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高考政治《政治生活》二轮复习精华版(新课标)

2018年高考政治《政治生活》二轮复习精华版(新课标)

2018年高考政治《政治生活》二轮复习精华版(新课标)
2018年高考政治《政治生活》二轮复习精华版(新课标)

2018年高考政治

《政治生活》二轮复习精华版(新课标)

第一部分《政治生活》宏观体系

一、主旨内容

各政治活动主体(公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人大及人大代表等)在在一定的法律、制度、原则、政策背景下所从事的政治活动。

二、专题体系

三、核心问题

人民利益的保障与实现

四、基本线索

提示:

1.国体——根本原因。

2.关于“主体”的复习:是什么?做什么?怎样做?与其他主体的关系(区别与联系)

3.关于“制度”的复习:制度的地位(作用)、制度的内容、(制度涉及的主体)。?

4.关于“外交政策”的复习:围绕第四单元,思考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应当如何进行外交活动?

5.关于知识体系的掌握。注意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和关键词,根据设问的不同,加以选用。

四、模块梳理

(一)主题:人民利益的保障。

(二)主线:围绕保障人民利益的依据、内容和途径展开

国内政治:

为什么?——我国的国体

是什么?——公民专题

怎样做?——原则(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制度(人代会、政党、民族、基层)和政策(宗教、外交)

主体(政府、中国共产党、人大与人大代表、政协与民主党派、其他国家机关)国际政治:

世界怎么样?——国际社会与国际关系、时代主题、多极化趋势

我们怎样做?——外交政策与和平发展道路

五、重难点解析

(一)时政引领,问题导向

1.“十三五”规划的制定——改革问题、民主问题、民生问题

2.从严治党新举措——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廉洁自律准则

3.依法治国新亮点——重要法律修订与宪法宣誓制度的实施

4.中国外交新成就——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5.十九大报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把握主干,关注细节

1.国体——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

2.公民——是什么?做什么?怎样做?

3.政府——是什么?做什么?怎样做?

4.人代会制度——民主集中制、人代会制度的优势

5.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做什么?想什么?)

政协与协商民主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宗教政策——注意易混易错点

7.当代国际社会与中国外交——中国外交战略与活动的依据和意义

第二部分《政治生活》专题知识

一、我国的公民与政府

1、偶考点: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2、常考点: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民主选举;基层民主自治;政府的性质、宗旨和工作原则

3、必考点:

我国的国家性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政府接受监督;政府威信

核心考点一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因和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原因

政治

权利

政治

义务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③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思维拓展: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

(1)人民与政府: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具有管理与服务职能;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人民与人大: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3)人民与党: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坚持科学发展观。

2.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政治参与民主选举

途径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

意义

①选出代表人民利益的人,更好地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②珍惜自

己的选举权利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

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

①有助于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②有利于集中民智,

民主决策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增强科学性;③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社会听证制度社会责任感;④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①基层民主自治保证了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是人民当家作民主管理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主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②有利

于增强和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

民主监督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

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

评议政府等

①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②有助于激发广大

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思维拓展

(1)选举知识的整理

①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③我国公民的民主决策——选举代表人民意志的代表进入决策机关;④村民委员会、城市居委会的选举;⑤人大代表的选举。

(2)监督知识的整理

①公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监督权;②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监督;③我国政府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④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⑤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⑥“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⑦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2.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基本

原则

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

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

基本要求坚持有序政治参与

具体要求

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一方面,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遵循法律、规则、程序;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

答题模板: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

( (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参与……

答题要素:必要性+重要性

①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

②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 实现)自己的民主权 利。第二,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答题要素:内容+要求

①内容:行使民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

②要求:宏观上把握——依法有序的参与;中观上把握——坚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微观上把握——各

种民主方式的具体内涵、途径(渠道)和要求。

核心考点二 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1.政府的职能和责任

性质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政府担负着保卫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

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打击 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等职能。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职能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和发展科、教、文、卫事

业。

④加强社会建设。政府要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证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 有所养、住有所居。

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宗旨

原则

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思维拓展 正确理解政府的经济职能

内容

宏观调控

市场监管 社会管理 公共服务

体现

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发展、行业发展不平衡

规范市场交易规则,维护市场交易原则,保障市场秩序

维护社会生产安全,处理突发性、群众性事件,解决社会纠纷

提供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市场信息,提供基本的基础设施保障

2.我国政府在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

分析角度

政府与人民

政府与人大

地位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服务是其宗旨,对人民负责是其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以实现

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

监督

政府与政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政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政府与政协

我国政府接受政协的监督,听取政协的意见,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核心考点三 政府权力的行使

1.政府权力的行使

为什么

①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

怎么样

依法行政(执行)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

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威信;有利于防止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

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

科学、民主、

依法决策(决策)①政府的一项决策,往往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①科学决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

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②民主决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

度,使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③依法决策:坚持决策内容符合法律的规

定和要求,决策过程符合法定程序

④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

约和监督

①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

系。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

接受②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

者缺一不可

监督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

②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它包括国家(监确的决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

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督)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

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保证清正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

机关的监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等建立起一个具有威信的政府

2.树立政府威信

决定因素一个政府能否具有威信从根本上说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区分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要自觉接怎样树立

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②政府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

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牢记权为民所赋,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答题模板: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某一件事?

