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益气升阳汤

益气升阳汤

益气升阳汤

益气升阳汤(张梦侬名中医)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功效:益气升阳。

主治:脱肛。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7款补气最好的中药及用法介绍

7款补气最好的中药及用法介绍 气血弱则体虚,气虚用什么补是最好的呢?下面介绍几款补气的中药给大家。 1、人参 这是最重要、最名贵的补气中药之一,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为补益保健之佳品。 研究证实,人参有促进人体细胞发育,增加细胞分裂次数的作用,而美国学者诲弗利克认为,人体细胞大约分裂50次就停止丁,细胞每次分裂一次需要2.4年,如果能达到分裂50次,就可以活到120岁,由于人参大补元气,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脉微弱,血压低的休克等症.此外,由于人参有补益强壮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 现代研究证实,人参含有多种皂甙和挥发油,多糖类,维生素BI、B2、C等成分;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促性激素样作用,还有强心作用;能降低血糖,增强造血机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此外,人参还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对慢性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若炖服,用量一般3-9克;炖时要用慢火煮沸1小时以上,以便把人参有效成分煎出,保证疗效。若吞服,将人参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次用量1—2克。若酒浸,将人参切碎,放人好米酒内浸泡,—般1个月后便可饮服,每次两2汤匙,1日2次。 2、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以肉黄白,质坚而为易折断,粉多,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为佳。 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黄芪含有糖类、叶酸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它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能提精神,抗疲劳,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防止气虚,感冒和感染颇为有效,还有强心利尿作和降压作用;含有微量元素硒,硒是癌症的天敌,所以黄芪有抗癌作用。 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3、西洋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在使用时,可研为细末,每次服1-1.5克,温开水送下;亦可单独水煎,每剂1.5-3克;存放时要防腐,防虫蛀,干燥后密封保存,或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本品忌用藜芦同用,虚寒者忌用。 4、党参 党参为橘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的根,以山西的潞参参为优;含有菊糖,生物碱,皂甙,维生素B1、B2等成分,能兴奋中枢神经,使精神振奋,消除疲劳,亦可增加红细胞和血色素,并能增加免疫力;此外,对化学疗法及放射方法引起的血细胞降低也有升高作用。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弱,营养不良。 若酒浸,将党参切碎,浸于1斤米酒或白酒中,1个月后服用,每次2-3汤匙,1日3次; 若水煎,每次9-15克,内服。本品忌与藜芦同用。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45例

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45例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设对照组45例,以法莫替丁和胃铋治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 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 %,两组 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 治疗组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 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脘痛;柴胡疏肝散;四君子汤 前言:胃脘痛多是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畅和脾胃素虚等病因而引发,临床常见的 多发病,病程较长,严重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 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导致胃脘痛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本文以柴胡疏肝 散合四君子汤治疗胃脘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就诊的胃脘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 组患者人数各45例。治疗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4~71岁,病程1~5年,胃溃疡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2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 25~72岁,病程1~7年,胃溃疡5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5例。组患 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20 mg/次,2次/d;胃铋治20 mg/次,3次/d;对于感染了幽门螺杆 菌的HP阳性患者,加用阿莫西林0.5 mg/次,3次/d。治疗组: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治疗 胃脘痛,组成:柴胡、枳壳、香附、川芎、白术各10 g,白芍20 g,陈皮12 g,党参、茯苓 各15 g,炙甘草6 g,水煎服,l剂/d,150 ml/次,2次/d。随证加减:胃痛较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0 g,以理气止痛;泛酸添加黄连6 g、吴茱萸5 g、海螵蛸12 g,以中和胃酸;胃脘灼热、口苦口干,则添加黄芩10 g、黄连6 g,清胃泻热;恶心、呕吐,给予半夏10 g、竹茹各10 g,化痰止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在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1.3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胃脘痛疗效评定。治愈: 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好转:胃痛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有好转:未愈: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 检查无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四款健脾养胃汤 喝出好肠胃

四款健脾养胃汤喝出好肠胃 现在很多人肠胃都有着大大小小的问题,吃完饭肚子饱胀,犯恶心,时不时胃痛来袭,偶尔吃点冷食就腹泻,这些都是常见的肠胃不适症状。那么,肠胃不好怎么调理?肠胃不好吃什么?今天小编推荐四款秋季健脾养胃汤,让你喝出健康,摆脱肠胃不适的困扰。 肠胃不好吃什么调理?有肠胃问题的朋友在秋季都烦恼自己应该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了吧!想要健脾养胃,不妨尝试一下煮一锅靓汤,既能滋润去燥,又能帮助调理肠胃,一举两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肠胃不好怎么调理,吃哪些食物吧! 一、猪肚黄芪汤 材料:猪肚1个,黄芪20克,红枣5颗,枸杞10克,食盐少许。 做法: 1、将猪肚洗干净(一定要内外洗干净哦!),然后将黄芪、红枣、枸杞洗干净,红枣去核,一同放入猪肚

