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ITO制作工艺讲解

ITO制作工艺讲解

ITO制作工艺讲解
ITO制作工艺讲解

触摸屏制造工艺实战与难点[二]ITO 图形制备工艺

[二]ITO 图形制备工艺

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主要包括号In、Zn、Sb和Cd的氧化物及其复合多元氧化物薄膜材料,具有禁带宽、可见光谱区光透射率高和电阻率低,对紫外线的吸收率大于85%,对红外线的反射率大于70%等特性。透明导电薄膜以掺锡氧化铟(Indium TinOxinde)ITO为代表,广泛地应用于平板显示、太阳能电池、特殊功能窗口涂层及其它光电器件领域,它的特性是当厚度降到1800埃(1埃=10-10米)以下时会突然变得透明,透光率为80%,再薄下去透光率反而下降,到300埃厚度时又上升到80%。ITO是所有电阻技术触屏及电容技术触摸屏都用到的主要材料,实际上电阻和电容技术触摸屏的工作面就是ITO涂层。

一、ITO的特性

ITO就是在In2O3里掺入Sn后,Sn元素可以代替In2O3晶格中的In元素而以SnO2的形式存在,因为In2O3中的In元素是三价,形成SnO2时将贡献一个电子到导带上,同时在一定的缺氧状态下产生氧空穴,形成1020至1021cm-3的载流子浓度和10至30cm2/vs的迁移率。这个机理提供了在10-4Ω.cm数量级的低薄膜电阻率,所以ITO薄膜具有半导体的导

性能。

目前ITO膜层之电阻率一般在5*10-4左右,最好可达5*10-5,已接近金属的电阻率,在实际应用时,常以方块电阻来表征ITO

的导电性能,ITO膜之透过率和阻值分别由In2O3与Sn2O3之比例控制,增加氧化锢比例则可提高ITO之透过率,通常Sn2O3:In2O3=1:9因为氧化锡之厚度超过200?时,通常透明度已不够好--虽然导电性能很好。

如用是电流平行流经ITO脱层的情形,其中d为膜厚,I为电流,L1为在电流方向上膜厚层长度,L2为在垂直于电流方向上的膜层长主,当电流流过方形导电膜时,该层电阻R=PL1/dL2式中P 为导电膜之电阻率,对于给定膜层,P和d可视为定值,P/d,当L1=L2时,其正方形膜层,无论方块大小如何,其电阻均为定值P/d,此即方块电阻定义:R□=P/d,式中R□单位为:奥姆/□(Ω/□),由此可所出方块电阻与IOT膜层电阻率P和ITO膜厚d有关且ITO膜阻值越低,膜厚越大。

ITO膜层的电阻对高温和酸碱比较敏感,因为通常的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中要使用高温烘烤及各种酸碱液的浸泡,而一般在300°C *30min的环境中,会使R□增大2-3倍,而在10wt%NaOH*5min 及6wt%HCL*2min(60°C)下也会增到1.1倍左右,由此可知,在生产工艺中不宜采用高温生产及酸碱的长时清洗,若无法避免,则应尽量在低温下进行并尽量缩短动作时间。

ITO 膜在电子行业应用中,除了作为电子屏蔽、紫外线吸收阻断、红外线反射阻断等应用外,还有一大应用就是在平板显示器领域作为透明电极线路使用,利用ITO膜制作透明电极线路的方法主要为化学蚀刻、激光刻蚀两种。

二、ITO膜的制作方式

1、真空磁控溅射镀膜。

ITO磁控溅射示意图

溅射过程中,在高氧流量的情况下,从靶材中轰击出的金属In、Sn原子在真空室内或衬底表面能充分和氧反应生成In2O3和SnO2

2、真空蒸镀。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技术,基本已淘汰。

3、溶胶-凝胶法

这种方式不适合用于量产,目前仅用于一些科研机构分析使用。

4、丝印或喷墨打印法

目前仅日本住友有丝印法的实用技术,用于该公司自有产品上使用,据说品质上要比传统方式好些。一般微晶ITO粉剂制剂用丝印方式生产较合理,纳米级ITO粉剂制剂则可以使用喷墨找印法。

这种方式无疑在生产效率上是最高的,在绝大部分场合,省去了后面的刻蚀工序,直接生产所需要的ITO透明电极图形,是以后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5、半导体制程之Lift-off 作法

可以另外在PET薄膜基材上先进行印刷负型图案,接着进行ITO 镀膜,最后将印刷油墨去除。

三、化学蚀刻法进行ITO图形制备

目前行业中应用最广的ITO膜,绝大部分都是利用磁控溅射的方式生产的。磁控溅射所生成的ITO层,可以理解为一些单个的原子或原子团经氧化后堆积在一起所形成的薄膜,所以从宏观上讲,它可以理解为具有各向同性的特性,也就是在光、电、化学等性能上,各个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个特性可以让ITO膜在进行化学蚀刻时,各个方向的化学反应速度都一致,从而得到很好的图形重现性。因为即使在图形边缘进行三到五倍的过蚀时间,也只是在边缘损失几百到几千埃的侧蚀区,对于微米级以上的线路而言,埃级的公差可以完全忽略。ITO层在宏观上理解为各向同性特性这点与一些场合强调ITO是一种非等键晶体结构所体现的各向异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强调其晶体结构,是为了强调表述其微观结构上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能够具体描述它的一些物理化学参数的相对恒定值,然而从宏观上讲,ITO不可能真正的成为完整结构的晶体结构。

ITO的原子与晶粒排布(电子扫描)

在绝大多数的场合中,化学蚀刻法是ITO图形制备最成熟和可行的技术,它可以根据你的需要,生成目前足够精细的图案和相对比较少的前期投资。随着深紫外线技术在曝光设备上的应用,微米的精度,早已被大多数厂家所实现。它具有高效率、批次稳定性和重复性好、设备投资额低、配套技术完善等诸多优点,目前仍是大规模生产的主要方向,使用的原料有蚀刻膏、抗蚀油墨、光刻胶三种。

1、蚀刻膏工艺

化学蚀刻法有以下几种方式实现:一种是直接在产品电极图形区域外印制蚀刻膏,等反应完全后,用蚀刻膏溶剂,一般是水清洗干净,留下所需的电极图形。这种方式对于一些线宽和线距要求在0.2mm以上的光电产品如低档TN显示器、电阻式触摸屏、按键式电容屏、光伏电池等,因为不用耗费大量的化学物品,对环境污染影响更小,节省大量水、电费、场地费用,前期投资费用低廉,一般的丝印行业就可以掌握大部分技术等因素,有日趋发展的势头。它主要的控制点就在于温度对于蚀刻速度的控制,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边缘效应这两点上,一般可以用比较简单的工场实地实验,就可以得到比较准备的参数。

2、抗蚀油墨工艺

化学蚀刻法第二种方法,刚好与第一种相反,它是在产品电极图形区域内印制是阻蚀油墨保护起来,然后把产品浸入化学蚀刻液中,让产品电极图形区域外部分与化学蚀刻液完全反应后,再把阻蚀油墨从产品电极图形表面剥离下来,形成产品电极图形。它的线宽和线距做到0.08mm,仍可以达到95%以上的蚀刻良率。这种方法在PCB线路板、薄膜开关、电阻式触摸屏、光伏电池等产品生产上,目前占据主流的地位。

按照最后剥离去的方式不同,阻蚀油墨分为物理剥离型和化学溶液剥离型。其中物理剥离型阻蚀油墨,除了用在电子产品图形制备生产中,更多的是用在产品表面防护上,以阻止外力损伤产

品,隔绝外面环境中的水、电、气,防止它们腐蚀产品。其中在电子行业里应用最多的就是电路板绝缘保护胶,和触摸屏生产中的表面保护胶。由于物理剥离型阻蚀油墨,如果在产品转序过程中,需要去除的话,是使用物理外力撕下剥离的,所以一般它的丝印厚度要求在化学溶液剥离型阻蚀油墨的丝印厚度的二到三倍以上,并且在固化程度上,不能象化学溶液剥离型阻蚀油墨一样,只要达到表面固化即可,也要求一定要完全固化,这样在生产的后续加工过程中,边缘部分不会因为挤压而变形破裂,在需要移除的时候,产生边缘残留。在触摸屏的生产过程中,表面保护胶的边缘残留,是影响产品生产效率和品质良品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化学溶液剥离型阻蚀油墨,按最后剥离时的方式不同,也分为一种是溶解型的,一种是膨胀型的。两都在蚀刻效果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剥离清洗过程中,溶解型的阻蚀油墨不需要强碱,对一些对碱浓度比较敏感的产品更适合,它的缺点是,为了提高油墨丝印的性能,添加了一些填料在油墨中以增加油墨粘度和定型能力,这些填料,会在剥离溶解过程中,因附壁效应,依附残留在产品表面,比较难以清洗干净。这些缺点,在膨胀型的油墨中则不会出现,但膨胀型油墨在剥离时,对碱的浓度要求较高,并且剥离后的油墨呈片状,在剥离设备的碱液循环系统中,要有相应的过滤和隔离措施,以免阻塞管路和重复污染产品。

