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氯化亚砜;亚硫酰氯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亚砜;亚硫酰氯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亚砜;亚硫酰氯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亚砜;亚硫酰氯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亚砜特性及制备技术

氯化亚砜制备技术 氯化亚砜能溶解某些金属的碘化物,在水中分解为亚硫酸和盐酸。加热到约140℃则分解成氯、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硫。与磺酸反应生成磺酰氯,与格氏试剂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砜化合物。与羟基的酚、醇有机物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它的氯原子取代羟基巯基能力显著,有时还可取代二氧化硫、氢、氧 在工业上,氯化亚砜主要由三氧化硫和二氯化硫反应制得 SO?+ SCl? → SOCl? +SO? 其他制取方法包括: SO? +PCl5→ SOCl? + POCl? SO? +Cl?+ SCl? → 2SOCl? SO? + Cl? + 2SCl? → 3SOCl2 目前国内外合成氯化亚砜的主要工艺路线有如下几种: (1)氯磺酸法 第一,氯磺酸法生产的二氯化硫浓度低,质量较差,以此生产的氯化亚砜的纯度不高,限制了氯化亚砜在农药、制药行业的用途;第二,氯磺酸法在合成氯化亚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盐酸和二氧化硫混合尾气,由于盐酸和二氧化硫难以有效地分离,因此无法有效地回收利用混合尾气,只能用碱性液体中和排放,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污染了环境;第三,由于氯磺酸是强腐蚀物质,反应过程中又会产生盐酸和二氧化硫,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管道的腐蚀非常严重;第四,目前国内生产氯化亚砜采用釜式反应器和间歇生产模式,辅助生产时间长、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并且间歇生产很难做到完全密封,造成生产车间环境差、污染严重。 (2)五氯化磷——二氧化硫法 以五氯化磷、二氧化硫为原料生成氯化亚砜,收率为50%。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但生产成本高,且产物中通常有磷化合物、不易分离,故工业上较少采用。 (3)二氯化硫、三氧化硫法 以二氯化硫、三氧化硫为原料生成氯化亚砜,收率为80%。该方法工艺流程较简单,所得收率也较高,但反应激烈,不易控制,且反应后的二氧化硫气体不能重新使用,原料消耗较大,生产成本较高。 (4)三氧化硫法 三氧化硫法生产工艺较先进,产品质量高,无“三废”排放,但投资较大。由于所用原料三氧化硫贮运危险,该法适合与硫酸联产,三氧化硫采用保温输送,国外企业大多数采用此法。

年产10万吨苯加氢工艺设计

第一章工艺设计说明书 1.1概述 苯加氢项目包括生产设施和生产辅助设施,主要为:制氢、加氢、预蒸馏、萃取、油库、装卸台等。生产高纯苯、硝化级甲苯、二甲苯、非芳烃、溶剂油等。苯、甲苯、二甲苯(简称BTX)等同属于芳香烃,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芳烃衍生的下游产品,广泛用于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和有机原料及各种中间体的制造。纯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生产精细化工中间体和有机原料,如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染料、医药、农药。它还是重要的有机溶剂。我国纯苯的消费领域主要在化学工业,以苯为原料的化工产品主要有苯乙烯、苯酚、己内酰胺、尼龙66盐、氯化苯、硝基苯、烷基苯和顺酐等。在炼油行业中也会用作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掺和剂。甲苯是一种无色有芳香味的液体,除用于歧化生产苯和二甲苯外,其化工利用主要是生产甲苯二异氰酸脂、有机原料和少量中间体,此外作为溶剂还用于涂料、粘合剂、油墨和农药与大众息息相关的行业等方面。国际上其主要用途是提高汽油辛烷值或用于生产苯以及二甲苯,而在我国其主要用途是化工合成和溶剂,其下游主要产品是硝基甲苯、苯甲酸、间甲酚、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还可生产很多农药和医药中间体。另外,甲苯具有优异的有机物溶解性能,是一种有广泛用途的有机溶剂。二甲苯在化工方面的应用主要是生产对苯二甲酸和苯酐,作为溶剂的消费量也很大。间二甲苯主要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腈。焦化粗苯主要含苯、甲苯、二甲苯等芳香烃,另外还有一些不饱和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及氮化合物等杂质。粗苯精制就是以粗苯为原料,经化学和物理等方法将上述杂质去除,以便得到可作原料使用的高纯度苯。近年来,国内许多钢铁企业的焦化项目纷纷上马,焦化粗苯的产量迅速增加,为粗苯加氢精制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1.1.1项目的来源 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苯下游产品产能增长较快,尤其是苯乙烯、苯酚、苯胺、环己酮等生产装置的大量建设,对苯、甲苯、二甲苯等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需求大增,而国内苯系列产品生产能力增长缓慢,不能满足市

