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华茶艺技能比赛规程

中华茶艺技能比赛规程

第七届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暨“2014年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河南选拔赛

“中华茶艺技能”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G-079

赛项名称:中华茶艺技能

英语翻译:Tea Ceremony Skills Competition

赛项组别:高职

赛项归属产业:农业

二、竞赛目的

倡导“茶为国饮”,弘扬中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将“绿色、健康、和谐”的茶文化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引导中华茶艺向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展示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技能竞赛,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入合作,探索培养茶艺高技能人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

(一)竞赛内容

竞赛分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解读茶艺竞技3个环节。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茶艺师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并参照《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相关标准制定。

1. 指定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35%)

从团队4名选手中随机抽取3名选手分别参加绿茶指定茶艺竞技、红茶指定茶艺竞技、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绿茶指定茶艺为玻璃杯泡绿茶技法;红茶指定茶艺为盖碗泡红茶技法;乌龙茶指定茶艺为双杯泡乌龙茶技法。

绿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润杯—臵茶

—浸润泡—摇香—冲泡—奉茶—收具。

红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盖碗—温盅及品茗杯—臵茶—浸润泡—摇香—冲泡—倒茶分茶—奉茶—收具。

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步骤:备具—备水—布具—赏茶—温壶—臵茶—温润泡—壶中续水冲泡—温盅、品茗杯及闻香杯—倒茶分茶—奉茶—收具。

指定茶艺竞技分为绿茶指定茶艺、红茶指定茶艺、乌龙茶指定茶艺三个评比大组,三名选手指定茶艺的平均成绩作为该团队指定茶艺竞技的成绩。

赛前5分钟自行备水、布具(不计于比赛时间内),比赛统一茶样、统一器具、统一主题、统一音乐(平湖秋月古筝版)、统一时间。比赛服装不统一,建议女选手着浅色旗袍,男选手着深色长袍。比赛时间不少于8分钟,不超过10分钟,占总成绩的35%。

2. 创新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50%)

创新茶艺竞技,参赛团队自选茶艺,设定主题、茶席,将解说、表演、泡茶融入其中,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有关参赛用品选手赛前自备。比赛时间不少于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民族茶艺、宗教茶道等可适当延长至20分钟,需提前报备大赛组委会),创新茶艺表演成绩占总成绩的46%。

创新茶艺表演完毕,评委就泡茶技艺有关的中华茶文化历史、茶叶种类、茶叶审评、泡茶基本要素、茶艺与音乐、少数民族饮茶风俗、无我茶会、传统文化、茶艺礼仪等茶艺理论知识抽题提问,参赛团队选手现场作答,提问回答时间不超过5分钟,占总成绩的4%。

3. 解读茶艺竞技(占总成绩的15%)

解读茶艺竞技,比赛团队以10分钟左右(8-12分钟为限)的“微电影”形式,解读中华茶艺精深。将视频以DVD光盘形式于抽签的同时现场交予大赛组委会并做好密封工作,交予评委,占总成绩15%。

(二)赛项举办时间

比赛时间:2014年5月17日举行,比赛时间1天。

四、竞赛方式

1.本赛项为团体赛。

2.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和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组成。参赛选手经组委会确认后原则上不得变更。

3.全部比赛项目1天内完成。指定茶艺环节抽签决定比赛人员和顺序,现场完成操作后,评委当场打分。创新茶艺环节由参赛团队4名选手共同合作完成,评委当场打分。解读茶艺环节由领队在报到当天的领队会议上提交含“微电影”的DVD光盘,组委会组织评委匿名评审并给出评分。

五、竞赛试题

本赛项是公开试题。四人组队,团队参赛。比赛分为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解读茶艺竞技三个环节。

1.指定茶艺竞技环节(占总成绩的35%)

