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科学上册 (1)

六年级科学上册 (1)

六年级科学上册 (1)
六年级科学上册 (1)

六年级科学上册

六年级一班

王孟帆

六年级科学上册

1、病毒

一、填空。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结构的特殊生物。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和内部的()组成。

2、病毒分为()、()、()。

3.你小时候患过腮腺炎、水痘吗?这些疾病都是由于()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预防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措施是注射疫苗。()

2、病毒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中,并对这些生物造成危害。()

3、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是:他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育有害的一面。()

4、病毒不能独立生存。

三、简答题。

1、病毒的形态结构和生命的活动特点是什么?

2、细菌

一、填空。

1、细菌的|_____________ 极强,繁多,分布,与人类的关系。

2、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植物遗体被分解成()、()和(),又是植物制造()必不可少的原料。细菌对于自然界中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4、细菌是一类()的生物, 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才能观察到。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细菌对人类只有坏处没有益处。×

2 、细菌和病毒一样,形体十分微小,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

3、细菌能使人致病,因此,细菌对人类有百害而无一利。()

四.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菌的基本形态()

A.球形 B、杆形 C、蝌蚪形

2、下列不是单细胞生物个体的是()

A草履虫 B病毒 C、细菌

3、馒头发霉了

一、填空。

1.食物发霉与()和()有关系。

2.馒头在()和()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3、真菌是既不属于()又不属于()的一类生物。二.判断题

1.霉能够生长,说明它有生命力。()

2.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了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3.只要服用抗生素,就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4.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5.蘑菇、霉菌等都是真菌,它是一类既不属于动物又不属于植物的生物。()

6.食物在潮湿阴暗、通风、温暖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7、夏天,鲜肉容易腐败变质,这是由腐生细菌引起的。()

8、酱油、酸醋、豆腐乳的制作中都是要用到多种霉菌。()

三.选择题

1.食物容易在()的环境中发霉。

⑴春季气候干燥⑵夏季温暖潮湿⑶冬季寒冷干燥

2.把食物放着冰箱里不易发霉,主要原因是()

⑴冰箱里温度低并且干燥⑵冰箱里温度低⑶冰箱能把霉杀死

3.防止衣服发霉最好的办法是()

⑴保持衣物干净⑵往衣柜里放上樟脑球⑶经常晾晒,保持衣物干燥

4.农民伯伯收打粮食后,总要晒干后入仓,这样做得好处是()

⑴防止生虫⑵防止发霉⑶减轻重量

5、下列菌种中可以用来发酵造酒的是()

A、酵母菌

B、青霉菌

C、根霉菌

四.问答题

1.购买不易保存的食物一定要注意保质期,过了保质期为什么不能吃?

4、食用菌

一、填空

1、常见的食用菌有()、()、()、()、()等。

2、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从土壤中吸收()和()进行()生活的。

二、问答题

1、如何识别有毒蘑菇?

三.选择题

1、蘑菇是一类个体比较大的()

A、细菌

B、霉菌

C、真菌

2、蘑菇的生活方式是()

A、寄生

B、腐生

C、寄生核或腐生

3、在蘑菇组成结构中,生有孢子的结构是()

A、菌伞

B、菌盖 C.菌褶

四、判断。

1、味道鲜美的蘑菇是从湿润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种植物。()

5 蜡烛的变化

一:填空

1、像蜡烛融化、玻璃杯打碎、木条的折断等这样的变化,仅仅是物体的

()发生了变化。像纸张燃烧、铁生锈、煤的燃烧等变化,不仅是物体的()发生了变化,同时还产生了()。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糖溶于水的变化属于()。

3、水受热后能变成水蒸气,遇冷能变成冰。水在这些变化中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但()生成新物质,而木柴燃烧则()新物质生成。二:选择

1、下面的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 蜡烛熔化

B 铁块变铁水

C 馒头发霉

D 木条折断

2、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 白糖加热至焦黑

B 木材做家具

C 火柴燃烧

D 食物消化

三:判断题

1、石块被破碎只是发生了形状的变化,变化过程中并没有生成新物质。()

2、用蜡烛加热白糖时,白糖既发生了形态的变化又发生了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3、将食盐放入水中后,食盐慢慢消失了,是因为食盐变成了其他的物质。()

4、只要物质发生颜色变化,就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四:连线题(将物质发生的变化用线连接起来)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易拉罐压扁、水结冰、皮筋被拉长铁钉生锈、苹果腐烂、煤炭燃烧、光合作用

6、食盐和水泥

一、填空。

1、将白糖放入水中,白糖会“消失”,水会变(),将水蒸干,白糖又变成了固体,说明这个变化是()。

2、玻璃破碎后,通过一定的方式()恢复原来的样子,水泥放入水中后,()恢复原来的样子。像玻璃破碎这样的变化称为()变化,像水泥遇水发生的变化称为()变化。

3、物质的变化有的是(),有的是()。

4、将白糖加热,先看到白糖熔化,后看到白糖慢慢变黑。则白糖熔化属于

()变化;白糖变黑属于()变化。

二、选择。

1、当烟花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

A 形态变化

B 不可逆美丽的烟花变化

C 可逆变化 D无法确定

2、水泥遇水后会变硬失效。水泥遇水实际上()

A 生成新物质

B 没有生成新物质

C 无法确定

3、1843年,俄国从埃及抢去“国宝”---狮身人面像。很奇怪的是,狮身人面像被掠去后就开始“消瘦”,在石像周围的地方常常出现一层层的粉末,到了冬天更加严重。在石像“消瘦”的过程中()新物质。

A 产生了

B 没有产生

C 无法确定

三、判断。

1、纸张燃烧后能恢复原来的样子,所以纸张燃烧是可逆变化。()

2、水加热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又变成水,所以这个变化是可逆变化。()

3、粉笔折断后,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因此,这属于不可逆变化。()

4、将水泥放入水中搅拌后,发生了不可逆变化。()

