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础会计(第四版)教案

基础会计(第四版)教案

基础会计(第四版)教案
基础会计(第四版)教案

第一章概述

学习目标

◆ 了解会计的概念。

◆ 能说出会计的对象。

◆ 能解释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 了解我国现阶段会计管理体制结构。

◆ 能区分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的关系。

◆ 能举例说明会计机构的内部牵制制度。

◆ 能说出会计岗位的划分。

◆ 了解会计法规的组成,能说出会计法的基本内容。

◆ 能解释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习时数

◆讲授:4学时。

第一节会计的概述

什么是会计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任何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管理越要加强,会计就越重要。

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会计学科的分类

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固有的、内在的客观功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亦称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核算的时间看,它既包括事后的核算,也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核算的内容看,它既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又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

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结为核算和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就是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监督的核心就是要干预经济活动,使之遵守国家法令、法规,保证财经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还要从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出发,对每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监督,以防止损失浪费。会计监督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第一,以国家的财经政策、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第二,从单位内部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将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以评价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能否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对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以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职能关系十分

密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核算是监督的基础,

没有核算就无法进行监督,只有正确地核算,

监督才有真实可靠的依据。而监督则是核算的

继续,如果只有核算而不进行监督,就不能发

挥会计应有的作用,只有严格地进行监督,核

算所提供的数据资料,才能在经济管理中发挥

更大的作用。

会计的特点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会计的特点

2.会计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会计的特点

3.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

为了正确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会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实用的专门核算方法,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顺序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和计算,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经济信息。这些专门核算方法相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方法体系,是会计管理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的重要特征之一。

第二节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结构

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

财政部的管理职责

1.主要任务

在我国,由财政部的会计事务管理司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财政部会计事务管理司的主要任务是在财政部领导下管理全国会计工作,制定全国性的会计法令、制度、规划和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财政部的管理职责

2.具体职责

(1)制定全国的会计法令、规章、制度,组织贯彻实施国家的有关会计法令、法规,审查各地区、各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办法。

(2)了解、检查全国的会计工作情况,总结、交流会计工作经验,研究、制定改进会计工作的措施。

(3)制定全国会计干部培训规划,推动和协助各地区、各部门做好会计干部的业务培训工作。

(4)管理、监督注册会计事务所的业务工作,组织注册会计师资格的考试,

批准注册会计师,颁发注册会计师证书。

(5)同有关部门一起制定有关会计干部专业技术职务制度的办法,并贯彻实施。

(6)管理报批外国会计公司在我国设立常驻代表机构,并依法对其业务进行管理、监督。按国家有关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厅、局也设置会计事务管理处,作为管理省、市、自治区会计工作的办事机构。

财政部的管理职责

3.会计管理体制原则

第三节企业的经济活动与经济业务

企业的经济活动

在日常经营中,企业沿着供应、生产、销售三个经营过程,会发生一系列与现金、银行存款有关的经济活动。其中,现金或银行存款都是货币资金,从货币资金开始,又回到货币资金,这是一个资金循环过程。

企业的经济业务

经济业务是指通过会计来核算和监督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的具体事项,又称会计事项。

会计对象

通常,凡是特定对象中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对象,它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这些经济活动只要是真实、合法、合理的,就应该对其进行会计处理。

第四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

会计机构设置要求

会计机构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处理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都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会计机构设置原则

1.根据企业单位的规模大小、会计工作的繁简来确定会计机构的设置形式。

2.会计机构的设置应建立在科学组织、合理分工的基础上。

3.应按“内部牵制”的原则做好会计机构的内部分工。

企业会计工作组织形式

会计从业资格

在我国,各单位都必须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同时,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是从事会计职业的“准入证”。

会计人员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将会计的主要职责规定为进行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两个重要方面。《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中明确了会计人员的具体职责:

(1)会计人员应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认真编制并严格执行财务计划、预算,遵守各项收支制度、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合理使用资金,正确计算各项税金并保证及时入库。

(2)按《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认真进行会计核算,即记账、算账、报账,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账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报账。