最新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资料

乙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醋酸钠分子量:136.08 分子式:C2H3NaO2.3H2O 有害物成分:醋酸钠浓度:100%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燃爆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并立即脱除遭污染之衣物 眼睛接触:撑开上下眼皮并用水冲洗10分钟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若感觉不舒服时,应通知医生并就医。 急救人员防护: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 应穿着适当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域实施急救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储存区应备有随时可用的适当灭火器材 灭火时可能遭遇的特殊危害: 1. 火灾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燃烧性气体或蒸气。 2. 若佩带无适当的化学防护衣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时,切勿进入危险区内以免危险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外加抗闪火铝质被覆外套)。避免消防水用后直接排入下水道及密闭空间内。 泄漏应急处理: 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该污染区。 2、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 3、在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 4、询问供应商,清除改外泄污染源的适当吸收剂或除污液

5、避免产生粉尘及吸入此物的粉尘 6、避免此外泄物直接进入下水道系统、水沟或密闭空间内。 管理责任人:庄锐直接责任人:李增超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关于印发《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的通知 中石化〔1998〕建字162号 各直属公司、总厂、厂、院: 现将《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在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及时反馈总公司工程部。 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投料试车工作制度》(试行)(中石化〔1990〕建字34号)同时废止。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建设项目生产准备与试车规定 第一章总则

邻氯苯腈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邻氯苯腈的生产工艺与技术路线的选择 2.1 邻氯苯腈生产工艺 目前,邻氯苯腈(CBN)的合成主要有6种不同的原料路线。分别是:以邻氯甲苯为原料、以邻氯苯甲醛肟为原料、以邻氯苯甲醛为原料、以邻氯苯甲酸为原料、以邻氯苯胺为原料和以邻氯苄胺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2.1.1 以邻氯甲苯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以邻氯甲苯为原料合成邻氯苯腈,包括氨氧化法和亚硝酰氯氰化法。 2.1.1.1 氨氧化法… 2.1.1.2 亚硝酰氯氰化法… 2.1.2 以邻氯苯甲醛肟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以邻氯苯甲醛肟为原料在适当的脱水剂及溶剂存在下反应即可生成CBN。反应式如下:… 由于该反应属于β-消除反应,反应需在脱水剂和适当的溶剂中进行,且脱水剂脱水效果的好坏与溶剂的极性对反应影响较大。因此,选择适合的脱水剂和溶剂成为该反应的重要内容。 Iranpoor N等采用三苯膦为脱水剂、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对邻氯苯甲醛肟进行脱水得到了CBN,收率为92%。 Kazemi F等采用了三亚乙基二胺/氯化亚砜为脱水剂、二氯甲烷为溶剂,对邻氯苯甲醛肟进行脱水得到了CBN,且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为85%);后又进行了改进,采用了Na2CO3/氯化亚砜为催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进行脱水反应,

