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

CFG桩工法

1.1 CFG桩概念

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它是在碎石桩的基础上掺入适量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制后制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桩体。

目前多用混凝土来代替,为素混凝土桩。 CFG桩是一种低强度混凝土桩,可充分利用桩间土的承载力,共同作用,并可传递荷载到深层地基中去,具有较好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

1.2 特点

(1)改变桩长、桩径、桩距等设计参数,可使承载力在较大范围内调整。

(2)有较高的承载力,承载力提高幅度在250%~300%,对软土地基承载力提高更大。(3)沉降量小,变形稳定快,如将CFG桩落在较硬的土层上,可较严格地控制地基沉降量(在10mm内)。

1.3 适用范围

适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地基,如砂土、粉土、松散填土、粉质粘土、粘土、淤泥质粘土等的处理。

1.4 工艺原理

机械成孔后灌注(压灌)素混凝土成桩

1.5 工艺流程(2):

桩位放线→桩机就位→调整桩机垂直度→确定钻进深度标识→润湿泵管→成孔至设计标高→泵送CFG桩混合料至设计标高→清理桩间土→凿桩头→桩身质量检验

1.6 材料要求及配合比

碎石:Φ20~Φ50mm,杂质含量小于5%;

石屑:Φ2.5~Φ10mm,杂质含量小于5%;

粉煤灰(F):Ⅲ级;

水泥(C):P.O42.5

混合料配比:C7~C12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密度≥2t/m3。

最佳石屑率:约25%;

W/C:1.0~1.5;

F/C:1.0 ~1.65;

1.7 施工要点

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坍落度宜160~200mm;振动沉管灌注:坍落度宜30~50mm。

拔管速度:一般土层为1.2~1.5m/min;淤泥为0.8~1.0m/min。

桩顶应高出设计标高500mm。

清土和截桩时,不得造成桩身断裂和扰动桩间土。

褥垫层铺设宜采用静力压实法。厚度一般100~300mm

1.8 CFG桩质量控制措施

(1)桩位偏移

(2)桩身桩头混凝土强度

(3)桩身夹泥

(4)桩身气泡

(5)桩身断裂

(6)桩身外观形状不规则

复合地基

1复合地基概念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曾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根据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将复合地基分成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和水平向增强复合地基两类,又把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分成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复合地基三种。

2加固机理

3褥垫层

4复合地基与桩基的区别

5承载力计算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spk=m(Ra/Ap)+β(1-m)fsk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up∑qsiLi+qpAp

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

fcu≥3Ra/Ap

高真空排水强夯法

1高真空排水强夯法

对于有较丰富地下水的粘性土、粉土软弱地基的处理,若单采用强夯,由于土体中地下水的渗透性小,难以及时排除,造成了土体内存在有较大的水压力,致使强夯效果不明显。

在强夯之前采取适当措施以降低地下水位,但由于粘性土及粉土的渗透系数小,若采用塑料排水板或轻型井点等,一般无法达到很好的降水效果,而且排水的时间较长。

最佳的方法就是采用高真空排水(排水时间一般为4~5天)。高真空排水的施工工艺与轻型井点降水相差不多,但是工作原理却不尽相同,它对真空度的要求更高。

2高真空排水施工

根据土层的含水量、渗透系

数和赋存状态。分深层排水井点和浅

层排水井点。深层排水井管布设为

3.5m×

4.Om,深度为8m。浅层排水

井管布设网度为 3.5m×6.Om,深度

3~5m。排水井点布置如下图。

3高真空排水施工顺序

高真空排水分两遍进行,第一遍排水时间为7~l0天。孔点滤头最大入土深度6~8m,软土中可另增设孔点。第一遍排水后进行第一遍强夯;第二遍排水时间为5~7天,与第一遍呈梅花形布置,有软土时高真空排水时间为8天。第二遍高真空排水后进行第二遍的强夯施工。

4排水管布设

高真空排水时,每台机组拟同时连接70~l00个井点管。排水井点的滤头采用DN75的钢管,长度0.8m,支管采用DN40的钢管,总管采用DN75钢管。总管与支管之间采用软管连接,连接的接头应严密。

5第一遍排水管安装

第一遍高真空排水时,采用高压水泵水冲成孔。射水成孔后,再埋高滤管及井点管进行真空抽水。孔内按设计要求回填砂及粘土。

6第二遍排水管安装

第二遍高真空排水时,采用振动沉桩机将带有通气桩尖的钢制桩管沉入土中的设计深度,然后慢慢拔出桩管,在土中形成桩孔。桩孔成形后,再埋设滤管及井点管,并在管的四周按设计要求回填砂及粘土。后再进行高真空排水。

高真空排水井管包括外围封管和施工区内真空降水管两部分组成。

7降水井点设备

降水设备为带平衡装置的可调真空系统,

系统包含高真空泵、平衡器、射流泵等。高真空

泵的真空度(750mmHg,排气量)100L/s。

l-过滤箱;2-平衡器;3-真空调节阀;

4-副水气分离器:

5-射流泵:6-真空泵;7-进水管;8-出水管

8高真空排水的施工工艺流程

强夯施工

强夯分两遍进行,第一遍夯点间距为5m

×5m,8~10击;第二遍夯点间距亦为5m×5m,

与第一遍夯点成梅花形布置,8~10击。道面区强夯

的点夯夯击能量为2500KN·m,道肩区强夯的点夯

夯击能量为2000KN·m。

施工控制

(1)在夯区四周设控制桩,要求控制桩距离强夯边界线15m,P、H向每隔40m设一控制桩。同时,在夯点位置用钢钎打眼,白灰灌实。夯点测放要准确,放线误差不超过5cm。

(2)在正式强夯施工前,先作试验段施工,以确定强夯施工的具体参数。

(3)强夯施工前,应在整平的施工场区按10m方格网布点,测量开夯面以下5m深度以内(O.5m、lm、2m、3m、4m、5m深)土的含水量。

(4)在施工现场周围应预先设置足够数量的P、H坐标桩,并妥善保护。在施夯的场地上,依据夯点布置图准确放线,第一、二遍夯位以5m×5m的方格网定位,每个5m×5m

方框为一个夯位。

(5)由于本工程场地地质条件特殊,为将土体中的孔隙水迅速排出加固现场,在加固区内设置碎石盲沟,盲沟间距为20~30m,盲沟宽50cm,盲沟深40cm,并与施工区外布设排水沟相连,以利于在夯击过程中的场地排水,防止坑内积水影响施工。

