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针灸治疗学考试复习重点(参考)

针灸治疗学考试复习重点(参考)

针灸治疗学考试复习重点(参考)
针灸治疗学考试复习重点(参考)

治疗作用:

①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疗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②扶正祛邪(是针灸治病的根本法则和手段)③调和阴阳(是针灸的最终目的)。

针灸治疗原则:

⑴补虚泻实(①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②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③不盛不虚以经取之;⑵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3)治神守气。——附加⑶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⑷三因制宜:因时地人。

辨证论治的要点:(1)明辨疾病性质(2)突出经络辨证(3)注重整体观念(4)分清标本缓急(5)做到三因制宜。

选穴原则:

局部选穴、邻近选穴、远端选穴、辩证选穴、

五输主病:

《灵枢》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

《难经》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气逆而泄。

举例说明针灸的取穴原则

1) 近部选穴颠顶痛取百会胃痛取中脘面瘫局部去颊车地仓颧髎,近部选风池

2) 远部选穴胃痛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上牙痛选足阳明胃经的内庭下牙痛选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

3) 辩证对症选穴肾阴不足导致的虚热选肾俞太溪;肝阳化风导致的抽风选太冲行间等;牙痛由病因病机可分风火牙痛风池外关,胃火牙痛内庭二间,肾虚牙痛太溪行间。根据特殊症状取穴如哮喘选定喘穴虫证选百虫窝,腰痛选腰痛点,落枕选外劳宫。崩漏选断红穴

针灸治病特点:调节属性,效应快捷,作用安全,适应症广

辨位归经:经络忘诊,经络切诊,经络穴位的电、热测定

配穴方法:按经脉:本经配穴法,表里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按部位: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

偏补穴位:气海、关元、命门、肾腧、膏盲,多扶正是用;偏泻的:曲泽、委中、水沟、十宣、十二井,多在祛邪时用;双向调节的:中脘、内关、三阴交、合谷、太冲、足三里。

特定穴:背腧偏扶正,用于慢性虚弱久病;郗穴、募穴、下合穴偏祛邪,用于急性发作性痛证;原穴具有双重作用,急、慢、虚、实都可。

常灸穴位:百会、神阙、气海、关元、中脘、脾、胃、肾俞、足三里,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名词解释

1.特定穴:

是指十四经穴中具有某种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名称的腧穴。

2.因地制宜:

是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3.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之气相交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

4.针灸配穴方法:是在选穴原则基础上,选取主治相同或相近,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加以配伍应用的方法。

5.脏腑证治:是对脏腑病变所表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归纳,辨别疾病属于何脏腑,属虚属实,属寒属热,并制定出相应的治疗大法,称为脏腑证治。

6.俞募穴:是俞穴和募穴的合称。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位于背腰部,故又称背俞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集处,位于胸腹部,又称腹募穴。

7不通则痛:指经络闭阻不通而引发的多种疾病。

8.扶正祛邪,就是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病邪,消除致病因素的影响。

9.八会穴: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

10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虚则补之就是虚症采用补法治疗,如关元,气海。陷下则灸之是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气有固摄作用,当气虚而失于固摄出现脏腑组织陷下脱垂症候时,应用温灸方法可较好地起到温补阳气,升提举陷的目的。如子宫脱垂灸百会,气海,关元

11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实则泻之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如十宣,水沟,素髎;菀陈则除之即对于络脉瘀阻不通引起的病症,宜采用三菱针点刺出血,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12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不盛不虚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治疗应按本经循经取穴

13热则疾之:热性病症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如风热感冒取大椎,曲池,合谷

14寒则留之:寒性病症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如寒邪在表,灸法较宜

15近部选穴:病变局部或邻近的范围内选取相关穴位的方法,是根据腧穴所普遍共有的近治作用特点二选穴,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腧穴治疗规律,如如眼病取睛明

16远部选穴: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的体现。如胃痛选足三里,上牙痛选内庭

17辨证选穴:根据疾病的症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如肾阴不足的虚热

选肾俞,太溪

18对症选穴:根据疾病的特殊或主要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是腧穴特殊治疗作用及临床经验在针灸处方中的具体运用,如哮喘选定喘穴,虫证选百虫窝

19原络配穴法: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如肺经先病,先取原穴太渊,大肠后病,取络穴偏历

20俞募配穴法:病变脏腑的俞、募穴配合运用,以发挥其协同作用

21扳机点: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为敏感区,轻触可诱发

22胎位: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正常的胎位应为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胎头在骨盆入口处并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整个胎体呈椭圆形,称为枕前位

头痛

治法:疏条经脉,通络止痛,局部加远端

主穴:1阳明头痛:头维,印堂,阳白,阿是穴 ,合谷,内庭2少阳头痛:太阳,率谷,风池,阿是穴,外关,足临泣.3太阳头痛:天柱,后顶,阿是穴,后溪,申脉.4厥阴头痛:百会,四神聪,阿是穴,内关,太冲.5全头痛:百会,印堂,太阳,头维,率谷,合谷,风池,

操作:阿是穴可点刺出血;紧张性头痛在颈项肩部肌肉紧张或压痛处刺络拔罐或用闪罐法。风寒头痛风门加灸;风热头痛大椎点刺出血,或加拔罐;瘀血头痛膈俞刺络拔罐。头痛急性发作期可每日治疗2次

方义:头部腧穴可疏导局部经气,调和气血;远端穴均为手足同名经穴相配,一上一下,同气相求,加强疏导经气作用。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功长祛风活血,通络止痛,合谷调气活血止痛

面瘫

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目不能闭合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叫”口眼口呙斜”.多发冬季夏季. 治法:祛风通络,疏调经筋,局部及手足阳明经穴

辩经:足太阳经筋证:额部肌肉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手足阳明及手太阳经筋证:面颊部肌肉瘫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 斜

类型:1风寒证-风池 2风热证-曲池 3气血不足-足三里4瘀血阻络-局部阿是穴

主穴: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

操作:阳白向鱼腰部透刺,颊车透地仓,合谷选健侧。在急性期面部穴位手法不宜过重,针刺不宜过深,取穴不宜过多,肢体远端的腧穴行泻法且手法宜重。在恢复期面部穴位刺激量可适当增加,可行灸法、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电针法等;拔罐以闪罐为主,按照面部肌肉的走行,向上向外闪拔。

方义:面部腧穴可疏调局部经筋气血,活血通络;合谷为循经远端取穴,“免口合谷收”,既可祛除面部阳明筋络之邪气而祛风通络,又可调和面部阳明经筋之气血。

肩关节周围炎

简称肩周炎,是指肩部酸重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强直的临床综合征.