里面。用棉线缝好。 2、准备汤锅,锅内加水,放入猪肚,用大火煮开后就调成小火炖煮2个小时。 3、最后关火后捞起猪肚,解开棉线,放入调味料后装盘就能食用了。 功效:这道猪肚黄芪汤有助于改善人们秋季食欲不振的现象,同时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开胃的功效。还适用于胃下垂以及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 二、调理肠胃苹果汤 材料:红苹果2个,沙参、玉竹各38克,南北杏19克,豬腱肉600克,盐1茶匙,姜1片,清水。 做法: 1、苹果连皮洗净,去芯后切块备用。 2、豬腱肉洗净,切块后与姜片放滚水中汆汤去血水。 3、锅中加水煮滚,放入全部材料,先用大火煮10分钟,再转小火煮2小时,待各材料煮至出味,加入盐调味料即可食用。

三、红烧肉乌冬面汤 材料:红烧肉300克,茶鸡蛋2个,骨汤1200克,乌冬面300克,盐,胡椒粉。做法: 1、茶鸡蛋去壳,备用。 2、骨汤加入汤锅,大火煮开。 3、加入红烧肉、茶鸡蛋煮沸。 4、加盐、胡椒粉调味备用。 5、另起一锅烧开水,下入乌冬面,煮熟捞入碗中。 6、浇入沸腾的红烧肉汤即可。

头昏沉头晕近1年 益气升阳除脾湿

头昏沉头晕近1年益气升阳除脾湿*导读:牛某,男,43岁,2014年10月28日初诊。头昏沉、头晕近1年,脑鸣,中午12时左右明显,入睡尚可,眠不实、多梦,凌晨2~…… 牛某,男,43岁,2014年10月28日初诊。头昏沉、头晕近1年,脑鸣,中午12时左右明显,入睡尚可,眠不实、多梦,凌晨2~3时醒而不能再睡,眠不解乏,胸中有气不足感,食欲可,双手臂外侧及双足内侧处胀痛,腰部不适,眼干涩昏花,周身乏力喜卧,情绪低落,思虑多,左胁痛,少腹肠鸣,大便溏,1日3~4次,量不多,小便清长,面色略白少华,舌紫暗,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稍数。 辨证:中气不足,肝郁脾虚。 治法:益气养血,疏肝健脾。 药用:五爪龙30克,西洋参(先煎)10克,炒芥穗12克,炒蒺藜12克,天麻12 克,炒苍术15克,炒白术12克,炒山药12克,茯苓20克,泽泻12克,炒三仙(各)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桂白芍12克,炒薏苡仁30克,夜交藤15克,炙甘草6克,生龙牡(先煎)各30克,生姜1片、大枣2枚为引。14剂水煎服,日1剂。 茶饮方:太子参12克,绿萼梅10克,小麦20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15克,生龙牡(先煎)各30克,佛手4克,

甘草1.5克。7剂代茶饮,2日1剂。 二诊:患者述服药后头晕、脑鸣以中午11~12时尤甚,头重如裹,以头顶前额为主,四肢不适,腰部发木,黄昏始则头胀,目睛有泪但仍干涩,入寐难,困倦稍微能寐,早醒,晨起腹痛肠鸣,晚餐后腹隐痛,周身乏力,左小指麻木,右肩疼痛,牙龈肿痛,午后足心热,纳可,大便2日1次,初成形后溏软,望其神情焦虑,目光乏神,舌暗红,体胖大,苔薄白水滑,脉虚弦滑。 辨证:中气不足,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致, 治法:益气升阳,健脾燥湿,温化痰饮,升清降浊 方药:益气聪明汤合四苓散加减。西洋参(先煎)10克,五爪龙30克,蔓荆子12克,升麻12克,川芎12克,当归12克,僵蚕12克,炒蒺藜12克,炒苍术15克,炒白术12克,黄连8克,厚朴12克,茯苓20克,草豆蔻(后下)8克,醋元胡10克,补骨脂12克,炙甘草6克,生姜1片为引。14剂水煎服,日1剂。 三诊:服药后晨起头晕、脑鸣减轻,头顶前额头重如裹亦减,诸症皆有好转,望其目光已有神,舌暗红,体略胖大,舌苔薄白,脉虚弦滑。效不更方,守方再进14剂,后随访诸症痊愈。 按:本证乃中气不足、痰浊中阻所致。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所养,痰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且兼证较多,治疗颇为棘手,路志正疾病先期施以益气养血,疏肝健脾之品治疗

