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Cuo_13X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在汽油深度吸附脱硫中的应用

Cuo_13X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在汽油深度吸附脱硫中的应用

Cuo_13X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在汽油深度吸附脱硫中的应用
Cuo_13X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在汽油深度吸附脱硫中的应用

分子筛制造工艺过程

分子筛的生产工艺 一生产设备 1 混合机 2 摇摆式颗粒机 3 糖衣机 4 带式干燥机 5. 培烧窑 6 平板筛 二制备过程: 原料混合-------- 造粒-------- 筛分------- 干燥-------- 焙烧-------- 包装 1 原料混料 将高岭土与4A/3A沸石原粉按一定的比例倒入到锥形混合机中,开启混合机搅拌约90min左右。混合越均匀越好。 2 造粒 将搅拌均匀的原粉分批放入到摇摆式颗粒机中,开启摇摆式颗粒机,边搅拌边加入三聚磷酸钠溶液(三聚磷酸钠的溶液浓度为水:三聚磷酸钠=20:1)。即可筛选出很小的晶粒。第一次造粒需要此步骤来造晶粒,以后只要不停产,即不再需要此步骤来造晶粒。 开启糖衣机。将所制得的晶粒倒入其中,缓慢喷洒配好的三聚磷酸钠溶液,当颗粒润湿后,将混匀的原料洒进去,一段时间以后,晶粒会逐渐增大,此过程即为造粒。 3 筛分 当糖衣机中的颗粒粒径增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将其取出,在平板筛上筛分。一般在1.0-1.4mm的筛子上过筛,筛出的三种粒径的颗粒(即小于1.0mm,1.0-1.4mm之间,大于1.4mm)放入不同的糖衣机中分别造粒。如此循环操作,即为造粒。当粒径达到所需的要求时,停止喷洒溶液,也不再加入原粉,此过程称为曝光,曝光半小时以后出锅即可。 将出锅的分子筛要先经过实验室强度测定,当其强度符合标准后才可出锅,否则为不合格产品,可将其粉碎当原粉用,或做其他处理。 4 干燥 将出锅的分子筛放入带式干燥机中干燥的过程;带式干燥机分为4个加热区,分别设置温度为:一区50℃、二区70℃、三区80℃、四区60℃。带式干燥机往前推动的速度越小,其干燥效果越好。 5 焙烧 将干燥完的分子筛放入焙烧炉中煅烧,即得成品分子筛。第一次使用焙烧炉需预热二天,以后隔一段时间使用时需预热一天,焙烧炉分9个加热区,不同粒径分子筛其最佳加热温度不同。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强度和吸水量变差;实验室用马弗炉与工业用焙烧炉之间温差约为100℃,可将分子筛先在实验室测其最佳温度,在加100℃即可得最佳的焙烧炉煅烧温度。目前可知的不同粒径的煅烧温度为: 当粒径为小于1.6mm时,焙烧炉各个区的设定温度为450、450、500、550、600、650、700、700、600.,流量V=35g/s。 当粒径为小于1.6-2.4mm时,焙烧炉各个区的设定温度为450、450、500、550、600、700、750、750、600,流量V=35g/s。

分子筛的合成

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姓名好 班级:好 学号:好 2014年01月11日

一、实验设计思路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分子筛的主要特点和用途; 2.了解水热法的主要特点和一些基本实验操作; 3.掌握X 射线衍射表征方法的原理及实验操作; 4.掌握氮气吸附法测多孔材料孔结构参数的原理及操作; 5.掌握沸石分子筛化学组成的测定方法; 6.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分子筛在离子交换、吸附性能上的差异。 三、实验原理 分子筛材料,广义上指结构中有规整而均匀的孔道,孔径为分子大小的数量级,它只允许直径比孔径小的分子进入,因此能将混合物中的分子按大小加以筛分;狭义上分子筛是结晶态的硅酸盐或硅铝酸盐,由硅氧四面体或铝氧四面体通过氧桥键相连而形成。 分子筛按骨架元素组成可分为硅铝类分子筛、磷铝类分子筛和骨架杂原子分子筛。按孔道大小划分,小于2 nm 称为微孔分子筛,2~50 nm 称为介孔分子筛,大于50 nm 称为大孔分子筛。按照分子筛中硅铝比的不同,可以分为A 型(1.5~2.0),X 型(2.1~3.0),Y 型(3.1~6.0),丝光沸石(9~11),高硅型沸石(如ZSM -5)等,其通式为:MO.Al2O3.xSiO2.yH2O ,其中M 代表K 、Na 、Ca 等。商品分子筛常用前缀数码将晶体结构不同的分子筛加以分类,如3A 型、4A 型、5A 型分子筛等。4A 型即孔径约为4A ;含Na+的A 型分子筛记作Na-A,若其中Na+被K+置换,孔径约为3A ,即为3A 型分子筛;如Na-A 中有1/3以上的Na+被Ca2+置换,孔径约为5A ,即为5A 型分子筛。X 型分子筛称为 13X (又称Na-X 型)分子筛;用Ca2+交换13X 分子筛中的Na+,形成孔径为9A 的分子筛晶体,称为10X (又称Ca-X 型)分子筛。 A 型分子筛结构,类似于NaCl 的立方晶系结构,如将NaCl 晶格中的Na+和Cl-全部换成β笼,并将相邻的β笼用γ笼联结起来,就会得到A 型分子筛的晶体结构;X 型和Y 型 合成 材料 组成、结构 性能 硅铝比 结构导向剂 介孔分子筛 A 型 沸石分子筛X 型 Y 型 氧化硅介孔 M m/2O ·Al 2O 3·nSiO 2·xH 2O 微孔 大分子吸附 小分子吸附 离子交换