四、简答。

1.分别举例说明我们日常生活中物质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的变化和尝试新物质的变化。

7、铁生锈

一、填空。

1、铁于生锈的环境是()。

2、金属在有()、有()、有()的条件下容易生锈。所以防止铁生锈的办法是隔绝()、(),防止()的腐蚀。

二、选择。

1、下面关于铁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

B 铁锈易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颜色是红褐色

C 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

D 铁生锈没有生成新物质

2、将一根铁钉的一半浸入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最容易生锈的部分是()

A 在空气中的一半

B 在水中的一半

C 空气和水交界处

D 无法确定

3、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错误的是()

A 将铁制品擦净并在其表面上涂上一层油

B 将铁制品擦净后放在干燥的地方

C 将铁制品用水清洗后直接放置

D 在铁制品的表面上镀上一层其他的金属

4、下面关于铁生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不常见现象 B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C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产生 D 都不对

三、判断

1、在铁制品的表面上抹上油或油漆,能够防止铁生锈。()

2、刚切完青菜的菜刀用水洗净后存放能防止生锈。()

3、洗脸盆上的搪瓷能对内部的铁起到保护的作用。()

四、简答

1.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2.人们根据铁生锈的原因,想出来很多防止生锈的办法,你知道这些办法有什么科学道理吗?

8、牛奶的变化

一、填空。

1、向牛奶中倒入啤酒后,会冒出气泡,放出的气体主要来自()。牛奶会变成()。

2、将醋与牛奶混合后,牛奶会出现()现象。

二、选择。

1、下列是向牛奶中加入食醋后,牛奶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有气泡冒出 B看不出明显变化

C出现粘稠状的物质,并发生沉淀。 D发生沉淀后,加水沉淀消失。

2、在自己家中制作酸奶的方法是()

A在纯牛奶中加入白醋,就成为酸奶

B将纯牛奶暴露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就成为酸奶

C 将纯牛奶加热至45—50摄氏度,倒入酸奶,保持恒温7---10小时

D以上方法都可以

三:判断题

1、牛奶中有较为丰富的钙和磷,钙和磷都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成分。儿童常喝牛奶有利于牙齿和骨骼的发育。()

2、、牛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都是人体所需要的,因此,什么时候感到口渴,就喝牛奶,没必要再喝水。()

九、静止和运动

一、填空:

1、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另一物体来说,它的()发生了变化。

2、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为参照物。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为参照物。

3、我们来描述物体的静止和运动,要选好()。

二、选择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相对于()

A.参照物

B.太阳系

C.太阳

D.地球

2.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

3.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

A.向下运动

B.已向上运动

C.静止不动

D.水平运动

4、小船在河水中逆流而上,船上坐着乘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岸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B.以河水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C.以小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 D.以人为参照物,河水是静止的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谓参照物,就是指绝对不动的物体

B.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是最合适的,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不同的.

三、简答

1.你能解释下列现象吗?

(1)上升的电梯里的人感觉自己是静止的。

(2)静止的汽车有人却感到它在运动。

(3)下降的电梯里的人看到墙向上运动。

(4)同向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看对面的汽车,感觉自己向后退。

2.在行驶的列车上,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说说自己的看法。

3.两列火车相向停在车站,其中一列火车内的乘客不能看到其他物体,仅看到对面的列车。过了一会,见到对面列车运动,他判断自己的车是静止的,这种判断正确吗?

第十课:《距离和时间》

一填空:

1、测量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距离和时间的结果可以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

2、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简单的()和()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

3、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和()这三个要素。

二、简答:

1.同是百米运动员,我们怎样比较他们跑的快慢?

2.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秒,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分钟,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第十一课:《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一、填空:

1、物体具有()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

2、水平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车上的人会向()。

二、选择:

1、下列现象中,物体不是利用惯性而运动的是()

A.汽车刹车的运动过程

B.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过程

C.从飞机上投下的救灾物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过程

D.钟摆从最高处向最低处摆动的过程

2、下列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

A 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 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性”

C 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D 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

三、简答:

1.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向前倾倒,请判断汽车是突然启动还是突然刹车?

2.我们在乘车时,如果汽车突然加速,我们会有什么感觉?

3.我们在骑自行车时,在骑车过程中,我们有时可以不用力气,自行车也能自动前行一段时间。这是为什么?

4.你能举出生活中,哪些是利用惯性的例子吗?

第十二课:《物体的运动方式》

一、填空题。

1、物体的运动通常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发生了变化。

2、要想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必须先确定一个物体()这个被选定的物体叫()。

3、当没有外力的作用时,运动着的物体有保持()的性质。

4、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 )等。

5、各种运动方式之间并不是()存在的,它们往往()的,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的运动方式。

二、判断题。

1、汽车刹车时,乘客因保持和车一起运动的惯性而身体前倾。()

2、物体运动的方式师多种多样的。( )

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运动的方向和快慢两个方面就可以了。( )

三、选择题。

1、风车在风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式叫().

A、转动

B、飘动

C、摆动

2、汽车在运动的过程中有()运动方式。

A、移动

B、转动

C、滚动

D、摆动

四、简答

1.判断分别是哪种运动方式:滑雪:()滑旱冰:()荡秋千:()齿轮转动:()

2.生活中你还能举出哪些物体运动分别是移动、转动、滚动、摇摆?