滋阴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

滋阴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 目的探讨滋阴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胃蛋白酶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滋阴养胃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佳。 标签:滋阴养胃汤;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蛋白酶片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可以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胃炎两大类,是消化道较为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1],但是现代医学对该病尚缺乏理想的特效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滋阴养胃汤治疗4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结果取得较佳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五华县慢病站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0例,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25~68岁,病程1~15年,胃镜检查及活检确诊,并以2000年全国共识作为内镜及病理慢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2]。90例患者经过伦理委员会通过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47.4±6.1)岁,病程(6.4±2.1)年。观察组45例,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6.9±6.6)岁,病程(6.1±2.4)年。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胃蛋白酶片(大连贝尔药业有限公司,H21021467)一次2~4片,一日3次,饭前口服,1月为1疗程,连续服药3个疗程。若发现幽门螺杆菌(H.pylori,Hp)阳性者则加用抗生素,必要时对症处理加用胃动力药和止痛药。 1.2.2 观察组给予滋阴养胃汤加味治疗。药物组成:石斛、乌梅、当归各12 g,杭芍、北沙参、山楂、黄精、肉苁蓉各15 g,麦芽、谷芽各30 g,内金9 g,甘草6 g。加减法:胃阴不足者加生地、麦冬各15 g;湿热甚者加黄连6 g,蒲公英30 g,胁痛者加柴胡10 g,元胡、川楝子各10 g;气虚者加黄芪20 g、太子参15 g;湿重者加白寇仁6 g,薏苡仁18 g;血瘀者加红花6 g,莪术10 g,丹参15 g。服法:1剂/d,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3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

益气升阳法治疗中老年眩晕的临床分析

益气升阳法治疗中老年眩晕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02-08T11:38:39.9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作者:邓耀波 [导读] 益气升阳法是中医治疗脾胃内伤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包括两则。 (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目的:分析益气升阳法治疗中老年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眩晕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即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益气升阳法进行治疗,1周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3.7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眩晕症状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益气升阳法治疗中老年眩晕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益气升阳;眩晕;中老年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326-02 益气升阳法是中医治疗脾胃内伤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包括两则,一是用甘温益气药充沛元气,二是用升提之品鼓荡升举阳气,它是脾胃内伤学说的重要部分之一,虽主要用于治疗脾胃疾病,但近年来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如冠心病、高血压病、便秘、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崩漏、阴道壁松弛、耳闭、蛋白尿、泄泻、颈椎病等[1]。眩晕作为临床的常见疾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本研究收集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就诊的160例眩晕患者进行病例对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60例眩晕患者包括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 88例,年龄40~82岁,平均(61±16)岁,原发疾病10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87例,颈内动脉狭窄19例),疾病并发眩晕26例,其余28例。患者入院均行影像学检查,排除引起眩晕的其他病变。 1.2 方法 将入组的1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80例,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中医益气升阳法治疗。 1.3 疗效评定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出现,同时1周之内没有复发情况;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在晨起或者剧烈活动后有头晕等;③无效: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但未达到有效的判定标准。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患者治疗效果见表。早期给予中医益气升阳法治疗的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1%)明显高于对照组(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72,P<0.05)。 3.讨论 眩晕作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包括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内动脉狭窄、脑梗死后遗症、梅尼埃病等,患者临床症状多见,如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模糊旋转等,尤其在嘈杂的环境中症状更重,同时患者体位的改变,更容易诱发此病的加重[4]。 对于眩晕的病因病机,自古各有所论。如《素问》责之“木郁之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为 “上气不足”、“肾虚髓海不足”;仲景论眩,多从少阳相火、痰饮中阻立论;河间主风火;丹溪主无痰不作眩;景岳从虚,指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等。虽各具至理,然未免有偏颇之处。陈修园总结前人观点,概括为风、火、痰、虚四方面,主张以风为中心,以火、痰、虚串解之,颇能阐幽发微,切中要点。概括为风火痰为眩晕之标,脾肾虚为眩晕之本[2]。故《医学从众录·眩晕》曰:“其言虚者,言其病根,其言实者,言其病象,理本一贯”。 笔者访为临床上中老年眩晕患者中,气虚清阳不升是最常见的临床证型,尤其平素脾胃不足之体,最易患病。究其原因,与中老年患者多劳倦太过,中气不足,加之脏腑渐亏,清阳之气不能上荣于脑的生理病理基础有关。正如《灵枢·素问》篇指出:“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李东垣亦指出:“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故人体五脏之气都汇聚在脾胃,主要靠脾胃来主导升降,肝肾来主疏泄。脾气旺则肝木调达,清阳升而神旺。当人体的脾胃、肝肾功能失去平衡,清阳不升,浊气上扰,即可出现头昏、耳鸣耳聋等症。脾居中州,为气机升降之枢,脾气虚弱,升降失司,可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出现各种兼证。如土虚木乘,可致肝风内动,兼见肢体麻木、行走不稳等;肾为肝母,肝肾阴虚,精血不足,兼见口干咽干,手足心发热;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兼见头胀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等;“土病则聚液成痰”,脾运失健,聚湿成痰或气虚,津不化气而为痰,致痰浊蒙阻,清阳不升,兼见头重如裹、胸闷呕恶;气血不畅,可致脉络瘀滞,兼见肢体麻木疼痛等。可见本虚标实为其共同特点。本虚以气虚清阳不升为主,标实多为痰浊血瘀、内风上扰清窍为主。基于此,论治着眼于病之根本,但亦不忽视病之标象,灵活处理,知常达变,方能有较好的疗效。 基于以上分析,眩晕的患者多是由气、阴两虚引起,气虚下陷则清阳不能上头,津血不足以滋养清空,故产生头晕目眩、身疲乏力、动则气短。中医治疗方法主张益气养阴,升阳冲脉,对症下药,方能缓解病症[5,6]。笔者在临床中也发现,中老年眩晕病机以气虚清阳不升为本,标实多为痰浊血瘀、内风上扰清窍为主。采用益气升阳法为基础治疗眩晕,疗效确凿。益气升阳法是中医重要的治疗疾病的方