(3)按照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合理使用贷款,加强现金管理,做好货款的结算工作。

(4)按照经济管理的要求,定期检查、分析财务计划、各项预算的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考核企业资金的使用效果,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向单位领导提出建议。

(5)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的要求,妥善保管会计凭证、账簿及会计报表等档案资料。

(6)遵守、维护国家财经制度及财经纪律,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会计人员的工作权限

《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会计人员具有下列工作权限:

(1)有权参与本单位编制计划,制定定额,签订经济合同,参加有关的生产、经营管理会议。

(2)有权要求本单位有关部门、人员认真执行国家批准的计划、预算,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各项财务会计制度。

(3)有权监督、检查本单位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使用和财产保管、收发、计量、检验等情况。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可供选择的会计工作岗位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

开展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工作岗位,也可以与其他工作岗位相结合。

第五节会计法律规范体系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体系

根据我国法律规范的构成和层次,现阶段我国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构成和层次如下图所示。

会计法律

会计法律,即会计法,是指调整社会经济生活关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会计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经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法律。它是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制定其他会计法律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是会计机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的根本大法。

会计法规

会计法规是指调整社会经济生活关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根据我国法规体系的构成,按照制定或批准的机关不同,会计法规也可分为会计行政法规、地方性会计法规和自治会计法规。其中,会计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拟定经国务院批准发布,是会计法律的补充和具体化,法

律效力上仅次于会计法,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计师条例》、《会计职称条例》等。地方性会计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发布,制定的依据是会计法,并要与会计行政法规不相抵触。

会计规章

1.会计规章的概念

会计规章主要是指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机关——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的某些方面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其他各部门依据其职责制定的有关会计工作的规范性文件也属于会计规章,但必须报财政部审核或者备案。会计规章的制定依据是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法规。

2.会计规章的分类

第二章会计要素及会计平衡公式

学习目标

◆ 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

◆ 能熟练地说出会计要素的构成。

◆能解释会计基本等式。

◆ 能根据会计平衡公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要素的影响。

◆能熟练地说出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

学习时数

◆讲授:4学时

◆实训:2学时

第一节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的概念和组成内容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要素的简称。会计要素是指对会计对象的个体内容所做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账户的归并和概括。

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方面。

资产的概念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的组成内容

负债的概念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的组成内容

所有者权益的概念

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权益的组成内容

所有者权益具体表现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的组成内容

费用的概念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的组成内容

利润的概念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利润的组成内容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基础会计教案—会计核算程序

第十章会计核算程序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和意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应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第一节会计核算程序的概念与选择 一、会计核算形式的概念(重点) 会计核算程序就是指会计凭证、帐簿、会计报表和账务处理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账务处理程序或者记帐程序。 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规定了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不同步骤和方法。 二、会计核算程序的选择 合理的、适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一般应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1.要适应本单位的经济活动特点、规模的大小和业务的繁简情况,有利于会计核算的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 2.要适应本单位、主管部门以至国家管理经济的需要,全面、系统、及时、正确地提供反映本单位经济活动情况的会计核算资料。 3.要在保证核算资料正确、及时和完整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地简化会计核算手续,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节约核算费用。 三、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 我国各经济单位采用的会计核算形式一般有以下六种: 1.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2.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3.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 4.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5.日记总账核算形式; 6.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 六种会计核算形式主要区别,即各自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登记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我们主要讲述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和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第二节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一、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特点 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特点是: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二、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设置的会计凭证和账簿 (一)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设置的会计凭证 的依据。 (二)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设置的账簿 一、记账凭证核算形式账务处理程序(重点)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根据各种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3.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 5.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基础会计教案—会计要素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六要素的概念、特点、包含的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配以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的对象,那么,会计究竟核算些什么呢?可以说形形色色,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就是六大类,即我们今天将给大家讲解的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新课讲授: 一、会计要素(重点/难点)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基本分类,它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账户的归并和概括。 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资产 1、概念: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特征。 第一,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 第二,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它必须具有能力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第三,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 3资产的内容: 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货币资金:指货币资金存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等。 ②短期投资: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它投 资。 ③应收及预付款项:指应收而尚未收回的账款和预付的购货款,属于短期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等。 ④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 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长期投资:指不准备在一年以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权投资和其它投资。 ②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工具器具等。 ③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 (二)负债 1、负债的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回导致经济 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特征: 第一,负债的本质是一种现时经济义务。 第二,负债对债务人的资产具有要求权。 第三,负债必须有能力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预计的金额。 第四,负债的偿还的方式有:以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偿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负债的内容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指将在一年( 含一年) 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