第十三课:《动物的运动方式》

一、填空题。

1、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动物运动方式是()的。

2、()是生活在水里的动物运动方式;()是空中动物的运动方式;在陆地上的动物大多依靠附肢的运动,使身体在地面上()、()、()、()。

3、四肢运动的动物,它们四肢运动的方式一般是()法,即左前右后,

右前左后地交替循环。

二、判断题。

1、不同的动物运动的方式也不同。()

2、马在慢走、奔跑时,四肢的运动规律是一样的。()

三、简答题。

1.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有哪些?说说下面动物的运动方式。

寄居蟹鲨鱼乌贼

2.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有哪些?说说下面动物的运动方式。

羚羊蛇狐猴大象

3.你知道牛在行走过程中,它的四肢是怎么运动的?( )

A. 左前腿,右后腿,右前腿,左后腿

B. 右前腿,右后腿,左前腿,左后腿

C. 左前腿,左后腿,右前腿,右后腿

14白天与黑夜

一、填空

1、波兰天文学家()在他所著的()一书中,提出了“日心说”,这一学说又称为()。他提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地球、月球等天体运行的中心,实际上地球也在运动。

2、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形成的。

3、在地球上对着太阳的一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一面是()。

4、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

二、判断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约是一天的时间,一个白天和黑夜就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

三、简答

1、雅典奥运会期间,有些重要比赛虽然是现场直播,可是我们却要在凌晨两三点才能看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在我国,白天和黑夜最长的时间分别是哪一天?

15昼夜与生物

一、填空

1、昼夜变化是有()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此呈现出()的变化。

2、白天人们的活动比较();早晨醒来,()、()会加快;傍晚,体温会比清晨升高约(),血压也从早上()升至();这是人类长期“()、()”形成的节律。

3、 18世纪的植物学家林勒阿斯对植物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发现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而且同类植物在同一时间开花,从而编排出一个

“()”。

二、选择

下列动物中属于夜行性动物的是()

A 蝙蝠

B 喜鹊

C 家鸽 D燕子

三、判断

燕子和猫头鹰常常相遇,因为他们都是夜行性动物。()

四、调查一下,哪些动物是在昼间活动,哪些动物是在夜间活动?

16四季更替

一、填空

1、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的,而且()保持不变。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称为地球的()。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经验,把四季分成了()个节气。

3、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是发现,太空中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

4、阳光直射的地区气温(高),阳光斜射的地区气温()。

5、在一年四季中,白天的时间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在我国,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是(),最长的一天是()。

二、选择

1、星空随着地球四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这颗恒星是()

A 天狼星

B 大角星

C 北极星 D织女星

2、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的是()

A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 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C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判断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的平均温度最高,冬季的平均温度最低。()

四、简述四季更替的原因。

五、辨析说明。

有位同学说:“当我国是冬天的时候,地球上所有的国家都是冬天。”你认为他说的对吗?说出你的想法。

17弯弯的月亮

一、填空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2、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才发亮。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转。因此,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就会有时面向地球,有时()地球,有时部分()地球,月相变化就

是这样产生的。

二、选择

1、在浩瀚的宇宙中,距离我们的家园—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 太阳

B 月亮

C 金星

D 水星

2、下列景观月球上存在的是()

A 暴风骤雨

B 平原高山彼此起伏

C 有碧海蓝天

D 鸟语花香

3、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A 这里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陨石的撞击声打破了月球的寂静

B 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面举步维艰

C 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放风筝轻松一下

D 暴风骤雨来临时,要在帐篷下躲避

三、判断

1、月球上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存在。()

2、月球表面上有数量众多的环形山,但环形山的形成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3地球的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是相同的,都是自东向西。()

4、假如我们到达月球,在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5、如果月球能自己发光的话,就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月相了。()

四、简答

1、月相的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规律?下半月的月相将如何变化?

2、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是伴随着月球的什么运动发生变化的?

18日食和月食

一、填空

1、日食时,太阳被遮挡的部分总是从()边开始,向()边移动,这说明遮挡的天体总是自()向()运行的。

2、月食时,总是月亮的()边先亏。

3、日食和月食是()、()、()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4、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从而形成了();而()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二、选择

1、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必发生月食现象。

B 当月球月相为满月时,可能发生月食现象。

C 日食是指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地球遮掩的现象。

D 日食和月食可能会在同一时间发生。

2、在日食过程中挡光的天体是()

A 月亮

B 地球

C 太阳

3、发生月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中正确的是(B)

A 地---日---月

B 日—地---月

C 地—月---日

D 日---月---地

4、在元宵节我们可能看到的天文景观是()

A 看到一个半圆的月亮

B 发生月食现象

C 发生日食现象

D 看到一个弯弯的月牙

5、科学家设想,人类将来可能移居月球,如果能实现的话,月球上的居民则()

A可看到月食现象 B可看到日食现象 C可看到日食和月食现象 D看不到日食和月食现象。

三、判断

观察日食时,我们可以用眼睛直接观看,因为日食发生时,太阳光被地球挡住了。()

三、简答

1、为什么有日环食现象而没有月环食现象?

2、为什么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什么时候?

19登上月球

一、填空

1、()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每时每刻都在以()方向围绕地球旋转。

2、月球温差很大,面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以上,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可达()以下。

3、月球上没有(),没有(),没有()。

二判断

1、“红月亮”实际上是一种月全食现象。()

2、人类到达月球后,要自带氧气装置,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三、简答

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20.蚯蚓找家

一.蚯蚓喜欢生活在()环境中。

二.实验探究

1、仔细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实验用品:培养皿、长方形木槽、盛水的烧杯、泥土、镊子、黑布、10条蚯蚓。实验过程:第一步,将木槽的底部分成大小相同的两个格子,在两个格子底部铺上相同湿度的泥土,其中一个格子顶部盖上黑布。把蚯蚓从培养皿中用镊子取出放置在有光的格子里。5—10分钟后观察。

第二步,在其中一个格子里铺上干燥的泥土,另外一个格子里铺上潮湿的泥土,把蚯蚓从培养皿中取出放置在有干燥泥土的格子里,两个格子都用黑布盖上,5—10分钟后观察。

(1)、在第一步的实验过程中,你将会看到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蚯蚓适于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在第二步的实验过程中,你将会看到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蚯蚓适于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1.变色龙

