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奥数复习2

奥数复习2

奥数复习2
奥数复习2

奥数复习(二)

10011

161141121.

12222-+-+-+-

的整数部分求

1991

198119801

.

2+++

?

S 100

1

991111101.32

222数字是几小数点后两位化成小数以后,将++++=

S

4.分母为1996的所有最简真分数之和是多少?

5.将7个连续的自然数连写,得到一个16位数N ,则N 除以9的余数是多少?

6.设mn+5=k ,其中m,n 均是小于1000的质数,k 是奇数。则k 的最大值是多少?

7. 求不大于200的只有15个约数的所有自然数。

8. 在13个连续的自然数中最多有多少个质数?最少有多少个质数,为什么?

9.

将19分为几个自然数的和,使这几个数的积最大。求积的最大值。

10.

有浓度为3%的盐水若干千克,加入一定重量的水后,盐水的浓度为2%。再加同

样重量的水,盐水的浓度将变为多少?

11. 在平面内画五条直线和一个圆,最多能把这个平面分成多少个部分?

12.

某种商品如果进价降低10%,但售价不变,那么利润率可增加12个百分点。这

种商品的原利润率是多少?

13.

在一次测验中,甲答错了题目总数的1/9,乙答对了7道题,两人都答对的是题

目总数的1/6,那么甲答对了多少道题?

14.

有一次考试共20题,记分方法是:做对第K 题得K 分;做错第K 题则倒扣K 分。

小华做了所有题,得分为100分。那么小华至多做对了几题?

15.

如图,饮料瓶的容积是8立方分米,里面装有一些饮料。

正放时,饮料高度为20cm ,倒放时,空余部分的高度为5cm , 那么瓶内有饮料多少立方分米。

16.甲、乙两人各出同样的赌注,用掷硬币作为博弈手段,每掷一次,若正面朝上,则甲得1分,不得分;若反面朝上,则乙得1分,甲不得分。谁先得到事先约定的分数,谁就赢得全部赌注。当进行到甲还差2分,乙还差3分就分别达到约定的分数时,他们不愿继续赌下去了,这时应该如何公平地分配赌注?

17.

如果在2002个零件里混杂一个重量较轻的次品,用天平(不用砝码),最少称

次才能保证把次品找出来?

18.

一次考试共有10道试题,每道题要么得10分,要么不得分.各题的得分率如下表:

这次考试的及格率至少是百分之几(大于等于60分为及格)

19.

有100张的一摞卡片,玲玲拿着它们,从最上面的一张开始按如下的顺序进行操

作:把最上面的第一张卡片舍去,把下一张卡片放在这一摞卡片的最下面。再把原来的第三张卡片舍去,把下一张卡片放在最下面。反复这样做,直到手中只剩下一张卡片,那么剩下的这张卡片是原来那一摞卡片的第几张?

20.

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填写三个数,在各条边上各填

一个数等于两端所填数的积;并且在形内填一个数等于三个顶点所填数的积;如果以上7个数的和1000,那么当初在三个顶点上填的是什么数?

21.34.对大于2的整数进行下面的操作:(1)当这个数能被3整除时,用3除这个数;(2)当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时,将这个数加1.重复这样的操作,直至得到的数是1为止。所有经过4次操作得到1的数有几?

22.一桶油连桶重56千克,三天用完,第一天用去,第二天用去余下的油的,,第三天用去的比前两天总和的,少6千克.三天各用油多少千克?油桶重多少?

23. 甲、乙、丙、丁四人共同生产一批零件,甲生产的占其他三人生产总数的,乙生产的占三人生产总数的,丙生产的占其他三人产总数的.已知丁生产了60个,甲、乙、丙各生产零件多少个?

24.某团体有100名会员,男女会员人数之比是14:11,会员分成三组,甲组人数与乙、丙两组人数之和一样多,各组男女会员人数之比依次为12:13、5:3、2:1,那么丙组有多少名男会员?

25.①某校毕业生共有9个班,每班人数相等.②已知一班的男生人数比二、三班两个班的女生总数多1;③四、五、六班三个班的女生总数比七、八、九班三个班的男生总数多1.那么该校毕业生中男、女生人数比是多少?

26. 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加工一个零件用9分钟,徒弟加工一个零件用15分钟.完成任务时,师傅比徒弟多加工100个零件,求师傅和徒弟一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27.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分钟行750米,预计50分钟到达.但汽车行驶到路

程的3

5

时,出了故障,用5分钟修理完毕,如果仍需在预定时间内到达乙地,汽车行驶余下

的路程时,每分钟必须比原来快多少米?

28.一列火车出发1小时后因故停车0.5小时,然后以原速的3

4

前进,最终到达目的地

晚1.5小时.若出发1小时后又前进90公里因故停车0.5小时,然后同样以原速的3

4

前进,

则到达目的地仅晚1小时,那么整个路程为________公里.

2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果车速提高 20%可以提前1小时到达.如果按原速行驶一段距离后,再将速度提高 30% ,也可以提前1小时到达,那么按原速行驶了全部路程的几分之几?

30. 用自然数a去除498,450,414,得到相同的余数,a最大是多少?

31.一个自然数减去45及加上44都仍是完全平方数,求此数。

32.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90米,丙每分钟走100米,甲乙从东镇去西镇,丙从西镇去东镇,三人同时出发,丙与乙相遇后,又经过5分钟与甲相遇,求东西两镇间的路程有多少米?

33.甲、乙、丙三个班的学生一起去郊外活动,他们租了一辆大巴,但大巴只够一个班的学生坐,于是他们计划先让甲班的学生步行,乙丙两班的学生步行,甲班学生搭乘大巴一段路后,下车步行,然后大巴车回头去接乙班学生,并追赶上步行的甲班学生,再回头载上丙班学生后一直驶到终点,此时甲、乙两班也恰好赶到终点,已知学生步行的速度为 5 千米/小时,大巴车的行驶速度为 55 千米/小时,出发地到终点之间的距离为 8 千米,求这些学生到达终点一共所花的时间.

