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

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

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
孔子思想中的仁义礼

论语心得-兼述孔子思想基础概念

主讲:【太师】蟹的心

记录:【主录】花开

时间:2012年2月6日

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圈

群号:154652699

其实今天的内容,实在不好意思说是讲课。我自己的对今天的定位,就是针对论语学习中的一些心得,和大家沟通交流下。

当今社会,国学似乎成为风潮了。各种各样的国学论坛满天飞。所谓国学大师,或者对国学有心得的人物,也满天飞。但是很多人并非通过系统的阅读原典来学习国学,而是通过一鳞半爪、只言片语的传达,拼凑出自己对于国学的概念。个人以为,这是很有害的。想要学好国学,必须定下心,系统性的阅读原典。

老夫不才,乃是国学的外行。对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一看就头晕。但是在少年时,曾经认认真真地读了好几遍论语,自以为,对于《论语》这个单项,有些系统性的粗浅认识。今天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下我的心得。

《论语》的背景,本次讲座完全省略,大家自己去百度,也节约点时间。好,正式开始。

《论语》作为最早的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素来被认为是最能直接反应孔子思想的。

孔子的思想内容非常丰富,但是究其本质、挖掘重点,无疑在于“仁”、“义”、“礼”这三项。其它各方面的内容,大部分都由这三个概念引申演进而出。

一、礼

在这三个概念中,“礼”是其它两个概念的基础和起点。何为孔子眼中的“礼”?狭义的“礼”,指的是仪式典章。广义的“礼”,指

的是节度秩序。

在《论语》之中,对“礼”的叙述随处可见,我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大家注意的是:孔子眼中的礼,并非单纯的典章仪式,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节度秩序,而是超脱于二者之上的,“礼”的本源。

我们来看这一段:《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就是孔子对礼之本源的解释,他认为,礼之本源不在于奢华复杂的仪式细节,而在于其内涵。正如丧礼之上,相比与礼节周到完备,人心中对于逝者的悲戚怀念之情,才是礼之本源。只要把握住了礼之本源,其它一应具体琐碎,都可以相应改变。

再举一例,《论语.子罕》: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用白话文来说,就是这样:按照古礼,帽子是用麻来做的,现在为了节俭,用纯布(丝)来做。节约是很好的,我和大家保持一致,耶!按照古礼,见到长者,应该在堂前下拜,如今大家图省事儿,直接上堂去拱个手就算了。这样不好,不好!虽然要违背大众的习俗,我还是要在堂前拜倒。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孔子强调“礼”,但他所强调的礼,并非简单地沿袭古代习俗或者大众习惯,而是经过他自身的判断,以礼的本质来统摄“礼”的施行与否、如何施行。

再举一个侧面的例子说明下,还是在《论语.八佾》的部分: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祀祖先的时候,便好像祖先真在那里;祭神的时候,便好像神真在那里。是孔子说:我不赞成那种祭祀时有如不祭祀的态度。

后一句是关键:吾不与祭如不祭—我不赞成那种祭祀时有如不祭祀的态度,如果你心思不在这上头,礼仪再完备,有什么意思?这说明,对于祭祀鬼神的立意,孔子重视的是实际参与时的情感、心态,不讲求仪式等形式的方面。

这些段落,都证明了孔子所倡导的,并非形式上的繁琐仪节,而是其内涵的核心内容,礼的本质。

那么,什么是礼的本质?

《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

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这一句,阐述了孔子对礼之本源的理解:义是礼的本质,礼是义的表现。

在孔子看来,礼的施行,必须依托于“义”这一实质本源。换句话:说作为社会人,我们一举一动的合理性、正当性,不依托于社会风俗、历史沿革之类外在的东西,而依托于我们自觉自发的,对于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的考量。

单独的礼,并不足以为万世法,不足以为君子之道。礼的核心,是“义”。

二、义

那么,现在我们追随孔子的思想,逐步深入,由“礼”推进到“义”。—什么是孔子眼中的“义”?

《论语》之中,对于“义”的阐述非常多,定义也很多变。我随便选几则出来:

《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里仁》: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论语.述而》: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等等等等。

这些文字之中,对“义”的定义各有侧重,有的偏向“责任”,有的偏向“合理”,有的偏向“正当”,有的偏向“道理”。似乎没有特别明确的、直击本质的东西。

我阅读《论语》的时候,对这种一字多义的情况非常憎恶:)返身出来想想,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义”也是一个特别宽泛的概念。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阶层,各有其“义”。

举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黑社会的义是什么?就是讲义气,谁对我好,我就要掏心掏肺对谁好,其它不问。只要你对我好,我就替你卖命,随便是杀人放火贩毒逼良为娼,都行,只要我为你尽力,就是“义”。黑社会的“义”,就是讲兄弟义气。以这个“义”为起点,衍生出了黑社会那套烧黄纸、斩鸡头、拜关帝的“礼”。

而儒家的“义”,则经过后世学者层层推衍,形成了儒家独特的“礼”。

“义”是一个宽泛而多适用、多解释的观点。我个人以为,何谓义?执正道而行是也。只要符合某个阶层的正道,就是“义”。不同的“义”,衍生出了不同的“礼”。

那么,孔夫子所说的“义”和那些各种各样的“义”有什么不同?孔子眼中的正道与其它学说的正道得以区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

就我个人的感觉,孔夫子的“义”,特别强调其与“利”的关系。孔子是以“义”“利”二者的相互对立统一,来明确其“义”的概念【题外话声明一点,今天讲的都是我个人感想,本人对当前所谓名家大家的论语讲座一概不知,不牵涉支持谁反对谁。】:论语中的“义”,首先确立的是他与“利”的对立性。在这个层面,儒家的“义”,指的是特别摒弃对于收获、成果考量的,最为单纯的正当性。由此彻底杜绝种种社会、感情、经济等等伦理对于“义”的侵蚀。

