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评点(议论类)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评点(议论类)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评点(议论类)
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评点(议论类)

2007年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评点(议论类)

学会成长(2007年全国卷I)

陕西考生

可曾见过悬崖上跃起的雏鹰?在风雨中,它为何敢奋力前冲?那是因为在它的身后有母亲的叮嘱和鼓舞。

可曾见过春日里生出的新笋?在阳光下,它为何能日高盈尺?那是因为在它身下有经年的老根为它吸收营养。

我们也正在长大。年少轻狂的我们总认为我们自己什么都行,什么都会,不愿意听父母那善意的唠叨,不理会老师那谆谆的教诲,不理解社会那繁多的规定,贸然上路。起初心怀颇多梦想,幻想着自己的伟大、勇敢和成功。而踏上行程之后总觉得一切过于平淡,与梦想差得太远。于是心情不再热烈,梦想渐渐消散,行程终于变得枯燥。无奈,失落,感叹现实的乏味,以为自己已经大大地摔了一跤。而真正的挫折和不幸却最容易在这时悄悄向我们靠近。当我们突然看到挫折那狰狞的面目时,我们已经来不及防备,来不及躲闪,于是倒下了,倒得那么彻底,只落下一个被打得遍体鳞伤的下场。

这时,我们的思想似乎才开始真正运转。父母为什么总说“你要做行动的巨人,而不是语言的巨人!”老师为什么总要我们领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意蕴。社会为什么总是在倡导“理论要联系实际”。回顾我们的成长经历,从牙牙学语时我们就被母爱包围着;从蹒跚学步时,我们就被父爱笼罩着。老师在悉心教导,社会在百般保护。我们一路走来,竟然学会了任性,忘记了理解;学会了苛责,忘记了给予;学会了自大,忘记了听从。于是走了弯路,摔了跟头。

这时,父母不会责怪,只会给我们付出更多爱心;学校和社会不会旁观,定会为我们提供机会。而我们该从每一次摔跤中汲取些什么呢?

学会成长,学着聆听父母的唠叨吧,因为那唠叨里饱含着他们对我们的眷眷深情!

学会成长,学着理解老师的教诲吧,因为那教诲其实是我们今后做人的基本道德!

学会成长,学着适应社会的规矩和习惯吧,因为那些规矩和习惯在调节我们与他人的关系!

点评:

原载“陕西阅卷负责人点评”:见解独到,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有力,这篇作文在诸多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素质。在切题方面,文章始终抓住“孩子摔跤”的比喻意义做文章。对漫画含义理解全面,文章与命题咬合紧密,显示了考生很强的切题意识。在确定立意方面,显示出一定的胆识。“学会成长”,“学着聆听”,“学着理解”,“学着适应”显示了考生活跃的思维。在行文布局方面,无论整体或局部,结构安排清晰严谨。在语言表达方面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不仅是为了外表的华丽,而是为了更加透彻地说理抒情。

命题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而本文置漫画家长学校社会过分关注孩子的含意于不顾,只是抓了漫画的标题“摔了一跤”做文章,应该是审题有误而偏离题意了的。

启示:

审题之误,是考场作文最大的失误,是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考生当慎之又慎。№02

谁为青春买单(2007年全国卷I)

河南考生走在青春的大道上,我们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微笑着走过风风雨雨,也走过一段平凡而又奇特的青春路。

手牵手,父母伴我们启程走进青春;

肩并肩,师长陪我们奔跑追逐青春;

心连心,你我他在命运的琴弦上谱写青春。

谁该为我们的青春买单?你无言,我无言,大家都无言。或许我们都经不起时间的拷问,就匆匆给青春画上了句号,但那不该,不该是我们应有的人生。

风雨无常,父母的手再温厚也只能温暖我们一时半刻而非永远;师长的陪伴也只能定格在仅有的几年情谊;社会,投来的期冀和希望也只是我们青春的一个筹码,青春掌握在自己手中,没有永远都幸福的人生。

曾经,为那个大学生感动得落泪,只为他用自己书写的青春向我展示了男子汉的坚韧刚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或许洪战辉应该手捧着四面八方而来的捐助去继续青春,或许他该凭着学校与家庭的关怀去追求另一种人生。但是,洪战辉,他没有。再难也要一个人踏实地走过,再苦,也不接受社会一分钱的捐助。这就是他的坚守,坚守青春,选择自己的青春。

也许,你会认为他是造作,也许你会认为他冷漠,也或许,你把他定格为男子汉的倔强与任性。也罢,青春是自己的舞台,为自己的青春买单是洪战辉人性的亮点。

相反,社会上那些靠别人买单的人。却似乎平淡而漠然地走过青春的舞台,只留下永远的遗憾。记得有篇报道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兰州市民周女士收到儿子千里寄来的脏衣。这怎能不让那些在温室中成长的花草深深低下他们的头呢?家长的溺爱让他们迷失了道路,师长的宠爱又让他们时刻以自己的成绩来定位人生,社会呢?又在为他们营造保护的氛围,摔倒了他们会大哭,永远不会考虑如何站起。在青春的舞台上,他们只是被人搀扶的弱者。

我想,父母爱孩子都是天经地义,学校和社会保护孩子也是应有的本分。但是,孩子的青春不是用无边无境的爱做筹码的,他们想要放飞,就让他们飞吧,飞翔在湛蓝色的天空下,飞翔在广阔的海洋上,去搏击长空,俯瞰人生。

青春,要有保尔的精神,要能绝境中求生,要有爱有痛,不在爱的旋涡中丧生,只激流勇进,追逐一生。

谁为青春买单?

不是家庭,也不是学校,更不是社会,而是我们自己。

点评:

文章主要通过正反举例论证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要自我磨砺,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的青春买单。文章能针对现实,关照自我,能正反论证,辨证分析,能层次清楚,观点鲜明,这些都不错,但即便就文论文,也难说是上佳。文章的突出亮点在以“谁为青春买单”架构全文,切入点好。

看到河南考生的三篇“满分”作文,有一篇理解题意非常准确的,惜乎文字欠佳;这篇文章强调成长过程中要靠自我磨砺是好的,但针对的都不是材料含意所指教育者的夸大挫折过分关注,可惜。

启示:

架构文章,切入点和立骨处都是至为紧要的。

№03

爱,更需要“复制—粘贴”(2007年全国卷II)

甘肃考生“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一首歌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句,是对一个社会中冷漠人群中最震撼人心弦的呼唤。

习惯了在快捷的信息网路上生活的人们,每天不知进行着多少次的“保存”、“复制”、“粘贴”、“删除”之类的操作。可你试着将一些人类的美德类似地操作过吗?请让我告诉你一个美妙的操作,把爱先“保存”再“复制”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粘贴”,试一试,你

将因此而快乐一天,甚至一生。

第一次从《读者》上读到丛飞的故事,让我感动到流泪,更让我羞愧到脸红。二十岁了居然没有自发地捐过一次钱,习惯了对身旁受难者的冷漠,甚至特别地轻视他们。念小学的时候,还知道偷家里的一块干粮给乞食者,后来慢慢的就不这样做了,开始去呵斥他们,大家都这样,原来我们学会了把爱“删除”这个操作。

从内心说,把爱“删除”是不快乐的,你内心永远会随物质的变化而变化,但你永远会记得小时候当你把食物偷递给乞食者时,他给你的那一个发自内心的感激笑容。学会把爱“复制”、“粘贴”你就是爱的天使,我崇拜丛飞,崇拜白芳礼老人,还有小李和他的同学们以及这些传播爱的领头人,但我更爱捐出自己全部压岁钱的那个同学。因为她知道不只是接受,更重要的是付出。一颗感恩的心永远是一个盛放爱的晶莹透亮的水晶盆,一张拉不下的面子,仅仅是一张漏洞百出的网,真的有点可憎。

爱,需要每一个人去“保存”、“复制”和“粘贴”,而不是仅靠一人或一个基金会去传播。社会需要丛飞、白芳礼、李亚鹏和王菲的爱,更需要的是每一个伸手投足间的爱,爱可以“积小流成江海”。

爱,没有“删除”,也不只是“保存”,它更需每一个人去“复制”,去“粘贴”,只要人人都“粘贴”一次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点评:

本文通篇以比喻形象说理,为结构文章找了幅骨架。文章标题别致新颖,比喻形象生动且具时代气息。文章首尾呼应,突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主旨。主体部分正反说理,阐明对爱“粘贴”能让人“快乐一天,甚至一生”,而“删除”“是不快乐的”,是“可憎”的,以彰显主旨。

我理解,“复制——粘贴”,还只是一种等值等量的简单回报或传递,而我们民族还倡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那么,在“复制”“粘贴”之间还有一个“放大”的操作,即“复制——放大——粘贴”当更好。

启示:

让文章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吧!

№04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2007年北京卷)

北京考生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

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

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点评:

原载点评:“在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在一个‘嘻哈’盈耳、‘娱乐至死’的年代,在一个决定前途命运、两个半小时完成所有试题的场合,一个中学生会怎样完成一篇高考作文?

“于是阅卷中我们看到,更多的考生选择了谈‘恬淡’,不约而同地让伟大的古人李白、陶渊明、苏轼佐证自己的观点,尽管不知何为真正的恬淡;更多的考生选择了写‘春天美好的品格’,让华益慰、王顺友、‘微尘’等‘感动中国’的人物作为事实的论据。正当大家慨叹让最不懂寂寞的学生写一篇‘何谓寂寞’的文章有多么不容易的时候,这样的一篇文章出现了。于是阅卷六组的全体老师兴奋起来,奇文共赏,一人点评一句——

“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点是立意深刻,脉络清晰。文章开篇点题,由诗句感叹寂寞,把‘细雨闲花’的‘迷蒙’‘柔美’拓深为情感的滂沱壮烈,即‘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接着以纳兰性德和李煜为点例,来阐释寂寞为何,即‘寂寞的意义’。第六段列举陆游、王维,将寂寞升华为‘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第七段内容上又进了一层,由‘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拓展为‘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让人仰望’。

“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丰厚的材料积累和深厚的思想沉淀,是一篇颇有韵味的考场作文。”

只能叹一句:就是文学院的大四学生,又有几人能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内写出如许文字?(原载点评,点评人佚名)

启示:

丰厚的材料积累和深厚的思想沉淀可化为文章的骨血和灵魂。

№05

有句话常挂嘴边(2007年天津卷)

天津考生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常说的一句就是:“您吃了吗?”看似平平常常的一句话,其实里面大有讲究。

民以食为天,填饱肚子在几千年内成了大多数国人最基本的人生追求。从尧舜禹汤开始,历经秦汉唐宋,再到明清民国,直至三十年前,能吃饱历来就是一小部分高贵之人的专利。生产力低下,靠天吃饭,赶上老天爷不高兴,或者有个兵灾匪患什么的,小小百姓就都得勒紧腰带过日子,能活下去不被饿死就是最大的幸运了。所以,见面问一声“您吃了吗”就没有丝毫的虚套在里面,而是发自内心的关照与呵护。我们可以想见,其时其地的人们在说这普普通通的四个字时语气的真诚与虔诚,里面又饱含着多少无奈与渴盼啊。“您吃了吗”,其实也是在问自己,我今天吃了吗?我今天的肚子充实了吗?明天的早餐我准备好了吗?

