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及展望

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及展望

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及展望
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及展望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开发现状及展望课程名称保健食品概论

学生姓名杨杰章

所在专业工业设计

所在班级家设1112

邮箱392077387@https://www.wendangku.net/doc/6b17257492.html,

课室号及时间主校区(223)

指导教师张永平/潘江球职称讲师/副教授日期 2014/1/4

中医药保健食品开发现状及展望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品,中医药作为传统的医药卫生和养生文化,是保健食品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效的物质来源,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可以促进民族产业和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保健食品;展望;对策Abstract:With living conditions improving, people spent more and more money to buy health foods.The rich traditional theory and raw materials are the main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ealth food.Traditional Chinese health food is an important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foods; Prospect; Countermeasure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费正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人们对食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健食品应运而生。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食疗和食养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在中医药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方面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优势,经过几千年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养生保健经验,形成了大量的养生保健药方,建立了独特的保健食品科学。中华民族在繁衍、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实践的饮食文化及中医药保健食品。“药食同源”,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用中草药和保健食品来“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悠久的保健历史,独特的食养理论,丰富的药材资源,灿烂的东方文化,使中医药保健食品在国内和国际保健食品的领域中占有重要一席。

一、目前,我国对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开发要求 1.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和养生理论开发的保健食品,其声称的保健功能必须经功能学试验证实,方能申报为保健食品。为了确保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有明显毒副作用的药材不宜作为开发保健食品的原料。原料来源合法,各原料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依据即是符合有关文件的规定。如:卫生部2002年51号文件、GB2760。为明确划分保健食品与药品的界限,卫生部不受理以下产品申报为保健食品:(1)已获国家药政管理部门批准的中成药;(2)以受国家中药保护的中药成方。 2.依据充足全面。以我国传统中医保健理论组方的产品,应按中医理论阐明配方的依据,应尽可能的提供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文献来支持和说明。从中医传统保健理论入手,结合现代科学手段研究的成果综合。如中医保健理论在增加骨营养医师王兴国饮食营养科普讲座,营养食疗食补健康饮食减肥保健密度方面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对具有增加骨密度保健功能的产品能够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二、我国中医药保健食品发展历程我国中医药保健食品近二十多年全面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是中医食疗与新技术结合的产品。中医药保健食品包括天然的食品和卫生部颁发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中药及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中规定的品种。目前,中国市场上1000多种保健品,90%是第一代传统滋补保健品及第二代经提取的复方保健品,其中很大部分是中医药保健品,生产厂家大1600余家,年产量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6亿到现在的500多亿。中医药保健食品行业在理论上继承了中国传统保健食品的理论,对《黄帝内经素问》、《食疗本草》、《食医心鉴》等30多部有关食品古籍进行了整理,在制作技术和功能上进行了弘扬,大大超过了前人,并出版了一批保健食品论著,《中药保健食品研制与开发》(肖培根、党毅等)、《功能性食品》(郑建仙)、《中国食疗学》(钱伯文)等。

三、中医药保健食品发展现状除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保健食品的常用原料外,中药、植物药在保健食品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在我国,具有几千年药食同源和食疗食养的文化传统,在历代的医著和民间食谱、茶谱中均有大量使用中药或食物作为养生保健的记载,例如2000年前的《神农本草经》载有中药365种,其中上品120种

为君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大都有营养滋补强壮的作用[1]。目前,中国市场上1000多种保健品,90%是第一代传统滋补保健品及第二代经提取的复方保健品,其中很大部分是中医药保健品,生产厂家大1600余家,年产量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6亿到现在的500多亿。中国传统的中医药疗及养生之道,具有防、治结合、极少毒副作用的优势,在国际上日益受到重视,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时尚[2]。与此同时,我国中药的出口量大大增加,2006年首次突破10亿美元,而这些中药中绝大多数是以保健品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的,特别是增强免疫力、减肥、抗氧化等作用的中药。中医药学的特征正好与未来医学强调重于治,提倡养生保健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因此中医药保健产业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

四、中医药保健食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1.中医药保健食品研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少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创新性的研究。当前,我国的第三代保健食品的研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研发方面,技术路线和实验模型缺乏标准和可比性,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导致功效成分定位不准确,构效与量效关系、生物活性成分功效作用的关系、药理作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3];在生产方面,表现在工艺较为简单落后、功效成分含量低、难以消化吸收等问题;在安全方面,中药保健食品原料众多,来源复杂,其采收、加工、运输及不同的气候条件等均可导致安全隐患[4]。此外,因随意栽培、土壤污染等问题导致中药保健食品原料中的农药残存导致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2. 中医药保健食品发展前景乐观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发展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前景。目前,由于各种西药的副作用对人体的伤害逐渐被暴光,使得世界各国也将目光转移到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上,而日本、美国、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发达国家更是对中草药青睐不已,这些都促使我国中药材、提取物和中医药保健品等需求大幅增加。

五、加入世贸组织后,中药保健品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激烈竞争。他们对中药保健品带来的是科技内涵、生产工艺、售后服务等综合优势的强大竞争力。毫无疑问,中药保健品同其它任何行业一样面临全球的挑战,但由于中医药保健品本身的优点、特色,决定它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将拥有更多的机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成熟,市场对保健产品的需求更加多样化那些功能定位更加清新的中医药保健产品,将越来越受欢迎。可以预测,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防止老化、调节免疫、抗氧化和防突变等中医药保健食品将受到青睐,一大批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在弄清它们对人体作用机制后,它们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将掺入到各种食品中,制成形形色色有益于健康、可口的保健食品,以天然绿色原料,通过高科技加工生产的中药保健食品将是21世纪黄金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 3.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发展对策与建议(1)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保健食品的理论研究,发挥中医药学的特点和优势,

