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坚持融合式发展

坚持融合式发展

坚持融合式发展
坚持融合式发展

坚持融合式发展,推进人防建设

哈尔滨市呼兰区人防办

张文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明确指出:“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在2010年10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对当前人民防空工作的四项要求。其中,把积极推进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列为首要一项。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军民融合式战略思想在人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防空建设指出的发展方向。当前,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贯彻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促进人防工作。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应当是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融合。融合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思想观念上融合。实现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融合到一起。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求地方政府领导转变观念,改变过去重经济建设、轻人防建设

的思想认识,真正把人防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之中。这一思想,要具体体现在政府文件、领导讲话、会议材料之中,体现在政府整体行政行为之中,做到融合式行政。另一方面,人防部门和工作人员要破除自我建设和闭门发展的思想。要解放思想,确立新观念,把人防工作看作是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局意识和整体意识,使人防工作主动融入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潮流中发展壮大。

二、在管理体制上融合。要积极推进人防工作由单一的防空袭体制向防空防灾相结合的体制转变,加快构建战时能力强,平时作为大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要将人防组织指挥体系纳入政府防灾救灾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实现应急救援指挥建设融合发展。要将人防部门和民防部门紧密结合在一起,成立统一的组织指挥机构。充分发挥人防指挥系统、通信警报系统、防护工程系统和人防专业队伍的作用,平时用于防灾救援,战时用于防空,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要推动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衔接,使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统一管理,全面协调,两个建设同步进行,共同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在运行机制上融合。要建立健全人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应当建立多部门共同

把关审批机制。地方政府应当把人防工程的审批纳入城市建设审批的程序,使人防部门同建设、规划、消防、市政等部门联合办公,共同进行工程项目的审批和验收,有效防止人防工作的跑、冒、滴、漏现象。要健全奖惩机制,定期对人防融合式发展进行检查指导,把人防工作成效纳入政府干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要健全保障机制,制定有关人防融合式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人防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在发展规划中融合。城市建设是人防建设的基础与依托。人防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扩大和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与人防建设互为一体,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要体现在政府工作规划之中,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做到三个“纳入”。一是把人民防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要体现人民防空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人民防空建设的需要。二是把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落实人民防空防护要求。要通过城市规划指导,促进人防工程建设快速、有序地发展。在制订城市建设规划的过程中,规划部门应当会同人防部门,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具体

落实人民防空建设规划。要抓好结建工作,落实依法修建人民防空地下室,节约土地资源,严格建设标准,杜绝违法违规现象。要抓好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向地下要资源。要因地制宜,建设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下仓库、地下过街通道等设施,形成城市地下空间防护体系,平时用于经济建设,战时用于战争需要。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人民防空建设,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大力发展人防工程,通过修建人防工程促进地下空间开发。三是把人防建设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使人民防空建设同经济发展成正比例关系,协同发展,实现国防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五、在资源上融合。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指出:“要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民防空系统参与应急管理的功能,推进人民防空和应急管理一体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我们应当认真遵照温总理的指示,把人防资源纳入公共应急救援体系,整合资源,走防空防灾一体化的道路。从人防发展历史上看,多年来,传统的人防部门长期担负着战时防空袭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了完整的自身工作运行机制,事业有了一定发展,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路数”,习惯于单纯的防空战备任务,基本不涉足平时的防灾应急

救援工作。实际上,这套老路子限制了人防部门发展的空间,越走越窄,目前,已进入歧途。实践证明:不搞平战结合,人防就没有出路。因此,人防部门必须摈弃“小系统”、“自成一家”的自我封闭意识,树立人防与民防整合资源、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把人民防空与防灾应急救援工作结合起来。要把人防和民防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将各类人防专业队伍纳入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将人防设备设施纳入政府应急保障体系,从封闭式人防转向开放式、融合式人防。只有这样,才能使人防与民防融为一体,做到资源共享,有效利用,避免浪费,一举多得。人防部门要跳出“人防建人防”的局限,树立经营意识,实现从“管理人防”向“经营人防”的转变。要引入竞争机制,运用经济规律,通过经营人防来建设人防,发挥人防工程开发利用的最大价值。要抓好人防工程项目库建设和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做到规划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六、在重要经济目标建设中融合。城市重要经济目标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是城市的生命线,也是国家战争潜力的经济基础。对于重要经济目标,在平时应当重点建设,在建设时就应考虑到人防的需要。在战时,必须重点保护。因此,要搞好重要经济目标的规划与建设,落实各项战时防护要

求,做到建设与防护并重,地上与地下并重,功能与布局并重。坚持长远建设与应急建设相结合,长期措施与应急措施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兼顾现实与未来,协调发展,配套建设,做到既能保证战时的需要,又有利于平时的经济建设。

七、在科研教育上融合。要把人民防空科研项目纳入科技发展整体规划之中,充分利用各种科技力量和资源,大力推进人防科技创新,夺取科研工作的新成果。要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参与人民防空科技研究,加强信息化条件下人民防空警报信息系统、综合防护技术、医疗救护管理、重要经济目标防护等难点问题的攻关研究,推进人民防空科研成果的转化运用,坚持用科技振兴人防事业。

