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主学习研究综述

自主学习研究综述

自主学习研究综述
自主学习研究综述

自主学习研究综述

1.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

1.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自主学习思想的提出,最早出现在20世纪前许多早期哲学家、教育家的哲学观点及教学经验中,如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的“知识的助产婆”等。进入60年代,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宄更加系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1.1国外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

在自主学习的理论研宄方面,国外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为形成了 7个自主学习理论派别,即操作主义学派、信息加工学派、社会认知学派、意志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言语自我指导学派和建构主义学派。对自主学习的理解不同学派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但相同的是他们都一致认为学习不是外界施于学生的,而是学生自身主动发出的行为;这些学派在提出自身理论构架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对后期自主学习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1. 1.2国外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

国外关于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主要是倾向于考察自主学习能力与外部影响因素以及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关系。在实践的基础上,还总结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措施。社会认知学派从自我效能的增强、学习目标的设置、学习策略的使用、自我监控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Meichenbaum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培养方案,并证实具有很好的效用。

1.1.3国外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

国外在自主学习实践的基础上编制了许多有关自主学习的量表。例如美国纽约城市大学齐英曼教授编制的“自主学习访谈表”和“学生自主学习结果评定教师用量表”、宾特里齐教授编制的“学习动机策略问卷”、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魏因斯坦教授(Weinstein)编制的“学习和探究策略调查表”等,以上量表经检测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其中,宾特里齐教授编制的“学习动机策略问卷”(MSLQ)由香港学者对中国学生施测后修改为中文版,因其信效度较高得到广泛的使用。

1.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自主学习真正系统深入的研宄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的。目前,我国自主学习研究方面的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国内自主学习的理论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关于自主学习的理论研宄和实验尝试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教育家和学者从定义、特点、内涵、心理因素等方面对自主学习进行了研究和界定,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有裴梯娜、董奇、王永等人

分别开展的有关学习主体性、学习自我监控、自主学习指导等方面的研究。

1.2.2国内自主学习的实践研究

随着自主学习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许多学校为此开展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创新活动,如浙江省义乌绣湖中学的《自主与引导一基于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引导策略研究》、江苏宿迁市马陵中学的《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模式研宄》、长沙市开福区主体性教育改革实验的《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这些都为自主学习的深入幵展和研宄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

1.2.3国内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及运用

庞维国博士在对自主学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后,结合国内外研宄现状编写了《自主学习一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一书,从自主学习的概念、心理机制、指导论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阐述。同时,他还进行了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为我国自主学习研究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测评工具。通过资料搜集发现,对于该量表的运用多倾向于以下两个方面:

(1)应用于不同年龄学生自主学习的量表编制及现状研宄,如“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朱祖德王静琼,2005) “高中生自主学习情况的调查研究”(朱永顺,2008)均是参考该量表进行表编制的。

(2)应用于不同学科教学中考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现状的研究,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研宄”(周金林,2007)及“对中学生数学课堂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研宄”(张静,2007)。

1.2.4地理自主学习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有关地理自主学习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有关地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地理自主学习教学个案及教学实践研宄、有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地理自主学习辅助资料的编制及教材自学特征的研究等。这些研究大部分倾向于地理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其中以教学模式的建构和探讨教学方法的运用居多。

2.自主学习的概念界定

自主学习的概念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于自主学习概念的界定,国内外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尽管对自主学习说法不一,但一般来讲可以分为三类:一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学习模式或学习方式;另一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监视、调控有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及行为,持相近观点的还有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齐莫曼等人。第三种观点以庞维国为代表主张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定义自主学习。横向定义是从学习的各个方面综合来界定的,即学习的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内容是自我选择的、策略是自我调节的、时间是自我管理的、能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并能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判断和评价

的学习;纵向定义是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界定的,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能自定学习目标、自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自我监控、自我反馈、自我调节,对学习结果能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的学习。

3.自主学习相关理论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理论支撑下逐步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如何更加深刻的领会自主学习的实质并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地加以运用,很多学习理论给了我们很好的全释和指导。

