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doc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doc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doc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doc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

生物圈(biosphere)

40亿年的演化行成当今绚丽多彩的生物界

第二节什么是生命

1?严紧有序的结构化学成分的同一性基木组成单位是细胞

2?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

3.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4?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进化的历史

5?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第三节生物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严紧有序的结构

生荡的结构有等级,生命依赖于结构的有序性结构水平的提高呈现出新的特征

2?生命的基础一细胞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具有进行所有生命活动能力的最低水平的结构形式3?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4?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

生物体是开放系统,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环境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生物体与环境多种相互作用交织成生态系统

5?生物信息的相互作用信息指令生物的高度有序生物学指令编码在DNA分子小

6.多样性的统一分类学统一性

7.进化是生物学的核心主题

第四节如何学

1?学习动力和兴趣

2.观察和思考

3.实验和分析

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

第一节构成生命的元素和分子

1?生命所需的基本元索

2.分子和化学键

分子和化合物

共价键

离子键

弱键

第二节水和无机盐

1.水的特性

水是极性分子液态水的内聚力水的高比热水的高蒸发热水的结冰和膨胀

2 ?水溶液

3.无机盐

存在状态

作用

酸雨

第三节碳和分子多样性

1?碳骨架的多样性

2.重要的基团

第四节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1?多聚物

2.多糖

单糖

双糖

多糖

3?脂类

脂肪

磷脂

类固醇

4.蛋白质

氨基酸

肽键

蛋白质构彖

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

5?核酸

核昔酸:碱基,D?戊糖,磷酸基

多核昔酸

DNA双螺旋

RNA: tRNA, mRNA, rRNA

6?大分子结构研究方法

X射线晶体衍射

其它方法

第三章生命的基本单位一细胞

第一节概述

1?细胞的发现及细胞学说细胞的发现

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细胞牛物学研究的趋势研究方法

2.细胞的杲本概念

细胞是什么

细胞的数量、大小和形态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1?质膜与细胞表面结构质膜结构的研究简史生物膜结构的特征细胞质膜的功能细胞外被细胞外基质细胞连接质膜的特化结构物质的跨膜运输: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大分子和颗粒进入和排出细胞:胞

吞,胞吐

2?细胞核与染色体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染色质和染色体核仁

3?核糖体

核糖体的基本结构核糖体的功能——合成蛋白质4.细胞的内膜系统

内质网的结构与功能:粗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高尔基体

溶酶体

微体

液泡

5.能量细胞器一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结构

叶绿体和质体结构

6.细胞骨架

微管

微丝

中间纤维

第四章.能量与代谢

第一节新陈代谢

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

第二节能量的形式和能量的转换

第三节能量分子ATP

1?细胞做功形式

转运功

机械功

化学功

2.ATP的结构和水解

3.ATP的循环再生

第四节酶

1?生活屮酶的应用

2.酶的发现

3.酶的本质

酶是生物催化剂

酶(绝大多数)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核酶” (ribozyme)—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4.酶的作用特点高的催化效率高度专一性

作用条件的温和性(常温,常压,屮性pH)作用的可调控性

5.酶的作用机制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光合作用

酶的专一性和诱导一契合作用 酶的催化循环

6.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温度

PH 盐浓度 辅助因子 抑制剂 变构调节

第五节代谢的调控

1. 反馈抑制

2. 细胞结构的有序性

第五章.细胞呼吸和能量的生成

第一节呼吸作用

1 ?葡萄糖酵解(无氧呼吸)

2. 呼吸作用(有氧呼吸)

葡萄糖酵解

Krebs 循环(柠檬酸循环,三竣酸循环) 电子传递

链和氧化磷酸化

3. ATP 酶的结构与功能

4. 呼吸代谢屮的ATP 产量

第三节其它分子的分解代谢

第四节细胞呼吸的调控

第八早

第一节早期研究

第二节光的性质与叶绿素

1?叶绿素的结构

2. 叶绿素的吸收光譜

第三节光合作用的过程

1. 光反应

光系统

光能捕获和传递第二节发

电子传递链和光合磷酸化

2?暗反应■卡尔文循环消耗能量固定CO?

形成葡萄糖

第四节光合作用的意义

第七章.细胞繁殖和分化

第一节细胞增殖的意义

1?生命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2?单细胞增殖导致生物个体数增加

3?多细胞生物的繁殖基础

4.取代衰老和死亡的细胞

5.创伤愈合、组织再生、病理修复

第二节细胞周期

1?概念

2.细胞周期时相组成

间期(interphase): G1 期,S 期,G2 期

M期:有丝分裂期(Mitosis),胞质分裂期

3.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主要事件

G1期:与DNA合成启动相关

S期:DNA复制

G2期:DNA复制完成,合成一定数量的蛋白质和RNA分子M期:细胞分裂期:有丝分裂,胞质分裂

第三节有丝分彳

1 ?前期

2.前屮期

3冲期

4?后期

5.末期

第四节胞质分裂

1.动物细胞的胞质分裂

2?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

第五节减数分裂

1 ?概念和意义

2.减数分裂和配子发生

3.减数分裂特点

第六节细胞的分化衰老与死亡

第八章生命延续的本质

1 ?细胞的分化

2 ?细胞分化的特征 形态结构发生差异 差别基因表达

分化细胞的表型保持稳定

细胞决定

去分化与转分化

3. 细胞的分化发育潜能

全能性

多能性

单能性

4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衰老细胞结构变化

细胞死亡:细胞坏死,细胞凋亡

第七节细胞凋亡(细胞程序化死亡)

1?细胞凋亡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2. 凋亡细胞的特征

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细胞凋亡的生化特征

3. 基因调控细胞凋亡

4?细胞凋亡的信号途径

第八节脱离正常轨道的细胞一癌细胞

1?癌的基本生物学特点

2. 体外培养癌细胞的特征

3 ?致癌因素

多种理化因子致癌

肿瘤病毒致癌

4. 基因突变与癌症发生 原癌基因突变形成癌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

5 .癌症治疗

第一节孟德尔与基因思想

1. 遗传学的诞生与发展

2. 遗传的基本法则 孟德尔和他的实验

孟徳尔遗传学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孟德尔遗传学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