一、个人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 二、课程要求 会计学科体系简介 “会计”这个词,早在我国西周时代(约在公元前1 100年到770年之间)就已经出现。但是,会计作为一种专业知识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过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 会计学的分支: 从应用范围上看,可分为: 1.宏观会计学 反映和监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 2.微观会计学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或组织的经济活动情况。 微观会计学,按照其所服务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 1.预算会计(也叫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 反映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 2.企业会计(也叫营利组织会计) 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企业会计,按照其服务对象,可以分为: 1.管理会计 提供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关于未来的经济信息。 2.财务会计 提供为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服务的、关于过去的经济信息。 财务会计,按照其所应用的行业,可以分为: 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农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学基础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章总论(绪论)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二、会计的职能 (一)基本职能: 1. 核算 2. 监督 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证 (二)其他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等 三、会计对象 特定主体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四、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五、会计基本假设 1. 会计主体 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2. 持续经营 3. 会计分期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 记账本位币 六、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基础会计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 学习目标: 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掌握基本职能(核算和监督) 2、了解会计核算方法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了解会计核算的基础工作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 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需要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一方面创造物质财富,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发生劳动耗费,包括人力、物力的耗费。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在不断改革生产技术的同时,采用一定方法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并加以比较和分析。这种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予以确认、计量、报告,并进行分析的方法就是基本意义上的会计。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得到不断发展的科学。 知识链接: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最初的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由生产者在生产时间之外将收入、支付等事项记载下来。如原始社会的早期的结绳记事、绘图记事、刻木记日等。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即原始社会的中期和后期,出现剩余产品以及有了商品生产和以某种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进行的交换,会计才逐渐从生产职能的附带工作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委托当事人的独立职能或工作。在远古的印度公社中,产生了农业记账员。中国西周时期,也曾出现了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官员,名曰“司会”,进行“月计岁会”。 古代会计主要指服务于王室赋税征收、财政支出、财产保管等。因此,早在公元前的古巴比伦、埃及、中国和希腊就因私有财富的积累而有了受托责任会计的产生。社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社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会计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过程。在中国的宋朝,以编制“四柱清册”来办理钱粮报销及移交手续,具体算清并明确经管财务的责任,后由官厅拓展到民间,逐步形成我国传统的中式薄记。在中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商品货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会计的发展。 近代会计基本特征是:利用货币计量进行价值核算;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的问世,体现了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作用,为现代会计的发展奠定基础。 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发展起来的。在经济活动更加复杂、生产日益社会化、人们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的情况下,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会计的目标、会计所应用的原则、方法和技术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并日趋完善,并逐步形成自身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数学、现代管理科学与会计的结合,

基础会计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会计的概述(一) 【授课教师】 阚龙彪。 【授课班级】 20XX级财会一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3、德育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职能这个中心,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教学重点、难点】 参见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P1 1.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职能。 2.教学难点:会计的概念和两大职能。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财会专业课的第一堂课,本节课影响整个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学生对企业、对会计都比较抽象。对会计的学习比较茫然,所以本节课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 【教学媒体】 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给学生看一些关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图片。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有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因而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时人们有个良好的愿望: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尽可能节省的劳动占用,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当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时,在人类社会中就首先产生了原

始计量、记录行为,继而产生了会计。 会计最初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录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会计才逐渐地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举例……,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二、新授课 (一)什么是会计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7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1)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使用配套光盘——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看演示: 从开始的堆积石块、刻木记事、结绳记数到刻契记数一步步向前发展。 (2)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会计在中国的发展 西周——出现“司会”官职 西汉——出现“计簿、薄书”的账册 宋代——官厅会计(四柱清册) 明末清初——龙门账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四脚账 清后期——借贷记账法 二十世纪——电算化会计 会计在世界的发展 远古——印度的农业记账员 1494年——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 二战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化

