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考《民间文学概论11342》考前重难点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自考《民间文学概论11342》考前重难点复习资料(仅供参考)

广东省自考汉语言本科专业课

《民间文学概论》重难点复习资料

课程代码:11342

第一部分绪论

◆模块一民间文学的定义与范围

知识点一民间文学的性质

民间文学属于文学的一个特殊类别,是与作家文学、通俗文学相并行的一门独特语言艺术。“文学“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许多细小的门类,如从时间上可以分为古典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从体裁上可以分为诗歌、小说、散文和剧本;从国别上可以分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从民族上可以分为汉族和苗族、壮族、白族、满族等许多民族的文学。这里,我们将文学分为作家文学、通俗文学和民间文学,主要是依据文学作品的创作主体、流传方式以及其他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来划分的。

民间文学史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尚未出现,阶级分化也未形成,民间文学就已经产生,并成为原始社会中唯一的文学。随着历史的演进,民间文学不仅在其所属民族中世代传递,而且被不同时代的人们不断增添新的形象。

民间文学作为一个民族共有的文化传统,固然包含了该民族各个阶层的共同创造,但从创作主体来讲,它主要还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下层人民的作品,是相对独立于官方文化和作家文学之外的一种民间文化形态。

民间文学与静态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它是一种“活”着的、与时俱进的、始终保持着新鲜生命力的文化现象。民间文学虽然来自历史深处,其本质却是一种当下的生活文化,是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公共生活。

民间文学创作和传播的主要载体是口语。之所以如此,因为民间文学在发生之初,可凭借的信息手段主要是口语。

民间文学不仅具有民族性,而且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史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里集体创作、在漫长历史中传承发展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该民族生活、思想与感情的自发表露,有关历史、科学、宗教及其他人生知识的总结,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的表现形式,也是该民族集体持有的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生活文化。

知识点二民间文学的范围

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的界限一般已不难划分。二者共同之处只是形式上的通俗易懂,主要差别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创作者不同,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通俗文学则是个人的创作;二是创作流传形式不同,民间文学主要以口语来创作和流传,通俗文学则是书面创作和流传;三是内容与思想倾向不同,民间文学史一个民族集体的创作,反映了整个民族或某一个群体的思想与情趣,通俗文学是个人创作,它反映的内容出自个人的生活感受,创作的动机多与商业因素相关,故其思想和艺术水平也良莠不齐。

◆模块二中国民间文学的发生与发展

知识点一中国民间文学的起源

民间文学源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口头文学活动。在原始社会,人类的文化还是混沌一团的统一体,所以民间文学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学活动,它与初民的劳动、语言、宗教、游戏、风俗等紧密连成一体。民间文学与生活文化混融一体,在生活语境中创作、传承和发展,至今仍是其最基本的外在特征。

原始形态的民间文学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在劳动节奏基础之上,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的歌谣活动;二是宗教活动中与仪式行为相伴随的神圣叙事,我们今天称之为“神话”;三是休闲时借以消遣的传说与故事。

神话也是原始社会中十分繁盛的民间文学形式之一。马克思说:“在野蛮时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开始于此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等未记载的文学,而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中国少数民族的神话形态之古朴,保存之完好,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即使是有着两千多书面传统的汉族,近三十年来也新发现了不少口传神话。

中国民间文学的源头,发轫于原始时代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那些直系先祖们的创造。考古发掘表明,中国出土的古人类文化遗迹,从腊玛古猿到北京猿人,从旧石器文化到青铜时代,从无文字社会到狭义的历史时代,有一条

较明晰的文化进化链,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一个文化传统。

知识点二中国民间文学的丰富遗产

中国历史悠久,地广人多,长期的创作与积淀,使中国民间文学成为员工令世界钦慕的巨大宝库。

中国民间歌谣不仅是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直接哺育了诗歌的创作,正如鲁迅所言,在诗歌形式方面,歌、诗、词、曲原来都是民间之物,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各种诗体,最初均起源于民间。中国古代一些最伟大的诗人,如屈原、李白等,都从民歌中汲取了大量营养。

民歌式诗歌创作的奶娘,民间故事则是叙事文学的源头。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充满了积极昂扬的精神,雄起瑰丽的想象。

从唐宋开始,中国一些民间说书艺人受佛教“俗讲”的启示,举行专门的讲故事活动——“说话“。他们用于讲故事的底本叫”话本“,对中国小说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说话“本身也成为今天许多曲艺形成的起源。我国一些著名的古典长篇小说,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都是在民间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前后几百年的民间创作、加工、提炼之后,才由文人最终写定的。

除了汉民族之外,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也有许多民间文学珍品。西部和北方少数民族以《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为代表的英雄史诗群,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以《人类迁徙记》、《阿细的先基》、《苗族古歌》等为代表的创世神话系列,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广内涵的经典之作,它们只能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由全民族共同参与才能产生,由于这种条件现在已经永远一去不返,因而显得弥足珍贵。少数民族的传说与长诗,如《嘎达梅林》、《阿诗玛》、《孔雀公主》,少数民族的歌舞和格言谚语等,都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中国文学史,五四运动可以说是一个分水岭。在”五四“之后,中国文学较多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而在此之前,对中国文学的主要影响来自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对中国文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是十分明显的。如果没有我们上述众多民间文学精品,没有在民间文学基础上改编和创作的作品,没有民间文学从题材、形象到体裁和语言对作家的启发,中国文学史的面貌将很难设想。正因为如此,鲁迅、闻一多都将民间文学看做是影响中国文学史发展的基本力量之一。

知识点三中国民间文学事业的新发展

五四运动将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也使中国民间文学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表现为民间文学本身的转变,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认识上的转变。

在封建时代,除了封建统治者因为统治和享乐的需要而采录民歌外,只有少数文人为了创作借鉴和猎异搜奇偶尔记录民间文学,而从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的歌谣研究会起,我国学术界已经有意识地将民间文学看做一种科学研究的对象而认真搜集了。

五四运动以后,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不断被引入中国。从1928年起,蔡元培主持的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组开展了对广西瑶族、台湾高山族等民族的实地调查。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深入群众,学习人民的思想感情,包括他们那“萌芽状态的文艺“,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当时限于战争环境,只出版了少数基本民间文学作品集。

1950年3月,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成立,郭沫若为会长,老舍、钟敬文任副会长。该研究会出版了《民间文艺集刊》和《民间文学》杂志,大学里纷纷开设民间文学课程,培养专门人才。

十年浩劫,民间文学领域深受其害。1979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恢复活动,民间文学领域迅速出现繁荣的景象。

进入21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失业进入一个新时期。在国际上,由于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使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毁于一旦,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对包括民间文学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

◆模块三民间文艺学的性质与任务

知识点一民间文艺学的学科性质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集体创作与传承的语言艺术,民间文艺学则是专门研究民间文学的一门科学。

从民间文艺学的学科性质来看,它是一门既具有交叉性又具有独立性的学科。

民间文学是文学的一个种类,因此,民间文艺学自然属于文艺学的范畴。但是,它又是一种特殊的文艺学,它研究的是一个民族在生活语境中集体创作和传承的口头文学,这种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与书面文学很不相同的特点,因此,纯粹使用文艺学方法很难全面揭示民间文学产生和流传的规律。

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关系密切。民俗学是一门研究民间生活文化传承的学问,民间文学也是一种集体传承的生活文化,因此民间文学史民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间文学的历史来看,最早对民间文学加以注意并从事搜

集和研究的,主要是民俗学家。

民间文学与民族学也有很大关系。在许多民族中,尤其是那些处于前文字阶段的民族,他们的历史与文化大多靠口头文学世代相传。因此,民间文学的研究又成为民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民间文艺学也需要紧紧依靠语言学,因为民间文学是以口语为载体的。不了解语言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就不能完全解释民间文学这种特殊的语言艺术。

知识点二民间文艺学的国际性

民间文艺学是一门具有国际性的科学,在世界各国学者的共同推进下,这门学科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世界学林中占有一席之地,吸引着千千万万的研究者。

英国是开展民俗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之一,1846年,英国学者汤姆斯首先提出了民俗这一学科名词。1878年,英国又率先成立了民俗学会。

芬兰是当代世界民间文学研究活动的中心。国际民俗学家歇会、国际民间叙事研究歇会和北欧民俗学会的会址都在芬兰,1989年联合国第二十五届大会向会员国提交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就是在芬兰学者劳里?航柯的主持下起草的。

在德国,民间文学研究也有着辉煌的历史。早在19世纪初,格林兄弟对民间童话的采录出版以及对深化的研究,在德国乃至世界上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麦克斯创立的太阳神话学派,本菲提出的流传学派,在世界民间文艺学史上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对国际民间文艺学研究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俄国,对民间文艺学的研究也很重视。19世纪,俄国民间文艺学受欧洲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德国学者本菲的民间故事外来说和巴斯蒂安的民间故事外来说和巴斯蒂安的民间故事自生说。在这两个学派的影响下,维谢洛夫斯基创立了一个“历史诗学”学派,试图将“外来说”与“自生说”结合起来,以“自生说”来解释故事主题的起源,以“外来说”来解释故事情节的起源,认为主题可以自生,情节可以借用。

日本的民间文艺学既汲取了欧洲的经验,又有自己的特色。20世纪初,柳田国男提出了“重出立证法”,研究民间故事中反复出现的那些情节,分析其基本核心与变化的部分。同时还提出了“方言周圈论”,认为距离文化发达的城市越远,方言和民俗也就保存越多,为搜集活动,出版了《日本昔话集成》和《日本昔话通观》等多达几十卷的民间故事资料集。

在美国,民间文学也深受学者关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在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博厄斯带领下,大批学者进入印第安人地区进行人类学调查,出版了许多著作,其中记录了大量土著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并对这些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以《菊与刀》和《文化模式》等名著风靡全球的女学者本尼迪克特,就出版过《论北美守护神灵的概念》及《祖尼印第安人的神话》等著作。直到今天,美国的民间文学研究仍方兴未艾,以鲍曼为首的“表演理论”,以帕里和洛德为代表的“口头程式理论”,花样翻新,各领风骚。