一些概念:等位基因,纯合体,杂合体,表型,基因型

3. 从基因型到表型的一些复杂情况

中间性遗传

:传与变异

复等位基因

基因的多效性

表现度和外显率

上位基因与下位基因

性状的多基因决定

4.人类屮的孟徳尔遗传

第二节遗传的染色体基础

1?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屮的特性

基因与染色体的平行关系一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2.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据

3.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

基因连锁的发现

基因连锁一自由组合定律的特例

交换是重组的染色体基础

4.真核生物的染色体作图

染色体的遗传图谱

染色体的细胞学图谱

5 ?性别的染色体基础

性别决定系统

伴性遗传

基因剂量的补偿

性别限制和性别影响特性

第三节遗传的分子基础

1?遗传物质是DNA

Frederick Griffith 的实验(1928 年)

Avery等的实验(1944-1950年代)

2.DNA分子结构与复制

DNA的分子结构

DNA的复制

DNA复制与核小体组装染色体的形成

3.DNA与蛋白质合成

RNA的转录和转运

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

遗传密码

4.屮心法则及其补充

第四节基因的结构与表达调控

1 ?基因——生物的遗传因子

2.顺反子

3.操纵子乳糖操纵子色氨酸(Trp)操纵子

4.外显子与内含子外显子

内含子

真核基因内含子的剪接

5?重叠基因

6?转座子

跳跃基因的发现转座子的特征

7.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癌基因原癌基因抑癌基因

&染色体以外的基因

9.不同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DNA水平上的调控转录水平上的调控转录后加工翻译水平上的调控翻译后加工

第五节突变与遗传疾病

1.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数H的改变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染色体畸变与疾病

染色体突变的应用

2.基因突变

点突变

片段的缺失与插入突变

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与疾病

3.遗传病的基因诊断

基因诊断的定义

诊断方法:核酸分子杂交技术,PCR技术,其它第六节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原理概念

基因工程诞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基因工程的基本内容

H的基因的获得

基因工程载体及其特征

重纽DNA的构建

重组DNA的转化、扩增与表达

2.基因工程应用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疫苗转基因植物转

杲因动物基因治疗

第七节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1.HGP产生的背景

2.HGP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3?基因资源的保护

第九章絢丽多彩的世界——生物界第一节生物分类概述

1.分类学原理

形态分类:林奈,达尔文,海格尔等细胞分类化学分类:氨基酸序列,碱基序列,细胞色素C 2.物种的命名

双名法三名法

3.分类等级

基本等级7级(界、门、纲、H、科、属、利|)4?系统树

5.生物的分界

二界系统

三界系统

五界系统

六界系统三主干学说

第二节生物的类群

1?病毒

病毒结构:细菌病毒——噬菌体,真核细胞病毒病毒的繁殖:噬菌体的繁殖,真核细胞病毒的繁殖病毒病:爱滋病

类病毒

月元粒(prion)

2?原核生物

细菌(Bacteriophyta)

蓝藻(Cyanophyta)

原绿藻(Prochlorophyta)

放线菌(Actinomycetes)

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les)

衣原体(Chlamydiules)

支原体(Mycoplasma)

3?古细菌

嗜热细菌(Thermophilic bacteria)

(产)甲烷细菌(Methanogenic bacteria)

嗜盐细菌(Halophilic becteria)

4.原生生物

原生动物(Protozoa)

金藻(Chrysophyta)

甲藻(Pyrrophyta)

裸藻(Euglenophyta)

褐藻(Phaeophyta)

红藻(Rhodophyta)

绿藻(Chlorophyta)

粘菌(Myxobacterales)

5?真菌

真菌(Fungi)

地衣(Lichens)

6.植物

苔蘇植物(B ryoph yta)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

裸了植物(Gymnosperms)

被子植物(Angiosperms)

7?动物

海绵动物(Porifera)

腔肠动物(Coelenterata)

扁形动物(Platyhelminthes)

纽虫(Nemertinia)

线形动物((Nematoda)

轮虫(Rotifera)

软体动物(Mollusca)

环节动物(Annelida)

隘虫(Echiuroida)

节肢动物(Arthropoda)

帚虫(Phoronida)

夕卜肛动物(Ectoprocta)

腕足动物(Brachiopoda)

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

半索动物(Hemichordata)

脊索动物(Chordata):尾索动物(Urochordata),头索动物

(Cephalochordata),脊椎动物(Vertebrata)

第十章生物的整体性

第一节生物体的结构整体性

1?细胞水平的结构整体性

2?多细胞生物结构的整体性

组织:植物组织-分生组织(meristematic tissue),永久组织(permament tissue);动物组织-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结

缔组织,肌肉组织(musculaT tissue),神经组织(nervous

tissue)

器官: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动物的器官■眼、鼻、心、胃、膀胱等

系统:高等植物的器官系统■营养系统,生殖系统;哺乳动物的器官系统■皮肤、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泌

尿、生殖、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等

第二节生物体的功能整体性

1?细胞水平的功能整体性

2?多细胞牛物的功能整体性

第三节生物体与环境的整体性

1 ?生物体与非生物环境的整体性

温度、水、空气、光、盐度等

2.生物体与生物环境的整体性

第四节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整体性

1.神经系统和脑科学;

2.医学科学

3.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十一章生命的延续繁殖和发育

第一节繁殖的方式

1.无性繁殖

定义

分类:分裂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无性他子繁殖,再生无性生殖的特点

2.有性繁殖

定义:

分类:接合生殖,配合生殖,雌雄同体,孤雌生殖,幼体生殖有性生殖的特点:丰富的遗传性,适应环境的能力

3.世代交替

定义

动物屮的世代交替

植物屮的世代交替

第二节发育的类型

1.动物的发育

精子和卵的发生

受精

胚胎发育

胚后发育

2.植物的发育

花粉和胚囊的形成

授粉与受精

胚体形成

种子萌发

第三节人类生殖

1?生殖系统(形态与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睾丸,附睾、输精管,附属腺,阴茎

女性生殖系统:基本结构,卵子发生,卵巢的内分泌机能,月经周期

2.受精

卵的运行

精子在女性生殖道的运行

影响精子和卵子运行的因素:性激素,宫颈粘液,前列腺素,神经系统

受精过程

影响受精的因素:性交的吋间,精子的质和量,精子的获能 3 .人类胚胎发育

着床

胚胎外膜:羊膜,绒毛膜,尿囊,卵黄囊

胎盘:胎盘的形成,胎盘的机能

胚胎发育: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出生

泌乳

生后发育

第四节发育生物学中的一些重大问题

1?发育的理论

预成论和渐成论

胚胎发生律

重演律:定义

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相似处

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差异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的关系

2.发育的全能性

3.细胞核质功能协调

4.胚胎发育动力学

蛙视泡诱导的晶状体生成

组织者

化学诱导

第十二章反应和调控

第一节神经系统和神经调控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神经系统进化)

脑的结构和基本职能:大脑,丘脑,下丘脑,屮脑,小脑,延髓和脑脊膜和脑脊液

脊髓的结构和功能:传导,反射屮心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网状神经系统,梯状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管状神经系统

2.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3?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第二节信息的产生和传递

1.阈刺激与全或无定理阈刺激

全或无定理

2.神经元与突触的结构

神经原的结构

突触的结构:突触前结构,突触间隙,突触后结构突触联络的方式:轴树联络,轴体联络,混合联络

3.信息的产生

静息膜电位

动作电位

兴奋的传递

4 ?突触传递过程和特征一神经递质

突触传递的过程

突触传递的特征:单向传递,突触延搁,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对某些药物敏感

5仮射弧

感受器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

中间神经元(神经中枢)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

效应器

第三节感受器与效应器

1?感受器的类型

皮肤感受器:温度觉,触、压觉,痛觉

光感受器

声感受器

化学感受器

2.感受器的接受特点

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感受器的阈值:强度阈值,吋间阈值,面积阈值,辨别阈值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感受器的适应

3?感受器的反馈调节

4.效应器

肌肉和肌肉收缩:单肌收缩,全或无反应,收缩的总和,肌肉收缩的机制

色素反应

生物发光

其他效应器

第四节脑的高级机能

1 ?大脑皮质的牛物电活动脑电图与皮质脑电图脑电图的正常波形

脑电波形成的原理

2.条件反射

3.人类的语言机能两个信号系统的概念第二信号系统的形成

4.睡眠与觉醒

5.学习与记忆

第五节激素和调控作用

1.植物激素

生长素

脱落酸

乙烯

2.动物激素

甲状腺

胰岛

肾上腺

3?激素的作用机理动物激素的作用机制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

第六节免疫调控

1?非特异性防御:

皮肤和各种粘液

体内免疫细胞和化学物质

2.特异性防御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3.免疫与疾病

自身免疫病

过敏

免疫缺乏病

爱滋病

免疫系统与癌

第十三章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

1?生命起源的研究生命大分子的发生问题原始生命体的发生问题:微球说,团聚粒说

2.细胞的起源和发展

从非细胞形态到细胞形态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1?从无生物到生物

2?从异养生物到自养生物

3.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

4.从水生到陆生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证据

1.古生物学的证据

2.比较解剖学的证据

3?胚胎学的证据

4.地理分布上的证据

5?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证据生命共同起源的物质基础亲缘远近与化学结构的关系生理学的证据

第四节生物进化的理论

1 ?拉马克学说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达尔文的进化论

遗传

变异

繁殖过剩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3?综合进化论群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物种进化,物种形成和新种产生的机制

4.澄江生物群

5.其它进化的理论灾变论

间断平衡论分子进化的屮性学说

第五节物种的形成

1 ?物种

形态学标准:形态上差异

生理学标准:生殖隔离

生态学标准:相同的生境

生物地理学标准:不同的物种分布范围不同

2.物种形成的条件

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

3.物种形成的方式

渐变式:继承式,分化式

爆发式

第六节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1 ?人类的起源

2.人类进化的基本阶段

3.人类的发展

4?探计久种"

第十四章生物与环境

第一节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1?生物圈(GAIA学说)

2.环境分析

非生物因子的作用:温度,光,水,盐类,气体,基底等

生物因子的作用:捕食,竞争,寄生,共栖,合作和互利共生3?种群

种群的基本特征: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种群的数量变动:数量变动的因素,种群增长和环境负载能力

种群数量的调节:密度制约因索,非密度制约因索

4.群落

群落的基本概念

群落的基本特说:物种多样性,生长形式,优势种,丰盛度

营养结构

生态位

群落的演替:初级演替,次级演替,顶极群落

5.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非生物环境,生产者,大型消费者,小型消费者

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水循环,气体循环,沉积型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能量金字塔生态系统屮的信息联系

第二节人类与环境

1 ?人类生态学

2.自然资源生态学

3?污染生态学

水污染

热污染

空气污染

农药污染

4.生态农业

第三节保护生物多样性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doc

附件二: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课程名称》实验课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依据培养方案的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见编写说明) 适用专业:****** 学时学分:**学时**学分 ****** 所需先修 课: 编写单位:****** 编写人:****** 审定人:****** 编写时间:20**年**月 一、实验课程简介 简述课程内容、本门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作用。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明确本门实验课总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总体上了解或掌握什么方法或技能,达到什么目标;对学生有什么具体要求(比如:理解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案,掌握正确操作规程;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了解其性能参数、适应范围及注意事项等)。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包括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 四、考核形式及要求 明确说明是考试课还是考查课,考试的形式是开卷还是闭卷,成绩的合成及评分标准,平时、期中、期末或实验操作等各教学环节的考核各占总分数的百分比等。考核应以考核实验技能为主。