阻蚀油墨的关键参数是针孔度和粘度,由于一般都是制作线宽

线距0.08mm以上的产品,一般的针孔度都能达到要求,所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主要关注的是粘度变化。

3、光刻胶工艺

化学蚀刻方法在线宽线距要求在0.07mm以下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上面的两种方式就很难达到要求了,这时就需要一种更为精细的第三种化学蚀刻方式,光刻胶化学蚀刻。

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由感光树脂、增感剂和溶剂三种主要成分组成的对光敏感的混合液体。感光树脂经光照后,在曝光区能很快地发生光固化反应,使得这种材料的物理性能,特别是溶解性、亲合性等发生明显变化。经适当的溶剂处理,溶去可溶性部分,得到所需图像。光刻胶广泛用于印刷电路和集成电路的制造以及印刷制版等过程。光刻胶的技术复杂,品种较多。根据其化学反应机理和显影原理,可分负性胶和正性胶两类。光照后形成不可溶物质的是负性胶;反之,对某些溶剂是不可溶的,经光照后变成可溶物质的即为正性胶。利用这种性能,将光刻胶作涂层,就能在硅片表面刻蚀所需的电路图形。基于感光树脂的化学结构,光刻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①光聚合型,采用烯类单体,在光作用下生成自由基,自由基再进一步引发单体聚合,最后生成聚合物,具有形成正像的特点。②光分解型,采用含有叠氮醌类化合物的材料,经光照后,会发生光分解反应,由油溶性变为水溶性,可以制成正性胶。③光交联型,采用聚乙烯醇月桂酸酯等作为光敏材料,在光的作用下,其分子中的双键被打开,并使链与

链之间发生交联,形成一种不溶性的网状结构,而起到抗蚀作用,这是一种典型的负性光刻胶。柯达公司的产品KPR胶即属此类。

感光树脂在用近紫外光辐照成像时,光的波长会限制分辨率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分辨率以满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的要求,必须采用波长更短的辐射作为光源。由此产生电子束、X 射线和深紫外(<250nm)刻蚀技术和相应的电子束刻蚀胶,X射线刻蚀胶和深紫外线刻蚀胶,所刻蚀的线条可细至1μm以下。

微细加工技术是人类迄今所能达到的精度最高的加工技术,光刻胶是其重要支撑条件之一,这是由微电子信息产业微细加工的线宽所决定的

光刻胶在微电子信息产业中的应用有很多,如用于平板显示器行业,用于印制电路板行业中的光固化阻焊油墨、干膜、湿膜、ED抗蚀剂等等。近年来,电子信息产业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对光刻胶的需求不论是品种、还是质量和数量都大大增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光刻胶已成为微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工艺支撑条件之一。

除了上述在平面显示器领域的应用外,光刻胶产品在微细加工技术中的应用将随着高集成度、超高速、超高频集成电路及元器件的开发,集成电路与元器件特征尺寸越来越精细的趋势,其加工尺寸将达到深亚微米、百纳米直至纳米级,应用光刻胶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微电子行业亚微米图形加工技术要求,光刻胶的开

发已从普通紫外光发展到紫外光刻胶、深紫外光刻胶、电子束胶、X射线胶、离子束胶等。目前的开发重点是深紫外光刻胶和电子束化学放大抗蚀剂(CAR)。CAR是以聚4-羟基苯乙烯为化学平台,加入光产酸剂、交联剂及其他成分而成。在辐射源曝光时,其光化学增益可达102~108,从而得到高精度图形。

近年来,光刻胶在微电子行业中不断开发出新的用途,如采用光敏性介质材料制作多芯片组件(MCM)。MCM技术可大幅度缩小电子系统体积,减轻其质量,并提高其可靠性。近年来国外在高级军事电子和宇航电子装备中,已广泛地应用MCM技术。光刻胶的技术由于改良发展较快的缘故,在普通产品应用上,基本已经解决了针孔率偏高的问题,对普通产品应用几乎不再考虑针孔率对产品制作的影响了。

粘度的调整要视各家的习惯,一般是50CP的产品由于使用时添加了一定的稀释剂,可以比较好调整涂覆效果,成本也可以降低,但是由于大量使用稀释剂,也使光刻胶的一些性能受到影响,在作比较高档的产品时会有分辨率下降的趋势。而30CP的产品,在涂覆效果上,控制稍显困难,但性能比较稳定,比较适合制作精细度高的产品。

光刻胶的保存条件比较严格,在光线、温度、湿度上都有限制,特别是开瓶使用后的光刻胶和稀释剂,一旦吸潮,其物理化学性能均下降很快。现在光刻胶涂覆工段一般都与自动纯水清洗线连在一起,很多时候都只考虑此段的洁净度,而疏忽了该段的湿度

控制,使得光刻胶涂覆的良品率比较低,在显影时光刻胶脱落严重,起不到保护阻蚀的效果。

电子类产品光刻胶分为高感光度光刻胶和低感光度光刻胶。高感光度光刻胶可以制作10μm以内的高精密线路,一般用于IC 和LCD微显示器制作,低感光度光刻胶制作精度在10μm以上,一般用于普通电子产品制作和线路板制作,比如说LCD、OLED、矩阵式电阻触摸屏、投影式电容触摸屏等产品。这种方式在ITO图形制备生产中,目前占据了主流的地位。下面所要讲述的光刻胶工艺,是指应用比较广泛的低感光度正型光刻胶工艺,而负型光刻胶工艺除在图形复制曝光过程中选择相反外,其它工艺步骤基本相似。

光刻胶工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光刻胶涂覆—光刻胶预烘—图形复制(曝光)--图形显影—光刻胶固化—化学刻蚀—光刻胶剥离

(1)光刻胶涂覆方法

A、浸渍法:把所需涂覆的材料,直接浸入光刻胶中,然后取出后烘干。这种方法因为材料表面杂质不断污染光刻胶,光刻胶的利用率很低,对光刻胶浪费很大,同于材料的清洁程度不同和操作控制比较随便,膜层厚度很不稳定,得到精细图案能力也不太强,目前很少有人在继续使用。

B、离心旋转法:把所需涂覆的材料放在离心机旋转平台上,在上面倒上光刻胶,然后按设定的转速和时间进行涂覆后再烘干。

这种方式比浸渍法更容易得到精细的电极图案、生产批次稳定和批次重复性高的工艺数据等。它的前期设备投入费用较低,产品品质较稳定,特别是在一些高世代大尺寸产品和一些小规模产线的产品生产中,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然它也没有克服光刻胶利用率低的缺点。

离心旋转法的主要难点在于旋转参数的控制,有时为了得到比较完美的效果,不得不把旋转参数分成多段,以便光刻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中心区和边缘区都达到相同的涂覆效果。针对不同的尺寸,一般需要多次试验后才能得到比较完美的各段参数。

C、辊印转移法

这种方式是先把光刻胶转移到一个或一组带有百微米级的沟槽或微孔的软胶轮上,通过调节刮板与软胶轮间隙,或一组轮的轮与轮的间隙调整光刻胶转移量,再转印到所需要的图形区域内。这种方式在一些中小尺寸产品生产线上应用最广,它可以完全嵌入自动流水生产线中,对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控制、生产环境控制十分有利。

在辊印过程中,速度、压力、温度的控制,对涂覆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在这个环节得到稳定的效果后,才能对前后工序中的不良品分析有个清晰的认识。

离心旋转法和辊印转移法两种方式涂覆光刻胶,一般都是要求生产线上的ITO膜要先进行预清洗作业,要保证产品表面洁净度很好,水汽成份极小,因为光刻胶的表面张力较强,很容易与在产

品表面的污渍互相疏离形成空泡或孔洞,在后面的蚀刻工序中失去阻蚀作用。所以对预清洗的品质控制、生产环境的控制,在光刻胶涂覆作业中尤为重要。

(2)光刻胶预烘

因为光刻胶的表面张力比较大,被涂覆的ITO膜表层也无法做到绝对的无污渍,为了阻止包裹在污渍外的光刻胶因表面张力和作用继续收缩,由气泡或小针也变为大针孔,需要把光刻胶预烘烤,让其表面迅速固化,利用其塑性保证光刻胶的厚度稳定,达到阻蚀效果均匀一致。并且在这道工序中尽量使里面的溶剂完全挥发出来,使光刻胶里面的单体结构在脱去溶剂后,初步聚合成为具有一定分子链的固态小分子物质,以便在后续的图形复制曝光、图形显影工序中,能够得到完整可靠的图形。

在光刻胶预烘过程中,如果溶剂挥发不干净,一是很容易在形复制曝光过程中,因光刻胶里包含的溶剂与已固化的光刻胶交接处的界面效应,使透光掩模下来的紫外光遇到这些界面时产生折射,让图形复制变形。二是在图形显影过程中,ITO表层的溶剂溶于显影剂中,造成ITO膜上的光刻胶与ITO膜面脱离,失去保护ITO的阻蚀作用。