这是孔子非常旗帜鲜明提出的一点。我们看《论语.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在这个层面,义与利的分野,恰如君子与小人势不两立,绝无共同之处。

其次,确立的是“义”对于“利”的引导性。即儒家欲谋“利”,必然是判定其符合前期“义”的考量之后方可为之。在《论语.宪问》中,子曰:见利思义。

孔子并不是绝口不谈利,而是孔子认为,在利益考量之前,必须从“义”的角度加以审核,如果与“义”违背的利,就不应该去获取。

而在孔子之后,诸多儒家哲学家将这方面的内容加以深化、提炼,形成了第三项确立的关系:即宏观层面的共通性。

儒家所谓的“义”,如果上升到人类整体行为和社会规范的宏观层面来判断,其实和“利”是共通的。这一点其实很好理解,比如赡养孤寡疾废之人,貌似无利可图,仅仅是出于“义”的考量,但是上升到前述层面来看,其实这样的举动,恰与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大利相符合。

这三重关系,层层递进,从互相冲突、到以义引导,到最高层面相互印证。

三、仁

讲完了“礼”和“义”,我们继续深入,接触到孔子思想的真正核心内容:“仁”。

1、什么是仁?

这个问题,就是我和摇头蚂蚁兄前阵子争论的中心,为了驳倒蚂蚁,我特地把论语又看了一遍.......多少年没看了,为此要谢谢蚂蚁:)

在孔子之前,仁就已经是社会公认的道德准侧,在《国语》中多次提到仁,尤其是“爱人能仁”这一句,我以为和孔子的观点一脉相承。

孔子对于仁的问题,非常重视,对仁的讲述,也非常详尽到位。在论语之中,谈到“仁”的地方,据说有一百零九次之多。(这个数字是百度的,不好意思,自己木有数,哈哈)

比如:《子路》: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阳货》: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等等等等。

这些话当然都很有道理,也值得细细品味。但我们悲催地发现,孔子一般不直接讲述仁的定义,而是更愿意从不同的侧面来阐述。

所谓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夫子他老人家就不太爱痛快说这个。似乎孔夫子本人也感觉,要清晰明确地讲清楚什么是“仁”不那么容易。当然,这也和我国哲学传统上注重灵光一现式的开启智慧而非缜密地逻辑推理有关。不过好在他从个个侧面说了很多,我们挑选比较有针对性的段落来慢慢分析。

首先是两句堪称提纲挈领的:《雍也》: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这两句话联系起来看,代表着孔子对于仁的第一个定义。所谓“仁”,是脱离了私念,大公无私、视人如己、爱人如爱己的境界。这样的仁,如果达到极高的境界,就是所谓兼济天下,一

如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接着再看一句:《述而》: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句话很有意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想要学会仁呀,仁远不远呢?不远,你真的想要往仁的方向努力,仁就已经在你心中了。

这句话代表着孔子对于仁的第二个定义。所谓“仁”,是一种自我、自觉、自主的境界,无须假诸外求。套用佛经里的话,一阐提人皆有佛性,“仁”也是如此。只在内心之中,其实无须外求。

2、仁的表现形式

那么,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呢?

孔子在论语中这样表述:

《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就是恭谨、诚敬,就是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恕,忠恕,就是孔子所说仁的两个表现形式,就是仁的两个基本的实践表现。

在《论语.里仁》中,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本人,是贯彻了这两个表现形式的。

([群主]朝露暮岚:孔子所主张的“仁”,我感觉是对君王和贵族的要求。蟹的心: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他的学问其实针对的就是君王和士大夫阶层。就如老子所说绝圣弃智,针对的,

其实也是那些智慧未免太多的大人物,而非农奴。这是由当时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孔夫子不是博爱论者,他的觉悟还没到这份儿上:)

3、如何来推行“仁”?

我们从《论语》稍作延伸,看一看《礼记》。《礼记.经解》:上下相亲谓之仁。通常认为《礼记》是孔子七十二弟子的作品,所以我认为这句话也代表着孔子的见解。

如何来推行“仁”?每个人都能保持恭谨诚敬的心态,推己及人,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上下相亲相爱即可。这是国语之中,为孔子总结的观点。

四、仁、义、礼的关系

我们刚才分别讲述了仁、义、礼三个基本要素,那么,“仁”、“义”、“礼”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又是如何来确定,“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呢?

请看《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问孔子,弟子我如何才能到达仁的境界?孔子告诉他:你要有意识地约束自己,使自己的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范,就可以到达仁的境界了。一旦你真的做到了,天下人自然会认可你达到这个境界。但是,往仁的境界去努力,完全依靠你自己的努力,不出于他人。

这段话非常非常关键,很明确地指出了仁和礼的关系:从实践层面以礼的规范自我要求,就可以到达仁的境界;而仁这个自我自觉自主的境界,落到实践层面,就体现为一举一动都符合礼。在《论语.八佾》中,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内容: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这一句更加清楚地证明了,在孔子看来,仁是礼的基础,而礼是仁的表现。

然后,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还可以发现,孔子对于礼的要求是随时权变的、是可以通融的;而对仁的要求,是坚定且不容妥协的。

孔子承认,在特殊情况下为了维护仁,在礼的方面允许权变。前文提到被孔子称赞“仁”的管仲,在论语的同一个段落,被孔子猛烈抨击,骂的狗血喷头: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这姓管的都算知道礼节了,世上还有不知道礼节的么????管仲这哥们儿乱来,把孔夫子给气着了。气的都骂街了。

虽然如此,孔子仍旧给予不知礼的管仲以高度评价:如其仁!如其仁!因为管仲虽违背礼节,却能匡扶天下,九合诸侯——这是大仁的体现,这是终极的要求。这一点,超越其他的小节。