六、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使用教材和参考书按作者、教材名称、版次、出版社所在地、出版社、出版时间顺序填写,小四号宋体,[体例]如下: 使用教材:童庆炳.文学理论课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书[体例]如下: 参考书: [1]霍元极.高等代数(第一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 七、其他说明 针对本实验课程的特点,提出应当采取的教学方法、实验教学组织方法和实验考核等方面的建议等(也可省去该项)。 编写说明: 1.本大纲原则上全系统一按本参考模式编写。 2.每个项目里的填写说明作为参考,在大的框架统一(尤其是项目名称和顺序要统一)和版面格式统一的前提下,各系可根据学科的具体情况对填写内容适当修改。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 一、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2. 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 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3. 通过数学活动体验与同伴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知识对于生活的指导作用。 二、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的条形统计图法。 三、 教学难点 进行简单的数据分。 四、 教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纵向条形统计图 出示图片:我带你们看一个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吗?(水立方)这是哪?(鸟巢) 师:北京为了筹备第29 届奥运会除了新建了这两个标志建筑以外,还改建了一些原有 的体育馆,比如工人体育馆和首都体育馆。知道它们分别可以容纳多少名观众吗? 【课件演示】:奥运会场馆情况统计图 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 人水立方 奥运场馆容纳人数统计图 鸟巢

1.这是一份?(板书:统计图)这份统计图和我们二年级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2.我们看看工体的座位情况,它有多少座位啊?怎么知道的? 师:如果按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那样,每个小格代表2或者5行不行? 小结:得按照数据的大小来决定单位格代表多少。 3.首体呢?在什么范围?怎么看的?(出示:18000) 师:观察这张统计图,如果去掉竖线,你还认识吗? 4.水立方里可以容纳多少人呢?为什么? 5.鸟巢的座位数占9个格多一点,你猜猜鸟巢有多少座位?为什么都估计90000多? 看来单位格表示多少特别重要。(出示91000人) 师:我们都知道开幕式在鸟巢进行,为什么?(场馆大,容人多。) 你是通过什么猜的?(板书:数据) 师:如果把这张图改变方向,你还认识吗? (二)横向条形统计图 师:绿色奥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一起看看北京用水的情况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 北京市部分生活用水情况与北海蓄水量对比统计图 北海 的蓄水量 洗浴业 洗车业 1.这张统计图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横向) 2.课件:这是哪里?(北海)知道北海有多少水吗?(出示:60 )怎么知道的? 师:这是一家洗浴中心,现在北京大街上的洗浴中心越来越多了,北京市所有洗浴中心的年用水量是(出示:条形)你们为什么表示惊奇?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花卉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花卉学 3.学时/学分:50/3 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园林教研室 5.先修课程:植物学 6.面向对象:园林专业大二学生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程 2.课程目标: 园林花卉学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整个园林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园林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等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有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园艺植物繁殖学、种苗学等。通过花卉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卉的分类、识别、生态习性、繁殖、栽培管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为花卉的产业化栽培和经营和管理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园林植物的配植打下坚实基础,是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高级专门人才所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本课程目标是以合理的教学方法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辅之以实验实习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花卉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花卉分类原理及方法;花卉种质资源及分布特点:花卉的生态习性及花卉生长发育基本规律;花卉繁殖、栽培的原理;花卉应用的基本原则等。在实践技能方面,要求学生熟练识别250-300种,掌握各类花卉繁殖、栽培的方法和主要步骤,能够安排花卉的周年生产,动手进行花坛、花境等园林种植设计与布置。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理解花卉的概念; 2.了解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及花卉产业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3.明确花卉学在园林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4.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及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花卉的定义与花卉学的研究范畴 2.花卉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中国花卉业的概况 4.世界花卉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花卉的基本概念; 2.花卉学习的意义。 难点:1.区分狭义的花卉、广义的花卉、本课程研究的对象; 2.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四)思考题 1.简述花卉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2.花卉常识知多少:园林之母、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 3.加入WTO后,中国花卉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章花卉的分布与分类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1.明确花卉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掌握花卉分布的气候型分区及其特点; 3.掌握花卉生产及应用中的主要分类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世界栽培植物的地理起源 2.世界气候型及代表花卉 3.中国花卉的地理分别及其特点 4.花卉资源的多样性 4.1物种多样性 4.2品种多样性 4.3生态系统多样性 5.花卉的分类 5.1按生活类型分类 5.2按栽培方式的分类 5.3按观赏特性分类

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计划样表

三年制平面设计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牢固掌握平面设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从事平面设计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规格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平面设计专业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4.具有必要的体育、心理、卫生和保健知识和健康的体魄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5.具有自觉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的精神,具有不断获取知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岗位变更的能力。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招收初中或高中毕业生。 学制:全日制脱产,学制三年。 三、主要工作岗位 1.商业招贴设计、画册设计、企业形象设计; 2.商业展示设计、商业美工设计; 3.展牌设计与制作、室内效果图设计、建筑装饰施工技术指导、工程预算等。 四、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1.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知识,掌握专业必需的工艺美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知识;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及工艺美术史等; 3.掌握美术设计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平面设计、室内效果图技法、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 4.掌握软装饰设计理论、工艺造型、室内装饰设计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 5.熟练应用计算机图形软件,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 (二)能力结构 1.具有美术造型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 2.具有室内装饰设计、各类软装饰设计的基本能力。 3.具有商业展示设计、展牌与展板设计与制作及平面设计的能力。 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美术设计的能力。 5.外语达国家标准,具有一定的翻译和口语能力。 (三)素质结构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和团结协作能力; 2.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 4.可以考取本专业平面设计员或室内设计员职业资格证书。

