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二轮复习-章节测试习题(15)

初中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二轮复习-章节测试习题(15)

初中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二轮复习-章节测试习题(15)
初中历史中考二轮复习二轮复习-章节测试习题(15)

章节测试题

1.【答题】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指的是()

A. 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B. 使用野蛮的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C. 引进西方科技成果,摆脱封闭落后的局面

D. 效法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统治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18世纪,彼得一世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学习西方,对俄国进行改革,他引进了西方科技成果,实现了俄国富国强兵,摆脱了封闭落后的局面,使俄国成为当时欧洲的强大的军事强国,C符合题意;亚历山大二世进行的改革是废除农奴制改革,A 不符合题意;BD不是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答题】他曾亲自操纵船只出海探险,险些坠海而死;他假扮水手,随使节前往西欧各国考察,虚心学习西方的科技;他聘请外国专家、工程师和技师到俄国传授技术。在他的领导下,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他”是()

A. 伊凡四世

B. 叶卡捷琳娜二世

C. 彼得一世

D. 亚历山大一世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17世纪末,沙皇彼得一世进行改革,在政治上,设立参议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经济上,扶植发展工场手工业,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等;同时,他还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C正确;AB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C。

3.【答题】他兴办手工工场,学习西方生活方式,为俄罗斯打开了“面向欧洲的窗户”,他将一个守旧的国家推上了改革的道路,之后的俄罗斯开始告别东方,走向西方;告别中古,走向近代;告别愚昧与落后,迈进近代化的门槛。“他”是()

A. 伊凡四世

B. 彼得一世

C. 亚历山大二世

D. 尼古拉二世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兴办手工工场,学习西方生活方式”“面向欧洲的窗户”“迈进近代化的门槛”可知,“他”是彼得一世。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所以B项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故选B。

4.【答题】彼得一世说:“金钱是战争的命脉。”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鼓励兴办手工工场;②工厂主可以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③按照欧洲方式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军队;④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18世纪,彼得一世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学习西方进行了改革,在经济上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规定工厂主可以购买农奴充当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①②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③按照欧洲方式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军队和④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不属于经济方面,与“金钱是战争的命脉。”的内容无关,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5.【答题】根据1877—1878年的统计,在俄国49省的9150万俄亩私人土地中,有7300万俄亩以上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改革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相反,农民的土地被地主割去了五分之一以上,致使农民不得不以高价租种地主土地。由此可见()

A. 彼得一世改革的不彻底性

B. 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 农奴制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 农民没有获得任何好处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内容“有7300万俄亩以上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改革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农民的土地被地主割去了五分之一以上,致使农民不得不以高价租种地主土地。”可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只是废除了农奴制,但是仍然维护了大地主的利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选项C符合题意;材料描述的是农奴制

改革后的状况,不是彼得一世的改革,排除A;B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D项表述错误。故选C。

6.【答题】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其理由是()

A. 农奴获得完全的人身自由

B. 地主不许买卖农奴

C. 农奴必须以高出当时的地价赎买土地

D. 农奴在解放时可以无偿得到一份土地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俄国1861年颁布的“二一九法令”中规定,农奴在获得自由的同时还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这实际上是对农奴的一次掠夺,所以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C符合题意;农奴没有完全获得人身自由,A排除;地主不许买卖农奴与“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不符,B排除;农奴在解放时可以通过赎买得到一份土地,D排除。故选择C。

7.【答题】俄国人尼古拉原来是一个农奴,1861年以后,下面哪一现象会发生在他身上()

A. 他的主人以12卢布把他卖给了另外一位农奴主

B. 他成为“自由人”,并无偿地得到了一块份地

C. 他的人身自由一直受主人的控制

D. 他成为“自由人”时,花光了自己的大部分积蓄,才得到了一块份地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必须出钱赎买,故D符合题意;1861年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排除AC;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必须出钱赎买,排除B。故选D。

8.【答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万人上升至1890年的160万人。材料中“第一个变革”的作用是()

A. 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B. 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 推动了俄国人口的增长

D.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沙皇61界血泪史法,是罗马法律建设的每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故B符合题意;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故A不符合题意;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故C不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答题】根据本法令,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和家务农奴可以享有自由农村居民身份的各项权利,……缴纳一笔一定数目的赎金,赎购他们所居住的房屋。该法令的主要作用是()

