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趵突泉公开课教案

趵突泉公开课教案

趵突泉公开课教案
趵突泉公开课教案

《趵突泉》公开课教案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曾经学过老舍先生写猫的文章,大家还记得吧。老舍先生写动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景的文章也是脍炙人口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老舍先生写景的文章《趵突泉》。

2、齐读课题。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趵的意思是跳跃,突是奔突的意思,那你能把这两个字的意思加进去,说一说趵突泉是什么样的泉吗?生回答:它是一眼跳跃奔突的泉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泓泉水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它的奇特景观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解决老师初读提示上的两个问题。

1、出示初读提示

2、读后汇报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很高兴。下面谁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趵突泉给你的整体印象是什么?同学们用了这么多词来形容趵突泉,老师觉得它是一眼妩媚的泉。(出示妩媚)。(齐读)

同学们,你观察一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部首相同,都是”女”),大家猜猜它可能用来形容谁?(女子)形容女子怎么样?

评价:你真了不起,三年级的孩子就能够根据字形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真是一种好方法,同学们都要向他学习。

师:这是同学们的理解,妩媚一般是来形容女子的。那么在本课中妩媚是用来形容女子的吗?同学们请看,妩媚出现在文中的这句话中。生齐读,课件出示: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儿的妩媚。在这里,妩媚还是形容女子的吗?是的,在这里它是形容济南的,所以,大家要知道,理解词意不但要根据字形,还要联系上下文。

过渡:那么老舍先生为什么会说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呢?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三、品读课文,感受泉美

师: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重点写了趵突泉的美?生汇报:3和4

那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个方面写了趵突泉呢?

1、学习“大泉”

(1)生自由学习

师:那就让我们追随作者的文字先去看看大泉吧。

师:老师请一名同学读一下阅读提示

出示阅读提示:

(2)生汇报

(3)师:谁找到了描写大泉特点的语句,来读一读。

生: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

师:这句话中出现了三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找到吗?作者用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是想表现出大泉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生:趵突泉的水流很急、水量很大。

师:我们看这个“冒”字,作者为什么不用跳,而用“冒”呢?

生:窜、跳、钻的动作只有一两下,而“冒”表示连续的动作。

师:是啊,用了这个冒字,更能体会出趵突泉充满活力。那么我们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重读,读出它的活泼和生命力)下面同学们试着自己朗读一下这句话。

谁勇敢地站起来给大家读一读。(2人)

评价1:你读得真好,老师觉得你读得比你刚才有很大进步,老师相信你继续努力会读得更好。2:谁来评价一下某某同学的朗读。评价23:如果你读得响一些,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你的声音,那你会得到更多人的赞美。

老师觉得她读得很好,都让我仿佛亲眼看到了不断翻滚的大泉。

师:除了这一句还有哪些句子写了大泉的特点?

生: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

师:我们看这个句子中有个字又出现了(“冒”),而且连用了三个,平时老师要求大家说话要简洁,这里连用三个冒字,会不会太罗嗦了呢?

生:泉水永不疲倦,水很急,水量大。

师:是啊,连用三个冒字更加能让我们感受到大泉的活泼和充满活力。我们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又该注意什么呢?那么老师来读一下这句话,同学们听。下面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桌听。好,现在谁想把这句话读给全班同学听?

评价:你比老师读得都好了,看来老师要向你学习了。谁认为自己比这位同学读的还好?

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

你的朗读富有感染力。

你真是我们班的朗读之星

引读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趵突泉老接连不断的冒已经冒了三千年了。

三千年来,不管这世界如何变化,事实如何变迁,这泉水依旧没昼没夜冒、冒、冒!永远——

引渡2:在这三千年中,趵突泉也经受过干旱的洗礼,但是它依然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现在谁想说一说你觉得这是什么样的大泉?于是我们归纳出大泉的特点,可以用文中词回答。

生:晶莹活泼(师板书:晶莹活泼)

师:三个大泉,晶莹活泼,一年四季,老那么翻滚。多么美啊!如果我们不亲眼去看一看真是遗憾呢。(出示图片)最后一张是冬天的图片,问:大家猜一猜这会是哪个季节的趵突泉?(冬天)看到这张图片你联想到哪个词?(人间仙境)那同学们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描写冬天的趵突泉的?

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个原因了,因为有了晶莹活泼的大泉,所以老舍先生才不禁感叹—

师生齐读: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

2、学习“小泉”

(1)生小组学习:

过渡: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学习大泉的方法,(生汇报)现在同学们就按照这样的方法小组内学习小泉。出示阅读提示:(2)生汇报

谁找到了描写小泉特点的语句。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那么小泉有的不断冒泡,有的隔一会冒出十来个,有的半天才冒出一个,小泉有这么多不同的姿态,谁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小泉的特点是什么?