加强中医整体观理念与辨证论治方法的研究,体现中医药保健食品辨证论食与整体调节的理念,并符合中医临床理、法、方、药的要求[6]。在研究中逐步揭示原料中的活性成分,结合中药化学研究,开发符合中药性味功用、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新的中医药保健食品。此外,通过对有效成分的深进分析研究,发现一些结构新奇、功效特异的中医药保健食品。(2)采用高新技术生产中药保健食品。未来保健食品竞争的核心必将是科技含量,以科学为先导,发挥传统优势,满足消费需求,中药保健品企业只有不断更新技术和进步技术含量,使产品从低层次的价格战、广告战中走出来,转向高层次的技术战、服务战,才有能力进军保健食品市场。中医药保健食品行业在生产以高新技术为指导的产品时,要充分发挥中医传统食疗优势,就要留意把握以下方面:一要具有中国特色,配方公道,具有十分明显的整体协调作用,把传统的食疗学说发扬光大;二要重点发展生物工程技术、膜分离技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微胶囊技

术、低温技术、组织化和重组技术等新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大大进步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力的推动中医药保健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三要解决中小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滞后题目,按中国国情结合国际标准改进装备完善工艺,与此同时,积极培养技术人才,在大专院校设立保健食品专业,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3)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中药保健食品原料的种植应遵循中药材生产质量治理规范(GAP)生产标准,从产地控制其产品质量,包括对产地的水源、土壤质量、使用的栽培原料等的全面研究和量性分析。作为应用于中医药保健食品中的原料物质其安全性及毒理性必须进行全面具体的评价,为中医药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提供依据。在中药保健食品生产的各个阶段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包括原料种植、采收、保管、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合成及后加工等工序都采取相应的安全评价措施,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在保健食品审批过程中,要尽快形成一套完善的验证系统,包括中医现代化系统、中药质量、毒理安全及临床功效评估验证系统、同一的中药实验室分析方法的标准化系统和配套系统,从而保证保健品审批程序更为科学规范,进而与国际接轨。

总之,在人们注重自然、回回自然的今天,与中医同源的食疗理论和实际,将会在更多承袭中医药理论并吸取现代营养学思想的基础上,立足我国的现有资源,以自然的、有益健康的、兼具“食疗”“食养”的中国特色为基点,借助国际上保健食品注重个体化差异和适应性的个性化、系列化潮流,坚持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建立同一规范的质量评定标准,大力研究开发中医药保健食品,尽快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被市场广泛接受和认同的产品,并形成产业化的规模效应。这将会真正为中医食疗营养学带来生机,使中国逐渐形成独特的、有竞争力的保健食品行业。

参考文献:

[1]励建荣. 论中国传统保健食品的工业化和现代化[J]食品科技,2004,14,(12):1

[2] 左言富.中医药在世界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江苏中医药,2005,26(5):1.

[3]党毅、肖颖,《中药保健食品研制与开发》,人民卫生出版社

[4] 李海龙,王静,曹维强.保健食品的发展及原料安全隐患[J].食品科学,2006,27(3):263.

[5] 肖培根.21世纪中药研究的几个热点[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14(2):73.

[6]钟旭敏、熊卫红,中医体检初探,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7月,29(4),71.

保健食品监管专题调研报告

保健食品监管专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保健食品的需求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保健食品市场逐步走向活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焦点,这就对保健食品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保健食品监管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目前保健食品市场监管现状 (一)保健食品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在保健食品安全方面,近年来就发生过树胶冒充蜂胶、螺旋藻重金属超标、牛皮下脚料等劣质材料冒充驴皮制作伪劣阿胶等事件,更存在减肥、睡眠等功能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的违法行为。除此之外,当前保健食品市场还存在另一个严重问题,就是虚假夸大宣传,宣传保健食品具有治疗作用,故意混淆与药品的界限,诱导消费者购买其产品。 (二)法规体系与监管工作不相匹配 当前,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相关知识了解有限,而市面上保健食品种类繁多,广告宣传四处可见,误导消费者的宣传更是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必要对一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进行干预。但保健食品监管相应的法律法规却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缺乏系统的监管法律制度,2009年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保健食品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但

《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至今仍未出台,造成政府监管、行政执法法律依据的缺失,监管部门对违法违规行为打击难以到位,惩戒威慑作用不强。 (三)保健食品企业“多、小、散、低”,监管难度大 我区现有各类保健食品经营企业一千多家,大多规模小,分布散,购进销售缺乏科学管理,而且经营者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普遍较弱,大多数保健食品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分不清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产品批号、卫生许可证号等,不了解经营保健食品如何进行索证索票、如何进行进货验收记录等,也不清楚国产和进口保健食品如何区分,对监管部门的要求也不当回事。 (四)监管力量薄弱 保健食品原来是由卫生部门监管,在实际工作中,卫生部门只注重保健食品准入的许可,把保健食品按照普通食品进行监管,而未注重对保健食品的专项监督,致使保健食品监管基础薄弱。通过机构改革,保健食品监管这块职能划到药监部门,虽然药监部门设立了专门的保健食品监管职能科室,但保健食品经营单位数量众多,且大多数在农村,点多面广,单凭科室里两三个人很难起到有效的监管。另一方面,监管人员对部分经营保健食品的单位提出诸如索证索票、建立台账等工作要求时,经营者往往敷衍了事。 二、各地对保健食品监管的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各地药监部门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在健全制度、创新思路、强化整治、完善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者:尹海华日期:2016-11-22 广义上讲,中药产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在中药产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家层面和各地出台的一系列引导鼓励中医药政策,如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政策等,从不同角度激励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推进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化药和中成药“零加成”的大环境下,中药饮片销售仍然享受药品加成政策,从而成为中药饮片销售提升的动力。 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制定发布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更是明确——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中药饮片不纳入“药占比”控制范围。 A、趋势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5345.7亿元增长至2688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9.7%;从医药工业细分子行业来看,中药饮

