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三章讲义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三章讲义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三章讲义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三章讲义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本章重点:

1.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产函数的含义及主要变量,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3.规模报酬;

4.成本的含义和类型,成本函数的含义和基本形式,短期成本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知识点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一)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

1.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

2.企业经营者的目标:销售收入的最大化或者市场份额最大化。

3.主要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二)企业形成的理论(科斯的企业理论)(多选)

【注意1】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单选)

【注意2】企业的本质: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单选)

【注意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单选)交易费用:(多选)

(1)交易费用:产生于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2)交易费用: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例题·单选题】(2017年)按照经济学家科斯关于企业本质属性的理论,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不是万能的

B.企业的机会成本

C.存在道德风险

D.信息的不完全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例题·多选题】(2016年)美国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企业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A.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而产生的

B.企业的本质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C.信息不完全性是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

D.企业可以使一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费用

E.不同市场结构中的企业的本质是不同的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企业形成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本质》一文,对企业本质属性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探讨,他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性。通过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可以使一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从而消除或降低一部分交易费用。

【例题·单选题】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企业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B.企业是市场机制的补充物

C.签订、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就是全部的交易成本

D.企业是为了节约交易成本而产生的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企业形成的理论。科斯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所以选项AB错误。所谓交易费用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交易费用包括两类,一类交易费用是产生于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另一类交易费用是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所以选项C错误。

知识点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一)生产及相关概念

1.产出:有形的物质+无形的服务

2.生产要素:

(1)劳动: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土地:土地本身及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

(3)资本: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

(4)企业家才能:经营管理企业的各种能力。

3.生产要素分类

(1)可变投入:变动资产

(2)不变投入:固定资产

【注意】短期生产要素可分为可变和不变,长期生产企业的各项要素都是可变的。

(二)生产函数

含义:生产中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品的最大产出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Q=f(X1,X2…..X n)(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1.短期生产函数:Q=f(L,)=f(L)

表示资本投入数量K固定不变,总产量的变化取决于劳动量L的变化。

2.生产变量:

(1)总产量: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

TP =f(L)

(2)平均产量:每一单位劳动投入生产的产量。

AP=TP/L

(3)边际产量: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的劳动投入△L而增加的总产量△TP 。MP=△TP/△L

中经济师考试金融精讲讲义

中级经济师考试金融精讲讲义(1) 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 一、金融市场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一)金融市场的涵义(了解) 金融市场指有关主体,按照市场机制,从事货币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或营运网络。是由不同市场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是各种金融交易及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 简而言之,是资金融通的场所。 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掌握) 包括金融市场主体、客体、中介和金融市场价格 1、金融市场主体——参与者 从资金角度看:资金的供给者和资金的需求者 从主体性质分:家庭、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及监管机构 (1)家庭——重要的资金供给者 提供资金方式——存款,购买债券、股票和基金等金融工具。 第一节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概述 (2)企业——资金的需求者和供给者 资金需求: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 资金供给:生产经营中的闲置资金;在金融市场上购买金融产品。 (3)政府——通常是资金需求者 资金需求方式:发行国债或地方政府债 (4)金融机构——最活跃的交易者 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和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存款性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和信用合作社 非存款性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养老金、投资银行、投资基金等 金融机构既是资金的供给者又是资金的需求者。 (5)中央银行——既是交易者又是监管者 交易者:是各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人,因此是资金的供给者;而且在金融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调节货币供应量(既是供给者又是需求者。 监管者:代表政府对金融市场上的交易者进行监督,防范金融风险,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2、金融市场的客体——金融工具 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或交易标的物。 (1)金融工具分类 银行承兑汇票、同业拆借 按期限货币市场工具商业票据、国库券CDs、回购协议 不同分资本市场工具—股票、债券、国债等 按性质不同分:债权凭证和股权凭证。 债权凭证是依法发行,约定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债权债务关系——债券等。 股权凭证是股份公司发行,证明投资者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取得股息的有价证券——所有权——股票等按与实际信用活动的关系分: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 济讲义汇总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一章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前言 一、学习方法 1.把握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 2.多做习题和历年考题 二、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主要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主要考察现代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等内容。 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第一节现代农业 考试内容: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与主要类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所谓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例题: 1.现代农业基本特点是()。