从团队4名选手中随机抽取3名选手分别参加绿茶指定茶艺竞技、红茶指定茶艺竞技、乌龙茶指定茶艺竞技。绿茶指定茶艺为玻璃杯泡绿茶技法;红茶指定茶艺为盖碗泡红茶技法;乌龙茶指定茶艺为双杯泡乌龙茶技法。统一茶样、统一器具、统一主题、统一音乐、统一时间。比赛时间不少于8分钟,不超过10分钟,占总成绩的35%。评委从茶汤质量、茶艺演示、仪容仪表、礼仪、茶席布臵、时间几方

面进行评比,具体详见指定茶艺竞技评分标准。

2.创新茶艺竞技环节(占总成绩的50%)

参赛团队自选茶艺,设定主题、茶席,将解说、表演、泡茶融入其中,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有关参赛用品选手赛前自备。比赛时间不少于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民族茶艺、宗教茶道等可适当延长至20分钟,需提前报备大赛组委会),创新茶艺表演成绩占总成绩的46%。评委从创新性、茶汤质量、茶艺演示、茶水具配臵、解说、时间几方面进行评比,具体详见创新茶艺竞技评分标准。

创新茶艺表演完毕后,选手就有关泡茶的技术和泡茶的礼仪、传统文化方面回答4道问题,评委点评。回答、点评时间不超过5分钟,占总成绩的4%。

3.解读茶艺竞技环节(占总成绩的15%)

以10分钟左右的“微电影”形式,解读中华茶艺精深。解读茶艺竞技环节是将视频以DVD光盘形式于抽签的同时现场交予大赛组委会并做好密封工作,组委会将组织评委匿名评审,评委从视频立意、主题、视觉效果、声音效果、时间等几方面综合评比,具体详见解读茶艺竞技评分标准,占总成绩15%。

六、竞赛规则

1. 指定茶艺竞技比赛中的茶叶、茶具、水、音乐由组委会提供,服装自备;创新茶艺竞技的服装、茶具、茶叶、背景音乐、茶席设计所需用品选手赛前自备;解读茶艺竞技视频于赛前制作完备(参赛者保证其参赛作品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并获得参赛作品中所涉及的人物肖像权使用许可和其它必要的许可,且保证参赛作品不出现任何侵犯他人权益的情形。如评审后,被检举参赛作品不符合本规程要求的,经组委会查证属实者,取消获奖资格;如已领取奖项者,主办方有权追回奖项。因上述侵权而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及造成的一切损失均由参赛作者本人承担。),画面须高清晰,声音格式为立体声,视频格式为rmvb、avi、mp4,视频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

576(16:9)。视频内容不能包括企业广告性内容,也不得透露学校相关信息。

2. 参赛团队中每位成员凭参赛证进入赛场。报名者必须符合参赛资格,不得弄虚作假。在资格审查中一旦发现问题,将取消其报名资格;在竞赛过程中发现问题,将取消其竞赛资格;在竞赛后发现问题,将取消其竞赛成绩,收回获奖证书。

3. 赛前组织参赛团队领队抽签,确定参加指定茶艺竞技的选手代表和比赛序号,同时确定创新茶艺竞技的比赛的组别和顺序;解读茶艺竞技比赛中,赛前参赛团队制作完好的视频,以DVD光盘的形式于抽签的同时现场交予大赛组委会并做好密封工作,组委会将组织评委匿名评审。

4. 参赛选手提前3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报到,比赛开始后不得入场参加比赛,报到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胸牌。只有等比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

5. 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除携带竞赛所需自备用具外,其它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进行比赛,裁判长有权终止该队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6. 比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7. 参赛选手应遵守竞赛规则,遵守赛场纪律,服从大赛组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竞赛场地的设备和器材。

8. 赛前一天,各领队和选手组织参观设备场地。

七、竞赛环境

本次竞赛在指定比赛赛场进行,比赛地点按三个环节(指定茶艺、创新茶艺、解读茶艺)分别在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实训楼举行。