生:姿态各异、姿态万千、五光十色、活泼可爱……(师同学们的词汇量真是丰富总结并板书:姿态万千

师:同学们,我们看看这一段中有个词反复出现,而且它是一种修辞手法的象征。“有的”你知道这是什么修辞方法吗?生:排比师:那么有谁知道排比这种修辞手法的好处是什么?对,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鲜明,从而增强气势。

同学们看,这组排比里面有几个分句,我们看,这组排比前面还有一句话,也就是这一自然段的首句。同学们看看这句话和三个分句之间有什么关系?(总叙和分述)这个首句是总写小泉数量多,下面三个分句分别写了小泉不同姿态的美,所以是一种总分的结构。

那我们再看这一自然的尾句,它和这组排比又有什么关系?是啊,这样的结构方式就是总分总。这种结构方式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严谨。

同学们课堂表现得这么好,老师觉得大家一定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出一个排比句。谁想试一试。

你说的很好,现在老师希望你在你的这段话前面加上一个首句,后面加上一个尾句,也变成文中那样总分总结构的段落。你能做到吗? 师:这么美的小泉,作者又用了这么严谨的结构方式,谁能来美美地读一遍这一段。

通过刚才的朗读,更能让我们知道因为……

3、学习“溪水”

师:难道仅仅是趵突泉公园里的大泉和小泉就占了济南一半的妩媚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溪水)请同学们找出描写溪水特点的语句。

生:师:泉水真美啊,那么谁知道“活水”是指怎样的水?

师:作者看到的是怎样的一溪活水?生:清浅、鲜洁。

师:好的,这就是溪水的特点。(师板书:清浅、鲜洁)

师:是呀,“活水”体现了作者对泉水的喜爱,正是有这样清浅鲜洁的泉水,使济南城树水相映,所以作者才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一半的妩媚!

四、总结写作顺序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写景通常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篇课文几个自然段是这样开头的(课件)

总结: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写的。

四、总结全文,感悟积累

同学们,课文从溪水、大泉、小泉三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趵突泉的美丽景色,让我们知道了,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

妩媚。老师觉得,不但济南妩媚,趵突泉妩媚,老舍的语言更妩媚,妩媚在他能抓住突出景物特点的字和词,妩媚在他在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妩媚在他按照游览顺序来描写景物。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好好地学习和借鉴。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其他作家笔下也有描写趵突泉的古诗或文章,同学们去读一读,看看他们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趵突泉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九课《趵突泉》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大泉、小泉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文 师:同学们课前预习课文了,知道济南的三大名胜是什么吗?趵突泉最为著名。看,这就是号称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播放课件)这堂课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游览《趵突泉》。(板书课题) 二、回顾课文 1、师:趵突泉给你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轻轻翻开书自由读读课文,再汇报。 学生汇报:清浅、活泼、美丽 2、师: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趵突泉的美的?学生汇报:课文从泉水、大泉、小泉三方面来介绍趵突泉的美的。

三、精读课文,抓景物特点 1、学习“泉水”部分 师:作者还没来到趵突泉,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感受到趵突泉的美了!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找到体现泉水特点的句子。学生汇报,同时课件出示句子,理解词语清浅和鲜洁的意思。 师:泉水真美呢,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一个“活水”体现了作者对泉水的喜爱。正是这泉水滋润着岸边的杨柳,使济南城树水相映,幽静美丽,作者不禁发出感叹,出示句子(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儿的妩媚) 师:妩媚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回答) 2、学习“大泉”部分 第2 / 4页师:趵突泉真那么美吗?那我们就踏着小溪往南走,到趵突泉公园,去欣赏大泉的美。 (1)默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作者看到什么,用“~~”画出作者想到或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看到的、想到的 (3)描写大泉的句子中,你喜欢哪句,说说你的体会。 (逐句应该怎样朗读?)读句子练习 到了冬天,趵突泉怎样?你感受到了什么? 水面上水气袅袅,如层层薄雾,仿佛走进了人间仙境。“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处寻”。

幼儿园大班教案《九色鹿》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课程计划《九色鹿》与反思 大班课程计划《九色鹿》包括对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的反思,以便孩子们可以根据故事描述画出九色鹿。在社会上,人们应该了解Entu报纸并加强保护动物的概念。来看看幼儿园班《九色鹿》.重新思考课程计划。 教学目标 在社会上,人们需要了解Entu报纸。 根据故事绘制一只九色鹿。 加强保护动物的概念。 愿意按角色执行简单的故事情节。 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片,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图画书《九色鹿》。 一张九色鹿的图片。 教学过程 老师:让我们来谈谈今天与鹿有关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动物是人们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当老师讲故事时,要注意动物声音的变化,使其听起来更有趣。)老师:故事结束后,谁能告诉我们故事中的内容?

