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就业促进法百题问答

就业促进法百题问答

就业促进法百题问答
就业促进法百题问答

《就业促进法》百题问答

一、总则

1.为什么要制定《就业促进法》?

制定《就业促进法》,是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2.国家应当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什么位置?

《就业促进法》第二条规定,国家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3.我国的就业方针是什么?

《就业促进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劳动者自主择业”,指的是充分调动劳动者就业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促进他们发挥就业潜能和提高职业技能,依靠自身努力,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尽快实现就业。

“市场调节就业",指的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在促进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职业供求信息,引导劳动者合理流动和就业;通过用人单位自主用人和劳动者自主择业,实现供求双方相互选择;通过市场工资价位信息,调节劳动力的供求。

“政府促进就业”,指的是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重要职责。

4.劳动者在就业方面享有什么权利?

《就业促进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

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5.《就业促进法》对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就业促进法》第四条、第五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促进就业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建立促进就业的目标责任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对所属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进行考核和监督。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哪些主要措施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

《就业促进法》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通过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等措施,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

7.《就业促进法》对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是如何规定的?

《就业促进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建立全国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推动全国的促进就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促进就业工作的需要,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8.国务院哪个部门具体负责全国的促进就业工作?

《就业促进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具体负责全国的促进就业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9.国家倡导什么样的就业观念?

《就业促进法》第七条规定,国家倡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提供便利。

10.根据《就业促进法》,在促进就业方面用人单位有什么权利与义务?

《就业促进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享有自主用人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11.社会组织在促进就业工作中应当发挥什么作用?

《就业促进法》第九条规定,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促进就业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二、政策支持

12.《就业促进法》对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作了哪些规定?

《就业促进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职责,统筹协调产业政策与就业政策。国家鼓励各类企业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岗位;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国家发展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13.《就业促进法》对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投资政策作了哪些规定?

《就业促进法》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安排政府投资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时,应当发挥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带动就业的作用,增加就业岗位。

14.《就业促进法》对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作了哪些规定?

《就业促进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

15.就业专项资金的法定用途有哪些?

《就业促进法》第十五条规定,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扶持公共就业服务等。

16.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哪些部门规定?

《就业促进法》第十五条规定,就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17.《就业促进法》对失业保险制度有何规定?

《就业促进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依法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实现就业。也就是说,《就业促进法》规定失业保险制度不仅要发挥依法确保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的功

能,而且要发挥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的功能。

18.为了促进就业,国家对哪些企业和人员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就业促进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扶持失业人员和残疾人就业,对下列企业、人员依法给予税收优惠:

(1)吸纳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达到规定要求的企业;

(2)失业人员创办的中小企业;

(3)安置残疾人员达到规定比例或者集中使用残疾人的企业;

(4)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

(5)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

(6)国务院规定给予税收优惠的其他企业、人员。

19.《就业促进法》规定对哪些人员给予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优惠?

《就业促进法》第十八条规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失业人员和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有关部门应当在经营场地等方面给予照顾,免除行政事业性收费。

20.《就业促进法》对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作了哪些规定?

《就业促进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增加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对自主创业人员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小额信贷等扶持。

21.《就业促进法》对国家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作了哪些规定?

《就业促进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家实行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在制定小城镇规划时,将本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要内容。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有序向城市异地转移就业;劳动力输出地和输入地人民政府应当互相配合,改善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的环境和条件。

22.《就业促进法》对国家实行区域统筹的就业政策作了哪些规定?

《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支持区域经济发展,鼓励区域协作,统筹协调不同地区就业的均衡增长。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扩大就业。

23.《就业促进法》对国家实行群体统筹的就业政策作了哪些规定?

《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

24.《就业促进法》对国家实行促进灵活就业的政策作了哪些规定?

《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逐步完善和实施与非全日制用工等灵活就业相适应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帮助和服务。

25.《就业促进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提供服务方面作了哪些规定?

《就业促进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指导,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培训和开业指导等服务。

三、公平就业

26.政府在维护公平就业方面负有哪些职责?

《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保护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消除就业歧视,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扶持和援助。

27.用人单位和职业中介机构在维护公平就业中承担什么义务?