1. 各比赛场地环境照明、控温良好,能提供稳定的水、电,并备有供电应急设备和消防设备。

2. 每个环节考核场地面积约为50-80m2,场地内设有相对独立的茶艺台/凳,每个茶艺台按照竞赛环节要求分为不同展示区,每个展示区标明编号。比赛时每队选手占用一个展示区作为比赛用台,其使用面积为4-5m2,比赛场地设有音响设备、投影设备、热水瓶,供选手使用。

3. 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赛场全面开放,欢迎各界人士沿指定路线、在指定区域内现场观赛。

八、技术规范

竞赛项目的命题结合茶艺师职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并参照《茶艺师国家职业标准》(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中相关标准制定。

(一)基础知识

1.茶文化基本知识

(1)中国用茶的源流;(2)饮茶方法的演变;

(3)茶文化的精神;(4)中外饮茶风俗。

2.茶叶知识

(1)茶树基本知识;(2)茶叶种类;

(3)名茶及其产地;(4)茶叶品质鉴别知识;

(5)茶叶保管方法。

3.茶具知识

(1)茶具的种类及产地;(2)瓷器茶具

(3)紫砂茶具;(4)其他茶具。

4.品茗用水知识

(1)品茶与用水的关系;(2)品茗用水的分类;

(3)品茗用水的选择方法。

5.茶艺基本知识

(1)品饮要义;(2)冲泡技巧;

(3)茶席布臵;(4)茶艺礼仪。

6.科学饮茶

(1)茶叶主要成分;(2)科学饮茶常识。

7.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

(1)食品与茶叶卫生基础知识;(2)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二)比赛要求

九、技术平台

1. 竞赛项目所用主要设备清单

2. 竞赛项目所用主要茶叶清单

注:各表中所列为每队选手使用设备清单

十、评分标准

1.指定茶艺竞技评分标准

2.创新茶艺竞技评分标准

3. 解读茶艺竞技评分标准

十一、评分方法

竞赛评分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裁判人员组成将根据参赛队伍数量而定。以10支参赛队伍为例,指定茶艺竞技每个组每批每种茶类共2名选手同时比赛,5名裁判执裁;全部组别批次的比赛在竞赛第一天上午完成。创新茶艺竞技将分批次进行,每组5名裁判执裁,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为比赛最后得分。解读茶艺竞技环节不分组,由5名裁判执裁。

本次竞赛团队各项成绩按照百分制计分。总成绩(分)=指定茶艺竞技分数×35% + 创新茶艺竞技分数×50% + 解读茶艺竞技分数×15%。参赛团队放弃任一环节将不参与比赛总分排名统计。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如有不服从裁判判决、扰乱赛场秩序、舞弊等不文明行为,由裁判长按照规定扣减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竞赛资格,竞赛成绩记0分。

茶艺技能大赛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充分展示茶的色、香、味、形,同时要求展示的过程优美,做到茶美、器美、水美、意境美、形态美、动作美,要求结果美与过程美完美的结合,让欣赏者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

1. 指定茶艺竞技,合计100分,占总成绩的35%。

(1)仪容仪表、礼仪:仪表自然端庄,发型服饰与所沏茶类相配,泡茶手势与奉茶姿态自然优雅。分值:25分。

(2)茶席布臵:席面布臵合理、美观,有序,茶具空间符合操作要求(比赛开始前有5分钟准备时间,用于茶席布臵),分值:5分。

(3)茶艺演示:动作连绵、轻柔、圆和,程序设计合理,全过程完整流畅。分值:50分。

(4)茶汤质量:要求茶汤温度适宜,汤色透亮均匀,滋味鲜醇爽口,香高持久,叶底完美,符合所泡茶类要求。分值:15分。

(5)比赛时间:不低于8分钟,不超过10分钟,分值:5分。

2. 创新茶艺竞技,合计100分,占总成绩的50%。

(1)创新:主题立意新颖,有原创性;意境高雅、深远;茶席布臵、茶具配臵及泡茶手法、音乐服饰等方面均有创意。分值:25分。

(2)茶艺演示:布景、音乐、服饰及茶具协调,行茶动作连绵、协调并有创新,编程科学合理、全过程完整、流畅;团队配合默契,角色分明,衔接自然流畅,表演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分值:35分。

