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

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

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
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

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与价值研究

[提要]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与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有地域性、民族性、竞技性、传统型等特征,具有健身、娱乐身心、竞技、经济和增强民族自信心等价值。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价值

基金项目: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课题编号:HB16TY008)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4月1日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承载着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等,是先辈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人类研究活化石之称。自国务院公布了四批共计1,83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然而,在环境不断恶化、文化不断西化、价值观念功利化和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

战。国内学者通过不同视角,应用不同方法对不同地域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研读文献过程中发现有关河北省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

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与价值,为深入挖掘与整理、保护与传承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其可持续的生态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

河北省是中?A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传统的农耕文化民族区域,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全省拥有3项5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7项,居全国第2位,有“燕赵大地”之称。地貌以丘陵、平原和山地为主,全省由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和朝鲜族等55个少数民族组成,不同的民族区域孕育着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青龙满族自治县的秋千文化、蒙古族的骑马射箭、回族的八极拳和通背拳、邯郸永年的杨氏太极拳文化)。

文化一词源于古拉丁文,意蕴耕耘和挖掘土地,在中国的古代也有所记载,在《说苑?指武》中有“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的记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又被赋予不同的含义。通过研读文献发现,研究者们都认为文化应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的内涵。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化在不同的社会领域往往承担着相应的发展任务。任何一种文化都必然依附一定的社

会形态和人类生存模式,民族传统体育是人类独有的文化活动。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可概括为河北省地域内,各民族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特征和价值,是经过历代相传的传统体育活动,是各民族人们用智慧创造出来的活态人文遗产。承载着健身、娱乐、竞技和传承民族文化等价值,反映了各个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等,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基层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二、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要想使本民族、国家的文化在漫长的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生生不息,必须充分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精髓与内核,失去了文化传统就意味着传统民族文化可能发生异变或被其他文化所同化

或取代。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是河北地域内独有的文化活动,形成了以太极拳、沧州武术、二贵摔跤、中幡、形意拳等为基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项。通过田野调查与实地

调研发现,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主要起源于宗教祭祀、节庆活动、部落战争和民族体育等,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其真正价值和深层文化内涵没有被完全挖掘。通过研究发现,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等特征。

(一)民族性特征。河北省是多民族聚居区,主要由汉

族、满族和回族等55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各自民族

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各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孕育出的民族传统文化不同,是各民族的象征,有着凝聚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如蒙古族的骑马射箭、满族的珍珠球和二贵摔跤等、汉族的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这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虽然各民族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同,但都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地域性特征。地域性是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要特征,是各民族进行繁衍生息的必要条件,中国自古有“北人善骑,南人善舟”、“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是对不同地域条件下影响人类身体活动和生活方式的概括。河北省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自然地理差异,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秦皇岛的龙舟、昌黎的地秧歌、沧州武术、衡水的戳脚、廊坊八卦掌等项目,此外即使是同一地区的同一项目由于开展地点不同,也会表现出表达方式上的差异,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将会不断融合与发展,逐渐成为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现象。

(三)竞技性特征。虽然东西方体育文化存在着差异,但受奥林匹克运动和西方竞技体育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也呈现出竞技性特征,在表现形式上更加注重“中庸”、“和谐”、“含蓄”、“调心、“内敛”和“点到为止”等。自1982年以来,河北省坚持每4年举办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每间隔2年举办一届单项比赛。2014年9月在河北体育学院成功举办了第9届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民族式摔跤、珍珠球、秋千和毽球等12个项目作为竞技比赛项目,将常山战鼓、井陉拉花、木兰扇和满蒙回族的舞蹈作为开幕式的表演项目,这些充分展示了河北地区人民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四)传统性特征。传统性特征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各种属性中最基本的、起主导作用的特征。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世代相传的,不断沿袭、继承与发展的一种文化形式。它主要可以分为与民族生产生活有关的运动项目、器材设施等有形部分和反映民族特点的审美观点、价值取向等无形部分。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始终保留着传统健身、弘扬文化和竞技比赛等特点,如沧州的武术、邯郸太极拳、邢台梅花拳等,这也正是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五)娱乐性特征。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重要起源是节日庆典、宗教祭祀中的娱乐与娱神,是为满足人们精神需要而进行的民族文化创造活动,主要以自娱自乐、消遣、游戏、健体健心等方式出现,是为满足人们身心与情感愿望的一种体育文化创造活动,各民族人们能够在这些体育活动中获得情感的抒发与宣泄,同时还能够获得愉悦感和认同感,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每逢喜庆节日和民俗节日都会开展各种体育等娱乐活动,如端午节的赛龙舟、春节的舞龙舞狮等。

三、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

(一)健身价值。民族传统体育源于生产生活,与身体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要求人们直接参与运动并在娱乐身心的体育运动中逐步改善民族体质,强调以健康、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为最终目的。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独特的健身价值,在儒家、道家、佛家文化共同滋养下逐渐形成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讲究内外兼修、天人合一、身心融合,强调内敛、休闲和康泰等,其在抵御现代文明病、富贵病、精神疾病和增进身心健康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如修身养性的气功导引术、强身健体的武术、内外兼修的太极拳等。

(二)经济价值。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承载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伦理价值观念,还可以带动经济振兴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休闲旅游和健身娱乐业逐渐成为绿色朝阳产业。如廊坊的国际风筝节、沧州的国际武术比赛等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河北省可以借鉴山东省“风筝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模式,实现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娱乐身心价值。河北省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

