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建筑材料备课教案doc

建筑材料备课教案doc

建筑材料备课教案doc
建筑材料备课教案doc

《建筑材料》备课教案

讲课教师:智华妮

2014.8.25

1 绪论(2个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对建筑材料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引导学生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教学重点:建筑材料的分类以及建筑材料的发展。

教学方法:通过讲解举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的相关概念,并且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熟悉一些常用的建筑材料。

1 建筑材料的定义

用于土建工程的材料总称为建筑材料或土木工程材料。

在这里,可以让同学说出比较常见的建筑材料,以便对概念进行比较深入的了解。

2 建筑材料的分类

在教材中,建筑材料的分类是根据使用功能和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关于这两种分类,学生可以自己通过教材进行理解,为了使学生对材料的分类了解的更全面,在此,特向学生讲解几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用途分类:结构材料:砖、石材、砌块、钢材。混凝土等

防水材料;沥青、塑料、橡胶、金属、聚乙烯胶泥等

饰面材料;墙面砖、石材、彩钢板等

吸音材料;多孔石膏板、塑料吸音板、膨胀珍珠岩等

绝热材料;塑料、橡胶、泡沫混凝土等

卫生工程材料:金属管道、塑料、陶瓷等

上述分类方法学生只需了解即可,主要掌握教材上介绍的分类方法。

3 建筑材料的发展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应掌握我国建筑材料发展的几个阶段以及在相应阶段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材料。

原始时代:这个时期为天然石材、木材、岩石、竹、粘土石器时代。

金字塔:石材、石材、石膏

万里长城:条石、大砖、石灰砂浆

布达拉宫:石材、石灰砂浆

18世纪中叶:钢材、水泥

19世纪:钢筋混凝土

20世纪:预应力混凝土、高分子材料

21世纪:轻质、高强、节能、高性能绿色建材

4 建筑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建筑材料是发展建筑业的物质基础,材料费用一般占工程总造价的50—70%;

必须恰当选择和合理使用原材料

发展绿色建材

5 建筑材料课程的作用、任务和学习方法

建筑材料课程的作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

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合理选择和使用建筑材料打下基础

建筑材料课程的任务:了解材料在建筑物上所起的作用和要求;

了解常用材料的生产、成分和构造;

掌握常用材料的技术性质,以及影响材料性质的主要因素及相互联系

掌握常用材料的标准、熟悉其分类、分等及规格;

熟悉常用材料的测试仪器、掌握测试方法和技术;

掌握常用材料的选用原则和方法,掌握工地配置材料的配置原理和方法。

课后作业:建筑材料根据不同方式可以分为哪几类?请举例说明。

二建筑材料基本性质(6个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材料的基本性质及相关概念,熟悉有关参数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化学性质,以及各个参数之间的计算。

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解和习题练习的方法。

本章为重点章节之一。在讨论具体性质之前,要求同学理解不同材料,在结构物中的功用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对其性质的要求也不同。本章所讨论的各种性质都是建筑材料经常要考虑的性质。掌握或了解这些性质的概念(包括定义、表示方法、实用意义等)对以后讨论各种材料意义重大。

建筑材料的性质可归纳为: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性质、耐久性等。

第一次课(2个课时)

第一节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一、表示材料物理状态特征的性质

1、体积密度:旧称容重,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实际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3、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规定装填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

注意: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构成材料的固体物质本身的体积;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固体物质的体积与全部孔隙体积之和;堆积体积是指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与颗粒之间的空隙之和。

4、表观密度(视密度):是指材料在包含其内部闭口孔隙条件下的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应根据相应的公式计算。

5、孔隙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6、开口孔隙率:材料中能被水饱和(即被水所充满)的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7、闭口孔隙率:材料中闭口孔隙的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即闭口孔隙率=孔隙率-开口孔隙率。

8、空隙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空隙体积与散粒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二、与各种物理过程有关的材料性质

1、亲水性:当水与材料接触时,材料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吸附力)大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内聚力),材料表面吸附水分,即被水润湿,表现出亲水性,这种材料称为亲水材料。

2、憎水性:当水与材料接触时,材料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吸附力)小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内聚力),材料表面不吸附水分,即不被水润湿,表现出憎水性,这种材料称为憎水材料。