也有过所谓的“太平盛世”,风调雨顺,仓廪丰实,这时的大部分百姓应该是能吃饱饭的,但见面的第一句台词仍是“您吃了吗”。这时的四个字我想应该怀着一份对上天的感激,一份对皇恩浩荡的涕零。毕竟能吃饱饭了!这四个字还应有一份提醒,好好珍惜吧,千万别浪费粮食,千万别糟蹋饭菜。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手中有馒头,莫忘饥馑时。这四个字可能还有一层憧憬,今天能吃饱了肚子,希望明天能吃得上些档次。吃饱,更要吃好。“您吃了吗”实际蕴含着国人生活的现在时与将来时。

古老的中国在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风雨雨,才终于在30年前的一声春雷响后,真正实现了祈望了几千年的梦。“您吃了吗”里面不再有挨饿的担忧,不再有十之八九要落空的渴盼,丰衣足食的中国人在说这四个字的时候真真的是“底气十足”。再也不用担心明天无米下锅,再也不用担心老天发怒,再也不用担心梦会破灭。人们“担心”的是怎样吃得才能更好,怎样让生活比蜜还甜。于是,“您吃了吗”也就愈来愈加大了其单纯“打招呼”的比重——但我明白,人们是满心欢喜这样的的“虚套”与“客气”的。

我相信,“您吃了吗”可能随着生活的丰富多彩与高质量而逐渐退却,不再常挂在人们的嘴边,这是进步。但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在心底给“您吃了吗”留个位置,为了不忘过去,为了珍视眼前,更为了追求无比绚丽的明天!

点评:

这是一篇素朴而优雅、散淡而整饬、自然而谨严、细婉而大气的生活随笔(或者我们把它叫做小品文),一句“您吃了吗”,确实写出了讲究。饥馑荒年里,“您吃了吗”是“发自内心的关照与呵护”,其中饱含了“无奈与渴盼”;“仓廪丰实”时,“您吃了吗”是“一份对上天的感激”,也含有“一份提醒”“一层憧憬”;——““您吃了吗”实际蕴含着国人生活的现在时与将来时”。难得的是,文章由“您吃了吗”写出了历史的沧桑,写出了民心的相背,写出了改革开放给百姓带了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后一段来得实在而凝重,使文章阔开旨意。全文虽小摘短拈,轻言细语,却清真自达,意旨宏远。

启示:

好看不过素打扮。清爽、真切、诚恳,是高品位之美。

№06

有句话常挂在嘴边(2007年天津卷)

天津考生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即对自己严格要求,日省吾身,见贤则思齐,见不贤则内自省。孔夫子曾教导弟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的就是此意。

对做学问者来说,严于律己的精神必不可少。纵观历史,凡学有所成者莫不深知此理。古时学者悬梁刺骨,囊荧映雪,故有纵横捭阖之才,经纶世务之智;王右军临池练字,在池中洗笔,竟染黑了一池水,故后有书圣美誉。其精益求精,严于律己的决心意志着实令人敬

佩。也正因为这种精神,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经世济国之才。

对修养自身者而言,严于律己更显得尤为重要。儒家朱熹强调“吾日三省吾身”,不断检视自己的行为。法家荀况同样也说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名而行无过矣”。可见反躬自省,严于律己对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

以此看来,严于律己可达到不断完善自己,以至于“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宽以待人”即宽容地对待别人,多发掘欣赏别人的优点。只有如此,才能发自内心地热爱民众,即儒家所提倡的“仁”,和墨家所阐释的“兼爱”。

孔子将“恕”归结为儒家要义之一,劝说人们原谅他人的过错,包容他人的缺点。我们身边经常有这样的人,今天抱怨这个人太小气,明天又说那个人目中无人,以致于弄得人际关系紧张。因为他不懂得宽恕别人,看人只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当然就无人可入其眼。试问天下又有谁是十全十美的呢?经常义正词严地指责别人难道就能说明你身上缺点很少?恐怕事实恰好相反。

进一步来说,如果一个人经常欣赏别人的优点,那么在他眼里则天下无一人不可爱,又哪会心生怨恨呢?东坡流放岭南之时,曾与化外人比邻而居。但他看不到他们的粗鲁,而只看到他们的豪放和不拘小节;看不到他们的不知礼仪,而只看到他们的自然率真。故虽生活艰苦而能得邻里多方援助,结交到不少好友。所以懂得欣赏别人的人总是乐观愉快,兼怀仁爱之心。

“宽以待人”是最好的为人处世之道,它令人旷达无忧。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言治学修身,一言善处人际,人生三昧尽在其中。如此金玉良言不止应常挂于嘴边,更应反复思量,定能从中获益良多。

点评:

这是一篇修身类随笔,虽然纵横捭阖谈古论今材料丰富气象非常,且用笔也还老到练达,但整体上明显差于上一篇同题(“您吃了吗”)作文。相较细究的话,有这样几点:且不说“宽容”部分可能是带了现成的进场,至少可说是“老生常谈”或者“旧题新作”,选题上不如上一篇,文章价值不如上一篇;既写严己,又写宽人,开口过大,不如上一篇来得从容深厚;结构上也似有些前轻后重前虚后实之病。另外,常识上还存在错误,比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所针对的角度是相同的,不是各言一端;又如,荀子称为儒家“季圣”,是孔孟之后的集儒家之大成者,说荀子为法家当是“文革”时出于政治需要的说法;再如,“严于律己”本指修身,文章主要阐述在治学上,所举例子都是勤奋刻苦方面的,并非自律。

启示:

在有多个角度多种题材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发人之所未发,可先胜一着。

№07

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年上海卷)

上海考生野草从狭缝中冲出,于是迎来生机;流水从山谷中冲出,于是汇入大海。生命中,隐型的关卡不时地横在我们的面前,无法逾跃,便无法流光溢彩,因此时时不忘:必须跨过这道坎!

必须跨过青春这道坎。“青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青春是明丽、希望的象征。然而,正如欢快的流水下涌动的暗流,青春也夹杂着叛逆,浮躁与冲动。乒乓球国手陈,年少气盛,前途光明,却在输球后大摔球拍,做出了极为失态的表现。这不能不让我们扼腕叹息,他的年轻心志未曾伴随功成名就生长,而是在尚未拥有从容,淡定心态的时期获得了过早的名誉和负担。青春是一部太仓促的书,如果没有在正确引导下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那不仅有碍于个体的发展,更有碍于社会伦理道德的形成。相反,让我们拿刘翔的成功作对比。他的自信与张扬让他赢在起跑线上,在跨过一道道赛道之坎的同时,他用那蓬勃

风发的意气跨过了年轻而浮躁的秋,于是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一份人难能可贵的品质!

必须跨过挫折这道坎。“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遭遇挫折,唯唯诺诺,便永远被挫折湮没;鲁莽硬闯,也不免头破血流;于是,正确地审视自我和乐观昂扬的态度才是逾越这道门坎的由内而外的力量。雅典的古代演说家德摩斯梯尼正是用不灭的信念方才克服口吃,成就了事业。跨过挫折这道坎,需要有韬略家一般的自我评析,哲学家一般的处事智慧,诚然,最为关键的莫过于冒险家般冲出险阻的勇气。心志不灭,面对挫折的坎,我心无畏!

必须跨过思维界限这道坎。思维的狭隘会伤害真理。迈耳发现原子守恒,鲍耶创立非欧几何学定论,却因思想太过超前,不为当世所接受。

无法打破思维的定式,社会的发展将受到阻隔。因此,思维这道坎,用宽容去跨越。一味否定超前的思维将之看作异端,都是心胸狭隘的表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仅仅要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包容,更应该推崇社会的各种思想百家争鸣,多元化的发展与和谐。比起那个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年代,如今的学术精英化面向草根化着实是令人乍喜的转变。必须跨过思维这道坎,国家的繁荣才有不竭的推动力!

青春的门坎,用成长去跨;

挫折的门坎,用信念去跨;

思维的门坎,用宽容去跨。

在那些已经跨越和即将到来的隐型关卡面前,对自己默念:我们定能跨越!

点评:

粗略看来,文章首段类比论证并提出观点,主体部分三个并列段呈扇形结构分列三个分论点,每段开头用“必须跨过这道坎”造成视觉冲击,结尾用排比句归结,感觉构架井然圆合;论证方法多样,又是正反举例又是引言论证,举例更是古今中外五门八行广征博引;对偶、排比、比喻等表现方法也俯拾皆是;又兼具词汇丰富文气充沛的特点;当是漂亮得紧了。

但仔细一看,就有了些黄脸婆厚施粉黛的意味,越看越不舒服了。且不说多道坎可不可以用“这道坎”称代,单就整体看,青春、挫折、思维,三者如何并列?也不必细细考究主体部分有几处是有内在逻辑的,就看一下末尾起归结作用的排比句,那算什么话,符合事理么?

启示:

文章首先要管好通不通对不对,然后才是美不美。

№08

必须跨过这道坎(2007年上海卷)

上海考生山是一道坎,它高,它威严,它绵延着一股凌人之气,阻挡着人们的脚步。然而再巍峨的山也能被征服,我不禁问:世上还会有跨不过的坎吗?有个声音告诉我:别忘了,你心中横亘着的才是永恒的阻碍!呵,是啊,我们不就时常在心里那道坎前退缩吗?

这叫人想起凯文·卡特和它那张获得普利策奖的照片:一位苏丹女孩在前往救济站的路上被秃鹰袭击着,她无力反抗,眼里饱含泪水与恐惧。卡特用这照片纪录了非洲大地的苍凉悲情,却被更多人指责缺乏道义与人性。其实他在按下快门后马上掷出了石子将女孩抱进救济站,然而众人的尖锐还是将这位摄影师的心刺伤了。“生命的痛苦远比快乐更让人难以承受”,这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自白之一。

一颗明星的陨落犹如落水的石子般不再夺目,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这双善于捕捉世间之真、人性之美的眼睛,竟是卡特给自己垒起的一道坎!惋惜之余,是否还应唤起那心灵的坚强与无畏呢?倘若总是在流言里逃进阴影,这道心坎将永远成为负担。所以勇敢的人,你必

须握紧拳头跨过去!

这道坎,无形,这道坎,拦住了太多人。当柳三变忘情于戏楼霓虹青衫红袖间,当王国维顶着前清遗老的旧帽对想象中的王朝难以释怀时,他们的光芒淡了,他们的精气散了。柳永终究只吟那儿女情长的歌,王国维终究只属于皇城那一泓湖水。

心坎,竟如此难以跨过。但是,我们必须跨过!谁说面对心理的煎熬我们从未获胜?

犹记得黄永玉先生说过,文革下放时,他与表叔沈从文擦肩而过。正是在那条乡间小道上,从文先生说了三个字“要从容”。我感动了,为那平淡的三个字里传出的力道。仍是那段艰苦卓绝的时期,童第周被从中科院系主任的位置上拉下马,他被批斗,被叫去扫了整整五年厕所。然而这位瘦小的知识分子没有惊慌失措乱了方寸。他每天坚持在八点前完成工作,因为这是表示他“对八点后工作时间的尊敬”。

这些人,也是平凡的人,他们也曾面临世间最难熬最残酷的一道坎,但他们挺过来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必须跨过这道坎!

心里的坎,捉摸不定,可以叫人在平静中怀有深深的绝望,然而跨过去了,我们就都是胜者,所以我记住了,必须跨过这道坎,才能迎来人生的另一页精彩篇章!