一、填空题

1、变色龙以改变身体的(),适应不同的()。

2、毒箭蛙身体的颜色很鲜艳,这样的颜色叫();枯叶蝶的身体

像一片枯叶,像枯叶蝶这样与其他生物十分相似的形态叫()。

3、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北极狐,除鼻尖外,其余部分的毛发全是白色的,这样

不容易被其他()所发现,有利于捕食和逃避敌害;北极狐身体的颜色又叫()。

4、枯叶蝶借助于()相似的()保护自己

二、选择题

1、下列分别属于保护色和警戒色的一项是()

A 虎具有的斑纹和黄蜂腹部的条纹

B 昆虫的体色和北极熊的体色

C 枯叶蝶具有的特征和黄刺蛾幼虫的鲜艳色彩

D 蝮蛇体表的斑纹和比目鱼的体色

2、下列不属于拟态的一项是()

A 枯叶蝶似枯叶

B 无毒蛇具有毒蛇的鲜艳体色

C 南美蚕蛾幼虫的体态、色斑似眼镜蛇

D 美洲宗王蝶幼虫有害,体节有棕色大斑纹

3、我解放军反恐部队到东北深山老林中执行任务,当时东北的深山老林里白雪皑皑,为了不让敌对分子过早的发现,解放军战士应该穿得服装是()

A 迷彩服

B 平时的军装

C 棉衣外面加白色的斗篷

D 棉衣外面加红色的斗篷

4、下列产品不是模仿动物的形态结构制成的是()

A 雷达

B 课桌

C 轮船

D 飞机

5、动物的自我保护是根据()变化而变化的。

A 身体

B 环境

C 颜色

D 外表

6、下列动物通过拟态来保护自己的是()

A 枯叶蝶

B 青蛙

C 尺蠖

D 北极熊

三、判断题

1、军人使用的迷彩服,就是在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启示下发明的。()

2、学会了模仿动物的自我保护方法后,就可以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人们根据动物的保护色,发明了类似的伪装衣。()

4、兰科植物的花瓣在形状、颜色和多绒毛方面模拟某些雄蜂的外表,可吸引雄蜂前来为它传粉。这些兰科植物花瓣的的形状是拟态。()

四.你知道动物和它们保护自己的方式吗?

警戒色:黄蜂、银环蛇、瓢虫……;

保护色:;

残体:;

你还知道。

22植物向哪里生长

一、填空题

1、向性运动是指植物生长的()()()()

等。

2、各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的(),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

()。

3、植物的茎叶的生长都有()性,根的生长有()性,

还有()性、()性等特性。

二.选择题

1、窗台边的花草()

A 对称的生长

B 靠窗户那边的长得快

C 背对窗户那边的长得快

D 都不对

2、向日葵的“花盘”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这种特性称为()

A 向光性

B 向水性

C 向地性

D 向肥性

3、小明把一粒发了芽的大豆种子,种在潮湿、温暖的土壤中。小明故意使豆芽的根部向上。经过几天后,小明会发现()

A大豆的根向上生长 B大豆的根向下生长

C大豆的茎和叶向下生长 D以上都有可能

4、下列现象说明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的是()

A 把花盆长时间放置窗台上,植物将慢慢向窗台方向弯曲生长

B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C在水分较多的土壤一侧,植物的根也多

D 没有光植物无法生长

三、判断题

1、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因此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动物的生长不需要阳光。()

2、植物的跟具有向地性,这是因为植物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四、简答题

1、根据下列实验过程,观察实验结果。

实验用品:花盆、带有腐殖质的沙土、喷壶、清水、铲子、蟹爪兰。

实验过程:将沙土装进花盆中,将蟹爪兰(仙人掌科的一种植物)栽植到花盆中,用喷壶定时向花盆的一侧浇水,另一侧始终保持干燥。7—10天后,将花盆中的沙土慢慢取出,观察蟹爪兰根的生长情况。

(1)你观察到的蟹爪兰根的生长情况是怎样的?

(2)该实验说明了植物根的生长具有什么特性?

2、通过实验验证:相同材料制成的物体,筒形的承受力比平面的大。

3.要验证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生活环境,用到的器材有哪些?

五、用一用

1.为什么树的根在贫瘠的土地里生长反而很发达呢?

2.动脑想一想。

小强在家里的阳台上养了一盆杜鹃花。过了很长时间,他发现花冠朝阳台的一面茂盛,整个花型长偏了,一面大一面小。你有什么办法让花长得匀称又好看吗?

我的办法是:;

我的理由是:。

23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一、填空题

1.各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的(),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

2.不同的自然界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与环境()。

3、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叫食物链。食物链相互交错,就形成了()。

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

5、食物链都是从()开始到凶猛的()终止。

6、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果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所包含的植食性动物或草食性动物是(),肉食性动物是()。

二、选择题

1、下列生物中,能够生活在沙漠环境中的是()

A 大象和松树

B 骆驼和仙人掌

C 青蛙和仙人掌

D 枯叶蝶和月季

2、下面这几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 黄鼠狼-→鸡-→蜗牛

B 油菜花-→蜜蜂-→蜘蛛

C 棉花-→七星瓢虫-→蚜虫

D 庄稼-→田鼠-→蛇-→麻雀

3、右图为某生态环境的食物网,该食物网中不包含的食物链是()

A 绿色植物-→鼠-→杂食性鸟-→鹰吃草籽鸟→鹰

B 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

C 绿色植物-→吃草籽鸟-→鹰绿色植物→鼠↑

D 绿色植物-→鼠-→鹰↘杂食性鸟

昆虫↗

4、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关系是()

A 朋友

B 没有关系

C 敌人

D 相互排斥

5、在“草→兔→鹰”这个食物链中,如鹰被大量捕杀,则草的数量会()

A 增加

B 减少

6、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系是()

A生产者依赖于消费者,消费者依赖于分解者

B 消费者依赖于生产者,生产者依赖于分解者

C 分解者依赖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消费者依赖于生产者

D 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三:判断题

1、骆驼适应沙漠中的生活。()

2、斑马、猎豹、猴子、狮子等都是生活在草原环境中的动物。()

3、马骆驼跑的快,所以马更适合生活在沙漠里。()

4、仙人掌之所以能在沙漠中生存,是因为它不需要水分。()

5、食物链一般是从动物开始的到植物结束。()

6、保护环境中的兔子就是将兔子的天敌全部杀掉。()

7、老鹰和老鼠都是消费者,白菜和萝卜都是生产者。()

四、连线题(将下列生物与其适于生活的环境或保护自己的方式用线连接起来)

仙人掌长颈鹿企鹅藏羚羊大鲵香蕉树苹果树

南极高原沙漠草原我国北方水中我国南方

五、比较蚂蚁和金鱼的相同和不同

六、简答题

1、鸭、鹅青蛙的脚趾上长有蹼,这与他们的生存环境有什么关系?