3、吸水性: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吸水性,用吸水率表示。吸水率有两种表示方法: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质量吸水率是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所吸收的水分的质量与材料在绝对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之比。体积吸水率是材料在浸水饱和状态下所吸收的水分的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4、含水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所含的水的质量与材料干重之比

例题:已知某种建筑材料试样的孔隙率为24%,此试样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为40立方

厘米,质量为85.50克,吸水饱和后的质量为89.77克,烘干后的质量为82.30克。试求该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开口孔隙率、闭口孔隙率、含水率。

第二次课(2个课时)

第二节材料的力学性质

材料的力学性质,主要是指材料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有关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的性质。

一、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性质

1、弹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消除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2、塑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出现裂缝,当外力消除后,不能够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二、强度

材料可抵抗因外力(荷载)作用而引起破坏的最大能力,即为该材料的强度。其值是以材料受力破坏时,单位受力面积上所承受的力表示,通常以强度极限表示。强度极限即单位受力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

注意:对于以力学性质为主要性能指标的材料,通常按其强度值的大小划分成若干等级或标号。脆性材料(混凝土、水泥等)主要以抗压强度来划分等级或标号,塑性材料(钢材等)以抗拉强度来划分。强度值和强度等级或标号不能混淆,前者是表示材料力学性质的指标,后者是根据强度值划分的级别。

第三节材料的耐久性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长久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称为耐久性。

耐久性是材料的一种综合性质的评述,例如抗冻性、抗风化性、耐化学腐蚀性等,均属于耐久性的范围。此外,材料的强度、抗渗性、耐磨性等与材料的耐久性有密切关系。

为了提高材料的耐久性,以利于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减少维修费用,可根据使用情况和材料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

课后作业: 1 什么是材料的实际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如何计算?

2 材料的密实度和空隙率之间有什么联系?

3 什么是材料的耐久性?它包括哪些内容?

4 某块状材料的全干质量为100克,自然状态下体积为40平方厘米,绝对密实状态下体积为32平方厘米,试计算其密度、体积密度、密实度和空隙率。

第三次课(2个课时)

本章总结及习题讲解。

三石材(4个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天然岩石的地质成因及分类,熟悉常用建筑石材的品种、性能和适用范围。

教学重点:常用建筑石材如花岗岩,岩浆岩的性质以及适用范围。

教学方法:先用课堂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熟悉一些常用石材的性质和用途,后期可以让学生看一下各种石材的图片,帮助理解。

第一次课(2个课时)

本章的重点内容为常用建筑石材,其他内容学生了解即可。

建筑石材有两种:天然形成的和人工制造的。下面说一下各自的特:

天然石材:由天然岩石开采的,经过或不经过加工而制成的材料,称为天然石材。天然石材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和耐磨性良好,资源分布广,便于就地取材等优点,但岩石的性质较脆,抗拉强度较低,体积密度大,硬度高,因此开采和加工比较困难。

人造石材:人造石材是用无机或者是有机胶结料、矿物质原料及各种外加剂配制而成。例如人造大理石、花岗石等。人造石材具有天然石材的花纹、质感和装饰效果,而且花色、

品种、形状等多样化,并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耐污染,施工方便等优点,而且可以人为控制其性能、形状、花色图案等。

一建筑中常用的天然岩石

根据岩石的成因,按地分类法,天然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根据形成条件的不同,岩浆岩可分为三种:深成岩、喷出岩、火山碎屑岩

建筑中常用的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辉绿岩、火山灰、浮石、凝灰岩

建筑中常用的沉积岩:石灰岩、砂岩

建筑中常用的变质岩: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

二天然石材的技术性质、加工类型及选用原则

技术性质

天然石材的技术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工艺性质。

物理性质:体积密度、吸水性、耐水性、抗冻性、耐热性、石材的安全性。在这里,应重点讲解岩石的孔隙率对那些性质有影响。

力学性质:抗压强度、冲击韧性、硬度及耐磨性等。

石材的抗压强度时划分石材强度等级的依据,是以边长70mm的立方体试块用标准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的平均值表示。

其他部分理解即可,不作要求。

工艺性质:石材的工艺性质,主要指其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难易程度及可能性,包括加工性、磨光性与抗钻性。

