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第八章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系统科学的哲学依据,归根到底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质变量变、变化发展,用之于系统研究,就是强调整体论与还原论、分析与综合、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局部描述与整体描述、确定性描述与不确定性描述、静态描述与动态描述、理论方法与经验方法等的结合,这些结合是系统科学的精髓所在。

涌现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和相似性,是种种系统的八种基本特性,每种基本特性是系统的一个基本方面,将他们进行概括、归纳,形成了系统科学的八条基本原理。1.涌现性原理

涌现性原理指的是,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形成了新的系统质的规定性,从而表现出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加和。

整体和部分

系统的整体和部分之间,实际上存在三种关系,即:

整体大于部分和——“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

整体等于部分和——机械的加和,一堆沙子,一筐水果,全部员工工资的加和;

整体小于部分和——“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部分和是否等于整体,其实质就在于部分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部分之间如果具有协同作用,那么对于由协同作用所决定的性质而言,整体就会大于部分和;部分之间没有协同作用,实际上是不存在相互作用,各个部分仍然是各自独立的,那么就这种互不相关的性质而言,部分和就等于整体。部分之间如果也存在着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不是协同的相互作用,他们没有造成所论方面的整体的优势,三个和尚互相扯皮就反而没有了水喝,其结果可以表述为整体小于部分和。例,方向各异的矢量求和。

注意整体与部分是有区别的,但这种区别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发生转变。

分析和综合

分析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来加以认识,认识部分是分析的主要任务。科学研究是离不开分析的,离开了分析就不可能深入事物的内部,就不能剖析事物的细节,分析是认识走向深化的前提。综合则与此相反,它是把部分综合为整体来加以认识,认识整体是综合的主要任务。综合揭示系统的部分所不具有的整体性质,发现全新的系统整体才具有的性质。科学研究离不开综合,离开了综合就不可能认识系统整体,也不可能认识对象整体内部的部分、要素、各方面之间的本质的、统一的联系。所以,综合是分析的深入,也是分析的归宿。当代科学研究范式从分析走向综合、从分门别类研究走向系统综合研究,是科学思想的革命和进步。系统的涌现性原理,赞成的是在分析基础之上的综合,在综合之中的分析。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导致方法论的错误。例,传统的原子论,片面地强调分析,把整体等同于部分的简单加和。原子论的分析观,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观点。系统自组织理论研究中使用的中观方法,其实质就是试图以此来吸取整体论和原子论之长,并避免两者的不足。中观方法,在耗散结构理论或简单巨系统熵的研究中体现为局域平衡假设(一个处在非平衡状态的系统,熵等于其各个局部分别处在各自平衡态上的熵之和)。对于一个非平衡系统,将系统划分为宏观上足够小、微观上足够大的单元(例,对于一个1分米3的系统,局部取为1毫米3,叠加106,而对于其要素分子要进行1023求和。),从而勾通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

2. 层次性原理

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种种差异以及结合方式上的差异,从而使系统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了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

层次性

按照今天的认识,从观测宇宙——总星系、星系、恒星、地球、地面物体、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到电子,以及在20世纪陆续发现的300多种基本粒子乃至更深层次的物质结构,就是按照空间尺度或质量大小划分的客观世界的最一般的系统层次。社会系统也是一个多层次系统。个体、团队、单位、社区,直到省市、国家,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层次序列。历史上官分八品,爵分五等,现代学校分为小学、中学和大学,也都是社会系统中的不同层次。精神系统也有其层次性,人的认识有感觉、感知、悟性、理性的不同认识层次。系统的层次性犹如套箱,层层嵌套。

层次的相对性

一系统被称之为系统,实际上只是相对于它的子系统即要素而言的,而它自身则是上级系统的子系统即要素。中观方法中的局域平衡假设(宏观1立方分米,局域1立方毫米,微观分子),这样的局域相对于微观是充分大的,相对于宏观则是充分小的,从而就可以作为相对于微观来说是系统,相对于宏观来说当作质点加以处理,实际上把系统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在三个层次上建立不同形式的方程进行讨论,从而建立起研究简单巨系统的统一的模型。层次的相对性很普遍,例大脑系统、人体系统、社会系统、地理环境系统和星系系统。客观世界是无限的,因此系统层次也是不可穷尽的。人们对于系统层次性的认识,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是没有尽头的。

层次的关联性

系统的层次划分是相对的,相对区分的不同层次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不仅是相邻上下层之间受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是多个层次之间发生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时甚至是多个层次之间的协同作用。倘若人体系统中的个体人人都具有环保意识,则地理环境系统会相对良好。

层次的多样性

按照多个标准划分系统,“历史上官分八品”,即依据职位高低分类,又可以分为文官武官、清官贪官等等。

3. 开放性原理

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基础,也是系统得以稳定存在的条件。在系统科学中,将完全没有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称为封闭系统。

开放性

系统的开放,通常说的是向环境的开放。由于系统的层次性,向环境的开放即意味着系统的低层次向高一层次的开放。正如系统的层次具有相对性,系统的环境也就具有相对性。系统的开放,同时也指系统向自己内部的开放。系统向高层开放,使得系统可以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可以发生与环境之间的既竞争又合作。而系统向低层开放,使得系统内部可能发生多层次、多水平的在差异之中的协同作用,更好地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原则,实际上正是反映了这样的开放。系统与环境

系统向环境开放,使得内因与外因联系起来,才有了内因和外因之间的辩证关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为使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需要

系统与环境之间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看不到系统根据作用不行,看不到环境的条件作用也不行,仅仅只强调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片面的。

开放度

系统的开放有一个开放程度问题。开放程度为零,系统与环境隔绝起来、没有任何交换,这就成了封闭系统。反之,如果系统全然向外开放,开放程度是百分之百,系统没有相对于环境的边界,对于与外界的交换毫无过滤和选择,那么,系统与环境融为一体,系统本身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对于环境,系统既不能完全封闭,也不能完全开放。充分开放,是在系统得以稳定发展基础上的充分,并非是系统的完全开放,而是系统的适度开放——有条件地、有选择地、有过滤地向环境开放。如果是不加选择地对外开放,那么这样的系统最终就会被其它系统取而代之,自己就消亡了。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坚持的是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的原则,是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4. 目的性原理

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发展变化不受或少受条件变化或途径经历的影响,坚持表现出某种趋向预先确定状态的特性。