辩经:手阳明经证:肩前部疼痛-合谷;手少阳经证:肩外侧疼痛-外关;手太阳经证:肩后部疼痛-后溪;手太阴经证:肩前近腋部疼痛-列缺

治法:通经活络,舒筋止痛, 主穴: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曲池,阳陵泉操作:先刺下肢远端穴,做较长时间较强捻转提插手法,行针时鼓励患者缓缓运动肩关节,肩部穴位要求刺入肩关节,有强烈的针感,可加灸法,电针法

方义:肩髃,肩前,肩贞,局部取穴“肩三针”配阿是穴,可疏通肩部经络气血,舒筋活血止痛;加灸法祛风散寒。曲池可疏通阳明气血,阳陵泉为筋会,可舒筋止痛

痹证

是由风寒湿热等病邪引起,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灼热,肿大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类型:行痹(风痹)-膈俞,血海痛痹(寒痹)-肾俞,关元着痹(湿痹)-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大椎,曲池治法:通痹止痛

主穴:肩部:肩髃,肩髎;肘部:曲池,天井,尺泽,曲泽;腕部:阳池,大陵,阳溪;髋关节:环跳,秩边;膝部:膝眼,梁丘,犊鼻,膝阳关;踝部:解溪,申脉,照海,昆仑,丘墟。行痹加膈俞,血海,痛痹加肾俞,关元,着痹加阴陵泉,足三里,热痹加大椎,曲池.

方义:疼痛局部循经选穴,可疏通经络气血,使营卫调和而风寒湿热等邪无所依附,痹痛遂解

坐骨神经痛

是指多种病因所致的沿坐骨神经通路(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以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治法:通经止痛

类型:根性(病在脊神经根处)干性坐骨神经痛(病在椎管外沿坐骨神经分布区)

主穴:足太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足少阳,太阳:环跳,殷门,委中,阳陵泉,悬钟,丘墟。腰骶部疼痛加腰夹脊,阿是穴

操作:殷门,环跳,委中,阳陵泉采用提插法,以出现沿臀腿部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佳;腰部穴位可加刺络拔罐;腰、下肢穴均可用电针

方义:由于本病病位在足太阳,足少阳经,故循经取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穴以疏导两经闭阻不通之气血,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

痿证

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肢体麻木、肌肉萎缩的一种病症

类型: 1肺热伤津-尺泽,肺俞,二间 2湿热浸淫-阴陵泉,大椎,内庭 3脾胃虚弱-脾俞,胃俞,关元 4肝肾亏虚-太溪,肝俞,肾俞

治法:调和气血,濡养筋肉,手足阳明经穴及夹脊穴

主穴:手,足阳明经为主;上肢:曲池,合谷,肩髃,颈胸夹脊;下肢:髀关,伏兔,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腰夹脊。配穴:肺热伤津加尺泽,肺俞、二间;湿热浸淫加阴陵泉,大椎,内庭;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关元;肝肾亏虚加肝俞,肾俞,太溪.

方义:阳明经多血多气,选上下肢阳明经穴位,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夹脊穴为督脉之旁络,又与膀胱经第1侧线的脏腑背俞相通,可调脏腑阴阳,行气血,三阴交健脾益肾,濡养筋脉,筋会阳陵泉,可疏调经筋

急性腰扭伤:

在外力作用下或腰部用力不协调,腰部软组织由于过度牵拉,肌肉,筋膜,韧带等急性损伤,可伴有椎间小关节错位及其关节周围关节囊嵌顿等,致使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而无骨折,脱

臼,皮肉破损等症

治法:导气止痛,舒筋活血。局部及上肢奇穴主穴:腰痛点,阿是穴操作:首先选奇穴手背腰痛点,行较强的捻转提插泻法1-3min,同时嘱患者慢慢活动腰部,逐渐恢复正常姿势、体位;再让患者俯卧位,在腰骶部寻找压痛点,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并拔罐方义:急性腰扭伤为急性气滞,筋脉拘挛,痹阻不通,因此,导气止痛为要,远端选手背腰痛点,行强刺激泻法,移神导气,神动则气行,可解除拘挛之经脉,使腰部气畅血通,通则不痛,局部阿是穴行刺络拔罐,可祛瘀通络,舒筋活血

眩晕:

类型:肝阳上亢-太冲,太溪,痰浊中阻-丰隆,中脘,瘀血阻络-阿是穴,膈俞,气血亏虚-足三里,气海,肾精不足-肾俞,悬钟

治法:清利头目,息风定眩。眩晕发作时息风定眩,和胃降逆治标,缓解期平肝潜阳,升清降浊,益精养脑治本。以头部及手厥阴经穴之主主穴:百会,风池,头维,内关方义:百会,头维位于巅顶,可清利头目,止眩晕,风池可疏调头部气血而息风定眩,眩晕患者多有恶心甚至呕吐表现,内关可和胃降逆止吐

中风

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角 斜,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

类型:一中经络 1肝阳暴亢-太冲,太溪 2风痰阻络-丰隆,合谷 3痰热腑实-内庭,丰隆 4气虚血瘀-气海,血海 5阴虚风动-太溪,风池;二中脏腑 1闭证-十二井穴,太冲,合谷 2脱证-关元,气海,神阙

1.中经络治法:调神导气,疏通经络。主穴:水沟,内关,极泉,尺泽,委中,三阴交操作: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内关用捻转泻法;刺极泉时,在原穴位之下1寸上取穴,避开腋毛,直刺进针,用提插泻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泻法是肢体有抽动感;三阴交用提插补法。肢体穴位可用电针

方义:心主血脉藏神,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神,疏通气血,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水沟为督脉穴,可调理脑神,神动则气行,,因此通过调理心神,脑神可导气行,三阴交可疏调足三阴经经气,并可滋补肝肾,极泉,尺泽,委中,疏通肢体经络

2.中脏腑治法:醒神开窍,启闭固脱主穴:水沟,百会,内关. 操作:内关水沟操作如上述,十二井穴点刺出血;太冲,合谷用泻法,强刺激;关元,气海用大艾柱灸法,神阙用隔盐灸法

方义:水沟、百会为督脉穴,督脉入络脑,可醒脑神;内关为心包之络,调心气醒心神,三穴相配醒神开窍

失眠

又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眠.睡眠的启动与维持困难,致使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需要的一种状况

