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学案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学案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学案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学案

第二十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1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方程的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 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 是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2

=++c bx ax

,其中 是二次项, 是二次项系数;

是一次项, 是一次项系数; 是常数项。 3、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_________(填序号)

①(x-1)(2x+1)=3 ②22=+x y ③322=-x ④21

=+

a

a 4、一元二次方程5232

+=x x

的一般式为_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次项系数为_____,一次项系数为

________,常数项为________。 5、若关于X 的方程0232

=+-x ax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a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

一、 自主探究:

(一)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问题1、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面积为100,求这个长方形的长。

分析:设长方形的长为x ,则宽可以表示为 ,依据题意可以列方程 。 假如我们能解出这个方程,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了!

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依据“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这个条件,可知共有 场比赛。

若设比赛组织者应邀请x 个队参加比赛,依据“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可知每个队要赛 场(用含x 的式子表示),由于甲队对乙队的比赛和乙队对甲队的比赛是同一场比赛,所以全部比赛用含x 的式子表示共 场。于是可以列出方程为 。

假如我们能解出这个方程,我们就可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了! 观察与思考:

问题1、这两个方程与已经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相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 。 不同点: 。

问题2、这样的方程有哪些共同点?你能给这样的方程取一个名字吗?

; ; 。

问题3、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方程吗? 例如:

问题4、下面的这些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 (1)0422

=-+x x (2)942=x (3)3x 2=0 (4)7532=-x y

(5)

13

2

=+x

x (6)22)1()2(-=+x x (7)x x 32-=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问题1、将问题1中的方程变为右边为0,左边按x 的降幂排列的方程是 。 将问题2中的方程变为右边为0,左边按x 的降幂排列的方程是 。

总结: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都能化成 ,这种形式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 是二次项, 是二次项系数; 是一次项, 叫一次项系数; 是常数项。 问题2、是系数)

m x mx

(0232

=+-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吗?在一般形式中,二次项系数a 是否可以等于0?

(三)请你来试一试: 问题1、将方程)2(5)

1(3+=-x x x 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思路分析:应用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移项、合并同类项使方程右边为零。

解题过程:

问题2、若关于x 的方程012)2(=-++x x

m m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

思路分析:利用二次项系数不为零来解答 解题过程:

二、 能力提升:

㈠ 完成课本27页练习1、2

解题过程:第1题 第2题

㈡ 完成课本28页习题1、2、5、6、7

第1题 第2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㈢ 当堂检测: 1、已知方程:(1)0322

=-x ;(2)

11

12

=-x ;(3)0131212=+-y y ;(4)022

=++c y ay (5)5)

3)(1(2+=-+x x x ;

(6)02

=-x x 。其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 2、你能说一说下列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常数项分别是多少吗?

3、方程01)1(2

=++-mx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是( )

A 任何实数 B

0≠m C 1≠m D 1-≠m

4、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比直角边长2cm ,设斜边长为xcm ,列方程为

, 化为一般形式为 。

5、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是25,设正方形的边长是x ,列方程为 , 化为一般形式为 。

6、把长为1的木条分成两段,使较短一段的长与全长的积,等于较长一段的平方。设较短一段的长为x ,列方程为 ,化为一般形式为 。

7、有一块长方形铁皮,长100cm ,宽50cm ,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2

cm 。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cm ,列方程为 ,化为一般形式为 。

第2时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课前预习2: 一、创境激趣:

问题1、如右图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 ,那么梯子的底端距墙多少米?

设梯子底端距墙为xm ,那么根据题意, 可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一个面积为1202

m 的矩形苗圃,它的长比宽多2m ,苗圃的长和宽是多少? 设苗圃的宽为xm 则长为_________m ,

根据题意,得__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 思考下列问题:

(1) 问题1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多少?问题2中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多少? (2)如果抛开实际问题,问题1中还有其他解吗?问题2呢?

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问题1中__________是0362

=-x 的解,问题2中________

是012022

=-+x x

的解。

(3)如果抛开实际问题,问题1中还有________解,问题2中还有______解。

小结: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由实际问题列出方程并解得的根,并不一定是实际问题的根,

还要考虑这些根是否确实是实际问题的解。

三、能力提升:

1、 下面哪些数是方程0121022

=++x x

的根?

-4,-3,-2,-1,0,1,2,3,4

思路分析:要判定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根,只要把其代入等式使等式两边相等即可. 解题过程:

2、 试写出下面方程的根,你能写出几个? ⑴

0642=-x ⑵0632=-x ⑶032=-x x

思路分析:要求出方程的根,就是要求出满足等式的数,可用直接观察结合平方根的意义.

解答:(1) (2) (3)

3.完成教材28页习题22.1第3、4、8、9题。 第3题: 第4题:

第8题: 第9题:

当堂检测:

(1)方程2)1(=-x x 的两根为 ( )

A .1,021==x x B.1,021-==x x C.2,121==x x D.2,121=-=x x

(2)如果0812

=-x

,那么0812

=-x 的两个根分别是=1x ____ =2x ____

(3)已知方程0652

=-+mx x

的一个根是x=3,则m 的值是

(4)如果x=1是方程032

=++bx ax

的一个根,求ab b a 4)(2+-的值。

(5)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

=++c bx ax

(a ≠0)中的二次项系数与常数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

求证:-1必是该方程的一个根。

22.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1课时 直接开平方法

课前预习1: 1.方程042

=x

是______方程,其中二次项系数是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常数项是____.

2.一个数的平方根是±

5,则这个数是________.

3.将下列代数式写成平方的形式 (1)=2

9x ______, (2)=+-1442x x _____________ (3)=2

5x

_______, (4)=++92622x x ____________

4.一元二次方程042

=-x 的根为 ( )

A.x=2

B.x=-2

C. 2,221-==x x

D. x=4

5.方程0432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332=

x

B. 3

3

2-=x C. 332±=x D. 没有实数根

6.如果方程能化成p x

=2

或p n mx =+2)(_______的形式,那么可得p x ±=或p n mx ±=+,这

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2: 一、创境激趣:

1.自主学习教材本节的问题1,化简整理得方程__________,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得__________. 2.根据上面解方程的过程,你能求出方程(1)()9122=-x 和(2)2962=++x x 的根吗?

二、自主探究:

通过比较它们与方程252

=x

的异同,从而获得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

试一试解方程(1)

()9122=-x (2)2962=++x x

思路分析:利用类比思想,注意正数的平方根的个数. 解题过程: (1)

()9122=-x

解:第一步:方程两边开平方: 2x-1=_________

第二步: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2x-1=_____或2x-1=______ 第三步:解两个方程得 ∴=1

x _________,=2x _________

(2)2962

=++x x

解:第一步:方程左边是完全平方式: ____________=2 第二步:方程两边开平方: ____________=2±

第三步: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或______=___ 第四步:解两个方程得 ∴=1

x ____,=2x _____

本题小结:以上方程在解法上有什么类似的地方?小组交流.

归纳:(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p x

=2

(p ≥0)的方程,那么x=______,

(2)转化为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p n mx =+2

)((p ≥0)的方程,那么mx+n=______

三、能力提升: 1.完成教材31页练习

解题过程:(1) (2)

(3) (4)

(5) (6)

2.完成教材42页习题22.2第1题 解:(1) (2)

(3) (4)

3.当堂检测:

(1)若01682

=-x

,则x 的值是_____________

(2)如果方程()7232

2=-x ,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是___________

(3)如果a 、b 为实数,满足03612432=+-++b b a ,那么ab 的值是________

(4)解关于X 的方程

()n m x =+2

思路分析:注意对n 值进行讨论,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 解题过程:

22.2.1配方法(第2课时)

课前预习1: (一) 忆一忆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如

()132=-x ,你会解吗?