A. 彻底废除了农奴制

B. 农民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

C.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D. 推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俄国1861年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农奴缴纳的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故D符合题意;改革有农奴制残余,故A不符合题意;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房屋、财产时,必须付出巨额资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故B不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答题】关于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C. 都改变了俄国的社会制度

D. 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的异同。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都是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B符合题意;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具有近代化意义,但是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A排除;彼得一世改革没有改变俄国的社会制度,使得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是1861年改革,C排除;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度,反而强化了农奴制,D

排除。故选择B。

11.【答题】下图中身着西欧式样衣相的是被得大帝,穿着臃肿长抱的是俄国贵族。漫画中的场景表明了彼得大帝决心()

A. 向西方学习

B. 废除农奴制

C. 推行工业革命

D.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信息“西欧式样衣相的是被得大帝,穿着臃肿长抱的是俄国贵族”“剪刀”结合所学知识,漫画的场景表明了彼得一世决心向西方学习。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是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之一,A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强化了农奴制,“废除农奴制”不符合历史事实,B不符合题意;漫画反映的是彼得大帝决心向西方学习,与“推行工业革命”无关,C不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答题】通过彼得大帝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结合史实,分析下图中彼得大帝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

B. 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巩固沙皇统治

D. 废除农奴制,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是,在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选项C 符合题意;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文化是改革的内容,不是目的,A排除;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不是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B排除;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D排除。故选择C。

13.【答题】读下列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据《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生产关系的变革

B. 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C. 科技进步的推动

D. 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879年俄国机器制造业企业数、产值、工人数比1860年都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都为资本主义发展解决了劳动力和资金问题,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发展,故A符合题意;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属于客观因素,故BC排除;先进政治制度的确立表述错误,故D排除。故选A。

14.【答题】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讲述了1500年以来世界上九个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也影响着未来。下面是关于俄国崛起的片段说明。

寻道图强(沙俄)

1697年,俄国沙皇彼得二世前往欧洲各国游历和学习。归来后,他用强硬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从穿衣、吃饭,到科学教育、商业活动、军队建设,彼得用野蛮的方式推进了俄罗斯的文明进程,他甚至亲自审讯反对改革的太子。在18世纪后期,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美的大国,并成为欧洲事务中的重要角色。但是,农奴制使俄罗斯很快在经济、技术领域落后于完成了工业化的英法等国。对外战争的失败又加剧了国内矛盾。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没有遇到俄国责族的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的

情况下,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废除了农奴制。促使俄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

请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上述材料,以《俄国之崛起》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1)用史实阐述俄国崛起的历程(侧重于俄国的两次改革内容及影响),并由此给你带来的启示。(2)表述成文,字数220字左右。

【答案】彼得一世改革;改革内容:任意答出两点;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气选内容;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启示:俄国通过改革崛起,并走上富国强兵之路,通过废除农奴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但是由于两次改革都不彻底,农奴制的存在又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如果想通过改革,使国家发展壮大,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贴近题意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相关知识。

【解答】(1)开放性题目,题目:俄国之崛起。

论述:17世纪末,沙皇彼得一世进行改革,在政治上,设立参议院,掌管国家行政事务;经济上,扶植发展工场手工业,引进西方技术和人才,实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和海军等;同时,他还发展文化教育,改革社会习俗;作用: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为摆脱农奴制危机,沙皇被迫进行了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

买这块份地;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启示:俄国通过改革崛起,并走上富国强兵之路,通过废除农奴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但是由于两次改革都不彻底,农奴制的存在又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一个国家如果想通过改革,使国家发展壮大,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15.【答题】17世纪中期开始,英国为了本国资产阶级的利益,采用重商主义政策,先后颁布了以下律令。这些内容表明()

A. 英国已成为“日不落帝国”

B. 英国控制了北美的经济命脉

C. 北美殖民地实行军事管制

D. 美国“西进运动”蓬勃发展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相关知识。

【解答】表格内容涉及英国对北美殖民地商业、制造业、农业的严格限制,表明英国控制了北美的经济命脉,严重影响了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B项正确;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指英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但与题干信息没有联系,A项不符题意;C项以偏概全,不能从违反贸易条例受“海军军法处置”中延伸到北美殖民地整体实行军事管制;题目表格涉及的三则条例及1763年公告,都在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前,而美国的“西进运动”开始于18世纪末期,出现于美国独立战争后,D项错误。故选B。