《就业促进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28。《就业促进法》关于妇女平等就业权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用人单位录用女职工,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29.《就业促进法》关于少数民族平等就业权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就业促进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各民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

30.《就业促进法》对残疾人平等就业权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就业促进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劳动权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残疾人就业统筹规划,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条件。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歧视残疾人。

31.《就业促进法》对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平等就业权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就业促进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但是,经医学鉴定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排除传染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32.《就业促进法》对进城就业农村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平等的劳动权利,不得对农村劳动者进城就业设置歧视性限制。

四、人力资源市场

3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发展人力资源市场方面负有哪些职责?

根据《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发展人力资源市场方面的主要职责,一是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服务;

二是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及相关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完善信息发布制度;三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管理,鼓励其提高服务质量,发挥其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

34.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应当遵循合法、诚实信用、公平、公开的原则。

35.用人单位通过职业中介机构招用人员应当遵守什么规定?

《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通过职业中介机构招用人员,应当如实向职业中介机构提供岗位需求信息。

36.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条规定,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有明确的章程和管理制度;

(2)有开展业务必备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一定数额的开办资金;

(3)有一定数量具备相应职业资格的专职工作人员;

(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37.设立职业中介机构需要办理行政许可吗?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条规定,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应当依法办理行政许可。

38.经许可的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向哪个部门办理登记?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条规定,经许可的职业中介机构,应当向工

商行政部门办理登记。

39.未经依法许可和登记的机构,可以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吗?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条规定,未经依法许可和登记的机构,不得从事职业中介活动。

40.设立外商投资职业中介机构和向劳动者提供境外就业服务的职业中介机构的条件。与设立一般的职业中介机构一样吗?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条规定,国家对外商投资职业中介机构和向劳动者提供境外就业服务的职业中介机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目前,劳动保障部等部门已颁布《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中介机构管理规定》《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等特别规定。

41.职业中介机构不得从事哪些行为?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职业中介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1)提供虚假就业信息;

(2)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

(3)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

(4)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或者向劳动者收取押金;

(5)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行为。

五、就业服务

4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职责是什么?

《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加强对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中介服务的指导

和监督,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

4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方面的职责是什么?

《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法定的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4.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为劳动者提供哪些免费的就业服务?

《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劳动者免费提供下列服务:

(1)就业政策法规咨询;

(2)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和职业培训信息发布;

(3)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

(4)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5)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等事务;

(6)其他公共就业服务。

45.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可以从事经营性活动吗?

《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七条规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的招聘会,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46.国家对公益性就业服务实行哪些鼓励政策?

《就业促进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国家对公益性就业服务实行的鼓励政策,一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职业中介机构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按照规定给予补贴;二是国家鼓励社会各界为公益性就业服务提

供捐赠、资助。

4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能举办经营性的职业中介机构吗?

《就业促进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举办或者与他人联合举办经营性的职业中介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举办的招聘会,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六、就业管理

48.《就业促进法》规定对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采取什么措施?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

49.国家如何掌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失业等情况?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国家建立劳动力调查统计制度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制度,开展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失业状况调查统计,并公布调查统计结果。

50.用人单位和个人在劳动力调查统计和就业、失业登记中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三条规定,统计部门和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劳动力调查统计和就业、失业登记时,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调查统计和登记所需要的情况。

七、职业教育和培训

51.为了促进就业,国家如何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国家依法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52.职业能力开发计划怎样制定和实施?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制定并实施职业能力开发计划。

53.政府鼓励和支持哪些主体开展职业培训?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等主体依法开展职业培训。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

54.政府鼓励和支持开展哪几类形式的职业培训?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依法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四类职业培训。

5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企业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有哪些职责?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鼓励、指导企业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

56.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与企业应当建立何种关系?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与企业应当密切联系,实行产教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

57.企业在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中有哪些义务?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

58.《就业促进法》对劳动预备制度作出了什么规定?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劳动预备制度,县级以上地方人政府对有就业要求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一定期限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

5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失业人员实行哪些就业培训政策?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开展就业培训,帮助失业人员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60.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可以享受什么鼓励?

《就业促进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培训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政府培训补贴。

6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实行哪些职业培训政策?

《就业促进法》第五十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和引导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参加技能培训,鼓励各类培训机构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提供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62.国家对哪些特殊工种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国家对从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殊工种的劳动者,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具

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八、就业援助

63.什么是就业援助?

