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笔记

教育学笔记



教育学笔记
绪论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四阶段: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学记》、《论演说家的培养》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提出班级授课制。1176年康德讲授教育学,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赫尔巴特出版《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斯宾塞《教育论》,重视实科教育,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1901年德国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学”,拉伊出版《实验教育学》,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但忽视了人的社会性。美国杜威创立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代表作为《民本主义与教育》。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杨贤江《新教育大纲》。
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1956年美国布卢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布鲁纳《教育过程》,苏联赞可夫《教学与发展》,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方法。
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中外教育史上,尽管对于教育的解说各不相同,但却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即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规定性。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措施之间的中介,教育措施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措施的依据。教育措施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教育的历史形态:
一,原始的教育形态特点:教育未独立;教育手段简单;教育机会均等。
二,古代的学校教育形态的特点: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独立出来;教育为统治阶级服务,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个别教学,教学内容丰富;封闭式教育。
三,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的特点: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教育普及,大众化;班级授课在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多样,教育任务改变;开放式教育。
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和其它组织形式的教育。
教育的概念:根据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

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
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
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影响着生理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二,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二,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三,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一,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现实;
三,从个体发展的各种要求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
一,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二,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要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三,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制约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
一,社会发展的规律:培养什么样的人,应该使受教育者学习哪些知识技能,具有哪些思想品质,要受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

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为了保证一定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能够顺利实现,有效地促进年轻一代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要从其身心实际出发,适应其身心发展规律。
教育与社会发展
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发展变化的根

本因素。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教育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具有生产性。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以及教育的方针政策。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可以促进政治民主;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一,教育对文化的功能;传递保存文化;传播交流文化;选择提升文化;创造更新文化;
二,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对教育培养规格的影响;对教育内容的制约的支配作用;其它。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
一,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个性;
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三,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改革:
一,明确教育的战略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二,改革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教育思想;
三,作好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
四,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
五,调整教育结构;
六,改革教育的管理体制,调动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的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
制定教育总体规划的基本依据和方法:
一,要根据人口的调查的预测;
二,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要根据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全民与集体企事业单位秘能提供的人力、物力的财力条件;
四,要因地制宜,不应强调划一。
怎样作好在教育上的投资:
一,根据教育事业的规划,在确保最基本的办学条件下

,计算出所需要的教育经费;
二,要根据我国的历史经验和参照外国的经验;
三,教育经费的增长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长;
四,考虑到物价的浮动。
教育投资:
广义上,指的是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财政部门、集体经济部门或个人向教育领域中投入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总和,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全部物质条件;
狭义上,指一定时期(通常以年计划、五年计划)内,国家和地方在财政总支出中拨给教育事业的经费,通常包括教育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两部分。
教育结构:指各级各类学校和专业的组织形式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义务教育: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教育目的的结构:也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目的的组成
一,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个性结构;
二,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关于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结构的最核心的部分。
教育目的的作用:
一,具有控制作用;
二,具有指导和支配作用;
三,具有设计和计划作用;
四,具有选择价值作用;
五,具有检验教育效果的标准作用。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是指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方式是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基础。表现在:
一,教育目的是受生产力制约的,生产力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二,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设施的制约。教育目的的性质直接决定于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在阶级社会,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对受教育者特点的认识是提出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
一,受教育者是教育目的直接指向的对象;
二,教育目的要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性,就需考虑受教育者的认识发展、心理发展和生理发展的规律和过程。
三,教育目的主要是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实现的。
四,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是,受教育者的特点不能决定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内容。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指教育目的的提出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
个体本位论:教育目的应当

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其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学说: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为这种历史过程所制约。
这包含三层意思:
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而不是截然对立的。人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作为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承担者,他对自身个性发展的追求及这种追求的实现,对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目的不仅反映社会对人的发展的需要,而且也反映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判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否合理,最根本的是看它是否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发展。
二,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实现之间是有矛盾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很尖锐。个人之间的发展机会或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均等的,个人之间的发展程度或受教育程度是他层次的,个人的个性也是片面的畸形的,受到扭曲的。在有限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社会只能牺牲部分人的发展,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从而保证人类整体力量的发展,才能推动历史前进。
三,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和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我国教育的目的的基本点:
一,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明确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也指出了我国教育的、培养出来的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坚持培养劳动者的观念;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念;坚持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相结合的观念。

