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单元重点知识归纳

1、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1.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2.从统计表中可以直接看出各种数据的多少,便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记录数据的方法

1.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每个“正”字代表五个数据。

2.收集和记录数据的方法:可以采用画“正”字,画“√”,画“○”等方法,其中采用画“正”字的方法既方便又快捷。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易错点1 没有正确掌握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

【例题1】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哪种水果的统计情况。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正确掌握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而不是一个“正”字代表一个数据。

规避策略: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数据时,“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数据,而不是一个“正”字代表一个数据。

易错点2统计数据时重复统计

【例题2】判断:针对“同学们最喜欢的季节”,小芳对全班45名同学进行了调查,要求每人只能选一个季节。调查的结果如下表: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小芳一共调查了45人,但8+7+23+8=46(人),说明调查时重复计数,导致统计数据不准确。

规避策略:统计数据时,一定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二单元知识归纳

1、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2.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1个1

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3.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时,可以实际圈一圈,分一分,数一数。

2、除法

1.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计算。

2.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的结果叫商。

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借助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两个乘数相同的算式除外),其中乘法算式的积是除法算式的被除数,乘法算式的乘数是除法算式的除数和商。

2.解决与“平均分”有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易错点1 没有正确掌握平均分的含义及要求。

【例题1】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哪种分法是正确的把分法正确的下面画上“”。

错误答案:第二种下面画。

正确答案:第三种下面画。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理解题意。题中要求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也就是平均分成3份,每份应该是4个。第一幅图没有平均分,不合题意;第二幅图虽是平均分,但分成的是2份,也不合题意;只有第三幅图是正确的。

规避策略:解决平均分问题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明确分成几份,二是要让每份同样多。

易错点2没有弄清每份数和份数。

【例题2】有6个,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在圈上圈一圈。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此题没有按照要求平均分,错把每份的个数当成了分成的份数。6个每2个一份,可以平均分成3份,每个圈里应该有2个。

规避策略: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进行平均分时,要分清每份的个数和分成的份数。

易错点3根据乘法口诀写除法算式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判断:根据每一道乘法算式都可以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准确地找出题中的信息,题中的丽丽和她的2个同学合在一起是3人,而不是2人。

规避策略:在用除法解决实际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找出其中隐含的信息。

易错点4 在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找出隐含的信息。

把12张画片分给丽丽和她的2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几张

错误答案:12÷2=6(张) 答:平均每人分6张。

正确答案:2+1=3(人)12÷3=4(张)答:平均每人分4张。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准确地找出题中的信息,题中丽丽和她的2个同学合在一起是3人,而不是2人。

规避策略:在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找出其中隐含的信息。

三单元知识归纳

1、对称现象及轴对称图形

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现象

1.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本身的方向、大小和形状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2.通过平移能够相互重合的图形的特点: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

移才能够相互重合。

3、旋转现象

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4、运用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只要在折好的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就会剪出多个一模一样的图形。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易错点1 没有正确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

【例题1】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错误答案:①②④⑤

正确答案:①②④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对第⑤个图形的判断错误。第⑤个图形是平形四边形,对折后,折痕两侧的部分不能完全重合,它不属于轴对称图形。

规避策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可分别从不同的位置对折,只要有一种情况能完全重合,就可判断其为轴对称图形。

易错点2没有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

【例题2】填空:汽车车轮的转动是()现象。

错误答案:平移

正确答案:旋转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物体做平移运动时,自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汽车车轮是绕着轴心做圆周运动的,因此是旋转现象。

规避策略:汽车在笔直的马路上行驶是平移现象,而汽车车轮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易错点3没有掌握旋转的特征。

【例题3】判断:风车转动10圈后变小了。()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掌握旋转的特征。无论风车转动多少圈,它的大小都不会发生改变。规避策略:物体在做旋转运动时,形状、大小都不会改变。

四单元知识归纳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出商。

2、用除法知识解决购物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提取数学信息,找到已知条件,明确问题,再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最后解决问题并验证答案。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易错点1 计算时,不能正确选用乘法口诀。

【例题1】为下面的除法算式选择恰当的乘法口诀。

45÷9() 54÷9() 45÷5() 54÷6()