知识点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间文艺学

在中国,关于民间文艺学的建设问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即已提出。当时,从“五四”时期的歌谣学运动到30年代的民俗学运动,中国学者对民间文学的研究已经开战了十几年。民间文学的独特性及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已为一些敏锐的学者所关注。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成立给民间文艺学的发展带来了极好条件。1950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解放区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国统区的学者、寄身海外的一些著名专家等,联合起来组织起一支新的大军、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以后,中国民间文艺学受到“左”倾思潮的影响,片面强调民间文学的政治性,片面要求民警文学的直接教育作用,在理论研究上开始出现偏差。1966年以后的十年中,在极“左”路线的摧残下,民间文艺学研究完全陷入停顿。

1979年以后,中国民间文艺学理论研究迅速恢复、发展,在以“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为标志的采录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民间文艺学理论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模块四学习目的与要求

知识点一学习中国民间文学的目的

1、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

2、增进我们对中华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全面了解

3、树立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

4、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自己的民间文艺学知识

第二部分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模块一集体性

知识点一集体性的含义及表现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指的是民间文学由某个民族、地域或历史时期的广大民众共同创作、共同传承而显现出来的特性。

作家文学是作家个体精神劳动的重要体现。民间文学则不然,它的创作活动是在一些群体中进行的,这种由广大民众集体参与的创作活动,创作主体与传承主体相一致,创作与传承同步展开,作品一经创作也就进入了集体传承的过程,始终处于活态的流传状态之中,它们的流传过程,同时也是被广大民众再创作的过程。民间文学作品的传承人,既是接受者,同时也是传播者,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原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和修改。

与作家文学相比,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决定了它必然表达历史的集体意识。民间文学作为民俗生活的重要内容,它的主题、选材以及表现形式都直接呈现生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得到表现。

在创作与流传方式上,民间文学的集体性表现主要有三种形态:

1、集体情境中的集体创作

这一形态在原始社会时期最为常见。在部落或氏族的集体活动中,受集体意识的驱使或集体情绪的感染。

2、由个人创作出作品的雏形后,再由许多人添枝加叶,逐渐完善

民间文学“更多的、也更经常的,却是在她已经成为’初柸‘之后,在不断地传唱或讲述的过程中,受到无数的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在这种加工、琢磨中,不但渗入那些唱述者的思想、感情、想象和艺术才能,也包括那些听众所反映的意见和情趣在内。以孟姜女的传说为例,孟姜女传说在民间流传了两千多年,传播地区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它的最早雏形只是叙述杞良妻拒绝齐侯郊吊的历史事件;到了战国和西汉前期,添加了杞良妻“善哭”的内容;西汉后期值东汉,故事的中心由“善哭”进而进展为哭崩城墙。

民间文学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这样产生的,而民间文学的价值就在于集体创作,在于千人加工、万人琢磨的“添枝加叶”。

3、个人创作,集体流传

民间歌手、艺人的创作多属这种形态。湖北崇阳的民间叙事诗《双合莲》,就是作品中女主人公的一位长辈郑三爹根据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故事编唱出来的。

知识点二集体性的形成与发展

民间文学的集体性,形成于人类必须结成一定群体才能生存下来的原始社会。

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这种集体性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于文字的产生和阶级分化引起社会的大分化,出现了作家书面创作与民间口头创作的分野。

◆模块二口头性

知识点一口头性的含义及表现

民间文学史一种活跃在广大民众口耳之间的特殊的语言艺术,因此又被称为“人民的口头创作”、“口传文学”。广义民众用口头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并在口头传统中将这些作品延续下来,由此形成民间文学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和口耳相传的传播手段,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口头性。

作家文学离不开书面媒介。尽管作家也有口占口述、可读课诵的作品,但普遍而言,主要是书面作品。作家文学依赖书面媒介而存在。书面媒介包括两部分内容:文字媒介和书写、打印以及印刷系统的相关媒介。

知识点二关于口头程式理论

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在帕里——洛德的口头程式理论和以理查德?鲍曼为代表的表演理论中得到了很好的讨论。口头程式理论以史诗为对象,细致讨论了口头传唱史诗的规律,认为口头程式对事实创作和传承具有突出价值。

民间文学作品也可以用文字记录,书面保存。

在文化教育普及的地方,人们获得了更多的表达方式,既可以用书面语言的方式来从事文学活动,也可以继续用口头语言的方式来从事文学活动。

人类运用口头语言的历史远比运用书面语言的历史要长得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广大民众与口头语言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他们将口头语言艺术运用到极为纯熟的程度;另一方面,口头语言艺术也造就了他们特殊的艺术审美趣味。

◆模块三变异性

知识点一变异性的含义与表现

民间文学史活的语言艺术,它保存在人们的记忆里,流传在人们的口耳间,永远没有定稿。民间文学的这种不断变化的特性叫变异性。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大量地、经常地表现在作品的语言变化上,同时也表现在作品的内容、情节、主题、形象、

结构等要素的变化上。

民间文学在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结构等要素上的变化也是常见的。著名传说《孟姜女》、《刘三姐》是文学的诸要素均发生巨大变异的较为典型的例证。

知识点二变异性的形成及其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是由集体性、口头性特征所带来的。因为口传心授,靠记忆保存,又要在集体流传中不断受到人们的加工改造,所以变异在所难免。中国古代有“穿井得人”的故事。

英国的心理学家巴特莱特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篇北美印第安人的民间故事,给他的被试者——英国大学生读了两遍。15分钟以后,巴特莱特按间隔不同的时间,记下他们回忆复述的结果,然后根据故事再生情况研究它在记忆中变化的规律。通过实验他发现:

(1)故事被缩短和省略,主要线索保存而细节部分丢失;

(2)故事中说话语气和表述方式换成了被试者惯用的方式;

(3)故事更连贯、合理,变成合适于英国人的语言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故事。

变异性对民间文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两重性:它一方面显示了民间文学不断变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使作品与人民的生活一道发展,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在不断变化中吸收养分、日臻完善,获得充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遗忘和误传而使作品某些精彩部分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残缺不全,甚至面目全非,造成对民间文学的损害,这又是她的局限性。注意民间文学的变异,对民间文学的搜集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搜集同一作品的丰富异文,便于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探寻其来龙去脉和传承特点,认识其发展变化规律。

◆模块四传承性

知识点一传承性的含义及表现

传承性又称“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千百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民间文学作品的这种相对稳定特征即为民间文学的传承性。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既表现在作品的内容上又表现在作品的形式上,同时还表现在具体作品的传承上。

从内容上看,颂扬民族始祖和创世英雄的创业功勋,赞美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美德,宣扬勤劳致富的幸福观,歌颂忠贞不渝的爱情,这些都是民间文学经世不衰的主题。一些民众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是非感、道德观以及许多传统心理反映到民间文学的内容上,形成一些固定的情节要素,如好心人因祸得福,穷光

棍巧遇仙女喜结良缘,动物报恩,勤劳者挖宝致富等,这些都集中反映了广大民众同情弱者、扬善惩恶、追求幸福的理想和愿望,成为民间文学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不断复制、传讲不衰的文化命题。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积淀,民间文学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古老的、过时的观念和意识,因此由历史的局限和阶级的局限所带来的落后意识、错误观念也会影响到民间文学作品的创作,也会在民间文学的传承中表现出来。我们在认识和欣赏民间文学的过程中必须批判地接受它。

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代代相袭的表现异常丰富。从散文体作品看,故事结构完整,有头有尾,按顺序展开,模式化、类型化结构十分普遍,通常有“对称式”、“三叠式”、“连锁式”等结构形态。故和愿望。韵文体作品则多有像“四季歌”、“五更调”、“十绣”、“十唱”这类固定的调式’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歌体形式,如“信天游”、“爬山调”、“五句子”、“欢”、“谐“、“花儿”等曲调形态。比兴、夸张、谐音、重章叠句等表现手法从古至今沿用不衰,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知识点二传承性的形成与传承人的作用

传承性的形成受集体性、口头性制约。因为在集体的创作,必然要求民间文学作品在内容上反映广大民众的生活和情感。在形式上,也必然要求适合广大民众的艺术趣味。

在民间文学的传承过程中,传承人的作用不容忽视。所谓传承人,可分为群体传承人和个体传承人两类。广义而讲,长期直接参与民间文学的创作传播活动的人们都属于群体传承人范畴。

这些个体传承人的共同特征是:

(1)他们都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活动中崭露头角的佼佼者。不仅有较长的讲唱实践,而且能讲善唱,有超群的讲唱技艺,博闻强记,出口成章。

(2)个人身世不凡,社会阅历丰富,有牢固的群众基础。

(3)有固定的传承渊源。

亲缘传承——即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源于有亲缘关系的家庭成员,一代一代继承下来。

地缘传承——传承人的特长和技艺源于其所生活的特定地域。

业缘传承——在自己所从事的某种行业的活动中接受民间文学传承。

(4)形成了独特的传承风格

个人传承人对民间文学的作用是由他们的共同特征所决定的。由于他们是传承群体中的杰出代表,具有良好的传承素质,在传承活动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它们对民间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个体传承人对民间文学的贡献,最重要的还体现为他们在传承过程中主管创造性的发挥上。

民间文学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共同反映这民间文学的本质。其中集体性表现劳动人民的集体意识和审美情趣,它的存在保证了民间创作中的人民性更充分、更直接地体现,并使民间文学作品在集体加工锤炼中更加精美、更具生命力。

第三部分神话

◆模块一神话的界定与分类

神话,是人类各共同体集体创造、代代相承的一种以超自然现象为主人公、以特定宗教信仰为内核并为其服务的神圣叙事。它既是一种经典性的文学体裁,也是远古人类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

神话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和文学体裁,兴盛于各个民族的远古时代,并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长久流传、演变,至今仍然在一些民族、一些地区中作为口头文学而存活着。学术界把这些现代依然在口头流传的神话称为“活态神话”。