在光刻胶预烘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让光刻胶提前由小分子物质变成大分子物质,失去在其在显影液弱碱中的活性,就会在图形显影过程中无法显影,得不到复制的图案。所以根据自己的工场环境、设备条件、图形设计效果、光刻胶参

数,试验出自己的光刻胶预烘参数,是光刻胶工艺中的重中之重。(3)图形复制曝光

这个步骤是把设计好的图形复制到光刻胶上。具体操作时,是先把设计好的电极电路图形用专用的绘图仪绘制到掩模版上,再把掩模版套放在涂覆有光刻胶需要曝光的ITO膜上,用与光刻胶光感波长相匹配的紫外线灯光照射。掩模的作用就是让紫外线灯光对ITO膜上的光刻胶产生选择性,被绘制过的图形内部被不透紫外线的墨水遮盖,这部分光刻胶保持原样,图形内容外没有绘制墨水的部分,透过紫外线灯光,光刻胶里感光物质中的化学键吸收紫外线能量后断裂打开,形成溶于弱碱的单体分子。

在曝光过程中,主要要注意掩模版与ITO膜光刻膜间的距离和平行度,距离太大,平行度不够,都容易引起图形畸变。对于一些特别精细的图形,还要对掩模块和ITO膜进行同温处理,以避免因热胀冷缩不同,产生图形复制尺寸偏差。

当然生产环境也是很关键,如果把一些外物、污渍或灰尘,也复制到产品上,产生批次性的品质缺陷不良品,那就损失巨大了。(4)图形显影

把曝光后的ITO膜浸渍在弱碱溶液中,被紫外线照射过的部分的光刻胶溶解于溶液中,图形部分则继续被光刻胶保护着,留下图形的影子。

图形显影时间的安全系数,一般为曝光后的光刻胶完全溶解时间的三到五倍,这样可以保证光刻胶溶解得更彻底。

(5)光刻胶固化

显影后,需要对光刻胶进行固化,让光刻胶里的小分子物质产生聚合反应成不溶于强酸但溶于强碱的致密大分子物质。

(6)化学蚀刻

把光刻胶固化好的ITO膜浸入蚀刻液中,没有光刻胶遮盖的部分与蚀刻液产能化学反应,生成溶解在水中的盐和水。蚀刻液一般为强氧化溶液,如草酸、盐酸、硫酸、硝酸、三氯化铁等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混和酸,比例为浓盐酸:水:硝酸=1:1:0.5。在一些使用ITO FILM的柔性透明电路产品生产过程中,你会发现,有些人用到与ITO镀膜玻璃一样的上述比例混和酸,有些人则要去掉里面的硝酸,主要原因在于ITO FILM的保护方式不一样,如果ITO FILM没有保护膜,或保护膜会被硝酸氧化脱水碳化或磺化,则不能加硝酸,如果保护膜本身就具有阻蚀作用,耐含硝酸在内的强酸,则无需考虑是不是要与ITO镀膜玻璃是否配比一样的问题。

化学蚀刻时间的安全系数与显影时间的安全系数类似,也是为ITO完全蚀刻时间的三到五倍。以保证需要去除ITO的部分能彻底蚀刻干净。

(7)光刻胶剥离

把蚀刻好的ITO膜放入强碱中,让光刻胶溶解在碱液中,完全露出ITO线路和ITO工作面,再用水清洗干净上面的碱液,利用光刻胶化学蚀刻方法进行ITO图形制备的整个工艺流程就完成

了。

从上面看来,化学蚀刻方法制备ITO图形,无非就是复制设计图案,制作一层图案选取层,把一部分ITO表面进行保护遮盖后,让裸露的部分ITO与化学蚀刻液产生反应腐蚀掉,得到与设计图案一致的ITO图形。这个过程中,图案选取层的材质与ITO表面的表面亲和力,以及与外物污渍的溶解能力,直接会影响图案选取层的遮盖效果。所以在一些使用蚀刻膏和抗蚀油墨的场合,主要是找到对外物污渍溶解能力比较强,粘度比较高适合丝印的材料;而在一些制作精细图案使用光刻胶的场合中,则需要降低粘度,以得到足够薄的阻蚀层,为了得到比较副真的图案复制效果,又需要光刻胶材料具有比较高的表面张力,这就使得光刻胶与ITO表面的亲和力降低,因而对光刻胶的纯净度和ITO表面的洁净度有很严格的要求,以便能让光刻胶在ITO膜表面得到更均匀一致的浸润效果。这样一来,对ITO膜的表面处理、ITO膜和光刻胶的使用和保存环境,都相应有很严格的要求。

四、激光蚀刻法进行ITO图形制备

ITO具有反射红外线,吸收紫外线能量的特性。人们利用这两个特性制作了1055nm和355nm的激光器,进行ITO膜图形制备加工。

红外线激光加工是使ITO层在高温下汽化挥发,把ITO去除掉。紫外线激光加工让ITO层里的原子吸收紫外线能量后自己激化

成离子,从ITO层表面不断逃逸,把ITO去除掉。

激光蚀刻法制作ITO层有比较严格的线距限制,在图形制备工艺中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对那些图形简单的产品如触摸屏、硅片光伏电池、薄膜开关等比较实用。当然,在其它使用ITO膜的产品中,也经常用来做为ITO线路短、断路修补使用。

由于激光发生器有一定的发射频率,为了提高生产率和保证ITO 激光蚀刻的安全系数,一般会对激光光路进行差分补偿,防止激光死点造成的短路现象。

在激光加工方式中,大尺寸的ITO膜一般采用矢量图形激光切割ITO层的方式加工,小尺寸的除了采用矢量切割方式外,也有人使用振镜式图形点阵激光扫描雕刻方式进行快速加工。

激光加工是一种非接触性加工,对产品表面处理要求不高,产品表面更容易得到保护,产品品质更能得到保证。由于不用使用化学原料和消耗水资源,更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在包含电子信息业的各个产业中,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慢慢在往主流加工方式靠拢。

激光干蚀加工效果(左边是紫外线激光加工效果,设备贵,效果好。右图是红外线激光加工效果,有明显的激光烧蚀频率痕迹)

普通六角螺母加工工艺流程

普通六角螺母加工工艺 流程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普通六角螺母; 有三种生产工艺,冷镦和热镦,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也有机加工的,是效率最慢的一种,不得已才会选择。先说冷镦吧,规格通常在M3~M30,先选好线材,经过酸洗冷拔之后,将线材的一头衔接在冷镦机的上料处,根据冷镦机中的模具会打出相应大小的六角毛坯,中间有孔,形式和一般六角螺母一样就是没有攻牙,老式冷镦机不能一次成型,打好六角毛坯,然后还得将其倒入攻牙机上的漏斗中进行攻牙,有要求的话,还得需要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就是调整螺母的硬度和表面的防锈处理,现在的冷镦机有一次成型的,但原理没什么大区别,就是把攻牙机和冷镦机融合为一体效率更快些,冷镦成型是效率最快的,也是成本最低的生产工艺。一般大一点的规格才会选择热镦,规格一般在M16~M160,甚至更大的,材料一般为圆钢,不用冷拔和酸洗,先下料,在经冲床镦打,毛坯和冷镦的一样,就是表面毛糙,然后再攻牙,有特定要求,可以将螺母的两面进行倒角,在经热处理、表面处理就完工了,机加工就是将棒形材料经锯床截成一节一节的,通过钻眼机钻眼在攻牙就基本完事了,后面的就是包装了。冷镦和热镦大体分为以下步骤: 拉丝-冷镦-(热处理)-攻丝-表面处理;下料-红打-倒角-车孔-(热处理)-攻丝-表面处理或下料-镦球-退火、磷化-成形-冲孔--(热处理)-攻丝-表面处理。 攻丝的加工流程:六角螺母攻丝加工的流程 这个与批量有关: 1、如果是小批量,小于100个,此时的工艺就可以: A 加工螺母毛坯,B 普通钻床上倒角, C 普通攻牙机上面攻牙。 2、中等批量,小于10万个,A 自动车床加工螺母毛坯,B 车床倒角, C 攻牙在钻攻两用机上面完成, D 检验 E 包装 F 入库; 3、大批量,10万以上,常年生产, A 冷镦机成型螺母毛坯,B 在六角螺母专用攻牙机上面攻牙,C 检验, D 包装 E 入库。 加工中心攻丝,但出现崩刃主要是什么原因,45号钢,成量丝攻 1丝锥崩齿:丝锥前角选择过大;2丝锥每齿切削厚度太大;丝锥的淬火硬度过高;3丝锥使用时间过长而磨损严重。4丝锥质量问题