若方程的左边不是完全平方式的方程,我们该怎么办?如522

=+x x ?

(二) 找一找

观察下列式子,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1)()

2

2

112+=++x x x (2)()

2

2

244+=++x x x

(3)()

2

2

396-=+-x x x (4)()

2

2

52510+=++x x x

(5)()2

2

____6+=++x x x (6)()2

2

____10-=+-x x x (7)()

22____8+=++x x x

(8)()

2

2____14-=+-x x x

规律:当二次项系数为1时,配方时所加的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三) 练一练 (1)()

2

2

____12-=+-x x x

(2)()

2

2

____+=++x x x

(3)()22

____+=++x ax x (4)()22____3

4+=++x x x

(四)试一试 解方程522

=+x x

课前预习2: 一、创境激趣:

问题1:印度古算中有这样一首诗:“一群猴子分两队,高高兴兴在游戏,八分之一再平方, 蹦蹦跳跳树林里,其余十二叽叽喳喳,伶俐活泼又调皮,告我总数共多少,两队猴子在一起。” 大意是说:一群猴子分成两队,一队猴子数是猴子总数的8

1

的平方,另一队猴子数是12, 那么猴子总数是多少?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问题2:教材31页问题2 二、自主探究:

分析问题1:设共有x 只猴子据题 意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为一般式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问题2:设场地宽为xm ,长为________m ,根据长方形面为162

m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理为一般式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上面形式的两个方程,它们与上节课遇到的方程有何不同?学生讨论。

学一学:解方程01662

=-+x x

思路分析:对比前面讨论过的方程2962

=++x x ,左边是含x 的完全平方式,右边是非负数,可直接降次

解方程。

解题过程:01662

=-+x x

1.移项: =+x x

62

_____ (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2.配方: =++___62

x x

______+____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

3.变形:

()_____2=+x (方程左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

4.开方: (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5.求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

6.定解: (写出原方程的解). 本题小结:

像上面这样通过配成_________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练一练:

完成教材34页练习2

(1) (2)

(5) (6)

想一想:当二次项系数为1时,我们知道了如何配方解一元二次方程,那么当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如

x x 7322=+该怎么办?你能想出办法吗?

学一学: 解方程x x

7322

=+

解:

x x 7322=+

1.化1: (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2.移项: (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

3.配方: (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绝对值一半的平方;)

4.变形: (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右边合并同类;)

5.开方: (根据平方根意义,方程两边开平方;)

6.求解: (解一元一次方程;)

7.定解: (写出原方程的解). 试一试:完成教材34页练习2

(3) (4)

三、能力提升:

1、完成教材34页练习1(做在书上)

2、完成教材42页习题2、3.(第2题做在书上) 3(1) (2)

(3) (4)

当堂检测:

(1)将二次三项式142

+-x x 配方后得 ( )

A.

()322+-x B.()322--x C. ()322++x D.()322-+x

(2)已知01582

=+-x x 左边化成含有x 的完全平方形式,其中正确的是( )

A.()31482

2

=-+-x x B.()1482

2=-+-x x

C.14822

=++x x

D. 11442-=+-x x

(3)方程0542

=-+x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代数式1

2

22---x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___________

(5)已知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2和4,第三边是方程0342

=+-x x 的解,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2.2.1配方法(第3课时)

课前预习1:

1.填空:(二次三项式的配方) (1)()

2

2

3___6+=++x x x

(2)()2

2

_____5-=+-x x x

(3)2

2

32__34?

?? ?

?

+=++x x x (4)()

2

2

____+=++x px x

2.用配方使下列等式成立. (1)()()_____322

2

+-=--x x x

(2)()()____32232

2+-=--x x x

3.用配方法解方程03722

=+-x x

课前预习2: 一、创境激趣:

一小球以15米/秒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弹出,它在空中的高度h (米)与时间t (秒)满足关系:

2515t t h -=,问小球所达到的最大高度是多少米?

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需先掌握二次三项式的配方。 二、自主探究:

读一读:将二次三项式5422

+-x x

化为()k h x a ++2

的形式

思路分析:代数式中的配方与解方程中的配方略有不同,代数式中的配方是恒等变形,为使二次项系数为1, 各项需提出二次项系数,配方时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再减去同样的数,使代数式的值保持不变. 解题过程: 5422

+-x x 阅读后你能应用上述方法将代数式

=

()5422

+-x x 2722+-x x 化成()k h x a ++2

的形式吗?

=()

522

2

+-x x

解题过程: =()[]

51122

2

+-+-x x

=()[]51122

+--x

=()

5212

2

+--x

=()312

2+-x

欣赏应用该知识解决小球达到最大高度问题

()

445235355152

22+??

?

??--=--=-=t t t t t h

∵02352

≤??

?

??--t

∴4

45≤

h ∴小球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

4

45米.

努力尝试: 用配方法证明10422

-+-x x

的值恒小于0.

思路分析:本题不是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但所用的配方法思想与已学的配方法大同小异,即思路一致. 证明:

相信你一定行:用配方法求1532

++-x x

的最大值.

当堂检测:

1.试用配方法说明:代数式322

+-x x

的值不小于

8

23

2.试比较222

+-x x 与0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3.试说明整式1146422+-++b a b a

的值不小于1

22.2.2 公 式 法

第1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课前预习1:

1、一般的,式子 ___________ 叫做方程a x 2

+bx+c=0 (a ≠0)的判别式. 2、 一元二次方程a x

2

+bx+c=0 (a ≠0) ○1当_____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②当_____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___________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课前预习2: 一、创境激趣

丛明同学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对下列方程○1 x 2

+x -1=0 ○2 x

2

-22x+2=0

○3

2

5

x

2

= 3x -1没有求根之前就很快说出方程根的情况,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想成为同他一样聪明的学

生吗?让我们一起起航吧! 二、自主探索

(一)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试一试:你能用配方法求一元二次方程a x

2

+bx+c=0(a ≠o)的解吗?

a x

2

+bx+c=0(a ≠0)

移项,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方法,得 x

2

+

x a b +_________=a

c

-+ __________ 即: ( )2

=________________ ○1

思考:能否直接开平方运算呢?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因为a ≠0,所以4 a

2

____0. 2

244a

ac b -值的符号由____________来决定. 式子b 2

-4ac 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1)当b 2

-4ac >0时,方程根的情况如何?

(当b 2-4ac >0时,方程右边是一个_____数,因此由○1得:x+

a

b

2=_________ x=___________即:x 1=_______x 2= ________所以:方程有________实数根.)

(2) 当b 2

-4ac=0时,方程根的情况如何?

(当b 2-4ac=0时,方程右边是________,因此由○1得:x+

a

b

2=_____________ x=_____________即:x 1= x 2 = __________所以:方程有____________实数根.) (3) 当b 2

-4ac <0时,方程根的情况如何?

(当b 2-4ac <0时,方程右边是一个_____数,而根据平方根的性质,______数是没有平方根的,所以方程 __________实数根.) 一般地,式子b 2

-4ac 叫做方程a x 2

+bx+c=0 (a ≠o)根的_______,通常用希腊字母______表示它,即

△=_________.