就业援助是国家采取措施,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64.国家采取哪些办法和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就业援助?

《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采取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办法,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途径,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优先扶持和重点帮助。

65.就业困难人员的法定界定标准是什么?

《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

66.就业困难人员具体包括哪些范围的人员?

《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范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规定。

67.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哪类人员?

《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应当优先安排符合岗位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这里包含两个条件,一是就业困难人员,二是其符合岗位要求,符合这两个条件,应当优先安排。

68.被安排在公益性岗位工作的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什么优惠政策?

《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被安排在公益性岗位工作的就业

困难人员,按照国家规定给予岗位补贴。

6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开展基层就业援助服务方面有什么职责?

《就业促进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基层就业援助服务工作,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重点帮助,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岗位信息等服务。

70.各级人民政府对促进残疾人就业承担哪些职责?

根据《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各级人民政府采取特别扶助措施,促进残疾人就业。

71.用人单位对促进残疾人就业应当履行什么义务?

《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安排残疾人就业,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2007年2月25日,国务院颁布《残疾人就业条例》,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72.什么是城市零就业家庭?

城市零就业家庭是指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家庭人员均处于失业状况的城市居民家庭。

73.政府解决城市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的就业援助措施是什么?

《就业促进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采取多种就业形式,拓宽公益性岗位范围,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城市有就业需求的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74.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解决城市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中的具体职责是什么?

《就业促进法》第五十六条规定,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家庭人员均处

于失业状况的城市居民家庭,可以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就业援助。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经确认属实的,应当为该家庭中至少一人提供适当的就业岗位。

75.国家对就业困难人员集中地区有哪些扶持措施?

《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国家鼓励资源开采型城市和独立工矿区发展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产业,引导劳动者转移就业。对因资源枯竭或者经济结构调整等原因造成就业困难人员集中的地区,上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帮助。

九、监督检查

76。哪些部门负责对就业专项资金进行监督检查?

《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审计机关、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对就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77.哪个部门对《就业促进法》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就业促进法》第六十条规定,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对本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举报制度,受理对违反本法行为的举报,并及时予以核实处理。

十、法律责任

78.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就业促进法》规定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

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79.对违反《就业促进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采取什么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实施就业歧视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民事诉讼的渠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经营性的职业中介机构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经营性的职业中介机构的,由上级主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将违法收取的费用退还劳动者,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8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从事经营性职业中介活动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从事经营性职业中介活动,向劳动者收取费用的,由上级主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将违法收取的费用退还劳动者,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82.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就业促进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和登记,擅自从事职业中介活动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关闭;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

下的罚款。

83.职业中介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提供虚假就业信息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职业中介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提供虚假就业信息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职业中介许可证。

84.职业中介机构违反本法规定,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职业中介机构违反本法规定,为无合法证照的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中介服务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职业中介许可证。

85.职业中介机构违反本法规定,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职业中介机构违反本法规定,伪造、涂改、转让职业中介许可证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职业中介许可证。

86.职业中介机构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就业促进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职业中介机构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并依照有关法律

规定给予处罚。

87.职业中介机构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就业促进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职业中介机构向劳动者收取押金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88.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或者挪用职工教育经费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或者挪用职工教育经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处罚。

89.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就业促进法》第六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一、附则

90.本法何时正式生效施行?

根据《就业促进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劳动合同法知识题库及答案

劳动合同法知识题库及答案 《劳动合同法》在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是规范劳动关系的基础性法律之一,通过做相关知识题,加强多劳动法的认识,劳动合同法题有哪些呢?下面是的劳动合同法题库资料,欢迎阅读。 一、单选题: 1、《劳动合同法》由第十届全国人大棠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通过,()起施行。 1)xx年6月29日xx年1月1日 2)xx年6月29日xx年6月29日 3)xx年6月28日xx年10月1日 4)xx年6月28日xx年1月1日 2、《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稳定的劳动关系。 1)企业2)用人单位3)劳动者4)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3、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1)董事会2)监事会3)工会4)职工代表大会 4、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合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 1)公道2)公认3)公开4)公平 5、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

