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情石感在德育中的作用

情石感在德育中的作用

情石感在德育中的作用
情石感在德育中的作用

情石感在德育中的作用

丁永强

摘要:情感作为三大心理因素之一,在德育中常常被忽视。从情感教育的两大误区入手,

着力从理论上分析情感在德育中的作用。为实现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工作者应努力以诺丁斯的关怀理论为核心,德育教育论文使德育充满情感,使情感充满关怀。

关键词:德育;情感;心理因素;关怀

一、问题的提出

毋庸讳言,目前我们的青少年教育处在一个既令人堪忧又十分尴尬的地位。一方面青少年思想品德存在诸多问题,如相当比例的青少年理想迷惘、道德失落、个人主义膨胀,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态势,甚至于戮师、弒母等泯灭人性的事件屡见于报端;另一方面,我们的德育却显得束手无策、苍白无力。

目前的德育:“它非常重要但又常常被忽视和冷落;它费时多又总是吃力不讨好,效果差;它最应跟实际相联系但常常让人觉得离现实生活太远;它是教师最头痛,学生也往往不喜欢的教育领域。”[1]其实,智力和德性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中德性对人的成长起着更为核心和基础的作用。

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有我国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社会环境巨变,我们的德育未能与时俱进,在德育的目标上只注重方向性,缺乏时代性,远离我们的现实生活的原因;有我们的教育内容缺少层次性和生动性的原因;有我们的德育只注重“外灌”的形式,忽视了“内化”的途径的原因;有我们的德育过于抽象化和工具化,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人文世界(道德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日常生活世界的言行规范,这应成为我们道德教育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尚未构建一个良性互动的人文生态系统的原因;等等。

上述原因分析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的宏观性和中观性,而德育中常被人忽视的一个微观层面是情感教育。

当今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两化”———强化和弱化。强化的是人—物关系,弱化的人—人关系。由于社会正朝着高科技、高信息、高竞争方向发展,大大强化了人对物的研究和操纵的意识及能力,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力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正因如此,人类自身已极易被“物化”和“异化”。在管理程序化、办公无纸化、操作自动化的世界里,人们彼此直接接触在不断减少,富有感情性的交流受到众多限制,丰富的情感体验受到抑制,以致情感淡薄,人际关系弱化,人性蜕变,人就像一台缺少情感的高智能机器。

从另一方面看,德育是人与人的双边活动,是情感交流和思想交流的有机结合。思想交流是德育的目的,它通过转化人的思想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而情感交流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由此可见,信息时代“强化”与“弱化”的特点大大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这也就凸显了情感在德育中的重要性。

二、走出情感教育的两大误区

误区之一:情感仅仅是德育工作者的态度和品质问题,而不是一个教育科学问题

古往今来人类对情感的作用就有一定的认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阐述。这恐怕是孔子在情感激励和调节认知过程最具代表性的名言了。在国外,从古希腊苏格拉底倡导的“产婆术”教学到罗马昆体良的慈父式教学,从捷克的夸美纽斯主张“能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最大快乐”到英国的斯宾塞提出教学的第一条“快乐原则”也都无不闪烁着情感对人认知影响的思想火花。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这样大声疾呼:“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2]但是,当我们回味中外历代先贤的言论时,也不难发现,这些言论大多为一种主观断言,一种个人的感性体验,缺乏令人信服的科学论证。论述失之笼统,难以操作。

是的,情感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长期未能纳入人类理性认识的轨道。面对丰富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人类对情感的理性认识实在是少得可怜,情感已成为心理学中最薄弱的领域之一。丹麦心理学家朗格曾这样描述过情感在心理学研究中的薄弱状态:“情感在心理学中具灰姑娘的地位,为了姐姐———‘智慧’和‘意志’的利益她不被母亲喜爱,被驱赶出去,永远被抛弃。情感不得不寄居在心理科学的偏僻地方……。”[2]正因情感在心理学中的功能性作用鲜为人知,很多人对情感功能性效用往往停留在感性的层面。特别是一些基层的德育工作者,把情感仅仅理解为德育工作者的一种为人师表的品质,一种对待学生的态度。也正是未有情感研究的理性支持,在操作层面上,忽视情感这一功能性作用的运用,更谈不上刻意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以求得德育的实效性。

值得庆幸的是,近三十年来情感心理现象的功能性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理论突破。国外研究中还提出了情感智力的概念,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首创情商这个术语。以往把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并列,称为三大心理过程。现研究表明,情感在心理现象的各个方面都有表现,彼此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其中“知”与“情”是构成人的色彩斑斓的心理世界中最基本的两大因素,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才能使个体的心理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这就是一些西方学者为什么干脆把心理现象分为广义的认知和情感两大因素的原因。

就目前的认识水平,对情感的心理学研究得出了9大功能:情感的调节功能(是指情感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的组织或抵触效能)、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情感具有对他人情感施以影响的效能)、情感的迁移功能(是指一个人对某个对象的情感会影响他对与之有关的其他对象的情感)、情感的强化功能(是指情感具有巩固或改变另一人的行为的效能)、情感的疏导功能(是指情感能提高或降低个体对他人的言行可接受的效能)、情感的动力功能(是指情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情感的信号功能(情感能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息传递效能)、情感的协调功能(情感具有促进或阻碍人际关系的效能)情感保健功能(情感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增进或损害的效能)。