要将防空防灾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公共教育体系,实现宣传教育融合式发展。人防宣传教育是国家对公民进行国防观念、人防意识教育和防空防灾知识技能传授的重要活动。要结合人防宣传,将防空防灾教育纳入国防教育体系,纳入社会公共安全教育体系,纳入普法教育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纳入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宣传教育计划,为人防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人防部门应与军事部门、教育部门联手建设国防培训教育基地,发挥

其培训和辐射作用。要推动人防(民防)教育向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社区发展,建立起全民人防宣传教育体系。要抓好各种节日和平时宣传活动的结合,推动人防宣传教育向全社会延伸。重点抓住全民国防教育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庆节、防空警报试鸣日等重要节日,适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要借助报纸、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多媒体、网络、文艺汇演、图片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失时机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人防观念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收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

上述七个方面的融合,不是孤立的。应当齐抓并进,相互结合,形成完整的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系统化融合,才能取得更大的战备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融合式发展。

呼兰区人防办张文波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内容

【要闻】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研究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专题会议。 【回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是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格局”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关键词语。 军民融合是中国国家战略,目前理论研究与政策解读多,缺乏一个全国性的发展布局,尚处于“开发区模式”,且“各自为政”,此模式可能极大浪费资源。此内容可以让各地、各行业在军民融合的大格局中找到定位,作为十四五规划参考,以促进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自古以来,“犁”与“剑”就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凭仗——依靠犁得以生存,凭借剑方能自卫。很多情况下,“犁”与“剑”又是一对矛盾,“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历史上,能有效化解二者矛盾的国家,往往能较好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一流军事强国。数十年来,庞大的军事开支非但没有将美国拖垮,反而进一步巩固了其霸权地位,其奥秘之一就是通过军民融合推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犁”体现于经济。 “剑”体现于军事。

明朝的灭亡:清八旗军总兵力才17万,面对李自成百万起义军,明朝数百万正规军,上亿汉人,竟斩关夺将,一路凯歌……翻开中国的历史,强盛的中国是一个人们朝圣的中国,是一个用路与世界紧密连接的中国。路是一个国家开放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开放、富裕与强盛象征。其中最为盛名的路是中国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中国中央王朝与周边地区并延伸到更远地区的贸易通道的称谓。丝绸之路形成、发展的客观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贸易对象、贸易内容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对外输出的商品以丝绸、瓷器、茶叶(西方进口中国奢侈品)等为大宗,相延成习,以“丝绸之路”命之。 中国对陆空的认识,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走向强盛。后对海空的认识,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也一度强大。现在人类进入到了网络空间时代和未知的太空时代,中国需积极开辟“网上丝绸之路”和“天上丝绸之路”。丝路战略是历史的选择,也成为中国强盛的现实需要。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

《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过去一年,中国传媒业变化迅猛。广告方面,平面媒体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平面媒体获得丰收,有大笔广告入账。这是否表明平面媒体由此进入一个新的拐点?形态方面,新的移动终端不断涌现,并成为新的媒体形态。这究竟只是尝试,还是一种可以预见的趋势? 1月15日,阳光中国·2010传媒发展年会在京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新闻出版报》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7 所高校新闻院系联办。年会上,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宋建武代表大会组委会发布《2010年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试图从大量数据和媒体2010年的各种探索入手,探析产业结构如何构架以及传统媒体将会怎样发展。 【发展现状】 报纸 我国目前共出版报纸1937种,平均期印数20837.15万份,总印数439.11亿份,总印张1969.4 亿印张。与前一年相比,种数下降0.31%,平均期印数下降1.5%,总印数下降0.86%,总印张增长 2.01%。 近几年,我国报纸广告整体呈现上扬态势,尽管前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而伴随经济形势的好转,广告市场也逐渐回温。根据中国政法大学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报业广告实收平均增长率仅为2.75%。这一数据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分别达到了23.53%、19.46%和13.78%。 在报业广告经营增长的同时,报业广告市场并未与整体广告市场同步增长;广告结构恶化。2010年我国报业广告一个明显的变化是支柱行业的广告集中度下降,房地产、IT 等优质的广告资源比重下降。央视CTR的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上半年报业广告刊登额比2009年同期增长21.9%,其中,零售业增长35.7%,汽车大增50.9%,而作为报业第一大广告行业的房地产广告仅增长1.6% ,其在报纸媒体的广告投放份额已经从2008年的30%下降到2010年的24%。这些情况会影响到报业广告的进一步回升和增长。 期刊