类型:1心脾两虚-心俞,脾俞 2心胆气虚-心俞,胆俞 3阴虚火旺-三阴交,太冲 4肝郁化火-风池,行间 5痰热内扰-丰隆,内庭。

病机:脏腑阴阳失调,气血失和,阳不入阴,阴不涵阳,神不守舍;或跷脉功能失调

治则:调和阴阳,安神利眠。主穴:神门、百会、安眠、四神聪、照海、印堂。操作:百会向后平刺,留针时间稍长;照海用补法。一般以睡前2小时,病人处于安静状态下治疗为佳

方义:失眠一症,主因为阴阳失调,元神心神不宁。百会,印堂为督脉穴,督脉入络脑,配四

神聪可调神安神,清利头目,心经原穴神门宁心安神,照海通于阴跷,补阴潜阳以调和阴阳,

安眠穴安神利眠,为治疗失眠的经验效穴

胸痹

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病症

类型:心血瘀阻-膈俞,心俞;气滞心胸-鸠尾,太冲;痰浊内阻-丰隆,阴陵泉;阳虚寒凝-关元,命门;气阴两虚-气海,太溪;心肾阴虚-劳宫,太溪

治法:行气宽胸,活血止痛。主穴:膻中,巨阙,内关,阴郄

操作:先刺内关、阴郄,持续行针1-3min,或至疼痛减轻;心血瘀阻,膈俞、心俞刺络拔罐;

阳虚寒凝,膻中,关元加灸法

方义: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及八脉交会穴之一,可调理心气,活血通络,为治疗胸痹的特效穴;

阴郄为心经郄穴,可缓急止痛;膻中,巨阙分别为心包,心之募穴,可调理心气,活血通络止痛;膻中又为气会,可疏调气机,治疗心胸疾患

哮喘

以呼吸急促,喉间哮鸣,甚者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主症的一种反复发作性疾病

类型:风寒外袭-风门,风池;风热犯肺-大椎,尺泽;痰热壅肺-丰隆,曲池;肺脾气虚-气海,

脾俞;肺肾阴虚-膏肓,太溪;心肾阳虚-心俞,命门

发作期治法:降气定喘。背俞穴,任脉及奇穴主穴:天突,肺俞,定喘

操作;天突行提插泻法,持续行针1-3min,动留针;肺俞,定喘具有降肺气而定喘之功

方义:天突为局部选穴,采用强刺激泻法,疏导肺系气血,肺俞,定喘具有降肺气而定喘之功

缓解期治法:肃肺降气,固肾纳气。主穴:肺俞,定喘,膻中,中府,太渊,太溪

操作:定喘用刺络拔罐法;风寒外袭、肺脾气虚、心肾阳虚者,肺俞、气海、脾俞、心俞、命

门均可用灸法;风热犯肺、痰热壅肺者,肺俞、大椎可点刺出血拔罐

方义:肺俞为肺之背俞穴,中府为肺之募穴,俞募相配以调理肺脏功能,宣肺降气;定喘为治

疗喘证之奇穴;膻中为气之会穴,可宽胸理气,舒展气机;太渊为肺经原穴,疏调肺气;太溪

益肾纳气

胃痛

又称胃脘痛. 实证:寒凝、食滞、气郁、血瘀,致胃气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中焦阳虚、抑

或阴亏,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不荣则痛

类型:1脾胃虚寒-气海,脾俞,胃俞 2胃阴亏耗-胃俞,三阴交,太溪 3寒邪客胃-胃俞,神阙

4饮食伤胃-梁门,下脘 5肝气犯胃-期门,太冲 6瘀血停胃-膈俞,三阴交

治法:和胃止痛。主穴: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 操作:疼痛发作时,先选远端穴行较强刺激,每次持续1-3分钟,再选局部穴位。急性胃痛每

日治疗1-2次,慢性胃痛每日或隔日1次。脾胃虚寒及寒邪客胃者,加用灸法,并可拔罐。

方义:本病病位在胃,局部近取中脘,寻经远取足三里,“合治内腑”远近相配,疏调胃腑气机,

和胃止痛,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

泄泻:

以大便次数增多、便质清稀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类型:1.寒湿内盛-关元,水分2.湿热伤中-内庭,曲池3.食滞肠胃-中脘,建里4.肝气剩脾-

肝俞,太冲5.脾气虚弱-脾俞,胃俞6.肾阳虚衰(五更泻)-肾俞,命门。

治法:运脾化湿,理肠止泻。主穴:天枢、神阙、大肠腧、上巨虚、阳陵泉。操作:寒湿内盛、脾胃虚弱及肾阳亏虚者可用各附子饼灸;神阙穴用隔盐灸或隔姜灸;急性泄泻针灸治疗每日2次。

方义:神阙为局部选穴,用灸法既可温阳散寒除湿,又可清利湿热,为治疗泄泻的要穴;本病病位在肠,故取大肠募穴天枢,背俞穴大肠俞,俞募相配,与大肠下合穴上巨虚合用,调理肠腑而止泻;针对脾病湿盛之病机关键,取脾经合穴阴陵泉,健脾化湿

癃闭

指尿液排出困难。以小便不利,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欲解不得为“闭”

类型:湿热下注-曲骨,行间;肝郁气滞-太冲,支沟;瘀血阻滞-血海,次髎;肾气亏虚-肾俞,太溪

治法:调理膀胱,行气利尿。主穴:秩边,水道,中极,膀胱俞,三阴交操作:秩边深刺,提插法,以针感向前阴部放射为佳;针刺中极时针尖向下,不可过深,以免伤及膀胱;腹部穴位可用灸法、电针法。

方义:中极,膀胱俞俞募相配,以促膀胱气化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疏肝,健脾,益肾,行气化瘀,通利小便;秩边,水道疏调膀胱,通利水道

痛经

又称经行腹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骶椎酸痛或其他不适,程度较重以致影响生活质量者

类型:1寒凝血瘀-神阙,归来 2气滞血瘀-太冲,血海 3气血不足-气海,足三里4肾气亏损-肾俞,太溪

治法:调理冲任,温经止痛。主穴:关元,子宫,十七椎,三阴交,合谷操作:先针刺远端穴合谷、三阴交,用较强刺激;后取小腹及背腰部穴位。腹部穴为,以及寒凝血瘀、肾气亏损和气血不足,可用灸法或温针灸。发作期每日可治疗1-2次,间歇期可隔日1次,月经来潮前5-7天开始治疗。

方义:关元邻近胞宫,通于足三阴经,与三阴交共同调理任脉及脾肝肾三脏,配合谷,通络化瘀,调和气血而止痛;子宫与十七椎均是奇穴,可疏调胞宫气血,为治疗痛经的经验效穴

崩漏:

指妇女不在行经期间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或淋漓不断的一种病症

类型:血热-血海,行间;湿热-中极,阴陵泉;肝郁-期门,太冲;血瘀-血海,太冲;脾虚-脾俞,足三里;肾阳虚-肾俞,命门;肾阴虚-肾俞,太溪

治法:调理冲任,固崩止漏。主穴:关元、隐白、三阴交、断红操作:关元针尖向下斜刺,使针感传至耻骨联合上下;隐白穴多灸,血热者点刺出血;血瘀可配合刺络法;肾阳虚、脾虚可在腹部和背部施灸。

方义:关元属任脉,又与足三阴经交会,有通调冲任,固摄经血的作用;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疏调足三阴之经气,以健脾,调肝固肾,理气调血;隐白为足太阴经井穴,可健脾统血;断红为治疗崩漏的奇穴和经验效穴

胎位不正

胎位指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正常的胎位应为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胎头在骨盆入口处,并俯屈,颏部贴近胸壁,脊柱略前弯,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整个胎体呈椭圆形,称为枕前位,除此以外的胎位为异常胎位

治法:调和气血,纠正胎位足太阳经井穴主穴:至阴操作:孕妇排空小便,松开腰带,坐于靠背椅上或半仰卧于床上,两腿伸直。术者双手执艾条温和灸双侧至阴穴,灸火距离穴位2-3cm,以孕妇不产生灼痛而有明显的温热感为度。每日施灸15-20分钟,3-5日为1个疗程。也可用麦粒大小的艾炷,直接置于至阴穴上施灸,至局部灼热难忍,即另换1炷,每日4-5壮。

方义:至阴为足太阴经经气交入足少阴经的部位,胞脉者系于肾,肾气足则气血通畅,而胎固气顺,故本穴能调理肾气,为转胎之效穴

难产

胎儿不能顺利娩出者。难产常见:产力异常,产道异常,胎儿异常

治法:调理气血,行滞下胎。主穴:独阴,合谷,三阴交操作:合谷加补法,三阴交用泻法。采用动留针或电针,至产妇宫缩规律而有力为止。

方义:合谷调气,补之以助气行;三阴交调血,泻之以助血行,二穴配合,则能行滞化瘀以催产。独阴理胞脉,为催产下胎的经验效穴。诸穴合用,补则益其助力,泻则行滞化瘀,能使气血调和,胎儿顺利而下

阴挺

是妇女阴中有物下坠,甚至挺出阴户之外

子宫脱垂:1度:子宫体下降,子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以下,但未脱出阴道口外;2度轻:子宫颈已露于阴道口或脱于阴道口外,但子宫体仍在阴道口内;2度重: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脱出阴道口之外;3度:整个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类型:气虚-足三里,脾俞;肾虚-肾俞,太溪

治法:益气升提,补肾固胞。主穴:子宫,维道,气海,曲骨,百会,三阴交操作:气虚加足三里、脾俞;肾虚加肾俞、太溪。

方义:本方以升阳益气,固摄胞宫为目的。维道是足少阳,带脉之交会穴,子宫为经外奇穴,两穴相配有收摄胞宫之功效,气海,曲骨在小腹部,可益气固摄,提摄胞宫,百会有升阳举陷之用,是“下病高取”,“陷者举之”之意,三阴交健脾益气而固摄胞宫

疳证

临床以面黄肌瘦,毛发稀疏枯黄,精神萎靡或烦躁,饮食异常为特征。病机:脾胃受损,气血津液亏耗

类型:1疳气-太冲,章门,胃俞 2疳积-天枢,下脘,三阴交 3干疳-神阙,气海,膏肓

治法:健运脾胃,化积消疳。主穴:中脘,脾俞,四缝,足三里操作:四缝用三棱针点刺,挤出黄白色黏液或少量血液。对婴幼儿可采取速刺不留针。

方义:本病发生在关键在于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故取胃的募穴中脘,下合穴足三里,合以脾的背俞穴脾俞,以健运脾俞,调理中焦,消食导滞,化积消疳;四缝为经外奇穴,是治疗疳积的经验效穴

痄腮

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类型;热毒袭表-中渚,风池;火毒蕴结-大椎,曲池;热毒攻心-百会,水沟;毒邪下注-行间,大敦,归来治法:泻火解毒,消肿止痛。主穴:翳风,颊车,合谷,外关,关冲,内庭,足临泣。其他:灯火灸(角孙穴)

操作:大椎、关冲、内庭、大墩可点刺出血。

方义:翳风、颊车局部取穴,分属手少阳和足阳明经,以疏调少阳,阳明经气;合谷、外关、关冲、内庭、足临泣为手足阳明、少阳经远端腧穴,可清泻阳明、少阳郁热,导热下行,通络消肿。

疔疮

是好发于颜面,四肢,以形小、根深、坚硬及肿痛灼热,反应剧烈,易于走黄,损筋伤骨为主要表现的疮疡;因其初起形小根深,底部坚硬如钉,故名疔疮

类型:热毒炽盛-曲池,大椎,曲泽;疔疮走黄-十二井穴,人中,十宣

治法:泻火解毒,消肿止痛。主穴:阿是穴,身柱,灵台,合谷,委中操作:阿是穴在病变局部及周围选穴,采用围刺法,或用隔姜、隔蒜灸法,或在疔疮周围点刺出血;身柱、灵台、委中、大椎、曲泽点刺出血或刺血后加拔罐;如系红丝疔,可沿红丝终点依次点刺到起点,并可拔罐,以泄其恶血。

方义:局部阿是穴可清泻局部瘀滞火毒;身柱,灵台均为督脉经穴,取之可泻阳经郁热、火邪,为治疗疔疮的经验效穴;合谷泻阳明火毒;委中可清泻血热,消肿止痛

肠痈

临床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和右下腹局限性压痛为特征

病机:肠腑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热瘀互结,血败肉腐而成痈脓

类型:肠腑气结-合谷,足三里;热盛肉腐-曲池,内庭

治法:清热导滞,通腑止痛。主穴:天枢,上巨虚,阑尾,阿是穴操作:毫针刺泄法,动留针或加电针,可留针1-2小时。急性阑尾炎可选取远端穴,用较强刺激,持续行针数分钟,再刺腹部穴,用捻转泻法,每日2次。阿是穴在腹部压痛点选穴。慢性阑尾炎可用灸法。

方义:本病为大肠腑病,故取大肠募穴天枢,下合穴上巨虚以通调肠腑,行气化滞,清泻积热;阑尾穴是治疗肠痈的经验效穴;腹部阿是穴直达病所,可畅通患部气血,导滞散结,消痈止痛