综上所述,这些情感功能为人们真正科学地认识情感在德育中的作用奠定了极为重要理论基础。同时,运用情感因素就有了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如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的积极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在德育中的自主性;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德育认知活动的效率;发挥情感强化功能的积极作用,有利于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发挥情感感染功能的积极作用,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挥情感的协调功能的积极作用,有利改善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等等。一句话,当我们走出对情感认识的误区,在德育工作中,努力树立科学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在德育中做出成绩,获得实效。

误区之二:德育就是一个教化的过程,情感与德育无关

教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道德伦理教育最拿手的方式,教化是通过灌输真、善、美的知识与信念,使个体内在的伦理本性觉醒并表现出来,这是知性论道德教育思维下的模式。首先,教化的本意并非坏事,它是想通过灌输真、善、美的知识与信念来建立人的理性素养并达到德育的目的。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视教化的作用,应该说,教化也在伦理道德教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我们的社会已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不仅对个体欲望以极大的刺激,而且也给这种欲望提供了体制的保护;经济形式、生活方式、就业形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一系列社会多元化的影响,很难使教化富有成效。因为教化方式培养出来的主体是“不能自己思

考”的主体,也是非常脆弱的主体,经不起现实风暴的洗礼,在很多情况下很难把它贯彻落实于实践之中的。为了把真、善、美的知识和信念转变为主体的思想、意志和情感来,许多学者以为另一条道路是启蒙个体的理性机能。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始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贯彻在活动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和结束阶段的全过程,心理学也证明了“情感是智慧的高级组织者”。可见启蒙个体理性机能的过程就是道德认知和情感的协调、融和、促成外在教育与激发内在的德性成长需要的整合过程。启蒙所达到的意境就是“自己思考”。启蒙个体的理性机能是与教化截然不同的,后者是将中性的、无情感的知识进行“外灌”,前者是经过了理性主体的反思与抉择之后,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伦理职责和审美情趣,都已经成为个体生命的有机部分,也不会受其它因素干扰而动摇。

其次,认为德育就是一个教化的过程,实际上是违背了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根本精神的。因为它带有明显的“我”(教育者)比“你”(受教育者)强、高尚的暗示,这是教化的隐喻。中国传统历来推崇“严师”、“教不严,师之过”、“棍棒之下出孝子”。在它的影响下,教师总是以教育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对学生施教,更有甚者架子十足、肝火旺盛、耳提面命、颐指气使。其实这种情感的消极作用,恰恰把学生推向了对立面,学生必然会形成防卫、怀疑、猜忌心理和对立情绪,向学生灌输真、善、美的知识与信念却被学生拒绝于心灵之外,教化的初衷难以奏效。而情感的积极作用是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是师生的平等与融洽,具有使知识和信念进入学生心灵并形成内化的“心理场”。

最后,教化忽视了学生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这个人文世界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这个生活世界是真实的,也是本源的,同时由于不同学生的生活背景、经历、理性素养等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学生的“生活世界”也是个性化的。教化以灌输真、善、美的知识与信念为己任,它的出发点是知识,判断的标准也是知识是否掌握,这就必然忽视学生的个体性。这种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知性教化的努力,都将在抽掉人性的丰富性和个体性的同时,抽掉道德教育自身的丰富性和个体性,从而丧失了道德教育的魅力,甚至失掉了教育对象。而情感教育则是对学生个性化“生活世界”的把握,它来源于每个学生的“诗意人生”,同时又融入了教师对每位学生心理个性特征的深刻了解,用满腔热忱的情感模式与学生产生共鸣,这样的德育一定会产生实效。正因如此,很多学者大声疾呼:要“让悬在半空的德育落地”!

三、关怀———德育工作者应具有的情感素养

作为一个心理过程,喜怒哀乐是情感的表现,情调、心情、激情和热情等是情感的心理状况。连接二者的桥梁是什么?如何让情感在德育中发挥较好的效果?笔者以为诺丁斯的以关怀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理论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

诺丁斯是美国长青藤名校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著名教授,美国国家教育学会现任主席。她这样诠释“关怀”:一种“投注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即在精神上有某种责任感,对某人或某事抱有担心和牵挂感。因此,诺丁斯引出了关怀的两种基本含义:其一,如果一个人操心某事或感到自己应该为之做点什么,他就在关怀这件事;其二,如果一个人对某人有期望或关注,他就是在关心这个人。从以上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关怀是通过行为来表达出来的,但它寓含关怀者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的特定个体及其特定的需要做出的旨在增进其福祉,有益于其发展的关怀行为中得到体现。如何让情感充满关怀?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1、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

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可从几个层面去理解:

一是对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生命个体的尊重。因为学生生命个体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生命的尊严理应受到尊重,教育只能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不然,我们的智育也好,德育也罢,往往就会从教育大纲或整齐划一的教育目的出发约束或拔高学生。