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融合教育在世界各国的兴起,我国的融合教育也在随之发展着,在我国具体体现为随班就读。融合教育如今在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日趋升高,众多专家和教授也在研究我国融合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就各专家教授关于我国融合教育发展的观点总结归纳,并结合我国融合教育近三十年来的发展状况来谈谈自己对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趋势的相关看法。 关键词: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发展趋势 前言:融合教育者认为特殊儿童有权在普通教室接收高质量的、适合他们自己特点的、平等的教育;普通学校应该为社区内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适合儿童不同学习特点的、没有歧视的教育。尽管融合教育的效果没有为实证研究所证明,它却成功地导致了对传统的隔离式特殊教育体系的完全否定,并顺理成章地占领了特殊教育领域的理论与伦理的制高点,成为全球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融合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特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对我国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逐步产生深刻的影响。融合教育在我国的具体形式为随班就读,这种模式是融合教育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产生的。本文结合各个专家的理论进行分析我国融合教育发展趋势。 正文:关于融合教育的起源和概念,李拉教授表示过,教育时期,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分别居于不同的安置方式,泾渭分明,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并行的双轨,极少存在互通。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公平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得传统的隔离教育逐渐受到质疑,普通教育与社会开始向特殊儿童开放,融合教育的理念遂逐渐产生和形成。对融合教育作历史考察,我们需要回溯到整个特殊教育发展历程之中。我们知道,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是由隔离走向融合。“回归主流”和“一体化”运动形成的一些理念和思想,如“最少受限制环境”、“个别教学计划”、“资源教室”等,极大地推动了融合教育的实践和发展。从概念起源上来看,融合教育的概念来源于特殊教育领域。融合教育概念及理念的提出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特殊教育发展到今天,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残疾人实施公平教育的应然选择。换句话说,特殊教育是融合教育产生与发展的背景。融合教育发端于特殊教育领域,是专指将特殊儿童融入到普通教育与社会中的教育方式,因而从研究领域与范围上来看,融合教育主要关注的是特殊教育领域,关注的是特殊儿童。换句话说,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是特殊教育领域内的核心与专有词汇。这就使得,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的随班就读这种将特殊儿童融入到普通学校就读的安置方式,以及其它的“所有试图将特殊儿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4) 1.1 项目名称 (4) 1.2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4) 1.2.1农业基础设施加强 (4) 1.2.2 农产品价值链开发 (5) 1.2.3产业发展与市场连接 (6) 1.2.4项目管理能力建设 (7) 1.3项目总投资及来源 (7) 1.4 项目建设期 (8) 1.5 项目执行机构 (8) 第2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2.1 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8) 2.1.1 项目建设背景 (8) 2.1.2 项目建设的意义 (8) 2.1.3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 (10) 2.2 项目创新 (11) 2.2.1 项目建设理念创新 (11) 2.2.2 项目建设技术路径创新 (11) 2.2.3 项目融资机制创新 (11) 2.3 项目的效果及示范作用 (12) 2.3.1 项目预期效果 (12) 2.3.2 项目示范作用 (12) 第3章项目建设条件、内容、规模及方案 (12) 3.1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2) 3.1.1国家政策支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12) 3.1.2 项目区农民有热切期望 (13) 3.1.3 有成熟技术与人才队伍,劳力充足 (13) 3.2项目建设的不利因素 (13) —1—

3.4 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方案 (15) 3.4.1项目建设名称 (15) 3.4.2项目建设目标 (15) 3.4.3项目建设地点 (15) 3.4.4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16) 3.4.4.1农业基础设施加强 (16) 3.4.4.2农产品价值链开发 (18) 3.4.4.3产业发展与市场连接 (19) 3.4.4.4 项目管理能力建设 (20) 3. 5项目主要技术路线 (20) 3.6项目总投资及来源 (21) 3.4.8产品方案 (22) 3.4.9建设期限 (23) 3.4.10技术保障措施 (23) 第4章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 (27) 4.1 投资估算 (27) 4.1.1基本建设投资 (27) 4.1.2建设期利息和承诺费 (27) 4.1.3流动资金估算 (27) 4.2 国内配套资金 (29) 4.3贷款规模及用途 (29) 第5章项目业主简况及实施组织安排 (30) 5.1 项目业主简要情况 (30) 5.1.1 项目农户 (30) 5.1.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0) 5.3 项目准备、实施组织安排 (33) 5.3.1项目领导小组 (34) 5.3.2项目管理联合办公室 (34) 5.3.3项目技术咨询委员会 (34) 第6章偿还及担保责任 (34) —2—

2018-2019-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X年)word版本 (2页)

2018-2019-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X年)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X年)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5月31日通过官方的网站正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X年)》。 这是中国记协第三次发布关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总体情况的报告。 201X年,面对媒体格局和媒介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新闻媒体深化 改革、锐意进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新闻媒体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不断增强,新闻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的新闻事业焕发出蓬勃生机。 为全面反映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现状,中国记协会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联合编写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X 年)》。 报告分“前言”“新闻从业环境”“媒体转型及融合发展”“新兴媒体发展”“权益保护和职业道德建设”“对外交流合作”等部分,对201X年中国 新闻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介绍。 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传媒产业和传播技术的快 速发展、行业组织和新闻媒体的奋力进取,为中国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创造了 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报告指出,媒体融合发展依然是201X年中国媒体发展的主题,一批形态 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先后涌现,一批拥有强大实力和 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初具雏形,一个新的传播体 系和媒体格局正在形成。 中央和地方媒体加快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从“相加”到“相融”的速度。