神话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着他们的基本世界观和价值观。由于文化差异,各国神话中呈现出来的神、人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别。在西方基督教观念中,神和人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反的,人不能成为神。

神话和原始宗教关系密切。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根据地在太平洋上对一个群岛上的原始民族所做的实地调查,指出:“神话在原始文化中有必不可少的功用,那就是将信仰表现出来,提高了而加以制定;给道德以保障而加以执行;证明仪式的功效而有实用的规律以指导人群。”

从思维机制上看,神话具有艺术创作的不自觉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认为,神话“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一论断揭示了神话区别于其他文学艺术的典型特征。英国学者曾经指出,“万物有灵观”是神话形成的心理基础。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认为,原始思维是一种以“互渗律”为基础的前逻辑思维,所谓“互渗律”,是指“在原始人的思维的集体表象中,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在它们自身,又是其他什么东西。

神话内容庞杂,如果将时间各民族神话资料汇集起来,数量十分巨大。目前,国内外研究者主要从民族、题材、母题三个角度来考察神话的基本形态进而作出科学分类。三种方式各有长短:按民族划分神话的方式简便但笼统,不能深入内容;按题材划分神话可以归纳各族神话的共同主题,但不能进入细节;按母题划分能深入神话内容的细节,但比较繁琐。

◆模块二中国神话的基本内容

中国神话,是指古往今来生活于这片土地之上的各个民族创造的全部神话的集合。

中国神话按照其表现的内容,可以分为宇宙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神话和其他灾难神话、族群起源神话、文化发明神话、战争神话六大类。

知识点一宇宙起源神话

宇宙起源神话是原始人解释宇宙来源和宇宙基本面貌的神话,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出现和运行,以及其他自然现象起源的神话。

探究宇宙起点,必然把宇宙万物的开始时间集中到某一两个原始存在,或者是水、或者是气,或者是宇宙蛋。其中最远的起源点,迄今仍然具有意义的起源点是所谓“混沌“,一种不能明信言说的存在。

关于万物起源,各地神话差异很大。有自然变化说,有神创说,有动物化身说等。中国最有名的是神化身说。

神话对于天地秩序的构想更加奇特。汉族古代神话人物方形的大地四周环绕着海洋。天柱母题反映了野性思维的一个特点:借用人类建造房屋的模式在思维中建造了整个空间世界。

天地秩序的建立在神话中往往有许多波折,很少一帆风顺的。

日月是最突出的两个天体,对于日月的崇拜十分常见,日月神话也非常动人。

夸父追日的神话是世界神话中比较罕见的母题。

知识点二人类起源神话

所有民族的神话都会讲述人类如何起源及其最初发展的过程,这就是人类起源神话。

关于人类如何起源,各民族神话的说法颇多,大体可归纳为三类:其一是自然变化,其二是神灵生育,其三是神灵创造。

汉族古代最典型的人类起源神话是女娲用黄土造人。创世之初,没有人类。女娲捏塑黄泥,创造了第一批人类。

为了加快速度,她把绳子抛进泥水,再甩掉绳子上的泥点,造出了第二批人。

知识点三洪水再生神话和其他灾难神话

这类神话讲述的是人类在遭遇洪水几乎灭绝之后重新繁衍的故事。

洪水再生神话,古今中外都非常普遍,古巴比伦、古希腊都有。其中以《圣经?旧约》记录的古代希伯莱人的“挪亚方舟“神话最著名。中国的洪水再生神话可以简单分为两类:自然的洪水再生神话和惩恶扬善式的洪水再生神话。

知识点四族群起源神话

族群起源神话是指各个人类族群讲述自己的部落、民族或国家的始祖诞生的神话,人类是以族群的集体生活而得以延续的,族群的存在对于个人而言具有很神圣的意义。族群起源神话正是对于族群神圣存在的一种论证,在维护族群向心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知识点五文化发明神话

文化发明神话是原始人关于自己生活中使用的重要物品、技术,以及各种文化制度的发明过程的神话。其主人公可以是神灵,也可以是半人半神的文化英雄、远古圣贤。

中国自古以来号称礼仪之邦,人们对于发明文化的神灵、圣贤非常崇拜,对于他们的神圣业绩津津乐道。

在神话中,婚礼是伏羲或女娲制定的。汉代武氏祠画像石中出现的伏羲女娲交尾图,二人分别手执象征婚姻制度的圆规和矩尺。画面表现的正是这个神话。

八卦,后来发展为《易经》,成为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神话解释八卦是伏羲发明的,用它“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人类生活依赖文化之网生存。文化发明神话是论证人类文化生活方式合理性并指导生活的一种工具,是对人类文化生活本身的肯定。

知识点六战争神话

原始社会中后期,为争夺财富、权力和领土,经常发生战争。一方面,那些战争英雄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战争的记忆经过长期的口述演绎,最终把历史事件神化了。另一方面,由于人间的战争,人们很自然地想象神灵之间也存在战争。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共同形成了战争神话。

中国古代对于神和人的界限往往不太分明,战争神话中的诸神之战,常常和部族之战混在一起,难以区分。

黄帝、炎帝之战:黄帝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亦称轩辕。炎帝是相邻部落的首领。双方在阪泉发生战争。

黄帝、蚩尤之战:蚩尤是九黎族首领,原来活动于南部和东部。后来进入中原,遂与黄帝冲突。双方在涿鹿大战。

以上两场战争,牵扯到其他人物,刑天就是其一。刑天原来是炎帝臣子,曾奉炎帝命令制作歌曲《下谋》。

◆模块三神话的价值及其研究

神话在生活中有两种形态:一种是与宗教仪式、民俗活动等结合在一起,在其中完成特定的文化功能;另一种是作为单独的故事来讲述。对于神话学研究者来说,神话具有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两方面的价值。

知识点一文化史价值

神话是人类早期历史的活化石,它产生于没有出现文字的时代,对于认识和研究史前人类的社会形式、生产、生活、艺术、信仰以及其他情况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文化史价值。

神话作为人类最早最有影响的精神活动,是人类最早的关于生命、自然、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等命题的主动叩问和思索,具有元典的哲学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接近人类的类本质、感悟生命和认识自然的独特方式。

神话的文化史价值也体现为它对人类文化史上的各种文化现象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神话的文化史价值还体现为它的现实意义方面,体现为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塑造与维护。

知识点二文学审美价值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神话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价值。作为文学的源头之一,神话开启了人类的叙事艺术。“ 叙事“一词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叙述内容,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二是叙述话语,即叙事作品中使故事得以呈现的陈述语句本身;三是叙述动作,即作为一种行为而存在的支配叙述话语的”叙述“本身。神话早在人类史前时代,就开创了叙事艺术较为完备的基本形式,创立了一些具有原型意义的叙事模式,成为各族文学的源头与”奶娘“。

作为语言艺术的神话,对后世语言艺术的发展具有永久的启示力和规范力。中国的诗歌得益于神话的影响极其深刻。

神话的艺术想象奇幻二瑰丽。原始人类让思维超越了自然的限制。自由驰骋。

神话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积极进取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再自然面前显得那么渺小,但他们通过幻想,创造了大量的神灵和半人半神的英雄,让他们去征服自然,实现自己的梦想。

知识点三神话研究概括

神话久远单独生活史及其内在的独特思维机制,决定了神话研究的难度与不可避免的主观性,正如我国著名文化学家朱狄所说,对神话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首先是对某种神话理论的理解。

西方的神话学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研究方法的更替史。在西方,最早研究神话的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主要倡导者色诺芬尼认为,神话不过是古人的寓言,是古代智者暗示各种自然法则、寄托道德教训而留下的“哑谜“。

20世纪西方神话学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一方面,中少数国家扩展到整个西方世界,另一方面,研究领域也有较大突破,人类学、哲学等传统研究方法继续发展,心理学、文艺学方法也进入神话领域,神话比较研究走向深化。德国哲学家卡西尔以符号哲学理论探讨神话本质,认为神话是人类以神话思维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产物,因而可以看成是神话思维方式的具有象征意象的符合,代表作为《神话思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发掘神话的内在意义,他批判地继承老师弗洛伊德性心理学的理论,提出了神话意象蕴涵着人类集体无意识的观点,对神话研究起到了深化作用,其代表作为《无意识心理学》。

从西方神话的研究概括来看,主要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多学科从不同角度对神话本质给予的深入发掘,使得神话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方法论的研究,而不是本体论的研究;一是人类学视野中的神话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一特点决定了当代国际神话学的基本面貌。

中国56个民族的神话异常丰富,这些神奇瑰丽、脍炙人口的神话构成了中华民族神话的庞大系统。中国神话学的创建与发展始于20世纪。1903年,清末留日学生蒋观云在《新民晚报》上发表《神话历史养成之人物》,成为中国第一篇神话学论文,此后,王国维、梁启超、鲁迅等一批现代启蒙思想家相继把“神话“作为启蒙新工具,引入到文学和历史研究领域。鲁迅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吧神话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人,自他以后,神话引起了文学史家的注意,成为中国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现代神话学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①萌芽阶段:这一时期西方神话学的许多理论传入中国,尤其是人类学派理论,为中国神话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条件。②奠基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中国神话学早期的研究专家,他们发表、出版了大量的对于中国神话学具有奠基意义的论文和著作,主要代表作家有矛盾、闻一多。③拓展阶段,这一时期由于抗日战争爆发,大批学者随大学和研究机构远迁西南大后方,并在西南地区将田野作用与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结合起来,拓宽了中国神话学的视野,提高了神话研究的整体水平。④低谷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神话学在资料搜集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在理论研究方面总体上没有大的进展。⑤繁荣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神话学与其他领域一样。

第四部分民间传说

◆模块一民间传说的界定与分类

知识点一民间传说的界定

在民间传说学术史上,德国民俗学家格林兄弟是值得尊敬的。1816年,他们出版了《德国传说》,该书的引言中说,”幻想故事更偏向是诗的,传说更偏向是历史的“。1835年,他们又将民间叙事划分为民间故事、传说和神话,并进行了初步的区分。