片加工主营业务收入由190.2亿元增加至1699.9亿元,CAGR为27.6%,中药饮片加工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 随着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中药饮片行业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市场地位在不断加强。从医药工业近三年细分子行业横向比较来看,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增速均排在8类子行业首位。从中药饮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来看,最近几年基本保持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68.23亿元,同比增长12.22%,高于全国工业增速14.52个百分点,较上年下降0.93个百分点。其中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全年利润增速高于8类子行业利润增速。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十分迅猛,而且这个发展势头还将持续。主要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随着产业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市场需求空间的不断扩大,中药饮片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 B、行业挑战产业升级空间几许 目前,中药饮片产业的市场容量不断增大,中药饮片行业及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已进入一个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国家政策导向为中药饮片产业带来了升级空间,同时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 中药材价格上涨:防控生产盲目和种植过剩

对中医药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浅谈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摘要: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拥有巨大的机遇。在世界快速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要解决中医药的困境,实质就是要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处理好中西医之间的关系,利用现代科技挖掘传统中医药的精华,不断完善、创新,发扬光大,那么中医药的前景就是光明的。 关键词:中医药发展现状前景 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在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独特医学体系。中医对人类医学发展和促进人类健康,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5中药学方面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进步。藿香正气液、速效救心丸等500多种中成药以其显著的疗效受到世人的瞩目。药厂通过现代技术,提取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制成现代化的中成药, 2.3再放眼海外中医药的发展。韩国在吸收中医精髓后与本国实际情况结合而成的韩医可看作中医的一支。韩医的地位相当高,近20年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考入韩医科大学。他们的古籍Data Base化和精神科领域都有独到的成就[6]。另外日本汉方医学,台湾中医的发展也是硕果累累。 [6]金基郁.韩国医疗分类R&B及现况与新动向. [7]张恒鸿.中医舌诊之证实研究. 对中医药现状的思考 一、中医药理论尚未找到与之匹配的现代科学语言,这让现代人难以理解和掌握 1.中医学是科学,必须通过科学的手段来研究,但是中医理论的语言体系是古汉语,而现代科学的语言体系是数学,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 2.中医理论中存在着西医所没有的本体论知识,如气血经络,还有特殊的宏观规律,如经络体表联系规律、经络脏腑联系规律等等,这些内容都没有被现代科学阐述清楚。 二、现行某些中医政策和管理体制不利于中医的发展,需要调整 1.在临床方面,医院管理、医师资格准入,甚至论文评选、医疗事故鉴定上,用现代医学的标准评判中医学,使原本颇成体系的中医学理论和诊疗经验被肢解破碎,丢掉的恰恰是中医药学的特长。

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中医药发展概况 13级通信工程1班 张学文 131406103 一、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前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健康理念产生,国内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竞争力的加强,中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但在制作工艺等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 三、研究方法: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文献结合药店走访 四、研究内容: 1我国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中药发展现状 近百年来,西医西药逐渐主导我国医疗市场,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中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资料显示,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名,仅有27%的百姓生病后愿意看中医—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时至今日,学术界仍有人公然以科学的名义提出“废除中医中药”的观点,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和振兴。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近20年来,我国中药产业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年销售额已突破800亿美元。 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理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占全世界人口25.22%的中国,医药产业仅占全球的7%,2003年,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中成药和饮片)达810.27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11%。中医药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 另外,由于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不充分;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化肥、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中药材质量的不稳定和品种的混乱,使中药材资源远远没有做到优质供应和可持续利用。 1.2化学成分研究存在的问题 中药多以汤剂形式应用,但是水溶性成分过去很少成为化学研究者的工作对象。迄今,研究者多沿用西方做法,将中药当作一般的植物药进行研究。实际上中药很少单用,多为组方用药,中药的疗效主要是方剂的药效。但中药方剂有效成分( 或活性成分) 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化学家很少涉足,甚至望而生畏。体内环境( 如p H值、肠内菌丛、酶等) 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常被忽视, 故采用常规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多采用西医哲学思想研究中药, 故成效不大,西医多强调对症的、局部的治疗,强调外因的作用,强调单一活性化合物对单一靶点的作用, 希望药到病除、立竿见影,采用的多是攻击性或排除性的方法。而中医则强调治本或者标本兼治,强调对整体的作用, 强调通过中药方剂中多种成分对身体的多向调节作用达到调动机体内因、调整机体平衡、祛病养生的目的。因此,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时如果选用的是体现西医哲学思想的活性筛选模型, 用作阳性对照的又是那些符合西医对症治疗观点、作用剧烈的西药时, 则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常常令人感到失望。在研究常用中药,尤其是中药中的上品或其制剂时, 这种情况更为多见。