34. A、B 两地相距 30 千米,甲乙丙三人同时从 A 到 B,而且要求同时到达。现在有两辆自行车,但不许带人,但可以将自行车放在中途某处,后来的人可以接着骑。已知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 20 千米,甲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 5 千米,乙和丙每小时 4 千米,那么三人需要多少小时可以同时到达?

35.甲、乙两地是电车始发站,每隔一定时间两地同时各发出一辆电车,小张和小王分别骑车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每辆电车都隔4分钟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小张每隔5分钟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小王每隔6分钟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电车.已知电车行驶全程是56分钟,那么小张与小王在途中相遇时他们已行走了多少分钟?

36.甲种酒含纯酒精40%,乙种酒含纯酒精36%,丙种酒含纯酒精35%。将三种酒混在一起得到含酒精38.5%的酒11千克。已知乙种酒比丙种酒多3千克,那么甲种酒有多少千克?

37. 一件工作甲先做6小时,乙接着做12小时可以完成.甲先做8小时,乙接着做6

小时也可以完成.如果甲做3小时后由乙接着做,还需要多少小时完成?

38.甲、乙二人植树,单独植完这批树甲比乙所需要的时间多,如果二人一起干,完成任务时乙比甲多植树36棵,这批树一共多少棵?

39.李叔叔下午要到工厂上3点的班.他估计快到上班时间了,到屋里看钟,可是钟早在12点10分就停了.他上足发条后忘了拨针,匆匆离家,到工厂一看离上班时间还有10分钟.8小时工作后夜里11点下班,李叔叔回到家里,一看钟才9点整.假定他上班和下班在路上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他家的钟停了多长时间?

40.将一个三位数的数字重新排列,在所得到的三位数中,用最大的减去最小的,正好等于原来的三位数,求原来的三位数。

41. 在□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右面的乘法竖式成立。

41.两条公路成十字交叉,甲从十字路口南1800米处向北直行,乙从十字路口处向东直行。甲、乙同时出发12分钟后,两人与十字路口的距离相等;出发后75分钟,两人与十字路口的距离再次相等。此时他们距十字路口多少米?

42.甲、乙两人同时从山脚开始爬山,到达山顶后就立即下山。他们两人下山的速度都是各自上山速度的2倍。甲到山顶时乙距山顶还有400米,甲回到山脚时乙刚好下到半山腰。求从山脚到山顶的距离。

43.乙二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80米,乙每分钟行60米.出发一段时间后,二人在距离中点120米处相遇.如果甲出发后在途中某地停留了一会儿,二人还将在距中点120米处相遇.问:甲在途中停留了多少分钟?

44. 绕湖一周是24千米,小张和小王从湖边某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小王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走1小时后休息5分钟,小张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每走50分钟休息10分钟,两人出发多长时间第一次相遇?

45.(1)小明要登上10级台阶,他每一步只能登1级或2级台阶,他登上10级台阶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登法?

(2)有15根火柴,如果规定每次取2根或3根,那么取完这堆火柴共有多少种不同取法?

46. 一只钟的时针与分针均指在4与6之间,且钟面上的“5”字恰好在时针与分针的正中央,问这时是什么时刻?

47. 手表比闹钟每时快60秒,闹钟比标准时间每时慢60秒。8点整将手表对准,12点整手表显示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

48. 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 内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70,8AB =,15AD =,四边形EFGO 的面积为 .

49.

如图,ABCD 、BEFG 、CHJK 都是正方形。BF 交AD 于M ,并

且AM=5cm ,MD=15cm 。求三角形BEF 的面积。

的面积。求,的面积为四边形交于点,=,上,

=,上在点,的中点是中,在如图ABC 35,AB 3

1

BE AB AB 3

1

BE AB E BC D ABC .

50??BDME M ,CE AD ,

51.5:已知:长方形ABCD 的边长分别为5cm 和12cm 。在对角线AC 上有一点P ,AP

=6cm 。Q 是这个长方形边界上的点,△APQ 是等腰三角形。有多少个这样的点Q ?试画图说明。

52. 将一个正方体一刀切割为两个长方体,若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比是2:3,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

AEF AD F ABE

ABCD S ,S ,S

S ???===求,已知矩形4316:.53。

54. 已知:P 是正方形ABCD 内的一点,PA :PB :PC=1:2:3。求∠APB 。

55.

用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拼成右图,已知长方形宽8cm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是

多少?

56. 如图所示,ABC ?中,90ABC ∠=?,3AB =,5BC =,

以AC 为一边向ABC ?外作正方形ACDE ,中心为O ,求OBC ?的面积.

57.如右图,直角三角形 ABC 中,AB 是圆的直径,且 AB=20厘米,如果阴影(1)的面积比阴影(2)的面积大 7 平方厘米,求 BC 长。

58. 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木块,棱长为1米,沿着水平方向将它锯成3片,每片又按任意尺寸锯成4条,每条又按任意尺寸锯成5小块,共得到大大小小的长方体60块,如右图.问这60块长方体表面积的和是多少平方米?

59. 用12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码放成一个表面积最小的长方体.码放后得到的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60. 有一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木块,从它的每一个面看都有一个穿透“十字形”的孔(如左图阴影部分),如果将其全部浸入黄漆后取出,晒干后,再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未被染上黄漆的面积总和是多少?