2、在稻田边的池塘里,生活这许多可爱的小青蛙,他们为保护庄稼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人们为了私欲捕杀青蛙。长期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恶果?

3、为了保护珍稀植物,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4、下面这些动物和植物哪些是生产者?你能写出一条食物链吗?

水草、羊、鹅、兔子、鱼、鹰、田鼠、麦苗、青蛙、水稻、蝗虫、鹤、野草、蛇

24、珍稀动植物

一、填空题

1、被称为我国“国宝”的世界珍稀动物是(),被誉为“植物中的熊猫”的世界珍稀植物是()。

2、山茶属植物,世界珍贵的观赏植物,被誉为“茶花皇后”的是();我国的珍惜鸟类有(),珍惜的两栖动物有()。

3、在现存动物中,最大的陆生动物是()。它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的()上。

二:选择题

1、在我国长江下游少数地区生活着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他们是恐龙的后代,是研究中生代爬行动物的活标本,该爬行动物的名称是()

A 扬子鳄

B 变色龙

C 壁虎

D 大鲵

2、下列植物中不属于我国珍稀植物的是()

A 银杉

B 银杏

C 水杉

D 小麦

3、下列动物中属于我国珍稀种类的是()

A 青蛙

B 黑猩猩

C 大鲵

D 鸵鸟

4、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虎种,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后来由于森林的急剧减少,华南虎现已濒临灭绝。造成华南虎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人类对森林滥砍滥伐造成的 B 华南虎抗病能力差

C 华南虎食物缺乏

D 华南虎的天敌太多

5、下列四种动物中不属于珍稀动物的是()

A 朱鹮

B 褐马鸡

C 大鲵

D 蜜蜂

6、产于我国东北,有极好药用价值,被誉为“关东三宝”之一的珍稀植物是()

A珙桐 B 人参 C 银杏 D 水杉

三:判断题

1、银杏又名白果或公孙树,特产于中国。()

2、白鳍豚是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珍稀哺乳动物。()

25、生物的启示

一:填空题

1、、传说鲁班上山时,不小心被一种边缘有齿的树叶划破了手指,鲁班从而得到启发,发明了木工用的()。

2、人类仿照鱼的体型,建造了(),仿照鸟飞翔时的形态发明制造了()。

二:选择题

1、直升机的发明创造是受哪种动物的启示()

A 蝙蝠

B 蜻蜓

C 鹰

D 青蛙

2、下列动物中最不怕冷的是()

A 大象

B 长颈鹿

C 北极熊

D 鲨鱼

3、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纳,利用声纳系统。人们可以测量水的深度、定位沉没的失事船舶、寻找鱼群,或者定位远航的船只。声纳的发明是受哪种动物的启示()

A鱼 B青蛙 C蝙蝠 D猫头鹰

4、华南虎是我国特有的一个虎种,曾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后来由于森林的急剧减少,华南虎现已濒临灭绝。造成华南虎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 人类对森林滥砍滥伐造成的 B 华南虎抗病能力差

C 华南虎食物缺乏

D 华南虎的天敌太多

5、下列说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生物是有限的,仿生产品将会越来越少

B 生物是发展变化的,仿生产品将会越来越多

C生物的种类不会变化,所以仿生产品的种类也是不会变化的

D以上说法都不对

6、我国研制的“神州5号”载人航天飞船上安装的照相机,一次能拍上千张清晰地照片,这种相机是模仿()成的。

A 蝙蝠的眼

B 蛙眼

C 蝇眼 D鱼眼

7、下列产品不是模仿动物的形态结构制成的是()

A 雷达

B 课桌

C 轮船

D 飞机

8、当今地球上的生物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环境的变化

B 人类的破坏

C 生物的自相残杀

D 气候变暖

三:判断题

1、科学家模仿蝙蝠的结构,发明了有多种用途的雷达。()

2、水泥电线杆不是应用仿生学原理做得。()

3、杜鹃鸟是消灭松毛虫的能手,用杜鹃鸟防治松毛虫属于生物防治。()

4、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

5、体育工作者认真研究青蛙在水中的运动姿势,总结出了一套游泳动作——蛙泳。()

6、无论到什么时候机器人都不会全面超过人类而失去控制。()

四、连线题

1、将下列仿生产品与仿生的生物用线连接起来。

锯飞机筒形物品登山鞋照相机雷达潜艇

蝙蝠茅草叶鸟葱叶壁虎昆虫的复眼鱼

五、简答题

赤眼蜂时寄生在害虫虫卵里的一种昆虫,由于它的寄生,害虫的卵便得不到孵化,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1)用赤眼蜂消灭害虫的方法在生物学上叫做什么?

(2)这种消灭害虫的方法有哪些优点?

六.连连看。

为什么这样连呢?