在中国古代,人们常常将传说称为:”逸闻“、”传闻“、”趣闻“等。”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人们逐渐意识到民间传说的独特性,开始从学理上去界定民间传说。在20世纪的中国,出现了几种民间传说的定义,这些定义的表述方式大同小异,即认为民间传说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传播,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风俗相关的故事。

民间传说的广义,指的是把所有古来的传承,自然包括人们记忆流传在口上的说谈,以及较为奇特的信仰或习俗,只要问起就能得到某种说明的,都看着是传说。狭义,是只认为其中的一部分,即仅限于我国发展起来的,分布各地,广泛流传的有情节的故事才叫传说。

知识点二民间传说的分类

对于民间传说的分类历来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以民间传说的情节为核心编制的分类系统,一种是以内容为核心的分类系统。

以情节为核心编制的民间传说分类系统明显受到芬兰学者阿尔奈和美国学者汤普森编制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的影响,并且在这个索引本身也包含了大量的民间传说。

我国学者张紫晨曾尝试过以民间传说的情节对我国民间传说进行分类,下面我们选择两则常见的民间传说类型,以此窥见民间传说以情节为基准进行的类型归纳:

端午节挂艾型:此类传说在中国流传甚广,如河南《插艾》、湖北《插艾免灾星的来历》等。地陷为湖型:这类传说在我国流传甚广,代表性篇目有《巢湖传说》等。

以情节为中心的民间传说分类并不强调民间传说的思想内容的表达和人物形象的描述,而是聚焦于叙事情节的展演,这种分类方法本身就是一种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学术性。

以内容为核心的民间传说分类系统受到很多学者的青睐,奥尔里克曾将民间传说分为两种,即起源传说和轶闻趣事。最为常见的起源传说类型是当地起源传说。轶闻趣事是一种没有被地方化的叙事,它表现的是一个人处于一种特有的情形中。

1、人物传说

这类传说以人物为中心,记叙他们的事迹,包含着民众对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带有民众的普遍价值判断,也融会讲述人的个人情感。人物传说中大多数是有据可考的历史人物,也有少量的虚构的人物,这些虚构人物在民众的心理上却往往将他们与历史人物同等看待。具体来说,我国的人物传说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帝王将相的传说。二是民族英雄的传说。三是清官的传说。

2、史事传说

这类传说以叙述重大的历史事件为主,它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记录历史事件的某一片段,而不去关心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它的侧重点在记事。这类传说往往与人物传说有所交叉,但是两者各有侧重,史事传说重在记事,人物传说重在记人。

3、地方风物传说

这类民间传说在我国流传最为广泛,它主要是解释各地山川名胜的由来,是具有较强解释性特点的传说。我国的地方风物传说具体包括:

山川湖海等自然风物的传说。这类传说的“传说核“主要为自然界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各类景观,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传说围绕这些景观的基本状貌建构故事。

名胜古迹等人造景物传说。这类传说的“传说核“主要是在不同时期因为某种原因由人建造的景观,在它的身上承载了许多的历史烟云和时代情结。

地方风物传说具有浓厚的地方性和民族性,各地民众认为他们传承的地方风物传说是本地特有的,因而在讲述时表现出浓郁的对乡土的热爱与自豪的情感。

4、风俗传说:指以某个流行的风俗习惯为中心构建的民间叙事。由于风俗的形成历史悠久,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5、动植物传说:指以动植物的情状和形态为核心构成的民间叙事,它排除带有神性色彩的动植物神话,以及带有明显教育意义的动植物故事。

◆模块二民间传说的特征

知识点一民间传说与神话、民间故事

作为面积口头叙事文学的民间传说的特征,首先体现在它与相邻题材神话与民间故事的区别上。

1、民间传说与神话两者区别:

二者形成的思维机制不同:神话是先民经过不自觉原始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民间传说则是民众自觉艺术思维的产物。

二者主人公属性不同:神话的主角是神,民间传说所叙述的不是神而是人,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历史上出现过的,他是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和传奇花的结果,民间传说是以神拟人。

2、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

民间传说与神话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之间也是彼此渗透、相互影响。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之间相互转化,即故事的传说化和传说的故事化。

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尽管联系密切、但是它们也有明显的区别:民间传说总是与一定的纪念物相关联,围绕客观实在物进行叙事;民间故事却无需围绕客观实在物构建故事。

民间传说的主人公一般是历史上的,可以说所有的传说人物都有名有姓,有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尽管有虚构成分,但它同历史的关联较为紧密;民间故事却完全不受历史的局限。二者的叙事风格不同,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对幻想艺术的把握上,民间传说的幻想和虚构是有限的。

知识点二民间传说的特征

通过对民间传说与相邻的神话与民间故事的比较,其体裁的特征体现在:

1、可信性的内容

民间传说的内容所涉及的一些人物、事件、地点、时间,一般是特指的、相对固定的,讲述时不能随意遗漏或替代。

民间传说内容的可信性还因为传说中的人物往往是历史上实有的,在叙述该任务活动时,叙述者往往用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来加重其内容的可信性。

民间传说内容的可信性的决定因素:

(1)传说中的人物往往是历史上实有的;

(2)传说的背景往往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3)传说中提及的事物特性往往是客观存在的;

(4)传说中提及的景观往往有遗迹可寻;

(5)传说描述的内容往往有民俗信仰的背景。

2、传奇性的情节

民间传说传奇性的情节除了通过夸张、幻想等艺术手法完成以外,还受到我国仙道思想的影响,这一点在我国民众传承的“仙话”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可信性与传奇性在民间传说中的交融使它具有跨越历史与文学的两重性,但是这一特点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形态。

3、箭垛式的人物形象

所谓箭垛式,是指民众把一些同类情节集中安置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的现象。民间传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将人物最具代表性的某种性格进行集中描述,使这一性格在传说人物身上得到强化,逐渐定型下来,形成一个具有极强凝聚力和包容性的箭垛式的人物形象。民间传说中的鲁班形象就是一个突出例子。

民间传说具有的箭垛式的人物形象,与民间故事类型化的情节具有明显的区别:民间传说的箭垛式主要是人物形象的集中化,民间故事的类型化则主要表现在情节上的相似;民间传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往往将不同的情节安置在一个完整的叙事;民间传说人物形象的箭垛式,重在意义的彰显,民间故事指的是情节的类型性,重在情节的排列。

4、相对固定的传承范围

民间传说围绕一定的客观实在物来讲述,它的艺术构思也依凭于客观实在物,这就决定了民间传说的传播总是围绕客观实在物这个特定的中心进行。如屈原。

◆模块三民间传说的价值及其研究

民间传说以其独特的价值受到民众的广泛重视,美国民族志学家费特曼曾指出:”传说对于文字和没文字的社会同样重要。它呈现出一个社会的精神特质或存在方式。

民间传说的价值:

(1)民间传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以客观实在物为中心构建的民间传说,寄寓者民众对各类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评价,是他们历史观点、历史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人们常将民间传说称为“口传的历史”。

(2)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作为民众生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传说,不仅以它特有的方式保存民众的历史,而且在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今天,民间传说仍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3)民间传说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乡土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传说在叙述人物、刻画景物、解释风俗时,讲述者的语言常常是自豪而亲切的。

在我国民间传说中还有一种较为独特的种类——“仙活“。这种以叙述神仙活动为中心内容的传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传说学是中国民间文艺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是“五四”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文学工作者开拓的新的研究领域。

第五部分民间故事

◆模块一民间挂失的界定与分类

知识点一民间故事的界定

民间故事是广大民众创作并传承的反映人类社会生活以及民众理想愿望口头文学作品。在我国民间,各地民众对讲述民间故事有各种称呼,如:“讲瞎话“、“讲古”、“讲经”、“说白话“、“摆龙门阵”等等。

知识点二民间故事的分类方法

民间故事具有世界性特点,只要世界上有人类的地方,就有故事在流传。就全世界而言,故事的数目犹如恒河沙数。

“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所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国际上

将这种方法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简称”AT分类法“。即按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故事进行分类编目的一种分类方法。

”AT分类法“将故事划分为五大类,共有2500个故事类型。

(1)动物故事(2)普遍民间故事(3)笑话(4)程式故事(5)未分类的故事、

“AT分类法“为国际间的学术对话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德国学者沃?爱德哈德于1937年在曹松叶的协助下编纂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一书。美国华人学者丁乃通1978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书。台湾学者金荣华于2000年在台北版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为对象,以“丁氏索引“为基础而加以改进的专题性索引。

知识点三民间故事的类别

1、幻想故事

幻想故事又称童话、神奇故事、魔法故事等。这类故事的幻想色彩十分浓厚,是以丰富的想象及虚构为手段,来表现人类的生活和思想愿望的故事。

我国民间流传的幻想故事主要有:魔法故事也叫变形故事、宝物故事、动物故事。

2、生活故事

生活故事又称“世俗故事“或”写实故事“。这类故事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体裁。

我国流传较广、艺术上较为成熟的生活故事种类:交友道德与家庭伦理故事、奇巧婚姻故事、长工斗地主及民斗官的故事、巧女故事、呆婿故事、机智人物故事、

3、民间笑话

民间笑话是一种将嘲讽与训诫蕴涵于谈笑娱乐之中的短小故事。

我国民间笑话的主要类型:揭露与嘲讽笑话、讽刺与幽默笑话。

4、民间寓言

民间寓言是由民众集体创作并流传的带有明显教训寓意、富有哲理、短小精悍的口头故事,是社会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结晶。

从体裁来看,民间寓言主要是在寓意型的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从狩猎到农耕的社会生产变化,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没有以前那么密切了,在民间口头创作中,有些作品虽然仍以动物作为表现的重要对象,但侧重点已由过去的单纯反映动物的形态、习性、特征乃至崇拜转到了表现人事方面的内容,因而经常赋予动物以人的思想、情感、生活体验,逐渐形成一种带有明显教训寓意的口头故事——民间寓言。