最新版小学五年级奥数教程

目录 第一讲奇妙的幻方 (3) 练习卷 (9) 第二讲可能性的大小(游戏与对策) (10) 练习卷 (12) 第三讲图形的面积(一) (13) 第四讲认识分数 (17) 练习卷 (21) 第五讲行程中的相遇(相遇问题) (22) 练习卷 (26) 第六讲公因数与公倍数 (27) 综合演练 (31) 第一讲幻方(第一课时) 【知识概述】 在一个n×n的正方形方格中,填入一些连续的数字,使得所有的横、竖、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这样的正方形方格叫做幻方。幻方一般分为奇数幻方和偶数幻方。(n是几就表示为几阶幻

方)。本讲,我们将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例题讲学 例1在一个3×3的表格内,填入1-9九个数,(不能重复,不能遗漏),使得3个横列、3个竖列和2个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可以怎样填?【和为15】 【思路分析】 这样的3×3幻方,在填写时有一定的规律和口诀: 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左七右三,戴九履一,五为中央。【注:戴指头,履指脚。】 试试填一填吧! 幻方(第二课时) 知识概述: 上一讲中,我们讲述了如何填写3×3的幻方,其实在幻方的知识世界里,像3×3、5×5、7×7……像这样幻方,称之为奇数

幻方,这一讲我们将来学习如何填写五阶幻方。 例题:在一个5×5的方格中,填入1-25这25个数字,使5个横列、5个竖列、2个斜列所加之和都相等。先试试看! 看样子,要想顺利填写好这么多的表格,还真的不容易,没有口诀真的不行,下面这个口诀要记牢: 一居首行正中央,依次斜向右上方,右出框时左边写,上出框时下边放,双出占位写下方。29 你能按顺序继续写下去吗?试试看吧! 幻方(第三课时) 根据上讲中的方法,把口诀运用到所有的奇数幻方中,可以继续填写七阶幻方、九阶幻方、十一阶幻方……,本讲,我们继续试着填写七阶幻方和九阶幻方。 【思路点拨】 再来重温一下口诀吧!

小学奥数第1讲 最值问题(含解题思路)

1、最值问题 【最小值问题】 例1 外宾由甲地经乙地、丙地去丁地参观。甲、乙、丙、丁四地和甲乙、 乙丙、丙丁的中点,原来就各有一位民警值勤。为了保证安全,上级决定在沿 途增加值勤民警,并规定每相邻的两位民警(包括原有的民警)之间的距离都 相等。现知甲乙相距5000米,乙丙相距8000米,丙丁相距4000米,那么至少 要增加______位民警。 (《中华电力杯》少年数学竞赛决赛第一试试题) 讲析:如图5.91,现在甲、乙、丙、丁和甲乙、乙丙、丙丁各处中点各有 一位民警,共有7位民警。他们将上面的线段分为了2个2500米,2个4000米,2个2000米。现要在他们各自的中间插入若干名民警,要求每两人之间距离相等,这实际上是要求将2500、4000、2000分成尽可能长的同样长的小路。 由于2500、4000、2000的最大公约数是500,所以,整段路最少需要的民 警数是(5000+8000+4000)÷500+1=35(名)。 例2 在一个正方体表面上,三只蚂蚁分别处在A、B、C的位置上,如图 5.92所示,它们爬行的速度相等。若要求它们同时出发会面,那么,应选择哪 点会面最省时? (湖南怀化地区小学数学奥林匹克预赛试题) 讲析:因为三只蚂蚁速度相等,要想从各自的地点出发会面最省时,必须 三者同时到达,即各自行的路程相等。 我们可将正方体表面展开,如图5.93,则A、B、C三点在同一平面上。这样,便将问题转化为在同一平面内找出一点O,使O到这三点的距离相等且最短。

所以,连接A和C,它与正方体的一条棱交于O;再连接OB,不难得出AO=OC=OB。 故,O点即为三只蚂蚁会面之处。 【最大值问题】 例1 有三条线段a、b、c,并且a<b<c。判断:图5.94的三个梯形中,第几个图形面积最大? (全国第二届“华杯赛”初赛试题) 讲析:三个图的面积分别是: 三个面积数变化的部分是两数和与另一数的乘积,不变量是(a+b+c)的和一定。其问题实质上是把这个定值拆成两个数,求这两个数为何值时,乘积最大。由等周长的长方形面积最大原理可知,(a+b)×c这组数的值最接近。 故图(3)的面积最大。 例2 某商店有一天,估计将进货单价为90元的某商品按100元售出后,能卖出500个。已知这种商品每个涨价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10个。为了使这一天能赚得更多利润,售价应定为每个______元。 (台北市数学竞赛试题) 讲析:因为按每个100元出售,能卖出500个,每个涨价1元,其销量减少10个,所以,这种商品按单价90元进货,共进了600个。 现把600个商品按每份10个,可分成60份。因每个涨价1元,销量就减少1份(即10个);相反,每个减价1元,销量就增加1份。

小学奥数系统总复习

小学奥数系统总复习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小学奥数系统总复习》试题精选——四年级 试题 1.难度:★★★★ 将1~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下面算式的九个□中,使每个算式都成立。 【分析】①审题.在题目的三个算式中,乘法运算要求比较高,它要求在从1~9这九个数字中选出两个,使它们的积是一位数,且三个数字不能重复. ②选择解题的突破口.由①的分析可知,填出第三个乘法算式是解题的关键. ③确定各空格中的数字.由前面的分析,满足乘法算式的只有2×3=6和2×4=8.如果第三式填2×3=6.则剩下的数是1,4,5,7,8,9,共两个偶数, 四个奇数.由整数的运算性质知,两个样填:(答案不是惟一的,这里只填出一个).如果第三式填2×4=8,则剩下的数是1,3,5,6,7,9.其中只有一个偶数和五个奇数,由整数的运算性质知,无论怎样组合都不能填出前两个算式. 解:本题的一个答案是:

2.难度:★★★★ 数出下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 【分析】在∠AOB内有三条角分线OC1、OC2、OC3,∠AOB被这三条角分线分成4个基本角,那么∠AOB内总共有多少个角呢首先有这4个基本角,其次是包含有2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3个(即∠AOC2、∠C1OC3、∠ C2OB),然后是包含有3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2个(即∠AOC3、∠ C1OB),最后是包含有4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1个(即∠AOB),所以∠AOB内总共有角: 4+3+2+1=10(个). 解:4+3+2+1=10(个). 试题 1.难度:★★★★ 由数字0、1、2、3共可组成多少个三位数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解答】由乘法原理 ①共可组成3×4×4=48(个)不同的三位数; ②共可组成3×3×2=18(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2.难度:★★★★

(完整版)四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速算与巧算(一) 例1计算9+99+999+9999+99999 解: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例如将999化成100 0—1去计算.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 +(100000-1) =10+100+1000+10000+100000-5 =111110-5 =111105. 例2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 解: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如 199+1=200) 199999+19999+1999+199+19 =(19999+1)+(19999+1)+(1999+1)+(199+1) +(19+1)-5 =200000+20000+2000+200+20-5

=222220-5 =22225. 例3计算(1+3+5+...+1989)-(2+4+6+ (1988) 解法2:先把两个括号内的数分别相加,再相减.第一个括号内的数相加的结果是: 从1到1989共有995个奇数,凑成497个1990,还剩下995,第二个括号内的数相加的结果是: 从2到1988共有994个偶数,凑成497个1990. 1990×497+995—1990×497=995. 例4计算 389+387+383+385+384+386+388

解法1: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390接近,所以选390为基准数. 389+387+383+385+384+386+388 =390×7—1—3—7—5—6—4— =2730—28 =2702. 解法2:也可以选380为基准数,则有 389+387+383+385+384+386+388 =380×7+9+7+3+5+4+6+8 =2660+42 =2702. 例5计算(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解:认真观察可知此题关键是求括号中6个相接近的数之和,故可选4940为基准数. (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4940×6+2+3—2—1+1+3)÷6 =(4940×6+6)÷6(这里没有把4940×6先算出来,而是运

奥数第4讲

1、*⑴ 一根绳子长4.5米,第一次用去 91,第二次用去91米,问还剩下多少米? *⑵ 一根绳子原长2.5米,先剪去 51,再接上51,问这根绳子现在是多少米? ⑶ 一块长方形的铁板长6米,宽是长的 3 1。这块铁板的面积是多少?周长是多少? ⑷ 饭店买来面粉0.875吨,第一天用去这批面粉的143,第二天又用去16 3吨,两天共用去面粉多少吨? 2 3,如果姐姐给弟弟12元,那么弟弟的存钱数就是姐姐的4 3。姐弟两人原来各存钱多少元? 4、某校五年级共有学生152人,选出男同学的 11 1和5名女同学参加科技小组,剩下的男、女同学人数刚好相等。这个年级男、女同学各有多少名?

5、两根绳子共长93米,第一根用去 61,第二根用去5米,两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相等。两根绳子原来各长多少米? 6、糖果盒中奶糖占总数的83,后来又放入20块奶糖,这时奶糖占糖果总数的12 7。现在这盒糖果中有多少块奶糖? 7、在操场做游戏的学生中,男生人数占做游戏总人数的7 3,后来从教室又走出了11名男生加入游戏,这时男生人数占做游戏总人数的8 5。操场上原来做游戏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8、王叔叔的钱数是李叔叔的53,当王叔叔又得了210元的奖金后,他的钱数是李叔叔的6 5。原来王叔叔和李叔叔各有多少元?

多10个,这时篮里剩下的鸡蛋比拿走的还多10个。问:原来篮里有多少个鸡蛋? 14、六1班有58名学生,已知女生人数的 74等于男生人数的158。六1班男、女生各有多少名? 15、把一批铅笔分给甲、乙、丙三人,分给甲71,分给乙4 1,分给丙的数量是分给甲、乙二人数量差的2倍,这时还剩下11支铅笔。问:甲分到几支铅笔? 16、一条水渠长1800米,甲队修了3 1,剩下的由乙、丙两队合修,完工时乙队修的长度占丙队的53。乙队修了多少米?

小学奥数系统总复习

奥数教学简介 一、课程特色: 1、教材与现行小学奥数教程同步; 2、教材难度适中,体现科学性,现实性,有挑战性,突出实、难、巧、趣的特点。 二、教学理念: 通才教育和趣味教育。 三、教学目标: 以通才教育和趣味教育理念为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开拓学生的思维,为学好奥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学好奥数? 1、直观画图法:解奥数题时,如果能合理的、科学的、巧妙的借助点、线、面、图、表将奥数问题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可使同学们容易搞清数量关系,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题。 2、倒推法:从题目所述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直到题目中问题得到解决。 3、枚举法:奥数题中常常出现一些数量关系非常特殊的题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难列式解答,有时根本列不出相应的算式来。我们可以用枚举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一一列举基本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4、正难则反: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你从条件正面出发考虑有困难,那么你可以改变思考的方向,从结果或问题的反面出发来考虑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巧妙转化: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6、整体把握:有些奥数题,如果从细节上考虑,很繁杂,也没有必要,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宏观上考虑,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局部与整体的内在联系,“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来求得问题的解决。

小学奥数教程最完美

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公式? 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 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 ①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 ②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 ③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④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本题型