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2009年医药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据预计09年全球医药市场销售额将达到8200亿美元,中国医药市场将达到10000亿人民币左右,增长速度在20%以上,成为全球第五大医药市场。面对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大环境及大有风雨摧城之势的金融海啸,医药行业却不同于周期性行业有着顽强的刚性需求,故而在美国的六次金融危机中,医药产业都能幸免于难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中国历年来的增长均超过20%,成为新兴药品市场代表中的代表,特别是在国家普及全民医保、发展社区医疗等大利好政策下,医药市场容量将有巨大突破。 一、世界医药行业基本情况 1、医药行业属性为高新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是医药产业得以壮大及大发展的生命源泉,在世界十大医药巨头中美国就占了5个,美国辉瑞公司一年的研发费用是8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现有研发费用的28倍。目前美国各生物工程公司实验室正研发中的“重组DNA”蛋白类新药多达数百个,其中有抗肿瘤药物,心血管新药及治疗棘手疾病的新药,其中很多新药有望成为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级药物。近年来跨国企业纷纷加快了将高端研发逐渐向中国转移,诺和诺德、阿斯利康、礼来、葛兰素史克、罗氏等的研发中心已投入运行,辉瑞、强生、诺华、安万特也宣布在中国筹建研发中心,这些研发费用占企业销售额20%的跨国巨头进入中国研发市场,对中国新药市场无疑将起到惊天动地的推动作用。不仅将促进生物工程技术及西药技术的发展,对中国中药现代化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频繁并购与技术转让造成本行业的高集中度 世界医药工业是一个高集中度的行业,其中大量的先进技术都掌握在世界前50强手中,而50强企业中20个在美国,其余大部份也集中在欧州及日本、瑞士等国家。在处方药销售中,世界50强企业的销售额超出了5100亿美元,占总额的75%以上,世界前50强药物的年销售额达到1822亿美元,占世界所有药物销售总额的25%。 3、抗肿瘤及高血脂药物容量巨大 世界上销售额排名第一的药物是立普妥,它的主要功能是降血脂,世界上抗肿瘤药物的年销售额是414亿美元,居行业第一位,降胆固醇药物的年销售额是337亿美元,居行业第二位,排在第三、第四的是抗呼吸系统疾病及治糖尿病药物。 4、专利药的巨大压力 2009年预期上市的药物仍然包括有4个或5个主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和脑膜炎,如此类别的药物上市面,另一方面,巨大的专利药市场保护到期后也为发展中国家进行仿制提供了大的商机。 5、“金融海啸”下的医药产业

中医内病外治在药剂学上的发展与展望

空医丛擅苤查!业!至!且筮!!鲞箜璺塑 中医内病外治在药剂学上的发展与展望 昊静澜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关键词:内病外治;药荆学;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06—978X(2007)04—0061—02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是指除口服药物以外施于体表皮肤(黏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比如药物外洗、敷、熏、针灸、按摩、中药灌肠、气功、音乐疗法、体育疗法等。狭义的外治法指药物、手法或机械施于体表皮肤(黏膜)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内病外治制剂和外用制剂有一定区别,外用制剂是指一切不经过口服、注射等给药形式,直接用于皮肤、黏膜等部位而起到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而内病外治制剂则主要是指崩干体外但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的制剂。随着药源性疾病问题的13益突出,中医外治法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笔者从药剂学的角度人手,对内病外治的剂型发展进行了初步总结,现报道如下。l内病外治的传统剂型 中医内病外治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火量的古代中医文献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医内病外治的剂型丰富多样。我国最早的医药典籍《黄帝内经》比较全丽地总结了前人的医药学经验,其中就有散、膏、药酒等剂型可作为外治剂型“。《山海经》提出了佩、敷、浴、席、养、搽等六种外治法,其中浴、搽对应的剂型即为沐浴剂、搽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卜二病方》运用药物外治法有敷贴法、熏蒸法、熨法、药浴法、涂敷、烟熏等,除了沐浴剂之外,对应的剂型有糊剂、熏蒸剂、熨剂、烟熏剂等剂型。《金匮要略》使用了多种剂型的外用药,如药膏、油膏、散剂、锭剂、汤剂。《本草纲目》总结明代以前的外治经验,荟萃了涂、搽、抹、敷、塞等近40余种药物外治方法;收载捣、煎、烧、凋配等外用药的加工配制方法。此外,《肘后备急方》八卷、《本草经集注》、《备急千金药方》、《千金翼方》等名医古籍还汜载了条剂、灸剂、钎硬膏剂、栓剂等多种外用剂型3。概括起来,中国传统的内病外治剂型主要有散剂、搽剂、糊剂、熨剂、烟熏剂、汤剂(外用,包括沐浴剂和熏蒸剂)、油膏、膏药、栓剂、条剂、灸剂、锭剂、香囊剂等剂型。 2内病外治目前的常用剂型 建国以后.特别是近10a来,中医外治研究迅猛发展,除了大批中药外治方面的专著外.《中医外治杂志》等杂志上还刊登了大量的中医内病外治文献。笔者对这些文献进行研究整理,目前我国内病外治的常用剂型大致存以下类型,. 21经皮给药制剂 经皮给药主要是指有效成份通过皮肤吸收进入皮下组织和血液,直接治疗浅表疾病或经血液运送到牟身,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经皮给药可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与肝脏等的损害,也可以避免胃肠道对药物的影响及肝脏首过效应对药物的破坏,因此在国际上,经皮给药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在我国使用的经皮给药制剂主要有软膏剂,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硬膏剂(包括橡胶膏和膏药),如:狗皮膏、用和解凝膏、少林风湿跌打膏;搽剂,如癣湿药水(鹅掌风药水);散剂,如九圣散等。医院使用的经皮给药除以上剂型外,其自制剂型主要还有一些传统齐j型,如沐浴剂‘“、糊剂㈣、缸膏药‘“、酒剂‘”、油剂081等。随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和高分子辅料的应用,一些现代经皮给药制剂如透皮贴剂、巴布剂、树脂型膏剂、凝胶剂、涂膜剂、膜剂等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应用。 22腔道及黏膜给药制剂 腔道及黏膜给药主要是从口腔、鼻腔、眼、耳及阴道和直肠给药,药物多从黏脯吸收。由丁耳腔给药基本未见有全身治疔作用的报道,故在这里不加讨论。 221口腔给药的剂型 口腔黏膜薄,面积大,血管比较发达,对药物吸收快,可迅速达到治疗浓度,避开肝脏首过作用。1879年,Murrell用硝酸甘油滴剂舌下给药缓解心绞痛,引起了人们对这一给药形式的极大重视:目前使用的口腔给药的剂型除了舌下片、舌下滴丸之外,主要还有台漱剂、口腔贴片、气雾剂、喷雾剂、膜剂、酊剂、散剂等。 222鼻腔给药的剂型 这里的鼻腔给药包括了鼻黏膜和通过鼻腔给药的肺部给药。,鼻腔膜下血管非常丰富,动脉、静脉、淋岜和毛细管交织成网状,且黏膜极薄,药物可迅速经鼻腔吸收后进人大循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j。鼻腔给药制剂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已引起了国际药剂药理界的高度重视“…。肺部的肺泡总面积约为200m2。和肺泡接触的毛细血管总面积估计达100r玎2,因此药物到达肺部有很好的吸收。目前的鼻腔用制剂有散剂、滴鼻剂、鼻塞剂、鼻用栓剂、吸人剂、烟熏剂、气雾剂、喷雾剂、香囊剂等。 223眼用剂型 眼用制剂一般都是用于眼部疾病,但也有眼用制剂用于治疗全身性跌病的报道。目前的跟用新剂型有:胶粒系统和微粒系统——乳剂、脂质体、纳米粒和微粒微囊剂;凝胶系统——生物黏附型,在位形成凝胶型(pH敏感型、温度敏感型、离子敏感型);插人剂与植人剂——眼部插入剂(植人膜剂、植入小片),眼部植入剂…J。 万方数据