A.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高效益 B.技术高度密集 C.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D.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 『正确答案』D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世界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三类道路选择:第一类,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发展劳动力节约型技术(如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二类,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和荷兰等,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精耕细作和作物品种改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三类,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 总结国内外现代农业经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 第一,农业技术的先导性:现代科学技术 第二,农业要素的集约性:现代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 第三,农业功能的多元性:食品供给、农业环保、农业观光、文化传承

经济师考试教材初级人力讲义外部招聘的方法

经济师考试教材初级人力讲义外部招聘的方法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c.创造愿望。针对应聘者的需求,列举企业能够提供的条件如工资、福利、职位、培训机会、住房条件、出国机会等来激发求职者得到该工作的愿望。 d.促使行动。向应聘者提供联络方法,还可用一些煽动性的语言如“今天就打电话吧”、“请尽快递交简历”等促使应聘者迅速采取行动。 (2)职业介绍机构。职业介绍所和人才交流中心是提供招聘服务的专业性机构,这类机构往往承担两种角色,既为组织择人,也为求职者择业,是将合格的求职者与空缺的职位联系在一起的有效渠道。 通过职业介绍所和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有如下优点:第一,作为专门机构,这类机构一般具有先进的技术和庞大的人才信息库。第二,专门机构作为第三者介人,可以保证雇佣方排除私人纠葛,可公事公办,依据标准招聘。第三,从这些机构可以直接获取应聘人的有关资料,如学历、经历、意愿等,可节省招聘时间。但是,这类渠道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有些职业介绍所或人才交流中心可能存在管理不够规范,人才库不全面等缺陷。第二,一般的职业介绍机构待业者多为劳动力市场需求过剩的岗位人员,难以招到优秀的人才。第三,组织需要付给这些机构一定的费用。 (3)猎头公司。是帮助组织招募市场上比较紧缺的高级人才和尖端人才的专门性人员配置代理机构。与一般职业介绍机构的不同之处在于,猎头公司一般定位在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招募。其服务的一大特点是推荐的人才素质高。优质高效的人才库是猎头公司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人才库的管理和更新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之一,而搜寻手段和渠道则是猎头服务专业性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讲义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 础知识讲义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第十二章税收基本制度 一、税收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一)税收的基本涵义(掌握)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对税收内涵的理解: 1.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 2.税收的征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3.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 4.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给国家的过程。 5.从税收征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以税收方式取得财政收入。 【例题1·单选题】(2007年)税收是国家凭借其( )取得的财政收入。 A.经济权力 B.信用 C.政治权力 D.经济实力 [答案]C 【例题2·单选题】税收的征收主体是()。 A.国家 B.财政部 C.中央银行 D.税务局 [答案]A (二)税收的基本特征(掌握) 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1.税收的强制性 指征税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通过颁布法令实施,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 2.税收的无偿性——无直接偿还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税收对具体纳税人而言具有无偿性,但是对于全体纳税人而言由具有返还性。 3.税收的固定性 税收的固定性特征是指税收的确定性和征收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例题·多选题】(2004年、2006年、2007年)税收的基本特征有()。 A.自觉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有偿性 E.固定性 [答案]BCE 二、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 (一)税制要素 税收制度基本构成要素主要有: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加成和减免、违章处理等。 1.纳税人(掌握) 纳税人:指税法规定享有法定权利、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负税人:指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与纳税人可能是合一的,也可能是分离的。在存在税负转嫁(如流转税税种)的情况下是分离的,在不存在税负转嫁(如所得税税种)的情况下,二者是合一的。 【例题·单选题】(2005年)最终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称为( )。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 单选: D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内燃机的发明和利用为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结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J 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Q 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社会经济制度。 R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物质资料生产。 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配置到社会需要的各个领域,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这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 S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是社会分工。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变革。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商品市场。T 通常来说,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称为经济体制。 X 下列要素中,不属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是劳动对象。 Y 要素市场中的资本市场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是指市场体系的社会评价功能。 Z 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基本经济形态,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生产;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特点和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商品经济的直接目的是商品交换。 多选: R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的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曾出现过的基本社会经济形态有(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X 下列关于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总和;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是社会分工) 下列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 下列关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仍需实行商品经济的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有(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广泛存在着社会分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单位仍是具有各自利益的经济实体)