21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分享给你

21种健脾益气的中药分享给你 1、四君子丸: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党参益气,白术、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凑益气健脾,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四君子丸的四味药,不热不燥,温补中气,就像温文尔雅的君子,因此叫“四君子”,此方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益气健脾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 2、六君子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半夏、陈皮。因此除了补脾益气功效外,还有燥湿化痰作用。用于脾胃虚弱,食量不多,气虚痰多,腹胀便溏。 3、香砂六君丸:是在六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木香、砂仁。因此除了益气健脾,燥湿化痰外,还兼有和胃、消胀作用。用于脾虚气滞,嗳气食少,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4、归芍六君丸:是在六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当归、白芍,兼有柔肝、养血功效,用于肝脾不和,脘胀腹痛。 5、理中丸:在四君子丸的茯苓换成炮姜。炮姜温中散寒,健胃。用于脾胃虚寒所致呕吐泄泻,胸满腹痛,消化不良。 6、附子理中丸:在理中丸的组方基础上增加附片,附子是回阳气,散阴寒之猛药,因此附子理中丸的散寒力度比理中丸大。 7、桂附理中丸在理中丸的组方基础上增加肉桂、附片,肉桂温补肾阳、调和气血,温补的力度加大,用于肾阳衰弱,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四肢厥冷。 8、丁蔻理中丸:在理中丸的组方基础上增加丁香、豆蔻,除了温中散寒,补脾益气外,还有健胃消食、止呕功效。 9、归脾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增加黄芪、当归、远志、酸枣仁、龙眼肉、木香、大枣,因此,归脾丸除了益气健脾,还有补养气血、镇静安神的功效,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肢倦乏力。 10、人参归脾丸:其的组方与归脾丸相似,其补气力度比归脾丸大。 11、人参健脾丸: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当归、黄芪、远志、酸枣仁、木香、砂仁组成。人参健脾丸除了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外,还有安神功效,并侧重于补气养血。人参健脾丸以补为主,不太适合阴虚体质的人。 12、健脾丸:是由党参、白术、陈皮、山楂、麦芽、枳实组成,健脾丸除了健脾外,侧重于消食化滞、理气开胃功效。 13、参苓白术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山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因此,除了健脾益气外,还有利水消肿作用,并侧重于和胃养胃。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证、体倦乏力、食少便溏。 14、启脾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陈皮、山楂、麦芽、山药、莲子、六神曲、泽泻组成。方中有和中的中药,用于胃肠虚弱、消化不良。 15、开胃健脾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加上木香、黄连、六神曲、陈皮、砂仁、麦芽、山楂、山药、肉豆蔻、甘草。开胃健脾。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吞酸。 16、小儿健脾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增加陈皮、法半夏、白扁豆、山药、莲子、南山楂、桔梗、砂仁、六神曲、麦芽、玉竹组成。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大便溏泻,体弱无力。 17、八珍丸:即四君子丸+四物汤。既补气又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18、十全大补丸:在八珍丸的组方基础上增加炙黄芪、肉桂,补气血力度比八珍丸大,八珍丸为平补气血,而十全大补丸为温补气血。 19、补中益气丸:在四君子丸组方基础上减去茯苓,加上黄芪、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其中升麻、柴胡升举阳气,陈皮理气和胃,诸药共凑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20、补脾益肠丸:外层由黄芪、党参、砂仁、白芍、当归、白术、肉桂组成;内层由醋延胡索、荔枝核、炮姜、炙甘草、防风、木香、盐补骨脂、煅赤石脂组成。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泄泻症。 21、固本益肠片:由党参、炒白术、补骨脂、麸炒山药、黄芪、炮姜、酒当归、炒白芍、醋延胡索、煨木香、地榆炭、煨赤石酯、儿茶、炙甘草组成。健脾温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泄泻。收起