A.五九四十五

B.六九五十四

错误答案:A A B B

正确答案:A B A B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混淆了乘法口诀“五九四十五”和“六九五十四”。计算45÷9和45÷6时,要想口诀“五九四十五”;计算54÷9和54÷6时,要想口诀“六九五十四”。

规避策略:在9的乘法口诀中,有一些积比较相近,用口诀求商时要注意区分。

易错点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正确选择有用的信息。

【例题2】有40瓶可乐,32瓶橙汁。每8瓶可乐装一箱,这些可乐能装多少箱

错误答案:32÷8=4(箱)答:可乐能装4箱。

正确答案:40÷8=5(箱)答:可乐能装5箱。

错点警示:此题选错了条件,要把可乐装箱,却错误用橙汁数量除以每箱可乐的数量。要求可乐的箱数,应该用可乐的数量÷每箱可乐的数量。

规避策略:要根据所求问题恰当地选择已知条件。

易错点3忽略题中的隐含条件

【例题3】明明从第1棵树跑到第8棵树,一共跑了56米,你知道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吗(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

错误答案:56÷8=7(米)

正确答案:56÷(8-1)=8(米)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忽略了从第1棵树第8棵树之间有7段间隔这一隐含条件,误以为此处共有8段间隔。

规避策略:审题要仔细,不要忽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五单元知识归纳

1、乘除混合运算

没有括号的乘、除混合运算与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或除法),又有加法(或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后算加法(或减法)。

3、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关键是找出“中间问题”,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易错点1 同级运算中,没有掌握运算顺序。

【例题1】计算:36-27+3 18÷2×3

错误答案:36-27+3 18÷2×3

=36-30 =18÷6

=6 =3

正确答案:36-27+3 18÷2×3

=9+3 =9×3

=12 =27

错点警示:这两道题都错在运算顺序颠倒了。第1题应先算减法;第2题应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规避策略: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易错点2没有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两种情况(即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和不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例题2】判断:在混合运算中,一定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此题忽视了是否含有小括号,如果运算中含有小括号,无论小括号里面是什么运算,都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规避策略:在计算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易错点3没有掌握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例题3】97-(57+26)

错误答案:97-(57+26)

=40+26

=66

正确答案:97-(57+26)

=97-83

= 14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运算顺序错误,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规避策略:在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易错点4列综合算式解答实际问题时没有使用小括号。

【例题4】张奶奶家养了4只黑兔,8只白兔,把这些兔子平均放在4个笼子里,每个笼子放几只

错误答案:4+8÷4

=4+2

=6(只)

正确答案:(4+8)÷4

=12÷4

=3(只)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列综合算式时没有使用小括号。这道题应先用加法求出一共有12只兔,再用除法求出每个笼子放几只。所以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把4+8用小括号括起来,才能保证第一步算加法。

规避策略:在列综合算式解答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小括号的作用。

六单元知识归纳

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余数:当平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下的数叫余数。

2.有余数的除法: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3.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商表示平均分的结果,余数表示平均分后剩下的数量。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即余数<除数。

3、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先写竖式除号,再把被除数和除数分别写在除号的里面和外面,在用竖式计算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商要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

4、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利用和除数有关的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并且小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5、租船问题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租船问题时,商加1才是最后的结果。

6、周期问题

1.周期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出现,这样的问题,称为周期问题。

2.解决周期问题时,可以根据题中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1 没有掌握余数表示的意义,不能正确配带单位名称。

【例题1】有27个苹果,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

错误答案:27÷5=5(袋)……2(袋) 口答:可以装5袋,还剩2个。

正确答案:27÷5=5(袋)……2(个) 口答:可以装5袋,还剩2个。

错点警示:余数是被除数平均分后剩下的数量,所以余数的单位名称应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

规避策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时,余数的单位名称要与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2 没有掌握除法算式中商是一位数中商的书写位置。

【例题2】用竖式计算。35÷5=

错误答案:35÷5=7

正确答案:35÷5=7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商的书写位置。商7表示7个一,应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规避策略:在用竖式计算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商应写在被除数个位上的上面。3 余数大于除数。