汽柴油深度脱硫方法及发展现状

······· ·· ······· ·· 安全与环保 收稿日期:2008-11-05;修回日期:2008-12-08 汽柴油深度脱硫方法及发展现状 程晓明1 王治红1 诸 林1 申乃速2王小红2 (1.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成都610500;2.中石油吐哈油田分公司,新疆吐鲁番839009) 摘要介绍了目前对汽柴油中硫含量的要求以及汽柴油中的硫化物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叙述了吸附脱硫、萃取脱硫、膜分离、生物技术脱硫、络合沉淀法和催化氧化法等几种深度脱硫方法,并且提出了对未来在汽柴油深度脱硫方面的建议。关键词汽油;柴油;深度脱硫中图分类号TE6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829(2009)01-0044-04 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世界各国规定的燃油硫含量标准也在迅速提高。例如,根据美国环保署的要求,从2006年6月起,炼油厂需要将汽油中硫的质量分数从目前的400×10-6降到30×10-6,高速公路柴油的硫的质量分数从500×10-6降到15× 10-6;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印度和韩国也提出了大 致相同的含硫标准。 目前我国的汽油标准要求的硫的质量分数为 800×10-6,远低于欧美,但从2010年起将与国际接 轨。因此,国内炼油业对油品高效脱硫技术的需求十分迫切。对柴油的硫含量,2005年欧美限制在50× 10-6以下,进一步还要降低至15×10-6以下,柴油生产正朝着“零硫”(硫的质量分数小于10-6)方向发 展。在我国,2005年起北京执行欧Ⅱ标准柴油规范,要求其硫含量小于30×10-6,而2008年执行更为严格的欧Ⅲ标准柴油规范。 油品脱硫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其中含硫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在脱硫方法的研究中要充分利用含硫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尤其是对于汽柴油的硫化物,采取合适的深度脱硫技术。 1汽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 汽油中的有机硫主要源于裂解汽油(FCC 馏 分),而直馏汽油中的硫含量很低,可直接用于配制汽油。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四氢噻吩、噻吩、苯并噻吩(BT )、二苯并噻吩(DBT )、甲基二苯并噻吩和4,6-二甲基苯并噻吩等。柴油一般由中间馏分、催化裂化直馏瓦斯油(FCC LGO )和焦化瓦斯油(Coker Gas Oil )调和而得。其含 硫化合物主要包括脂肪族硫化物、硫醚、DBT 、烷基 苯并噻吩和烷基二苯并噻吩等。 2加氢深度脱硫 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催化裂化进料加氢预处 理技术、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催化蒸馏加氢脱硫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加氢脱硫是较成熟的技术,国内外对此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催化加氢脱硫(HDS )技术是炼油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脱硫方法,在催化剂Co-Mo/Al 2O 3或Ni-Mo/ Al 2O 3作用下,通过高温(300~350℃)、高压(5~10MPa )催化加氢可以将油品中的有机硫转化成H 2S 脱除。但该方法很难将BT 尤其是DBT 和多取代的苯并噻吩脱除。 如果采用现有的HDS 技术继续深度加氢,会降低燃油中烯烃和芳香烃的含量,从而引起燃油辛烷值的降低,氢耗增加,反应器体积增大,设备投资及操作费用急剧增加。因此,目前的HDS 技术很难将汽柴油的硫质量分数降低到10×10-6以下。因此需要开发更为有效的汽柴油深度脱硫技术[1]。 加氢脱硫技术是一种很成熟的工艺,对于高含硫油品,该技术可大幅度降低硫含量,同时,加氢脱硫技术操作灵活,精制油收率高,颜色好,能有效地脱除如噻吩类等难以脱除的硫化物。此外,加氢脱硫技术操作费用高,工艺条件苛刻,需高温、高压和高活性催化剂,并需要消耗大量高纯度氢气,故很难被 程晓明等汽柴油深度脱硫方法及发展现状安全与环保 ·44 ·

沸石分子筛如何制备合成

沸石分子筛及其复合材料新型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沸石分子筛作为离子交换材料、吸附剂、催化剂等,在化学工业、石油化工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材料领域和电子、信息等行业的不断发展,其使用范围已经跳出传统行业,在诸如新型异形分子筛吸附剂、催化剂和催化蒸馏元件、气体和液体分离膜、气体传感器、非线性光学材料、荧光材料、低介电常数材料和防腐材料等方面得到应用或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沸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沸石分子筛传统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水热法、高温合成法、蒸汽相体系合成法等,但随着组合化学技术在材料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大,20世纪90年代末人们将组合化学的概念与沸石分子筛水热法结合,建立了组合水热法。将组合化学技术应用到沸石分子筛水热合成之中,加快了合成条件的筛选与优化。除此之外,气相转移和干胶法等新型制备方法也被提出并应用于实践,本文对这些方法进展进行简单概述。 1. 组合化学水热法 组合化学是一种能建立化学库的合成方法,其大的优势是能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化合物,从而达到快速、高效合成与筛选的目的。水热法合成沸石分子筛及相关材料,要考察的因素比较多,包括多种反应原料的选择及配比、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使用组合化学法可以减轻实验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石墨烯·分子筛·碳纳米管·黑磷·类石墨烯·纳米材料 江苏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国际上提供石墨烯产品很早的公司之一,现专注于石墨烯、