二是对生命个体人格的尊重。是人就有缺点、就有错误,就是说,缺点或错误不应成为我们不尊重学生的理由。德育的最高境界是建立起学生的人格与尊严,如果因为学生有缺点、有错误,我们就肆无忌惮地将它扩展、延伸,甚至于波及到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尊严,那就失去了德育的本真。

三是对生命个体自我选择的尊重。生命个体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思想、意志、情感是建立在这个独立个体之上的。也就是说,每位学生都有自主选择的自由和权力。教师最好的关怀行为就是充分帮助学生扩展视野,分析利弊,把决定权交给学生自己。

2、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关怀始于教师的关怀行为,完成于学生的被关怀感受。要完成这个关怀过程,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生活世界”,不要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回归之后的教育内容的侧重点应是现实生活中的基础道德知识、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为他们较好的适应社会提供道德支持。对学生出现的思想品德问题,也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小道理入手予以启迪,切忌无限拔高,把思想品德问题抽象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道理”。

最后,教师的关怀不可依教师行为习惯和喜好的方式以不变应万变的关怀模式行事,因为这样的关怀至多只能与学生的被关怀需要相一致,而不能与不同的学生渴望关怀的内容相吻合,即“关怀错位”。法国教育社会学家的调查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正如西谚所言:“一个人的美味在另一个人却可能是毒药。”

3、重视学生的道德实践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德育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完成两个过程,即内化和外化。内化就是把教师所传达品德规范信息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就是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若要顺利完成道德的内化和外化,必须促进学生的切身体验。

由此可见,德育的实施的关键点是组织和促成学生投身其中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内容和形式必须植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必须创设活动、情境等外部条件;必须符合道德体验模式的主体条件,即学生必须要有体悟的意识、能力和体悟的经验。使德育的关怀体现出时代性、层次性和生动性。同时,在德育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给予积极的认可。在诺丁斯看来,教师赋予学生与现实相符的积极的自我形象,学生才能产生力量感,才能形成积极的道德追求,这就是对学生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符德新.德育———教师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N].中国教育报, 2004-5-4(5).

[2]卢家楣.以情优教———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3]刘惊铎.回归生活世界促发道德体验[N].中国教育报,2003.

[4]刘良惠.教育观念的革命[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5]华琪.思想工作创新谈[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0.

德育实践活动

苏宁小学德育实践活动课 主题: 活动时间:2015年12月17日星期四 活动地点:哈尔滨市苏宁小学二年四班 活动对象:全体同学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感受关爱,享受快乐的同时,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关爱他人,用心去体会爱。懂得感恩,要感谢父母,感谢老师,感谢朋友,感谢朝夕相处的伙伴……感悟唯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世上最幸福的人。让我们的生活永远充满关怀,充满真情,充满爱心,充满温馨! 活动过程: 亲爱的少先队员们,我们的成长离不开长辈的关心,离不开老师的培育,离不开同学的友爱……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学会感恩,不仅仅要感谢母亲的恩,感谢老师的恩,感谢同学的恩,而是要感谢所有的人,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处处是阳光,处处充满爱。让我们绽开美丽的笑脸,唱出爱的心声:感恩他人真心感谢!欢迎主持人上场!(掌声)主持人上场 男主持人:伴随着阵阵啼哭,我们来到了这人世间 女主持人:第一次睁开眼,看到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合:开始了生活的每一天。 男主持人:在关爱中我们一天天的长大 女主持人:母爱的伟大、师爱的无私、友爱的真诚… 男主持人:每一步的成长都倾注了所有人火一样的热情 女主持人:享受温馨快乐中我们心存感激 合:就让我们共谱一曲感恩的心――唱响这爱的旋律(播放课件) 《感恩――爱的旋律》 第一乐章:感悟母爱(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1、母爱序曲: 男:感谢是一种温暖的情感滋润心田(背景音乐:感恩的心) 女:感激象一条缓缓流淌的小溪, 合:把人世间最纯最美的讯息在心与心之间传递 女主持人:光阴流逝,永不褪色的是母亲默默的关怀(课件音乐图片) 男主持人:天涯海角,无穷无尽的是母亲对儿女的挚爱 女主持人:是啊,妈妈的爱就象这绿茵茵的草坪,每根小草都是妈妈的神经,我们在草坪上蹒跚学步跌倒了也跌进妈妈的怀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主持人合:亲爱的妈妈,我们理解了您温馨的爱意,今天在这感恩的队日里,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献给在座的母亲,同时献上歌伴舞《烛光里的妈妈》。掌声欢迎。 2、歌舞表演《烛光里的妈妈》。 第二乐章:感悟师情(背景音乐) 女主持人:看着温馨闪耀的烛光,默默的燃尽自己放出光和热,更容易让我们想到母亲无私而伟大的爱。自然会吟诵哪句诗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具有这种默默奉献精神的还有谁呢?(老师)对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 男:老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女:老师是春蚕,牺牲自己,奉献他人。 主持合: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的成长倾注了老师——辛勤的园丁多少心血啊!就让我们第一小队、第二小队献上诗朗诵《老师的赞歌》 黑板上飞舞的是你的汗水 笔触尖流淌的是你的期盼 你用母亲般慈爱的双手

