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化学总复习练习题十含解析

高考化学总复习练习题十含解析

高考化学总复习练习题十含解析
高考化学总复习练习题十含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练习题(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Cl 35.5 Fe 56 Se 79

一、选择题:

1.2019年7月1日起,上海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随后西安等地也纷纷开始实行垃圾分类。这体现了我国保护环境的决心,而环境保护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白色垃圾,不可降解,能使溴水褪色

B .可回收的易拉罐中含金属铝,可通过电解氯化铝制取

C .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不可用填埋法处理

D .含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都只生成CO 2和H 2O

【答案】C

【解析】A .聚乙烯结构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 错误;

B .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受热易升华,电解得不到金属铝;金属铝采用电解氧化铝制备,故B 错误;

C .镍、镉等重金属会造成水土污染,应集中处理,不可用填埋法处理,故C 正确;

D .丝、毛中主要含蛋白质,含有C 、H 、O 、N 等元素,燃烧不止生成CO 2和H 2O ,故D 错误;答案:C 。

2. 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关于常温下pH =2的H 2SO 4溶液,溶液中不存在H 2SO 4分子,但存在HSO 4一离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1N A

B .Na 2SO 4溶液中:c(Na +)=2c(SO 42-)>c(H +)=2c(OH -)

C .向稀硫酸中逐滴滴加浓硫酸,溶液中()()2-4-4c SO c

HSO 减小 D .NaHSO 4不是弱电解质

【答案】B

【解析】常温下pH 2= 的24H SO 溶液,溶液中不存在24H SO 分子,但存在4HSO - 离子,说明硫酸的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

A . 由pH 2=可得c(H )0.01mol /L +=,每升溶液中的H + 数目为A 0.01N ,故A 正确;

B . 2244Na SO 2Na SO +-

+= ,硫酸根有一部分水解成硫酸氢根,c(Na +)>2c(SO 42-),根据电荷守恒式可知,c(OH -) >c(H +),所以应该为c(Na +)>2c(SO 42-)>c(OH -) >c(H +),故B 错误;

C .据已知可知244

4c(H )c(SO )Ka(HSO )c(HSO )+--

-= ,当向稀硫酸中逐滴滴加浓硫酸c(H )+ 会增大,所以2

44c(SO )c(HSO )--

减小,故C 正确;

D . NaHSO 4属于盐,完全电离,故不是弱电解质,D 正确;故答案为:B 。

3.一定量的某磁黄铁矿(主要成分Fe x S,S为-2价)与10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矿石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生成3.2g硫单质、0.4molFeCl2和一定量H2S气体,且溶液中无F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

B.该磁黄铁矿Fe x S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生成的H2S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8.96L

D.该磁黄铁矿中Fe x S的x=0.85

【答案】C

【解析】n(S)=3.2g÷32g/mol=0.1mol,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n(Fe3+)=

()

0.1mol20

32

?-

-

=0.2mol,则

n(Fe2+)=0.4mol-0.2mol=0.2mol,所以n(Fe2+):n(Fe3+)=0.2mol:0.2mol=1:1,以此解答该题。

A.盐酸恰好反应生成FeCl2 的物质的量为0.4mol,根据Cl原子守恒可得c(HCl)=20.4mol

0.1L

?

=8.0mol/L,A

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磁黄铁矿Fe x S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n(Fe2+):n(Fe3+)=1:1,B错误;

C.根据氢原子、氯原子守恒得n(H2S)=1

2

n(HCl)=n(FeCl2)=0.4mol,V(H2S)=0.4mol×22.4L/mol=8.96 L,C

正确;

D.Fe x S中n(S)=0.1mol+0.4mol=0.5mol,n(Fe)=0.4mol,所以n(Fe):n(S)=0.4mol:0.5mol=0.8,所以x=0.8,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

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在大气中有两种同素异形体且均能支持燃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非金属元素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Y、Z的氢化物稳定性Y>Z

B.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

C.X、W、Z能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XZW

D.中W和Y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A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在大气中有两种同素异形体且均能支持燃烧,说明W为O,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说明X为Na,非金属元素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Y为Si,Z为Cl。

A选项,Y、Z的氢化物稳定性HCl > SiH4,故A错误;

B选项,Si单质的熔点高于Na 单质,硅是原子晶体,钠是金属晶体,原子晶体熔点一般高于金属晶体熔点,

故B正确;

C选项,X、W、Z能形成具有强氧化性的NaClO,故C正确;

D选项,利用价态绝对值加最外层电子数是否等于8来判断得出SiO32-中Si和O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

【点睛】价态绝对值加最外层电子数是否等于8来判断化合物中各原子是否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5.碳酸亚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用环氧乙烷合成碳酸亚乙酯的反应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B.碳酸亚乙酯的二氯代物只有两种

C.碳酸亚乙酯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D.1mol碳酸亚乙酯最多可消耗2molNaOH

【答案】C

【解析】A选项,根据分析两种物质变为一种物质,则上述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A正确;

B选项,碳酸亚乙酯的二氯代物只有两种,一种为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另一种是两个碳原子上各一个氯原子,故B正确;

C选项,碳酸亚乙酯有亚甲基的结构,类似于甲烷的空间结构,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故C错误;

D选项,1mol碳酸亚乙酯相当于有2mol酯基,因此最多可消耗2molNaOH发生反应,生成乙二醇和碳酸钠,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

6.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意味着对污染防治比过去要求更高。某种利用垃圾渗透液实现发电、

环保二位一体结合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当该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桥中Cl-向Y极移动

B.电路中流过7.5 mol电子时,共产生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16.8L

C.电流由X极沿导线流向Y极

D.Y极发生的反应为2NO3-+10e-+6H2O===N2↑+12OH—,周围pH增大

【答案】D

【解析】根据处理垃圾渗滤液并用其发电的示意图可知,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X 是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Y 是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3222NO +10e +6H O=N +12OH ,电解质里的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A . 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装置属于原电池装置,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负极,即氯离子向X 极移动,故A 错误;