归一归:根据以上分析你能总结出一元二次方程a x

2

+bx+c=0 (a ≠0)根的情况吗?

一元二次方程a x

2

+bx+c=0(a ≠0)

1.当____________时,方程有__________________实数根.

2.当____________时,方程有__________________实数根.

3.当____________时,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实数根.

反过来也成立,这就是判别式定理的内容.

(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 用一用:不解方程判别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2 x

2

+ 3x -4=0 (2)16 y

2

+ 9=24y (3) 5(x

2

+1) -7x =0

思路分析:要判断上述方程的根的情况,只要看根的判别式△的值的符号就可以了.

(注意:要将方程先整理成一般形式,再确定a,b,c 的符号)

解:(1)∵a=_____,b=____,c=_____ ∴ b 2

-4ac=__________=_____ _____0

∴ 方程有___________实数根 (2)

(3)

做一做:你现在可以完成丛明同学做过的三道题了吧!相信你比他更聪明!

解:(1) (2) (3)

练一练:完成教材42页习题第4题.

(1) (2) (3) (4)

三、能力提升

相信你已经掌握了本节的知识,还想再次挑战自己吗?不妨尝试一下吧!

问题1:关于x 的方程m 2

x + m x + 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m 的值. 思路分析:因为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所以△=0,从而可得到m 的值.

(注意:二次项的系数不为0.)

问题2 : k为任意实数,试说明关于x的方程x 2

-kx+(k-2)=0恒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思路分析:只要能证明k为任意实数时,△>0即可. 当堂检测:

1、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m=2x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 2

-4x+c=0有实数根,则c的取值范围为()

A. c>4

B. c<4

C. c≥4

D.c≤4

3、关于x的方程(a-6) x 2

-8x+6=0有实数根,则整数a的最大值是()

A. 6

B. 1

C. 8

D. 9

4、已知关于x的方程x 2

-mx+m-3=0 ( )

A.一定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没有实数根

C.一定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写出一个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关于x的方程x 2

-(2k+1)x+4(k-

2

1

)=0

求证:无论k取何值时,这个方程总有实数根.

22.2.2 公式法

第2课时公式法(1)

课前预习1:

1、我们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 2

+ bx +c = 0(a≠0,

?≥0 )时,可得方程的根为x=___________.

由此,我们可以得一元二次方程ax 2

+ bx +c =0(a≠0 )的求根公式:x=_____________________(

?≥0 )

利用求根公式,由一元二次方程中的系数a、b、c 的值,直接求出方程的根,这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做_______.

2、方程2x

2

-7x -4 = 0中, a = ______,b=_____,c=______,?= ______.

3、方程2x

2

+ 8 = 9x ,其中 a = _____,b=______,c= _____,利用求根公式可得到方

程的根为x1=__________________ x2=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2:

一、创境激趣

你已经掌握了几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呢?还想了解其它的解法吗?

二、自主探究

(一)求根公式的推导:

小试身手:我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

2

+ bx +c = 0 (a ≠0 )

ax

2

+ bx +c = 0 (a ≠0 )

解: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次系数化为1,得____________________

配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 0 ,∴ a2> 0 , ∴4a2> 0

∴当b

2

- 4ac≥0即

?≥0时,

2

2

4

4

a

ac

b-

是 _______数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得x +

a

b

2

= __________ ∴x =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

2

+bx +c = 0 (a ≠0 )的__________,

解方程时,把各系数直接代入求根公式求得方程的解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

由求根公式可得,一元二次方程最多有_____个实根.

(二)求根公式的应用

学以致用:用公式解下列方程

(1)x

2

-3x+2 = 0 (2)x

2

+4x = -4 (3) x

2

+ 8 = 5x

2、完成教材42页练习第5题的第(1)、(3)、(5)小题.

解:(1)(3)(5)当堂检测

1、用公式法解方程-3 x 2

+ 5x =1可先将其整理为_____________,再求出

?=_____从而求出方程的根x=

________.

2、已知关于x的方程x 2

-(a+2)x+1=0的

?=5,则a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公式法解方程:4 x 2

-12x=3得到的解正确的是()

A. x=

26

-

B.x=

26

3+

Cx=

23

2

-

D. x=

23

2 3±

4、一元二次方程x 2

+4x=2的正根为()

A. 2-6 B. 2+6 C.-2-6 D.-2+6

5、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 x 2

+5x+ m

2

-3m+2 = 0的一个根为0,则m的值等于()

A.1 B. 2 C.1或2D.0

6、已知方程5 x 2

+kx-10=0的一根是-5,求k的值及另一根?

22.2.2 公式法

第3课时公式法(2)

课前预习1:

1、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条件:___________)

2、把方程(x+1)(x-3)= 4x2 -7化为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

a = ____, b= _____, c=_____ ? = _____方程的根为_________.

3、方程2x

2

-x

2

2+1 = 0的根是()

A.

2

2

B.

2

2

- C.

2

2

± D.无实数根

4、方程x

2

+2x-4 = 0的根是____________(精确到0.001)

课前预习2:

一、创境激趣

回忆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你还能用公式法解决更复杂的一元二次方程吗?

自己去尝试一下吧!

二、自主探究

问题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5x-3)= x+1 (2)x

2

-2

2x+2 =0

思路分析: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再确定a 、 b 、 c 的值,然后利用公式求解.

(注意:a 、 b 、 c 的符号)

(1)(2)

练一练: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

2

-3x-

4

1

= 0 (2)x(2x-4)= 5-8x (3)x

2

-2x-

4

1

= 0

(4)x(x-4)= 2-8x (5)x

2

+5

2x+10 = 0

问题2:解方程x 2

+x -1= 0 (结果精确到0.001) 思路分析:先利用求根公式求方程的解,再按要求取近似值.

当堂检测

1、方程(x+2)(x-2)= 22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元二次方程x 2

+bx -6=0的一个根是x 1 =

3,则b= _____它的另一个根x 2

=_____.

3、马虎同学在解方程:2 x

2

+34x=22的过程如下:

解: a = 2,

b=34,

c=22

∴ b 2

-4ac= (34)

2

-4×

2×22=32

x= 2

23234?±- =26±-

∴ x 1= 26+-

x 2

= 26--

请你分析以上解答有无错误,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地方,并写出正确的结果.

4、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1和2,第三边是方程2x 2

-5x+3=0

的根,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2.2.3 因式分解法

第1课时 因式分解法解方程(1)

课前预习1: 1、分解因式:

(1)x 2

+2x= __________ (2)4x 2

-9=__________

(3)x 2+6x +9=__________ (4)2

)2(-x -2(x -2)=__________

2、利用因式分解使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_______的乘积等于__的形式,再使这两个_____分别等于_____,从

而实现______,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3、因式分解法的依据:如果ab=0,那么_________或_________

4、方程式(x -2)(x -3)=0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预习2: 一、创境激趣

在物理课堂上,老师提出下列问题,你能解决吗?请尝试一下吧! 问题:已知竖直上抛物体的高度h 和时间t 符合关系式h=v.t -

2

1

g t

2

,其中重力加速度g 以9.8m/s

2

计算,

把一个小球从地面以v.=1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你能计算出该小球经过多少秒落回到地面吗?(精确到0.01s )?