(6)在强夯施工前,应认真查明强夯周边范围的地下构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开挖隔震沟等),以免因强夯施工而造成损坏。

高真空击密法主要具有下述特点:

一是工期短:单位面积施工工期为10~25天,是常规工法的1/3~1/2;

二是造价低:工程造价是常规工艺的40%~80%;

三是质量可控:有效控制软土含水量、密实度、工前沉降和差异沉降,快速提高承载力,克服真空度沿塑料排水板深层衰减及塑料排水通道的存在工后沉降较大的缺陷,弥补了强夯法对饱和软土易形成“弹簧土”的缺陷;

四是施工环保:属力学物理变化,无需添加剂。

高真空击密法具有五大创新:

一是在夯前采用高真空系统,合理控制施工参数,减小了饱和土的饱和度,使规范“饱和软土不宜强夯”成为过去;

二是高真空结合合适的变能量动力击密,扩大了规范的真空井点在低渗透性土中排水的应用范围;

三是由于数遍高真空的作用,缩短了软粘土二遍夯击间隔时间,软土强夯的间隔时间从规范“不小于3-4周”缩短为“5-10天”,大大节约了工期;

四是通过高真空击密,使浅层地基(10m内)形成超固结硬壳层,改善地基的受力性能;由于深层软土不形成排水通道,深层软土工后沉降将明显减小;

五是大面积加固,对地基有一定的降水预压作用。

新理论提出:

目前已经形成了“压力差排水”、“超固结硬壳层”和“硬壳层作用不留排水通道工后沉降”三大计算理论,近年又新开发了“新型高真空变能量交叉击密”技术、“HVDM+桩基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低位高真空分层预压击密软地基处理工法”等一批领先国际水平的专利技术。

预压法

3.5.1 预压法概述

预压法是在建筑物建造前,对建筑场地

进行预压,使土体中的水排出,地基逐渐固

结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预压法适用于

处理淤泥、淤泥质土和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

1)袋装砂井

平面一般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

置,砂井常用直径为70~120mm。装砂袋

一般采用聚丙烯编织布或玻璃丝纤维布、

黄麻片、再生布等。砂井的灌砂量应按井

孔的体积和砂在中密状态时的干密度计

算,其实际灌砂量不得少于计算值的

95%。灌入砂袋中的砂宜用干中粗砂,并应灌制密实,粘粒含量不应大于3%。

袋装砂井的成孔常用各种套管式的振动打设机械,如履带臂架式、步履臂架式、轨道门架式、吊机导架式等打设机械。所用套管的内径宜略大于袋装砂井的直径。

袋装砂井施工是先用振动、锤击或静压方式把套管沉入地下,然后向套管中放入预先装好砂料的圆柱形砂袋,最后拔起套管将砂袋充填在孔中形成袋装砂井。也可先将套管沉入土中,放入袋子(下部装少量砂或吊重),然后依靠振动锤的振动灌满砂,最后拔出套管。

(2)塑料排水板

塑料排水板由芯板和滤膜组成。

渗流水通过滤膜渗入到芯板沟槽内,再通过沟槽从排水垫层中排出。塑料排水板有槽型排水板和多孔型板两大类。槽型排水板多采用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板芯;多孔型板一般采用耐腐蚀的涤纶丝无纺布制作。滤膜材料一般采用耐腐蚀的涤纶衬布,涤纶衬布泡水后的强度应满足要求,并应有较好的透水性。

塑料排水板主要施工设备是插板机,基本上可与袋装砂井打设机械共用,只须将圆形导管改为矩形导管。每次可同时插设两根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必须采用桩尖以防止打设塑料板时淤泥进入导管内,并对塑料带起锚固作用,避免拔出。常用桩尖形式有圆形、倒梯形和倒梯楔形三种。

塑料排水板施工工艺流程:定位→将塑料排水板通过导管从管下端穿出→将塑料板与桩尖连接,导管下端贴紧桩尖并对准桩位→打设导管同时跟入塑料排水板→拔管→剪断塑料排水板。

排水板向上拖带超过0.2m以上,应进行补打。排水板需接长时,为减小板与导管的阻力,应采用在滤水膜内平搭接的连接方法,搭接长度应在200mm以上,以保证输水畅通和有足够的搭接强度。

(3)水平排水体施工

砂井顶面铺设排水砂垫层,以连通各个砂井将水排到场地以外。砂垫层厚度不小于500mm。砂垫层应采用透水性好的材料,其渗透系数一般不低于1×10-2cm/s,同时能起到一定的反滤作用。垫层材料通常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一般不宜采用粉、细砂。也可采用连通砂井的砂沟来代替整片砂垫层。

(4)堆载预压

荷载一般宜取等于或略大于建筑物基底压力。为了保证建筑范围内的地基得到均匀加固,堆载的顶面宽度应不小于建筑的底面宽度。预压荷载应分级逐渐施加,确保每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并注意控制每级加载量的大小和加荷速率,使之与地基的强度增长相适应。在前一级荷载作用下,应待地基达到一定固结度后再施加下一级荷载。特别是在加载后期,更须严格控制加荷速率,防止因整体或局部加荷量过大、过快而使地基发生剪切破坏。

一般堆载控制指标是:最大竖向变形量不应超过10~15mm/d;边缘水平位移不应大于5mm/d;孔隙水压力不超过预压荷载所产生应力的50%~60%。

预压时间应根据建筑对地基的要求以及固结情况确定,一般达到如下条件即可卸载:

1)地面总沉降量达到预压荷载下计算最终沉降量的80%以上;

2)理论计算的地基总固结度达80%以上;

3)地基沉降速度已降到0.5~1.0mm/d。

3.5.3 真空预压法

(1)真空预压法以大气压力作为预压荷载,先在需加固的软土地基表面铺设一层透水砂垫层或砂砾层,在砂垫层内埋设渗水管道,再在其上覆盖一层不透气的塑料薄膜或橡胶布,四周密封好与大气隔绝,渗水管道与真空泵连通进行抽气,使透水材料保持较高的真空度,在土的孔隙水中产生负孔隙水压力,将土中孔隙水和空气逐渐吸出,从而使土体固结。为了加速孔隙水的排出,真空预压法必须设置砂井或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等竖向排水系统。(2)真空预压法适用于饱和均质粘性土及含薄砂夹层的粘性土,特别适用于新淤填土、超软土地基的加固。对于在加固范围内有足够水源补给的透水层又没有采取隔断水源补给措施时,不宜采用真空预压法。