收率可达95%,且市场前景较好。 Sarvari M H采用ZnO/CH3COCI为催化剂,对邻氯苯甲醛肟进行脱水,收率可达90%,且反应后的催化剂ZnO用CH2C12洗涤后,可循环使用3次。 Sahu S等研究了采用一种新型的氧化脱水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重铬酸钾(CTADC,分子式为[C16H33N(CH3)3]2Cr2O7)对邻氯苯甲醛肟在二氯甲烷溶剂中反应4 h,得到产物CBN,其收率为80%。该反应还伴随有颜色变化,由橘红色转变为绿色,这主要是由Cr6+转变为Cr3+的缘故。 该方法简单可行,适应性强,收率高,是目前研究较为活跃的领域,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具有较强工业实用价值的合成方法,但所用原料与溶剂价格较贵。 2.1.3 以邻氯苯甲醛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以邻氯苯甲醛为原料合成CBN有一步法和二步法之分。 一步法是将醛与适当的化学试剂反应直接转化成腈,根据反应试剂的不同,可分为盐酸羟胺、叠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及氨氧化试剂等。 Sharghi H等用盐酸羟胺与CH3SO2Cl作试剂,以干燥的AI2O3为催化剂,在100℃下反应40 min,即得产物,其收率为90%。此法快速、高效、清洁,具有一定的工业实用价值。其反应如下: 暨南大学Luo Huimou等以离子液体l-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为反应介质、氨水与碘作为氨氧化剂,采用一锅合成法,在室温条件下反应2h,将氯苯甲醛直接氧化制得CBN,其收率可达75%。该法具有不需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和离子液体能循环使用的优点。 二步法又称消除法,是指由邻氯苯甲醛肟化得到邻氯苯甲醛肟后再脱水得到CBN。醛到醛肟的合成方法已基本成熟,收率很高,所以影响醛到腈的合成总收率高低主要取决于第二步脱水反应的效果。

天然气液化及储运技术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536 (安全管理范本系列) 天然气液化及储运技术详 细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天然气液化及储运技术详细版 提示语:本安全管理文件适合使用于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天然气液化技术 液化天然气(LNG)的工艺流程大致分为两部分,即净化过程和液化过程,净化是天然气液化的首要过程。 1. 天然气净化 天然气净化主要是“三脱”过程,即干燥脱水、脱烃类成份以及脱酸性气体。此外,根据地质条件不同,通常还需进行其他一些净化过程,如除去油脂、除去汞、除去CO?等工艺。 (1) 酸性气体脱除采用溶剂与流程的选择主要根据原料气的组份、压力、对产品的规格要求、总成本与运行费用的估算而定。

世界上通用的LNG工厂的酸气吸收工艺主要有三种,即MEA(单乙醇胺法)洗涤吸收 过程、BENFIELD(钾碱法)过程和SULFINOL(砜胺法)过程。 MEA法:脱酸剂为15%~25%的单乙醇胺水溶液。主要是化学吸收过程,操作压力影响较小,当酸气分压较低时用此法较为经济。此法工艺成熟,同时吸收CO?和H?S的能力较强,尤其在CO?浓度比H?S浓度较高时应用,亦可部分脱除有机硫。缺点是须较高再生热、溶液易发泡、与有机硫作用易变质等。 BENFIELD法:脱酸剂为20%~35%的碳酸钾溶液中加入烷基醇胺和硼酸盐等活化剂。主要是化学吸收过程,在酸气分压较高时用此法较为经济。该方法流程图如图8-2所示,压力对操作影响较大,在CO?浓度比H?S浓度较高时适用,此法所需的再生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周知卡) 1、乙酸 2、盐酸 3、乙醇 4、甲醇 5、甲苯 6、纯苯 7、液氨 8、三乙胺 9、甲醛 10、氯乙醛 11、氯化亚砜 12、二甲基甲酰胺 13、水杨醛 14、氢氧化钠 15、碳酸钠 16、碳酸钾 17、三氯化铝 18、乙酸酐 19、对甲苯磺酰氯 20、对甲氧基苯甲酸 21、碘 22、焦亚硫酸钠 23、乙酸钠 24、双氧水危险化学品安全信息卡标识中文名乙酸(醋酸)英文名acetic acid分子式C2H4O2CAS号64-19-7UN编号2789理化特性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酸臭。熔点(℃) 16、7沸点(℃)1

18、1相对密度(水=1) 1、0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07稳定性稳定闪点(℃)39爆炸极限[%(V/V)] 4、0 19、0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避免接触条件 44、0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避免接触条件—禁配物酸类、酸酐、强氧化剂、碱金属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