B . 电池总反应为:--33225NH +3NO =4N +6H O+3OH ,该反应转移了15个电子,即转移15个电子生成4个氮气,故电路中流过7.5 mol 电子时,产生2mol 氮气,即44.8L ,B 错误;

C .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即Y 极沿导线流向X 极,故C 错误;

D . Y 是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3222NO +10e +6H O=N +12OH ,周围pH 增大,故D 正确; 答案选D 。

7.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D

【解析】A .KI 过量,且KI 与氯化铁反应,则溶液中既含I 2又含I -,不能证明反应的可逆性,故A 错误;

B .2KMnO 4+5H 2

C 2O 4+3H 2SO 4=2MnSO 4+K 2SO 4+10CO 2↑+8H 2O ,两只试管中草酸量均不足,高锰酸钾过量,溶液不褪色,不能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B 错误;

C .乙醇易挥发,也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应先通过水,排除乙醇的干扰,故C 错误;

D.如有32CH COO H O -+3CH COOH OH -+,则加入中性的醋酸铵溶液增大醋酸根离子,则应当平衡

向右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红色应当加深,反之不会加深,故可以说明醋酸钠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故D 正确;故选D 。

二、非选择题:

8.三氯乙醛(CCl 3CHO)是生产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实验室制备三氯乙醛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加热装置未画

出)和有关数据如下:

①制备反应原理:C 2H 5OH +4Cl 2→CCl 3CHO +5HCl

②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部分物理性质:

(1)恒压漏斗中盛放的试剂的名称是_____,盛放KMnO 4仪器的名称是_____。

(2)反应过程中C 2H 5OH 和HCl 可能会生成副产物C 2H 5Cl ,同时CCl 3CHO(三氯乙醛)也能被次氯酸继续氧化生

成CCl 3COOH(三氯乙酸),写出三氯乙醛被次氯酸氧化生成三氯乙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该设计流程中存在一处缺陷是_____,导致引起的后果是_____,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

(4)反应结束后,有人提出先将C 中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三氯乙酸。你认为此方

案是否可行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0.36g 配成待测溶液,加入0.1000mol?L ?1碘标准溶液20.00mL ,再加入适量

Na 2CO 3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 ,立即用0.02000mol?L ?1

Na 2S 2O 3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三次平行实验,测得平均消耗Na 2S 2O 3溶液20.00mL 。则产品的纯度为_____(计算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滴定原理:CCl 3CHO+OH -=CHCl 3+HCOO -、HCOO -+I 2=H ++2I -+CO 2、I 2+2S 2O 32-=2I -+S 4O 62-

【答案】(14分)

(1)浓盐酸(1分) 圆底烧瓶(1分)

(2)33CCl CHO+HClO CCl COOH+HCl (2分)

(3)无干燥装置(1分) 副产物增加(2分)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2分)

(4)否(1分) 三氯乙酸会溶于乙醇和三氯乙醛,无法分液 (2分)

(5)73.75%(2分)

【解析】根据题干和装置图我们能看出这是一个有机合成实验题,考查的面比较综合,但是整体难度一般,按照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去作答即可。

(1)根据反应原理我们发现原料需要氯气,因此装置A 就应该是氯气的发生装置,所以恒压漏斗里装的是浓盐酸;盛放4KMnO 的装置是蒸馏烧瓶;

(2)按照要求来书写方程式即可,注意次氯酸的还原产物是氯化氢而不是氯气:

33CCl CHO+HClO CCl COOH+HCl →;

(3)制得的氯气中带有氯化氢和水分,氯化氢可以在装置B 中除去,但是缺少一个干燥装置来除去水分,若不除去水分,氯气和水反应得到次氯酸和盐酸,会生成更多的副产物;

(4)该方案是不行的,因为三氯乙酸是有机物,会溶于乙醇和三氯乙醛,根据题目给出的沸点可知此处用蒸馏的方法最适合;

(5)根据-4n=c V=0.020.02=410mol ??算出消耗的223Na S O 的物质的量,根据2:1的系数比,这些223Na S O 对应着过量的-4210mol ?单质碘,而一开始加入的碘的物质的量为-3n=c V=0.10.02=210mol ??,因此整个过程中消耗了-31.810mol ?单质碘,再次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发现3CCl CHO :2I 为1:1,也就是说产品中有

-31.810mol ?三氯乙醛,质量为-3m=n M=1.810147.5=0.2655g ???,因此产品的纯度为

0.2655100%=73.75%0.36

?。 9.随着人们对硒的性质深入认识及产品硒的纯度提高,硒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某科学小组以硫铁矿生产硫酸过程中产生的含硒物料(主要含S 、Se 、Fe 2O 3、CuO 、ZnO 、SiO 2等)提取硒,设计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脱硫”时,测得脱硫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______。最佳温度是________。

(2)“氧化酸浸”中,Se转化成H2SeO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采用硫脲[(NH2)2CS]联合亚硫酸钠进行“控电位还原”,将电位高的物质先还原,电位低的物质保留在溶液中,以达到硒与杂质金属的分离。下表是“氧化酸浸”液中主要粒子的电位。

①控制电位在0.740~1.511V范围内,在氧化酸浸液中添加硫脲,可选择性还原ClO2。该过程的还原反应(半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为使硒和杂质金属分离,用亚硫酸钠还原时的最低电位应控制在_____V。

(4)粗硒的精制过程:Na2SO3浸出[Se转化成硒代硫酸钠(Na2SeSO3)]→Na2S净化→H2SO4酸化等步骤。

①净化后的溶液中c(Na2S)达到0.026 mol·L-1,此时溶液中的c(Cu2+)的最大值为________,精硒中基本不含铜。[K sp(CuS)=1.3×10-36]