16.【答题】“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美国独立战争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美国内战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英王”“北美大陆”结合所学知识,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殖民地,一百多年以后,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1775年,北美13个殖民地爆发了美国独立战争,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A符合题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封建王朝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而爆发的革命,与北美大陆无关,B不符合题意;美国内战是美国南北矛盾,和英王无关,C不符合题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英国是站在一个利益集团的,D 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17.【答题】列宁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写道:“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的革命的解放战争开始的。”信中“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 莱克星顿的枪声

B. 发表《独立宣言》

C. 萨拉托加战役

D. 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

【解答】信中的“解放战争”指的是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4月,一支企图突击民兵军火库的英军在波士顿附近来克星顿同民兵交火。从此,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开始了,来克星顿的枪声是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A符合题意;《独立宣言》

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B排除;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C排除;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是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标志,D排除。故选择A。

18.【答题】根据下图内容判断,可以确定的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1787年宪法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独立宣言》的相关知识。

【解答】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了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言痛斥了英国国王对殖民地的暴政,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脱离英国,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美国的诞生,它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B正确;A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B。

19.【答题】《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马克思称之为“第一个人权宣言”。这是因为《独立宣言》()

A. 通过国家机构“制宪会议”发布的

B. 宣称人人都享有生命权、自由权

C. 宣称国家自由独立,人人生而平等

D. 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独立宣言》的相关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选项C符合题意;《独立宣言》是由大陆会议颁布,A排除;《独立宣言》,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B排除;《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D排除;故选C。

20.【答题】《巴黎和约》规定:“英国正式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放弃对美国的统治和领土主权的一切要求。”这个《巴黎和约》又称《美英凡尔赛和约》,签订于()

A.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

B. 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后

C.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D. 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之后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的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英国正式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放弃对美国的统治和领土主权的一切要求。”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后,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A 符合题意;拿破仑对外战争失败后与美国独立无关,B排除;美国独立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C排除;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生在二战时期,D排除。故选择A。

历史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抬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C A .文景之冶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2.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据此推断此诗创作于( )D A .武昌起义期间 B .北伐战争期间 C .抗日战争期间 D .重庆谈判期间 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B ①新航路的开辟 ②丝绸之路开通 ③隋大运河开凿 ④郑和下西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①③②④ D .②③①④ 4.1853年,英国人佩里率领四艘军舰叩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把这一事件称为“黑船事件”。这里的“黑船事件”是指( )B A .三桅帆船 B .蒸汽轮船 C .潜艇 D .航母 5.某中学拟进行一次世界历史图片展,请你为以下这组图片取一个合适的主题( )D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英国工业革命 C .美国南北战争 D .美国独立战争 6.iPhone 手机由美国苹果公司设计,高科技零部件由美、德等国的企业生产,其它零部件由全球供应商提供,最后汇集拼成整机。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是( )B A .政治多极化 B .经济全球化 C .文化多元化 D .贸易自由化 7.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面对以上不足,中国人开展的探索分别有( )A ①洋务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下列图片反映的古代中国科技成就,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① ② ③ ④ A .④②①③ B .①③②④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①② 9.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来是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下举措有益于农民的有( )B ①土地改革 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张老师在复习课上与学生一起制作了一幅思维导图,该 图反映的主题是( )B

中考历史总复习材料解析题及问专项训练

中考历史总复习—材料解析题及问答题专项训练1.材料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二:“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阅读以上二则材料,回答问题: ①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年的哪两次运动?这两次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②结合材料二,列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这时期的楷模有哪些? 2.看图回答问题。(12分) (“大跃进”时期的壁画。画左上角的诗是: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 够吃半年) ①这幅漫画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什么现象? ②请你谈一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 3.阅读材料: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 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请回答:①上述内容是党的哪次会议提出的? 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何时开始? ③根据材料说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什么? 4.阅读材料: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实现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请回答:①中共“八大”召开时,国内环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②“八大”对主要矛盾的分析是否正确?准备怎么解决这一矛盾? ③为什么“八大”提出的路线和正确意见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5.1935年初和1978年底,中国召开了哪两次重要会议?为什么说这两次会议是我党 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6.阅读材料: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 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试结合学过的知识,论述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7.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