加工类型

砌筑用石材的规格

1、料石:截面的宽度、高度不小于200毫米,且不小于长度的1/4。

2、细料石:叠砌面的凹入深度不大于10毫米。

3、粗料石:叠砌面的凹入深度不大于20毫米。

4、毛料石:外形大致方正,一般不加工,高度不小于200毫米,叠砌面的凹入深度不大于25毫米

5、毛石:形状不规则,中部厚度不小于200毫米。主要用于基础、毛石混凝土。

常用建筑石材

1、花岗岩:主要矿物组成是长石、石英,为全晶制,块状结构,通常有灰、白、黄、

红等多种颜色,具有很好的装饰性。抗风化性及耐久性高,耐酸性好,使用年限高。

2、石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常呈灰、白等颜色,可用于基础、挡土墙等石砌体,破碎后可用于配制混凝土。它也是生产石灰和水泥等的原料。

3大理石:主要矿物组成是方解石和白云石。构造致密,呈块状,常呈白、浅红、浅绿等斑纹,装饰效果好。其吸水率小、杂质少、质地坚硬。

选用原则

在选用石材时,应根据建筑物类型、环境条件、使用要求等选择适用和经济的石材。一般应考虑以下几点: 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

三人造石材

目前常用的人造石材有下述四类:水泥型人造石材、聚酯型人造石材、复合型人造石材、烧结型人造石材。

课后作业:1 岩石分为哪几类,请举例说明。

2 岩石孔隙率对哪些性质有影响?为什么?

3 选择天然岩石的原则是什么?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教案(电子备课表格式)

课题B4.1.1骨骼共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2、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3、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持、保护的作用。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教具人体骨骼模型 教学过程一、启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课间最喜欢做的运动是什么? 2、谈话:那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呢?其实一部分答案就在 我皮肤下面,我们皮肤下面那些硬硬的东西就是骨骼。(板书) 二、探究: (一)、探究骨骼结构特点 1、摸一摸:一个小组摸一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并汇报。 2、汇报:谁能说说你摸到的骨头的位臵及数量? 3、导入: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老师这里有一个 资料包,也许会对你认识骨骼有所帮助,愿意试一下吗?请双击 桌面文件夹1. 4、学生再汇报:有什么收获:①骨头数量②骨骼概念 板书:206 块人体骨架 5、游戏:看谁摸得对(老师说骨骼名称,学生摸骨) 6、导语:大家学得真快,想不想自己独立地组成完成一幅人体 骨骼图?请打开文件夹2,自己拼骨骼图,看谁拼得多. 7、导语:拼得开心吗?都拼了几幅?现在老师有一个疑问:?你说 一块骨头或一群骨头能不能称为骨骼?为什么?? (二)、了解骨骼内部结构及作用: 1、导入: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骨骼的数量、位臵,那你想 不想了解它的内部构造和作用呢?请打开桌面文件夹2,双击 ?骨骼的作用?文件,自学里面的内容,一会儿汇报。 2、汇报:通过刚才的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特点:硬、结实、可生长,骨髓造学细胞。 作用:支撑、运动、保护。 3、谈话:你能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骨骼人会怎么样? 三、拓展: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骨骼的许多知识,那么你还想不想了解 有关骨骼更多的知识呢?请打开文件夹3自主学习。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库尔勒市第五中学集体备课(初备)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初备时 间 2016年6月1日 单元第七单元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复 习课主备人曾玉琳 备课意图(分析本课在单元中的地位,设计备课的主要目的) 小数的初步认识在本单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将抽象的小数有一定的熟悉了解之后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升入的学习和计算。 教学目标(确立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 教学难点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初备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小数部分 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 3、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准确地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回顾落实有关小数的含义,读写方法,大小比较,及加减法的计算等基础 知识。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直接说得数 23+77= += += += 42+24= 12×4= 2000+400= 11×50= 15×2= 78-69=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建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本自己梳理一下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了什么知识,在小组内 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展示汇报整理成果,教师随机引导,板书: ↗小数的含义和读写 小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加减计算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群众备课记录(一): xx学年度第一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 年级:六年级 记录人:冼建南 主讲人 冼建南 时间 10 月8 日 地点 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谢晓华、柯甘生、谢健民、许丽敏主题 进行第二单元分析,找出学生容易错的题目。 备课资料 1、讨论第二单元学生容易错的题及解答方法。 2、制定学生竞赛的题目。 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学生在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图意较为困难。在教学时老师应在黑板上一步一步的画给学生看,而不能单纯让学生看书理解。 2、许丽敏:学生在画比“单位1”少的题目时,“少的部分”往往不用虚线表示,并且问题把比“少的部分”也包括在内。在教学时应让学生理解“比较量”所对应的分率是多少,还有强调“少的部分”是比较量没有的,所以不能包括在内。 3、各位老师都写出几道竞赛题目。 小结经过这样的学习及分析,对于新教六年级数学的老师帮忙很大。 群众备课记录(二): 群众备课活动记录 主备人: 参加人员:语文教研组成员备课地点:阶梯教室学科:语文 主备年级:xx 年级 时间:xx 月xx 日 备课中心问题: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思考到说明文比较枯燥,缺乏情趣,能够制作一些幻灯片,比较直观、形象。 3、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 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 二、初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特点: 四、复述特点 五、拓展练习 六、总结讨论结果:

1、读懂课文,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是教学的难点。 2、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写话,提高写作潜力。群众备课记录(三): 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学校群众备课记录表 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 冼建南、谢健民 时间 4 月1 5 日 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 反思常规教学检查的状况 备课资料 1、有关学生作业、练习册完成的状况,解决问题。 2、讨论怎样教学圆锥、圆柱的关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群众发言记录 1、从检查的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良好的,小部分学生的作业、练习册书写较差。还需要老师抓好学生的学习态度。 2、冼建南:我们课本上只讲了当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时的体积关系,但考试时有些灵活的题会考到当等体积,等底时,圆锥和圆柱的高的关系;或当他们等体积,等高时,他们的底面积的的关系,每年考到这类题时,学生还是弄不懂。 3、谢健民:最好用实物操作给学生看,解决这类题最好用方程解。小结 1、今后加强学生的书写,也就是态度要抓好,培养好。 2、统一圆锥及圆柱的关系的教法。 群众备课记录(四):数学组第一次群众备课活动记录活动日期:13.3.5 周次:1 参加人:魏金涛、刘玉霞、王海涛、王扬、尹士霞缺勤:无 群众备课资料: 1、上次群众备课分工任务完成状况;电子教案打印下发状况;已完成锐角三角函数和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2、分析电子教案的打印稿进行研讨的状况简单记录。 (1)对部分例题进行拓展。 (2)根据学生状况,分层布置作业。 (3)补充一些简单习题。 (4)完成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个教案,下周一上交的FTP自己的教案文件夹中 3、群众备课其它资料的记录。 (1)分析本周授课中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 (2)预测下周授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研讨解决的办法。 (3)讨论8、9 节课的练习资料。群众备课记录(五):xx学年度第二学期xx校园群众备课记录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记录人:冼建南主讲人冼建南谢晓华时间2010 年3 月11 日地点多媒体教室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主题第一、二单元单元分析及错题 备课 资料 ①讨论第一、二单元的错题分析及解答方法。 ②讨论如何有效地进行预习。 ③课件制作的分工。群众发言记录 1、冼建南: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好处的两种量时,要事先规定哪种量为正(或为负)。 2、谢晓华: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负数就越小。如-8 和-6,8>6,所以一8v—6。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教材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图形与儿何”关于角的认识的具体要求是: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角是平面上简单的图形之一,是图形与儿何的重要基础内容。角与以前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不一样。前面所学的图形都是封闭的,图形的大小是直观的。而角不是封闭图形,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认识对学生来讲,相对困难一些。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本单元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校园教学楼健身活动场地的情境图。然后,选择学生熟悉的物品,分别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最后,设计用三角板拼钝角的活动。 4 【编排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圉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设计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角和直角,再通过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具体物品中抽象角的过程,感受角在生活中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生活中情境,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动手操作认识角和直角。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圉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本单元教材在强调从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还特别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如,第39页初步认识角以后,学生通过做活动的角和用纸折角,亲身体验角的特征和角的大小;第42页,认识了锐角、钝角以后,设计用三角尺拼钝角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钝角,并体会锐角、直角、钝角的大小。 【单元目标】 1.结合主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4.让学生知道周圉许多物体表面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之后安排的。由于角这个平面图形的特殊性:不封闭,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所以,前面的简单图形知识并不能成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基础,在某些方面,还会有一些负迁移。如,在三角尺上找角,学生往往难于区别三角形的角和边与一个角的顶点和边的区别。所以,学生学习的难点不是图形的认识,而是从物品中找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或直角的图形,并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2.掌握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的方法和直角的画法。 难点:通过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图形并认识全过程。 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和情境,让学生在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经历从熟悉的实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学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过程如下: 生活情境实物图儿何图形(模型)回归生活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感知图形的本质特征。 “感知”是根据相应的学习材料,通过手、口、脑的并用,初步地感受和认识。学生空间观