中,创造出许多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各项目不仅具有高度的技巧性,还具有精美的艺术性,以其特色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人民群众。人们在欢快的民族体育活动(如重阳登高、清明秋千、端午龙舟等)中,享受着体育所带来的欢愉和美好,沐浴着民族文化的熏陶,这些体育活动不但使参与者感到其乐无穷,而且还可以拓宽社会交往,增进相互间情感交流,使人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形态和乐观开朗的性格。

(四)发展民族心理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当今时代,要想在世界政治、文化的激烈竞争中获得主动权,就必须要振兴民族,民族的振兴,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弘扬。作为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能传承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还可以起到维系民族感情、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如在武术比赛中,通过技艺的切磋可以消除各族人民因地域环境、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所带来的隔阂,有利于改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促进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为河北省提升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五)促进教育与文化的传承。从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到发展,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始终与教育、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据《中国古代教育史》载:“人们不仅能在生产

实践、社会活动中受到教育,还能在文体活动中受教育,他们利用游戏、竞技、舞蹈、唱歌、记事符号等进行教育。”

近代,以武术为主体的民族体育被正式列为学校体育课程,确立了民族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如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将武术、押加、高脚竞速和珍珠球的项目正式列入了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同时,孟村的太极拳、常山战鼓、吴桥杂技等通过国际和区域内的?w育交往,弘扬了河北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海军,陈庆合.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5.14.4.

[2]王海军.文化生态学视域下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34.12.

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价值研究

语文阅读教学的文化价值研究 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存在一个文化 育人的任务,正因为此,语文教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问题要多得多。虽然理论界已经对语文课程的本质做了界定,即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 人文性的统一,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教育功能,还是困惑广 大语文教师的突出问题。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育最主要的教学形式, 担负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如何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广大语文教 育工作者为此做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 的探索,可谓全面而深入,这些研究对于完成阅读教学文化育人的任务,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都起到了很好地推动作用。不过,我们也同 时看到,阅读教学的问题依然不少,文化育人的问题也没有真正地得 到解决,阅读教学中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出现了泛化语文的现象,语文的边界变得模糊;教学过程的形式化问题,过多的使用教学工具,而忽视阅读本身;还有教学中的“反文本”现象,阅读教学脱离文 本做无限的延伸。这些现象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实则暴露了 阅读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阅读教学缺乏教学的价值判断。反思一下我们的阅读教学研究,大都是关于教学本质属性和规律方面 的探索,而对于这方面的认识是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其研究结果属 于科学理论。阅读教学是一种有关人的生存和发展意义的活动,而对 人的生存和发展意义的认识是属于价值研究的范畴,其研究结果属于 价值理论。因此,我们更应该从价值理论的视角来透视阅读教学,认清楚阅读教学中的价值有哪些,哪些属于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哪些是

属于次要价值,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实现其核心价值等。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完成文化育人,从文化的视角研究阅读教学尤为必要,有 学者已经在这方面做了较为深入地探索,如有关语文与文化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文化过程、文化解读的方法以及人之文化生成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阅读教学的理论,同时也有力推动了阅读 教学文化育人功能的落地实施。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文化是一个极其宽泛的概念,包括的内容丰富而庞杂,从文化视角研究阅读教学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更进一步地探究。基于文化视野、从价值视角研究阅读教学,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以上也是本文选择研究阅读教学文化价值的缘由。基于这一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整体研究的思路和框架是这样梳理安排的:一是对文化价值做概念的辨析。“文化价值”作为本文的核心概念,必须对此作明确地辨析,才能在此基础上做深入地研究。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已经对“文化价值”做了相关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本文做阅读教学方向的深入研究做了很好的理论铺垫,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但由于研究者的出发点 不同,他们对“文化价值”这一概念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如何定义本文中“文化价值”的概念,笔者尝试着对“文化价值”这一概念做了拆解,“文化价值”是一个复合概念,既包含“文化”的内容,又有“价值”的内容,而“文化”和“价值”又都有着不同的定义,都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对它们作拆分辨析,更能深入理解“文化价值”这一概念的核心意义。从“文化”方面来看,其定义也有数百种之多,笔者是把“人”与静态的“文化”结合起来,从“人”生存的视角来考察“文化”,

文化价值观与我国出境旅游者旅游偏好研究

文化价值观与我国出境旅游者旅游偏好研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中国游客开始涌向境外,以下是搜集的一篇关于文化价值观与我国出境旅游者旅游偏好关系探究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一、引言 文化深植于人们心中,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潜移默化,因而很多时候人们把自己的某些行为看作是理所当然的,意识不到文化价值观影响的存在。文化在这里是指决定一个群体生活方式的各个方面,如行为方式、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方式等。在旅游接待领域,关于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者理解评判服务的影响的研究相对缺乏。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中国游客开始涌向境外。经过2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在2011年创下7025万人次的新纪录,是美国出境旅游人数的12倍,日本出境旅游人数的35倍。图1描绘了1993―2011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的增长状况。据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消费者输出国。我国出境旅游者的购买力也很巨大。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统计数据,75%的中国出境旅游者在旅行中会重复消费超过三次,中国出境旅游者的消费额在法国等几个主要市场中都名列前茅。 二、中国文化价值观 各国之间文化存在许多差异。Geert Hofstede 在“文化的影响――比较不同国家机构及组织之间的文化和行为差异”中用四个指标揭示了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 1权力距离指标。权力距离指标衡量人们是否接受不平等权力的分配,它表示权力被分配的平等程度和不同阶层的人对权力分配的平等或不平等的接受程度。 2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指标。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指社会联结的松散或紧密程度,即一个国家的人民更倾向于以一个个体的身份还是以某个群体成员的身份来处世。 3不确定性避免指标。不确定性避免指标衡量的是当面临不确定状态或风险时人们感受到的威胁的程度,在不确定性避免指标值很高的文化中,人们会通过严格的法律和规则以及安全保障措施来尽可能减少不确定状态出现的可能。 4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指标。如果一个社会是男性气质社会,就表明习惯上人们认为的男性化价值观,如竞争、成功、金钱物质超越关系处理、团结、关心他人、关心生活质量等人们习惯认为的女性化价值观