思路分析:小球落回地面即物体的高度h=0m ,已知v.=10m/s ,g=9.8m/s

2

,h=0m ,代入h=v.t -

2

1g t

2

得:10t -4.9 t

2

= 0 ,你能求出10t -4.9 t 2

= 0的解吗?

思一思:除配方法或公式法以外,能否找到更简单的方法解方程呢? 二、自主探究

(一)因式分解法的意义: 试一试:10t -4.9 t

2

= 0 将方程左边分解因式得:____________= 0

这里,方程的左边是两个因式的积,而右边为零,形如a ·b=0,这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为零,即a=0或b=0时,积才能为0;反过来如果两个因式有一个等于零,那么它们的积等于零,这就是说,解上式方程相当于解方程_______________=0或 _______________=0,分别解这两个方程得:t 1 =_______________,t 2=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解释这两个根在问题中的实际意义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一归:这种利用因式分解使方程化为两个______的乘积等于___的形式,再使这两个_______分别等于____,从而实现______的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

(二) 因式分解法的应用: 问题1:直接写出下列方程的根

(1)(x +3)(x -8)= 0 x 1 =____,x 2=____(2)5 x (x -6)= 0 x 1 =____x 2=____ (3)2

)2

1(

x =0 x 1

= x 2

=____

问题2: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

x (x -2)+x -2=0 (2)4 2

x

-1=0 (3)4

2

x

+4x +1=0

思路分析:先将方程左边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再令每个因式分别为零,得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最后解

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解:(1)因式分解得:( )( )= 0 所以,________=0或 ________= 0 ∴原方程的解是x 1 =___ x 2=___ (2)

(3)

本题小结:

问题3: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21)2(t -+t =1 (2) 212)+(

x =2

x (3)2 2x -3x +5= 2x +x +1

思路分析:先把所给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右边化为零,再按问题2中的解法即可求出方程的解.

解:(1)将原方程整理得:______________= 0 因式分解得:________= 0

所以:________= 0或________= 0 ∴原方程的解是x 1 =_____,x 2=_____ (2) (3)

本题小结:

归一归:你能总结出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吗? (1)

(2) (3) (4)

相信你已经掌握了本节的知识,现在去练练手吧! 练一练:

1、完成教材40页练习题第1题

(1) (2) (3)

(4) (5) (6)

2、完成教材43页习题第6题

(1) (2) (3) (4)

当堂检测

1、若分式

3

9

x +-2x 的值为0,则x=________

2、方程

2 x

2

3x=0 的根是________;方程(x -1)

(x +1)(x -3)=0的根是________ 3、一元二次方程x (x -1)= x 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 4、方程x (x +3)= x +3的解是 ( )

A . x=1

B . x 1 =0, x 2=-3

C .x 1 =1, x 2=3

D . x 1 =1,x 2=-3 5、方程(x -5)(x +2)=1的解为 ( )

A . x=5

B . x =-2

C .x 1 =5,x 2=-2

D .以上都不对

6、经计算整式x -1与x +5的积为x 2

+4x -5,则一元二次方程x 2

+4x -5=0的所有根是( )

A.x 1 =1, x 2=5 B .x 1 =1, x 2=-5 C .x 1 =-1,x 2=5 D .x 1 =-1,x 2=-5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边长是方程(x -2)(x -4)=0的根,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

A .11

B .11或13

C .13

D .以上都不对

8、一元二次方程a x 2

+bx +c=0 (a ≠0)至少有一个根是零的条件是 ( )

A .c=0

B .b=0

C .b=0且c=0

D .b ≠0且c=0

9、一跳水运动员从10m 高台上跳水,他跳下的高度h (单位:m )与所用的时间t (单位:s )的关系式h=-5

(t -2)(t +1),那么该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2.2.3 因式分解

第2课时 因式分解法解方程(2)

课前回顾:

1、因式分解法的步骤是:○1把方程的右边____________;○2将左边化为两个_____________;○3令每一个因式

_______________;○4解这两个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2、因式分解法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体现了一种___________思想.

3、方程2

x 1()-= x -1的根是( )

A. x=1

B. x 1 =2 x 2 =1

C. x 1=-2 x 2=-1

D. x 1=2 x 2=-1 课前预习: 一、创境激趣

在课后,我听到某小组的同学在议论“怎样的一元二次方程适合用因式分解法解呢?”你能帮助他们解决此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举例说明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问题:试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x(2-3x)+3x=2 (2)x 2

+3=3(x+1) (3)(x-5)(x+1)=-9 (4)x 2

-6x+9=(1-2x)2

思路分析:按照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即可求出方程的解.

本题小结:

练一练: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2 (x-3)2 = 2

x -9 (2)5x(x+2)=4x+8 (3)(x+3)2

=2x+6

(4)(x-3)2=4(3-x) (5)9(x-2)2 =4(x+1)2 (6)

(x+1)(x-2)=4

9

- 做一做: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第三边长是方程x(x -7) -10(x -7)=0的一个根,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已知一元二次方程(m -2)x 2+7mx+m 2

-4=0有一根为0,求m 的值及方程的另一根.

三、能力提升 (十字相乘法) 阅读下列材料,并解答问题: 因为:(x+1)(x+2)= x 2

+3x+2, 所以x

2

+3x+2=(x+1)(x+2) 因为:(x+1)(x -2)= x

2

-x -2, 所以x

2

-x -2=(x+1)(x -2)

第九章 反比例函数复习学案

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 象限; ,y 随着x 。 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 象限;在 ,y 随着的增大而 。 第九章 反比例函数复习学案 【知识点 1】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_________(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______,_______是_______的函数,k 是________ 2、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式为0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练习】 1、下列函数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的有( )个 (1)x a y =(2)xy = -1 (3)11 +=x y (4)13y x = A 、1 B 、2 C 、 3 D 、4 2、函数5 2)2(--=a x a y 是反比例函数,则a 的值是( ) A 、-1 B 、-2 C 、2 D 、2或-2 【知识点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注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称图形。 【基础练习】 1、若x k y 1 += 的图像经过(-1,3),则k =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使它的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函数2 5 (1)m y m x -=+是反比例函数,且图像在每一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则 m 的值是______ 4、正比例函数5y x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相交于点A (1,a ),则k =________. 【知识点 3】反比例函数性质的应用 【基础练习】 1、若点(1x ,1y )、(2x ,2y )和(3x ,3y )分别在反比例函数2 y x =- 的图象上,且1230x x x <<<,则下列判断中准确的是( ) A .123y y y << B .312y y y << C .231y y y << D .321y y y << 2、反比例函数x y 6 = 图象上有三个点)(11y x ,,)(22y x ,,)(33y x ,,其中3210x x x <<<,则1y ,2y ,3y 的大小关系是 ( ) A .321y y y << B .312y y y << C .213y y y << D .123y y y << 3、一次函数1y kx b =+ 和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 观察下列图象,写出当k ax b x +>时, x 的取 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4】反比例函数k 的几何意义 【基础练习】 1.已知点P 是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一点,PD ⊥x 轴于D .则△POD 的面积为__________. 2y x =