目的性

系统目的可以通过系统的活动来实现,即系统行为保证了系统目的的实现。而在这个过程中,目的——被看作是预先确定的目标,引导着系统的行为。系统的目的性,在系统的发展变化之中表现出来,因此必定与系统的开放性相联系。一个合目的的运动系统,必定是一个开放系统。由于系统是开放的,通过系统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使得系统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该系统得以影响环境,并在一定意义上主体识别环境即针对环境的实际情况做出反应、做出调整、做出选择。这样一来,系统对于环境的输入必须做出反应,而且又要把自己对于环境的反应输出给环境、从而影响环境,进而系统又要对于受到影响后发生了改变的环境的输入做出新的反应,于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开放、交换之中,系统的潜在的发展能力得以表现,所谓的目的性也就表现于其中了。而且,所谓系统潜在的发展能力并非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正如系统理论所指出的,是系统内部复杂的反馈机制在发挥作用。

目的的阶段性和规律性

从系统的发展变化来看,系统的目的性一方面表现为系统发展的阶段性。对于开放的自组织演化系统而言,无论它是物理的、化学的还是生物的乃至社会的,都是既有稳定保持又有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稳定恰恰是由于系统中存在着负反馈机制,从而必定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表现出一定合目的行为的系统。这样的目的性表现出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稳定地存在,似乎系统的这种稳定性就是系统发展的目的,达到了这样的稳定态,就达到了相应的目的,并且还要借助自己的稳定机制而尽量保持处于这样的稳定态。另一种是系统的发展采取所谓的会聚式的循环层次增加,向更高的复杂性增长,即逐次地向更高的循环层次跃迁,而且也只有采取这样的循环增长的形式,才可能有稳定的发展。由此可见,所谓的目的性,实际上与系统发展趋向于更稳定状态相联系。系统的目的性另一方面表现为系统发展的规律性。合乎某种目的的发展,也必然合乎一定规律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发展。也可以说,正因为系统的发展是合乎规律、合乎逻辑的,所以才在一定阶段表现为是有目的的。实际上,只讲系统的目的性是系统发展的阶段性还不是真正的系统目的性;同样,只讲系统发展的规律性也不是真正的系统的目的性。只讲阶段性,就把目的性混同于系统发展的阶段性、不连续性;而只讲规律性,则同样体现不出系统的目的性,而且往往会把系统发展看作笔直向前的。唯物辩证法指出: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必定要向系统指定的方向发展,诸如相空间中的吸引子、混沌现象之中的奇怪吸引子等等。系统的目的性,实际上是

系统发展变化的阶段性与规律性的统一。没有发展阶段性的目的性,即等于说有某种终极的目的性,这样一来就变成了某种不可思议的神秘的目的性,最终必然成为某种神秘的超自然的目的性。而没有发展规律性,无论怎样发展都行,目的性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毫无规律的目的性同样是不可思议的。

目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系统的内在非线性相互作用所带来的发展变化的确定性是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基础上的确定性。(1)确定性: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无论环境条件怎样改变,系统总是要朝向某种确定的方向发展,异因同果,具有等终结性;或者是系统出现适应性行为,根据具体环境进行了调节和选择,出现了新的行为方式,从而适应发生了变化的环境,完成了一个发展阶段。(2)不确定性:离开了这一阶段,则情况就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不再具备先前的那种终结性,如果还有等终结性的话,那也是新的等终结性,即发生新一轮的异因同果现象。如果还要进行选择的话,那就是出现新的适应性行为。正是在多种多样的可能原因中,存在某些可以变为现实的可能原因。原因不等同于结果,结果也不等同于原因,在原因与结果之间存在差异,只有经过系统的内部调整、做出选择时可能性才转变为现实性,这才有原因,才有因果关系,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

5. 突变性原理

通过失稳,系统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是一种突变过程,它是系统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突变方式多种多样,同时系统发展还存在着分岔,从而有了质变的多样性,带来系统发展的丰富多彩。

突变性

突变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1)自然现象中,山崩地裂、火山爆发、寒流突至、台风骤起、阴晴忽转;(2)生命领域内,基因突变、“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3)工程现象中,桥梁坍塌、河堤决口;(4)社会运动中,战火突起,股票行情大起大跌。如此等等突变现象,都是我们熟悉的。(5)突变现象不仅在客观世界比比皆是,甚至对于主观领域,对于人的认识,突变现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灵感突来,表现的是思维方式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突变。王国维阐述的做学问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种境界涉及到认知模式的突变。在系统科学中,系统状态发生改变被称为“相变”,这是系统的质变。相变有平衡相变与非平衡相变,相应地形成平衡结构(死结构)与非平衡结构(活结构),分析静态有序(平衡结构)——动态有序(耗散结构)——复杂适应系统三者的复杂程度。

突变与稳定性

通常在两层意义上谈论突变。一层是在系统的要素的层次上,另一层是在系统的层次上。

对于系统要素的突变,如果从系统整体上看就可以看作系统之中的涨落——系统要素对于系统稳定的总体平均状态的偏离。系统中要素的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系统中要素的突变总是时常发生的。突变成为系统发展过程中的非平衡性因素,是稳定之中的不稳定,同一之中出现的差异。当这样的差异得到系统中其它要素的响应时,使要素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扩大,便加大了系统内的非平衡性。而特别是当它得到整个系统的响应时,涨落放大,整体系统一起行动起来,系统发生质变,进入新的状态。这就是自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通过涨落达到有序。这就发生了系统层次上的突变。突变论中的突变,一般是指系统层次上的突变,即系统整体的突变。

突变与分叉

分叉理论强调的是临界点的多重性和选择性,而突变理论强调的是临界点上变化的不连续性或突跳性。分叉意味着获取新质的不确定性,而且这种不确定性并不是认识不足造成的,而是客观系统自组织过

程中的客观不确定行为。这首先在于系统内部的不确定性,其次还在于变化中的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非平衡自组织系统对于某些涨落格外敏感,微小的随机涨落往往带来出乎意料的后果。最为复杂的自组织混沌系统,甚至就被定义为初值敏感性系统,即如果初始条件差之毫厘,则最终结局就可能失之千里。非线性对于初值的敏感性,使后果难以预料,也就使得不确定性剧烈增加,面临多种抉择。

6. 稳定性原理

在外界作用下,开放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保持和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稳定性

我们所面对的整个世界,大到总星系,小到基本粒子,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否则,无法区分、认识该事物。唯物辩证法指出物质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相对静止就体现了稳定性。系统之所以可以被称之为系统,因为它在一定范围内是稳定存在的。