利用组合化学水热法制备沸石分子筛,设计了一种组合反应釜,即在圆形聚四氟乙烯片上钻100个小孔,然后在其上、下表面分别用不锈钢片夹紧,形成100个水热反应器,将不同配比的水热合成液分别置于各反应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和传统水热法一样合成沸石分子筛。他们对Na2O-Al2O3-SiO2-H2O的四组分体系进行了考察,比较了使用传统的水热法和组合水热法的差别,证实了组合化学的高效性和快速筛选性。在此基础上,科学家对组合水热法进行了改进,设计出易于自动化X射线衍射测定的装置,并用这种方法对TS-1分子筛的合成配方进行了筛选。 组合化学水热法在分子筛的制备和无机材料合成方面已有一定的应用,但其应用还很有限。同时,要利用组合化学水热法,具备以下特点:(1)每次合成要产生出尽可能多的平行结果;(2)减少每组试样量;(3)增加合成与表征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4)实验过程与计算机充分结合,提高实验效率。 2. 气相转移法 2.1 气相转移法制备分子筛粉末 气相转移法可用于制备MFI、FER、MOR等结构的沸石分子筛。Zhang等利用气相转移法合成了ZnAPO-34和SAPO-34分子筛,证明水是气相法合成磷铝分子筛不可缺少的组分。后来,也有人利用气相法合成了AFI和AEI的磷铝分子筛,验证了水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在n(P2O5)/n(Al2O3)=1时,分别用三乙胺和二正丙胺与水作为模板剂合成了AlPO4-5和AlPO4-11分子筛。 ·石墨烯·分子筛·碳纳米管·黑磷·类石墨烯·纳米材料 江苏先丰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国际上提供石墨烯产品很早的公司之一,现专注于石墨烯、

分子筛

分子筛 分子筛(又称合成沸石)是一种硅铝酸盐多微孔晶体,它是由SiO和AIO四面体组成和框架结构。 在分子筛晶格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如Na,K,Ca等),以平衡四面体中多余的负电荷。 一、分子筛的类型按其晶体结构主要分为:A型,X型,Y型等。 A型主要成分是硅铝酸盐,孔径为4A(1A=10 -10米),称为4A (又称纳A型)分子筛;用Ca2+交换4A分子筛中的Na+,形成5A的孔径,即为5A(又称钙A型)分子筛;用K+交换4A分子筛的Na+,形成3A的孔径,即为3A(又称钾A型)分子筛。 X型硅铝酸盐的晶体结构不同(硅铝比大小不一样),形成孔径为9—10A的分子筛晶体,称为13X(又称钠X型)分子筛;用Ca2+交换13X分子筛中的Na+,形成孔径为9A的分子筛晶体,称为10X(又称钙X型)分子筛。 Y型 Y型分子筛具有X型分子筛烃似的晶体结构,但化学组成不同(硅铝比较大)通常用于催化领域。 二、分子筛的主要特性 1、物理特性:比热:约0.95KJ/KgXK(0.23Kcal/KgX℃导 热系数(脱水物):2.09KJ/MXK(0.506Kcal/mX℃水吸附 热:约3780KJ/Kg(915Kcal/Kg) 2、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分子筛能承受600—700℃的短暂高温,但再生温度一般在

400℃以下。分子筛可在PH值5-10范围的介质中使用;在盐溶液中能交换某些金属阳离子。 三、分子筛的特性 分子筛是一类结晶的硅铝酸盐,由于它具有均一的孔径和极高的比表面积,所以具有许多优异的特点。 (1)按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的选择吸附作用,即只吸附那些小于分子筛孔径的分子。 (2)对于小的极性分子和不饱和分子,具有选择吸附性能,极性越大,不饱和度越高,其选择吸附性越强。 (3)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哪怕在较高的温度、较大的空速和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仍有相当高的吸水容量。 3.1、基本特性: a)分子筛对水或各种气,液态化合物可逆吸附及脱附。 b)金属阳离子易被交换。 c)分子筛内部空腔和通道形成非常高的内表面积。其内表面可高于分子筛颗粒的外表面积的10000-100000倍。 1、根据分子大小和形状的不同选择吸附——分子筛效应分子筛晶体具有蜂窝状的结构,晶体内的晶穴和孔道相互沟通,并且孔径大小均匀,固定(分子筛空腔直径一般在6—15埃之间),与通常分子的大小相当,只有那些直径比较小的分子才能通过沸石孔道被分子筛吸附,而构型庞大的分子由于不能进入沸石孔道,则不被分子筛吸附。而硅胶,活性氧化铝和活性碳没有均匀的孔

汽油脱硫技术

汽油脱硫技术 摘要:我国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含硫化合物来自催化裂化汽油,降低成品油中硫含量的关键是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本文主要综述了FCC汽油脱硫技术的优缺点。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 前言 据统计,我国车用汽油中90%的硫来自催化裂化。而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化物存在形式以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和噻吩类硫化物为主,其中噻吩类硫的含量占总硫含量的60%以上,而硫醚硫和噻吩硫的含量占总硫的85%以上。因此,催化汽油脱硫过程中如何促进噻吩类和硫醚类化合物的转化是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的关键。围绕低硫和超低硫油品的生产,开发出了许多相关的脱硫技术,目前相关的脱硫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催化裂化进料加氢脱硫技术、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非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催化蒸馏加氢脱硫技术;非加氢脱硫技术主要包括吸附脱硫、氧化脱硫和生物脱硫以及添加剂技术等。 1. 加氢脱硫技术 1.1 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脱硫技术 是通过对FCC原料油加氢处理来降低FCC汽油硫含量,可将FCC原料硫含量降至0.2%以下,从而使FCC汽油硫含量降到200μg/g。 对催化裂化原料油进行加氢处理,可以同时降低催化裂化汽油和馏分油的硫含量,可以显著地改善产品的产率和质量。但投资高(FCC原料加氢预处理所需投资为其他方法的4~5倍),要消耗氢气,操作费用高,且难以满足硫含量小于30μg/g的要求。 1.2 FCC过程直接脱硫技术 该技术是在FCC过程中使用具有降低硫含量的催化剂和助剂以及其他工艺新技术,从而在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直接达到降硫的目的。 该类技术的特点是使用方便、不需增加投资和操作费用,缺点是脱硫效果差。 1.3 FCC汽油加氢处理