(3)真空滤水管

采用钢管或塑料管材,应能承受足够的径向压力而不变形。滤水管上梅花形布置滤水孔,孔径一般为Φ8~10mm,孔间距50mm;管上缠绕直径3mm铁丝,外包尼龙窗纱布一层,最外面再包一层渗透性好的编织布或土工纤维或棕皮,见图2-13。滤管在砂垫层中水平分布埋设,一般采用条形或鱼刺形布置(见图2-14),在滤管上部应有100~200mm厚的砂覆盖层。

(4)密封膜常用聚氯乙烯薄膜,密封膜热合时宜用两条热合缝的平搭接,搭接长度应大于15mm。一般铺设3层。密封膜四周密封方法:在离基坑线外缘2m开挖深0.8~0.9m 的沟槽,将薄膜的周边放入沟槽内,用粘土或粉质粘土回填压实,或采用板桩覆水封闭。

a)挖沟覆土密封;b)围堰内覆水密封;c)板桩密封;d)板桩墙加沟内覆水密封

1-密封膜;2-填土压实;3-板桩;4-覆水

(5)真空预压设备由真空泵和配套设备组成。

真空泵一般用射流真空泵,由射流箱和离心泵组成。真空泵的设置应根据预压面积大小、真空泵效率以及工程经验确定,每块预压区宜设两台真空泵。配套设备有集水罐、真空滤水管、真空管、止回阀、阀门、真空表、密封薄膜等。

(6)真空预压法的工艺流程为:地质调查→排水设计→排水砂垫层施工→打设竖向排水体→埋设真空分布管→铺设密封膜→安装真空泵、连接管路→抽真空→观测→检验效果。

当面积较大,宜分区预压,分区间隔距离以2~6m为佳。真空预压结束后,应清除砂槽和腐植土层,避免在地基内形成水平渗水暗道。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 为了在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 1.0.3地基处理除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 1.0.4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经处理后的地基计算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的有关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 地基处理ground treatment 提高地基强度,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2.1.2 复合地基composite foundation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 2.1.3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值。 2.1.4 换填垫层cushion 挖去表面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的垫层。 2.1.5 加筋垫层reinforced cushion 在垫层材料内铺设单层或多层水平向加筋材料形成的垫层。 2.1.6 预压地基preloading foundation 对地基进行堆载预压或真空预压、或联合使用堆载和真空预压,形成的地基土固结压密后的地基。 2.1.7 堆载预压drift preloading 对地基进行堆载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 2.1.8 真空预压vacuum preloading 通过对覆盖于竖井地基表面的不透气薄膜内抽真空排水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 2.1.9 压实地基compacted foundation 利用平碾、振动碾或其它碾压设备将填土分层密实的处理地基。 2.1.10 夯实地基rammed foundation 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密实的处理地基。 2.1.11 挤密地基compaction foundation 利用横向挤压设备成孔或采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共同作用下,将松散土层密实的处理地基。 2.1.12 砂石桩复合地基sand-gravel columns composite foundation 将碎石、砂或砂石挤压入已成的孔中,形成密实砂石增强体的复合地基。 2.1.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cement fly ash-graval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等混合料加水拌合形成增强体的复合地基。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要在地基情况良好的场址建设,有时还不得不在地基情况恶劣的情况下建设,这时候就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另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使得地基所承受的荷载越来越大,对变形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地基处理的意义是越来越重要,地基处理已经成为制约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选择一种既能满足工程需求,又能节约投资的设计、施工和验算方法,已经刻不容缓的摆在工程建设人员面前。关键字:处理、发展、性能、深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3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软土地基上直接建造建筑物或进行填土时,地基将由于固结和剪切变形会产生很大的沉降和沉降差异,而且沉降的延续时间长,因此有可能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另外,由于其强度低,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往往不能满足工程要求而产生地基土破坏。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对软弱地基土进行改造和加固,改善地基土性能,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和渗透,确保上面的基础和建筑物耐久性以及安全使用性能。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情况复杂,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的地质结构很多,这就需要工程人员在选址、勘探、设计、施工各个环节都要额外重视。一、目前地基处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随着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我国地基处理技术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各种地基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事情都有双面性,地基处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目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只重视总包单位资质水平,对操作技术人员的资质水平要求低。另外,多数施工操作人员素质低,他们中很多人是农民工,上岗前没有经过系统的技术培训。地基处理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是很健全,操作规范不是很完善。目前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理论还是比较落后,对地基处理各种工法及一般理论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地基处理质量检验措施不完善,不少工法施工的工程质量缺乏保障。由于我国机械以及高精尖设备制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强制性条文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强制性条文13条: 3.0.5处理后的地基应满足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地基处理的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经处理后的地基,当在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验算;2、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造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3、对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造物,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4.4.2 换填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应分层进行,并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上层。 5.4.2 预压地基竣工验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排水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内和竖井底面一下受压土层,经预压所完成的竖向变形和平均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2、应对预压的地基土进行原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 6.2.5 压实地基的施工质量检验应分层进行。每完成一道工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时,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6.3.2 强夯置换处理地基,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6.3.10 当强夯施工所引起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邻近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或防振措施。 6.3.13 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承载力检验根据静载荷试验、其他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综合确定。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除应采用单墩静载荷试验进行承载力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密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 7.1.2 对散体材料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密实度检验;对有粘结强度复合地基增强体应进行强度及桩身完整性检验。 7.1.3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验收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有粘结强度的复合地基增强体尚应进行单桩静载荷试验。 7.3.2 水泥土搅拌桩用于处理泥炭图、有机质土、pH值小于4的酸性土、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土,或在腐蚀性环境中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使用时,必须通过现场和室内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7.3.6 水泥土搅拌桩干法施工机械必须配置经国家计量部门确认的具有能瞬时检测并记录出粉体计量装置及搅拌深度自动记录仪。 8.4.4 注浆加固处理后地基的承载力应进行静载荷试验检验。 10.2.7 处理地基上的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观测,直至沉降达到稳定为止。