经济师考试讲义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对某种产品或服务,消费者愿意购买而且能够买的数量。 2、需求的影响因素:①消费者偏好(缓慢变化)②消费者个人收入(社会人均收入,正向变化)③产品的价格(反向变化,最重要因素)④替代品的价格(正向变化)⑤互补品的价格(反向变化)⑥预期(正)⑦其他因素。 3、需求规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将这种关系用曲线D表示出来,这条曲线称为需求曲线。横轴Q表示需求,纵轴P表示价格。 4、市场供给: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市场供给是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①产品的价格(正)②生产成本(反)③生产技术(正)④预期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 6、供给规律:市场上的商品的供给量以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将这种描述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S被称为供给曲线。以横轴Q表示供给量,纵轴P表示价格。 7、市场价格是在需求和供给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8、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达到的价格水平。需求曲线DD和供给曲线SS交叉点E叫均衡点,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其数量为Q0;此刻市场价格P0通常称为均衡价格。 9、最高限价:就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价以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目的:保护消费者利益,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这样会导致刺激了消费,限制生产导致市场短缺。只宜在短期、局部地区实行。 10、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属于市场干预行为。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11、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Ed= △Q/Q÷△P/P,。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12、需求价格点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化小的场合。弧弹性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13、当Ed>1需求富于弹性,降价——需求增加——销售收入增加。Ed=1需求单一弹性,降价——销售不变。Ed<1需求缺乏弹性,降价——销售收入减少。 1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4、需求交叉弹性:是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i、j两种商品为替代品,越接近于1越说明两者的替代性越强;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负,i、j两种商品为互补品;Eij=0表明两种商品无关。 15、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引起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Ey=1收入变动与需求变动成相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资料:组织变革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资料:组织变革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资料: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的含义和动因: 1.组织变革的含义 组织变革是组织适应环境与条件的变化,所进行的各种具有革命 性的调整和改变.从本质上讲,组织变革就是组织创新. 2.组织变革的动因 (1)外部动因 外部环境因素是推动组织变革的根本动因.其中主要的有:重大事件、新颁布和新变更的法律、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其他经济发展趋势、新的技术、新的.文化观念、新的需求、新的竞争格局以及发生重大 改变的物质因素等. (2)内部动因 内部因素是组织变革的直接动因.其中主要的有:组织的主导观念、组织结构因素、组织的人员状况、组织的技术状况、组织的财务状 况等. 组织变革的内容: 组织变革的内容包括战略变革、结构变革、技术变革、人员变革、文化变革以及物质环境变革. 组织变革的过程: 1.形成变革的紧迫感 2.建立联合指导委员会

3.构思变革设想,制定变革战略 4.传播变革设想 5.采取变革行动 6.创造短期收益 7.增强变革活力 8.巩固变革成果 克服变革的阻力: 1.个体阻力 个人对变革的阻力主要源于习惯、不确定性、经济因素、思想因素等. 2.组织阻力 组织对变革的阻力主要源于组织结构惯性、组织行为惯性、组织层次局限、已有的专业群体、已有的权力关系、已有的资源分配格局等. 3.克服阻力的方法 (1)教育和沟通 (2)参与 (3)促进和支持 (4)谈判 (5)操纵和收买 (6)强制 【例题多选题】为了适应环境,组织所进行的变革主要有组织的(). A.科学变革

