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济学专题

经济学专题

主要讲国民经济
一、国民收入的分析和计算。
(一)收入的循环流程。
1.整个社会经济运行包括总需求和总供给两部分。
总需求是指对一个国家总产出的愿意总购买。在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等于居民消费的需求加产业投资需求加政府采购需求之和。开放经济就要有对外贸易,包括出口额和进口额。假若给定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则总需求水平主要取决于自发性的支出和市场利息率。总需求随着自发性支出增加、名义货币的供给增加、价格水平的下降而增加。政府包括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名义货币供给量,并通过改变政府的购买等影响自发性支出,因此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变量。
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全部企业愿意而且能够提供总产出的量。和需求一样,这里总供给也不是事后的统计量,而是事前的意愿量。对于意愿量的关注正是经济分析的特色,从而也是宏观经济分析的特色。企业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总产出的量,一方面受到总需求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自身供给能力的制约,在不考虑前者的情况下,后者构成了总供给的最大限制。供给能力取决于一定的制度、技术条件的生产要素,资本的投入量。具体来讲供给能力决定以下因素,一是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二是各生产要素的效率,三是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在短期,经济制度是给定的,技术水平是给定的,也就是说生产效率是给定的,而且资本的投入量也可以看作是给定的,这样总供给就取决于劳动的投入量即就业量,于是总供给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就业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经济做为一个整体考察的经济中总量及其变动,因此它关注关于循环流程总的规模以及变动的原因,这个专题就是讲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考虑循环流程的构成及各种生产要素如何被组合在一起用于生产的,何种生产品被生产出来,收入是如何被加以分配,以及支出是如何配置的。
2.流量和存量
流量和存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经济变量变动的数值,而存量是指某一经济量在某一时间点上的数值。比如说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是流量,它们是在一定时间上产生的数值,而国民经济财富是一个存量,它是在某一时刻衡量的,如果说今年的财富量是100亿,那就没有什么意义,除非认为今年新增加了财富量。
流量和存量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流量来自存量,比如说一定的国民收入来自一定的国民财富,流量又归入存量之中,比如新创造的国民收入又进入国民财富之中,即存量的改变量是流量。
 

 3.国民经济内部的环流
上面我们讲到由于封闭的经济对外贸易不占重要地位,可以不计算。假定一国的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不起什么作用,也可以不计算。这样的经济分两个部门,企业和家庭。家庭部门向企业提供各种生产要素,象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企业部门向家庭支付各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如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等。企业使用家庭提供的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和劳务,并提供给家庭,而家庭则利用其取得的要素收入向企业购买商品和劳务。如果家庭用其提供的生产要素所得的所有要素报酬去购买企业的产品和劳务,同时企业又把出售的产品和劳务所得的全部要素报酬支付家庭,而且流入的流动速度保持不变,那么这个国民经济内部的收入循环流程将在一个水平上不断地继续下去。
4.漏出和注入
这是在流程中的两个概念。漏出就是漏出来的东西,注入就是增加的东西。因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通常家庭部门并没有把所有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买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一部分收入从国民经济内部漏出来了,同时又有一些收入不断的注入循环之中,这就构成了漏出和注入这样两个概念。
漏出,一国的家庭部门除了把自己的收入用于购买国内企业的产品和劳务外,还要进行储蓄,向政府纳税,购买国外的产品和劳务。这样,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国民经济的内部环流中退出,形成了漏出。 国民经济循环流程中漏出的部分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1)净储蓄。储蓄是指家庭部门为了将来的需要储存起来而不用于消费的收入。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家庭部门将部分收入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另一种形式是家庭用部分收入在证券市场上购买股票或有价证券从而使这部分收入漏出国民经济内部环流进入资本市场。
(2)净税收。在现实经济社会中,家庭要向政府交纳所得税、社会保险税等,在购买商品或劳务时要交纳消费税等。这就意味着家庭的收入中有一部分要用于税收的开支,从而形成漏出。
(3)进口支出。当一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不能满足本国的家庭部门需要的时候,就需要从国外进口。这时,家庭会把收入的一部分用于购买国外的产品和劳务,形成了收入的漏出。
注入,对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需求只有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的消费,其它则产生于国民经济内部环流之外,包括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这些构成了对企业的注入。
(1)投资。投资是用于增加或更换资本(包括厂房、住宅、机构设备及存货等)而由资本市场注入的资本流量,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存货投资是企业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
(2)政府支出。政府支出也被称为政府购买,是指政府购买企业产品和劳务,即花钱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开办学校等支出,它构成了政府对企业的注入。这里,政府支出不包括政府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因为政府的转移支付具有税收的作用,抵消了税收的漏出。
(3)出口。当外国购买本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时,国外收入就注入了本国国民经济的收入环流之中。
5.国民收入环流的均衡
当注入不等于漏出时,这个收入循环流程处于不均衡状态,国民收入将不断变动使经济达到均衡状态,即注入等于漏出。
当注入大于漏出时,国民收入将会增加,从而增加家庭部门的收入,这既会使家庭增加对企业产品和劳务的消费支出,同时也会增加家庭的储蓄,增加家庭交纳的税收,进口更多的国外产品和劳务,也就增加了漏出。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漏出增加到与注入相等为止。
当漏出大于注入时,国民收入将减少,从而减少家庭的收入。这既会使家庭减少对企业产品和劳务的消费支出,同时也会减少家庭的储蓄,减少家庭交纳的税收,减少进口。这些都使漏出减少。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漏出减少到与注入相等为止。此时,国民收入达到均衡。
总之,只有当注入等于漏出时,国民收入循环流程才能处于均衡,并保持不变。所以国民收入于均衡的条件是注入等于漏出。
(二)国民收入和产出
1.国民收入的概念
为了评价一国经济增长的快慢,我们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比如我们预计我们国家今年的国内总产值是8.6万亿人民币,突破了1万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是描述一国总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这一概念有以下几方面含义:(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价格乘以相应的产量之后总和;(2)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3)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而不是所销售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4)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5)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2.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一般来讲,人们可以从三种角度来核算国民收入。第