汽油吸附脱硫题库(s-zorb)

颗粒密度= 骨架密度(骨架密度×孔体积)+1 第1题:什么叫固体流化态?什么叫流化床? 答:成群的固体小颗粒和运动着的流体(气体或液体)搅混在一起,使固体颗粒能够像流体一样自由流动的现象叫做流化态。固体流化态是在容器内进行的,我们把容器和在其中呈流化态的固体颗粒一起称为流化床。 第2题:固体流化态专业术语。 松动气:任何可以促进吸附剂流化的补充气体(空气、蒸汽、氮气等)。 吸附剂表观堆积密度:是指松散堆积的吸附剂,是在最小流流化速度下的吸附剂密度。 床层密度:固休颗粒和气体形成的流化床的平均密度,床层密度主要是气体速度的函数和温度的函数。 最小鼓泡速度(Umb ):即分散的个别的气泡开始形成时的速度。 最小流化速度(Umf ):吸附剂全部重量被流化气体支撑起的最低速度,在这个最小的气体速度下,固体颗粒填充床开始膨胀,并具流体行为。Umb /Umf 的比值越大,吸附剂越易被流化。 空塔速度:气体通过无任何固体存在的容器和管道时的速度,是流化气体通过单位横截面积时的体积流速。 骨架密度:构成各个吸附剂粒子的纯固体材料的实际密度。 孔体积:吸附剂颗粒中的孔或空隙的体积。 颗粒密度:考虑到固体颗粒结构中空隙体积,固体颗粒实际密度。颗粒密度由下式计算: 第3题:形成流化床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1)要求一个容器。在本装置中,如反应器、再生器、还原器、反应器接收器、闭锁料斗、再生器接收器等,通常在这些容器的底部还需要安装分布板和分布管,以便使气体沿界面均匀分布,形成稳定的流化床,有时还在容器内部增加格栅,用来破碎流化过程中产生的较大气泡,以改善流化效果;(2)容器内要有一定数量的固体颗粒,本装置使用微球吸附剂,粒径平均约65微米;(3)要有流化介质,就是能使固体颗粒流化起来的物质——流体。流体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本装置使用氢气、油气、氮气、空气等作为流化介质。 第4题:什么是吸附剂筛分组成? 答:气固流化床中固体颗粒的粒径通常是由小到大分布的,某一粒径区间内吸附剂的百分含量称为吸附剂的筛分组成。 第5题:为什么固体颗粒能被比自己轻的多的流体流化起来? 答:主要依靠流体在固体颗粒之间流动时产生的摩擦推动力下,使固体颗粒搅动流化起来。 第6题:流化床形成过程。 答:利用下图对流化床形成过程进行说明。图中纵坐标为床层压降,横坐标为空塔气速。

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上的应用

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上的应用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上的应用 摘要⑹錾疃妊?习的概念及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在环境感知技术上的应用,详细阐述深度学习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环境感知技术深度学习中图分类号:TP29 文献标识码:A 机器深度学习是近年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突破之一,它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都取得了不少成功。由于车辆行驶环境复杂,当前感知技术在检测与识别度方面无法满足无人驾驶发展需要,深度学习被证明在复杂环境感知方面有巨大优势。 视觉感知技术是无人驾驶的核心技术。 无人驾驶一般包括四个等级或者五个等级,不管哪个等级都会包含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和执行控制等三个方面。其中环境感知方式主要有视觉感知、毫米波雷达感知和激光雷达感知,其中的视觉感知是无人驾驶感知的最主要的方式。 中国的路况较为复杂,雨天、雾霾天以及下雪天。另外,像马车、吊车以及摩托车,还有摩托车拉猪、卡车拉树的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这些场景对视觉是一个

难题,提高这种复杂路况下的感知精度是无人驾驶研究的挑战。 1深度学习能够满足复杂路况下视觉感知的高精度需求 深度学习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深度学习是模拟人的大脑,是近10年来人工智能取得一个较大的突破。深度学习在视觉感知中近几年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相对于传统的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在视觉感知精度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 特别是2011年以后,有报导指出深度学习如果算法和样本量足够的话,其准确率可以达到%以上,传统的视觉算法检测精度的极限在93%左右。而人的感知,也就是人能看到的准确率一般为95%,所以从这个方面看,深度学习在视觉感知方面是有优势的。 所谓深度学习,又名深度神经网络,相对于以前的神经网络来说是一种更多层和节点的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算法,从这儿可以看出来,其实深度学习是一种机器学习,可以说是一种更智能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主要类型一般包括5种类型,像CNN、RNN、LSTM、RBM和Autoencoder,其中我们主要的是用的CNN,CNN另外一个名字叫卷积神经网络。卷积神经网络已经被证明在图像处理中有很好的效果。