军民融合式发展十项措施

大力推进“军民融合”的十项措施2013-12-29 23:29:37 丁锋韩璞魏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军队人才培养体系和军队保障体系,坚持勤俭建军,走出一条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以及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重要论述,指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军民融合工作。 军民融合领域军内外专家就如何大力推进“军民融合”问题进行研讨时指出,从“寓军于民”到“军民融合”是一次思想认识和理论研究上的重大飞跃。“军民融合”函盖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全部内容,而且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仅是从军民两用的技术和产品层面上来理解军与民之间的互通、互动和相互转移,更加是从改革军工科研生产和装备采购管理体制、机制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全社会共有资源等全方位、深层次上来认识和理解。 针对当前开展“军转民”、“民技军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的十大措施。 专家们就如何大力推进“军民融合”问题进行研讨。专家们深刻领会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的精神实质。一致认为,这里讲的“二个坚持”、“一个加强”,不仅指明了新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向,而且是事关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和国防现化化建设的重大方针,是国家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专家们指出,从“寓军于民”到“军民融合”是一次思想认识和理论研究上的重大飞跃。“军民融合”函盖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全部内容,而且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不仅是从军民两用的技术和产品层面上来理解军与民之间的互通、互动和相互转移,而是从改革军工科研生产和装备采购管理体制、机制以及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如何合理利用全社会共有资源等全方位、深层次上来认识和理解。 针对当前开展“军转民”特别是“民技军用”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提出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的十大措施。 1进一步加大“军民融合”的宣传力度,提高全党、全军在我国“走出一条 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我国从军、民分离的体制格局基础上实行“军民融合”,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就目前的情况分析,推进“军民融合”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思想认识上的障碍仍然比较突出。 1.1思想观念上的束缚 能够实施“民技军用”的技术和产品,都具有明显的军民两用特征。由于观念上存在误区,军、民双方尚未完全形成“两用”意识。开发两用技术及其产业化不同于军转民,而是要求科研单位和企业从技术理念的提出开始,就考虑技术的两用性以及产业化前景,要形成两用技术(军用和民用)——有两个目标(战斗力和生产力)——开拓两个市场(军品市场和民品市场)观念。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和现有体制影响,国防科研部门与民用科技部门的工程技术专家都缺乏两用意识,军与民各自为政。 1.2价值评价体系不同 长期以来,国防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人员,形成了重科研、轻应用,重军品、轻民品的传统观念,甚至认为选用民品不符合规定、违反规矩。而民用部门则普遍缺乏国防意识,认为开发国防科技项目是军工部门的事,即使有好的技术和产品也不往军品市场推荐。因此,军、民双方难以形成两用价值观。 1.3缺乏两个市场意识 过去我们国防建设采取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奠定了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础,同时强调军品市

坚持融合式发展

坚持融合式发展,推进人防建设 哈尔滨市呼兰区人防办张文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明确指出:“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在2010年10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对当前人民防空工作的四项要求。其中,把积极推进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列为首要一项。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军民融合式战略思想在人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防空建设指出的发展方向。当前,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贯彻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人民防空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促进人防工作。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应当是全面的、系统的、深入的融合。融合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思想观念上融合。实现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融合,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融合到一起。这个问题包括两个方面:首先,要求地方政府领导转变观念,改变过去重经济建设、轻人防建设的思想认识,真正把人防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之中。这一思想,要具体体现在政府文件、领导讲话、会议材料之中,体现在政府整体行政行为之中,做到融合式行政。另一方面,人防部门和工作人员要破除自我建设和闭门发展的思想。要解放思想,确立新观念,把人防工作看作是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树立全局意识和整体意

识,使人防工作主动融入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潮流中发展壮大。 二、在管理体制上融合。要积极推进人防工作由单一的防空袭体制向防空防灾相结合的体制转变,加快构建战时能力强,平时作为大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要将人防组织指挥体系纳入政府防灾救灾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实现应急救援指挥建设融合发展。要将人防部门和民防部门紧密结合在一起,成立统一的组织指挥机构。充分发挥人防指挥系统、通信警报系统、防护工程系统和人防专业队伍的作用,平时用于防灾救援,战时用于防空,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证。要推动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衔接,使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统一管理,全面协调,两个建设同步进行,共同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在运行机制上融合。要建立健全人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城市建设工作中,应当建立多部门共同把关审批机制。地方政府应当把人防工程的审批纳入城市建设审批的程序,使人防部门同建设、规划、消防、市政等部门联合办公,共同进行工程项目的审批和验收,有效防止人防工作的跑、冒、滴、漏现象。要健全奖惩机制,定期对人防融合式发展进行检查指导,把人防工作成效纳入政府干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要健全保障机制,制定有关人防融合式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人防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在发展规划中融合。城市建设是人防建设的基础与依托。人防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扩大和完善城市功能。城