(提出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 老师: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了解恩图报。 老师:这个故事中描述的九色鹿是不是很好? (显示彩绘的九色鹿) 老师:老师画的九色鹿不好看吗? 老师:根据故事描述,孩子画了一只九色鹿! (画完后,每个人都会欣赏它) 活动反映: 这堂课让我觉得时间已经过去,很多问题还没有展开,我觉得时间已经悄然溜走了。现在我总结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如下; 1.由于早期的互动发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负责其开发并准备产生课堂效果。我认为它可以很好地控制并且可以放置,但是当它被收集时它实际上感觉有点混乱。 2.本课程可以安排孩子们在文本中播放故事。这实际上更有利于孩子们掌握人物的感知,但是如果安排在第一堂课,我在准备课程时在第三课中分别安排了这样的教学课程。在一节课中效果会更好。 小百科全书:鹿动物的特征是坚实的分叉角。一般来说,只有雄性有1个对角线,雌性没有角,体长为0.75到2.90米,体重为9到800公斤。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课时 方向角和坡角问题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2课时方向角和坡角问题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上大附中何小龙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掌握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体会方位角、仰角、俯角、坡度(坡比)的含义及其所代表的实际意义,能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的求解,总结出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解决方位角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准确分析问题,并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一、复习回顾,新知导引 1.仰角、俯角概念; 2.方位角的意义. 【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顾,为后继学习作好准备. 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1 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5°方向,距离灯塔80海里的A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4°方向上的B 处.这时,海轮所在的B处距离灯塔P有多远 (结果取整数)? 分析与解易知P点正东方向与AC具有垂直关系,即图中 PC丄AB,若记垂足为C,则图中出现了两个直角三角形APC和直角三角形BPC.

而在Rt △APC 中,知AP=80,∠APC=90°-65°=25°,故可求出线段PC 的长,即由AP PC =∠APC cos ,得PC=AP · cos25°=80·cos25°≈72.505,因此在Rt △BPC 中,由PB PC PB =∠C cos ,得,13056cos 505.7256cos ≈?=?=PC PB 从而可得知海轮在B 处时距离灯塔P 约130海里. 【教学说明】本例的设计较上节课所学过的应用问题不同之处在于用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所获得的结论来作为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条件而获得问题的解答,这正是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因而教师应作为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 例2 如图,拦水坝的横断面是梯形ABCD (图中i=1:3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DE 与水平宽度CE 的比,也称为坡度、坡比),根据图中数据求: (1)坡角α和β; (2)斜坡AB 的长(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教学说明】本例可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在自探究中体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史记问题的方法,在完成上述例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 三、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问题 通过学习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说明】师生共同探索,完善知识体系.

《九色鹿》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九色鹿》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九色鹿》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九色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九色鹿》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读课文,读准本课生字字音,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九色鹿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九色鹿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板书课题 导入解说词:敦煌,位于我国陕西甘肃,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走进敦煌,如同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那里有享誉国内外的的建筑、雕塑以及壁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描摹自然风光的,记录神佛故事的其中,在第257窟西壁上,记载着一个神奇的故事,那就是关于九色鹿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理清人物之间的联系。 三、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这四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九色鹿是只怎么样的鹿呢?请同学们自己读故事中关于九色鹿描写,边读边体会。单击鼠标出示:九色鹿啊,你是一只的鹿。 该界面设计有四个链接:依次对应下面的四个问题的内容: 1、美丽; 2、勇敢、无私; 3、敢斗、敢争; 4、总结,形成一首诗。 自主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各自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课文。 2、根据第一部分课文所写内容,想一想,第一节小诗的横线上该填一个什么词?为什么? 3、齐读第一节小诗:九色鹿呀,一只的鹿,你双角洁白如雪,身披九色彩衣。 自主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分角色朗读。 2、想想、议议: 根据这段课文所写内容,第二节诗的横线上该填一个什么词?为什么? 当时是怎样的情景?九色鹿是怎样救敌的?从立即这个词中读出了什么?

方位角.3.3《方位角》教案.doc

4.3.3 方位角 【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余角,补角的概念,熟练掌握余角,补角 的性质. 2、理解方位角的意义,掌握方位角的判别与应用. 数学思考学会运用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思考,解决几何问题. 解决问题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算能力. 情感 态度体会观察、归纳、推理对数学知识中获取数学猜想和论证的重 要作用,初步数学中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能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中获益.帮助我们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激发我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难点:方位角的判别与应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复习思考】 (1)什么是余角? (2)什么是补角? 重要提醒:ⅰ( 如何表示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锐角∠的余角是(90 °—∠) ∠的补角是(180 °—∠) ⅱ互余和互补是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它们的位置无关.(3)同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有什么关系? 1

(4)余角有什么性质?补角有什 A D 么性质? 习题:如图,在三角形ABC中, ∠C=90°,∠CDA=∠CDB=90°,试 说明∠A=∠BCD, ∠B=∠ACD.提 C B 问:(1)图中有哪些角互余?(2) 说明理由. 【预习新课】 北 东北 西北 (1)认识方位: 正东、正南、正西、正北、东南、 西东西南、西北、东北. (2)找角度. 东南 西南 南 【情境创设】 问题: 在茫茫大海上, 我缉私艇正在执行任务,当行驶到某处时,发 现有一只可疑船只,这时测得可疑船只在我船的北偏东40°的方 向. 先分组讨论,再由各组代表上台在黑板上展示并描述本组讨 论的路线图. 在航行、测绘等工作以及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上述类似 问题,即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方位.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描述方法,

