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智库建设心得体会

高校智库建设心得体会

高校智库建设心得体会
高校智库建设心得体会

高校智库建设心得体会

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两大战略举措,为高校智库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和繁荣局面。广大高校智库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决策能力,必须依托高校学科和人才基础,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的核心优势,在研究方向、人才体系、智库产品、机制创新、协作平台等方面找准着力点,真正激发智库活力和创造力。

高校智库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关键在于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智库的专业优势。高校智库的专业化发展必须首先立足于凝练研究方向、强化专业领域,紧紧围绕高校的优势学科资源,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需要,以专业研究和特色优势带动精准服务决策需求,切忌贪大求全,追求表面功夫,变成“花架子”机构。

以国家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单位中的高校智库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流学科优势,聚焦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核心研究领域,带动全校层面咨政研究的资源集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秉承历史发展,聚焦新结构经济学、宏观经济研究、对外经贸关系等重要议题,成为经济领域的高水平综合研究智库;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立足中国国情,依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类学科优势,主攻国情与国策研究,具备了深入的核心专业影响;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聚焦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问题研究,在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话语研究方

面产生了世界影响;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在国际法领域有近四十年的积淀,围绕国际法治与中国主权安全、国际经济新秩序、全球治理等方面深耕细作;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将学科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在港澳治理和粤港澳合作发展等领域打造出鲜明专业优势。

国家高端智库的发展经验表明,高校学科基础是高校智库的天然优势,也是中国智库的一大特点,只有将这种天然优势转化为智库的专业研究优势,才能真正体现“新型”要求,办出“特色”风格,不仅保持专业发展,还能反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人才体系既是高校智库区别于其他类型智库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智库保持长久活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基础。高校学科建设有学科带头人,智库建设也应有首席专家。首席专家的作用一方面是把握研究方向、管控成果质量、保障供需匹配,是智库产出体系的第一负责人;另一方面,作为人才体系的灵魂人物,带动团队研究和任务协作,也为人才梯队建设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不少高校智库在人才体系建设上都取得了积极的经验。比如,以平台化建设为特点的高校智库整合学校的人才资源,通过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长聘与短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平台优势,使各类型专家在智库平台上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空间;很多专业化的高校智库由首席专家牵头,完善高级研究

员、专聘研究员、兼职研究员、市场聘用制等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基于问题导向、问题意识打造跨学科研究团队,创新团队滚动制等机制,保障了专业化的深度发展;还有一些高校智库创新中国特色高校智库“旋转门”机制,吸收著名学者、社会名流和学者型官员成为智库的全职研究人员,拓宽了高校智库的人才渠道,并推动了高校人才体系制度的完善;此外,不少高校智库也有意识地注重中青年人才培养,比如吸纳年轻学者进入智库研究团队,参与内参、报告等咨政成果的生产和调研、咨政会议等活动,为博士后、智库型博士提供参与智库研究的机会,培养其学术与政策研究相结合的能力。

不管是整合校级资源打造的平台型智库,还是传统科研机构转型而来的机构型智库,人才体系和人才梯队都是智库高水平发展的重中之重,是高校智库产出思想力和影响力的基石。从长远来看,高校智库需要进一步加强智库型人才的培养,将学术研究规律和智库发展规律相结合,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

高校智库要为决策部门提供高水平的咨政服务,产出高质量的智库成果,必须将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以此为目标,就需要围绕智库成果、人才、资金等要素构建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在成果评价、人才激励和资金使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体制机制创新。

云南高校智库建设实施方案 -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省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4〕1号)精神,进一步提升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服务政府和社会需要的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强省战略任务,省教育厅决定启动实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国家和吉林省的战略需求,聚焦国家或区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高层次的应用对策研究和战略咨询,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促进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增强吉林省高校在国家或区域发展中的贡献度。 二、建设目标和定位 新型智库依托高校各方面高层次人才集中、各学科协同创新思想集聚及对国情和世界理解视域广阔等丰厚的资源和优势,充分发挥各类研究机构、中心和基地的功能作用,以人才建设为中心,组建专业团队,围绕国家和吉林省经济

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的职责,为政府提供专业客观、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高校新型智库是对人文社科团队建设的进一步提升,与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相辅相成。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自2015年开始启动,结合我省协同创新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完善总体布局,提升人文社科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首批计划遴选10个左右高校智库进行支持。通过持续不断的建设,实现以下目标: (一)建成支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型智库。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吉林风格的高校新型智库,使之成为改革发展决策的建言者、社会舆论和民意的引导者,成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重要思想库和创新源。 (二)建成高水平国际化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加快推进高校新型智库平台国际化进程,打造省属高校与国外著名高校国际合作交流的新平台,全面提升我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三)建立健全支撑党委政府决策的咨政平台和决策咨询制度。完善咨询研究成果传播推广机制,着力构建咨询研究成果的生产、发布和应用转化机制,使之成为党委政府决策部门可信任可依赖的咨政服务平台。