浅析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13640823.html, 浅析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作者:蓝天 来源:《祖国》2017年第19期 摘要:想要切实达成强军富国的战略目标,就必须竭尽全力促成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换句话说,就是同步开展国防与经济建设工作。由此,笔者决定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探讨论证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需要关注的要点,以及日后可靠性的控制建议。 关键词: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要点控制建议 在新时期下,党有必要结合不同时期国家安全和实际发展状况,持续规划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和国防建设方案,唯独如此,才能保证同步大幅度强化我国的综合与国防实力。不过经过实际调查发现,如今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工作始终处于初步向深度融合的转化阶段,其间不可避免地会遗留军民融合思想水平不高、顶层与统管体制缺乏、监督管理机制严重滞后等弊端状况,就是说军民融合应有的效益与潜力目前还未能得以全方位挖掘释放。所以说,尽快探讨出合理的控制方案,加快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的衍生进程,显得尤为必要。 一、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需要注意的要点 第一,确保客观对待国情与军情现状。想要尽快开辟出一条富有中国特色且高效率的军民融合路径,就必须预先将军民融合管理思想和有关决策动态化地贯穿融入到具体的经济、国防建设活动之中基础上,竭尽全力激发社会主义规范体制的一系列政治优势;再就是长期秉承国家主导和市场协调交互式作用的理念,灵活性沿用体制革新、政策扶植、法治保障等有效控制方式,将军民发展合力予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即落实经济与国防建设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控制目标。 第二,积极地开展军民融合模式创新调试工作。军民融合和其余事业一样,想要获得深入性改革发展成就,就必须积极地进行传统工作模式创新调试。依照目前国情观察,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将扩大开放与冲破封闭作为核心点,持续进行既有的规范体制和政策体系创建,使得军民深度融合工作中的重点与重塑内容得到统筹规划;与此同时,积极地进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创新形式的驱动性发展战略融合,在成功搭建起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与必要性的示范平台之后,有机拓宽军民融合工程的全新发展空间范畴,延展出军民融合的全新适应路径。 第三,有效结合法治思维和对应的控制模式推动军民融合进程。想要保证积极推动军民深度融合的进程,就必须要注意预先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效用予以有机发挥,而目前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这部分法律法规的废释事务。如在第一时间内优化改进军民融合性发展的体制环境,包括消除诸多不必要的限制性门槛等,令有关市场准入机制得以愈加健全可靠,为后期更多的企业、技术、人才、服务项目在军民融合工作体系中的有序地投入应用,以及它们各自理想化的作为发挥,做足准备工作。

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

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 产业融合是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的内在推动下,在传统产业边界出现的产业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经济现象。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河南省已具备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环境和企业已满足产业融合发展条件,应从创建良好外部环境、完善产业政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动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 标签:产业融合发展;必要性;可行性 1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产业的应用,原有传统产业间的明确界限日趋模糊甚至重划产业界限,出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现象。 河南省既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又是新兴的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是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产业融合将对河南省总体产业布局、中原经济区建设、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当紧密结合河南省当前现实经济形势,深入分析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省政府制定相关产业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2 河南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2.1 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业融合现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而出现的,它打破了原有三大产业分立发展的态势,使产业内部或产业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从而形成新的产业模式。从本质上看,产业融合就是不同行业和产业在分工基础上的重新组合,建立了更具效率的分工链条网。产业融合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产业融合是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发展的共同趋势。起始于上世纪中叶的信息革命使全球进入新的经济时代,信息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此为基础,高新技术在产业间得到迅速扩散并产生技术外溢,使不同产业共享生产技术,生产具有较强替代性的产品。因此,传统产业间的纵向关联模式逐步发展成为新型的、具有共同技术基础平台的横向关联模式。产业关联模式的变革,会引起产业结构变革。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物流、能源、信息等高新产业开始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并逐渐渗透到传统产业,成为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因此,相关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具有必然性,河南省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和引导本省产业融合发展。 2.2 产业融合是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客观需要 2011年10月,国务院正式将中原经济区建设纳入国家战略。河南省是中原

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前,传媒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重大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技术的逐渐革新,尤其是现时网络化技术的推动,让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化,媒介融合、发展与交互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已经迎来了媒介融合时代。 1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先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所提出的,原本的意义指的是各种类型的媒介表现出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发展动向。它的概念包含着狭义与广义两层意义,狭义上指的是将各种类型的媒介形态“融合”起来,以实现“质变”,进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包括了:数字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就广义而言,“媒介融合”其范围更为广泛,当中包含了所有的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以及融合,其不但包含了媒介形态的融合,同时更包含了媒介作用、传播方式、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不同要素之间的融合。 2媒介融合下的现状与问题 2.1虚假新闻泛滥新媒体的涌现,媒体形态的丰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等都有了不同水准的飞跃。但是,在其拥有积极意义之时,也存有着各种问题,有部分媒体总喜欢从“网友曝”当中“找新闻”,这也是导致假新闻产生的一个原因,一样是不容忽视的。比如2014年出现的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香蕉得艾滋病濒临灭绝等假新闻,便是某些网络媒体相互转发而发酵起来的。像上述的假新闻,没有进行深入调查便已经被进行发布,容易导致严重的影响,更严重者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繁荣。 2.2新闻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媒介的融合,虽然能够在一定水准上给予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与空间,不过同样会存有着不足,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包括其侵害了一般人的私隐,直到最后不得不走司法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汇总).doc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在国家层面建立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当前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认真研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内在规律,推动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支撑和重要基础。 一、军民深度融合以高新武器装备保障为重点,推动形成新质战斗力 以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高新技术装备,深刻改变着战斗力生成要素的内涵,并已成为现代作战的重要手段。世界主要国家都加紧推进军事转型,加强高新武器装备研发,竭力抢占军事竞争的制高点。2012年1月5日美国出台了《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优先任务》防务战略指针。该文件强调:“美军将选择利用高技术而不是军队规模来维持其优势”。未来美国将加强对高技术、高性能武器装备的研发投入,主要包括无人机、隐形轰炸机、隐形远程巡航导弹及侦察、通信、指挥、监控系统和网络战武器等领域。但是,信息化局部战争所要达成的高新武器装备优势,单纯依靠军队系统是难以持久的,而必须以军民两用技术为载体,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为依托,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潜力,才能推动形成新质战斗力,谋求武器装备的发展优势。为此,世界主要军事大国不断改进军用和民用两种工业基础间的融合度,加强高新武器装备建设能力,努力占据军事装备发展的制高点。因此,美国在发展高新武器装备的同时,明确提出“只有通过加强民用技术基础,才能解决国家安全和经济竞争力的两个孪生问题”。初步估计,美国大约80%的航空航天企业、70%的原子能企业、60%的船舶企业、40%的电子企业、34%

