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的蹴鞠文化说明

中国的蹴鞠文化说明

中国的蹴鞠文化

中国的蹴鞠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了2000多年,对世界足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目前国际足联正式确认的世界足球的起源,切实做好蹴鞠文化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它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部分。

一、中国蹴鞠与世界足球

两千多年前诞生于淄博临淄的中国蹴鞠是世界足球的起源,临淄是世界足球起源地。2004年2月4日,国际足联副秘书长热罗姆·项帕涅在伦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虽然不少国家认为自己是足球发源地,但历史学家以确切的证据表明,足球起源于中国”。2004年6月9日至11日,足球起源专家论证会在淄博临淄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体育史学、考古学和齐文化领域的学者、专家对足球起源地进行了科学的探讨和论证,最后形成一致结论:中国古代蹴鞠(足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首都临淄。2004年5月8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前往吉隆坡参加亚足联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他在接见中国代表团时明确表示,经过专家考证,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足球起源于中国,后来通过战争传播到了西方。后来他又强调:足球起源于中国,并从那里传到了埃及,而后又从那里传到了希腊、罗马、法国,最后才传到了英国。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在北京宣布“中国古代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足球起源于淄博临淄”。可以说,临淄蹴鞠是中国蹴鞠的鼻祖;中国蹴鞠,是世界上现代足球

的前身。因此我们说“临淄的蹴鞠,世界的足球”,淄博临淄,就是世界足球的起源地。

二、蹴鞠发展述略

蹴鞠是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一项体育和娱乐活动,起源于我国战国时期的齐都临淄。

蹴鞠就是踢球。“蹴”即用脚踢,“鞠”是皮制的球,“蹴鞠”是中国古代足球运动的名称,蹴鞠最早的说法叫“蹹踘”,出现在刘向的《战国策·齐策一》中,苏秦到齐国游说时对齐宣王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史记》当中也有基本相同的记载。《史记·苏秦列传》中记载:“齐地方二千馀里……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这里的“蹋鞠”即为蹴鞠之意。这是我国关于蹴鞠活动的最早记录。

蹴鞠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经历了两千多年,起伏波折,一直延续不断,正史和野史都有资料佐证。粗略地说,以汉代蹴鞠发展最为恢弘大气,体现了体育性质,反映了当时蹴鞠在治国观兵、体育游艺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唐宋时期,中国蹴鞠的形制发生巨大变化,出现繁荣景象,派生出了盛行于唐代的马球游戏,出现了单球门对抗蹴鞠,有了比较完善的比赛规则。元代统治者不支持蹴鞠活动,但在民间,逐渐娱乐化的无球门蹴鞠形式非常兴盛,很多杂剧艺人、下层贵族对蹴鞠活动十分爱好痴迷,像著名的元代杂剧家关汉卿就的一个典型代表。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的打压,加上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蹴鞠运动不再受到推崇,

转而在艺术品领域占据了一片天空。

蹴鞠产生于民间,在其发展过程中,它无穷的魅力感染了各个阶层的人,从汉代到唐宋,朝廷皇帝都参与蹴鞠,它更是贵族聚会游艺活动的首选项目。当然参与蹴鞠活动最多的还是下层民众,汉代坂里公乘项处就是一个最早有史料记载的,痴迷蹴鞠而不惜送掉性命的球迷,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为我们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在宋代,我们都知道的《水浒》里边的高俅因蹴鞠技艺高超而得封官职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事的。

我们知道,蹴鞠是在战国时期就诞生了,但战国末期的战争和短命的秦帝国统治,使社会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缺乏了统治者的支持和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文化娱乐活动的凋敝也是必然的。到了汉代,汉朝建立了强大的政权,长期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最突出的一点是皇帝对蹴鞠活动的推崇热爱,汉高祖为了让他的父亲能够经常蹴鞠游乐,迁建了丰邑称为“新丰”,大意是说,刘邦打下天下做了皇帝之后,就把父亲——太上皇刘太公接到长安城的未央宫养老,吃穿用度极尽豪华,终日看歌舞伎乐。但这位刘太公却并不满意,终日闷闷不乐。原来刘太公从小生活在城市下层,跟贩夫走卒、屠狗杀牛之辈混在一起,工作之余的娱乐活动离不开斗鸡、蹴鞠。刘邦通过别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就下了一道圣旨,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仿照原来老家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名之为新丰城(即今陕西省临潼县新丰镇)。把这位刘老爷子和原来丰邑的居民全部迁住到那里,又开始“斗鸡、蹴鞠为欢”,刘太公这才心满意足。