点评:

本文选择心魔这道坎,角度独到。可以看出作者平素涉猎广泛,积累比较厚实,语言素养不错。整体上肯定比上篇文章好,但也有些值得细究的地方:心魔这道坎是不是还要落在实处一点——是谁(文中应该是自我)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了什么样的心理障碍,“坎”不落在实处的话,“必须”就无以附着;凯文?卡特之所为是违背了基本人道精神的,不能还是“善于捕捉世间之真、人性之美的眼睛”,对其的谴责更不是“流言”,面对这道“坎”,恐怕只能是修正认识,改正错误;另外,柳三变、黄永玉、童第周所面对的是否是“这道”“心坎”,似也当存疑。

启示:

切不可因舍不得材料而偷换话题。

№09

行走在消逝中(2007年浙江卷)

浙江考生流水匆匆,花开花落。踏着消逝的昨霄,世界在行进。

当一丝青绿泛起大地,当一眼新绿绽放枝头,当一声鸟鸣响彻天际,生命的辉煌开始了。然而生命的衰落与消逝也在同时开始了。也许没有人能辩清“消逝”与“行进”,消逝中,我们不断行进在新的风光中;行进中,一路的风光又离我们而逝。消逝的昨天,令我们回味无穷;消逝的昨天,促使我们学会珍惜。我们在消逝中继续前行;我们在消逝中走向成熟与理智。

天还是那个天,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河也还是那条河。所以我们视而不见漠不关心,所以我们麻木。直到有一天,天已不是那个天,月亮已不再是那个月亮,山野失去了绿色,河水消逝了清澄,我们才明白了曾经的美好,才懂得了拥有的可贵。人生岁月匆匆,转眼从婴儿长成儿童,转眼从儿童成为少年,转眼成为青壮年,转眼又成为了两鬓斑白的老者……生命总是这样无情的消逝着,所以我们学会了珍惜现在的分分秒秒。感谢消逝,人类从此学会了珍惜。

昨天,一路走来,人类伤痕累累。太多的荆棘,太多的坎坷,让人类找不到成长的方向,使人类看不到未来的路。昨天,人类害怕,人类悲伤。但今天,阳光明媚,昨日的坎坷消逝了,昨日的荆棘消逝了,昨日的悲伤也消逝了。时光的消逝让类忘记了昨天的悲伤,今天的人类重又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人类重又上路了。感谢消逝,让人类学会了忘记,忘记昨天的忧伤与不快。

“吹尽黄沙始到金”,历史的长河滚滚而逝,它一路荡涤污浊:殉葬制度灭亡了,连坐的酷刑制度灭亡了,近亲婚配消逝了,小脚习俗消逝了……迷信、愚昧都渐渐消忘了,科学、文明从而得以大显风采。所以我们要感谢消逝,感谢它带走了一切落后,感谢它能让人类在更美好的土地上发展,感谢它让人类不断地走向新的文明。

是的,消逝的也还有美好,有古丝绸文明的灿烂,有古巴比伦文明的辉煌,有唐王朝的繁盛,有古罗马的繁荣。但这些更可以激起人类创造新文明的斗志。

消逝,宇宙运行不变的规律。人类在消逝中发展,我们在消逝中成长。在消逝中学会珍惜,学会忘记,在消逝中奋然前行吧。

点评:

本文依照命题提示写人类在消逝中前行。取像大而落笔细,具体写了三点感悟:消逝让人类学会了珍惜,学会了忘记,激发了斗志。在行走中,消逝不断,也收获不断,人类在走向成熟与理智,走向更为灿烂的文明。文章虽不够精致,但还算大气。

启示:

紧扣题旨,分层展开,具体阐述,是成就考场议论文佳作的基本要素。

№10

怀想天空(2007年江苏卷)

江苏考生中央电视台一号演艺大厅一期节目开始录制……

崔永元(以下简称崔):各位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新一期的《实话实说》节目。今天,我为大家请来了我们的两位老朋友,白云女士和黑土先生,让我们热烈欢迎!

白云、黑土进场……

崔:大叔大妈,欢迎你们再一次来到我们的节目做客!

白:小崔啊,你也甭客气了,俺们不都是老朋友了嘛!

黑:对啊小崔,我们还得感谢你呢,上次的节目一播完,我们可就火了,都上春晚了,还有人找我签名呢!

崔:那个大叔大妈,我们也都别客气了,开始今天的话题吧!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怀想天空”……

白:天空有啥好说的,不就是蓝的嘛,还有鸟在飞。

黑:错!(拿出一个小本子,站起身)浩荡春风吹大地,天空黑了一大片,空气污染不得了,这得抓紧去治理。

崔:那个……污染问题会有人治理的,我们今天谈的这个天空啊,不是那个天空……

白:要不是宇宙?

崔:也不是宇宙,是人们心中的天空,是人们遐思的天空……

黑:那就是理想吧!

崔:差不多就是那意思,那么请大叔先说说吧!

黑:……(沉默)

白:(看着黑土)还是我先说吧,那时候还是小姑娘的时候,没有什么多大的抱负,就想嫁个有钱人,可现在我知道这个想法错了。我这才发现,那时候的生活是多么枯燥,没有乐趣!大概是因为没有追求吧,我的天空也许被严重污染了……好在后来有了黑土……

黑:(握着白云的手)那时候吧我是一个读书人,满怀着报答国家的雄心壮志,可是时势弄人啊!我被当成右倾分子批了,送去了乡下改造……

崔:大叔大妈也就是那时候认识的吧?大叔您也别伤心,您和大妈现在不是过得挺好嘛!

黑:那得全靠她啊!(眼中泛出光芒)那时候我就觉得我的天空一片灰暗,做任何事都失去了意义。后来都亏她陪我,并教导我……

白:那时候我就觉得他挺有才的,却没有用武之地,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黑:自从听了她的话后,我就鼓起勇气,开始打拼,我觉得我的天空又放晴了!

白:他的精神也影响了我,是他把我天空的污染给治理了!

崔:大叔大妈的故事很感人,这也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认真面对生活,我们的天空始终是蓝的,是“辽阔”的!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天有多高,心就有多高!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天空遨翔,在长天上写下“和谐”,写下“科学”!下面请大叔大妈用一句话总结一下吧!

白:娃娃们,要加油啊!为你们的早晨的天空增添色彩!

黑:呃……这次来的火车票,也能给报吧!

崔:……

掌声响起,节目结束……

点评:

这篇文章从表达方式上看,应归于记叙文,从表现手法上看,可归于杂文一类,在议论类点评这一块南京卷佳作缺如,便还是将这篇文章归到“议论类”这块来了。

这篇文章可能是借鉴了别人用过的杂文形式,但文章是自己的。文章寓庄于谐,亦谐亦庄,于轻松活泼中透着沉重厚实。尤为难得的是,作者对崔永元白云黑土的两期春晚节目是非常熟悉的,整体风格和人物性格都把握得不错。显示了作者相当不错的写作功底。

稍有遗憾的是,将黑土改为“读书人”“右派”与文章黑土的表现有冲突,比如说拿着小本子读的那首“诗”。

启示:

不必盲目仿效形式,但自度可以驾驭的话,考场作文也不妨幽他一默,潇洒一回。

№11

诗意地生活(2007年湖南卷)

湖南考生掬一捧清水,我便醉倒在春风里。空气中尽是幽幽的香气,那些无比珍惜的年华便从指尖绕过,无声无息。

诗意,诗意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意是徐志摩的“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诗意是“恰似那满城的春雨,飘洒在我心底”。每个与文字有着不解之缘的人,都在现实中或是梦中追寻着那个诗意的心灵港湾。我们的生活不是至善至美,但我们的心灵却可充满诗意。

常有人说:“现实真是太残酷了!”现实中的平凡与庸俗是与诗意格格不入的。海子、海明威、三毛都在生命灿烂的季节自尽,他们的文字无不鼓励人们热爱生活,坚强向上。当他们内心完美的诗意生活与现实相违背时,他们走向了极端。读他们的文字时,我哭了,不是因为女孩的多愁善感,而是因为他们的诗意生活找不到与现实的结界时我哭了。我突然悟到诗意是建立在现实上的,他们太热爱诗意,我们平凡人同样有自己的幸福,那是需要用心去领会的。不要过于追求虚妄,其实平凡也是诗意地生活。

诗意可以是一杯香茗,可以是一池清水,可以是一缕花香。在这千变万化的世界里,任何东西都蕴藏着诗意。而我们就在这无限的诗意中生活。几米写过“街上的灯忽明突暗,我的大头鞋打在石板路上寂寞的响,我知道这条路上不是我一个人走过”。他有严重的病痛折磨他,却没有放弃心中的梦。他用画笔和空灵富有哲理的文字影响了多少迷茫的人们。因为他诗意地生活,为生活的渴望让他心灵芬芳,被诗意包围,文字中、画面中能读出诗的意境,那么他一定是把病魔也当作是人生中的一首诗了,他一定幸福地生活着。放开紧闭的心,去拥抱生活中的诗意吧!诗意地生活就是把任何苦难都当作诗去品味。然后酿出人生的甘霖。

胡兰成说:“他喜欢用透明玻璃杯喝红酒”。张爱玲最终离开了他,别人眼中委琐的爱情,

可只有沉浸在其中的人才知道,那是诗。醉的感觉就是诗,如果有一刻你因为一件小事而心灵沉醉,那就是诗意地生活。

热爱平凡的人,热爱世界万物、热爱上天施压给你的苦难,把现实与诗般的心境交融在一起,那样你就能诗意地生活,不要抱怨生活中无诗意。

点评:

文章集中笔力论述“我们的生活不是至善至美,但我们的心灵却可充满诗意”,开口小,角度新,因而也容易挖掘得深。文章正反论证,对比鲜明,联系紧密;行文表达准确,述议自如,文气贯通。像“如果有一刻你因为一件小事而心灵沉醉,那就是诗意地生活”这样的句子,堪称“精警”。

从文中的例证可见出考生的文学素养和认识能力,这必定是长年阅读和思考的积淀,绝非刻意准备所能为之。

启示:“开口小,角度新,挖掘得深”,是鲁迅先生教给我们的议论文法则。

№12

诗意地生活(2007年湖南卷)

湖南考生人安静地生活,哪怕是静静地听着风声亦能感受到诗意的美好。

——海德格尔诗意地生活,自可“闲观好山当户碧云晚”;诗意地生活,自可“静赏古层贮月松风凉。”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存世在百年之间,生命之路惟有用一份清明与淡定去行走,诗意地生活,它可找等到自身真正的价值。

繁琐的俗世,人总是难以舒展最初的念意。纷扰的世事,迷乱的红尘,人们为俗务烦扰,让快乐的心蒙了尘,在成功的阶梯上摔了跤,才记起先哲们所说的“诗意”与淡定。

诗意地生活,世事烦扰不再

泰戈尔说过,死之烙印将生命本真烙在生之硬币上,使它去购买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惟有诗意地生活,才能清明淡然的看待纷争的世界,让烦扰不再。

千舸过尽,一片汪洋,采石矶孤独地清点倒影,浊浪便是一杯煮过的酒,李白这一喝,便醉了一部唐代编年史。仗剑天涯的李白,选择了诗意地生活,于是便让历史留下了青莲居土洒脱的身影,一匹青驴,一袭青衫,让李白找寻到了生命本真的快乐。

诗意地生活,生之价值彰显

康德说惟有心中的道德律与头顶上的星空令他敬畏,当我们选择诗意地去生活时,方能探寻到生命最初的敬畏。

穿越庄周梦蝶的翩跹,超脱老子骑青牛而过的函谷险塞,踏过孔子脚下不逝的东流之水,诗意地生活,蓦然回首,生命微笑。书破万卷的杜甫,选择了诗意的生活,于是便让汗青里多了一位诗中圣哲。纵然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凄苦;纵然是“老病有孤舟”“凭轩涕泗流”的悲凉:纵然是“卷我屋上三重茅”“高者挂罥长林梢”的窘境;少陵亦不改己志,用一支如椽巨笔,还原了历史本相与民生疾苦,一只小船,一席凉被,让杜甫探实到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现实的世界里一片狼籍,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彩灯闪烁,烁干了安宁。素琴吟风的高雅不再,短笛赏月的古韵难留,现代人创造的物质文明中心灵的安宁难以寻求。

诗意地生活,拂尽世俗尘埃,清静红尘纷扰,让我们在双手合十的微笑中诗意地生活,找寻到深藏在星辉斑斓里的美好。

点评:

文章评说历史,落脚现实,以证明诗意地生活在清明与淡定,人生的价值在心灵的安宁与自由。行文整散相间,疏密有致,以约御繁,文采斐然,显示了考生很不一般的语言功底,

这是文章的一大亮点。虽略有些飘虚欠实之憾,或还有些掉书袋显卖弄之嫌,但有立意独到之美,可谓瑕不掩瑜。

启示:

高考作文当然也并不排斥旁征博引和文采斐然。

№13

诗意地生活(2007年湖南卷场外篇)

湖南师大文学院李作霖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自古以来,人类就想望着像天空中飞翔的鸟群,像大海中遨游的鱼类那样自由自在地、无拘无束地生活。“诗意”,从它最重要的内在意涵来说,就意味着人的自由;“诗意地生活”,就是遵从我和你的自由意志去劳作或学习,审美或者斗争。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上,人类尚未从自然的围困中完全走出来,就围绕着有限的资源——凭借这些资源才可以确保安全、享乐和自我实现——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斗争。我的自由建立在你的自由被剥夺的基础之上,我的诗意生活建立在你的无尽的噩梦之上。雅典城邦的自由——遗存的希腊艺术见证着雅典公民的自由和诗意生活——建立在来自非洲、中亚和其他地区的奴隶的血泪之上;17——20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的诗意生活浸泡着非洲、拉美和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汗水和泪水,更不用说对本国工人和农民的压榨。对于这些文明世界的人们来说,“诗意地生活”不仅意味着个人和阶级的奢华享受,更意味着冒险、征服和杀戮。这种诗意经验在无数的小说、自传、游记和电影中——这种典型地记录一个阶级(class)的诗性体验的作品正是所谓“经典”(classic)的来源——被反复地叙述和描写,主人公被一再地罗曼蒂克化和英雄化,美妙的修辞掩饰了这种“诗意”的背后,“每一个毛孔都浸满了血和肮脏的东西”。

在“诗意”不过是少数人的特权符号的不公正的世界里,各民族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为贫乏而绝望的“沉默的大多数”设想了种种魔法去“诗意地生活”,——这种生活对他们而言其实不过是苟延残喘,或者说是完成上帝布置的无聊的作业。比如宗教和艺术。宗教让人放弃尘世欲望而重返永恒的天国,而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艺术方面的情况同样如此,英国的工人阶级在阅读小说时遗忘了套在他们身上的锁链,在瞬间满足了和资产阶级小姐恋爱结婚的梦想;中国现代的阿Q们和祥林嫂们可以通过肥皂剧忘却他们和她们窘迫的经济处境和被漠视被摆布的命运,而将电视屏幕上的成功故事与和谐镜像移植到自己脑海中来。诗意的艺术意象不过是统治阶级有意无意地抛给“沉默的大多数”的一剂蒙汗药。无法想象,当明天的早餐还没有着落、当进城打工的亲人带着残肢回家、当自己居住的房子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被划上大大的“拆”字、当建筑工地的噪声和工业废气一起粗暴地挤入你的房间,你还能和电视屏幕上的帝王或super girls一起“诗意地生活”?

诗意地生活,不可能凭借记忆或者想象得以实现,要想诗意地生活,想要生活得有诗意,就必须在日常实践中凭借自由意志打碎束缚在我们身上和心上的枷锁。不过这不是要把自己从奴隶变成奴隶主,把被压迫阶级变成统治阶级,把“祖国”变成“帝国”,把人类变成万物的主宰,而是通过不息地斗争、交流、谈判,让全世界受苦的人不再受少数人权力的压迫,让女人不再充当男人爱情幻想和性幻想中的沉默的玩偶,让自然不再任人类宰割和践踏。这样,诗意的生活才有可能。

自我的、阶级的、国家的、人类的单方面的“诗意地生活”不过是乌托邦,这样的“诗意地生活”的叙事的过程中,必将潜伏着巨大的恐惧;而这一叙事的结尾,只能是灾难和灭亡。(作者简介:李作霖文艺学博士湖南写作学会副理事长)

点评:

文章从哲学的角度论述“诗意地生活”所必须存在的内在前提。作为知识精英为普罗大

众代言,读来有振聋发聩之效。

其立意深刻,视角开阔,行文大气,或许还是中学生所学不来的,但可启迪思维,作为追求目标。

启示:

集中一个核心论点作逐层深入地论证,值得效法。

№14

回归汉语的本源(2007年湖北卷)

湖北考生华灯初上,呷一口清茶,指尖轻轻滑过泛黄的《诗经》,是何等逍遥自在!

雨后初霁,心与天空一样澄明,细细品味宋词的字字珠玑,又是何等酣畅淋漓!

无论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缱绻,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都是母语带来的美感与享受。

我们应该远离多元文化的浮躁,回归母语的本源,灵魂才更加充实自然。

母语是我们最初的语言,如同母亲的乳汁般滋润心田,哺育灵魂。母语对民族是生存发展之根,对国家是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个喧嚣纷杂的时代,我们开始崇尚新潮的外来词汇,“酷”、“卡哇依”声声入耳,最传统而最丰富的母语却淡褪了视线,我们开始趋之若鹜地报考托福雅思,报名的队伍蜿蜒数十米,而母语的等级测试却鲜有出现。

不禁疑惑,我们的母语怎么了?我们究竟应如何对待母语?

远离浮躁,回归母语,我们将传承悠久的中华文化。肩负民族振兴的大旗,年轻一代怎容得忘记母语?

武汉某重点高校曾有规定,报考研究生者必须背诵《论语》《老子》,因为这虽似艰深难解的古文却包含了儒道思想的精髓,此举一出,好评如潮。

真正掌握了母语,回归母语经典,文化的火种才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远离浮躁,回归母语,我们的灵魂将更加充实和美丽,先秦的诗经楚辞,魏晋的乐府双璧,盛唐两宋的诗词雅韵,明清的小说散文,都源源不断地为精神注入营养。“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的求贤若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缱绻情思,“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壮志难酬,“苍山负,明烛天南”的瑰丽风光,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灵魂深处。

远离浮躁,回归母语,我们一样跟上时代的节奏,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正向世界展示焕然一新的面貌。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加大推广汉语学习的力度,在法国,汉语已将成为第三多的选修语种。那么,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是否应更重视母语的学习呢?学习母语,更能促进对外来文化的学习,更能融入全球的趋势,展望未来,博览古今。

回归母语,我们将传承文化,提升灵魂,紧随时代!

拨开浮躁的乌云,母语将展现一片明朗的天空!

点评:

文章准确地捕捉到了材料所蕴含的命意,以“回归汉语本源”为题,立意颇高。

文章内容采用了一种波浪式的推进方式,由对古汉语的具体感受推到汉语在当今处境的理性思考;而在对当今汉语处境的思索中,既看到了浮躁、忘本的负面现象,也看到了回归本源的正面举措,从而使主题得到较充分的阐发。

文章结构严谨,由感受古诗词的美而始,拓展到今人的浮躁及其反思,再到呼唤回归母语,传承文化,完成一个螺旋上升的结构。语言流畅,古诗文的引用得心应手,比喻贴切,设问合理,文句蕴含丰富,表现出了很强的写作素养。

但文章内容也有不足,为什么要“回归汉语的本源”?只说了国人崇尚外来词、崇尚学外语等侧面的原因,而根本的原因未能挖掘出来。(李作霖)

启示:

“底气”足方能立意高,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

№15

悬崖边缘的汉语文化(2007年湖北卷)

湖北考生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昔日经济、政治等“硬实力”,而今大国“软实力”的分量似乎更重。软实力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国民精神风貌、思想素质,而民族文化影响力尤为重要。

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母语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它的母语文化,势必会走下坡路,至少经济社会发展潜伏着危机。在英语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疯狂地学英语,却淡漠甚至抛弃了自己的母语:汉语。如今毛笔大概成“稀有之物”了,拿过毛笔的人很少,会写毛笔字的更是寥寥无几。而日本人却规定每周一次毛笔字课,我们不反省一下,就这样看着汉文化衰落,对得起“炎黄子孙”这个称呼吗?

为什么在全球掀起一场汉语热,各国大办汉语学校的今天,我们却不再重视汉语?我们没有看到语言文化的长远意义,至少没有看到眼前所蕴藏的危机。英国、美国每年输出英语所获利润占到了国民GDP的1%多。再看看国内的学生,花这么大力气学外语,若是学好了还可以,可是大学生甚至博士研究生的英语水平也不过如此。外语没学好,母语也差,有些人的汉语水平甚至不及外国的汉语学习者,前不久上海的一次双语互译活动竞赛中,不少人把“富贵不能淫”这句古训译成“Berich,butnot***y”(富贵,但是不能性感)。中国学生的语言功底,由此可见一斑。

听说前不久申报文化遗产时,端午节被韩国抢先注册。我们在愤慨之余,为什么不冷静地想想:别人为什么轻易就能抢走?汉文化源远流长,先辈珍视,而子孙视之不甚惜,如弃草芥。一些重大的经贸甚至学术交流会全部用英语却不能用翻译,这可是在自己的国土上。为什么不能像法国人一样珍视母语。民族文化要博采众长,兼容并蓄。法国的保守未免偏激,而我们的漠然则更令人担忧。

“云山沧沧,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佳句流传几千年后依然鲜活生动,在于其独特的音形相结合。我耳边始终回响着那位韩国网友的疑问:“你们的汉语我认为是世上最优美的语言,为什么亚洲其他国家和欧美重视,你们自己却不重视呢?”

你从远古走来,博大是你的风采;你向未来奔去,磅礴是你的气概。悬崖边缘的汉语文化,炎黄子孙到了拯救你的时候了……

点评:

本文以“悬崖边缘的汉语文化”名篇,精警大气,形象地表明了汉语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危机,给人以强烈震撼。开篇立足高远,由世界风云变幻、各国激烈竞争引出论点“母语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行文中,处处对比,频频发问,慷慨陈词,以丰厚的事实材料和精当的论证,表现了汉语和汉语文化衰微至悬崖边缘,祸在国人对之的漠视,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切肤之痛和殷殷之盼。结尾处转换人称慷慨高歌,直抒志愿,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效。

启示:

材料的丰厚来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6

薪尽火传(2007年广东卷)

广东考生曾经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一名病重的人对画家说:当藤蔓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我便要离开这个世界。于是画家画了一片绿叶绑在藤上,暴风雨过后,画家去世了,病人都坚强地活了下来。画家,用他的画笔向病人传递了求生的意志,也传递了他生命的火花。

我想,所谓的薪尽火传,大概便是那么一回事。人的骨肉最终必会化为尘土,但是人类伟大的精神却可以递三世而至万世地传递下去。这便是人类伟大之处的体现。传递,是生命最热烈的燃烧。

有位革命者写过一句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正是精神传递最好的诠释。为什么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会有那么多的烈士们前仆后继?那一串数不清的名字,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这是因为他们在用自己的生命,传递着革命的精魂。我们的眼前似乎看到无数的灵魂在闪光,其实它们都有着共同的名字——民族精神,从我们的先辈的生命之薪传递下来的精神之火。

民族精神之火需要传递,奉献精神之火亦要传递,因为这是中华民族能够千百年来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支柱。传递下去,便是我们对它的责任。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中,还能有多少个丛飞?多少个焦裕禄?多少个任长霞?是他们传递着这个火把,用自己的生命作为薪柴去留住这些星星之火,然后传递予我们以及子孙后代。

也许传递一个口信,传递一封邮件,是一件轻易而举的事。然而,传递一种精神,尤其是人类文明中最珍贵的精神,却常常需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薪柴。

薪尽了,火仍可以传,仍不得不传。传递是我们生存的印记,是我们的生命在世界上锈刻的痕迹。而这些火,正是照亮我们个人甚至是整个民族前途的光源,失却了它们,前路便将陷入黑暗。

传递,是生命流逝的足迹,更是生命流转的证明。精神的火炬,需要生命的薪柴。

点评:

本文是偏于议论的随笔,以表达方式言,可归入“议论文类”。

文章讴歌了以生命之薪传递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的仁人志士,并阐明延续传递的必要。通篇述议随转,行文自然,语言见出些老练大方。

作者的内在逻辑意识不是很强,有些地方经不起推敲。如,将“民族精神”与“奉献精神”并列;丛飞、焦裕禄、任长霞的排序;焦裕禄的“传递”,不产生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背景;等等。

启示:

譬如制作灯笼,先要有完整稳固的骨架,而后才能附着绢纸,为文亦如此。

№17

季节(2007年福建卷)

福建考生季节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想当初,造物主如此旗帜鲜明地把一年涂上四种颜色:春的碧绿,夏的火红,秋的澄黄,冬的滢白。日月悬浮,乾坤流转,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滋养了天地苍生,也哺育了人类敏感的心灵和虔诚的情感。季节是一种秩序,统御着每一阵风,每一片云,每一次悸动,每一回叹息。

而我们正成为秩序的破坏者。

越来越多的烟囱向天空散播着自己的恶毒。人们把CO2从禁锢之所释放出来,兴奋的狂躁,纵情地肆虐,在短短数十载光阴间席卷天下。地球开始发烧,季节隐退了身影,而我们陷入歇斯底里的热浪,茫然无所知。

季节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古人敬仰季节,因为季节教会他们一切重要而美好的生命真谛。春和景明,木欣欣以向荣,那是生之奋发;夏日炎炎,骄阳似火,那是生之热烈;秋气肃杀,回风摇蕙,那是生之蕴藉;冬雪冰封,滢然洁白,那是生之肃穆。在季节的变动周流中,人渐渐成长,渐渐感悟,然后满意地叹息一声,尘归黄土。季节是无言的老师,沉默的仲裁者和守护者。子曰:予欲

无言。是啊,庇护一切,包容一切而又默许一切的季节,又何需言语呢?