1)不遵照执行 2)宣布废止 3)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4)请求劳动行政部门给予用人单位处罚 6、《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一种()。 1)人身关系 2)财产关系 3)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4)经济关系 7、用人单位自()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1)用工之日 2)签订合同之日 3)上级批准设立之日 4)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 8、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1)可以2)不应3)应当4)不得 9、《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可以2)应当3)需要4)无须 10、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考试试题---带答案

劳动合同法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B )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半个月 B、一个月 C、两个月 2、用人单位自(C )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A、订立劳动合同 B、在合同文本签字盖章 C、用工之日 3、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或劳动 合同约定工资的(B )。A、60% B 80% C 100% 4、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竟业限制的人员竟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B )。A、一年B、二年C、三年 5、劳动者提前(B)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十五日B、三十日C、六十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1、以下关于试用期的规定表述正确的是:(BC) A、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B、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2、劳动者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AB) A、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 B、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

C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 3、劳动者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C )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B、不服从用人单位领导工作安排; C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4、以下哪些情形,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BC) A、在试用期内; C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 5、以下哪些情形,劳动合同终止,劳动者可以取得经济补偿? (ABC) A、劳动合同到期,单位不再续签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 B、由于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 C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导致劳动合同终止的。 三、判断正误题〔每题2分,共10分〕 1、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对)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最长不超过12个月。(错) 3、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 动合同。(对)

劳动合同法测试题含答案

劳动合同法测试题含答案

劳动合同法测试题 公司/部门: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劳动合同法》共(八)章,(98)条。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3、劳动法规和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为: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后法优于前法)。 4、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5、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6、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7、区分offer letter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的关键在于,该录用通知书中是否将(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交代的很详细。 8、只有在劳动者虚构或者隐瞒的个人情况与履行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方能解除其劳动合同。 9、劳动合同期限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10、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11、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12、《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须停工治疗的,在规定的医疗期内,试用期(中止)。 13、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4、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15、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

《劳动合同法》知识问答

1.建立劳动关系后,最迟应该在多长时间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法律提倡用人单位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即用工之日就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没有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只要在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的,就不属于违法行为。 2.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指的是哪些事项?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是指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事项。 3.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哪几种情况?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章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三种,即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4.在什么情形下,劳动合同终止?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1)劳动合同期满的;(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5.劳动合同终止的,用人单位是否支付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6.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怎么处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1

民族团结应知应会100题 1、塔城地区辖区有几个县(市)?面积有多大? 答:塔城地区辖2市、5县:塔城市、乌苏市、额敏县、裕民县、托里县、沙湾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辖区总面积10.5万平方公里。 2、创建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七个一”标准是指? 答: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一部高质量的专题片(或PPT),一份精炼的汇报材料,一套完善的档案资料,一个浓厚的宣传氛围,一套顺畅的观摩流程,一个突出的工作亮点。 3、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进”是指? 答:进机关、进乡(镇)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军(警)营、进宗教活动场所。 4、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七大工程”是指? 答:一、少数民族权益保障工程;二、民族团结“细胞工程”;三、现代文化引领工程;四、发展富民工程;五、民心满意工程;六、平安塔城建设工程;七、生态文明建设工程。 5、塔城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五好”是哪些? 答:好村民、好家庭、好巷道、好楼道、好小区。 6、民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7、塔城地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四情”是指哪些? 答:肩并肩、爱国情;手拉手、兄弟情;根连根、骨肉情;心连心,鱼水情。 8、塔城地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五比”是指哪些? 答:比稳定发展;比重视支持;比团结和谐;比文明守法;比互助友爱。 9、塔城地区的四个文化指的是什么? 答:戌边文化、口岸文化、包容文化、生态文化。 10、塔城地区两个以上民族构成的家庭占到百分之多少? 答:7.5%。 11、塔城市两个以上民族构成的家庭占到百分之多少? 答:20%。 12、塔城地区与哪两个地州一起开展三地同创活动? 答:阿勒泰地区、伊犁州。 13、塔城地区的哪一个市已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答:塔城市。 14、塔城地区的哪几个县已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模范县? 答:额敏县、沙湾县、托里县。 17、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分别于什么时间召开? 答:2010年5月、2014年5月召开。