雅安藏茶历史及加工工艺

一、藏茶的起源 藏茶被茶学界誉为“茶历史浓缩、茶文化的经典史记录和茶中极品,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雅安藏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嫁西藏,雅州蒙顶山贡茶(今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茶)是皇家陪嫁品之一,长途运输过程中,风吹日晒“马背上发酵”而形成一种特殊茶类——俗称乌茶、黑金、雅茶、藏茶……黑茶由此而产生,后传至四川周边地区。 二、朝廷立法——世界唯一茶马法 雅州乌茶(藏茶)以其“通利、疏滞腻”的药用价值,先由贵族饮用而成为藏民族的民生茶,腥肉之食,青稞之热非茶不解,一日不可或缺,到现代少数民族仍然流传着“宁可三人不食肉,不可一日不饮茶”的说法。朝廷将雅州乌茶立法定为了官茶,用作治理边关的重要利器,即“以茶制边”或“以茶制夷”。专设管理机构——茶马司,严禁民间流通。(明初即可有附马欧阳伦走私官茶被朱元璋忍痛斩杀的案例)。 三、藏茶的工艺流程 第一工序“和茶”:指在茶场将成熟茶叶和红苔采摘后进行的蒸青、揉茶、溜板和做庄等。“和”在这里是动词,是藏茶的原始坯料处理。第二工序“顺茶”:指将茶进行一系列筛选、条理、分类、清洁等理顺工艺。 第三工序“调茶”:指在渥堆发酵过程中的调适、翻堆、保湿、恒温

和拼配各类等级茶的工序。 第四工序“团茶”:指将发酵成熟、已拼配好的茶叶和红苔进行格式化紧压,使之成为砖型、饼型或其它形状。 第五工序“陈茶”:指砖茶上架陈化、通风、反复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自然干燥,自然持续发酵等过程。 藏茶原料茶初制(初步制作工艺)分:普通做庄茶和复制做庄茶两种。有多次渥堆、高温(35~50℃)发酵的显著特点。 普通毛庄茶初制工艺为:杀青、捡梗、干燥(基础制作工艺)。复制工艺为:发水堆放、蒸茶、揉捻、发酵、干燥(在基础制作工艺上加上更多、更细致的制作工艺)。 在五大工序下,基本制作有十八道工序:杀青、渥堆(发酵)、捡梗、晒茶(干燥)、蒸茶、蹓茶(揉捻)、二次渥堆(发酵)、二次捡梗、二次晒茶、二次蒸茶、二次蹓茶、三次渥堆(发酵)、三次晒茶、筛分、三次蒸茶、三次蹓茶、四次渥堆(发酵)、四次晒茶。概括为一炒、三蒸、三蹓、四渥堆(发酵)、四晒茶、二捡梗、一筛分。 传统制作工艺则多达三十二道,所以从制作工艺上来讲,藏茶是目前世界上制作为复杂的“黑茶”。 四、藏茶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通过特殊工艺持久发酵制作而成的藏茶包含近500种对人体有益的有机化合物,约700种香气化合物,无机物也相当丰富,包括磷、钾、镁、硒等不少于15种矿物质。高原民族一千多年饮用史,足以鉴证藏茶的神奇保健功效。

高强度螺栓安装工艺设计

ZPMC通用工艺规程编号:GTC -05A GTC-05 1、适用围: 适用于高强度螺栓的安装施工。 2、螺栓的储运保管及使用要求: 2.63、高强螺栓孔: 3.1 高强螺栓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孔径和孔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标准规定。 3.2 栓孔采用钻孔,孔要钻成正圆柱体,孔壁与构件表面垂直,孔边毛刺必须彻底去掉。 4、结合面的处理: 4.1 所有结合面,包括螺栓头和螺母旁边的表面,应无氧化皮(除紧密的轧制氧化皮之外)、无污物或其它杂质。 4.2 非滑动危险型联接的结合面,无特殊要求时,可以不受涂漆的限制。 4.3 滑动危险型联接的结合面,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在不要求有涂层的接头中,在距孔边一个螺栓直径且不小于1"的区域不允许有任何 的油漆。 2) 要求有涂层的接头,在喷砂处理后应按要求涂经过鉴定达到A级或B级的油漆(特殊情况除外)。 3) 涂漆的接头,在经过试验的最短固化时间前,不允许组装。 4) 要求镀锌的结合面,镀锌后应用钢丝刷人工粗糙表面,不允许用动力钢丝刷。 4.4. 经处理后的结合面应采取措施防止被油污、油漆等污染。遇有污染情况,要彻底清理干净。 4.5.钢结构在涂漆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严格防止结合面误涂油漆。运输装卸时要严格防止在接合面涂漆及用油漆编号。 5、接头的组装: 5.1 高强螺栓连接处的钢板或型钢应平直,与螺栓头和螺母的结合面其斜度不超过1:20。板边、孔边无毛刺,以保证摩擦面密贴接触,接头处的翘曲、变形等必须进行校正。校正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结合面损伤。 5.2 装配前,检查结合面是否按规定的方法进行了处理,摩擦系数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装配时要对结合面进行清理,浮锈要用钢丝刷除去,油污、油漆等必须清除干净。 5.3 对因板厚公差、制造偏差或安装偏差等产生的接触面间隙,应按表1规定进行处理。

六大茶类及加工工艺分析

六大茶类及加工工艺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树品种和茶类居世界第一。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六大茶类。 1.绿茶: 绿茶主要有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和蒸青绿茶四种。 炒青绿茶有长炒青(如眉茶等)、扁炒青(如龙井茶等)、圆炒青(如珠茶等)。 烘青绿茶有卷形茶(如碧螺春茶等)、条形茶(如毛峰茶等)、片形茶(如六安瓜片茶)。我县主要生产烘青绿茶,用来制作花茶。 晒青绿茶有陕青、滇青等。 蒸青绿茶有玉露、煎茶等。 绿茶的基本工艺流程分为:杀青、揉念、干燥三步骤。 杀青方式有加热杀青和热蒸汽杀青两种,以蒸汽杀青制成的绿茶称“蒸青绿茶”。干燥依最终干燥方式不同有炒干、烘干和晒干之别,最终炒干的绿茶称“炒青”,最终烘干的绿茶称“烘青”,最终晒干的绿茶称“晒青” 。 2、红茶: 红茶主有工夫红茶、红碎茶、小种红茶三种。 工夫红茶有祁门红茶、滇红工夫、粤红工夫,我省有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 红碎茶有第一套红碎茶(云南大叶种地区)、第二套红碎茶(广

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大叶种地区)、第三套红碎茶(四川、湖北等中小叶种地区)、第四套红碎茶(湖南、浙江、江苏、福建等小叶种地区)。 小种红茶主要以正山小种为主。(福建闽北地区) 红碎茶:茶鲜叶经萎调,揉捻后,用机器切碎呈颗粒型碎片,然后经发酵、烘干而制成。 红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萎调、揉捻、发酵、干燥。 红茶的加工工艺: 一、萎调 ●目的:散失适当水分、叶质柔软、韧性增强、便于揉捻;叶细胞汁浓缩、膜透性增强、酶活性提高、大分子化合物分解,青草气消褪、芳香物质变化。 ●方法及其优缺点:日光萎凋、室内自然萎凋、热风萎凋。 萎凋的外部条件:温度、湿度、通风与摊叶厚度。 1、日光萎凋:视日光温湿度的高低,可以采用遮阳网:0.5-2小时,移入室内自然萎凋,忌用全程日光萎凋。 2、室内自然萎凋:在专门的萎凋室内、用木头柱子与萎凋匾分隔成苦干间,萎凋匾长2-.5米,宽0.8-.0米,每层间距15-20厘米,一般8-12层,底层离地20厘米,顶层距天花板50厘米,中间设置铁钩(用8号铁线做成)摊叶一层掛一层,逐层萎凋作业。萎凋室应四面通风,设百叶窗,避免阳光直射。也可用凉青筛、凉青架进行萎凋作业

螺丝生产工艺流程

公司概况 此次去参加实习的单位是上海京扬紧固件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专业生产、销售京扬系列压铆紧固件、非标件及部分标准件的大型企业。 工厂位于上海,成立于2004年,如今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拥有五百多名员工(包括48名质检员和16名管理者)的企业,其中应用技术工程师20余名,制造技术工程师40余名。 公司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各种进口全自动数控设备百余台,各种辅助设备130余台,月生产量达20000万至32000万件的大型制造商。2005年这个公司通过了ISO9001、ISO14001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确保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紧固件。 公司主要产品有:压铆螺母、压铆螺柱、压铆螺栓、面板紧固件,塑料镶嵌件、焊接螺母、点焊螺钉、手紧螺钉、皇冠装饰钉、自攻螺钉、涨铆面板紧固件、轨道镶嵌件、抽芯铆钉,以及各种非标准件。产品广泛运用在电子通讯、钣金、模具、机械器材和仪器、航天等领域。