一种是从生产角度出发,把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这种方法被称为生产法。第二种是从收入角度出发,因为所有产出都是通过货币计量的,并构成各生产单位所雇佣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收入,这种方法被称为收入法。第三种是从支出的角度出发,因为所有最终产品都是提供给市场的,市场上的需求者购买这些最终产品就会有等量的支出发生。这种方法被称为支出法。
(1)用收入法核算国民收入
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严格说来,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因此用收入法核算包括以下一些项目:
①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工资包括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等,也包括工资收入者必须交纳的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利息在这里指人们储蓄在本期的净利息收入。但政府公债利息及消费信贷利息不包括在内,而只被当作转移支付。租金包括个人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及专利、版权等收入。
②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如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店铺主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③公司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及公司未分配利润等。
④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的间接税。这些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故也应视为成本。企业转移支付包括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的呆账。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和流转税。
⑤资本折旧,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也应计入国民收入当中。
(2)用支出法核算
用支出法核算,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的。谁是最终产品的购买者呢?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除了居民消费,还有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及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①消费(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是指本国居民对最终产品的购买,它包括耐用消费品支出、非耐用品支出。
②投资支出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宅的增加。投资是指企业掌握的有存货(或称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它可能

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③政府购买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政府购买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些部分如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作为政府支出,而是作为与税收相反的收入来处理。
④净出口是指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差额。出口是指一个国家的物品和劳务输出到国外,由国外的居民、企业和政府形成的对这些物品和劳务的购买。进口是指本国居民、企业和政府对外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购买,也就是净出口。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它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3.其他的收入总量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还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有关收入的宏观总量。
(1)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本国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和GNP作为国民收入核算的两个指标,反映了统计上的两种原则。GDP是与所谓国土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一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都被计入本国的GDP.特别地外国公司在某一国子公司的利润应计入该国的GDP.而该国企业在国外子公司的利润就不应计入。GNP是与所谓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按照这一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驻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本国GNP.特别是一国企业在国外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应计入该国内的GNP,而外国公司在该国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则不应计入该国的GNP.
(2)国民生产净值
它是指最终产品价值中,如把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也扣除,就得到了净价值。尽管国民生产净值比国民生产总值更真实地反映了国民收入的实际情况,但是由于资本折旧难于准确地估计,所以我们一般仍用GDP或GNP来核算国民收入。
(3)国民收入
这里所说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国民收入,是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是国民生产净值扣除间接税和企业的转移支付,再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后的余额。它被称作国民收入的度量。
(4)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的收入
个人收入是指个人实际得到的收入。国民收入不会全部成为个人收入,一方面国民收入中有三个主要项目不会成为个人收入,这就是公司未分配利润、公

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另一方面,政府转移支付虽然不属于国民收入,但都会成为个人收入。因此,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加上政府转移支付,就得到了个人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说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要交纳个所得税,税后的个人收入被称为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4.名义国民收入和实际国民收入
由于国民收入是用货币来计算的,因此一国的国民收入的变化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一是物品和劳务价格的变动。为了弄清GDP变动究竟是由产量还是由价格变动引起的,需要区分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的GDP又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的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础的价格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来计算的。例如,如果把1990年做为基年,那么1998年的实际的国民收入是指1998年生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用1990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而其名义GDP就是用1998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
假定某一年的名义国民收入增长了10%,但同时该年的物价水平也增长了10%,则该年的实际GDP没有发生变动。这样,名义GDP与实际GDP的差别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与基期相比价格变动的程度。
由于价格变动,名义GDP并不反映实际产出的变动。因此,如不做特别说明,以后各章中所讲的产出,总是指实际的国民收入。
5.国民收入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种衡量国民收入的方法都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股票、家务劳动、税收和补贴、转移支付、通货膨胀和地下经济,而且国际间的比较由于计算方法、汇率波动和人口规模等因素而变得更为复杂。
(三)有关国民收入决定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争论
1.古典模型与萨伊定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经济学家大都认为自由的市场经济可以使市场供给等于需求,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济中没有失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他们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运行,认为政府所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即不要发行过多的货币,以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家,其中既包括十九世纪初期的马尔萨斯、李嘉图、萨伊等,也包括马歇尔和庇古等。
(1)产出和就业的古典分析
①自由的市场经济会使所有市场的供求相等。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具有完全伸缩性,包括劳动的价格工资和货币的价格利息率。这些具有完全伸缩性的价格会