人教版初一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 “ 第一章 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相反意义的量: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量(事情): 例 1:汽车向东行驶 3 千米和向西行驶 2 千米。 例 2:温度是零上 10℃和零下 5℃。 例 3:收入 500 元和支出 237 元。 例 4:水位升高 1.2 米和下降 0.7 米。 2.正负数的涵义: 正数——大于 0 的数 负数——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小于 0 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说明:①负数前面的“-”号的读法,“-5”应读作“负 5”; ②正数前面有时也可加上“+”(正)号,如将“5”写成“+5”; ③“0”是第一个自然数,可看作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0”的内涵很丰富,它不 仅仅表示没有,在实际意义中,“0”是用来表示基准的数。 3.巩固练习: ①―10 表示支出 10 元,那么+50 表示 ;如果零上 5 度记作 5°C ,那么零下 2 度记作 ;如果上升 10m 记作 10m ,那么―3m 表示 ;太平洋中的马里亚 纳海沟深达 11034 米,可记作海拔 米(即低于海平面 11034 米)。比海平面高 50m 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比海平面低 30m 的地方,它的高度记作海拨 ; 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数都带有“+”号 B .不带“+”号的数都是 负数 C .小学数学中学过的数都可以看作是正数 D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 数 ③数学测验班平均分 80 分,小华 85 分,高出平均分 5 分记作+5,小松 78 分,记作 。 ④某物体向右运动为正,那么―2m 表示 ,0 表示 。 ⑤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 10±0.05(单位 mm ),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10mm ,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 ,最小不超过标准尺寸 。 4.课后思考练习 1.-a 一定是负数吗? 2.在月球表面, 白天”的温度可达 127°C , 太阳落下后的“月夜”气温竟下降到-183° C ,请问在月球上温差是多少度? 1.2 数轴

一元一次方程学案(完整版)

3.1.1从算式到方程 [学习目标]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学习重点]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难点]体会找等量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问题1:根据条件列出式子 1、数的关系: ①比a大10的数:; ②b的一半与7的差:; ③x的2倍减去10:; ④某数x的30%与这个数的2倍的积:; ⑤a的3倍与a的2的商:; 2、基本图形关系: ①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面积为,周 长为; ②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则面积为, 周长为; ③圆的半径为r,则周长为,面积 为; 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周长 为,若长为a的边上的高为h,则 面积为; ⑤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体积为, 表面积为; 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则长方 体的体积为,表面积 为; ⑦圆柱的底面圆半径为r,高为h,则侧面积 为,体积为; ⑧梯形的上、下底长分别为a、b,高为h,则面 积为。3、其他关系: ①某商品原价为a元,降价20%后售价 为元; ②某商品原价为a元,升价20%后售价 为元; ③某商品原价为a元,打七五折后售价 为元; ④某商品每件x元, 买a件共要花元; ⑤汽车每小时行驶v千米,行驶t小时后的路为千米; ⑥某建筑队一天完成一件工程的 12 1,x天完成这件工程的; 练习一根据条件列出式子 ①比a小7的数:; ②x的三分之一与9的和:; ③x的3倍减去x的倒数:; ④某数x的一半与b的积:; ⑤x与y的平方差:; 问题2:根据条件列出等式: ①比a大5的数等于8:; ②b的一半与7的差为6 :; ③x的2倍比10大3:; ④比a的3倍小2的数等于a与b的和:; ⑤某数x的30%比它的2倍少34:;问题3:根据下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①用一根长为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列方程得:。 ②某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解:设这个学校学生数为x,则女生数为,男生数为,依题意得方程: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应用之行程问题》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应用之行程问题》学案 核心素养 1.能看懂一次函数图象呈现的行程信息,会分析行程过程. 2.经历观察、对照、分析、想象、验证等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会解决“函数图象型行程问题”.会通过动手画简易草图分析行程的动态过程,并能构建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行程问题. 【学习重点】准确地从函数图象中读取、理解行程信息,并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对应函数图象,结合行程图,分析理解行程过程.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小潘同学1000米跑步的路程S(米)与时间t(分钟)的关系如图所示:你能从图中获取哪些信息呢? 二、例题讲解 类型一:表示距同地距离 例1:甲、乙两人沿相同的路线由A地到B地,A、B两地间的路程为20km.他们前进的路程为s(km),甲出发后的时间为t(h),甲、乙前进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出发1.5h两人相遇 B.乙的速度是10km/h C.乙追上甲时离出发点的距离 D.甲比乙晚到B地3h

追加问题:甲出发几小时后,两人相距2千米? 小结: 1.分析题应做到由“形”到“数”,由“数”到“形”. 2.“追上”就是求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即由两个函数组成方程组的解就是交点 的横纵坐标. 3.常用解析式相减=两者相距多远(距同地的距离时) 练习: 1.“龟兔首次赛跑”之后,输了比赛的兔子总结惨痛教训后,决定和乌龟再赛一场.图中的函数图象刻画了“龟兔再次赛跑”的故事(x表示乌龟从起点出发 所行的时间,1y表示乌龟所行的路程,2y表示兔子所行的路程.下列说法中: ①“龟兔再次赛跑”的路程为1000米;②兔子和乌龟同时从起点出发;③乌龟 在途中休息了10分钟;④兔子在途中750米处上了乌龟.正确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类型二:表示两者间的距离 例2:例2:已知 A、B 两地之间有一条270千米的公路,甲、乙两车同时出发, 甲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沿此公路从 A 地匀速开往B 地,乙车从B 地沿此公 路匀速开往 A 地,两车分别到达目的地后停止.甲、乙两车相距的路程 y(千米)与甲车的行驶时间 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1)乙车的速度为___________千米/时,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求甲、乙两车相遇后y 与 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当甲车到达距 B地70千米处时,求甲、乙两车之间的路程.

九年级数学上册 反比例函数全章学案(无答案)配套练习讲解(无答案) 北师大版

反比例函数概念 1、写出函数关系式,找出共同点, (1)长方形的面积为122 cm ,设一边为xcm,邻边为ycm ,则x 与y 的函数关系式为:y= . (2)京沪线铁路全长为1463,乘坐某次列车所用的时间t 与该次列车平均速度v 的函数关系为: . (3)已知工程队承包一项工程,写出工程效率v 与完成时间之间t 的函数关系式为: . 上述三个函数是一次函数吗? 2、记住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 x (k ≠0)的形式,那么我们称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引导学习——概念的巩固与应用 3、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其k 值为多少? ①5y x = ②33y x =- ③ 25y x -= ④y =⑤1 32y =? ⑥1 2y -=- ⑦1 2y x -= ⑧14xy = ⑨ y=5-x ⑩ 33 y x -= 4、例题 例1 已知( ) 22 1 2m m y m m x +-=+ (1) 当m 为何值时,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2) 当m 为何值时,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解: 例2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当x=3时,y=4求:当x=1时,y 的值. 四、检测: 反比例函数练习题第一课时[A 组]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

(1)y=-3x ; (2)y=2x+1; (3) y=-x 2 ;(4)y=3(x-1)2+1; 2、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x 为自变量)?说出反比例函数的比例系数: (1) x y 1 - = ;(2)xy=12 ;(3) xy=-13 (4)y=3x 3、列出下列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它们是分别什么函数.说出比例系数 ①火车从安庆驶往约200千米的合肥,若火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求火车距离安庆的距离S(千米)与行驶的时间t(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②某中学现有存煤20吨,如果平均每天烧煤x 吨,共烧了y 天,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已知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0立方厘米,它的长是ycm ,宽是5cm ,高是xcm . 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式; 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当x =3cm 时,求y 的值 5、已知y 与x 成反比例,并且x =3时y =7, 求:(1)y 和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 1 3x = 时,求 y 的值 (3)y =3时,x 的值。 7、写出一个经过点(-3,6)的反比例函数 你还能写出另外一个也经过点(-3,6)的双曲线吗? 8、当m 为何值时,函数224 -= m x y 是反比例函数,并求出其函数解析式. 9、已知y 成反比例,且当4b =时,1y =-。 求当10b =时,y 的值。 10、若()2 31 1m m y m x ++=+是反比例函数,求m 的值. 11、已知函数k y x = (k ≠0)过点()1,3-,求函数解析式