《汉书》上记载,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非常喜欢蹴鞠,经常在宫中举行斗鸡、

蹴鞠比赛的“鸡鞠之会”,还让枚皋(西汉著名赋作家枚乘之子)记录当时的情况。

汉武帝的宠臣董贤的家中还专门养了会踢球的“鞠客”,在西汉时期,不但皇帝宫廷经常有蹴鞠活动,大臣们家中也盛行蹴鞠,这也是上行下效的结果,因此汉代足球活动的社会面更为扩大了。

中国蹴鞠在汉代出现了伴以音乐舞蹈的蹴鞠。汉画像石《乐舞百戏图》中的蹴鞠情景就再现了当时蹴鞠伴有音乐舞蹈的事实。在出土的很多汉画像石中,女子高髻,舒长袖,姿态潇洒。一般情况下,男子蹴鞠伴鼓乐,女子蹴鞠伴管乐,男子强调雄壮,女子偏重婀娜。汉画像石多有关于蹴鞠题材的画面,《乐舞百戏图》中的蹴鞠情景就再现了当时蹴鞠伴有音乐舞蹈的事实。像河南登封县嵩山启母阙石刻《蹴鞠图》、陕西省绥德县汉墓出土的《击鼓蹴鞠》画像石、河南登封县嵩山少室阙石刻《进谒蹴鞠图》等,说明汉代男子蹴鞠表演,大多伴随着击鼓,表现出雄壮的姿态。从汉画像石中的蹴鞠图象表明,汉代不仅有军事练武直接对抗的蹴鞠竞赛,还有非竞赛性的蹴鞠表演。蹴鞠表演有男有女,是百戏表演的一个节目,为高官所欣赏,男女蹴鞠表演的风格也各有不同。

宫廷蹴鞠也是汉代蹴鞠的一个特点。蹴鞠在战国时代还是临淄城中民间的娱乐活动,所谓“穷巷蹴鞠”,到汉代已进入宫廷,且在皇宫及其周围还有了专门的蹴鞠城。汉代的蹴鞠城面积相当于现在的半个足球场大小,四周围有城墙垛口状矮墙,两对边与地面连接处设有月牙状、装饰得像小房子样的两两对称的球门,即“鞠室”。蹴鞠场的正面设有皇帝登临观蹴鞠的观礼台,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检阅台。汉皇帝讲究“观蹴鞠亦有治国之象”,观礼台上专设皇帝观蹴鞠的御座,

有阶梯。整个“鞠城”就象一座小城。

汉代最突出的特点是出现了最早的足球规则——《鞠城铭》,东汉人李尤曾写下一篇《鞠城铭》——刻在鞠城墙上的铭文,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早讲述蹴鞠规则的文字:

员鞠方墙,放象阴阳。法月衡对,二六相当。

建长立平,其列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

端心平意,莫怨是非。鞠政由然,况乎执机。

原文虽然很短,共十二句,四十八个字,但叙述了当时蹴鞠场地、人员、裁判等须遵循原则等,是非常重要规则信息。

汉代蹴鞠与军事关系密切。在汉代,人们认识到蹴鞠活动可以增强体力,培养勇敢耐劳精神,是军事训练的一种很好的手段。西汉的刘歆在《七略》一书中说:“蹋鞠其法律多微意,皆因嬉戏以讲练士,今军士羽林无事,使得蹋鞠。”据何晏《景福殿赋》中说:“(蹴鞠)将以行令,岂唯娱情。”这些记载都说明,在西汉后期和东汉时期,蹴鞠是主要的军事训练项目。汉代京城的驻军和出塞的远征军都是以蹴鞠练兵,戍边的部队也是以蹴鞠作为休闲。梁刘孝威著《结客少年场行》中,记述了南方边境士兵在冬天战斗之余,以蹴鞠投壶为娱乐活动的情景,其文曰:“勇余聊蹴鞠,战罢戏投壶。”汉武帝的大将霍去病远征匈奴于塞外,在缺粮、士兵十分疲惫的情况下,还要进行蹴鞠比赛。这说明汉代直接对抗式的蹴鞠运动,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中国蹴鞠最繁荣的时期是在唐宋,唐宋蹴鞠与汉代蹴鞠有什么不同?