第1章节会计基础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本章分值约6分左右。内容属于会计基础理论知识,主要涉及的内容是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等,本章是学习本门课程的基础,要重点掌握各个知识点在各类题型中的应用。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例题·多选题】(2010年)下列有关财务会计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信息 B.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 C.侧重于过去信息,为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 D.侧重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选项AD是管理会计的特点。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会计对经济活动过程中使用的财产物资、发生的劳动耗费及劳动成果等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系统的记录、计算、分析和考核,以达到加强经济管理的目的。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在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分析时,形成了一整套有别于其他工作的独特方法。例如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最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运用这些方法,并结合其他技术和方法的运用实现会计工作的目的。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最基本职能——会计核算和监督) 会计一方面要按照会计法规制度的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另一方面要对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因此,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工作质量

基础会计教案(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会计的概述(一) 【授课教师】 阚龙彪。 【授课班级】 2013级财会一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3、德育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职能这个中心,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 不做假账。 【教学重点、难点】 参见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P1 1(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职能。 2(教学难点:会计的概念和两大职能。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财会专业课的第一堂课,本节课影响整个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学生对企业、对会计都比较抽象。对会计的学习比较茫然,所以本节课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 【教学媒体】 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给学生看一些关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图片。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有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因而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时人们有个良好的愿望: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尽可能节省的劳动占用,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当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时,在人类社会中就首先产生了原 1 始计量、记录行为,继而产生了会计。 会计最初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录 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会计才逐渐地从生 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举例……~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二、新授课 (一) 什么是会计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7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1,会计的产生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设计

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五、本课程总课时:总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第一章总论

基础会计教案——账户的分类

第五章账户的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各分类账户的含义及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节账户分类的意义 一、帐户分类的作用 (一)便于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和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资金运动情况 (二)便于设计会计账薄的格式 (三)便于编制会计报表 二、账户分类的标志 账户的分类标志一般有三: 1 按经济内容分类; 2 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3 按与会计报表的关系分类。 第二节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账户的经济内容,是指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其经济特征可以归结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项会计要素。 账户按照经济内容可以分为六大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利润类。 一、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是用来反映企业资产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账户。 二、负债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是用来反映负债的增减变化及其实有数额情况的账户。 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用来反映投资者的投入资本和留存收益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的账户。 四、收入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是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经济利益的账户。 五、费用类账户 费用类账户是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的账户。 六、利润类账户 利润类账户是核算利润的形成和分配情况的账户。 第三节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账户的用途是指通过账户记录能够提供什么核算指标,即设置和运用账户的目的。 账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如何记录经济业务,以取得各种必要的核算指标。具体是指账户的借方核算什么内容,贷方核算什么内容,期末余额在那一方,表示什么内容。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可以分为盘存账户、结算账户、所有者投资账户、集合分配账户、跨期摊提账户、成本计算账户、收入账户、费用账户、财务成果账户、计价对比账户和调整账户等十一类。 一、盘存账户 (一)含义 盘存账户是用来核算、监督各项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的增减变动及 其实存数额的账户。 (二)盘存账户的特点: 1、盘存类账户所反映的内容属于资产性质; 2、盘存类账户的结构,其借方登记各项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各项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的减少数,期末余额总是在借方,表示期末各项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的结存数额。 3、盘存类账户仅是资产类账户中的一部分,即表示有实物形体的资产部分,除货币资金账户外,其他可通过设置和运用明细帐,提供数量和金额两项指标。 (三)分类 盘存类账户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 (四)结构 (一)含义 结算类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本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以及企业内 部各单位之间的结算业务的账户。 (二)结算类账户的特点: 1、反映的内容是企业的各种债权债务业务; 2、由于结算业务的不同,结算类账户可分为债权结算类账户、债务结算类账户、债权债务结算类账户。 (三)分类 1、债权结算账户 (1)含义 债权结算类账户,亦称资产结算类账户,用来反映和监督本企业与 其他债务单位及个人的债权结算业务的账户。 (2)特点: 1)反映的内容均属于资产性质;