电子备课心得体会

电子备课心得体会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教育资源的数字化程度日益增强,资源的获取和检索变得越来越方便,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已逐渐成为趋势。为打造教育软实力,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电子备课将成为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传承、创新、合作、反思”的新型备课模式。主要目的是把教师从繁重的传统备课教案撰写中解放出来,以便更深入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切实减少无效劳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探索一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成功道路。 电子备课的逐步实施推行,势必引起一场备课的革命,作为新生事物,它极大的方便了电子设备先进学校老师的高效,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但是组织和管理不好,也会造成不利的一面,比如有些教师打着电子备课的幌子,自己不再去独立钻研教材,奉行拿来主义,不管适合不适合教学实情,照搬照抄,全盘复制网上的教案和课件来应付检查。有的人不会电子备课,找人“捉刀”,对备课束之高阁,备而不用;有的用了只是上课拿本书,什么也不带,问他备课没有,说我电子备课了,在电脑里!可见如何因势利导,加强管理,扬长避短,提高电子备课效率和质量才是有效推行的前提,下面我就如何避免不利的一面,谈谈我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 为了更好的实施电子备课,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掌握电子备课的能力。 1、加强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使教师真正能够站在理论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把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2、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主要包括文字输入能力、文档编辑和排版能力、课件制作技术、信息的搜集整理与资源整合的能力等,使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模板

§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方正小标宋简体) 课标要求:体会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能够在一次函数图象中找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经历用一次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过程,体会“以形表数、以数释形”数形结合的思想,会用函数的观点解释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 重点:利用函数图象求出方程(方程组)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难点:读懂图象,从图象中读出方程(组)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基性质,你能回忆出哪些知识点? 学生: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图象是一条直线、根据k 、b 的值确定直线经过哪些象限 环节二、探索新知 问题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我们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解方程063=-x (2)当x 取何值时,函数63-=x y 的值为0? 分析: ①从结果来看,两个问题有什么联系? ②从形式上看,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 ③你能把(2)的解在图象上找出来吗? ④请找出方程063=-x 与一次函数63-=x y 之间存在关系. ⑤你能在函数图象上找出以下方程的解吗? 363=-x 363-=-x 663-=-x 结论:一元一次方程c b kx =+的解可以转化为对应一次函数b kx y +=的函数值为b 时求自变量x 的值;尤其当0=c 时,一元一次方程0=+b kx 的解是一次函数b kx y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学生说不完整时教师补充) 问题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认真分析直线63-=x y 的图象,完成以下各题: (1)当0>y 时,可以得到不等式________,此时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 则0>y 时63-=x y 对应横坐标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2)当0