◆模块二民间故事的特征

知识点一内容特征

1、民间故事主要借助幻想来构建内容和情节,即使是切近现实的生活故事,其中也一定要带有某种程度的幻想与理想化虚构。可以说,幻想是民间故事内容的重要特征。

2、幻想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是与现实生活愿望相结合,并不断指向未来的一种创造性想象。幻想产生于对现实的不满足,产生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它是人类在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渐次深化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不论是幻想故事还是生活故事,都寄托着人们对理想世界的种种憧憬与追求。换言之,正是由于民间故事负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种种理想和愿望,才显示了无穷的魅力,牵系着一代代的民众,使他们乐于讲,乐于听,乐于传。

3、民间故事在反映生活的本质时,追求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因而其内容具有广泛的概括性与象征性。一般来说,民间故事的生成都带有其时代的印记,故事的主题及思想内容均表现出一定的历史阶段性,故而民间故事中的幻想及虚构也受其制约,表现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故事中的幻想性质也有所不同,对生活与人生理想的艺术表述也有所变化。若按故事的发展脉络来看,民间故事的内容具有以下特征:

(1)第一,在人类社会早期形成并传承下来的故事,内容多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类故事主要借助一些古老的、初级形态的幻想,突出“热为万物之灵”,在自然界压力面前的克敌制胜、无坚不摧的豪迈气概;同时,也表现人类对大自然所持有的神秘、崇拜等复杂情感以及与大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亲和关系。

(2)第二,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在古老的故事继续流传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表现阶级社会矛盾突出的故事。在许多故事中,人们仍然以“超现实”或立足于现实生活基础然而却是超阶段的幻想,来表现他们对封建统治者和压迫剥削者的反抗与斗争,抒发他们不满现状、渴望变革的愿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虎媪传》是“狼外婆”故事在我国较稳定的流传形态。故事中的反面角色,在北方多为狼外婆,在南方多为虎外婆。这一故事以象征的形式表达了人民大众在阶级较量与斗争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旨在强调识别敌人真实面

目的重要性。故事深得我国历代民众的喜爱,尤为女性讲述者所乐道。

(3)第三,这一时期还有大量故事直接取材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以一种立足于现实生活基础上的幻想和虚构,对纷纭繁复的世间生活、人生百态,进行了全景式描绘。

①表现人与命运的关系的故事。这类故事的特点是:并不依照生活本身固有的面目构建情节,而是循着理想的、幻想的方向展开故事。故事细节不一定符合常情,但结局却是合乎规律性与目的性的。

②表现人性的善恶及社会道德伦理的。这类故事往往反映民众家庭及社会交往中的各种矛盾,对人物的行为表现进行道德的批判。

知识点二艺术特征

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十分突出,这主要因为故事的叙事多是按照一定的模式构建的。

如果将民间故事的艺术特征进一步归纳,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第一,民间故事的主人公多是泛指的,故事的时间、地点也多是模糊含混的。

(2)第二,民间故事的人物设置与情节结构具有程式化特点。民间故事的人物角色设置常常是两兄弟、三姐妹或哥仨、姐俩、两个伙伴等等。结构主要有“单纯式”与“复合式”两种。

(3)第三,民间故事的情节构思具有类同性特点,形象塑造多体现“二元对立”的美学原则。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多是正反对比,一好一坏,一善一恶,一忠一奸,在民间故事里,美与丑、善与恶、机智与愚蠢、勤劳与懒惰、勇敢与怯懦、憨厚与狡诈、谦虚与骄傲、诚实与虚伪,都是作为性格类型互相对立着存在着。这些形象饱和着生活得血肉,充溢着幻想与夸张。广大民众正是通过这种极度夸张的类的对比,来表明他们对生活的审美和道德的评价的。

知识点三传承特征

民间故事在传承过程中,其规律和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第一,故事传承的时间与场所。民间故事的传承活动是民间自发进行的,没有固定的时间与场所。受生产与生活的制约和影响,这种传承活动多是在农家的炕炉、劳动场所展开及节庆、红白喜事等集群性民俗活动时进行的。

(2)故事传承的线路。民间故事的传承线路主要是家族传承与社会传承。

①家族传承。民间故事具有集体流传的特点。在传承的实态上,却是通过具体化、个别化、有时甚至是单线传承来体现的。

②社会传承。社会传承指家族传承之外的故事传承活动,包括地缘传承、业缘传承等等。社会传承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范围内(如地域范围、职业范围)进行的故事传承活动。

(3)民间故事传承人。民间故事传承人不同于一般的讲述者,他们是一些具有较高艺术才能的人。概括起来,民间故事传承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①能够讲述较多数量的故事。我国故事学界一般认为,能讲50则以上故事的讲述人,基本可称为讲述家。

②讲述活动有较大的影响。民间故事传承人表现为有一定的知名度,其讲述活动得到听众的普遍认同和喜爱。

③具有较高的讲述技巧,有独特的风格与创造才能。

④有自己的传承线路。民间故事传承人都有自己的传承线路,这是由民间文学流传的规律所决定的一种民俗现象。故事家传承的作品,不仅都有其直接的源头,而且还都有清晰的传承脉络。

◆模块三民间故事的价值及其研究

知识点一文化价值

1、民间故事作为民众心理结构的一种物化形态,向我们真实地展示了特定历史阶段民众的生活风貌及心路历程。民间故事独特地伴随着历史,越是古老的故事,越具有历史的黏着和多层的积累,经过不同时代的传承,往往打上不同历史时代的印记,因而具有特殊的文化史价值。古往今来,民间故事不仅随时记录和反映社会民众的思想愿望、历史评价、生活态度和审美倾向,而且成为广大民众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2、有学者明确提出“自下而上”或“走向民间”的历史学研究取向。这里所说的“下”,指的就是民间文化、基层社会、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它们才是人类历史的基础和主题。并且提出,一要把以往忽略的基层社会的历史、普通民众的历史、日常生活的历史和民间文化史掸去灰尘,重新放在适当的或者重要的位置;二要以“自下而上”的眼光重新审视和改造政治史学范式下的传统研究领域。

3、民间故事对文化史的反映是艺术化的,对某些文化现象的理解常带有想象和臆测的成分;在表现上服从于艺术的要求。故事不是以社会文化本身的科学面貌出现的,因而其文化价值是独特的。

知识点二教育价值

由于民间故事的内容切近民众的日常生活,形式又为人们喜闻乐见,因而它自然成为民众进行自我教育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教科书。

1、民间故事的教育价值体现于直接的与间接的两个层面。直接的价值主要体现于各种知识的传授。这些知识主要包括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生活知识、生产知识、社会知识等等。间接的价值主要体现于对社会成员的习俗养成及道德规范的培养。对于能够接受正规教育的社会其他群体来说,民间故事同样具有教育的价值与作用。

2、民间故事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不但未成年人所喜爱,更是和孩子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知识点三心理补偿价值

民间故事在讲述和听取的过程中,在人们的心理上可以形成一种审美的愉悦之感,对民众具有一种心理补偿的价值。

历史上,在民间故事颇为盛行的乡村社会里,那些喜欢讲故事、听故事的民众,他们的生活境遇常常是贫苦而又孤寂的。随着人生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一次次破灭,他们尤为渴望获得精神上的救助与满足,以实现某种心理平衡。民间故事便具有这样一种心理补偿功能。民间故事对民众的心理补偿,所激起的主要不是官能享受的快感,而是进行生存斗争、进取的快乐。这种审美愉悦同我国劳动民众淳朴的道德相融合,具有积极的价值与作用。

知识点四民间故事的研究

从世界范围来看,真正具有现代科学意义的民间故事研究肇始于19世纪初。1812年——1814年间,德国著名语言学家格林兄弟出版了他们搜集整理的《儿童与家庭故事集》(即《格林童话集》),接着,又出版了《德国的传说》、《德国的神话》等专集,在欧洲激起巨大反响。此后,欧洲各国争相效仿,开始搜集本国的民间故事。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上半期,欧洲各国搜集和印行的故事资料难以胜计,有关民间故事的各种研究活动也相继展开。其中,由于民间故事具有的世界性特点,是各国故事的比较研究从一开始就很盛行。

中国的民间故事研究是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这一时期的成果主要有赵景深、钟敬文等人有关民间故事尤其是童话研究的一系列论述和译述。五六十年代以后,钟敬文、贾芝、毛星、姜斌(天鹰)等学者就故事研究也曾发表过许多有影响的论述。进入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故事研究有了较大的拓展。其中,既有对故事的整体性研究,也有对故事不同体裁样式的研究。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之一的《中国故事集成》各省卷开始陆续出版,至目前已全部出齐。这一划时代的大型文献的出版,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的故事学研究,使其有突破性进展。

第六部分史诗

史诗是一种古老而源远流长的韵体叙事文学样式,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上,希腊史诗、印度史诗、巴比伦史诗、芬兰史诗、中国各民族史诗等都成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和文明的丰碑。因而每一部宏伟的民族史诗,不仅是一座传统文化的宝库,也是认识一个民族的百科全书,是“一个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

◆模块一史诗的基本特征

1、古代歌谣的一些要素,如韵律和节奏。对动作和场景的描绘,显然也成为史诗的基本要素。说唱故事、说唱英雄的事迹,这是史诗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英雄角色和英雄主义的内容成为史诗研究的主要任务。

2、史诗属于一种很复杂的文类。绝大多数史诗包含其它许多的文类,如谚语、赞词、祈祷辞、咒语、挽歌、仪式描述等。这些文类在口头传统之中都各自独立存在着。融合多文类的传统,这是口传史诗的特点。史诗虽然有一定程度上具备有机综合的特点,但也不能用其中任何一个文类标准,也不能用所有这些文类的特点拼凑出来的标准去衡量它。

3、关于史诗,我们习惯于从它的外部特征来认识它。史诗与历史有特殊关联性,但是即使史诗的历史印记十分鲜明,它也不是编年史式的实录,甚至也不是具体历史事件的艺术再现。史诗对历史有着特殊的概括方式,体现了史诗的创造者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与表现特点。