辽宁海城谦德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基本情况介绍

辽宁海城谦德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基本情况介绍 基地名称:谦德传统文化教育基地 基地地址:辽宁省海城市毛祁赵八里16号 基地性质:利用非财政经费、自愿举办从事教育事业、是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民办非企业单位。属民办公益性、全封闭、全日制职业 高中教育机构。 办学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培养学生诚敬谦和、厚德载物,报效社会的理想信念。帮助解决留守 儿童、孤儿、困难家庭子女的免费就学问题,提高师生综合素 质,继承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办学目标:以德育落实、文化扎根、智力开发为主,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职业一贯制教育培养, 为高校和社会输送品行好、素质高;有能力、有技术;具有创 造性、开拓性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办学规模:基地整体建成后占地面积100余亩,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餐厅总面积达50000余平。幼儿园、小学、初中、职业高中共 开设25个班,按标准班额幼儿园30人/班、小学40人/班、 初中45人/班、职教班45人/班,总招收学生规模在900人 左右。 办学层次:幼儿园、小学、初中、职业教育班 办学形式:全日制、全寄宿、封闭式管理,从幼儿园到职业高中一体一贯制教育。 课程安排:基地按照省市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开设课程。课程分为三部分,一为德育培养的传统经典教育,开设政府和教育部门提倡认可

的《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孝经》、《朱子治家格言》、 《了凡四训》等经典课程。二为智育培养的科学文化教育,开 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历史等文化课程,教材使用教 育局审定或规定的统编教材和自选教材,兼顾应试教育。三为 技能技艺的培养,开设了幼儿卫生保健、声乐、视唱、乐理、 美工、普通话、书法等职业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实际应用能力。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知识乐中记、能力做中练、品德行中修; 道理思中悟。 管理体制:实行基地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基地创办者:谭凤涛(男,汉族,辽宁海城人,1966年8月出生,毕 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海城市 政协委员、海城市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大连 市华夏文化促进会顾问) 教育基地自成立之日起,未向家长、学生以及党和政府伸手要过一分钱,在岗教师均属义务工作者。 区别于其他办学单位,谦德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的形成是“助推式”的。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各行包括学校积极推展《弟子规》教育与学习的大的文化背景中,大悲古寺于2008年左右义务组织了几期针对成人大众的短期“弟子规培训”,以期为更多家庭的幸福安乐、乃至社会的安定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当时,还不定期外请部分经常参与全国各地传统文化论坛、德智双运的优秀教师前来授课。老师们大多以“圣贤教育改变命运”为核心主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进行分享交流,劝勉大家扎好“孝”的根基,进而将其落实在“父子”、“君臣”(即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夫妇”、“长幼”、“朋友”这些人与人相处的五类关系中,时时按照先哲的教诲来力行,以使人生幸福圆满。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意义 令狐采学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中国人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以致她延绵不绝,不断地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使他们无论身在何地,哪怕是天涯海角,也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归属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不断遭到国人的质疑,甚至向她发出挑战。如新文化运动,它“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这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还大胆地提出打到孔家店,以宣传民主科学的新思想。这是国人不敢正视传统文化的表现,在西洋文化强势侵略的面前,国人想把传统文化全面抛弃,达到弃旧布新的效果,但是一个民族把自己的根给去掉,是没有任何生命力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新中国之后,共产党想把共产主义文化全面取代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思想统一,社会和谐的目的,但是这极大地压制了我们民族的个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断层的危险。这就是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的搏杀与斗争,在厮杀中,似乎传统文化没有被消灭,但对国人的影响大大减弱,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产生了拜金主义,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等

等观念,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四书五经中所提倡的仁义礼智信较之于金钱都变为了其次,导致现阶段中国人信仰缺失,社会上坑蒙拐骗盛行,在追求自己过上美好生活的前提下,似乎所有东西都可以成为代价,就算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也被利欲充斥着头脑,完全没有了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些恰恰是社会的悲哀,我们正是生活在这个文化冲击激烈,文化大动荡的时代,很容易迷失自我,我们怎样认识传统文化,用它为我们现在社会服务,是走出文化动荡怪圈的关键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在封建社会中,它是主流文化,统治者用它来教化民众,为其统治服务,所以儒家文化也会随着朝代地更替而发生变化,这也变化其实是儒学的新发展,在原来基础在继承创新。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必须从儒学开始。 儒学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激荡中,它能包容兼收,它的强大,也具有很大的感染性,让其他文明为之折服。这两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延绵不绝的主要原因。鲜卑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中完全接受汉族文化,导致他们迅速地融入汉族,年代变迁,鲜卑族人已经把他们的祖先给忘记了,完全承认汉文化,导致了整个民族的消失。这是传统文化的强大之处,我们在快马弯刀面前失败了,但是在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他们为了巩固政权,必须又要转向我们学习,最后的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工程论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顼玉卿XU Yu-qing;江朝力JIANG Chao-li (石家庄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31) 摘要:文化创意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京津冀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及河北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制定、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创意人才建设及优化融资结构等方面,对促进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4-0047-02 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课题(编号为2015020213)、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顼玉卿(1980-),女,河北藁城人,石家庄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协同创新、产业资源规划与评价;江朝力(1978-),女,河北保定人,石家庄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协同创新。 0 引言 2014年8月和2015年3月,三地相继签署《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京津冀演艺领域深化合作协议》,标志着三地文化创意产业对