素描课程教学大纲.doc

素描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学科教育平台、学科基础课。 课程地位:设计素描是现代设计的前沿基础课题,是绘画表现基础向设计表现基础的衔接与过渡。是在二维平面中表现三维立体与空间塑造的基本方法。 课程作用: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为设计师收集形象资料,表现造型创意,交流设计方案的语言和手段,也是现代设计绘画的训练基础,是认识形态、创新形态的重要途径。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很多专业课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对各专业课都起决定性的作用,是所有艺术专业如构成基础的前导课。 三、课程教学对象、目标和方法 课程教学对象:艺术设计专业、动画专业、摄影专业,本科层次学生。 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素描教学是以感觉训练为基础,以透视原理为依据,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正确的分析力,透彻的理解力,使学生了解掌握设计素描的表现规律,理解物象的表现设计形态。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并能准确的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在进行实物写生的过程中能熟练掌握造型规律及表现技法。 四、课程总学时及个主要环节学时 课程总学时:48学时 理论教学: 32学时 实践教学: 16学时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绘画素描》刘汉民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第1版 参考书:《设计素描》田敬韩风元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8年第1版 六、大纲管理 大纲版本号:2011-0602101 负责教研室:传媒教研室 编写日期: 2011年11月 启用日期: 2012年3月 大纲编写者:闻海鸣 大纲审核者:翟浩澎

第二部分教学大纲正文 第一章设计素描的概述 教学目标与要求 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并掌握什么是设计素描、设计素描的表现特征、设计素描教学的认识、绘画工具与材料、“线”的表现与分类、构图的处理、透视规律的应用、结构特点的体现、设计素描训练的方法及内容。实践教学 教学时数10学时(理论学时6,实践学时4)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1素描概述(了解) 一、什么是素描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事素描。 二、什么是设计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设计。 三、什么是设计素描 要求学生了解什么是设计素描。 §1.2素描的表现特征(了解) 一、说明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说明性。 二、表现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表现性。 三、设计性 要求学生了解素描的设计性。 §1.3素描教学的意义(理解) 一、素描的基础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基础性。 二、素描的艺术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艺术性。 三、素描的时代性 要求学生理解素描的时代性 §1.4 “线”的表现与分类(了解) 要求学生了解“线”的表现与分类。 §1.5结构特点的体现(理解) 要求学生理解结构特点的体现。

大数据平台方向教学计划

大数据平台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现在企业为了提升客人使用体验,提高业务效率,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阶段里,需要对现有业务系统进行转型升级;作为大数据载体,大数据平台工程师应用成为有大量数据的企业必备人才。 随着大数据应用的大量普及,开源框架,比如hadoop,spark等,也得到长足发展。本课程着力于系统数据的收集和搭建技术,使得作为大数据的研发/分析带来基础设施,让学员掌握;并通过本课程,掌握大数据平台的理念,为将来在不同企业使用各种基础设施的搭建和维护指明方向。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大数据平台搭建核心课程。 课程作用 大数据平台搭建核心课程,是整个大数据中基础的一环。在实际工作中,掌握本技术是是大数据方向的重要的岗位,即大数据平台工程师。在后续的大数据研发及大数据分析中,必须要在大数据平台搭建完成后才能在真实生产环境运行。本课程会涉及到其余的计算机知识,比如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集群等知识。学习完本科课程之后,为了巩固和提高对大数据平台搭建的理解,在后续课程中加入有实际生产环境的搭建过程并验证。 三、课程目标 课程教学以生产环境搭建为目标,以实际项目为中心,以合理知识结构分解为手段,在理解大数据平台架构的过程中,主要以实际操作让学员对相关知识点掌握,达到理论

与实际结合,教学与企业融合的内容。学员学成后,能够利用流程的大数据平台框架大家生产环境,并且在企业相关架构选择有微调时,能够触类旁通,也能完成搭建任务。课程内容始终围绕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和操作的熟练程度、规范化程度以及职业素质三个方面展开。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大数据概念及应用场景,先导课程Linux的操作 2.掌握大数据HDFS、HBase、Hadoop集群搭建及数据批处理。 3.熟练掌握Spark搭建并能够验证运行。 4.熟练掌握Storm搭建并掌握流处理概念。 5.Hadoop生态其他组件的安装和应用,Yarn &zookeeper。 6.离线工具ETL和hive的安装及应用。 (二)能力目标 1.全局的眼光理解大数据,理解大数据的应用,并有总体的概念。 2.理解企业中实际生产环境的大数据搭建,收集,分析,应用的过程。 3.具备在实际应用中,针对技术框架的微调,能够应对并能够调试验证成功。 四、课程设计 主要指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 课程设计围绕大数据基础设施的搭建,并考虑到实际企业生产环境中的应用场景,从先导知识,基础知识,生态知识及扩展知识。

花卉园艺师教学大纲

花卉园艺师教学大纲 一、培训对象 在鲜切花、盆花生产基地和园林、城市园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园艺场、盆景园、企事业单位、花圃、花木公司、花店、花卉良种繁殖基地等从事花卉栽培、花卉经营(包括种子经营)、花卉育苗、良种繁育等生产、科研辅助人员。 二、考评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五级、四级、三级、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申报条件为: 五级花卉园艺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五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业(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两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2年)满。 四级花卉园艺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四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三级花卉园艺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四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三级正规培训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二级花卉园艺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三级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三级正规培训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或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一级花卉园艺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二级资格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一级正规培训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三、培训教材 国家林业局职为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和中国花卉协会组织编写的《花卉园艺师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从五级到一级分为五册。 四、培训内容