B.技术变革 C.社会变革 D.文化变革 E.结构变革 『正确答案』BDE

[资格考试]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5互补品价格,6预期,7其他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总和。 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在我国,保护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价格和需求量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1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需求单一弹性,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1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2商品的重要性,3商品用途的多少,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变化总是同方向的。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讲义:市场营销概述Word文档

2013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讲义:市场营销概述 2013年经济师考试11月2日举行,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尽快了解2013年经济师考试情况,网校经济师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辅导资料,敬请关注。 第十八章市场营销概述 本章考情分析:本章考题分值2-5分。 一、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 (一)需要、欲望和需求 1.涵义 2.需求的产生过程:需要——欲望——需求 (二)顾客认知价值与满意程度 价值的大小和满意程度的高低是人们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 1.顾客认知价值 顾客认知价值=顾客总利益-顾客总成本 2.顾客满意程度 顾客满意程度取决于顾客对某项产品所感知到的效用或利益与其期望值相比较的结果。 (三)市场 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对于某项特定的产品,有效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需要该产品的人数; 第二,每个人对该产品的需求数量; 第三,每个人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 对某产品的总需求=需要该产品的人数×每个人对该产品的需求数量 二、企业经营观念的发展 五种观念: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全面营销观念。 (一)生产观念 企业应通过大规模生产和大规模分销来降低成本,扩展市场。 (二)产品观念 (三)推销观念

通过一定的销售技术引发顾客对产品的兴趣和购买的欲望。 (四) 营销观念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一个始终以顾客需要和欲望为导向,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 (五)全面营销观念 四方面: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内部营销、社会责任营销。 1.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是企业通过识别、建立、保持、加强与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履行承诺和实现交换,使各方互惠互利,实现各自目标。 2.整合营销 企业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制定和实施营销计划,并且为顾客创造和传递价值。 包括一整套设计: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促销 3.内部营销 4.社会责任营销 要正确处理企业、顾客和全社会三方面的关系。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辅导知识资料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辅导知识资料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三、政府债务收入 (一)政府债务收入的涵义和特征 考试内容:政府债务收入的涵义和特征(掌握) 政府债务收入:政府以债务人身份,依据有借有还的信用原则取得的资金来源,是一种有偿形式的、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 方式:发行国债。 我国现行预算法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政府债务收入的特征:1.有偿性;2.自愿性;3.灵活性 (二)政府债务的经济影响 考试内容:政府债务的经济影响(掌握) 1.积极影响: (1)弥补财政赤字。发行公债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弥补财政赤字的三种途径:增加税收、发行国债、向银行透支。用债务形式弥补财政赤字副作用较小。 (2)筹集政府投资资金。 (3)调节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行公债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 2.消极影响 (1)如果不考虑政府偿还能力,长期实行赤字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公债取得收入弥补财政赤字,会成为财政的沉重负担。 (2)会增加纳税人的负担。偿还公债的最终收入来源是税收。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辅导知识资料 【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编辑修改】

(3)政府取得公债收入,可能会产生财政“挤出效应”。 (4)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三)政府债务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考试内容:政府债务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掌握) 提示:掌握三个指标的名称及各自的概念。 1.国债依存度:用当年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衡量。 2.国债负担率 到当期为止,政府历年发行公债尚未偿还的累计余额与当年GDP的比例关系。反映国家累计债务的总规模,是研究控制债务总量和防止出现债务危机的重要依据。 3.国债偿债率 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这一指标反映财政还本付息的能力。

