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李肆论水墨 随谈一

李肆论水墨 随谈一

李肆论水墨  随谈一
李肆论水墨  随谈一

李肆论水墨<隨谈一>

黄宾鸿先生曾説:汉魏六朝,画重丹青,唐分水墨丹青二宗。依先生的划段来看,中国绘画,自唐王维提出水墨之法。水墨特点的画法,在不断探索和发展。我们作为书画人,责无旁贷地要为之贡献.。我常言重传承,但决不迷信传承、决不墨守死規。中囯画以水破墨自有其内蕴,决非某一個人或某一家派,能探研盡釋的到底,或者説他已是最终了,无可发展変化了。中国的水墨画博大精深,內蕴无穷无盡,浩瀚煙波矣。

水和墨的交螎,其间変化妙不可言.。破墨之法,在于一個"破"字。以水破墨,墨分五色,谈易做难,表现在萱纸上成为一幅変化萬千的书画作,那就更难了。我分几個部分,来談谈我個人認知。权談之且听之:

第一部分境

境,可以認为是境界、是造化、是名状......我觉得是<境缘之地>比较明白一些。每一位従亊书画艺术的书画人,都有自我书画艺术的天赋,這是与生俱来的。如果无天赋,也就无境缘之地,也就没有各個书画人的艺梦。我不是説天赋之境缘,就是书画艺术的成就决定。但没有天赋之境缘,决不可能進入书画艺术成就之门.。那么,如何知有否天赋之境缘呢?一、是不由自己地酷爱;二、是不由自己地不舍;三、是不由自已地苦修;四、是不由自已地探索;五、是不由己地使命感。先天之赋的境缘,不是求或修来的,一切講究個自然而然。

每一位书画艺术家都有自我境缘之地。所以,才有萬千家派的各自風格,而各自的風格都是与生俱来的。風格,就是天赋境缘对艺术的認知、就是天赋境缘对艺术的发展。俱有境缘之地的书画人,都有一种執倔。肩负使命感,像牛一样地辛勤耕耘,走上为书画革新发展,而披荆斩棘开辟着,未知且不歸地贡献之路。這条不歸之大境书画艺术贡献路,括有书画家为之努力奋搏的精神,为之孜孜不倦的态度,为之追求探索的舞梦。

我是油画专业,对于水墨本就是外行,即票友矣。然,绘画是相通的,其境缘之地是相共的。先生们常教誨:水墨是活物,是有生命的。须用你的情去交流它的情,就会有妙趣横生的物生。這其实就是先天之赋的缘,有缘则会,绝非偶然。一個好的艺术家以天赋之境缘和对物精粹集中,经有机諧螎即缘物寄情,展现出自然而然的神韵艺术佳作。這就是境,就是一個成功书画艺术家必备之境。也就是情、灵、命与书画对像的髙度諧和圆螎。无情即无艺,无境即无术,造化在心,方如其真。

李肆论水墨《续隨談一》

境地之缘不僅是先天之境,境地之缘还包括后天之意境。當你书画习墨到一定的境,你勤习的技法、章法、规矩都已烂熟于胸、娴熟于手,为你隨心所欲。這时,你已经不再为矩而逾,除了進一步再提髙之外,已径到逹忘矩而不逾矩之老道境地。此时的你已進入以情而作,進入一個真正的艺术家梦寐以求大境界。這就是忘記书画的习练技法、章法、规矩,用全部的情去和筆、墨、纸、水互动交流,在造化。只有這时的你,在作品中就真的下筆有神了,真的作品俱有生命活力了。你也就能把自己的思和想,传逹给欣赏者,誏他们和你的真情作品去互动,受到强列地感染。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你的书画如何得到人们的爱呢?那只有你的作品俱有强烈的真情感染力,有情并且是真情的展现,就会自然而然的被人欣赏,被人爱。當你忘我地以情作画时,情的渲泄,技法也就自然而然地隨情而动,去展现真情意境之作。這才是一個真正艺术家至髙地境界,也是每個艺术家追求的神来之作。這就是先天赋境和后天意境相阖的境缘之地。在這种至髙境中,你狂了,你忘我了,你思绪萬千了。生平的生活、经历、经验和苦心捜集的大量素材,全部像开闸地洪,一泄千里地渲泄着。经过你娴熟的技法,浑厚功力的取舍,髙度集中誇张地展现在你的书画作中。這样地作品,才是真正有生命力、有感染力被人们所爱的大匠之作。一個艺术家的風格真正被毫无阻滞地、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了。這样的艺术家,才是真情所至的”疯子“,而欣赏者才能成为被情所感的”儍子“,相互忘我地交流着真情作品传递的信息。

作为一個书画人,其书画之境是极为重要的,但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有通过习练扎实地基本功,苦研全面地传统法度,遍历自然地景物,加上自己丰富地阅历,才能喚醒境。有一個詞汇”循序渐進“,是的,只有一步一步地循序渐進,博览广阅,苦修磨炼,才能逹到至高的境。我常講”自然而然“,是的,只有自然而然,一切都急不得。要耐的下心性,要守的住孤独,要抵的了誘惑。要執倔的坚持不舍,要不倦的探索追求,要踏实的苦修传统,天道必然酬勤。在艺术的道路上,你的路还很远,不要被点滴的成绩或進步束缚而昏了頭。无论那個艺术家,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无捷径可通。靠不劳而获,靠投机取巧,靠外力吹捧,除了坛花一现外就是身败名裂,他成不了境缘之地的真艺术家。功到自然成,情真必逹境。