蛇串疮

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泡,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类型:肝经郁热-太冲,侠溪;脾经湿热-大都,血海;瘀血阻络-按部取穴

治法:泻火解毒,通络止痛。局部穴,手少阳,足太阴经穴,夹脊穴

主穴:阿是穴,支沟,阳陵泉,行间,夹脊

操作:皮损局部围针、浅刺,在疱疹带的头、尾各刺一针,两旁则根据疱疹带的大小选取1-3个点,向疱疹带的中央沿皮平刺。或用三棱针点刺疱疹及周围,拔火罐,令每罐出血3-5ml。夹脊穴向脊柱方向斜刺1.5寸,行捻转泻法,可用电针。

方义:皮损局部围针及刺络拔罐,可活血通络,祛瘀泻毒;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穴,阳陵泉为足少阳经合穴,两穴相配能清泄少阳邪热,健脾化湿;行间为足厥阴肝经荥穴,具有疏肝泄热之功;相应夹脊穴以调畅患部气血。诸穴合用,清热泻火,通络止痛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培训资料

实验针灸学考试必过

实验针灸学 1、实验针灸学定义:实验针灸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效应及机制的一门学科,是传统针灸学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是针灸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验针灸学的基本任务: 促进针灸学的发展是实验针灸学的主要任务;培养现代化的针灸人才是实 科研选题的种类:1基础研究:探索性强,自由度大,风险高2应用研究:实用性强,理论和方法比较成熟,风险较小3开发研究:风险低,成功率高,具有投资大,经济效益高的特点 假说的重要性:建立假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科研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假定性的解释和说明。科学研究中离不开科学假说,凡是以客观事实和现有的科学理论为基础,能够揭示科学问题的内在特征和规律的学说,就是科学假说。建立假说是选题的核心与灵魂,假说的正确与否从根本上决定科研工作的成败,假说水平的高低决定科研成果水平的高低。 假说的特性:1来源的科学性2说明的推测性3解释的系统性4结论的可验证性 假说建立的步骤:1产生初始意念2形成初步假说3不断完善假说 4、假说的检验(1逻辑分析2实践检验) 经脉现象的定义:经脉现象,亦称经络现象,是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脉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 经脉现象包括哪些内容?循经感传,循经皮肤病,循经神经血管反应,循经感觉障碍 循经感传的定义:循经感传:系指用针刺,艾灸、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胀,麻等“得气”感,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现象。分显性与隐性感传。 9.循经感传的特征:1) 感传路线四肢部与古典经脉主干循行路线基本一致,躯干部常有偏离,头面部则差异较大。 2)感传感觉大多数以酸胀麻痛为主;少数出现流水感、蚁走感、冷热感等。 3) 感传速度速度缓慢是循经感传的一大特征,一般为 1~10cm/s,但个体差异较大。 4) 感传宽度通常呈带状,其宽度因部位而异,一般为0.5~5.0cm 或更宽。 5) 感传深度因部位而异,肌肉丰厚处感传线较深,似在肌肉中;肌肉浅薄处感传线较浅,似在皮下。6) 感传方向刺激井穴,感传向躯干、头面部传导;刺激头面部或躯干部的穴位,感传向四肢传导;刺激经脉中途的腧穴,则感传一般呈离心性和向心型双向传导。 7) 感传阻滞针刺穴位引起感传时,在感传路线上进行机械压迫、局部降温、局部注射液体、触觉刺激,可以阻滞循经感传。 8) 感传效应当感传沿经脉到达所属络的组织器官时,相应组织器官的机能发生明显的良性或劣性的变化,多数和针刺疗效一致。故有人称此为循经感传的效应性反应。 9) 相对稳定对感传显著型的受试者所做的近、远期追踪观察表明,循经感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经脉和非经脉有什么不同特点?经脉具有电特性,热学特性,光学特性,声学特性,磁学特性,沿经同位素迁移现象等。 压迫冷冻感传组织后有什么针效,对临床有什么启示?局部冷冻降温感传组织后对循经感传有明显的阻滞作用,它阻滞了循经感传所诱发的肌电反应或脏腑效应,并且阻滞针刺的效应,针效被阻滞的程度与相关部位组织温度降低程度的呈平行关系。 循经感传的形成机理主要有哪几种观点?大致有三种观点:(1)中枢兴奋扩散说;(2)外周动因激发说;(3)中枢外周统一论; ①中枢兴奋扩散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感传的基本过程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进行的,即感传的性质是

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针灸学重点总结

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针灸学重点总结针灸学 针灸学是一种以中国以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止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 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第一章经络总论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为直行的主干,络为侧行的分支。 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十五络脉(十四经脉之络、脾之大络)和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第二章腧穴总论 *腧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穴”是对穴位的统 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361穴) 2)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 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腧穴的主治特点: 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 主治规律: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特定穴意义: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分类: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针灸学课程学习梳理及感悟