“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重阳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第一课时重阳节溯源 活动背景: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可是,由于现在的孩子们多数为独生子女,倍受家庭和社会的宠爱,反而淡漠了他们的尊老敬老的意识。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培养孩子们感恩祖辈的情怀,让感恩成为孩子们一种自觉行为习惯,于是,我结合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设计了重阳节敬老活动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们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重阳节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思想上受到熏陶感染;并通过一系列的尊老、爱老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目的:(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也称敬老节。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 2.通过调查、访问、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促进个性的发展。 3.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懂得“孝敬长辈,尊老敬老”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活动准备: (1)活动时将全班分为三个小组。 (2)以小组为单位,活动前通过多种方式搜集“重阳节溯源”相关内容资料,准备交流。 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内容:重阳节溯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2014年10月2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前段时间,我们就围绕“重阳节溯源”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活动,今天,我们就以生动的形式来对成果进行汇报吧! 二、自主活动,成果展示 (一)重阳节溯源活动 1、小组一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小组收集到了有关重阳的由来和一个相关的神话故事。 2、介绍重阳节的由来1: 首先请组员一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今年的10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专家介绍说,九九重阳节源于西汉,今称“敬老节”“老人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亦称“重九节”。古人认为,九为“阳数”,象征吉祥、幸福、光明。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3、小组二介绍重阳节的由来2: 那大家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时候被定为重阳节的吗?接下来有请小组二组员来给大家介绍。

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德育实践心得体会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德育实践心得 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学生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二、开展形式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设广阔平台 课外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二课堂,是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课外活动是为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以外对学生实施多种影响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受到教育,启发与鼓舞,是提高德育工作时效性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多以集体的方式进行,是学生自愿参加。因此,他们会以积

(完整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 。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的关系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 ,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 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 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 ,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 。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 ,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2 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 摘要: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

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思考 野竹坪学区吴坤亚 “德育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如果没有把学生放到真实可感的社会实践中去教育,只是局限在狭小封闭的教室里说教,必将导致德育的知行脱节。因此,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以及知、情、意、行各要素的整合,帮助学生内化道德规范;能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帮助我们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困惑,增加教育的可信度,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锻炼其为人处世的实际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刻苦的实践精神,认真的实践态度和科学的实践方法。 一、德育社会实践形式的认识 德育实践的形式多种多样,以功能划分,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可分为两大类; 1、认知性实践。认知性实践的功能是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以辅助间接经验的学习。其形式应灵活多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如观看影视,参观访问、实验操作、收集资料等。如我校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事迹,特别组织学生观看了毛泽东主席的纪录片。 2、践行性实践。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德育变成学生的德育行为。课后开展践行性实践有利于学生把课堂上学

到的道理运用到实践中去消化、理解、提高,成为自觉电脑行为。如为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精神,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送温暖”活动。 二、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作用的认识 社会实践活动能否有效地介入德育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承担起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努力挖掘社会实践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努力挖掘教材中实践性,活动性强的因素,找准结合点,尽可能地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多给他们实践的机会,促使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1、周密策划社会实践环节。由于受年龄特征和实践能力水平的限制,小学生的实践主体意识还较淡薄,很容易脱离于实践活动之外。同时,还有安全的因素。这都需要教师在实践前期做好细致的策划工作,如实践客体的确立,实践手段的选择,实践环节的安排等等。为此,才能保证社会实践安全、有效的运行。 2、精心设计社会实践形式。在设计实践形式时,教师一方面要考虑到实践的主体是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又是以完善和发展学生的道德行为为主要目的。因此,实践的形式必须简单、可控,具有教育性。 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爱玩、好动,又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各自的兴趣爱好,个性不同,所以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不一定等到特定的时间才开展,应时时事事渗透德育。若每年都定时开展活动,活动内容也大同小异,就会让学生产生习以为常的感觉,不易引起新奇感和

九九重阳节,浓浓老人情班会重阳节主持稿

九九重阳节,浓浓老人情班会重阳节主持稿 九九重阳节,浓浓老人情班会重阳节主持稿1:把道德比作阳光,因为道德就如同阳光一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温暖和幸福。2: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将展翅搏击长空,我们播撒下尊老的种子,我们收获道德的丰收。1、2:包三十五中八年一班“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班会现在开始。(贺森涛: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男孩提问:***,你知道我是谁吗?1:你是唐朝的着名诗人王维,你朗诵的这首诗小学学过,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重阳节的时候作的。2:那年你只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赶考。看到人们都那么高兴地和家人一起欢度重阳节,你在长安感到非常孤独,思念远在蒲州的亲人,才写下了这首诗。贺森涛:(男孩显得非常高兴)是的。而且我们中华民族从古至今有着非常多的良风美俗,如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清明节百姓扫墓祭祖、植树造林、禁止烟火,官员励精图治、勤政清明,以此告慰割肉奉君的介子推的一片丹心。1: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2:大家说的都很好。我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1:今天我们播上尊敬老人的种子,就能获得心灵的快乐。我知道同学们早就搜集了很多有关重阳节的资料要与大家分享。下面就先请听听张娜的故事。2:新中国成立后,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确实,许多老人都曾有过辉煌的青春年华,他们有的曾为民族的解放负过伤流过血,有的曾为祖国的富强出过力流过汗。1: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在各个岗位上奉献了一生,就像我们的爷爷奶奶,这样的老人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尊敬,你听,小小新闻发布会已经开始了。(黄子怡,谢瑞祥上台)2:看来,大家都在重视老人,关心老人。那重阳节那天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些什么?(找五位同学回答)1:关心老人、帮助老人并不只是表现在重阳节这一天,更多的应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下面我想考考大家:(1)你知道爷爷奶奶的生日吗?2:

中小学教师德育工作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德育工作心得体会为了做好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做到校长重视德育工作,提高教师德育水平,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开展系列活动,拓宽德育途径,方能撑起教育的一片晴空。以下是由聘才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仅供阅读参考。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我当班主任多年,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

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诱。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我班唐启彪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小学教师德育工作总结 3、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由于部分学

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德育的环节。通过把学生推上德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总结。教育者退入后台,只做点拨,不做指令,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到: 1. 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 2. 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 3. 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 4. 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 5. 倡导竞争合作的学生关系。 德育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发挥其德育渗透的优势,有效利用其可能性,还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具体途径与方法如下: 1. 教师的仪表和教师的语言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做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计策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是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因此,我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时应做到“六规范”: 规范语言——使用普通话和文明用语; 规范示范——动作正确,熟练优美;

德育与社会实践活动记录

德育活动记录 第周活动记录: (一)学校礼仪教育 A、校园内礼仪 1、上学时,学生注意交通,放学时,学生走出校门后站好队. 2、课间休息不喧哗,不追跑打骂,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校一律排队喝水。 3、随时保持校园内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糖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学校墙壁、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不坐花坛,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 4、执勤人员礼节:执勤时,老师或来宾来到,应立正,行规范队礼,并大声问好。 5、不围观来宾,不触摸来宾车辆。 B、教室内礼仪:老师宣布上课后,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道“老师好”;学生迟到后,立正站在门口,经老师同意后入座上课;上课时,衣着整洁,姿态端正,不随便走动,不喝水,不嚼口香糖;老师宣布下课时,全体学生起立,等老师离开后再自由活动。老师在教室时,学生干部需要检查卫生或纪律时,应先向老师说明情况,征询意见。 C、路遇时的礼节:学生要主动靠道路右侧行走。与老师或来宾相向行走相遇时,要主动问好或点头示意,同向行走时不争道,不抢道,礼让老师或来宾先行。当老师或来宾问话时,要主动停下,徒手时应立正,热情认真地回答问题。 D、集会时的礼节:学生集合,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做到井然有序,队列整齐,不交头接耳、随意乱说,要端坐听讲。 1、升旗。奏国歌时,全体同学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上台发言、领奖、表演时,走路稳重,从指定的台口上台,立在台上时双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接受奖状、奖品时,先行鞠躬礼(少先队员行队礼)、用双手接,然后转过身来,面向台下,将奖状高举过头,向大家示意后,双手拿好后贴放胸前。下台时脚步稳重。 3、领导到场或是退场,由主持人统一指挥全体学生起立,鼓掌欢迎或欢送。 E、进见时的礼节:学生到老师办公室(或宿舍),先喊报告(或敲门),经老师同意后方可进入,然后立正,说明来意;与老师讲话时,面对老师;离开时礼貌地根据当时的情况向老师告别。 F、接受师长批评时,态度诚恳,不得顶撞,如有不同见解,可等师长讲完话后,再做解释。举止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 G、穿戴朴素大方、活泼、整洁,符合学生特点,女生不烫头,不染指甲,不画眉毛、涂口红、画眼圈、戴首饰、穿着地长裙或超短裙、高跟鞋;男生不留长发,不穿拖鞋、不染发,不戴饰物,不敞怀,不光膀子。 第周教育活动记录: 1、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法制教育,重新学习《学校安全规定》,要求严格遵守,遵照执行; 2、加强校容校工作,开展“校园是我家,环保靠大家”活动; 3、成立礼仪、安全、卫生等监督小组,加强监督、检查。 第周教育活动记录: 进行《小学生守则》教育,创建文明校园,争做文明师生1、爱家,爱学校;2、语言文明,有礼貌,思想健康;3、自行车排放有序;4、仪表端庄;5、要整整齐;6、师长有礼貌;7、上学不迟到、退;8、搞好校园、教室和个人卫生;9、讲文明礼貌,有教养。