幼儿水墨画教学方法

幼儿水墨画教学方法 水墨画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国画艺术之一。水墨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让幼儿从小接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也是水墨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用笔简练概括,作画迅速,形象生动,是幼儿非常喜爱和易接受的。但水墨画教学在幼儿园这一个环节中相对薄弱水墨画技法丰富,幼儿脑的功能虽然不断趋向成熟,小肌肉运动暂时联系也日趋协调,但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教幼儿学作水墨画,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和美感,而且还能锻炼幼儿手腕的灵活性。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审美、思维、创造等方面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1、指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握笔方法;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多看实物,了解作画对象的外形特征、颜色等; 3、教幼儿一些简单的运笔方法; 4、如何构图; 1、教幼儿学画水墨画,首先要教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执笔方法,初教时我是用以下方法指导孩子们的,“左手拿起毛笔,右手伸出大拇指,放在衣服第二颗纽扣上,指甲朝里,向前推,二哥哥压过来,三哥哥中指碰过来,四弟弟顶出来,大哥哥在二哥哥下面。”但效果一般,孩子们记不住,因为太繁琐了,于是我又编了一首儿歌让孩子们边念边执笔:"一指按住笔,二指三指勾住笔,四指顶住笔,五指靠在底。"此外,还可向幼儿简单地介绍一些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如:纸张、笔墨、颜料等。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多看实物,了解作画对象的外形特性、颜色等,选材也很重要,要选择幼儿喜欢的、经常接触的实物进行教学。如:常吃的水果、蔬菜和小动物等,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论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一)

论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一) 内容摘要:中国画讲究用笔用墨,也就是说笔墨是否精到,是评价一幅中国画优劣的重要标志。中国山水画自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始,笔墨技巧得到了不断发展,而黄宾虹则是历代山水画家中的佼佼者,他开创了宋元以来山水画史上的又一巅峰。 关键词:中国画笔墨语言黄宾虹山水画 中国画由于笔、墨、纸、砚的工具材料,确定了它不同于西洋画的特点,而且中国画尤其强调艺术表现形式中的笔墨语言。“笔与墨之间,本来是紧密结合不能分割的。作画时,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笔迹必须以墨色显现,墨色必须随笔迹而出现。所谓‘笔者墨之帅,墨者笔之充也’。两者的分别在于作用的大小,勾勒线条、皴擦点口,以笔为主;渲染托晕却以墨为主。笔主形象之骨,墨主形象之肉。”①因此,笔墨是否精到,是评价一幅中国画优劣的重要标志。 中国画可分为人物、花鸟、山水等。“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山水画中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智慧和感情,体现着东方的崇高审美理想。中国人把描绘大自然的作品称为‘山水画’,而不叫做‘风景画’是有其独特含义的。在许多情况下,‘河山’‘江山’‘山河’是‘祖国’的同义语,因此山水画也可以说是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艺术中的反映。”②近代黄宾虹的山水画,是一种不甚讨人喜欢,且无法迎合大众口味的画,更非雅俗共赏的艺术,而是曲高和寡,难为人解的高品位的纯正艺术。他在近一个世纪的艺术追求中,经过长期的艰辛磨练,终于逐渐形成了浑厚华滋、沉雄博大的艺术风格,登上了笔墨与丘壑兼胜、人格与画风融合的境地,成为自宋元以来山水画史上的又一巅峰。 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成功与否,其关键之一在于丘壑内营。山水画并不要求机械地去描绘实景,而是以心接物,借物写心,不为自然景物所圃,是借笔墨抒发满怀情意。这丘壑内营又实是画家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天人合一的结果。“对中国山水画来说,自然美需融化于意境中,并通过丘壑内营,以创造出艺术美来;至于艺术美,则需要凭借意境指导下的笔墨(亦即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形式美),方能体现在生动、丰富的形象中。这里最具体、最生动地表现意与笔的主从关系的,就是这个作为艺术形式美的,并紧密结合情思意境的了。中国山水画家正是依照这个程序,来运用自然美以塑造艺术美”(伍蠡甫语)。 一、笔墨墨画家人格的具体襄理 黄宾虹的山水画具有古拙奇趣、浑厚华滋的个性,且充满了生动弥溢的气韵。 黄宾虹主张“六法通八法’,即以书法入画,并在总结前人笔墨的基础上提出了“平、圆、留、重、变”的著名“五笔法”。这无疑为他以后的画风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在实践中提出了“浓、破、泼、淡、焦、积、宿”七墨法,着重在用墨上追求层次的变化,以表现山川的浑厚之气,达求法备气至、元气淋漓的境界。晚期将“五笔法”与“七墨法”并用,提出水法、溃墨法等技法,并创章法之真。 黄宾虹山水画的突出特点,表现在画夜山与画雨景这两种具体的画法上。黄宾虹所画夜山,多为晚年之作。这类夜山图,笔墨层层叠加,在积染数十遍的同时,巧妙地将多年积聚的各种墨法——破墨、宿墨、浓墨、淡墨、泼墨、焦墨,尤其是积墨法,运用得自然天成、浑然化一。在那浓重黝黑,林立氤氲,乱而不乱,齐而不齐,歪歪斜斜,斑驳陆离的笔墨挥洒中,映现出一个苍茫莫测、浑厚华滋的宇宙天幕,展示了一个颇具抽象意味的现代艺术境象。黄宾虹在总结了前人笔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总结出中国画用笔用墨的“五笔法”和“七墨法”,可谓“笔精墨妙;神韵贯通”。他的山水画创作,无论是用笔还是用墨都达到了“尽其灵而足其神”之境地。他的用笔沉厚凝重,刚健劲遒,自然天成,极呈光鲜之气,并在千变万化的笔墨运转中,透逸出物象自然及主体心境浑然一体的境界。在黄宾虹看来,中国画的笔墨并不全是技法,实是包含了情景、个性、学养、思想的集合体,是人格化的表