针灸学课程学习梳理及感悟本学期我对针灸课程的学习已经完成。通过对新编教材的学习,我从中获益匪浅,感受到了针灸从古代乃至现今的巨大魅力。在对诊法和灸法的简介一课中,我体会到她们的重要性,所以在本学期的开始,我就坚定了把针灸学好的信心。在老师指导学习的过程中,谈及针灸的广泛应用性和个体针对性,我更是坚持这个“学好针灸学,治愈患病人”的信念。既然这样,针灸学的目的更是需要我们深入理解,这才有助于以后的学习与运用。首先,上篇针灸理论中,熟记经络总论、腧穴总论和经络腧穴各论中的该概念、循行路线及规律,熟练掌握腧穴的定位、临床主要穴位的主治特点和操作注意事项,了解非重点穴的主治及操作。其次,在中篇的针灸技术中,了解针法、灸法的起源和概要;在刺灸法各论中,了解针具灸具分类、构造、规格、样式、检查、保养等,熟练掌握针灸的操作手法、体位的选择注意事项及操作技能和注意事项。再次,在针灸应用中,掌握针灸治疗原则、处方,熟记特定穴的运用,了解掌握各科常见病的针灸治疗方法。最后,以参考资料辅助自学,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在学期末,我对这本针灸学内容安排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摘录了课程的重点,总结了重点。以下为按学习过程的顺序简要介绍本学期所学内容及归纳总结: (一)一、绪言部分。1、针灸学的发展简史。2、针灸学的对外交流。3、针灸学的特点和学习方法。 二、刺灸法总论。1、针具与刺法的源流。2、灸法的起源与发展。3、刺法及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三、刺灸法各论。1、毫针刺法。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2、毫针刺法的练习。 a、指力练习 b、手法练习 c、自身练习3、毫针的选择和消毒。4、体位的选择,以仰卧位和俯卧位为主。5、毫针刺法a、进针法,有单手、双手进针法和针管进针法,双手又分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b、进针的角度和深度。6、行针手法。行针包括提插、捻转、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其中以提插捻转为主要行针方法。7、得气。此步骤很关键,它关系到针法疗效好坏;医者得气则其刺手可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患者得气会有酸麻重胀之感,亦有“雷霆乍惊”“如鱼吞钩而浮沉”之反应。8、毫针补泻手法,主要以捻转补泻合提插补泻为主,兼以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等操作手法;复式手法可见于烧山火、透天凉。9、留针与进针,留针实践根据病人情况而定,虚者宜补,时间可稍长些,实者宜泻,时间稍短些;临床上留针通常不超过30min。出针补者为快出,用干棉球按针孔直至无出血现象,泻者出针为摇大针孔,无须铵压针孔。 10、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临床上若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情况,医者不能慌张,应按照有关处理方法进行应对。11、针刺注意事项。 四、灸法。灸法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其种类分为艾灸和其他灸法。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针器灸,其他灸法有灯火灸和天灸等。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书中以详细介绍。 五、拔罐法。现代常用玻璃罐和抽气罐。其吸附方法分为火气法(闪火、投火、滴酒、贴棉法)、水吸法、抽气吸法。要使拔罐得到疗效,还可以施用几种行罐方法,如走罐法闪罐法、刺血拔罐法、留针拔罐法等。 六、其他针法。如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等。 (二)一、经络总论。重点介绍了经络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的功能及分布,简要了解了十二经别、十二经筋、的作用。然后了解了经络的相互作用关系。

中医考研《针灸学》最完整考点总结七版教材同步完美打印

研究生入学考试《针灸学》考点精要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针灸学》考点精要 经络输穴学总结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到,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1、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 2、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3、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由三部分组成:手足、阴阳、脏腑。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与多少:阴气中太阴最盛,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中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4、十二经脉着,食指;心经与小肠经小指;心包经与三焦经无名指; 胃经与脾经足大趾足小趾; 8、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蹻脉、阴阳维脉。 作用为统率联络经络、调节气血盛衰。 9、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成为“一源三歧”。 10、十二经别,又称为“别行之正经”。一般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其间有“离、合、出、入”的特点——离,即从十二经脉分出;入,即进入胸腹腔;合,即与表里经同行;出,即在头项部出来。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11、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去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又有孙络、浮络和血络之分。孙络为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浮络是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血络则是细小的血管。 12、十二经筋,是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起分布范围大体与十二经脉一致。 13、十二皮部六经皮部名称太阳——关枢;阳明——害蜚;少阳——枢持;太阴——关蛰;少阴——枢懦;厥阴——害肩。 14、《灵枢·经脉》指出: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15、经络的作用:沟通华佗夹脊穴、八邪、八风、十宣,四花是胆俞、膈腧四穴。 21、阿是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 22、《灵枢·邪客》: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23、张介宾《类经》: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膝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 24、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三个特点:临近作用远道作用整体作用。 25、远道作用举例:合谷穴不仅能够治疗上肢病症,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症;足三里不仅能治下肢病症,而且能治疗肠胃以及更高部位的疾病。“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研究生入学考试《针灸学》考点精要

针灸学考试资料总结

针灸学考试资料总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经,路径,为直行的主干。络,网络,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灵枢海论》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 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 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 腹部:肾经0、5 寸,胃经,2寸。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 1头面部手足三阳皆上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明经前额面部;手足少阳经侧头;手太阳经颊部;足太阳经前额后头。 2躯干部手足三阴经和足阳明经胸腹,从内到外依次为: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手三阳经肩背;足太阳经腰背;足少阳经侧胸侧腹。

3 上肢部手三阴上肢内侧前肺中包后心;手三阳上肢外侧前大中三后小。 4 下肢部足三阳下肢内侧前胃中胆后膀;足三阴下肢内侧 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正经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正经走向:手阴脏走手;手阳手走头;足阳头走足;足阴足走胸腹一源三歧:任,督,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前正中线,督脉起于后正中线,冲脉并行于肾经。任脉,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 任督二脉主治的异同:督脉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任脉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两者都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神志病,而任脉没有督脉治疗巅顶痛的作用 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之海,血海。 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

针灸学 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

督脉 1. 取穴要点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 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水沟---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 2. 主治 腰阳关---虚证实证皆可 命门---虚证为主 至阳---治疗黄疸、呃逆等 大椎---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项强痛配哑门、风府哑门---暴喑配廉泉,注意操作方法(平天柱) 风府---注意操作方法(平风池) 百会---治疗中气下陷,头痛配头维、神庭、印堂、风池,失眠配四神聪 水沟---急救要穴 印堂---疏风解表配迎香 3. 督脉的经脉循行路线(包括交会穴) 任脉 1. 重点穴位 中极(治疗实证、膀胱募) 关元(治疗虚证、小肠募)补元气虚(比较:气海补气虚) 神阙 下脘 中脘(胃募、腑会)关注:配足三里;配丰隆;配上脘、鸠尾(胸三针) 膻中(心包募、气会)关注“宗气” 天突(主要作用:降气)关注具体针刺操作方法 廉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承浆(流口水)

手太阴肺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中府 尺泽(与太渊比较) 孔最 列缺 太渊 少商 3. 特定穴 五输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原穴:太渊 络穴:列缺 郄穴:孔最 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任脉) 八会穴:太渊(脉会) 募穴:中府(肺) 手阳明大肠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商阳 合谷(与复溜/太冲/风池等配穴使用的病症) 阳溪 手三里 曲池(三种体位的取穴方法,对于血证的治疗,对于热证的治疗)臂臑 肩髃(两种取穴方法) 迎香 3. 特定穴 五输穴: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原穴:合谷 络穴:偏历 郄穴:温溜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资料精选汇总