中职德育学习心得体会

中职德育学习心得体会 导语:在现代社会中,很多班主任的德育做法本身就不符合法规,虽然没有体罚,但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如何保护学生,如何保护自己,恰恰成为班主任们的误区!以下是品才网小编整理的中职德育学习个人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中职德育学习心得体会我是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今年有幸参加了培训焦作市师德。自培训以来,我认真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顺利地完成了相关课程的学习培训。通过这次学习和培训,对于刚刚走上教师这个工作岗位上的我,培训是及时的,收获是丰厚的,意义是重大的!学习完了以后,我对自己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下面就谈谈我参加本次培训的收获和体会: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学习好,成绩好,考得高分就好”等等。其实不然,因为只有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取得成功,就像讲课的老师们讲到一样,我们是要培养出考取大学而像马加爵一样会杀同学的尖子生还是培养出有品德、知善恶的一般学生呢?我想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要培养出能遵纪守法、有礼貌有道德而又有知识有理想的接班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根

本目的。所以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育,我们应该走出误区,既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 通过本次培训,让我体会到了这一点,德育工作是我们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教育放首位;而对于教育而言,德育是首位的。我想,我们要抓好德育教育,下功夫去完成好每一个工作内容。面对不断发展而又缤纷复杂的现代社会,面对越来越不听话的青少年,我们的教育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德育还没有真正起到作用。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重视我们的这一项工作,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总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的孩子,倾注爱的心血使孩子们早日鲜花绽放! 中职德育学习心得体会今年有幸参加了教育学院的德育培训班,自培训以来,我认真聆听各位专家的讲座,顺利地完成了相关课程的学习培训。通过这次学习和培训,对于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处于调整的我,培训是及时的,收获是丰厚的,意义是重大的!学习完了以后,我对自己今后的德育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本次南京之行,更是拓展了我们的德育视角,不仅获得了宝贵的经验,还对自身德育事业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下面就谈谈我参加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守法先要懂法,在现代社会中,很多班主任的德育做法

小学三年级:“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队会方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队会 方案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Nine-ninth Chongyang Festival, a strong respect for the elderly" theme team meeting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队会方案 活动目的: 结合学校德育室开展的“白发红颜,其乐融融”礼仪教育月活动,三(5)中队全体队员积极参与尊老、爱老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创造机会去体验。以此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及其发展,学会尊重老人,感悟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也借此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中队长:各小队整队报告。 (小队长整队报告)出队旗,全体起立,敬礼。(出旗)唱队歌,(唱队歌) 主持人甲乙:把道德比作阳光,因为道德就如同阳光一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温暖和幸福。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将展翅搏击长空,我们播撒下尊老的种子,我们收获道德的丰收。三(5)中队“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甲:我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

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主持人乙:今天我们播上尊敬老人的种子,就能获得心灵的快乐。 主持人甲:我知道同学们早就搜集了很多有关重阳节的资料要与大家分享。下面就请欣赏大家的表演。 学生以课本剧表演、讲故事等形式汇报 (1)重阳节的来源 (2)重阳节的传说 (3)重阳节的习俗 主持人乙:新中国成立后,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确实,许多老人都曾有过辉煌的青春年华,他们有的曾为民族的解放负过伤流过血,有的曾为祖国的富强出过力流过汗。 主持人甲: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在各个岗位上奉献了一生,就像我们的爷爷奶奶,这样的老人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尊敬,你听,小小新闻发布会已经开始了。 (学生搜集的来自全国各地的重阳节新闻报道) 主持人甲:看来,大家都在重视老人,关心老人。那重阳节那天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些什么? 优作展示:在我们的重阳系列活动中,许多同学表现非常出色,写下了自己的亲身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是

心得体会 校园德育实践心得体会3篇

校园德育实践心得体会3篇 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灵魂,它致力于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着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目的与归宿,贯穿德、智、体、美等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统摄着整个中小学教育。下面是xxx为大家带来的校园德育实践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校园德育实践心得体会1: 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和学校人文文化构成了学校文化的总和,其中文化教育是载体,德育思想是灵魂。在老师的教育、同学们的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着互相渗透互相依存的作用。它综合于学生的各学科、生活、家庭、社会之中。匠心独运的校园文化,起着使人健康思想,提高素质,关注社会,拼搏奋发,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无声教育。有着巨大的推动力量感召力量和教育力量,使学生健康成长,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在和谐社会的今天,在素质教育的大局面前,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从浓列的校园文化中受到美的熏陶,知识的补充,德育的思想,使之润物细无声。德育渗透中的文化教育能保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丰富科学文化知识。 德育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社会生活是学生最容易接触的主要课题,他们的空余时间无时无刻不在受社会文化的感染。媒体上政治传播,五彩斑斓电视剧,百家争鸣的文化读物或左或右的在支配着他们的头脑和灵魂。如果担心学生在校的五天比不上学生在校的两天,而将他们禁锢在思想的牢笼里,无异于塞流而让水臭,关门而使