基础会计第四版教案

第一章概述 学习目标 ◆ 了解会计的概念。 ◆ 能说出会计的对象。 ◆ 能解释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 了解我国现阶段会计管理体制结构。 ◆ 能区分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的关系。 ◆ 能举例说明会计机构的内部牵制制度。 ◆ 能说出会计岗位的划分。 ◆ 了解会计法规的组成,能说出会计法的基本内容。 ◆能解释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习时数 ◆讲授:4学时。 第一节会计的概述 什么是会计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任何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管理越要加强,会计就越重要。 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会计学科的分类

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固有的、内在的客观功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亦称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核算的时间看,它既包括事后的核算,也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核算的内容看,它既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又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 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结为核算和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就是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监督的核心就是要干预经济活动,使之遵守国家法令、法规,保证财经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还要从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出发,对每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监督,以防止损失浪费。会计监督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第一,以国家的财经政策、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第二,从单位内部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将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以评价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能否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对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以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职能关 系十分密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核 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就无法进 行监督,只有正确地核算,监督才有 真实可靠的依据。而监督则是核算的 继续,如果只有核算而不进行监督, 就不能发挥会计应有的作用,只有严 格地进行监督,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 料,才能在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1.1)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对生产活动的计算和计量仅凭部落首领的头脑记忆即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生产活动频繁,劳动产品增加,剩余产品出现,单凭头脑计算和记忆已远远不够,于是产生了“结绳记事”、“刻竹作书”等记录和计算方法。这是会计的萌芽。 由此可以看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会计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我国会计产生于西周,发展于唐朝,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会计的产生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其中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更是密切相关。 二、会计的发展 (一)国内发展 1、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记事。 2、周朝:“ 会计” 一词开始使用。 3、西周时期:有“司会”专管朝廷财务和税赋,对财务的收支进行“月计岁会” 会,总和计算,岁会记账、算账 计,零星计算,月计 4、西汉与东汉:账簿产生,如,“ 草流” 和“ 誊清簿” ,设“ 钱谷账” 。 5、唐宋时期:官厅会计把钱粮的收支分为四个部分“ 原管、新收、已支、现在” 来反映财产的增减变化。“四柱”(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式会计方法的应用,根据四柱结算法编造的账簿称为“四柱清册”。 四柱: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存 6、明末清初:“ 龙门账” 的产生,把全部账目分为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进

- 缴= 存- 该” ,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期末编制“ 进缴表” (资产负债表)和“ 存该表” (利润表)。 进-缴=存-该 全部收入全部支出全部资产全部负债及业主投资 进缴表存该表 合龙门 7、我国在清朝后期从国外引进了借贷复式记账法。 8、会计科学在20世纪30年代逐步形成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体系,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二)会计在世界的发展 远古——印度的农业记账员 1494年——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 二战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化 二十世纪——计算机应用于会计 (三)会计发展历程 (1)古代会计 一般意义上讲,古代会计记账、算账 时期:旧石器时代封建社会末期 原始计量记录 运用的技术方法单式簿记 初创形态的复式记账 这一时期,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称为特殊的独立的职能会计产生会