②硒代硫酸钠酸化生成硒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对精硒成分进行荧光分析发现,精硒中铁含量为32 μg·g-1,则精硒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与粗硒中铁含量为0.89%相比,铁含量明显降低。

【答案】(14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温度升高,单质硫在煤油中的溶解度增加(1分) 95℃(1分)

(2)4ClO3-+ 4H+ + Se = 4ClO 2↑+ H2O + H2SeO3

(3)ClO2 + 4H+ + 5e- = Cl-+ 2H2O 0.345

(4)5.0×10-35mol·L-1 Na2SeSO3 + H2SO4 = Na2SO4+ Se↓+ SO2↑+ H2O

(5)3.2×10-3 %

【解析】

硒酸泥(主要含S、Se、Fe2O3、CuO、ZnO、SiO2等)加入热煤油萃取硫,固体加入稀硫酸、氯酸钠进行氧化,过滤,滤渣中含有氢氧化铁、二氧化硅,氧化浸出液含有H2SeO3,控制电位还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生成Se。

(1)“脱硫”时,脱硫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是温度升高,单质硫在煤油中的溶解度增加。最佳温度是95℃。

(2)“氧化酸浸”中,固体加入稀硫酸、氯酸钠进行氧化,Se转化成H2SeO3,ClO3-还原成ClO 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ClO3-+ 4H+ + Se = 4ClO 2↑+ H2O + H2SeO3 。

(3)①控制电位在0.740~1.511V范围内,在氧化酸浸液中添加硫脲,可选择性还原ClO2,ClO2得电子还原成Cl-,该过程的还原反应(半反应)式为ClO2 + 4H+ + 5e- = Cl-+ 2H2O。

②为使硒和杂质金属分离,确保Cu2+、Zn2+、Fe2+不被还原,用亚硫酸钠还原时的最低电位应控制在0.345V。

(4)粗硒的精制过程:Na 2SO 3浸出[Se 转化成硒代硫酸钠(Na 2SeSO 3)]→Na 2S 净化→H 2SO 4酸化等步骤。 ①净化后的溶液中c (Na 2S)达到0.026 mol·L -1,此时溶液中的c (Cu 2+)的最大值为c (Cu 2+)=()

2-S sp K CuS c () =

36

1.3100.026

?-=5.0×10-35 mol·L -1 ,精硒中基本不含铜。 ②硒代硫酸钠酸化生成硒、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 2SeSO 3 + H 2SO 4 = Na 2SO 4 + Se↓+ SO 2↑+ H 2O 。

(5)精硒中铁含量为32 μg·g -1

,则精硒中铁的质量分数==63.210100%1g g ??=- 3.2×10-3 %,与粗硒中铁含量为0.89%相比,铁含量明显降低。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以及分离提纯,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题目涉及实验的设计与评价,考查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及反应原理的理解与应用,难点(3)对电极电位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并应用到解题中。

10.随着氮氧化物对环境及人类活动影响的日趋严重,如何消除大气污染物中的氮氧化物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

Ⅰ.利用NH 3的还原性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其中除去NO 的主要反应如下:4NH 3(g)+6NO(g)

5N 2(g)+6H 2O(l) △H <0

(1)写出一种可以提高NO 的转化率的方法: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按照n(NH 3)︰n(NO) =2︰3充入反应物,发生上述反应。下列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 .c(NH 3)︰c(NO) =2︰3

B .n(NH 3)︰n(N 2) 不变

C .容器内压强不变

D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E.1molN —H 键断裂的同时,生成1molO —H 键

(3)已知该反应速率v 正=k 正·c 4(NH 3)·c 6 (NO),v 逆=k 逆·c x (N 2)·c y (H 2O) (k 正、k 逆分别是正、逆反应速率常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k 正/k 逆,则x=_____,y=_______。

(4)某研究小组将2molNH 3、3molNO 和一定量的O 2充入2L 密闭容器中,在Ag 2O 催化剂表面发生上述反应,NO 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①在5min 内,温度从420K 升高到580K ,此时段内NO 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

②在有氧条件下,温度580K 之后NO 生成N 2的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Ⅱ.用尿素[(NH 2)2CO]水溶液吸收氮氧化物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NO 和NO 2不同配比混合气通入尿素溶液中,总氮还原率与配比关系如图。

(5) 用尿素[(NH 2)2CO]水溶液吸收体积比为1∶1的NO 和NO 2混合气,可将N 元素转变为对环境无害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6)随着NO 和NO 2配比的提高,总氮还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分,除标明外,每空2分)

(1)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分离出氮气”、“增大氨气浓度”等)(1分)

(2)AE

(3)5 0

(4)①0.171 mol?L -1·min -1 ②平衡逆向移动

(5)(NH 2)2CO+NO+NO 2 =2N 2+CO 2+2H 2O

(6)NO 在尿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低,未参与反应的NO 增多

【解析】(1)该反应焓变小于零,为放热反应,降温可以使平衡右移,增大一氧化氮转化率;该反应为压强减小的反应,故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右移;加入氨气或者移走生成物氮气都可以使平衡右移增大一氧化氮转化率,故答案为: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分离出氮气”、“增大氨气浓度”等);

(2)A.根据方程式可知氨气与一氧化氮按2:3反应,且按n(NH 3)︰n(NO) =2︰3充入反应物,所以,任意时刻都满足c(NH 3)︰c(NO) =2︰3,故A 错误;

B.反应正向移动时氨气的物质的量减小,氮气的物质的量增多,所以n(NH 3)︰n(N 2)会变小,当该值不在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 正确;