但我们迫切地要求言语。人类不仅梦想着用物质重新构造世界,还憧憬着用言语填充整个世界。漫天飞舞的冰箱空调广告,是人类对季节的宣战书。据说所谓成功的宣传,就是让爱斯基摩人把空调搬回家。而一切正朝着令空调制造商可喜的方向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冰川的眼泪不可遏止地下流,让幽怨的大海更加凶暴而不近人情。季节的气息已经淡不可闻,人们纷纷躲入空调房,冬天送暖,夏天送凉,心安理得。相信不久空调制造商就会收到北极熊的订单了,那将会是商品经济一个多大的胜利呀!而季节,就在这样的胜利气氛中飘然而去。她脚步轻盈,点尘不惊。

季节的远离已不仅仅使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巨大改变,我们的精神思想,正在以令人陌生的方式远离曾经的美好。少女已不屑伤春,壮士也不满于悲秋了。在物欲至上的热流推动下,一切都是更高更快更强。快!快!快!火车要出发,飞机要起飞了!在这个人心浮动的奔腾年代,季节为我们构造的精神家园已然失衡。

季节正马不停蹄地消失,而我们做了什么,去挽留她绰约的身姿和高贵雍容的仪态?醒醒吧,我们需要季节。

点评:

本文以散谈漫笔的形式表现了“季节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而我们正成为秩序的破坏者”。文章漫笔散谈,但衔接自然,逻辑严密,其表现有无可辩驳的力量。文章遣词用句斩截响亮,于庄重中透秀雅透诙谐,富有个性色彩。“越来越多的烟囱向天空散播着自己的恶毒”,“地球开始发烧,季节隐退了身影,而我们陷入歇斯底里的热浪,茫然无所知”,“冰川的眼泪不可遏止地下流,让幽怨的大海更加凶暴而不近人情”,“相信不久空调制造商就会收到北极熊的订单了,那将会是商品经济一个多大的胜利呀”,“而季节,就在这样的胜利气氛中飘然而去”,等等,都是很有表现力的句子。

启示:

议论文眉目层次的彰显,不只是结构形式。

2017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点评_高中作文

2017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点评高考作文也已成为近几年媒体的关注热点,而高考满分作文更是热点中的热点。下面橙子给大家带来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点评,希望对你有帮助。 2017全国卷2高考满分作文:笃学创新,最具风采千古江山,英雄有觅,风流不曾被雨打风吹去。今有大李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又有老王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还有小刘用相机带人们体验生命光影,品味大千世界。我不禁感慨: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老王于平凡中彰显着不平凡,这种风采值得我们追求;小刘用生命去感受世界的美,这种风采亦值得赞扬;但我更觉得,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将个人成就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带动国家学术的向前迈进。这种笃学创新的学术风采更值得我敬佩,也更值得整个社会去褒扬和追求。 笃学。当下我们少了“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学者,却多了“意粗气躁,一事无成”的懒人;我们少了“博学笃志,不问功名”的求学者,却多了“汲汲于名利,戚戚于富贵”的世俗人;我们少了埋头苦干,潜心于学术的价值追求,却多了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的浮躁之风。在人们精神日甘堕落,社会风气日趋奢靡的今天,1 / 9

大李笃学的精神更显弥足珍贵。幸而,我们有梁思成潜心于学术,专心写出《营造法式》;我们有季羡林于牛棚中仍能笃志研学,写下《牛棚杂忆》;我们还有大李身体力行,笃学敏思,为当代治学环境又注入一股清风——此等笃学风采,值得我们追求! 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生命和灵魂,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但当下市场上山寨抄袭大行其道,创新成果得不到保护,创新精神难以得到肯定和赞扬。文凭造假,论文抄袭,学术领域创新能力弱的种种问题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引起我们忧虑和深思。而大李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这无疑为学术创新环境注入新活力。大李,以其独有的矢志创新风采,感染者全社会的学者,洗涤着学术风气!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感慨道。我们的社会有着浮躁奢华之风,还有着太多投机取巧的现象;但我们更有如大李般拥有笃学创新风采的学者,不断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注入一股股清流!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大师?”钱学森忧虑地询问温家宝。这句话对我们是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而对大李风采的追求,就是对笃志创新治学品质的肯定。这样,我们在治学之路上便不会迷茫,我们的国家才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笃学创新,最具风采,大李——当之无愧! 2 / 9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10篇

31、刚柔并济 人心有坚硬之处,成就性格的刚毅冷峻,人心亦有温柔之美,弥合凶悍锋芒。刚柔并济,是百炼钢与绕指柔的完美衔接,是人格的双重升华,是造就和谐自我的应有之义。 正如英国诗人西格里夫·萨松在诗中写道:“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想,无论猛虎,是在需要勇敢的时候迎难而上,还是在蔷薇盛开的时候迷醉芬芳,都是我们造就和谐自我所需要的两种品质。于是,为了攀至人生的高峰,我们以坚硬之处示人,奋不顾身地逐鹿无边沙场,但也要为和谐的人生,释放出温暖与柔情,找到亦刚亦柔的最佳平衡点。 人心之坚硬,可以是对底线的坚守,对正义的执念,是外力无法摧折的刚劲。是李白挥毫写下“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铁血燕然,落笔成篇;是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铮铮誓言,回荡天际。那份骨子里的坚韧,早已使他们把刚毅不屈的追求奉为人生信条,时时恪守,刻刻遵循。 然而,坚硬并不意味着刻薄冷硬,并不意味着要始终凶狠如猛虎,任由寒光毕露的双眼,战栗世界的暖意。我们不愿再看到专制君主的暴戾恣睢,不愿再听到不古人心的日渐冷漠。只是希望,坚硬之余,人心中的柔软可以裹藏尖锐的棱角,温存人性的美好。 人心之柔软,可以是对凶顽的宽容,对世间的博爱,是任何时候无法被冰封的温暖。是特蕾莎修女给予流浪汉的拥抱,是南丁格尔提灯时的微笑,是《夜空中最亮的星》中所祈祷的“拥有一颗透明的心和会流泪的眼睛”。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不甚苛求,尽享流年温润,因为柔软,所以我们可以在坚硬的壁垒下,重新拾得爱与感性的回归。 同样,所谓柔软,不是毫无原则地妥协退让,更不是甘愿被世事所欺却不加反抗。我们不愿看到,心的柔软之处在现实的狂风暴雨中流血受伤,更不愿意看到柔弱的心室被刚硬的外壳蹂躏的体无完肤。所以,只是希望,柔软之余,人心中的坚硬依旧可以承担起生命之重,依旧可以在疤痕遍布之后,不改初心。 心硬如钢便不可摧,刚毅冷峻,坚硬如斯,所向披靡,心软若柔则亦欣然,不失温柔,不畏凶顽,不曾软弱。亦刚亦柔,和谐人生,刚柔并济,两番精彩!

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年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作者:————————————————————————————————日期:

2017年全国卷3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全国卷III: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适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 题目是一个副标题作文,因为是正逢高考四十年,是关于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全国卷3高考2017年满分作文: 距离高考仅剩今天 走进高中,开学了,校长致辞: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卸其QQ,封其微博,删其微信,去其贴吧,收其电脑,夺其手机,摔其ipad,断其wifi,剪其网线,使其收心敛性,然后静坐、思过,早起、晚睡,做题、考试、做题,明智、开悟、精进,而后必能考上大学也!” 毕业了的学哥学姐们说: “高考的学弟学妹们,一定不要紧张,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高考,只决定你们未来在哪座城市打游戏而已,但还是要好好考,大城市网速快!” 走进高中,我的班主任在教室前方正中的国旗下挂上牌子:距离高考仅剩今天! 他说:“一切为了高考!”

为了高考,我的高中,是放了很多芥末的高中。就是语文课上,圣人孔子拿着刀子逼着老子孟(梦)子的高中;就是数学课上,排列组合,直线虚线,xayb砸得你一塌糊涂的高中;就是英语课上,“卖国贼”叽里咕噜让你莫名其妙的高中;就是物理课上,牛顿叫你使不出力,幻想自由落体的高中;就是化学课上,晶体、摩尔加硫酸化合你面目全非的高中;就是政治课上,对着手机说了声Hello而被“思想教育”的高中;就是历史课上,举头望老师,低头看小说,不知唐宋明清,只觉耳朵别揪的高中;就是地理课上,山在转水在转我不转的高中…… 头顶是蓝得一触即碎的天空。 呵呵,也许吧,天堂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俯瞰着我们这群振翅欲飞的鸟群。那么,结局会是什么呢?老师们说,结局会是上天的上天,入地的入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我书写为高考拼搏的每一天的传奇。 遥望云卷云舒的自由自在,夏季的天空总是这样锋利的高远,收容这一个又一个斑斓的梦。每天放学的校园时光,男生的篮球比赛和女生的跑圈运动好像已经成为一种定格的象征。 昨天总在那些急促的步伐中成为今天的背影。 即将步入高考考场的五月,教室里,每天依然充满着在一大堆各种模拟题的海洋里埋头苦泳的身影,那种有质量的