《泉城》教案

《泉城》第2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通过对文本学习,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仔细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趵突泉的特点,并能根据学习趵突泉的方法学习第2—4自然段。 2、通过反复朗读感悟,加上恰当的想象,学习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泉水。 教学难点: 1、说说同是写泉水的流动,为什么用的词语不同。 2、能通过对文本学习,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美美地读),泉城指的是哪座城市?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些词语。 出示:3组词 同学们读了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很棒,你很会观察,又很会思考。 那么请同学们再自己读读上面两组和下面一组词,从词义当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这就是济南泉水形态和声音上的特点,谁来完成填空。 出示: 这些泉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听起来();有的(),听起来()。 4、济南的泉水不仅形态美,而且声音美,让人看不厌、听不够!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再次体会泉水的多而美!(注意读出对比的感觉)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5、引读:在济南的七十二泉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黑虎泉、五龙潭、趵突泉了。(板书)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过渡:在这四大名泉中,名列七十二泉之首的是哪个泉?想不想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趵突泉的图片。 3、问:看了趵突泉,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 4.这是同学们的感受,那么书上是怎么写的呢?自由读第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 (1)趵突泉的位置在哪? (2)它有哪些特点?每个特点尝试用一个字来概括。 5、交流: a、大——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评价:泉池真大呀!) 清——清到什么程度呢?真是清澈见底!(评价:池水真清呀!)

小学四年级语文《趵突泉》课文与原文比较欣赏

《趵突泉》课文与原文比较欣赏 四年级语文教案 趵突泉(课文) 老舍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 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趵突泉的欣赏

老舍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在西门外的桥上,便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的流着。这就是由趵突泉流出来的。设若没有这泉,济南定会丢失了一半的美。但是泉的所在地并不是我们理想中的一个美景。这又是个中国人的征服自然的办法,那就是说,凡是自然的恩赐交到中国人手里就会把它弄得丑陋不堪。这块地方已经成了个市场。南门外是一片喊声,几阵臭气,从卖大碗面条与肉包干的棚子里出来,进了门有个小院,差不多是四方的。这里,“一毛钱四块!”和“两毛钱一双!”的喊声,与外面的“吃来”联成一片。一座假山,奇丑;穿过山洞,接联不断的棚子与地摊,东洋布,东洋磁,东洋玩具,东洋……加劲的表示着中国人怎样热烈的“不”抵制劣货。这里很不易走过去,乡下人一群跟着一群的来,把路塞住。他们没有例外的全买一件东西还三次价,走开又回来摸索四五次。小脚妇女更了不得,你往左躲,她往左扭;你往右躲,她往右扭,反正不许你痛快的过去。 到了池边,北岸上一座神殿,南西东三面全是唱鼓书的茶棚,唱的多半是梨花大鼓,一声“哟”要拉长几分钟,猛听颇像产科医院的病室。除了茶棚还是日货摊子,说点别的吧!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的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

《九色鹿》公开课教案

22 九色鹿(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 《九色鹿》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民间故事: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喜欢阅读,也很容易明白道理,所以这是一篇被许多人公认的“浅文”。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浅文”,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因此,在教学中要着力把课文语言的“浅”和内涵的“深”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 设计理念: 紧扣文本,联系生活,放眼学生未来。在语言文字训练上,落实“读、说、想”;在内容感悟上突显“利、恩、信”,两者互相融合,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升。让学生在充分地“读、说、想”中,感受出“巨利、大恩、重誓”,从而深刻领悟文中的内涵。 教学要求: 能够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懂得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九色鹿》。

2.这是一个精彩的民间故事。在读这个故事时,我们应走进字里行间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思、语气,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同怒、同乐!这就叫用心读书,也只有这样用心方能读出“味儿”。二、教学新课 (一)体会九色鹿的“美” 1.出示图片,看着九色鹿,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吗?(美) △喜欢这只美丽的九色鹿吗?真的喜欢吗?那你能读出九色鹿的外表美,读出你心中的那份喜欢吗?(出示: ●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指名读、齐读) △九色鹿的美仅仅是外表吗?(不是)是啊!只有外表美,那是空洞的美,九色鹿,她美得实在,美得那样感人!现在,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体现九色鹿内在美的句子,并想一想哪个字、哪个词特打动你? 2.划完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3.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现在我们一起交流。 ●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1.你真棒!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2.这句话中哪个词特打动你?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立即”;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勇敢。板书:勇敢)