C.平衡正向移动压强减小,逆向移动压强增大,所以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故C 正确;

D.生成物中有液态水,所以平衡正向移动时气体的总质量减小,但总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会减小,所以当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能说明反应平衡,故D 正确;

E.1molN —H 键断裂即消耗

13mol 氨气,则生成12

mol 水,形成1molO —H 键,描述的都是正反应速率,故E 错误;故答案为AE ;

(3)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有v 正= v 逆,即k 正·c 4(NH 3)·c 6 (NO) =k 逆·c x (N 2)·c y (H 2O),变换可得

()()()()x y 22463c N c H O c NH NO k c =k 正逆,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k 正/k 逆,平衡状态下K=()(

)()45263c N c NH c NO ,所以x=5,y=0,故答案为:5;0;

(4)①420K 时一氧化氮的转化率为2%,此时消耗的n(NO)=3mol×2%=0.06mol,580K 时一氧化氮的转化率为59%,此时消耗的n(NO)=3mol×59%=1.77mol,此时段内一氧化氮的变化量为:1.77mol-0.06mol=1.71mol ,

容器的体积为2L ,所以反应速率111.71mol

c 2v===0.171?·t 5min

L mol L min --?? ,故答案为:0.171 mol?L -1·min -1; ②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一氧化氮的转化率降低;故答案为:平衡逆向移动;

(5)NO 和NO 2的体积比为一比一,即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之比为一比一,将N 元素转变为对环境无害的气体即氮气,根据元素守恒和电子守恒可知方程式为:(NH 2)2CO+NO+NO 2 =2N 2+CO 2+2H 2O ,故答案为(NH 2)2CO+NO+NO 2 =2N 2+CO 2+2H 2O ;

(6)一氧化氮溶解度小,大量的一氧化氮通入之后不能反应,导致总还原率降低,故答案为:NO 在尿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低,未参与反应的NO 增多。

(二)选考题:

11.微量元素硼和镁对植物的叶的生长和人体骨骼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化合物也应用广泛。

(1)基态B 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第一电离能比Be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三价B 易形成配离子,如[B(OH)4]-、[BH 4]-等。[B(OH)4]-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标出配位键),其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写出[BH 4]-

的一种阳离子等电子体_______。

(3)下图表示多硼酸根的一种无限长的链式结构,其化学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以n 表示硼原子的个数)。

(4)硼酸晶体是片层结构,下图表示的是其中一层的结构。每一层内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

(5)三氯化硼的熔点比氯化镁的熔点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镁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模型如下图,它的堆积模型名称为_______;紧邻的四个镁原子的中心连线构成的正四面体几何体的体积是2a cm 3,镁单质的密度为ρ g·cm -3,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则镁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5分)

(1)(1分) 小 (1分)

(2)

(2分) sp 3(1分) NH 4+ (1分) (3)(BO 2)n n-(2分)

(4)共价键、氢键 (2分)

(5)三氯化硼为分子晶体,而氯化镁为离子晶体,范德华力比离子键弱 (2分)

(6)六方最密堆积(1分) 12N A ·a·ρ(2分)

【解析】

【分析】

(1)基态B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基态B 的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1;Be 原子元素2s 轨道为全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

(2)硼化合物是典型的缺电子结构化合物,H 3BO 3也属于缺电子化合物,可接受OH -的一对孤电子对形成B (OH )4-

;中心原子B 键合电子对数目为4,没有孤电子对;等电子体是指原子数目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

(3)根据均摊思想分析偏硼酸根离子的化学式;

(4)硼酸晶体是片层结构,硼酸分子内存在共价键,分子间存在氢键,分子之间还存在范德华力;

(5)三氯化硼是共价型分子,而氯化镁是离子化合物;

(6)镁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是按ABABABAB…的方式堆积;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紧邻的四个镁原子的中心连线构成的几何体占整个晶胞的112,而晶胞中含有的镁原子数为1+18×8=2,根据ρ=2r

1212

A M N a ,即可计算M r 。

【详解】

(1)基态B 的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1,由泡利原理、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图为

;Be

原子元素2s 轨道为全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故第一电离能Be >B ;

(2)硼化合物是典型的缺电子结构化合物,H 3BO 3也属于缺电子化合物,可接受OH -的一对孤电子对形成B (OH

4-

,所以形成配位键,表示为:;B 键合电子对数目为4,没有孤电子对,则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 3;等电子体是指原子数目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则与[BH 4]-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有:NH 4+;

(3)根据均摊思想,无限长链式偏硼酸根离子中,一个B 相当于占有O 的数目为1+2×

12=2,所以其化学式可表示为:(BO 2)n n-;

(4)硼酸晶体是片层结构,硼酸分子内存在共价键,分子间存在氢键,分子之间还存在范德华力;

(5)三氯化硼是共价型分子,其晶体为分子晶体,而氯化镁是离子化合物,其晶体是离子晶体,因范德华力比离子键弱,则三氯化硼的熔点比氯化镁的熔点低;

(6)镁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是按ABABABAB…的方式堆积,是六方最密堆积;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紧邻的四个镁原子的中心连线构成的几何体占整个晶胞的112,而晶胞中含有的镁原子数为1+18

×8=2,根据ρ=2r

1212

A M N a ,则有M r =12N A ?a?ρ。 【点睛】

晶胞的计算,属于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顶点、棱、面心上每个原子被几个晶胞占有是解本题关键。本题利用均摊法计算该小正方体中各种原子个数,顶点上的原子被8个小正方体共用,面心上的原子被2个小正方体共用,体心上的原子被1个小正方体占有。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有机物W 在医药和新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W 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部分信息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的化学名称是___;Z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