【蓬莱:圣人们思想有些是相通的。比如《金刚经》里就有“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对对,蓬莱,其实儒释道三家的经典,有很多共通之处。

孔子非常明确,“礼”可以权变,而“仁”不能。

在《论语.卫灵公》中有这么一段: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了这么多乌七八糟的,然后啥都知道,就开无敌模式了么?不是啊,我的套路,就只有一个,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这个道,后文中明确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而忠恕,就是仁的表现。

孔子很清楚的认识到,在“仁”的方面,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基本路线,绝不动摇。

由此我们可以确认,不能动摇的,一以贯之的“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允许权变,可以应时而动的“礼”,不能以核心视之。

综合起来说:仁是终极的要求,是孔子思想的立论基础;而义,是根据仁所衍生出的、基于个人判断而产生的正当性要求;礼,是在仁和义的基础上,规范化、条理化的行为模式。

以上也算是我自己对于论语稍许成体系,能够自圆其说的一些理解。当然和专业人士是没法比的,就当民科的自娱自乐。

五、一些误解的拨乱反正

接着讲讲我个人比较恼怒的,对于孔子思想的误解。

有人认为,孔子一生尊崇周礼,主张复古,政治思想保守,主张历史倒退,其思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孔子复古保守这种论点在文革期间达到高峰,对孔老二的批判中这是主要的罪名。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抱持这样的看法。

我的感觉是,这个论点可以说完全与孔子的思想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孔子是一个东方式的哲学家,他的哲学关注人的内在,关注人与人的互动,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却并不涉及社会制度本身。他本人压根儿就不是社会制度的研究者。

孔子在论语中多处提到三代贤王的事迹,但似乎并不曾把所谓三代,作为一个统合性的、完美无缺的时代来向弟子们推介。他所反复提到的历史上的贤者,很明显是用来寄托他本人的理想。孔子对于周礼是非常推崇的,在礼崩乐坏的年代,他大声疾呼,要恢复周礼。这是导致他被认为保守的主要证据。但是我们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孔子的话。

《论语.八佾》中,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礼是借鉴于夏礼和殷礼,并在夏礼和殷礼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多么丰富完备啊!so perfect!我遵从周礼。

这段话很明显地表达了,他对于周礼的认可是因为周礼在夏商两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是他所能看到的,最完备丰富的制度。周礼在孔子的眼中,是“新”的制度,而非“旧”的制度。

夏商两代的,才是旧制度。

在他所处的时代,周礼正在逐步崩坏,但新的社会制度、阶级关系尚未明晰。孔子显然及不上马克思,他没能看明白所谓奴隶主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的矛盾,也没能凭空创造出一个更好的制度来取代周礼。但这不足以认定孔子是个历史倒退的宣扬者,因为他所坚持的,正是他眼中符合三个代表的、在旧制度基础上创新提高而出的周礼。他所推崇的,正是周礼对于夏、商二代的总结、提炼和升华。孔子的思想重心本不在政治制度和阶级斗争,后人却以此苛求孔子,未免荒谬。

换句话说,按照苛求者的说法,历史学家在自然科学方面具有局限性、自然科学家在哲学思辨方面具有局限性、苍井空在演技上具有局限性……举凡世间一切人等,无不具有局限性了。

至于儒家在其后的漫长历史中与时俱进,成了统治阶级的工具,日趋保守内敛,那是另一回事,而且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今日且不论。

中国古代哲学是非常深奥博大的,但是如果截取其中的片言只语,用现代的眼光来分析,也未必不能找出漏洞。这是我们,身为现代人,身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的幸运。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贬低那些巨人,因为我们依赖的,岂不正是他们的肩膀么?身为中国人,对于国学,应当尊重,应当尽力去理解。国学深如渊海,值得大家去学习。

[群主]朝露暮岚:

鼓掌,太师这次更像是对孔子思想的一个短篇总结

课间课后讨论部分观点:

[太祖]:

孟子于孔子之后,时代又是一变,如果说春秋只是礼崩乐坏,那战国就是完全的坍塌。所以孟子更激进,更迫切的去恢复这一切。孟子对孔子的思想加以改进。

【蓬莱】

1、某种意义上说,孔子保守也对。社会经济大发展后,周礼已经不适应社会需求了,而此时谋求恢复周礼只能是逆潮流而动。

2、周礼之后经过大动荡就产生了秦制,汉承秦制就是新的礼法了。

3、我觉得简单的讲孔子孟子想恢复这一切有点那个。我认为其实他们急切的想恢复的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因为当时混乱的社会秩序造成了老百姓太多的苦难。而孔子、孟子限于时代的局限性,就成了要恢复周礼,其实他们的中心思想是想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

【长风】

所谓周礼,狭义上说,是周朝的礼仪;广义上说,是可以正常运转的社会秩序。因此,统治者任用儒家,也算是复兴了周礼吧】

【太师】

周礼不止是诸侯制度,是成体系的一套治国方案。在当时而言,曾经维持了周代几百年太平的社会制度,是当时唯一成体系的先进制度。

【太祖】

周礼的创建使得分散的华夏大地各国各部族有了一个完备的制度(礼乐),对中国的发展是推动作用巨大的。可以说,周朝对中国的影响是历史之最。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年级:二年级学号:05 姓名:刘军晓 摘要: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之后,“仁”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的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孔子仁儒家哲学 一、仁的思想内涵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中庸》引孔子曰:“仁者,人也。”这是孔子仁学观的又一个命题。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2.《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孔子继承了上古的神本文化和西周时期人本文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人要有爱心,要爱人,要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这为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所以,仁,其根本意义是爱,是爱心。 仁是广泛的爱。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他解释说:“恭则不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孔子的仁与礼、孝的关系