◆模块二史诗文本和史诗演唱

在许多族群中,史诗总是以一个演唱传统而不仅是一篇作品的面目出现。某些被普遍接受的文本,也给人以某些文本“权威”的印象。但就依然处于活形态传承之中的史诗文本而言,试图建构或者追求所谓“权威”或“规范”的文本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史诗又不会无限制地变化,历史悠久的演唱传统制约着文本的变异方向和变异限度。

1、美国实施研究专家约翰·迈尔斯·弗里和芬兰民俗学家劳里·航柯等学者,相继对口头史诗文本类型的划分与界定作出了理论上的探索,他们认为:从史诗文本来源上考察,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层面:一是口头文本,二是来源于口头传统的文本,三是以传统为导向的口头文本。以上史诗文本的基本分类,原则上依据的是创作与传

播过程中文本的特质和语境,也就是说,从创作、表演、接受三个方面重新界定了口头诗歌的文本类型。

(1)口头文本:严格意义上的口头文本可以在活形态的口头表演中,经过实地的观察、采集、记录、描述等严格的田野作业,直至其文本化的整个过程中得到确证。这方面的典型例证之一是南斯拉夫的活态史诗文本。口头文本既有保守性,又有流变性。中国的“三大史诗”皆为口头史诗。

(2)“源于口头的文本”,又称“与口传有关的文本”,是指某一社区中那些跟口头传统有密切关联的书面文本,他们通过文字被固定下来,而文本以外的语境要素则无从考察。从文本分析看,这些写定的古籍文献依然附着了本民族口头传统的基本属性。

(3)“以传统为导向的文本”,按照航柯的总结,是由编辑者根据某一传统中的口传文本或与口传有关的文本进行汇集后创编出来的。

2、史诗是大型的叙事,其内容庞杂,故事曲折,人物众多;在有些传统中,史诗演唱还有乐器伴奏,有复杂的曲调和严格的格律。要掌握这些,歌手一般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

①史诗表演在许多社区或族群中,其基本作用是娱人,听众从中获得很大的审美愉悦。但在另外一些传统中,史诗演唱往往具有其他功能。

②史诗歌手群体,作为史诗演唱传统的传承人,在不同民族和不同传统中,其角色、地位和作用也彼此有别。

③中国还有许多蒙古族说唱艺人,他们以传统的古朴说唱形式活跃在民间,他们是史诗的传播者。演唱蒙古史诗《江格尔》的民间艺人,蒙古语叫做“江格尔奇”。

◆模块三中国史诗的多样性

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后,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发掘、搜集、记录、整理和出版,有力地纠正了黑格尔关于中国没有民族史诗的论断。中国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蕴藏丰富,尤其以口传的长篇叙事诗歌和史诗最具民族特色,流传地域广阔,传承时代久远,与少数民族的历史生活和文化认同联系紧密,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量,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学成就。

1、中国史诗按传承地域可分为南北两大系统。中国史诗的特征:

(1)口头流传的活形态

(2)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事实表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史内容,这是中国史诗的第二大特征。

(3)中国各民族史诗的类型多种多样,这是中国史诗的第三大特征。

2、中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是公认的伟大英雄史诗,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3、中国史诗大略可以分为创世史诗、迁徙史诗和英雄史诗等类型。

①创世史诗。以创世神话为基本内容,以天地、万物、人类、社会、文化之起源、演变、发展为内容的史诗,又称“神话史诗”。创世史诗在中国南方地区多有发现。这类史诗叙事结构体系完整,并反映着各民族先民在特定历史时期所特有的历史观。

②迁徙史诗。以民族或支系在历史上的迁徙事件为内容,展示各民族或各支系在漫长而艰难的迁徙道路上的社会生活和族群命运,塑造迁徙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民族英雄、部落首领等人物形象及描绘各民族迁徙业绩的壮阔画卷。以西南彝语支民族的迁徙史诗而言,其主要特征是以各民族的世系谱牒为时间线索,以迁徙辗转的路线。沿途的迁居地为空间线索,以迁徙原因、迁徙活动、迁徙结果为叙述内容。

③英雄史诗。叙述与部落、民族和国家(或地方政权)的形成与发展相关联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传说的诗作。这类史诗的主要特征是以一个或几个英雄人物的历史活动为中心,展示广阔的社会生活。

4、中国最著名的三大史诗是《格萨尔》、《江格尔》和《玛纳斯》。

(1)《格萨尔》自11世纪以来《格萨尔》在藏族古老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基础上,经过不知多少代说唱艺人的不断创作,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史诗样式。这部史诗是关于英雄格萨尔一生业绩的神圣叙事。史诗《格萨尔》起源于古代的部落社会,它继承了古老的说唱故事、谜语或占卜的传统,具有浓厚的西藏本土信仰——苯教色彩。

《格萨尔》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史诗,大约有100余部,每部以5000行计,整部史诗约有50万行之长。这一史诗传统还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中,它的篇幅正在不断拓展。史诗传递的方式,主要是民间艺人说唱、戏剧表演和木刻本或手抄本。

(2)《江格尔》

《江格尔》主要流传于中、蒙、俄三国卫拉特蒙古人中。这与历史上卫拉特蒙古人的迁徙足迹密切相关。我国

新疆卫拉特地区是《江格尔》的故乡。但最先被发现和记录的不是新疆《江格尔》,而是俄罗斯卡尔梅克的《江格尔》。1802年——1803年间,德国旅行家贝格曼在伏尔加流域的卡尔梅克人中发现、记录并发表了《江格尔》两部长诗之转述本,由此揭开《江格尔》史诗搜集、整理、出版和研究的序幕。《江格尔》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专门学科。

《江格尔》是一部以主人公江格尔的名字命名的史诗。它热情讴歌了以圣主江格尔汗为首的六千多位勇士,歌颂了他们为保卫以阿尔泰圣山为中心的美丽富饶的宝木巴国,同来犯的形形色色凶残的敌人进行的英勇而不屈不挠的斗争。《江格尔》以英雄人物的活动为主线。它的各个章节都有一批共同的英雄人物形象,以此作为有机联系构成它的结构体系。它的各个长诗都由序诗和基本情节两个部分组成。序诗以静态描写手法介绍江格尔及其家乡、人民和众勇士,基本情节部分则以动态叙事描写英雄们惊心动魄的业绩。

3、《玛纳斯》

《玛纳斯》史诗在150年前就由拉德洛夫搜集、整理并刊布于世。英雄史诗《玛纳斯》由《玛纳斯》、《赛麦台》、《赛依铁克》《凯耐尼木》、《赛依特》、《阿斯勒巴恰与别克巴恰》、《索木碧莱克》、《奇格台》8部构成。史诗以玛纳斯及其7代子孙的英雄业绩为主线,反映了柯尔克孜族人民抵御外侮,保家卫国的英雄主义精神。

◆模块四史诗研究概略

人类对史诗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亚里士多德关于史诗的分析对后来的西方学者影响很大。史诗作为一种类型,成为叙事文学的鼻祖。荷马史诗业已成为西方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范例。

1、西方史诗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开始,到维吉尔的文人史诗创作,显示出清晰的历史脉络。

2、20世纪30年代米尔曼·帕里和艾伯特·洛德把19世纪以来的民族志学方法纳入古典诗学的领域,他们在南斯拉夫发现了荷马史诗的类似物,创立了口传史诗的诗学,揭示了口头史诗传统的创造力量,确立了一套严密的口头诗学的分析方法。

3、中国大多数史诗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被陆续发现的;而史诗的搜集、记录、翻译、整理、出版,还是近三十年的事情。我国史诗研究岂不更晚一些,较为系统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第七部分民间长诗

◆模块一民间长诗界说

知识点一民间叙事长诗

民间叙事长诗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以第三人称进行叙事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并注重人物刻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也称“故事歌”或“故事诗”。

民间叙事长诗不同于一般的民间歌谣。民间歌谣篇幅短小、以抒发感情为主,某些歌谣虽然包含一定的叙事成分,但也只是为抒发感情而设置的场景或情节片段。民间叙事长诗篇幅较长,叙述首尾完整的故事,刻画生动具体的典型人物形象。

民间叙事长诗不同于史诗,两者虽然都有叙述故事、刻画人物、采用韵文体式等共同点,但又显露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史诗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国家形成的初期,是在神话的基础上产生的大型口头创作。民间叙事长诗则多为阶级社会的产物,没有史诗庄严的特点、宏大的规模、总汇民族知识的功能。

知识点二民间抒情长诗

民间抒情长诗是人民群众创作、口头流传的以抒情为主的长篇韵文或韵散相间的诗歌作品,往往采用第一人称歌唱,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结构也比较灵活。

知识点三民间叙事长诗与民间抒情长诗的区别

民间叙事长诗要叙述完整的故事,其故事有头有尾,多以主人公的曲折经历为线索单线递进发展。民间抒情长诗注重抒情,没有故事情节,由一组组短歌连缀而成。一部分首尾连贯的抒情长诗虽然有一定的叙事性,但也只是事件的梗概或情节的片段与若干过去生活的画面,它们的出现不是为了讲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为了配合主人公的抒情。

民间叙事长诗多以第三人称叙事,被视为全知全能的视角,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叙述不同事件的发展和各种人物的言行,甚至还可以随意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各种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民间抒情长诗则多以第一人称进行抒情,倾诉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和愿望。

民间叙事长诗与民间抒情长诗中的爱情诗都有细致的人物描写,但两者的目的是不同的,民间叙事长诗描写人物主要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民间爱情抒情长诗描写人物主要是为了表达对于人物的爱恋之情。

◆模块二民间叙事长诗

知识点一民间叙事长诗的发展历程

1产生于周至春秋中叶的《诗经》已有叙事诗的萌芽。《古风》、《静女》、《氓》等已是小型的故事诗,这些诗歌虽然有故事、有人物形象,但毕竟叙事较少,情节较为单纯,人物性格刻画较为简单,还只是叙事诗的雏形。