完整word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A.美苏冷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 2.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①1861年改革②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③俄国十月革命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 3.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A.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的朋友,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l1qWMavBZe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l1qWMavBZe

5.“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主要是指 A.《九国公约》的签订 B.《五国公约》的签订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6.右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l1qWMavBZe 间长、破坏性大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 大危机笼罩下的世界巩 固,度过了经济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7.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8.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灾难中。这是历史无情的嘲笑20年前召开的哪次会议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分)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互联网查询D.考古发掘 2.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3.如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作者对辛亥革命并不认同 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军阀()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5.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这条道路的标志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的胜利 6.八年级(8)班开展探究学习,计划在暑期组织部分同学参加“重走长征路”活动。 请你帮助设计一条线路,与当年红军长征的线路大致相同() A.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吴起镇﹣﹣会宁 B.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吴起镇﹣﹣会宁 C.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吴起镇 D.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会宁﹣﹣吴起镇 7.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A.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8.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改革开放新时期

人教版2020版中考历史试题D卷(练习)

人教版2020版中考历史试题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下列图片反映了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美国的霸权主义B.“冷战”中的对峙 C.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D.美苏握手结盟 2 . 若一位外国记者在1919年6月6日来到中国,准备采访五四运动的主要新闻,他最有可能去的城市应该是 A.南京 B.上海 C.武汉 D.北京 3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下列事件中,实践了这一思想的是() ①英国宪章运动②法国大革命③俄国十月革命④法国巴黎公社成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 . 下列情景符合1935年英法两国生产或生活状况的有() ①詹姆斯用电灯照明②卡尔用电脑制作课件③珍妮打电话给在工作的爸爸④安妮坐在汽车上用留声机播放音乐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 . 如下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六十周年》纪念邮票。该邮票发行于() A.1949年B.1999年C.2009年D.1951年 6 . 某学校开展“被压迫民族的抗争”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不能成为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南美的解放者B.古巴革命C.非洲独立年D.十月革命 7 . 2018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他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A.和平共处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和谐繁荣 8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了,但在和会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l919年1月28日答辩会堪称经典。辩论结束后,各国政要纷纷走上前去,与辩论者顾维钧握手,称赞“这一发言是对中国观点的卓越论述”。材料不能说明() A.一批职业外交家走上世界外交舞台B.为中国权益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C.赢得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D.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9 . “到1948年春,山西各老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田地和

2019中考历史练习专项练习-世界历史-选择题.doc

2019中考历史练习专项练习-世界历史-选择题 1、1931年,一位给人们带来光明的科学家病重的消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几十名记者为他守夜,每隔一小时就对外发布一次消息:“灯”还亮着。请判断这位科学家是() A、瓦特 B、法拉第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2、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遭受经济大危机之时,哪一个国家却从落后的农业国家变成了工业强国() A、苏联 B、波兰 C、印度 D、中国 3、二战后期,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德国法西斯陷入了苏军和英美盟军两面夹击的困境。2017年是诺曼底登陆作战多少周年纪念() A、50周年 B、55周年 C、60周年 D、65周年 4、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与《九国条约》的相同之处是() A、宰割中国 B、削弱英国、 C、限制日本 D、瓜分德国 5、马克思认为:“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关于林肯对美国历史的贡献,以下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解放了黑人奴隶 C、确立了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礼拜的场所。在咱们桂林的崇善路,就坐落着一座古老的清真寺——崇善清真寺,1982年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访问桂林时曾到该寺礼拜,并在寺门前亲手栽下4棵塔松。请说出伊斯兰教起源于() A、阿拉伯半岛 B、希腊 C、巴比伦 D、罗马 7、文艺复兴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恩格斯在评价它的历史作用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请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 A、科学社会主义 B、空想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人文主义 8、巴黎第一大学拿破仑学院的奥立维·布登教授说:“拿破仑兵败的根源在于,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理念意味着一切民族压迫行为都失去了合法性。”这里所说的“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理念”与以下哪个文献有直接关系()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拿破仑法典》 D、《独立宣言》 9、穆桂英挂帅的故事在中国被千古传颂。无独有偶,右图是l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一位“女帅”,年仅22岁的她身先士卒,英勇杀敌,最后壮烈牺牲。印度人民把她尊崇为民族英雄。你知道她是() A、玛丽二世 B、伊丽莎白女王 C、维多利亚女王 D、章西女王 10、像中国的“红学”一样,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也成了一门学问,叫做“莎学”。如今,在莎士比亚的故居,已竖起了200多个国家的国旗,每一面都代表着一个国家翻译了他的作品。以下作品中属于他的是() A、《向日葵》 B、《战争与和平》 C、《哈姆雷特》 D、《致爱丽丝》 11、他把有史以来最大的荣耀带给了法国,他曾亲自为凯旋门奠下了第一块基石,但他本人没有机会从凯旋门下“凯旋”,因为滑铁卢的惨败,终结了他一生中短暂的辉煌。你知道“他”是() A、克伦威尔 B、玻利瓦尔 C、拿破仑 D、罗伯斯庇尔