方位角与时钟问题 教案

方位角综合练习 例1、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度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B ) A 南偏西50度方向B南偏西40度方向 C 北偏东50度方向D北偏东40度方向 例2、如右图所示,由M观测N的方向是( B ) A、北偏西60° B、南偏东60° C、北偏西30° D、南偏东30° 练习 1、判断题(1)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 (3)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互为补角(×) (4)若有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5)如果有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两个角的和一定是90°(√) 2、如右图所示,直线AB、CD 相交于O点,∠AOC和∠BOD的和是220°,则∠BOC=_700_. 第2题第3题第5题第6题第9题 3、如图,115? ∠的度数为( C ) ∠=,90 ∠=,点B、O、D在同一直线上,则2 AOC? A.75?B.15?C.105?D.165? 4、计算:①1.5°= 90 ′= 5400″;②450″= 7.5 ′= 0.125 ° ③90°- 54°48′6″= 35°11′54″. 5、如图,OA⊥OB,直线CD过点O,且∠AOC=50°, 则∠DOB= 140 ° 6、如图,以O为顶点的角有 3 个, 它们分别是∠AOB ∠BOC ∠AOC . 7、已知∠AOB=50°,以OB为一边画∠BOC=20°,则∠AOC=_ 70或30 _°. 8、时钟时间是2:30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_105_° 9、如图,已知OC平分∠BOD,∠AOD=110°,∠COD=35°,则∠AOB=__40_°,∠AOC=_75_°10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AOC=50°,OD平分∠AOC,∠DOE=90° (1)请你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9个 (2)求出∠BOD的度数;180-25=1550 (3)试判断OE是否平分∠BOC,并说明理由. ∠BOC=155-25=1300,∠COE=90-25=650,所以平分。

趵突泉教学设计(一)

趵突泉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的突泉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和细致描绘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妩媚”晶莹”“摇曳”“不知疲倦”“五光十色”等词词。能用“那么……那么…···”“好像……似的”造句。 4.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二、教学回点 1、课文中描写大小泉景色的部分,即课文3、4两个自然段 2.细致观察与描写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有条件的准备相关录相带。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同学们见过泉水吗?是哪几的泉水?能说说你所见到的泉水的样子吗? 2、你们听过趵突泉吗?请同学们看图,这就是历史悠久、闻

名于世的山东济南的趵突泉。 二、简介趵突泉 趵突泉在山东省会济甫市旧城区西门官侧,面积约3公顷,包括周围的金钱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6个泉口和几处古建筑,现统称为的突泉公园,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助突泉泉他长约30米,宽约20米,成长方形。池内有五股泉水,涌量每钞钟可达16立方米。泉水高高涌起,可高达半尺多,2400多年前,我国史书上就有关于它的记载。 三、范读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2、看了图,听老师读了课文,你们觉得趵突泉怎么样? 四、读通课文,指导分段 1、学习生字。 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将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想想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4、课文中具体写趵突泉的美丽景色的是哪几个自然段?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讨论归纳。 五、教学第一段 齐读,说说现在单讲的突泉”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点出课题,引起下文) 六、教学第二段 1.指名读,想想这是写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在西门外的桥上看到一溪活水,)

九色鹿公开课教案

22 九色鹿(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 《九色鹿》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民间故事: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惩罚。故事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喜欢阅读,也很容易明白道理,所以这是一篇被许多人公认的“浅文”。但就是这样的一篇“浅文”,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做人的道理: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而不应当见利忘义。因此,在教学中要着力把课文语言的“浅”和内涵的“深”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 设计理念: 紧扣文本,联系生活,放眼学生未来。在语言文字训练上,落实“读、说、想”;在内容感悟上突显“利、恩、信”,两者互相融合,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升。让学生在充分地“读、说、想”中,感受出“巨利、大恩、重誓”,从而深刻领悟文中的内涵。 教学要求: 能够有感情、有语气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图报答的品质,遣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懂得做人应当要遵守诺言、知恩图报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九色鹿》。

2.这是一个精彩的民间故事。在读这个故事时,我们应走进字里行间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思、语气,与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同怒、同乐!这就叫用心读书,也只有这样用心方能读出“味儿”。二、教学新课 (一)体会九色鹿的“美” 1.出示图片,看着九色鹿,你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吗?(美) △喜欢这只美丽的九色鹿吗?真的喜欢吗?那你能读出九色鹿 的外表美,读出你心中的那份喜欢吗?(出示: ●在一片景色秀丽的山林中,有一只鹿。它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都称它九色鹿。 (指名读、齐读) △九色鹿的美仅仅是外表吗?(不是)是啊!只有外表美,那是空洞的美,九色鹿,她美得实在,美得那样感人!现在,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体现九色鹿内在美的句子,并想一想哪个字、哪个词特打动你? 2.划完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一下。 3.同学们交流得真热烈,现在我们一起交流。 ●突然,耳边传来“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1.你真棒!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2. 这句话中哪个词特打动你?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立即”;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勇敢。板书:勇敢)