开放中的稳定性

开放是系统发展变化的前提,也是“活”系统得以保持系统稳定的前提。开放性原理已经指出,开放——充分开放、适度开放,对于系统的发展是基本的前提条件之一,没有开放,就没有发展。对于系统的稳定存在也一样,没有开放,就没有稳定(耗散结构:开放、远离平衡、非线性作用、涨落);只有开放,才有真正的稳定。

动态中的稳定性

系统稳定性是开放(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之中的稳定性,同时也就意味着,系统的稳定性都是动态中的稳定性。事实上,任何开放系统的稳定性,也都是动态的稳定性,只有在动态之中才能保持稳定。俗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指的就是动态的稳定性。耗散结构理论之所以把自己叫做耗散结构,就是强调系统的稳定性是在与环境的动态的交换之中才得以保持的,是一种动态的与环境交换之中的稳定性。通过交换,系统把熵产生输出给环境,或从环境之中引入负熵,从而保持系统之中的均衡,保持了自身的有序性和发展变化的活力。在系统科学中,稳定性指定态的稳定,但是,反过来,处于某个定态的系统,却不一定是稳定的系统。例如,成语中“危如累卵”就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处于定态但却不稳定的情况。

如图8-1说明定态的不稳定性。

图8-1系统定态直观例子

正、负反馈

从反馈角度看,系统的稳定性与负反馈相联系,负反馈致力于使得系统通过自我调节而保持自我稳定。而不稳定则与正反馈相联系,正反馈作为系统的不稳定性因素而致力于打破系统现存状态,促使系统偏离原来的发展“轨迹”。系统中实际上是正负反馈共存于系统之中。没有仅仅存在负反馈的系统,也没有仅仅存在正反馈的系统。如果系统之中仅仅存在负反馈,仅仅强调系统的稳定,任何对于系统的偏离都是不

容许的,这样的系统就是没有发展能力的,因而是无法发展的。相反的情形,如果系统中仅仅存在正反馈,无异于说系统根本就没有稳定性可言,系统的任何稳定倾向都会遭到破坏,只会处于变动不定之中,这样的系统同样也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的。所以,在系统中,正负反馈同时存在,依据不同条件而表现出不同主导地位。例,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共存于人体内,两者根据所占主导地位而显示男女性别。

7. 自组织原理

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复杂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内部要素的某些偏离系统稳定状态的涨落可能得以放大,从而在系统中产生更大范围的、更强烈的相关,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自组织原理

现实的系统,都处在自我运动、自发形成组织结构、自发演化之中。我们学习了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原理、突变论、混沌与分形理论,这些系统演化理论使我们认识到,对于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充分开放是前提,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动力,涨落(导火索作用)是原始诱因。社会的发展运动,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个自组织的演化发展过程。英雄,作为社会中涨落的代表,对于社会的自组织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涨落得以放大,得以真正变成推动社会前进的现实力量,则是由社会整体的自组织运动所决定的。社会政治学中一个基本问题:谁创造了历史?“人民群众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

总之,从一种组织状态自发地变成为另一组织状态,是系统的自组织。钱学森说:“系统自己走向有序结构就可以称为系统自组织”。系统的自组织,作为一种客观的、普遍的现象,体现在世间万事万物都处在自发运动、自发地组织起来,自发地形成结构的过程之中。当然,由于系统的层次性,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也是相对的。

涨落

涨落就是系统同一之中的差异。具体讲,从系统存在的状态看,涨落是对系统稳定的平均状态的偏离;从系统演化方面来看,这种偏离是发展过程中的非平衡因素。传统思维把涨落仅仅看作某种不利于系统稳定存在的因素。系统的自组织理论中,涨落则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而并非全然消极的东西。通过涨落达到有序,这是系统自组织理论的基本结论。首先,涨落是使系统“认识”进化阶段中更有序状态的诱因,没有涨落促使系统偏离原来的状态,系统仅仅停留在原来状态,就不可能发现可能的“山外青山楼外楼”。通过涨落,首先使个别子系统超越常规,认识到其他新的状态,认识山外青山楼外楼,而后当新的发现得到其他子系统的响应并在整个系统内得以放大时,系统就被诱导进入新的或更有序的状态。其次,随机涨落驱动了系统中子系统在取得物质、能量、信息方面的非平衡过程,使得系统中出现了差距,而且加大这种差距,特别是在临界区域附近的涨落由于非线性相互作用得以放大时,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过程,使得慢变量与快变量区别开来,慢变量形成序参量,并成为系统自组织的支配力量。由此可见,涨落的确本来是不稳定因素,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为建设性因素,诱发系统的自组织。系统的自组织真正得以实现,还是非线性相互作用。在非线性相互作用中,各种相互作用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之间有了竞争,同时也就有了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了有机的整体系统,互相联系,互相牵制,牵一发而动全身,表现出强烈的整体行为。这样作为个别涨落才可能得以被放大为整体行为,从而引起系统的自组织,使系统的合乎规律的运动通过随机性表现出来。

8. 相似性原理

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这是一种有差异的共性。

相似性

系统具有某种相似性,是种种系统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础。如果没有系统的相似性,就没有具有普遍性的系统理论。正因为如此,各种系统理论都注意了系统的相似性问题。正是对于系统相似性问题的思考,才有了一般系统论这一学科。系统科学中的理论研究系统的共性,如耗散结构理论发现了开放系统的共性,揭示出开放系统在与环境交换时的发展变化的前提条件的共同的、相似的方面,从而开创了研究动态系统的新局面。协同学所研究的问题涉及到系统通过竞争达到协同的同一性中的相似性,子系统伺服(随动、跟踪)着序参量,序参量支配着系统的发展演化,揭示出系统秩序形成机制中的相似性。突变理论运用于系统的相变研究,揭示出系统相变时多样性及其相似性。混沌理论的研究表明,混沌系统中存在无穷嵌套结构即具有分行结构,其结构具有无穷的自相似性。分行学正是研究系统整体以某种方式与系统的要素具有相似性的系统。这样的相似性是分行系统的内禀性质,与观测系统的视角无关。例,弯曲的海岸、延绵的山脉、纷飞的雪花、血管分布以及胚胎发育。由此可见,系统的相似性,不仅仅是指系统存在方式的相似性(结构的、几何的、相对静止的相似性),也指系统演化方式(演化过程)的相似性。

相似的相对性

相似不是等同,绝对的相似即等同是不存在的。相似只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相似,是在所论方面的差异居于次要地位时的系统之间的同一性。就相似和差异本身的意义来说,相似只有对于差异来说才有相似,离开了差异,相似也就没有了。差异只有对于相似来说才有差异,离开了相似,差异也就不存在了。总之,相似是有差异的相似,相似性决非等同性,相似性的相似程度并不齐一。这是在探讨和运用系统的相似性时必须要注意的。