过硫酸铵安全技术说明书

国标编号:51504 CAS:7727-54-0 中文名称:过硫酸铵 英文名称:ammonium persulfate 别 名:高硫酸铵;过二硫酸铵    分子式:(NH 4)2S 2O 8 分子量:228.20 熔 点:分解 密 度:相对密度(水=1)1.98; 蒸汽压:分解 溶解性:易溶于水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 状: 无色单斜晶体,有时略琏浅绿色,有潮解性 危险标记:11(氧化剂) 用 途:用作氧化剂、漂白剂、照相材料、分析试剂等   过硫酸铵安全技术说明书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吸入后引起鼻炎、喉炎、气短和咳嗽等。眼、皮肤接触可引起强烈刺激、疼痛甚至灼伤。口服引起腹痛、恶心和呕吐。长期皮肤接触可引起变应性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 82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受高热或撞击时即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氧化硫。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美国车间卫生标准 5mg/m3[S2O8]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或金属粉末接触。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彻底清洗。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泡沫、砂土。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用途

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和应用前景_金栋

对苯二甲酰氯简称TPC 或TCL ,别名对苯二酰二氯,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分子式 C 8H 4Cl 2O 2,外观为白色固体,相对分子质量:203.02, 蒸汽压:0.01kPa/38℃,闪点:180℃,熔点:79~81℃,沸点:266℃,易溶于苯、甲苯、氯仿等有机溶剂,遇水分解,主要用作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简称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1414或PPTA )和芳砜纶的聚合单体,此外在渗透膜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农药合成中也 有一定的应用。 1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方法 目前,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主要以对苯二甲酸为原料,根据所用氯化剂的不同,可分为氯化亚砜法、五氯化磷法、三氯化磷法和光气法等。 1.1氯化亚砜法 该方法是以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在少量催化剂 N ,N-二甲基甲酰胺(DMF )或者吡啶的作用下与氯 化亚砜(SOCl 2)进行反应,再经过蒸馏得到对苯二甲 酰氯。当使用DMF 作催化剂时,DMF 与氯化亚砜形成Vilsmeier 试剂,进而于对苯二甲酸反应得到对苯二甲酰氯。氯化亚砜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对苯二甲酰氯合成方法,因为其技术成熟,国内大部分企业采用该方法进行生产。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杨曼丽等[1]以对苯二甲酸为反应底物,氯化亚砜为氯化剂,在相转移催化剂 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用下制得到对苯二甲酰氯。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收率高,纯度高,产品以分离等优点,与吡啶作催化剂相比,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 南化集团研究院黄伟等[2]发明了一种由对苯二甲酸、氯化亚砜合成对苯二甲酰氯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对苯二甲酸、氯化亚砜为原料,在季胺盐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在70~90℃加热回流反应4~12h ,再蒸馏除去多余的氯化亚砜,减压蒸馏,收集115~120℃(399Pa )馏分,即得纯品对苯二甲酰氯,反应生成的尾气HCl 采用水吸收,尾气SO 2采用碱吸收。本发明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收率高,节省能耗,有利于环境保护等特点。 南昌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盛庆全等[3]合成制备了既有聚醚链段又有季铵盐的新型聚合物固载相转移催化剂,并以之用于对苯二甲酸合成对苯二甲酰氯。考察了催化剂、氯化亚砜、甲苯等的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 (TPA )∶n (SOCl 2)∶n (PhCH 3)∶n (PTC )=1∶3∶3∶0.06,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6h 。在该条件下,对苯二甲酰氯收率>89.6%,HPLC 法测定纯度>99.6%,该聚合物固载相转移催化剂可重复使用6次以上。 1.2五氯化磷法 将对苯二甲酸和五氯化磷混合后加热熔融,与回流条件下反应至酸全部溶解为止,然后经过减压 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和应用前景 金栋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102500) 摘 要:介绍了对苯二甲酸重要下游产品———对苯二甲酰氯的生产方法及其进展,国内生产现状及发 展前景,提出了今后的发展建议。关键词:对苯二甲酰氯,芳纶1414,生产,市场前景,,,,,,,,,,,,,,,,, ,,,, ,,,,,,,,,,,,,,,,, ,,,, 2011年乙醛、醋酸及其衍生物技术、市场研讨会论文摘选

亚氯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 亚氯酸钠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 版本: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亚氯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 sodium chlorit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传真: 联系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致命。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GHS危险性类别: 氧化性固体类别 1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3 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2 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B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 2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71 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0 皮肤接触致命。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73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20 避开/贮存处远离服装/可燃材料。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83 穿防火/阻燃服装。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2 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6+P360 如沾染衣服:立即用水充分冲洗沾染的衣服和皮肤,然后脱掉衣服。 ?P371+P380+P375 如发生大火和大量泄漏:撤离现场。因有爆炸危险,须远距离灭火。