小学科学电子备课教案模板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地球的内部有什么》、《火山》、《地震》、《做一块卵石》、《各种各样的矿物》、《地表的变化》六课组成。,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及其运动变化。推想大然中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现象。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价值观。了解地球沧海桑田的变迁历史,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 二、学情分析: 声音是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的。他们用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思,靠倾听来认识这个世 界,但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等问题还缺乏一定的理性认识。本单元就是以声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让 学生经历各种探究活动,理解和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能区分噪声 和乐声,认识噪声的危害与防治。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合作与交流的乐趣;学会欣赏大自然之美;体验到科学探究应尊重证据;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区分声音的大小与高低;知道声音要通过物质传播到达人的耳朵;能区分乐音和噪声,了解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四、方法措施: 学生通过亲自查找、搜集和整理资料及观察、实验等探究***学习,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了解声音。 教学方法:作法、观察法、小合作、讨论交流,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l.声音的产生-----------2课时 2.谁能传播声音---------------------1课时. 3.怎样听到声音---------------------1课时 4.各种各样的声音----------------1课时 5.噪声的危害与防治------------1课时 课时备课: 7声音的产生 主备人宋方美 教学课题声音的产生 课型实验探究课 教学课时1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3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笔记 本单元教学平面图形“角”的知识,包括: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 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会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 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因此,可 以说,学习角的初步知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 由于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因此,教科书在编排时充 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呈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图,并从其中的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 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进而激发起 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会用三角尺判断各类角;难点是探究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也认识了平面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此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 形概念。虽然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二年级的学生感性 经验还很缺乏,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 验,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1.注意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角的知识是抽象的,但将角的 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变得直观活泼。要利用教科书上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图,引领学生 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提升他们对角的认识。 2.注意对操作活动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画角、折角、做活动角、比角等操作活动虽然比较简单, 但教师仍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规范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并紧扣角的构成——一个顶点、两条边来 进行。不论活动简单或复杂,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有序、规范地进行。这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良 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等大有裨益。 3.注意在交流和讨论中使学生理解操作活动的内涵。本单元设计了多种操作活动,有些活动内涵丰 富。教学时,教师不能将活动的目标仅仅定位于操作本身,还要引导学生对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通过 交流、研讨,帮助学生理解操作活动的内涵。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集体备课教案 时间月日执教人左美萍补充建议主备人左美萍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辅备人六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教学内容13 只有一个地球 1.认识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 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重点把握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保护地球生态环境 难点 的情感。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 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 法移居) 教学过程 2.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武俊霞:感情朗读,感受精心保护地球是每个地球人责任。说明文一般不如记叙文生动,所 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以往往过分注 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重课文的分析。本篇课文例举了三项保护地球的事例,可以让学生深深地

感悟到“地球的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资源是有限的, 地球的活动范8 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围很小,地球被 破坏没有其它重点练习,品读感悟 星球可去” 。因 此,是一篇对学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生进行环保教 育的好文章。(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 李东平:那么怎 样让学生感悟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 地球急需人类 保护呢?我引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 导学生抓住重 点词,通过有感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 情的朗读来体 会,激发学生对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 爱护地球之情。 从而懂得:我们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 要精心地保护 地球,保护地球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 的生态环境。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 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张丽霞: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学习以及表现自我的机会。就我们班级现状 : 有五十 多人 , 在开展学 习过程 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 举手者 中只要有一人发表高见 , 其他人 则无露脸的机会。开展合作

电子备课教案实施方案及电子教案模板(修改)

电子备课实施方案 (试行案) 为规范电子备课,实现资源共享,打造和谐高效课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目的 实施电子备课能充分的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优化,促进教师在业务领域的沟通与探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1.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采用电子备课,可以克服传统备课方式中教师过多地把时间花在查找资料和书写等方面的弊端,使教师把更多时间放到思考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前的准备上来。 2.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借助教材和教师用书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获取更多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开阔教师的眼界,拓展教师上课的思路,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己对信息的整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质量和艺术。 3.积极组建教学资源库。采用电子备课,教师可以把平时在网络和报刊中看到的相应资料、课件等,很方便运用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去,对自己的教案采取动态管理,使之日臻完善。这种不断更新、完善和充实的动态过程,可以使教师经过多年的积淀后,形成一个十分完善的个人教学资源库。学校收集优质资源组成教学资源库。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实施时间及实施对象 实施对象为全校所有任课教师。 准备阶段(2020年12月14-22日) (1)由学校行政服务中心准备语文部编版教材电子版。

