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国玄学家王弼简介

三国玄学家王弼简介


王弼,生于公元226 年,卒于公元249年。字
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人。三国时玄学家。

据史书说,王弼“天才卓出”,性情平和,精通
音律,善于应酬和游戏。因他才华太高,有点瞧不
起一般的文人,所以受到士人的嫉恨。他10多岁就
喜欢老子,通辩能言。有人问他:“‘无’诚然是万
物的凭借,可是圣人不肯评说,为什么老子要喋喋
不休呢。”王弼回答说:“圣人是体验‘无’的,但
‘无’不能表述,所以圣人不说。老子是主张‘有’
的,所以极力说‘无,的不足。”当时的吏部尚书何
晏很器重王弼。像何晏一样,王弼也是通过注释儒
家、道家经典发挥自己的思想的,其主要著作有
《周易注》、《周易略例》、《老子注》、《老子指略》。

王弼认为,万物都由道而生,而“道”也就是
“无”。“无”是体,“有”是用,体用不二,“无”为
本,“有”为末。“无”是静,“有”是动,静为本,
动为末。王弼认为,作为统治阶级制度和思想的名
教,也是自然的产物和体现。两者互为表里,是统
一的。自然也就是“无”或“道”,它“以无形无为
成济万物”,因此人类社会应当按照这种自然无为的
原则去办事,实行无为而治。“以无为为君,以不言
为教”。老百姓相安无事于下,这样,统治者就能保
住他的地位,老百姓也安于名分。对于统治者来说,
设官分职,定好名分,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到统
治能否稳固。

但王弼没有直接与当局作对的勇气,仅
限于调和儒道二家,幻想在思想领域消弭现实的矛
盾,这正是玄学的软弱性。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王
弼并没有身处高位,因此对自身的危机感没那么敏
感。他设想的“上守其尊,下安其卑”的和谐社会
也是不可能出现的。王弼不同意何晏、钟会等人所
说的:圣人最能体验“无”的精义,不应有同于常
人的喜怒哀乐之情。他认为圣人与一般人不同的地
方在于圣人的神明,与一般人相同的地方在于他也
有五情。这实际上把高高在上的玄思,还原为有血
有肉的哲学,把传统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赋予富
有人性的特质。

王弼的天人新义广泛讨论了本体论、认识论、人
性论、运动观等重大哲学问题,标志着抽象思维水
平的巨大提高,从此玄学成为魏晋南北朝的主流思
想。不管是中国本土的道家、道教和儒家,还是从
国外传入的佛学,都深受玄学的影响。这种影响很
大程度上应归结于王弼等人首倡“正始之音”。玄学
标志着中国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向,而王弼是一个关
键性的人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