(完整版)阿城小说的语言魅力

阿城小说的语言魅力 钱林波 第一次读阿城的小说可能还是在大学期间,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必有《棋王》,是与韩少功莫言李杭育等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介绍的,显示的是中国当代小说“先锋性”的实践成果。 后来买过一本《闲话闲说》,是他90年代初的一些演讲,成书之后有一个副标题,名为“中国世俗与小说”,但议论似乎不仅于此,灵心慧眼,涉略深广。他显得另类和闲散,并不多产,或许如他所说,还有很多故事存在电脑上,为了防止大量删减而暂不面世。也或许与他成名之后长期出国有关。当年,陈丹青在推介木心先生的时候,就顺便提过他们在国外的一些生活状况。 现有的阿城小说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的:一是以传统文化角度为切入点,探讨了阿城小说中所体现的传统儒道精神以及所代表的寻根文学的风格特点和精神内涵;二是从叙事角度出发,探讨阿城小说第一人称、自由叙述叙事艺术和冷眼旁观的叙述视角等;三是以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阿城与相似作家作品的异同;四是从语言角度,研究阿城小说的语言艺术。 在《阿城精选集》作为序言的一个通信中,法国人诺埃尔·迪特莱如此评价:阿城的小说简洁明朗、有趣有味,带有调侃。小说里喜欢用第一人称,类似于笔记小说。风格上,阿城“用一种近乎古汉语的语言替代了一种很口语化的语言”。而王蒙则评价:“美不胜收——口语化而不流俗,古典美而不迂腐,民族化而不过土。” 阿城的小说独具特色,他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伤痕、反思和改革文学的创作道路,以言说世俗为核心,多以水墨画般白描淡彩的笔触来为中国民俗文化着色,彰显出浓厚隽永的人生趣味,改变了长期以来僵硬的话语模式,从而使小说获得一种相对独立的精神和独特的韵味。他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短句刚健,用多个剪辑的小镜头来建构小说的背景图画。 能否经得起一字一句地细读,反复的读,是判断文学作品优劣的基本标准。 阿城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的价值,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语言上的成就、修辞上的造诣。雅俗夹杂,使得叙述别有韵味。同时,对口语的自然状态的经营、以白描的手法对他人很难留意的细微之处的刻画、单音动词的频繁使用、语言的富有暗示性,凡此种种,使得阿城小说具有十分耐读的艺术品格。 他用的字是最常用的字,绝无险字怪字,阿城自己曾经说过“他的用词绝对是在常用词里的,他的用词绝对不超过一个扫盲标准的用词量”。如《树王》中写到六爪吃糖的情景:“六爪稳稳地伸出手,把糖拿起,凑近灯火翻看,闻一闻,把一颗糖攥在左手心,小心地剥另一颗糖,右手上那只异指翘着,微微有些颤。六爪将糖放进嘴里,闭紧了,呆呆地望着灯火,忽然扭脸看我,眼睛亮极了。”这里的动词很少有修饰成分,即使有,也是极为通俗的词语,比如“稳稳地”“小心地”。这种连续使用光杆动词的写作手法,增强了语句的表达效果,也表现出六爪对糖果的珍视。而从“翘”并且有些微“颤”的异指,更能体现出偏远山区的孩子吃糖的喜悦和兴奋。白描手法的运用,在阿城小说中最为普遍。 形容词、成语、比喻等等可以在语言中形成夸饰、华美风格的语言要素在阿城的小说语言中一律用得极为俭省,相反,他偏爱口语。传统意义上的口语多粗鄙、结构杂乱、重复。阿城小说中的口语简洁明了鲜明生动且意趣横生。阿城作品中有大量的比喻句,喻体多为一些常见的口语词。例如《树王》中,说到女知青第一次上山因为怕蛇,所以“极小心地贼一

论传统中国画的特征

论传统中国画的特征 在国画中我最喜欢潘天寿的,我认为潘天寿是在中西比较中,以拉开距离,保持中国画独立的民族性来确立自己艺术位置的。许多方面的观点也是站在传统绘画上来说的。但传统的观点,绘画方式与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精神有很大的冲突。就单以传统中国画的特征来讲,从潘天寿的画论中,传统中国画的特征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向来是用线来表现对象的一切形象的。辗转延续到现在,造成了中国传统绘画高度明确概括的线条美。”线的运用在传统绘画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 2.中国传统绘画是文史、诗词、书法、篆刻等多种艺术在画面上的综合表现。 3.中国绘画作为东方绘画的代表,尤为注重表现内在的情韵、意境、格趣。 4.齐白石说:“妙在似于不似之间。”追求神似而不求表面的形似,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 就以上几点说一下我对它们的认识。 一、线的弱化 在中国古代美术中,线的运用从原始社会起就一直占据着突出的位置,加之中国书法用笔与绘画的相似性,对线的关注也备受重视。 线的弱化,一方面是由于世纪初对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引进,传统的具象、抽象和平面性的“线”与有明暗、有体积感的西方绘画相矛盾。这是东西方两种艺术在矛盾冲突与融合统一的过程中的必然矛盾,也是必须解决的矛盾。 传统的没骨和用色彩表现的倾向是线弱化的另一个角度。没骨法在清代的花鸟画坛是垄断一时的。这种无勾勒而纯以淡雅的色彩直接作画的画风与西方水彩画有几分相似,其实海派的任伯年、吴昌硕已在大量运用色彩。色彩的提倡是本世纪画坛的又一重要倾向,如林风眠的彩墨画就是兼用线条、明暗、色彩三种造型、表现手段的典型。傅抱石也注意到这点:“中国绘画传统形式和技法的本身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矛盾,基本上是用线组成的中国绘画,色彩受到一定的约束,色彩若无限制的发展是线所不能容忍的。像…没骨?形式,虽然它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结果只有消灭线的存在。” 二、诗、书、画、印的综合与画中的情韵、意境 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似乎才表现得更为完整,更有特色。这在西方绘画中是没有的,这是中国画的又一个特征。 在传统绘画中诗、书、画、印结合,可以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的情韵、意境,四者是不能缺一的。但新的中国画是否一定如此呢?现代的许多画家已作出了答案。由于时代不同,作画的对象、画家的心境也不同,画上要不要作诗、题词已不是那么重要,诗、书、画、印已被作为绘画的一种符号来运用。对“画中有诗”命题的一些看法一位老教授曾说:“作画最好先有诗意,然后发生画意,这样的画才能有意境。”“以诗作画,应抓住诗最突出的特点,并非要罗列字句中所有的东西。” 三、神似与形似 齐白石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神似而不求表面的形似,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 “以形写神”首先是把形作为基础,离开了形,神是不存在的。但是同样是写形,传神的程度又有所不同。为写形而写形,所描绘的对象是僵化的没有生命的。只有以传神为目的进行写形,并对形的神韵做应有的强调、取舍,甚至进行夸张、变化,才能真正达到“以形写神”的目的。 有人主张:“只要形似,神似即在其中。”这是一种“但求形似”的观点。神是什么?神是神态、神韵。画人物,讲究人的神态表情、性格、精神气质,这些都是属于“神”的问题。而花卉、植

