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整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重点(供参考)-精品

整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重点(供参考)-精品

整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重点(供参考)-精品
整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重点(供参考)-精品

整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重点(供参

考)-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方案、情况、道路、设想、方法、环节、条件、动力、前提、成就、领域、文件、质量、模式、增长、计划、运行、传统、作风、认识、问题、矛盾、难点、系统、体制、有效、大力、自主、主动、自觉、深入、充分、整体、现代、平衡、合理、良好、优良、和谐、文明、民主、公平、健康、开拓、保持、统一、发展、建设、细化、建立、制定、提出、发现、掌握、了解、研究、措施、规律、特点、突出、局面、稳定、准则、内涵、意识、信念、理想

绪论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记》: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它是礼记中的一篇,战国末年出现。

内容:1229字。对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作用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评价: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反映了我国二千多年前教育所达到的水平,其中的许多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

教学原则:长善救失藏息相辅

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

1632年,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提出自己的教育信念1)教育公平2)教育功能3)教育目的,论述按照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学校类型、课程内容,并提出一系列教育原则。提出班级授课制

卢梭和《爱弥儿》

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假设以爱弥儿为教育对象,按个体成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最大贡献是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明确提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哲学和心理学,提出五段教学法

杨贤江和《新教育大纲》

1930年以李浩吾为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认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教育的反动本质,起到了教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

实验教育学及代表人物

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采用定量的手段研究教育学问题,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

实用主义教育学及代表人物

在批判脱离儿童的生活,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提出来了。认为人的经验获得遵循相互作用原则和连续性原则。代表人物:杜威

教育学的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前教育学时期)——奴隶社会-17世纪

特点:A 教育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没有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B 教育思想、观点和理论大多体现在哲学著作中,并停留在经验描述阶段,缺乏理论分析和完整的体系C 教育观点、著作打上阶级烙印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19世纪中叶)

特点:A 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B 逐步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思辨-演绎的方法

C 出现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教育著作和资产阶级教育家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特点: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和著作,打破了原有的教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教育学研究的细化和多元化。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

特点:A 教育学理论不断深化,内容不断丰富B 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C 不同的教育学研究方法在争论、冲突中,逐渐融合互补,形成新的研究方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及其规律。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就是研究教育问题,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而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可分为教育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内部问题和教育与其外部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外部问题。如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教育与社会文化的问题,教育的民族化与国际化问题等。还可以根据问题的大小将教育问题分为宏观的教育问题、中观的教育问题与微观的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既可以分为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也可以分为宏观的教育规律、中观的教育规律与微观的教育规律

狭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狭义的教育学主要是指师范院校学生学习的普通教育学,即结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来研究和阐述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基础教育的基本理论。它涉及到教育的本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途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方法、以及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并涉及到教育史上和当今世界上的重大教育事件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等。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他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更到底产生于生产生活,它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他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了新生代的成长。它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有目的的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先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教育的含义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

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教育措施(教育中介系统):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方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育起源论的各种观点:

(1)“神话起源说”,宗教持有者的观点认为教育是由神创造的。--最古老的观点,是非科学的,错误的。

(2)“生物起源说”(法)勒图尔诺,(英)沛西·能,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和冲动

(3)“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4)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一、原始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与原始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以及社会结果相适应

特点: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贫乏性:内容、方法简单3.原始全民性(同一性)

二、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工具的进步

特点:1.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2. 古代学校以古典学校为主3. 学校培养目标是统治阶级人才:官吏、文士、武士、僧侣、骑士

三、现代教育

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以机器大生产的工具为标志,是以适应社会生产需要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教育体制。

特点:1.教育逐步普及,教育对象不断扩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且生产性不断增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现代教育特征的理解:1.教育逐步普及,教育对象不断扩大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且生产性不断增强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遗传、遗传素质、环境、个性发展等概念

“人的发展”有两种释义:人的发展主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蕴含的潜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解放并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这是一种包含着量和质、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是以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

1.人类的发展

2.个体的发展

广义: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各方面发生的一切变化,是个体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

狭义:个体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儿童的发展)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

遗传:

①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③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④ 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环境: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不过人的社会实践是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离开人的实距,单纯的客观环境不能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和成就。