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四篇

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四篇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不过,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 真理的理解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也许腊梅讨厌冬风的肆虐与无忌,却依然在寒冬中吐露芬芳;也 许鱼儿讨厌巨浪的汹涌与狰狞,却依然与巨浪为伴,成全生命的真讳; 也许落叶对这个天地无比依恋,不过,当秋风吹来时,它毅然地飘落,告别那个美好的世界,成全来年萌发的草芽…… 勿以好恶论断之,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何等的明 智选择! 当一个人能够将对事物的判断游离于感情的亲疏之外,那他必是 明哲之人了!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不过,当他 理解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 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为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不过李世 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臣,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感情的亲疏 能够蒙蔽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防碍你对真理的理解,成为你求知路上的绊脚石。 勿以好恶论断之,楚王不听信郑袖之辞而疏远屈原,自不会为秦 国所吞并。 勿以好恶论断之,李存勖不宠幸伶人,重用伶官,不谈国事,自 不会因1人之乱而七庙隳,为天下苍生所笑。 勿以好恶论断之,诸葛亮不听信马谡的信誓旦且,自不会痛失街亭,1败千里,死不螟目。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对真理的探求是独立的,对事物的理解也不能掺杂上感情,“做学问就是做学问”,陈景润的话也许揭示了这个真理。 自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必苛求,不过,不可不求。 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 点评:内容充实语言优美。这是一篇内容十分充实的好文章。文章以简短的问句起笔,接以充满抒情意味而又具有启发性的文段引人思考,继而明确指出“勿以好恶论断之”的论点,然后分两个层次纵论史买。以公子小白、汉高相刘邦、唐太宗李世民之例谈明智之人的明智之举,以楚王听信郑袖,李存勖宠幸伶人、诸葛亮误用马谡为例谈被感情蒙蔽双眼的后果,进而发出“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的疑问,最后以陈景润的话结尾,使得文章前后文脉贯通,内容十分充实,极具说服力。 此外,本文语言很有特点,美感十足,一是语言有个性,凝炼简洁善用短句,没有众多考生常有的大话、套话、俗话,抒真情、发真论,阅之可亲。二是文中多用比喻句、排比句,形式上显得整齐,表达上增添了生动性、形象性,增强了气势,堪称美文。 高考满分作文:文化行囊 彭丽媛说:“传统文化是我的精神食粮。”生于斯,长于斯,浑金璞玉,天然美质。文化盛宴,浸了你的魂,摄了你的魄,卒成丰富的内在。是的,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 也曾“之乎者也”翩翩儒雅风度,也曾大碗喝酒,畅快案酒果子刀切牛肉。文化熏陶渲染、陶冶心性,养育情怀。情感丰富来源于文化的底蕴。正如古语“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恰似朗月清风,不知不觉文化融在了品性里,成为一生的底色。就好比沙龙孕育了林徽因这样的奇女子,骨子里都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柔美。亦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高考满分作文精选.doc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高考满分作文大全,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残梦 崩坍停止了,江边髙垒着巨人的尸骨,多少绿树被悲痛压抑着弯下了腰,又有多少生命的花 朵在刹那间枯萎! 和那生命之花一同逝去的,还有那苍白的、铅灰色的、暗淡了的梦。 孩子别哭 ,我们还有生命。当总理用沙哑的声音说出这样的话时,我的整颗心都碎了。是啊, 我们不哭 ,我们要学会坚强,我们要用自己的灵魂承担起那些失去了生命和梦想的人们对这个 民族的希望 ,帮他们圆梦。我想用自己的双手抹去那些因悲痛而流出的泪水,用自己的心祝愿 所有人都平安。 我把我的誓言和爱刻在蜡烛上,看它在温暖的光晕中如何安抚那一颗颗受伤流血的心灵。 不能放弃梦想,不能放弃生的希望! 当恶魔的爪子伸向了无辜的人们时,一位中学教师用柔 弱的身躯为四颗跃动的心撑起了一片绿荫,一位年轻的妈妈用她的乳头为孩子提供生命的乳 汁。又有多少人将生命置之度外,在与死亡拼死搏斗的时候,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 这一切都在我的心灵开了花,让我学会坚强 ,让我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将生命的色彩奋力 渲染 ,构筑我生命的梦。 传说中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 ,它们只能永远不停地飞,累了就睡在风里,只有一次落地的时候,那便是死的时候。我就是那只鸟,我不能睡去 ,我不愿因自己的熟睡而让自己的生命无所作 为,我要用自己的双手去为那些死去的孩子们完成他们的梦想! 所有那些凋零了的生命之花,残缺了的梦 ,都在那一刻凝结成了永恒!梦和生命同在,它停在记忆的暖室里 ,有情感在滋养着。不,他们的梦和我们同在,我们的民族依旧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与喧闹的色彩! 唤醒沉睡的人们,告慰死者的亡灵,用民族的奋飞去安慰他们的“夭亡”!我们要用全民族的誓言和爱去召唤中华民族新的明天和未来。 一切都如铅灰色的残梦! 生命易逝 , 世间沧海桑田。所有那些夭折了希望和梦想的人们啊, 我们会珍存你们的梦想!我们会在祖国的大地上种下爱与团结的花朵。世界与我们同在!我们珍存同一个梦 ,用那双带着梦想的翅膀学会飞翔。 梦和生命同在,它在记忆的暖室里将永不凋零,所有残缺的梦,让我们用爱的花朵,为它们插上奋飞的翅膀。 在我们为每一个逝去的生命而感到惋惜的时候,在我们为那些花一样的孩子们的生命落泪 的时候 ,作者坐在考场上已经开始冷静思考了。每一个生命都有梦想,那些生命消失了,但是那些梦想不该消失! 我们只有在浓黑的哀伤中,继承他们美丽的梦想,我们的世界才能从铅灰色 的沉重中走向光明!这是对逝者最高的祭奠! 作者脱开一般性人云亦云的叙事,抒写自己对灾难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并把自己比喻成 一只没有脚的鸟,表达出自己立志为逝者圆梦的决心。思考全面,观点深刻 ,感情充沛。 内心的独舞 我是一只独舞独唱的小老鼠,拖着残肢 ,留下一个个深浅不一的脚印。 最炫的舞台 从我呱呱坠地开始 ,我就在打造着这像荒地一般的舞台 ,我没有任何工具 ,除了双手和智慧 , 于是 ,我使用它们去开垦 ,这是我最美丽的舞台 ,尽管它那么小 ,尽管它不那么绚丽耀眼 ,但它是属于我的。 有一天 ,当心中最美丽的舞台与我有咫尺之遥时,我发现 ,我无力踏上这个舞台——=我受伤了。永不复原的伤。 于是 ,这片净土 ,不再是我可以栖息的岛屿,而是囚禁着灰色梦想和灰色热情的灰色牢笼。我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标题100例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标题100例 常言道:“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看书看皮,看文看题”。的确,好的标题恰如善睐之明眸,盼兮之美目,能使文章光彩照人,能使读者怦然心动。简捷醒目有文采的标题能快速攫住阅卷人的目光,为自己的作文赢得良好的“第一印象”,拿下第一个得分点。 好的标题,要符合两个标准:一,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意味;二,言简意赅,能包孕文章主题。 简言之,既要突出中心,又要带有文采。 好的作文标题是什么样的?小编特别从2019年高考满分作文和2018年高考满分作文中摘录标题供大家模仿、学习 2019年全国Ⅰ卷满分作文标题 2019年全国卷I作文题目 (适用地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满分作文标题1-13 让青春在奋斗中飞扬 拾掇一屋,玉宇澄清 在希望的田野里劳动 复兴之梦,梦在不息 别以学习之名,错过了劳动 不稼不穑,难成栋梁 劳则生欢,劳则生慧 以小我之劳,铸大国之梦

全国高考优秀作文素材精选

全国高考优秀作文素材精选 第一部分道德篇 1.庄子如蹁跹的蝴蝶在花园中轻舞飞扬。隐居山林的他心不被外物所扰,吟行于林间,放歌于窗前,岂不快哉!什么王权富贵不过过眼云烟,“曳尾于涂”才是心中所向。什么功名利禄犹如一张大网,尘网中的生活又岂是羁鸟、池鱼的归宿!归居田园的庄子放下名利的枷锁,其心如大鹏般自由遨游于天际,逍遥自在。(《放下灵魂的枷锁》) 2.他,是一位平凡的小伙子,却因为他日积月累的善举让他的人生变得不平凡。阿里木,这位来自新疆的好巴郎,十年时间,用自己烧烤羊肉串赚的三十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生。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并不为别的,而只是认为这是一件小事,只要用心,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他的资助让上百名贫困生可以有书看,有学上。在灯红酒绿的都市,贫困和诱惑都没有冷却他的善心,一次次小小的善举,在人群中激起了向善的涟漪。(《点一盏向善的心灯》) 3.“最美司机”吴斌用76秒的举动感动了世人。在公共汽车高速行驶在车道上时,一个从前面车辆刹车毂(gu)中飞来的金属片敲碎了挡风玻璃,打在身为司机的吴斌身上。尽管肝脏全部震碎,他也强忍着剧痛,在短短76秒的时间内将车停在路边。刹车,制动,通知乘客报警,让乘客有序下车。车上乘客无一受伤,他却因抢救时间的延迟而离开人世。促使他用生命的最后时刻做出如此举动的正是他那盏亮在心中向善的心灯,用善念筑起来的职业感,拯救了全车人的生命。(《点一盏向善的心灯》) 4.一句赞美,重塑他人别样人生。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会想到,许多年前他的一句话竟有如此大的作用。当他还是记者时,曾报道过一次很平常的盗窃案,不同之处在于他在结尾处作了一句点评:“以如此娴熟、细腻的手法作案,真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及点评9篇

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及点评9篇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不过,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 真理的理解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也许腊梅讨厌冬风的肆虐与无忌,却依然在寒冬中吐露芬芳;也 许鱼儿讨厌巨浪的汹涌与狰狞,却依然与巨浪为伴,成全生命的真讳; 也许落叶对这个天地无比依恋,不过,当秋风吹来时,它毅然地飘落,告别那个美好的世界,成全来年萌发的草芽…… 勿以好恶论断之,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何等的明 智选择! 当一个人能够将对事物的判断游离于感情的亲疏之外,那他必是 明哲之人了! 公子小白曾被管仲箭射衣带钩,自是对其痛恨无比。不过,当他 理解到管仲的才识时,放下心里的厌恶,重用管仲,终成一代霸主。 刘邦不喜韩信的出言无忌,却委其以重任,让韩信统兵作战,征 讨四方,终于灭了西楚霸王,成为天之骄子。 房玄龄曾为李建成出谋害李世民,李世民又岂能不恨?不过李世 民不计前嫌,重用房玄龄为臣,遂有"贞观之治"之盛世,感情的亲疏 能够蒙蔽你的双眼,让你看不清事物的真面目,防碍你对真理的理解,成为你求知路上的绊脚石。 勿以好恶论断之,楚王不听信郑袖之辞而疏远屈原,自不会为秦 国所吞并。 勿以好恶论断之,李存勖不宠幸伶人,重用伶官,不谈国事,自 不会因1人之乱而七庙隳,为天下苍生所笑。 勿以好恶论断之,诸葛亮不听信马谡的信誓旦且,自不会痛失街亭,1败千里,死不螟目。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 对真理的探求是独立的,对事物的理解也不能掺杂上感情,“做 学问就是做学问”,陈景润的话也许揭示了这个真理。 自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不必苛求,不过,不可不求。 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 点评: 内容充实语言优美。这是一篇内容十分充实的好文章。文章以 简短的问句起笔,接以充满抒情意味而又具有启发性的文段引人思考,继而明确指出“勿以好恶论断之”的论点,然后分两个层次纵论史买。以公子小白、汉高相刘邦、唐太宗李世民之例谈明智之人的明智之举,以楚王听信郑袖,李存勖宠幸伶人、诸葛亮误用马谡为例谈被感情蒙 蔽双眼的后果,进而发出“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的疑问,最后以陈景润的话结尾,使得文章前后文脉贯通,内容 十分充实,极具说服力。 此外,本文语言很有特点,美感十足,一是语言有个性,凝炼简 洁善用短句,没有众多考生常有的大话、套话、俗话,抒真情、发真论,阅之可亲。二是文中多用比喻句、排比句,形式上显得整齐,表 达上增添了生动性、形象性,增强了气势,堪称美文。 高考满分作文二:文化行囊 彭丽媛说:“传统文化是我的精神食粮。”生于斯,长于斯,浑 金璞玉,天然美质。文化盛宴,浸了你的魂,摄了你的魄,卒成丰富 的内在。是的,文化是我一生的行囊。 也曾“之乎者也”翩翩儒雅风度,也曾大碗喝酒,畅快案酒果子 刀切牛肉。文化熏陶渲染、陶冶心性,养育情怀。情感丰富来源于文