新理念下的小班幼儿水墨画教学

新理念下的小班幼儿水墨画教学 练湖中心幼儿园林蓓 水墨画,又称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所创造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自成体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水墨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让幼儿从小接触,学习有利于培养幼儿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也是水墨画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一学期的尝试,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让孩子们和毛笔宝宝做朋友。 幼儿一旦对水墨画产生了兴趣,注意力往往特别集中,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和鼓励,就容易让幼儿大胆、无拘无束的表现绘画的事物。激发兴趣,让孩子们和毛笔宝宝做朋友。 水墨画虽然可以使用棉签、手指,有的水墨画大师甚至可以用胡须作画,但是我认为,毛笔是水墨画学习的必经途径,也是最好的工具,是几千年来我们老祖宗文化的沉淀、精髓。越早在水墨画学习中接触、使用毛笔,越能更快的继承和领会水墨画的精神。 因此,思虑再三,我决定大胆的让孩子们尽快、尽早的使用毛笔。我把一杆杆小毛笔发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用小脸蛋亲亲毛笔毛茸茸的头,孩子们被痒得“咯咯”笑起来。我趁机告诉孩子们,今后我们要和毛笔宝宝做朋友,一起来画水墨画。什么是水墨画呢?我将水墨画工具展示给孩子们,并且让孩子们欣赏齐白石老爷爷的作品,介绍齐爷爷的生平故事,孩子们感到特别有意思。对齐爷爷笔下活灵活现的小蝌蚪、小青蛙、大虾、小蚂蚱感到特别惊讶、着迷,一个劲儿地夸齐爷爷画得好。我告诉孩子们,这些都是齐白石爷爷用毛笔和水墨画工具画出来的,有的孩子立即说:“林老师,我也想向爷爷

小班教研理论学习——小班幼儿如何开展水墨画学习

小班教研理论学习——《小班幼儿如何开展水墨画学习》 水墨画,又称中国画。引导和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手部力量,对孩子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水墨画教学在幼儿园这一个环节中相对薄弱,水墨画技法丰富,幼儿脑的功能虽然不断趋向成熟,小肌肉运动也日趋协调,但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小肌肉还不够发达,手的运动尚不灵活。因此,幼儿手的运动还不能服从他们的意志,加之幼儿对外界的认识粗略,又缺乏一定的空间知觉,这成为学习水墨画的难点。经过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兴趣是幼儿学习的源动力 幼儿一旦对水墨画产生了兴趣,注意力往往特别集中,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和鼓励,就容易让幼儿大胆、无拘无束的表现绘画的事物。 1、毛笔的特殊表现引起幼儿的兴趣 由于水墨画需用毛笔,它有别于其他的绘画工具,一般家庭中是不会使用到它写字或者绘画的,所以一开始就可以通过毛笔吸引幼儿的兴趣。毛笔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从大至小,从粗到细,使孩子大开眼界,它粗笔可细用、细笔可粗用,色彩浓淡可随意靠人调节,几笔便可画出栩栩如生的事物来。幼儿领略到毛笔的神奇,提高了幼儿学水墨画的积极性及兴趣。由于水墨画只能是一笔而过,不能复笔,更不能像涂色那样把图形涂出来。针对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幼儿"大胆落笔,不要复笔,画错了也不要紧"。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作画,再也没有拘束和顾虑,幼儿就不仅敢画而且爱画了,对其充满浓厚的兴趣。 2、水、墨、色的自然交融,激发幼儿的兴趣 让幼儿欣赏水墨画的作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作品。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这对幼儿既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也是一种水墨画技法训练。通过欣赏教师的一些水墨画作品,演示泼墨、甩色、点色、吹色等用笔用色技法,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兴趣。幼儿开始练习时只是按照自己的能力画,用毛笔沾水、沾墨、沾色,使水、墨、色在宣纸上自然交融,再用长短粗细不同的笔触,产生奇特的韵味,使幼儿在无意之中学到中水墨画的笔墨技法。通过幼儿自己的操作,激发起兴趣,越来越喜爱水墨画。 3、在游戏中激发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只有在游戏中激发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才能让他们自觉自愿学习。以娱乐、玩耍的方式,使幼儿饶有兴致的反复学习和操作,通过幼儿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进行学习水墨画。这种方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可以在毫无思想负担以及自然、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获得知识技能。对于幼儿来讲,年龄越小,越没有明确的目的,他们常常把水墨画活动当作一种有趣的游戏,绘画起来也就十分投入、大胆、无拘无束。 由于水墨画不象一般的美术活动,不可能通过一、二次的练习就可以见效,往往需要反复的活动,而过多的反复练习会使幼儿感到枯燥,所以,练习应当采取多样的游戏方式,变换花样达到联系的目的,在游戏中使幼儿更好的掌握绘画技能。例如:在学习洗笔的方法时,可采用形象语句“毛笔姐姐”“毛笔妹妹”,洗笔就说“给笔洗澡”,吸笔就说“舔一舔”等,也可以利用小动物的形象,让孩子一边玩一边学习洗笔,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模仿学习毛笔的洗笔方法,可以说是学习中玩,玩中学。

浅谈中国画在现代的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812731456.html, 浅谈中国画在现代的发展 作者:徐芳艳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年第06期 摘要: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国画中的水墨语言与素描有一定联第的,因为绘画部分中西都基于对形体的描绘,但在最初的绘画中都是用线对轮廓的刻画,以后才由于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产生了不同的风貌,中国古代绘画史上也出现了注意透视、解剖的立体造型方法,当时被视为异类。 关键词:素描教学;中国画;艺术性;绘画语言 中图分类号:J2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1-0017-01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素描也是中国画学习的基础。但是在现在的国画教学过程中,以及学习的具体实践中发觉很难从现在的素描教学的影响中走出来。这也许是由于我们对于素描的局限认识。从字面上理解素描就是对对象的一种朴素的描绘,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单色画。 那么从这层意义上讲我们见过的很多中国画特别是水墨画作品都属于此种范畴。但是在实际的分类中却大相径庭。 一、素描教学的误区 (一)我国的素描教学引进了俄罗斯19世纪以后的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但这个教学体系绝对不等于传统。打开文艺复兴前后期的欧洲素描来看德国素描结构严谨、笔法细致、线条准确有力,形象生动传神,人物刻画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二)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要求结构准确,整体感强,有体积感、色彩感、厚重感、虚实 空间感强,讲究透视,解剖关系的准确。但是绘画是一种精神产物,不是简单的准确和深刻。它的艺术性要远远高于科学性。 (三) 素描概念的不合理理化。在高校素描课程设置中有石膏(几何形、挂面像、圆雕)、人物(头像、半身、全身)、风景、静物等都称为素描。 二、素描与国画之间的关系 素描是从绘画技法上区分的绘画科目,中国画是从绘画与语言及文化差异上区分的画种,是针对于西方绘画而言的。中西绘画都有素描,只不过中国画中称为“白描”。原本是绘画的一种粉本。宋代画家李公麟把白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扫去粉黛,淡毫清墨,”“不施丹青而