通过市场调节供求使其均衡,最终会使储蓄等于投资。具体分析包括两方面:首先,储蓄等于投资。这是由于利息率具有完全伸缩性。当企业投资兴建工厂或购买机器时,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或去资本市场融资,这就是说企业的投资需求意味着企业对资金量的需求,它与利息率成反方向的变动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利息率高,就意味着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就越高,就会抑制企业的投资需求;相反,利息率低,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就低,从而刺激企业的投资需求。
上面我们讲了公众对银行,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进行储畜就是对资金量的供给,它与利息率成同方向变动关系。利息率越高,则公众通过储畜所获得的收益也越多,从而刺激储畜,相反利息率越低,则公众通过储畜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少,从而抑制的储畜,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进口等于出口。由于汇率具有完全伸缩性,汇率的变动使得一国的进出口相等。这是上面讲的自由市场经济会使所有市场供给相等的问题。
②萨伊定律
古典学派关于经济稳定有一场重要的争论,这中间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776-1832),凭借其对市场经济均衡论和经济自由主义的论述赢得了很多的赞誉,其主要经济思想就是“萨伊定律”。
萨伊定率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的含义是,假定循环流程可以自动的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包含着三个要点:(1)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的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这即使出现也是暂时的。(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 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不会出现需求不足的现象,也就是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全部能销售出去,企业没有必要解雇工人,这样就保证了充分就业,正如我们在国民收入循环流程中看到的那样,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当然,即使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公众也有可能把需求从一些部门转移到另外一些部门,这样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一些部门的工人失业。但萨伊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因为工资会具有完全伸缩性。
从上面我们所讲的可以看得出来,古典模型是基于自由放任的假设,即假定市场有效运行以及工资价格和利息率自由伸缩,保证所有劳动、资本和最终产品的市场同时处于均衡。
2.价格的通货膨胀的古典分析
古典经济学关于通货膨胀的理论

,是以货币数量为基础的。货币数量论认为,一般价格水平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货币数量越多,价格水平就越高,因此,通货膨胀是由货币供给量的增加造成的。
这里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货币的流通速度是由一些像公众支付的习惯、使用信用的范围的大小、交通和通信的方面预付等制度上的因素决定的。而这些因素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因而在短期内,货币的流通速度可以认为是一个常数。实际的国民收入决定于资源技术条件,而在充分的就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价格总水平就取决于流通中的货币量。这就可以看出,价格是随着货币的供量增加而提高,因而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3.古典学派对于大危机的看法 古典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在自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可以充分就业,任何失业都是磨擦性的原因,或“自愿”的造成的。这种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也与当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比较接近。但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场大危机摧毁了自由主义的论断。英国、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深深的陷入了危机之中,迟迟不能复苏。在1932年到1933年英国的失业率达到了22%,失业人口超过了3百万。按照萨伊定律,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能够确保全部经济资源得到充分的、有效的运用,从而提高的经济增长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能发生宏观性质的、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而且失业只是暂时的,它通过经济的自动高速增长会被消除,然而这恰恰与大危机的现实相矛盾。面对危机,信奉自由市场的经济古典经济学家也给出了一些解释,主要涉及失业和公共支出两个方面。
1.关于失业。按照古典学派的理论,失业是由于劳动市场没有出清所致,即实际工资在需求减少时没有降下来,从而引起劳动市场没有处于供求相等的状态。
2.关于公共支出。大危机期间,一些政治家和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如果政府增加一些公共设施的支出,像修路、建医院等会有助于减少失业。对此古典学派认为政府扩大公共支出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他们认为扩大政府的支出的资金来源有三个:(1)增加税收;(2)政府向公众借债;(3)增加货币发行。而这三个途径都不能够解决失业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的情况:
(1)增加税收只会使公众的消费支出减少,造成总需求减少,从而抵消了政府支出扩大所增加的需求。(2)政府向公众借债也不能扩大需求,政府向公众借债主要是通过政府发行证券来实现,政府为了吸引公众购买证券不得不提供较高的利息率,而这