公开课教案九色鹿

九色鹿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见义勇为,不图回报的品质,谴责调达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本领,通过抓住关键句子、关键词语理解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九色鹿的舍已为人、见义勇为精神,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与文本对话,与师生对话,重点体会表现九色鹿良好品质以及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语句,领悟人物形象,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具准备: 幻灯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九色鹿》,(读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这篇课文有两个主要角色,一个是九色鹿,一个是调达。九色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板书:美丽) 二、精读感悟,分析人物形象 (一)学习第二部分(2-5) 1.过渡: 师:现在,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把目光聚焦到九色鹿,走近九色鹿,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你觉得九色鹿是一只怎样的鹿?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在关键的词语做上记号,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分析九色鹿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a师:“立即”什么意思?“立即”说明什么呢?(“立即”就是马上、立刻的意思。“立即”表示速度非常快,九色鹿看到落水人在挣扎就马上跳下河去。) b师:九色鹿没想自己的危险,只想救人,还有什么词?(“纵身跳进”也能看出九色鹿的勇敢。) 师:看到落水人就立即纵身跳进河中一点儿也不犹豫,还可用一个成语就是——(毫不犹豫。)c师:多么善良多么勇敢的九色鹿啊,为什么毫不犹豫呢?当时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十分危急。)师:哪儿让你感受到情况危急? (“奋力挣扎”,说明随时都有生命危险。)(“汹涌的波涛”,落水人很有可能会被冲走的。)(“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声。) d师:你来呼喊一下。 师:呼喊力度还不够,只有三分危急,九色鹿听不见的,谁再来——这次有了七分危急。 师:我们一起来喊:(“救命啊,救命”) 师:这次真的是十分危急了。像这种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救起落水人的行为就是“见义勇为”。 (板书:见义勇为) e 师:你们真会学习,能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课文内容,谁来读读这句话。(老师仿佛看见.......) 3.学习第3自然段

方位角的教案新

4.3.3方位角导学案 袁灶初中数学组主备人:邢霞 组员:唐锡峰吴海红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并理解方位角,能画出方位角所表示方向的射线,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 相关实际问题. 2.通过了解方位角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角,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通过学生动手画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 语言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方位角的理解及其运用。 难点:画出方位角确定点的方位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和学生练习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活动1.在图上找出正东,正南,正西,正北以及西北,西南,东北,东南方向. 活动2. 介绍方位角的有关知识: 在测绘和航行等工作中,经常要用到表示方向的 角,如图,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60°,射线OB的方 向是南偏西30°.这里的北偏东60°和南偏西30°, 都是用来表示方向的角,我们把这种角叫做方位角. 规定:用方位角描述方向时,通常以正南或正北 为角的始边,以对象所处的射线为终边,所以描述方 位角时,一般先叙述北或南,再叙述偏东或偏西 注:若∠DOC=45°,则射线OC的方向称为南偏东45°或东南方向. C A D

【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活动3:分组讨论,探究,并完成画图,展示结果. 问题:在茫茫大海上,我缉私艇正在执行任务,当行驶到某处时,发现有一条可疑船只一直停在某处,这时测得可疑船只在我船的北偏东40°的方向.你能画图描述这一情境吗? 1.练习方位角:说出B 在A 的 ,那么A 在B 的 2.总结: 方位角有什么特征? 活动4:例题分析 例1:如图,OA 表示北偏东32°方向线, OB 表示南偏东52°方向线,则∠AOB 等于多少度? 北南 东 西 A C D E

趵突泉的教学设计方案

趵突泉的教学设计方案 趵突泉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大泉、小泉的位置和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述的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 (二)仔细观察图画,再认真读课文,在图画中试着找一找大泉眼,并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划分结构段。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2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鲜洁,它为济南增添了美。 第3自然段:大泉日夜翻滚,冬天会有一番神秘的景象。 第4自然段:小泉多姿多态,活泼、有趣。 2.划分结构段,归纳段意: 提示: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按照去趵突泉公园游览的路线从不同方面介绍了趵突泉。 第一段(第1自然段):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第二段(第2~4自然段):趵突泉泉水清浅,大泉日夜翻滚,小泉姿态优美动人,为济南增添了美。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第一段只一句话,上半句讲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下半句“单讲”趵突泉。那么,这一段在文章里起了什么作用? (文章开门见山,语言简洁,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看图画,阅读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作者还没有来到趵突泉公园,就已经感受到了趵突泉的美了,那是为什么呢( 那是在桥上看到的趵突泉流出的泉水和泉水流过岸边“幽静”的环境。) 那泉水的特点是什么( 清浅”“鲜洁”)

优质课趵突泉课堂实录

趵突泉》课堂实录 一、以诗导入,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首诗,让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xxxx。 xx 恐元气泄,岁寒不愁xx 枯。 云雾蒸腾华不注,xx 声震xx。 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xx 清兴孤。 (XX 出示,XX 看) 师: 同学们,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赵孟的作品,描绘就是喷涌不息、美而神奇的趵突泉。趵突泉的景观优美神奇,古往今来,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清代康熙皇帝南游时,曾观赏了趵突泉,兴奋之余题了“激湍”两个大字,并奉为“天下第一泉”,那么它究竟是怎样一泓泉水呢?这节课我们共同走进这篇课文,欣赏老舍先生眼中的趵突泉吧! (师板书课题: 趵突泉) 师: 同学们昨天预习了课文,查找了资料,你了解到哪些有关趵突泉的情况? 生1:趵突泉在山东济南市,济南被人们称为泉城,趵突泉是泉城最有名的泉。 生2:趵突泉公园里有金线泉、柳絮泉、漱玉泉等10 几个泉口,趵突泉的 泉水喷涌而出,像热浪在翻滚。 师:

同学们了解的真多,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号称是“天下第一 泉”,它位于济南市中心的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又名槛泉,为泺水之源,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大约在一千多年前,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为他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趵突泉”,从此趵突泉四海传扬,更加令人向往。那么你们知道曾巩为什么会给它取这个名字吗? 师(指课题发问): “趵”是生字,你们能根据字形猜到它的字义吗? 生: 它有脚啊,我猜应该是跳跃的意思。 师: “突”是我们学过的字,谁能说说它的字理? 生: “突”是指犬突然从洞穴里窜出来,是奔跑。 师: XX,趵突泉是怎样的泉? 生分别回答: 趵突泉是跳跃的泉!趵突泉是奔跑的泉!师: 说得真好!下面让我们在读课题,来体会“趵突”二字的传神之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 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老师很高兴,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本课中的字词同学们的掌握

五年级美术公开课教案《石壁上的九色鹿》

五年级美术公开课教案《石壁上的九色鹿》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2016版 内容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美术》第十一课 主题:石壁上的九色鹿 课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李秀霞中牟县滨河路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通过“欣赏·评述”领域的学习活动,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 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认识以及对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有初步了解,同时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心理逐渐成熟,审美品味逐步提升,需要有效利用课程资源,向学生提供感受美术作品的机会,因此,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增加了内容,通过借鉴古今中外名家作品,学习艺术的表现方法,从多角度丰富学生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与创想。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要注意考虑教材的两个变化:一是对小学阶段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笔墨特点进行简单的整合,表现水墨的诗情画意,要根据学生已有的文化水平及用笔用墨技巧开展教学,二是手工制作内容中加入了金工材料的学习,制作上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在利用易拉罐、饮料瓶等材料进行切割和粘接技术时,需提醒学生注意安全、环保问题。 针对部分后进生,多鼓励,多注意,适当降低难度增强他们学习信心,让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和认识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人教七年级上数学教案:方位角

A D 45° O 30° 东 北 B 西 45° 七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 七 科别 数学 周次 月 日 星期日 主备课人 支进进 课题 方位角 备注 西 北 60° 60° 教学目标:理解方位角的意义,掌握方位角的辨别与应用。 教学重难点:方位角的辨别与应用。 教学过程: 一、自学课本 P138 例 4 例1:如图,OA 是表示北偏东 30°方向的一条射线,仿照这条射线,画 出表示下列方向的角: (1)南偏东 25° (2)北偏西 60° 北 A B C 南 例 2: 如图,货轮 O 在航行过程中,发现灯塔 A 在它南偏东 60°的方向上,同 时,在它北偏东 40°,南偏西 10°,西北(即北偏西 45°)方向上又分别发现了 客轮 B,货轮 C 和海岛 D.仿照表示灯塔方位的方法画出表示客轮 B,货轮 C 和海岛 D 方向的射线. 北 300 西 O 东 西 O 南 东 南 跟踪练习: 1、如图,一只蚂蚁从 O 点出发,沿东北方向爬行 2.5cm ,碰到障碍物B后, 跟踪练习 : (1)如图,OA 表示北偏东 32°方向线,OB 表示南偏东 43°方向线,则 ∠AOB 等于————。 折向北偏西 60°方向爬行 3cm 到 C 。 ①画出蚂蚁的爬行路线. ②求出∠OBC 的度数. C 3 60° (2)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OD 的方向是北偏东 30° B 、O C 的方向是南偏东 60° C 、OB 的方向是西南方向 D 、OA 的方向是北偏西 60° O 南 2.5 东

泉城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泉城教案 本文是关于泉城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一、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济南素有泉城的美誉。那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特别是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的地方,更是呈现出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这些泉有的-----,好象----(师生引诵第一小节)真是太美丽神奇了! 今天,我们将再次走进泉城,去细细地品位一下那儿的四大名泉。还记得是哪四大名泉吗?齐答。【板书: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同学们学得真不错。 二、学习二至五自然段: (1)现在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想一想:这些泉分别在哪儿?泉水有什么特点?在表示泉水特点的词句上圈圈画画,做记号。 (2)交流:你喜欢哪个泉?它在哪儿? 指名答:珍珠泉,泉城路北;五龙潭,旧城的西门外;黑虎泉,悬崖下的洞穴中;趵突泉,西门外的趵突泉公园内。 现在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欣赏珍珠泉吧。视频珍珠泉,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的?【出示第二自然段】 1请你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谁来说说珍珠泉有什么特点?(泉池大:你是怎么知道的?泉池一亩见方,师:大约有十几间我们的教室这么大;还可以体会到什么?泉水清:清澈见底,一眼可以看见水底;谁来做补充?泉水美:像一串串珍珠,晶莹剔透。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还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 师:是啊!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多美啊!作者用了一个比喻句形象写出了泉水的美,你们觉得那个字用的特别好?为什么?(板书:涌)生:让我们感觉到泉水流的很急;泉水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你来读读这句话。(个别读) 这一涌,涌出了串串珍珠,那珠串――仿佛--(引读) 3从这段话中,你们觉得哪三个词写出了珍珠泉往上涌的特点?(忽聚忽散,