劳动合同法问答

劳动合同法问答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d4876050.html,2008-11-05来源:宝鸡市劳动保障局 一、什么是劳动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答: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其特征有: (一)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特定的,即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劳动权利和义务。根据劳动合同,劳动者须在劳动合同有效期内为用人单位进行工作,用人单位负责提供劳动条件和工作报酬等。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得的收益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履行法定的赡养、抚养和扶助义务。用人单位通过支付报酬来换取职工的劳动力以取得利润。这样在劳动合同中以劳动付出和劳动报酬互为条件,实现了主体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三)劳动合同是诺成性合同。订立劳动合同只要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合同即可签订。 二、建立劳动关系为什么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答:《劳动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因此,员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都要订立劳动合同。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是为了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在过去的用工制度中,劳动者是通过行政手段被分配到企业之中去的,行政命令就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成为独立的用人主体,劳动者也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企业和劳动者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从而确定双方的劳动法律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三、哪些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适用劳动合同法? 答:《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四、哪些人要签订劳动合同?哪些人不用签订劳动合同? 答: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协议。因此,所有与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人员都要

国有选煤厂安全知识应知应会百题问答

选煤厂安全知识应知应会百题问答 一、工作时间十三不准?1、不准脱岗;2、不准睡觉;3、不准吸烟;4、不准喝酒;5、不准打闹;6、不准干私活;7、不准打扑克;8、不准带电作业;9、不准跨越设备;10、不准看书报;11、不准将衣物放在设备上;12、不准将手脚放在设备上;13、不准坐窗台。 二、无论皮带输送机运转与否都必须执行哪些规定? 1、禁止在胶带上站、行、坐、卧;

2、严禁用皮带输送机搬运工具及其他物件; 三、职工进入工厂时,应遵守哪些规定? 进入工厂时,必须穿三紧工作服,穿胶底鞋、戴好安全帽,女同志长发不得露在外面,不得在机器旁脱换衣服,严禁穿裙子、穿短裤、戴围巾、穿拖鞋和赤脚在现场作业。 四、选煤厂职工权利和义务? 1、遵守劳动纪律,执行安全规程; 2、积极参加技术革新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改善企业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

3、及时反应处理危险情况,积极挽救事故; 4、有权制止任何人违章作业,有权拒绝任何人违章指挥; 5、对于上级单位或领导忽视职工安全健康的错误决定和错误行为,有权提出批评和控告; 五、设备运转中发生故障需进行检修时,应执行哪些规定? 设备运转中发生故障时,必须停机处理,检修设备或进入机清理杂物时,必须严格执行“停电挂牌”制度,并设专人监护; 六、清扫工作现场应遵守哪些规定?

清扫工作现场时,严禁用水冲洗电器设备,电缆、照明、信号、线路以及各传动部件,不得用水淋浇轴瓦降温; 七、职工上班前应遵守哪些规定? 上班前休息好,做好各种准备工作,上班前4小时不得饮酒; 八、职工在厂区行走应遵守哪些规定? 禁止任何人跨越设备,胶带、钢丝绳、链条等,行人横过铁路走安全道或安全桥,确因工作需要穿越铁路时,必须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严禁爬车、钻车或从两车之间

劳动合同法试题及答案

劳动合同法试题及答案 【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知识试题与答 案】 class=txt>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下列哪一项是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 a、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b 、保护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c 、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2、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a 、口头协议 b 、书面劳动合同 c 、集体合同 3、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 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 、半个月 b、一个月 c、两个月 4、用人单位自()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a 、订立劳动合同 b、在合同文本签字盖章 c 、用工之日 5、是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a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b、试用期 c 、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 6、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a 、一个月 b 、二个月 c 、六个月 7、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或劳动 合同约定工资的()。 a 、60% b 、80%c、 100% 8、可以对劳动者约定违约金的情形有()。 a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b、劳动者营私舞弊给用 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 c 、约定服务期限的劳动合同 9、竟业限制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那些人员()。 a、高级管理人员 b、高级技工 c 、普通员工 10、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竟业限制的人员竟业限制期限,不 得超过()。 a 、一年b、二年 c 、三年 11、劳动者提前()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十五日 b 、三十日 c 、六十日