(4)茶汤质量:茶汤温度适宜,茶量水量适中,茶汤色、香、味俱全,要求最充分表达茶的质量。分值:15分。

(5)解说:有创意,讲解口齿清晰婉转,能引导和启发观众对茶艺的理解,给人以美的享受。分值:7分。

(6)比赛时间:不低于10分钟,不超过15分钟。分值:5分。

(7)特色体验展示环节:参加特色体验茶艺展示,茶席布臵特色鲜明、仪表仪容大方;冲泡动作流畅,茶礼呈现到位。分值: 5分。

(8)回答问题:选手就有关泡茶的技术和泡茶的礼仪、传统文化方面回答4道问题,评委点评。回答、点评时间共计不超过5分钟。分值:8分。

3.解读茶艺竞技线下评分,合计100分,占总成绩的15%。

将视频以DVD光盘形式于抽签的同时现场交予大赛组委会并做好密封工作,组委会将组织评委交叉匿名评审,评委从视频立意、主题、视觉效果、声音效果、时间等几方面综合评比,具体详见解读茶艺竞技评分标准,占总成绩15%。

(1)立意:立意新颖、深刻,意境高雅、深远,富有内涵,传播社会正能量,有艺术感染性。分值:20分。

(2)主题:紧扣中华茶艺主题,主题鲜明,有原创性,参赛选手茶艺展示融入视频内容,充分诠释中华茶艺所衍射的艺术文化。分值:40分。

(3)视觉效果:构图清晰完美,色彩鲜艳、饱和、丰满,层次分明,运用景别表叙到位,衔接流畅合理,表现自如,整个作品看起

来和谐,能突出主题及内涵。分值:20分。

(4)声音效果:鼓励用双语解读,音乐、音响与画面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声音层次清晰、效果真实、表现丰富、不失真、不带噪。分值:10分。

(5)时间:10分钟左右为宜,不低于8分钟,不超过12分钟。分值:10分。

竞赛总成绩由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解读茶艺竞技三部分的加权成绩组成,合计100分。团队总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以创新茶艺竞技成绩较高者排名在前;在创新茶艺竞技成绩依然相同的情况下,则以指定茶艺竞技成绩较高者排名在前。

十二、奖项设定

本赛项为团体奖。竞赛奖项设定为:一等奖占比10%,二等奖占比20%,三等奖占比30%。

获得一等奖的指导教师由组委会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十三、赛项安全

1.赛场的布臵,赛场内的器材、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承办单位赛前按照赛项执委会要求排除安全隐患。

2.比赛现场内参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要求为选手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在具有危险性的操作环节,裁判员要严防选手出现错误操作。

3.为了使大赛安全顺利地进行,保障参赛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按照比赛技术规范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必须按规程操作,同时制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能及时有效处理大赛期间突发安全事故。

4.提供保证应急预案实施的条件。对于比赛内容涉及大用电量、易发生火灾等情况,明确制度和预案,并配备急救人员与设施。

5. 大赛期间,在赛场管理的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

6.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赛场全面开放,欢迎各界人员沿指定路线、在指定区域内到现场观赛。

十四、申诉与仲裁

本赛项在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代表队领队可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之内向仲裁组提出申诉。大赛采取两级仲裁机制。赛项设仲裁工作组,赛区设仲裁委员会。大赛执委会办公室选派人员参加赛区仲裁委员会工作。赛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有异议,可由省(市)领队向赛区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赛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五、竞赛观摩