【例题3】用竖式计算。29÷7

错误答案:29÷7=3 (8)

正确答案:29÷7=4 (1)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商小了,导致余数8比除数7大了,应该把商加1再除。

规避策略: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4 没有掌握租船问题的解答方法。

【例题4】34名同学准备坐船游玩,每条小船最多坐5人。他们至少要租几条小船呢错误答案:34÷5=6(条)……4(名)

答:他们至少要租6条小船。

正确答案:34÷5=6(条)……4(名)6+1=7(条)

答:他们至少要租7条小船。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掌握租船问题的解答方法,忽略了剩余的4名同学也要租一条小船。

规避策略:在解决“租车(船)”“装载”等问题时,计算后如果有余数,用“商+1”求得的结果才是所求问题的答案。

5 不能根据具体问题是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

【例题5】李阿姨缝制上衣,每件上衣钉7个扣子,38个扣子可以钉几件上衣

错误答案:38÷7=5(件)……3(个)5+1=6(件)

答:38个扣子可以钉6件上衣。

正确答案:38÷7=5(件)……3(个)

答:38个扣子可以钉5件上衣。

错点警示:每件上衣钉7个扣子,剩余的3个扣子不够钉一件上衣,应该舍去,因此不能用“商+1”表示结果。

规避策略:解决钉扣子等选择材料的问题时,如果计算后有余数,要把余数舍去,把商作为最后的答案。

七单元知识归纳

1、认识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

1.常用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数位的顺序: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2、万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法

1.万以内数的组成: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数位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末尾的0不读。

3、用算盘数数和记数

1.算盘上的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

2.用算盘记数时,要先定位再拨珠。

4、10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万以内的大小比较方法:(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大。(2)位数相同时,就从高位比起,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5、近似数

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千、整百或整十的数及几千几百、几百几十的数,称为近似数。6、整百、整千数不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整百、整千数不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直接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7、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整百、整千数进(退)位加减法的口算方法:(1)把整百、整千数都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2)可以不看整百、整千数末尾的0,先把0前面的数相加减,再在得数的未尾添上与整百、整千数末尾相同个数的0。

8、估算

解决带钱“够不够”的问题时,可以把已知数估成整千、整百或整十的近似数,用“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法来解决。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1 没有掌握数的组成。

【例题1】填空:8个一和8个百组成的数是()。

错误答案:88

正确答案:808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掌握数的组成。“8个百”应该在百位上写8,“8个一”应该在个位上写8,十位上没有数,要写“0”占位。因此,这个数写作808。

规避策略:写数时,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2 没有正确理解数位的意义。

【例题2】判断:727中的两个“7”表示的意义相同。()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对数位的意义理解有误。百位上的“7”表示7个百,个位上的“7”表示7个一。

规避策略:相同的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代表的意义不同。

3 没有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例题3】光明小学大约有4257人。()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此题没有理解近似数的含义,题中有“大约”二字,后面的人数就不应该是准确数。

规避策略:万以内的整数的近似数一般是整千、整百或整十的数,也可以是几千几百,几百几十的数。

4 没有掌握整百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例题4】计算:800+700=

错误答案:800+700=150

正确答案:800+700=1500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掌握整百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800是8个百,700是7个百,8个百加7个百是15个百,15个百是1500。

规避策略:整百数相加时,得数末尾至少有2个“0”。

5 没有掌握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例题5】比较大小:3029○774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首先是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3029是四位数,而774是三位数,所以3029一定大于774。

规避策略:整数比较大小时,位数多的一定比位数小的大。

八单元知识归纳

1、认识克及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克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用字母“g”表示,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

2、认识千克及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1.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

2.用以“千克”为单位的秤称物体重量时,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几千克。

3.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盘秤、弹簧秤、体重秤。

3、运用质量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在估算质量时,要联系生活实际。

2.在进行计算时,要把质量单位化统一后再计算。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1没有正确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