3.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体现在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他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实现自我的目的;情谊教学,是其提倡的另一个方面,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有益于学习的教学情景,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之后研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学者对自主学习从心理学方面作了更为深入的探讨,进一步对罗杰斯的学习思想进行修整和补充。在自主学习中人本主义学习思想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1)教学目标上,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将目标设立在如何教会学生进行学习。

(2)教学组织上,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强调学生的自律以减少对教师的依赖,加强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自我约束,提供给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和途径的自由。

(3)教学方法上,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还主张教师要认真组织好教材以便于学生自己学习,不要直接一味地去讲解,要用咨询、辅导等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并针对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4)教学评价方面,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以代替外来的学习评价。

(5)学与教的关系上,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师生之间保持和谐民主的关系共同承担学习责任。

3.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巴特莱特在皮亚杰的图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其自身认知水平的限制,要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的提高最为关键。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对能力和努力在学习中所起作用的理解不断深入,对学习过程的把握、学习任务的理解、学习策略的使用和监控等方面的能力也会明显增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体自身积极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人脑不能被动地接受输入的信息和内容,而应该主动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

让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相互作用、修整、补充,来逐步建构出新的理解,这个过程强调学习者的自主与能动,提倡主动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将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形成意义建构的实质。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在开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善于认识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或图式,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了解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从而帮助其对知识进行自我意义的建构。

3.3教学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教学经验。

3.3.1自主学习教学指导的基本原则

关于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更多地体现在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中。这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实际上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上的一种体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教学实践有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教学法”、段力佩的“八字教学法”、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等。尽管这些教学模式的名称不同、适用的年级和学科也不尽相同,但是却存在几方面的共性:

(1)师生关系方面,这些教学模式都把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作为重要的前提条件,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容易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自主能力也在这样的情境中逐步得到培养。

(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都主张将班级授课和个别指导相配合、讲授与自主学习相交替的教学方式。

(3)在教学目标上,强调激发学生的潜力,不局限于学习书本内容,更多是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与核心。

(4)在教学流程设计上都主张先学后教,利用自学、讨论、展示、检查等方式解决通过自身努力可以独立掌握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自主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概括。这里教师的指导要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讲解或个别、分类指导。

(5)在教学流程中,倡导先学后教,教师定位在能够对自主学习起到引导、组织、参与的作用。这些共同特征不仅是教学理论在自主学习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同时也是在实践基础上再次总结出的有效适用于自主学习的教学规律。因此,我们主张把上述几个特征作为确立自主学习教学指导模式的基本原则。

3.3.2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

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基本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

师如何教,学生就如何学。中央教育科学研宄所助理研宄员单志艳在其博士论文《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评价问卷》中,在考察了国内外有关自主学习的教与学的理论及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的五个维度

(1)师生关系,这是顺利幵展自主学习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课堂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决定着师生以何种方式组织教学,决定着具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的使用及效果。

(2)教学组织,体现课堂教学的“八自”指导思想:目标自己定,书本自己读,问题自己提,重点、难点自己议,观点自己讲,规律自己找,效果自己评,意义自己寻。

(3)教学生进行目标设置与学习计划,教会学生能够选择自主学习的内容,结合自己以往的学习经验及学习掌握情况,制定出具体的适于自身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应用。

(4)教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执行与监控,即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考察自己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监督自己学习方法的使用情况并及时加以改进。

(5)教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即指导学生对其自主学习结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思,找到自身的不足和亟待改进的地方,为接下来的自主学习提供借鉴。这种模式可以应用于各个学科,不仅适用于学生具体能力的培养,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评价的标准。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 (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 (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我意识是获取和应用意志控制策略的前提,在意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自主学习过程分为: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包括认知监控、情绪监控与动机监控三大类;外显的自我监控过程包括学习环境中的失误控制与任务控制。其中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是自主学习的关键过程,而学习任务和情景的变化也会增强学生的一直控制。因此,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各种叛逆个意志控制策略来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极为关键。通过直接教学、采用同伴辅导和学习问题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密峙安大学的宾特里奇(Pintrich,2000)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 在众多西方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界定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华盛顿城市大学的齐莫曼(B.J.Zimmenrman)教授。20世纪90年代齐莫曼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学习理论。齐莫曼认为,当前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具体来说,如果学生自己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元认知策略,能够自我激发学习动