2021年制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2021年制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 位及设备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14

2021年制苯装置简介和重点部位及设备 一、装置简介 (一)装置发展及类型 1.装置发展 制苯装置是以乙烯装置的副产品裂解汽油和氢气为原料,应用各种技术,以生产纯苯为主产品,同时副产多种石油化工原料的石油化工装置。裂解汽油在制苯装置中通过加氢、抽提分离得到纯苯,同时可得到C5 、C9 、甲苯、抽余油、C8 等重要的副产品。 裂解汽油加氢工艺随着催化剂的进步由原来的高温Co、Mo系列,向低温贵金属系列发展。工艺路线也向全馏分深度加氢发展。制苯

工艺也以抽提制苯为主,逐渐淘汰了能耗高、损失率大的甲苯脱烷基及二、三甘醇抽提的工艺方法。普遍采用的为四甘醇、环丁砜为溶剂的工艺方法。N—甲酰基吗啉抽提工艺为目前国际较先进的水平。 2.装置类型 (1)加氢工艺类型 裂解汽油中除含苯、甲苯、二甲苯外,还含有单烯烃、双烯烃、饱和烃(直链烷烃、环烷烃)以及含硫、氧、氮的有机化合物,根据色谱分析,有200多种组分,组成相当复杂。这种油的特点为稳定性差,存放过程中易聚合生成低聚合度产物(即胶质),故在应用中必须先经过加氢工艺处理。 鉴于从裂解汽油中除去双烯烃、单烯烃和硫、氧、氮有机化合物的条件不同,国内外普遍采用两段加氢法。一段加氢主要是双烯烃加氢;二段加氢主要是单烯烃加氢,同时将硫、氧、氮有机化合物加氢转变为相应的硫化氢、水和氨而被除去。裂解汽油选择性加氢过程中催化剂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乙烯丙烯工业的飞速发展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醋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醋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salt 别名乙酸钠 第二部分:成分 / 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纯品 NO.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醋酸钠100% 6131-90-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无资料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无资料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爆炸危险非可燃性物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大量水冲洗,并立即脱除被污染衣物。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0 眼睛接触 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 吸入立即移除污染源并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误食者漱口,饮足量温水,若感不适,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非可燃性物质 燃烧分解物无资料

灭火方法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灭火剂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 出入。切断火源。确定清理工作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在 污染区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不要直接接触 应急处理 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 制性空间。小量泄漏:收集好盛放于制定容器中。大量泄漏: 收集于专用容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无特别要求。 容器不用时应加盖紧闭。储存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 储存注意事项 的地方,并远离一般作业场所及不相容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无资料 中国 MAC(mg/m3) 无资料 苏联 MAC(mg/m3) 无资料 TLVTN 无资料 TLVWN 无资料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阴凉通风处 呼吸系统防护佩戴过滤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无资料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轻微醋酸味固体 熔点58℃沸点>400℃ 分子式CH3COONa 分子量82.03 闪点>250℃蒸汽压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 =1) 1.42g/cm3 ( 20℃)相对密度(空气 =1)无资料 溶解性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乙醚。 测定铅、锌、铝、铁、钴、锑、镍和锡。络合稳定剂,酯化 主要用途剂,缓冲剂、调味剂、增香剂,ph 值调节剂及防焦剂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有关亚氯酸钠试题汇总(重要)

17、(10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的消毒以及砂糖、 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过氧化氢法生产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纯ClO2易分解爆炸,一般用稀有气体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安全。 ③160 g/L NaOH溶液是指160 gNaOH固体溶于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为1L。 (1)160 g/L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若要计算该溶液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 (用文字说明)。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可能是▲ (选填序号)。 a.将SO2氧化成SO3,增强酸性;b.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 c.将NaClO3氧化成ClO2 (3)吸收塔内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吸收塔的温度不能超过20℃,其目的是▲ 。 (4)在碱性溶液中NaClO2比较稳定,所以吸收塔中应维持NaOH稍过量,判断NaOH是否过量的简单实验方法是▲ 。 (5)吸收塔中为防止NaClO2被还原成NaCl,所用还原剂的还原性应适中。除H2O2外,还可以选择的还原剂是▲ (选填序号)。 a.Na2O2b.Na2S c.FeCl2 (6)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 (选填序号)。 a.蒸馏b.蒸发c.灼烧d.过滤e.冷却结晶 要得到更纯的NaClO2?3H2O晶体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操作名称)。 答案⑴4mol/L(2分) ⑵b(1分) ⑶2NaOH+2ClO2+H2O2 =2 NaClO2+2H2O+O2(2分);防止H2O2分解(2分) ⑷连续测定吸收塔内溶液的pH(3分) ⑸a (1分) ⑹b、e、d(2分),重结晶(2分)