8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讲解学习

第一课小苗的诞生 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4、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下面的种子却没有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空气】。 5、雨后种子容易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6、我国“神舟三号”2002年4月1日成功地返回地面。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是【葡萄】、【树莓】和【兰花】。 7、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8、在自然界,种子一般在【春季】才开始萌发。 9、怎样制作种子标本盒? ①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2选择好的,并按自己指定的标准分类。○3利用干燥、透明的小盒或小瓶分类、分装。○4盒内放干燥剂和防虫药。○5收集各类种子资料制作标签,对号贴上标签。○6说明制作日期及制作人。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1、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这说明【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4、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弱】。 6、黏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强】;沙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弱】。 7、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8、沙质土:含砂粒较多,土质松散,渗水快,保水能力差,易干旱,用手捏不成团。

玉米科学施肥技术

玉米科学施肥技术 玉米是高产作物,需肥量较大,必须在确保底肥充足的前提下,实施合理追肥是玉米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怎样才能够做到科学施肥呢?那就要把握好施肥时期、数量、方法、次数。 一、玉米需肥特点 不同生长时期玉米对养分的需求特点 每个生长时期玉米需要养分比例不同。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吸收氮2.5%、有效磷1.12%、有效钾3%; 从拔节到开花,吸收氮素51.15%、有效磷63.81%、有效钾85%; 从开花到成熟,吸收氮46.35%、有效磷35.07%、有效钾12%。 玉米营养临界期: 玉米磷素营养临界期在三叶期,一般是种子营养转向土壤营养时期;玉米氮素临界期则比磷稍后,通常在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时期。 临界期对养分需求并不大,但养分要全面,比例要适宜。这个时期营养元素过多过少或者不平衡,对玉米生长发育都将产生明显不良影响,而且以后无论怎样补充缺乏的营养元素都无济于事。 玉米营养最大效率期: 玉米最大效率期在大喇叭口期。这是玉米养分吸收最快最大的时期。这期间玉米需要养分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都最大,吸收速度也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此时肥料施用量适宜,玉米增产效果最明显。 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对养分的需求量 玉米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其中以氮素最多,钾次之,磷居第三位。 一般每生产100公斤子粒需从土壤中吸收纯氮2.5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2.14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48∶0.8。 肥料施用量=(计划产量对某要素需要量-土壤对某要素的供给量)/(肥料中某要素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肥料的利用率变化很大,据试验,一般有机农家肥当季利用率为30%左右,氮素化肥当季利用率约为40%~50%(以40%计),磷、钾化肥约为30%~40%(以30%计)。 二、玉米施肥量 确定目标产量 目标产量就是当年种植玉米要定多少产量,它是由耕地的土壤肥力高低情况来确定的。 另外,也可以根据地块前3年玉米的平均产量,再提高10%—15%作为玉米的目标产量。 例如:某地块为较高肥力土壤,当年计划玉米产量达到600公斤,玉米整个生育期所需要的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为15公斤、7.2公斤和12公斤。 计算土壤养分供应量 测定土壤中含有多少速效养分,然后计算出1亩地中含有多少养分。1亩地表土按20厘米算,共有15万公斤土。

专科《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_试卷_答案

专科《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 一、 (共 题 共 ?分) 在手工操作阶段,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是()。 ( 分) ??计算机的速度不快 ??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不大 ?外部设备太少 ??用户使用不方便 标准答案: ? 下列选项()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 ( 分) ??管理计算机硬件 ??提供用户操作的界面 ?管理计算机资源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 标准答案: 批处理最主要的一个缺点是()。 ( 分) ??用户无法与程序交互 ??一次只能执行一个程序 ?没有实现并发处理 ?????的利用率较低 标准答案:? 当 ??执行用户程序的代码时,处理器处于()。 ( 分) ??自由态 ??用户态 ??核心态 ??就绪态 标准答案: ? 根据中断信号的来源,()引起的中断称为外中断。 ( 分) ?????完成 ??内存越界 ?用户态下执行特权指令 ??数据传输出错 标准答案:? ? 作业的处理一般分为多个作业步,连接成功后,下一步的工作是()。 ( 分) ??运行 ??编辑 ??检测 ??连接 标准答案:? 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了二种使用计算机的接口,其中一个是()。 ( 分) ??函数库 ??子程序调用 ??中断机制 ??系统调用 标准答案: 并发执行的一个特点是()。 ( 分) ??结果可再现 ??程序与计算不再一一对应 ?计算结果会出错 ??不会顺序执行 标准答案:

进程的基本状态有三种,其中一个是()。 ( 分) ??开始态 ??就绪态 ??唤醒态 ??结束态 标准答案: ? 对进程进行控制的原语,完成的功能包括()。 ( 分) ??执行就绪的进程 ??唤醒等待的进程 ?将运行程序就绪 ??淘汰出错的进程 标准答案: ? 资源描述器中应包含的内容有()。 ( 分) ??分配标志 ??等待队列的指针 ?唤醒程序的地址 ??资源分配程序入口地址 标准答案: ? 死锁四个必要条件中,不能破坏的是()。 ( 分) ??互斥条件 ??部分分配 ??不剥夺条件 ??等待条件 标准答案:? ? 批处理系统中,作业的状态可分为多种,其中一种为()。 ( 分)??提交 ??创建 ??就绪 ??等待 标准答案:? ? 评价作业调度的性能时,衡量用户满意度的准确指标应该是()。 ( 分) ??周转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 ?平均周转时间 ??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标准答案: ? 在进程访问内存时完成的地址变换,称为()。 ( 分) ??局部地址映射 ??全局地址映射 ?动态地址映射 ??静态地址映射 标准答案: ? 当分区采用首次适应算法时,自由主存队列必须按()排序。 ( 分) ??空闲区的首址递增 ??空闲区的首址递减 ?空闲区的大小递增 ??空闲区的大小递减 标准答案:? ? 根据对设备占用方式的不同,设备分配技术中的一种是()。 ( 分) ??动态分配 ??静态分配 ??永久分配 ??虚拟分配

