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材料物理精简

材料物理精简

Hohenberg -Kohn 定理-I

1. 定理1:对于一个共同的外部势v (r ), 相互作用的多粒子系统的所有基态性质都由(非简併)基态的电子密度分布n (r )唯一地决定。或: 对于非简併基态,粒子密度分布n (r )是系统的基本变量。

2. 考虑一个多粒子系(电子体系、粒子数任意),在外部势和相互作用Coulomb 势作用下,Hamiltonian 为

22

r r H T V U T r r dr V v r r r dr U r r r r drdr ψψψψψψψψ++++'-=++=??='''

=???12112()()()()()()()()()

Hartree 单位外部势)(?)(?)(?r r r n ψψ+=电子密度算符电子密度分布n (r )是的期待值:))(?,()(ψψ=r n

r n )(?r n

(1)(2)(3)(4)

(5)(6)ψψ)(?r n (即)Hohenberg -Kohn 定理的证明

HK 定理的证明:外部势v (r )是n (r )的唯一泛函。即由n (r )唯一决

定。换句话说,如果有另一个v ’(r ),则不可能产生同样的n (r ).反证法:设有另一个v ’(r ) ,其基态Ψ’也会产生相同的n (r ).∵v (r )≠v ’(r ) ,∴Ψ≠Ψ’(除非v ’(r )-v (r )=const ).∵Ψ与Ψ’满足不同的Schr ?dinger 方程:H Ψ= E ΨH ’Ψ’= E ’Ψ’

利用基态能量最小原理,有

23

U V T H

????++=V V H U V T H -'+=+'+='?????(, )?(,' )(,())?(,)(,())[()()]()E H

H H

V V H V V E v r v r n r dr

''''=ψψ'<ψψ=ψ+-ψ'=ψψ+ψ-ψ'=+-?

(7)(8)

(9)

Hohenberg-Kohn 定理的证明

?-'+<'dr r n r v r v E E )()]()([24

即同时,把带撇的与不带撇的交换得

?'-+'<

dr r n r v r v E E )()]()([或者

?-'+>'dr

r n r v r v E E )()]()([(10)

(11)

可见(10)与(11)相互矛盾。表明v ’(r ) 不可能产生同样的n (r ) .所以v (r ) 是n (r ) 的唯一泛函。由于v (r ) 决定整个H, 即系统的基态能量是n (r ) 的唯一泛函。

同理,T 和U 也是n (r ) 的唯一泛函。可定义:

))(,()]([ψ+ψ=U T r n F (12)式(12)是一个普适函数,适于任何粒子系和任何外部势。于

是整个系统的基态能量泛函可写为:

)]

([)()()]([r n F dr r n r v r n E +=?(13)

Hohenberg -Kohn 定理-II

定理2:如果n(r) 是体系正确的密度分布,则E[n(r)]是最低的能

量,即体系的基态能量。

证明:设有另一个n ’(r) ,粒子数与n(r) 相同为N. 则

实际计算是利用能量变分原理,使系统能量达到最低(有一定

精度要求)。由此求出体系的真正电荷密度n (r ) ,进而计算体系的所有其它基态性质。如,能带结构,晶格参数,体模量等等。

25

)]

([)]([)]([))??(,()?,())??(,()?,()]

([)()()]([r n E r n E r n E U T V U T V

r n F dr r n r v r n E '<∴=ψ+ψ+ψψ>ψ'+ψ'+ψ'ψ'='+'='?(14)

2.7.1顺磁性物质

顺磁性出现与下列物质中:

具有奇数个电子的原子、分子。此时系统总自旋不为零。

具有未充满电子壳层的自由原子或离子。如:各过渡元素、稀土元素与錒系元素。

少数含偶数个电子的化合物,包括O

与有机双基

2

团。

元素周期表中第VIII族三联组本身以及之前的所有金属元素。

现在,我们只考虑第二条中所说的物质

补充

根据顺磁能够与温度的关系顺磁性物质可以分为三个类

型:

正常顺磁性物质

铁磁性物质在距离点之上也表现为顺磁性

磁化率与温度无关的顺磁性(这类物质的磁性主要

来源于传导电子)

m

B m

H +P

r

B c

H m H -'

P H

B

O

Q

磁滞回线

由于磁滞,当磁场强度减小到零(即H=0)时,磁感强度B ≠0,而是仍有一定的数值B r ,叫做剩余磁感强度(剩磁)。

当外磁场由+H m 渐减小时,磁感强度B 并不沿起始曲线

0P 减小,而是沿PQ 比较缓慢的减小,这种B 的变化落后于H 的变化的现象,

叫做磁滞现象,简称磁滞。随着反向磁场的增加,B逐渐减小,当H=-H c 时,B等于零,剩磁消失,H c 叫做矫顽力,表示铁磁质抵抗去磁的能力。

磁滞效应损耗能量与磁滞回线的面积成正比

)