教育智库

教育智库 教育智库是一家教师专用门户网站,主要关注教育最新资讯报道和热点问题研究,对教师感兴趣的话题尤其重点给予关注。教育智库网站旗下现有大话西游、英雄三国、热点时评、教育资讯、图说教育等热门栏目 眼下教育智库网站重点建设大话西游、英雄三国和图说教育三个栏目。 如大话西游栏目的精辟文章现列举一篇如下,这篇是目前我们网站栏目里面最最受欢迎和热捧的。 在今天的唠叨之前,我首先要感谢各位老师、教育工作者、各家媒体、各路英雄好汉对教育版"大话西游"的热烈支持,上周的001期文章就受到了各界好评(据说此事传到了上头那里),如来佛祖也发来了贺电,表达了他的祝贺,言外之意也没忘记说这一切源自于他千年前传授的经文,才让我有了如此高的觉悟决定投身于教育事业(关于此点,大家可以从001期找一张图,有一张描述佛经的图片,猜对有奖哦),其实还是贫僧的修行觉悟高(窃喜)。 说到投身于教育事业,贫僧跟这位山西90后美女教师,实在没法比。张丽霞一个人寄宿在海拔1588米的山顶上,面对如此艰苦的教学条件,三年如一日,此处应该点赞(此处省略32个赞)。

祖国的花朵需要园丁辛勤的培育,可是有时候应了句俗语,"好心当成驴肝肺"!这不,邓州市城区一名初中学生,因在课堂上与老师发生了争执,竟然踢了老师一脚!如此行为尝到的果子肯定不是什么好果子,这肯定不是悟空爱吃的果子!说起悟空,贫僧在他不听话时,就用紧箍咒来教育他,每次都觉得我烦,捂着头不愿意听! 话说回来,我的声音有那么难听吗?

我佛慈悲,对待此子,应该采取博爱的方式,这一点,悟空做的不错,红孩儿可比上面的学生厉害多了,直接拿枪!可是悟空还是得继续耐心教育……最后还送到了观音姐姐那儿,简直是我辈楷模啊(少有的对于悟空的钦佩啊)! 由此可见,教育方式真的很重要!而我国教育的主体——考试,也在不断的尝试着改革创新!这就得说起贫僧见过的特殊的考试,一千二百多套桌椅整齐地摆放在宝鸡某学校广场上,一千二百多名学生同时上考场。80名老师监考,还动用了望远镜、人字梯、高清摄像头、扩音喇叭等设备。如此霸气和创新的考试,贫僧想说一句ONLY YOU !

高校智库建设心得体会

高校智库建设心得体会 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建设,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两大战略举措,为高校智库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和繁荣局面。广大高校智库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决策能力,必须依托高校学科和人才基础,充分发挥高校智库的核心优势,在研究方向、人才体系、智库产品、机制创新、协作平台等方面找准着力点,真正激发智库活力和创造力。 高校智库依托高校的学科优势,关键在于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智库的专业优势。高校智库的专业化发展必须首先立足于凝练研究方向、强化专业领域,紧紧围绕高校的优势学科资源,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需要,以专业研究和特色优势带动精准服务决策需求,切忌贪大求全,追求表面功夫,变成“花架子”机构。 以国家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单位中的高校智库为例,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流学科优势,聚焦经济治理与经济发展、政治治理与法治建设、社会治理与社会创新、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四大核心研究领域,带动全校层面咨政研究的资源集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秉承历史发展,聚焦新结构经济学、宏观经济研究、对外经贸关系等重要议题,成为经济领域的高水平综合研究智库;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立足中国国情,依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类学科优势,主攻国情与国策研究,具备了深入的核心专业影响;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聚焦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问题研究,在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话语研究方

面产生了世界影响;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在国际法领域有近四十年的积淀,围绕国际法治与中国主权安全、国际经济新秩序、全球治理等方面深耕细作;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将学科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在港澳治理和粤港澳合作发展等领域打造出鲜明专业优势。 国家高端智库的发展经验表明,高校学科基础是高校智库的天然优势,也是中国智库的一大特点,只有将这种天然优势转化为智库的专业研究优势,才能真正体现“新型”要求,办出“特色”风格,不仅保持专业发展,还能反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 人才体系既是高校智库区别于其他类型智库的核心竞争力,也是高校智库保持长久活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基础。高校学科建设有学科带头人,智库建设也应有首席专家。首席专家的作用一方面是把握研究方向、管控成果质量、保障供需匹配,是智库产出体系的第一负责人;另一方面,作为人才体系的灵魂人物,带动团队研究和任务协作,也为人才梯队建设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不少高校智库在人才体系建设上都取得了积极的经验。比如,以平台化建设为特点的高校智库整合学校的人才资源,通过专职与兼职相结合、长聘与短聘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平台优势,使各类型专家在智库平台上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和空间;很多专业化的高校智库由首席专家牵头,完善高级研究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6年度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结项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6年度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 计划结项验收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高等教育 【发文字号】沪教委科[2017]13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7.03.10 【实施日期】2017.03.1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6年度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结项验收工作的通知 (沪教委科〔2017〕13号) 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的相关精神,进一步推动上海新型高校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我委于2016年设立了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共确立81项战略研究项目、13项核心数据库建设、55项系列品牌产品。经研究,现决定开展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结项验收工作。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验收范围