分子筛生产工艺技术及应用简介

分子筛生产工艺技术及应用简介 1、分子筛简介 分子筛是一种具有立方晶格的硅铝酸盐化合物,其品种达到数十种。分子筛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达300~1000m2/g,内晶表面高度极化,为一类高效吸附剂,也是一类固体酸,表面有很高的酸浓度与酸强度,能引起正碳离子型的催化反应。当组成中的金属离子与溶液中其他离子进行交换时,可调整孔径,改变其吸附性质与催化性质,从而制得不同性能的分子筛催化剂。 分子筛具有均匀的微孔结构,它的孔穴直径大小均匀,这些孔穴能把比其直径小的分子吸附到孔腔的内部,并对极性分子和不饱和分子具有优先吸附能力,因而能把极性程度不同,饱和程度不同,分子大小不同及沸点不同的分子分离开来,即具有“筛分”分子的作用,故称分子筛。由于分子筛具有吸附能力高,热稳定性强等其它吸附剂所没有的优点,使得分子筛获得广泛的应用。 分子筛按照其用途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领域:一个是作为吸附材料(吸附剂),应用领域包括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煤化工、化肥、冶金、电子等行业,用做气体的分离、干燥、净化,主要品种有3A、4A、5A、13X分子筛;另一个是作为固体酸催化剂用于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主要品种有HZSM-5、USY等。 2、分子筛生产

分子筛的生产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分子筛原粉的合成;另一个就是分子筛的成型。 2.1分子筛的合成 分子筛是用硅的化合物(例如硅溶胶、硅酸钠等)、铝的化合物(例如活性氧化铝、铝盐等)、碱(例如氢氧化钠等)以及模板剂在水热条件下合成的,由此制备的产品称为分子筛原粉,是一种极其细小的硅铝酸盐晶体材料,晶体直径在100纳米左右,不能直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必须加工成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颗粒才具有实用价值。分子筛的合成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基础化学品和净化水,并产生大量的废液和污水,需要配备有原水净化和污水处理装置。 2.2 分子筛成型 分子筛按照其用途不同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形状。目前,工业上常用的分子筛有三种形状:条状、球状和微球状。其中条状和球状分子筛最为常见,广泛用做吸附剂和固定床酸催化剂。而微球状分子筛只有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使用,是作为酸催化剂。分子筛成型过程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将分子筛加工成一定的形状,以满足不同类型反应器的装填要求;另一个就是使得分子筛成品具有一定的强度,保证分子筛成品在使用过程中能抗拒工艺条件(如温度、压力、流体冲刷、再生等)对其结构的破坏,分子筛成品的强度越高,在使用中粉化越少,床层的压降越小,使用寿命越长。 通常作为吸附剂的分子筛成品,例如3A、4A、5A、13X分子筛都是加工成不同颗粒大小的条状和球状。

柴油吸附脱硫

柴油吸附脱硫的几种新工艺技术---- (1)Philllps公司的SRT脱硫技术。该技术的独到之处是利用吸附技术而不是传统的加氢技术。吸附剂的主要成分是Zn和其它金属,载体采用氧化锌、硅石和氧化铝的混合物。该技术可以生产出超低硫柴油,硫含量小于15μg/g,化学氢耗远低于加氢脱硫的氢耗,在有些情况下可实现零氢耗。另外SRT技术已经分别在处理硫含量460- 3300μg/g的7种原料的装置上得到了验证,产品的硫含量都低于10μg/g。 (2)美国三角技术研究所的脱硫技术。该吸附脱硫技术采用独立开发的催化吸附剂脱除柴油中的含硫类物质。在小试成功的基础上进行了中试,通过中试获得了建设工业装置的设计数据。该工艺在循环流化床中使用可再生的金属氧化锌催化剂,催化剂通过吸附器和再生器连续循环,类似于流化催化裂化。在再生器中,被吸附的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S02并被送到回收装置回收元素硫。 (3)美国EXxON公司的柴油深度脱硫技术。该技术采用两段脱硫工艺,柴油首先在较缓和的条件下进行加氢精制,脱除大部分较易脱除的硫,包括噻吩、苯丙噻吩等化合物中的硫。而对于较难脱除的硫,如二苯并噻吩等化合物中的硫,则用吸附的方法脱除。该技术中的加氢精制过程采用常规方法,条件缓和,吸附过程的吸附剂为活性炭、活性焦炭等,吸附剂的表面积为800-120 m2/g,大部分的孔径在20 -100 nm。吸附过程可采用固定床或移动床吸附器,柴油以液态方式进入吸附器与吸附剂接触,柴油中的二苯并噻吩等硫化物被吸附在吸附剂上,并循环使用,再生溶剂可以为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采用该技术可以使硫的含量降低到20μg/g以下,其费用远低于单独应用加氢法的脱硫过程,柴油也可以气态方式进料,而吸附剂则采用热再生的方式,脱附剂可以选用H2。菲利浦斯石油公司开发了称为SZORB-SRT的柴油脱硫技术,该技术与菲利浦斯S-ZOBR汽油脱硫技术有相似之处,可大大降低柴油的硫含量。该技术采用可再生的溶剂,化学吸附硫化物,使硫化物从烃类物中除去。该过程在中压下操作,吸收剂在装置上再生以降低氢耗,现在已经完成实验室试验。该工艺的优点是可达到低的硫含量,耗氢量接近零,在中等条件下操作,可生产色泽稳定,符合规格的柴油5#,投资和操作费用低。 (4)生产超低硫柴油的预处理方法。韩国SK公司开发了SK HDS预处理新技术,为炼油厂生产< 10μg/g超低硫柴油( ULSD)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与常规改造途径相比,投资和操作费用均较低。该技术基于吸附方法脱除进入常规加氢脱硫( HDS)装置进料中含氮的天然极性化合物(NPC) ,这些含氮物质严重抑制了位阻二苯并噻唑如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的HDS反应。据称,该技术通过脱除柴油HDS进料中NPC可大大改进HDS效率,该吸附工艺已在SK公司蔚山炼油厂1000桶/d(50 kt/a)半工业规模验证装置上得以验证。SK公司和格雷斯-戴维逊公司联合开发了专利的吸附剂,可从柴油馏分原料中脱除90%的含氮化合物。生产ULSD,尤其是进料中高含LCO(催化柴油)和CGO(焦化柴油)时,需将使脱硫困难的物质(位阻二苯并噻吩)脱除掉,而碱性有机氮化合物常常是HDS反应最大的抑制物。咔唑也会很大程度阻碍HDS反应,硫化物脱硫和咔唑脱氮在催化剂活性中心通过加氢途径相互竞争,脱氮反应还慢于脱硫反应,氮化物滞留在活性中心的时间比硫化物要长,因此会降低脱硫的速率。