二,要求全面发展:德智体美诸方面。
三,具有独立个性。
要使受教育者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其主体意识,形成受教育者的开拓意识,创造才能,提高其个人价值。
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
全面发展是说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欠缺,即全面发展的个性;
独立个性是说德智体美等素质要素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个性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能不是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过程不能不是个人的个性形成过程。
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性质是基础教育,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与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特点是基础性、全面性与全体性。
基础教育的意义重大:
受教育的对象众多,更重要的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基础教

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数亿劳动人口进行劳动转移,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这需要人们的经济意识、政治意识、文化意识和社会心理发生巨大变化。我们面临的这种形势与任务都与基础教育有关。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基石的作用,直接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
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和引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的教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我们我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把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要承认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学生间的差别,把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
二,流生增长现象。
流生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
社会原因:人们对教育价值判断与选择采取狭隘功利主义态度,认为读书无用。
解决:需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出发,进行进行理性疏导,政策调节,法律限制。
教育内部问题:教育质量低,上学费用高,片面追求升学率。
解决:深化教育改革,坚持教育目的,坚持基础教育的性质,遵循教育规律,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衡量普通教育的质量,评价普通教育是否为经济建设服务,只能看它是否为学生的做人和进一步专业(职能)教育打好了基础,看它是否主民族素质的提高打好了基础。
培养目标:指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个学科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的性质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的要求。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培养目标的作用:
使教育目的具有可操作性,使每个教师头脑中形成一个培养目标体系,明确地认识自己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与实现培养目标进而实现教育目的的关系,使之变成直接指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行动目标。
培养目标体系: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或活动目标。
素质教育:
是以提高民

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根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特征:
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本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机制的主体内化性与发展性;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是整个教育制度的主体。
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一,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状况;
二,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三,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四,要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五,要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
一,加强学前教育及其小学教育的衔接;
二,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四,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层次增多;短期大学迅速发展;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
五,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现代学制的三个类型:双轨学制(西欧);分支型学制(前苏联);单轨学制(美国)。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一,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二,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变化;
三,现代学制已由学校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变成了终身教育施教的机构系统。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旧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1 壬寅学制:1902;
2 癸卯学制:1904 ,中国近代教育学制的开始。
3 壬子癸卯学制:1912
4 六三三学制
二,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
1 1951《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2 1958《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3 “文革”对社会主义新学制的破坏
4 1978年以来的学制改革。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通过《义务教育法》。
课程
课程: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
广义: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指某一门学科,也就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教材是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课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

变的,反映的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水平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课程论是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
课程的作用:集中体现教育思想和观点;是实施培养目的的蓝图;是组织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
课程论:
一,学科课程论(主张分科教学。特点: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与准备;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强调训练的价值)
活动课程论(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认为教育即生活现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二,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
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总的趋势是课程的现代化。
一,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
二,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三,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重视个别差异。
我国课程编订的原则:
一,符合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二,适合各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三,适合教学的认识规律;
四,要有统一性、相对的完整性和一定的灵活性。
课程编制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要求;
二,受人类文化和现代科学发展最新成果的制约;
三,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逻辑结构,必须适合儿童年龄特征,必须考虑到该年龄学生的现实的学习的可能性;四,学制年限的制约与课程理论的制约。
课程组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要素:
即课程的基本构成,是课程计划的最基本的构成。
原理:是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而得出的结论。
技能:如3RS(读写算)技能、实验技能、资料搜集与解释技能、各种专业技能。
方法:每一个学科领域特有的探究方法。
价值观:哲学价值观是支配人类的基本信念。
课程的组织结构:
简称课程结构,是指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
影响课程结构因素:
一,课程理论流派;
二,课程的功能;
三,课程开发所处的层次。
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典型的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四,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五,显性课程与理性课程。
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学科课程指的是以文化知识(科学、哲学、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