氯化亚砜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灼伤。吸入后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而致死。中毒表现有烧灼感、咳嗽、喘息、头晕、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C502435mg/m3(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眼:1380μg,重度刺激。

危险特性:本品不燃,遇水或潮气会分解放出二氧化硫、氯化氢等刺激性的有毒烟气。受热分解也能主生有毒物质。对很多金属尤其是潮湿空气存在下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硫化氢、氯化氢、氯气。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5.环境标准: 美国车间卫生标准 4.9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防护服: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芳烃抽提装置操作规程

目录 1.概述 1.1装置概述 1.2设计数据 1.2.1物料平衡 1.2.2原料性质数据及产品质量标准1.2.3辅助材料 1.2.4主要操作条件 1.2.5公用工程消耗 1.2.6装置能耗 2 工艺原理及工艺流程简述 2.1工艺原理 2.2工艺流程简述 2.2.1预处理部分 2.2.2环丁砜抽提部分 2.2.3芳烃分离部分 2.2.4溶剂油加氢部分 2.3装置动、静设备 3 装置开工方案 3.1准备工作 3.2收热载体及其系统升温脱水 3.3预处理系统开工 3.4抽提系统进油 3.5精馏系统开工 3.6溶剂油加氢系统开工 3.7开工统筹图附图 3.8重大开工步骤 4 装置停工方案 4.1停工要求 4.2停工设备 4.3抽余油加氢单元停工 4.4精馏单元停工 4.5抽提单元停工 4.6预处理单元停工 4.7热载体系统停工 4.8停工注意点 4.9装置停工时间统筹 4.10重大停工步骤 5 停工吹扫方案 5.1吹扫准备工作 5.2吹扫原理及注意事项 5.3吹扫流程 6 系统操作法 6.1预处理单元正常操作

6.2抽提单元正常操作 6.3芳烃精馏单元正常操作 6.4抽余油加氢单元正常操作 6.5中间罐区操作 6.6加热炉操作法 6.7机泵操作法 6.8计算机操作法 7 事故处理 7.1事故处理原则 7.2紧急停工步骤 7.3公用工程事故处理 8 装置安全生产规定 8.1装置安全生产要点 8.2芳烃抽提装置的保健和安全 8.3自背式空气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8.4可燃气监测器安装位置 8.5苯检测仪安装位置 8.6芳烃抽提装置可燃物质 8.7芳烃装置抽提八字盲板一览表 8.8装置界区进出管线盲板平面分布图8.9芳烃抽提装置安全阀明细表 8.10便携式安技设备使用维护工程8.11分公司安全禁令 8.12装置污水系统示意图 8.13清污分流管理制度 8.14危险品“环丁砜”的管理 9 附录 9.1 装置动、静设备一览表 9.2 原则流程图

硫酸铵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酸铵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硫酸铵 化学品英文名称:ammonium sulfate 中文名称2:硫铵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1353 CAS No.:7783-20-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对眼睛、粘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氮氧化物、硫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强酸、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0: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氯化聚乙烯合成技术进展