接与协调发展迈向更深层次,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协同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促进京津冀创新要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基本态势 1.1 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1.1.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现状 北京市非常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园区的政策倾斜,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投融资及创意人才的集聚,就业人员不断增加,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不断提高。在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功能区以及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推动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涵盖广告会展、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动漫科技、新闻出版、软件网络与计算机服务在内的9大领域。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连续提高,2014年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13.1%,同比增长16.1%,形成以科技含量高的骨干文化企业为主体,以集聚区为龙头,集聚区、功能区协同发展的文创版图[1]。 1.1.2 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现状 天津具有深厚独特的文化底蕴,采取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天津市相关部门从财政、土地、税收以及融合发展等方面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增长较快,其中国家级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国家影视网络动漫研究院、中国天津3D影视创意园等9个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形成了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团军”。天津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连续增幅超过20%,截止到2013年底,占地区GDP的

文化研究的意义

本书上面两部分所概括的以强烈的政治热情与参与意识、激进的批判精神与边缘立场、突出的实践品格与语境取向为特征的文化研究,对于人类的知识生产、精神生活、社会实践有什么意义?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的伊安·昂(IenAng)在她为两半球人文科学、艺术以及公共文化会议 (TheHumanities,ArtsandPublicCultureinTwoHemispheresConference,QueenslandArtGallery.5-7July,1999)提交的《谁需要文化研究?》(WhoNeedsCulturalStudies?)中很尖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1、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实践活动 伊安·昂首先从文化研究的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相关性问题切入。她谈到了几次理发时候的有趣经验。理发师经常问她是干什么。当得知她是从事"文化研究"的时候,接下来的一般是长时间的沉默,他们之间的交谈终止了。每当这个时候,她就感到情绪沮丧,感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工作与普通大众的隔绝。一种不被理解的悲哀。 伊安·昂认为,令人尴尬的沉默部分起因于对"文化"这个概念的复杂意义的普遍无知。她指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文化是与日常生活分离的、超常的东西。它要么与艺术同义,是某种象牙塔中的东西,要么指’其他人’,诸如移民或者土著居民"。前者是对于文化的经典美学界定,后者则是对文化的人类学理解。而在当今学术界,被称之为"文化研究"的东西,实际上已经摆脱美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分离,从而革新了对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中,"文化"指的是意义与价值的生产与商谈,而这种产生与商谈是个多元的、常常是充满斗争与冲突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所有社会活动领域,比如工地、教育界、媒体与国际关系领域、甚至理发师的沙龙。文化既不是机构、不是文本,也不是行为,而是所有这一切之间的复杂的相动。换言之,"文化不仅是非常日常的,它也是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非常基本的实践,因为它内在于了解与管理世界的方式之中。"也就是说,争论世界应当如何管理总是包含一种关于表征的政治学(apoliticsofrepresentation)--在这个特定的政治层面上,意义与价值成为被争夺的对象,因而必然包含基本的文化纬度。总之,"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的建构性因素,而不是什么外在于或附属于生活的东西。

几种文化价值观的理论

几种文化价值观的理论 1.文化整体论 谢弗提出“社会整体论”的观点,认为文化将世界和世界中的一切看作一个整体,世界需要整体论,需要统一协调,这是因为全球所面临的问题,大量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问题,需要大力增强国际合作和协作。主张所有的文化都必须力争成为广泛的、和谐的、有凝聚力的文化,完全融于自然的、历史的全球的环境之中,主宰各自的事务,文化成为未来世界体系的中心,它呼吁未来是“文化时代”,这既要求不仅要从文化角度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而且要重视与未来世界体系密切相关、有头等重要意义的文化品质和潜能。“把一切价值观都看作文化价值观,这便使得文化处于为价值观做出建设性贡献的理想位置。……文化对于那些与人类生存环境和未来世界体系息息相关的特定价值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使那些世世代代受到人类高度赞赏和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原则和理想脱颖而出。……这些原则和理想是:渴望智慧、知识、美和真理;追求尽善、完美和创造力,重视公正、平等、机会均等、参与多样性,发扬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精神;需要安定团结、长治久安;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传统;以及追求高尚。”

2.历史终结论 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1989年提出,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情,不仅是冷战的结束,而且是历史本身的终结,这些变化表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胜利,正是“人类思想演进的终点和作为人类最后的政府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制的普遍化。”(《国际文化思潮评论》1999年) 福山从黑格尔哲学出发得出了这一结论。 3.文明冲突论 塞缪尔·亨廷顿1993年提出,就冷战后国际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的新的研究视角。认为“未来世界政治的轴心可能是‘西方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冲突,可能是非西方文明对西方权力和价值观的反应。”(《国外社会科学前沿》1997年)在后来发表的《西方:独特,但并不普遍》中,提出文明的差异不仅是现实的差异,而且是基本的差异,文明的冲突也主宰着全球政治,由于文化因素在全球秩序中越来越重要整个世界正在进入文明冲突的历史时期。“在一个多极的世界里,西方的责任就是保障其自身的利益”。 亨廷顿证实了文明的差异,但开出的药方是冲突,但是文明差异的出路在于融合,绝不是西方价值观一统天下。 4.文化危机论 美国学者丹尼·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里讲到“美国资本主义已经失去了它传统的合法性,这一合法性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习课件.doc