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14T20:49:21.3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1月第1期作者:冯绮 [导读]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病变,主要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并伴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疾病[1],具有病程持续时间长、难治愈、复发率高的特点。 冯绮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人民医院云南昆明650500 2016年1月《中国医学人文》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实验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复发率2.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且复发率低,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慢性胃炎;养胃汤;加减治疗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病变,主要由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并伴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疾病[1],具有病程持续时间长、难治愈、复发率高的特点。本文旨在研究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上腹不适,并伴随不同程度恶心、泛酸、呕吐等症状,经胃镜检查后确诊为慢性胃炎。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经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实验组给予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26~53岁,平均年龄41.8岁;病程8个月~13年,平均病程5.4年;病情:浅表性胃炎25例,萎缩性胃炎11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28~52岁,平均年龄41.3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病程5.4年;病情:浅表性胃炎23例,萎缩性胃炎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03年重庆会议制定的《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2]。 症状无特异性:大部分患者有上腹饱胀、钝痛、节律不齐等不适感,并且有食欲不振、泛酸、恶心等不良症状,进食后,不适感加重。 内镜诊断依据:浅表性胃炎:粘膜粗糙不平,有血斑;萎缩性胃炎:黏膜呈现颗粒状,黏膜血管颜色异常。 1.3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指导患者采用口服方式服用吗丁啉、次胃乐宁。其中,吗丁啉10g/次,3次/d;次胃乐宁0.5g/次,3次/d,连续服用1个月。 1.3.2实验组治疗方法 实验组给予自拟养胃汤加减治疗。中药方组成为:枳壳10g、白芍12g、香附15g、白术15g、炙草甘5g、红花8g、党参18g、三七6g、木香6g。用文火加水熬制成汤药,嘱咐患者早晚饭后服用,服用剂量为1剂/d,连续服用1个月。加减中药方:若患者有食滞症状,则在原始中药方中加味焦六曲15g、鸡内金12g;若患者出现肝胃不调症状,则在原始中药方中加味郁金香15g、柴胡9g;若患者胃阴不足,则在原始中药方中加味麦冬15g、石斛15g;若患者体内湿热,则将原始中药方中的白芍和党参去掉,加味蒲公英15g、黄连5g、山栀9g。 1.4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疗效评定标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胃黏膜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病性有所好转;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有所加重,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病性并无好转。跟踪随访所有患者6个月,观察患者病情,记录复发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检验,以表示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n) 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实验组 36 22(61.1) 11(30.6) 3(8.3) 33(91.7) 对照组 36 19(52.8) 7(19.4) 10(27.8) 26(72.2) P 2.2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对两组患者跟踪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复发1率,复发率为2.8%,对照组患者复发6例,复发率为16.7%。实验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引发慢性胃炎的因素繁多,诸如免疫低下、饮食不当、先天遗传以及病毒感染等。当患者患有慢性胃炎后,会出现胃黏膜萎缩并伴随

养胃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养胃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上皮持续性慢性炎症性的改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中医学归属于“痞满”、“胃脘痛”、“嘈杂”、“吐酸”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笔者自拟养胃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胃炎属脾胃虚寒型患者3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标签:养胃汤;慢性胃炎;针灸;临床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是指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实质是胃黏膜上皮受到反复的损害后,黏膜发生改建,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胃腺体萎缩、消失[1]。其病因主要包括感染、饮食、药物、神经心理因素等,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最重要的原因[2]。中医在治疗慢性胃炎体现了多靶点作用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很多优势:如改善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防止癌变等。笔者根据临床经验,自拟养胃汤(党参、白术、茯苓、干姜、陈皮、炙甘草、木香、黄芪等)配合针灸(针刺足三里、内关,与相关穴位艾灸)治疗慢性胃炎属脾胃虚寒型患者30例,疗效显著。 1 一般资料 笔者所观察30例患者中:男性18 例,女性12例;年龄在25~65岁间,平均年龄42岁;平均病程12年。所有病例均经纤维胃镜及胃粘膜活检病理确诊,纳入观察的30例患者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2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9例。中医辨证均属脾胃虚寒型胃炎,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脘部冷痛、纳呆、乏力、嗳气、泛酸、便溏等,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 2 治疗方法 采用健脾温胃的方法治疗,自拟养胃汤,基本药物组成:党参30 g,白术20 g,茯苓20 g,炙甘草10 g,干姜10 g,陈皮15 g,高良姜6 g,砂仁10 g,木香10 g,山药20g,佛手10g,黄芪20 g,白芍20 g,清半夏10 g。上几味药物共同起到了温阳健脾、补中益气的作用,同时,根据患者不同临床表现,随症加减:胃痛甚加延胡索、失笑散、制乳香、制没药;有出血倾向加三七、槐花;嗳气甚加旋覆花、代赭石;恶心呕吐加姜竹茹、苏梗。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配合针灸治疗。针刺双侧足三里、内关穴,平补平泻,均留针30 min,隔日1次,30日为1疗程。同时,艾灸患者天枢、中脘、关元穴,每次30 min,隔日1次。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查胃镜及病理活检;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6 个月后复查胃镜及病理活检。 3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慢性胃