平面设计学期教学计划

学期教学计划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本专业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本课程是学习Photoshop的入门课程,它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面设计类课程建立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因此本课程对于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Photoshop的基础知识;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掌握各项选取工具的使用,从而快速有效地选取图像;掌握图像的色彩和色调调整以及图像的各种编辑方法,并能掌握图像的绘制与修饰方法,同时应掌握文字、图层、路径、通道与蒙版的应用,并能使用滤镜制作各种特效,更要了解并掌握其3D功能的使用。 在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本课程后掌握Photoshop的基本操作。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要求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领域知识,熟悉图形图像制作环境,精通国际上流行的1~2种图形图像制作工具,并能运用它们独立地实现创意者的意图,完成图形图像的制作任务。要求学生获取平面设计师相关的认证,成为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知识结构 1. 熟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技术; 2. 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领域知识; 3. 了解平面设计、民间美术;掌握平面构成规则与技巧,掌握美术(素描、色彩及构成)等基本理论知识; 4. 掌握广告的基本知识,能熟练地使用平面设计软件完成平面设计与制作; 5. 掌握平面广告设计、标志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方法; 6. 掌握三维软件的使用和相关设计工作; 7. 掌握多媒体元素的构成与使用技巧,掌握多媒体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8. 掌握二维、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掌握音频编辑与制作; 9. 熟悉国家有关图形图像设计的设计规范、设计标准等; 10. 了解国内外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的发展动态。 三、能力结构 1. 具有计算机软件应用基本技能;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doc

校本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自然与环保》、《学生低碳环保手册》 课程由来: 人类在高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中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意识到人口、环境、资源问题的严重性,如何协调人和环境的关系,使中国的社会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这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新一代人的任务,也是对世界、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因此校本课程《环保》的开发与实施具有以下的实践意义: 1:塑造现代公民的素质。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促进学校德育的实效化。 5:使环境教育具有系统性。 课程性质:跨年级必修课。 课程对象:小学一——六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 帮助学生获得对整个环境及其有关问题的意识和敏感,欣赏大自然的生态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环境态度,进而关怀未来时代的生存和发展。 2、了解一定的环保知识: 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学基本概念、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机会与行动。 3、掌握一定的环保技能: 培养学生具有辨认环境问题,研究环境问题、收集资料、建议可能解决方法、评估可能解决方法、环境行动分析与采取环境行动的能力,积累一定的环保经验。 4、积极参与生活中的环保实践:

为学生提供在各个层次积极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机会,将环境行动经验融于学习生活中,使教学活动生活化,培养学生处理生活周遭环境问题的能力,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具有自觉的环保行为。 课程内容: 《自然与环保》 1、绿色家园篇 2、自然环保篇 3、工业环保篇 4、农业环保篇 5、科技环保篇 《学生低碳环保手册》 1、现实警示篇 2、文件倡导篇 3、知识方法篇 4、榜样实例篇 5、未来畅想篇 6、宣传资料篇 课程实施: 以跨年级授课制为主,每周2课时。 课程实施形式: 1、课堂实验: 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环保小试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一些环保的基础知识。如:通过用不同的水来浇花,观察结果,从而知道污染过的水会让植物死亡,知道了保护水质的重要性。 2、野外观察: 在春游、秋游以及各种外出参观活动中,了解身边的环境情况,关注身边的环境。 3、家庭社区调查:

大数据分析方向教学计划

大数据分析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现在企业为了提升客人使用体验,提高业务效率,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阶段里,需要对现有业务系统进行转型升级;作为大数据核心部分,大数据研发工程师应用成为有大量数据的企业必备人才,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方面,大数据研发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随着大数据应用的大量普及,开源框架,比如hadoop,spark 等,也得到长足发展。本课程除了着力于统数据的收集和搭建,使得作为大数据的研发/ 分析带来基础设施,让学员掌握,同时,对大数据的离线/ 实时处理和部分数据分析进行深度理解和把握。通过本课程,掌握大数据平台并且对大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将来在企业分析大数据做决策打下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大数据分析课程。 课程作用 大数据分析是数据清洗过后使得数据产生价值的过程。在企业丰富应用场景中,通过标准的大数据分析方法不能胜任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先验知识来验证大数据并找出规律来达到业务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大数据研分析需要展示的数理统计分析的知识,敏锐的数据观察力,和部分软件开发的知识,也需要比较扎实的计算机基础。本课程大纲是完整的课程,实际培训课程中,会根据学员实际情况进行分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三、课程目标课程教学以灵活运用分析方法为目标,以实际项目为中心,以合理知识结构分解为手段,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对大数据进行文本,图标等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主要以实际操作让学员对相关知识点掌握,达到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学与企业融合的内容。学员学成后,能够利用清洗后的数据,根据提供的先验知识,可以做出模型并能够预测业务数据。课程内容始终围绕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和操作的熟练程度、规范化程度以及职业素质三个方面展开。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大数据概念及应用场景,先导课程Linux 的操作 2.掌握开发语言R 或python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园艺基础教学大纲 (审定稿) 《园艺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可用于提高园艺生产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水平。本课程课内学时90,电视教学13,实验实习27,学分5。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园艺基础》是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既为学习的学生打下专业基础,又为园艺生产者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生产水平服务。《园艺基础》主要介绍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园艺植物的育苗技术及栽培管理等内容。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学习《园艺基础》应具有植物学、土壤肥料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它又是《果树栽培技术》、《蔬菜栽培技术》、《花

卉栽培技术》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介绍了园艺植物的共性的基础知识,把果树、蔬菜、花卉作为一大类介绍,避免了后续课程的内容重复。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习者掌握园艺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体要求是应认识主要的园艺植物,认识其主要的种类、品种。重点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技术、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方法。 具体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考试的要求与此相同,重点掌握内容是各章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在此基础上扩大一些,考试以这两部分内容为主,基本了解内容一般不考,即使考试也仅占很小部分。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学习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录像教材分为重点串讲型和专题型两部分。重点串讲型录像教材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