【例题1】选择:一包洗衣粉重1000()。

A.千克

B.克

错误答案:A

正确答案:B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没有正确建立1千克和1克的质量概念。在选择质量单位时一定要明确: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要在头脑中形成“克”和“千克”的直观认识,这样才能结合具体物品和所给的数,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规避策略:选择质量单位时,可以以1个2分硬币约重1克,2袋盐重1千克为基准,以此建立质量观念。

2 没有掌握比较质量的大小的方法。

【例题2】填“>”“<”或“=”。

6千克6000克

错误答案:<

正确答案:=

错点警示:此题是关于数量的比较,不但要看具体的数,还要考虑单位名称。此题错在比较时,直接看数比较大小,没有考虑单位。应该先把6千克化成6000克,或者把6000

克转化成6千克,统一单位后再进行比较。

规避策略:比较质量的大小时,如果单位相同,可以直接比较大小;如果单位不同,应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九单元知识归纳

1:三个事物简单推理

1.对三种事物进行推理判断时,要找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后再判断。

2.三种事物之间的推理可以借助连线的方法进行分析与判断。

2:方格中填数的简单推理

在方格里填数时,先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这样就能确定这个空格里应填的数。依此类推填下去,就能把方格里的数填完整。

易错知识警示与总结

1 不能根据已知信息,作出正确的推理。

【例题1】填空:下面三位同学每人拿着一种水果,分别是桃、香蕉、梨。

小丽拿的是(),小芳拿的是()。

错误答案:香蕉梨

正确答案:梨香蕉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把答案填反了。如果小丽拿的是香蕉,则小芳拿的一定是梨,与已知条件不符。小强拿的是桃,小芳拿的不是梨,就一定是香蕉。因此,小丽拿的是梨。

规避策略:在进行推理时,要把事物之间的关系对应好,不要弄混淆。

小学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2019小学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 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为各位同学整理了2019小学二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小学各年级知识点请关注查字典数学网小学频道。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第1---3页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能用给定的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3)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4)能用厘米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 2、第4---5页 (1)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用米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 (2)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初步认识线段,能辨别,能测量线段的长度,能画定长的线段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不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 一、读数、写数。 1、读20以内的数。 顺数:从小到大的顺序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倒数:从大到小的顺序20 19 18 17 ······ 单数:1、3、5、7、9 ······ 双数:2、4、6、8、10 ······ 2、两位数 (1)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十个物体为一个整体的情况,实际上十个“1”就是一个“10”,一个“10”就是十个“1”。如:A:11里有(1)个十和(1)个一; 11里有(11)个一。 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12里有(12)个一 13里有(1)个十和(3)个一; 13里有(13)个一 14里有(1)个十和(4)个一; 14里有(14)个一 15里有(1)个十和(5)个一; 15里有(15)个一 ······ 19里有(1)个十和(9)个一;或者说,19里有(19)个一 20里有(2)个十; 20里有(20)个一

B:看数字卡片(11~20),说出卡片上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个位)第2位是什么位?(十位)个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什么?(表示1个十)(3)先读11、12、13、14、15、16、17、18、19、20,再写出来。 如:14,读作:十四,写作:14。个位上是4,表示4个一,十位上数字是1,表示1个十。 二、比较大小和第几。 1、例如给数字娃娃排队:5、6、10、3、20、17,可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也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注意做题时,写一个数字,划去一个,做到不重不漏。)2、任意取20以内的两个数,能够用谁比谁大或谁比谁小说一句话。 如:16比15大,写出来就是16>15 9比13小,写出来就是9<13 3、“比”字的用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全面复习与巩固提高 一、解决问题 1、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1 桌上有18个苹果,小明吃了3个,妈妈又吃了2个,现在桌上还剩多少个苹果? 方法一:方法二: 分步计算:18-3=15(个)分步计算:3+2=5(个) 15-2=13(个)18-5=13(个) 综合算式:18-3-2=13(个)综合算式:18-(3+2)=13(个) 练习: 小明、小刚和小红每人都做了5朵红花,小聪做了7多红花,他们四个人一共做了多少朵红花? 爸爸妈妈和小明一共吃了15个李子,爸爸妈妈每个人吃了4个李子,那么小明吃了几个李子? 2、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比如:18-3-2= 18-(3+2) 练习: 加括号:27-11-7= 78-20-28= 去括号:33-(5+6)= 55-(5+10)=