小学奥数总复习教程

第1讲计算(一)速算与巧算 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第2讲计算(二)比较大小、估算、定义新运算 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第3讲数字谜、数阵图、幻方 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第4讲数论(一)整除、奇偶性、极值问题 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第5讲数论(二)约数倍数、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第6讲数论(三)带余除法、同余性质、中国剩余定理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第7讲几何(一)平面图形 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第8讲几何(二)曲线图形 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第9讲几何(三)立体图形

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第10讲典型应用题(一)和差倍、年龄、植树问题 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第11讲典型应用题(二)鸡兔同笼、盈亏、平均数问题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第12讲牛吃草问题 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附录2008年杯赛试卷精选 第13讲行程(一)相遇追及、电车问题 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第14讲行程(二)平均速度、变速度、流水、电梯 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第15讲行程(三)行程中的比例 知识地图 基础知识 经典透析 拓展训练

第16讲 分数与百分数 经典透析 例1大学图书馆内有一书架故事书,借出总数的75%之后,又放上60本,这时书架上的书是原来总数的31 ,求现在书架上放着多少本书? 例2一瓶可乐饮料,一次喝掉一半后,连瓶共重700克;如果喝掉饮料的31 后,连瓶共 重800克,求瓶子的重量? 例3在希望学校学生阅览室里,女生占全教室人数的94 ,后来又进来两名女生,这时女生 占全教室人数的19 9 ,问阅览室里原来有多少人? 例4做一项工程,甲每天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二人每天的工作效率的和;丙的工作效率相当于甲、乙每天工作效率和的51 ;如果三人合做只需8天就完成了,那么乙一人单独做 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例5A、B、C三个桶里都有水,如果把A桶内3 1 的水倒入B桶,再把B桶内4 1 的水倒入 C桶,最后再把C桶内7 1 的水倒入A桶,这时各桶内的水都是12升,求每个桶内原有水 多少升? 例6三种动物赛跑,已知狐狸的速度是兔子的70%,兔子的速度是松鼠的2倍,一分钟内松鼠比狐狸少跑16米,那么半分钟内兔子比狐狸多跑多少米? 例7《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14条规定中附有下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小学数学奥数教案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四年级)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 第2讲速算与巧算(二) 第3讲高斯求和 第4讲 4,8,9整除的数的特征 第5讲弃九法 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 第7讲找规律(一) 第8讲找规律(二) 第9讲数字谜(一) 第10讲数字谜(二) 第11讲归一问题与归总问题 第12讲年龄问题 第13讲鸡兔同笼问题与假设法 第14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一) 第15讲盈亏问题与比较法(二) 第16讲数阵图(一) 第17讲数阵图(二) 第18讲数阵图(三) 第19将乘法原理 第20讲加法原理(一) 第21讲加法原理(二) 第22讲还原问题(一) 第23讲还原问题(二)

第24讲页码问题 第25讲智取火柴 第26讲逻辑问题(一) 第27讲逻辑问题(二) 第28讲最不利原则 第29讲抽屉原理(一) 第30讲抽屉原理(二) 第1讲速算与巧算(一) 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小学生要学好数学,必须具有过硬的计算本领。准确、快速的计算能力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思维训练,既能提高计算效率、节省计算时间,更可以锻炼记忆力,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我们在三年级已经讲过一些四则运算的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本讲和下一讲主要介绍加法的基准数法和乘法的补同与同补速算法。 例1 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10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数)如下: 86,78,77,83,91,74,92,69,84,75。 求这10名同学的总分。 分析与解:通常的做法是将这10个数直接相加,但这些数杂乱无章,直接相加既繁且易错。观察这些数不难发现,这些数虽然大小不等,但相差不大。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数作“基准”,比如以“80”作基准,这10个数与80的差如下: 6,-2,-3,3,11,-6,12,-11,4,-5,其中“-”号表示这个数比80小。于是得到

小学奥数计算专题.doc

小学奥数计算专题

六年级奥数运算 (一)分数运算 1.凑整法 与整数运算中的“凑整法”相同,在分数运算中,充分利用四则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 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 ,使部分的和、差、积、商成为整数、整十数从而使运算得到简化. 2.约分法

3.裂项法 根据 d = 1 - 1 其中 , 是自然数 ) ,在计算若干个分 数之和时,若 n × (n d) n n d ( n d 能将每个分数都分解成两个分数之差, 并且使中间的分数相互抵消, 则能大大简化运 算. 例 7 在自然数 1~100 中找出 10 个不同的数,使这 10 个数的倒数的和等于 1. 例 8 1 1 1 1 求和: 2 3 4 2 3 4 5 3 4 5 6 97 98 99 1 100 例9计算:

例 10 计算: 例 11 求下列所有分数的和: 例 12 1 1 1 1 1 1 3 4 5 6 2 4.代数法 例: 5.放缩法 10 10 【例 1 】求数 a 101 100 1 1 2n 1 2n 10 的整数部 分.

4

【巩固】已知 A 1 1 1 1 1 1 1 ,则 A 的整数部分是 _______ 2 4 5 6 7 8 【例 2】求数 1 的整数部分是几? 1 1 1 L 1 10 11 12 19 【巩固】求数 1 的整数部分. 1 1 1 1 12 13 14 L 21 【巩固】已知: S 1 1 1 1 1 1980 1981 1982 ... 2006 , 则 S 的整数部分是. 【巩固】已知 A 1 ,则与 A 最接近的整数是________. 1 1 1 1995 1996 L 2008