浅析孔子思想中仁和礼、孝的内在联系 【内容提要】“仁”、“礼”、“孝”可以说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三个范畴了。在哪个范畴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的问题上存在着三个不同的基本倾向:仁中心主义、礼中心主义和孝中心主义。而笔者认为,对待中国先秦的哲学家的思想,尤其是孔子,我们不能用西方传统的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去分析,否则只会肢解他的思想,无法理解孔子思想的精髓。所以,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该从文本出发,按照《论语》中的语境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剖析他的思想,最终搞清楚孔子思想中仁、礼、孝三者的内在联系。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只能集中讨论仁与礼、仁与孝的关系。 2

【关键词】仁礼孝孔子思想《论语》 一、仁与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论语》中出现最多的一个范畴,在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这样的解释:“仁,親也,从人从二。[注]臣铉等曰:仁者兼爱,故从二。”可见,从构词学上看,“仁”字已经内含有爱人的意思。孔子在《论语》里对其也是进行了多次解释,在《论语·颜渊》中回答樊迟问仁时就是用“爱人”这个意思。 “仁”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从《论语》这个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在孔子这么个注重“尊师重教”、注重“上尊下卑”的人口中能说出这种话可见他对仁的重视程度。为了仁义,可以“不让于师”,可见他把仁放到了怎样的位置上。在孔子看来,为了仁义,连最可宝贵的性命都可以不顾。“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同上)志士仁人,不会为了苟延残喘而损害仁义的,但是却会为了仁义而不惜牺牲个人性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把实现仁的境界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生为仁,以仁为归依、归附。可见,在孔子这里,仁是一种人生追求或人生境界,是内在于道德个体的、在对待他人时表现出“泛爱众”的道德至善境界。 然而,孔子并不认为仁是最高境界,在《论语·雍也》中,子贡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说:“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认为,就是连尧舜都经常担心自己做不到圣人,更不要说是普通人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不需要成为圣人,但是要用成仁的追求来要求自己。 据统计,《论语》中共出现“仁”110次,而“礼”仅出现75次,有些学者就以此为根据,认为在孔子以前是礼中心主义,而到了孔子这里就成了仁中心主义了。笔者不能认同这种看法,仅从字数上来证明太过于肤浅。仁、礼在孔子这里是并列的关系,而没有谁先谁后的次序。因为孔子要高扬仁还是和礼有分不开的关系的。 众所周知,孔子对周代的礼制是推崇备至的。在《论语·八佾》中孔子有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在《论语·阳货》里又言:“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孔子认为,周代的礼制继承了夏商两代的优良传统,内容丰富而又有文采,已涉及社会的 3

孔子的“仁”和“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孔子“仁”“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题目: 孔子“仁”“礼”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釁”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高度的人,他把“仁”这一概念提炼为最高伦理范畴,赋予广泛的意义,并把它同“礼”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他庞大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仁者人也”;2.“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首先,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肯定,提出了崭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孔子提出了“人者,仁也”这一醒目的命题,并进而阐述“仁者爱人”,这无疑是一大创造。因为在这里,“仁”不再是一个字、一个词,而是一个理论范畴,反映了孔子的人学观。

孔子的仁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内容摘要: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 为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 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 的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仁学,仁与礼,天人观,中庸,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记载,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其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架构为道,仁,礼,知,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孔子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 (一)孔子的世界观 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到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以,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孔子的形而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构成孔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仁”是讲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孔子的“仁者爱人”,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肯定了对象,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种彼此肯定,彼此相爱中,体现了对人作为人或人格的尊重,也尊重他人的自立,自达,同时,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自我主体,要有一种道德的自觉,强化主体自律和自我内省,这就为以后的修身养性的学说打开了大门。仁爱在孔子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当然,孔子也是宗法等级制的拥护者,他看到这一制度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 仁爱在孔子又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性。这是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同时,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强调个体生命在群体,族类中实现自己,由此延伸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理结构。

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 篇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的出处及解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谨让的出处及解读儒家思想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氛围的春秋战国时期。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儒家思想流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而立世不坠。人类社会虽进入了现代社会,但在一定程度上,儒家思想仍在发挥着作用,它对我们的社会发展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更是我们构建现代社会新文化,传承中华历史优秀文化的源泉之一。今天我们重温——儒学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更显现出独特的价值定位。给与了我们更多的启迪。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是什么意思:指“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之道,“五常”在封建社会中是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此为伦理原则,用以处理与谐和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建社会。依五常之伦理原则处之,则能直接沟通;通则去其间隔,相互感应和和洽。所以五常之道实是一切社会成员间理性的沟通原则、感通原则、谐和原则。五常: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 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解读:仁义礼智信何谓仁?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何谓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何谓礼?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