初级经济师资料

初级经济基础串讲班第7讲作业卷 一、单选题: 1、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物质资料生产 C.劳动力 D.生产力 A B C D 你的答案:A 标准答案:a 本题分数:1.00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正确所以你的得分为1.00 分 解析:见教材24页。 -------------------------------------------------------------------------------- 2、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而言的。 A.自然经济 B.产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商品经济 A B C D 你的答案:C 标准答案:c 本题分数:1.00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正确所以你的得分为1.00 分 解析:见教材34页。 -------------------------------------------------------------------------------- 3、使用价值是商品的()。 A.社会属性 B.本质属性 C.交换属性 D.自然属性 A B C D 你的答案:D 标准答案:d 本题分数:1.00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正确所以你的得分为1.00 分 解析:使用价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耗费量和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 备注:见教材39页。

-------------------------------------------------------------------------------- 4、在商店里出售的各种商品,都有价格标签。这些价格标签表明货币是在()。A.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 B.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 C.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D.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 A B C D 你的答案:C 标准答案:c 本题分数:1.00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正确所以你的得分为1.00 分 解析:见教材43页。 -------------------------------------------------------------------------------- 5、平均利润的来源是( )。 A.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各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C.本部门预付资本总额 D.全社会预付资本总额 A B C D 你的答案:B 标准答案:b 本题分数:1.00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正确所以你的得分为1.00 分 解析: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态或转化形式。各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 备注:见教材55-56页。 -------------------------------------------------------------------------------- 6、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转移旧价值过程的统一 B.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创造新价值过程的统一 C.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D.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A B C D 你的答案:C 标准答案:c 本题分数:1.00 分,你答题的情况为正确所以你的得分为1.00 分 解析:见教材52页。 --------------------------------------------------------------------------------

经济师讲义讲义

第七章宏观经济运行分 析 一、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考试内容:熟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和区别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含义更广的概念。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 【例题1·多选题】(2006年)下列关于GDP(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B.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C.GDP包含了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 D.提出“绿色GDP”概念是为了强调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E.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答案】BDE 【例题2·单选题】(2007年)当使用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时,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应采用()。 A.不变价格 B.现行价格 C.平均价格 D.预期价格 【答案】B (二)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 1.劳动的投入数量 2.资本的投入数量 资本的投入数量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本的利用率或生产能力利用率。 3.劳动生产率 4.资本的效率 【例题·多选题】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 A.消费需求 B.政府支出和净出口 C.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D.生产要素的效率 E.投资需求 【答案】CD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考试内容:熟悉经济增长因素分解模型的含义和内容。 1.两因素分解法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辅导真题资料答案附后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辅导真题资料答 案附后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 考试内容: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和市场机制,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的过程(掌握)。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自由竞争、自由经营,企业的经济活动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国家不干预经济。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成为经济生活的基础。 二、垄断资本主义 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这两个时期的区别在于国家是否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和调节。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考试内容: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掌握) 1.垄断组织的产生; 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形成了金融寡头; 3.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二)垄断资本――工业资本 考试内容:垄断资本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垄断资本是通过垄断组织来实现的。垄断组织拥有的资本就叫垄断资本。 垄断组织的形式主要有四种: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 垄断组织的建立,实质是为了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主要是通过垄断价格实现的,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 垄断利润的来源主要有:一是垄断组织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二是存在于垄断组织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组织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三)金融寡头――银行业 考试内容:金融寡头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银行业的集中是以工业生产集中为基础的。 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的融合,形成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同时,也就形成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实际统治者。 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通过“参与制”来实现。“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考试内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主要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资本和国家政权融合在一起的资本主义。其基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多选题) 第一,国有企业,即国家直接掌握的国有垄断资本。 第二,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即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

2020年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章节讲义:公司治理及其运行机制

2020年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章节讲义:公司治理 及其运行机制 知识链接一: 按照法律形态来划分,企业的组织形式有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和公司制企业三种类型。 公司制企业,即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投资主体(特殊情况为一个投资主体)依法集资联合组成,具有独立的注册资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 公司法人具有以下基本特点:①资合的性质。公司是由股东或出资人拥有所有权的企业,亦即投资者所有的企业。②承担有限责任。除无限责任公司以外,一般公司的股东或出资人都以其拥有的股权或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③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公司的经营业务由自己的组织机构来执行,与股东或出资人没有直接的关系。 在我国,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公司是特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知识链接二: 狭义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公司内部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之间的关系,广义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还包括与利益相关者(如员工、客户、存款人和社会公众等)之间的关系。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由四个部分组成: 1.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由公司股东组成,所体现的是所有者对公司的最终所有权;