(2)中___(填“有”或“无”)手性碳原子;图示中X转化为Y的反应类型是___。

(3)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G是对硝基乙苯的同分异构体,G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且分子中含有—NH2(氨基),G的同分异构体有___种(不考虑立体结构),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峰的面积比为1∶2∶2∶2∶2的结构简式为___。

(5)设计以苯乙烯和丙酮为原料制备药物中间体的合成路线___(无机试

剂自选)。

【答案】(15分)

(1)2,3-二甲基-2-丁烯(2分)羰基(1分)

(2)无(1分)消去反应(1分)

(3)(2分)

(4)17(2分)或(2分)

(5)(4分)

【解析】

【分析】

X分子式是C6H14O,分子式符合饱和一元醇或饱和一元醚,X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Y,1molY 完全反应生成2molZ,则Y结构对称,且在加热条件下Z不能和新制氢氧化铜浊液反应,说明Z中不含羧基,根据信息i知,Z为,则Y为(CH3)2C=C(CH3)2,X为(CH3)2CHCHOH(CH3)2;乙苯与浓硫酸、浓硝酸混合加热,发生乙基对位上的取代反应产生对硝基乙苯,然后与Fe在HCl存在下发生还原反应产生对氨基乙苯,与对氨基乙苯发生反应,脱去一个分子的水,同时产生W为:;

(5)苯乙烯与H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乙苯,乙苯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对硝基乙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被还原生成,与丙酮反应

生成。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CH3)2CHCHOH(CH3)2;Y为(CH3)2C=C(CH3)2,Z为,W为

(1)Y为(CH3)2C=C(CH3)2,则Y的化学名称是2,3-二甲基-2-丁烯;Z为,Z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羰基;

(2)手性碳原子是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在中无手性碳原子;图示中X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转化为Y,所以X转化为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

(3)丙酮与对氨基乙苯发生反应产生,同时产生H2O,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为

(4)G是对硝基乙苯的同分异构体,G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且分子中含有—NH2(氨基),说明G中含有-NH2、-COOH,如果取代基为-CH2COOH、-NH2,在苯环上有邻、间、对三种结构;

如果取代基为-COOH、-CH2NH2,在苯环上有邻、间、对有三种结构;

如果取代基为-NH2、-COOH、-CH3,根据三个取代基在苯环上的位置有十种不同结构;

如果取代基为-CH(NH2)COOH,只有一种结构,则符合条件的有3+3+10+1=17种;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上峰的面积比为1∶2∶2∶2∶2的结构简式为或

(5)与H2发生加成反应产生,和浓硝酸在浓硫酸存在

条件下加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对硝基乙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被还原生成,与丙酮反应生成,故合成路线为: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和合成,明确常见有机物官能团及其关系、物质转化条件是解本题关键,易错点是同分异构体种类判断。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及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及利用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

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第Ⅰ卷 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NH3+CO2 +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三聚氰酸分子式为C3H3N3O3,分子中只含极性键(碳氮极性键、碳氧极性键和氧氢极性键)。氰酸的结构为HO—C≡N,3个氰酸分子发生加成生成三聚氰酸。本题是用NH3捕获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聚氰酸,其过程是:NH3先与CO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氨基甲酸H2N—COOH,3个H2N—COOH失去3个水分子生成三聚氰酸。 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2I—== Fe2+ +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SO42—+Ba2+ +3OH—== Fe(OH)3↓+BaSO4↓ D.1 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 gFe 【答案】D 【解析】A选项:Fe3+与C6H5OH反应:Fe3++6C6H5OH==[Fe(OC6H5)6]3—+6H+ B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2I—== 2Fe2+ +I2 C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3SO42—+3Ba2+ +6OH—== 2Fe(OH)3↓+3BaSO4↓ 9.为实现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 A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 B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C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 D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H溶液、 mol/L盐酸 【解析】A选项:Br2和CCl4是两种互溶的液体,Br2和CCl4混合物是溶液,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 B选项: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分子中含—CHO),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分子中不含—CHO)。 C选项:实验室制取H2的试剂通常是用锌粒和稀盐酸或稀硫酸,不是稀硝酸。锌与稀硝酸反应反应通常不能得到H2,而是低价氮的化合物或氮单质。 D选项:缺少酸碱指示剂。 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准确的是 A B C D

高考化学复习 易错点3:阿伏伽德罗常数NA

高考化学复习易错点三NA 瞄准高考 1.(2017课标Ⅱ)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0.1mol·NH4Cl溶液中,的数量为0.1N 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N 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 N A 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 N A 【答案】D 2.(2017课标Ⅲ)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 mol 的中,含有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个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个P-Cl键 【答案】A 【解析】A.11B中含有6个中子,0.1mol 11B含有6N A个中子,A正确;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 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目,C错误;D.PCl3与Cl2反应生成PCl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1molPCl3与1molCl2反应生成的PCl5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 A个,D错误;答案选A。3.(2016课标Ⅰ)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 B.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答案】A

最新高考化学的易错知识点总结

最新高考化学的易错知识点总结 常错点1 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和NO2等。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CrO3是酸性氧化物。 常错点2 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 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 常错点3 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 常错点4 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常错点5 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22.4L·mol-1 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1 mol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22.4 L,也可能不是22.4 L 常错点6 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 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22.4 L·mol-1 常错点7 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

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归纳 1.注意加热方式 有机实验往往需要加热,而不同的实验其加热方式可能不一样。 ⑴酒精灯加热。 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温度不太高的实验都可用酒精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乙烯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蒸馏石油实验”和“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⑵酒精喷灯加热。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比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较高温度的有机实验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教材中用酒精喷灯加热的有机实验是:“煤的干馏实验”。 ⑶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温度不超过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热的有机实验有:“银镜实验(包括醛类、糖类等的所有的银镜实验)”、“ 硝基苯的制取实验(水浴温度为6 0℃)”、“酚醛树酯的制取实验(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水浴温度为70℃~80℃)”和“糖类(包括二糖、 淀粉和纤维素等)水解实验(热水浴)”。 ⑷用温度计测温的有机实验有:“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以上两个实验中的温度计水银球都是插在反应液外的水浴液中,测定水浴的温度)、“乙烯的实验室制取实验”(温度计水银球插入反应液中,测定反应液的温度)和“