养胃汤食谱大全

养胃汤食谱大全 桂枣山药汤 红枣12粒、山药约300克、桂圆肉2大匙;砂糖1/2杯。红枣泡软,山药去皮、切丁后,一同放入清水中烧开,煮至熟软,放入桂圆肉及砂糖调味。待桂圆肉已煮至散开,即可关火盛出食用。山药具有补脾和胃之功能;桂圆、红枣有益气血、健脾胃的作用。 萝卜羊肉汤 羊腩肉750克,白萝卜500克。香菜、盐、鸡精、料酒、葱、姜、胡椒粉适量。将羊肉洗净,切成粗丝,白萝卜洗净切成丝;坐锅点火倒入底油,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后倒入开水,加盐、鸡精、料酒、胡椒粉调味,水烧开后先放入羊肉煮熟,再放入白萝卜、转小火煮至萝卜断生后,撒上葱丝和香菜叶即可出锅。此汤补中益气,温胃散寒。 紫苏生姜红枣汤 鲜紫苏叶10克,生姜3块,红枣15克,先将红枣放在清水里洗净,然后去掉枣核,再把姜切成片。将鲜紫苏叶切成丝,和姜片、红枣一起放入盛有温水的砂锅里用大火煮,锅开以后改用文火炖30分钟。然后将紫苏叶、姜片捞出来,继续用文火煮15分钟。此汤具有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气的作用。 胡椒猪肚汤 白胡椒30~50粒,猪肚1个,食盐、料酒、味精各少许。先将猪肚洗净(可加盐、醋,用开水烫洗),锅内注水,猪肚块(或丝)下锅,加入白胡椒,煲2小时左右,汤稠肚烂时,加入食盐、料酒、味精即可食用。此汤可在饭前饮用。胡椒性温热,有温中散寒作用;猪肚有健胃养胃的功效。 砂仁羊肉汤 将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数片及适量羊肉共煮汤,熟后放入适量食盐服食。每周3次。 砂仁温中化湿、行气和中;白胡椒、生姜辛温理气;羊肉辛温补虚、养胃散寒。砂仁羊肉汤具健脾散寒、温胃止痛的作用,特别适合胃病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者,患者常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 桂圆松子仁汤 原料:桂圆40克,松子仁2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桂圆去壳后洗净,松子仁洗净,两者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用中火烧开,改用温火煮10分钟,加白糖,过约10秒钟关火即成。桂圆肉能补脾益胃、养血安神、益心补气。松子仁能滋阴、熄风、润肺。两者共食,更能起到养胃滋补的作用。 桂圆花生汤 花生连红衣250克,大枣5枚,桂圆肉12克。大枣去核,与花生、桂圆一起加水煮熟即可。每日1次,养血补脾,贫血明显者可用此方。 紫菜南瓜汤 原料:老南瓜100克,紫菜10克,虾皮20克,鸡蛋1枚,酱油、猪油、黄酒、醋、味精、香油各适量。 做法:先将紫菜水泡,洗净,鸡蛋打人碗内搅匀,虾皮用黄酒浸泡,南瓜去皮、瓤,洗净切块;再将锅放火上,倒人猪油,烧热后,放人酱油炝锅,加适量的清水,投人虾皮、南瓜块,煮约30分钟,再把紫菜投入,10分钟后,将搅好的蛋液倒人锅中,加人佐料调匀即成。此汤具有护肝补肾强体之功效。 薯蓣汤 淮山药30克,茯苓15克,神曲10克,红糖10克。水煎顿服。