会使得市场利息率提高,从而降低私人部门的投资需求,也就是政府投资挤出了私人投资。(3)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所带来的只能是价格水准的提高,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第二个问题,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模型和失业的问题
英国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这本书中,否定了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假设,这种假设,市场可以处于供求相等的出清状态。他认为在衰退时劳动市场和货币市场可能存在非均衡,大量失业可能会继续下去,这是凯恩斯的一个基本观点。
一、凯恩斯对古典宏观经济的批判
(一)劳动市场。凯恩斯认为工资具有刚性。在经济衰退时,劳动的需求会减少,但是劳动的价格工资不会随劳动的需求而下降到足以使市场出清的水平,它会比劳动需求下降的幅度小,因为工人不愿降低工资。但是,既使按照古典经济学家所假设的那样,工资可以随需求下降而调整,凯恩斯认为这样也无法消除失业,还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因为工人同时也是消费者,如果他们的工资降低,他们的消费支出也会减少,从而减少对企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于此相对应企业作出的反应是减少生产,进一步减少对劳动的需求,这样会使劳动需求曲线继续向下移动,导致更严重的非均衡,失业人数也会更多,经济的衰退程度也就更深。从这里可以看出,凯恩斯的观点是,总需求是决定就业的关键因素,但总需求下降不一定导致工资和价格下降并恢复到充分就业状态。相反,却可能导致循环流程中的收入、需求和就业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二)资金市场
凯恩斯也否定了古典宏观经济学家用增加储蓄来促进投资经济增长的观点。他认为,货币市场在衰退时期也处于非均衡状态。
储蓄增加会导致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态。储蓄增加意味着消费的减少,从而对企业的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减少,投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利息率将不得不下降,以便达到和公共供求相等的市场出清状态。
企业的投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厂商对于将来的预测,当经济处于衰退的时候,厂商对于未来缺乏信心,从而投资需求就会下降,加深经济衰退的程度,而且会使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状况变得更糟。因为储蓄和投资对于利息率的变动都非常敏感,所以利息率的大幅度变动会使储蓄和投资变动的幅度更大,使经济更不稳定,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更加悲观,使经济进一步的衰退,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三)货币数量论 凯恩斯也否定了古典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他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不一定会

使价格水平提高,因为:(1)并不是所有新增加的货币都投入了流通,有一部分货币可能保存在公众手中,退出流通,这样货币流通速度会降低,这意味着在交易方程当中流通量是一个变量;(2)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有可能会增加实际产出。如果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社会上有大量的失业者,闲置着大量的资源,那么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就有可能会使实际国民收入增加,而不使价格水平发生变化。
凯恩斯的这些观点都是对萨伊供给创造需求并能保证充分就业观点的否定。与萨伊定律相反,凯恩斯认为需求创造供给。如果总需求增加,企业会增加生产,增加对劳动的需求,总需求减少会导致生产下降和失业增加。总之,凯恩斯的核心思想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并不一定有足够的有效需求,以保证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政府应当干预经济活动,控制和调节总需求。
二、凯恩斯关于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分析
(一)就业
凯恩斯关于就业的分析可以通过收入循环流程来说明。当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总注入等于总漏出,如果注入突然增加,例如企业决定增加投资时,总需求就会增加,对应于增加的总需求,企业就会增加对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需求,因此也会支付给公众更多的要素报酬作为他们的收入。进而收入增加会使公众的消费支出增加,企业的产品和劳务也会更多的销售出去,这又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的投资需求,使产出进一步增加。这样循环下去,最终使国民收入和就业量成倍上升,这种效应也被称为乘数效应。
然而,这个过程不会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公众所获得的收入越多,他们储蓄的也越多,交纳的税收也越多,购买进口品的消费支出也越多。也就是说,随着公众的收入增加,总漏出也不断增加。当总漏出增加到与增加的注入相等时,经济又重新处于均衡状态,国民收入和就业量也不再增加。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均衡可以在产出和就业量的任何水平上达到,只要满足总漏出等于总注入。但是,这时候经济不一定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二)政策的含义 凯恩斯对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萧条和失业的分析具有明显的政策含义。他建议,在经济萧条状态下,政府应该干预经济,增加需求。为此他提出了两个政策手段: 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政府的支出和税收来调整总注入和总漏出的政策,并以此来调整总需求。当面临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即实际赤字政策,这样就会产生一个乘数效应,增加就业与产出。
2.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