六年级奥数第1—6讲

六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 一、快速填空。 1 . a是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70.70, a最大可以是(),最小是()。 2. b是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且a=b+ 1,那么a和b的最大公约是(),最小公倍数是()。 3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5时,返回时速度提高了20%这样将比去时少用()时。 4 .一套西服的价格是250元,其中上衣价钱的1/6正好与裤子价钱的1/4相等。每件上衣()元, 每条裤子()元。 5?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2: 5: 8,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0,甲数是()。 6 ?在一个密封的不透明的袋子里装了两只红球,两只黄球,明明伸手任意抓一只球,抓到红球的机会是()。 7. 8 (x —3)—5x = 27 , x=()。 8 .把一杯20升的纯牛奶喝掉2升,再用水填满,则牛奶的浓度为()。 二、准确计算。 1 . 1 —3 + 5 —7+ 9- 11 +…—1999 + 2001 三、解决冋题。 1?小红看一本书,已看的页数与未看的页数比是1: 5,如果再看10页这时已看页数占全书总页数的 25%这本书共多少页? 2 .甲、乙两桶油共68千克,若从甲桶中取出它的1/4,从乙桶中取出它的1/3后,两桶油剩下的一 样重。那么,原来甲、乙两桶油各多少千克?

3?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行完全程需要 20时,慢车行完全程需要 5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快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 4小时,慢车在相遇前途中停留了几时? 4 ?一项工程单独完成甲队需要 10天,乙队需要15天,丙队需要20天,三队一起干, 结果一共用了 6天,甲队实际干了几天? 5、幼儿园大班和中班共有 32名男生,18名女生,已知大班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 5: 3,中班中男生 和女生的比是2 : 1。那么大班有女生多少名? 30时。开出1 甲队中途撤走,

2020-2021小学奥数教程∶比例和反比例 计算题

2020-2021小学奥数教程∶比例和反比例计算题 一、比例和反比例 1.工人铺一条路,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铺需要500块,如果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 【答案】解:设需要x块, 4×4×500=5×5×x 25x=8000 x=320 答:如果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铺地,需要320块。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应用题,这条路的总面积是一定的,每块砖的面积与铺的块数成反比例,据此列比例解答. 2.如果10千克菜籽可以榨6.5千克菜油,那么有这种菜籽360千克,可以榨多少千克油?(用比例解) 【答案】解:设可以榨x千克油。 10:6.5=360:x 10x=6.5×360 x=2340÷10 x=234 答:可以榨油234千克。 【解析】【分析】菜籽的重量和榨油的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二者成正比例,设出未知数,根据正比例关系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可以榨油的重量即可。 3.表中x和y是两个成比例的量,观察表格并填完整。 X36181210 y51020 X361812109 y510151820 空位中x和y的值。 4.甲乙两地相距44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时行了240千米,照这样计算,几小时可以到达乙地?(用比例解) 【答案】解:设小时可以到达乙地,

答:5.5小时可以到达乙地。 【解析】【分析】“照这样计算”的意思就是汽车的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设出未知数,根据速度不变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到达乙地的速度即可。 5.小明打算12天看完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看15页。如果要提前2天看完,平均每天应看多少页?(用比例知识解) 【答案】解:设平均每天应看x页,则 (12-2)x=12×15 x=18 答:平均每天应看15页。 【解析】【分析】根据故事书的总页数不变可得等量关系式:实际看的天数×实际平均每天应看多少页=计划看的天数×计划平均每天看多少页,据此代入数据列方程解答即可。 6.30kg花生仁能榨出花生油12kg。照这样计算,要榨出48t花生油,需要花生仁多少吨? 【答案】解:设需要花生仁x吨, 12:30=48:x 12x=30×48 x=1440÷12 x=120 答:需要花生仁120t. 【解析】【分析】花生油的出油率是不变的,花生仁的质量和花生油的质量成正比例,设出未知数,根据出油率不变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7.一批零件20人去做需要15天,照这样计算,如果增加5人,几天可以做完? 【答案】解:20×15÷(20+5) =300÷25 =12(天) 答:12天可以做完. 【解析】【分析】做这批零件的工作量是不变的,用20乘15求出工作量,然后除以现在的人数即可求出可以做完的天数. 8.圆柱的高一定,圆柱的体积和底面积成________比例;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底面周长和高成________比例。

四年级奥数第1讲

後果完全相反,你选择哪个? 第1讲 追及问题姓名()一、典型例题 例1:甲乙两人从相距150米的两地同时同向行走,甲在前面每分钟走65米,在后面每分钟走75米,几分钟后乙可以追上甲? 例2:环形跑道周长400米,甲乙两名运动员同时顺时针自起点出发,甲速度400米/分,乙速度375米/分。几分钟甲乙再次相遇? 例3:一列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如果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行驶,它将于下午1时到达乙城;如果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它将于上午11时到达乙城,要使这列火车于中午12时到达乙城,那么这列火车应以怎样的速度行驶? 例4:甲乙两人环绕周长是300米的跑道跑步,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背向而行,那么经过3分钟相遇;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而行,那么经过30分钟两人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比乙快,求甲乙两人跑步的速度各是多少?

例5:狗跑4步的时间马能跑6步。马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狗跑6步的距离。现在狗已跑出600米,马才开始追狗,马跑多少米可以追上狗? 二、课堂巩固 1.两车从相距140千米的两地同时同向而行,甲车在前,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车在后,每小时行驶65千米,乙车追上甲车需要几小时? 2.环形跑道长400米,小明每分钟跑260米,小亮每分钟跑210米,两人同时同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相遇? 3.从家到学校,如果以每分钟150米的速度,他将于7:50到校;如果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他将于7:45到校,小明想在7:40到校,他该以怎样的速度前进? 4.两人环绕周长是400米的跑道跑步,两人若从同一地点背向而行,经2分钟迎面相遇,两人若从同一地点同向而行,经20分钟追及相遇,求甲乙各自的速度。 5.B的兔子和A地的狗相距56米,兔子发现A处的狗后立即从B地逃跑,狗同时从A地追捕兔子,狗一跳前进2米,狗跳3次的时间相当于兔子跳4次的时间,兔子前进112米到达C地,此时狗追捕到兔子,问兔子一跳前进多少米? 三、课后巩固 1、甲乙两车从相距104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途中甲车出故障停车修理1小时,甲乙两车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