2016年设立的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所包含的81项战略研究项目、13项核心数据库建设、55项系列品牌产品。 二、工作内容 围绕《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实施方案》要求,对照各智库内涵建设计划的建设目标及计划任务,开展结项验收。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结项验收指标详见附件1。 三、工作方式 结项验收采用综合评议方式。由智库相关领域专家和综合性智库管理专家,根据智库报送的《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结项申请表》(见附件2),及相关补充材料进行综合评议。 四、材料报送 各有关高校智库提交《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结项申请表》及相关补充材料一式5份,并提供材料电子版,于4月10日前送达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 五、本通知可在“上海教育”网站(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2170230.html,)“信息公开”栏下的“教育业务”栏目中“学校科研”里查找,其附件可在“表格下载”栏目中“高等教育”里下载。 六、本次结项验收工作委托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办理。地址:宝山路251号甲502 室,邮编:200071,联系人:陆瑾,电话:56632884,电子邮箱: kejiguanli502@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2170230.html,。 联系人:市教委科技处陈悦,联系电话:23116822 附件:1. 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结项验收指标 2. 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结项申请表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智库是依托于高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的从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学科研究的非营利性组织与机构。在国家加强思想库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因其独特的人才、信息、学科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应成为思想库建设重要渠道。基于此,本文从高校智库的发展历程出发,结合高校智库服务地方社会现状,总结了我国思想库存在的一般性问题,进而为高校如何开展智库建设提供相关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高校智库;人才优势;智库联盟;路径选择 Abstract Universities think tank is relying o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engaged in the political, economic, diplomatic and other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universities or othe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the countries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brary, the university because of its unique advantages of human resources, inform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ubject sh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building think tank. Based on thi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niversity think tank, combining social status Intelligence Service of Local Universities, thought summed up the general inventory of the problems and then provide the path to choose how Colleges and think tank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llege think tank; personnel; Intelligence Alliance; path selection 引言

正高级教师发展空间应向“教育智库”拓展

正高级教师发展空间应向“教育智库”拓展 我国2009年启动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试点,2012年试点范围开始扩大,20XX年经国务院同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全面推开。职称制度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在中小学增设正高级职称,各省市陆续启动正高级职称评审工作,让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虽然短期内能够晋升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是极少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群体将逐渐扩大。如何让正高级教师群体创造更多的教育能量,为学校及地方教育起到引领作用,是摆在教育管理者面前又一新的课题。 一、对正高级教师后续发展的调查 江苏省有68万名中小学教师,2004年,南京市在全国率先试点评审“教授级”中学教师职称,2006年,在全省范围内试评“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2012年全国统一开展中小学教师评正高职称试点,南京、扬州、泰州三市被列为试点城市,目前江苏省已有604名中小学教师评上正高级职称。2013年,江苏省在中等职业学校试点评审出14名正高级教师;20XX年,又评出29名正高级教师,目前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有正高级教师43人。这些晋升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大多数是本校及地方教育的领军人物,但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没有将正高级教师的人才资源有效利用。 (一)部分正高级教师在等待退休 职称变高,动力变弱;业务熟练,创新不足。这一现象已成为部分学校不正常的常态。正高级教师已不再年轻,大多在50岁左右,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在临近退休时才评上的。在晋升职称前,他们要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做出诸多努力,晋升职称后,课时大量减少,甚至不再上课了,在教学研究上积极性也不如从前。由于他们职称高、年龄大,学校对他们极其照顾,他们可以不坐班、不参加考勤,处于“半退休”状态。还有个别正高级教师主动要求到学校后勤部门休息。50岁左右的教师的确算得上是老教师了,这里的“老”只是年龄上相对的“老”,而不是身体上的“老”。他们的思维及智慧仍处于高活跃期,他们理应创造更多能量,但却在“等待退休”这一自我及他者都认同的观念中,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 (二)有些正高级教师成为社会活动家 邀请正高级教师讲学,是实现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将教师的人才资源最大化的一种学习方式。有些正高级教师经常出没于各种讲座中,来往于各种项目评审中,陷入没完没了的委员会中不能自拔。他们拿着一份PPT讲稿,在各种讲座中通用;在各项评审中,说着不痛不痒的话语。表面上看,他们走南闯北、极其忙碌,与活动家无异。但在热闹的外表下,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进行自我提升,却让自己淹没在自我和他人认可的平庸中。正高级教师将热情和奉献都集中在校外,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高校智库建设实施方案---XXXX大学专家智库建设方案