12、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三日 b 、五日 c、 10日 13、劳动者有下列哪种情形,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 工作的 b、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14、用人单位有哪种情形,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 b 、用人单位与劳动约定保密 事项的c、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15、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a 、一个月 b 、二个月 c 、三个月 16、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是指()。 a 、全市上年度职工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b 、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 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c、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 个月的平均工资 17、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 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内 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a 、10日 b 、15日 c 、30日 18、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时支付。 a 、劳动合同解除 b 、劳动合同终止 c 、办理工作交接 19、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 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 a、劳动合同 b 、集体合同 c 、专项集体合同 20、在县级以下区域或某些行业内,可以由工会与企业方面代表订 立()。 a 、集体合同 b 、专项集体合同 c 、行业性或区域性集体合同 21、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a 、10日 b 、15日 c 、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知识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知识问答 1、《中华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何时起施行?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7 年6 月29 日通过,自2008 年1 月1 日起施行。 2、为什么要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答: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目的是: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该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该法执行。 4、什么是劳动关系? 答:所谓劳动关系,一般是指人们为了完成一定的生产劳动任务而对劳动力占有、支配、使用和管理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5、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什么原则?答:订立劳动合同应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6、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自何时建立劳动关系?答: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7、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是否可以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答: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 8、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是否可以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 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答: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9、建立劳动关系,是否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答:建立劳动关系,应 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0、已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何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答:已建立劳动关

应知应会知识问答试卷(含答案)

杭州路街道办事处精神文明创建 应知应会测试卷 姓名:单位:得分: 一、填空题: 1、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广泛的群众性、鲜明的时代性、多样的实践性、深刻的思想性。 2、对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实施动态管理的原则:是看基础、看变化、看发展。出发点是保持先进性,不断创新。 3、文明单位的十条标准:一.领导班子好;二.党的建设好;三.经济效益好;四.民族团结好;五.思想政治工作好;六.教育、科技、文化工作好;七.社会治安秩序好;八.道德风尚好;九.环境卫生好;十.管理工作好。 4、精神文明建设方针:重在建设,广泛参与。 5、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准则是:平等、团结、友爱、互助。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灵魂是:为人民服务。 8、道德建设所提倡的“四讲、四做”:一是讲社会公德,做一个好市民;二是讲职业道德,做一个好职工;三是讲家庭美德,做一个好成员;四是讲个人品德,做一个高尚的人。 9、自治区党委从2002年起把每年的 3 月确定为公民道德建设月。 10、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二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二、名词解释: 1、“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三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3、“六个过硬”:政治、思想、作风、纪律、工作、技术过硬。 4、“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5、“四个认同”: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四、简答题 1、在新疆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答:中央在新疆部署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是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是凝聚各族人民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对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知识100题

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知识100题 一、党的基本理论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 3.党的行动指南: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4.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5.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6.党的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 7.党的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8.党的最大优势:密切联系群众。 9.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脱离群众。 10.党员宣誓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1.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其他同正式党员一样。

12.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13.我党成立以来实现的三大历史性转变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14.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15.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历史任务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6.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的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18.“两个务必”:(1)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2)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

{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法知识问答

(新劳动法合同)劳动合同 法知识问答

《劳动合同法》知识问答 十八、什么是劳动合同? 答: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同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之间订立的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十九、《劳动合同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二十、《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于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怎么办? 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七条的规定,于《劳动合同法》施行前已依法订立且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 二十壹、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有约束力吗? 答:用人单位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且向本单位职工公示使其知悉的规章制度,对本单位以及本单位的劳动者具有约束力,本单位以及本单位劳动者应当遵守。 二十二、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要经过什么程序? 答:用人单位于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和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且且将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决定进行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二十三、劳动关系从何时建立? 答: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于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根据之上规定,即使用人单位没有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只要用人单位对该劳动者存于用工行为,则双方之间就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者就享有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 二十四、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哪些情况? 答: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有权了解劳动者和劳动合同直接关联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二十五、用人单位能够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等证件吗? 答: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其他证件包括学历证书、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 二十六、建立劳动关系后,应该于多长时间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答: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就是说,法律提倡用人单位于建立劳动关系之日即用工之日就和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可是如果用工单位没有于建立劳动关系之日和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只要于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的,就不属于违法行为。 二十七、用人单位不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怎么办? 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壹条、第十四条、第八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和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俩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和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十八、劳动合同文本能够仅由用人单位保管吗? 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壹份。这就是说,劳动合同文本不能够仅由用人单位保管。 二十九、劳动合同应具备哪些必备条款? 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应包括:(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三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是终身劳动合同吗?