唐宋两朝虽然在政治、外交方面体现出较大的不同,但经济文化方面的却有着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空前规模的繁荣。中国蹴鞠发展到唐代,充分体现了繁荣昌盛的大唐气象。唐代体育的蓬勃发展,更是古代世界体坛的一大奇观。蹴鞠作为我国古代体育的重要内容,在唐代不仅受到上流社会的宠爱,而且在民间也非常流行。各种阶层的人们可以尽情地进行各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蹴鞠比赛和交流活动。各族之间、中外之间也可以自由地进行蹴鞠活动。唐朝的皇帝大多喜欢蹴鞠,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和唐玄宗李隆基。当时皇宫中的蹴鞠活动很多,朝廷的教坊司和皇宫中的内园还有专业的蹴鞠艺人,专门在寒食节和皇帝举行宴会的时候表演。

唐玄宗李隆基迷恋蹴鞠的程度让很多人为之嗟叹:《唐书》中就记载了这样的史实:当时有一名蹴鞠高手叫姜皎(人称“姜七”),李隆基在未登基之前就对他喜爱有加。有不少人因善蹴鞠而被封为封疆大吏。宦官田令孜的哥哥陈敬碹赢了球,被封为西川节度使。唐朝时出现了内中充气的鞠。内中充气,一则可以使球体变轻,再则也增加了球的弹性,使球变得更轻灵,玩起来更有趣。宋代的宫廷中依然盛行蹴鞠,并且宋朝的礼乐制度中还明确规定了蹴鞠为表演项目。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匡义都酷爱蹴鞠,宋代的画家苏汉臣是宋徽宗时画院的待诏,他绘制了一幅《宋太祖蹴鞠图》就描绘了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和近臣赵普、党进、石守信、楚昭辅等蹴鞠的情景,明代的画家钱选临摹了这幅画,我们今天还可以看到。明朝人王恭在《题宋太祖蹴鞠图》中说:“天上欢娱蹴画球。何事军中乐未休。”形象地说明了宋代开国君臣在军务繁忙的时候还忙里偷

闲的娱乐活动就是蹴鞠。唐宋时期的蹴鞠与汉代蹴鞠最大的不同是:唐宋时期的蹴鞠更多了游艺成分,娱乐化加强了,对抗性减弱了,出现了个人单独表演的“白打”形式和女子蹴鞠的风气。“白打”蹴鞠不用球门,主要是踢高、踢花样可以可以进行分班比赛的散踢蹴鞠。因器械鞠和场地要求简单,在唐宋以后的中国古代开展得最为普遍,流传也最为广泛,是古代民间最喜欢的蹴鞠方式。

蹴鞠在唐代还直接影响了马球运动,可以说马球就是蹴鞠的变种。马球盛行于唐宋元3代,至清代才开始湮没,主要流行于军队和宫廷贵族中。由于唐代长安盛行打马球,所以,唐代诗歌中也有不少关于打马球的描述。

唐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蹴鞠运动的繁荣阶段。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提高,鞠的制作技术也有所改进,踢法和规则也更完善了。

唐人对前朝充气的毬作了较大的改进,使毬更加讲究,精巧。球体变轻了,可以踢得很高,蹴鞠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中间隔着球门的间接对抗蹴鞠。到了宋代,这种具有竞赛特点的足球活动的规则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唐朝在对方场地射门演变为在己方场地花样射门。球门仍是单球门,但与唐代蹴鞠的运动规则有很大不同了。在球场中埋木制蹴鞠门就成为固定球场,宋代朝廷大宴中的蹴鞠表演赛是临时设立蹴鞠门的,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起立蹴鞠门。早期和民间的做法是“植两修竹,高数丈,网络为门以度球。”到了宋代,蹴鞠门的规格已经定型,“殿前旋立球门,约高三丈许。杂彩结络,留门一尺。”宋元时期留下的蹴鞠专业书籍中附有当时标准蹴鞠门的图样。因在中间隔了蹴鞠门,这种形式的蹴鞠,双方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蹴鞠队员分成左军和右军(或左、右朋)分列球门两边进行对抗,上场人数从原来的6人增加到12人,并且有了明确的分工,以致