认知风格分类研究

认知风格分类研究 摘要: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其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最重要的特征,是组织和表征信息的一种偏好性和习惯性的方式。本文简述了认知风格的分类及其理论整合。 关键词:认知风格分类理论整合 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1],又被称为认知模式或认知方式,指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等信息加工过程中,长期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并具有个性特点的态度与风格。对认知风格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 盛行于60、70年代,进入90年代以后,该理论研究日趋成熟,且在教育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认知风格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思路出发,形成了很多关于认知风格的理论模型。 1 认知风格类型 1.1场独立——场依存型(Field Independence / Field Dependence) 场独立——场依存型研究归功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特金(Herman A. Witkin 1916-1979)。该研究起因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飞行员们驾驶的飞机常在云雾中翻滚,导致他们丧失方位感而造成飞机失事。威特金等人采用棒框测验(Rod-Frame Test)、斜屋椅测验(Tilting room-Tilting chair Test)和转屋测验(Rotating room Test),用于对飞行员调整身体位置的线索(垂直知觉)进行研究。他们发现人们在判断垂直上存在着个别差异,有的主要依据自身平衡感来判断,有些则主要参照来自仪表的视觉线索,使自己的身体恢复垂直或使身体在座舱倾斜时仍保持身体垂直。基于这样的事实, 威特金提出了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理论构想。场独立者倾向于凭借内部感知线索来加工信息,而场依存者在信息加工时倾向于以外部环境线索为指导。这里的―场‖指的是周围环境,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个体的感知。 1.2齐平——尖锐型(Leveling / Sharpening) 齐平——尖锐型是海奥兹曼等(Holzman & Klein)于1954年提出的[2]。是指迅速同化并忽略细节差异或者强调新信息的细节与变化,即个体将信息―吸收‖到个人的记忆中时表现出的差异。齐平性个体关注的是相同之处,下意识地排除了差异;而尖锐型个体喜欢寻找差异。齐平性个体倾向于将相似的记忆内容混淆起来,被记忆对象中的差异往往被丢失,或被弄得模糊不清。而尖锐性个体倾向于不将记忆中的事件相混淆,甚至夸大相似记忆内容之间的较小差异。 1.3 聚合——发散型(Convergent / Divergent)

心理学论文——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龚光军)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的出现给传统主流心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倡导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目前已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影响着心理学的各个领域。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产生背景、研究概况做一综述,找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 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的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它的原意是“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的主要方法 文献综述抽取某一个学科领域中的现有文献,总结这个领域研究的现状,从现有文献及过去的工作中,发现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角度。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分析综合当前该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从而揭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为后续研究寻找出发点、立足点和突破口。 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在国外,宏观的或者是比较系统的文献综述通常都是由一个领域里的顶级“大牛”来做的。在现有研究方法的著作中,都有有关文献综述的指导,然而无论是教授文献综述课的教师还是学习该课程的学生,大多实际上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而到了真正自己来做研究,便发现综述实在是困难。 约翰W.克雷斯威尔(John W. Creswell)曾提出过一个文献综述必须具备的因素的模型。他的这个五步文献综述法倒还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 克雷斯威尔认为,文献综述应由五部分组成:即序言、主题1(关于自变量的)、主题2(关于因变量的)、主题3(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两方面阐述的研究)、总结。 1. 序言告诉读者文献综述所涉及的几个部分,这一段是关于章节构成的陈述。在我看也就相当于文献综述的总述。 2. 综述主题1提出关于“自变量或多个自变量”的学术文献。在几个自变量中,只考虑几个小部分或只关注几个重要的单一变量。记住仅论述关于自变量的文献。这种模式可以使关于自便量的文献和因变量的文献分开分别综述,读者读起来清晰分明。 3. 综述主题2融合了与“因变量或多个因变量”的学术文献,虽然有多种因变量,但是只写每一个变量的小部分或仅关注单一的、重要的因变量。 4. 综述主题3包含了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学术文献。这是我们研究方案中最棘手的部分。这部分应该相当短小,并且包括了与计划研究的主题最为接近的研究。或许没有关于研究主题的文献,那就要尽可能找到与主题相近的部分,或者综述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提及的与主题相关的研究。 5. 在综述的最后提出一个总结,强调最重要的研究,抓住综述中重要的主题,指出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主题做更多的研究。其实这里不仅是要对文献综述进行总结,更重要的是找到你要从事的这个研究的基石(前人的肩膀),也就是你的研究的出发点。 在我看来,约翰.W.克雷斯威尔所提的五步文献综述法,第1、2、3步其实在研究实践中都不难,因为这些主题的研究综述毕竟与你的研究的核心问题有距离。难的是第4步,主题3的综述。难在哪里呢?一是阅读量不够,找不到最相