读《论语》浅析孔子的修身观点---仁义孝友忠信宽恕恭敬

读《论语》浅析孔子的修身观点---仁义孝友忠信宽恕恭敬读《论语》以及众学者对孔子思想的解读可知,孔子---中国春秋时期“克己复礼”的呼吁者、践行者,是人类历史上更早的“堂吉诃德”;中国春秋时期仁政思想的创造者、推广者。 总结孔子思想可将其简单概括为政治与道德两方面,而孔子的政治思想---仁政思想又是以道德治国为导向阐发而来,故可以总结孔子所有思想为“道德思想”。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大时代隶属东周,处于礼崩乐坏的周王朝的后一阶段,而孔子却是周礼制度的坚定维护者和恢复者。因此孔子思想因循周礼而来者众多,或者说孔子思想的基石就是周礼体制,一切以维护周朝礼制为核心。孔子的修身思想概述为仁、义、孝、友、忠、信、宽、恕、恭、敬等,十个概念总结出了孔子修身的精髓。 孔子修身思想,首推“仁”。对于仁,其弟子曾多次请教孔子,而孔子每次所答均不相同,但总结可知,仁是爱人,是修己,是安人。我们可以理解为爱护别人,修炼自我。孔子对于仁的解释多涉及其他方面内容,他是将仁扩充到其他概念之中,充实仁本身的含义。这是为了丰富仁的涵义,也是为了体现仁的重要性和领导性,仁是其他思想的总方针。修养身心,教人向善,仁爱是首要标准,也是最基本之标准。 义,古人解释为宜,是教人应该怎么做,是讲求道德上的自律,与礼相对。孔子提出君子与小人的概念来区分义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与当今社会不同,孔子教人修身以君子为典范,取义舍利。中国对于义利的区别对待以及侠义之风受到孔子“义”说的影响深远,并且对我国国民性的塑造也起到重要作用。此外,孔子讲义与勇有很大关系,勇受到义的制约,有勇无义容易导致乱盗之事。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勇是出于义,今日的成语见义勇为应当是最好的浓缩,义勇相帮,是为真义。 孔子讲,孝是孝顺、孝敬、孝养、孝慈;孝是对父母长辈生前要孝,死后也要孝(守孝三年,不改父之道)。对待父母首先是顺,孔子以周礼为基准,而周礼讲求尊卑有序,父母是长辈,决不能违逆,顺是基本,敬是要求。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对待父母除了顺和敬,还需要时间的考验,父母年老,子女需悉心照料,直至终老。孔子讲孝道还要延续到父母长辈死后三年---守孝三年,不改父之道,周礼对于祭祀祭奠讲求甚高,孔子孝的修身思想就是最好的例证。“守孝三年”从唯物论的角度讲是一种荒诞的行为,但是从文明之感情角度讲却是一种爱的延伸和体现,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根本所在。与孝相连的还有弟(悌)和友,周礼讲求长子继承制,孝是子事父,弟是弟事兄;友是指同僚、同事、同学。而对于不同的交友

浅谈儒家思想的仁与礼

浅谈孔子与儒家思想中的仁与礼 众所周知,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其中儒家思想应该说是最为深入人心的思想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或,最初指的是,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了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以其仁义、中庸之道,对后世思想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末期,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核心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其中孔子提出的“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而他主张的“礼”,则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1.礼的思想: 礼属于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礼又是制度规范,其背后隐含的精神是做事要恰当,也是用以识别身份高低以及为了维持社会秩序,界定谁应服从于谁,应当如何做,而制定的各种标准规则,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原则。孔子十分重视礼,认为对一般人来说,“不学

礼,无以立”();对统治者来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因此,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要求人们“,非礼无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而他又主张回复到周礼社会,以达到拯救春秋乱世、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政治理想。企求建立一个互敬互爱、人人各得其志的和谐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这种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可以说是一种原始朴素的“和谐社会”的理想,这种想象的理想社会曾令中国文人崇尚近千年。对于礼,虽然孔子所倡导的礼与周礼是一脉相承的,是一种贵族化的礼,但是孔子又在一定程度上把它“平民化”了,力求使他成为每个人内心的规范,他所希望的是礼不是贵族的专用品,而是成为每个人的内心道德法则。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还是逐渐演变成了封建统治的工具。而“礼教”则成为了这一封建统治工具的最高形式。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礼”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此时可以说儒家文化起初的“礼”和后来的“礼教”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2.仁的思想: 仁就是爱人。这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爱人包括三层内容,1爱自己的亲人,2爱他人,3统治实行仁政,以人为本。仁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为深远。孔子的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而孔子首开私学,弟子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有关“仁义礼智信”的名句 论语中“仁”的名句 1. [论语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古文今译]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个人浅析]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2.[论语原文]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古文今译]樊迟问孔子怎样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时,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3.[论语原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古文今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4.[论语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论语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6.[论语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孔子说:“有志之士,仁义之人,不能为了求得保住性命而损害仁,而应舍生忘死来维护仁义。” 7.[论语原文]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论语中“义”的名句 1.[论语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2.[论语原文]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3.[论语原文]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原】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约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子路问怎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孔子仁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学思想贯穿于其全部思想和行事中,对当时的中华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有学者将仁视为形而上的东西,对其仁者爱人的内涵也有截然不同的说法。本文试图从孔子的教育活动、政治思想、民族思想中揭示孔子仁的涵义及爱人的范围,并将仁学思想置于当时的思想界对其进行评判。 关键词:孔子;仁学;内涵;比较法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生于礼崩乐坏之春秋,长于周公所封之鲁国。其先祖为宋人,微子之后。曾祖房叔避难奔鲁,为防大夫。父叔梁纥为鄹大夫,晚年续弦娶鲁颜氏女“野合”[1]1905而生孔子。由于社会的变迁和家族的衰落,至孔子时他已沦为贵族最底层之士族。加之父母早丧,家境贫寒,所以曾为“委吏”、“乘田”等小官。[2]187孔子虽贫且贱,然居文献之大邦,儿时常陈俎豆,设礼容,十五志于学,学无常师,故在而立之年已有“知礼”[3]68之誉,并收徒设教。他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表现出对政治的极大热情,尽管从政时曾有出色的政绩,然“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1]1909终不能行道。他生前仅是一位自叹“道不行”[3]113的“丧家之狗。”[1]1921死后虽历代封建王朝对其推崇备加,“然专制时代之君臣,虽推尊孔子,表彰儒术。其实断章取义,别具私心,存其仁义之言辞,略其封建之背景,忘其平阶级之宗旨,遗其君子儒之教义。”[4]61又自“欧洲文化输入中国以来,中国的思想界,起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一个大的变化,每次都把孔子作为反对的目标。”[5]143故孔子虽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有中国第一大圣人之誉,然其为中国历史上最不幸之人可知。近代以来有人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一切问题都归咎孔氏,于是,孔子成了专制阶级的历史幽灵,此真不明孔子仁学思想真义之宣传。诋毁孔子的声音虽不始于近代,然在近现代历史中孔子思想所受扭曲却是于今为烈! 一、释仁 晚近学者曾对孔子思想的核心提出过见仁见智的回答,越来越多的人则倾向于“仁”是其思想的核心。不仅《吕氏春秋》载:“孔子贵仁。”[6]233高赞非先生也说:“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仁’是孔子的思想最核心的问题”[7]197,“‘仁’象一条红线一样贯穿在孔子全部思想领域内,离开仁的思想,对孔子是什么也理解不了的。”[7]213“仁”虽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在讨论孔子所说仁之前有必要谈谈仁字之本义。 许慎在《说文》中例举了仁字的三形三义:其一、亲也,从人二;其二、古文仁从千心作;其三、古文仁或从尸。历来释仁者,多依第一义,但许慎本人似