基础会计第一章教案

【课题】宏观环境因素及其分析 【教材版本】 戴建明.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用书——现代商务(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明确商务活动环境的含义,了解商务活动环境的构成;了解宏观环境因素的构成及其对商务活动的影响;学会对影响商务活动的宏观环境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知晓如何应对商务环境的变化。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商务活动环境的构成;宏观环境因素对商务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收入相关概念的区分;恩格尔系数的计算与分析;宏观环境对商务活动的影响分析。【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使用第1章第1节配套教学课件。 综合采用讲授法、图示法、举例法、讨论法、演示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使用配套教学课件通过演示、图示商务活动环境的含义及构成,通过举例、讲授宏观环境因素对商务活动的影响,并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建议】 本节课内容是讲授商务活动环境的含义、构成,并对宏观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建议采用案例互动教学,教师可建立课程案例库,通过经典案例加深学生对商务环境的感性认识,同时以案例为起点,在课堂创造出师生互动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每节内容讲授完成后,可安排1~2个商务热点问题或商务实战案例供学生研讨并以小组形式展示自己的心得和结论,由教师予以评价指导。【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共同思考回答: 1.什么是商务、商务活动?现代商务有何发展趋势? 2.现代商务的交易方式有哪些? 案例导入:宝洁公司的教训。 二、新课讲授(70分钟) 1.1 商务活动环境分析 教师举例引导学生理解:商务活动环境泛指一切与企业商务活动有关的外部因素与力量,这些因素与力量影响并制约着商务活动的进行和企业的发展,是企业不可控制的变量。 教师图示并引导学生思考: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商务活动环境分析?

(完整版)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教案

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教案 一.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目的 本试验按照会计核算基本步骤,以某企业9月份经济业务为例,分环节安排了整个会计循环过程模拟试验操作,设计了从建账、制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全部过程的会计资料,体现了一个综合完整的会计循坏过程。通过学生仿真练习与实际操作,不仅能掌握会计书写基本规范,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帐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能以切身体会初步尝试出纳员、记账员等不同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全过程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达到加强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二,模拟实训的内容 1. 原始凭证的填制 2. 原始凭证的审核 3. .记账凭证的填制 4.记账凭证的审核 5.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6.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7.科目汇总表编制和总账登记 8. 对账与结账 9. 资产负债表模拟 10.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模拟 11.会计凭证装订与保管 三,模拟实训考核办法 为了使实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对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对学生实训成绩和教师工作量要进行严格考核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实训教学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为全面公正地评价其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两方面双向考核,即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着重对技能整体水平的评估. 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是:态度端正,实训认真,掌握实训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教师的考核要求是:教学态度好,耐心指导学生,具有指导学生实训的能力,能够执行实训计划. 以下是对学生考核的具体方法: 1.日常操作情况占总成绩20%,由指导教师不定时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 检查评定出成绩. 2.凭证,账簿,报表完成情况占总成绩50%,指导教师检查凭证,账簿,报表完 成情况并进行成绩评定,检查时应注意这些实训资料的正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等. 3.出勤占总成绩的20%,按学生的实际出勤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4.实训报告占10%,通过批阅学生的实训报告,了解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并评定出成绩.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教学教案 周数讲授时间章、节备注2 12学时第1章第1~4节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的本质、会计对象、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会计方法及其构成等内容。 重点内容会计涵义、会计对象、会计的职能、会计方法等。难点会计的涵义、职能、方法。 讲授内容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对生产活动的计算和计量仅凭部落首领的头脑记忆即可。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生产活动频繁,劳动产品增加,剩余产品出现,单凭头脑计算和记忆已远远不够,于是产生了“结绳记事”、“刻竹作书”等记录和计算方法。这是会计的萌芽。 二、会计的发展 我国唐代出现“账簿”一词,到宋朝会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四柱清册”。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其含义分别相当于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余额。并归纳出了四柱之间的平衡关系:旧管+ 新收= 开除+ 实在。 明清两代以货币为会计记录的统一量度,并设计了“龙门账”

核算方法,它把全部经济业务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进”指收入,“缴”指支出,“存”指资产,“该”指负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进–缴=存–该。 三、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具体来讲,就是会计是用来做什么的,会计的基本职能归纳为反映(观念总结)和监督(控制)。 (一)会计的反映职能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方面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会计在对各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反映时,主要是从数量而不是从质量的方面进行反映。 2.会计主要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 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会计的反映职能在客观上体现为通过会计的信息系统对会计信息进行优化。这一过程又具体体现为记账、算账和报账三个阶段。记账就是把一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在账簿上予以记载;算账就是在记账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来计算该会计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费用以及损益情况;报账就是在记账和算账的基础上,通过编制会计报表等方式将该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报出。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教案完整版