补气升阳离子导入法治疗慢性肾衰竭80例临床观察

补气升阳离子导入法治疗慢性肾衰竭80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6-03T15:34:03.1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9期供稿作者:刘亚辉[导读] 延缓肾功能损害,针对早、中期积极治疗,避免CRF进展,阻止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是关键。 刘亚辉(河北省平泉县中医院内科 067500) 【摘要】目的探讨补气升阳离子导入法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CRF患者采取补气升阳离子导入法与40例常规西医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CRF总有效率为92.5%。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补气升阳离子导入法经济、方便,既提高疗效,又缩短疗程。 【关键词】补气升阳活血汤离子导入法慢性肾衰竭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102-01 慢性肾衰竭(CRF)的发病率和检出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进入终末期肾衰竭阶段的透析,肾移植等治疗也给患者及家属造成重大经济负担。因此,延缓肾功能损害,针对早、中期积极治疗,避免CRF进展,阻止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是关键。2010年3月~2013年5月我院门诊收治CRF患者80例,应用补气升阳离子导入治疗CRF40例,并与西医常规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80例均为我院内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两组年龄20~60岁,平均40岁;病程10个月~30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制定[1]。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包括优质蛋白、低盐饮食、纠正水电酸碱失衡;有高血压者加用降压药等治疗。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补气升阳活血汤离子导入治疗。方剂:黄芪30g、柴胡、升麻各20g、党参、白术、茯苓、柴胡、桃仁、红花、赤芍、水蛭、当归、坤草、泽兰、车前子、生杜仲、破故纸各10g,水煎取汁250mL并浓缩备用。具体操作:采用中药离子导入仪,将板式电极用浓缩后的药汁浸透,阳极分别放在水道穴、三阴交穴。阴极放在肾俞,固定电极板。电流输出强度50~90mA,局部有针刺样感觉透入体内,并向周围放射为佳,输出频率I频,持续20min,每日2次。 1.3.3 疗程 2组均10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控制:无临床症状;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体征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均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2 结果 治疗组40例:临床控制21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0例:临床控制15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CRF)的病因比较复杂,在我国主要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因其存在免疫炎症损伤,另外其它的病因导致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而引发的肾小球代偿性肥大及硬化均是导致CRF恶化、进展的重要因素[2]。目前,CRF在西医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最终往往是透析,以及肾脏移植,费用昂贵。因此,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医药治疗,它低廉的治疗费用,良好的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小,也已经为大家所认可。 中医学认为CRF属于中医学“水肿,关格”等范畴。病位主要在肺脾肾。阳气虚弱,气虚血瘀是本病根本的病机,同时气机不调使津液不能正常输布,三焦阻遏,气机逆乱,痰瘀浊毒壅滞,出现一系列消化系症状,如恶心、腹胀、腹泄等,最终,气血痰瘀互搏,使得病情恶化。所以对于CRF的治疗,重在益气升阳,活血化瘀,通络理气。方中黄芪、党参、柴胡、升麻配伍大补元气,升阳举陷,利水消肿、固摄蛋白。白术、茯苓健脾利水;桃仁、红花、赤芍、水蛭、当归活血化瘀,同时当归可养血。桂枝配柴胡通络理气;坤草、泽兰、车前子活血化瘀的同时利水消肿;生杜仲、破故纸补益先天命门之火。诸药配伍,共奏益气升阳,通络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肾俞穴是肾的背俞穴,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三阴交则是肝脾肾三经在脚踝处的一个交叉点,足部的肝脾肾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水道穴即水液通行的道路。中医认为,经络可以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沟通上下内外表里、调节体液平衡。通过离子导入的电泳作用和电趋向性,以利于粒子的循经络透皮转运,通过以上方法的协同作用促进了药物向体内的有效转运,对相应穴道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及达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补气升阳离子导入法经济、方便,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7-169. [2] 黄泰康.肾炎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52.

慢性胃炎的汤剂疗法

慢性胃炎的汤剂疗法:中医治胃炎方法之一 Tags:发布时间:2010-05-23来源: 网络显示次数:271 作者:net 1.金四藤汤 [组成]川楝子9克,玄胡9克,柴胡9克,枳实9克,芍药9克,甘草9克,红藤9克,青木香9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功能泄热消滞,和胃止痛。主治慢性胃炎。 [加减]中虚明显者去枳实、柴胡,加太子参、黄芪、桂枝、当归;夹血瘀者选加九香虫、丹参、失笑散、三棱、莪术;胃热偏重者加川连、黄芩、石膏、知母、蒲公英;疼痛甚者选加甘松、乌药、苏罗子;明显胀者选加川朴花、沉香曲、蔻仁、莱菔子、佛手花;嗳气频繁者加刀豆壳、代赭石;胸闷者选加紫菀、桔梗、郁金、萎皮;便秘者加火麻仁、全瓜萎、炒枳壳;中寒明显者加淡吴萸、高良姜、干姜;便溏、少腹隐痛者加炮姜、肉桂、纯阳正气丸(另吞);吞酸水者加左金丸(另吞)或加乌贼骨、煅瓦楞;恶心呕吐者加姜竹茹、半夏、代赭石,食欲减退者加川连、炙内金、神曲、山楂;保护胃粘膜药为刺猬皮、凤凰衣;便血停服基本方,另拟益气摄血方,配合溃疡止血粉。 2.白紫连汤 [组成]银花12克.连翘12克、蒲公英12克,紫花地丁12克,白蔹10克,甘草10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功能清热解毒。主治慢性胃炎。 [加减]胁胀不适、胃脘疼痛甚者加玄胡10克、川楝子10克、木香10克、郁金10克;脘腹胀闷、消化不良者加谷麦芽15克、山楂10克、莱菔子10克;嗳气泛酸、呕吐清涎者加法半夏15克、茯苓15克;腹胀便秘、口舌生疮者加生大黄10克、厚朴10克。 3.理气养胃汤 [组成]白术10克,砂仁6克,赤勺10克.白芍15克,鸡内金10克,枳壳10克,乌梅20克,玄胡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功能健脾理气养胃,活血通络。主治慢性胃炎。 [加减]脾虚其者加党参、云苓;胃阴不足者加沙参、麦冬、石斛;中焦积热者加黄连、银花;痰湿中阻者加陈皮、法半夏;气虚甚有加黄芪;胃粘膜活检有肠上皮化生者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 4.胃炎煎 [组成]党参10克,白术15克,茯苓10克,丹参15克,香附10克,高良姜5克,甘草5克.青黛1克。 [用法]将上药7剂合而水煎成200毫升即成(其中青黛后入)。每日3次,每次10毫升;或每日2次,每次15毫升。饭前服。 [功用]功能健脾温中,活血理气。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5.黄蒲胃炎汤 [组成]黄芪30克,蒲公英20克,百合20克,乌药10克,白芍20克,甘草10克,丹参20克,炒神曲10克,炒山楂10克,炒麦芽10克。