教育: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①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② 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③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只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外因,况且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也只有通过学生身心的活动才能起作用。所以说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到决定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这表现在对周围环境的事物,能作出有选择的反应,能自觉地作出抉择,控制自己的行为,还表现为自身的发展预定出目标,并为实现自定的目标,自觉地进行奋斗,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推动人的发展的高度体现。总之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1、顺序性

2、阶段性

3、不平衡性

4、个别差异性

5、整体性6.稳定性和可变性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的,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段。如果没有教育,前一辈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被后一代人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的重要手段。

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B、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不仅影响着教育思想,而且也构成为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不能离开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文学、科学、艺术等而架空地存在。而其他社会意识的传播也必须依靠教育。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① 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②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 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的功能:

一、经济功能

1、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

二、政治功能

1、促进政治民主化

2、培养社会管理人才,领导人才

3、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4、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三、文化功能

1、保存与传递文化

2、选择与整理文化

3、交流与融合文化

4、更新与创造文化

四、生态动能

1、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

2、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名族素质

3、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个人抱负。分为横向流动和纵向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素质教育等概念

教育目的:广义: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教育对象通过教育身心各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狭义:国家(社会)对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目的)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以个体素质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为基础的人的现代化,即在发展个性的基础上,促进人的现代化,以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改造社会的创造能力。

教育目的的结构

1.含义: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2.内容:(1)对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核心部分

(2)对培养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3)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a 不可分割。b 随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而不同,也因民族、文化背景、传统、教育指导思想的不同有差异。

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1、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与制度的制约

2、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受教育者身心特点,但他不影响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四、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含义: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者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2、教育史上两种典型的价值取向观

个人本位论:卢梭、裴斯泰罗齐、康德、马斯洛、萨特、福禄倍尔、斯宾塞、孟子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①从个人需要、个体发展角度出发设计教育目的。

②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③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的得到发展。

④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的完满幸福。主张实施自由教育、人文教育与普通教育。

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使人的个性得到解放,尊重人的价值,具有进步意义,但排斥社会对教育的制约,离开社会思考人的发展,过于片面性。

社会本位论: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涂尔干、柏拉图、赫尔巴特

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①个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

②教育除了社会的目的外,没有其他目的。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③教育的结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

④关心个体社会化、公民品德、政治品质等。

——看到了人对社会的依赖性,十分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值得肯定的。但极端的割裂了人和社会的关系,完全否认教育目的对个体的依存,否认教育对象对教育目的的影响,造成对人的个性的压抑与束缚,则是不可取的。

两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冲突

(一)中国:孔老时代

孔子--个体社会化老子--理解“道”汉武帝后--“独尊儒术”近代--个性自由发展

(二)西方:古希腊时期

雅典——培养政治家、商人等斯巴达——培养国家需要的军人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拓宽了道路;

第二,要依据我国的特点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的表述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表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1年我国提出的教育新方针(目的)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表述:“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正确认识和处理“五育”之间的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实践活动

相互关系:渗透性促进性不可替代性

全面发展教育的要求

1)坚持五育并举,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整体功能,防止片面性

2)坚持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对全体学生负责

第五章教育制度

什么是教育制度?

1)广义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a 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教育施教机构系统、教育管理机构系统)

b 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2)狭义: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概念

1.定义:即狭义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人口状况

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双轨学制:西欧国家,英,法,德

2、单轨学制:美国

3、分支型学制:前苏联

现代社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各个国家都在进行学制的改革,大致有以下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初期:学习国外学制学日本、美国

1.我国近代学制的诞生

“壬寅学制” (《钦定学堂章程》)(1902年)—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未实施。

“癸卯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壬戌学制” (六三三学制)(1922年)—解放前一直沿用的学制

2.新中国学制的确立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为适应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学制进行改革实验。

提早入学年龄,进行了六岁入学的试验;

为了缩短年限,进行了中小学十年一贯制的试验;

为了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但由于左的影响,急噪冒进和盲目发展,不仅使学制改革的试验不可能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下进行,而且新创办的学校也难以维持。在中央的及时觉察下,1961年开始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错误进行了及时纠正。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建了学制系统,我国学制逐步向合理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的体系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形态上看: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三、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简称“两基、两全、两重”