更能体现出个人球技的精彩。

明朝汪云程《蹴鞠图谱》也有记载踢球过球门的具体方法,但与宋时不完全一样。这种比赛上场人数不定,一般是七人。场上设有裁判,叫“司宾”或“知宾”。场上蹴鞠队员的角色和职责都非常分明:球头儿的职责是专门把球度过球门网中的“风流眼”,其他队员如正挟、副挟、左竿网、右竿网,着网、骁色、散立等都使出浑身解数为球头创造度球的机会。在球不着地的前提下将球度过球门网中的“风流眼”,“数多者胜”为胜。

宋代产生了市民阶层球迷们的行会组织----齐云社,相当于当时的蹴鞠俱乐部。齐云社由经常参与蹴鞠运动的人组成,他们或聚在一起消遣娱乐,切磋技艺。入社人员有以此技为生的专业人员,但主要是达官贵族、士人大夫之类的风流子弟。在《梦粱录》中所列举的范老儿、黄如意、小孙、张明、蔡润等5名蹴鞠高手,他们是靠蹴鞠技艺表演为生的艺人。“齐云社”的含义是蹴鞠时踢得高,“上与云齐”,含有吉祥之意,同时象征蹴鞠艺人“青云直上,高与云齐”。“齐云”是对外的正式名称,“圆社”是自己人之间亲切的称呼。当时有“不入圆社会,到老不风流”的说法。

从蹴鞠发展的历史来说,齐云社的出现确实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在中国蹴鞠的发展史上,女蹴鞠占有怎样的地位?

蹴鞠活动最初有女人参与的记载是在汉代,河南登封县嵩山启母阙石刻《蹴鞠图》,其中有蹴鞠。图中二人是髙髻女子,长衣束腰,挥动长袖,举足蹴鞠,动作优美。河南省南阳县草店出土的《舞乐百戏》画像石。一女子在樽上手倒立,

另一女子表演蹴鞠,足下有一鞠,女子髙髻长袖,舞姿婀娜。从汉画像石中的蹴鞠图象表明,汉代就有非竞赛性的女子蹴鞠表演。

在唐代有一首诗里记载,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就能够接住军中的少年踢来的球,而且还可以踢到数丈高,可见她是一位训练有素的蹴鞠手。不过,女子蹴鞠区别于男子蹴鞠的最大地方就在于,男子蹴鞠追求的是在赛场上追逐射门、比拼能力,而女子蹴鞠却注重球技表演,以把球踢高、踢出花样为能事,追求的是观赏性。1994年4月19 日《北京青年报》7版“文史大观”栏目有一篇《千载风流看蹴鞠》的文章,记载了新发现的世界最早的蹴鞠女铜像,再次从出土文物的角度证实了唐代女子蹴鞠的事实。

五代时期,后蜀主的妃子花蕊夫人(王晶)爱好蹴鞠,她还写有蹴鞠的诗:“自教宫女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上朋知是宫家队,遍遍长赢第一球。”把自己教宫女蹴鞠进行比赛的情景和姿态写得栩栩如生。

宋代蹴鞠纹铜镜(见图),呈圆形,直径10.7厘米。该镜镜背以浮雕的技法,表现了宋人蹴鞠的场景:场面中共有四人,两人在前,另两人在后。前面两人正在对踢,为一男一女,正在专心致志地踢球,球在她的脚前飞舞,显得异常的轻盈和从容。可以说蹴鞠铜镜表现了女子蹴鞠的不在少数,这也反映了女子在蹴鞠历史上的存在现状。陶瓷器具上女子蹴鞠也有表现,如宋代的《蹴鞠纹陶枕》上,一个身穿花布衣衫,倒背双手的普通女子正在蹴鞠就说明这一问题。