2016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2016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保健品市场空间巨大,但市场中竞争者众多,集中度低。业内有部分企业不重视产品质量、产品和营销手段没有特色、仅靠高强度的广告投入和虚假宣传。随着产业走向规范,消费者的认知不断提升,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产品有特色、营销有新意的公司,可能脱颖而出,把握住保健品行业巨大的商业机会。 由于现今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开始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因此对保健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当今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老年保健品市场需求旺盛,进一步促进了保健品行业的展。2014年我国保健品市场规模1858.29亿元,比2013年有所增长。保健食品行业中的大部分产品层次和附加值不高,所有营养保健食品中,绝大多数属于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阶段

一、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现状分析 1、驱动行业发展的宏观因素 国家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国家的宏观管理手段进一步加强,消费者成熟度和认知度的提高,竞争企业的成熟,这预示着保健食品行业逐渐步入一个理性增长发展期。 驱动行业发展的宏观因素

2、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制约因素 3、细分行业状况 中国保健食品细分行业现状

2015年,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百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超过50%。

2009-2014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单位:亿元) 二、保健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1、保健品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2000年,我国保健品市场份额达到了创纪录的500亿元,这说明消费者的保健欲望增强,而且把这种欲望变成了现实需求。如果保健品行业的营销手段作出相应调整,这个市场还将进一步扩大。 1)、消费者对保健品的需求旺盛。 首先,我国居民素来就有进补的习惯。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自制传统补品的炖、熬、泡等制作过程繁琐,消费者转而购买服用方便的保健品。 其次,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消费者将更加注重自身保健。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现状与展望

作者:刘海全,秦佳佳,赵王林,付海燕,杨海韵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中医药;化学药物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改变和骨折危险频度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系统疾病。由于相应的骨量减少、骨质量的降低及老年人对创伤的易感性等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加。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59.89%,而每年因骨质疏松症并发骨折者约为9.6%,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1 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名的认识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定性、定位较准确的当属“骨痿”。“骨痿”的提法最早见于《内经》,《素问·痿论》中亦有关于“骨痿”的论述。至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骨痿》中进一步指出了“骨痿”与“骨痹”间的差异,认为“骨痹”是“骨痿”的进一步发展,其后张从正则从临床症状角度谈到了两者的不同,他在《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无说》中指出两者应分而论治。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应当属于“骨痿”。 2 中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症,即以肾虚为主,同时伴有脾虚、肝虚、血淤之候的多虚多淤的疾病。《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不居集》中:“诸般腰痛皆属肾虚,……腰肢痿弱,身体疲倦,脚膝酸软,脉或大或细,痛亦隐隐而不甚,是其候也”均说明肾虚精亏,不能主骨生髓,骨失濡养而致腰脊酸痛,因其为虚痛,故痛势隐隐,绵延不绝;精舍神,精衰则神弱而致神疲乏力;精虚则不能化气,鼓动血脉无力,气血不行,痹阻经络而致腰背疼痛。现代研究亦证实[1],肾虚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为肾精不足,骨髓、脑髓失养,表现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控失常,包括下丘脑组织的细胞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脾胃为后天之本,主四肢肌肉。中气受损,则受纳、运化、输布的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以充养五脏、运行血气,以致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肌肉消瘦、肢体痿弱不用,久痿必致骨无所用,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体虚气弱,易受外邪侵袭,导致气机不利,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脉中,使经络不通、气血不畅,故老年人脾肾俱虚的同时,往往伴随血淤的存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虚为主的病因病机,血淤与淤血也是其重要病因,而淤血更为重要病理[2]。肝虚与骨质疏松症也存在一定的关联。肝藏血,肾藏精。血的生化,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中精气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精与血的病变亦常相互影响。如肾精亏损,可导致肝血不足;反之,肝血不足,也能引起肾精亏损,肾亏则髓空,骨骼虚损,而形成骨质疏松症。 3 辨证分型研究中医传统的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等辨证系统是中医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中医证型的划分是依据中医理论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病位及其发展、转归、预后等特点进行分辨和概括的结果。江湧等[3]根据本病临床特征,把原发骨质疏松症按痿、痹、淤痉辨病分类。以无痛为痿,疼痛为痹,外伤为淤,抽搐为痉,再根据病因病机、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刘庆思[4]根据中医理论及多年积累的临床资料,对原发骨质疏松症的辨证分型归纳总结为4型,即肾阳虚衰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和气滞血淤型。苏培基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气血亏虚、淤血阻络6型进行辨证论治[5]。徐祖健等[6]通过临床调查发现,在其临床调查对象中,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肝肾阴虚型占47.25%,肾阴虚型占16.48%,肾阳虚型占10.99%,脾肾阳虚型占9.89 %,脾胃虚弱型占5.49%,其他类型占9.89%。除上述几种辨证分型以外,国内学者根据对骨痿病因病机的认识,对本病尚有其他几种不同的辨证分型。虽然这些辨证分型不尽相同,但其总体均以肾虚为主,并与脾虚、肝虚、血淤相关。 4 辨证论治研究中医药采用整体调整的疗法,多以补肾、健脾、活血为主要治则,辨证加减治疗本病,临床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李茵等[7]通过文献检索分析得出,在治疗骨质疏松症的104首中药复方中,共使用106种药物1 204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