2016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2016高考满分作文: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我看到这样一则引人深思的漫画:第一幅图中一个满脸笑意的孩子拿着一张100分的卷子,颊上是他父母鼓励的唇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拿着一张55分卷子的孩子,他愁苦的脸上巴掌印触目惊心;而第二幅图中,那个曾考100分的孩子只考了98分,脸上也因此添了一道巴掌印,另一个孩子却因为这次考了61分而获得了父母的吻。 这则漫画反映了如今家长对孩子成绩过于关注的现状“一个孩子无论成绩好坏,退步了就打,进步了就夸,仿佛那白卷子上鲜红的数字就是衡量他的唯一标准,仿佛那冷冰冰的成绩就是孩子的一切,我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但我认为,他们这种过度关注孩子成绩的“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私以为,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而越来越大的学业压力是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家长们将太多的期望寄予孩子,他们严苛的要求成了残酷的枷锁,将孩子牢牢捆绑在童年那绚丽的梦境之外。我知道很多孩子,他们一考不好就担惊受怕,生怕回到家里会经受父母“狂风暴雨”的洗礼。他们一想到考试就不寒而栗。他们的快乐童年已支离破碎,从来就只存在于记忆中遥不可及的一隅。的确,他们都是漫画中的孩子,无论55分还是98分,只要未到标准,便被家长呵斥。笔者曾听过这样一句话:“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漫画中的家长用他们对“分”的严厉要求折断了孩子的翅膀,当“分”真正成为了孩子的“命根”,孩子早已失去了自由翱翔的能力。 然而,事实证明,分数的确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善良、勇敢、责任心等等,也许是比智力更聪明更为宝贵的品质。同样,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以后的成就大小。中学时成绩平平的马云,却成为了今日的互联网大亨;科举屡屡不中的柳永,却在“浅斟低唱”中为后人留下了凄婉动人的词句。 所以,笔者恳请家长们,别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漫画中的孩子,别让他们在分数中迷失自己,希望家长们除了关注孩子的成绩,也要关注他们的其他方面,让他们均衡、全面、快乐地成长。 要知道,一个孩子无论考了55分、61分、98分、还是100分,都值得他的父母,在他脸上留下爱的一吻。但愿漫画中孩子的不幸更少地在我们身边的孩子身上复制! 点评: 一、观点鲜明,有重点有分寸。 文章的开头,用了占全文不足六分之一的篇幅,全面、准确地介绍漫画内容,为中心论点的阐述、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接着,扼要点明了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提出“‘唯成绩’主义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见解,文章由此展开。从题目到文中多处的论述可以看出,作者并未像相当多的考生那样,片面否定分数的重要性,而是在立场鲜明的同时,做到讲分寸、有弹性,彰显了作者深刻的思辨能力。 二、内容详实,有感情有层次。 本文与众不同之处,是能够用饱含情感的笔触,阐述“如今的孩子已不及昔日的孩子快乐”的现象并分析原因,议论文中具有本文这种能感动读者的文段的,实不多见。“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的语句令人动容、引人深思。文章就此从“就事论事”的层次进入“因事说理”的层次,提出“分数”之外“善良、勇敢、责任心”等评价标准;进一步提出“分数的高低并不一定代表着孩子以后成就的大小”,举例虽少,但极为典型有说服力。 文章结尾表达期望,点到即止,有荡气回肠之感。 当然,本文也有三点可以提高的地方:

2007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

2007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txt9母爱是一滴甘露,亲吻干涸的泥土,它用细雨的温情,用钻石的坚毅,期待着闪着碎光的泥土的肥沃;母爱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美丽的情感之景。2007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选登 北京高考作文题为:“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中的诗句。 曾经有人这样理解这句诗:1、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意境。2、闲花、细雨表达了不为人知的寂寞。3、看不见、听不见不等于无所作为,是一种恬淡的处世之道。4、这种意境已经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根据你的看法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800以上。 2007高考北京满分作文选登[一]:细雨闲花皆寂寞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寂寞灵魂的心声。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巨大的情感沉淀后,化为无声,也化为挥笔的动力,让细雨的闲花,变得铿锵有力,永不磨灭。 其实,还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于文学上的作用。林则徐被贬伊犁,他的寂寞岂是常人能及,但他却高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韩愈被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的寂寞悲叹却化为了治国的动力,他在那个边远小城兴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拥戴,那潮州的山水竟尽姓了韩。 他们的细雨不止于沾湿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润了一方水土;他们的闲花也不止于铺满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护花。”他们的红线那端,是苍生百姓!他们将寂寞化为动力,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一个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书上,刻在碑上,这寂寞是美丽的,是供人欣赏的。但没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恒过山水,韩愈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献,我们应该恭敬地去仰望。

2016年广东高考8篇优秀作文及点评

2016年广东高考8篇优秀作文及点评 (来源:广东省教育考试院) 勿以点点沉浮论英雄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今人之于古人,更为注重孩子的教育。然而,不少父母把重视化为对于点点成绩的纠结,平日里的“天子骄子”因点点失误而被“由爱转恨”者有之,一直的“差生”因点点进步而顿被“捧在手心”者亦有之。父母的态度因一点点分数改变而“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是对待成绩过于主观、生硬的行为。 分数的沉浮本就有多重原因,孩子的掌握、思维方式、老师出题的难度,甚至于个人的运气皆可改变成绩的高低。仅以“这次比上次高了几分”来界定孩子是否认真学习是不客观的、表面的。高分学生的父母看不到孩子一直以来的勤奋与不缀,低分学生的父母不能认识到孩子的能力与水平。单次成绩的沉浮即界定英雄、评定父母心中的“宝”,难以认识到孩子的水平,终会致使孩子深陷那红色的分数中,不清醒且不理智。 《礼记》有言“父之爱子,乃生而行之乎。”父母的爱本是无条件,而现今因分数一点点退步或增加均可改变父母的爱,则此爱易流于表面而不触其心。孩子退步了两分即挨了巴掌,或许便是错罚了试题变难仍是班级第一的他。孩子学习如同苦行僧在路上踱步前进,这一路上,父母的关爱与理解是如“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让前路阳光明媚。而若父母的爱变得“有偿”,须用分数进步来赢得,只会让孩子战战棘棘,时刻背负“优生的包袱”或者“差生的重担”。 古人云,“爱其子,则为计之深远。”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不应局限于那小小的分数。考试是对孩子学习的评估、却并非是对孩子的评估。父母看待孩子分数的眼光也不应局限于一隅,而应看到整体的、比较的,这样才能知道成绩背后那点点浮沉的真正意义。

2019年全国卷III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2019年全国卷III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当我走进高考考场,严肃肃穆的气氛中只有考子们的仪式感:别了,高中生涯,未来的人生我们将独自面对,高中,既是莘莘学子们青春前进的号角,生命容积的基础,也是莘莘学子们青春的祭坛。高中以前,人生在父母的羽翼下哺育成长,今后,学子们就要独自搏击人生的面对,这种饱含着人生五味的仪式感的内容就在于此吧! 毕业前最后一堂课上,我们班主任王老师,一位严肃而和蔼的老先生,带着眼里有点闪光的东西动情地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今生我只能送到你们这里了,今后的人生你们要勇敢面对,不要辜负自己,不要辜负时代,我没有教给你们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我只能告诉你们,任何一个人人生的体量主要在自己,西天没有如来,自己才是自己的如来,在这个时代的巨变中,希望你们都能成为时代的音,拨动世界风云的力量,老朽能够以你们而自豪而骄傲,时代属于你们,历史属于你们,光荣属于你们,当然,选择也属于你们”。 王老师这句话说得全班学子们热血沸腾,激昂至今。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高中生涯和老师结下的深

厚情谊难割难舍,人生的路口又不得不让我们师生在这里各奔东西,挥手自茲。 “你们再看看书”才是老师对莘莘学子们的无限期待,书中有人生的天光云影,书中蕴含着人类的智慧精神的精华,书中有人生防偏纠错的净化器,书是正当青春年华的莘莘学子们树新创造的胚芽力量。 书中有人生的七十二般变化,曾经的懵懂少年再也没有当年的踢揷葫芦弄翻瓢,当以谦谦君子婉仪淑女走向莘莘学子们充满无限期带的、报效国家民族实现自己抱负的前方。 莘莘学子们,我们走过的路,我们面对的路,我们将来的路又何尝不是我们必须阅读,我们又必须思考的书帙。 只有在现实面对的这本书里磨砺淬炼才能成就国家的栋梁,时代的浪花,才能拥有应付自如的时代道路上的降妖捉怪的能力,才能成就自己成为自己的如来这种人生修为的境界,俯昂皆是妙手,遍撒热血绘华夏;韬略无不致远,再造辉煌奉九州。 “你们再看看书”是要求莘莘学子们在今后的生涯中要以书为伴,不断充实自己,自己才有不断前进的力量,才能避险避难,才能克险克难。终生学习的人生才是不断自新自励、不断充实新鲜血液的人生,才会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才会在胜

2020高考语文优秀作文_满分精选五篇

2020高考语文优秀作文_满分精选五篇 我渴望我的自由,假如我拥有它,我要变成一只鹰,在蔚蓝的天空上飞翔,去世界上最高,最远的地方,去完成我的梦;在风雨中,我会傲然飞翔,尽避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做最好的自己。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于自由的高中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总觉得自己不够自由,总是向往这远方的天空,总觉得自己多东西该放下,总向往独自的飞翔。一个人怕孤单,两个人怕辜负。如果选择自由那你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选择了孤单,而但你选择牵手的时候也许你就已经放弃了独自飞翔的空间。自由与羁绊永远都是每一个人很难选择的东西。 当我独自漂泊的时候,我向往着属于我的港湾;当我终于不再漂泊的时候,我又开始了向往蓝天上的白云。俗话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也许也正是这样吧,人都是不满足的,拥有的时候总觉得儿子机应该拥有的更多,可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原来所拥有的就是自己一直所追寻的。人为什么都是要在失去的时候才知道珍惜,为什么就不能在拥有的时候学会保护与延续。 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小鸟是天空中的点缀。如果真的有下辈子我愿做天空中的小鸟自由的飞翔,无牵无畔,自由,飞翔。 对生活的坚持,对自由的向往,我在坚持与向往中生活,懂得活得快乐,懂得生活的艰辛,懂得生活的乐趣,懂得做人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懂得该放手时就放手,懂得痛苦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快乐才是生活的延续。哭过笑过走过青春年少的时光,不会对生活低头,永远向往着那片自由的天空,生活中没有什么可以难倒我的,因为我始终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必然直。 眼泪是对过去的洗礼,笑容是对未来的坚持。哭过我依然笑对人生,笑过我依然不忘生活的艰辛。眼泪越流心境越清明,独自哭泣,笑对世人。永远追求着自己的追求,快乐着自己的快乐,哭泣着自己的哭泣。生活很多时候都是残酷的,可日子是要自己走过的,今天也许我会流泪走到时钟的敲响,可明天的我依然可以笑对生活的残酷,每一天都是美的开始,不管生活将面临什么,我依然可以勇敢面对。即使泪流满面,我依然笑对人生...... 大家都说,鸟笼中不可能有一只永远渴望自由的鸟,因为它们的意志和对自由的渴望都会随时间消逝;大家都说,鸟笼是不会放走鸟儿的,倘若它放走了鸟儿,那它便会失去存在的价值。所以许多鸟笼看着鸟儿挣扎却无动于衷,心如同铁的外表那样,默默的承受着一切,之后迎来一只生命鲜活的鸟……

2019全国一卷高考满分作文精选三篇

2019全国一卷高考满分作文精选三篇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管子》有言:“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百姓不勤,遂有饥寒。管仲又说:“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耕织不仅是衣食之源,也是礼仪文明的基础。由此可知,勤以修身,劳可安邦。 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双手。黄帝建造屋宇,缝制衣冠,制造舟车,创制乐律;虞舜种田补鱼,烧制陶器,天下大和,百姓无事;苏秦熟读兵法,不舍昼夜,终有所成,名垂青史。无论是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历史佳话,还是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无不展现着勤劳使人杰出的真理。 不仅如此,勤劳也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原因之一。中华民族何以屹立不倒,绵延至今?有人说是外儒内法的治国之道,有