2.董事会,由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对公司的发展目标和重大 经营活动做出决策,维护出资人的权益; 3.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对公司的财务和董事、经营者的 行为发挥监督作用; 4.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是经营者、执行者。 第一节公司治理及其运行机制 公司制企业的本质特征 公司制企业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是,即使委托人和代理者在签订合约之前对相关合约的信息是 了解的,但是对合约签订后将发生情况的预见是不完全的。在不完全 信息条件下,风险分担的不对称性就可能产生道德风险。 二是,即使委托人能够通过与代理人签订合约来约束代理人的道 德风险,但合约的谈判、合约的签订和合约的履行都要花费成本。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 公司治理就是要通过一系列机制来解决公司各类成员之间的利益 冲突,也就是要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固有矛盾:①谁在公司的决策中 收益;②谁应该从公司的决策中收益。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合理地分配公司的剩余控制权,即分配合约中 没有规定的那部分控制权。 企业控制权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决策权、监督权和企业剩余索取权。由此,公司的治理能够归结为以下三部分内容:①如何配置和行使公 司的控制权;②如何评价和监督董事会、经理层和员工;③如何设计和 实施公司的激励机制。 现代公司的治理机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二是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复习资料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复习资料 第一章组织激励 1.需要:因缺乏或期待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包括物质需要和社会需要。 2.动机:从事某种活动的意愿。分为内源性动机(内在动机,意愿来自有价值的工作本身)和外源性动机(外在动机,看重工作带来的报偿)。 3.激励: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1)从激励内容的角度:物质激励、精神激励 (2)从激励作用的角度:正向激励、负向激励 (3)从激励对象的角度:他人激励、自我激励 4.需要层次理论:人均有五种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三个层级为基本需要,主要靠外部因素;后两个层级为高级需要,主要靠内在因素。 5.双因素理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决定满意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 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决定不满意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6.ERG 理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 生存(E)、相互关系(R)、成长(G)。“挫折—退化”,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不能满足时,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 7.三重需要理论(麦克利兰):成就需要、权利需要和亲和需要 ◇成就需要高的人特点: a.选择适度的风险。b.有较强的责任感。c.喜欢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 ◇成就需要的高低与工作绩效密切相关,高成就绩效者在创造活动中更容易获得成功。 ◇高成就需要者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经理,因为其只关心自己的业绩而不是影响他人。 权力的需要:有促使别人顺从自己意志的欲望。喜欢对人发号施令,十分重视争取地位和影响力。喜欢竞争,追求出色的业绩。

亲和需要:寻求别人建立友善且亲近的人际关系的欲望。 8.公平理论( 亚当斯):将自己的产出与投入的比率与他人比。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组织内部比较和组织外部比较。 ◇薪资水准、教育水平较高的员工,视野较为开阔,依据的信息比较全面,常常以他人为比较对象,进行横向对比;而薪资比较低、教育水平较低的员工则常常作自我的纵向比较。 ◇恢复公平的五种方法 1)改变自己的投入或产出感到报酬不足的员工降低自己工作努力程度或者要求加薪。 2)改变对照者的投入或产出 3)改变对投入或产出的知觉 4)改变参照的对象 5)辞职 9.期望理论(弗罗姆):动机是三种要素的产物:效价×期望×工具=动机 效价:报酬数量;期望:成功的概率;工具: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 10.强化理论:注重行为及其结果 11.目标管理:强调通过群体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而且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自上而下设定目标,层层具体。 12.参与管理:下属参与管理,让下属人员实际分享上级的决策权。 参与管理的条件: 1)行动前,要有充裕的时间。 2)员工参与的问题必须与其自身的利益相关。 3)员工必须具有参与的能力,如智力、知识水平、沟通技巧等。 4)参与不应使员工和管理者的地位和权力受到威胁。 5)组织文化必须支持员工的参与。 13.质量监督小组:一种常见的参与管理的模式。8到10人,定期开会,分析问题的原