石油的蒸馏实验”(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在具支烧瓶支管口处,测定馏出物的温度)。 2、注意催化剂的使用 ⑴ 硫酸做催化剂的实验有:“乙烯的制取实验”、 “硝基苯的制取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纤维素硝酸酯的制取实验”、“糖类(包括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实验”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实验”。 其中前四个实验的催化剂为浓硫酸,后两个实验的催化剂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个实验也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做催化剂 ⑵铁做催化剂的实验有:溴苯的制取实验(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与铁反应后生成的溴化铁)。 ⑶氧化铝做催化剂的实验有:石蜡的催化裂化实验。 3、注意反应物的量 有机实验要注意严格控制反应物的量及各反应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备实验”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 4、注意冷却 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所以必须注意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装)冷却的实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和“石油的蒸馏实验”。

备战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物质的量】专题解析及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物质的量】专题解析及答案解析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0mol·L-1的NaOH溶液500mL,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 b.用蒸馏水洗涤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 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 d.为了使所配溶液浓度均匀,定容结束后,要摇匀 e.用500mL的容量瓶可以直接配制480mL溶液 f.当用容量瓶配制完溶液后,可用容量瓶存放所配制的试剂 (2)请补充完整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NaOH固体________g;③溶解;④冷却并移液;⑤洗涤并转移; ⑥________;⑦摇匀。 (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天平(带砝码)、镊子、量筒、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操作②③都要用到小烧杯,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 (5)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请写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液体洒到容量瓶外面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D.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答案】ad 20.0 定容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用烧杯称量NaOH固体,防止NaOH 腐蚀天平的托盘用烧杯做溶解用的容器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应选用500mL的容量瓶BC 【解析】 【分析】 【详解】 (1)a、容量瓶使用前要检验是否漏水,a正确;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高中化学易错点总结 在历年高三高考备考的实践基础上,参考高三阶段的实际复习知识体系,结合学生复习过程中出现的易混易错的知识点或试题,整理出了关键知识点,以供学生自查、整理、纠错。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 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 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 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3 3 2 3 3 3 15. 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16. 用 1molAl 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共有 3mol 电子发生转移 17. 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18. 在含有较高浓度的 Fe 3+的溶液中,SCN -、I -、AlO -、S 2-、CO 2-、HCO - 等不能大量共存 19. 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20. 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21. 在 FeBr 2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 Cl 2 可得 FeBr 3、FeCl 2、Br 2 22. 由于 Fe 3+和 S 2- 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 Fe S 不存在 23. 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24. 有 5.6g 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0.2N A 25. 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26. 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27. CuCO 可由 Cu 2+溶液中加入 CO 2- 制得 28. 单质X 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 Y ,则单质X 与 Y 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29. H 2S 、HI 、FeCl 2、浓H 2SO 4、Na 2SO 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30. 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高考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

高 中 化 学 重 要 知 识 点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

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 ——蓝色Cu2 (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9.特征反应现象: 20.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蓝色[Cu(OH)2] 黄色(AgI、Ag3PO4)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四、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

整理高考化学专题专练含解析

2012 年 辽 宁 高 考 化 学 试 题 及 答 案 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

2012年辽宁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胶体:雾、银氨溶液、蛋白质溶液B.非电解质:己烷、乙酸乙酯、淀粉 C,糖类:葡萄糖、麦芽糖、纤维素D.同系物: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或做法合理的是 A.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说明该溶液中有Ca2+ B.鉴别CO2和SO2可以用品红溶液也可以用硝酸钡溶液 C.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滴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D.除去C2H50H中的CH3COOH,先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分液 3.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碱性:NaOH>Mg(OH)2>Al(OH)3④结合质子(H+)能力:OH->HCO3->CH3COO-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在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内,物质D在T ℃时发生反应,其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右图,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A.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时,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 067mol/(L·min) B.根据右图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C.若在第5分钟时升高温度,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B的反应速率增大 D.若在第7分钟时增加D的物质的量,A的物质的量变化情况符合b曲线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的离子,其对应的元素在周期表第二周期ⅥA族 B.锂钒氧化物电池的总反应式为:V2O5+x Li→Li x V2O5。则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2O5+x Li++x e-→Li x V2O5。,供电时Li+向正极移动 C.F2、C2H4、Na2O2、C2H6、H2O2都是含有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D.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2H+=I2+Z+H2O,其中的R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位居第一 6.常温下将醋酸钠、盐酸两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后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及说法正确的是 A.c(CI-)=c(CH3COOH) B.c(Na+)= c(CH3COO-) C.c(CH3COO-)< c(CI-) D.溶液中只存在两个平衡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绝对OK)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柯桥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林春辉2012.5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3、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4、氢氧燃料电池中,当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则正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6L 5、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6、由于碳酸根离子水解,在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 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0.050mol氯气,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10mol 8、在同温同压下,由CO、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27.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g/mol 9、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mol/L 10、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11、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12、在反应CaCO3+2HCN=CaCN2+CO↑+H2↑+CO2↑中,CaCO3是氧化剂,HCN是还原剂 13、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该反应吗?) 1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 ★15、某厂废水中含 5.00×10-3mol/l的Cr2O72-,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0.05molFeSO4·7H2O 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水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10/3mol 17、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18、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 19、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 +H2O=CaSO3↓+2HClO 20、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 21、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NO3-、NH4+、F- 22、在高温下,2C+SiO2=2CO+Si,由此可以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 23、1L1mol/L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小于1L1mol/L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 24、已知中和热△H=-57.3kJ/mol,则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 25、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Mn2++2e-+2H2O =MnO2+4H+ 26、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了红棕色的锈斑,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27、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铜不活泼,覆盖在铁制品上保护了铁 28、以铝材为阳极,在硫酸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 -6e-=Al2O3+6H+