(完整版)教学大纲范例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程 学分:2 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学科部:外语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 学科专业核心课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目的:本课程授课对象为完成校本“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任务的本科学生,学制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大学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增强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外语思维能力和拓宽外语习得环境的同时,提高学生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在这两种语言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使学习者具备两种文化意识,能够互补和融合两种不同的文化,并将这种意识有效的运用在实践当中,开拓文化视野,拓展全方位的专业知识及个人素质。 本教程依托“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国家精品课程,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本教程配套的教学支持网站(210.46.97.180/jpk)内容丰富,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

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练好坚实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拓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灵活地进行有效的社会交际活动。1 培养目标:使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基本具备语篇阅读理解能力,2500左右词汇量;基本掌握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建议学时分配 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基础理论。本课程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进行系统的、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对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理性的认识。虽然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理论并不匮乏,本课程通过对 Sapir-Wolf, Edward Hall, Scollon R., Larry A.Samover, Richard E.Porter, Geert Hofstede, Lisa A.Stefani, Fon Trompanar, Kluckhohn, Strodtbeck,等学者提出的跨文化交际理论的讲解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理论有所了解。第二,文化探源。本课程对比较典型的几种文化,如美国文化、欧洲文化、中国文化、阿拉伯文化、非洲文化等进行探究,了解这些文化中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交际特点、言语及非言语语言的使用等,并进一步对不同文化的深层结构,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进行研究,使学生对不同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第三,案例分析。本课程广泛发掘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发现问题,遭遇障碍的案例,以及成功跨文化交际的案例,给学生大量直观的、感性的实例,帮助学生建构跨文化交际的真实场景。 Chapter 1 Culture (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数据的分析单元教学计划

数据的分析单元教学计划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并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知道权的差异对加权平均数的影响,并能用加权平均数解释一些现象。 3.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初步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4.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和方差; 5.根据具体问题,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能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的方差;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的概念,并能根据所收集或提供的信息熟练求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和方差; 2.能利用科学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3.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差别,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对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之间区别的要求定位; 2.对加权平均数的定位。 3.根据具体问题,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能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的方差 四、学情分析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处理大量的纷繁复杂的信息,而随着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信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人们不仅要收集数据,还要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进而作出评判,其中“平均水平”是最为常用的一个评判指标,本章通过实际背景,引入了刻画“平均水平”的三个数据代表,以让学生获取一定的评判能力。 五、教学措施 1.注重教学素材的来源渠道和呈现方式多样化以及数据的真实科学性。可以组织一些调查或文献检索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将知识的学习放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作为数据处理过程的一部分,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2.注重学生的活动,特别是小组合作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3.议一议等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思维的多样性,避免评价的统一性。 4.鼓励学生使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数据,注重其他课程资源(如信息技术、媒体)的开发与利用。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可尝试让学生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处理数据。 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重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活动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与同学合作交流的 情况等。 2、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应用。 3、提倡运用定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 七、课时安排:

职业素养课程教学大纲.doc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职业素养提升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学时:16学时 学分:1 适用专业:学院所有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职业素养提升》课程是为了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教育部“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文件精神,面向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旨在通过职业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在完成学校人――职业人――企业人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被忽视,学生被直接从学校人培养成为了企业人,造成学生超过基本职业能力之外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缺失和不健全,造成学校就业难和企业的担忧。为了全面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需求和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开发了《职业素养》课程。《职业素养》课程能够为其它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该课程能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一个“职业人” ,弥补学生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培养的缺失和不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真正实现高职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以讲授为途径、以考试为终点的局限,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素质为本位、以探究为途径、以综合考评为结果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学生以教育主体的地位,引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专业特色明确自己作为职业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亲身实践去主动验证所

16种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μ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μ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分层分析。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 观赏园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观赏园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园艺专业的专业限选修课,主要以观赏园艺植物为对象,重点介绍以木本园艺观赏植物(园林树木为主)的分类、观赏特性、观赏园艺植物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介绍中国盆景(尤其是树桩盆景)的流派和地方风格、岭南盆景的创作、鉴赏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的综合性学科,观赏园艺学对一个现代化城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成为具有活力的新兴和经济增长点,对改善和美化现代城市和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园艺专业的限选修课,是在学习植物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以木本观赏园艺植物,将果树、蔬菜和花卉园艺在园林建设中应用进一步扩大,掌握木本观赏园艺植物生长特性和观赏特性,是合理栽培、选用树种和合理配植城市木本观赏园艺植物的依据,木本观赏园艺植物、古树名木和树桩盆景是园林建设中重要的生态资源,要热护植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学生学习观赏园艺学课程后,学生要初步掌握南方常见的木本观赏园艺植物种类,观赏特性和生长习性,中国盆景流派和地方风格,岭南盆景的创作技术,尤其是木本观赏园艺植物在现代园林城市中的具体应用,根据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要求,因地制宜,对各类园林绿地的树种进行选择,搭配和布置,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 三、面向专业:园艺专业

四、先修课程:植物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学习植物学、能掌握和熟练对植物科属进行分类、再学习木本观赏园艺学、最后学习花卉学。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观赏园艺植物概述及分类(4学时) 第一节:观赏园艺植物基本概念 观赏园艺学概念(A);观赏树木学(A);园林植物(A);园林树木(A); 观赏园艺植物(A);木本观赏园艺植物(A);观赏树木学(A);景观植物(A); 乔木、灌木、和藤本木本观赏园艺植物(A);园林植物、观赏园艺树木、花 卉、果树的关系(A)。 第二节:观赏园艺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生产;降温(A)。 第二章:49个科主要木本观赏园艺植物(园林观赏树木)特征及其识别(8 学时) 第一节:棕榈科 棕榈科植物特征(A);主要棕榈科园林树种及其识别(A)。 第二节:禾本科等48个科 禾本科(A);旅人蕉科(A);露兜树科(A);杨柳科(A);桑科(A); 山龙眼科(A);檀香科(A);蓼科(A);紫茉莉科(A);木兰科(A);番 荔枝科(A);樟科(A);海桐花科(海桐科) (A);蔷薇科(A);含羞草科 (A);苏木科(A);蝶形花科(A);芸香科(A);楝科(A);大戟科(A); 漆树科(A);无患子科(A);鼠李科(A);葡萄科(A);杜英科(A);锦 葵科(A);木棉科(A);梧桐科(A);第伦桃科(A);山茶科(A);山竹 子科(A);千屈菜科(A);使君子科(A);桃金娘科(A);五加科(A); 山榄科(A);木犀科(A);夹竹桃科(A);紫草科(A);马鞭草科(A); 紫葳科(A);茜草科(A);忍冬科(A);苏铁科(A);银杏科(A);杉科 (A);南洋杉科(A);.罗汉松科(竹柏科) (A)。 作业1:请写出主校区校园木本观赏园艺植物10种,并写上科名,观赏特性 和在园林中的应用。 第三章:海大主校区观赏园艺植物的认识与应用(4学时)