过改变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利息率,影响投资并进而调整总需求的政策。如果货币供给量增加,利息率就会降低,企业的投资就会增加,从而总需求增加。
凯恩斯认为:在实际中由于财政政策更直接,因而它比货币政策更为有效。不过,二者也可以结合起来加以使用。例如,政府进行一项公共工程的支出,并以增加货币发行量来向其融资,这个过程将不产生挤出效应,产出和就业就会显著提高。
(三)通货膨胀
如果总需求增加得太多,就会产生通货膨胀。当面临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时,凯恩斯认为,政府应该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减少总需求,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紧缩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减少货币供给量。
三、凯恩斯理论的成果
凯恩斯的理论面对资本主义失业的第一次经济危机,研究了摆脱传统经济学的束缚,建立起一套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包括危机等新现象进行了解释,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现代经济学的面貌,被称为“凯恩斯的革命”。凯恩斯的理论成果有三点:
(1)关于经济研究的中心。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资源配置,资源的需求和需要都无限,产生了如何最优利用需求资源的经济问题。凯恩斯发现了同样影响资源使用效率的资源限制问题,资源限制的现实形态就是工人失业,企业开工不足或者关门,资源限制说明有一部分资源未能投入生产转化为产出。
(2)经济运用的常态。萨伊定律的基本结论是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凯恩斯的结论和他的相反,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经常处于小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3)关于政府干预。在传统经济学看来,既然竞争市场的制度足以保证充分就业的实现,那么政府的任务就是保护这个竞争性市场维持起正常运转,其核心就是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制止不正当竞争和对市场的垄断等,至于其他方面政府一概不问,放任自由,任凭市场裁决,这是古典经济学的观点。凯恩斯的观点看来,既然竞争性的市场没有能力把有效需求推至充分就业水平,那么实现充分就业的任务责无旁贷地由政府承担,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需求管理政策,强有力的影响总需求水平,促使充分就业的实现。凯恩斯就是这样得出了政府应当积极干预经济的政策的结论。
四、凯恩斯政策的实践
根据凯恩斯理论,要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

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率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即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当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剌激总需求。相反,当总需求过高,即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者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前者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后者称为紧缩性财政政策。政府应该审时度势,逆经济风向行事,斟酌使用扩张的或紧缩的财政政策。这样一套经济政策就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
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英国政府主要采用古典的财政理论。二战后到70年代中期,英国政府采用的基本上是凯恩斯主义的政策。在50和60年代,英国的通货膨胀率平均为3.8%,而失业率仅为1.75%.从美国的情况来看,从30年代初罗斯福新政到60年代初肯尼迪时代的繁荣,在一定限度内,都是运用这套财政政策来提高有效需求的结果。
但是60年代后期以来滞胀局面的出现,使人们对这种政策提出了怀疑。这说明需求管理政策的作用同样具有局限性。批评主要基于下面的事实:(1)需求管理并不很成功。旨在稳定的经济的政策使得经济波动更为频繁;(2)长期增长率并不高。人们认为这是政府只注重短期需求管理的结果;(3)持续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恶化,使得政府不得不采取货币贬值政策;(4)菲利普斯曲线表明的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不复存在,代替它的是高失业和高通货膨胀并存的“滞张”局面。这是60年代以后,出现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相反的局面,说明了凯恩斯需求管理的局限性。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实际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限制因素制约了需求管理作用的发挥。首要的制约作用是时滞。政府认识总需求的变化,制定政策以及政策发挥作用都需要时间。其次是不确定性。实行财政政策时,政府主要面临两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乘数大小难以准确的确定;二是制定政策从开始到实现预定的目标的时间内,总需求特别是投资可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从而导致最初的决策失误。最后外在的不可预测的随机因素的干扰,也可能导致需求管理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
在上面的情况下,许多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思想开始转变。许多经济学派也开始从理论上否定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其中,以货币分析见长的货币主义率先发难。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不只是凯恩斯主义,而且还有货币主义。通常,保守的政党倾向于货币主义,而其他政党则侧重于应用凯恩斯主

义。
(三)有关国民收入决定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的争论 1.古典模型与萨伊定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经济学家大都认为自由的市场经济可以使市场供给等于需求,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济中没有失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他们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运行,认为政府所要做的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即不要发行过多的货币,以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家,其中既包括十九世纪初期的马尔萨斯、李嘉图、萨伊等,也包括马歇尔和庇古等。
(1)产出和就业的古典分析
①自由的市场经济会使所有市场的供求相等。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认为,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都具有完全伸缩性,包括劳动的价格工资和货币的价格利息率。这些具有完全伸缩性的价格会通过市场调节供求使其均衡,最终会使储蓄等于投资。具体分析包括两方面:首先,储蓄等于投资。这是由于利息率具有完全伸缩性。当企业投资兴建工厂或购买机器时,需要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或去资本市场融资,这就是说企业的投资需求意味着企业对资金量的需求,它与利息率成反方向的变动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利息率高,就意味着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就越高,就会抑制企业的投资需求;相反,利息率低,企业获得资金的成本就低,从而刺激企业的投资需求。
上面我们讲了公众对银行,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进行储畜就是对资金量的供给,它与利息率成同方向变动关系。利息率越高,则公众通过储畜所获得的收益也越多,从而刺激储畜,相反利息率越低,则公众通过储畜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少,从而抑制储畜。这是第一点。
(2)进口等于出口。由于汇率具有完全伸缩性,汇率的变动使得一国的进出口相等。这是上面讲的自由市场经济会使所有市场供给相等的问题。
②萨伊定律
古典学派关于经济稳定有一场重要的争论,这中间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776-1832),凭借其对市场经济均衡论和经济自由主义的论述赢得了很多的赞誉,其主要经济思想就是“萨伊定律”。
(3)后凯恩斯模型和通货膨胀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由于滞胀是传统的凯恩斯理论和政策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了一些经济学派对“凯恩斯革命”的反对,以及后凯恩斯主义的发展。
一、货币主义的理论
货币主义也叫货币学派,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一个重要学派,它崇尚经济自由主义。它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被认为是一场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
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个