2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些小叙事诗,较之先秦的叙事诗雏形,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3直到汉乐府中出现了《焦仲卿妻》这样的作品,我国古代叙事诗才趋于成熟。《焦仲卿妻》堪称我国民间叙事长诗的第一部精品,它与《木兰辞》可谓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长诗中璀璨耀眼的“双子星座”。

4隋唐以来,受民间叙事诗的影响,文人叙事诗逐渐繁荣,产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民间叙事诗则较少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至于很少被人采录,在中国诗歌史上留下了一大段空白。

5明清之际,我国民间叙事长诗进入空前繁荣阶段,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反映当时生活的叙事长诗。

6在我国民间叙事长诗中,少数民族的叙事长诗以其浓郁的民族色彩、丰富多彩的内容与艺术样式而占有重要地位。

知识点二民间叙事长诗的艺术特征

1歌颂反抗斗争,描写爱情悲剧

我国民间叙事长诗大都产生于近现代社会,多反映人民群众反抗封建统治和青年男女追求婚姻爱情自由的斗争生活。近现代社会,由于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觉醒和统治阶级的腐朽残暴日益加剧,阶级矛盾更加尖锐激化,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更加频繁广泛。虽然这些反抗斗争多以失败告终,但在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及事迹却得以广为传颂,以叙事抒情见长的民间叙事诗便成为传颂这些英雄人物及事迹的重要载体之一。

民间叙事长诗中最多的篇章是以歌颂青年男女追求真挚的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迫害、争取婚姻自主为主题的。在封建社会中,婚姻一开始就被套上了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的枷锁。在爱情婚姻问题上上演了一幕又一幕令人心酸的悲剧,成为民间叙事长诗最主要的抒写对象。有少量表现男女爱情的叙事诗是以大团圆为结局的,但仍贯穿了反对封建婚姻制度、封建邪恶势力的主题,而且这类叙事诗多带有神话色彩,大团圆的结局只不过寄托了人们对婚姻自由的一种美好向往而已。

蒙古族的《嘎达梅林》,反映了以嘎达梅林为首的蒙古族人民反抗军阀张作霖勾结日本侵略者侵吞内蒙地区的斗争经历。长诗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依据,主人公嘎达梅林是真实的人物。长诗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蒙古族人民反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的大无畏斗争精神,是一首悲壮、雄浑的蒙古族革命英雄的赞歌。

据说在嘎达梅林起义作战之时,草原上已经开始流传歌颂嘎达梅林英雄事迹的短歌;在他牺牲之后,这些短歌被连缀成长达两千余行的叙事诗,到处传唱,以表达草原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之情。

傣族长诗《娥并与桑洛》叙述了一个近似汉族梁祝悲剧的故事。桑洛出身富商之家,聪明能干,为逃避包办婚姻外出经商,遇上美丽姑娘娥并,两人一见钟情。但桑洛母亲嫌娥并家庭贫寒反对婚事。已有身孕的娥并赶来寻找桑洛,被其母用毒计赶走。随后娥并生下孩子,孩子随即死了,桑洛只见到娥并最后一面,伤心之下自刎而死。死后坟头长出相连的芦苇,被桑洛母亲烧掉,苇丛中升起两颗星星。长诗歌颂了桑洛为追求纯洁爱情敢于冲破封建礼教藩篱的斗争精神,强烈谴责以桑洛母亲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对美好爱情的残酷迫害,并用幻想的形式寄托了对男女主人公灵魂的美好祝愿。

彝族支系撒尼人的《阿诗玛》更突出地揭露了封建恶势力的凶残与野蛮。阿诗玛严词拒绝了媒人的说亲,热布巴拉依仗权势,强行抢走阿诗玛。用钱财利诱、严刑威逼,也无法改变阿诗玛誓死不从的决心。她被恶势力害死后,化成了回荡在崇山峻岭的回声,“日灭我不灭,云散我不散,我的声音永不灭!”塑造了一个坚强不屈的女性形象,在撒尼人心中留下了永久美好的印象。

2叙述曲折故事,抒发浓烈情感

民间叙事长诗多以歌唱形式流传,叙述曲折悲欢离合的故事,必带上歌者喜怒哀乐的情感,这就形成了叙事长诗叙事与抒情相融合的特征。

民间叙事长诗大都要叙述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故事情节多以主人公的曲折经历为线索单线递进发展,环环相扣、一波三折,具有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

民间叙事长诗注重叙述故事,但又不像一部分叙事文学作品那样只作冷静客观的叙述,而是在叙述中融入歌者浓烈的情感。

首先,民间叙事长诗的语言,既具有叙事性,也具有抒情性。写景是情景交融,叙事是情事合一。其次,民间叙事长诗在结构上还安排有专门抒情的部分。一是故事讲到动人之处,往往插入一段抒情,二是在长诗的开头往往

设置一短小的序曲,除了介绍环境、点题等作用外,主要作用是抒情。

民间叙事长诗的“序歌”,往往表达了歌者对所叙述故事的一种激情,营造出一种抒情的气氛。

再次,民间叙事长诗还擅长运用重叠复沓、一唱三叹的表现手法来进行叙事描写,使叙述的情节、描写的人物饱和着浓烈的情感,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3塑造人物形象,多用诗歌表现方法

注重塑造人物形象是民间叙事长诗的又一重要特征,民间叙事长诗最引人注目和最具魅力之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那些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众美好理想追求的诗意般的人物形象。

民间叙事长诗更注重用诗歌的表现方法,如比喻、夸张、衬托等,塑造优美动人的具有诗意的人物形象。

民间叙事长诗多用民众熟悉的美好事物来构成比喻,用以刻画人物,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亲切可爱、优美动人。

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侧面衬托的方法,往往使长诗塑造的人物更加鲜明突出。

◆模块三民间抒情长诗

知识点一生活抒情长诗

生活抒情长诗主要抒发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之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邪恶势力的诅咒与痛恨。其中反映青年男女对自由美好爱情的追求、抒发由爱情悲剧导致的撕心裂肺的哀伤情感和对爱人的苦苦思念的抒情长诗占大多数。

壮族的抒情长诗《嘹歌》长达一万六千多行,从头至尾采用男女一问一答的形式。嘹歌产生于歌圩。

壮族地区素有闹歌圩的习俗,然而,一般歌圩所唱的歌都是即兴创作,随意性比较大。嘹歌则不同,是“岩仰歌圩”所唱的歌,有歌书为依据。由于人们唱歌时常用寥寥作尾音,所以称为嘹歌。《唱离乱》是嘹歌中的一篇,通过一对青年男女在战乱中的悲欢离合的经历,表达了人民对封建领主发动的非正义战争的血泪控诉,表现出人民对土司统治者的愤怒反抗。最后,男的经过九死一生,侥幸生还,最终和心上人结为夫妻。

在民间抒情长诗中,除了表现爱情的一大类外,还有抒发日常生活中各种悲伤和欢乐的歌。如壮族的《特华之歌》就是抒发一位流浪孤儿外出做苦工时饱受饥饿与凌辱的悲伤情感的歌。在壮族曾经有一种歌者请人代写诉苦的“歌书”的习俗,通过歌书的流传来发泄自己哀伤的情感,向世人告白自己悲惨的人生。《特华之歌》就是特华请人代写的寄回家乡的歌书。

黎族的《十二月歌》则是欢乐之歌,抒发了一年之中人们在劳作和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生活的乐趣。该诗分上下两节。上节从正月唱起,人们买钩刀砍园开荒种地,一直唱到十二月,人们喜气洋洋迎接新年。下节同样从一月唱到十二月,多表现田间管理方面的劳作和经验。长诗讴歌了劳动,抒发了劳动与日常生活中所感受的欢乐之情。

知识点二礼仪习俗抒情长诗

礼仪习俗抒情长诗是指民间婚丧嫁娶及生产礼仪习俗中的抒情长歌。民间婚丧嫁娶礼仪习俗行为常常有歌谣相伴。如婚礼中有撒帐歌,建房中有上梁歌。

《哭嫁歌》是女子出嫁时唱的以歌哭为特征的系列组歌,曾经在南方地区广为流行。

对我国民间叙事长诗最早的研究应该是关于乐府长诗《焦仲卿妻》和《木兰辞》的研究,但最初的研究并无独立的文体意识。真正把叙事长诗作为一种独立的民间文学体裁来进行研究,应该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关于《阿诗玛》等少数民族叙事长诗的评说。应当说,叙事长诗的研究与其他民间文学体裁的研究相比较,是起步较晚和较薄弱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民间叙事长诗的研究才逐渐多了起来。

知识点三民间抒情长诗的特点

民间抒情长诗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以抒情为主,没有故事情节,只有中心事件,片段叙述描写是为了抒情。

2一般采用第一人称,以抒发情感。

3一般结构较为松散。

知识点四民间抒情长诗的类别

民间抒情长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生活抒情长诗,一类为礼仪习俗抒情长诗。

第八部分民间歌谣

◆模块一歌谣的界定与分类

知识点一歌谣的界定

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实际上它由“民歌”与“民谣”两部分构成。配合乐曲来唱的叫“民歌”或“民间歌曲”,不配合乐曲自由咏诵的叫“民谣”。民歌的字句结构及其节奏韵律须严守一定规格。

民谣的语言形式则比较灵活自由,但也有一定的节奏韵律感,便于朗朗上口。民歌的曲调属于音乐学研究的对象,在民间文艺学中,通常将民歌的歌词部分和民谣合起来称为民间歌谣。

我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编纂规模宏大的《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时,就按照这一惯例将《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范围加以区分。两者都收中国各民族的民歌,这是它们的相同点。但又各有侧重,《中国歌谣集成》侧重收其歌词,注重它的文学价值。《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侧重收曲谱,注重它的音乐价值。