高校智库建设实施方案---XXXX大学专家智库建 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4〕1号)精神,进一步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服务政府和社会需要的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强省战略任务,省教育厅决定启动实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围绕国家和吉林省的战略需求,聚焦国家或区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高层次的应用对策研究和战略咨询,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促进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增强吉林省高校在国家或区域发展中的贡献度。

二、建设目标和定位新型智库依托高校各方面高层次人才集中、各学科协同创新思想集聚及对国情和世界理解视域广阔等丰厚的资源和优势,充分发挥各类研究机构、中心和基地的功能作用,以人才建设为中心,组建专业团队,围绕国家和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展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的职责,为政府提供专业客观、具有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高校新型智库是对人文社科团队建设的进一步提升,与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相辅相成。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自2015年开始启动,结合我省协同创新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完善总体布局,提升人文社科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首批计划遴选10个左右高校智库进行支持。通过持续不断的建设,实现以下目标:(一)建成支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型智库。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吉林风格的高校新型智库,使之成为改革发展决策的建言者、社会舆论和民意的引导者,成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重要思想库和创新源。 (二)建成高水平国际化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加快推进高校新型智库平台国际化进程,打造省属高

中国教育智库网

中国教育智库网 罗夫运,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本文根据演讲者在第二届中国教育行业投资与创新研讨会发言内容整理而成。21 世纪是一个变革迅猛的时代,社会发展对人的素养、技能提出了诸多全新要求,教育从理念到方式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学探究持续刷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知识加速折旧,知识结构变得比知识本身更重要。机器人、人工智能、3D 打印、工业4.0颠覆着旧有的生产方式,互联网重新塑造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全球化改变着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能跟上发展的步伐?什么是未 来的合格公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全球公民的角度出发,提出全球公民教育的核心能力包括:知识和理解技能认知技能非认知技能行动能力世界经合组织OECD教育政策特别顾问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教授在梳理各国基础教育创新政策后指出:21世纪所必须习得的技能,涵盖了知识、技能、个人品性三方面的交集。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创造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创新、协作、数据搜集与沟通等等。欧洲议会和欧盟教育理事会通过的《终身学习关键能力——欧洲参照框架》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包括:母语交流能力外语交流能力数学能力及科学和技术基本能

力数字化能力学会学习能力社会和公民能力首创精神和创 业能力文化意识和表达能力以此为核心,培养素质全面的合格公民。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的《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中提到,最受各经济体和国际组织重视的七大素养:沟通与合作、创造性与问题解决、信息素养、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与终身学习、公民责任与社会参与。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2030年的学校”调查报告显示:教师、讲座或强制课程将被淘汰,今后传统实体学校不再是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地方,相反,它成为一种社交环境,学生在这里接受引导,与同学互动,获得各种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各国的探索美国创立的世界第一所未来学校:美国创立了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以“未来学校(The School of the Future)”命名的学校。该校2003年筹建,2006年建成,是全球第一所将创新教学方法和当今最先进的技术融合在一起的学校。新加坡的未来学校计划:2007年,新加坡教育部选出首批5所“未来学校”开始试点实施,随后逐步挑选其他学校,最终完成在2015年拥有15所“未来学校”的计划。这些学校作为教育在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和教学等方面的创新示范窗口,纷纷对未来教育模式展开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探索,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欧盟的未来学校实验室:欧洲学校联盟2012年1月在布鲁塞尔成立了未来教室实验室(The Future

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建设工作方案

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建设工作方案 篇一:XX年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名单(25家) XX年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名单 (25家) XX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国智库建设的蓝图日渐明晰。 12月1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开始向着“国家亟须、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目标集中发力,致力于为中国智库建设引航开路、树立标杆,在事关中国经济改革、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目标方向和举措等方面,积极开展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和前瞻性问题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撑。 目前,共有25家机构入选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 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共10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中央编译局 新华社 军事科学院 国防大学 第二类是依托大学和科研机构,形成的专业性智库,共12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 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

第三类是依托大型国有企业,只有1家: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第四类是基础较好的社会智库,共2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 篇二:集团公司智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目录 一、智库的性质与作用 二、智库的主要职能 三、智库的组织结构 四、智库的运行机制 五、智库建设的保障机制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集团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五大产业板块”为核心的多元化发展布局,早日实现伟大的某某梦。切实推进专家顾问幕僚办智库建设,承担起宏观经济和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投资项目的风险评估、突发事件处理等职能,为董事会决策提供建议,为集团各项目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等职能,特就本集团智库建设与运行方案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集团智库的性质与作用