系统科学中的老三论 新三论

系统科学领域“老三论”、“新三论” 一、引言 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先后创立并获得迅猛发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虽然它们仅有半个世纪,但在系统科学领域中已是资深望重的元老,合称“老三论”。人们摘取了这三论的英文名字的第一个字母,把它们称之为SCI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确立并获得极快进展的三门系统理论的分支学科。它们虽然时间不长,却已是系统科学领域中年少有为的成员,故合称“新三论”,也称为DSC论。 二、“老三论”、“新三论”理论概述 1、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系统论要求把事物当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研究,并用数学模型去描述和确定系统的结构和行为。所谓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系统本身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贝塔朗菲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系统观点、动态观点和等级观点。指出复杂事物功能远大于某组成因果链中各环节的简单总和,认为一切生命都处于积极运动状态,有机体作为一个系统能够保持动态稳定是系统向环境充分开放,获得物质、信息、能量交换的结果。系统论强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系统本身与外部环境之间互为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具有目的性、动态性、有序性三大基本特征。 控制论是著名美国数学家维纳(Wiener N)同他的合作者自觉地适应近代科学技术中不同门类相互渗透与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而创始的。它摆脱了牛顿经典力学和拉普拉斯机械决定论的束缚,使用新的统计理论研究系统运动状态、行为方式和变化趋势的各种可能性。控制论是研究系统的状态、功能、行为方式及变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性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首先在于,它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这就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他的基本理论观点作了高度概括,不仅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性和历史趋势。恩格斯把马克思一生的主要理论贡献概括为“两个伟大发现”和“两个重要事实”。就是确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揭示了在现代社会内,在现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两个重要事实为依据的。以往的社会主义固然批判了现存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但是不能说明这个生产方式,因而也就制服不了这个生产方式;它只能简单地把它当作坏东西抛弃掉。由于马克思的“这两个伟大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可见,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是从对客观历史事实的科学分析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因而是正确的和科学的,是经得起实践检验和历史考验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二、科学社会主义以普遍的人的解放为最高目标。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确立了符合客观规律的目标。共产主义的质的规定性首先体现在这个社会劳动生产力的解放归根到底是人本身的解放。科学社会主义要实现的人的解放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无产阶级的解放,其次是全人类的解放,再次是世界的解放。普遍的人的解放包括许多方面:从依赖关系———人的依赖关系和物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从孤立封闭的状态下解放出来;从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中解放出来;从必然王国中解放出来等等。因此,“人的解放”是全方位的解放。在所有这些方面中,最重要的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消灭阶级。可见,社会主义并不仅仅在于消除贫困,也不在于实现平等,而是要消灭阶级。实现人的解放关键是经济解放。经济解放有双重涵义:一是摆脱旧的经济关系对劳动者的经济剥削;二是摆脱旧的经济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五、科学社会主义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相对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也体现在它同形形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色色社会主义的对立上。无论是就理论思想来说,还是就实践形态来说,不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不以人的全面解放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缺乏现实条件和实现形式的社会主义,不以资本主义生产的充分发展为前提的社会主义,都不能说是科学社会主义。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本质上是非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理论提出之前,“社会主义”这个概念就已经出现了;但它反映和代表的不是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作为反动的社会主义,是从反面即右的方面批判资本主义的,力图以社会主义的名义把社会拉向后退。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社会改良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前者把国有化和政府干预本身等同于社会主义;后者则把所谓民主看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空想社会主义”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在社会主义上的表现。它不客观经济条件为基础,因而只能诉诸理性,只能凭借头脑构想社会主义的模式。民粹派的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空想社会主义。它力图在落后的生产方式基础上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二次大战以后,比较盛行的所谓社会主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落后国家的国家社会主义或者农民共产主义,以及二者的混合物;另一类是西北欧的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集中表现在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上。如前所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公式是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马克思又把这个公式扩大到占有交换手段方面。恩格斯指出,不能抽象地谈论“劳动权”。劳动权在资产阶级的意义上是一种胡说,是一种可怜的愿望,“但是劳动权就是支配资本的权力,支配资本的权力就是占有生产资料,使生产资料受联合的工人阶级支配,也就是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但是,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者从来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 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主要在于经济条件的客观性和现实性、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历史性。现实的经济条件和特殊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它独特的阶级性和前所未有的高级性和世界性。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它本身的特殊性,同形形色色的所谓社会主义的区别开来。两个事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仍然具有生命力,传统社会主义道路难以为继,不能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而只是说明,共产主义社会所要求的条件比我们通常的理解要高得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证明,在发达国家尚未发生根本性的革命变革之前,后发展国家只要形成了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但是,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本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不等于“先于发达国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初级阶段,虽然已经包含了一定的社会主义因素,但经济关系还不可能具有共产主义性质,而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完成人类社会第二阶段的任务。这是另一种意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可以将其称之为“科学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本身的科学性,同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区别开来;必须把后发展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同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区别开来;必须把作为资本主义直接对立物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同后发展国家社

农学概论知识点整理(杨文钰版)