幼儿园大班水墨画教案

幼儿园大班水墨画教案 篇一:大班上学期国画教案5则 中国画欣赏:中国画的形式美 水墨画也叫中国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是我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国画的内容一般反映了中华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国画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但是现在的孩子对这方面接触太少。《纲要》中指出,发展幼儿绘画时,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绘画,培养孩子对绘画的兴趣,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在我园《多元化美术活动园本化课程研究》的背景下,深入挖掘水墨画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初步了解国画,让幼儿学会运用国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在过程上使它真正发挥其“艺术语言”的功能。让幼儿体验绘画的兴趣,在快乐轻松的学习中,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孩子认识水墨画,认识文房四宝,初步了解毛笔的特点和功能,并对毛笔产生兴趣。 2、感悟到中国画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 课件(包括丰富、典型的各种风格的名作)、笔墨纸砚等绘画用品,幼儿绘画用品:笔、墨、纸、砚、等国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演示课件PPT1水墨《金果》《桃子熟了》 2、了解形式美概念: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了解中国画的形式非常的美:形象之美、色彩之美、笔墨之美、章法之美四个因素。 二、走近国画大师作品白石老人《鱼》《鸳鸯》的世界去感受它的形式美。 1、白石老人笔下的鱼在形象上与现实生活中的鱼有什么不同呢? 2、幼儿分组讨论 小结:生活中鱼是透明的,直的,显得呆板,不是很美;艺术作品的鱼非常有趣,很灵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美的享受。 三、认识文房四宝 1、这是谁呀?(毛笔)毛笔一直没说话,那么它有什么本领呢?(毛笔可以写字,毛笔还可以画画)。 2、学习握笔,教师示范执笔方法:老大不碰头,老三力气(转自:https://www.wendangku.net/doc/6812731456.html, 千叶帆文摘:幼儿园大班水墨画教案)大,抱着大树朝里弯,老四老五藏起来。 四、尝试表现 1、探索发现线、点、快慢、顿挫,体验在宣纸上绘画特有的美感。 小结:中国画以线造型,以行笔的快慢、顿挫、提按与墨色的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课程)

第1课彩墨游戏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接触传统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对水墨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运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尝试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画。 2.通过体验尝试、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的特性,学生对水墨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有一定了解,会使用水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体会到的物象。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尝试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自然地用点线面组织画面,学生在笔墨造型能力方面能有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水墨画工具材料、教具。 教学过程: 一、认识水墨画材料 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在美术课堂上认识一些新的小伙伴,看看你们桌上的小可爱,它们很特别吧?摸摸看,闻一闻,感受一下吧。(说说你的感受。)它们和我们平时用的工具材料有何不同? 二、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1.出示一幅图,猜猜看,老师用了桌上的哪些材料?怎么画出这幅画的? 2.按你猜的办法试一试,老师用了十秒,给你们一分钟吧,提出活动要求:分小组合作尝试笔墨游戏。集体协作完成,小组长和小组成员商量,要求先由同学们大胆地在纸上用墨和水在宣纸上留下痕迹。其他同学观察笔墨的变化。师记时,一分钟任务。

卫生习惯作要求,轻拿轻放,惜墨、惜纸、小心不要弄脏衣物。 展示作品,让学生们说说你是怎样完成的,评价引导,贴上“标签”干、湿、浓、淡、焦,分类。 宣纸,是笔墨的舞台,水是墨的灵魂,墨注入了水,就活了,就有了千变万化的模样。 三、玩水墨,观察墨色变化体验运笔方法。 1.游戏,点点和线条。 孩子们领到自己小组的“任务卡”分成点点组和线条组,完成“模仿任务”和“创意任务”,分享经验,合作画点和线,组员互相学习,认真听各小组代表发言、经验分享。(画点线的要求,是墨色要有焦浓淡干湿的变化。) 提示孩子们用笔方法“立起来”、“倒着”(中锋、侧锋等),笔腹蘸淡墨,笔尖蘸浓墨,笔蘸淡墨,在笔毛根部加浓墨,你还有什么好点子? 四、师生创作,一起玩彩墨游戏。 教师示范,笔墨还可以这样玩,“浓破淡”、“淡破浓”、线在宣纸上的游走、嬉戏。 学生作业,点、线、彩结合,注重墨色变化。 第1课彩墨游戏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接触传统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对水墨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运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尝试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画。 2.通过体验尝试、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与当代艺术潮流的走向