【记忆】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考点一 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 1.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 2.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 氧化物?????? ? 按组成元素????? 金属氧化物:如K 2O 、CaO 、Fe 2O 3非金属氧化物:如SO 2、CO 2、SO 3、P 2O 5按性质?????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 两性氧化物:如Al 2O 3 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特殊氧化物:如Fe 3O 4、Na 2O 2、H 2O 2 3.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 (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5)能电离出H + 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 (6)在酸中有几个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 (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 (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

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 (1)水煤气:CO、H2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C2H4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 (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C17H35COONa (9)碱石灰:NaOH、CaO (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 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H2O、Br2、SO3、HF、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不为气体)。 题组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 A(×)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 A(×)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2012·新课标全国卷,9D) (5)标准状况下,2.24 L 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 A(×) 二、排“干扰”,突破“质量、状况”陷阱 题组二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 A(√) (2)标准标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 A(√)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三、记“组成”,突破“物质组成”陷阱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 V 1/V 2=n 1/n 2 同温同压下, M 1/M 2=ρ 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 PV=nRT 有助于 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 1.01 ×105Pa 、 25℃时等。 ②物质状态: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 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 如 H 2O 、 SO 3、已烷、辛烷、 CHCl 3 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 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 He 、Ne 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 Cl 2 、N 2、 O 2、 H 2 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 P 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 CO 3 2-、 SO 32-、 S 2-、HCO 3-、 HSO 3- 、HS -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 + 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 Ba 2+、Ca 2+、Mg 2+、Ag +等不能与 SO 42- 、CO 32-等大量共存; Mg 2+、Fe 2+、 Ag +、 Al 3+、 Zn 2+、 Cu 2+、 Fe 3+等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Fe 2+与 S 2-、Ca 2+与 PO 4 3-、 Ag +与 I - 不 能大量共存。 (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 OH -、CH 3COO -、PO 4 3-、HPO 42- 、H 2PO 4-、F -、ClO -、AlO 2-、SiO 32- 、 CN -、C 17H 35COO -、 等与 H + 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如 HCO 3 -、HPO 42- 、 HS -、 H 2PO 4-、 HSO 3-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NH 4+与 OH - 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 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 AlO 2-、S 2- 、CO 3 2-、C 6H 5O - 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 Fe 3+、Al 3+ 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 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 3AlO 2-+Al 3++6H 2 O=4Al(OH) 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 S 2-、HS -、SO 32- 、 I -和 Fe 3+不能大量共存。 (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 MnO 4-、Cr 2O 7-、 NO 3 -、 ClO -与 S 2- 、 HS -、 SO 3 2-、 HSO 3-、 I -、 Fe 2+等不能大量共存; SO 32- 和 S 2- 在碱性条件下 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 2S 2-+SO 32-+6H +=3S ↓ +3H 2 O 反应不能共在。 H + 与 2 32-不能大量共存。 S O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 Al 3+ 和 HCO 3-、 CO 32-、 HS -、 S 2- 、 AlO 2-、 ClO - 等; Fe 3+ 与 CO 32-、 HCO 3- 、 AlO 2-、 ClO - 等不能大量共存。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

高考化学专题练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含解析) 一、单选题 1.将2 2.4g铁粉逐渐加入到含HNO3 0.8mol的稀硝酸中,反应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x)随消耗铁粉的物质的量(y)变化关系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使铁钝化的方法来减缓铁的腐蚀 B. 除去CO气体中的少量氧气可让气体通过加热的铜网 C. 不论将铝箔加热到什么样的温度均是只熔化而不滴落下来 D. 等质量的铝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氢气体积一定相等 3. 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2)b和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d单质;(3)c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气体;(4)c、e在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是() A. Fe、Cu、Al、Ag、Mg B. Mg、Cu、Al、Ag、Fe C. Al、Cu、Ag、Mg、Fe D. Mg、Ag、Al、Cu、Fe 4.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会出现锈斑,在此变化过程中不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 Fe﹣3e-═Fe3+ B. Fe2+十2OH﹣═Fe(OH)2 C. 2H2O+O2+4e﹣═4OH﹣ D. 4Fe(OH)2+2H2O+O2═4Fe(OH)3 5.X、Y、Z、W四块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W相连时,电流方向是W→Z;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X>Z>W>Y B. Z>X>Y>W C. X>Y>Z>W D. Y>W>Z>X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a、Al、Fe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B. 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二者的作用原理不相同 C. 将SO2通入Ca(ClO)2溶液可生成CaSO3沉淀 D. 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Cl2═Fe3++2C1﹣ 7.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甲、乙用导线相连放入稀H2SO4中可以看到乙慢慢地溶解,而甲的表面有气体逸出.把丁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后,丁的表面覆盖一层乙的单质.用石墨电极电解含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甲和丙两种金属的盐溶液,丙的单质先析出.将甲放入稀盐酸中有H2析出.已知四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铜.根据以上实验判断铜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下列关于钠及其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完整版)2019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整理(1)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整理 1、误认为有机物均易燃烧。 如四氯化碳不易燃烧,而且是高效灭火剂。 2、误认为二氯甲烷有两种结构。 因为甲烷不是平面结构而是正四面体结构,故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 3、误认为碳原子数超过4的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新戊烷是例外,沸点9.5℃,气体。 4、误认为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 5、误认为双键键能小,不稳定,易断裂。其实是双键中只有一个键符合上述条件。 6、误认为烯烃均能使溴水褪色。 如癸烯加入溴水中并不能使其褪色,但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时却能使其褪色。因为烃链越长越难溶于溴水中与溴接触。 7、误认为聚乙烯是纯净物。 聚乙烯是混合物,因为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定。 8、误认为乙炔与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速率比乙烯快。 大量事实说明乙炔使它们褪色的速度比乙烯慢得多。 9、误认为块状碳化钙与水反应可制乙炔,不需加热,可用启普发生器。 由于电石和水反应的速度很快,不易控制,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中产生的糊状物还可能堵塞球形漏斗与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故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10、误认为甲烷和氯气在光照下能发生取代反应,故苯与氯气在光照(紫外线)条件下也能发生取代。 苯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的是加成反应,生成六氯环己烷。 11、误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 虽然二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 12、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 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 13、误认为石油分馏后得到的馏分为纯净物。 分馏产物是一定沸点范围内的馏分,因为混合物。 14、误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直馏汽油中含有较多的苯的同系物;两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 15、误认为卤代烃一定能发生消去反应。 16、误认为烃基和羟基相连的有机物一定是醇类。 苯酚是酚类。