学派。货币主义发源于美国芝加哥大学,该校经济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被认为是货币学派的领袖。货币主义者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货币数量是基本因素;第二,认为西方国家的滞胀表明凯恩斯主义已经彻底失败,需要新的理论来取而代之。这种观点反映了货币主义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批判西方经济学的论点是否归属于货币主义的标准。货币主义政策的基本原理曾经在英国撒切尔夫人任首相的英国得到比较充分的实施。货币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
(一)新货币数量论
新货币数量论又称为货币需求函数论。弗里德曼等在建立新货币数量论时,继承了旧货币数量关于货币数量的变动在经济生活中起支配作用的基本观点,并利用实证分析做了重新解释。
货币主义认为,货币的流通速度在短期内可以作出轻微的波动,而在长期中是一个不变的数值。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意味着,货币供给量的增加会影响价格,这是从长期来看;从短期来看,货币供给的变动,往往领先于价格的变动,因而货币量的增加不仅会引起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而且也会引起收入的变动。
因此,货币主义得到如下两点重要结论:(1)在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的通货膨胀完全是因为货币供给超过产出增长所致;(2)通过减少货币供给来降低通货膨胀不会导致失业增加。这就是新货币数量论。
(二)自然率假说和菲利普斯曲线 自然率也称为自然失业率或自然就业率,它是货币主义的又一个理论基础。所谓“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在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作用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与零通货膨胀率相适应的失业率。在货币主义看来,自然率的大小取决于实际因素,即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文化传统、自然资源等,而与货币因素无关。
货币主义者从自然失业率的概念出发,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关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的交替关系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我们假设最初经济处于菲利普斯曲线P上面,那么这个时候没有通货膨胀,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在货币主义看来,如果政府扩大货币供给量,那么价格就会高于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这时的工人发现工资上涨,厂商也注意到产品价格提高,从而雇主愿意增雇工人,就业就会增加,失业率就会下降。但是,货币主义认为,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所以说菲利普斯曲线说是暂时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交替关系只有在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不变的条

件下才会成立。
(三)货币主义者的新政策
即货币主义者关于政策的建议
1.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进行需求管理的一个主要手段,货币主义对其采取了否定态度。在弗里德曼看来,以需求管理为宗旨的财政政策最终都是通过货币量的扩张和收缩来实现其经济调节作用的。而扩张性的“过头的反应”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2.货币主义者虽然承认宏观运行的小幅度的波动,但是他们反对用“微调”的办法来熨平波动。其理由是:正确的经济政策虽然有可能起着熨平波动的作用,然而,由于政策的时间滞后,也会产生推波助澜的影响,使得宏观经济的运行更不稳定。权衡得失,他们不赞成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微调”,反对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因为这种政策弊大于利。
3.货币主义者认为唯一可行的政策是货币供给量按固定的比例增长,其增长的比例应等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加上通货膨胀率。货币主义者这一政策的目的在于使货币供给量不要限制国民收入的自然增长。这一政策常常被称为“单一的货币规则”。概括起来讲,货币主义政策主要的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力主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尽量避免国家的干预。 二、现代凯恩斯主义 现代凯恩斯主义是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补充、修正和发展。它包括两大分支:后凯恩斯主义的主流学派和新剑桥学派。 (一)后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派
后凯恩斯主义学派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分支,它又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和索洛等,还有萨缪尔森。由于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大都在美国,因而这一经济学派又被称为美国的凯恩斯经济学派。
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认为,在方法论上,应该应用凯恩斯以前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分析对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进行补充,使宏观的分析与微观的分析“综合”在一起。同时,凯恩斯理论主要是针对萧条状态,也需要对新的经济问题给出答案,因此也应该“综合”其他经济学派的观点。
后凯恩斯主要经济学派对宏观经济的总体看法,可以加以概括。他们同意货币主义的观点,即需求过度膨胀就会导致通货膨胀,而且在经济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不能通过扩大需求而消除的失业。后凯恩斯经济学派尽管与货币主义有些相同之处,但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解释却有所不同。
关于通货膨胀,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认为,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通货膨胀不完全是过度需求造成的结果。其中原因包括:(1)某些部门的需求过剩和其他某些部门的工资下降“粘