《趵突泉》课文与原文比较欣赏

《趵突泉》课文与原文比较欣赏 篇一:趵突泉课文 趵突泉(课文) 老舍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出了济南的西门,在桥上就看见一溪活水,清浅,鲜洁,由南向北流着。岸边的垂柳倒映在水面,上下都是绿的,幽静极了。这水就是从趵突泉流出来的。假如没有趵突泉,济南会失去它一半的妩媚。 沿着小溪往南走,就来到趵突泉公园。一个开阔的泉池,差不多是见方的,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清极了,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要是冬天来玩就更好了,池面腾起一片又白又轻的热气,在深绿色的水藻上飘荡着,会把你引进一种神秘的境界。 池边还有数不清的小泉眼。有的不断地冒泡,均匀的小气泡连成一串,像一串珍珠随着水流摇曳。 有的要隔一会儿才冒出十来个气泡,只见气泡轻快地往上蹿,好像你追我赶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个气泡,那些气泡比较大,大多扁扁的,一边往上升一边摇晃,碰着水面就碎了。在阳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没有哪一种珠宝能比得上。

看完了泉,再往北走,经过一些货摊,便出了北门。 篇二:趵突泉教材解读 《趵突泉》教材解读 领会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总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对于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第一学段阅读训练的基础上,第二学段有了新的要求。在读的方式上,课标明确提出“学会默读与略读”,为提高阅读的量奠定基础;在思维方式上,要拥有一定的理解评价、质疑问难的能力;在阅读理解上,关注情感培养,重视感悟提升。明晰教材体系: 本单元以“风景名胜”为主题,所编排的主体课文和快乐读书的古诗与课文都展示了祖国山河的壮美多娇,读后会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之情。《趵突泉》一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而且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学好这篇文章可为今后学习写景的文章及学生的写景习作奠定基础。本文通过让学生了解济南名胜趵突泉的特点,学习和体会作者细致观察

苏教版九色鹿公开课教案

《九色鹿》(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只美丽的鹿,(出示图片)你能用课文中的语言 说说九色鹿的样子吗? 指名说。你能读出九色鹿的漂亮可爱吗?指名读,女生读。 这么美丽的一只鹿,在它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们来学习新课。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段:(第2?5小节)感受九色鹿的善良美丽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问题:九色鹿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落水者的?指名 说。 出示:九色鹿在河边散步,听见有人喊“救命啊,救命!”的呼喊,只见一个人在汹涌的波涛中奋力挣扎。 思考: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调达处境十分危急) 交流: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汹涌,奋力挣扎,救命啊,救命)该怎样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2、在这形势万分危急的时刻,九色鹿做了什么? 出示:“九色鹿立即纵身跳进河中,将落水人救上岸来。” 九色鹿的这一举动让你体会到了什么?(九色鹿丝毫没有犹豫就去救调达)从哪个词语体会出的?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立即”,(立刻,马上)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九色鹿的什么精神? (板书:见义勇为) 3、当一个人在死的边缘挣扎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奋不顾身地救起了他,使他重又获得了新生。那么,他会怎样报答自己的救命恩人呢? 出示:调达向九色鹿连连叩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板书:救调达) 什么叫“叩头”?(磕头)你能表演一下吗?“连连叩头”呢?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连连叩头”“感激”等词,读出调达的感激之情。 4、获救后的调达对九色鹿万分感激,大家看文中的插图,此时的他还在九色鹿面前郑重起誓呢。假如你是调达,你会起什么样的誓言? 出示:调达千恩万谢,郑重起誓说:“。” 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5、面对感恩戴德的调达九色鹿说了什么话呢? 出示:“我救你并不是要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教师指导问学生,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生畅所欲言)(板书:不图回报)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来感受九色鹿的品质。(读2到5,男生读调达, 女生读九色鹿,其他人旁白) 6、教师小结:是呀!生活中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要学会感激、感 恩,调达按照他的誓言去做了吗?调达的誓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 (没有)他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板书:见利忘义、背信弃义、 恩将仇报) 6、1调达是见了什么“利”?(重金)(2.调达见到重金,心 里会怎么想?(请生分析) 7、(出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3.忘了什么“义”?(九色鹿的“救命之恩” 。)(4?接着用三个句式引领学生接读:一个受过九色鹿救命之恩的人竟然见利忘义! 一个口口声声要报恩的人竟然忘恩负义!一个郑重起誓的人竟然背信 弃义!△ 一个人如果见利忘义!忘恩负义!背信弃义!那他的灵魂就是:

相关文档