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与当代艺术潮流的走向 应四川茂鑫红色文化书书院应聘之语,邀与我们在校应届毕业生来谈论中国当代绘画与当代艺术走向。若论作者资格,与其资深老画家和艺术界各位学者,那必是不够格的。其一,文化知识底蕴不够。其二,对于本专业知识的了解也没有过多的研习。因此,凡绘画史论之言只能听他人,不能自叙。今厚脸论侃,不觉不能服及读者,然言语自由,写作无罪,仍见笑与大家。 观今中国画的发展,如果单从绘画史论来说中国传统绘画,莫过于太繁琐,显然一大堆陈芝麻之事件,大家几乎都知晓。然而走进今天的传统绘画界来看,不免难发现,传统绘画在大时代下在衍变,已成为当今绘画史上一大焦点。作为一个从旁观到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来说,对其发展应当是要辩上几句的,为此,观者若有异议,我自是无法共鸣。 众所周知,国画发展至今,已逐渐进入变革的过渡时期。自中国本体绘画与西方绘画碰撞、摩擦、与融合之际。“变”则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所谓的“东西阴阳”之分,早已成为20世纪初期话题。而这一批改革画家徐悲鸿、陈师曾、林风眠、高剑父等都已成改革画家里开创性画家之一,为中国美术史画上了重要的一笔。然而在当下,中国画的过渡,作为一名当代的国画本科艺术生,面对艺术大千世界的发展,依然存在着许多疑问与观点。比如说:其一:中国画与外来绘画的嫁接,在传统与创新之间该如何走?当然,创造成多元化趋势的发展是必然的。然而,在选择画种嫁接时,是否可以移植与适合中国绘画发展或与名族文化较易融合的呢?或是取其精华,而不是”拿来主义“? 西画的引进。东西绘画阴阳之说。所说的不过是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的区别,虽有大相庭径之处,却也能相互融合。西方注重写实、明暗、光影。而国画却着注重于写意、趣味、身临其境。不论“重形轻意”还是“重”意轻形,或是光影、透视、明暗。两者之间却存在于东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而我认为传统绘画之根本在于“道儒家哲学”因而国画写意却为首要,其次为形体。就如顾长康所说的“传神论”或白石先生所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作为精髓,该为保留,以传后世。至于全盘抛弃之说,那便是太过之鲁莽。 东方绘画着力于写意,出自中国道家精髓,而西方绘画讲究以科学性的实用。两者之间其实是在文化上存在着“东方哲学”与“西方科学”之间的矛盾;唯心与唯物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东西绘画融合取其重点十分重要,这就在于画者致力于东西之分。如近当代许多著名山水画家:黄宾虹、关山月、傅抱石、黎雄才等,取其西方绘画色彩、结构、素描关系等来融合当代山水画,开创了当代山水画的新的面貌。 当然,日本岩画的引进。在当代中国画嫁接外来文化之中也是影响颇大的。从文化差异上来说,日本古代到明治维新时期,与中国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壁画形式作为中国画传入到日本,在从日本绘画中分化出来,可想而知,岩画与中国画是大同小异。在融合之际,并没有多大的冲突与摩擦。当代许多画家在吸取日本岩画的精髓下,也得到充分的肯定,由此可见,东西之间的融合,本体绘画嫁接外来绘画是可以行的,在当代只不过尚未成熟,也许在未来的几年,当代国画即将走上融合成熟的正轨。

浅谈中国画笔墨(精)

浅谈中国画笔墨 王千 中国画能够独秀于世界画坛,除了它的收敛众景、计白为黑的构图法则之外,还有一个就是通过丰富多彩、诡谲变幻的笔墨语言表达出独有的画面效果。笔墨,是中国画技法和理论上的术语,亦可作为中国画技法的总称,单从技法方面来说,“笔”是指勾勒、皴点等笔法,“墨”是指破、积、烘、染等墨法。本文认为笔墨主要有技法和精神气韵两个层面,两者既相互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的。对于笔墨来讲,意象是第一位的,笔墨从属于意象。笔墨是中国式的绘画语言,也是中国写意画独特风格的命脉。无论是写意花鸟画笔墨发展的历程或是中国画家个人笔墨的修炼过程,也都体现着笔墨精神的重要性。经过历代画家对中国画的研究,尤其是笔墨书法化、绘画的终极境界便不再是以优秀的笔墨创造去展现逼真的造型对象,而是以优秀的笔墨创造去抒写适意的主体精神。 笔墨是传统水墨画的主要技巧方式。它原出于对媒介材料的把握,在历史过程中积淀为高度成熟的视觉“语言”。它具有灵活的结构性,稳定的程式性,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文化符号意义。笔墨不同于“肌理”。笔墨受制于造型又超乎造型之外,是手段亦是目的。画史上,笔墨高于并重于色彩。笔墨有高下优劣之分,其衡量标准是有传统共识的。不同的笔墨形态、风格与不同的艺术品位和精神(人格)品位相关联。由这种关联体现的笔墨品质被称为“格调”。它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对笔墨的最高要求。笔墨对于绘画者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一种表现主题的媒材,更重要的是一种带有观念和文化指向的语言,中国画借助线、墨、色等手段,在绘画中表现为一种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从王原祁传统文人笔墨重性情化到现代实验水墨画家徐冰笔墨中的表现性和抽象性的呈显,笔墨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从而使绘画的抽象性与具象性之间存在着"似与不似"的美学观念。“游”是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人格力量以及审美情操之间的一个中介,艺术的魅力也全在一个“游”字上。游则动,动则灵,则有生命力,中国艺术的最本质的因素就在于表现人的生命精神、哲学精神。正是在“游”这种美感心态和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渊源下,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才那么韵味无穷,那么轻松、自然、豪放。“观万象达于心而后立象”,“游心”于笔墨,表现出来的才是画家所要塑造的艺术

陈丹青语录经典

陈丹青语录经典 导读:经典语录陈丹青语录经典 1、对于叫做“风格”的那种东西,对于个人才情和表现手段刻意张扬凸显的作品,我敬而远之。 2、人只要是坐下来写文章,即便写的是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都是“谈自己”。 3、我们谁都会有这种体验。一生中有太多次个人危机足以让人放弃手上的事情。聪明人会停下,绕开,但碰到凡·高的性格,不,应该说像凡·高这样一条性命,这种个人危机足以使他干脆不要性命。 4、《断背山》真的不是关于同性恋,而是关于压抑,关于那个时代。李安刷新了牛仔文化,他深知什么是压抑。在中国,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异性恋们也压抑得一塌糊涂啊。 5、梵高要是活到八九十岁,都画不到蒋兆和那个水准,也画不到珂罗惠支那个水准。可是我每次看到梵高的就是这张画,这张毫无意思的画,就是一个混小子站在海边。我心里就会想他妈的,这才是真正的绘画,这才是真正的艺术。我会忘记蒋兆和,我会忘记珂罗惠支,忘记我所喜欢的许多非常了不起的巧手,我会无可奈何。