性”的存在;(2)70年代出现的成本增加,比如石油价格的增加;(3)工人对实际工资增加的预期过高。
关于失业,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仍然认为是总需求不足的结果。总供给对总需求下降很敏感。当总需求下降时,厂商减少工人和生产。同时,厂商为了维持一定数量的利润又减少库存,从而使得总需求进一步降低。结果,经济中出现失业。 关于滞胀,对于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后凯恩斯主流学派把它归结为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和结构性失业。70年代以来的成本增加导致了通货膨胀。同时,另外的一些原因又导致失业。一方面80年代出现的技术革命使得生产从劳动密集性向技术密集性转化,私有化和世界经济日趋开放等也使得竞争加剧,从而导致结构性的失业大量增加;另一方面,经济中存在一种“延迟”的现象,即既使最初的总需求不足已经消失,失业仍然存在。对于失业为何出现延迟的现象,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给出了许多原因,比如资本存量低、劳动者的技能跟不上、处于就业状态的人排斥他人、厂商保留空余职位以利于调整等。
对于这种情况,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足以应付“滞胀”了。所以后凯恩斯主流学派主张,应付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的基本对策是收入政策,即限制各个生产要素收入的增长率、限制物价上涨的政策;应付结构性失业的基本对策是人力政策。而且,他们还认为,收入政策、人力政策和财政政策应当配合使用,单靠其中某一项政策措施是收效不大的。这些政策配合使用的实质是: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不仅不能取消,而且应当进一步的加强,以实现充分失业和价格稳定。
(二)新剑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又称为后凯恩斯经济学,是现代凯恩斯主义另一个大分支,其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卡尔多、斯拉法等。这一经济学派强调制度和行业因素的重要性以及企业信心的作用。
新剑桥学派认为,由于“冒牌凯恩斯主义”(主要是指后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滥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结果造成财政赤字累累,通货膨胀加剧。同时,对应于总需求的下降,厂商更可能调整产量而不是价格,因此当出现失业时,通货膨胀仍高居不下。所以“滞胀”在很大程度上是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政策的后果。
从政策主张上来看,新剑桥学派反对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派所奉行的赤字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政策、工资与物价管制政策。他们建议削减庞大的政府开支,特别是军费开支,实行严格的进口管制,扶植出口产业,据

说这样既可以缓和通货膨胀,又可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同时,新剑桥学派也极力主张实行收入再分配,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包括下列具体措施:征收高额所得税、遗产税,给低收入家庭以救济;发展公共服务部门以减少失业者和增加公众的福利等。
三、理性预期学派
理性预期学派又称合理预期学派。这一学派维护和发展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着重分析理性预期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对于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这种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卢卡斯和萨金特?巴罗等。
理性预期是指人们进入市场以前,已经充分了解以往的价格变动情况,进入市场以后,又以过去的信息对未来的价格变动作出预测,这样,他们的决策是有根据的,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决策,也不易于被市场上的假象所迷惑。据此,并根据自然率据点说,理性预期学派认为通货膨胀与失业在短期内也不存在交替关系,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也是垂直的。
在理性预期的理论中,货币被认为不可能给经济生活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产生系统性的影响。只是在公众掌握的信息不充分,对价格预期出现误差的情况下,也就是在公众对未来的价格变化趋势判断不确切的情况下,货币才对产量或者收入暂时发生影响。但是,一旦公众根据信息做了周密的思考,调整了预期,那么,这种影响就会减弱或者消失。因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是稳定经济的唯一有效方式。
这是上面讲的第二个大问题。
第三个大问题金融制度、金融市场、货币和货币政策利息率 先讲一个问题,金融制度。 一、金融制度 1.关于金融制度的概况 一般来讲,凡是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为金融机构。由于金融活动有两类,直接金融与间接金融,相应地说,金融机构可以分为直接金融机构和间接金融机构。 间接金融机构是资金余、缺双方进行金融交易的媒介体,如各种类型的银行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直接金融机构就是筹资者和投资者双方牵线搭桥的证券公司、证券经济人以及交易所等。
直接金融机构与间接金融机构的区别:间接金融机构要通过各种负债业务活动聚集资金,然后再通过各种资产业务活动分配这些资金;直接金融机构主要是促成贷款人和借款人建立借贷关系,在借贷双方之间进行资产负债业务经营活动并非其主要业务。直接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部分,已经做了介绍,这里就不直接讲了。间接金融机构又称金融中间机构。由于金融中间机构是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国民经济资金的运