农学概论 一、绪论 1.农学:研究作物生产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2.农学的性质:○1农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为基础的一门应用科学;○2农学是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学科;○3农学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门应用生态学科 3.农学的特点:○1系统的复杂性;○2技术的实用性;○3生产的连续性;○4生长的规律性;○5明显的季节性;○6严格的地域性 4.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1人类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2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3出口的重要物质;○4农业的基础产业;○5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5.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天人相参”或“三才”理论为基本精神)和农作物生产技术特征(精耕细作)。 6.世界作物生产概况:作物总产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主要依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因素:○1品种改良;○2增施肥料与施肥技术;○3节水技术;○4设施栽培;○5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6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7.我国作物生产概况:我国作物生产的迅速发展,主要归功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作物生产条件的改善。与世界作物生产的发展相比,不同的特点:○1作物品种的改良;○2间作、套作多熟制种植技术;○3作物栽培技术;○4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5作物生产条件的改善 8.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1生产率目标;○2可持续性目标;○3营养安全目标;○4经济高效目标 9.作物生产发展的途径:○1建设高产农田;○2改革种植制度;○3普及优良品种;○4发展先进适用技术 二、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 1.研究作物起源的意义:○1了解众多的植物遗传资源并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2了解起源地的气候生态情况,分析作物特定的生态适应性,达到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目的;○3有助于研究人类的农耕文化 2.农作物起源:水稻、小麦、大豆、油菜—中国日本起源中心;玉米、甘蔗、棉花—中美洲墨西哥中心;马铃薯—南美洲中心 3.作物生物学特性分类 按感温特性喜温作物;耐寒(喜凉)作物 按对光周期反应特性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日照作物;定日照作物 按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C3作物;C4作物;CAM(景天科酸代谢)作物 4.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蛋白质和淀粉比例最符合人类需要(1:6~7) 豆类作物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 薯芋类作物主要成分为淀粉(大多要求土壤深厚,通透性好,对钾肥需要量大) 经济作物纤维作物品质是根据纤维细胞的长度、细度、拉力、强度、弹性、色泽、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来衡量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点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scientific socialism)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又称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个组成部分;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3个组成部分之一,即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相并列的科学社会主义。人们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即作为运动或制度的社会主义,通常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模型 由我国著名学者陈世清先生在《对称经济学》丛书中提出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模型。在该模型中,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以某一个人、某一本书为依据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而是综合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发展理论与时俱进形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模型的提出,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进入成熟阶段。 科学社会主义是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扬弃。在经济社会化、社会经济化的今天,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已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微观经济学全息体现了宏观经济学。企业经营模式就是社会发展模式, 对称经济学也就是对称管理学。只有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知识经济学与物质经济学相统一的范式中,才能理解对称,才能扬弃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对立、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对立。 科学社会主义是生产力发展对GDP增长的超越。生产力发展之所以不同于GDP增长,是由于生产力作为社会系统的整体功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资源再生的结果,而GDP增长,则可以在不要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仅靠资源买卖、产业折腾、财富转移、统计参数转变就可产生。因此,如果说,金融危机的根源是泡沫经济,那么,泡沫经济的根源是折腾经济,折腾经济的根源是GDP增长方式。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宣告了全球性GDP经济增长方式的破产,宣告了GDP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基础——价格经济学的破产。 科学社会主义是规范与实证的统一。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有三层含义:一是正确的认识,二是合理的解释,三是积极的引导。正确的认识:是什么;合理的解释:为什么;积极的引导:怎么样。所谓规范与实证的统一,就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为什么,在为什么的基础上怎么样,在怎么样的指导下,去进一步认识是什么、解释为什么,从而指导实践的发展,达到真善美的统一。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是理想和现实的统一。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是发展尺度与道德尺度的统一。规范与实证的统一是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效率与公平的一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效率与公平的一致;本质特征,就是通过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对称,实现效率与公平的一致;通过民主与法制建设,实现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对称。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除了生产资科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以外,就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试题附答案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试题附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从静态角度来看,进程由__________、数据集合、进程控制块及相关表格三部分组成。()A、JCB B、PCB C、程序段 D、I/O缓冲区 2、请求页式管理方式中,首先淘汰在内存中驻留时间最长的帧,这种替换策略是_____.()A、先进先出法(FIFO) B、最近最少使用法(LRU) C、优先级调度 D、轮转法 3、文件安全管理中,___________安全管理规定用户对目录或文件的访问权限。()A、系统级 B、用户级 C、目录级 D、文件级 4、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种算法是___________。A、优先级调度 B、响应比高优先 C、短作业优先D、先来先服务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5、常规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_处理机管理_、存贮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以及用户界面管理。 6、操作系统把硬件全部隐藏起来,提供友好的、易于操作的用户界面,好象是一个扩展了的机器,即一台操作系统虚拟机。 7、进程管理的功能之一是对系统中多个进程的状态转换进行控制。 8、逻辑_文件是一种呈现在用户面前的文件结构。 9、操作系统中实现进程互斥和同步的机制称为同步机构_。 10、内存中用于存放用户的程序和数据的部分称为用户区(域)。 11、存贮器段页式管理中,地址结构由段号、段内页号和页内相对地址三部分组成。 12、在操作系统中,通常用户不使用设备的物理名称(或物理地址),而代之以另外一种名称来操作,这就是逻辑设备名。 13、在操作系统中,时钟常有两种用途:报告日历和时间,对资源使用记时。 14、库文件允许用户对其进行读取、执行,但不允许修改.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的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的上述专业基础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理论水平。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社会主义发展史 60分 各国社会主义实践 70分 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20分 4、试卷题型结构 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三、考查范围 (一)社会主义发展史 1、空想社会主义 ①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合理成分、历史局限) 2、经典科学社会主义 ①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及其意义 ②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 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系列理论 ②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 4、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 ①毛泽东思想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各国社会主义实践 1、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①苏联模式的形成 ②苏联模式的特点和弊端 ③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 ④从赫鲁晓夫到契尔年科的探索

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⑥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2、东欧八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 ①东欧八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②东欧八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 ③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3、朝越古老等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①朝鲜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②越南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③古巴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④老挝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①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②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的改革开放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三)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 1、民主社会主义 2、民族社会主义 3、生态社会主义 4、西方马克思主义 5、苏联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流派 6、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流派

系统理论 讲义

系统理论 人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是由不同的而身体器官和循环系统共同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亦可以称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然而,人又是隶属于整个社会的,是在社会这一大的环境中生活的,对于社会这个更大的系统而言,个体或由个体所组成的家庭、团体等又构成了一个子系统或称次系统。正因为人并不是完全独立地、与他人和社会没有任何联结地生存于世上,因而在针对个体的社会工作中,不仅仅要从个体出发,而且要将人放入具体的情景和时代之中,考虑众多相互关联的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社会工作系统理论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预设。 一、背景(相关学科,发展形成) 1、形成 ①一般认为,系统理论发端于冯·本特兰菲。系统理论实质上是一个生物学理论的主张,认为所有的机体都是系统,各个系统由不同的子系统组成并且相应地隶属于更大的系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尽管层次较高的系统是由其子系统组成的,但是这种系统一旦完成整合,就会具有其子系统并不具有的功能或特质。 ②伍兹和霍莉斯主张:汉奇斯(美国史密斯社会工作学院)于1930年最早将系统理论这一术语引入社会工作中,进行了初步尝试。 ③20世纪60年代,系统理论才作为一种独特的实践视角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中。 2、发展 海莉认为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冯·本特兰菲为代表的一般系统理论。 其主要观点包括:系统具有边界,在边界之中而非边界之外,物质和精神能量可以进行交换;封闭的系统没有跨边界的交换;当物质和精神的能量穿越边界时,开放式系统形成了。 ①赫恩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他提出了全人或全貌的概念,将一贯以来对于个人内心心理动力的关注和拒交,转移到了外在于个人的环境变化之上。这就要求社工不仅仅要关注案主个人的心理状态或是产生的问题,而且应该从更大的社会环境出发,从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出发,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案主之所以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以及时代和社会背景,从而能够调动各方力量,更好地解决案主所存在的问题。 ②此后,高登斯坦提出了整合视角观点,而平克斯和米纳汉则以系统观点介绍整合的模式和方法,并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如何将系统观点纳入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式,这一模式迅速在美国流行,被社工界正式和普遍地使用。 这一时期系统理论之所以能够在社工领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并能够如此迅速地发展,除了理论本身的完善,以及社工得到社会的普遍接受和重视之外,社会现实的变革则是推动系统理论在社工领域不断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此前,社会工作中的心理聚焦倾向一直占据核心地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变革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社会工作者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社会性因素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影响意义,更多地关注个人因素之外的环境和情景因素,更多的社会工作者开始致力于个人和社会的双重聚焦。而系统理论在接受现存社会秩序的前提下,改变了社工和社会福利服务机构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方式,提供他们以“人在情境中”的思想,这种温和的、不极端的做法使得系统理论与作为国家的一部分的,并且是具有权威和权力的专业机构构架相契合,能够不断扩大器影响范围。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左右,以吉曼和杰特曼为代表的生态系统视角的兴起。