传承传统文化培养社会脊梁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是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传统文化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以传承、弘扬、创新、培训、推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单位,主要推广以儒、释、道、医、易、武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弘扬慈悲、仁爱、积德、百善孝为先等至善精神,推动国家和谐化进程为目标,建设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而努力! 基地开展以弘扬儒、释、道、医、易、武、民俗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中医、养生、武术等,以传承中华五千年的智慧文化为内容。主办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术研究、培训、交流、展示、推广等活动,发挥传统文化的纽带作用,推动两岸三地、国际文化交流,致力于建设国家级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基地以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爱国爱民为前提,秉承“博古通今、知行合一”的宗旨,致力于开展传统文化传承体验、创新品牌、培训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播工作。是集传统文化体验与教育、创新与品牌、人才培养与培训、理论探索与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培训基地,主要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品牌建设、产业化等事业。 基地主要功能是:针对国内外人士开展传统文化传承体验、品牌创新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承接海内外传统文化师资文化类培训工作;构建传统文化平台;研发与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普及读物;开展传

统文化传播理论探索与应用对策研究;开展传统文化与影视艺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工作。 围绕中华传统文化培训与国际传播,“博古通今、知行合一”被确立为基地的主旨,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道德,文治教化”的理念,以“传承传统文化,培养社会脊梁”为目的,基地打造以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场景系统、资源系统、网络系统、人际网络系统建设为主体的工作框架,探索一种集传统文化教学、传统文化传承体验与传统文化普及相结合的综合性的传统文化传播模式。 基地的使命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基地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办学主旨,以身作则,力行传承推广传统文化。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塑造研究

?278 ? 摘要: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种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经济模式。而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建设,会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针对文化资源丰富的河北省,如何塑造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以品牌文化的视角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路径,针对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品牌塑造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品牌;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塑造究》HB2012WT92 今天,品牌已经成为为商品带来高溢价能力、产生增值的无形资产。在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模式面临着从投资拉动、粗放型发展向创新驱动、集约型发展的转变,文化创意产业正逐渐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发力点。如何增强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外延力,提高竟争优势,使其产生巨大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强化文化软实力的品牌塑造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国外优秀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分析、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现状分析、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塑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国外优秀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分析 迪士尼——一个优秀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作为全球性的传媒巨头,旗下七大业务部门几乎涵盖了娱乐界所有项目。学习和借鉴其在品牌塑造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对于引导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塑造有重要意义。从其近九十年的品牌成长历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与众不同的品牌个性。从品牌核心价值的构建,到品牌文化、 产品、视觉形象等方面,迪士尼有着自己独特的品牌DNA。“创新、品质、分享、故事、乐观、尊重”是迪士尼带有鲜明美式文化特征及精神追求的核心价值,这一核心价值具有区别于其他品牌的独特性。由这一核心价值主导,在品牌文化方面:迪士尼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传递独特的美式幽默、乐观的美国精神及尊重他人、乐于分享的人生态度;在产品表现方面:迪士尼追求永无止境的产品和技术创新;在视觉形象方面:手写体的沃尔特?迪士尼的姓氏加上一个童话般的梦幻城堡组成的品牌logo,塑造了一个童话世界造梦者的形象。 2.不断突破的产品和技术创新。创新是品牌的生命力。在产品开发上:迪士尼坚持用产品打造经典,爱丽丝系列、米老鼠唐老鸭、狮子王、海底总动员……不可复制的经典形象奠定了其动画王国的地位;在技术革新上:迪士尼在创立之初就不断将新颖的技术附加到卡通片上,如:革新同期录音,彩色片和三维立体背景,立体声音响,模拟音响效果等。随着业务范围的多元化,迪士尼乐园的诞生更体现出其在技术创新上的突出表现,迪士尼乐园由七大游区组成,规模宏大,内设项目丰富,所运用的科学技术令人眼花缭乱。 3.值得信赖的品质保证。由品牌核心价值的引领,迪士尼的产品有着始终如一的品质保证。迪士尼产品众多,业务范围覆盖主题公园、动画片、图书、服装、食品等领域,但人们在不同的时间或地域都能享受到同等优质的商品,这其中体现出迪士尼对细节和品质的一贯追求。以动画片为例,制作工程浩大,制作人数众多,分工细密是迪士尼每一部动画片的制作特点,这也是其形象生动、制作精良的原因之一。 对于品质的要求是迪士尼在任何时期都不会动摇的。 二、河北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现状分析 河北省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但是缺少有影响力的知名文化创意产业品牌,这直接导致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对滞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已形成一定的品牌意识,但品牌个性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河北省不乏一些具备品牌意识的企业,但其品牌个性凸显不强。体现在品牌形象上:缺少个性和差异化的符号识别。品牌的形象就象是一个符号,具有鲜明个性的才能易于传播和识记,一旦缺少个性很容易被淹没;体现在产品开发上:创新性不强,产品结构雷同。由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区域性品牌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上的投入不够,以传统生产型企业为代表,产品开发缺乏原创性,处于跟风状态,同质化严重。如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是关键。 2.品牌文化和产品脱节。品牌依托于文化,文化有赖于品牌进行传递。现如今,河北省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以文化促进品牌提升,但对文化的理解略有偏颇,更多地理解为历史文化,而非品牌独有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的文化与产品联系不紧密,致使出现文化放在博物馆里,产品放在市场上的现象。这种脱节是缺乏对品牌建立的连贯性认知,文化仅仅成为一种形式,而非能真正体现出品牌价值。其结果是文化促进不了品牌升值,地方性的文化精髓也得不到传承。 3.品牌塑造的系统性不强,无法形成清晰的品牌认知。品牌的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产品表现、行为表现、视觉表现等方面均一致体现出品牌核心价值,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品牌印象。而通过对河北省境内的企业调查中发现多数企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不具备系统性,产品开发、品牌行为、视觉形象等方面与品牌核心价值或多或少地产生脱节,经常各说各话,其结果直接导致各环节相对分散,无法形成强有力的品牌印记。 三、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塑造 品牌的塑造应该是一个连贯的整体,要从上至下塑造出自己独特的个性。下面将从品牌建设的诚信力、文化力、科技与文化创新力、视觉形象力、品牌塑造执行力五个方面具体阐述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塑造。 1.诚信力。诚信是品牌立足的根本、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品牌的核心价值组成部分之一,体现为信守承诺、履行责任、品质如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不乏因为诚信缺失使得品牌一落千丈的例子。对于河北省企业来说,诚信力的构建不仅仅需要企业经营者时刻谨记,也应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循的一个准则。这就要求企业从核心价值的思考到员工培训、市场表现无不体现出这样一个态度——诚信是我们共同遵守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即便在公司面对困境的时候也能够始终坚持。 2.文化力。品牌文化力是企业员工和消费者一致认同的一种品牌文化价值,并非简单等同于历史文化或企业文化。作为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需将传承历史文化,焕发地域文化作为基础,与产业类别、企业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品牌个性相结合,打造出既有历史又有活力的品牌文化。这其中,地域文化与品牌的连接需要注重紧密联系品牌的核心价值,挖掘出适合品牌自身独特性的文化内涵,通过品牌形象,产品、传播、企业行为等方面体现出来,这样才能使消费者对品牌文化有充分的认知,从而达到精神上的高度认同。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品牌的塑造研究 侯志刚 刘 阳 (下转255页)综合论坛