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试车方案

S z o r 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试车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 * 内部资料 * * 注意保存 * *************** 120万吨/年S-Zorb汽油吸附脱硫装 置总体试车方案 燕山分公司炼油厂 2005年12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 3 2 总体试车方案的编制依据与编制原则----------------------------------------- 4 3 试车的指导思想和应达到的标准----------------------------------------------- 4 4 试车应具备的条件 ----------------------------------------------------------------- 5 5 试车的组织与指挥体系 ----------------------------------------------------------- 9 6 试车进度 ----------------------------------------------------------------------------- 9 7 物料平衡 ---------------------------------------------------------------------------- 10 8 燃料、动力平衡 ------------------------------------------------------------------- 11 9 环境保护 ---------------------------------------------------------------------------- 12 10 安全技术与工业卫生 ----------------------------------------------------------- 13 11 试车难点及对策------------------------------------------------------------------ 16 12 经济效益预测 -------------------------------------------------------------------- 17 附录一 120万吨/年S-Zorb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开车组成员名单

微孔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2 银川能源学院 工业催化 学生姓名席坤 学号 1310140108 指导教师王伟 院系石油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能源化工1302班 微孔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银川能源学院能源化工1302班1310140108 席坤) 摘要:微孔分子筛具有表面积大、水热稳定性高、微孔丰富均一、表面性质可调等性能,被广泛地用作催化剂。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常应用在石油化工、有机中间体的合成和物质的分离中。本文主要是简述了一下微孔分子筛催化剂及对微孔分子筛的改进方法和分子

筛催化剂在不同反应中的应用。 关键词:催化剂;微孔;分子筛;应用 一、引言 分子筛是一种具有立方晶格的硅铝酸盐化合物,具有均匀的微孔结构,这些孔穴能把比其直径小的分子吸附到孔腔的内部,并对极性分子和饱和分子具有优先吸附能力,因而能把极性程度不同,饱和程度不同,分子大小不同及沸点不同的分子分离开来,即具有“筛”分子的作用,故称分子筛。根据形成的孔径的大小,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协会(IUPAC)定义:微孔(小于2nm),介孔(2~50nm),大孔(大于50nm)三类。自1756年,瑞典科学家 A.F.Cronstedt 在研究矿物时发现了最早的天然沸石分子筛到现在通过各种方法合成的新型分子筛,人们已经从结构,性质,作用原理等各个方面全面认识了分子筛。根据不同的需要合成具有不同功能的分子筛材料,不同种多性能的分子筛被越来越多的人研究[1]。因此分子筛也不再局限于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组成的阴离子骨架硅铝酸盐体系 ,而是泛指一类具有规则孔结构的结晶无机固体。这些具有新型组成和结构的分子筛进一步扩大了微孔分子筛的应用和发展空间。分子筛作为催化剂特别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稳定性和抗毒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它作为一种化工新材料发展得很快,应用也日益广泛。特别是在石油的炼制和石油化工方面作为工业催化剂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2]。 二、微孔分子筛的合成方法[3] 传统的微孔分子筛合成方法有:水热体系合成法,非水体系合成法,蒸汽相体系合成法,干粉体系合成法,微波法,高温焙烧法,向导剂法等等。 1、水热体系合成法 又称水热晶化法,是将硅源、铝源、碱(有机碱和无机碱)和水按一定比例合,放入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下晶化而制备沸石晶体。通常低硅铝比沸石是在低温水热体系中合成的,而高硅铝比的沸石于高温水热体系中合成。 2、非水体系合成法 非水体系合成法于本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由Bibbq和Dale[19]开创。它不以水为溶剂,而代之以有机物作为溶剂进行沸石的合成。开辟了一条沸石合成的新途径,并为沸石的固相转变机理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3、蒸汽相体系合成法 蒸汽相体系合成法区别于水热体系合成法和非水体系合成法,蒸汽相体系合成法是