本赛项在指定茶艺竞技环节将全程公开观摩,嘉宾、观摩团队、参赛队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等均可到指定观摩席观摩比赛;创新茶艺竞技环节为保证比赛的有序进行,每个参赛队在同一时间段内只允许2名人员进入比赛场地指定观摩区观摩比赛(届时将发放观摩证,凭观摩证进入观摩区就座)。解读茶艺竞技环节将在指定时间段内,在指定网站上公开该环节竞赛内容,届时可通过网络平台观摩比赛。

观摩比赛时各观摩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观摩纪律,现场观摩时,观摩人员须按指定路线进入指定区域就座,就座后不得随意走动、大声喧哗,比赛过程中不允许摄像,并服从现在工作人员安排;没有观摩证不得进入比赛场地观摩比赛(创新茶艺竞技环节)。

十六、竞赛视频

竞赛全过程(包括开幕式、指定茶艺竞技环节、创新茶艺竞技环节、解读茶艺竞技环节、闭幕式(颁奖仪式)、领队会议、选手参观场地等)进行摄录像,并刻盘存档。制作优秀选手采访、优秀指导教师采访、裁判专家点评和企业人士采访视频资料,突出赛项的技能重点与优势特色。为宣传、仲裁、资源转化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料。

十七、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本赛项为团体赛,以院校为单位组队参赛,不得跨校组队。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组成,参赛选手经组委会确认后原则上不得变

更。参赛选手须为高等职业院校的茶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全日制在籍学生,年级不限。

2.按赛项执行组要求准时参加领队会、抽签等会议,并认真传达、落实会议精神,确保参赛选手准时参加各项比赛。

3.熟悉竞赛流程,妥善管理本队人员的日常生活及安全,与竞赛办公室相关工作小组联系,做好本队人员每天的吃、住、行安排。

4.贯彻执行竞赛的各项规定,竞赛期间不得私自接触裁判。

5. 每个参赛队可配领队1名,负责竞赛的协调工作。

(二)指导教师须知

1. 指导教师:每支参赛队可配指导教师2名,指导教师经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后确定;比赛期间,每队可选派其中1名教师随队参赛。

2. 在比赛期间,指导教师不得进入竞赛场地内,发现违规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三)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严格遵守赛场规章、操作规程,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2.各参赛选手应在竞赛开始前一天规定的时间段进入赛场熟悉环境。

3.限于竞赛场地设备等条件的制约,创新茶艺竞技项目的竞赛需要分组分场地进行,选手参加竞赛的场地和序号将通过抽签决定。比赛期间参赛选手不得离开比赛场地,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方可离开,但离开期间的时间一律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4.每批次参赛选手必须在正式比赛前30分钟到赛场报到,报到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和学生证,并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参赛证、胸牌。只有等比赛正式开始后,方可进行操作。

5.参赛选手进入赛场,不允许携带任何书籍和其他纸质资料(相关技术资料由组委会提供),不允许携带通讯工具和存储设备。

6.竞赛时,在收到开赛信号前不得启动操作,各参赛选手需在

抽签确定的工位上完成相应竞赛项目,严禁作弊行为。

7.比赛期间,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赛场纪律,除携带竞赛所需自备用具外,其它一律不得带入竞赛现场,不得在赛场内大声喧哗,不得作弊或弄虚作假;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选手因素造成设备故障或损坏,无法进行比赛,裁判长有权终止该队比赛;若因非选手个人因素造成设备故障的,由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8.比赛终止后,不得再进行任何与比赛有关的操作。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人员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9.参赛选手应遵守竞赛规则,遵守赛场纪律,服从大赛组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竞赛场地的设备和器材。

(四)工作人员须知

1.严守大赛岗位职责,听从赛区组委会办公室指挥调度。

2.在执委会及下设工作机构负责人的领导下,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做好工作。

3.熟悉比赛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比赛规则,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事。

4.举止文明,态度和气,工作主动,服务热情。

5.不相互打听、传递比赛情况。

6.必须佩带大赛工作证上岗。

十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俊

电话:0371-********

邮箱:jgky2125@https://www.wendangku.net/doc/6510627134.html,

地址:郑州市航海东路豫英路1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