木蠹,这样的教育结果只能使宝刀生锈,让良驹丧失奔跑本领,叫荫下的花草枯萎。七年级品德教材中的《过着有趣的生活》举出了冰心老人是蜚声海内外的的文学大师,她在微笑中写作的积极人生态度,乐观开朗的性格给学生在庸懒的精神上,在人生的困惑中开了一剂良方。成语杯弓蛇影讲晋朝有个叫乐广的人因一次在朋友家里喝酒而误将弓影当蛇的故事使学生弄清了该成语的历史典故和启示意义。《灿烂的中华文化》罗列了我国六千多年的文化历史,上至三皇五帝,下到现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其朝代的演变,重大史实的记录,风流人物的趣闻逸事,那个同学学起来不是津津乐道。就是那些先贤圣哲的至理名言也都在诱导人们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重视自然规律。 文化教育折射出德育思想的光辉。文化广义得很,从何而入手,这是一个文化人需要策划的事。校园的这样一些标语:树文明新风,做时代新人。读有用之书,为理想奋斗。入高雅之室,读大儒文章。国学精典是国粹,细心品读铸灵魂。读书犹如长生果,知识好比营养晶。学林探路贵涉远,无人迹处有奇观。天生我材必有用,难能正可图大功。这些励志读书的口号,会有力地提升同学们热爱读书、热爱科学的良好氛围。学校食堂是文明的一大窗口,为了让同学们节约粮食,除掉那种奢侈之风,这些宣传口号的作用也非同一般: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应讲历行节约。丢掉的不仅仅是粮食,而是良心;浪费的不仅仅是米饭,而是血汗。应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在醒目的文化用语下,同学们会自觉的养成了珍惜粮食,节约用水用电文明习惯。

(完整版)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例如,在体育课的耐久跑或跨栏跑中,常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继续参加练习的生动事例,教师应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深受鼓舞和感动,对培养学生道德自育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班级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又如,体操中的保护与帮助可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值日生轮流借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并逐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处理好德育教育中“形”与“质”的关系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章。在这里,有必要再提一下体育教师的道德人格问题,因为它决定着教师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存在着一种“亲密性”,在这种“亲密接触”中,体育教师可能比其他教师更多一份人格暗示与辐射。因此,体育教师要以自己语言的优美、行为的文雅、生活的朴实、衣着的整洁、态度的积极、思想的进步和作风的正派,给学生以耳濡目染。所以,体育教师首先应具有希望在学生身上建构起来的普通公民道德,还必须率先修养希望学生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一些特有的良好品质(如尊重他人、公平竞争、敢于争先、民主、果敢等)。“身正为师,学高为范”,教师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去完善自己。可以说,当体育教学中的“育”与教师人格不一致时,真正起到有效性教育作用的只能是在言传身教中的教师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育”。最后,在宣扬与实现“快乐体育”的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也完全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愉快德育”,成为一种乐于接受的德育,一种让学生个性尽情舒展的德育,一种能促使学生健康人格可持续发展的德育。 2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 摘要:体育具有特殊的精神作用,它能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它能使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它能促使个性、独特气质的形成。所以学校体育教育不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关键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有的放矢地使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不断的探寻渗透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渗透的力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教学渗透德育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体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毫无疑问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家一直是这样要求的,广大体育教师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德育与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

近期德育工作及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阜康市第二中学近期德育工作及学生 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各年级组、各班主任: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延伸到家庭、社会,形成假期学生教育以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学校为主阵地的教育网络,引导和督促学生在寒假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过一个充实的、健康的、有意义的寒假。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环境,学校要求各年级组、各班主任认真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寒假生活,并对学生的寒假生活提出具体的要求,给学生布置有益于身心健康、品德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德育作业。现将近期德育工作和寒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排如下: 一、近期德育工作安排 1、期末考试期间的卫生:期末考试期间,年级组长、班主任必须跟班督查,确保室内外及塑胶操场卫生的干净、整洁。年级组长将每个考场、楼道、卫生区域安排到班,每场考试结束之后班主任安排学生专人进行打扫,严禁杜绝考场脏乱差、踢皮球的现象。特别强调每天晚自习之前住校生必须将楼道三包区打扫干净,团委学生会进行检查。德育处将在每场考试开考之后对室内外卫生进行检查,并在考试结束后针对卫生较差的年级组及班级进行通报批评。本学期即将结束,希望各班能够善始终,认真做好卫生打扫、保洁工作。另注:1月11日初三的考完就放假了,从11日晚自习-15日考完试,九年级的室外卫生七年级分摊,九甲对七甲,九乙对七乙。 2、近期,各班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德育处将分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定等花名册及填表要求,请班主任配合做好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各班完成学生档案填写工作,认真做好班级学生素质报告评定工作。各班建立学生素质报告评价评定小组,并将名单电子版上报刘艳丽老师(QQ离线发送),各班将德育处下发的学生素质评价定等结果表格及电子版按要求填写上交德育处。 3、期末复习阶段每天正常打扫(5打扫),课间进行保洁,晚自习上课前班主任责任到人,指定住校生将室内外卫生打扫干净(楼道