最新最全面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精华版)

第一部分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双原子分子如:多原子分子如:He、Ne、Ar、Kr O2、H2、HCl、NO 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 + 4 阴离子:Cl–、O2–、OH–、SO 2– 4 (2)存在离子的物质: 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① ②③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 溶液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 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 5.同位素 O、Si、Al、Fe、Ca。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 123 如H 有三种同位素:1H、1H、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 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 2- 种类型:根(如SO4、O 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 —NO2 、—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 8.基·CH3)。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

高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整理(精)

化学推断题专题 高考化学推断题包括实验推断题、有机物推断题和无机物推断题,它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网络构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考生有较深厚的化学功底,知识网络清晰,对化学的所有知识点(如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了如指掌。 一、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推断题首先要抓住突破口,表现物质特征处大都是突破口所在,所以考生在掌握化学知识概念点上,要注意总结它的特征。在推断题的题干中及推断示意图中,都明示或隐含着种种信息。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如物质属单质还是化合物,物质的颜色如何,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有怎样的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有何现象,在生活中有何运用等,同时还要注意表述物质的限制词,如最大(小、仅有的等。考生看到这些信息时,应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假设重演,一旦在某一环节出错,便可进行另一种设想。 二、在训练中找感觉: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三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解推断题时,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可以说化学推断题没有捷径可谈,它需要考生在训练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不足后再回归课本,再进行训练,螺旋上升。如此而为,做推断题便会有“感觉”。 无机推断题既能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又能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分析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加以考查,因此此类题型应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最佳题型之一。 无机物的综合推断,可能是对溶液中的离子、气体的成分、固体的组成进行分析推断,可以是框图的形式,也可以是文字描述的形式(建议考生有时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把文字描述转换成框图形式,这样可以一目了然。不管以哪种方式出题,解题的一般思路都是:迅速浏览→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和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依物质的特性或转移特征来确定突破口(题眼,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因此首先应熟练掌握各种常见元素及其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归纳 一、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判断正误,错误的请订正或说明原因) 1、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2、向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沸水,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3、Cl2、SO2和氨气的水溶液都具有导电性,它们都属于电解质 4、氢氧燃料电池中,当电路上有1mol电子通过时,则正极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5.6L 5、标准状况下,11.2LCl2溶于足量的冷水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6、由于碳酸根离子水解,在0.1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1N A 7、实验室用铅蓄电池作电源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0.050mol氯气,电池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10mol 8、在同温同压下,由CO、N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的14.5倍,其中O2的质量分数为27.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g/mol 9、含N A个钠离子的Na2O溶解于1L水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mol/L 10、配制0.2mol/LNaOH溶液500mL,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还有容量瓶;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为4g 11、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反应: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 12、在反应CaCO3+2HCN=CaCN2+CO↑+H2↑+CO2↑中,CaCO3是氧化剂,HCN是还原剂 13、在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你能配平该反应吗?) 14、在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中,转移电子数为5e-,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5 ★15、某厂废水中含 5.00×10-3mol/l的Cr2O72-,欲使1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0.5Fe1.5FeO4,理论上需要加入0.05molFeSO4·7H2O 16、在3BrF3+5H2O=HBrO3+Br2+9HF+O2反应中,若有5mol水参加反应,则被水还原的BrF3的物质的量为10/3mol 17、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Cl2+3H2O =2SO32-+4Cl-+6H+ 18、碱洗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时,常有气泡冒出:2Al+2OH- =2AlO2-+H2↑ 19、少量SO2通入到Ca(ClO)2溶液中:SO2+Ca2++2ClO- +H2O=CaSO3↓+2HClO 20、加入铝能放出H2的溶液中大量存在:Fe2+、Al3+、NO3-、Cl- 21、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 =10-12mol/L的溶液大量存在:Cl-、NO3-、NH4+、F- 22、在高温下,2C+SiO2=2CO+Si,由此可以说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硅元素 23、1L1mol/L的碳酸钠溶液吸收SO2的量小于1L1mol/L硫化钠溶液吸收SO2的量 24、已知中和热△H=-57.3kJ/mol,则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57.3kJ 25、MnO2的生产方法之一是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Mn2++2e-+2H2O =MnO2+4H+ 26、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出现了红棕色的锈斑,负极反应式为Fe-3e-=Fe3+,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27、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铜不活泼,覆盖在铁制品上保护了铁 28、以铝材为阳极,在硫酸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Al+3H2O -6e-=Al2O3+6H+ 29、已知2CO(g) CO2(g) + C(s),T=980K时,△H-T△S=0。当体系温度低于980K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