历史中考模拟试题(有答案)

中考文科综合模拟试卷(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每小题 2 分,共30 分) 1.“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下列选项中符合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C) ①使用打制石器②种植水稻③会使用火④过定居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许多成语典故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特征。以下成语能够体现的历史时期特征是(B) ①退避之舍②围魏救赵③纸上谈兵 A早期国家的建立B春秋战国的纷乱 C大变革的时代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下列选项中能提现由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度变化的是( C ) A“三家分晋”到“秦王扫六和” B“桐叶封弟”到“烽火戏诸侯” C“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到“聚邑为县,置令丞” D“废井田,开阡陌”到“车同轨,书同文” 4.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必备的重要素养,下列有关年代和时间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A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6世纪早期 B罗马帝国建立时,中国正值西汉末年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于辛亥年 D中国共产党成立于民国九年 5.为迎接即将到来的五四青年节,三班历史小组准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为主题制作美篇,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D) ①五四烽火②国民革命歌③台儿庄战役4遵义会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4 D①②4 6. 小明班上有位同学自我介绍:“我的祖先曾驱逐过荷兰殖民者,抗击过日本的侵略,经历了与亲人的离别。我现在盼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位同学来自

2020中考历史复习方案专题8材料分析题专题提分训练

专题(八)材料分析题 专题提分训练 ·题型特点 河北中考非选择题历史部分第一题多以第26题出现,2018年和2019年均为材料分析题(9分),其中2018年侧重考查“世界史”内容,2019年侧重考查“中国史”内容。试题的基本特点是:三段材料、三个设问(分值分配一般为2,4,3),侧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第(1)(2)问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的相关信息(多为原因、经过、历史人物的贡献、成就等)的能力;第(3)问多设问“影响”“意义”,属于对题干材料“共性”内容的考查。 ·方法解读 本题型为典型的材料分析题,解答时注意:首先要审清设问,准确把握具体的考查对象,即“考什么”,河北中考在这方面多侧重对“原因”“经过”的考查;其次注意相关提示词,如“据材料一”“综合材料”,这就提示答题的范围在所出示的材料中;然后就要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做到“对材料每一句”的合理解读——分析同设问的关系;最后组织答案,做到详略得当、史实准确、论据合理等。 ·针对演练 1.[原创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上了轨道的国家,政党的争权绝不使用武力,所以不致引起内战。军队是国家的,军队总服从政府,不问主政者是属于哪一党派。却是民国初年,在我们这里,军权就是政权。 材料二为什么民国初年的军队不尽忠于民国?我们老百姓的国民程度是很低的。他们当兵原来不是要保御国家,而是要解决个人生计问题的,而工商界及学界的人在专制政体下做了几千年的顺民,不知道什么是民权。学界人士偏于文字方面,古书愈读得多,思想就愈腐旧。 材料三中山先生把建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但是时人不信他,因为他们不了解他的思想。中山先生并没有健全的革命党做他的后盾,至于革命军更谈不到。当时军队的政治认识仅限于排满一点,此外都是些封建思想和习惯,只够做反动者的工具。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引起内战的原因。 (2)据材料二、材料三,归纳民国初期国家混乱的原因。

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 12-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 十二.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推荐理由】2015-2019五年高考14套全国卷,本知识点共出现选择题11道,考查频率79%。【真题例证】 1.(2019全国I卷,35)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 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项;抒发了浪漫情怀是浪漫主义,排除A项;遵循了写实原则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项;突出了理性思维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C项。 2.(2019全国III卷,33)33.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答案】C 【解析】“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选C项;《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和人的价值的尊重,排除A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期特征是强调表现现代人的自我感受,故事背景模糊不清等,排除B项;《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更强调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排除D 项。 3.(2018·全国Ⅰ卷·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2020中考历史材料模拟练习题