2021年经济师考试讲义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应与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期间和条件下,对某种产品或服务,消费者乐意购买并且可以买数量。 2、需求影响因素:①消费者偏好(缓慢变化)②消费者个人收入(社会人均收入,正向变化)③产品价格(反向变化,最重要因素)④代替品价格(正向变化)⑤互补品价格(反向变化)⑥预期(正)⑦其她因素。 3、需求规律:需求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化关系,就叫需求规律,将这种关系用曲线D表达出来,这条曲线称为需求曲线。横轴Q表达需求,纵轴P表达价格。 4、市场供应: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乐意并也许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数量。市场供应是生产者供应总和。 5、影响供应因素重要有:①产品价格(正)②生产成本(反)③生产技术(正)④预期⑤有关产品价格⑥其她因素。 6、供应规律:市场上商品供应量以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将这种描述供应量和价格之间关系曲线S被称为供应曲线。以横轴Q表达供应量,纵轴P表达价格。 7、市场价格是在需求和供应互相影响、共同作用下形成。 8、均衡价格:是市场供应力量和需求力量互相抵消时达到价格水平。需求曲线DD和供应曲线SS交叉点E叫均衡点,供应量和需求量相等,其数量为Q0;此刻市场价格P0普通称为均衡价格。 9、最高限价:就是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种详细价格,市场价以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目:保护消费者利益,减少某些生产者生产成本。这样会导致刺激了消费,限制生产导致市场短缺。只宜在短期、局部地区实行。 10、保护价格:也叫支持价格或最低限价。目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支持某一产业发展。属于市场干预行为。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11、需求价格弹性:需求对价格变动反映限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相对变动/价格相对变动,Ed= △Q/Q÷△P/P,。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12、需求价格点弹性合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化小场合。弧弹性合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

初级经济师讲义

第一章工商企业及其管理概论 考试内容: 1.工商企业的概念和特征:工商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工商企业的要素、概念和特征,工商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2.工商企业的类型和职能:工商企业的主要类型、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和特点、工商企业的基本职能; 3.工商企业的目标与责任:工商企业的经营目标、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 4.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性质与职能:工商企业管理的概念、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性质、工商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 5.工商企业管理的基本工作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二、企业的形成 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企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以企业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要比单纯依靠市场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通过考察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来探讨企业的产生。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解释企业的形成原因。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中第一次提出交易费用的概念。企业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就会增加管理费用。 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发展的阶段可以划分为: 1、手工生产时期 2、工业生产时期——大机器工厂企业——建立工厂制度——真正的企业

3、企业生产时期 (二)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 1、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1)经营机制(先天性、本质性、系统性、功能性): ①动力机制②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③约束机制或平衡约束机制④发展机制或技术进步机制 (2)企业素质 ①人员素质②技术装备素质③管理素质④文化素质 2、企业发展途径 (1)技术进步 (2)多样性经营 3、现代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关系(关联点和不同点) 四、工商企业的基本构成要素 五、企业的优势和弱点——注意是与市场相比较而言 第二节工商企业制度的类型与特征 一、类型 (一)按投资主体划分 1、国有企业 2、集体所有制企业 3、股份制企业 4、民营企业 (二)按产权组织形式划分 1、单个业主制企业 2、合伙制企业 3、公司制企业 (三)按实体的集约程度划分 1、单一企业的优点和缺点 2、多元企业的优点和缺点 3、经济联合体的优点和缺点