茶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茶产业融合发展提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负责人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1) 1.1.7项目建设规模及容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3)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5) 1.4编制原则 (6) 1.5研究围 (6)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7) 1.7综合评价 (8)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9) 2.1项目提出背景 (9) 2.2项目提出缘由 (1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1) 2.3.1 顺应我国现代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1) 2.3.2促进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2) 2.3.3促进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12) 2.3.4符合xx市建设茶业强市的发展思路 (13) 2.3.5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3) 2.3.6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4)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4) 2.4.1政策可行性 (14) 2.4.2市场可行性 (20) 2.4.3管理可行性 (20) 2.4.4财务可行性 (21) 2.5项目评价结论 (21) 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22) 3.1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2) 3.2我国茶叶产业发展宏观环境分析 (25) 3.3我国茶叶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26)

3.4我国茶叶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28) 3.5我国旅游业发展前景分析 (29) 3.6我国生态养生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30) 3.7本项目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33) 3.8市场分析结论 (35)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36) 4.1地理位置选择 (36) 4.2区域投资环境 (36) 4.2.1区域概况 (36) 4.2.2地形地貌条件 (37) 4.2.3气候条件 (37) 4.2.4自然资源条件 (38) 4.2.5交通区位条件 (39) 4.2.6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39) 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40) 5.1项目建设规模 (40) 5.2主要建设容 (40) 5.2.1 建设1500亩现代农业自动化管理茶叶种植基地 (40) 5.2.2 完成100公里产业机耕道拓宽硬化 (45) 5.2.3 完成280公里基地茶园便道硬化及建设280公里排灌渠系 (48) 5.2.4 建设25个大型蓄水池及50万米高地管网 (51) 5.2.5 建设900个小型蓄水池 (55) 5.2.6 建设20个150立方米茶叶专用低温冷库 (58) 5.2.7 建设牛碾坪花香茶海休闲观光茶园 (60) 5.2.8 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1个 (67) 5.2.9改造100家合作企业生产加工车间 (70) 5.2.14 建设乡村旅游线 (81) 5.2.15项目规划效果图 (85) 5.3项目土建工程方案 (89) 5.3.1方案指导原则 (89) 5.3.2土建方案的选择 (89) 5.4项目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90) 5.4.1给排水 (90) 5.4.2供电 (91) 5.5项目区道路设计 (93) 5.6项目主要建设容及工程量 (93) 第六章产品及技术方案 (96) 6.1主要产品方案 (96) 6.2产品执行标准 (96)