2020中考历史材料模拟练习题 2020年中考历史材料问答题训练六 1、阅读材料: 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 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 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 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 请回答: (1)上述规定出自古代那个国家的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6分)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 (2)从上述材料中能够看出这部法典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2分) 奴隶主 (3)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有何地位?(4分) 它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分) 2、阅读材料: 材料一:以下是古代的一些法律条文: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人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 头母牛和 1 头公牛。(杀)一个吠舍,(应Iaj 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 头母牛和l 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 头母牛和1 头公牛。 请回答: (1)这些法律条文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4分)

古代印度种性制度 (2)“刹帝利”在当时主要包括哪些社会阶层?(3分) 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主要掌握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3)依据材料,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社会等级,并指出 农民、国王属于哪一等级。(6分) 婆罗门:祭司贵族。主要掌握神权; 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主要掌握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农民属于第三等级吠舍,国王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 3、阅读材料: 材料一、乔达摩·悉达多王子,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佛 教的创始人。他游遍整个印度北方,向所有愿意听讲的人宣讲他的新 人生观。公元前483年他死去时,很多教导都铭刻在他的教徒的心中,在后来世世代代人们的口头中流传。 材料二:公元前三世纪,伟大的印度国王改信佛教。佛教迅速传 播开来,佛教南到锡兰,东至缅甸,从那儿又传遍整个东南亚,直到 马来西亚和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佛教还向北传播,直接进入西藏,又 向西北传播,进入阿富汗和中亚地区。它传入中国,赢得了一大批信徒,又从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历最有 影响的100人》 请回答: (1)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尊称为什么?(2分) 释迦牟尼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选择题专项训练试题(无答案)知识分享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选择题专项训练试题(无答案)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选择题专项训练题 1.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 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 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 C.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 D.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 2.下列对右图漫画的解读,错误的是() A.英国积极推行绥靖政策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C.漫画作者站在反法西斯的正义立场 D.世界进步力量联合打击法西斯势力 3.1941年罗斯福宣布“美国决心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全力援助苏联”。同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团在莫斯科签订了在短期内向苏联提供援助的议定书。上述情况出现的背景是() A.苏德战争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雅尔塔会议召开 4.在宣言上签字时,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 A.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C.美国开始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 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该同盟建立的标志是() A.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6.图片是凝固的历史,观察下图,①处填()

A.诺曼底登陆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德国突袭波兰 D.日本投降 7.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贺信中高度评价说:“(这次战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次战役是() A.诺曼底登陆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柏林战役 8.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入侵波兰②太平洋战争爆发③诺曼底登陆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9.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下面年代尺反映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全面冷战 10.小明同学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知识卡片,其中内容违背史实的是()A.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 B.携手联盟: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D.二战结束:德国投降 11.1942年1月,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什么文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A.《凡尔赛条约》 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宪章》 D.《联合国家宣言》 12.1944年6月,美英盟军从英国出发,强渡英吉利海峡,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苏联两面夹击德国。此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 C.莫斯科保卫战 D.中途岛海战 13.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怒。为打败法西斯,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共同签署了() A.《九国公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14.2019年是二战全面爆发80周年,张华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进行了整理。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正确的表述是()

历年历史中考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中考历史模拟题(一) 注意:本测试题总分60分,建议采用开卷考试,60分钟之内完成。 一、选择题:(2分×12=24分) 1、19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A、中国的大门首次被打开 B、香港岛被英国割占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出现了租借地 2、《辛丑条约》中,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内容是: A、清政府保证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B、各国派兵保护“使馆界” C、允许各国驻兵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 D、外交部居六部之首 3、民国八年,在《申报》上可能会看到下面哪一则消息? A、《新青年》创刊 B、五四运动爆发 C、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D、南昌起义爆发 4、一名军人是在1928年底在井冈山参军入伍的。当年他参加的部队应该是: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新四军 D、解放军 5、在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6、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是指: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制定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7、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 A、它没有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全部复兴出来 B、它没有将古代文化“古为今用”。