精神文明建设应知应会百题问答1汇总

1、“文明单位”称号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综合性最高荣誉称号。 2、文明单位分(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县市四级。 3、“一日生活三文明”指(在社会上做文明公民,在单位当文明职工,在家庭是文明成员。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全民族的两个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5、“三观”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义”指(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6、“三德”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7、“四有”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8、“五爱”指(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 10、“四个人人”指(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懂民族政策、人人都讲民族团结、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好事。 11、“五个互相”指各族人民要(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谅解。 1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为基本要求。 13、(“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是中央文明委成立后组织开展的第一项活动,力求在解决(文明言行、环境卫生、 服务质量、交通秩序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上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14、三大创建活动是指(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村镇、创建文明行业。

15、创建文明城市活动,要以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创建文明村镇活动,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创建文明行业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 16、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7、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是2001年(9月20日发出的,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18、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 1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20、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成员。 21、每个公民既是道德建设过程的(参与者,也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 22、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 23、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有五个要求,(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4、在社会公德中,应当遵循五个道德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5、在职业道德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劳动合同法试题带答案

《劳动合同法》测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A.书面劳动合同 B.口头劳动合同 C.书面或者口头劳动合同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支付标准是。 A.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B.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按本单位同岗位劳动者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支付 C.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类型有。 A.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 B.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 C.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5.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1个月 B.6个月 C.1年 6.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下列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 A.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B.劳动纪律 C.社会保险 7.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A.1个月 B.2个月 C.6个月 8.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款,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在约定试用期时 A.可以多次约定试用期 B.只有在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一段时间后又重新雇佣时才可以重新约定试用期 C.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50个典型问题独家答疑(1)

《劳动合同法》50个典型问题独家答疑(1) 2007年7月3号到9号,中人网组织在劳动法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资深律师彭志就HR 关注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了在线答疑。此次答疑共涉及到广大HR关注的50多个典型问题。彭志律师就新法的与之前的劳动法的异同,HR所疑惑的典型问题作了深入的剖析。熟悉这50个典型问题,对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的操作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 以下是答疑实录: 中人网:新劳动法,关于企业要与员工签合同,但是员工不愿意签同时也不愿意办理离职手续,这种情况,做了什么规定?企业应该怎样做? 彭志:这是一个非常实践的问题,我们在实践的做法中往往会建议用人单位在第三人(可以是工会代表或者当地劳动所的工作人员)在场见证的情况下要求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仍然不签订,则按照其拒绝达成劳动合同关系处理。当然,前提是劳动合同是合法有效的。 中人网:彭律师,您好!《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只要提前30天提出书面申请就可以辞职,企业留人的压力、用人的风险更大了,HR部门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应对呢? 彭志:由于法律的强性规定,劳动者要求辞职的权利收到扩大的保护。而对于劳动者这种提前30天的辞职要求,用人单位没有选择权,因此,我们认为可能只能从公司文化和福利待遇,当然也包括人情(^_^)管理的模式来留人了,这一块不是我的专业,可能无法具体答复。而对于其他的风险,则需要通过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协议来规范。 由于劳动合同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因此,在法律权利义务的规定上,会更偏向于劳动者。但从在法律上,用人单位有制定规章制度的权利。因此,该法的出台更进一步要求企业更加需要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 中人网: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想随时解除合同都可以吗? 彭志: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并非劳动者随时都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下,劳动者单方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亦应提前30天提出。 中人网:第十一条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我对于这一条不是特别明确。文中提到,没有合同的员工实行同工同酬。 但是现在有些情况是,新加入的员工有时候比老员工的工资要高,如果按照同工同酬标准去实施的话,新员工肯定不同意。假设企业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按照同工同酬去付工资的话,员工去申请仲裁获胜的可能性有多大? 彭志: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劳动报酬约定不明确。换言之就是到底给多少工资大家约定不清晰,因此,很难认定新员工的工资比老员工工资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执行同工同酬。如果员工申请仲裁,仲裁可能会依据其同类岗位的报酬要求企业支付。 中人网:我请教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也是最近我和同事讨论得较多,而又不好办的问题——新的劳动合同法,包括现行的劳动法中,都提出了企业内部员工(常称劳方)在企业方(常叫资方)工作,比如裁员劳动条件薪酬标准等等都应由代表劳方利益的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出面来与资方商讨(不好听的叫法,叫做谈判)。 但是现在实际情况是,企业里设有工会主席,但工会主席是由企业方任命的,对资方的要求与条件谈判过程中,无视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也就是现阶段劳方的工会或职代不能真正代表劳方的利益,请问:像这类问题怎么处理? PS,前阵子在央视二套的经济与法节目中,有报道说,一家大型企业的工会主席站出来为劳方说了几句公道话,居然被资方以无理的要求解雇了…… ……