6、多去博物馆有助提高国民素质,这可能是个伪问题。 7、凡·高究竟为什么了断生命,不重要的。那是神秘的事情。他只画了十几年画。但他自我完成了。夭折的天才自有艺术生命的早期、中期和晚期,同年龄顺序无关。有的花只盛开一天,一小时。有些真理只显示给一个人。凡·高自己知道的。 8、生命是无意义的,从来就是盲目的。上一代知识分子接受唯物论教育,进步论教育。它肯定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世界是进步的,我们做的一切是必要的、应该如此的、向前进的——所有的苦恼、官司、狂妄、灾难,都从这里来。 9、艺术本身就是哲学的具体化。最好的艺术开始很少“看起来像艺术”,而且从不美丽,对大众而言往往是丑陋无聊的。 10、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是从幼儿园就开始摧残孩子。老师家长,串通好了,细细的摧残。 11、真的美术史是什么,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 12、想当年,我们一起画画的同学中,那些把大卫石膏像画得好

儿童水墨画教学计划

儿童水墨画教学计划 教学目的: 水墨画教育的价值,并不在于孩子的绘画技能有多么熟练,或画出了什么惊人的杰作。教画水墨画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是实现目标的途径。通过水墨画教学活动,使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建立起大胆创造的信心,让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把自己潜在的创造力充分表现出来。这种创造的过程将会使幼儿体会成功。 教学目标: 引导和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让孩子体会“笔墨”。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手部力量,对孩子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教材分析: 水墨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绘画之一,是用中国独有的毛笔,以水调墨、调色,画在具有渗化性能的生宣纸及其它吸水性较强的纸上的一种绘画,是在笔、墨、水综合运用下进行意象造型的画种,画面形象不拘泥于自然,讲究直抒胸怀。它历史悠久,具有简单、概括的特点,符合儿童的思维,易被幼儿理解接受,水墨画作为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它的愉悦性、形象性、可操作性和自主性深受幼儿喜爱。通过水墨画学习,可促进手眼协调及各种能力的发展,孩子们可以体验水、墨、色在宣纸上的奇妙变化和画面的笔情墨趣,了解和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水墨肌理画 第二课时:趣味风景(一) 第三课时:趣味风景(二) 第四课时:趣味静物写生 第五课时:名人肖像 第六课时:命题创作 教学方法:水墨游戏法 教学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水墨肌理画 运用水拓的方法。用大的盆装清水,先后滴入墨滴、色滴,在色墨尚未在水中溶开时即搅动,墨彩形成特殊的纹理。再将宣纸浸入又立即提起,纹理被宣纸吸附,可以产生预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添画。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 第二课时:趣味风景 认识毛笔“线条”,在明暗素描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石头的皴法和一些树的画法,使水墨风景更富有生机。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齐白石、李苦禅、崔子范等大师们的水墨范本。 第三课时:趣味风景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画。 第四课时:趣味静物写生 通过写生或想象,用面、用点线塑造静物,用水墨完成塑造静物。 教学准备:墨汁、毛笔、宣纸、调色盘、水桶、清水、国画颜料、花瓶或陶罐。 第五课时:名人肖像

儿童趣味水墨画的教学研究_0

儿童趣味水墨画的教学研究 儿童趣味水墨画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还要通过绘画去挖掘儿童的创造力,注重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让儿童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完善的人格特征。本文从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增加趣味性、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及对儿童进行积极的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儿童趣味水墨画的教学措施。 标签:趣味水墨画教学因材施教 一、儿童趣味水墨画概述 儿童趣味水墨画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并以此为前提和基础,融合国画中的水、墨以及色彩,进而产生美妙的绘画效果。儿童趣味性水墨画教学的重点就是启发儿童用简练与夸张的手法进行绘画,让学生画一些比较常见事物,例如动物、花卉以及人物等。用水墨画的基本笔法融入到儿童稚嫩的画笔下,让儿童在绘画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精髓。事实上,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年龄比较小,不必苛求其全部模仿到位,意到就行。儿童的天性率直纯真,创造力比较强,这样产生的审美价值更为难能可贵。在制定趣味性教学计划的时候要结合儿童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重点在“趣味”二字上下功夫,创造合适的教学环境,让水墨画的创造处在快乐的氛围中。在教学开始之前,要用合适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因为水墨画属于视觉方面的艺术,单纯的灌输教学的成效不明显,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儿童的注意,让他们爱上水墨画学习。 二、儿童趣味水墨画的教学策略 1.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创造性思维,主要是事物本质和内外在有机联系的反映,属于一种能够物化的思维活动,属于有创建的思维。这不是单一化的思维形式,主要建立在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进行独创的活动,能够产生新的成果,处在创造活动的核心位置。也就是说,那些能够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思维活动都能够被称作是创造性思维。在水墨画教学中教会儿童运用这种独到的见解与思维方式,能够得到意外的效果。因此,美术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趣味性水墨画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在水墨画教学中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为儿童打造适合年龄特点的特殊美术课堂,在小学校园内形成一种艺术文化氛围。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建立相应的课余水墨画绘画小组,让喜欢水墨画的儿童加入进来,并有美术老师给予指导,提高他们的绘画素养。引起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其表现的欲望,在练习掌握基本的技法上进行大胆的水墨实验,这是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与艺术修养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也是儿童情感体验以及情感认知的过程。 2.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增加趣味性