3、同级运算:(连加,连减,连乘,连除,加减混合,乘除混合) 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4、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 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 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35+56=91 73-31=42 91-28=63 42-18=24 综合算式:35+56-28=63 综合算式:73-31-18=2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6=41 67-31=36 91-41=50 18+36=54 综合算式:91-(15+26)=50 综合算式:18+(67-31)=5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42 8×9=72 78-42=36 92-72=20 综合算式:78-6×7=36 综合算式:92-8×9=20 练习: 33+15=48 61-11=50 48-11=37 50+18=68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21+20=41 3×7=21 83-41=42 73-21=52 综合算式: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歌: 收集信息不遗漏 计算方法弄清楚 分步综合自己选 方法多样才灵活 仔细计算别搞错 检查过后要答题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1.学会用“正、?、○”字整理数据. 2.会数“正”字,知道一个“正”字代表数量5. 3.根据统计表,会解决问题. 常见题型: (1)根据图形将数量填入下表. (看清楚是用“正”字还是填数量) (2)一共有____ . (各个部分的数相加) (3)____最多,___最少. (从统计表中观察寻找) (4)从中选_____最合适. (选最多的,因为......) (5)你最喜欢____ ,这组有___ . (结合自己实际填写) (6) 比△多(或者少)_____ . (用多的数量减去少的数量) 第二、四单元:表内除法 1.平局分的含义: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除法就是来解决平局分问题的. 2.平均分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是多少本? 列式:24÷6=4(本) (2)把一些数量,按每份是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多少几份?(或一个数里有几个几) 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 列式:24÷4=6(人) 3.除法算是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除数,6是商读作:42除以7等于6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三八二十四”可以写成的算式: 3×8=24 8×3=24 24÷3=8 24÷8=3 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商×除数=被除数 7.解决问题 (读2遍题,了解题意,去掉多余信息,保留有用信息,列出算式,正确计算;带上单位,写上答,检查)8. 易错点:平均分的问题,看是谁除谁 第三单元:图形与运动 1.轴对称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 对称对称轴. 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 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 2.平移:沿着直的线路移动(上、下、左、右、斜着),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常见的平移现象:电梯、拉抽屉、自动扶梯、汽车行驶、平滑门、平滑窗、拨算珠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数一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知识点: 1、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2、了解万以内计数单位间的关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开始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4、结合具体情景,对』千”和』万”有具体的感受。 5、初步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拨一拨(万以内数的读写) 知识点: 1、会数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等。 2、会读万以内的数:从高位起,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末尾有零都不读,中间有一个或两个零只读一个零。 3、会写万以内的数:从高位起,依次写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位上写零。 4、初步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xx (万以内数比较大小) 知识点: 1、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方法:先比较数位的多少,数位多的数比较 大,如果数位相同,先比位,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2、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3、能结合实际进行万以内数的估计。 【篇二】 除法 分苹果(竖式除法) 知识点: 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一)) 知识点: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二)) 知识点: 1、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

最新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加与减》知识点 (一)十几减9、8、7、6等的减法 1、一个一个地减:这个方法一般借助图形,减一个划一个。 2、破十法:把十几分成十和几,先算10减去减数,结果再加上另一个数。例如:15-9,把15分成10和9,先用10-9=1,再用1+5=6就可以了。 3、平十法:把减数分成两个数,其中一个数和十几的个位相同。例如:15-9,把9分成5和4,15减5等于10,10再减去4得出6就可以了。 4、想加算减法:例如:15-9,想9加几得15,那么15减9就等于几。(二)解决多多少、少多少的问题 1、看图列式,已知总数和去掉的一部分,求还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 2、比较两种物体的个数:求一种比另一种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3、根据图,能恰当地提出数学问题,并正确列式解答。 (三)20以内减法的规律 1、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2、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增加几,减数不变,差也增加几;被减数减少几,减数不变,差也减少几。 3、减法算式中,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几,差就增加几;被减数不变,减数减少几,差就增加几。 (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只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上写0。 (五)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方法(不进位退位)