文化研究的意义

文化研究的意义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本书上面两部分所概括的以强烈的政治热情与参与意识、激进的批判精神与边缘立场、突出的实践品格与语境取向为特征的文化研究,对于人类的知识生产、精神生活、社会实践有什么意义?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的伊安·昂(IenAng)在她为两半球人文科学、艺术以及公共文化会议(TheHumanities,ArtsandPublicCultureinT woHemispheresConference,,1999)提交的《谁需要文化研究?》(WhoNeedsCulturalStudies?)中很尖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1、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实践活动 伊安·昂首先从文化研究的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相关性问题切入。她谈到了几次理发时候的有趣经验。理发师经常问她是干什么。当得知她是从事”文化研

究”的时候,接下来的一般是长时间的沉默,他们之间的交谈终止了。每当这个时候,她就感到情绪沮丧,感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工作与普通大众的隔绝。一种不被理解的悲哀。 伊安·昂认为,令人尴尬的沉默部分起因于对”文化”这个概念的复杂意义的普遍无知。她指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文化是与日常生活分离的、超常的东西。它要么与艺术同义,是某种象牙塔中的东西,要么指’其他人’,诸如移民或者土著居民”。前者是对于文化的经典美学界定,后者则是对文化的人类学理解。而在当今学术界,被称之为”文化研究”的东西,实际上已经摆脱美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分离,从而革新了对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中,”文化”指的是意义与价值的生产与商谈,而这种产生与商谈是个多元的、常常是充满斗争与冲突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所有社会活动领域,比如工地、教育界、媒体与国际关系领域、甚至理发师的沙

文化研究的意义范文

文化研究的意义范文 本书上面两部分所概括的以强烈的政治热情与参与意识、激进的 批判精神与边缘立场、突出的实践品格与语境取向为特征的文化研究,对于人类的知识生产、精神生活、社会实践有什么意义?澳大利亚西 悉尼大学的伊安·昂(IenAng)在她为两半球人文科学、艺术以及公共文化会议 (TheHumanities,ArtsandPublicCultureinTwoHemispheresConferen ce,QueenslandArtGallery.5-7July,1999)提交的《谁需要文化研究?》(WhoNeedsCulturalStudies?)中很尖锐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1、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实践活动 伊安·昂首先从文化研究的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相关性问题切入。 她谈到了几次理发时候的有趣经验。理发师经常问她是干什么。当得知她是从事"文化研究"的时候,接下来的一般是长时间的沉默,他们之间的交谈终止了。每当这个时候,她就感到情绪沮丧,感到自己以及自己的工作与普通大众的隔绝。一种不被理解的悲哀。 伊安·昂认为,令人 __沉默部分起因于对"文化"这个概念的复杂意义的普遍无知。她指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文化是与日常生活 分离的、超常的东西。它要么与艺术同义,是某种象牙塔中的东西,要么指’其他人’,诸如移民或者土著居民"。前者是对于文化的经