云南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云南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教社科〔2014〕1号)精神,进一步提升云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围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决策咨询研究、服务政府和社会需要的能力,推动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省教育厅决定启动实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围绕国家和云南的战略需求,聚焦国家或区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国际关系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进行高层次的应用对策研究和战略咨询,更好地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影响力,促进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提高,增强云南高校在国家或区域发展中的贡献度。 二、建设目标和定位 新型智库依托高校各方面高层次人才集中、各学科协同创新思想集聚及对国情和世界理解视域广阔等丰厚的资源和优势,充分发挥各类研究院(所)、中心和基地的功能作用,以人才建设为中心,组建专业团队,围绕国家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现智库在战略研究上彰显“云南意识”,在社会引领上凸现“云南情怀”,在政策建言上形成“云

南方案”。高校新型智库是对人文社科团队建设的进一步提升,与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相辅相成。到2020年,结合我省协同创新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完善总体布局,提升人文社科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力争建成30个左右的高校新型智库,通过持续不断的建设,实现以下目标: (一)建成支撑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新型智库。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云南风格的高校新型智库,使之成为改革发展决策的建言者、社会舆论和民意的引导者,成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重要思想库和创新源。 (二)建成高水平国际化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加快推进高校新型智库平台国际化进程,打造云南高校与国外著名高校国际合作交流的新平台,全面提升我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三)建立健全支撑党委政府决策的咨政平台和决策咨询制度。完善咨询研究成果传播推广机制,着力构建咨询研究成果的生产、发布和应用转化机制,使之成为党委政府决策部门可信任可依赖的咨政服务平台。 (四)建成高端应用型人才集聚的高地。通过建立以服务国家或区域发展为导向、以实质贡献为标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优秀人才参与决策咨询的能力和活力,实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集聚,打造高校一流人才集聚的高地。 三、申报和遴选

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方向

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及发展方向 大多智库宣称自己是非盈利组织,而商业模式是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逻辑,似乎两者又产生了冲突。其实非盈利性主要体现为三点: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利润不能用于成员间的分配与分红;组织资产不能以任何形式转变成私人资产。众多智库不一定是以企业形态存在的,但从价值创造的逻辑角度来说是一样的。因此,本文依然沿用商业模式这个词,从较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和研究中国智库作为组织存在,其价值创造的逻辑。 中国智库的要素组合 关于商业模式的要素组合存在着众多观点,本文将智库商业模式划分为资源、组织、产品和盈利四大要素,以上海社科院2013年的智库排名为主要参考,结合其他知名智库,对中国智库的商业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当然,其商业模式体现为以某种要素模式为主,模式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交集。 (一)中国智库的资源模式 1.依附模式 主要指智库依附于某一组织,智库运转的所需的全部资源都由其提供,相应地,智库的产出也由其消费的一种资源模式,主要见于高校、官方智库、一些大型企业的附属研究

机构和政府、事业单位的附属研究部门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依附模式的典型代表,它直属于国务院,主要为国务院提供政策研究和咨询。根据其2012年度的决算报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收入的超过60%来自于财政拨款。此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由于其官方背景,树立了强大的品牌资源,在人才招揽、政策影响方面都具有长足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也是依附模式的主要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设立,在设立之初就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时至今日财政拨款依然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根据其2012年的决算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年收入约20亿元,其中财政拨款约15亿元。 2.优势资源模式 主要指智库率先抢占某些稀缺资源的一种模式,主要见于一些半官方背景的智库和知名的民间智库。 天则经济研究所是我国较为著名的民间智库,由茅于轼、张曙光、盛洪等人于1993年组建。其发起人凭借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个人号召力使得天则经济研究所在创立之初就拥有了强大的品牌资源、人力资源。根据《南方人物周刊》的报道,现任天则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的冯兴元表示,他加入天则经济研究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茅于轼的号召