对孔子的仁义思想的评价

对孔子的仁义思想的评价 《论语》?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儒家的仁义。也就是是孔子所说的“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论语?颜渊》)当然,“仁”还有其他解释,比如“克己复礼谓仁(《论语?颜渊》)”。但是,不论仁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仁必然存在着一个对立面——不仁。什么是不仁?套用孔子的话说就是“不爱人者不仁”、“不能克己复礼者不仁”。 所谓“爱人”,主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合。为此,孔子在构建仁学思想体系的过程中,以“爱人”为其核心,主张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并推己及人,施之于人类乃至万物,从而保持了一种既有着严格等级秩序而又充分体现“仁爱”精神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其表现可概括为:其一,爱亲。即血缘亲情之爱孔子所说的“礼”,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或公共秩序而对社会成员进行规范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的总称。孔子用心理原则的“仁”来解说“礼”,实际将“复礼”的历史重任交给了重要的一个群体,即“君子”。然而,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最高的理想境界不是“仁”,而是“圣”。“圣”的根本要求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而在孔子眼中,唯有道德纯厚、大公无私的尧舜才能称得上“圣人”。但“仁”也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值得付出毕生的努力甚至宝贵的生命去实现的人生目标,犹如人生航程中的灯塔。孔子主张重仁义而轻功利,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形象地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践“仁”的榜样——君子。 历史的每一次大变革、大动荡的社会结构不断解构的时期,都不同程度的面临着伦理道德沦丧的现实。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礼崩乐坏”的年代,出现了违背道德原则的“贱妨贵,少陵长,远间近,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的行为,孔子将“礼崩乐坏”归因于每一个道德自觉意识的失落。为了让人们重识道德和重拾道德,孔子将“仁”概括为一切道德品质的总汇,因而此时之“仁”是包含众德的最高观念,也就有了“仁”即“全德”的说法。 孔子的“仁”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涵义,这就是“尚贤”的意思。“尚贤”就是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而不必管其出身的高低。这个主张在实际上破坏着奴隶主贵族的世官世禄制度。关于“尚贤”,孔子也讲过许多话,例如他说:“学也禄在其中矣”,“学而优则仕”等等。在孔子看来,要做官就应该有学问,这个看法对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它打破了世官世禄的贵族政治;另一方面它又能吸收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为封建统治者服务,但最终又能使知识分子不脱离政治的轨道。 与“仁”一样,“义”也要高于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不是说不可以要利,相反,孔子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子曰:“富贵如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可见孔子对“义”的看重。 孔子所谓的“仁义”,其根本在于“人心”,只有学习者的内心接受并贯彻于自身,仁义的精神才能在社会中推行。故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孔子不仅创立了儒家学派,而且也开启了战国时期重知识、重人才的新时代,他在文化史上的贡献,实在难以估量!历经两千多年的代代相传而延续至今,已成为中国传统的最深厚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并成为了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信条和道德准则,并将是一种中华民族永葆生机的宝贵的思想养料。 当今世界,世界性的生态危机加重,人类的精神家园极度贫困!面对全球问题的困扰,人类将何去何从?关于这一重大而严肃的问题的解决,我们完全可以从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得到一些答案。当然,这就需要我们采取“拿来主义”,对孔子仁学思想进行批判的继承,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如何评价孔子的仁礼思想

如何评价孔子的仁礼思想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如何评价孔子的仁礼思想》的内容,具体内容: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那么你想知道对孔子的仁礼思想评价是怎样的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仁礼思想评价对于孔子的思想,可以... 孔子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那么你想知道对孔子的仁礼思想评价是怎样的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哦! 仁礼思想评价 对于孔子的思想,可以说用博大精深来形容也丝毫不为过,但不论是看孔子的《论语》或是其他的名著,都可以看到仁、礼的影子,因此,我认为:在孔子的思想中,仁与礼绝对算得上是其中的经典理论。 "仁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它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含义。"在《论语》中,它多以问答的形式出现,孔子回答其弟子的提问中,我们会见到孔子对仁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从上面的对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对于仁的解释是极其广泛的,在对弟子的要求上也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而提出不同的要求。从一个简单