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专业精讲讲义完整版 可以替代教材

第一部分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激励 知识点框架 ◆ 3个概念 1.需要 2.动机 3.激励 ◆ 7个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2.双因素理论 3.ERG理论 4.三重需要理论 5.公平理论 6.期望理论 7.强化理论 ◆ 3个应用 1.目标管理 2.参与管理 3.绩效薪金制(斯坎伦计划) 知识点:三个概念 一、需要 需要:当缺乏或者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包括物质需要和社会需要。 课堂思考:缺乏的东西一定是期待的吗? √渴,就需要喝水; 饿,就需要吃东西; 没钱,就需要挣钱…… →物质需要 √应届毕业生长期在家待业,内心渴望到企业就业; 广场舞大妈,希望得到组织归属感…… →社会需要 二、动机 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满足人的需要。 课堂思考: 有需要就一定有动机吗? √物质需要: 口渴、饥饿→产生动机:到处找水、找能吃的东西。

缺钱→产生动机:想方设法去挣钱。 √社会需要: 长期待业→产生动机:通过各种途径找工作。 宅男宅女→产生动机:陌陌等交友软件追求存在感…… 【案例分析】: 1.沙漠口渴:一个人越渴,动机越强烈,行为越不择手段,越努力,越坚持。 2.就业迷茫:越迷茫,社会压力越大,会采用自我诊断、咨询他人(算命),越趋于努力和坚持。 课堂总结 √某人感觉口渴,需要喝水,这是“需要”; √想找水喝,这是“动机”; √通过什么方式找到水;找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找不到,是否坚持不懈;是动机的“三要素”。 课堂总结 √内在动机:动机来源于自己的内心。 例如: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满足感等。 √外在动机:动机来源于外界的给予。 例如:荣誉、地位、金钱、表扬、批评、惩罚等。 课堂思考: ◆小王:喜欢管理本身给自己带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所以愿意做管理者。他的动机属于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 ◆小张:他做管理者就是为了多挣一些钱,满足自己的物质追求。他的动机属于内在动机还是外在动机? 常见考点: 1.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社会需要。 2.动机的类型。 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区别。 【2013】:外源性动机强的员工看重的是()。 【2015】:关于动机的说法,错误的是()。

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讲义

初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 理讲义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第一节工商企业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依法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等满足社会需要的经济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属于企业。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 (2)企业是独立的经济实体 (3)企业是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完整的经济组织 (4)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5)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例题1:工商企业的基本特点是( ) A 拥有一定的资源 B是一个经济组织 C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D作为法人,享有法定权利和义务 E 经营范围不可变动 答案:ABCD。虽然有时企业的经营活动会超出营业执照注明的范围,但是只要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是合法有效的。 二、企业的形成 企业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企业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以企业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要比单纯依靠市场方式来进行资源配置更有效率,企业是市场的替代物。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企业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分工尚未出现,只是存在一些家庭式的作坊,如手工作坊等,还不属于企业的形式。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随着商业的发展、资本积累的急剧膨胀,个体劳动和家庭作坊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从而产生了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劳动方式------手工业工场,即企业的萌芽形态。所以说,企业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 (2)新制度学派的观点------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来解释企业的形成原因。 美国经济学家科斯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中第一次提出交易费用的概念。 企业作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企业能作为在某种状态下替代市场的一种交易费用较低的资源配置方式。 例题2:企业之所以能作为替代市场的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是因为它具有( )。(05年真题) A.高质量的产品 B.较低的交易费用 C.灵活的交易方式 D.创造财富的功能 答案:B 三、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发展的阶段可以划分为: 1、手工生产时期------工场手工业 2、工业生产时期------大机器工厂企业 3、企业生产时期------成熟化阶段(6个特点) “垄断组织、科学管理理论、新技术运用、产权分离、兼并、责任改变” ★(二)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途径(新增) 1、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1)经营机制(先天性、本质性、系统性、功能性): ①动力机制---资产和利益是源泉,包括所有者权益、经营者权益、劳动者积极性 ②调节机制或产销机制---供应、生产、销售环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