我国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分析(同名25063)

我国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分析(同名25063)

我国保健食品现状及监管分析 王涛,茅根年 (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21)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成为居民生活的热点,保健食品作为我国传统的食疗文化继承的食品备受居民青睐。虽然保健食品目前己经形成比较规范的产业,但是在保健食品的生产、研发、经营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得保健食品处于严重的信任危机边缘、木文分析了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保健食品的监管提出建议。 关键词:保健食品; 问题; 监管; 对策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Health-care Food in Our Country Wang Tao, Mao gengni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Engineering,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eiyang District, Xi’an 710021)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are focus on preserving their health, especially the health-care food as traditional dietetic therapy. At the present, although the health-care food industry is a standard business, there are a lot of questions in production, researching and market of the health-care food. The problem has caused the serious crisis of confidence. The essay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question of the health-care food, and give suggestion to the health-care food supervision. Key words: health-care food; problem; supervision; measures 1 引言 近些年,居民的经济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提高的还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现代文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1第二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加速洗牌在即--------------------------- 2第三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使用须重视安全--------------------------------- 4第四篇:“一带一路”带动中药材行业发展开拓海外市场--------------------------- 6第五篇:中药饮片企业现状分析加速洗牌中--------------------------------------- 7第六篇:2015年1-6月中药材及中成药CPI当月值统计--------------------------- 12 2015年1-6月中药材及中成药CPI当月值统计表: ------------------------------- 12第七篇:2014年-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数统计---------------------------- 13 2014年-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数统计表:-------------------------------- 13第十篇:2014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传统市场地位稳固--------------------------- 15第十一篇:2014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情况回顾--------------------------------- 16第十二篇:2015年中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7第十三篇:中药材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迎来国家级规划------------------------------ 18第十四篇:我国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多------------------------------------------ 18第十五篇:中药企业“走出去”需要攻克壁垒分析-------------------------------- 19第十六篇:2014年中药材出口需要关注的现象----------------------------------- 20第十七篇:2014年广东省中药材出口情况分析----------------------------------- 21第十八篇:中药材价格飙升企业成本压力加剧------------------------------------ 22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涉及从种质资源选择、种植地选择一直到中药材的播种、田间管理、采购、产地初加工、包装运输以及入库整个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中药材GAP作为一项旨在推动药材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材质量的非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至今,已有10个年头。 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2年度国家拟扶持60个中药材生产建设项目的公告。在公布的60个建设项目中,重点扶持的38个品种都是依据“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扶持的100个大宗和濒危中药材品种选定的,包括30万亩茯苓、20万亩连翘、5万亩山茱萸、3万亩滇龙胆等30个品种、共49个项目的常用大宗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这体现了国家对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的重视。

(行业分析)中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工业是世界公认的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7.7%的年均增长率,是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 在全球性回归大自然的今天,纯天然药物(民族民间药和中药属天然药物类)是继化学药物、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药物。天然药物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局部疾病的同时,能明显地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给药途径方便等优势,广泛地受到世界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 中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多年来,中药都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对中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足,中药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导致中药产业发展缓慢。 近年来,我国的中药产业在充满挑战与威胁的世界环境中渐渐迎来了希望的曙光。2006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我国要在中药产业中重点开展理论创新和研究;2007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出台新医改政策;随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与甲型H1N1在世界范围内爆发都将给我国的中药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我国中药行业的历史发展状况 1.1国内市场状况 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国内早已经形成了相对

比较成熟的民族医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迅速,产值年均递增16 6%,远高于GDP增速,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中药在医药行业中增长又最为强劲,仅2005年国内中药企业达1000多家,可生产中成药4000余种,产量也由1998年的3428万吨增长到的6O。29万吨,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份额的三成以上。 中药产业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扩张中。2003年,中药工业实现总产值800亿元,继续保持了持续扩张的发展势头。2004年,中药行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依然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与2003年比较,2004年医药制造业总体和化学药的增长步伐都明显回落,而中药行业则与上期基本持平,利润增速还有所提升,行业的经营稳定性相对突出。1997到2004年,中药工业总产值增长3倍多,占整个医药工业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7年的18.60%增长到2004年的26.10%。由于支持中药行业长期发展的因素,如人口增长、老龄化、城镇化等持续存在,可以预计中药行业的这种稳定增长态势仍将持续。 1.2国际市场状况 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逐渐强化,我国中药的出口额在1995年达到创纪录的7.7亿美元之后,曾持续走低,连年大幅度滑坡,落后于我国外贸出口的平均增长速度。2002年之后这种势头有所好转,出口额开始回升,2003年,则取得稳定增长,于8年后再次突破7亿美元,2008年更是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可以说国产中药在国际