某温度下s

?k T Nk J B

+31

某些物质当它们受到外磁场H 作用后,感生出与(H )方向相反的磁化强度(M ),磁化率<0,这种磁性称为抗磁性。

表现出磁化率小于零的物质称为抗磁性物质。

抗磁性物质有;惰性气体、大部分有机化合物、若干金属(如Bi 、Zn 、Ag 和Mg 等)、非金属(如Si 、P 和S 等)。电子壳层都是填满的,所以,原子磁矩等于零或虽原子的磁矩不为零,但由原子组成的分子的总磁矩为零。

?抗磁性

H

M χ=许多物质在受到外磁场作用后,感生出与磁化磁场同方向的磁化强度,磁化率>0,但数值很小,仅显示微弱磁性。这种磁性称为顺磁性。

顺磁性物质:稀土金属和铁族元素的盐类、除Be 以外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以及在居里温度以上的铁磁元素Fe 、Ni 、Co 。

具有未填满的电子壳层,所以顺磁性物质有一个固有原子磁矩,但各原子磁矩的方向混乱,对外不显示宏观磁性,在磁化磁场作用下,原子磁矩转向磁场方向,感生出与外磁场方向一致的磁化强度M 。在外磁场中,顺磁性物质显示微弱的磁性。

?顺磁性

H

M χ=

铁磁性物质只要在很小的磁场作用下就能被磁化到饱和,不但磁化率>0,而且数值大到10-106数量级,其磁化强度M 与磁场强度H 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复杂函数关系。这种类型的磁性称为铁磁性。

磁性很强,通常所说的磁性材料主要是指这类物质。磁滞现象

铁磁性物质只有在居里温度以下才具有铁磁性;在居里温度以上,由于受到晶体热运动的干扰,原子磁矩的定向排列被破坏,使得铁磁性消失,这时物质转变为顺磁性。

?铁磁性

H

M χ= 自发磁化

铁磁性物质内的原子磁矩,通过相邻晶格结点原子的电子壳层的作用,克服热运动的无序效应,原子磁矩是按区域自发平行排列、有序取向,按不同的小区域分布,这种现象称为自发磁化。未配对的3d 电子壳层

Fe 、Ni 、Co 、Mn

磁畴

自发磁化的小区域,称为磁畴。各个磁畴之间的交界面称为磁畴壁。

2、自旋波函数

令两个电子的自旋分别为S a ,S b ,其取向如下四种方式:S a S b

()()()()()()()()()()()()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21214212132121221211////////,,,,????????????----====则满足对称性要求的自旋波函数为:反对称性:

()()()()()

0,0212/12121==?????????---z b /a b /a /A S S S φS φ S φS = φψ代表两电子反平行自旋。

3、总波函数

由于电子是费米子,故包括轨道波函数与自旋波函数的总波函数须取反对称形式:

()()()()()()

()()()()()???

??==?????+-==????????????????????????==????????????????????????????????=----0,11,11,12121212121212121z b /a /b

/a /z b /a /z b /a /S S S S φS φS φS φS S S φS φS S S φS φψ对称性:

自旋波函数

轨道波函数,:归一化常数,χμχμφχμφμχc c c c S

A A

S ??

?==?=Φ21

讨论:

1.H 2的A<0, →E S

定(能量低)

2.对其它体系,若A>0, →E S >E A →电子自旋平

行取向→自发磁化。结论:

静电交换作用影响自旋的排列:

?A>0,平行取向(铁磁性排列),能量低;

?A<0,反平行取向(反铁磁性排列),能量低。

对于基态,要求E ex <0(以满足能量最低原则),

02b a A S S

1.若A<0,则,自旋反平行为基

态(反铁磁性或亚铁磁性);2.若A>0,则,自旋平行为基态

(铁磁性);

3.若A =0,系统能量与近邻电子磁性壳层中电子相

对取向无关,因此物质呈顺磁性。(A 是决定物质磁性的重要参量)

若磁性晶体单位体积中有N 个原子,则:

0<=?θcos b a b a S S S S

0>=?θcos b a b a S S S S

j

i j

i ij ex A E S S 2注:

1.交换作用只有发生在磁性原子或离子间时才会对自

发磁化产生影响。

2.交换作用是一种近程作用,只能在最近邻之间。

a 、若i 原子与j 原子相距很远,则:A ij =0

b 、A ij ≈A i ,j +1

3.因此可以认为A ij =A (常数)

j

i j

i ex A E S S 24.若相邻自旋夹角很小,S i =S j =S ,则:

∑<-=∴N

j

i ij

ex AS

E φ

cos 2

2

直接交换作用

1928年,弗仑克尔提出:自发磁化起源于电子间特殊的相互作用;海森堡证明:分子场是量子力学交换作用的结果。

从此得到结论:铁磁性自发磁化起源于电子间的静

电交换相互作用。

一、交换作用模型

中两个电子的相互作用来(一)、交换作用原理(以H

2

说明交换作用的原理)

1、轨道波函数

→2H(孤立),其波函数分别为:当R →∞,H

2

反(亚)铁磁性u =a/r a :晶格常数

r 0:未满壳层半径

Slater -Betle 曲线

顺磁性A=0

顺磁性

A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