我的解是:。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一、单元名称:显微镜下的世界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2、能利用各种感官直接观察自然事物并能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 特征。 3、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病毒也是生命中的一类。 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5、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注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1、会利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并用图画和语言描述。 2、对病菌有初步的了解,认识一些种类,知道它们的正、反两方面。 四、课时安排: 1、水滴里的生物1课时 2、做酸奶1课时

3、馒头发霉了1课时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1课时 1、水滴里的生物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2、认识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分布广泛、种类繁多的生物。* 3、知道细菌、霉、病毒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4、体验探索微观世界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 水样和显微镜 四、教学过程: 1、取水样(课前布置,注意安全)观察水样,引出显微镜的观察活动。观察水(颜色,透明度),还能看到水中有些什么吗? 用显微镜我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2、用显微镜寻找并观察水滴中的微生物。 认识显微镜的各个部分了解起功能。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3、认识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通过阅读课文资料,了解微生物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现的。 借助资料,知道学生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及分布。 认识细菌、霉、病毒等都是微生物。 观察牙缝和木质菜板上的微生物。激发学生探究微生物的兴趣。 你观测到了什么? 它是什么样的?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一、填空: 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 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6、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 二、问答: 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可以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也可通过肉眼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做酸奶 一、填空: 1、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3、利用霉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加工食品、净化环境、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 3、馒头发霉了 一、填空: 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 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的病变。 三、实验: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现象: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发霉了,其他条件下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六年级科学上册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卷(一) 一、填空题。20分(每一个空格1分) 1、轮轴斜面等轮轴 2、轮轴快链条或者齿轮都可以算对 3、拱形牢 固 4、宽度厚度 5、风能水能等太阳能 6、线圈铁芯磁 7、脊椎动 物如狗等无脊椎动物如各种昆虫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每一个空格2分) 1、× 2、√ 3、× 4、× 5、× 6、× 7、√ 8、× 9、 × 10、√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每一个空格2分) 1、A 2、A 3、B 4、C 5、A 6、B 7、D 8、C 9、A 10、D 四、实验探究题。32分 1、作图(1)、6分(略)(画对一题得2分)(2)、箭头上升(2分)原 因是利用滑轮组可以省力。(2分) 2、把下列各种动物与它们所属的类别用线连接起来。8分(每一种动物1分)(略) 3、实验设计:16分 (1)你研究的问题:4分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匝数之间 有没有关系? (2)你的假设:4分电磁铁缠绕的线圈越多磁力越强(反之也可以) (3)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4分电磁铁缠绕的线圈的数量 (4)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4分铁芯的大小电池的数量(电流的大小) 五、简答题:6分 要求写出3个例子,每个例子得2分,例如:电风扇,电能化成机械能(风能 也可算对) 六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二)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格1分) 1、杠杆、用力点、阻力点、支点 2、宽度或形状 3、拱、坚固 4、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 5、泥沙 6、改变用力的方向、省力 7、偏转、磁性(磁场)8、化学能 二、判断题(每格2分) 1、× 2、√ 3、× 4、√ 5、× 6、√ 7、× 8、√ 9、×10、× 三、选择题(每格2分) 1、B 2、B 3、A 4、C 5、D 6、A 7、B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杠杆都有三个点: 杠杆上用力的点叫用力点; 承受重物的点叫阻力点;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2、杠杆的特点: (1)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如:修枝剪、撬棍、开啤酒瓶的启子)。 (2)、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费力。(如:钓鱼竿、火钳等)。 (3)、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如:跷跷板、天平等)。 3、轮轴由一个较大的“轮”与一个较小的“轴”组合在一起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如:汽车方向盘、门把手、水龙头开关、辘轳等)。 要点:大的为轮,小的为轴,轴提起重物。轮轴有省力的作用。轴不变时,轮越大越省力;轮不变时,轴越小越省力。 4、滑轮边缘有槽,能绕上绳线,并能围绕中心轴转动的轮子叫做滑轮。 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5、固定在重物附近,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6、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 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能省力(省力二分之一);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在滑轮组中连系动滑轮的绳子有几段,则拉力就为原拉力的几分之一。 7、斜面像斜坡、斜搭的木板、引桥等一端在高处另一端在低处的装置就叫做斜面。 特点:斜面有省力的作用,且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就越省力;斜面越短坡度越陡省力就越少。 湾甸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 班级:姓名: 一、填空(23分)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_______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_______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________。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_____________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_________,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由一个较大“轮”和一个较小的“轴”组成,在“轮”上用力时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能改变力的方向。 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7、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8、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9、简单机械的比较:

10、各类型滑轮的作用。 11、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重点知识: 第一课:抵抗弯曲 1、房子、桥梁等都有柱子和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 2、横梁一般是立着放置的; 3、形状和结构影响着物体承受力的大小; 4、增加纸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纸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第二课: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I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瓦楞纸板的结构不但呈W形,而且纸板的里面是又折又黏合的,这样虽然减少了纸板的宽度,要降低一点抗弯曲能力,却增加了纸板的厚度,从而大大增强了纸板的抗弯曲能力,所以,瓦楞纸板的结构能使柔软的纸变坚硬。 第三课:拱形的力量 1、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挤压,结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打印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等。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变形虫,酵母菌硅藻等都是。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①鲜牛奶里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加白糖是为了提高风味,煮开是为了杀死里面的微生物。②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匀。冷却的原因是防止把乳酸菌烫死,把持乳酸菌的活性。③倒进消过毒的保温杯,盖上盖子,保持密闭环境。④保温5-6小时后,时间不宜过长(容易变质),也不宜过短(发酵不完全)。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乳酸菌属于杆菌。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繁殖方法是分裂繁殖。计算方法:繁殖一次乘一个2。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腐殖质。生产新的食物(果酒,泡菜),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过:有的会致病(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 10.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方法①捂住鼻子打喷嚏②用热水冲洗 筷子③勤用肥皂洗手。 11、东西发霉主要是霉菌造成的。霉菌是一种呈绒毛状、棉絮状、或者蜘蛛网状的丝状真菌。 馒头发霉对比实验 温暖潮湿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暖气上容易发霉 温暖干燥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暖气上不容易 寒冷潮湿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冰箱里不容易 寒冷干燥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冰箱里不容易 结论: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2防止发霉的方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霉菌的功与过:功:制酱、做腐乳、发酵饲料等。过: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变质,危害人的健康。 英国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可以治疗细菌性疾病。 13、英国胡克发现了细胞。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大多数细胞都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个别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草履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14、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好像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全册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注重突出科学、植物、比较、测量的联系,加强了和其它学科的联系。包括二个单元:植物、比较与测量。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技探究: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对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关心新事物与生活的联系。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