90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90 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在90 年代,正是计划生育抓的非常严的时期,所以90 后出 生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般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并且受到父母的宠爱。我国于1986 年开始施行义务教育,90 后的孩子除偏远地区等,大多数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 从五六岁开始就入学,但是对于学习的被动性大于主动性。 美国心理学家巴斯指出:个世纪前,人们从大学毕业后,大概有70%的所学知识一直可以在退休之前运用,而在当今时代,这个数值缩减为2%,这意味着当今大学生毕业后从事某项职业 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有98%需要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来获得。” 也就是说明了当今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在大学生离开大学进入社会后,最主要依靠的还是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 2.研究意义 本次的研究通过以成都理工大学的学生为例,深入了解90 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适当的建议或者意见,从而能够帮助90 后大学生更好、更直观的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方法

①问卷抽样调查法: 采用天津工业大学大学生教育调研团队 ②深入访谈法:本项研究拟访谈 30名本科生,从中深入了 解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状况,作为研究的定性资料。 三、调查数据分析 成都理工大学 90 后学生自主学习整体状况比较良好,有一 半以上的学生有主动自主学习。 1. 不同背景变量的 90 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异 高年级学生显著优于低年级学生, 但高年级两极分化较为严 重,低年级整体自主学习能力较低与高年级部分同学, 但无明显 分化。文史类同学自主学习能力稍大于理工类同学, 艺术类同学 自主学习能力整体低于文史、 理工类。 性别在自主学习的不同层 面有着不同的影响,但没有表现出十分具体的优劣的倾向性。 2.大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是课程安排时间比较灵活, 自主掌控时间较多, 课余时间 安排不够合理紧凑; 二是在学习内容的规划不够有远瞻性, 不明确;三是外界诱惑比较多,自我控制力不够,大量的时间浪 费在网络等无意义事情上; 四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没有自己 的一套学习模式。 3. 影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 1)学习目标、计划:通过调查数据发现,拥有比较明确 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同学, 基本上都能够进行较好的自主学 的调查问卷,拟抽取成都理工大学 300 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 目标

积极心理学文献综述

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首先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Seligman和Csikzentmihlyi。1997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国外研究现状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的热点。2001年4位获John Templeton 积极心理学奖的心理学家中的前3位(Jonathan Haidt;Laura A King;Mc Cullough)都是因他们关于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的研究而获奖。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方面,在积极情绪对生理健康影响方面,Hillson和Marie (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而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optimistic),因为乐观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 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在保持生理健康上也有很大的意义。Salovey 和同事也讨论了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George Vaillant(2000)认为:没有人能够在一生中都没有痛苦,都体验快乐,但积极的心理适应会渗透于整个人生。这些研究者都认为,促进心理健康是心理

