃有秽浊恶气,需用芳香之品宣散,秽浊既净,用芳香之品适足以耗散其正气。
十 清热 热痢不但有肛门灼热、腹痛里急、小便黄涩等下焦实火之症,亦有全身壮热、烦渴呕逆者,有先期肺热咳嗽续下注大肠而作痢者,故用清热之剂治痢,虽可以白头翁汤(黄连、白头翁、秦皮、黄柏)为主方,还必须根据全身证候分别对待,如偏见下焦实火之证,则加地榆,厚朴;有中焦烦热作渴等症者,加只壳山栀;由肺热下注大肠而致者,加桑皮、黄芩;舌苔黄厚,夹有暑秽者,加香薷、石菖、银花炭(炒透);舌质鲜红,纯下鲜血者,加芍药、生地。因此用清热之剂治病就不单纯是清下焦,而是必须根据上二焦见证分别加清肺、清心之品,才能发挥更大的疗效。
十一 温补 患痢者由于素禀阳虚,或误用寒凉太过,以致出现严重的全身虚寒症状,其症如倦怠少食、腹痛绵绵不绝、痢多白冻、或淡红、或紫晦、小更清长,甚或恶寒厥冷、脉沈细。凡此类痢疾,其病并非仅限于局部,而是由于全身各部份机能亦陷于衰惫所致,因此必须根据其全身症状选用温补之剂,其痢亦自己。如面白四肢困倦,食不下,治当温胃,宜附子理中汤(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如恶寒足冷,脐腹冷痛,治当温肾,宜四逆汤合四神丸去五味子(附子、干姜、吴萸、破故纸、肉蔻霜、甘草)。此类痢疾,用通套治痢之剂,则无法望其痊愈。
上述几个治疗痢疾的原则,在临床上必须灵活运用,不可执一不变。如用攻下之剂

治痢,实积已去,胀痛已减,寒下之后,宜继以清热和血;温下之后,宜继以温补和血。又如过早用固涩,使肠胃蕴热不宣,滞下转甚者,宜继用清热泄下;过用苦寒泄下,使直肠滑脱,滞下不禁者,宜继用温补固涩。总之,方药的运用,必须随证候转移,才能够应变于无穷,发挥更大更高的疗效。

(本文发表在1959年5期第24页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