- 可编辑

螺丝生产工艺(一)--退火 一、目的:把线材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再慢慢冷却,以调整结晶组织,降低硬度,改良线材常温加工性。 二、作业流程: (一)、入料:将需要处理的产品吊放炉内,注意炉盖应盖紧。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7卷(约1.2吨/卷)。 (二)、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升至规定温度。 (三)、保温:材质1018、1022线材在680℃-715℃下保持4-6h,材质为10B21,1039,CH38F线材在740℃-760℃下保持5.5-7.5 h。 (四)、降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 三、品质控制: 1、硬度:材质为1018、1022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70,材质为中碳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80。 2、外观:表面不得有氧化膜及脱碳现象。 螺丝生产工艺(二)--酸洗 一、目的: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以减少线材抽线以及冷墩或成形等加工过程中,对工模具的擦伤。 二、作业流程: (一)、酸洗:将整个盘元分别浸入常温、浓度为20-25%的三个盐酸槽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 (二)、清水:清除线材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普通六角螺母加工工艺流程

普通六角螺母; 有三种生产工艺,冷镦和热镦,在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也有机加工的,是效率最慢的一种,不得已才会选择。先说冷镦吧,规格通常在M3~M30,先选好线材,经过酸洗冷拔之后,将线材的一头衔接在冷镦机的上料处,根据冷镦机中的模具会打出相应大小的六角毛坯,中间有孔,形式和一般六角螺母一样就是没有攻牙,老式冷镦机不能一次成型,打好六角毛坯,然后还得将其倒入攻牙机上的漏斗中进行攻牙,有要求的话,还得需要进行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就是调整螺母的硬度和表面的防锈处理,现在的冷镦机有一次成型的,但原理没什么大区别,就是把攻牙机和冷镦机融合为一体效率更快些,冷镦成型是效率最快的,也是成本最低的生产工艺。一般大一点的规格才会选择热镦,规格一般在M16~M160,甚至更大的,材料一般为圆钢,不用冷拔和酸洗,先下料,在经冲床镦打,毛坯和冷镦的一样,就是表面毛糙,然后再攻牙,有特定要求,可以将螺母的两面进行倒角,在经热处理、表面处理就完工了,机加工就是将棒形材料经锯床截成一节一节的,通过钻眼机钻眼在攻牙就基本完事了,后面的就是包装了。冷镦和热镦大体分为以下步骤: 拉丝-冷镦-(热处理)-攻丝-表面处理;下料-红打-倒角-车孔-(热处理)-攻丝-表面处理或下料-镦球-退火、磷化-成形-冲孔--(热处理)-攻丝-表面处理。 攻丝的加工流程:六角螺母攻丝加工的流程 这个与批量有关: 1、如果是小批量,小于100个,此时的工艺就可以:A 加工螺母毛坯,B 普通钻床上倒角,C 普通攻牙机上面攻牙。 2、中等批量,小于10万个,A 自动车床加工螺母毛坯,B 车床倒角,C 攻牙在钻攻两用机上面完成, D 检验 E 包装 F 入库; 3、大批量,10万以上,常年生产,A 冷镦机成型螺母毛坯,B 在六角螺母专用攻牙机上面攻牙,C 检验, D 包装 E 入库。 加工中心攻丝,但出现崩刃主要是什么原因,45号钢,成量丝攻 1丝锥崩齿:丝锥前角选择过大;2丝锥每齿切削厚度太大;丝锥的淬火硬度过高;3丝锥使用时间过长而磨损严重。4丝锥质量问题

藏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藏茶历史文化及发展 藏茶是少数民族中近六百万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同胞的民生之茶,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与生命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古黑茶,藏族谚语说:“旦夕不可暂缺”。 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销茶等。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雨极高山,当年生成熟茶叶和红苔(高山小叶种),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 从产地定义:历史上雅安为西康省省会,管辖现归属四川省的康巴地区(后藏),现四川省雅安市八县蒙顶山脉包括本山在内的十多个高山优质茶园;是专为西藏及周边藏民聚集区生产的小叶种全发酵砖茶主要源头; 从需求上定义:世界屋脊高寒缺氧,强辐射,居民生活必须摄入高脂肪、高热能食物以适应自然环境,藏茶成为调和和分解油腻、补充维生素的必需品。高海拔地区不产茶,所以要从汉区贩茶到高原,就形成了藏族生存的补给线(茶马古道、南路边茶),藏茶也称为藏族同胞的生命之茶; 从民族物质互补上定义:历代历朝都将藏茶作为替换战马和节制藏族同胞的锐器,曾一度使茶成为政治需要的砝码,到明代洪武年间最为严厉;新中国成立之后,少数民族地位提高,藏茶又成为连接民族友谊的桥梁;以金尖和康砖成为民族团结茶主流; 从经济上定义:因为藏区在历史上货币杂乱,加之社会形态处于

农奴阶段,以物易物是交易主流,藏茶按条(竹篾长条,有10kg/条、5kg/条)比值论价交易,又因为藏茶贮存越久,价值越高,藏族同胞把条茶囤积起来,成为储蓄的主要方法,往往在物质匮乏、经济萧条年代将条茶当货币使用; 从生产工艺上讲:藏茶是各种制茶中最为耗时、最为复杂的流程茶类,一般要经过和茶、顺茶、调茶、团茶、陈茶五大工序和三十二道工艺,约六个月左右,依古法炮制出品,标准藏茶褐黑有光,具有红、浓、醇、陈四绝特色。 由于藏茶是黑茶的鼻祖,其制作工艺极为考究,而且由于持续发酵(反复发酵)的原因,所以极具收藏价值,她是古茶类中收藏值较高的茶种。 藏茶的历史源流 有文字确切记载出现在《宋史》上,但从西藏的其它典籍中考证,自西藏出现藏文字以来,茶就是经常出现的内容之一,西藏史记载的传说有两种。 一说是唐代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久病卧床。一天,藏王依窗休憩,忽见一只小鸟飞来,口衔一根嫩枝。藏王命宫役取来熬水,服下后,固疾竟不日而愈。藏王遂派人按此树枝四处寻找,终于在临近汉区的高山上找到了茶这种植物。 另一说是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曾带三件宝物:茶叶、丝绸、笔墨。自此,藏茶和中原文化逐渐与藏胞的饮食起居融合,形成了今天独特的藏文化。

高强度螺栓加工工艺

高强度螺栓加工工艺 螺栓类零件是一种重要标准件,用做连接紧固件,在各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根据其机械和物理性能的不同,分成10种类别,其中机械性能等级大于等于8.8级的螺栓,我们通常称其为高强度螺栓。 一、高强度螺栓主要结构及作用 高强度螺栓种类较多,形状也不尽相同,外部尺寸更是千变万化,但整体上其主要结构和整体外部形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根据这些相似性,我们将其分成三个主要部分:头部、杆部和螺纹部分。如下简图所示: 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各部分的作用极其重点要素: 1. 头部头部主要作用是在螺母与螺栓配合时施加一个反向力矩,保证螺母有足够拧紧力矩。形式种类较多,主要有方头、半圆头、六角头等形式。另外,一些非标准件高强度螺栓头部形式由设计者根据装配需要特别设计。 2. 杆部杆部主要起导向作用,特别是导径螺栓,装配后承受一定的径向剪切力,要求与孔小间隙配合,对杆部外圆精度和粗糙度要求严格。一些装配后只承受轴向拉伸力的螺栓对杆部要求不是很严格,外圆尺寸公差较大。对高强度螺栓来说,杆部与头部接触部位要求一定圆角,避免承受较大拉力时该部位断裂,同时避免热处理冷却时产生裂纹,是加工重点注意要素。 3. 螺纹部分螺纹部分是螺栓最主要部分,主要起连接紧固作用。可以分成有效螺纹部分,收尾部分(退刀部分)和螺纹末端三部分;螺纹三个主要要素:螺距、牙形半角和螺距,直接影响螺纹配合精度,也是加工重点注意要素。 二、高强度螺栓工艺分析 高强度螺栓机械加工一般不需要精度极高的专用机床,在普通设备上即可完成加工。根据其三个主要部分,我们将其加工工艺分成三部分:头部的加工、杆部加工和螺纹加工。每一部分的加工工艺又因其尺寸形状及技术要求的不同分成若干种类,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虽然我们将其分成了三部分,但三部分的加工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关联的,可能共存于同一工序,也可能共存于同一工步。 1. 头部的加工 ⑴毛坯 毛坯形式:螺栓头部形状直接决定产品毛坯形式。一般来说,方头螺栓毛坯可选用冷拉方钢,六角头螺栓毛坯可选用冷拉六角钢,半圆头螺栓毛坯应选用锻件毛坯;头