主动学习研究综述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JournalofComputerResearchandDevelopmentISSN1000—1239/CN11—1777/TP45(Suppl.):300~304,2008 主动学习研究综述 龙军殷建平祝恩赵文涛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长沙410073) (jdragon_nudt@hotmail.tom)一 ASurveyofActiveLearning LongJun,YinJianping,ZhuEn,andZhao Wentao (SchoolofComputerScience,NationalUniversityofDefenseTechnology,Changsha410073) AbstractRecently.activelearninghasbecomeahotspotoftheresearchinmachinelearning.Thetechnologyefficientlyreducesthesamplecomplexthroughactivelyselectingtheinstancetolearn.Introducedinthispaperisthelatestresearchprogressofactivelearning,includingsamplecomplex,sampleselectionmethodsandrealworldapplication.Finally,theopenproblemsremainedinactivelearningarepointedout. Keywordsactivelearning;instanceselection 摘要近年来,主动学习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一技术通过主动选择要学习的样例从而有效地降低学习算法的样本复杂度.介绍当前主动学习的研究进展,包括主动学习的样本复杂度,样例选择算法和实际应用,最后指出主动学习领域中还保留的开放问题. 关键词主动学习;样例选择 中图法分类号TPl8 传统监督学习问题中,学习算法以外界给定的已标注样例集作为训练集进行训练,从中归纳出模型.而在很多的现实应用中,对样例集进行标注代价昂贵、枯燥乏味或是异常困难,而获取未被标注的样例则相对容易.例如,针对基因序列测试,要标注一段基因序列需要进行代价昂贵的实验,相反,获取基因片段代价则相对小得多. 面对这种情况,传统的监督学习方法(即被动学习)构建正确率满足要求的分类器将十分困难.因此,主动学习方法被提出以有效地处理这类问题.在主动学习中,学习器能够主动地选择包含信息量大的未标注样例并将其交由专家进行标注,然后置入训练集进行训练,从而在训练集较小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分类正确率,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构建高性能分类器的代价. 主动学习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学习引擎和选择引擎.学习引擎负责维护一个基准分类器,并使用监督学习算法对系统提供的已标注样例集进行学习从而使该分类器的性能提高;而选择引擎负责运行样例选择算法选择一个未标注的样例并将其交由人类专家进行标注,再将标注后的样例加入到已标注样例集中.学习引擎和选择引擎交替工作,经过多次循环,基准分类器的性能逐渐提高,当满足预设条件时,整个过程终止. 主动学习在降低样本复杂度方面比传统被动学习具有优势,近年来取得较大的发展,但就现状而言,仍然存在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1样本复杂度 首先关注的是在理论上,主动学习能在多大程度上降低样本复杂度.当前已经有了很多研究,但 收稿日期:2007—07—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603015,60603062);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61130035) 万方数据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 (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 (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以斯金那纳为代表的操作主义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本质上是一种操作性行为,它是基于外部强化或自我强化而做出的一种应答性反应。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本质上是个体的学习调控反应与邻近的强化物建立联系。它包含四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以及由此开发出了自我记录技术、自我指导技术、自我强化技术。该理论最强调外部环境对自主学习的制约作用。 以班杜拉为代表的社会认知学派从个人、行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来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主要由个人内部的本能、需要、驱力、特质等决定,不主要由外在的环境因素来决定,而是受到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主体社会认知的影响制约,这种影响并决定行为的社会认知有两种:即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结果期望是指人关于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他所期望的某种主观推测或判断。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关于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或推测,它将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转化为先行因素,对行为发作用。从理论分析,任何学生的学习行为实际上受学生的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感的双重制 约和调节。这一理论十分重视学生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认知在其自主学习发展中的作用。它认为,学生与教师、父母、其他学生的积极交往和反馈会极大地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此理论把自主学习分成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反应三个子过程,强调自我效能和榜样示范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自由意志理论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意志控制过程,意志成分控制着人的学习行为,使学习者克服困难、坚持学习。高度的自