地基处理常规方法

地基处理常规方法介绍及设计、施工管理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地基处理的目的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对不能满足建筑要求的地基(包括软弱地基和不良地基,如软粘土、冲填土、杂填土、饱和粉细砂、湿陷性黄土、泥炭土、膨胀土、冻土、盐渍土、岩溶等)进行改造,以增加其强度、稳定性,减少地基变形,消除液化性。经过处理后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不同的地基土有不同的工程特性,不同建筑物对地基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处理的目的和处理方法是有别的。 地基处理按处理原理和作法大致可分为排水固结法、振密挤密法、置换及拌入法和加筋法四大类。 二、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常用的不良地基处理方法可归纳为十三类,见下表。 类型处理方法适用范围 换填垫层法砂石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工业及民用废渣垫层厚度不超过3m的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暗沟 预压法堆载及真空预压、降水预压、联合预压大厚度淤泥、淤泥质土及 饱和的冲填土 强夯、强夯置换法动力固结砂土、碎石土、低饱和度粉土 与粘性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 振冲法 振冲挤密与置换振冲置换适用于砂土、粉土、粉质粘土、素填土、杂填土,振冲挤密适用于粘粒含量不大于10%的中粗砂 砂石桩法振动或锤击成桩松散砂土、粉土、素填土、杂填土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CFG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振动沉管灌注,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粘性土、粉土、黄土、砂土、 素填土、淤泥质土 夯实水泥土桩法冲击、沉管、螺旋钻探及人工洛阳铲成孔地下水位以上的 粉土、素填土、杂填土、粘性土,处理深度小于10m 水泥土搅拌法用水泥或其它固化剂、外渗剂进行深层搅拌成桩,分干、湿两类方法处理深度不大于15m的淤泥、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 高压喷射注浆法用单管法、双重管法、三重管法进行高压旋喷注浆(水泥或化学浆液)高强度、高变形要求的淤泥、淤泥质土、粘性土、粉土、砂土、人工填土、黄土的地基处理或托换、纠偏工程

铁路地基处理技术

铁路地基处理技术 目前在马来西亚半岛挠万和美罗之间正在建造长达110公里列车时速高达160的高速铁路项目。在地面的改进方法中,工程中采用了碎石桩置换振动,干土深层搅拌法(水泥柱),单桩帽的土工格栅加筋式路堤以及单桩帽的拆卸/更换工作。本文提供了一个详细的阐述对振冲置换法的设计和实施以及深层土壤混合处理方法在工程中的使用采用承载板试验利用现场仪器操作监测石柱的性能和讨论土搅拌地基处理的方法。本文还简要概述了其他的一些处理方法在这一高速铁路项目如单桩土工格栅路堤以及拆卸/更换工作。 1. 简介。 电气化高速铁路项目运行在马来西亚半岛雪兰莪州的挠万与霹雳州的美罗之间总长度超过110公里。图1显示项目站点在马来西亚半岛的位置。该项目的岩土工程设计包括用现有的基础为时速高达160的交通荷载做地基处理。客户的设计要求是在六个月内最大的工后沉降在25毫米内,在长达10米的弦允许10毫米的沉降差异。另外,固结度应达到不低于85–90%的程度。所需的边坡长期稳定的最小安全系数为1.5。由于严格的结算限制和项目的快速轨道的性质,一系列的地面技术的改进必须与软土或松砂所适应的高填方路堤的位置进行确定。因此,必须确保地基在沉降及边坡稳定性具有足够的性能以及所需的工期内完成该项目。 本文提供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对振捣替代石柱和干土深层搅拌法处理方法在工程中应用。振捣置换振冲碎石桩是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大型桩所回填粗粒材料由特定深度的振动器装置安装在土壤中。干燥的土壤深层搅拌技术是一个石灰–水泥柱法的发展。本文还简要地讨论了桩承式路堤土工格栅以及它的拆卸和更换,这也是本项目采用的处理方法。 该项目的铁路路堤高度范围从1到12米不等,路基顶部最小宽度为14.9米,高度小于10米,宽度为24.9米的路堤高度大于10米。该路堤的边坡坡度为1 :2。路堤的两边设有宽3米高度大于5米的马道。项目中遇到的土壤是达30米的深处的软质淤泥和粘土以及松砂的高度可变的混合物。两种方法由于结构约束所需的处理过程:(a)新路线需要修两个新轨道其要求对路基全宽的治理;(b)对现在存在由后来改造成的轨道及新修建的轨道进行治理。第一阶段治疗只是为新的轨道下的路基宽度。第二阶段的治疗包括一旦列车运营已经转移到新的轨道时对改造轨道进行处理。 2. 石柱振捣置换法

地基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地基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龚晓南 (浙江大学) 1引言 地基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灰土垫层在我国的最早应用年代难以考证。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地基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工程建设的需要促进了地基 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功能化,交通高速化,城市建设立体化,综合改善人居环 境已成为现代土木工程的特征。1984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为了适 应工程建设对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的要求,在浙江大学成立地基处理学术委员会。20多年来,我国地基处理技术发展很快,在纪念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分会成立五 十周年之际,如何展望地基处理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地基处理技术水平,是人们关心和重视的问题。本文分简要回顾、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学会主要工作、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发展展望几个方面谈谈个人意见,抛砖引玉,不当之处,请同行指正。 2简要回顾 表1给出几种地基处理方法在我国应用的最早年份。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地基处理技术是改革开放后发展或引进的。为了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高压喷射注浆法、振冲法、强夯法、深层搅拌法、土工合成材料、强夯置换法、EPS超轻质填料法等许多地基处理技术从国外引进,并在实践中发展;许多已经在我国得到应用的地基处理技术,如排水 固结法、土桩和灰土桩法、砂桩法等也得到不断发展、提高;近二十多年在工程实践中还 发展了许多新的地基处理技术,如真空预压法、锚杆静压桩法、孔内夯扩碎石桩法、低强 度桩复合地基法、刚性桩复合地基法等。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地基处理技术发展很快,主 要反映在下述三个方面: 表1部分地基处理方法在我国应用最早年份 地基处理方法年份 普通砂井法 50年代 真空预压法 1980 袋装砂井法 70年代 塑料排水带法 1981 砂桩法 50年代 土桩法 50年代中 灰土桩 60年代中 振冲法 1977 强夯法 1978 高压喷射注浆法 1972 浆液深层搅拌法 1977 粉体深层搅拌法 1983 土工合成材料 70年代末 强夯置换法 1988 EPS超轻质填料法 1995 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法 1990 刚性桩复合地基法 1981 锚杆静压桩法 1982 掏土纠倾法 60年代初 顶升纠倾法 1986