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 景分析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者:尹海华日期:2016-11-22 广义上讲,中药产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在中药产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家层面和各地出台的一系列引导鼓励中医药政策,如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政策等,从不同角度激励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推进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化药和中成药“零加成”的大环境下,中药饮片销售仍然享受药品加成政策,从而成为中药饮片销售提升的动力。 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制定发布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更是明确——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中药饮片不纳入“药占比”控制范围。 A、趋势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亿元增长至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从医药工业细分子行业来看,中药饮片加工主营业务收入由亿元增加至亿元,CAGR为%,中药饮片加工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速度显着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 随着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中药饮片行业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市场地位在不断加强。从医药工业近三年细分子行业横向比较来看,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增速均排在8类子

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的现状和展望

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的现状和展望 发表时间:2012-02-02T09:07:48.7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8期供稿作者:张勇[导读] 在烧烫伤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四大难题,即创面疼痛、进行性坏死、易感染、瘢痕愈合。 张勇 (内蒙古阿荣旗中蒙医院 16275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283-03 【摘要】作者通过查找文献,对中医中药治疗烧烫伤的现状进行了系统概述,并对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就如何做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医烧伤烫伤现状展望 烧烫伤是由于热、光、电、化学物质以及放射线等因素所引起的组织损害,损伤部位主要在皮肤和黏膜,严重者可伤及皮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伤及内脏,它是一种复杂的外科疾病。在烧烫伤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四大难题,即创面疼痛、进行性坏死、易感染、瘢痕愈合。早在公元三世纪,晋代葛洪《肘后方》和《刘涓子鬼遗方》中,就已有治疗水火烫伤的记载,提出了内外兼治、辨证施治的治疗观念。纵观古代文献,医家们大多都认为,烫伤的病理在热毒蕴结,治疗基本采用清热解毒。唐代孙思邈《千金方》指出,本病多由火热毒邪所致,治疗以苦寒收敛为主,谓“火疮用栀子、黄芩、白敛煎汤以淋疮,气溜去火热毒”。现代中医在治疗烧烫伤过程中,把传统辨证论治和现代科研成果结合运用起来,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新的意义。今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1、中医中药治疗烧烫伤的研究现状概述 通过查阅近些年关于烧烫伤中医临床研究的文献发现,大多数学者认为,烧伤是因热毒所致,热胜则内腐,以致肌肤腐烂,热毒时有内攻的可能,故治疗上必须针对热毒,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外治[1]。徐荣祥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提出烧伤既是伤又是疡的观点。他认为[2]烧伤病因是火毒或热毒,属“不内外因”;轻则犯皮毛,重则伤肌肉、筋骨。其“火”、“热”与一般温热病的“火热”不完全相同,其传变也不一样。一般无并发症的烧伤总是火炽热甚,主要侵犯中焦,多为阳明实热之症,并且容易耗阴损气,同时还有瘀血凝滞。所以烧伤的一般治疗包括:①清热解毒;②养阴生津;③益气理脾;④活血逐瘀;⑤托里排脓。若发生并发症,则需根据病情予以施治。早期实证较多,但实中夹虚;后期虚证较多,亦有虚中夹实。随着现代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治疗烧烫伤的新方法不断涌现,尤其是以MOBT/MEBO为代表,以创造烧伤创面生理湿润环境、无损伤地液化排除烧伤坏死组织、激活潜能再生细胞转化为干细胞、提供干细胞增殖分裂所需的生命再生物质和营养成分,最后通过干细胞新生的组织细胞的连接而实现烧伤创面的生理性再生修复,探索出用中药治疗烧伤实现皮肤原位再生的新路。 随着中医治疗烧烫伤的临床实践不断发展,以及中医科研水平和层次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很多治疗烧伤的中药剂型。目前,很多治疗烧烫伤中药及其制剂,通过药理和临床试验证明,都有很好疗效。根据配制方法及使用方法不同,大致可把它们分为膏剂、散剂、汤剂或水剂、油剂、酊剂、霜剂、乳剂、擦剂、膜剂等剂型。这些制剂大多数都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理气止痛、祛瘀生肌等功效。但不同的剂型在临床运用上又有不同特点。膏剂目前治疗烧伤多采用的一种剂型,因其富有粘性.外敷患处.既可避免外来刺激和细菌感染,又可消炎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如彭嶷[3]应用石黄膏(煅石膏、大黄、川芎、乌贼骨、炉甘石、冰片、麻油)治疗Ⅰ°-Ⅱ°烧伤166例,创面常规清创后直接外涂石黄膏,总有效率99.4%,一般不用抗菌素。朱永福[4]用鲜虎杖膏(鲜虎杖、桐油)治疗烧烫伤68例,治愈率100%,有轻微瘢痕者29例,明显瘢痕者7例。张景效[5]采用景效中药烧烫伤膏(当归、白芨、党参、大黄、冰片等)治疗颜面部烧烫伤125例,总有效率100%,痊愈平均时间17d。饶朝鹏[6]用复方中草药膏(龙胆草、马齿苋、大黄、白蔹、大蓟、苦参、黄连、仙人搭桥、麻油、白凡士林) 治疗306例各类不同程度烧伤病人,创面愈合较好,均获满意效果。贺润明等[7]用解毒烧伤膏(生地、大黄、黄柏、地榆、丹皮)治疗498例烧伤患者,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创面的愈合,与京万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王喜庆等[8]运用烧烫宁软膏(双花、紫草、虎杖、苦参、五倍子、蒲黄、冰片、薄荷脑、芝麻油、蜂蜡等)治疗烧伤638例中有463例单用烧烫宁而获痊愈。散剂是由一种或几种药物细粉,均匀混合而成的干燥粉末。可直接撒于清创后的患处,或用醋,蜜、麻油等调敷患处,每日或数日更换一次,可视病情而定。具有止痛快,控制感染、促使剖面早日愈台等优点。贺建杰等[9]用化腐祛湿生肌散(大黄、地榆各30g,榆树皮12g,黄连15g,乳香、冰片各10g,硇砂9g)治疗小面积烧伤,一般1~3次即愈。但是散剂存在着有创面占位、污染创面,结痂太厚、不利观察的缺点。酊剂是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作溶媒,浸出药物有效成份而制成的制剂,具有含有效成份浓度高、防腐性能好、用量小且久贮不变的优点,近年来多有应用。刘学讲[10]用黄芩、黄柏、儿茶各100g,冰片500g,加入酒精1 000ml,冰片后下2天,浸泡1周,制成烧伤喷剂,常规清创后喷洒患处,局部暴露,治疗156例,痊愈140例,对Ⅱ°及Ⅲ°度烧伤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陈新等[11]自制特效灵(榆树皮3份,黄柏1份,地榆3份,紫草3份,研粉,以80%酒精浸泡1周制成),常规清创后喷洒患处,治疗300例创伤,其中烧烫伤125例,所占比例最大,结果痊愈无瘢痕者占89%;闫云[12]用虎杖、白芨、枣树皮配地榆、黄柏制成酊剂,治疗各类烧伤150例,疗效满意。但是,酊剂存在的问题是:创面刺激大,早期疼痛明显、容易收敛过渡、结痂过厚、痂下积脓感染加重、对肝肾功影响大、不利于观察等缺陷。乳剂是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所组成的分散体系,最常用的是水和油。杨栋[13]采用生石灰、槐枝、白蔹、芝麻油等混合制成乳剂直接涂抹创面,药物在创面形成半透明保护膜,减少创面渗出,治疗Ⅱ°烧伤30例,14天内痊愈者占70%,但是对深度烧伤的治疗存在疗效不佳的缺陷。 中医药对烧伤创面的处理贯穿于治疗的整个过程,正确地处理烧伤创面,可以起到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创面修复、加快愈合、缩短治疗过程,是抢救治疗烧伤患者成功与否的关键。有关烧伤治疗记载的文献比较多,多数学者认为,烧烫伤是热毒损伤,因伤而成瘀。中医学认为:疮疡出脓,是正气载毒外出,使创而毒气随排泄物、坏死组织而泄的表现。也有学者认为:烧伤后出现的“热毒”与火毒不同于一般的跌打损伤,又不同于外感六淫,有自己的特点,它是热损伤后出现的病理产物,而并非烧伤的直接病因。肌肤被热力损伤,经络阻塞,气血凝滞,造成“瘀”的病理;这与现代医学对烧伤后局部微循环的改变,即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红细胞聚集、血流瘀滞的病理是一致的。目前中医药对烧烫伤创面的临床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如王忠发[14]使用王氏金宝烧伤膏对488例烧伤创面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治愈总有效率迭97.6%。王美云[15]将黄柏、黄连、黄芩、生大黄、熟大黄加入植物油中精制而成五黄油应用于烧伤创面,既缩短了病程,还减轻病人痛苦。临床常用的中医方剂中,大黄、黄连、黄柏、黄芩等在治疗烧烫伤方面应用广泛。其中大黄,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外治水火烫伤;黄连和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四黄的抗菌、消炎作用为控制创面的感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配合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药物,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郑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专业 姓名 准考证号 论文题目 20 年月日 注:准考证号、姓名要规范填写并准确无误