论郑州教育智库的筹建及运作形式

论郑州教育智库的筹建及运作形式 发表时间:2009-12-23T09:11:39.483Z 来源:《魅力中国》2009年第12期供稿作者:王运涛(郑州广播电视大学,河南郑州 450000)[导读] 在西方发达国家,每逢重大政策的决断,一般是智库先提建议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135-02 在西方发达国家,每逢重大政策的决断,一般是智库先提建议,然后媒体讨论、国会听证,最后政府采纳。智库即智囊机构,也称“思想库”或“智慧库”,英文称呼“think tank”,是指由专家组成、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等各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是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智库的职能主要包括:提出思想、教育公众和汇集人才。 一、郑州教育智库筹建的意义 在中国智库仍在探索的当下,郑州教育智库的筹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对此,我们首先要明确成立“郑州教育智库”是为了什么?这是一个发现最好智慧的平台,这是一个汇集民众声音的广场,这是一个培养公共知识分子的摇篮……它的工作是神圣的,肩负的责任是重大的,众多教育工作者都应为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和骄傲。教育成败,我的责任;教育兴衰,祖国未来!畅所欲言,沟通无限,凡是关注郑州教育的人士都能够通过郑州教育智库提出有益于郑州教育的真知灼见,特别是当每一个人民教师都关注人民教育的改善和改革的时候,中原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郑州教育智库致力于打造一个真正民间性的、非营利性的教育者联合体,可以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内部的研究机构的有益补充,至少可以在郑州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进程中“大事帮小忙”,扮演一个小智囊的角色。草根蕴含力量,民间充满智慧,真正意义上的郑州教育智库能否获得发育空间,取决于教育主管部门是否愿意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是否意识到精英的见识和民众的意见对于立法与决策正当性的决定性意义。物以群分,人以类聚,随着郑州教育博客的茁壮发展,日益彰显专业博客的特色。鉴于郑州教育博客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具有越来越多的功能,那么,是否可以让其承载更多的梦想,即以郑州教育博客上万名教师的智慧为基础,积极筹建“郑州教育智库”,汇聚郑州教育博友的智慧,将其转化为推进郑州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这无疑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创新探索。 郑州教育智库的筹建,必将在进一步满足博友情感需求和专业成长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中原大地上的郑州教育贡献更多的力量。郑州教育智库的筹建,必将有利于发现、凝聚郑州教育跨越式发展进程中的焦点、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城乡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有效沟通、观点碰撞发挥凝聚共识的作用。通过广泛汇聚社会中围绕教育发出的多样化的意见和诉求,将更大范围的精英的见识和普通民众的意见导入郑州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并通过专业人士将其归纳为某种简明扼要的理念,并提出达成这种理念的建议与措施构想。这些理念和构想具有足够的公共性,有利于迅速达成教育群体的共识,并一定程度上起到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当郑州教育智库成为一个凝聚共识、理性表达意见的有效渠道,并通过恰当而有效地方式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的教育改革或决策以其提供的参考共识为基础,其正当性就有了较充分的保障。 在郑州教育智库的广阔平台上,郑州教育天地一盘棋,新郑的老师可以为经开区的小学发展贡献智慧,郑州的老师可以为新密的名师成长提供支持,当然,这需要郑州教育智库要能够针对郑州教育的热点、难点、重点工作不断地提供成熟的声音。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积极思考教育规律,立足教育实际谋求科学发展,这是加盟“郑州教育智库”的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这也决定了郑州教育智库能够汇聚人才、培养人才,可以持之以恒地为郑州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的破解提供智慧支持。当然,在个人快速成长的过程中为郑州教育贡献更多智慧,更需要每一个成员都要保持一颗平静之心,头脑要清,手脚要勤,待人要诚,心胸要宽,办事要公,言行要慎。 二、郑州教育智库筹建的基础 郑州教育博客如今已经成为中原大地教育事业的“一张名片”,成为郑州各级各类学校老师的共同家园。郑州教育智库的成立,无疑是广大教育博友历经三届博客大赛洗礼的实践考验后团结互助、戮力同心的又一次创新征程,也是我们郑州城乡老师携手干事创业的重要契机。郑州教育的建设,造福人民、功在千秋,每一位老师都应出一份力,添一份彩,献一份真情。在笔者发出成立郑州教育智库之初,就受到了众多博友的积极响应。“郑州教育智库,你加入了么?”一度成为教育博友频频聚会的问候语。许多博友表示,我们的课堂经常讲人生的意义,生命的快乐,个人的社会责任感,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老师在郑州教育智库这个平台上开展“身教”吧,我们真诚愿意为郑州教育贡献一己之力。 郑州教育博客的蓬勃发展为郑州教育智库的筹建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经过三届郑州教育博客大赛的锤炼,成千上万的郑州教育博客的博友们,个个与人为善,早已奠定了和谐友爱的博友情谊;不同地区的博友们,互相交流,携手进步,逐渐形成了团结和睦的教育大家庭,那么,我们这些传道授业解惑的人,能不能集思广益为一个学校遇到的难题,为一个地区面临的课题,献计献策,群策群力,归纳整理,形成可行性建议,拿出可操作性方案呢?肯定值得一试,为此,笔者建立了“郑州教育智库群”(群号:87193493),目前已有众多博友踊跃加盟,共商大计。 郑州教育博友中许多教育教学思考文章都很有深度,思路清晰,可行性高,很容易从中提炼出大量的高水平的教育提案。当然,每个人有不同的学科,不同专业有每个人努力的方向,但所有教育工作者有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给教育注入智慧,为智慧中加入色彩。经过长期关注,我们发现忧民忧教之心广大博友普遍都有,目前只是缺少平台和渠道而已;依托郑州教育博客,探索一条智慧共享的有效路子来,接下来需要激发更多博友的参与热情,不断培养大家的参与能力,不断拓展博友参与的渠道,积极完善博友参与的方式。 三、郑州教育智库运作的形式 在西方社会,智库的运作形式比较成熟。智库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形成新的理念主张,再通过出版书刊、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利用媒体宣传等方式,力图使这些主张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决策者的青睐。智库活动主要以观念、理念为指导,以专业的学术研究为基础,针对现实提出自己认为合理可行的立法设想与政策方案,旨在对政府施加影响。至于施加影响的途径,则主要是向民众传播理念,通过公众影响管理者;通过公共媒体,影响民众和立法者、决策者;或者直接进行政治游说。这其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当然,更要有我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各项事务的中国特色。 郑州教育智库要秉承“智者千虑,恐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重思精神,可以实行“零门槛准入制”。其成员平时在线交流或撰写