深度学习的应用

深度学习是一类方法的统称,就具体研究内容而言,主要涉及三类方法: [2] (1)基于卷积运算的神经网络系统,即卷积神经网络(CNN)。 [2] (2)基于多层神经元的自编码,包括自编码( Auto encoder)以及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两类( Sparse Coding)。 [2] (3)以多层自编码神经网络的方式进行预训练,进而结合鉴别信息进一步优化神经网络权值的深度置信网络(DBN)。 [2] 通过多层处理,逐渐将初始的“低层”特征表示转化为“高层”特征表示后,用“简单模型”即可完成复杂的分类等学习任务。由此可将深度学习理解为进行“特征学习”(feature learning)或“表示学习”(representation learning)。 [3] 以往在机器学习用于现实任务时,描述样本的特征通常需由人类专家来设计,这成为“特征工程”(feature engineering)。众所周知,特征的好坏对泛化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人类专家设计出好特征也并非易事;特征学习()则通过机器学习技术自身来产生好特征,这使机器学习向“全自动数据分析”又前进了一步。 [3] 近年来,研究人员也逐渐将这几类方法结合起来,如对原本是以有监督学习为基础的卷积神经网络结合自编码神经网络进行无监督的预训练,进而利用鉴别信息微调网络参数形成的深度置信网络。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深度学习方法预设了更多的模型参数,因此模型训练难度更大,根据统计学习的一般规律知道,模型参数越多,需要参与训练的数据量也越大。 [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计算机计算能力有限和相关技术的限制,可用于分析的数据量太小,深度学习在模式分析中并没有表现出优异的识别性能。自从2006年, Hinton等提出快速计算受限玻耳兹曼机(RBM)网络权值及偏差的CD-K算法以后,RBM就成了增加神经网络深度的有力工具,导致后面使用广泛的DBN(由 Hinton等开发并已被微软等公司用于语音识别中)等深度网络的出现。与此同时,稀疏编码等由于能自动从数据中提取特征也被应用于深度学习中。基于局部数据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方法今年来也被大量研究。 [2] 深度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高科技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各种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也为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使其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神经学、机械学等众多学科的融合其中深度学习的运用也使得机器人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更加高效特别是深度学习在智能机器人的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深度学习使机器人在工业服务、家庭服务等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得机器人在具体工作过程中的动作准确度、指令执行能力以及多机器人的协调配合能力得到了提高。[3]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包括:多个卷积层、池化层、全连接层深度网络对新目标抓取判别的鲁棒性能和机器人抓取判别的 最后得到的数据集在这个部分进行处理.精确性得到了有效提高. 在建立深度网络模型时把测试特 为了方便使用时在不同数集上实现算法的研究与结果分征分布偏离训练特征视为一类噪化通过引入降噪自动编码 析设计一个系统原型软件主要包括模型训练模块、模型测和稀疏约束条件实现网络权值的学习;在网络学习中先对训 试模块和识别结果显示模块.练数据进行噪化再对其进行降噪编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在实际应用中机器人在文字位置检测时需机器人在拥有场景图的情况下首先要对目标

最新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设计型化学实验 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dd

分子筛的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 分子筛材料,广义上指结构中有规整而均匀的孔道,孔径为分子大小的数量级,它只允许直径比孔径小的分子进入,因此能将混合物中的分子按大小加以筛分;狭义上分子筛是结晶态的硅酸盐或硅铝酸盐,由硅氧四面体或铝氧四面体通过氧桥键相连而形成。 分子筛按骨架元素组成可分为硅铝类分子筛、磷铝类分子筛和骨架杂原子分子筛。按孔道大小划分,小于2 nm称为微孔分子筛,2~50 nm称为介孔分子筛,大于50 nm称为大孔分子筛。按照分子筛中硅铝比的不同,可以分为A 型(1.5~2.0) ,X 型(2.1~3.0),Y 型(3.1~6.0),丝光沸石(9~11),高硅型沸石(如Z S M-5) 等,其通式为:MO.Al2O3.xSiO2.yH2O,其中M代表K、Na、Ca等。商品分子筛常用前缀数码将晶体结构不同的分子筛加以分类,如3A 型、4A型、5A型分子筛等。4A型即孔径约为4A;含Na+的A型分子筛记作Na-A,若其中Na+被K+置换,孔径约为3A,即为3A型分子筛;如Na-A中有1/3以上的Na+被Ca2+置换,孔径约为5A,即为5A型分子筛。X型分子筛称为 13X(又称Na-X型)分子筛;用Ca2+交换13X分子筛中的Na+,形成孔径为9A的分子筛晶体,称为 10X(又称Ca-X型)分子筛。 A型分子筛结构,类似于NaCl的立方晶系结构,如将NaCl晶格中的Na+和Cl-全部换成β笼,并将相邻的β笼用γ笼联结起来,就会得到A型分子筛的晶体结构;X型和Y型分子筛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密堆立方晶系结构,如以β笼这种结构单元取代金刚石的碳原子结点,且用六方柱笼将相邻的两个β笼联结,就得到了X和Y型分子筛结构;丝光沸石型分子筛结构,没有笼,是层状结构,结