(2)教师报名阶段(2020年12月22日之前) 教师自愿报名原则。 (3)年级组筹备阶段(2020年12月25日之前) 集体备课中,由备课组长组织安排本组的教师认真讨论本册教材,把符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课件的课时,分给教师,责任到人。 分工明确之后,教师利用2020-202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业务学习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在本学期结束之前完成1至4单元的集体备课电子教案,并上交到教师发展中心存档。 5-8单元集体备课电子教案要求教师在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前完成,并上交到教师发展中心存档。 四、备课操作流程 备课组分工---主备备课--- 集体备课 --- 修改收藏 ----打印教案---二次修改---上课---添加课后反思 各环节要求: 1.备课组分工:电子备课以同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备课组教师共同参与备课。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布置,备课组成员相互分配教学设计量,具体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2.主备备课:确定一名主备教师对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研究,每单元主备教师要提前将教学设计存档到备课组长处。采用电子备课,教师要舍得花时间修改、制作课件,所有电子教案,必须有一份与教案配套的课件。 3.打印教案。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把电子教案打印成纸质教案用于课堂教学(采用活页的方式装订成册,方便整改)。 4.二次修改。教师在打印的电子教案上进行二次修改,要求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情况。 5.上课。教师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并记录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况,以及自己教学中的反思情况。 6.添加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写出课中、课后反思。

最新(复备) 集体备课教案模板

白沙县第一小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复稿)

高三理解性默写之高中篇目 一、《师说》(韩愈)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聪明人做出糊涂事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9.《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 10.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 1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笔记 3 小数除法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 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 算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进一法”和“去 尾法”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能应用小数除法及其他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中重点是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如何正确灵活地计算小数除法。 教科书结合具体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 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十分关注算法探究经验的积累,让学生逐步体会“将没有学 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思想,重视计算方法的概括,给出计算法则的结语, 并且呈现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循“认知序”定“教学序”,展现教学的基本脉络与思 路,实现认知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商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 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 让学生弄清算理以便切实掌握。在教学中应注意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发 现,理解算理,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时,如果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时有困难,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鼓励学生多向思 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1.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本单元内容与旧知 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 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 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小数除法的重 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 含义。如:22.4÷4=5.6,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十分 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商“6” 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因此,在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要联系数的含义,帮助学 生理解算理。

电子备课格式要求

高坝学区电子备课格式要求 格式要求: 1、页面要求:A4页面,上边距2.3cm,下边距2cm,左距2.3 cm,右距 2.3 cm,页脚1.2cm。打印时双面A4纸打印。 2、字体、字号:课题、课时名称均为三号宋体居中,正文小四号楷体GB-2321,所有要素名称小四号楷体GB-2321加粗。行距均为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单元要素: 1、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 4、课时设计; 课时要素: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学重点;3、教学难点;4、教学准备(教师、学生);5、教学过程6、作业设计。 文科教案模板: 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 第一课使用工具(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尝试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 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 ………………………………………… 作业设计:

教师集体备课典型电子教案模板

备课主题《卖报歌》 中心 发言人 刘英 参加人员 刘英邹芳王玉婷备课时间2014.11.23 备课地点阅览室中心发言人教学案例备课组意见 一、教学目标 (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与主要作品。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热爱中华民族的音乐。引导学生聆听 和学唱歌曲《卖报歌》,在生动的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报 童生活经历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听动结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体会“小毛头” 街头卖报的情景。帮助学生了解解放前报童的苦难生活,教育 学生热爱党,“新”“旧”对比,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 活。学小报童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所保持的乐观、自信、积极 向上的生活态度。 同意 二、学习目标 (分析) 1.我能用优美、柔和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2.即兴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同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1.学会正确演唱歌曲。 2.能对歌曲进行歌表演的创作难点: 难点: 准确掌握后十六分音符节奏型。 同意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同意