元明清书画当中更有大量的关于女子蹴鞠的记载。如明代杜堇《仕女图》蹴鞠局部就有关于女子蹴鞠的画面,画的是:在亭园树木花石之间,三个髙髻盛装

的妇女正在蹴鞠娱乐。明人王誉昌《宫词》写道:“锦毡平铺界紫庭,裙衫风度压娉婷。天边自结齐云社,一簇彩云飞便停。”这说明,明代宫廷和贵族的妇女都喜欢蹴鞠,并对蹴鞠时的风度十分重视。杜堇所绘人物风貌正体现了当时社会贵族妇女的生活情景。

自唐代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多有关于女子蹴鞠的记载,仅以明清笔记和小说中为例,描写了女子蹴鞠场景的,如被称为明代社会百科大全的小说《金瓶梅》多次描写西门庆与女子蹴鞠的场面。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小翠》中,描写了小翠蹋蹴的情景:小翠善于诙谐幽默的调笑,常常用布缝成圆球,一边踢踏,一边耍笑。穿了一双小皮靴,把球踢出去几十步远,让公子跑过去捡回来,公子和丫环常常跑得汗流浃背。一天她的公公,也就是她傻丈夫的父亲偶然走过,她踢出的球恰好打到脸上,小翠和丫环都藏起来了,可是她的傻丈夫仍然跑过去追赶那球。这段描写说明了清代妇女蹴鞠为戏的情景。

关于女子蹴鞠,汉代虽有画像石作为证据,但似乎不够普遍,因此在史料记载中不多见,从唐宋时期,随着蹴鞠的社会化,蹴鞠逐渐成为妇女和儿童的一项重要游戏。唐宋时期留存的很多文物都佐证了这一点。因为唐代出现充气的球,球体变轻了,女子蹴鞠开始盛行。

关于女子蹴鞠的问题,从社会学伦理学的角度做一个评判是不容易的。中国的历史悠久,各个朝代也各有不同的具体情况,自汉代开始,思想领域一直是儒家的天下,但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也有不尽一致的表现。大体上汉唐以前,对女子的束缚还不是那么严酷,女子地位还不是太低,所以这时期的女子蹴鞠可以看做是蹴鞠普及的一个因素,当然也体现了社会的开放程度。宋代以后,程朱

理学把儒家思想发挥成极端的思想统治工具,妇女被禁锢在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中,能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少之又少,而这时城市繁荣和上层社会的需要,又滋生出了大量的女性文化,当然这并不能说明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唐宋时期女子蹴鞠的出现和流行,反而说明了男权社会的巩固。无论是皇宫中的蹴鞠女子,还是勾栏瓦舍、市井江湖的蹴鞠女子,都只能是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男人的玩物,她们的技艺,大多带有很强的表演性质,除了可以自娱自乐之外,也只能作为有闲观众的消遣,蹴鞠在普通下层民众女子中并不普及。当然,如果把女子蹴鞠看成是一种娱乐体育活动在其发展历程上的范围扩大或普及,也有它不同寻常的意义。

四、中国蹴鞠暗弱沉寂的原因是什么?

蹴鞠在中国没有发展成现代的足球,而是在明清时代暗弱沉寂了下去,其原因的多方面的。中国的传统思想是儒家思想,中国的社会形态逐步由开放变为封闭,中国的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最大,因而也是以温良恭俭让的保守文化为主。再加上蹴鞠从宋代开始逐步走向娱乐化,失去了竞技对抗的竞争性,生命力大大缩减,再加上统治者的摈弃和打压,渐渐退出了主体体育的舞台,沉寂了下去。自从元代杂剧文化的产生和蓬勃发展,使社会文化生活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从元杂剧到明清戏曲,改变了广大民众的欣赏兴趣。它将更多的精神文化爱好者,吸引到了戏曲舞台。同样是观赏,那具有更多人物故事情节、面傅粉墨,角色各异的舞台剧,显然比室外场地上十几个人的蹴鞠比赛,更具有吸引力。后来,蹴鞠的娱他功能几乎完全取代了它的自娱功能,人们对蹴鞠的认识就等同于百戏。元代以后,百戏节目迅速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市民生活

的丰富,百戏繁荣,特别是元杂剧的勃兴和明清戏曲的繁荣,大大地压缩了蹴鞠的舞台空间,特别是当人们失去了个体自娱的兴趣,而转向欣赏享受更具文化内涵的艺术的时候,蹴鞠的暗弱沉寂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