大学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德育实践心得体会 “五个一”中有一点是为父母做一顿饭。当然,它的含义不仅仅只有这一顿饭。应付任务的做法自是只做这一顿饭或者不做。然而,我想学校的用心是在于让我们从这一顿饭中体会到父母天天为我们 作出可口饭菜的辛苦。像我,第一次是不情不愿,第二次觉得麻烦,第三次更是觉得厌烦透顶。而父母,却天天,从我们出生到现在的十六个年头里,不停地做着这一件事。诚然,他们自己也要吃饭,可是,当你有目的地为了另一个而去做时,会格外的用心。即使饭菜不比餐馆、饭店的可口,可这些家常菜中包含的爱意是独一无二的,每家人家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比如说,我永远吃不惯我表姐家的饭菜,太过清淡,只因为我表姐不爱吃重口味的。 在这次实践活动的这一项目中,我所做的,仅是暑假六十天中的几顿饭而已。这一点点的小事,却仍不让父母省心。第一次做饭,无从下手,除了炒蛋什么都不会。父母不旦要教我如何去做,还要时刻担心我是否又被滚烫的油滴溅到、在我操作失误时来挽救整锅菜。第一次做饭的结果并不乐观,但是看着略焦的、油亮亮的小菜,还是很有满足感的。我的父母并不会像许多中小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老套情节“父母一个劲夸做得好吃而实际上却难吃的紧”这样夸我,而是很不给面子的指出“难吃”,并吩咐我改天再做。然后,饭后大大小小的碗也扔给我洗。第一次固然委屈,可有一次深夜看到归来的父亲在水池边洗着我和母亲都不愿去洗的碗的背影时,心里有点刺痛。他胖了,也老了,这些家务不久将不再适合他这样的年纪去做了。我不能总以

学习为借口来逃避家务,这是家庭成员的一种责任。 向父母感恩,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一项德育功课,明显当时我搪塞过去了。现在才开始深思父母的辛苦和我应该如何去报答。当我作业做完不去复习功课而是打开电脑游戏时的负罪感,正是我开始懂事的标识吧。高二了,如果不再好好学习便是对父母多年为我付出的爱的亵渎。 也许这些话在有些人眼里很假,但我认为,只有有着这样感受的人才能体会到里面的真诚。 大学德育实践心得体会2 认真学习了学校领导的讲座之后,我对什么是德育实践活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实践活动并不神秘,德育实践活动课也没那么难上。关键是认识问题,定位问题,认识对了,定位准了,很多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德育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 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所以要进行统筹规划。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

学校某年德育寒假社会实践作业活动方案

学校XX年德育寒假社会实践作业活动 方案 各系部、班级: 为了让全体同学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并促使大家通过假期社会实践达到感、思、悟、行的效果,进一步从小家、大家以至国家等不同层面,了解当今社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巨大发展变化,切身感受身边的发展变化,感受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为“强校梦”凝心聚力,为“慈溪梦”出谋献计、为“中国梦”接力奋斗,为自身成长成才积淀经验,努力做行知学子的传承者和践行者。学校决定于XX年寒假组织开展系列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青春筑梦共成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活动原则 以个人或小分队为主要形式,或以团支部、学生社团等为组织单位,本着安全第一、就近就便、因地制宜的原则开展实践 每位同学(第1、2主题必做,其余可以选做)

三、活动内容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鼓励广大学生围绕慈孝文化、社会热点调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运用新媒体,以独特视角通过微电影等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具体参考主题内容如下: (1)卷墨书香·读好书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途径。阅读可以得到才能,阅读可以提高个人素质,书中有宝贝就看我们怎样去发掘。努力营造读书氛围,缔造书香校园,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与好书做伴,养成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良好的读书习惯,陶冶情操。开展“读好书”活动,建议学生寒假读一好书本,主题内容积极向上,【形式】观后感 (2)慈孝文化·敬孝心 我市因“母慈子孝”而得名,蕴育了以“慈孝、慈善、慈爱”为核心的“慈文化”。要组织开展“慈文化”实践活动,以敬老孝亲为主题重点,提倡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形式】写小作文 (3)三城联创·共助力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演讲稿.doc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演讲稿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听到熟知的诗句,有什么养的感想呢?以下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演讲稿篇一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明天,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含有长久长寿之意,同时秋季也是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人们对这个节日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在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莆仙人还有在重阳节祭祖的习俗。老一辈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们,

使我们茁壮成长。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的困难,多给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议,每一位共青团员和青少年学生都要用实际行动向老人们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邻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帮他们洗衣、洗碗、扫地、叠被,多为他们着想,少让他们做那些本来应该是我们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让给他们,把有趣的事告诉他们,对邻居长辈有礼貌,外出礼让老人。 愿所有老人都过上和我们一样幸福的生活! 谢谢!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演讲稿篇二 孩子们,刚才祁老师总结了你们上一周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表现情况,并且还给大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新的要求,希望在这一周,孩子们能够把做的好的地方坚持下去,改正不足,争取一天更比一天进步。孩子们,要知道,你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会让你们的老师、你们的亲人感到无比的高兴。在学校,最疼爱你们的是老师,我想,在你们的家里,也许最疼爱你们的不是爸爸妈妈,而是你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们有教师节、母亲节、有父亲节、可是孩子们,你们知道哪一个节日是属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吗?(重阳节)对了,就是重阳节,刚才xx同学在国旗下讲话里就告诉过咱们了。重阳节是我国的又一个传统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