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D、它没有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的要求 8、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法典》 9、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的最重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B、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C、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 D、工业革命的推动 10、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崭新工业部门有: A、棉纺织业 B、石化工业 C、机械制造业 D、核工业 11、下列内容与雅尔塔会议有关的是: A、规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 B、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C、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D、成立联合国 12、美国的波音飞机的生产,部分发动机在英国制造,部分尾翼在我国制造,这说明: A、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平等 C、高科技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D、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二、材料分析题:(6分+7分=13分) 13、根据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顶戴花翎与自强求富图图二:新东北,业绩辉煌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材料分析试题》精选训练及答案

2018年中考历史复习 材料分析试题精练 1.中国从古到今,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相辅相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1分)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1分) (2)这个新皇帝和西汉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都加强了思想控制,其各自的措施是什么?(2分)且都设置了监察职位,请分别列举两例子(2分) 材料二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太宗 (3)根据材料二指出,这种制度叫什么?(1分)其到了明清之后,开始僵化,请写出其僵化的表现。(1分) 材料三: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4)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1分)它标志着什么地区从此成为国家的正式行政区?(1分) 材料四:清朝……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作出了严格的限制。(后)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5)根据材料分析,清朝实行的是什么政策?(1分)另一方面,清朝时期,政治方面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其标志是哪个机构的设置?(1分) 2.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昨天的艰辛】 材料一近代以来,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网站 (1)使中国开始或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场战争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中中国人实践了“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是什么史 实?(1分)学习“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的史实有哪两个?(2分) 【今天的崛起】 材料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马列主义,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下,经过2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让中国人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以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太梦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3)毛泽东等共产党领导人,在这20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之路中,创建了一条怎么样的革命道路?(1分)这个道路的起点是什么?(1分) (4)哪一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让中国人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1分)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100道选择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100道选择题.txt1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1、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人类可分为三大主要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世界历史上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存在种族歧视。但我们知道,不同人种并没有贵贱之分,造成不同人种差异的原因是: A、各自的祖先不一样 B、上帝有意为之 C、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D、由于人的智商高低而引起 2、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已:“伟大的军事家”“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你认为这个人是: A、凯撒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 3、在公元2世纪左右,有个欧洲国家繁盛开放,以致中国的丝织品可以经丝绸之路转运到这里,而他的城市也可以与当时世界上规模很大的中国汉朝长安城相媲美。世界各国商贾都可云集于此。这个古老的欧洲国家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4、下面哪个统治者改变了以往将土地无偿分给贵族的做法,而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 A、矮子丕平 B、查理·马特 C、汉谟拉比 D、伯利克里 5、与“千手观音”“普渡众生”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6、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中国已经是封建社会繁荣阶段的 A、西汉 B、东汉 C、唐朝 D、隋朝 7、下列反映了欧洲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语句是 A、条条大道通罗马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普天之下,莫非王臣 D、罗马城不是一日而建的 8、下列哪一观点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A、真正的高贵并非天生的,而是自已创造的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训练 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 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①上述材料引自哪个国家的什么文件、哪一年通过?这个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 ②该文件限制了什么人的权利?又维护了哪一机构的权利? ③该文件有什么作用?④对英国政体产生了什么影响?(确定了哪一种政治体制?) 2、材料一: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议,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材料二:1938年夏至秋,英国首相张伯伦三次会见希特勒。第三次,与德、意、法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城签订协定后,他飞回伦敦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材料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结果。 ①慕尼黑会议召开于哪一年?②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为什么说慕尼黑会议是个大阴谋?④张伯伦的预言正确吗?为什么? ⑤慕尼黑会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⑥简要谈谈你对材料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理解? 3、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世界历史》第一册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①上述材料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②这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 ③通过这次革命,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④明治维新前,日本政府的对外政策上什么? 4、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这标志着新的科技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世界性的技术革命。 回答:三次科技革命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由此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次革命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影响?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远胜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二: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美国要领导"自由世界"。 材料三:二战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为,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 ①根据材料分析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②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是什么? 6、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初中《世界历史》课本 ①这段史料摘自哪一文献?这一文献是何时由何机构发布的? ②这个国家为自由独立而进行过什么样的斗争?其领导者是谁?(1分) ③这一文献的发表有什么意义?(1分) 7、.以下为《春天的故事》歌词节选: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我们应知道,此歌是歌颂一位中国伟人的。 现请回答: ①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什么?(1分)这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指什么?(1分) ②哪一次会议确定老人的指导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分) ③简要列举这位老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历史功绩(2分)(至少列出两点) 8、材料一:首先,从整顿改革危机最深的金融业开始,恢复银行的信用,使私人的现款又存入银行,重新流通。其次,在农业方面,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再次,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整顿。--选自《世界历史》第二册 材料二: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尽成枯枝残叶;农业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