(1)政府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性质+宗旨、原则+职能+意义

①国家性质和政府性质决定。

②是政府为人民服务宗旨和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的需要。

③是政府某种职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

④是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政府威信的需要。

⑤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

(2)政府怎样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职能+宗旨原则+依法行政+接受监督+科学决策

①履行职能:切实履行好政府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

②坚持宗旨和原则: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④接受监督: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⑤科学决策: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二、我国的政治制度与民主政治

1.偶考点:我国的政体;民族自治权

2.常考点:民主集中制;党的地位和作用;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宗教政策的内容;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3.必考点:人大的性质和职权;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执政方式和执政理念;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核心考点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性质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代表组成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省、市、县、乡四级人大)

职权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的立法、决定、任免和监督权

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义务

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

地位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

内容

优越

怎么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绝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温馨提示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对人大代表来说是其应尽的义务,对公民来说是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

2.区分政治生活中六大行为主体的职能(或权利)

公民

政府

人大

人大代表

中国共产党

政协

3.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社会建设职能、生态文明建设职能

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答题模板:人大代表为什么这样做或怎样完成一件事?

(1)人大代表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题要素:地位+权利+义务+与人民的关系

①法律地位决定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②是行使权利的表现(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③是履行义务的需要(遵守法律;保守机密;联系群众;接受监督)。

④体现与人民的关系(产生、负责、服务、监督)。

(2)人大代表应该怎样做?

答题要素:权利+义务+素质

①积极行使权利(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

②自觉履行好义务。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

③增强履职意识,提高履职能力。

核心考点二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性质宗旨地位

作用

执政方式指导思想

执政理念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

友党

主要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政治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内容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人民政协

优越性

结论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中国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不能实行西方多党制。主张在中国实行西方多党制,实质上是要取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思维拓展党、政府、人大、政协的关系

3.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1)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2)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

(3)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维护社会团结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题模板: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怎样做某一件事?

(1)党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性质+宗旨+地位+作用+自身建设+指导思想

①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和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决定的;

②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党,领导核心)决定的;

③党的作用(三个只有……才能)决定的;

④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

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2)党怎样做某一件事?

答题要素: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先锋模范+党的建设+指导思想

①践行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②完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③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④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⑤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核心考点三我国的民族宗教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

1.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原则、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①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

权的制度

②原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各民族在长期奋斗

民族政策

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

族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宗教政策

社会相适应

2.如何处理民族问题,维护新型民族关系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基础);

(2)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政治基础和物质保证);

(3)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基本制度);

(4)坚决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扎扎实实做好民族工作,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证);

(5)公民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构成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结合起来,坚持把要求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三、国际社会与我国的外教政策

1、偶考点: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国际秩序的内容;多极化的意义

2、常考点:主权的重要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的作用

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和平发展道路

3、必考点: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际竞争的实质;时代的主题;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核心考点一国际社会和国际形势

1.从静态角度把握国际社会

主权构成

国家

权利

义务

分类

作用

国际

组织联

国际

基本形式关系决定因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政府间的和非政府的;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促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①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②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③中国与联合国: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竞争、合作和冲突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2.从动态角度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时代主题

世界多极化趋势

国际竞争②当今世界仍不安宁,南北发展不平衡,和平与发展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③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新秩序

①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②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我国应抓住机遇,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增强综合国力

思维拓展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主权国家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积极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

(2)充分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3)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国际组织,充分发挥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中的作用。

(4)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5)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核心考点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①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基本内容

③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思维拓展正确理解外交政策

(1)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

一个国家在对外活动中,无论表现出友好合作还是表现出冲突对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国的利益。所以,一定的外交政策是由一定的国家利益决定的,是为实现和维护一定的国家利益服务的。

(2)外交政策与国家性质

国家性质决定外交政策,国家性质不同对外政策也不同。如我国的外交政策和美国的外交政策因国家性质不同而不同。

(3)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

国家的外交政策体现国家性质,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国家力量的变化,会导致外交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从而引起国际关系的变化。

(4)外交政策与国家职能

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国家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5)外交活动的形式

外交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2.我国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为什么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顺应了时代主题和当今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

③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落实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改善和

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怎么做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反对霸权主

义和强权政治等

思维拓展我国外交行为在不同模块中的体现

(1)经济生活:经济全球化,加入世贸组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应对贸易摩擦、规避贸易风险。

(2)文化生活:文化具有多样性,在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的基础上,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

出去”。

答题模板:我国在对外关系中为什么和怎么做

(1)为什么

答题要素:必要性(权利义务、外交政策、国家利益、国际形势等)+意义(国内、世界)

①必要性: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际形势的要求(符合时代主题和时代潮流、符合多极化趋势);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②意义:对我国,提升国际地位、展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等。对世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推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怎么做

答题要素:国际义务+国际竞争+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外交政策

①国际社会成员角度:积极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自觉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②国际竞争的实质角度:抓住战略机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③国际形势角度: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④国际关系角度: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他国正当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

⑤外交政策角度: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