新藏茶

新藏茶 新藏茶是一种高温深度发酵茶,发酵温度在70-80摄氏度之间,俗称乌茶。 一、概述 新藏茶是根据现代茶叶科学对茶多糖和茶色素的研究成果,对传统宫廷藏茶工艺进行优化,采用1芽2、3、4、5叶为原料,将制茶重点放到茶多糖、茶色素(茶褐素、茶红素、茶黄色)和茶类芳香物质的转化上,经过鲜嫩叶拼配、杀青、揉捻、烘干、多次高温渥堆发酵、二次烘干、筛分、二次拼配、复试秘制等特殊工序,制成具有“纯和迷甜、圆润厚滑”口感特征;汤色中茶褐素色、茶红素色、茶黄素色明亮清晰,品饮时茶多糖微甜持久;新藏茶香味混合丰富,芳香醇、芳香酶作用明显,具有较高的营养功能价值。长期饮用对人体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和免疫力系统健康有很好帮助。新藏茶是相对于老藏茶制茶工艺而言的,与老藏茶存在较大区别,具体在阅读本文第五节《老藏茶与新藏茶的区别》。 二、发展简史 【藏茶起源】藏茶出现在唐朝,其前身是雅安高温紧压发酵茶,藏茶因文成公主入藏而起。公元641年,文成公主16岁时入藏与松赞干布和亲,带去了全国各地的贡茶,经过长期饮用实践,发现只有雅安高温发酵茶最适应于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人,到文成公主50岁去世时,整个藏区已经养成煮饮雅安高温发酵茶的习惯,逐渐成为了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藏族人的生命茶,到了“宁可三日无米,不能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米则病”的地步,至今已经持续了1373年,从未改变。千百年来,由于西藏的气候土壤不适合茶叶的生长,西藏不产茶,藏茶也不是西藏生产的茶,而是雅安生产的高温发酵茶。 紧压发酵茶始于唐朝,当时茶风盛行,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普通百姓,无不品茶论道,因此就带来了全国制茶水平的空前繁荣,龙团凤饼就是其代表茶品,还有不同形式的紧压砖茶和条茶。唐朝紧压发酵茶工艺各异,发酵温度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低温发酵、中温发酵和高温发酵。黑茶属于低温发酵,温度在30°~40°之间;红茶发酵温度在50°~60°之间;雅安发酵茶属于高温发酵茶,发酵温度在70°~80°之间。现在将雅安发酵茶(藏茶)划分为黑茶,还存在一定分歧,按照历史记载应该称之为“乌茶”更为贴切一些。 【宫廷藏茶】宫廷藏茶是文成公主入藏茶时带去的唐朝宫廷御茶师创立的。雅安藏茶虽然最适合西藏高海拔地区人饮用,主要原料却取于老枝老叶茶树,茶性刚硬猛烈,单饮难以入喉,藏族人只有将其制作成酥油茶方可饮用。文成公主习惯于唐朝宫廷茶饮,以单饮为主,御茶师们就从雅安藏茶中遴选出一芽二、三、四、五叶的成品干茶来,按照唐朝宫廷制茶工艺研制出藏式宫廷茶,供成文成公主饮用。宫廷藏茶仅有34年的历史,公元前675年,文成公主去世,宫廷御茶师纷纷返回内地,宫廷藏茶因此失传。公元二00一年,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爱好者叶泷泽到雅安考察,对宫廷藏茶这段历史产生浓厚兴趣,经过11年的研究和反复试验,于公元二0一二年成功复制出宫廷藏茶,使这款尘封了1371年茶重现于世。 【民间藏茶】民间藏茶长期以来称之为西路边茶,也称之为老藏茶,藏族人制作的酥油茶均采用雅安这种茶,因受传统工艺和成本因素的影响,1373年来始终保持着藏茶老枝老叶和醇厚刚硬猛烈的独特风味,相对与文成公主的宫廷藏茶,西路边茶也称之为民间藏茶,或者称之为老藏茶。现在雅安仍有十三家生产企业在生产这种茶。 【新藏茶】新藏茶是一款新茶类,历史仅仅三年。在完全保持老藏茶传统工艺基础上,在选料、工艺、口感、功能、饮用人群范围、文化特征等方面都有很大提升和优化,将藏茶提升到了又一个历史高度。新藏茶与民间藏茶(老藏茶)的区别见本文第五节。 三、制茶工艺 新藏茶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制茶技术,主要工序包括鲜嫩叶拼配、杀青、揉捻、烘干、多

螺丝生产工艺流程

螺丝生产工艺流程

————————————————————————————————作者:————————————————————————————————日期:

公司概况 此次去参加实习的单位是上海京扬紧固件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专业生产、销售京扬系列压铆紧固件、非标件及部分标准件的大型企业。 工厂位于上海,成立于2004年,如今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拥有五百多名员工(包括48名质检员和16名管理者)的企业,其中应用技术工程师20余名,制造技术工程师40余名。 公司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各种进口全自动数控设备百余台,各种辅助设备130余台,月生产量达20000万至32000万件的大型制造商。2005年这个公司通过了ISO9001、ISO14001等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确保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紧固件。 公司主要产品有:压铆螺母、压铆螺柱、压铆螺栓、面板紧固件,塑料镶嵌件、焊接螺母、点焊螺钉、手紧螺钉、皇冠装饰钉、自攻螺钉、涨铆面板紧固件、轨道镶嵌件、抽芯铆钉,以及各种非标准件。产品广泛运用在电子通讯、钣金、模具、机械器材和仪器、航天等领域。

进料 检验 首检 工序 检验 首检 工序 检验 首检 工序 检验 工序 检验 工序 检验 包装 检验 首检 工艺流程图 材料入厂 入线材库 退火 酸洗 抽线 成型 辗牙 切角/切槽 热处理 电镀 挑选 成品检验 包 入成品库 发货 售后服务

螺丝生产工艺(一)--退火 一、目的:把线材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再慢慢冷却,以调整结晶组织,降低硬度,改良线材常温加工性。 二、作业流程: (一)、入料:将需要处理的产品吊放炉内,注意炉盖应盖紧。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7卷(约1.2吨/卷)。 (二)、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升至规定温度。 (三)、保温:材质1018、1022线材在680℃-715℃下保持4-6h,材质为10B21,1039,CH38F线材在740℃-760℃下保持5.5-7.5 h。 (四)、降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 三、品质控制: 1、硬度:材质为1018、1022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70,材质为中碳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80。 2、外观:表面不得有氧化膜及脱碳现象。 螺丝生产工艺(二)--酸洗 一、目的: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以减少线材抽线以及冷墩或成形等加工过程中,对工模具的擦伤。 二、作业流程: (一)、酸洗:将整个盘元分别浸入常温、浓度为20-25%的三个盐酸槽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 (二)、清水:清除线材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三)、草酸:增加金属的活性,以使下一工序生成的皮膜更为致密。 (四)、皮膜处理:将盘元浸入磷酸盐,钢铁表面与化成处理液接触,钢铁溶解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Zn2Fe(Po4)2·4H2o),附着在钢铁表面形成皮膜。 (五)、清水:清除皮膜表面残余物。 (六)、润滑剂:由于磷酸盐皮膜的摩擦系数并不是很低,不能赋予加工时充分的润滑性,但与金属皂(如钠皂)反应形成坚硬的金属皂层,可以增加其润滑性能。 螺丝生产工艺(三)--抽线 一、目的:将盘元冷拉至所需线径。实用上针对部分产品又可分粗抽(剥壳)和精抽两个阶段。 二、作业流程盘元经酸洗之后,通过抽线机冷拉至所需线径。适用于大螺丝、螺帽、牙条所用线材。 螺丝生产工艺(四)--成型 一、目的:将线材经冷间锻造(或热间锻造),以达到半成品之形状及长度(或厚度)。 二、作业流程: 1、六角螺栓(四模四冲或三模三冲) (1)、切断:通过可动的剪刀单向移动,将卡于剪模内的线材切成所需胚料。(2)、一冲:后冲模顶住胚料冲模挤压胚料,初步成型,之后后冲模将胚料推出。

螺栓的成型工艺

螺栓的成型工艺 螺丝生产工艺(一)--退火 一、目的:把线材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再慢慢冷却,以调整结晶组织,降低硬度,改良线材常温加工性。 二、作业流程: (一)、入料:将需要处理的产品吊放炉内,注意炉盖应盖紧。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7卷(约1.2吨/卷)。 (二)、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升至规定温度。 (三)、保温:材质1018、1022线材在680℃-715℃下保持4-6h,材质为10B21,1039,CH38F 线材在740℃-760℃下保持5.5-7.5 h。 (四)、降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 三、品质控制: 1、硬度:材质为1018、1022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70,材质为中碳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80。 2、外观:表面不得有氧化膜及脱碳现象。 螺丝生产工艺(二)--酸洗 一、目的: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以减少线材抽线以及冷墩或成形等加工过程中,对工模具的擦伤。 二、作业流程: (一)、酸洗:将整个盘元分别浸入常温、浓度为20-25%的三个盐酸槽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 (二)、清水:清除线材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三)、草酸:增加金属的活性,以使下一工序生成的皮膜更为致密。 (四)、皮膜处理:将盘元浸入磷酸盐,钢铁表面与化成处理液接触,钢铁溶解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Zn2Fe(Po4)2·4H2o),附着在钢铁表面形成皮膜。 (五)、清水:清除皮膜表面残余物。 (六)、润滑剂:由于磷酸盐皮膜的摩擦系数并不是很低,不能赋予加工时充分的润滑性,但与金属皂(如钠皂)反应形成坚硬的金属皂层,可以增加其润滑性能。 螺丝生产工艺(三)--抽线 一、目的:将盘元冷拉至所需线径。实用上针对部分产品又可分粗抽(剥壳)和精抽两个阶段。 二、作业流程 盘元经酸洗之后,通过抽线机冷拉至所需线径。适用于大螺丝、螺帽、牙条所用线材。 螺丝生产工艺(四)--成型 一、目的:将线材经冷间锻造(或热间锻造),以达到半成品之形状及长度(或厚度)。 二、作业流程: 1、六角螺栓(四模四冲或三模三冲) (1)、切断:通过可动的剪刀单向移动,将卡于剪模内的线材切成所需胚料。 (2)、一冲:后冲模顶住胚料冲模挤压胚料,初步成型,之后后冲模将胚料推出。 (3)、二冲:胚料进入第二打模,二冲模挤压,胚料呈扁圆状,之后后冲模将胚料推出。 (4)、三冲:胚料进入第三打模,通过六角三冲模仁剪切,胚料六角头初步形成,之后,后冲模将胚料推入第三打模,切料自六角头切断,六角头形成。 2、六角螺栓(三模三冲) 3、螺丝(一般头型一模二冲)