辑体与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科目本位课程:是由各自具体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所组成的课程。
特点:
一,强调不同学科的不同价值,并肯定科目固有的价值等级。二,强调科目知识内部固有的逻辑体系,强调文化知识的独立性;三,强调对不同科目设置的计划性。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而开发的课程。特点: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综合学科课程:是把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整合起来形成一门新的课程。
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特点:以学习者当下的活生生的学习经验为课程开发的核心,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二,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存在的整体的存在;三,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经验课程与学习课程的关系:二者的基点不同,经验是心理经验,学科课程是学科中的逻辑经验;二者具有内存的统一性。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是有意识的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专题或问题。包括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其基本的理论依据: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学生发展与当代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综合课程的限制:知识的琐碎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技能问题;教师的知识问题;学校结构问题。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必须修习和公共课程;选修课程是容许个人选择的课程。
直线式课程与螺旋式课程:
直线式课程是将一学科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其前后内容基本不变。螺旋式课程可以重复。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有规划有组织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隐性课程的特点:弥散性和普通性;持久性;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性的。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或类型:学校的物质、社会和文化环境;机会制度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情感意志方面的学习;特殊的认知学习、直觉学习。
教学计划: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指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教育计划的制定的特点:整体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全面性。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育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的结构: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其它。
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一,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
二,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存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三,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课程设计的模式: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目标模式:泰勒模式、塔巴模式、惠勒模式、坦纳模式。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取向: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
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科技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国际竞争激烈,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更伟大艰巨的任务,需要基础教育推进素质教育;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课程改革的地地位决定;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是现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
二,描绘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远景;
三,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民族素质的高度来认识。
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二,建立新的课程结构;
三,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四,倡导建构的学习;
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
教学(上)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任务: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赖因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
杜威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凯洛夫六个环节:知觉具体事物、理解事物特点关系联系、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实践运用。
当代国外教学过程理论几个主要流派:赞科夫、布鲁纳、巴班斯基。
我国当前对教学过程的认识: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

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学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教学过程的规律:
一,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引起求知欲:教学应从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开始,从作好学习的心理准备开始;产生了知与不知矛盾,出现了求知的内在动力。
感知教材:如果学生有了必要的感性知识,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则理解书本知识就比较容易。
理解教材: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巩固知识:只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所学基础知识,才能顺利吸收新知识,自如运用已有知识。发展学生的记忆力。
运用知识:重视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
检查知识、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及时对所学知识作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教学过程中几种必然的联系: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倾向。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教学(中)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我国现阶段主要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基本要求:保证教学的

科学性;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指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基本要求: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三,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基本要求: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四,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五,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本要求: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六,巩固性原则。
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地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基本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七,可接受性原则。
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八,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基本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和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

师和学生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或操作活动。
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分讲述、讲解、讲演三种。要求: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讲究语言艺术;注意启发。
谈话法: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要求:要准备好谈话问题和谈话计划;要善问和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
读书指导法:要求: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加强辅导;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练习法: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
演示法:作好演示前的准备;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讲究演示的方法。
实验法:做好实验前的准备;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做好实验小结。
实习作业法: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作好实习作业的动员;作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
讨论法: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
研究法:正确选定研究课题;提供必要的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循序渐进、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组合:
传授——接受教学;问题——发现教学;程序教学。
*****************************************************************************************
教育学笔记全版!今天正式公布!(三)
教学(下)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教学组织形式:
一,个别教学制: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
二,班级上课制:集体教学形式,效率高,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注重同步化、集体化、标准化。
三,道尔顿制: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条件下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四,分组教学制:主要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在欧美国家目前有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比班级上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利于人才的培养。
五,特朗普制: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这种形式尚在实验学校中实验。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一,班级上课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特点与功能: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展开和达到一定质量;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课的类

型和结构。
课的类型好即课的分类: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课的结构:指一节课包含哪些部分以及各部分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
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作业、参观、讲座、辅导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备好课:要钻石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二,上课: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组织好教学活动;布置好课外作业。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三,课后的教导工作: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对学生的学习辅导与帮助工作。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课程评价。
现代教育评价的显著特点:
一,以促进学生发展和达到教育和教学目标为中心;
二,重视测试学生的知识、智能、品德;
三,重视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四,注意评价者和自我评价的作用;
五,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课程、教师教学和教育的各个方面。
教学评价的意义: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运用它来探明、调节、改善和提高教学活动本身的功能。是教学活动这个信息传递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
教学评价的种类:
一,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分为:
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教学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发展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及时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总评。
二,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教学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方法:观察法;测验法:测验的质量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测验的种类(论文式测验、客观性测验、问题情境测验、标准化测验);调查法:问卷、交谈;自我评价法:运用标准答案、运用核对表、运用录音机、录像机。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的作用: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质量标准。有效的评价有赖于制定科学而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结构上应当包括知识、智能、情感态度三方面;在内容上要求应当逐步具体化。
考试制度:考查(口头提问、检查书面