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综述 21世纪初,西方心理学涌现出了一个重要的新的理论——积极心理学。它的简明定义就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人生的科学,关注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生阶段”[1]。积极心理学起源于MihalyCsikszentmihalyi 和 Martin Seligman 1997 年冬天的一次谈话,并迅速成为推动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场运动。这场运动引起了广泛的反响,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都有了一种积极倾向。这种积极倾向甚至不限于心理学内部,而是已迅速扩张到了教育、公共健康、社会和人类服务、经济、政治科学、神经科学、领导学、管理学和组织科学等其它学科。积极心理学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面临众多批评和挑战。 Christopher和Hickinbottom认为积极心理学家们关于“好的生活”的观念(个人的满足就是好的)是由主流科学主义心理学的自我概念衍生而来。这种观念导致积极心理学家在调查研究中忽视了潜藏的文化和道德假设,并曲解了不同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观,没能批判性地反思其研究工作。Christopher和Hickinbottom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调查研究方式来克服这些缺陷。Becker和Marecek回顾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和19世纪末流行的心理治疗和20世纪的心理卫生保健运动的比较。他们主张积极心理学应该持一种超越孤立个人、涉及社会环境全貌的观点;积极心理学应该重视社会约定和人的能动性;积极心理学应该对“快乐”、“美德”和“力量”做出更细致的定义,应该构建更具有社会性的“人类繁荣”理论。他们最后建议积极心理学努力发展其应用价值[2]。Power认为性格是积极心理学在理解和发展“人类繁荣”的研究中的核心。尽管积极心理学重视性格,并广泛地参照亚里士多德的美德伦理,但是它的美德理论仍发展滞后。Power阐述了理解繁荣的美德伦理的三个主要方面:善、性格整体性和性格类型,认为积极心理学家并没有提出“善”的实质性概念。因为美德是一种持久的追求某种“善”时所必需的人格特质,所以“善”的实质性概念,在研究人类美德时是非常必要的。积极心理学家只是用一种不完整的方式来呈现美德,关注少数的“力量项目”,而美德伦理学研究者则通常强调性格的整体性和全方位的美德的发展。由于积极心理学家们没有承认美德的性格和性格的四种类型,所以他们经常把节制的性格曲解为是美德的。最后,积极心理学家们在关于善的生活的描述,并没有很好地把美德的和邪恶的性格类型区分开来Kristjdnsson认为,积极心理学遭受:内部分歧,如积极心理学家们对快乐是什么的分歧;概念模糊性,比如是否存在非道德的快乐;矛盾性,比如自我实在论和反自我实在论的矛盾,还有积极心理学存在一个重要的误解,即假设凡是通过总体评估判断后,就能够获得一种规定Sundararajan通过对比较塞里格曼和孔子关于好的生活的设想,批判了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原则所带来的弊端:科学和生活的割裂、道德价值标准(美好生活的标准)取决于科学验证(也就是科学价值)[3]。Sundararajan还通过对比中国佛教的“体味”和“空”的概念,认为积极心理学关于“好的生活”的模型缺少的价值维度[4]。Sundararajan认为,要弥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中立所带来的弊端,需要重新确立价值维度,而价值维度的确立,又通过道德地图的描绘。这就需要积极心理学更多地借鉴和吸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Miller认为积极心理学基于一整套谬误的主张:循环论证、同义重复、定义不明、不合理概括等。积极心理学仅仅只是把心理健康和一种高兴的、友好的、目标驱动的、追求卓越的和外向的人格类型相关联,而不是探究积极态度如何促进成就、成功、幸福和快乐Richardson和Guignon认为积极心理学所暴露出的诸多缺点源于它草率地认为主流心理科学太“消极”了。Richardson和Guignon考察了积极心理学的哲学

自主学习理论综述-

自主学习理论综述 在远程教育这一教育形态中,面对面地交流的核心地位被放弃了,而这曾经是所有教育形态必备的要素和核心。恰恰是远程教育,根据社会发展的对人才质量和规模需求的推动和现代通讯技术提供的可能性,用非人际的基于机械的或电子的通讯教育代替了面对面的交流,第一次把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从时空上分离,而显示出或多或少的开放性,这一特征也成了远程教育的核心本质特征,即时空的分离。从而也自然引起了对远程教育中主要的核心活动,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活动存在和发展得合理性进行论证的要求。自主或独立学习的理论是进行的较早的尝试之一。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是以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方式为基础,以现代科技和现代文化为背景,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培养自主性发展的个人为目的的教育。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现代教育培养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果课堂教学中仍以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那么这一目标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为此教学中应当实施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 关于自主学习,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自我临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自我临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