高中政治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练习(1)(含解析)部编版必修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 A.资本主义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 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 【答案】D 【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等人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但这些设想根本无法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已经阻碍生产力的发展,A项不合题意;空想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还没有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诞生,B、C两项不合题意。答案选D。 2. 《共产党宣言》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这段话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性 B.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必要性 C.资本主义从发展到灭亡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必然性 【答案】B 【解析】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工人阶级自我解放指明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综上可知,B 项符合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实践”,排除A;C项题干信息没有提及,排除;题干信息没有提及“工人运动”,排除D。答案选B。 3.在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问:“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前提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 ①无产阶级开始形成 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③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④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工人运动的兴起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 ②④

专科《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

[试题分类]:专科《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_08004260 [题型]:单选 [分数]:2 1.批处理最主要的一个缺点是()。 A.用户无法与程序交互 B.没有实现并发处理 C.CPU的利用率较低 D.一次只能执行一个程序 答案:A 2.磁盘空闲块常用的组织形式有三种,其中一种为()。 A.空闲块连续 B.空闲块索引 C.空闲块压缩 D.空闲块链 答案:D 3.常用的文件物理结构有三种,其中的一种形式是()。 A.记录文件 B.压缩文件 C.索引文件 D.流式文件 答案:C 4.批处理系统中,作业的状态可分为多种,其中一种为()。 A.提交 B.就绪 C.创建 D.等待 答案:A 5.并发执行的一个特点是()。 A.计算结果会出错 B.不会顺序执行 C.程序与计算不再一一对应 D.结果可再现

6.下列选项()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 A.管理计算机资源 B.提供用户操作的界面 C.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 D.管理计算机硬件 答案:C 7.当CPU执行用户程序的代码时,处理器处于()。 A.核心态 B.就绪态 C.自由态 D.用户态 答案:D 8.根据对设备占用方式的不同,设备分配技术中的一种是()。 A.动态分配 B.永久分配 C.静态分配 D.虚拟分配 答案:D 9.评价作业调度的性能时,衡量用户满意度的准确指标应该是()。 A.周转时间 B.平均周转时间 C.带权周转时间 D.平均带权周转时间 答案:C 10.在手工操作阶段,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是()。 A.外部设备太少 B.用户使用不方便 C.计算机的速度不快 D.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不大 答案:B 11.作业的处理一般分为多个作业步,连接成功后,下一步的工作是()。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系统科学理论

现代安全管理原理——安全系统科学理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一般规律、系统的结构和系统优化的科学,它 对于管理也具有一般方法论的意义。因此,系统科学最最本的理论,即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对现代企业的安全管理了具有基本的 理论指导意义。从系统科学基本原理出发,用系统论来指导认识安 全管理的要素、关系和方向;用控制论来论证安全管理的对象、本质、目标和方法;用信息论来指导安全管理的过程、方式和策略。 通过安全系统理论和原理的认识和研究,将能提高现代企业安全管 理的层次和水平。 3.1安全系统论原理 系统原理就是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以达到科学管理 的优化目标。系统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对提高管理效能有重大作用。 掌握和运用系统原理必须把握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 系统理论是指把对象视为系统进行研究的一般理论。其基本概念是 系统、要素。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 有特定功能与目的的有机整体。系统按其组成性质,分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思维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等,按系统与环境的关 系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系统具有六方面的特性:

整体性。是指充分发挥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制约作用,以达到系统的整体效应。 稳定性。即系统由于内部子系统或要素的运动,总是使整个系统趋向某一个稳定状态。其表现是在外界相对微小的干扰下,系统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关系,系统的状态和系统的内部秩序(即结构)保持不变,或经过调节控制而保持不变的性质。 有机联系性。即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目的性。即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必然具有的达到最终状态的,特性,它贯穿于系统发展的全过程。 动态性。即系统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及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是时间的函数,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 结构决定功能的特性。系统的结构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系统的整体功能是由各要素的组合方式决定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基础,但一个系统的属性并不只由要素决定,它还依赖于系统的结构。 系统分析是就如何确定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使系统达到最优化而对系统进行的研究。它包括六个方面:了解系统的要素,分析系统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分析系统的结构,研究系统的各个

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及其主要内容

1.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及其主要内容。 答:(一)唯物史观——哲学基础: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史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二)剩余价值学说——经济学基础: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是资本家阶级不付任何等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1.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2.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来源。 3.阐明了无产阶级的社会地位。 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特征的设想。 答:1.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基础。2.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公有制。 3.实行计划经济,取消商品和货币。 4.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共产主义实行按需分配。 5.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国家灭亡。 6.每个人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 3. 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答: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1.“经济落后的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问题的提出。2.经济落后的国家首先实现社会主义引起的争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列宁在新的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形式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我国的革命进程,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4. 简评斯大林模式。 答:(一)历史成就:1.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二)严重弊端:1. 缺乏法制与民主观念,使苏联无论是在经济还是政治上走了不少的弯路。2. 经济上:强行没收富农的财产,富脓阶级成为了那个时代被打击,被消灭的对象.否定市场经济的作用,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实现高累计,多投资,片面地发展重工业,实行集体农庄,农民种粮缺乏积极性,禁锢了农村生产力.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3. 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的监督,权利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于是必然出现出现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因为这些不过是巩固国家统治的方式而已。斯大林模式和民主、现代法制是完全不相容的,从长远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5. 毛泽东早期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理论成果. 答: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初步探索:《论十大关系》——探索中国特色道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区分两类矛盾。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的探索:经济建设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发展商业生产和商品交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公有制的补充形式。政治建设方针——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强党的建设。文化建设基本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6. 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意义。 答:历史必然性:1.时代发展的要求。2.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结晶。4.理论创新的范例。历史意义: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