一元一次方程整章学案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 1. 了解什么是方程,什么事一元一次方程。 2. 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重点:知道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找等关系列方程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先自学课本78—81页内容,独立完成学案,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一. 导学 1. 书中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决应怎样列算式: 2.含X 的式子表示关于路程的数量: 王家庄距青山___千米,王家庄距秀水___千米。从王家庄到青山行车__小时,王家庄到秀水__小时。 3车从王家庄到青山的速度为___千米/小时,从王家庄到秀水的速度为___千米/小时。 4.车匀速行驶,可列方程为: 5.什么是方程? 6.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二、合作探究 1.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是方程: (1)5x+3y-6x=7 (2)4x-7 (3)5x >3 (4)6x 2+x-2=0 (5)1+2=3 (6) - -m=11 2.下列式子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要说明理由. (1)9x=2 (2)x+2y=0 (3)x 2-1=0 (4) x=0 (5) =2 (6) ax=b(a 、b 是常数) 3.(1)已知2x m+1 +3=7是一元一次方程,求m 的值; (2)已知关于x 的方程mx n-1+2=5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__,n=__. 4、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x 5 x 3

(1)某数的5倍加上3,等于该数的7倍减去5; (2)某数的3倍减去9,等于该数的三分之二加6; (3)某数的8倍比该数的5倍大12; (4)某数的一半加上4,比该数的3倍小21. (5)某班有x名学生,要求平均每人展出4枚邮票,实际展出的邮票量比要求数多了15枚,问该班共展出多少枚邮票? 三、学习小结 四、作业 习题3.1第1、5题。

第26章反比例函数全章导学案(共7份)

赣州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数学导学案 26.1 反比例函数 【学习目标】 1.会识别相关量之间的反比例关系,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确定简单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类比、归纳,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体会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习重点】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反比例函数的建模,能列出实际问题中反比例关系式.. 【学习过程】 一、课前导学:预习课本第1页至第3页,完成下列问题: 1.我们形如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 时,又叫做正比例函数. 2.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问题1:(1)京沪线铁路全长1 463km ,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问题th 的变化而变化,其关系可用函数式表示为: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 000m 2 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m 随宽xm?的变化而变化,可用 函数式表示为 (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 1.68×104km 2 ,人均占有的土地面 积Skm 2 /人,随全市总人口n 人的变化而变化,其关系可用函数式表示为 . 问题2上述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答: . 4.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一般的,形如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 y 是函数学.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的一切实数. 5.下列哪个等式中的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6.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6.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求当x=4时,y 的值. 7.若y 与x 成正比例,z 与y 成反比例,则x 与z 之间成______________关系. 8.已知y 与(2x+1)成反比例,且x=1时,y=2,那么当x=0时,y 的值是 二、 合作、交流、展示: 1.比例函数的意义: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y= x k 反比例函数的变形形式:(1)xy=k (2)1 -=kx y 2.例题1.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3 x y = (2)x y 2-= (3)xy =21 (4)25+=x y (5)x y 23- = (6)31 +=x y (7)y =x -4 例题2.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2 3)2(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 例题3(拓展提升).已知函数y =y 1+y 2,y 1与x 成正比例,y 2与x 成反比例,且当x =1时,y =4;当x =2时,y =5 (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当x =-2时,求函数y 的值 归纳总结: 注意y 1与x 和y 2与x 的函数关系中的比例系数 ,故不能都设为k , 要用 的字母表示。 三、巩固与应用: 1已知函数y=(m+2)x |m |- 3是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是 .. 2.已知y=y 1-y 2,y 1与x 成反比例,y 2与x -2成正比例,并且当x=3时,y=5; 当x=1时,y=-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下列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属于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有( ) ①当路程s 一定时,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 与行驶时间t 之间的关系; ②当电压U 一定时,电路中的电阻R 与通过的电流强度I 之间的函数关系; ③当矩形面积S 一定时,矩形的两边a 与b 之间的函数关系; ④当受力F 一定时,物体所受到的压强p 与受力面积S 之间的函数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一张一百元的新版人民币把它换成5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换成10元的人民币可得几张?依次换成5元,2元,1元的人民币,各可得几张?换得的张数y 与面值x 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填表: 换成的面值x(元) 50 20 10 5 2 1 换成的张数y(张) (1)用含有x 的代数式表示y. (2)换成的面值x 会怎样变化呢?变量y 是x 的什么函数?为什么? 四、小结: 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2.列出实际问题中反比例关系式 五、作业:必做:课本第3页; 选做:《作业精编》相应练习 赣州一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数学导学案 ()()()(). 5 18;57;76;3652x y x y xy x y ==-=+-=()()()(). 24;23;4.02;51====xy x y x y x y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教案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2课时) 第1课时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了解正数和负数的产生;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正负数表示的量的意义;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重点 正、负数的意义. 难点 1.负数的意义.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一、新课导入 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展示教材第2页图片,让学生体验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离不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和感想. 二、推进新课 活动2:体验负数的引入的必要性 教师出示温度计: 安排三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研究手中的温度计上刻度的确切含义,一名同学手持温度计,一名同学说出其中三个刻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速记. 教师根据活动情况,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也可参与活动,逐步引入负数.强调: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活动3:分组活动,感受正负数的意义 各组派一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按老师的指令表演,看哪一组获胜. 1.老师说出指令:向前2步,向后3步,向前-2步,向后-3步,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表演. 2.各小组互相监督,派一名同学汇报完成的情况. 活动4:深入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投影展示问题,讲解课本例题.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千克,小华体重减少1千克,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学生讨论后解决. 活动5:练习与小结 练习:教材第3页练习. 小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活动6:作业 习题1.1第4,5,6,8题 本课是有理数的第一课时,引入负数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学生头脑中关于数的结构要做重大调整(其实是一次知识的顺应过程),而负数相对于以前的数,对学生来说显得更抽象,因此,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下就能建立的.为了接受这个新的数,就必须对原有的数的结构进行整理。负数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原有的数不够用了(不能正确简洁地表示数量),书本的例子或图片中出现的负数就是让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这一点. 第2课时正数、负数以及0的意义 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0的意义,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 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0表示的量的意义. 难点 理解负数及0表示的量的意义.