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性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而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临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在综合不同流派学者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临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自主学习”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者参与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临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教学条件下的学生的高品质的学习。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其实,教学不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2 0世纪末兴起的一场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关注人所具有的种种美德、积极品质、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和幸福。积极心理学中那些体现人文关怀和代表时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对中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回应时代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个体性功能,提倡积极人性论,加入更多有关希望、快乐和幸福的元素,并根据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希望;快乐;幸福 一引言 谢尔顿 ( K e n n o n M · S h e l d o n ) 和劳拉金 ( L a u r aK i n g ) 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积极心理学( p o s i t i v e p s y c h o l o g y ) 告诉人们幸福是有规律可寻的。积极、希望、快乐、幸福这些美好概念的出现,鲜明地反映了这门学科的主题——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和幸福。这些概念紧密相连,积极是幸福的基础,希望和快乐是幸福的要素,幸福是人生的目的。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人手,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寻找幸福的真谛。它的建立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转向,心理学由此

从传统研究生命中最不幸的事件。 变化到研究生命中最幸福的事情,成为一门使人幸福的科学。笔者试图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思想出发,提出积极心理学对当前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实践的一些启示。 二积极心理学基本思想 积极心理学运动始于 2 O世纪末美国心理学界,该学科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致力于帮助普通人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 ( 包括心理问题 ) 作出新的解读。积极心理学对当代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作出了重要的修正和平衡,同时也对如何改善外在环境以促进人的积极心理形成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 )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背景。心理学主要面临项任务: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获得幸福生活、掘并培养天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医治自己身体和心灵创伤的需要,心理学演变成了一种“矫治”或“修补”式的“类医学”,“很多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怎么样在良好的条件下能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 J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基曼( M a r t i n E · P· S e l i g m a n ) ,在他的倡导下全世界由此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在 2 0 0 4 年出版的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 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1991年正式问世),以探讨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为其研究任务即研究人脑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各区及全脑如何调用以实现自身的认知活动。认知神经科学本身只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取向,即采用神经科学的范式来研究人类的心智。认知心理学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经历了大概四个研究阶段,而认知神经科学范式是第四个阶段,也是目前比较受追捧的研究范式。目前的阶段,从神经科学的视角解读大脑认知的功能,探讨心智和大脑的关系。研究的是人类对外部世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与机制,最核心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就是探索人类智能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为什么人类会成为智慧生物,人类的心智具体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 (一)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从基础科学到转换科学 1. 基础研究—大脑与心智的关系 认知神经科学家不会轻易相信身心二元论,相反,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对人类心智的基本认识就是“功能起源于结构”,“没有无生理基础的心理活动”。因此,研究者的基本任务就是找到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的基本关系,这个是最基础的。因此,可以把基础类的研究划分:心智的功能与结构;心智的起源,基因与文化;探索心智与大脑的技术与方法。

1)心智的功能与结构:大脑信息处理过程被看作不同的阶段,从感觉,知觉,到注意,记忆,情绪动机,思维决策,意识和自由意志等等。人多研究者都始于对某个信息加工过程的专研,希望能找到通往心智与大脑关系的钥匙。 2)心智的起源:基因与文化的研究。这一部分的研究更加基础,研究的层次可大可小。精细的话可以达到细胞分子水平,谈到基因与上述心智过程的关系;宏大的话可以讨论文化对大脑和心智过程的塑造。最近,一个比较有趣的研究探讨了农业生产方式对心理过程的影响,这个研究也应用了很多认知心理学的范式, 3)探索心智与大脑关系的方法:基础研究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要在方法上创新,推动上述研究话题的发展。目前已近于应用的探测人脑状态的方法有:对大脑状态进行客观观察的技术, 其根本的逻辑是找相关(如单神经元细胞活动记录、EEG/ERP 脑电记录、 MRI/fMRI 大脑核磁成像与大脑功能核磁成像、MEG 大脑磁活动记录、fNIR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Pupil size 瞳孔变 化测量等);对大脑状态进行操控,以寻找大脑活动和心理行为 过程的关系,本质是找因果(如TMS 经颅磁刺激、tDCS/tACS/tRNS 经颅电刺激等)。 2.应用性研究或转换科学—服务于现实 1)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是为了发现心智的功能和结构以及它们与大脑的关系,而临床研究就是为了研究部分人的心智发生失常,能否在掌握心智的规律后,通过特定的手段进行干预。认知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_0