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平浩

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平浩 发表时间:2018-03-12T14:40:02.6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作者:平浩朱小帅 [导读] 摘要: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 211100 摘要: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从地基处理原因及对象、地基处理原则和方案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和适用范围、地基处理技术中的问题及未来展望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方案选择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式各样的建筑也随之应运而生,不管是什么样的建筑工程,都要从基础开始,而基础又都是从地基生根,地基处理的好坏对建筑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地基的处理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程序。地基土层存在着年代远近不同,埋藏深度不同,分布疏密不同,范围大小不同等毫无规律可循的特点。只有做好地基处理工作,才能避免地基之上建筑的安全隐患。 1地基处理技术简述 近年来,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建设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为有效减少占用良田耕地,建设项目正向地基更加复杂地区转移,对地基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目前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夯实法、换填法、振冲法、预压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砂(碎)石桩法、水泥土搅拌桩法、CFG桩法、石灰土挤密桩法、柱锤冲扩桩法、单液硅化法和碱液法等等,从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来看,还有一些复合地基处理技术,如粉喷桩与CFG桩结合技术、强夯法与碎石桩结合技术、地下连续墙辅助技术等。总体思路是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地基的承载力,防止地基出现沉降变形,利用桩基技术把上部荷载传导到深层良性地基,辅助地下连续墙为地基提供侧向支护,因此来改善地基的透水性,降低地基的压缩力,起到加固稳定地基的作用,达到确保结构质量和安全的目的。 2地基处理工程的有效性 2.1重视地质勘察的准确性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应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建设项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要预防地基基础工程事故的发生,首先必须对项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正确地了解和分析。而做好工程勘察工作的关键是根据建设项目工程特点和设计使用年限等因素,合理规划确定勘察任务和目的。地质勘查工作为工程设计提供着举足轻重的参考资料,因此绝不能忽视,更不能弄虚作假,特别是对于一些复杂、软弱地基而言,更应慎重对待。 此外,还应重视钻孔的布置和深度的选择。如果钻孔深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那就不能正确地计算出地基土层的沉降以及地基的承载力;如果钻孔位置设计不合理,钻孔点布置数量不足,同样不能反映出项目工程地质的不均匀性和层理的不一致性,这样就会引起上部结构的翘曲和弯折甚至出现断裂,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和巨额的经济损失。 2.2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地基基础的设计应结合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以及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等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在经济适用的前提下,保证工程项目的主要承重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发生断裂或损坏。 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计算基础的实际土压力,若对勘察报告提供的建议值产生怀疑,可以采取荷载试验进行验证。施工单位在天然地基上建造大中型项目时也应复核地基承载力设计的合理性。一旦出现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沉降倾斜,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勘察、设计、监理及业主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地基及结构发生严重破坏。 3地基处理新技术应用 3.1钢筋混凝土疏桩复合地基 钢筋混凝土疏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地基处理技术,其介于传统概念的复合地基与桩基之间,可以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桩基的承载能力,使桩与土两者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所带来的压力,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把沉降控制在合理可控设计范围之内。它与桩基承受荷载相比的最大优点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减少一半混凝土用量,不但能够降低工程材料成本,控制建筑垃圾的排放,还能满足设计地基强度等各方面的技术要求。尽管钢筋混凝土疏桩复合地基技术在设计理论上还有待完善,但其节能减排方面的优点,在未来工程中必将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3.2碎石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结合桩基法地基处理的目的是将上部荷载通过桩基自上而下的传导到深层良性地基中去,从而达到提升地基承载力的效果。单一采用碎石桩进行地基处理,其承载能力不够理想,无法满足复杂条件下地基处理的需要,如果选用CFG桩代替碎石桩承受上部荷载,通过碎石桩消除上部土层的液化问题,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地基承载力,还能够消除水的影响。两种桩基各自发挥自身优势相互结合,可以有效减慢地基沉降速率,从而达到沉降量小而均匀的效果。 3.3粉喷桩与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结合 粉喷桩与CFG桩结合技术是利用两者之间良好的固结能力与天然地基组成复合地基来承载上部荷载的方法,它既能发挥CFG桩高承载力的特点,又能对粉喷桩起到侧向约束作用,进而使两者的相互结合作用增强,达到地基改良处理的目的。此外,粉喷桩还能够有效改善地基土的变形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土体的抗剪强度,有效避免了CFG桩施工过程中对原固结土体的破坏。 3.4强夯法与碎石桩结合 强夯法与碎石桩结合技术是在填土层中先做好碎石桩体,起到对地基土的挤密和排水固结作用,再选择好强夯点,利用外界强夯的冲击力将碎石桩体击散,使碎石沿着桩径挤入四周土层内,最终形成密实的碎石与土体混合的硬壳层和扩径后高置换率的碎石桩复合地基,进而达到对地基的强度、稳定性的提升,满足上部结构承载力要求。在工程应用中,强夯法的运用非常重要,尤其是夯击次数、夯击深度、夯沉量的把控更为关键。一旦控制不好,将会大大影响强夯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根据理论与实践总结,夯击深度应根据现场实际土层厚度和湿陷性来确定,单位夯击量应综合考虑地基的土质属性、结构类型和夯击深度等因素,而夯击次数则由地基土壤性质决定。

建筑地基勘察设计及地基处理技术

建筑地基勘察设计及地基处理技术 繁荣和城市化的加快,建筑物高度的不断提高,建筑风格的日新月异,这些都对建筑基础和地基勘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时常出现的地基处理问题,旨在探索如何开展好建筑地基勘察方案以及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建筑地基;勘察设计;地基处理技术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科学技术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先进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日新月异、屡见不鲜。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在建筑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近几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和城市化的加快,更是加快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同时,摆在每个建筑企业面前的也是更高的行业要求。要求每个建筑企业能够充分了解施工的地质条件和水分环境,从而能够准确的掌握所需的建筑地基勘察数据,并且不断提高数据的准确度。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是,确保建筑地基的承载能力范围、提高稳定性,并且根据地形地质特征,合理的处理好地基的实施工作。要想达到地基的准确性,需在施工前,进行实地的勘察分析,勘察的范围包括有施工周围的岩石构成、地下水存储量、各岩石层的承受力等,并根据数据结果对设计好地基工程。 2、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及其相关要求 (1)首先,需要专业人员绘制出准确的平面设计图纸,通过工作