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研究·融合与发展 34 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根据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创新和改革以往的发展理念。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无法融合的问题,以及媒体融合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正确认知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建立完善的媒体融合监管制度,吸取传统媒体的优点融入到新媒体中,从而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创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08-034-02DOI:10.19483/https://www.wendangku.net/doc/6f13640823.html,ki.11-4653/n.2017.08.007 ■文/张 赤 前言 本文主要阐述媒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针对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效结合,逐步完善媒体融合的监管机制,符合最新出台的融合方案,运用创新的管理体制,将两种媒体的优点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媒体融合的跨越式发展。 1.媒体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媒体融合技术受到局限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由于当前仍然缺少专业的媒体融合技术研究人员,导致媒体融合过程中受到了技术的极大制约,影响了媒体融合发展效果,不利于媒体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了我国媒体融合进程。 基于对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分析,了解到当前智能手机实现了广泛普及,由于智能手机具有便捷性的特点,因此人们更喜欢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阅读,通过对使用智能手机阅读的人群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在其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无法记录阅读位置,导致其在获取新闻过程中常常会获取到重复性的新闻,降低人们的阅读兴趣;二是新闻获取速度慢,当打开一条新闻时,只能够看到文字性内容,无法获取到其中展示出的图片与视频,影响观看心情,因而降低新闻传播速度,对媒体融合产生不良影响。在深入分析上述两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媒体融合技术受到了局限,相关媒体融合技术人员无法研究出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利用新技术记录人们阅读位置,无法通过合理的4G技术、图片、视频处理技术提高人们阅览速度,导致媒体融合效果受到不良影响,制约了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步伐。1.2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存在错误的观点 当前,对媒体融合发展存在错误的认知,没有根据媒体融合的特点制定发展方案,导致创新的发展模式失去意义。媒体融合过程不符合最新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没有运用正确的观点,一味地追求发展的速度,不注重创新模式在媒体融合中的应用,严重脱离实际的发展情况,长此以往下去限制媒体融合发展空间,使相关企业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一些错误的观点阻碍媒体融合的发展,新媒体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过于注重媒体融合制度的创新,忽视吸取传统媒体的优势,造成创新模式结构特点不符合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将新媒体的概念与传统媒体的概念混淆,这些错误的观点难以推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没有深入落实创新发展的观念,渐渐失去创新的实际意义,难以实现预期的发展结果,这就意味着现阶段的创新模式存在不足,难以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一些企业和个人没有正确理解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所创新的媒体难以完成统一的发展观。长期发展下去无法满足创新要求,破坏媒体融合发展规划,产生很多的矛盾和不确定的因素,受内部环境和外界形式的影响,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存在很多错误的观点,很多经验主义冲击着媒体融合发展观念,进而形成的创新模式没有经过实践,很难推动媒体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1.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存在诸多矛盾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存在诸多的矛盾,造成媒体融合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给媒体融合发展带来了阻碍,导致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失去现实意义,一些难以调节的矛盾,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使传统媒体很难与新媒体相融合。没有根据传统媒体的特点,设计完整的融合方案,致使媒体的新业务和发展理念存在偏差,

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2012年10月22日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成都市城市发展调研报告(上) 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健康 编者按这是一篇极具战略价值的调研报告,指导性很强,文笔也很生动,建议各级领导干部都能认真一读。同时相信,该文也一定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因为整篇文字所传递出的思想理念、经验信息和决策建议,都与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本文的作者是副市长王健康同志。今年4月,根据省委组织部的安排,王健康赴成都市龙泉驿区挂职学习。挂职初期,他写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面旗帜——成都市龙泉驿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重点推介了龙泉驿区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具体做法、实践成果和工作经验,并联系我市实际,提出了很有针对性的战略建议。该文于6月19日和20日在本报分上下两篇刊发,在全市引起强烈反响。几个月后,王建康同志又拿出了一篇更有分量的调研文章《融合式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成都市城市发展调研报告》。作者在文章中提出,成都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是目前国内城市发展的最新模式,与近期我市提出的“融合式发展”不谋而合,对运城市乃至更大区域里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考察和对比,他认为成都市的做法即“产城一体化”,更具有前瞻性和彻底性。作者通过厚重的篇幅,把成都城市发展的战略创意、战略设计和实践路径、发展模式及其产业功能、生态功能等,做了整体性的解读和描述。 作者在启示与建议中,就生态问题明确提出,按照城市规划“限定发展边界”和“生态规划优先”两个先进理念,用生态框定中心城区边界,进行生态隔离,“从根本上改变运城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格局,形成先进的城市形态”。就招商引资战略,文章提出举全市之力加快“专业招商”和“精细招商”进程,建立统筹、协调、高效的“招商体系”。这些新理念、新概念,读来让人很受启迪。 本报今起分3期刊发这篇调研报告,敬请关注。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挂职学习期间,我对成都市的城市发展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发现成都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与近期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融合式发展”不谋而合,是目前国内城市发展的最新模式。 一、成都市城市发展的主要做法 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1400万,下辖9区4市6县。2011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6854.6亿元,财政总收入2269.6亿元。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3951.4亿元,同比增长13.3%,增幅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2011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成渝经济区,这是我国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城市群之后设立的又一重要区域经济板块。作为成渝经济板块的中心城市,成都市围绕“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确立了“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的五大兴市战略[1]。其中的“立城优城”战略,就是成都市的城市发展战略。“立城”就是以天府新区[2]为代表的新城建设,“优城”就是以中心城区为代表的老城优化。在实施“立城优城”战略过程中,该市以“产城一体”的全新理念,“两城互动”的发展模式,实现宜居宜商宜业的“三宜”目标,开启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一)“产城一体” 过去的城市建设,商业区、行政区、居住区、开发区等功能单一,区内交通、商业、教育、娱乐等设施不配套,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的过度集中,引发了水电紧张、交通拥堵、生态恶化、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城市病”。特别是工业园区往往选择城郊,只注重厂房、污水处理等生产要素的建设,而忽略了教育、医疗、购物、娱乐等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项目的概况 一、项目名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 二、项目的主管单位:市中心医院、市医保处、县金称市镇青联村 三、项目的建设性质:新建 四、项目建设单位:青联生态园(青联种养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晓海。本园是饲养鸡、鸭、鱼,种植有机蔬菜、观景林、果树林,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专业合作社。园计划年产土鸡1.2万只,土鸡蛋2万斤,各类蔬菜、瓜果20余吨,并逐步开展餐饮服务,利用节假日接待游客。 五、项目建设地点:县金称市镇青联村 六、项目建设年限:2016年-2017年 七、项目建设的主要容 1、年产土鸡1.2万只; 2、年产土鸡蛋2万斤; 3、水产养殖面积10亩; 4、种植园200亩(其中蔬菜20亩、果园60亩、观景林120亩); 5、建一座30KW光伏发电站; 6、发展休闲-生态-农庄旅游。 八、项目的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本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万元。其中:固