螺丝加工流程

螺丝加工流程 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班级:电气09—3 姓名:衣显达 学号:0905040324

螺丝生产工艺(一)--退火 一、目的:把线材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再慢慢冷却,以调整结晶组织,降低硬度,改良线材常温加工性。 二、作业流程: (一)、入料:将需要处理的产品吊放炉内,注意炉盖应盖紧。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7卷(约1.2吨/卷)。 (二)、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升至规定温度。 (三)、保温:材质1018、1022线材在680℃-715℃下保持4-6h,材质为10B21,1039,CH38F线材在740℃-760℃下保持5.5-7.5 h。 (四)、降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 三、品质控制: 1、硬度:材质为1018、1022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70,材质为中碳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80。 2、外观:表面不得有氧化膜及脱碳现象。 螺丝生产工艺(二)--酸洗 一、目的: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以减少线材抽线以及冷墩或成形等加工过程中,对工模具的擦伤。 二、作业流程: (一)、酸洗:将整个盘元分别浸入常温、浓度为20-25%的三个盐酸槽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 (二)、清水:清除线材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三)、草酸:增加金属的活性,以使下一工序生成的皮膜更为致密。(四)、皮膜处理:将盘元浸入磷酸盐,钢铁表面与化成处理液接触,钢铁溶解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Zn2Fe(Po4)2·4H2o),附着在钢铁表面形成皮膜。 (五)、清水:清除皮膜表面残余物。 (六)、润滑剂:由于磷酸盐皮膜的摩擦系数并不是很低,不能赋予加工时充分的润滑性,但与金属皂(如钠皂)反应形成坚硬的金属皂层,可以增加其润滑性能。 螺丝生产工艺(三)--抽线 一、目的:将盘元冷拉至所需线径。实用上针对部分产品又可分粗抽(剥壳)和精抽两个阶段。 二、作业流程 盘元经酸洗之后,通过抽线机冷拉至所需线径。适用于大螺丝、螺帽、牙条所用线材。 螺丝生产工艺(四)--成型 一、目的:将线材经冷间锻造(或热间锻造),以达到半成品之形状及长度(或厚度)。 二、作业流程: 1、六角螺栓(四模四冲或三模三冲) (1)、切断:通过可动的剪刀单向移动,将卡于剪模内的线材切成所需胚料。 (2)、一冲:后冲模顶住胚料冲模挤压胚料,初步成型,之后后冲模将胚

螺钉加工工艺

螺钉加工工艺 轴类零件加工 材料分析: 材料为45号钢。相对加工性为Kr=1 刀材选用: 初加工:YT5含Co高,抵抗冲击,增加刀具强度,方便初加工去除大的余量。 精加工:YT14含TiC高,耐磨,且能够达到较好的精度。 刀具参数: 初加工:前角15°——18°,Kr=75°λs=0°——— -5°增大刀头强度,提高刀具耐用度。 精加工:前角18°——20°,Kr=90°,λs=0——+5° 保证工件表面质量,可用于车端面,外圆也 可倒角 热处理:调质 组成表面:轴,端面,台阶,螺帽,外圆。 螺帽。 重要表面:M12.台阶直径16 零件构型特点:细长轴,台阶面。后方螺帽。采用一夹一顶,螺

帽用分度头铣。当精加工时,采用3爪卡盘,夹住螺帽部分。 阶段划分:粗——半精——精 拟定工艺加工路线: 下料:棒料 热处理:调质 初加工:1,端夹,车左端面,外圆,台阶面,打中心孔,倒角。 2,掉头端夹,车有端面外圆保证达到外圆直径25.4,半精加工:1,车两台阶面。 2,用分度头铣床铣螺帽。去毛刺。 中检 精加工:1,一夹一顶磨台阶面和外圆。 2,一端装夹,采用3爪卡盘,小端面倒角,车螺纹 终检

零件图

工部内容:设备:1下料:棒料 2粗车:左端面,台阶打中心孔车床 3粗车:掉头装夹,右端面,直径为25.4和16 车床的外圆和倒角 4中检:热处理,调质 5半精车:一夹一顶,直径为25.4和16的外圆车床 6铣削:(分度头)螺帽去毛刺铣床 7磨削:直径为16的外圆,台阶面磨床 8车削:(掉头)一端夹,直径为12的外圆,倒角 (左)去毛刺,车螺纹车床9终检

六大茶类的特点及加工工艺教学内容

六大茶类的特点及加 工工艺

绿茶: 基本特征:绿茶为不发酵茶,特点是“绿叶清汤”,可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按杀青的受热方式划分),按形状分有条形、圆形、扁形、片形、针形、卷曲形等等,香气的类型则有豆香型、板栗香型、还有花香型和鲜爽的毫香型,滋味鲜爽回甘、浓醇,具有收敛性。 2)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3)典型代表: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安吉白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等。 黄茶: 基本特征:黄茶也是轻发酵茶,与绿茶相比,黄茶在干燥前或后增加了一道“闷黄”的工序,因此黄茶香气变纯,滋味变醇。黄茶的基本特点为“黄汤黄叶”,汤色黄亮,滋味醇厚回甘。又分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 2)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3)典型代表:君山银针、霍山黄芽 白茶: 基本特征: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白茶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叶态自然伸展,叶缘垂卷,芽叶连枝,毫心银白,叶色灰绿或者铁

青色,内质汤色黄亮明净,毫香显著,滋味鲜醇,叶底嫩匀,要求鲜叶“三白”,即嫩芽及两片嫩叶满披白色茸毛。 2)加工工艺:白茶的工艺较为简单,为室内自然晾干或者烘干。鲜叶——萎凋——烘焙(阴干)——挑剔——复火 3)典型代表: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主要产地是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 青茶: 基本特征:青茶又叫乌龙茶,是半发酵的一类茶叶。总体上,按工艺划分为浓香型和清香型,也即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之分,但具体的花色品类之间仍然有较大的差异。青茶基本上又可分为四大派别:闽北武夷岩茶、闽南铁观音、广东单丛和台湾乌龙。传统工艺讲究金黄靓汤,绿叶红镶边,三红七绿发酵程度,总体风格香醇浓滑且耐冲泡;而新工艺讲究清新自然,形色翠绿,高香悠长,鲜爽甘厚,如铁观音。闽北的武夷岩茶和其它各类青茶相比,有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岩茶后期的碳焙程度较重,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明亮,有较重的火香或者焦炭味,口味较重,但花香浓郁,回甘持久,如大红袍,在火味中透着纯天然的花香,也是十分难得。青茶的香型较多,一般为花香、果香。铁观音的特点兰花香馥郁,滋味

螺栓的生产工艺

螺栓的生产工艺 螺丝生产工艺(一)--退火 一、目的:把线材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时间,再慢慢冷却,以调整结晶组织,降低硬度,改良线材常温加工性。 二、作业流程: (一)、入料:将需要处理的产品吊放炉内,注意炉盖应盖紧。一般一炉可同时处理7卷(约1.2吨/卷)。 (二)、升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升至规定温度。 (三)、保温:材质1018、1022线材在680℃-715℃下保持4-6h,材质为10B21,1039,CH38F线材在740℃-760℃下保持5.5-7.5 h。 (四)、降温:将炉内温度缓慢(约3-4小时)降至550℃以下,然后随炉冷却至常温。 三、品质控制: 1、硬度:材质为1018、1022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70,材质为中碳线材退火后硬度为HV120-180。 2、外观:表面不得有氧化膜及脱碳现象。 螺丝生产工艺(二)--酸洗 一、目的: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并且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以减少线材抽线以及冷墩或成形等加工过程中,对工模具的擦伤。 二、作业流程: (一)、酸洗:将整个盘元分别浸入常温、浓度为20-25%的三个盐酸槽数分钟,其目的是除去线材表面的氧化膜。 (二)、清水:清除线材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三)、草酸:增加金属的活性,以使下一工序生成的皮膜更为致密。 (四)、皮膜处理:将盘元浸入磷酸盐,钢铁表面与化成处理液接触,钢铁溶解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如Zn2Fe(Po4)2·4H2o),附着在钢铁表面形成皮膜。 (五)、清水:清除皮膜表面残余物。 (六)、润滑剂:由于磷酸盐皮膜的摩擦系数并不是很低,不能赋予加工时充分的润滑