智库建设的三个境界

智库建设的三个境界 智库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它为现代国家发展和社会管理提供意识形态和战略策略支持,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智库建设日益提上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议程,近年来甚至出现了所谓“智库热”。根据我们对国外智库发展状况的了解考察以及自身从事智库研究工作的体会,我们认识到智库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性。 概括来说,智库建设会沿着专门化、专业化和职业化等三个阶段递进发展。 “专门化”是指:智库及智库研究人员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或某一问题的研究和咨询,广泛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了解和掌握了某一社会领域或问题的“前世今生”、“左邻右舍”、“形之上下”,对研究对象的由来、进程和发展趋势,对其与相关领域、问题的关联和影响及其在思想意识形态层面涉及的理论问题及争议等等,有着全面深入了解。应当说,做到了专门化,就具备了智库研究的基础。目前,我国一些最好或最接近现代智库的研究机构,如中国社

会科学院的不少研究所应当说就处于这样的水平。 “专业化”是指:智库研究所具有的专属研究方法、研究技术与手段。 智库研究与普通社会科学研究最显著的差别在于,普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一般性的,如分析法、归纳法或“田野调查”、“口述历史”等。而智库之所以能称为智库,关键就在于它能发展出研究专门领域与专门问题的特殊方法。以政治研究而论,普通政治学研究方法大多是借鉴哲学、历史学、系统论的一些研究方法。而国外智库的政治问题研究则采用专业化方法,如派系法、行为分析法等。一般来说,专属研究方法的使用对象和范围不是研究对象的一般状态,而是聚焦于研究对象的运行与操作层面,从而带来更为实用和具体的研究成果,而非泛泛而论的普通知识。这类专属研究方法往往是各类智库所拥有的核心技术。目前,我国具有专属研究工具与技术的智库还不多。我国智库与所谓“现代智库”主要距离也在于我们还普遍缺乏国外智库具有的那种专属研究方法,因而还难以达到专业化的水准。 “职业化”是指:智库及其成员是以专门化、专业化的智库研究为职业和谋生手段,并形成独特的智库评价系统。

新时代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六性”问题

智库观察 115 2019.3 | SOCIAL SCIENCES DIGEST 新时代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六性”问题 文/杨宜勇 加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是中国全面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客观需要。新时代国家高端智库建设,一要体现国家视角,善于观大势、谋大局,解决站位不高问题;二要提高智慧,善于出大策、成大事,解决研究问题能力不强问题;三要汇集思想,善于建队伍、促协同,解决高端人才不足问题。这些其实都是基础性工程。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必须迎头赶上,常抓不懈。横观世界主要国家的知名智库,它们各有各的特点,无论形式怎么样,这些智库的建设总是和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有必然的联系,总是和这个国家的发展阶段有必然的联系,总是和这个国家所处的国际地位有必然的联系。因此,中国新时代国家高端智库发展,既要遵循基本规律、国际标准,又要突出中国特色、时代要求;既要纵横捭阖,吸取百家之长,又要另辟蹊径,提出独到见解;既要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又要厚积薄发、行稳致远。行百里者半九十,未来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好六性,即方向性、战略性、原创性、科学性、综合性、开放性。 坚持方向性 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坚持按国家宪法和法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自觉贯穿到国家高端智库工作链条之中。 方向性是决定性的问题,是首要的问题。俗话说:“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如果方向出了偏差,必然事倍功半;只有方向对了,才能事半功倍。有些人说:“智库建设不能讲政治”“智库报告必须中性化”“智库人员需要个性张狂”。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智库的作用本质上就是为各种复杂难题提供政治解决的预案和方案。因此,我们国家智库工作人员既要有家国情怀,又要有人民思维。现在有些智库的个别人员乱说,帮倒忙,倒帮忙。这样不仅不好,也是不值得提倡、不允许的。新时代国 家高端智库研究一定要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谋领导之所谋。坚持方向性就是要牢牢守住新时代这个历史方位,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自动地瞄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方向性就是党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新时代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必须聚焦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道路,深入探讨中国话题、中国难题和中国问题。新时代国家智库工作人员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新时代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要强化“两个维护”和“四个意识”,研究成果一定要自觉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自觉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觉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坚持战略性 要聚焦“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瞄准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着力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衔接问题,进一步强化价值导向、问题导向与应用导向,积极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不断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 顾名思义,国家智库工作人员既要有中国特色、中国视野,还要有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战略性是服务高端决策的必然要求。所谓战略性问题就是主要的问题,基本的问题、宏观的问题和前瞻性问题,往往涉及体制优化、制度优化和政策优化。加强战略性,决策无不胜。现在一些智库研究涉及的是一些细微末节的问题,没有抓住大局,没有抓住要点,没有抓准要害。有的基础性研究部门或者高校机构摇身一变,就想成为国家高端智库。其实没有那么容易的事情,成为国家高端智库需要严格的功能重建和流程再造。新时代国家高端智库站位一定要高,智库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决策服务,既不是翻译和转述外文文章,也