新人教版一元二次方程全章学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 一元二次方程 预习检测 1.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 ①方程的两边都是;②方程中只含有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都能化成,这种形式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是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 问题思考 1.下面的这些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 ⑴0422=-+x x ; ⑵942=x ; ⑶3x =0; ⑷7532 =-x y ; ⑸ 13 2 =+x x ; ⑹22)1()2(-=+x x ; ⑺x x 32-=. 2.关于x 的方程0232=+-x mx 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吗?为什么? 3.若关于x 的方程 012)2(=-++x x m m 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 =. 当堂检测 1.已知关于x 的方程:①0322 =-x ;②111 2 =-x ;③013 1212=+-x x ; ④022=++c y ay ;⑤5)3)(1(2+=+-x x x ;⑥02 =-x x ; 2 x -=

其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只填序号). 2.方程 0112 =++mx x m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是( ) A.任何实数 B.0≠m C .1≠m D.1-≠m 3.若x x m -m +-2 2 2)(-3=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值是______. 4.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它的二次项系数为 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常数项为______. 5.(湛江)湛江市2009年平均房价为每平方米4000元.连续两年增长后,2011年平均房价达到每平方米5500元,设这两年平均房价年平均增长率为x ,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5500(1+x )2=4000 B .5500(1-x )2 =4000 C .4000(1-x )2=5500 D .4000(1+x )2 =5500 ★6.把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n )x 2 -n (3-x )+1=0化为一般形式为_______________,二次项系数为_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常数项为______. ★7.已知关于x 的方程 013)1()12 2=-+++-m x m x m (,求当m 为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当m 为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 ★8.一元二次方程0)1()1(2 =+-+-c x b x a 化为一般形式后为01322=-x x -,则 c b a +的值为. ★★9.已知a 是方程0120142=+-x x 的一个根,求1 2014 201322++-a a a 的值. 21.2 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配方法(第一课时) 预习检测 1.解方程:092 =-x 解:移项得,92 =x , 因此,=x .(这里实际上就是求9的平方根.) 2 (21)(3)(21)6x x x -+--=

一次函数的复习学案

一、学习目标 增强对一次函数性质、图象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性质、图象运用 教学难点:一次函数性质、图象运用 三、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为主,合作学习为辅 四、知识结构 (一)温故知新 变量: ; 常量: ; 1:在函数3b-2a=1中,常量是 ,变量是 ,若a 是b 的函数,则其表达式是 . 2、 自变量, 函数. 函数值. 2、下列关系式中,y 不是x 的函数的是( ) A. 1 2y x = B. 22y x = C. 0)y x =≥ D. 0)y x =≥ 例3、下列图中,不表示某一函数图象的是( ) A B C D 3、一次函数y=kx+b(k ≠0,k,b 为常数) 当k>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k>0,b>0时图象经过 象限;当k<0,b>0时图象经过 象限 当k>0,b<0时图象经过 象限;当k<0,b<0时图象经过 象限 (二)典型例题 例1. 直线23y x =-+与x 轴交于点A ,直线3y x =-与x 轴交于点B ,且两直线的交点为点C,求△ABC 的面积

例2、已知函数26 y x =--. (1)求当4 x=-时y的值,当x2 y=-时x的值; (2)画出函数的图像; (3)如果y的取值范围是-4≤x≤2,求x的取值范围. 五、技能训练 一、选择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B.不是一次函数就一定不是正比例函数C.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D.不是正比例函数就不是一次函数 2.已知一次函数y=2x+a与y=-x+b的图象都经过点A(-2,0)且与y轴分别交于B,C两点,则△ABC的面积为() A.4 B.5 C.6 D.7 3.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不经过()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过第二、四象限,则() A.y随x的增大而减小B.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D.不论x如何变化,y不变 5.若正比例函数y=(1-2m)x的图象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0 B.m>0 C. 1 2 m 6.结合正比例函数y=4x的图象回答:当x>1时,y的取值范围是()A.y=1 B.1≤y<4 C.y=4 D.y>4 7.一次函数y=kx+b过点(-2,5),且它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和直线 1 3 2 y x =--与y轴 的交点相同,那么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A.y=-4x-3 B.y=-4x+3 C.y=4x-3 D.y=4x+3 二、填空 1.一次函数y=2x-3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 2.如果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 ,那么这个函数解析式是.3.如果直线y=2x+m不经过第二象限,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4.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P(1,0) 和点Q(0,1)两点,则k=,b=. 5.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直线 2 4 3 y x =-+平行,则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6.若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一次函数y2=bx+k的图象经过 第 象限.

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学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1一元一次方程(1) 学习目标 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阅读本章前言,了解本章学习内容。 2、在小学我们学过方程吗?什么是方程?请举出两个方程的例子?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1)x+2=3()(2)x+3y=6()(3)3x-6 ()(4)1+2=3 ()(5)x+3>5 ()(6)y=5 ()3、在行程问题中,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4、阅读课本P79-80结合图形思考下列问题: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试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 (2)完成书中填空后再填写下表: (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是什么?(试列出方程)(4)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等量关系? 5、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 6、完成课本P84习题3.1 第1题。 二、课堂展示 三、分组联动 1、列式表示:①比a小9的数;② x的2倍与3的和; ③ 5与y的差的一半;④ a与b的7倍的和;

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 (1) 12与x的差等于x的2倍;(2)x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 (3)x的5倍比x的相反数大10;(4)x比它的倒数小4; (5)已知x-5与2x-4的值互为相反数; 3、完成课本P84习题3.1 第8题。 四、课堂检测 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不求解,每题20分,共100分) (1)12与x的差比x的2倍大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国庆期间,“时代广场”搞促销活动,小颖的姐姐买了一件衣服,按8折销售的售价为72元,问这件衣服的原价是多少元? 解:设这件衣服的原价为x元,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 (4)有一棵树,刚移栽时,树高为2m,假设以后平均每年长0.3m,几年后树高为5m? 解:设x年后树高为5m,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 (5)某足球场的周长为344米,长和宽之差为36米,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 解:设这个足球场的宽为x米,则长为(x+36)米,可列出方程 ________ 五、课堂小结 六、拓广探索 课后完成课本P85 第10、11题

最新人教版 一次函数全章学案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19.1.1 变量与函数 第一课时变量与常量 学习任务 1.认识变量、常量. 2.学会用含一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变量. 3.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关系. 素读检测 1.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行驶里程为s km,行驶的时间为t h,填写下面的表格,s的值随t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2.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张,如果第一场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售出310张票,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入为y元,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3.当圆的半径r分别为10 cm、20 cm、30 cm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4.用10m长的绳子围成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分别为3m、3.5m、4m、4.5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问题辨析 1.上面4个问题反映了不同事物的变化过程,说一说其中哪些量的数值是变化的,哪些量的数值是不变的? 2.写出下列各问题中所满足的关系式,并指出各个关系式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⑴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求矩形的面积S(m2)与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式:,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⑵购买单价是0.4元的铅笔,总金额y(元)与购买的铅笔的数量n(支)的关系: ,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⑶运动员在4000m 一圈的跑道上训练,他跑一圈所用的时间t (s )与跑步的速度v (m /s )的关系: ,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⑷银行规定:五年期存款的年利率为2.79%,则某人存入x 元本金与所得的本息和y (元)之间的关系:,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当堂检测 1.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若用s 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那么对于等式s =vt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 ,v ,t 三个量都是变量 B.s 与v 是变量,t 是常量 C.v 与t 是变量,s 是常量 D.s 与t 是变量,v 是常量 2.在△ABC 中,它的底边长是a ,底边上的高为h ,则△ABC 的面积ah S 2 1 =,当高h 为定值时,上述式子中( ) A.S 、a 是变量,21、h 是常量 B.S 、a 、h 是变量,2 1 是常量 C.a 、h 是变量,S 是常量 D.S 是变量,2 1 、a 、h 是常量 3.某人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工100个零件,则工作效率η与时间t 之间的关系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数100和η,t 都是变量 B.数100和η都是常量 C.η和t 是变量 D.数100和t 都是常量 4.汽车离开甲站10千米后,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前进了t 小时,则汽车离开甲站所 走的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小时)之间的关系式是( ). A.1060s t =+ B.60s t = C.6010s t =- D.1060s t =- 19.1.1 变量与函数 第二课时 函数 学习任务 1.经过回顾思考认识变量中的自变量与函数. 2.进一步理解掌握确定函数关系式. 3.会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 素读检测 1.如图是某日的气温变化图: (1)气温T 随着t 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人教版八年级下 反比例函数全章学案(共七节)