的含义上来说,仁最通常的理解是通过对道德准则的学习及遵从,达到一个"修身""爱人"的目的,将仁作为是一种实现爱人、立人、达人的必然途径。但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论述,其中的深刻含义自然不是一句两句话所可以说清的。 "礼"。对于礼,在我们现在这个日益现代化并处处要求讲求礼仪的社会里,人们应该不会陌生。但是我想对我们这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最主要的礼仪倡导者-孔子的礼学思想,我们就不见得了解的那么多了。虽然礼仪本身是历史传统的产物,但礼敬意旨和礼敬心态的强调则是礼学的创造性的发挥。 对与礼的思想实质,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这句话中得知一二: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在这句话中孔子的意思是说,礼乐不仅仅是一种形式和节奏,而是有着更为本质的内涵。虽然孔子在这句话中没有明确点明礼的定义,但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解释,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约束自己,也可以广泛地理解为自我的净化与修养:"复礼"通常情况下认为是恢复周朝的礼。在实现途径上,约束、培养、调整自我以使言行符合礼,就是"克己复礼"。同时,在具体方法上,"克己复礼追求的是"人欲"与"天理"、人与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平衡协调与和谐统一。"但是,礼作为一种很高的德行,孔子的礼也决不仅限于典章、制度、仪节、习俗,而是从人出发,在对当时社会文化、政治、伦理道德、自然科学的历史研究和实践观察中,运用简单的唯物辩证思想所得出的一些朴素的哲学规律及其基本的运用。孔子的礼,从小的方面来看,可以认为是个人行为规范与社会规范的集合;从大的方面来看,礼就是哲学基本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孔子仁的思想内涵及其思想价值 年级: 二年级学号:姓名: 刘军晓 摘要: “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 孔子把“仁”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加以系统论证与阐述,才构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孔子之后,“仁”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的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孔子仁儒家哲学 一、仁的思想内涵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 1."《中庸》引孔子曰: “仁者,人也。”这是孔子仁学观的又一个命题。孔子提出了“仁者人也”; 2."《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提出“仁者爱人”; 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克己复礼为仁”; 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 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8."“刚毅、木讷近仁”; 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爱人"是仁的出发点 孔子继承了上古的神本文化和西周时期人本文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准,就是人要有爱心,要爱人,要关心人、尊重人,将对人的关爱和尊重提高到道德本体论的高度予以关注,这为以后儒家思想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所以,仁,其根本意义是爱,是爱心。 仁是广泛的爱。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五者”指恭、宽、信、敏、惠。他解释说: “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贡问: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他指出,那岂止是仁!一定是连尧舜都颇难做到的圣!此外,他还大力提倡和宣传“泛爱众而亲仁”。孔子之仁并不局限于亲人之爱,孔子所言“仁者爱人”应该指爱所有的人,即所谓“泛爱众”。爱亲人、众人,这是孔子仁之主旨。 仁是理性的爱。孔子“一以贯之”的忠恕之道就是其“仁”的理性内涵。孔于认为爱人要从大处、高处着眼,推己及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要求人把别人看成是同自己一样的平等的人,将心比心,把人最天然本质的血缘亲情之爱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最终及于全社会。这是仁爱精神的理性推演。 孔子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这话正反映了孔子主张

忠孝仁义礼智信

【忠孝仁义礼智信】 忠孝仁义礼智信”,应该从孔子时就提出来,几千年了。“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两字,支撑着这个国家、民族以至于整个家庭的“大厦”,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动;否则,家国大厦将倾。“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这是立身之本。现在有必要学习发扬广大。提倡“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忠的本义,是指人在祭祀时要保持肃穆恭敬的态度。后来,引申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方面,抗金名将岳飞被认为是“忠”的典范。现在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单位、忠于你从事的工作。提倡“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儿子继承老子,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称之为“孝”者。“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最典型的当属“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人

非常强调孝道,并且有绝对化的思想,如“父命难违”、“父叫子亡子必亡”等,这些是不可取的。但是,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这个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尤其是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缺乏爱敬,不赡养父母,就跟养个猪养个狗没有什么区别了。孝道的另一引申义,就是要尊老敬贤,一个社会只有这样,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尊,这个社会就文明进步。一个不孝者,他能蒙人一时,却不能蒙混一世一定会被社会抛弃的。提倡“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孔子说,仁就是“爱人”。“仁”体现人的高尚情怀,是仅次于德的、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美好的情操。古代君主把推行仁政,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仁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一切从关怀人、爱护人、发展人的目标出发,使这个国家民族达到和谐的最佳状态,《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能够做到上下相亲,这个社会一定是很和谐的。仁的思想,还体现在众生平等的状态,孔子的教育观是“有教无类”,社会平等才能体现爱心,如果对待别人,不是出于一种平等的理念,那么善良将成为怜悯,它就不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了。提倡“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义的本义是合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取义表明为了重信义可以牺牲生命。古代讲义气的典型人物,当属关羽第一。说到义字,就会想到朋友义气,

论语中的仁与礼

论语导读 试析《论语》中的“仁”与“礼” 摘要:仁与礼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两者共同奠基于人伦道德实践,仁、礼合一而并重是其基本关系模式。在近现代的中国社会转型中,儒家学者从彰显儒学普遍性价值出发,对仁、礼关系作出了独特的诠释,仁体礼用、仁体新用、仁礼分立是其中最主要的三派观点。反思近现代儒学仁、礼关系论的理论得失,回归儒学重视人伦道德实践的生活世界,确立仁礼之间互为体用、内外并进、多向发展的关系,是儒学当代开展的重要途径。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 关键词:论语孔子仁礼仁礼相成 引言: 仁与礼是孔子学说的基本思想。如何理解这两部分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理论界颇有歧义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仁本礼次,仁决定着礼。也有的着重于孔子对礼的强调而持相反观点。实际上在孔子那里,仁和礼不可分割,仁属于价值理性,礼属于实践理性,离开了价值理性,实践理性无从建构;离开实践理性,价值理性亦得不到落实。从同构互动关系