第六章课程(重要章节)

1.课程含义:

广义: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选择和组织的全部教育内容及其进程(比如小学课程,中学课程)。

狭义:指具体某一门学科。(比如语文学科,数学学科)

2.课程方案:也称教学计划,是指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

3.课程标准:

是国家统一制订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写、使用和评价教材的依据,是检查、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考核学习效果、测量学习水平的依据。

4.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用书。

5.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的特点和缺点:

学科课程又名分科课程,主张分科教学,如我国诗、书、礼、乐,古希腊文法,修辞、辩证法。它的优点:重视成人生活的分析和准备;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强调训练的价值。缺点:完全从成人的生活需要出发,不重视甚至忽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易造成与学生生活脱节,使学生处于被动,消极状态。

活动课程又名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它与分科课程相对立,打破学科锣机接线,以学生兴趣,需要,经验,能力为基础,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代表人物:卢梭,杜威。特点: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注重引导儿童从做中学,注重教学活动过程的灵活性,综合性,形成性;认为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缺点:过于重视灵活性,缺乏规范性,,对教师要求过高,不易实施,易产生偏差;夸大了儿童个人的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断、零碎的知识,降低了教学质量。

形式教育论是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这种主张看到了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性和学科的智力训练作用,但片面强调古典学科,忽视了学科和教材的实用性,曲解了智力发展与知识掌握的关系,使学校脱离生活,因而是片面的。

实质教育论,主张学校应开设现代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天文、化学、商业、法律等具有实用意义的所谓实质学科,这种理论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性质,忽视了发展智力,因而也是片面的。

课程理论的发展:1859年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学习科学。

1902年杜威《儿童与课程》,儿童经验的改组。

1918年博比特《课程》--活动分析法,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课程目标必须具体化、标准化。

1949年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编制课程四步骤: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实施,评价结果。他的课程原理被称为“目标模式”,并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课程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知识,学生。

6.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一、追求卓越的整体性课程目标,

二、注重课程编制的时代性、基础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讲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7.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1)、目标:转变课程功能;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转变学习方式;改革考试评价;深化课程管理体系改革。2)、基本理念:倡导教师启发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知识生成方式和自主学习方式;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后、综合性。

8.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设置:

小学教育: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教育;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教育:以分科课程为主。

第七章教学(上)(重要章节)

1.教学的含义: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特点:双边性目的性中介性

2.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

教学的任务

1、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首要任务

2、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智力:其核心是思维力。是人们认识、适应和改变环境的主观条件。

思维力是一个人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力的培养。

3、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

思想是指理性认识,主要是作为思想意识的观念形态。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科学文化活动与

审美的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觉悟、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

价值观是指推动并引导个人采取决定和行为的信念与准则,是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的核心。

情感是指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情感发展的高级形态的是情操。

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直接决定个人行为的方向、性质与强度。

3.教学过程的性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教学过程受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所制约

(2)教学过程具有认识活动的特殊性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

2、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

3、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

4.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1).夸美纽斯:1)“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泛智教育思想。2)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3)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4)1632年出版了《大教学论》5)提倡直观教学。

2).卢梭:主张自然教育,重视儿童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首创发现教学。

3).赫尔巴特:以德育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重视全面而系统地教学,五段论教学法(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过程)-“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

杜威: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提出“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提倡从做中学。

4).凯洛夫:出版<教育学>

他提出了知觉具体事物,理解事物的特点、关系或联系,形成概念,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实践运用等六个环节的教学过程。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解释教学过程,揭示学生认识的特点。

5).赞科夫:他主张教学应当促进学生的发展。指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力图通过提高教学难度、速度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学生的发展。

6):布鲁纳:主张搞好中小学课程设计,编写出“既重视内容范围,又重视结构体系的教材。”他倡导发现法,重视科学知识,重视发挥教师的作用,他认为,教学过程应依据于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认为学习包括三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第一个是新知识的获得,第二个是转换,第三个是评价。

5.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两种模式:以传授接受为特征的教学。(接受学习)

以主动探取知识为特征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探究学习,发现学习)(一)传授——接受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1、引起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2、感知教材

教师要善于唤醒学生的感性认识

3、理解教材(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引导学生运用思维方法和推理形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4、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运用记忆方法,联想、推论复习知识。