人员前往实地进行现场的勘察,根据勘察所得的结果,在设计图纸上标明各个建筑物的位置、准确的地形分布和坐标,弄清楚建筑施工中所采用的地基形式、预埋的深度与尺寸以及有针对性的特殊设计等。还需要对建筑物范围各层岩土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计算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有充分的了解。(2)在建筑场地的地震设防区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划分,划分对象为场地类型以及场地类别,在进行有效的划分之后,还应该进行场地与地基地震效应评价,然后根据具体的抗震设防烈度采取不同的且有针对性的措施。如果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在6度以上,则应该划分场地上类型和场地类别。而对于那些抗震设防烈度在7度以上的场地,尚应判定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的地震液化然后再对相应的液化指数进行有效的计算。(3)对地下水的储藏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因为地下水的存在条件对于建筑施工也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设计基坑降水时,应该运用有效的方法获得准确的地下水位变化的范围以及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并且地下水对地层的渗透性能够进行有效分析。(4)基坑开挖是施工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为了保证基坑开挖的顺利进行,应该做好工程勘察工作,并为其提供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要的岩上技术参数。同时,还应该论证基坑开挖、降水等是否会对邻近工程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并进行有效的评价,推荐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提出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建议,尤其是不良地质现象处理的对策。 3、勘察特殊性土时的注意事项 (1)针对黄土湿陷性的注意事项。对工程进行有效的勘察时,易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1总则 1.0.1为了在地基处理的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和质量检验。 1.0.3地基处理除应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外,尚应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 1.0.4建筑工程地基处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经处理后的地基计算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的有关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地基处理ground treatment 提高地基强度,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2.1.2复合地基composite foundation 部分土体被增强或被置换,形成的由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 基。 2.1.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characteristic value of subgrade bearing capacity 由载荷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线线性变形段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 值为比例界限值。 2.1.4换填垫层cushion 挖去表面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的垫 层。 2.1.5加筋垫层reinforced cushion 在垫层材料内铺设单层或多层水平向加筋材料形成的垫层。 2.1.6预压地基preloading foundation 对地基进行堆载预压或真空预压、或联合使用堆载和真空预压,形成的地基土固结压密后 的地基。 2.1.7堆载预压drift preloading 对地基进行堆载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法。 2.1.8真空预压vacuum preloading 通过对覆盖于竖井地基表面的不透气薄膜内抽真空排水使地基土固结压密的地基处理方 法。

地基处理方法简述及发展现状

二〇一四年度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评审答辩论文 题目:地基处理方法简述及发展现状 作者姓名:赵琛 单位:核工业二〇八大队 申报职称: 专业:岩土工程 二○一四年十一月五日

地基处理方法简述及发展现状 赵琛 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基础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摘要:为了在工程实际当中选择更加准确、更加先进的地基处理技术,本文通过查询、调研、总结等方式简述了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详述了适用地层,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的情况,分析了内蒙古中部地区特殊类型土——黄土的常见地基处理方式。为工程实践的分析选择作出了建议。 关键字: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湿陷性黄土;cfg桩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undation treatment methods Zhao Chen CNCC208 Company of foundation Baotou Inner Mongolia Abstract:In order to choose more accurate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is more advanced,I have done the paper.The main methods of this thesis are the query,research,summary, and the main content are discusses the foundation treatment,describes the applicable formation,summed up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found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s,analysis of the common foundation treatment methods of special type--loess soil in middle areas Inner Mongolia.Make a suggestion for the choice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analysis

地基处理技术要求

地基处理 (一)一般规定 1、应根据设计要求和采用天然地基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地基处理的目的、处理范围和处理后要求达到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2、应结合工程情况,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验和施工条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应了解其它地区相似场地上同类工程的地基处理经验和使用情况。 3、应调查邻近建筑物、地下工程和管线等情况。 4、了解施工场地的环境情况。 (二)松软地基的处理 1、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宜采用换填垫层法。 2、换填垫层法施工应根据不同的换填材料选择施工夯实机械,粉质粘土、灰土宜用蛙式夯、快速冲击夯,砂石等宜用振动夯等。 3、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垫层的分层铺填厚度宜为200mm~300mm,为保证分层压实质量,应控制机械碾压速度。 4、粉质粘土和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2%以内;粉煤灰垫层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4%以内。最优含水量宜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按当地经验取用。 5、当垫层底部存在古井、古墓、洞穴、旧基础、暗塘等软硬不均匀的部位时,应根据建筑物对不均匀沉降的要求予以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填垫层。 6、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可保留约200mm厚的土层暂不挖去,待铺填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垫层下的软弱土层,防止其被践踏、受冻或受水浸泡。 7、在碎石或卵石垫层底部宜设置150mm~300mm厚的砂垫层,以防止软弱土层表面的局部破坏,同时应防止基坑边坡坍塌。 8、换填垫层施工应注意基坑排水,除采用水撼法施工砂垫层外,不得在浸水条件下施工,必要时应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9、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基坑底土面应挖成阶梯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垫层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人工地基与地基处理新技术