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技知识: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技课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科学价值观、科技知识二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措施: a)开展生动的科技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b)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c)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d)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四、潜能生培养措施: 根据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结合科学课的特点。潜能生主要表现在: 1、对学科知识无学习兴趣; 2、无科学探究意识,科学探究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识; 4、实践能力不足。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doc资料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单元一:《工具和机械》 ★要求:①流利熟练地一课一课背诵,家长、组长背一课签一课字。 ②黑体字打头的只提示黑体字内容,没有黑体字的全句背诵。 ③括号中的楷体字希望同学们在读的时候重点看。 ④背诵是为了积累、理解和掌握,希望同学们自觉低理解性背诵,按时完成。第一课使用工具 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2.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像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构造很简单的机械,又叫(简单机械)。 第二课杠杆的科学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杠杆有(3)个点。支撑这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2.杠杆能否省力,主要看:(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和(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3.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杠杆举例: 省力杠杆:开瓶器、核桃钳、羊角钉锤、裁纸刀、老虎钳… 费力杠杆:火钳、镊子、筷子、裁缝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天平、订书机、跷跷板… 第四课轮轴的秘密 1.轮轴: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轮轴)。轮轴在轮上用力时(省力),在轴上用力时(费力)。当轴一样大时,轮越大越(省力)。 2.轮轴机械:门把手、自来水龙头、汽车方向盘、自行车把手、扳手… 3.实验:螺丝刀刀柄粗细的秘密 我的猜想: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研究的材料:2把刀柄粗细不同的螺丝刀,2枚螺丝钉、1块木板 研究的方法:(1)分别用刀柄粗细不同的2把螺丝刀把2枚螺丝刀拧进木板中; (2)比较2把螺丝刀所用力的大小。 研究的结论:螺丝刀刀柄粗,省力;刀柄细费力。 第五课定滑轮和动滑轮1.定滑轮:固定在一个位置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它的作用是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2.动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它的作用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3.同一种工具,用法不一样,所应用的科学原理也不一样,如:螺丝刀拧螺丝钉运用了(轮轴)的工作原理;螺丝刀撬罐头盖,运用了(杠杆)的工作原理。 第六课滑轮组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复习(修订精华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资料姓名: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班级: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6、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7、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8、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9、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0、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的作用,使自行车运动。 11、各种简单机械的比较:

12、各类型滑轮: 13、自行车上的各部分应用了哪种简单机械?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1、很多的房屋和桥梁都是依靠直立的材料柱子和横放的材料横梁支撑住的。它们受压时,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如何增强横梁抗弯曲能力是建筑上很重要的问题。 2、材料的宽度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厚度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材料的宽度和厚度中,厚度更多地影响材料抵抗弯曲的能力。 3、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4、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5、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载受压力大的优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坚固。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教案

第三单元能量 第一课《电和磁》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如何使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实验讨论和设计(短路;用通电线圈代替通电直导线)。 2、教学难点: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观察和解释。 【教学准备】 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指南针、线圈、条形磁铁等 【教学过程】 1.导入 1)引言 这节课我们开始能量这一单元的学习,生活当中我们用到最多的就是电能。但是在100多年前,电与人类的生活是完全无关的,电只用于实验中。直到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才为人类使用电打开了大门。奥斯特到底做了什么实验,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实验呢?今天这节课呀,我们也来体验体验奥斯特当时的情境。 2)复习能使小灯泡发亮的实验 复习电路的相关知识并引导学生说出是电能使小灯泡发亮。 (设计意图:复习电能小灯泡发光的实验,引出“电”。) 3)磁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实验 设计意图:1.复习回顾磁铁的特点;2.磁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但指南针发生偏转并不一定是磁引起的。

2、研究过程 1)提出研究问题:“电”和“磁”之间有联系吗? 师:我们通过复习知道了电能使小灯泡发光,磁铁具有磁性,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那么电和磁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也就是说“磁能产生电吗?”或者说“电能产生磁吗?” 师:谁来猜测一下,电和磁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 生:(猜测,说理由) 设计意图:提出研究的问题,明确怎样才能说电和磁之间有联系 2)探究电能否产生磁(重点) 师:我们先来找一找电能否产生磁的证据,接下来请同学来说一下你们的实验计划(研究的问题、猜测、器材、实验方法) 小组讨论,探讨计划并且汇报 方法: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指针指的方向一致。接通电流时指南针有什么变化?断开电流后指南针有什么变化?反复做几次,结果怎样? 教师演示,学生再操作。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电能产生磁。 3)探究有什么方法能使指南针偏转现象更明显(重点) 师:刚才我们的指南针偏转都不怎么明显,那想办法,怎么样才能使指南针偏转明显点呢? (引导学生从电流角度思考引出“短路”) 提示:电路短路,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学生操作,交流发现。 师:发现这样对电池损耗很大,那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 引出学生说出把导线缠成线圈,演示缠成线圈的方法。 师:给线圈通上电流,线圈会产生磁性吗?线圈怎样放置,指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学生实验并进行汇报。