改性分子筛液化石油气深度脱硫技术

改性分子筛液化石油气深度脱硫技术陈健,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232038 刘庆祥,潍坊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261031 王兴娟,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协作中心100088 王铁铮,潍坊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261031 张海东,滨州市锦瑞化工科技有限公司256600 摘要:介绍了分子筛液化石油气深度脱硫技术。对铜改性分子筛吸附剂脱硫原理进行分析,结合深度脱硫吸附剂的成功开发介绍分子筛原粉制备、颗粒成型以及铜负载工艺等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液化石油气深度脱硫改性分子筛载铜吸附剂 国内石油炼制中产生的液化石油气(LPG)含约50%的烯烃,是生产丙烯、异丁烯和MTBE的主要原料。精制前的LPG经过醇胺吸收、液体碱洗及Merox 氧化抽提[1]后,将其中的H2S、低级硫醇、少量COS和CS2及甲硫醚等含硫物质脱除,但难以脱除CH3SCH3、二甲基二硫醚、S及噻吩等硫化物。此痕量硫化物能够导致LPG深加工过程中对硫敏感的催化剂失活,大大限制了LPG的应用。如C4烯烃异构化过程中要求LPG中总硫小于1ppmw,最好低于0.5ppmw。因此,LPG深度脱硫至关重要。 1脱硫技术发展现状 传统的LPG脱硫方法主要有湿法和干法两种,前者是用醇胺溶液吸收、碱洗或抽提氧化过程处理含硫量较多、产量较大的LPG,后者主要是用氧化锌、高分子小球、分子筛及活性炭等处理含硫量较少、产量较小的LPG[2]。 应用最广泛的湿法脱硫第一步是醇胺溶液洗脱原料中的硫化氢,然后经过含有磺化酞菁钴的碱液脱硫醇。典型的有Merox 抽提-氧化脱臭技术,首先强碱与硫醇反应生成硫醇钠,产物溶于碱液将硫脱除[3]。再生时硫醇钠在催化剂上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二硫化物,剂碱循环利用。此方法催化剂成本高,废碱排放量大,脱硫精度低。 沸石分子筛是由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硅铝氧骨架所构成极性物质,晶体结构规整、孔分布均匀一致,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和吸附容量,且表面性质可调,在LPG脱硫中表现出较强的物理吸附选择性,可将H2S和有机硫脱除至非常低

脱硫方法

随着环保和市场对石化产品中硫含量要求越来越苛刻,石油化工中硫化物脱除,尤其是较难脱除的有机硫化物脱除方法已成为各石化企业和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有机硫化物脱除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加氢转化、生物脱除技术、超生婆脱硫、沸石脱硫、液相吸附脱硫、离子液脱硫等,展望了有机硫脱除技术发展远景。 关键词:有机硫;脱除;石油化工 随着世界范围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人们对石油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尤其是对燃烧后形成SO2、SO3继而与大气中水结合形成酸雾、酸雨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的硫化物含量限制。世界各国对燃油中的硫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以汽油为例,2005年欧美要求含硫质量分数降低到30×10-6~50×10-6,至2006年,欧洲、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要求汽油中硫含量低于10~50μg/g,甚至提出生产含硫质量分数为5×10-6~10×10-6的“无硫汽油;”自2005年起,我国供应北京、上海的汽油招待相当于欧洲Ⅲ排放标准的汽油规格,即含硫质量分数低于150×10-6。为了满足人们对石油产品高质量的要求和维护生产安全稳定进行,石油化工各生产企业不断改进生产过程中的脱硫工气。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硫化物可分为无机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无机硫化物较容易脱除,本文就比较难脱除的有机硫脱除技术新进展进行综述。 1 加氢转化脱硫 天然气、液化气、炼厂气、石脑油及重油中常含有二硫化碳、硫醇、硫醚、羰基硫和噻吩等有机硫化物,热分解温度较高,且不易脱除。加氢转化脱硫技术是最有效的脱除手段之一。有机硫在加氢转化催化剂作用下加氢分解生成硫化氢(H2S)和相应的烷烃或芳烃,生成的H2S可由氧化锌等脱硫剂脱除达到很好的脱除效果。近年来,国外开发出几种典型的催化裂化(FCC)汽油脱硫新工艺,如ExxonMobil公司的SCANFining工艺和OCTGAIN工艺、LFP公司的Prime-G+工艺和UOP公司的ISAL工艺;在中内,中国石化

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培训资料

S-zorb 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

目录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篇 1 国内外同类装置概况 (7) 1.1 同类装置概况及装置的作用介绍 (7) 1.2 技术进展 (7) 2 装置生产原理 (7) 2.1 硫的吸附 (7) 2.2 烯烃加氢反应 (8) 2.3 烯烃加氢异构化反应 (8) 2.4 吸附剂的氧化反应 (8) 2.5 吸附剂的还原反应 (8) 3 吸附剂循环系统(闭锁料斗)的控制原理 (9) 3.1 闭锁料斗的进料 (9) 3.2 闭锁料斗的出料 (9) 3.3 闭锁料斗的压力控制 (9) 3.4 闭锁料斗循环过程 (10) 4 相关名词解释 (12) 5 装置正常操作 (13) 5.1 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13) 5.2 关键设备的正常操作 (17) 5.3 常规设备操作 (20) 6 装置开工操作 (25) 6.1 反应系统冷压测试 (25) 6.2 原料及反应系统赶空气 (25) 6.3 稳定系统的蒸汽吹扫和置换 (25) 6.4 稳定塔瓦斯充压 (26) 6.5 建立稳定塔循环 (26) 6.6 反应器升温及干燥 (26) 6.7 反应系统热压测试 (27) 6.8 建立氢气循环 (27) 6.9 反应器升温 (28) 6.10 准备投用闭锁料斗 (28) 6.11 再生系统冷压测试及空气贯通 (28) 6.12 投用再生取热系统 (29) 6.13 再生系统升温 (29) 6.14 吸附剂储罐收剂 (29) 6.15 系统吸附剂装填及建立吸附剂循环 (30) 6.16 反应器进料 (31) 6.17 反应原料注硫 (33) 6.18 吸附剂再生 (33) 7 装置停工操作 (34) 7.1 汽油进料停止 (34) 7.2 反应器热氢气循环 (34) 7.3 装置切断进料后的操作调整 (3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