课题 17.1.1 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学习目标: 1.会识别相关量之间的反比例关系,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能确定简单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类比、归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体会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 用. 重点:反比例函数意义的理解. 难点:反比例函数的建模. 学习过程 一、 预习新知 1、 阅读课本第39页至40页的部分,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1)京沪线铁路全长1463 km ,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 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 h 的变 化而变化,其关系可用函数式表示为: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 000 m 2 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 m 随宽x m?的变化而变化,可 用函数式表示为 (3) 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 km 2,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 km 2 /人,随全市总人口n 人的变 化而变化,其关系可用函数式表示为 . 2、合作探究 分析 上述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都有y=k x 的形式,其中k 为常数. 归纳 一般地,形如y= k x (k 为常数,且k?≠0)?的函数称为 。 注意 在y=k x 中,自变量x 是分式k x 的分母,当x=0时,分式k x 无意义,所以x?的取值范围 二、课堂展示 【例1】 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当x=2时,y=6. (1)写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求当x=4时y 的值. 例2. 若反比例函数y= k x 与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都过点A (m ,2). (1)求点A 坐标. (2)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三、随堂练习 1.写出下列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它们各是什么函数 (1)平行四边形面积是24 cm 2 ,它的一边长x m 和这边上的高h cm 之间的关系是 . (2)小明用10元钱去买同一种菜,买这种菜的数量m kg 与单价n 元/kg?之间的关系是 (3)老李家一块地收粮食1000 kg ,这块地的亩数S 与亩产量t kg/亩之间的关系是 2.若y 是x-1的反比例函数,则x 的取值范围是 3.若y= 1 1 n x 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则n 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教学设计

第一章有理数 镇中教案 1.1.1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会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理解数0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一)讲述: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章有理数.1.1.1正数和负数(教师板书) 二、出示目标 (一)过渡语: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呢?请看投影 (二)屏幕显示 学习目标 1、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会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理解数0的意义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认真自学。(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3练习前面) ①理解正数的概念,会仿照正数的概念,解释负数的含义; ②理解正数、负数和0表示的实际含义,注意黄色书签的内容; ③回答P3“思考”中的问题。如有疑部问,可以小声请教同桌或举手问老师。6分钟后,比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四、先学 (一)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师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紧张的自学,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二)检测

1、过渡语:同学们,看完的请举手。懂了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比一比,看谁能正确做出检测题。 2、检测题P3:1、2、 3、4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改集错误解进行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这四名同学的板演,发现错解的请举手(指名更正) (二)讨论: 评第1题:(教师要强调解题格式) ①正数找的对吗?为什么对? 师引导生回答:比0大的数是正数(师板书)(如对,教师打√) ②你还举一些正数的例子吗? ③负数找的对吗?为什么? 师引导生回答:在正数前加“一”的数是负数 ④你能仿照正数的定义来说说负数的吗?师引导生回答:比0小的数是负数。 (师板书) (如对,教师打√) 评2、3、4题 答案正确吗?为什么? 师引导生回答: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线。(师板书)强调“0”的意义不仅是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温度读报00C(表示标准),山脚的高度0米等(表示起点)。 (三)归纳: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数、负数,你能说一说今天的收获吗?(指名说)六、当堂训练 (一)讲述: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格式,书写工整。 (二)出示作业题: 必做题P5 第1题2题 选做题P5第3题、第6题

第六章_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导学案 (共11课时)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科目:七年级数学备课人:王淑轶 【教学目标】 1.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掌握用尝试检验方法求方程的解的思想方法; 2.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初步认识方程与现实问题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数学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教学难点】 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列方程解下面的应用题: 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x本笔记本,根据题意得: 1.2x=6 解得:x=5 答:小红能买到5本这样的笔记本。 2.结合上题的解答,说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有哪些应当注意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 1.阅读课本1页“第6章导图”内容,试分别用算术法和方程法解答: 一队师生共328人,乘车外出旅游,已有校车可乘64人,如果租用客车,每辆可乘44人,那么还要租多少辆客车? 算术法:方程法: (328-64)÷44 解: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根据题意得:=264÷44 44x+64=328 =6(辆) 解得:x=6 答:还要租用6辆客车。答:还要租用6辆客车。 2.阅读课本2页~3页“问题2”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小敏同学得出答案使用的是什么方法?他的答案正确吗? 小敏同学是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的解的。他的答案是正确的。 (2)你能列方程解答张老师的这道题吗?试一试。 三、合作交流

1.你用方程法得到的答案和小敏的答案一样吗?你有什么发现? 2.讨论:如果未知数可能取到的数值较多,或者不一定是整数,该从何试起?如 果试验根本无法入手又该怎么办呢? 四、实践应用 1.课本3页“习题6.1”第1~3题。 2.补充练习: (1)检验下列方程后面括号内所列各数是否为相应方程的解。 (a)x-3(x+2)=6+x (x=3,x=-4) (b)2y(y-1)=3 (y=-1,y=32 ) (c)5(x-1)(x-2)=0 (x=0,x=1,x=2) (2)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不必求解。 (a)一个数的17 与3的差等于最大的一位数,求这个数。 (b)甲、乙两队开展足球对抗赛,规定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 得0分。现在两队共比赛了10场,甲队保持了不败记录,一共得了22分,试问甲队胜了多少场,平了多少场? (c)某商店对超出15000元的商品提供分期付款服务:顾客可以先支付3000元取 货,以后每月支付1500元,直至付完货款为止。王叔叔想用这种方法购买一台价值19500元的设备,他需要用多长时间才能付清全部货款? 五、整体感知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怎样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请谈谈 你的学习体会。

一次函数复习导学案整理版

一次函数复习导学案 一、 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定义 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 (1)y=-15x + (2)y=-5x (3)y=-3-5x (4)y=x 2-(x-1)(x-2) (5)x 2-y=1 2. 当k_____________时,()2323 y k x x =-++-是一次函数; 3、已知y=(m2-m)x 1 m +,当m_______,y 是x 的正比例函数。 二、图像及其性质 1函数x m y )1(-=(1≠m ),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则( ) A.m <0 B.m >0 C.m <1 D.m >1 2、(2008.天津)已知一次函数y=kx -k ,若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图象经过( )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三、四象限

3、一次函数y=(6-3m)x+(2n-4)不经过第三象限,则m、n的范围是__________。 4.函数y=2x-3与x轴的交点A的坐标是,与y轴的交点C 的坐标是,△AOC的面积是. 三、. 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类型一、利用表格信息确定函数关系式 例题1小明根据某个一次函数关系式填写了下表: 其中有一格不慎被墨汁遮住了,想想看,该空格里原来填的数是()。 A.0 B.1 C.2 D.3 类型二.利用点的坐标求函数关系式 .已知直线y=kx+b,经过点A(0,6),B(1,4) (1)写出表示这条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2)如果这条直线经过点P(m,2), 求m的值。 (3)求这条直线与x 轴,y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