小学奥数教程:角度计算_全国通用(含答案)

4-1-3.角度计算 知识点拨 一、角 1、角的定义:自一点引两条射线所成的图形叫角 2、表示角的符号:∠ 3、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 (1)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2)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3)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4)平角: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 (5)优角:大于180°小于360°叫优角。 (6)劣角:大于0°小于180°叫做劣角,锐角、直角、钝角都是劣角。 (7)周角:等于360°的角叫做周角。 (8)负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 (9)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 (10)0角:等于零度的角。 4、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 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则越小。 二、三角形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边首尾相接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 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外角:(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另外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其他两内角的任一个角。 3、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度。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度。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度。 注: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可统称为斜三角形 (2)按边分:不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含等边三角形)。 模块一、角度计算 【例1】有下列说法: (1)一个钝角减去一个直角,得到的角一定是锐角, (2)一个钝角减去一个锐姥,得到的角不可能还是钝角. (3)三角形的三个内麓中至多有一个钝角. (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5)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是锐角. (6)直角三角形中可胄邕有钝角. (7)25?的角用10倍的放大镜看就变成了250?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考点】角度计算【难度】3星【题型】填空 【解析】几何问题(1)、(3)、(4)、(5)是正确的说法. 【答案】(1)、(3)、(4)、(5)是正确的说法 【例2】下图是3×3的正方形方格,∠1与∠2相比,较大的是_____。

级奥数定义新运算

定义新运算 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之外,还有其它许多种法则的运算。在这一讲里,我们学习的新运算就是用“ #”“*”“Δ”等多种符号按照一定的关系“临时”规定的一种运算法则进行的运算。 例1:如果A*B=3A+2B ,那么7*5的值是多少? 例2:如果A#B 表示3 B A + 照这样的规定,6#(8#5)的结果是多少? 例3:规定Y X XY Y X +=? 求2Δ10Δ10的值。 例4:设M*N 表示M 的3倍减去N 的2倍,即M*N=3M-2N (1) 计算(14 *10)*6 (2) 计算 (58*43) *(1 *2 1) 例5:如果任何数A 和B 有A ¤B=A ×B-(A+B ) 求(1)10¤7 (2)(5¤3)¤4 (3)假设2¤X=1求X 例6:设P ∞Q=5P+4Q ,当X ∞9=91时,1/5∞(X ∞ 1/4)的值是多少? 例7:规定X*Y= XY Y AX +,且5*6=6*5则(3*2)*(1*10)的值是多少?

例8:▽表示一种运算符号,它的意义是))((A Y A X XY Y X +++= ?11 已知3 211212112=+++=?))((A 那么20088▽2009=? 巩固练习 1、已知2▽3=2+22+222=246; 3▽4=3+33+333+3333=3702;按此规则类推 (1)3▽2 (2)5▽3 (3)1▽X=123,求X 的值 2、已知1△4=1×2×3×4;5△3=5×6×7 计算(1)(4△2)+(5△3) (2)(3△5)÷(4△4) 3、如果A*B=3A+2B ,那么 (1)7*5的值是多少? (2)(4*5)*6 (3)(1*5)*(2*4) 4、如果A>B ,那么{A ,B }=A ;如果A

小学二年级奥数教程1

加减法中的简便运算 一:凑整法 例1、计算2+4+6+8+10+12+14+16+18 随堂练习1、11+13+15+17+19+21+23+25+27+29 例2、计算2+12+16+18+17+12+13 随堂练习2、计算1+13+15+17+11+14+!9 例3、计算9+18+17+26+11+19 随堂练习3、8+17+16+25+13+12+19

例4、计算3998+407+89 随堂练习4、798+4003+91 二:灵活应用运算法则,改变运算顺序,使运算过程中尽量出现小的数或相同的数例5、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 随堂练习5、4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 例6、15+14—13+12+11—10+9+8—7+6+5—4+3+2—1 随堂练习6、50+49+48—47+46+45+44—43+42+41+40—39

例7、(2+4+6+8+10)—(1+3+5+7+9) 随堂练习7、(2+4+6+......+20)—(1+3+5+7+9+ (19) 1、同级运算:括号外面是减号的,添上或去掉括号,括号里面的加减符号要改变,加号 要变成减号,减号要变成加号 括号外面是加号的,添上或去掉括号,不变 去括号后,可以将数与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带着符号搬家),第一个数前面的为加号可以省略 2、简便计算方法:(1)加法A+B=B+A (A+B)+C=A+(B+C) (2)减法A-B-C=A-(B+C) A-B+C=A-(B-C) 例1、运用加法中的凑整计算: 64+97 999+99+9

小学奥数计算精编版

简便计算(一) 知识导航: 1、基本概念 根据算式的结构和数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和某些公式,可以把一些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2、重要公式 乘法分配律: a×(b-c) =a×b-a×c 积不变的性质:a×b=(a×c) ×(b÷c) 3、常用思想 分类思想、凑整思想 经典例题 题型一: 例1: 12×3.27+12×6.73 36×1.09+12×6.73 36×1.09+1.2×67.3 例2:81.5×15.8+81.5×51.8+67.6×18.5 例3:1999×19981997-1997×19981999 变式练习 ①99999×77778+33333×66666 ②45×2.08+1.5×37.6 4.4×57.8+4 5.3×5.6 34.5×7 6.5-345×6.42-123×1.45