六年级科学上册检测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检测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10分) 1、像开瓶器那样能绕着一个固定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_用力点_;承受重物的点叫做_阻力点_;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_支点_。杠杆省力与否与杠杆的三个点的位置有关,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_________;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_费力_。 2、像螺丝刀那样,由较大的“轮”和较小的“轴”组合起来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应用了轮轴的原理,如__螺丝刀_____、___扳手__、___水龙头_、_方向盘_。 3、像旗杆顶部的轮子一样,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移动的轮子叫做_定滑轮_,它的作用是_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_动滑轮_,它的作用是不改变用力方向,省力_;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_滑轮组__,滑轮组既能_省力__又能_改变用力方向_。 4、_引桥_、__螺丝钉_、__刀锋__等都是运用的斜面的原理。 5、自行车上应用了许许多多的简单机械原理,如龙头、踏脚板与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运用了__轮轴__的原理,刹车运用了_____杠杆____的原理。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能绕着一个固定的支点将物体撬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 2、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 ( √ ) 3、自行车上组合应用了许多简单机械,是一种比较方便的交通工具。 ( √ ) 4、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 √ ) 5、机械有省力、加快运动速度、改变运动方式等作用。 ( √ ) 6、.盘山公路、楼梯、剪刀、斧头,都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 √ ) 7、剪子、起钉锤等工具,外形与撬棍不同,因此不属于杠杆。 ( × ) 8、.使用杠杆时,不一定省力。 ( √ ) 9、从斜面上拉物体比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省力。 ( √ ) 10、斜面都能省力。 (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杠杆工作时,是围绕( ③ )转动的。 ①重点②力点③支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好的

泗阳县致远小学姓名:班级: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简单机械被人们习惯称为工具。 4.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左)钩码数×格数=(右)钩码数×格数例:2×1=1×2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实验:研究杠杆尺 研究的材料:杠杆尺、钩码 研究的方法:(1)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 (2)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的右边的第一、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几个钩码,杠杆尺再次平衡。并记录下数值。 (3)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三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三、第六个孔上挂几个钩码,杠杆尺再次平衡,记录数据。 (4)交流分析实验数据

研究的结论: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杠杆是(羊角锤、老虎钳、开瓶器、剥线钳、园林剪、切刀、核桃夹)费力的杠杆是是(火钳、镊子、筷子、理发剪刀、钓鱼竿)。 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跷跷板、天平、订书机)。 2.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解释“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答: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秤盘是阻力点,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所以说“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 6.提绳的位置对杆秤由什么影响? 答:提绳越靠近秤盘,最大称重越大,提绳越远离秤盘,最大称重越小。 7.秤砣的轻重对秤有什么影响? 答:如果秤砣轻,那么称出的重量比实际重量偏重,如果秤砣重,那么称出的重量比实际重量偏轻。 8.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实验:小杆秤的观察和制作 研究的材料:1支长筷子(秤杆)、螺丝帽(秤砣)、棉线、塑料圆盘(秤盘)、砝码(50克)、剪刀 操作的方法:(1)把一支竹筷打磨光滑,其中一个螺丝帽用线系好做秤砣; (2)自制一个秤盘,系好三条一样长的细绳并固定在秤杆上; (3)在秤砣与秤盘间选择适当的位置系上一个绳套,作为初次实验的平衡点; (4)利用平衡远离制作小杆秤刻度,在秤盘内每次加一个砝码(50克),移动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杆的挂秤砣的位置做好标记,直到杆秤用完为止。 四、轮轴的秘密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第一单元试卷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2.所有的杠杆都省力。 ()3.各式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 ()4.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动滑轮省力。 ()5.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 ()6.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 ()7.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8.镊子很轻,所以是省力工具。 ()9.斜面有坡度,所以费力。 ()10.有的滑轮组省力,有的滑轮组费力。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 1.把螺丝钉从木头里取出来,用()最省力,方便。 ①剪刀②螺丝刀③镊子 2.升旗仪式上,我们将国旗升起时,旗杆顶部是()。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3.下列工具中不省力的工具是()。 ①剪刀②钉锤③镊子 4.杠杆在()的条件下是省力的。 ①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②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③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5.以下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的是()。 ①定滑轮②动滑轮③滑轮组 6.在下列工具中,()是省力的杠杆。 ①镊子②电工钳③螺丝刀 7.在杠杆尺左边第3格上挂2个钩码,在它的右边第1格上挂()个钩码,杠杆尺才能平衡。

①3个②4个③6个 8.沿着盘山公路上山比沿着笔直公路上山感觉轻松多了,所走的路程()。 ①比笔直公路长②比笔直公路短③和笔直公路一样长 三、连线(将相关联的部分用线连起来)(16分) ①杠杆方向盘②螺丝刀图钉 轮轴开瓶器撬棍啤酒瓶 斜面塔式起重机小刀大石头 滑轮组盘山公路开瓶器木螺钉 五、看图做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给下列滑轮组绕线,组成滑轮组。2.标出下面杠杆的三点。 3.在最省力的轮轴下打“√”。4.在最省力斜面下打“√”。 五、实验与分析(18分) 下面是604班的同学用动滑轮做实验的记录表。(6分)

教科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教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

六年级上册科学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资料全

第一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一、名词解释 1、遗传——自己与妈妈或者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 现象。 2、变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 现象。 二、填空 1、从五至六年级的时间里,我们的生长与往年相比(身高)和(体重)明显加快。 2、(青春发育期)是我们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女同学比男同学发育要(早),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是(10至12岁);男同学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般是(12至14岁)。 3、人的一生要经历(婴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五个阶段。我们正处在(少年期),还要经历(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4、动植物都有(遗传)和(变异),(遗传)与(变异)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二课地球 一、填空 1、古代人类活动的地域非常有限,他们对地球的认识是(居住地中心说);我国古代人对地球的认识是(天圆地方说);古希腊人发现进出港的远方航船,船桅和船身不是同时出现或隐没。于是提出了(地球说)。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衡)认为“天地”就像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意大利(哥伦布)在1492年8月3日率领约90名水员操纵3艘帆船,历经2个月零9天的艰苦航行,发现了(美洲大陆)。 4、航海家(麦哲伦)于1519年9月率领(200)多人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西穿(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后与1522年9月回到原3出发地(西班牙),历时(3)年,这是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 5、地球上的七是(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澳洲)、(非洲)、(亚洲);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1.1 使用工具(教案)

1.使用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难点】 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 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 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 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 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比一比,哪些同学想的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

4.小组汇报: 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启后)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 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 (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 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 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 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杠杆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便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简单机械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