定资产总投资15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 2.项目资金的来源 项目资金:固定资产投资部分申请市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60万元,扶贫单位双出资40万元,社员自筹20万元,其它争取资金30万元;流动资金50万元,先期扶贫资金20万元;余下的通过市场运作合作社积累滚动供给。 九、项目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完成后,经测算,(1)生产、销售正常后,年销售收入为221.8万元。其中:土鸡(含鸡蛋)产值150万元,水产养殖20万元,种植业21.8万元,餐饮服务10万元,光伏发电20万元。(2)带动与辐射本村近200户农民走新型种养结合之路。(3)将在种养业刮起旋风,为旅游界开辟新篇章……“生态园”休闲-生态普-农庄旅游度假。 十、环境评估 本项目属种、养循环利用,鸡为全天候放养,放入果园、观景林、油茶园。鸡粪用于种植蔬菜,蔬菜使用纯农家肥,不使用任化肥。这样,整个园区无臭无味。改善了人、禽生活环境,对当地的水源没有任污染;然后变废为宝,为农作物吸收利用;从而达到动物与植物间的良性循环。也加大了土地的绿色覆盖率,提高了废弃山坡地的利用率,将为全市开创健康种植养殖的新河,对保护环境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计划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新形势下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推动宣传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步伐,需要紧密结合实际,着力从坚持导向引领、规范管理、创新机制、服务保障等关键环节入手,力求在新的起点上凝聚起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正能量,开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一、把握正确导向,引领媒体融合发展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无论怎么融合、怎么发展,都必须始终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内容为王”,把正确导向贯穿到融合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传递正能量。 一是坚持党管媒体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管新闻媒体原则,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引导媒体从业人员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牢记使命担当,恪守职业道德,崇尚社会效益至上,扭转唯发行量、点击率、销售额的倾向,积极创作生产出更多传递正能量、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努力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 二是坚持正确工作导向。新闻媒体作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渠道,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坚守主阵地,伸张正义、褒扬正气。这就需要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强化责任主体意识,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和侵权盗版行为,广泛开展网上“扫黄打非”专项执法行动,真正让新闻媒体在融合发展中保持舆论生态空间清朗明净。 三是坚持公共惠民服务。新闻媒体担负着党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能使命,在推进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开展公共惠民服务。这就需要不断整合我省各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积极推进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探索建立数字农家书屋,开展全民数字阅读活动,实施数字广播电视村村响和数字电视户户通工程,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步伐。 二、强化行业管理,规范媒体融合发展 推动媒体融合,需要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规范管理。媒体的融合发展本身就是把“双刃剑”,利弊共存、良莠不齐。只有不断提高媒体行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才能在规范媒体融合中实现繁荣发展。 一是在转变职能中体现管理。在深化机构改革、积极转变职能的新形势下,需要不断强化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媒体管理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能,切实履行好媒体融合发展的管理职责,大力推动媒体资源整合,着力解决功能重复、内容同质、力量分散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新兴媒体可管、可控,在不断融合中推进发展。 二是在依法行政中规范管理。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中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对互联网出版、数字出版、传媒企业行政审批效率,激发新兴媒体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媒体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多种管理手段,坚持融管并重,实现媒体融合和监管同步到位,不断加大对新兴媒体的事中事后监管力度。 三是在主动作为中强化管理。推进媒体融合和繁荣发展,不仅要靠上升的媒体融合数量,更要靠上乘的媒体融合质量。这就需要媒体行业管理部门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不断改进作风,主动作为,牢牢抓住媒体融合质量这个关键环节,突出加强对重点出版物的“三审三校”审读监管,探索建立新媒体监管系统,切实加强出版发行、内容制作、渠道传播等全方位、全时空的立体监控,切实消除管理盲区和死角。 三、创新推动机制,促进媒体融合发展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内容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内容 军民融合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的十九大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不断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支撑国家由大向强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走向强盛过程中,面对多方位的制约因素和阻力,必须正确处理发展和安全的关系,既需要国防实力有大的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安全提供坚强保障,也需要切实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拉动作用,提高物质产品与社会服务的总体供给水平。 第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赢得国家战略竞争优势的关键之举。面对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变革加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系越来越紧密,必须把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争取主动、实现超越的战略途径,全方位整合国家力量,加快军民协同创新发展。

第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健全党领导下的统筹经济建设和国家建设的制度管理体系,就必须打破传统封闭的军民二元分离结构,推动跨军地、跨部门、跨领域的各类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形成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第四,军民融合发展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支撑。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根本基础。强军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等一系列基础保障。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发展改革系统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使命任务十分艰巨。要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集中统一领导下,进一步强化创新思维、加强统筹谋划,在破解制约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上下功夫,在打造军民融合龙头工程和精品工程、以点带面推动发展上下功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