53.5×35.3+53.5×43.2+78.5×46.5 题型二: 例1:3333387×79+790×66661例2:×+×+× 例3:44 45 ×37 27× 15 26 44 45 ×91 44 45 ×181 例4: 3×25+37.9×6 变式练习 ×-×+××27+×41 1997 1998×1999 221 20× 1 21

题型三 例1:1234+2341+3412+4123 变式练习 23456+34562+45623+56234+62345 124.68+324.68+524.68+724.68+924.68 当堂过关 999.99×77778+3333.3×6666.6 45× 作业 1、学业水平达标 (1)48×1.08+1.2×56.8 (2)52×11.1+2.6×778 (3)0.48×108+1.2×56.8 (4)0.36×7+3.6%×27-36×0.002

小学奥数专题——第1讲: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老师版)

第1讲:相遇问题与追及问题 1、速度的定义: 速度就是单位时间内所经过的路程。 2、速度、时间和路程是行程问题中最重要的三个量,它们的关系如下: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3、行程问题中常用的数量单位 (1)常用的路程单位:米、千米。 (2)常用的时间单位:秒、分钟和小时。 (3)常用的速度单位:米/秒、米/分、千米/小时。 【例1】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汽车原计划用8小时从甲地到乙地,那么汽车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实际上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后发生了故障,在途中停留了1小时.如果按照原定的时间到达乙地,汽车在后一半路程每小时应该行驶多少千米? 【例1】45千米/时;60千米/时 详解:(1)行驶路程是360千米,行驶时间是8小时,所以行驶速度是360÷8=45千米/时; (2)后一半路程是360÷2=180千米,行驶总时间仍然是8小时,前半程花了 4+1=5小时,所以后半程行驶时间是3小时,后半程的速度是180÷3=60千米/时. 【例2】A、B两地相距48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100米,请问:(1)甲从A走到B需要多长时间? (2)两个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多长时间? 【例2】(1)80分钟;(2)30分钟 详解:(1)甲行驶的路程是4800米,行驶的速度是60米/分,所以行驶的时间是4800÷60=80分钟;(2)两人从出发到相遇行驶的路程和是4800米,行驶的速度和是60+100=160米/分,所以相遇时间是4800÷160=30分钟.

1、墨莫练习慢跑,12分钟跑了3000米,按照这个速度,跑25000米需要多少分钟?如果墨莫每天都以这个速度跑10分钟,连续跑一个月(30天),他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1、100分钟;75千米 解答墨莫跑的速度为3000÷12=250米/分,跑25000米需要 25000÷250=100分钟.每天跑10分钟,跑一个月,一共跑了 250×10×30=75000米,即75千米. 2、兔子和乌龟赛跑,从A地跑到B地,全程共6000米.兔子计 划5分钟跑完全程,结果比赛时兔子实际每分钟跑的路程比计划的 要少200米.那么兔子实际跑完全程用了多长时间? 2、6分钟 简答:原计划5分钟跑完6000米,所以原计划速度为6000÷5=1200米/分,实际每分钟跑1200-200=1000米,所以实际时间为6000÷1000=6分钟. 3、阿呆和阿瓜从相距5000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如果阿呆每分钟走150米,阿瓜每分钟走350米,那么两人从出发到相遇需要多长时间? 3、10分钟 简答:从出发到相遇,路程和为5000米,速度和为150+350=500米/分,所以相遇时间为5000÷500=10分钟 两个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行进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当它们行进方向相反时,如果它们面对面地接近,我们称为“相向而行”;如果它们背对背远离,我们就称为“相背而行”。 相遇问题关心的是两个移动物体的“速度和”以及“路程和”。根据行程问题基本公式,我们可以类似得到相遇问题的三个基本公式: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和 速度和=路程和÷相遇时间 使用上述公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个运动物体必须同时行进。如果相遇过程中并不是同时行进的,这个公式就不能直接用了,需要分段考虑。 对于一些复杂的行程问题,单靠凭空想象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时需要用一种形象的语言,把运动过程直观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解行程问题的最得力的助手——线段图。 画线段图时要特别注意:

小学四年级奥数的知识点

标红:难点或常考 标蓝:基础 小学四年级奥数知识点总复习 1.常用特殊数的乘积 25×4=100 125×8=1000625×16=10000 25×8=200 125×4=500 125×3=375 7×11×13=1001 37×3=111 2.加减法运算性质: 同级运算时,如果交换数的位置,应注意符号搬家。加、去括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加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减号后面添括号,括号里面要变号。 100+(21+58)=100+21+ 58 100-(21+58)=100-21- 58 3.乘除法运算性质 乘法中性质:(1)乘法交换律(2)乘法结合律(3)乘法分配律(4)乘法性质(5)积的变化规律:一扩一缩法。 除法中性质:当被除数为几个数字之和或者差时才可以用除法分配律。积的变化规律:同扩同缩法。同级运算时,如果有交换数的位置,应该注意符号搬家。加、去括号时注意以下几点:括号前面是乘号,去掉或加上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除号,去掉或加上括号要变号。 100×(4×5)=100×4×5 100÷(4÷5)=100÷4÷5 4.最大最小 1、解答最大最小的问题,可以进行枚举比较。在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计算,将所有情况的结果列举出来,然后比较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2、运用规律。(1)两个数的和一定,则它们的差越接近,乘积越大;当它们相等(差为0)时,乘积最大。 3、考虑极端情况。如“连接两点间的线段最短”、“作对称点”、“联系实际考虑问题”等。 5.比较大小 估算最常用的技巧是“放大缩小”,即先对某个数或算式进行适当的“放大”或“缩小”,确定它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其他条件得出结果,调整放缩幅度

小学奥数教程(最完美)84247

小学奥数教程(最完 美)84247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 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公式 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 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 ①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 ②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 ③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④封闭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 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