典美学界定,后者则是对文化的人类学理解。而在当今学术界,被称之为"文化研究"的东西,实际上已经摆脱美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分离,从而革新了对当代社会中的文化的研究。在文化研究中,"文化"指的是意义与价值的生产与商谈,而这种产生与商谈是个多元的、常常是充满斗争与冲突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所有社会活动领域,比如工地、教育界、媒体与国际关系领域、甚至理发师的沙龙。文化既不是机构、不是文本,也不是行为,而是所有这一切之间的复杂的相动。换言之,"文化不仅是非常日常的,它也是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非常基本的实践,因为它内在于了解与管理世界的方式之中。"也就是说,争论世界应当如何管理总是包含一种关于表征的政治学(apoliticsofrepresentation)--在这个特定的政治层面上,意义与价值成为被争夺的对象,因而必然包含基本的文化纬度。总之,"文化"是社会生活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的建构性因素,而不是什么外在于或附属于生活的东西。 过去几十年中,"文化研究"在学术界的全球性的发展,本身就标志着当代生活与社会中的"文化"纬度不断增长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引 发争论的本质。一般来说,尽管全球资本主义取得了明显的成功,但是对于文化的危机意识在全球随处可见:对于何为"进步"或普遍价值的共识的丧失,阶级、性别、种族、宗教、地区等之间的文化分化的加深,各种暴力形式的急增,因特网的全面发展,由于新盛的非西方世界对于西方世界的权威的挑战而导致的新的世界混乱状态以及不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分析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分析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历数千年的积淀,带有强烈的历史性、传承性和继承性,深深影响着我们。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含义入手,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解剖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结构,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冲突中的价值意义。 标签: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价值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 一、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作为人类精神传统和价值传统的文化形态,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理解。 1.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遗传基因。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登认为:“社会遗传即文化”。就是说传统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没有传统文化,也就没有现实社会。反过来讲,传统文化是引导社会合理发展的最终准则。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从一种广泛的人种学的意义上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所有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因此,人类社会是人类文化的体现,文化传统对现实社会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 2.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存在根基。美国文化学者希尔斯在《论传统》中所云:“传统是新信仰和行动范型的出发点,就是其注脚”。在希尔斯看来,一个社会离开文化传统,也就离开了前进的方向和行动的准则。一个民族的文化品质,是在文化传承中确立的。英国当代学者吉姆·麦克盖根讲:“文化指形成意义的实践和习俗。”没有特定的文化传统,也就没有特定的文化形态。丧失文化传统,也就意味着一个民族的退场。 3.传统文化是人类的终极身份证。人的社会属性来源于文化属性。因此,传统文化是人作为有思想的动物的源价值和终极身份证。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中的个性解放精神,就与中国传统诗学中的狂捐品格相关联。郭沫若就十分倾慕屈原放浪不羁的诗风。现实总是对作为社会深层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的折射与回应,而具有高度精神遗传特征的人类,无论如何是不能彻底超越传统文化对它的影响的。上个世纪初,罗素就向世人急呼:“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罗素的呼吁是我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高度。 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结构

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文/大睿智业杨旭 都说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很重要,所以近日笔者在工作之余也读一些关于企业文化方面著作,从中受益匪浅,就想把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企业文化之所以在近年越来越受到更多企业重视,主要是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确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成了企业经营中重要环节。那么企业文化是什么,我们怎么来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呢?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比较认同这一观点: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工作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很多企业老板认为企业文化很有用,能提高企业执行力、竞争力什么的,于是就请个策划人或老板自己整一些所谓企业文化,其实就是几个标语和口号,就告诉员工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企业领导者和策划者设定和策划的出来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它是一种凝聚人心来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宗旨、道德风尚以及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等,是一个系统管理工程,绝不是一个标

语,或一个口号,也不是谁想导入谁就就能导入的,她一定要有一个实践和认同过程。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要具有一定凝聚力,总体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备以下六大特点: 1、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 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老板或负责人在自己都不认同的东西,还要员工去执行,例如笔者曾服务河北的一家食品企业,这家老板口口声声讲民主决策,事实求实,要员工讲实话,可事实上老板在民主决策之前自己早已专断,民主只是走走形式,所以后来导致老板不发话就是民主决策了事情,哪怕屁大的事要他作决定,否则大小事都干不成。你说老板的这种主张能得到认同吗?答案是肯定的,最后得到认同是在老板面前员都学会了说一套作一套的工作行为。 2、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 有一家企业价值观是这样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但在这个企业和员工做的时候就完全变啦。企业经常是不按时发工资,对员工的承诺不兑现,于是老板忽悠员工,员工骗老板,骗客户,他们做法与他们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却大相径庭。 3、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激励员工积极的工作,使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憬,反之,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悲观厌世,甚至自杀。象最近富士康公司的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造成富士康的员工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个人职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其当代价值的探究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其当代价值的探究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全球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今天,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更要深刻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到底是什么,这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等于中国文化,首先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一个清晰的界定。“文化”一词源于《周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相连,实际上已经具备了“文明教化”或“以文教化”为要义的“文化”一词的基本内涵。到了西汉,“文”与“化”联缀为一个词,与未经教化的“野蛮”相对立。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与自然地本质区分,着眼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以及由此实践所导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然的人化”。狭义的文化,除了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外,有时又专指文学艺术。 “传”的甲骨文为一人手持器皿,正传递给另一个人。因此,传的最初涵义是传递物品,后又引申为“传授”、“传播”。东汉训诂学家郭璞注:“皆传驿马之名”。因此,传在古代又指驿站或驿站的车马,进而表示一站又一站地相传不辍。传统的“统”,本义指丝的头绪。