人工地基与地基处理新技术 胡经国 一般将不经过人工加固处理就能在变形、强度(承载力)和稳定性等方面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而将只有经过人工加固处理才能在变形、强度(承载力)和稳定性等方面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如软弱地基),称为人工地基。 按有关《规范》规定,软弱地基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通常,软弱土也包括泥炭、松散的粉细砂等。也就是说,软弱土是指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包括泥炭、松散的粉细砂等。由软弱土构成的地基就称为软弱地基。 在软弱土中,淤泥和淤泥质土在工程上统称为软土。由软土构成的地基称为软土地基。由于软土具有强度低、压缩性高、渗透性弱,并且具有高灵敏度和流变性等特性,因而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建筑物,地基沉降量大、沉降稳定时间长。若不妥善处理,则往往会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过大而导致建筑物开裂破坏,甚至会有因丧失稳定性而发生整体滑动和倒塌的危险。所以,若不作任何处理,则软土地基不能承受荷载较大的建筑物。 本文拟介绍近年来的人工地基与地基处理新技术。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一、软弱地基处理 ㈠、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 据报道,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开发的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是利用水泥作为加固剂,用特别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粘土与水泥浆强制拌和,使软粘土硬结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强度。 这种方法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充分利用了软土,避免了大量挖掘软土和远距离弃土;对软土地基加固效果显著,加固后即可投入使用,并可根据上部结构状况灵活采用柱状、壁状、格栅状等加固形式;地基加固过程中对周围软土无扰动,不会造成软土侧向挤出;施工中无振动、无噪音、无污染;施工机具简单,便于制造和推广使用;适合我国经济技术条件。 这项技术的主要性能指标为:一次加固面积0.71平方米,最大加固深度20米,加固每立方米软土水泥耗量120~180公斤,所需时间12分钟;当水泥掺量为7~15%时,可在短时间内将软土强度提高数十倍到上百倍,使之成为承载力高、变形小、遇水稳定的优质地基。 深层搅拌法适用于加固淤泥、淤泥质土和含水量较高的粘土、粉土等地基。加固后形成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摘要】在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中,技术不断提高和创新,进一步适应着现在建筑的需求。但现状也是不容乐观,仍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 【关键词】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的建筑需求越来越多,地基是建筑的根本,地基处理技术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论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地基处理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学科,它涉及的专业极为广泛,具有实践性强、综合性大、社会性广的专业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腾飞,岩土工程界博采众长,方面广泛引进吸收了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与经验,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创造性地研究与开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基. 1、古代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在我国历史悠久,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和大量丰富的经验。据史料记载,早在3000年前,我国就采用过竹子、木头、麦秸来加固地基;而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采用向软土中夯入碎石等材料来挤密软土。此外,利用夯实的灰土和三合土等作为建筑物垫层,在我国建筑中就更为广泛。 2、现代地基处理技术 建国以来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起步应用阶段。这一时期大量地基处理技术从前苏联引进,最为广泛使用的是垫层等浅层处理法。主要为砂石垫层、砂桩挤密、石灰桩、灰上桩、化学灌浆、重锤夯实、予浸水及井点降水等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为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为应用、发展、创新阶段,是我国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的最主要阶段,大批国外先进地基处理技术被引进国内,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到目前为止,不仅国外已有的地基处理方法被我国专家全部掌握,而且还在工程实践中发展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许多新的地基处理技术,如真空预压法、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技术、孔内夯扩技术等,地基综合处理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目前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 (一)、大直径灌注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广泛应用于软土、黄土、膨胀土、特殊土地基。据估计,近年我国应用大直径灌注桩数之多堪称世界各国之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四、《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基本规定 3.0.5按地基变形设计或应作变形验算且需进行地基处理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 3.0.6 受较大水平荷载或位于斜坡上的建筑物及构筑物,当建造在处理后的地基上时,应进行地基稳定性验算。 4换填垫层法 4.4质量检验 4.4.2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应在每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铺填上层土。 5预压法 5.4质量检验 5.4.2预压法竣工验收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排水竖井处理深度范围内和竖井底面以下受压土层,经预压所完成的竖向变形和平均固结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2 应对预压的地基土进行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 6强夯法和强夯换法 6.1一般规定 6.1.2强夯置换法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

6.3施工 6.3.5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6.4质量检验 6.4.3强夯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强夯置换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除应采用单墩载荷试验检验外,尚应采用动力触探等有效手段查明置换墩着底情况及承载力与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对饱和粉土地基允许采用单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代替单墩载荷试验。 7振冲法 7.4质量检验 7.4.4振冲处理后的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8砂石桩法 8.4质量检验 8.4.4砂石桩地基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9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 9.4质量检验