---------------------------------------------------------------最新资料推荐------------------------------------------------------ 教育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报告结构 1、引言: 简要描述研究问题的性质,并进一步陈述研究问题(为什么研究) 2、综述的主体: 简要报告其他人的发现与观点。 通常将相关的研究放在一起讨论,并用小标题进行分类;详细介绍主要的研究工作,略提相对次要的研究策略: 时间、流派、代表人物 3、总结: 给出已有知识与观点的全貌 4、结论: 5、参考文献: 引用过的文献、其他索引(格式引言家庭是知识、价值观、态度、角色和习惯代代相传主要的传播体。 通过与家庭系统的互动, 子女形成自己的人格、思维模型和行为方即、家庭是人生最初始和最荃础的教育环境。 有研究表明, 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学业成绩有着重要影响。 那么到底家庭中的哪些因素对子女的学业成绩产生影响,家庭因素又是如何影响子女的学业成就的呢?一系列的研究表明:家庭因素中对子女学业成就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环境、父母文化教育程度、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等。 1,与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相联系的各种客观因素,如家 1 / 17

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破裂、家长的文化程度及职业类别等;(柳敏峰,徐长江,王黎华. 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调查研究,[J]. 教育测量与评价, 1674- 1536( 2010) 03- 0043- 04.)1) 家长的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越高,采用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越多,采用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则相对较少。 从而使孩子增强了信心,培养了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学业成绩的提高。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以及《家庭教育状况调查表》对德州三中学生进行了关于家长教养方式的调查和统计显示家长的文化程度差别较大且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的影响。 (【2】刘新宇德州三中学生学业成绩与家庭教育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009)家长的职业 2) 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事业干部的家长,其子女学业成绩优秀的较多,而工人和个体劳动者的子女相对学业成绩优秀的较少。 经分析,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事业干部一般都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属于自己的比较理想的事业和职业,对个人的发展也看得很重,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个人的价值,他们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兴趣爱好,关注自身的情绪体验。 他们多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在精神层面会把自己和孩子视为相互独立的两个主体,尊重孩子的感受和发展。 身为工人和个体劳动者的学生父母一般从事体力甚至重体力劳动,还有的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一般无自己满意的事业,很难实

小学生自主学习现状与对策研究

目录 摘要 (2) 1 引言 (3) 1.1探究意义 (3) 1.2研究目的 (3) 1.3研究方法 (3) 2 文献综述 (4) 2.1自主学习的概念界定 (4) 2.2为什么要自主性学习 (5) 2.3自主性学习的特点 (5) 2.4自主性学习的研究内容 (6) 2.5自主性学习研究存在的问题 (7) 3 我国小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8) 3.1研究目的 (8) 3.2研究对象 (8) 3.3研究方法 (9) 3.4研究结果 (9) 4小学生自主学习对策分析 (12) 4.1优化自主学习内容 (13) 4.2改进自主学习方式 (13) 4.3提升自主学习意愿 (14) 4.4创新自主学习策略 (15) 参考文献: (16) 附录 (17)

小学生自主学习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目前针对我国现有的课程研究模式,相关课程专家又提出了新型的课程学习方式,其中包括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讨式学习。而这三种新型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是合作式学习和探讨式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自主性学习意义固然很重大,但从一线教师的实践来看,我国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缺乏有效地理论指导和经验总结,对于自主学习的深切意义的落实没有明确的方向。针对以上现实问题,通过调查盐城市亭湖小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探寻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思路,从而总结出关于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策略和办法,为新型课程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将自主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促进我国新型学习方式的发展和飞跃。 关键词:小学生自主学习教育对策 Abstract:Our existing curriculum research, curriculum experts also proposed new courses, including independent learn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discussion of learning. The three new learning, independent learning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exploratory learning. The significance of self-learning course material, but the practice of classroom teachers point of view, our lack of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experience in autonomous lear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ep significance of the independent study, no clear direction. Above practical problems, self-learning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Yancheng City Pavilion Lak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dentify problems and explore effective methods and ideas of independent study, which summed up the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on the learning of pupils for the new course of study to provide a certain referenc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effectively togeth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learning and leap. Key words: Pupil Autonomous learning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1 引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