氯化聚乙烯合成技术进展 氯化聚乙烯(简称CPE)是由聚乙烯(一般为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经氯化改性而制得的高分子合成材料,按含氯量不同,可分为塑性CPE(含氯量15%)、弹性CPE(16%-20%)、弹性体CPE(25%-50%)、硬质CPE(51%-60%)和高弹性CPE。商品CPE的含氯量一般在30%-40%,其性能类似于橡胶;如果含氯量低于30%,其性能接近聚乙烯;如果含氯量高于40%,其性能接近聚氯乙烯。目前主要生产国有美国、中国、德国、英国等,主要生产商有美国的陶氏化学公司、中国潍坊亚星集团、日本昭和油化公司和日本大阪曹达公司等。 氯化聚乙烯由于其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呈线型无规则结构,具有耐热、耐油、耐臭氧、耐老化、阻燃、耐化学药品、绝缘性好等优点。氯化聚乙烯单用或经掺合、接枝共聚,广泛地应用于树脂改性、橡胶加工、涂料、粘合剂、工程塑料等方面。 1 生产现状 1.1 国外 国外CPE的主要生产厂家的产量及采用技术见表1。 表1 国外主要生产厂及技术 生产厂家 产量/(kt·a-1)采用技术 投产年份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 45 水相法 1967 德国道·施塔德 20 水相法 1989 日本大坂曹达公司 4 水相法 1969 日本昭和电工公司 4.8 水相法 1968 1.2 国内 我国现有氯化聚乙烯生产厂家50多个,2001年总生产能力164.3kt/a,其中生产规模在3kt/a以上的只有3-4家,装置规模最大的是潍坊亚星化学公司,其生产能力70kt/a,位居世界前列,产品畅销欧、亚、非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其他规模较大的企业还有威海金泓化工集团、东台天腾化工公司、杭州科利化工公司、湖北双环化工公司、辽宁丹东德成化工公司等。我国主要CPE生产企业及其生产能力和工艺见表2。 国内自20世纪50年代起江苏太仓助剂厂、安徽省化工研究所、湖北省化工研究所等单位就开展了研制CPE的工作,其中最成功的是安徽省化工研究所开发的水相悬浮常压氯化法,自1980年在芜湖化工厂建成0.1kt/a的中试装置以来,已有许多厂家采用该方法建厂。 山东潍坊亚星化学公司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CPE弹性体材料生产装置,自1990年引进德国赫斯特公司技术和设备,建成国内首套年产6kt生产装置以来,1994年又独家收购了赫斯特公司在克纳普萨克的CPE弹性体材料制造装置和专项技术,经过十年不间断地开拓发展,2002年产能达到70kt/a,制备工艺控制和生产装备规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产品品种由原来的5种发展到20种,成为世界上此类弹性体材料品种最多、产销量最大的企业。目前,以WEIPREN为品牌的亚星新型合成弹性体材料在全世界的市场占有率已达到15%,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50%,已发展成为全球弹性体材料行业的杰出代表。 另据报道,亚星化学与韩国湖南石化合资建设的年产40kt的CPE项目已于2005年6月份投产,这标志着亚星化学公司的CPE总生产能力已达到110kt/a。 表2我国主要CPE生产企业的情况 生产厂家 生产能力/(kt·a-1)生产工艺 备注 山东潍坊亚星集团有限公司 70 德国Hoechst酸相法 自动化 山东曙光化工集团 15 水相悬浮法 山东威海金泓化工集团 12 水相悬浮法 青岛海晶化工有限公司 12 江苏东台天腾化工集团 10. 水相悬浮法 山东省航天发泡剂总厂 10 水相悬浮法- 杭州科利化工有限公司 10 湖北武汉双环氯化工有限公司 6 美DOW化学公司水相法自动化 安徽芜湖山江化工有限公司 6 水相悬浮法 广东佛山市电化总厂 6 水相悬浮法 江苏如东南洋农化厂 4.5 水相悬浮法 江苏东台宏源化工厂 3 水相悬浮法 甘肃国投节能投资公司 3 水相-酸相法 杭州电化集团有限公司 3 水相悬浮法 辽宁化工三厂利达公司 3 水相悬浮法

合成氨厂脱硫系统工艺的设计说明书[1]

目录 1.设计任务 (3) 2.脱硫方法的选择 (4) 3.工艺流程 (5) 4.物料衡算 (8) 5.热量衡算 (12) 6.设备尺寸计算 (15) 7.主要设备及其工艺参数 (20) 8.致谢 (24)