后来被引申为在众多因素中能够控制或总领全聚德根本或关键。“传统”由单一结构概念转变为述宾结构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后汉书》:“……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南朝“沈约《立太子思诏》:“守器传统,于斯为重。”这两则说的是皇统、国统的世代相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已扩大到文化的各个领域,除政治、国统外,还指世代相传的具有肚子特色的礼俗、道德、思想、观念、民风、民俗以及语言、艺术等。 “中国”是一个地域性概念,表明中华文化生长之地是位居于黄河中下游,相对于四方文明落后的区域而言,是文明中心之国,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是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含义多次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专指中原发展为包括所有郡县,进而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中国各民族,由中华大地的统称发展为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它是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保留了中华民族稳定的文化模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生活方式、制度礼仪、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丰富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源于其有着以下几大特质:其一: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使它得以延续至今。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没有中断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张进程中,中国古代也曾被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过,但最终的结果并不是以华夏农耕文化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原文

挖掘文化价值

挖掘文化价值 时间:2016-07-22 10:41:37 | 作者:沈灿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年进入一个循环圈,读书为考大学,考大学为找工作,找工作为赚钱,结婚,生孩子……为了更好地完成这循环圈,读书便变得功利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当今中国产生不了文化伟人的原因。当学习只是纯粹出于功利性的目的,没有纯粹为精神创作做研究是很难有文化伟人的,而纯粹为精神创作便是要挖掘文化的价值。 挖掘文化的价值,是对文化的深入理解。对一种文化深入理解,才能真正明白文化的真正含义。若只是功利性地去阅读某篇文章,学习某样知识,是不可能真正深入理解某种文化,不可能明白它的真正含义,更不可能挖掘出它的价值。正如余秋雨的《道士塔》,王道士为蝇头小利便随意地变卖宝物,因不喜欢壁画而随意将其粉刷……可见没有对文化的深入理解,没有明白这种文化的真正含义,不单止挖掘不出文化的价值,甚至会破坏了一处文化遗迹。余秋雨的一句“我好恨”怎能抒发完心中的悲伤愤恨。王道士的所作所为也许就是不重视文化价值教育,政府管理不力的悲哀。这事一个时代所造成的。而如今,我们更担心的是现代应试教育制度下学生功利性学习,无疑会导致对中国文化理解不深入,难以出文化伟人,难以挖掘中国文化价值。所以,要挖掘文化的价值,还需摒弃文化功利价值体系,专心对某种文化深入理解。 挖掘文化的价值,是纯粹精神创作的必要步骤。若要研究一种文化,必须要深入挖掘其本质,这是纯粹精神创作所必需的步骤。当你真正走入某种文化,真正体会挖掘到他的价值,才有可能对其进行纯粹的精神创作。正如莫言,中国第一位诺奖得主,他从小就沉浸于东北高密乡的文化氛围内,深入挖掘了高密乡的文化价值,并对此进行了创作,终因《蛙》而闻名世界。由此可见,要纯粹地进行精神创作,就必须要深入挖掘文化价值,不能带有任何功利心,只是纯粹地去研究创作,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文化伟人。挖掘文化的价值,是纯粹精神创作的必要。 挖掘文化的价值,需要有文化研究精神。当今中国出不了文化大家也许就是因为人们没有对文化研究的精神。学生功利地考试,成人用功利标准去追求精神生活。这诚然是不能挖掘出文化的价值的,就更不可能出现纯粹的精神创作了。比起现在,上世纪初的一拨人才很具有文化研究精神,如梁淑俱,林语堂,钱穆等,他们有深厚的国文功底,又有认真专注研究文化的精神,所以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价值研究挖掘才能进入很深的程度。文化研究精神是挖掘文化价值的必需品。若没有刻苦专注的文化探索精神,何来动力挖掘文化价值,何来动力进行纯粹的精神创作?所以说挖掘文化价值需要文化研究精神。 若想从根本打破当今青年对人生圆圈式的观念,改变他们功利衡量的标准,就需要文化研究精神,去挖掘文化价值,去纯粹进行精神创作。

国内跨文化价值观研究问题综述

国内跨文化价值观研究问题综述 [摘要]本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08)中66篇相关文章的题目、关键词和摘要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四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试析其产生原因和对跨文化交际学学科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价值观研究综述 一、引言 文化价值观是解释人们交流方式和信息理解差异的关键,胡文仲在《跨越文化的屏障》中以“贯穿一切的红线”来比喻其在跨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从国外特别是美国的相关成果来看,此类研究一直是学科理论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反观国内学界,虽然一直强调对文化价值观的理论探索,但至今还未产生较有影响的理论或测量工具。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回顾十年来我国跨文化价值观研究的发展状况,总结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参考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的范围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提供的1999—2008年所有期刊论文和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笔者首先以“跨文化”和“价值观”为关键词进行初步检索,共获得329篇文章,接着对文章的题目、关键词和摘要进行阅读,选出研究目的为应用文化价值观理论解释或预测跨文化交际效果的文章,确定66篇文章为本文分析对象。 66篇文章在发表时间上的特点是从1999年到2006年数量逐年上升,仅2005、2006两年就有30篇,占十年里同类文章总数的45.5%。2007到2008年,发表呈下降趋势,笔者认为原因可能就是缺少理论创新,无法继续深入导致。在理论使用和研究方法方面,66篇文章共涉及8种文化价值观理论,其中60篇为解释性描述,6篇为量化研究。 笔者又对有明确理论来源的42篇文章进行阅读,据此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跨文化价值观研究存在的四个基本问题: (1)解释多,实测少;(2)视野狭窄,理论滞后;(3)方法单一,质量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