益气升阳润肠养血补阴补肾法治疗老年性习惯性便秘 ——师从国医大师心得

益气升阳润肠养血补阴补肾法治疗老年性习惯性便秘——师 从国医大师心得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肾二科 150036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常常治疗疑难杂症,疗效较好。笔者师从国医大师张琪教授,采用益气升阳活血润燥法治疗老年性习惯性便秘一例,疗效较好,有所心得,以嗜同仁。吴某,女69岁 主诉:习惯性便秘,下腹下坠感2年余。 病史:该患于2017年外伤后出现乏力,气短,自觉气陷不升,习惯性便秘,曾以补中益气 汤治疗,病情有所缓解,此后,反复发作,现患者乏力,气短,低热36.6-37.6℃,双下肢汗出。 辨证分析:该患病程日久,老年患者,筋骨弱,气短乏力应该为辨证要点。当以强筋骨,补 肾益气为基本治疗方法,其中以补中益气的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 证型:气陷血瘀 治则:益气升阳,舒筋活血兼润燥 方药:黄芪30 太子参20 升麻15 柴胡15 火麻仁20 郁李仁 15 枳壳15 当归20 秦艽15 鸡血藤20 天花粉15 牛膝15 申姜15 地龙15 生地15 熟地20 大黄5 甘草15。 服7剂,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乏力改善,气短好转,大便1次/日,排便有力,无干结。低热消失,体温正常。依据此方继续治疗2周,病情痊愈。 按语:便秘有实证性便秘,和虚性便秘。 实证性便秘多以大黄、芒硝,治疗实热型便秘,有荡涤肠胃实热的特点。对于寒凝便秘之实证,则可应用巴豆霜,其热性峻下,注意对正气的保护,不可过度泻下。 虚症性便秘,以老年性便秘多见,临床常用以下方法治疗。 1.益气升阳法。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出自《内外伤辩惑论》卷中,组成:人 参甘草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脾主运化,胃主收纳,脾胃虚弱,精微化生不足,不能营养四肢百骸,则见乏力。李杲在《内外伤辩惑论》卷 中云“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益皮毛而固腠理,不令自汗,损其元气”,由此可知, 患者乏力,气短为脾胃亏虚,肺气不足所致,气虚下陷,排便无力,懒言短气,大便不一定 表现为干结,而以排便无力为其特点。有学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虚气弱型老年性便秘有 明显临床疗效[1] 2.养血补阴润燥法。代表方剂为麻子仁丸。,具有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之功效。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组成:麻子仁芍药枳实大黄厚朴杏仁本方的配伍特点在于,攻润结合;泻下药与滋润药配伍。老年人气血津液化生不足,表现为津亏血少,大便干,不能顺利排除 体外,临床应用养血补阴润燥法基础之上,再进行攻下。有学者以养血润肠方治疗有着较大 的优势[2]。 3.补肾润肠法。代表方剂为济川煎。该方出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具有温肾益精,润肠 通便之功效。主治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舌 淡苔白,脉沉迟。此类病人多属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气血阴亏,肾虚津亏肠燥者。 分析全方,正是以上三种方法的结合,以升阳益气法为主,配以润肠,行气,补肾之法,取 得满意疗效。 升阳益气为主。方中,以黄芪、太子参、白术益气同时,加升麻、柴胡,二药为升阳之品, 益气配以升阳为其精妙之处。气虚,单纯补气,易于壅阻中焦,气机不畅,甘使人中满。单 纯柴胡,升麻升举阳气,气虚更甚,二者同时应用,使气机调和,病必自除。张琪教授指出,气虚与气陷不同,不仅仅在于程度上的不同,而在于气的运动规律上不同,气虚表现为乏力,气陷则为气本应升清,却偏偏下陷,表现头目不清,头晕,下陷,大气不固,可有崩漏,子 宫脱垂等情况,本病人表现为自觉气陷不升,乏力气短,以升阳益气法治疗,效果较好。有 学者应用益气润肠通便汤治疗老年性便秘,取得较好疗效[3]。 润肠、养血补阴、补肾行气多种方法共同应用。方中未单独应用升阳要治疗便秘,而以润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