动来看,金融中间机构又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通常所讲的金融机构,就是指金融中间机构。
一般来说,世界各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多种银行体制,也就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这种体制也称二级银行体制;另一种是单一银行体制,即建立单一的国家银行,另外仅建立几个国有专业性的银行,如储蓄银行、外汇银行、投资银行等。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多属于第一种类型。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许多国家在过去很长时期里采用的是第二种金融机构体系。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资金集中和分配的主要渠道是财政。银行集中和分配一部分信贷资金,也是层层集中到总行,再由总行以指令性计划的形式,层层分配到各级银行。银行成了单纯的会计、出纳部门,这样就不需要多设机构。有一个大统一的国家银行就可以了,设立几个专业银行也不过是专门行业的会计、出纳部门而已。
随着我国市场化的改革取向的逐步推进,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二级银行体制,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主要以二级银行体制为主,具体分析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上面是金融制度的概况。
2.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及其相互关系。
中央银行。各国的中央银行或类似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机构,都处于金融机构的体系核心地位,担负着管理商业银行、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的责任,并通过它们对整个国民经济发挥宏观调节性的作用。中央银行是金融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但它不同于一般国家行政管理机构,除特定的金融行政管理职责,采取通常的行政管理方式之外,其主要管理职责都属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即以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如货币发行权、利率和贷款量的控制权等,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国家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管理、控制和调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有三大职能:
(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所谓发行银行就是垄断货币的发行权,称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货币的发行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中央银行调节金融活动提供资金力量。这是三大职能的第一点。
(2)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是最能体现中央银行这一特殊金融机构性质的职能之一。一方面作为银行国有的业务特征,办理“存、放、汇”,仍是中央银

行的主要业务内容。只不过业务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企业和个人,而是商业银行和其它的金融机构。另一方面,作为金融管理机构,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的活动施以有效的影响,也主要是通过这一职能。这一职能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最终的贷款人、组织全国的清算三个方面。这是第二个职能。
(3)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中央银行作为国家银行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代理国库
2.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
3.对于国家给予信贷支持
4.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币
5.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另外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银行还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出席各种国际会议,从事国际金融活动,以及代表政府签订国际金融协定。在国内外经济金融活动中,充当政府的顾问,提供经济金融情报和经济决策的建议。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是西方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力量。它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为顾客提供各种服务。其中通过办理转账、结算,实现国民经济中的绝大部分货币周转,同时起着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
商业银行的资产多由准备金、证券和贷款组成。准备金来源是为了存款人提取存款而准备的款项,现在已经成为中央银行控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手段。商业银行必须依法按一定比例,把存款中的一部分留存起来,这部分的款项构成了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是商业银行的另一项重要资产。按规定商业银行可以购买各级政府发行的债券和其它证券,这些证券到期还本付息。贷款是商业银行最大的一笔资产,商业银行可以向工商企业或个人发放各种形式的贷款。
专业银行。专业银行是经营指定范围业务和提供专门性的金融服务机构,专业银行一般按照服务对象和存款资金性质进行划分。包括:开发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不动产抵压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银行等。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制度规定。作为金融体系,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通过制度规定相互联系,其中重要的制度规定有以下两个方面:
1.银行的准备金制度。为了支付给前来取款的顾客,银行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的现金。如果银行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息收入,过多的将资金借贷出去,会出现客户前来取款,而银行却无力支付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人们立刻会怀疑该银行的信誉,可能会爆发“挤兑”风潮。银行不可

能立刻收回所贷出的资金,因而可能会迫使该银行倒闭。这是第一。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商业银行必须保存一定比例的现金,这就是法定准备率,按法定准备率提取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的一部分是银行库存现金,另一部分是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账户上,由于商业银行都想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他们会把法定准备金以上的那一部分存款当作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或用于短期债券投资。这是准备金制度。
2.再贴现制度。由于中央银行是最终的贷款人,因而,通常的商业银行在需要现金时往往把未到期的票据到中央银行换取现金,即贴现。与客户向商业银行贴现相区别,商业银行到中央银行的贴现称为再贴现。在再贴现过程中,中央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贴现率。由于贴现率意味着商业银行贴现成本,因而高贴现率使得商业银行减少贴现数额,低贴现率则促进商业银行增加贴现数额。这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这些规定之间的关系。
这是讲的第一个问题,金融制度的概况,二小点,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中央银行及商业银行间的关系。
二、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的融通活动,它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领域。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金融活动或金融商品的买卖,是通过市场进行的,所以金融市场就是货币资金买卖活动的总和。在金融市场上各方参与者以金融工具为媒介汇合各种货币资金,共同决定资金交易的价格,开展金融商品的交易,由市场来沟通资金的供需,实现货币资金的融通。根据资金供需双方在融资时接触与联系的方式不同,融资的方式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分别。前者是指资金供给方与资金需求方直接接触,互相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方式。后者则是资金供需双方不直接接触,通过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等中介进行融资活动。因此金融市场可分为广义金融市场和狭义金融市场。前者既包括银行和其它的金融机构所进行的间接融资活动,又包括资金供求双方运用各种金融工具直接进行的融资活动。狭义的金融市场是专指直接的融资活动。主要介绍广义的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有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之分。
如果金融交易汇聚于某些固定的场所进行,那就称之为有形金融市场。初期的金融市场主要是有形市场。随着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以来,各种金融交易越来越多的不只在某些特定的场所,而是由银行和金融机构通过各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和技术手段完成。因此,现代金融市场实际上是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