论孔子的仁和礼思想

论孔子地仁和礼思想 谷晓洁英语系1302班2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地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地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地要求. “礼”地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地“礼”是西周地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地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地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 “仁政 他人” “爱人:“ “ 复礼” 思想. 所谓“ “仁”” ”. ”念,“ 果说,孔子地“仁学”充分讨论了“仁”和“人”(人道)地关系,还没有来得及去充分讨论“仁”与“天”(天道)地关系,那么孟子在后一方面发挥了孔子地思想,如他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人心本仁,与“天心”本是相通地.对此朱烹说得更明白,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乎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己矣.”此则从“天心”本“仁”,而说“人心”也不能不“仁”,“人心”与“天心”实是相贯通地,因此儒家地伦理学说实是建立在一道德形上学之上,故《中庸》说:“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儒家这一“天人合一”思想无疑有其特殊地伦理意义,而贡献于人类社会. 但是,如果我们把曾经支持中国两千多年有关作人地道理地“仁学”(“仁政”)、“己所不欲勿

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教学文案

中华美德---忠孝仁义礼智信 “忠孝仁义礼智信”,应该从孔子时就提出来了,几千年了。“忠孝仁义礼智信”中,“忠孝”是最基本的。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忠孝”两字,支撑着这个国家、民族以至于整个家庭的“大厦”,就如“四根柱子”,屹立不动;否则,家国大厦将倾。“仁义礼智信”称之为“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这是立身之本。现在有必要学习发扬广大。 提倡“忠”,就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忠的本义,是指人在祭祀时要保持肃穆恭敬的态度。后来,引申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方面,抗金名将岳飞被认为是“忠”的典范。现在不需要“忠君”,但把忠君延伸为爱国,这是新时代的人最起码的要求。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单位、忠于你从事的工作。至少,你不能当一天和尚不撞一天钟,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更不能象邓小平说的有些人那样,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提倡“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孝字上半部是“老”字的一半,下半部是“子”字全形,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融为一体,儿子继承老子,子能承其亲,并能顺其意,所以,孔子把“善事父母”的人士,称之为“孝”者。“百善孝为先”,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占有重要之地,不忠不孝之徒不能立于天地之间。最典型的当属“二十四孝”的故事。古人非常强调孝道,并且有绝对化的思想,如“父命难违”、“父叫子亡子必亡”等,这些是不可取的。但是,孝是维系社会的最小细胞家庭的基本纽带,如果子孙不孝,这个家庭就将乱套,这个国家就将乱套。所以,孔子提倡“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尤其是对待父母,关键是要真心爱敬,缺乏爱敬,不赡养父母,就跟养个猪养个狗没有什么区别了。孝道的另一引申义,就是要尊老敬贤,一个社会只有这样,老者有所养,贤者有所尊,这个社会就文明进步。一个不孝者,他能蒙人一时,却不能蒙混一世一定会被社会抛弃的。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浅析孔子的“礼”与“仁” 现行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在论述孔子的“礼”与“仁”时内容很少,但在做题的过程中,这方面的材料题又比较多,为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一内容,我在教学实践中收集整理了一些有关这方面的材料,下面作一粗浅的介绍,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后来称“周礼”。 可见,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它强调王权天授,尊卑有序,贵贱不愆,维护各级君主的压迫剥削秩序。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完全乱了套。东周各路诸侯群雄并起,有不少霸主反对这种奴隶式的集权制度的统治。社会不断向前变化,动摇了原奴隶社会那种世世代代只吃血缘关系的贵族、奴隶主们的利益。孔子作为这将要没落中的一员,看在眼里,非常反感这种变化。于是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孔子带着一班贵族,奴隶主的子弟,以保住、恢复周礼制度为目标,周游列国,到处劝说、谋官力求施展自己的主张。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季氏》)。这就是说,天下太平,周王朝就能按照周礼的权威掌握全国政治军事的最高权力,现在天下大乱,诸侯大夫都可以不顾周礼的规定,不服从周天子的权威,擅自执掌大权,老百姓也议论纷纷,简直不成体统了。 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因为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了,所以,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这就是他所说的对周礼的“损益”。 第一:正名思想。孔子提出“正名”乃是当时为政的首要任务(《子路》),要求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亦即恢复君主等级制的传统秩序,各人均在自己的等级地位上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尤其强调各级君主首先要模范遵行。这就是孔子礼学思想的要义。 第二:强调道德教化。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这就是说,用政令和刑罚这些办法进行统治,只能惩罚犯上作乱于事后,即使可以一时避免犯上作乱的事继续发展,但是人民并不认识这类事件的罪恶而感到羞耻,这类犯上作乱的事仍有一天可能爆发出来。如果运用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就可以预防犯上作乱于事前,引导他们不敢想和不会想犯上作乱的事,人心自然归服了。“上好礼,则民易使”(《宪问》),“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子路》)。只要统治者作出表率,自觉地遵守礼制,人民就好治理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成为以后历代统治者一贯使用的统治手法。 第三:举贤才。孔子希望统治者能吸收一些庶人中有才能的人做官。 第四:仁。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这是认为仁德作为一个人的美好素质,是行礼的基础;如果缺乏仁德,必不能真正行礼。 仁的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孔子关于仁的论述相当多,其中比较全面的论述是与颜渊的一段对话,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天下的人都会公认他做到了仁。其次说明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最后进一步说明求仁的具体条目,也就是仁的另一个特点,这就是要达到仁必须在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这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 作为统治者,他们的行为具备了哪些具体的特点才能达到仁的标准呢?《论语》记载:子张问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这就是说,一个“仁”人要具备五种品德:保持一定的尊严和恭敬,这就不会招致侮(恭则不侮);待人要宽厚些,支使百姓,却使百姓不怨恨,以团更多的人(宽则得众);言出令从,具有威信,这样别人才愿意为你任用(信则人任焉);善于思考,行动果断,这样在工作中可以取得具体的成绩(敏则有功);善于给人们带来实惠和好处,这就可以使人尽力地工作(惠则足以使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