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再用它们的结果加上整十数。 (五)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计算整十数加减,最后再加上一位数。(六)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不进位退位) 1、口算: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减,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减。 2、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相减的结果就写在那一位下面。 (七)解决应用题 1、解决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问题时,弄清谁和谁比,谁是大数,谁是小数。 2、所求的数是大数就用加法计算。 3、所求的数是小数就用减法计算。 (八)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九)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了加进位的1。 (十)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方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先从个位减起,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再减,十位上的数不要忘记减借去的1后,在进行相减。 (十一)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一当十再减,在计算十位的时候,先去掉借走的一,不够减时,再从百位借一,这样逐步相减。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

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二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就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的被除数。 四、解决问题 1、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商、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1)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 (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商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二、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二年级数学概念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 48厘米爸爸的身高 1米75厘 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 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 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16年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下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生活中的数学 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 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 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除法

分苹果(竖式除法) 知识点: 1、掌握表内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2、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和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 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一)) 知识点: 1、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会用竖式表示有余数的除法,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分草莓(有余数的除法(二)) 知识点: 1、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又比被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租船(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一))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派车(有余数除法的应用(二))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混合运算(一)) 知识点: 1、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买鲜花(混合运算(二)) 知识点: 正确掌握“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过河(混合运算(三)) 知识点: 1、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 2、掌握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第三单元:方向与路线 辨认方向 知识点: 1、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地图中的其他七个方向。 认识路线 知识点: 1、学会使用八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2、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重点、考点汇总

1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2、整理数据的方法。 3、“正”字的笔画,代表几。 4、学会填统计表,并进行计算。 5、画图(注意每隔代表几)。 1、平均分的定义。 2、平均分的方法(A按指定的份数分B按指定每份个数分) 3、把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也就是这个数里面有多少个几。 4、除法式子各部分名称。 5、用除法的情况(平均分、知道总数和每份个数、知道总数和份数)。 6、用乘法口诀来计算除法式子。 7、除法式子的读作和口诀的区别。 1、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定义(“轴”字怎么写)。 2、平移和旋转的定义(旋转怎么写)。 3、剪纸。 1、综合算式的定义 2、运算顺序(3种) 3、脱式。 4、由2个式子写出一个综合算式(注意小括号)。 1、有余数的除法式子(各部分名称)。 2、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关系。 3、在具体的题目里面各部分的意义。 4、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法式子。 5、解决问题 (A注意问题里面的“至少”两字。B商和余数的单位。) 6、找规律。(余数是几就是这组的第几个,没有余数就是这组的最后一个。) 1、读数和写数的方法。 2、数位表。 3、数数。 4、算盘的认识(A各部分名称.。B上珠和下珠各代表几。) 5、近似数。 6、加减法(方法:A竖式B相同的零)

1、表示物品重量的计数单位:克、千克。 2、感知克和千克大概有多重。 3、1千克=1000克1千克=2斤(学会换算比较大小) 4、认识各种称,并能读数。 5、学会估计重量。 6、给物品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 7、推理一:文字推理 8、推理二:数字表格推理 ①多多少(多几),少多少(少几) ②还剩多少?(还剩几) ③还有多少个?(还有几个) ④还要多少个?(还要几个) ⑤总共有12个,一个袋子装5个,另外一个袋子装几个? ①一共有几个?(一共有多少个?) ②总共有几个?(总共有几个?) ①有4堆苹果,每堆5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知道每份个数和分数,求总数,用乘法) ②谁的几倍是几?(5的4倍是几?) ①有12个苹果,每两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知道总数、每份个数,求份数) ②有12个苹果,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知道总数、份数,求每份个数) ③题目里面出现平均分肯定用除法。 ④谁是谁的几倍?(20是5的几倍?)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2017.12 二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

小学数学一年级知识点归纳

小学数学一年级知识点归纳 各单元的教学内容 一生活中的数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可爱的校园(数数) 知识点: 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知识点:

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 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 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 知识点: 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 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知识点: 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 (一)本单元知识网络:

(二)各课知识点: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知识点: 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知识点: 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数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一、简单的统计表 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二、收集和整理数据 记录数据的方法主要有:(1)符号法;(2)写“正”字法,一个“正”字代表5。例:下面是二 ( 3 )班同学最喜欢的小动物的情况。 2.回答问题 (1)最喜欢( )的人数最多 ,最喜欢( ) 的人数最少。 ( 2)最喜欢大熊猫的比最喜欢小狗的多( )人。 答案:1、 5人 14人 10人 4人(注意表格里没有给单位要写上单位) 2、(1)熊猫小狗(2)10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1)例:将12颗糖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颗?(总数÷份数=每份数) (2)有15颗糖果,每5颗分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总数÷每份数=份数)。

二、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计算。 2.除法算式的读法: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以(不能读成”除”),“=”读作等于,其他数读法不变。例:18÷2=9读作:。 3.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在上面的除法算式中,18是(),2是 (),所得的结果是()。 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例1:算式36÷9=()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例2:根据“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可以写出的除法算式是: 和。 易错题:(判断)每句口诀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答案:×。比如“三三得九”这句口诀只能写出9÷3=3。 四、解决问题 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一、对称 1.轴对称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对称轴:轴对称图形中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这些字你能写出来吗?) 二、平移和旋转 1.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本身的大小、形状和方向都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2.平移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大小、形状、方向完全相同。 3.旋转:物体绕着一个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例:在( ) 里填上“旋转”、“平移”。 1.风车迎风转动。( ) 2.沿着旗杆升起的国旗。( ) 3.升降的电梯。( ) 4.在水平地面上沿着直线移动的箱子。( )

二年级上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 48厘米爸爸的身高 1米75厘 米或175厘米 小朋友的身高 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 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一、复习要点: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 = 10角,1角 = 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 = 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知识结构: 数与代数部分 20以内 100以内数的量与计量找规律 退位减法认识及加减法(一) 人民币的认识时间的认识 简单计算解决问题 空间与图形 上下、前后、左右相对位置图形拼组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 统计与概率 统计图统计表整理数据解决问题 三、复习的方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习的方法。 5、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6、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四、复习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习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银行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习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习,在复习中玩,在玩与复习相结合中发展。如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习,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习,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习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要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都比除数小。 余数最大比除数小1,除数最小比余数大1. 被除数=商x除数+余数 第二单元时、分、秒 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1时=60分 1分=60秒 (1)钟面上的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2)时针用来表示几时,时针走一大格就是1小时,也叫1时;分针用来表示几分,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也叫1分。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 (3)书写时刻文字式:如:8时电子式:8:00 文字式:如:8时零5分电子式:8:05(注意读时要把“零”读出来,写时也要把“0”写出来。) (4)认识钟面上的时间,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了几,就是几时多,至于多几分,再看分针。 (5)计算间隔时间的方法:间隔时间即两个时刻相差的时间,要用后一个时刻减去前一个时刻。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 (1)在地图或平面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东对西,南对北,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2)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边是南。 早晨的太阳在东方,中午的太阳在南方,傍晚的太阳在西方。 (3)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不论把它平放在什么地方,指南针的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在野外,可以通过观察树的年轮来辨别方向。树的年轮较疏的向着南方,较密的向着北方。在夜晚,可以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 第四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读写数时都要从高位起。读数时,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数的末尾的0都不读。写数时,哪一位上没有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4.厘米:厘米,长度单位。简写(符号)为:cm. 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 1厘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缩写MM(或mm、㎜) 进率关:1毫米=0.1厘米; 6.进位:加法运算中,每一数位上的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 以个位向十位进位为例:基数为10(2进制的基数是2,类推),个位这个数位上的数量达到了10的情况下,则个位向前一位进1,成为一个十。 在十进制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满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减:减法运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6-22=34。6能够减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减:减法运算中必须向高位借位的减法运算。例:51-22=39. 1不能够减去2,所以必须向高位的5借位。 9.连加:多个数字连续相加叫做连加。例如:28+24+23=85. 10.连减:多个数字连续相减叫做连减。例如:85-40-26=19. 11.加减混合:在运算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符号:∠ 13.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指将相同的数加法起来的快捷方式。其运算结果称为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