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

7.运用授受式教学需注意: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每个季度按时的主要功

能因素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二)问题—探究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阶段:

1.明确问题

2.深入探究(中心环节)

3.作出结论

4.运用问题探究教学的注意事项:根据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善于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增长知识的探究目

的上来。

6.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

2.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

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

4.智力活动和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

5.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

第八章教学(中)(重要章节)

1.教学原则的含义

指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8条):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概念: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的知识,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基本要求:

1)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2)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概念: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学以致用,发展动手能力,领悟知识的加之。

基本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知识

3)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直观性原则:

概念: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现象的形象描绘,形成有关事务具体而清晰的表象,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基本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4)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启发性原则

概念: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3)注意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启发学生获取知识

4)发扬教学民主。

循序渐进原则

概念: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锣机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将系统连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巩固性原则

概念: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以便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卓有成效地运用。

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发展性原则

概念:(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或量力性原则)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便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基本要求:

1)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因材施教原则

概念: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基本要求: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发展。

3..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或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办法。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研究法;练习法。

教学方法的分类:

①以语言传递为主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②以直观演示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

③以实际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实验法、研究法)

还可以分为:1)教师的教授活动为主:讲授、谈话、演示

2)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研究法

第九章教学(下)(重要章节)

1.教学组织形式的含义:

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将年龄与知识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成一个教学班,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

班级上课制注重集体化、社会化、同步化、标准化,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相对个别教学制而言,班级上课制教学的效率高,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道尔顿制:1920年,由美国.柏克赫斯特在道尔顿市道尔顿中学实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为道尔顿制。是一种自学辅导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主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个别差异的照顾,但不利于学生的社会化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难以保证教学的进度和系统性,不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不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特朗普制:由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的教学组织形式,被称为特朗普制,试图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实行大班上课、小班研究、个人自学结合在一起,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实行大班上课,即把两个以上的平行班合在一起上课,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优秀教师讲授。小班研究,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研究、讨论大班授课内容。

个别教学,主要由学生独立自学、研习、作业。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别教学占40%。

课的类型:

根据教学任务来分: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根据一节课完成任务的数量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根据使用的教学方法: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

2)上课(明确教学目的,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解决学生的疑难,促进学生的发展,组织好教学活动,布置好课外作业)

3)课后的教导工作

2.教学评价

种类:1)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诊断性评价(摸底考试),形成性评价(课堂作业),总结性评价(期末考试)

2)根据评价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分为相对性评价(常模参照性评价),宜于选拔人才;绝对性评价(目标参照性评价),宜用于毕业考试,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3)根据评价的主体不同,可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

教学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方法:观察法,测验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第十章德育

德育的原则:理论和生活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长善救失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德育方法: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修养法,陶冶法,奖惩法

第十一章美育

美育的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在掌握有关美的知识基础上发展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美育的内容:形势教育,理想教育,艺术教育。

美育原则:形象性原则,情感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第十二章体育

根本任务:增强学生体质。(其余略)

第十三章综合实践活动(略)

第十四章班主任

班集体的培养

(一)班集体的定义: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进一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在一般班级群体的基础上经过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建设而形成的一种高级社会群体。

作为班集体,它需具备自己的特征:

a.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b.健全的组织系统

c.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d.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e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集体的发展阶段:组建阶段、核心初步形成阶段、集体自主活动阶段

培养集体的方法:确定集体目标;健全组织、培养干部以形成集体核心;有计划地开展集体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学生集体情况和学生个人的情况

方法:观察、谈话、分析书面资料、调查研究

2.教导学生学习:

学习目的与态度的教育,加强学习纪律教育,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3. 组织班会活动:

4.组织各种课余活动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

5.组织学生劳动

6.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

7.评定学生的操行

8.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第十五章教师

1.教师劳动的特点:

复杂性创造性示范性专业性

2.教师素养的要求:

高尚的师德,宽厚的文化素养,专门的教育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第十六章学校管理

1.学校管理特征:以育人为中心,具有教育性;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服务性;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进行,具有文化性;学校管理是对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具有创造性。

2.学校管理发展趋势:法治化,人性化,自主化,信息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