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地基处理新技术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8-05-28T11:19:23.7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作者:窦桂群 [导读] 摘要:我国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推动了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同时对建筑行业的施工效率的要求也日渐增长,这就要求我国科研人员对于施工技术的探究要不断加深。 河北建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河北 050000 摘要:我国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推动了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同时对建筑行业的施工效率的要求也日渐增长,这就要求我国科研人员对于施工技术的探究要不断加深。而在整个房屋建筑工程当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地基基础的建设,所以地基处理技术是各项施工技术的重中之重,它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由此可见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提高地基处理技术水平,加强对地基处理技术的探索和创新,使地基基础技术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完成地基基础的建设,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相当重要。 关键词:地基处理;新技术;应用 1地基处理技术 1.1旋喷法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旋喷法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是利用高压发生装置使预先配置好的浆液获得巨大的能量后,从注浆管边的喷嘴中高速喷射出来,直接破坏周边土体,使浆液与土体充分搅拌混合,在土体中形成具有一定直径的坚硬的固结体,从而使地基得到加固的方法。此种技术主要应用于软土地基中,主要作用就是用于改善软土的各种缺点,在施工的过程中,旋喷注浆桩地基施工技术操作起来较为简单,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就可以完成施工,大大的节省了施工成本。 1.2挤密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挤密桩法处理的地基为复合地基,是将圆柱形钢质桩管通过冲击或震动的方法打入地基中进行成孔,然后将素土、灰土、水泥土、石灰土等物料回填夯实形成的。挤密桩地基处理法会因为材料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施工方式,当桩身材料为灰土时,要利用重锤辅助施工,利用击打作用将钢管插入至土中,待完成挤密工作之后要将钢管拔出,重新填入灰土,再利用机械对该地进行夯实处理,形成复合地基,这样一来,地基所具备的承载能力就会显著的增强。 1.3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在注浆地基处理施工技术中一般情况下会运用以下两种技术手段:第一种是硅化注浆处理技术,利用硅酸纳混合溶剂固化的凝结性,将该溶剂注入地基深处,待其凝固之后来提升地底深处土质的硬度,从而提高地基的硬度。第二种是混凝土注浆地基处理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混凝土进行一定的处理之后,利用各项技术手段将混凝土注入到地基周围,来增加土质的硬度和强度,进而提升地基的强度。 1.4夯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夯实地基施工技术就是利用大型起重机械,将不良地基的土体夯实,提升地基强度。当不良地基的土体为湿陷性黄土、稍湿的砂土等土质时,就可以利用强夯进行处理,通过起重机械自由下落来撞击土体表面,不同的地基承载力要求对起重机械抬起夯锤的高度要求不同。 1.5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深层密实地基处理技术是利用振冲法对深层密实地基进行施工处理,通过起重机将振冲器吊起来,同时启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利用水泵将高压水流喷向土体中,结合振冲的作用,使水喷向预定的深度,再将碎石等材料填充进去,并实现振动挤密。一直重复此过程,直到填充至地面为止。通过此项地基施工技术,形成复合地基,进而有效的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2处理优化地基技术的类型及其具体应用 2.1砂石垫层技术 砂石垫层法技术的应用对于地基的深度有所要求,其主要使用在地基深度在5米以内的范围内,因此其在现实中的应用范围是比较小的,但可以通过对地基进行实际的考察,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采用砂石垫层技术,对其地基进行优化处理。主要是在公路、普通建筑物等地基优化处理的过程中应用砂石垫层技术的,主要是由于在这些建筑物的表层,土体比较松软,结合预压、填石挤土、筏板基础状况等技术,将一些强度较高的砂石材料置换以后,可以进一步降低地基的附加应力,可以增加地基的承受能力,减少地基的长时间沉降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由于砂石垫层具有比较好的透水性,并且还可以分层进行碾压,而且可以较为快速的完工,保障了其具有较高的施工效率,降低了地基加固的经济成本。但是,砂石垫层法技术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砂石垫层其粘着性不强,是一种比较散体的材料,所以其不能承受过于强烈剪力与压力,对那些从侧面过来的拉力也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因此,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将土工织物相结合,使其形成加筋土垫层,增加地基的稳固性。 2.2孔内夯扩技术 孔内夯扩地基法作为一种较为环保的地基处理优化技术,其主要是利用一些生产的无机固体废料,来加固地基的技术,其使建筑垃圾和工业废品得到充分地利用,将垃圾、废品转变成可利用的建筑材料,减少其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利用孔内夯扩技术优化地基处理技术的关键工艺就是可以在较软弱的地基中形成夯扩挤密桩,这种夯扩挤密桩具有非常大的强度,而且还可以改变地基中桩与桩之间的力学特性,对地基进行侧向积压,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岩土工程中,因此其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 2.3复合注浆技术 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地基处理优化技术的复合注浆技术,其主要是利用高压旋喷技术,对其土体固有结构用喷射的浆身通流或者是高压水进行破坏,优化地基的稳固性,再一次对地基进行处理,通过浆液将土体中的细小颗粒进行置换,进一步增强土体的强度,采用静压注浆技术还可以避免土体的劈裂,有效地防止水渗透,增强浆体材料的粘结强度。浆体材料粘结强度的提高。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固和优化地基,而且还可以提高建筑物土体的抗剪以及抗拉的强度。复合注浆技术的施工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需要就行注浆前的准备工作,搭建钻孔施工设备;其次,进行高压旋喷注浆工作,在土体中进行静压注浆;最后,再进行封孔工作。通过实施这几个步骤,可以进一步加强土体的稳固性。 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优化技术的复合注浆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种设备的不断更新,这种地基处理优化技术其效果也是十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_康旭元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5)0120074202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收稿日期:2004210215 作者简介:康旭元(19692),男,199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专业,工程师,山西铁龙地基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4 康旭元 摘 要:概述了地基处理技术的概念、分类及方法,重点综述了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提出了地基处理技 术的最新动向,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关键词:地基处理,发展与现状,前景展望中图分类号:TU470.1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岩土工程迅猛发展。由于 基建规模的日益扩大,建筑用地资源日趋紧张,为了充分、有效、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天然软弱的地基得到补强加固,以提高地基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降低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陷;为消除地基土的振动液化潜势及消除湿陷性土的湿陷性、膨胀性土的膨胀性等各种土质的不良特性,以改善地基条件,达到满足地基强度、变形及其稳定性要求。这就是地基处理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中研究与解决的课题。为此,由于土质软弱,不能满足建筑物强度或变形要求,或者由于动力荷载作用而可能产生液化、失稳和震害等危害,或由于吸水产生沉陷及由于吸水而引起膨胀失水且下陷的场地必须进行人工加固处理。这种对不良场地进行补强加固的过程称为地基处理。 2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地基处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3000年前就有采用竹子、木头以及麦秸等材料加固地基的史料记载[3]。新中国成立后,特别在近20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回顾近50年来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为起步应用阶段,这一时期大量地基处理技术从前苏联引进国门,最为广泛使用的是垫层等浅层处理法。主要为砂石垫层、砂桩挤密、石灰桩、灰土桩、化学灌浆、重锤夯实、预浸水法及井点降水等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由于是起步阶段,既有成功之经验,又有盲目照搬之教训。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为应用、发展、创新阶段。大批国外先进技术被引进、开发,并结合我国自身特点,初步形成了 ②粉土,厚度2.0m ~3.0m ,黄褐色,孔隙比e =0.8,天然含水量w =19%,桩周摩擦力q s =25kPa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 k =170kPa ; ③粉砂,黄白色,标贯N =20~25,q p =1MPa ,f k =180kPa ~200kPa 。 地下水属上层滞水,水位随季节而变化。 3.2 加固设计 根据工程要求及地层情况,经优选,决定采用水泥搅拌桩加 固,设计桩长为4.0m 及5.0m 两种,桩径为500mm ,桩体强度小于1.5MPa ,水泥渗入比为15%,桩距S =1.6m ,置换率m =0.07,采用普硅425号水泥并加入适量早强剂,水灰比为0.95。 3.3 设计计算 1)按处理规范公式计算 当桩长为4.0m 时, q s 取25kPa ,α取0.7,d =500mm ,q p = 1MPa 。 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计算:R d k = q s ?U p ?L +α?A p ?q p =25× π×0.5×4+0.7×π×(0.5/2)2×1000=294.52kN ; 当桩长为5.0m 时: R d k = q s ?U p ?L +α?A p ?q p =25× π×0.5×5+0.7×π×(0.5/2)2×1000=333.7kN 。 2)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计算 f sp ,k =m R d k /A p +β(1-m )f s ,k =0.07× 333.7/π×0.0252+1×(1-0.7)×200=304.97kPa 。 进行4根单桩复合静载试验,压板面积为2.50m 2,对应沉降量为7.5mm ~7.6mm ,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300kPa ~310kPa ,与公式计算值(304.97)相当,满足设计要求(290kPa )。 4 结语 水泥搅拌体(桩)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造价 低等优点,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工法,水泥搅拌体(桩)不仅适用于加固软土地基,还可用于加固非软土地基。参考文献: [1]G BJ 2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2]J G J 79291,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S]. Application of cement mixed pile in stabilizing non 2soft foundation CHANG Xiao 2qing (Jincheng Kexing Cost Co.L td.,Jincheng 048000,China ) Abstract :In conn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f cement mixed pile in stabilizing non 2soft foundation ,it discusses stabilizing mechanism of cement mixed pile and its applicativ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a17575044.html,bined with concrete example of project ,it points out that this pile has many merits such as simple facil 2ity ,covenient construction ,short constructive period ,low cost and so on ,which deserves to be popularized.K ey w ords :cement mixed pile ,stabilization ,non 2soft foundation ? 47?第31卷第1期2005年1月 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 Vol.31No.1Jan. 200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