教育培训行业分析报告

教育培训行业分析报告 陆海空1163952461@https://www.wendangku.net/doc/6e2170230.html, 2016年8月

目录 第一部分教育培训行业综述 (3) 一、行业发展的推动因素 (3) 二、产业链及市场规模 (3) 三、细分领域综述 (4) (一)学前教育 (5) (二)K12教育 (5) (三)职业教育 (6) 四、教育培训行业近三年融资案例 (6) 第二部分细分领域——职业教育培训行业分析 (8) 一、职业教育行业的分类 (8) 二、非学历教育领域 (9) 三、在线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趋向成熟 (11) 四、职业教育主流商业模式 (12) 五、职业教育行业综述 (14) 第三部分典型上市公司分析 (15) 一、洪涛教育(职业教育) (15) 二、拓维信息(在线教育) (18) 三、新开普(教育信息化) (21)

第一部分教育培训行业综述 近几年受政策推动及刚性需求影响教育行业步入快速成长期。 一、行业发展的推动因素 (一)政策放开:中国教育政策逐步完善和放开,社会资本进入教育行业机会增多, 教育行业市场化空间扩大; (二)收入提升: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增高,整体受教育水平提升,对教育重规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消费及投资将显著增加; (三)人口结构变化: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带来未来5年内婴儿潮,测算影响到的目标人群在8018万人; (四)科技发展:互联网渗透率已经接近47%,提供教育升级基础,移动端在线教育有望爆发。 二、产业链及市场规模 根据搜狐教育和腾讯教育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教育行业市场规模为6.8 万亿,其中政府、社会和家庭支出分别为3.3万亿元、6705 亿元和2.9万亿元,占比分别为48%、10%、42%。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和社会教育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配套服务、信息技术更新换代等硬件设施,所以上游设备提供商或为最大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七大难题与八项建议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七大难题与八项建议 作者:景春梅《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21日16版)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过渡期以及经济结构全面优化的“新常态”时期,无论是改革方案还是重大政策所涉及的利益调整都比以往更加复杂,对政策的科学性、精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智库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 去年以来,中央着力建设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端智库,重视专业化智库建设,意味着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从发展现状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智库总体呈现“有量缺质”的状态,新型智库的建设仍相对滞后,面临许多制约智库自身建设和外部发展环境的体制机制问题。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需要智库自身提高思想产品质量和影响力,也需要从国家宏观层面上扫清舆论、资金、人才、决策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培育一批高端新型智库,打造中国智库体系和智库联盟。 1.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面临七大难题 ●难题一:缺乏有深刻洞见的思想产品,鲜见真正意义的“新型高端智库”。智库的影响力并不在其规模和级别而在其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决策失误率约为30%,西方发达国家却只有5%左右。这说明,我国智库建言献策的水平和影响力还不够。从研究成果的质量看,目前国内智库偏重对当前具体问题的短期性和应景性研究,普遍缺乏前瞻性、储备性、战

略性研究,真正能够对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发挥作用的思想性、创新性的成果不多,服务决策的能力还远远不够。 ●难题二:官办智库“一支独大”,缺乏竞争活力。我国现有智库绝大部分是官办或带有半官办性质,这种体制最大的弊端是缺乏竞争,难以保持客观立场,往往偏重对政策的宣传和诠释。社会智库由于很难被政府委以重任,同时缺乏向上送达的内部渠道,研究成果得不到足够重视。目前,各类智库尚不能有序竞争,束缚了中国智库体系的活力和创造力。此外,智库之间缺乏广泛深入的合作,导致中国智库的对外竞争力不强。 ●难题三:社会智库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尚未形成,发展举步维艰。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是导致社会智库难以发展壮大的最大障碍。欧美智库资金来源多样,机制灵活,既包括政府的委托、拨款和补贴,又包括企业和基金会的资助,此外还有个人捐赠或其他经营费用等。在我国,政府咨询方面的财政拨款大部分流向了官办、半官办智库,社会智库的筹资渠道非常少,有利于捐赠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难题四:智库参与决策机制缺失,对决策影响力十分有限。我国尚无明确统一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府决策中的咨询环节和程序。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咨询已成为公共决策过程中的法定程序,政府项目的论证、运作等各阶段都必须有不同的咨询报告。要从法律上为决策咨询提供制度保障,确立智库参与公共决策既是权利也是义务,从而提高智库研究和提供咨询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