《儿童少年卫生学》.教学大纲docword版本

《儿童少年卫生学》5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0303010 课程名称:儿童少年卫生学 英文名称: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学时:45 学分:2.5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适用专业:预防医学类专业 预修课程: 建议教材: 课程简介:儿童少年卫生学是研究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少年身心健康与外部环境及遗传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以保护和促进儿童少年

身心健康的科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预防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儿童少年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生长发育是本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研究方向。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②疾病防治儿少卫生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疾病防治工作,和临床医学有不同的侧重点;③心理卫生充分反映的有关儿童少年心理、情绪、行为问题发生、发展与个体素质、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变革等的相关研究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④学校健康教育进行较全面的改进和更新;⑤学校环境建设和卫生监督的内容和方法。 对于学好儿少卫生学教学方法与要求有:①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知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是儿少卫生学的基础学科,并与其它预防医学学科,如营养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法学等也有密切的联系;②熟悉自身领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技能;③熟悉法法规,依法从事儿少/学校卫生工作。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使学生掌握本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在儿童少年卫生方面具有初步的独立工作能力的卫生工作者。

大数据研究分析方向教学计划

大数据分析方向教学计划

————————————————————————————————作者:————————————————————————————————日期:

大数据分析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现在企业为了提升客人使用体验,提高业务效率,在大数据蓬勃发展的阶段里,需要对现有业务系统进行转型升级;作为大数据核心部分,大数据研发工程师应用成为有大量数据的企业必备人才,在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方面,大数据研发是不可或缺的技能。 随着大数据应用的大量普及,开源框架,比如hadoop,spark等,也得到长足发展。本课程除了着力于统数据的收集和搭建,使得作为大数据的研发/分析带来基础设施,让学员掌握,同时,对大数据的离线/实时处理和部分数据分析进行深度理解和把握。通过本课程,掌握大数据平台并且对大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将来在企业分析大数据做决策打下基础。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大数据分析课程。 课程作用 大数据分析是数据清洗过后使得数据产生价值的过程。在企业丰富应用场景中,通过标准的大数据分析方法不能胜任的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先验知识来验证大数据并找出规律来达到业务目标。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大数据研分析需要展示的数理统计分析的知识,敏锐的数据观察力,和部分软件开发的知识,也需要比较扎实的计算机基础。本课程大纲是完整的课程,实际培训课程中,会根据学员实际情况进行分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三、课程目标 课程教学以灵活运用分析方法为目标,以实际项目为中心,以合理知识结构分解为手段,结合实际的应用场景,对大数据进行文本,图标等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主要以实际操作让学员对相关知识点掌握,达到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学与企业融合的内容。学员学成后,能够利用清洗后的数据,根据提供的先验知识,可以做出模型并能够预测业务数据。课程内容始终围绕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和操作的熟练程度、规范化程度以及职业素质三个方面展开。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大数据概念及应用场景,先导课程Linux的操作 2.掌握开发语言R 或python

《园艺学概论》教学大纲

《园艺学概论》课程导学 同学们好! 欢迎参加《园艺学概论》课程的学习。 《园艺学概论》是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农科园艺学专业的学习者提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可用于提高园艺生产者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产水平。本课程课内学时144,电视授课26,实验实习18,学分8。 第一部分课程说明 一、《园艺学概论》是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专业基础课,既为学习园艺专业的学生打下专业的基础,又为园艺生产者提高基础理论水平和生产水平服务。《园艺学概论》主要介绍园艺植物的分类、园艺植物的生物学原理、园艺植物的品种选育、改良及繁殖、栽培管理、设施栽培、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园产品采后处理及贮藏、园林艺术和园艺产品市场等内容。 二、学习《园艺学概论》应具有植物学、土壤肥料学、遗传育种学、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课程的基础知识。作为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又是《果树栽培》、《蔬菜栽培》、《花卉栽培》、《园林规划与设计》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介绍了园艺植物的共性的基础知识,把果树、蔬菜、花卉及园林作为一大类介绍,避免了后续课程的内容重复。 三、本课程要求学习者掌握园艺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体要求是应认识主要的园艺植物,认识其主要的种类、品种及产品器官。掌握园艺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园艺植物的繁殖改良原理及技术、掌握园艺植物的栽培技术及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了解园产品的采后处理与贮藏,了解园艺艺术原理与园艺产品市场的基本知识。 具体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考试的要求与此相同,重点掌握内容是各章最基本的、最核心的内容,一般掌握内容在此基础上扩大一些,考试以这两部分内容为主,基本了解内容一般不考,即使考试也仅占很小部分。 四、教学以自学文字教材为主,根据学习者工作或学习的区域,组织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问题。中央电大配套的录像教材分为重点串讲型和专题型两部分。重点串讲型录像教材讲解各章的重点、难点,专题型录像以演示操作为主,以加深学习者的印象并开阔视野。学习者可以通过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与省电大的责任教师联系,有问题也可以由各分校或学习中心的辅导教师为学习者辅导、答疑。学习者应按时完成作业以及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实验和实习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