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教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基础会计综合实训教案 一.基础会计模拟实训目的 本试验按照会计核算基本步骤,以某企业9月份经济业务为例,分环节安排了整个会计循环过程模拟试验操作,设计了从建账、制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全部过程的会计资料,体现了一个综合完整的会计循坏过程。通过学生仿真练习与实际操作,不仅能掌握会计书写基本规范,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帐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全部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且能以切身体会初步尝试出纳员、记账员等不同会计岗位的具体工作,从而对企业会计核算全过程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达到加强对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 二,模拟实训的内容 1. 原始凭证的填制 2. 原始凭证的审核 3. .记账凭证的填制 4.记账凭证的审核 5.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 6.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 7.科目汇总表编制和总账登记 8. 对账与结账 9. 资产负债表模拟 10.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模拟 11.会计凭证装订与保管 三,模拟实训考核办法 为了使实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加强对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与考核,对学生实训成绩和教师工作量要进行严格考核并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实训教学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进行,为全面公正地评价其效果,必须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两方面双向考核,即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学生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着重对技能整体水平的评估. 在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考核要求是:态度端正,实训认真,掌握实训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教师的考核要求是:教学态度好,耐心指导学生,具有指导学生实训的能力,能够执行实训计划. 以下是对学生考核的具体方法: 1.日常操作情况占总成绩20%,由指导教师不定时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 检查评定出成绩. 2.凭证,账簿,报表完成情况占总成绩50%,指导教师检查凭证,账簿,报表 完成情况并进行成绩评定,检查时应注意这些实训资料的正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等. 3.出勤占总成绩的20%,按学生的实际出勤情况进行成绩评定.

基础会计教案—会计要素

基础会计教案—会计要 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六要素的概念、特点、包含的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配以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的对象,那么,会计究竟核算些什么呢?可以说形形色色,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就是六大类,即我们今天将给大家讲解的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新课讲授: 一、会计要素(重点/难点)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基本分类,它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账户的归并和概括。 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资产 1、概念: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特征。 第一,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 第二,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它必须具有能力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第三,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 3资产的内容: 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货币资金:指货币资金存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等。 ②短期投资: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它投资。 ③应收及预付款项:指应收而尚未收回的账款和预付的购货款,属于短期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等。 ④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 商品、产成品 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长期投资:指不准备在一年以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权投资和其它投资。 ②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工具器具等。 ③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 (二)负债 1、负债的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 回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特征: 第一,负债的本质是一种现时经济义务。

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基础会计学:电子教案5第五章 会计凭证

第五章会计凭证 【教学课题】会计凭证的意义和原始凭证填制 【教学时间】 【教学地点】:25#106 【教学班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会计凭证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在填制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的分类及填写 【教学方式手段】启发式和多媒体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 【参考资料】: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葛军主编《会计学原理》参考资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樊行健主编《基础会计》 新会计准则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4740994.html,/ 中国会计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4740994.html,/ 无忧会计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6114740994.html,/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假设,你是采购部门的经理,刚刚采购一批材料,货款已经支付,你会向供应商索取发票么?为什么需要索取发票?对于这些票据,会计部门是如何使用会计语言将其转化为会计信息的?对于这些会计信息我们如何记载? 引入:“什么是会计凭证,为什么需要会计凭证?” 问学生:在采购商品时我们为什么要索取发票?并请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既然我们知道了:索取发票是可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明确双方的责任。销货方需要按规定提供保质保量的货物,购买方需要按规定履行付款的义务。同时,对于个人而言,索取发票是保留对该商品质量的追索权,如果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可以凭借发票要求换货、退货或给予赔偿。对于企业而言,发票是在经济业务发生当时取得的,能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会计部门记账的原始依据。 引出:也就是说,为了全面、真实地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实际发生情况,有必要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填制和取得适当的证明文件。这种证明文件就是会计凭证。例如,购买材料时,由销货方开具发票,销售商品开具的发票,银行支票存根以及会计人员运用专门的方法将上述单据归类、整理后填制的记账凭证都是会计凭证。 下面,我们来就依次来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和分类。 [讲授正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