初三世界历史选择题100题

初三世界历史选择题100题 1、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A )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处死了封建君主 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是(C ) A、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B、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C、“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颁布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在于(D ) 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C、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最伟大的历史进步 D、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4、《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D ) A、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一种制度 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C、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5、资产阶级和新贵族1660年迎立查理二世,1688年迎立威廉,其相同目的是(C ) A、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B、向封建旧势力妥协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恢复君主专制统治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C ) A、英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比其他国家发达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强大 C、封建专制统治障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7、1640年英国议会的召开是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是因为(A ) A、议会提出了掌握政权的要求 B、国王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C、议会组建军队与王军交战 D、内战后,议会掌握了全国政权 8、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D )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处“统而不治”地位 B、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已经取代自然经济 C人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公民替代臣民 D、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 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历了四八年的曲折历程,导致其曲折的主要原因是(D ) A、封建势力不甘心失败,进行拼死的抵抗 B、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矛盾削弱了革命力量 C、革命发生早,资产阶级缺乏斗争经验 D、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高 1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B) A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B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 C确立君主立宪制 D推翻斯图亚特王朝 1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其根本目的在于(B) A有着共同的政治目的 B有着相同的经济利益C彼此利用对方D都有反人民的一面 12、作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是(A)

(完整版)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三历史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试用时:40分钟考分40分) 一、史学判断(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用2B铅 笔在答题卷上将正确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2分,共20分) 1、1997年中国收回了香港主权,雪洗了百年耻辱。英国通过哪个条约割占香港岛的?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2、八国联军的入侵,曾使古都北京城遭到空前的浩劫和蹂躏。这段耻辱史的发生距今 A.90年 B.100年 C.110年 D.120年 3、“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毛泽东在井冈山 A.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B.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发动了秋收起义 4、毛泽东曾提笔写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长沙会战 D. 百团大战 5、“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的转折点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粉碎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6、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以1944年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中起关键作用 的一场著名战役为背景谱写的雄壮诗篇,你知道这场战役是 A.北非登陆 B.珍珠港战役 C.中途岛战役 D.诺曼底登陆 7、发生于2010年1月12日的海地大地震,牵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与海地隔海相望的邻国古巴,在51年前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革命,这场革命的领导人是 A.卡斯特罗 B.曼得拉 C.拉宾 D.阿拉法特 8、圣诞节期间,在美国纽约迪斯尼世界、梅西百货等名店,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商品。一位高级官员不禁感慨道:“如果离开中国制造的玩具,那么,世界上的儿童就会失去很多欢乐。以上材料说明了 A.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C.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趋势 D.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 9、科技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今天,我们可以①乘坐火车外出旅游②通过电脑上网查阅资料③用电话与同学联系④收看卫星传送的电视节目。其中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发明的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某著名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有这样一段名言:“人的一生应当是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段话出自 A.《静静的顿河》 B.《美国的悲剧》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的这条古代商路记录着历史上中国与西域的商贸往来。与这条商路的开通相关的 历史事件是() A.西域都护的设立B.张赛通西域 C.文成公主入藏D.郑和下西洋 2.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明朝时期,李时珍所著的药物学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D.《农政全书》 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说:“割让香港(岛)使英国获得了一个在中国做进一步扩张的立足点;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使外国尤其是英国的影响,扩展到中国的整个东部沿海地区。” 材料描述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近代的一场侵华战争成为列强在华侵略的分水岭。战争之前,列强在华侵略主要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战争之后,列强在华侵略方式转变为开始大规模投资设厂。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如果说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文中“西化”指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6.近代以来,国人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比较淡薄,而五四运动通过爱国主义的宣传,广泛而深入地唤醒了民族意识、启发了民族觉醒。可见五四运动() A.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促进了国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的觉醒 C.推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报刊是历史的档案,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B.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C.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被誉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是因为这次会议确立了() A.政治协商会议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共和制度 9.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北海属于() 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D.内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