作业、书面测验)、考试。
三,评价标准:学生掌握知识的尝试与广度;运用知识的能力包括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在口头、书面回答和实际操作中所犯错误的数量与种类。
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一,评教的意义:可能使教师个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教学的长处与不足,可以增进教师间的相互了解、相互切磋与学习,可以使学校领导深入第一线了解教学的情况、经验与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少改进教学。
二,评教的要求:
(1)着重分析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不是评评价他的专业水平;(2)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注意教学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教学的几种水平:记忆水平、理解水平、探索水平。
评教的方法:分析法、记分法。
电化教学
电化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电化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率;扩大教学规模;促进教学改革。
**************************************************************************************
德育(上)
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和美育来分的,它的范围广,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德育与智育:智育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致力于分清真假,解决科学真理观问题。德育也要以认识为基础,但它主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发展他们分辨善恶的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
我国德育的性质: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要反对抵制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的品德,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发展服务。
德育的功能:
一,培养学生的品德,制约他们的发展方向。
德育的基本功能在于:它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思想影响,引导他们的道德实践,培养他们的品德。
二,决定学校教育的性质。
三,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的特点:
一,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年龄特征:迅速过渡;逐步涉世;易于冲动。
二,青少年学生思想的时代特点:要求振兴中华,但急于求成;愿为现代化建设作贡献,但不善于作符合实际的选择。
三,注重求知但不注意全面发

展。
四,思想活跃、参与意识强,但缺乏组织纪律观念。
五,追求美好生活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
德育的任务:
一,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和形成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
二,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德育的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增强国家和民放的意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
二,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激励学生有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进行正确诱导,提高学生分辨正确理想与错误打算的能力;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三,集体主义教育:关心热爱集体,成为集体的积极成员;用集体主义精神来调节言行;养成尊重群众的观点。
四,劳动教育: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新风尚;勤奋学习,为参加现代化建设作好准备;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
五,民主、纪律和法制教育:培养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对纪律的认识,加强纪律性;掌握法律知识,严格遵纪守法。
六,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培养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品质;
七,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提高理论修养,为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打好基础;随时端正对人生的认识和态度;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看问题。
德育(下)
德育过程: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发展过程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的主体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一,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的过程。
(1)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学生不仅是被影响被教育的对象,而且是能动地吸取环境和教育影响的主体。
(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
(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二,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1)知(道德意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的特点及其培养。
(2)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要注意全面性和具有针对性。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1)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积极转化;
(2)调节

好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矛盾。
四,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1)自我教育能力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是德育的重要条件,是学生品德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2)自我教育能力的特点与构成因素:自我教育能力产生于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同时又是进行自我教育活动的条件。主要由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构成。
(3)德育要促进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儿童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从自我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发展到“自律”。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我国学校的德育原则: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要求: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思想;注重实践,培养道德行为。
二,疏导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要求:讲明道理,疏通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要求:“一分为二”看待学生;长善救失,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要求与他们对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要求: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五,因材施教的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的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六,在集体中教育的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要求: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转变影响集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教育的力量结合起来。
七,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

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要求: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互相配合;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学校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班主任工作。
德育的方法:
说服(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要求:明确目的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榜样(典范、示范、评优,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锻炼(练习、制度、委托任务、组织活动,要求: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
修养(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要求: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陶冶(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要求:创设良好的情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表扬、激励与处分)
美育
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的功能: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物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美育的任务:一,基本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三,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过程: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
美的能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的过程。一,通过审美感知,形成审美感受,为鉴赏美和创造美奠定基础;二,通过美的鉴赏活动,理解美的本质特征,发展审美判断力;三,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发展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能力的过程;是学生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把社会审美意识转化为个体审美意识实现人自身美化的过程。
美育原则:
一,形象性原则:根据美育的任务和特点选择美的形象;掌握美的规则和显现方式,自由选择美的对象;善于体会美的形象的意蕴,发现审美价值。
二,情感

性原则:重视审美情感的培养;掌握各种形式美的情感教育价值,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通过感知周围生活环境中各种事物的统一和谐关系调动审美情感,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美。
三,差异性原则:尊重和爱护儿童爱美的天性根据审美心理的差异性,正确分析学生的审美评价。
四,创造性原则:特别注意美的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审美创造意向;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技能技巧;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把学生的审美创造活动组织到美化环境的活动中去。
美育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通过大自然先进美育;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美育
体育
劳动技术教育
课外活动
学校与家庭
班主任
教师
学校管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