目录 一、中药发展现状 (2) 二、中药学发展的趋势 (2) 三、未来中药学的基本特征 (3) 四、面向21世纪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的思考 (4) 五、中药的不良反应多有几种原因引起 (5) 六、提高中药质量及管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7) 七、测试分析方法的现代化是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的保证 (8) 八、小结 (9) 九、参考文献 (10)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论文摘要】理性看待中药毒性,合理应用中药。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毒性多是不合理用药引起的,临床上不合理用药主要是药物的滥用、乱用和误用,而合理用药就是有效、安全、经济的使用药物。总结追求安全有效目标的措施。【论文关键词】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方法 现今社会是个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化,技术发展的高新化以及高新科技的产业化是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一趋势将在新药研究开发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试论世纪之交中药新药研究开发现状及思考,以期加快中药新药创新的步伐。 中药是天然品,很多人认为是安全的,有些慢性病人喜欢多用中药,甚至常吃中成药。似乎认为有病治病,无病保安康,实际上并非如此。凡是药品都具有利害两重性,中药也不能滥用。 一、中药发展现状 中药研究开发是国际热门课题,国际市场每年药用植物及制品(包括保健品等)的交易额超过300亿美元;日本是较重视中药研究开发的国家,年销售额达1500亿日元美国国会1994年批准了把草药列为《饮食补充剂》的法案之后,1997年又制定了“植物药在美批准法”(草案),不再要求草药产品是已知结构的单体纯品,而可以是成分固定、疗效稳定、安全可靠的复方混合制剂。德国在欧洲是传统药年销售额最大国家,达22亿美元。 我国的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至今已有1 141种中药新药通过注册,其中一类新药占11.5%,二类占6.5%,三、四类各占40%,五类占2%。反映新药研制水平的一二类新药的数量明显偏少;对于三类新药的研制也多相重复,忽视了发展创新、基础研究及科研水平的提高;研制的整体水平不高,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尽管如此,新药仍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占整个药品销售额10%以上,利润大约在20%以上。 中药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已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国已向美国FDA进行了首次的复方中药注册申请,并分别于1997年12月和1998年3月通过了“复方丹参滴丸”和“银杏灵”新药临床研究(IND)预审,实现了中药的历史性突破,随之而来将会有更多成熟的中药品种进入世界。 二、中药学发展的趋势 1、中药理论研究系统化没有理论,中医药学不可能存在到今天;没有理论,中医药科研教学等学术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中药理论除了中医的阴阳、脏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