六大茶类的特点及加工工艺

绿茶: 基本特征:绿茶为不发酵茶,特点是“绿叶清汤”,可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按杀青的受热方式划分),按形状分有条形、圆形、扁形、片形、针形、卷曲形等等,香气的类型则有豆香型、板栗香型、还有花香型和鲜爽的毫香型,滋味鲜爽回甘、浓醇,具有收敛性。 2)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3)典型代表: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安吉白茶、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等等。 黄茶: 基本特征:黄茶也是轻发酵茶,与绿茶相比,黄茶在干燥前或后增加了一道“闷黄”的工序,因此黄茶香气变纯,滋味变醇。黄茶的基本特点为“黄汤黄叶”,汤色黄亮,滋味醇厚回甘。又分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 2)加工工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3)典型代表:君山银针、霍山黄芽 白茶: 基本特征: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白茶外形毫心肥壮,叶张肥嫩,叶态自然伸展,叶缘垂卷,芽叶连枝,毫心银白,叶色灰绿或者铁

青色,内质汤色黄亮明净,毫香显著,滋味鲜醇,叶底嫩匀,要求鲜叶“三白”,即嫩芽及两片嫩叶满披白色茸毛。 2)加工工艺:白茶的工艺较为简单,为室内自然晾干或者烘干。鲜叶——萎凋——烘焙(阴干)——挑剔——复火 3)典型代表: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主要产地是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 青茶: 基本特征:青茶又叫乌龙茶,是半发酵的一类茶叶。总体上,按工艺划分为浓香型和清香型,也即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之分,但具体的花色品类之间仍然有较大的差异。青茶基本上又可分为四大派别:闽北武夷岩茶、闽南铁观音、广东单丛和台湾乌龙。传统工艺讲究金黄靓汤,绿叶红镶边,三红七绿发酵程度,总体风格香醇浓滑且耐冲泡;而新工艺讲究清新自然,形色翠绿,高香悠长,鲜爽甘厚,如铁观音。闽北的武夷岩茶和其它各类青茶相比,有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岩茶后期的碳焙程度较重,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明亮,有较重的火香或者焦炭味,口味较重,但花香浓郁,回甘持久,如大红袍,在火味中透着纯天然的花香,也是十分难得。青茶的香型较多,一般为花香、果香。铁观音的特点兰花香馥郁,滋味

螺栓加工工艺及特点

高强度螺栓加工工艺为:热轧盘条-(冷拨)-球化(软化)退火-机械除鳞-酸洗-冷拨-冷锻成形-螺纹加工-热处理-检验 一.钢材设计 在紧固件制造中,正确选用紧固件材料是重要一环,因为紧固件的性能和其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材料选择不当或不正确,可能造成性能达不到要求,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发生意外或加工困难,制造成本高等,因此紧固件材料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冷镦钢是采用冷镦成型工艺生产的互换性较高的紧固件用钢。由于它是常温下利用金属塑性加工成型,每个零件的变形量很大,承受的变形速度也高,因此,对冷镦钢原料的性能要求十分严格。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用户使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GB/T6478-2001《冷镦和冷挤压用钢技术条件》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及目标JISG3507-1991《冷镦钢用碳素钢盘条》的特点,以8.8级,9.8级螺栓螺钉的材料要求为例,各种化学元素的确定。C含量过高,冷成形性能将降低;太低则无法满足零件机械性能的要求,因此定为0.25%-0.55%。Mn能提高钢的渗透性,但添加过多则会强化基体组织而影响冷成形性能;在零件调质时有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故在国际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定为0.45%-0.80%。Si能强化铁素体,促使冷成形性能降低,材料延伸率下降定为Si小于等于0.30%。S.P.为杂质元素,它们的存在会沿晶界产生偏析,导致晶界脆化,损害钢材的机械性能,应尽可能降低,定为P小于等于0.030%,S小于等于0.035%。B.含硼量最大值均为0.005%,因为硼元素虽然具有显著提高钢材渗透性等作用,但同时会导致钢材脆性增加。含硼量过高,对螺栓,螺钉和螺柱这类需要良好综合机械性能的工件是十分不利的。 二.球化(软化)退火 沉头螺钉,内六角圆柱头螺栓采用冷镦工艺生产时,钢材的原始组织会直接影响着冷镦加工时的成形能力。冷镦过程中局部区域的塑性变形可达60%-80%,为此要求钢材必须具有良好的塑性。当钢材的化学成分一定时,金相组织就是决定塑性优劣的要害性因素,通常认为粗大片状珠光体不利于冷镦成形,而细小的球状珠光体可显著地提高钢材塑性变形的能力。对高强度紧固件用量较多的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在冷镦前进行球化(软化)退火,以便获得均匀细致的球化珠光体,以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对中碳钢盘条软化退火而言,其加热温度多选择在该钢材临界点上下保温,加热温度一般不能太高,否则会产生三次渗碳体沿晶界析出,造成冷镦开裂,而对于中碳合金钢的盘条采用等温球化退火,在AC1 (20-30)加热后,炉冷到略低于Ar1,温度约700摄氏度等温一段时间,然后炉冷至500摄氏度左右出炉空冷。钢材的金相组织由粗变细,由片状变球状,冷镦开裂率将大大减少。35\45\ML35\SWRCH35K钢软化退火温度一般区域为715-735摄氏度。

高强度螺栓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高强度螺栓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高强度螺栓生产主要分为热轧盘条-(冷拨)-球化(软化)退火-机械除鳞-酸洗-冷拨-冷锻成形-螺纹加工-热处理-检验几步! 一,钢材设计 在紧固件制造中,正确选用紧固件材料是重要一环,因为紧固件的性能和其材料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材料选择不当或不正确,可能造成性能达不到要求,使用寿命缩短,甚至发生意外或加工困难,制造成本高等,因此紧固件材料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冷镦钢是采用冷镦成型工艺生产的互换性较高的紧固件用钢。由于它是常温下利用金属塑性加工成型,每个零件的变形量很大,承受的变形速度也高,因此,对冷镦钢原料的性能要求十分严格。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用户使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GB/T6478-2001《冷镦和冷挤压用钢技术条件》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及目标JISG3507-1991《冷镦钢用碳素钢盘条》的特点,以8.8级,9.8级螺栓螺钉的材料要求为例,各种化学元素的确定。C含量过高,冷成形性能将降低;太低则无法满足零件机械性能的要求,因此定为0.25%-0.55%。Mn能提高钢的渗透性,但添加过多则会强化基体组织而影响冷成形性能;在零件调质时有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故在国际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定为0.45%- 0.80%。Si能强化铁素体,促使冷成形性能降低,材料延伸率下降定为Si小于等于 0.30%。S.P.为杂质元素,它们的存在会沿晶界产生偏析,导致晶界脆化,损害钢材的机械性能,应尽可能降低,定为P小于等于0.030%,S小于等于0.035%。B.含硼量最大值均为0.005%,因为硼元素虽然具有显著提高钢材渗透性等作用,但同时会导致钢材脆性增加。含硼量过高,对螺栓,螺钉和螺柱这类需要良好综合机械性能的工件是十分不利的。 二,球化(软化)退火 沉头螺钉,内六角圆柱头螺栓采用冷镦工艺生产时,钢材的原始组织会直接影响着冷镦加工时的成形能力。冷镦过程中局部区域的塑性变形可达60%-80%,为此要求钢材必须具有良好的塑性。当钢材的化学成分一定时,金相组织就是决定塑性优劣的关键性因素,通常认为粗大片状珠光体不利于冷镦成形,而细小的球状珠光体可显著地提高钢材塑性变形的能力。对高强度紧固件用量较多的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在冷镦前进行球化(软化)退火,以便获得均匀细致的球化珠光体,以更好地满足实际生产需要。对中碳钢盘条软化退火而言,其加热温度多选择在该钢材临界点上下保温,加热温度一般不能太高,否则会产生三次渗碳体沿晶界析出,造成冷镦开裂,而对于中碳合金钢的盘条采用等温球化退火,在 AC1+(20-30%)加热后,炉冷到略低于Ar1,温度约700摄氏度等温一段时间,然后炉冷至500摄氏度左右出炉空冷。钢材的金相组织由粗变细,由片状变球状,冷镦开裂率将大大减少。35\45\ML35\SWRCH35K 钢软化退火温度一般区域为715-735摄氏度;而SCM435\40Cr\SCR435钢球化退火加热温度一般区域为740-770摄氏度,等温温度680-700摄氏度。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