五、教学准备教学用琴多媒体课件 同意中心发言人教学案例备课组意见

六、教学过程一、课前检测。 1.检查学生到位情况和课前准备情况。 2.聆听《苗岭的早晨》。 3.学生思考:这是一首什么独奏曲? 二、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 教师谈话导入:听国歌。 同学们,每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脑海里一定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你仿佛看见什么? 2.引出课题:播放《国歌》录音。 二、激情——了解聂耳的生平以及《卖报歌》的创作过程 1.简单介绍聂耳生平。 卖报歌的曲作者聂耳是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小学时就学会了笛子、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人民音乐家聂耳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 41 首作品,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聂耳的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卖报歌》、《金蛇狂舞》、《大路歌》、《码头工人歌》等。 2.教师介绍《卖报歌》创作背景。 (2)介绍〈卖报歌〉的由来。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6页,我们来了解一个音乐小故事。 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见她的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在过往的行人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原来这位叔叔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聂耳叔叔带着安娥阿姨来见小毛头,小毛头可开心了!叫卖声更加清亮:“卖报!卖报!七个铜板两份报!”几天后,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高兴地说:“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教案完整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教 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一年级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6、静夜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3、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教学时间: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I、引言;小朋友,你们在一年级时学过古诗,在电视里、在课外阅读中也曾欣赏过古诗,谁能将你学过的古诗吟诵给大家听呢看来,大家对学古诗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老师带大家再学一首。 2.出示插图,播放音乐,说说图意。 3.板书课题,学习“静、夜”这两个生字。理解“思”。(板书:思念)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李白。 2、自由读古诗,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认记生字。 4、齐读课文。 (三)抓住词语,理解诗意 学习第一、二行诗。 (1)指名读。 (2)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井栏前洒满了银白色的月光。) (3)边读边想象我们在中秋节的夜晚观察到的景色,说说明亮的月光在地上是什么样的。(明亮的月光照在地上很亮。)(4)过度:诗人看到月光照在井栏前那么亮,以为是什么 (5)理解“疑”。(以为)你见过“霜”吗回忆初冬时看到的霜是什么样的。(一层薄薄的白色冰晶) (6)指名讲述前两行诗意。 (7)小结:诗人把照在井栏前的月光当成了冬天的霜,可见月光是多么明亮、洁白。看到这些,诗人想到了什么 学习第三、四行诗。 1.指名读后两行诗。 2.说说“举头”的意思,看图理解“举”(板书:举;抬),说说“望”的近义词,能把“望明月”改成“看明月”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岭子镇第二小学孙增明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关于整数乘法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常见数量关系──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的估算。这些内容的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融的学习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涉及的知识背景十分广阔,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中,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又与本单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呢?面对眼花缭乱的众多素材,编者选择了不同的交通工具作为学习素材。这是因为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抽象关系是以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载体的。因此,本单元选取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素材,引领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为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源。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教材安排的多道例题(例1:145×12、例2:160×30、106×30和例5:49×104≈?)基本上是让学生通过“自己试一试”,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简单问题的目的。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

完整版《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荆轲刺秦王》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荆轲人物形象及其刺秦王的行为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自主合作法 3、诵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 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 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集体备课方案的范文

集体备课方案的范文 集体备课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发挥集体智慧,创新教学思路,促进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努力提高教师备课和集体备课活动的实效性,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领学校持续发展,特制定我校“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组长: 组员: 2、工作小组:各相关学科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三、工作流程 1、本学期先在初二语文、初三语文、初三数学、初三英语备课组进行试行、探索,推行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 2、凡被拟定进行集体备课活动试点的备课组,课前必须按照《株洲市七中2019年下学期集体备课活动实施方案》进行个人备课、学科集体备课,集中备课时间不少于半天。 3、集体备课基本步骤为:个人初备----集体交流----形成教案----课堂实践----反思提高。 4、每次集体备课,交流的内容有两项,一是由备课组长组织大

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教师交流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可以求同存异,可以相互争执。二是由每一中心发言人围绕个人初备教案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参加活动的教师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补充探究,真正做到“以长救短”,共同发展。 5、集体备课期间下周授课人均为中心发言人,每人准备一课时,授课人必须准备授课教案,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分发到备课组各成员,中心发言人在发言时,要按教学进度讲清单元教学的教材内容,单元教学的总体目标、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较适合的主要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法。每一中心发言人言毕后,备课组成员围绕该课教学人人发言,提出意见或建议。集体交流之后,每位备课组成员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中心发言人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手写教案。必须做到每一周上课的内容都经过上周备课组的集体讨论、交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6、教师将集大家合力形成的教案进行课堂实践,备课组长一期组织一至两次典型课例听评课。这一过程讲课者在进行有效的课堂实践,听课者在学习中进行分析及思维的再创造、再思考。讲课结束后进行集体评课研讨,对教学活动进行审视和反思,定出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案。 四、工作管理 1、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全权负责组织本组的集体备课活动,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