《操作系统原理》考题及答案

《操作系统原理》期末考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 分,共分) 1. 操作系统是一种( )。 A. 系统软件 B. 系统硬件 C. 应用软件 D. 支援软件 2. 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本质上的不同在于( )。 A. 实现各台计算机这间的通信 B. 共享网络中的资 源 C.满足较在规模的应用 D. 系统中多台计算机协作完成同一任务 3. 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 B. C.进程是指令的集合 D. 4?临界区是指并发进程中访问共享变量的( )段。 5. 要求进程一次性申请所需的全部资源,是破坏了死锁必要条件中的哪一条 。 A.互斥 B. 请求与保持 C. 不剥夺 D. 循环等待 6. 以下哪种存储管理不可用于多道程序系统中( )。 A.单一连续区存储管理 B.固定式区存储管理 C.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D.段式存储管理 7. 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中,某作业完成后要收回其主存空间,该空间可能与 相邻空闲区合 并,修改空闲区表,使空闲区数不变且空闲区起始地址不变的 )。 进程执行需要处理机 进程是有生命期的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储 C. 数据 D. 程序

情况是()。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 8. 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不是由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C.主存容量不足 9. 在进程获得所需全部资源,唯却 A.运行 B.阻塞 10. 要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将主存等分成( A.块 B.页B. D. B. D. CPU 时,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 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 区)引起的。 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进程处于( C.就绪 )。 C. 段长 状态。 D.新建 D.段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基本重点复习题

简答题 一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联系―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资料。l )空想中的历史观所包含的唯物主义成分与辩证法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资料。2 )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与批判给科学社会主义启发。3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制度提出的积极主张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参考。 区别― l )它们对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认识不同:空想社会主义简单的将之视为绝对真理,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把社会主义看作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2 )对无产阶级的认识不同:空想社会主义还没从众多阶级中把无产阶级区分开来,简单认为他们是一群受苦受难的人,而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3 )实现社会主义道路认识不同: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皆认为未来应进入新阶段,但空想社会主义认为通过宣传教育及典型示范等社会改良方式实现,而科学社会主义则认为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方式进行推翻资本主义政权。4 )对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认识不同。空想社会主义是单纯思维的结果,科学社会主义立足于现实,把未来世界推断出来,不主观臆断。 二.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 l )战时共产主义的内容:农村实行余粮征集制,在工业中加速实现普遍的国有化,在商业方面实行贸易垄断,在分配方面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 评价:积极作用: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消极作用:违背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 3 )新经济政策内容:以余粮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一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确定白由贸易的原则一冲破了货币限制,即无地区限制和货币正常化。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转为多种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即国家控制下的资本主义。改平均食物分配制度为劳动报酬级差制。评价:在经济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发展和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国民经济。实行对劳动者物质利益原则。在国家限制和调节的情况下,暂时允许资本主义成分的存在。实现小农生产的合作化。 三.当代资本主义有什么新现象、新特点?如何看待? 发生f新的技术革命,垄断有f新发展,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和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对不发达国家的掠夺采取新的形式(建立有利于他们的政治经济手段,不公平不公正的手段), 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来协调互相之间的关系。 这些新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l 、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的结果。 2 、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需要及资本主义垄断集团之间激烈竞争的产物,他们在不违背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改变。 3 、与世界社会主义在一定时期里的力量挣扎和影响加强有密切关系。 资本主义矛盾的新特点: 1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加深化。其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化之间的矛盾,而生产社会化的提高,使得生产资料私有化程度更加严重,从而其矛盾加深。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第八章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系统科学的哲学依据,归根到底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对立统一、质变量变、变化发展,用之于系统研究,就是强调整体论与还原论、分析与综合、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局部描述与整体描述、确定性描述与不确定性描述、静态描述与动态描述、理论方法与经验方法等的结合,这些结合是系统科学的精髓所在。 涌现性、层次性、开放性、目的性、稳定性、突变性、自组织性和相似性,是种种系统的八种基本特性,每种基本特性是系统的一个基本方面,将他们进行概括、归纳,形成了系统科学的八条基本原理。1.涌现性原理 涌现性原理指的是,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一定新功能的有机整体,各个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具有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形成了新的系统质的规定性,从而表现出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于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加和。 整体和部分 系统的整体和部分之间,实际上存在三种关系,即: 整体大于部分和——“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 整体等于部分和——机械的加和,一堆沙子,一筐水果,全部员工工资的加和; 整体小于部分和——“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部分和是否等于整体,其实质就在于部分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部分之间如果具有协同作用,那么对于由协同作用所决定的性质而言,整体就会大于部分和;部分之间没有协同作用,实际上是不存在相互作用,各个部分仍然是各自独立的,那么就这种互不相关的性质而言,部分和就等于整体。部分之间如果也存在着相互作用,但这种相互作用不是协同的相互作用,他们没有造成所论方面的整体的优势,三个和尚互相扯皮就反而没有了水喝,其结果可以表述为整体小于部分和。例,方向各异的矢量求和。 注意整体与部分是有区别的,但这种区别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发生转变。 分析和综合 分析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来加以认识,认识部分是分析的主要任务。科学研究是离不开分析的,离开了分析就不可能深入事物的内部,就不能剖析事物的细节,分析是认识走向深化的前提。综合则与此相反,它是把部分综合为整体来加以认识,认识整体是综合的主要任务。综合揭示系统的部分所不具有的整体性质,发现全新的系统整体才具有的性质。科学研究离不开综合,离开了综合就不可能认识系统整体,也不可能认识对象整体内部的部分、要素、各方面之间的本质的、统一的联系。所以,综合是分析的深入,也是分析的归宿。当代科学研究范式从分析走向综合、从分门别类研究走向系统综合研究,是科学思想的革命和进步。系统的涌现性原理,赞成的是在分析基础之上的综合,在综合之中的分析。片面强调某一方面,导致方法论的错误。例,传统的原子论,片面地强调分析,把整体等同于部分的简单加和。原子论的分析观,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观点。系统自组织理论研究中使用的中观方法,其实质就是试图以此来吸取整体论和原子论之长,并避免两者的不足。中观方法,在耗散结构理论或简单巨系统熵的研究中体现为局域平衡假设(一个处在非平衡状态的系统,熵等于其各个局部分别处在各自平衡态上的熵之和)。对于一个非平衡系统,将系统划分为宏观上足够小、微观上足够大的单元(例,对于一个1分米3的系统,局部取为1毫米3,叠加106,而对于其要素分子要进行1023求和。),从而勾通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 2. 层次性原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