劳动合同法练习题

劳动合同法试题 1、《劳动合同法》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通过,()起施行。 1) 2007年6月29日2008年1月1日 2) 2007年6月29日2007年6月29日 3) 2007年6月28日2007年10月1日 4) 2007年6月28日2008年1月1日 2、《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1) 企业2) 用人单位3) 劳动者4)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3、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1) 董事会2) 监事会3) 工会4) 职工代表大会 4、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合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 1) 公道2) 公认3) 公开4) 公平 5、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 1) 不遵照执行 2) 宣布废止 3) 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4) 请求劳动行政部门给予用人单位处罚 6、《劳动合同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一种()。 1) 人身关系 2) 财产关系 3) 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相结合的社会关系 4) 经济关系 7、用人单位自()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1) 用工之日 2) 签订合同之日 3) 上级批准设立之日 4) 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 8、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 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1) 可以2) 不应3) 应当4) 不得 9、《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订立 书面劳动合同。 1) 可以2) 应当3) 需要4) 无须 10、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 十五日2) 一个月3) 二个月4) 三个月 1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 合同()时间的劳动合同。 1) 解除2) 续订3) 终止4) 中止 12、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 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1) 责令改正并给予警告 2) 责令改正 3) 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 4) 给予警告 13、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 动行政部门();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 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2) 责令改正 3) 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警告 4) 给予警告 14、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 定无确定()时间的劳动合同。 1) 解除2) 续订3) 终止4) 中止 15、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1) 劳动报酬2) 试用期3) 保守商业秘密4) 福利 待遇 16、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 超过()。 1) 一个月2) 二个月3) 半个月4) 一个半月 17、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 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并不得低于 1

劳动合同法知识问答50题及答案

劳动合同法知识问答50题及答案 1、《劳动合同法第一条》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2、《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守合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 3、《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用人单位自()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4、《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5、《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已经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6、《劳动合同法第十三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时间的劳动合同。 1 7、《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8、《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9、《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八条》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10、《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形式。11、《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12、《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九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13、《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 2 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14、《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二条》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违反劳动合同。15、《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

应知应会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一、选择题 1、党章规定共产党员享有C权利。 A.六项B.七项C.八项D.九项 2、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最长为C。 A.一年 B.一年半 C.二年 D.三年预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B。 A.人民代表大会B.中央委员会C.党组D.中央政治局4、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C年举行一次。 A.2年B.3年C.5年D.10年 5、党员的党龄,从(C)之日算起。 A.递交入党志愿书 B.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 C.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6、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B觉悟的先锋战士。A.社会主义B.共产主义C.远大理想D.无私奉献精神 7、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B。 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两年 8、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A。 A.脱离群众B.出现腐败C.民族分裂D.恐怖活动 9、党章规定,申请入党的同志,必须年满C岁。

10、按照党的思想建设的要求,党员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B上入党。 A.行动 B.思想 C.实践 D.信念 11、备党员的预备期,从C算起。 A.填写入党志愿B.入党宣誓C.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D.党组织找他谈话 12、马克思主义具有C的理论品质。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持续稳定 13、民主集中的基础是D。 A.集体领导 B.分工领导 C.调查研究 D.群众路线 14、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D。 A.多党合作B.密切联系群众C.政治协商D.民主集中制 15、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B。 A.辛亥革命运动 B.五四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 D.戊戌变法运动 16、我国的根本国家制度即国体是B。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7、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B。 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民主党派代表大会 D.各党派联席会议 18、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是B。 A.人民民主专政 B.发展社会生产力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