知识点二民间歌谣的艺术特质与文化价值

《中国民歌》这部歌谣学专著充分考虑到民间歌谣的语境特征,对其艺术特质和文化价值作了很好的界说。

民间歌谣是从远古诗舞乐三位一体的原始文化形态中分化出来的,但仍保留有乐舞特征的一种韵文样式。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整体艺术,它同时兼有文学(词句)、音乐(曲调)和表演(表情动作)三种形态。它以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为主,主要在口头流传,形体比较短小,字句比较整齐,与劳动生活结合紧密,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审美情趣。它不仅是一种文艺现象,也是一门具有多种功能与价值的科学研究对象。

知识点三歌谣的分类

歌谣的分类可以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进行。按时代,可分为古代歌谣、近代歌谣、革命歌谣、新民歌。按歌唱者职业与生活内容,可分为山歌、渔歌、樵歌、采茶歌等。按民族,可分为藏族民歌、苗族民歌等。按格调,可分为四句头、五句子、信天游、爬山歌等。着重按照歌谣的内容并结合它的某些特殊功能、特定对象可以将歌谣划分为以下7种。

1劳动歌

劳动歌中包括各种号子(船夫号子、搬运工人的装卸号子等)、田歌、矿工歌、伐木歌、采茶歌等所有直接反映劳动生活或协调劳动节奏的民歌。劳动歌起源很早,至今仍有不少伴随民众的劳动生产活动留存下来。它的格调须适应有关生产活动的特点,而内容却千变万化。

2时政歌

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它鲜明的反映出各个时代社会政治的面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在旧时代,人们常借歌谣来表示对黑暗政治的不满,也有用歌谣来颂扬农民起义和某些清廉官吏的。

近现代中国社会,孕育出数量众多、风格多样的时政歌谣。它们像一面镜子反映出社会政治急剧变革的风貌。

3仪式歌

伴随宗教仪式、节日庆典和婚丧礼仪等吟唱的歌谣。有的论著把它分为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祭祀歌。其中以礼俗歌在民间流行最广,如出嫁歌、婚礼歌、丧歌、起屋上梁歌等。

4生活歌

广泛反映人民群众日常劳动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歌谣,最流行的有农民生活歌、妇女生活歌、工匠生活歌。

5情歌

反映劳动人民爱情生活的歌谣。

6历史传说歌

民歌中常常唱到古人古事,其意义一是缅怀本民族、本地区建功立业的杰出人物,二是为了显示歌手的见多识广。这类歌谣统称为历史传说歌。它们有的以叙事长诗的规模在民间传唱,大量的以短篇歌谣形式存活于民众口头。

7儿歌

儿歌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有的反映儿童天真活泼的情趣,有的抒写了一颗颗饱受屈辱的幼小心灵。

◆模块二民间歌谣的特征

知识点一民间歌谣的特征

1情意真切,袒露心声

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旧时代一切有形与无形障碍的大胆超越,在这些歌谣中有着最坦诚与最强烈的

表现,散发出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2格调优美,形式多样

我国许多民族在诗歌艺术方面都有自己的创造,民间歌谣的形式和风格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动人景象。仅就人们熟悉的,便有四句头、五句子、十字调、信天游、爬山调、花儿、藏族的“鲁”和“谐”以及壮族的“欢”等多种格调。

3运用多种方式抒情叙事,意境优美生动

歌谣的传统手法为赋比兴,劳动人民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法构成鲜明生动的形象,借以抒情或叙事,富于概括力与艺术感染力。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借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来表达复杂微妙的内心情感,抒情民歌中运用的十分广泛。

赋体之作易流于平铺直叙,但在人民口头上经过千锤百炼的这些佳作,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最典型的细节,而且用夸张对比的方式来表达,因而造成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模块三民间歌谣的价值、传承及其研究

知识点一民间歌谣的价值

就其社会实用价值而言,歌谣直接介入人民群众的劳动生产、爱情婚姻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中,表达广大人民群众对旧社会制度的愤怒抗议,呼唤革命,歌颂共产党、领袖人物及人民军队的大量歌谣,如同号角和战鼓,发挥了巨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作为一部反映社会生活的“小百科全书”,它们对现代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所具有的研究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在文学史上,民间歌谣曾给予历代文人诗歌以巨大的影响。

知识点二民间歌谣的传承

民间歌谣是一种口耳相传的语言艺术。广西歌谣的传承,主要是靠传统歌圩的拥载,世代歌咏的传扬和宗教活动等方式寄存的。

歌圩是青年男女定期聚会的歌唱活动,也称歌节。歌圩的流传、发展以至俗称,不仅传承了原有的歌谣,而且也使歌谣本身的内容不断得到开拓、创新和发展。

在每一代人的歌唱活动中,总会有一批智慧与歌才超群出众的歌手或歌师。他们不仅学得快、记得多、唱得好,而且能够在歌唱上随机应变,丰富和发展传统歌谣的内容与形式。

关于民歌借助宗教活动的形式寄存自己,在广西的主要表现是许多古都都是寄存在师公唱本中而得以代代相传,但后世它们又从宗教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山歌唱本。

在少数民族地区,歌节往往同时也是青年男女娱乐交际的节日,人们以歌唱爱情为主,因而情歌的盛行不衰同歌节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汉族没有这样的盛大歌节,但不少地方流行着在喜庆节日唱歌的习俗,这一习俗长期流行,使许多传统歌谣得以存活至今。

在今年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列入第一、二批国家保护名录的民歌项目共有74项之多,许多民歌手进入著名民间文化传承行列。民间歌谣的传承发展呈现美好前景。

第九部分民间谚语与民间谜语

◆模块一民间谚语

知识点一民间谚语的界定

民间谚语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广为流传的、简洁凝练的、具有一定认识和教育作用的定型化语句。

知识点二民间谚语的分类

1、传统分法:三分法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农业谚语为最主要的,另有风土谚语)。

(2)反映阶级斗争情况和经验的谚语(时政谚语)。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生活谚语)。

2、实践中用得较多:八分法

①时政类:祖国,家乡,阶级,敌我,抗争,政策。②事理类:思维,真理,实践,知识,是非,爱憎。③修养类:理想,德行,胆识,学习,智慧,谨慎。④社交类:集体,个人,团结,工作,谈吐,教训。⑤生活类:幸

福,勤俭,婚恋,卫生,医药,保健。⑥自然类:时令,天文,气象,物候,山水。⑦生产类:农,林,牧,副,渔,园艺,管理。⑧其他:不能列入以上各类的。

3、本书分法:四分法

在传统分类基础上将民间谚语分为四大类:时政谚语、生活谚语、农业谚语、风土谚语。

(1)时政谚语

反映阶级对立和社会斗争的现实状况,表现人民大众的觉醒意识和褒贬时政的谚语。这类谚语大都直接描绘特定的社会现实状况,表明人民大众对社会现实的评价态度,反映出强烈的爱憎情感,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讽刺色彩。

如:①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②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③官大一级压死人。

(2)生活谚语

是总结民众日常生活知识与经验的谚语。从总体范围上看,大都总结一般的生活经验,涉及人们生活中的为人处世、交朋结友、家庭关系、读书学习、医药保健等多方面内容。数量上比其他三类要多,突出特点是形象生动,语言俏皮,蕴含哲理。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与指导意义。表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优秀纯朴的道德品质。

如:①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②好狗不咬鸡,好夫不打妻。③冬天吃萝卜,不用进药铺。

(3)农业谚语

简称农谚,是关于自然物侯知识和农业生产相关联的经验与总结。自然方面包括气象、时令、物候等;生产方面包括农、林、牧、副、渔等,涉及耕作、栽培、管理、园艺、种植等。

农谚语言朴实,通俗易懂,一般是实话实说,少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所讲道理浅显明白。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是“科学的小诗”。有一定地域性特征,表现出地域限制,因此要因地制宜。

如:①气象: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②时令物候:小寒大寒,滴水成团。③生产:庄稼忙,先打场;买卖忙,先记账。

(4)风土谚语

反映各地名山胜景、人文掌故、珍贵特产和民俗风情的谚语。喜用“三宗宝”构成形式。

如:①名胜人文: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②特产民俗:湖南三宗宝:湘绣腊肉布鞋好。

4、除以上四类谚语外,还有大量民间谚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时代的局限性和民众思想认识上消极落后的一面,如歧视妇女,反映男尊女卑和男女不平等现象的。如:“婆娘是个败家精,三天不打起灰尘”。也有的反映出民众的宿命色彩和惰性意识,有的为自私自利行为开脱,有的表现出对文化的鄙弃和实用主义哲学,如:“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孔夫子孟夫子,当不得我们挑谷子”。

◆模块二民间谜语

知识点一民间谜语界说

民间谜语是带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民间韵文作品,也是一种和游戏娱乐分不开的民间口头语言艺术。

猜谜在北方民间称为“猜闷儿”,各地猜谜又称为猜、打、商、辨、解、占等。古代称廋词、隐语。

知识点二民间谜语的分类

(一)分类

根据谜底所反映的事物性质和对象,一般分为三大类。

1、物谜

以具体事物作谜底的,称为物谜。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最为多见,也最具有民间生活的情趣和活泼诙谐的民间语言风格。大多以比喻、拟人、想象和联想等修辞手法设计谜面,在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丰富的智慧,捕捉到灵动的诗意。如:手指头大个宝,满屋都装不到(灯)。

2、事谜

以一定的动作、行为或事件的发展以及某种动态中的生活内容或自然现象作谜底的谜语,称为事谜。往往通过描写、比喻、暗示等表现手法设计谜面,以诗的形式揭示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状态,举凡劳动过程、日常生活方式、心理活动,以及众多自然现象都在事谜中有生动活泼的表现。

如:捆他的颈根,闭他的气,屁股朝天头朝地(用坛子腌酸菜)。

3、字谜

是指谜底是“字”的谜语。大多围绕文字的三个要素(音、形、义)进行描摹和暗示。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拟人、象形和会意、谐音等。文人字谜带有一定学究气,民间字谜多为常用字,谜面语言平白通俗。如:王大姐头带两朵花(美);一点一横长,一飘到南洋;十字对十字,太阳对月亮(廟)。

(二)物谜与事谜区别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