合成氨脱硫工艺设计说明书 第一节设计任务 1.设计项目:合成氨脱硫工艺设计 2.年生产能力:4000吨 3.设计依据:合成氨原料气中,一般总含有不同数量的无机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这些硫化物的成分和含量取决于气化所用燃料的性质及其加工的方法。原料气中的硫含量,可以认为于燃料只能跟硫含量成正比。一般说来,以焦碳或无烟煤制的的水煤气或半水煤气中,较高者,硫化氢达4-6克/标准米3,有机硫0.5-0.8克/标准米3(主要为硫氧化碳;其次为二氧化碳,约占百分之十几);较低者,硫化氢1-2克/标准米3,有机硫0.05-0.2克/标准米3。但是近来有些小合成氨厂用当地高硫煤作原料,制得的煤气中硫化氢含量也有高达20-30克/标准米3,有机硫1-2克/标准米3(主要为二氧化碳。其次为硫氧化碳.硫醇和噻吩)。天然气中硫化氢的含量,则因地区不同有极大的差异,约在0.5-15克/标准米3的范围内变动,有机硫则以硫醇为主。重油.轻油中的硫含量亦因不同的石油产地而有极大的差异。重油部分氧化法的制气过程中,重油只能感的硫分有95%以上转化成硫化氢,只有小部分变成有机硫,其主要组分为硫氧化碳。例如,含硫分0.3-5.5%的重油,气体得到的气体中含硫化氢1.1-2.0克/标准米3和硫氧化碳0.03-0.4克/标准米3。原料气中碳化物的存在,会增加气体对金属的腐蚀并使催化剂中毒。此外,硫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应当予以回收。为此。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 第5类

目录 5.1类氧化剂 过氧化氢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 过氧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 高氯酸[含酸50%~72%]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 高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 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 氯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 亚氯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 高锰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 高锰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 硝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 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硝酸钙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12) 硝酸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 硝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4) 硝酸锌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5) 硝酸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7) 硝酸铅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 亚硝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9) 过(二)碳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 过硫酸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

过硫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 过硼酸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 漂白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 溴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6) 溴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7) 高碘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8) 高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29) 高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0) 碘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1) 碘酸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2) 三氧化铬[无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3) 重铬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4) 硝酸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5) 硝酸铁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6) 硝酸镍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7) 硝酸钴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8) 硝酸铝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9) 硝酸锰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0) 硝酸铜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 硝酸铋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2) 硝酸镧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3)

亚氯酸钠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亚氯酸钠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可能的事故类型: 1.1.1 液体产品泄漏危害性分析 亚氯酸钠固体为白色结晶体,因常含有二氧化氯而带有黄绿色。有无水物和三水物两种形式,其转移温度为38℃,稍有吸湿性,在常温下较为稳定。工业亚氯酸钠因含有水和其他杂质,加热至130~140℃,甚至于更低的温度便会分解放出氧气。溶入水和醇,尤其在水中溶解度很大。亚氯酸钠的碱性水溶液对光稳定;酸性水溶液易放出二氧化氯气体,容易引起爆炸性分解。与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或铵的化合物、氰化物、金属粉末混合后有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危险。。 1.1.2 原料突发泄漏情况类型 a) 储罐泄露,罐内料液过多,有可能造成外溢; b) 管道泄漏,需使用过量清水冲洗,有可能造成原料废水外溢; c) 突发大暴雨出现水淹情况,造成原料外溢; d) 发生自然灾害,造成产品储罐损坏,导致原料外排。 1.2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装置:液体产品储罐、管道。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设备损坏时四季可发生,设施正常时在雨季可能发生外溢。 1.4 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人畜饮水安全;

1.5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大暴雨、火灾、地震; 2 应急组织人员的构成和职责(车间级) 2.1 部门自救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 现场指挥:XX 应急处置分队长:XX 应急处置人员:车间全体人员 2.2相关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 车间人员:围堵泄露废水进入事故应急池,避免外排,将原料废水抽入事故应急池。 办公室人员:负责指挥装运沙土进行围堵 配电室:负责接通备用泵电源 其他人员:在人员紧迫时进行增援 3 应急处置 3.1 应急处理报告程序: 发生事故时,值班人员及时向分队长汇报,分队长及时组织人员处置救援,并向应急处置队长汇报,应急队长到达现场后,根据事态指挥人员进行处置救援,并及时汇报现场指挥,现场指挥到达现场后,指挥组织人员进行处置救援,并根据事态决定是否向公司领导汇报,启动公司应急预案。救援过程由现场指挥长统一指挥,各部门、救援分队相互配合完成救援处置工作。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 应急处置装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