总结针灸学考试资料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经,路径,为直行的主干。络,网络,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灵枢海论》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 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 腹部:肾经0、5 寸,胃经,2寸。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 1头面部手足三阳皆上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明经前额面部;手足少阳经侧头;手太阳经颊部;足太阳经前额后头。 2躯干部手足三阴经和足阳明经胸腹,从内到外依次为: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手三阳经肩背;足太阳经腰背;足少阳经侧胸侧腹。 3 上肢部手三阴上肢内侧前肺中包后心;手三阳上肢外侧前大中三后小。 4 下肢部足三阳下肢内侧前胃中胆后膀;足三阴下肢内侧 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正经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正经走向:手阴脏走手;手阳手走头;足阳头走足;足阴足走胸腹 一源三歧:任,督,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前正中线,督脉起于后正中线,冲脉并行于肾经。任脉,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 任督二脉主治的异同:督脉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任脉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两者都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神志病,而任脉没有督脉治疗巅顶痛的作用 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之海,血海。 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 《十五络穴歌》 手三阴经列内通,手三阳经偏外支;足三阴经公蠡大,足三阳经丰光飞。任督二脉鸠尾长,脾之大络在大包。 十二经别作用:加强十二经脉内外联系。 六合: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别会合成六组,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阳经经脉。 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 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 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脑、冲脉、膻中、胃)。髓海、脑;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

针灸学笔记整理00859

针灸学笔记 第一部分 一、针灸发展简史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 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 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 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 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 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 ⑵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 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 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 ⑶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 ①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②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 ③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4、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沟通腹部经气。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沟通背部经气。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沟通全身经气。

针灸学期末复习 重点穴位 位置 主治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还循胃口。联络喉咙】: 中府(肺之募穴){横平第1肋间,旁开6寸}→ 尺泽(合穴){肘横纹上}吐泻、中暑、小儿惊风急症→ 孔最(郄穴){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太渊线}→ 列缺(络脉;八脉交会穴:通任脉){腕掌侧远端横纹1.5寸。简便取穴:虎口平直交叉}头项寻列缺→ 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 鱼际(荥穴){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出}→ 少商(井穴){拇指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点刺放血:咽喉肿痛,昏迷 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入下齿中,夹口、鼻】 商阳(井穴){食指末节桡侧}咽喉肿痛,热病,昏迷。可点刺放血→ 合谷(原穴){第2掌骨桡侧中点。简便取穴:拇指指间关节横纹,另一双拇、食指指蹼缘}面口合谷收。外感病。镇痛要穴。孕妇禁用→ 阳溪(经穴){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鼻烟窝”}→ 偏历(络穴){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阳溪曲池连线}→ 手三里{肘横纹下2寸。阳溪曲池连线}→ 曲池(合穴){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清热要穴,隐疹→ 臂臑{曲池上7寸,三角肌前缘}→ 肩髃{肩峰外侧缘前段与肱骨大结节凹陷之间。简便取穴:屈臂外展,肩峰外侧缘呈现前后两个凹陷,前下方凹陷}→ 扶突{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中间}一般不用电针,引起迷走神经中枢反应→ 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胆道蛔虫症 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起于鼻,入上齿,环口夹唇,循喉咙】 承泣{目正视,瞳孔直下}→四白{眶下孔}→地仓{口角旁开0.4}→ 颊车{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咬紧时咬肌隆起}→ 下关:闭口→头维{入发际线0.5,头正中旁开4.5}→ 人迎{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缘}→ 梁门{脐上4寸,旁开2寸}→

针灸学考试重点

针灸学考试重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针灸学考试重点 (考试必备) 整理:机密下载《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针灸专着《针灸甲乙经》收录349个腧穴。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明堂三人图”,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北宋王惟一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元代滑伯仁着《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清代李学川 361个腧穴。 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 . 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 8条,故称~。特点: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作用: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 ~。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分类:十四经穴;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 1、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 2、原穴、络穴(原穴为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络穴为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 3、郄穴(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和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 4、背俞穴、募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俞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 5、下合穴(为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6、八会穴(为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7、八脉交会穴(为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想通的八个腧穴, 8、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分为三种: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针管进针

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 手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针感,另一方面通过脊髓?-传出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肌收缩和肌电发放,以及局部肌纤维收缩,后者经针柄传于施针者指下,从而形成沉紧的手下感

针灸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

v .. . .. 一.课程学习梳理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十五络脉 十二经筋 主要腧穴 1、手太阴肺经 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尺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鱼际(荥穴) 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主治:肺系热性病(失音);小儿疳积。 少商(井穴) 拇指桡侧指甲根解旁0.1寸主治:肺系实热证(热病、昏迷);癫狂。 2、手阳明大肠经 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商阳(井穴)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 合谷(原穴) 主治: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 手三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主治: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曲池(合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臂臑 曲池与肩髃连线,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主治:肩臂颈病;瘰疬;目疾 迎香 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 3、足阳明胃经 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 地仓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1

针灸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C )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B )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D )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E )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C )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 )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C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二、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 E )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B C )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 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虐、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2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 E) A.会宗 B.温溜 C.梁丘 D.附阳 E.大钟 3.下列穴位中不属募穴的是( E) A.章门 B.日月 C.石门 D.关元 E.俞府 4.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依序排列应该是( B) A.曲泉、中封、太冲、行间、大教 B.太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中医、针灸学中级(主治医生)考试要点总结

(一) 1、外感头痛 选经: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 主穴:百会列缺太阳风池 配穴: 风寒:风门合谷 风热:大椎曲池 风湿:阴陵泉头维 阳明经痛:印堂攒竹合谷内庭阳白 太阳经痛:天柱后顶后溪申脉 少阳经痛:率谷外关太阳悬颅侠溪 厥阴经痛:四神聪太冲内关百会 2、内伤头痛 (1)实证:选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 配穴:阳亢:太冲太溪侠溪 痰浊:阴陵泉丰隆中脘 瘀血: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2)虚证:选经:督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血虚:三阴交气海脾俞 肾虚:肾俞太溪悬钟 其他耳针枕额脑神门 外感用皮肤针太阳印堂 (一侧头痛反复发作) 太阳率谷悬颅头维风池外关太冲足临泣 3叉神经痛 选经;足太阳。手足阳明 主穴;下关合谷风池内庭太冲 眼疼;攒竹丝竹空阳白外关 上颌;颧髎迎香四白 下颌;承浆颊车翳风 风寒;列缺风池 风热;曲池尺泽 气血瘀太冲三阴交 肝胃火盛行间 阳陵泉 选经: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阿是穴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 配穴风寒:风池风府 气血瘀滞:内关合谷 肩痛:肩髃外关 背痛:秉风天宗 病在督脉太阳经加大椎天柱肩外俞病在少阳经风池外关 耳针;颈 颈椎神门 选经;手足三阳经 主穴;颈夹脊天柱风池曲池外关阿是穴 外邪内侵:风府列缺合谷 气滞血瘀:阴郄膈腧 肝肾不足:肝俞肾俞气海 上肢疼:曲池合谷 上肢或手指麻木:少海手三里 恶心呕吐:中脘内关 头晕头痛 :百会风池 选经:阿是穴,手三阳经 主穴: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肩前 条口透承山 配穴:手阳明经证:合谷 手太阳经证:后溪 手少阳经证:外关 手太阴经证;尺泽 外邪:合谷风池 气滞血瘀:内关膈俞 气血两虚:足三里气海 主穴阿是穴 手阳明肘上方(肱骨外)曲池手三里 手太阳内下方(肱骨内)阳谷小海 手少阳外部(鹰嘴处) 外关天井 选经:阿是穴足太阳 主穴:阿是穴委中大肠俞 配穴:寒湿:腰阳关 瘀血:膈俞次髎 督脉病:后溪 足太阳经:申脉 肾虚肾输命门 腰骶部次髎腰腧 腰眼腰眼 腰椎腰夹脊 耳针;腰骶椎 肾神门 治法足太阳足少阳 主穴;足少阳腰夹脊环跳阳灵泉悬钟丘墟足太阳腰夹脊委中承山昆仑秩边