水墨论文水墨画论文:现代水墨面面观

水墨论文水墨画论文:现代水墨面面观 摘要:水墨画呈现多元的色彩,呈现出了趋于生动活泼、和平共处和兼收并蓄的坦荡氛围,从而推动了中国画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中国现代水墨画,充分反映当代中国人新的观念、意识和审美情趣,充分表现艺术个性及时代精神。 关键词:水墨;水墨画;艺术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187-02 近现代中国画在西方的影响冲击之下,对于书法和旧有程式依赖性的减弱,体现了画家们企图挣脱旧有程式和形制,开拓利用新材质绘画特性的多种可能,以求使中国画创出新貌和走向现代的努力。水墨画的当代性和创新价值,其实既非立足其精神本体,亦非针对着语言模式,而是体现了画家对于艺术媒材的思维方式。如果说传统水墨与现代水墨的分野、互动和交叉构成了当代中国画坛纷繁景观的主干道,那么,与这种激进思潮一起构建为张力场的筑基于民族性和历史主义的思路,则同样是为这个时代输送活力资源的有效通道。现代水墨画,越来越呈现多元的色彩,表现出逐渐趋于生动活泼、和平共处和兼收并蓄的坦荡氛围,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画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在传统水墨向现代水墨转换的过程中,要使水墨语言符合当前文化语境,就必须与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审美心理和变化相协调,既坚持民族性和当代性,又充分发挥其兼容性,通过创新使传统生发出新的生命力。水墨画作为民族身份的符号和文化礼仪之一,其媒材本身构成了水墨画的本质特性,是不可互换和替代的。中国画采取"笔墨"这个表现形式,决不是凭空无端的生造,而是从我们民族的心理、思维所生发出来的。从观念到构图,从观察方法到表现技法,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文化特性。 清末民初,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西方美术思潮、论著、美术教育和美术作品被大量引入。伴随着文化上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提出了"美术革命"的口号。大批美术家留学日本与欧美,借鉴西方美术以改革中国绘画的呼声与实践成为潮流。蔡元培、康有为、陈独秀、鲁迅和画家徐悲鸿、林风眠、高剑父、刘海粟等,都曾倡导西方古典写实美术或近现代美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融和。康有为提出"以复古为革新"、"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的主张,提倡宋代院画传统,批评元明清文人写意传统,号召借鉴西方写实绘画。陈独秀发表以《美术革命》为题的通信,激烈抨击四王和模古风,也提出借鉴西方写实绘画的观点。徐悲鸿在《中国画改良论》中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

论浅论中国画之墨色美

论浅论中国画之墨色美 中国画是一门融汇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注重精神的注入,着意抒情写意的艺术。中国画的形式美凸显了中国画的艺术精华。广义地来看,形式美就是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狭义来说,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均衡、反复、节奏、多样性的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通常我们所说的形式美,主要是指后者,即相对抽象的形式美。中国画的形式美就本文而言是指中国画运用特有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毛笔、墨、宣纸等,运用表现技法形成了一整套的用笔用墨规律,通过对形象的概括,笔墨的描绘,意境的渲染,创造出独具特色中国画的形式美。在艺术发展多元化的今天,从形式美的角度对中国画进行审美具有现实的意义。 从深层次的看,构成画面形式的基本因素是点、线、面和色的黑、白、灰因处理手段不同所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性味。而笔墨是传统中国画的主要造型和表现手段。通常把产生线条的方式及其结构如勾勒、皴擦、点,叫做用笔,把墨色的色相如焦、浓、淡、重、清或含水多少不同而引起的枯湿效果叫用墨。 关于中国画的笔墨理念的发展。从古代文人画到现代出现的商品画,都在讨论笔墨的问题。第一感觉冲击力给观众以最直接的审美感受,中国画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它的核心原则归结为天人合一的特点。中国传统画中笔墨,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套形式美的规律,他指导着中国画的创作和发展,成为民族绘画的精粹。创新艺术才能保持其本质的精魂,故艺术创作不能墨守成规,那么如何看待我们中国传统绘画在笔墨上的遗产,如何正确吸收现代在与中西文化碰撞之下的有益成分和发展中国的笔墨形式之美,这就值得去深入思考探索的问题。本文就笔墨这方面来进行论证。 中国绘画特别是中国写意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有比较显著的特点:对自然美的表现力。正因如此,中国写意画作品创作命题是永远的形式美。 人们生活在形式美的的汪洋大海中,从日常生活用品及装饰品,其选择角度主要是形式和形式美。小是不起眼睛的东西,大到衣、食、住、行,人们都有这种选择的经历。在艺术欣赏方面,园林建筑、音乐、书法等门类的形式美欣赏,已经近乎必然。惟独对绘画这个最具有强的形式美的艺术门类,却往往站在具象的角度进行挑剔和品评。栩栩如生很像已成为庸俗评论的习惯。这和绘画的原始功能物状写实的影响分不开的,但不管怎么样,撇开形式美来论中国绘画,很不妥当。构成画面的形式美的基本因素是作为形的点、线、面和作为色的黑白灰。而中国画偏偏具备这些特点,具备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国画也叫水墨画。画中国画要用笔墨,鉴赏中国画要论笔墨的形式美展开来论的。笔墨是中国画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造型手段和表现手段。国画大师石涛认为,笔墨的功能:一是行天地万物;二是从于心。即主张再现与表现统一。石涛的笔墨论,除了讲究以上功能之外,在相对独立的形式美方面,主张笔墨分中有合,合中有分,和谐统一。形式主义,自然主义与他的相对论是相对立的。 一、笔墨的概念及关系 笔墨是构成绘画色彩形象的技法手段的总称。通常把产生线条的方式及其结构如皴,擦、勾、染、点,叫做用笔,把墨色的色相如焦、浓、淡、重、清或含水多少不同而引起的枯湿效果叫用墨。 笔墨是构成中国艺术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绘画的意境,构图都最终靠笔墨来完成,笔墨具有材料学和色彩学形象的双重内涵,因此,对笔墨的研究必然成为探讨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问题。笔法和墨法在理论上是可以分开的,但是,墨随笔出,笔法必兼用墨法,笔中有墨,墨中有笔,所以二者关系是相互依存,难以分开的。李可染说实际说来,笔和墨是难以分开的,用墨好多由于用笔好,不善于用笔而善用墨的很少见。笔墨中国画充分运用毛笔的

有关个人修养的名言

有关个人修养的名言 个人修养就是个人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言行和习惯的修炼和涵养。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有关个人修养的名言,希望对你有帮助。 有关个人修养的名言 1、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2、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3、道德和才艺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堕落的子孙可以把贵显的门第败坏,把巨富的财产荡毁,而道德和才艺却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亚 4、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谢觉哉 5、不论你是一个男子还是一个女人,待人温和宽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称。一个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断,决不等于用拳头制止别人发言。萨迪 6、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7、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 车尔

尼雪夫斯基 8、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9、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子思 10、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11、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12、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13、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14、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15、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 16、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黄石公 17、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1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9、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20、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约翰洛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