人说是农耕文明的稳固保守,有人说是大海、大漠、大山对于外来文明的阻隔,也有人说是中华文化的包容和共生能力。诸如此类的回答,不胜枚举。我想,中华民族的延续性与长期扎根于农耕的中国人自然形成的勤劳淳朴、任劳任怨的精神特质也不无关系。因为勤劳,我们在黄河岸边的黄土地上留下了民族的足迹;因为勤劳,我们走过了坎坷屈辱的抵御列强的近代重生之路;因为勤劳,我们坚定不移、从容自信地追逐着我们的复兴之梦。 同学们,因为勤劳,我们也才有了闻名于世的国家名片。上面印着苍茫山脊上的万里长城,恢弘壮丽的兵马俑,庄重神圣的莫高窟,横跨世界屋脊的西藏铁路,深入海底的钻井平台,静默不言的跨海大桥,呼啸而过的中国高铁。当然,仔细看去,上面还写着一排无形的大字——勤劳的中国人。 反观当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却存在着回家葛优躺,洗衣靠父母,吃饭等人送,扫地不积极,学习变懒散等不正之风。英国有句谚语:“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我想,长此以往,我们失去的不仅是生活的自理能力,更是求知的动力。有人说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诚然,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科技给予了我们越来越多的便利。但是,科技也不可能完全解决我们人类的全部需要,相反,人类需要更高级的劳动和更高的智慧来管控科技。否则,被奴役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在未来人工智能流行的年代里,我希望我们仍然能够时刻想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5篇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5篇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一:相遇在梦想 古往今来,人类生生世世在编织着梦想与希冀。遥望苍穹,星空闪烁着诉说着先人祈福的呢喃和虔诚的祷告;那梦想是如此真实,又如此遥远,因为那是心中不灭的追求,是浮于现实的繁华与幻想。 学鸠的现实是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溪流的现实是在石缝间浅吟低唱着靡靡之音;老马的现实是眼前飘过一阵鞭影,我只低头瞧着脚下。它们早已身陷于现实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麻木的心灵早已放弃了拥有梦想遥望天边的权利。于是梦想的翅膀飘然远去,现实的枷锁架在脖项。 收回遐想的思绪,我才发现梦想就是天边的星辰,永不熄灭地照亮匆匆的人生;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踏实而厚重地记录行路的足迹。人,既不能活于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湎于现实的喧嚣中。在人生的道路中,应是左边种植梦想,右边种植真实,随时采撷,收获希望。 寻着古人的来路,我听到了杜工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呼唤,这是忧国忧民的呐喊,是杜甫心中最大的梦想。收回目光,我听到了鲁迅先生仰望星空的感叹: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先生用笔救国的梦想,他纵然对现实失望,但没有绝望,彷徨中的呐喊

唤起了国人的奋起和努力。 追溯着世界的旅途,我看到了麦哲伦环游世界的梦想,他用广阔的胸怀迎接波澜壮阔的波涛,用梦想书写着生命的厚重与责任。纵使行程中的他遭到土著人的屠戮,现实的残酷却没有将他的梦想抹杀削弱。后人沿着他梦想的轨迹,走向世界。收回目光,我看到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丑陋而顽固的现实一次又一次打击着这位追梦者,但他的梦想凝集了所有黑人的正义和力量,现实,终于因他的执著而跪拜在这一伟大民族战士的脚下。我又看到了徐本禹朴实无华的笑容,他没有像自己的同学一样追求花前月下香车宝马,更没有因现实的残缺而逃遁,而是倾自己的梦想于偏远支教之中。他们,都是现实中坚强的追梦者! 寻着古往今来的道路,我探头仰望天边的星空。梦想与现实交轨在人的生命中,让我们用胸怀天地的壮志凌云拥抱梦想,用虚怀若谷的情怀书写现实中人生华美的篇章吧!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精选二:温暖人间 在茫茫的人海间,与我们认识的人很少。但无论熟悉还是陌生,总会有帮助温暖我们的心。对亲人的帮助是相濡以沫的支持与关爱;对朋友的帮助是心有灵犀的默契和配合;对路人的帮助是细致入微的关怀和一个搀扶。 帮助无处不在,它浸透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变成

语文历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五篇

语文历年高考满分作文范文精选五篇 写出一篇好的作文简单吗?并不简单。想写出一篇好的作文,需要基础知识扎实,即 词汇量素材积累量语句应用等等,当然,积累容易,但应用容易吗?并不易。今天,小编 给大家带来几篇满分高考作文供各位同学欣赏,希望能帮助到同学们,能从中学到一些技巧。 冬至将临,天总阴沉沉的,一连几天都很少见到阳光,四周显得很冷落萧条,万木凋敝,受副高压带的控制,长江南岸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一年四季分明。我教过 几年高一地理,对地球自转与公转四季更替自然规律更是熟烂于心,冬天在多少人眼里满 目悲凉荒芜的景色,也很少读到赞美冬天的诗文。记得李清照有首诗这样写道: 小楼寒,夜长幕帘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涛愁眉。 冬天在词人眼里多么凄凉,从冬天低迷冷清的景物,再到人因客观环境影响到心境, 不像杨贵妃醉酒后的脸色,也不像孙寿故意做的“愁眉。” 小时候最不愿意过冬天,那时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些,一到冬天就很少出门,整天足不 出户,围着火盆取暖。坐在火盆边,前面暖和,后背却是冰凉的。那个时代不像现在有空调,电取暖,甚至水暖气。我现在生活的社区利用循环热水取暖,冬天室内温度10摄氏 度以上,在家中根本不感觉到寒冷,在南方是很少的。前些天去一个朋友家做客,因为没 有取暖设施,坐在朋友家中感觉很阴冷,回到家就感冒了。也许人生活在舒适环境时间长了,一旦走出去就很难适应艰难的环境。 曾经在一个乡村私立中学教书,现在回想起那个的寒冷冷寂的冬天,心就不寒而栗, 那年冬天显得特别的长,学校没有什么取暖设施,校长为了多赚钱,不顾师生的身心健康,空大办公室烧一盘火,学生没有什么取暖设施。我几乎每天早自习安排在第一课,每天早 上5点多天没有亮就从刚睡暖和的被窝爬起来,晚自习晚上10点多种才下课,真可以用 披星戴月来形容。由于在乡村没有城市热岛效应,晚上寝室里阴冷阴冷的,有时冷得睡不 着觉。就是在那样环境中,教师超负荷教学,我从高一地理、初三历史、初二政治跨学科 年级教学,每天像个机械人累得身心疲惫不堪,而学生超负荷上课读书,在快期末考试发 生流行感冒,高二有一个班差不多全病了,而那个校长却赚了大把的金钱。现代应试教育,加上金钱效应,无情地摧毁了青少年的身心,谁来拯救孩子们! 有一年,我在海南过了一个冬天,海南却没有冬天,一年四季,除了夏季,春秋相连。冬天最多时穿一件羊毛衫,整个海南就像个绿色自然的大公园,草木葱葱郁郁。海南地处亚热带与热带交接的气候带,冬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海风送来温暖的气候,在冬天里,在海南感觉不到那种刺骨的寒冷。我在《走进海南三章》中这样描写海南的冬天景色:

2020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800字范文

【篇一:“器”之断想】 想起与“器”有关的几个成语。 一、怀才抱器 有的书上也写作“怀材抱器”。意思是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换成今天的话就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 这个成语出自唐赵璘的《因话录》:“德宗搜访怀才抱器、不求闻达者。”实际上说的是皇帝用人的标准,这样天下的读书人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当然,对“才”和“器”的解释,古今是有差别的。古代的“才”“器”主要聚焦于治国理政及对指对朝廷的忠诚方面;今天的“才”与“器”内涵与外延要广大得多,概括来说,就是立身处世的能力本事和服务国家社会的精神。 现在有些人对“才”“器”的理解有些跑偏:不求问“才”之高低,只求多拿钞票;不问“器”之所指,只为一己炫耀。典型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如果任其膨胀,必将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当戒之慎之! 二、不器之器 “不器”,就是不象器物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作用;“不器之器”指具有全才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开阔的视野,精尖的修为;说得再直白些,就是“某一方面懂一切,一切方面懂一些”。 唐白居易《君子不器赋》有句云:“抱不器之器,成乎有用之用。”其中的“有用”其实是“有大用”,起“重要作用”,这样的人才一旦有了合适的平台,就会如鱼得水、如鹏驭云、如蛟入海,换个说法,就是“国之重器”。 做“不器之器”应该成为每个有志之士努力的高标。目标高远,才不会被狭隘的功利思想所裹挟,才能广泛涉猎,深入研究,为将来的“有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随才器使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出自《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怎么排?一个根本的原则是“随才器使”。“或奔驰,或偷骗,各有偏长,真是随才器使。”根据各自的长处(包括“偷骗”),安排适当的工作。 这与“用人如器”的意义较为接近。梁山要发展壮大,就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如果宋江乱点鸳鸯譜,让阮小二作马军统领,让李逵当水军都督,宋清是自己的弟弟就坐二把交椅,看黄立别扭就让他靠边儿站,那样的话就不用等朝廷派兵,自己就先呼啦啦散摊子了。 如何做到“随才器使”?很简单,一要了解是哪方面的“才”与“器”,二要有以事业为重的胸怀。

高考满分优秀获奖作文及点评全国卷Ⅱ

2010年高考满分、优秀作文及点评(全国卷Ⅱ)读书,是赏心悦目,陶冶情操; 读书,是走进先哲,聆听教诲; 读书,是体验鸟语,感受花香。 …… 我们走在羊肠小路上, 俯首细细品读先贤训言,在旁边的百花争妍,蜂围蝶阵中拜访先哲,啊!这是多么欣慰啊! 在信息时代,我们为了追求速成,在“浅阅读”的气息逐渐蔓延时,我们是否思考过。 ——与品读相拥,使读书成为提升自己灵魂的方法。 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走进陶渊明,我们可以感受到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与超然,但是他“好读书,不求甚解”却是不对的,他为了逃避官场的黑暗污浊而归隐田园,为了保持自己的人格纯洁而回归自然,但是,读书是人的灵魂的沐浴,不求甚解之书与不读有何区别,既然有读书之好,我们就应全身心投入,驰骋于书的天地,岂不乐乎,而不求甚解只能让自己一时满足,对于心灵却益处甚小。

我们所说的品味,是用心读,而非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只有用心灵去靠近书,才能感受到灼灼其华的智慧,才能体会字字千斤的价值。 同样张溥也幼时好学,他的传奇在人们心中永不倒下,“七录宅”的光华熠熠生辉,他为了学习,习书成诵之后又手自笔录,再化为灰烬,总此七次,才成就了他的文学功底。 张溥虽英年早逝,但他的事迹为后人传颂,七录之名是何等雄浑,学习是需要严谨态度,在“七录”背后闪烁的是人的品质与修养。 在当代,当我们捧着《边城》细细品读时,被沈从文的新丽隽永的笔调以及美丽迷人的湘西山水所倾倒,但是如此之高的文学成就竟由一位只读小学的人来写,其困难之大,不言而喻,沈从文也嗜学,他面对命运的风浪,从不畏惧,在平静的心态下认真品读,成就了他的成功。 自学之路漫漫;成才之舟遥遥。沈从文在自己认真地品读中成就了不朽的《边城》,我们不禁感叹——与品读相拥,能克服一切困难。只有在品味中学习,才能汲取精华,就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太多的事例都向我们验证了同一个道理,与品味相拥,才能让读书成为净化灵魂,提升品质,成就事业的方法。 品读,让我们感受“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悲壮;品读让我们感受“肠断东风落牡丹”的凄凉;品读让我们感受“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 与品读相拥,让读书使自己灵魂思想升华! 【评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