(完整版)针灸学重点笔记取穴

针灸学重点笔记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 经络系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 得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奇经八脉的功能: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经经气的作用;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管一身之表里;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 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睛明治眼疾;2.远治作用,合谷治本经所过出头面疾病;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 募穴:位于胸腹部,为脏腑之气结聚之处的特定穴。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 十二经原\络穴:胆经丘墟、光明;肝经太冲、蠡沟;小肠经腕谷、支正;心经神门、通里;胃经冲阳、丰隆;脾经太白、公孙;大肠经合谷、偏历;肺经太渊、列缺;膀胱经京骨、飞扬;肾经太溪、大钟;三焦经阳池、外关;心包络大陵、内关。五腧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特定穴:分成“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下合穴”、“俞穴”、“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等。 第一部分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 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 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 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 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 1、《针经》是指《灵枢》 2、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一次大总结的著作是《内经》 3、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三次大总结的著作是《针灸甲乙经》 4、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三次大总结的著作是《针灸大成》 5、杨继洲的著作是《针灸大成》 6、王惟一的著作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7、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目外眦 8、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内侧 9、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心中 10、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胸中 11、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的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外端 12、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的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内端 13、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是任脉 14、具有调节六阴经经气作用的是阴维脉 15、任脉别络分布是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 16、督脉别络分布是从长强分出散布于头部 17、手三阴经筋结于贲(胸) 18、手三阳经筋结于角(头) 19、十二经脉的别络从本经分出的部位是肘膝关节以下 20、十二经别从正经别出的部位大多是肘膝关节附近 21、四总穴歌内容: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面口合谷收、头项寻列缺 22、除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外,腧穴主治特点还包括特殊作用 23、足三阴经主治特点是前阴病、妇科病 24、手三阳经主治相同的是咽喉病、热病 25、足三阳经主治相同的是眼病、神志病、热病 26、善于治疗无脉症的腧穴是太渊 27、大肠的募穴所属经脉是胃经 28、循行“入下齿中”的经脉是大肠经 29、经脉循行中,不与目内眦或目外眦发生联系的是手阳明大肠经? 30、常用于治疗瘾疹、瘰疬的是曲池 31、常用于治疗经闭、滞产的穴位是合谷 32、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合谷 33、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是阳溪 34、胃的募穴所属经脉是任脉 35、头维属于足阳明胃经

《针灸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经络系统 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细目二:十二经脉 要点: 1.十二经脉的名称 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3.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 4.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5.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6.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细目三:奇经八脉 要点: 1.奇经八脉的名称 2.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 3.奇经八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四:十五络脉 要点: 1.十五络脉的分布 2.十五络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五:十二经别 要点: 1.十二经别的分布 2.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六:十二经筋 要点: 1.十二经筋的分布 2.十二经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细目七:十二皮部 要点: 1.十二皮部的分布 2.十二皮部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细目一:经络的作用 要点: 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要点: 1.诊断方面 2.治疗方面

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 要点: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细目一:主治特点 要点: 1.近治作用 2.远治作用 3.特殊作用 细目二:主治规律 要点: 1.分经主治规律 2.分部主治规律 第五单元特定穴 要点: 1.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 2.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交会穴的内容及临床应用 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 要点: 1.骨度分寸定位法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3.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4.简便取穴法 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腧穴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 要点: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 第八单元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 要点: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肩髃、扶突、迎香 第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 要点: 1.经脉循行 2.主治概要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 要点: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梁门、天枢、归来、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条口、丰隆、解溪、内庭、厉兑

考研针灸学最完整考点总结

经络输穴学总结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到,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1、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 2、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3、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由三部分组成:手足、阴阳、脏腑。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与多少:阴气中太阴最盛,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中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4、十二经脉着,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5、膀胱一线1.5寸,膀胱二线3寸。 6、阴经为里,属于脏,阳经为表,属于腑。十二经脉间存在着表里相连的关系。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7、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位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肺经与大肠经食指;心经与小肠经小指;心包经与三焦经无名指; 胃经与脾经足大趾侧;膀胱经与肾经足小趾; 8、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蹻脉、阴阳维脉。 作用为统率联络经络、调节气血盛衰。 9、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成为“一源三歧”。 10、十二经别,又称为“别行之正经”。一般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其间有“离、合、出、入”的特点——离,即从十二经脉分出;入,即进入胸腹腔;合,即与表里经同行;出,即在头项部出来。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11、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去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又有络、浮络和血络之分。络为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浮络是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血络则是细小的血管。 12、十二经筋,是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起分布围大体与十二经脉一致。 13、十二皮部六经皮部名称太阳——关枢;阳明——害蜚;少阳——枢持;太阴——关蛰;少阴——枢懦;厥阴——害肩。 14、《灵枢·经脉》指出: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15、经络的作用:沟通外,网络全身,运行气血,调整阴阳,抗御病邪,反应症候, 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16、《医学入门》: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业者不可不熟! 17、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18、一般将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称为“经穴”,未归入十四经的补充穴称“经外奇穴”,还有按压痛点取穴的称“阿是穴”。 19、经穴都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共361个穴位(依据是学川的《针灸逢源》)。 20、奇穴,一有具体的名称和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中,举例华佗夹脊穴、八邪、八风、十宣,四花是胆俞、膈腧四穴。 21、阿是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 22、《灵枢·邪客》: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23、介宾《类经》: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膝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 24、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三个特点:临近作用远道作用整体作用。 25、远道作用举例:合谷穴不仅能够治疗上肢病症,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症;足三里不仅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